CN110843425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43425A CN110843425A CN201910669900.8A CN201910669900A CN110843425A CN 110843425 A CN110843425 A CN 110843425A CN 201910669900 A CN201910669900 A CN 201910669900A CN 110843425 A CN110843425 A CN 1108434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pneumatic tire
- less
- cross
- circular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02—Protection against exterior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充气轮胎,充气轮胎(2)的泥地牵引性能和耐久性优异。充气轮胎(2)在侧面具有多个保护肋(50)。各个保护肋(50)从轮胎(2)的轮廓突出。该保护肋(50)具有外端(52)和内端(54)。外端(52)的剖面的形状向轴向内侧凸起。外端(52)的优选的剖面的形状为圆弧。内端(54)的剖面的形状向轴向内侧凸起。内端(54)的优选的剖面的形状为圆弧。轮胎(2)还具有横槽(58)。该横槽的轴向外侧端(60)与轮廓交叉的交叉角度为100°以上且140°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详细来说,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的保护肋的改良。
背景技术
安装于SUV那样的四驱车的轮胎频繁地在恶劣道路上行驶。该轮胎被要求有耐切割性。该轮胎进一步被要求有泥泞路面上的牵引性能(泥地牵引性能)。
在日本特开2017-128267公报中公开了在胎侧具有保护部的轮胎。该保护部从胎侧突出。该保护部能阻止锐利的石头等与胎侧的接触。因此,该轮胎的耐切割性优异。此外,该保护部还能剪切泥土。因此,该轮胎的泥地牵引性能优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28267公报
当轮胎在恶劣道路上行驶时,会对保护部施加较大的力。应力集中在该保护部的端部。有可能因该应力而在端部的附近产生裂纹。产生了大量裂纹的轮胎已不耐使用。裂纹会损害轮胎的耐久性。
具有从胎侧突出得较大的保护部的轮胎的泥地牵引性能极其优异。但是,对于该轮胎而言,在保护部的端部集中有较大的应力。该保护部会严重损害轮胎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泥地牵引性能和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和胎侧。该轮胎还具有从轮胎的轮廓突出的保护肋。该保护肋的端部的沿着轮胎的子午线的剖面的形状向轴向内侧凸起。
优选该端部与轮廓交叉的交叉角度为10°以下。
优选该端部的剖面的形状为曲线。优选该剖面的形状为圆弧。优选该圆弧的半径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
轮胎还可以具有主要形成于胎面的横槽。该横槽的轴向外侧端与轮廓交叉的交叉角度为100°以上且140°以下。
优选保护肋的最大高度Hi与横槽的深度De之和(Hi+De)为4.5mm以上且6.5mm以下。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保护肋剪切泥土。由于该保护肋的端部的形状向轴向内侧凸起,所以抑制了该端部处的应力集中。在该端部的附近不容易产生裂纹。该轮胎的泥地牵引性能和耐久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沿着子午线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示出图1的轮胎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2:充气轮胎;4:胎面;6:胎侧;8:边口;10:胎圈;12:胎体;14:带束;16:冠带;18:内衬层;28:胎肩;50:保护肋;52:外端;54:内端;56:胎纹;58:横槽;60: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适当地参照附图,一边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充气轮胎2的沿着子午线的剖面。在图1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与纸面的垂直方向是轮胎2的周向。在图1中,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面。除了胎面图案之外,该轮胎2的形状关于赤道面CL是对称的。在图1中,实线BBL是胎圈基线。胎圈基线BBL是对安装轮胎2的轮辋(未图示)的轮辋直径(参照JATMA)进行规定的线。该胎圈基线BBL沿轴向延伸。在图1中用箭头H表示的是从胎圈基线BBL起的轮胎2的高度。
该轮胎2具有胎面4、一对胎侧6、一对边口8、一对胎圈10、胎体12、带束14、冠带16、内衬层18以及一对胎圈包布20。该轮胎2是无内胎型。该轮胎2例如安装在运动用多用途车(SUV)上。
胎面4呈向半径方向外侧凸起的形状。胎面4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胎面接地面22。在胎面4上刻有第一主槽24和第二主槽26。胎面4中的沿轴向比第二主槽26靠外侧的位置是胎肩28。
胎面4具有基层30和盖层32。盖层32位于基层30的半径方向外侧。盖层32层叠在基层30上。基层30由粘接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盖层32由耐磨损性、耐热性及抓地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
各个胎侧6从胎面4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大致内侧延伸。该胎侧6由耐切割性和耐候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该胎侧6防止胎体12的损伤。
各个边口8位于胎侧6的半径方向的大致内侧。该边口8与胎侧6的半径方向内侧端接合。边口8从胎侧6的内侧端向半径方向的大致内侧延伸。边口8由耐磨损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边口8与轮辋的凸缘抵接。
各个胎圈10位于比边口8靠轴向内侧的位置。胎圈10具有芯36和三角胶38。芯36为环状,包含卷绕的非伸缩性线。线的典型的材质是钢。三角胶38从芯36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三角胶38朝向半径方向外侧逐渐变细。三角胶38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
胎体12由胎体帘布层40构成。胎体帘布层40沿着胎面4和胎侧6架设在两侧的胎圈10之间。胎体帘布层40在芯36的周围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返。通过该折返,在胎体帘布层40形成有主部42和折返部44。
胎体帘布层40由并列的多个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各个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呈的角度的绝对值为75°到90°。换言之,该胎体12具有辐射构造。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可以例示出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以及芳族聚酰胺纤维。胎体12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帘布层形成。
带束14位于胎面4的半径方向内侧。带束14与胎体12层叠。带束14对胎体12进行加强。带束14由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构成。从图1可知,在轴向上,内侧层46的宽度比外侧层48的宽度稍大。虽然未图示,但内侧层46和外侧层48分别由并列的多个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各个帘线相对于赤道面倾斜。倾斜角度的通常的绝对值为10°以上且35°以下。内侧层46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外侧层48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是相反的。帘线的优选的材质是钢。帘线可以使用有机纤维。带束14的轴向宽度优选为轮胎2的最大宽度的0.7倍以上。带束14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层。
冠带16位于带束14的半径方向外侧。在轴向上,冠带16的宽度比带束14的宽度大。虽然未图示,但该冠带16由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帘线被卷绕成螺旋状。该冠带16具有所谓的无接头构造。帘线实际上沿周向延伸。帘线相对于周向的角度为5°以下。优选该角度为2°以下。由于带束14被该帘线约束,所以抑制了带束14的抬高。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可以例示出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以及芳族聚酰胺纤维。
带束14和冠带16构成了加强层。加强层对胎体12进行加强。加强层可以仅由带束14构成。加强层也可以仅由冠带16构成。
内衬层18位于胎体12的内侧。内衬层18与胎体12的内表面接合。内衬层18由空气阻挡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内衬层18的典型的基材橡胶是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内衬层18对轮胎2的内压进行保持。
图2是示出图1的轮胎2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2中示出了胎肩扶壁(buttress)的附近。在本说明书中,胎肩扶壁是胎面4与胎侧6的边界。
如图1和2所示,该轮胎2在侧面具有多个保护肋50。侧面是指轮胎2的表面中从轮胎2的轴线上的无限远的点观察到的面。这些保护肋50沿周向排列。各个保护肋50由交联橡胶构成。保护肋50与相邻的保护肋50分离。保护肋50从轮廓突出。在本发明中,轮廓是轮胎2的外表面的外形。对于在其外表面具有突起、凹陷等凹凸的轮胎2而言,假设为没有该凹凸的外形为轮廓。
该保护肋50在轮胎2行驶时抑制石子等与胎侧6的接触。该保护肋50有助于轮胎2的耐切割性。当轮胎2在泥泞的路面上行驶时,保护肋50剪切泥土。在该剪切中对轮胎2施加牵引力。该轮胎2的泥地牵引性能优异。
图3是示出图1的轮胎2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在图3中示出了保护肋50。该保护肋50具有外端52和内端54。从图1和3可知,外端52是半径方向外侧的端部,内端54是半径方向内侧的端部。
图4是示出图1的轮胎2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图4中示出了沿着轮胎2的子午线的剖面。在图4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在图4中示出了外端52附近的部分。标号T1表示轮廓Pr与保护肋50的边界B1处的外端52的切线。标号θ1是切线T1相对于轮廓Pr的交叉角度。交叉角度θ1是绕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测量的。
从图4可知,外端52的剖面形状向轴向内侧(向图4中的左侧)凸起。因此,该外端52与轮廓Pr交叉的交叉角度θ1较小。对于交叉角度θ1较小的轮胎2而言,即使对保护肋50施加较大的力,应力也不会集中在边界B1的附近。因此,该轮胎2在边界B1的附近不容易产生裂纹。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异。
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交叉角度θ1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交叉角度θ1优选为0°以上。理想的交叉角度θ1为0°。在交叉角度θ1为0°时,外端52与轮廓Pr相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端52的剖面形状为圆弧。对于具有剖面形状为圆弧的外端52的轮胎2而言,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异。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圆弧的半径R1优选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半径R1更优选为40mm以上,特别优选为50mm以上。半径R1更优选为150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mm以下。
外端52的剖面形状只要向轴向内侧凸起即可。因此,该剖面形状可以是圆弧以外的曲线。该剖面形状可以是多个圆弧的组合、多个直线的组合、圆弧与直线的组合等。
在图4中,箭头Hi表示保护肋50的最大高度。从泥地牵引性能的观点来看,最大高度Hi优选为1.5mm以上,特别优选为2.0mm以上。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最大高度Hi优选为4.5mm以下,特别优选为4.0mm以下。
图5是示出图1的轮胎2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图5中,示出了沿着轮胎2的子午线的剖面。在图5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在图5中,示出了内端54的附近。标号T2表示轮廓Pr与保护肋50的边界B2处的内端54的切线。标号θ2是切线T2相对于轮廓Pr的交叉角度。交叉角度θ2是绕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测量的。
从图5可知,内端54的剖面形状向轴向内侧(向图5中的左侧)凸起。因此,该内端54与轮廓Pr交叉的交叉角度θ2较小。对于交叉角度θ2较小的轮胎2而言,即使对保护肋50施加较大的力,应力也不会集中在边界B2的附近。因此,该轮胎2在边界B2的附近不容易产生裂纹。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异。
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交叉角度θ2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下。交叉角度θ2优选为0°以上。理想的交叉角度θ2是0°。在交叉角度θ2为0°时,内端54与轮廓Pr相切。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端54的剖面形状是圆弧。对于具有剖面形状为圆弧的内端54的轮胎2而言,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异。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圆弧的半径R2优选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半径R2更优选为40mm以上,特别优选为50mm以上。半径R2更优选为150mm以下,特别优选为100mm以下。
内端54的剖面形状只要向轴向内侧凸起即可。因此,该剖面形状可以是圆弧以外的曲线。该剖面形状可以是多个圆弧的组合、多个直线的组合、圆弧与直线的组合等。
轮胎2也可以具有外端52向轴向内侧凸起而内端54不向轴向内侧凸起的保护肋50。轮胎2还可以具有外端52不向轴向内侧凸起而内端54向轴向内侧凸起的保护肋50。
在图2中还示出了胎面4的胎肩28。胎肩28具有多个胎纹56和多个横槽58。这些胎纹56和横槽58沿着周向交替地配置。各个胎纹56被两个横槽58夹住。各个横槽58被两个胎纹56夹住。从图1可知,在比胎面4的角部C靠轴向内侧的位置,横槽58大致沿轴向延伸。在比该角部C靠轴向外侧的位置,横槽58在倾斜方向上延伸。具体来说,在比该角部C靠轴向外侧的位置,横槽58朝向轴向外侧在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方向上延伸。在图1中用标号60表示的是横槽58的端部。该端部60在轴向上位于横槽58的最外侧。
图6是示出图1的轮胎2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在图6中示出了沿着轮胎2的子午线的剖面。在图6中,上下方向是轮胎2的半径方向,左右方向是轮胎2的轴向。在图6中示出了端部60的附近。标号T3表示轮廓Pr与横槽58的边界B3处的端部60的切线。
在图6中,标号θ3是切线T3相对于轮廓Pr的交叉角度。交叉角度θ3是绕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测量的。交叉角度θ3优选为100°以上。对于交叉角度θ3为100°以上的轮胎2而言,即使对保护肋50施加较大的力,应力也不会集中在边界B1(参照图4)的附近。因此,该轮胎2在边界B1的附近不容易产生裂纹。该轮胎2的耐久性优异。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交叉角度θ3更优选为105°以上,特别优选为110°以下。交叉角度θ3优选为140°以下,更优选为135°以下,特别优选为130°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60的剖面形状为圆弧。该圆弧的半径R3优选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剖面形状可以是圆弧以外的曲线。该剖面形状可以是多个圆弧的组合、多个直线的组合、圆弧与直线的组合等。
在图6中,箭头De表示横槽58的深度。深度De是在从边界B3起5mm的地点测量的。从泥地牵引性能的观点来看,深度De优选为1.5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深度De优选为4.5mm以下,特别优选为4.0mm以下。
保护肋50的最大高度Hi(参照图4)与横槽58的深度De之和(Hi+De)优选为4.5mm以上且6.5mm以下。和(Hi+De)为4.5mm以上的轮胎2的泥地牵引性能优异。从该观点来看,和(Hi+De)特别优选为5.0mm以上。和(Hi+De)为6.5mm以下的轮胎2的滚动阻力较小。从该观点来看,和(Hi+De)特别优选为6.0mm以下。
在图3中用标号C1表示的是圆。为了方便说明,在图3中示出作为圆C1的一部分的圆弧。该圆C1与保护肋50的边界B1一致。该圆C1的中心与轮胎2的轴线一致。
在图3中用标号C2表示的是另一个圆。为了方便说明,在图3中示出作为圆C2的一部分的圆弧。该圆C2与保护肋50的边界B2一致。该圆C2的中心与轮胎2的轴心一致。
在本发明中,比率Pp通过下述的数学式来计算。
Pp=(Sp/Ss)*100
在该数学式中,Ss表示侧面中被圆C1和圆C2夹住的区域的面积,Sp表示该区域中存在的保护肋50的合计面积。面积Ss和Sp是在从轮胎2的轴线上的无限远的点处观察侧面的状态下测量的。
比率Pp优选为30%以上且90%以下。比率Pp为40%以上的轮胎2的耐切割性优异。从该观点来看,比率Pp更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55%以上。比率Pp为90%以下的轮胎2的滚动阻力较小。比率Pp为90%以下的轮胎2较轻。从这些观点来看,比率Pp更优选为80%以下,特别优选为75%以下。
在图3中用标号α表示的是保护肋50和与其相邻的保护肋50之间的最大间隙的中心角。在图3中用标号β表示的是保护肋50和与其相邻的保护肋50之间的中心间距角。中心角α相对于中心间距角β的比率优选为20%以上且40%以下。该比率为20%以上的轮胎2的滚动阻力较小。从该观点来看,该比率特别优选为25%以上。该比率为40%以下的轮胎2的耐切割性优异。从该观点来看,该比率特别优选为35%以下。对于角度α或角度β不固定的轮胎2而言,位于侧面的所有的中心角的平均值为角度α,位于侧面的所有的中心间距角的平均值为角度β。
保护肋50的硬度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硬度为50以上的保护肋50可有助于耐切割性。从该观点来看,硬度更优选为55以上,特别优选为60以上。对于具有硬度为90以下的保护肋50的轮胎2而言,滚动阻力较小。从该观点来看,硬度更优选为85以下,特别优选为80以下。硬度是通过将JIS-A硬度计按压在图3所示的侧面来测量的。测量时的温度为23℃。
在本发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2的各部件的尺寸和角度是在轮胎2被安装在标准轮辋上并向轮胎2填充空气以使其处于标准内压的状态下测量的。在测量时,不对轮胎2施加载荷。在本说明书中,标准轮辋是指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下确定的轮辋。JATMA规格中的“标准轮辋(標準リム)”、TRA规格中的“设计轮辋(Design Rim)”、以及ETRTO规格中的“测量轮辋(Measuring Rim)”是标准轮辋。在本说明书中,标准内压是指在轮胎2所依据的规格中确定的内压。JATMA规格中的“最高空气压(最高空気圧)”、TRA规格中的“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以及ETRTO规格中的“充气压力(INFLATION PRESSURE)”是标准内压。
在该轮胎2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在内压为180kPa的状态下测量尺寸和角度。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但不应该基于该实施例的记载而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解释。
[实施例1]
得到了具有图1~6所示的构造的充气轮胎。该轮胎的尺寸为“265/65R18 114V”。该轮胎具有保护肋。该保护肋的外端的剖面形状为圆弧。该圆弧的半径R1为110mm。外端的交叉角度θ1为0°。该保护肋的内端的剖面形状为圆弧。该圆弧的半径R2为110mm。内端的交叉角度θ2为0°。该轮胎具有横槽。横槽的端部的交叉角度θ3为120°。和(Hi+De)为5.5mm。
[实施例2和实施例3]
除了使和(Hi+De)如下述的表1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充气轮胎。
[实施例4和实施例5]
除了使交叉角度θ3如下述的表1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充气轮胎。
[实施例6和实施例7]
除了使半径R1和R2如下述的表2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充气轮胎。
[实施例8和实施例9]
除了使交叉角度θ1和θ2如下述的表2所示的那样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8和实施例9的充气轮胎。
[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及比较例1]
除了使内端的剖面形状为直线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10的充气轮胎。除了使外端的剖面形状为直线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实施例11的充气轮胎。除了使外端和内端的剖面形状为直线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
[泥地牵引性能]
将轮胎组装在标准轮辋上,向该轮胎填充空气而使内压成为230kPa。将该轮胎安装在车重为2800kg的运动用多用途车上。使该车辆在深度为200mm的泥泞地中行驶,通过驾驶员的感官来评价牵引性能。其结果以指数的形式在下述的表1~3中示出。数值越大越优选。
[耐久性]
将轮胎组装在标准轮辋上,向该轮胎填充空气而使内压成为250kPa。将该轮胎安装在鼓式行驶试验机上并向轮胎施加了13.54kN的纵载荷。使该轮胎以100km/h的速度在半径为1.7m的鼓上行驶。对确认出在轮胎上产生损伤为止的行驶距离进行了测量。其结果以指数的形式在下述的表1~3中示出。数值越大越优选。
[滚动阻力]
将轮胎组装在标准轮辋上,向该轮胎填充空气而使内压成为210kPa。将该轮胎安装在鼓式滚动阻力试验机上并向轮胎施加了9.26kN的纵载荷。使该轮胎以80km/h的速度行驶,对滚动阻力系数进行了测量。该滚动阻力系数的倒数以指数的形式在下述的表1~3中示出。数值越大越优选。
表1评价结果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实施例5 | |
外端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R1(mm) | 110 | 110 | 110 | 110 | 110 |
θ1(degree) | 0 | 0 | 0 | 0 | 0 |
内端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R2(mm) | 110 | 110 | 110 | 110 | 110 |
θ2(degree) | 0 | 0 | 0 | 0 | 0 |
θ3(degree) | 120 | 120 | 120 | 100 | 140 |
Hi+De(mm) | 5.5 | 4.5 | 6.5 | 5.5 | 5.5 |
M.T. | 100 | 95 | 105 | 100 | 100 |
耐久性 | 120 | 120 | 120 | 105 | 120 |
滚动阻力 | 100 | 105 | 95 | 100 | 95 |
M.T.:泥地牵引性能
表2评价结果
实施例6 | 实施例7 | 实施例8 | 实施例9 | |
外端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R1(mm) | 20 | 200 | 110 | 110 |
θ1(degree) | 0 | 0 | 10 | 20 |
内端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圆弧 |
R2(mm) | 20 | 200 | 110 | 110 |
θ2(degree) | 0 | 0 | 10 | 20 |
θ3(degree) | 120 | 120 | 120 | 120 |
Hi+De(mm) | 5.5 | 5.5 | 5.5 | 5.5 |
M.T. | 100 | 100 | 100 | 100 |
耐久性 | 105 | 120 | 115 | 105 |
滚动阻力 | 100 | 95 | 100 | 100 |
M.T.:泥地牵引性能
表3评价结果
实施例10 | 实施例11 | 比较例1 | |
外端 | 圆弧 | 直线 | 直线 |
R1(mm) | 110 | - | - |
θ1(degree) | 0 | 45 | 45 |
内端 | 直线 | 圆弧 | 直线 |
R2(mm) | - | 110 | - |
02(degree) | 45 | 0 | 45 |
θ3(degree) | 120 | 120 | 120 |
Hi+De(mm) | 5.5 | 5.5 | 5.5 |
M.T. | 100 | 100 | 100 |
耐久性 | 110 | 110 | 100 |
滚动阻力 | 100 | 100 | 100 |
M.T.:泥地牵引性能
如表1~3所示,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各种性能优异。从该评价结果来看,本发明的优越性明显。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轮胎可安装于各种车辆。
Claims (7)
1.一种充气轮胎,其是具有胎面和胎侧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充气轮胎还具有从该充气轮胎的轮廓突出的保护肋,
上述保护肋的端部的沿着上述充气轮胎的子午线的剖面的形状向轴向内侧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端部与上述轮廓交叉的交叉角度为1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剖面的形状为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剖面的形状为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圆弧的半径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该充气轮胎还具有主要形成于上述胎面的横槽,
上述横槽的轴向外侧端与上述轮廓交叉的交叉角度为100°以上且14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保护肋的最大高度Hi与上述横槽的深度De之和(Hi+De)为4.5mm以上且6.5m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54503 | 2018-08-21 | ||
JP2018154503A JP7124553B2 (ja) | 2018-08-21 | 2018-08-21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843425A true CN110843425A (zh) | 2020-02-28 |
CN110843425B CN110843425B (zh) | 2023-01-31 |
Family
ID=67514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9900.8A Active CN110843425B (zh) | 2018-08-21 | 2019-07-24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67160B2 (zh) |
EP (1) | EP3613613B1 (zh) |
JP (1) | JP7124553B2 (zh) |
CN (1) | CN110843425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65722A2 (en) * | 2008-12-04 | 2010-06-10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Sidewall protector ribs |
JP2011168219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Bridgestone Corp | 重荷重用タイヤ |
CN107053962A (zh) * | 2016-01-07 | 2017-08-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7107670A (zh) * | 2015-01-29 | 2017-08-29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EP3219516A1 (en) * | 2016-03-18 | 2017-09-20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
CN107187278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US20180065421A1 (en) * | 2016-09-07 | 2018-03-0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Pneumatic ti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053382B2 (ja) | 1998-07-10 | 2000-06-1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2001219711A (ja) | 2000-02-09 | 2001-08-14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US6533007B1 (en) * | 2000-03-02 | 2003-03-18 | Mcmannis Lee A. | Tire having sidewall extensions at opposite ends of each tread element |
JP4028758B2 (ja) * | 2002-05-17 | 2007-12-2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4202168B2 (ja) * | 2003-03-28 | 2008-12-24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4202169B2 (ja) * | 2003-03-28 | 2008-12-24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JP5088774B2 (ja) | 2007-03-30 | 2012-12-05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09029088A1 (en) | 2007-08-24 | 2009-03-05 |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 Tire having sidewall protection |
JP4980872B2 (ja) * | 2007-12-20 | 2012-07-18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654301B2 (ja) * | 2009-02-06 | 2011-03-16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886812B2 (ja) * | 2009-05-18 | 2012-02-29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996661B2 (ja) * | 2009-10-15 | 2012-08-0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342580B2 (ja) | 2011-02-28 | 2013-11-13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063908B2 (ja) | 2014-10-01 | 2017-01-1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6155504A (ja) | 2015-02-26 | 2016-09-01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698334B2 (ja) * | 2015-12-22 | 2020-05-27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699192B2 (ja) | 2016-01-21 | 2020-05-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194984B1 (ja) * | 2016-05-30 | 2017-09-13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778557B2 (ja) * | 2016-09-07 | 2020-11-04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737674B2 (ja) * | 2016-09-27 | 2020-08-12 | Toyo Tire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8052318A (ja) | 2016-09-29 | 2018-04-05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841079B2 (ja) * | 2017-02-22 | 2021-03-1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594491B2 (ja) | 2018-06-29 | 2019-10-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
2018
- 2018-08-21 JP JP2018154503A patent/JP712455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7-24 CN CN201910669900.8A patent/CN110843425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EP EP19188816.3A patent/EP3613613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8-07 US US16/534,046 patent/US1166716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65722A2 (en) * | 2008-12-04 | 2010-06-10 |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 Sidewall protector ribs |
JP2011168219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Bridgestone Corp | 重荷重用タイヤ |
CN107107670A (zh) * | 2015-01-29 | 2017-08-29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7053962A (zh) * | 2016-01-07 | 2017-08-18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7187278A (zh) * | 2016-03-14 | 2017-09-22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EP3219516A1 (en) * | 2016-03-18 | 2017-09-20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Pneumatic tire |
CN107199835A (zh) * | 2016-03-18 | 2017-09-26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US20180065421A1 (en) * | 2016-09-07 | 2018-03-0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Pneumatic tir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029120A (ja) | 2020-02-27 |
EP3613613B1 (en) | 2021-09-08 |
US20200062044A1 (en) | 2020-02-27 |
EP3613613A1 (en) | 2020-02-26 |
US11667160B2 (en) | 2023-06-06 |
CN110843425B (zh) | 2023-01-31 |
JP7124553B2 (ja) | 2022-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440822B1 (en) | Pneumatic tire | |
RU2564064C1 (ru) |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ая шина | |
JP545238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3219515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0857841B2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1104187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6867115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3666556B1 (en) | Pneumatic tyre | |
JP6819213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US9902200B2 (en) | Pneumatic tire | |
JP6819212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4687342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10843425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2384378B (zh) | 充气轮胎 | |
EP3599112B1 (en) | Studless tyre | |
US20200189324A1 (en) | Pneumatic radial tyre | |
JP6852568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7444022B (zh) | 充气轮胎 | |
JP6766460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US20190023076A1 (en) | Pneumatic Tire | |
EP3858643B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2090792B2 (en) | Tire and tire-vehicle combination | |
US20220339975A1 (en) | Tire | |
CN113439032B (zh) | 充气轮胎 | |
JP672910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