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5287A -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5287A
CN110785287A CN201880040124.9A CN201880040124A CN110785287A CN 110785287 A CN110785287 A CN 110785287A CN 201880040124 A CN201880040124 A CN 201880040124A CN 110785287 A CN110785287 A CN 110785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ect
lens array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pposing
oppos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01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5287B (zh
Inventor
乙黑康明
冈田雄太
有贺泰祐
岩井齐
细井慎一郎
今井雄一郎
百家俊树
大坪庆贵
后久齐文
石馆毅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785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5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5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G03G15/043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by introducing an optical element in the optical path, e.g. a fil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54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ED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 B41J2/4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arrays of radiation sources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or laser arrays
    • B41J2/451Special optical means therefor, e.g. lenses, mirrors, focus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32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 H04N1/036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for optical reprodu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保持构件505包括与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相对的第一相对部分(第一内壁表面)和第二相对部分(第二内壁表面)。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透镜阵列的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的侧壁表面从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的端部和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的端部暴露。

Description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打印头、包括该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以及该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和复印机,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设置有多个用于使感光鼓暴露于光的发光元件。作为光学打印头,存在包括LED(发光二极管)、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等作为发光元件(装置)的示例的光学打印头,以及已知如下光学打印头,其中发光元件沿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以交错图案成一列(行)或两列(行)地布置多个。此外,光学打印头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会聚到感光鼓上。多个透镜与感光鼓的表面相对地设置,以便在发光元件和感光鼓之间沿着发光元件的布置方向延伸。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通过透镜会聚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鼓是消耗品之一,因此被周期性地更换。例如用户或维护人员的操作者可以通过更换包括感光鼓的更换单元来执行成像设备的维护。更换单元能够通过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抽出而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拆卸,以及能够通过插入成像设备主组件中而安装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当光学打印头将感光鼓暴露于光时,透镜和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隔仅为大约3mm。因此,在更换单元的更换期间,如果光学打印头在远离感光鼓的方向上移动,则存在光学打印头与感光鼓之间接触的可能性。因此,成像设备采用了这样的构造,其中,在一些情况下,光学打印头在在感光鼓暴露于光的期间的曝光位置和光学打印头比曝光位置时更远离感光鼓以用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单元的分离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这里,在成像设备中,在一些情况下,在充电装置和显影装置之间设置例如光学打印头的曝光器件。为了实现成像设备的小型化,使感光鼓、光学打印头、充电装置、显影装置等之间的距离最小化是有效的。然而,在光学打印头的外周,调色剂从感光鼓和显影装置飞散。因此,当飞散的调色剂等进入光学打印头内部时,发光元件被污染,使得存在从发光元件发出的光部分地被阻挡的可能性。这是导致输出图像的图像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因此,理想的是,透镜被无间隙地安装在光学打印头主体上。作为透镜和光学打印头主体之间的安装方法,例如,存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12-51250中公开的构造。
如JP-A 2012-51250的图3所示,透镜阵列56由壳体58保持,以便与发光二极管阵列62相对。如图3所示,透镜阵列56和壳体58通过密封剂70粘附地结合。由此,防止在外周飞散的调色剂等通过透镜阵列56和壳体58之间的间隙进入光学打印头的内部。在透镜阵列56插入框架的状态下,密封剂70沿着接触部分78A和78B施加,使得透镜阵列56安装到壳体58中。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JP-A 2012-51250所示的构造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当透镜阵列56被安装到保持构件(壳体58)时,需要调整透镜阵列56在发光元件的光出射表面和感光鼓表面之间的定位(布置)位置。因此,在通过一些保持机构保持透镜阵列56的状态下,精细地调整透镜阵列56在保持构件上的安装位置,并且之后,通过粘合剂等安装透镜阵列56和保持构件。当保持透镜阵列56时,如果相对于透镜阵列56的纵向方向保持透镜阵列56,则存在透镜阵列56被破坏的可能性。此外,在相对于透镜的光轴方向保持透镜阵列56的方法中,当透镜阵列56安装到保持构件时,保持透镜阵列56的下表面的部分与保持构件的上表面干涉。需要通过一些保持机构保持透镜阵列的两个侧壁表面(同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和透镜的光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交叉的表面)的一部分,但是在JP-A 2012-51250中公开的构造(参见图1)中,难以说透镜阵列的侧壁表面的从保持构件暴露的部分的面积是足够的。
因此,当安装透镜阵列和保持构件时,在透镜阵列56的一部分被保持的状态下,不容易精细地调整其安装位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是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是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意一者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是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鼓;以及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鼓;以及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意一者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感光鼓;以及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分别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分别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将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保持;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的状态;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包括: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的状态;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其中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以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相对部分,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沿垂直方向形成有多个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沿着垂直方向形成有多个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和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暴露的状态;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
此外,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透镜阵列,其中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以及,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的状态;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打印头和成像设备,在透镜阵列的相对于透镜阵列的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侧上的两个侧壁表面由夹持(保持)机构夹持(保持)的状态下,透镜阵列能够插入在第一相对部分和第二相对部分之间。因此,在透镜阵列由夹持机构夹持的状态下,能够布置透镜阵列相对于保持构件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像设备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包括示出成像设备中的鼓单元及其外周的立体图。
图3包括曝光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包括用于示出光学打印头的基板、LED芯片或透镜阵列的示意图。
图5包括用于示出保持构件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透镜阵列和基板。
图6包括分别用于示出透镜安装部分的形状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示出将粘合剂施加到保持构件上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8包括在一个端部侧上的透镜安装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9是用于示出用于保持保持构件的粘合剂的突出部的视图。
图10包括光学打印头的侧视图。
图11包括分别示出光学打印头接触鼓单元或从鼓单元缩回的状态的视图。
图12是安装至鼓单元的后侧的衬套的立体图。
图13包括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三支撑部分的立体图。
图14包括第二支撑部分、后侧板和安装到第二支撑部分的曝光单元的立体图。
图15包括移动机构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分。
图16包括λ类型的第一连杆机构的侧视图。
图17包括曝光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8包括用于示出移动机构的视图。
图19包括用于示出X型移动机构的视图。
图20包括用于示出使用凸轮机构的移动机构的视图。
图21包括盖的立体图。
图22包括用于示出当盖关闭时的操作的盖的立体图。
图23包括用于示出当盖关闭时的操作的盖的立体图。
图24包括用于示出当盖打开时的操作的盖的立体图。
图25包括用于示出当盖打开时的操作的盖的立体图。
图26包括用于示出保持构件的两端上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7是用于示出保持构件的另一端部上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成像设备)
首先,将描述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图1是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1是不包括读取装置的彩色打印机(SFP:小型功能打印机),但也可以是包括读取装置的复印机。此外,本实施例不限于包括多个感光鼓103的彩色成像设备。本实施例还可以是包括单个感光鼓103的彩色成像设备或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设备。
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1包括四个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以下也统一简称为“成像部分102”),用于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包括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以下也统一简称为“感光鼓103”)。此外,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包括用于对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104Y、104M、104C和104K(以下也统一简称为“充电装置104”)。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还包括作为用于发射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所暴露于的光(束)的光源的LED(发光二极管,在下文中描述为LED)曝光单元500Y、500M、500C和500K(以下也统一简称为“曝光单元500”)。此外,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包括显影装置106Y、106M、106C和106K(以下也统一简称为“显影装置106”),每个显影装置用于利用调色剂将感光鼓103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感光鼓103上的相关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增加到附图标记上的Y、M、C和K代表调色剂的颜色。
成像设备1包括中间转印带7和初次转印辊108(Y、M、C、K),形成在感光鼓103上的调色剂图像将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所述初次转印辊用于将形成在相应成像部分102的感光鼓103上的调色剂图像连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成像设备1还包括二次转印辊109和定影装置100,所述二次转印辊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07转印到从片材(纸)进给部分101进给的记录纸P上,所述定影装置用于将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
(鼓单元)
然后,将描述鼓单元518(Y、M、C、K)和显影单元641(Y、M、C、K),它们是可安装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以及可从所述成像设备拆卸的更换单元的示例。图2的部分(a)是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外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的部分(b)是示出鼓单元518从设备主组件的外部插入成像设备1中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2的部分(a)所示,成像设备1包括由金属板形成的前侧板642和后侧板643。前侧板642是设置在成像设备1的前(表面)侧上的侧壁。另一方面,后侧板643是设置在成像设备1的后(表面)侧上的侧壁。如图2的(a)部分所示,前侧板642和后侧板643彼此相对设置,并且作为梁的未示出的金属板桥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前侧板642、后侧板643和未示出的梁中的每一个构成成像设备1的框架的一部分。
前侧板642设置有开口,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能够穿过该开口插入和抽出。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通过开口安装在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的预定位置(安装位置)处。此外,成像设备1包括用于覆盖安装在安装位置的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前侧的盖558(Y、M、C、K)。盖558的一个端部通过铰接件固定到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由此盖518可相对于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旋转。用于执行维护的操作者打开盖558并将鼓单元518或显影单元641从成像设备1取出,然后将新的鼓单元518或新的显影单元641插入到成像设备1中并关闭盖558,由此完成单元的更换操作。盖558将在后面进一步具体描述。
如图2的(a)和(b)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侧板642侧和后侧板643侧分别定义为前侧和后侧。此外,当将其上形成与黑色调色剂图像相关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03K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时,其上形成与黄色调色剂图像相关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03Y所布置的一侧被定义为右侧。此外,当感光鼓103Y的位置被作为基准(位置)时,感光鼓103K所布置的一侧被定义为左侧。此外,关于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将竖向方向上的向上方向定义为向上方向,并且将竖向方向上的向下方向定义为向下方向。在图2的部分(b)中示出了上面限定的前方向、后方向、右方向、左方向、上方向和下方向。此外,在以下描述中,相对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一个端部侧表示前侧,而另一端部侧表示后侧。此外,关于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也分别对应于前侧和后侧。此外,关于左右方向,一个端部侧表示右侧,而另一端部侧表示左侧。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安装有鼓单元518。鼓单元518是要更换的盒。本实施例的鼓单元518包括由鼓单元518的壳体可旋转地支撑的感光鼓103。鼓单元518包括感光鼓103、充电装置104和未示出的清洁装置。当感光鼓103到达其寿命终点时,例如,由于通过清洁装置清洁造成的磨损,用于执行维护的操作者如图2的部分(b)所示将鼓单元518从设备主组件取出,并且更换感光鼓103。鼓单元518还可以具有其中不设置充电装置104和清洁装置并且设置感光鼓103的构造。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安装有作为与鼓单元518分离的构件的显影单元641。显影单元641包括图1所示的显影装置106。显影装置106包括显影套筒,所述显影套筒是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显影单元641设置有用于旋转用于搅拌调色剂和载体的螺杆的多个齿轮。当这些齿轮老化损坏时,用于执行维护的操作者将显影单元641从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组件中取出。本实施例的显影单元641是盒,所述盒是包括显影套筒的显影装置106和设置有螺杆的调色剂容纳部分的整体组装单元。另外,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实施例还可以是作为上述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整体组装单元的处理盒。
(成像过程)
接下来,将描述成像过程。稍后描述的光学打印头105Y将由充电装置104Y充电的感光鼓103Y的表面暴露于光。由此,在感光鼓103Y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装置106Y用黄色调色剂显影形成在感光鼓103Y上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鼓103Y上静电潜像被显影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在初次转印部分Ty处被初次转印辊108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也通过类似的成像处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
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7上的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107被传送到二次转印部分T2。向设置在二次转印部分T2处的二次转印辊109施加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转印偏压。传送到二次转印部分T2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09的转印偏压被转印到从片材(纸)进给部分101进给的记录纸P上。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其上的记录纸P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00。定影装置100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通过定影装置100进行定影处理的记录纸P被排出到片材(纸)排出部分111上。
(曝光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包括光学打印头105的曝光单元500。这里,作为电子照相类型的成像设备中采用的曝光类型的示例,存在激光束扫描曝光类型,其中通过旋转多面镜等利用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光束扫描感光鼓,并且通过f-θ透镜等将感光鼓暴露于该光束。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光学打印头105”用于LED曝光类型并且因此不用于上述激光束扫描曝光类型,在所述LED曝光类型中通过使用沿着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布置的例如LED等的发光元件将感光鼓103暴露于光。图3的部分(a)是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的曝光单元5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的部分(b)是从下侧观察的图3的部分(a)中所示的曝光单元500的视图。图4包括沿着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表面切割图3所示的曝光单元500和设置在曝光单元500的上侧上的感光鼓103的示意性剖视图。曝光单元500包括光学打印头105和移动机构640。光学打印头105包括透镜阵列506、基板502(发光部分)、用于保持透镜阵列506的保持构件505、接触销514和接触销515。移动机构640包括连杆构件651、连杆构件652、可滑动部分525、第一支撑部分527、第二支撑部分528和第三支撑部分526。在此,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销514和接触销515为圆柱状的销,但其形状不限于圆柱状,也可以是例如朝向其端部部分直径变小的棱柱状、圆锥状等形状。另外,接触销514或接触销515中的一个也可以不是销,而是作为具有与销类似的功能的构件,也可以是例如朝向保持构件505的上侧和下侧突出的突出部。
首先,将描述保持构件505。保持构件505是保持基板502、透镜阵列506、接触销514和接触销515的保持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从保持构件505的上表面突出的接触销514的长度为7mm,从保持构件505的上表面突出的接触销515的长度为11mm,从保持构件505的下表面突出的接触销514的长度为22mm,从保持构件505的下表面突出的接触销515的长度为22mm。如图4所示,保持构件505包括安装有透镜阵列506的透镜安装部分701和安装有基板502的基板安装部分702。此外,尽管稍后具体描述,但保持构件505包括弹簧安装部分661(662)和销安装部分632(633)。保持构件505是通过对透镜安装部分701、基板安装部分702、弹簧安装部分661和弹簧安装部分662一体地进行注射成型而制备的由树脂制成的模。另外,保持构件的材料不限于树脂,而是例如也可以由金属制成。
如图3的部分(b)所示,安装有连杆构件651的弹簧安装部分661设置在比透镜阵列506的前侧端部部分和基板502的前侧端部部分两者更靠前侧,并且设置在比销安装部分632更靠后侧。此外,安装有连杆构件652的弹簧安装部分662设置在比透镜阵列506的后侧端部部分和基板502的后侧端部部分两者更靠后侧,并且设置在比销安装部分633更靠前侧。即,保持构件505在前后方向上在透镜阵列506和接触销514之间被连杆构件651支撑,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在透镜阵列506和接触销515之间被连杆构件652支撑。其中通过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2向保持构件505施加推压力的部分关于上下方向不与透镜阵列506重叠,因此,减小了由于推压力而导致的透镜阵列506的挠曲。
图4包括沿着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表面切割图3所示的曝光单元500和设置在曝光单元500的上侧的感光鼓103的示意性剖视图。
透镜安装部分701形成为从保持构件505向上突出。换言之,透镜安装部分701形成为从保持构件505朝向从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出射方向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突出。透镜安装部分701包括第一内壁表面507(第一相对部分)和第二内壁表面508(第二相对部分)。第一内壁表面507沿保持构件505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第二内壁表面508沿保持构件505的纵向方向延伸。第一内壁表面507设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垂直方向(与透镜阵列506的纵向方向和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的一侧上,并且第二内壁表面508设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垂直方向(与透镜阵列506的纵向方向和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的另一侧上。即,当从透镜安装部分701卸下透镜阵列506时,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对。在光学打印头105的组装期间,透镜阵列506插入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之间。然后,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透镜阵列506的与第一内壁表面507相对的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之间施加粘合剂,并且在第二内壁表面508和透镜阵列506的与第二内壁表面508相对的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之间施加粘合剂。由此,透镜阵列506被固定到保持构件505。曝光单元500相对于竖向方向设置在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下方的一侧上,并且光学打印头105的LED 503从下方使感光鼓103暴露于光。另外,曝光单元500也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曝光单元500相对于竖向方向设置在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上方的一侧上,并且光学打印头105的LED 503从上方使感光鼓103暴露于光。此外,本文所指的粘合剂还可以是具有用于防止例如调色剂或灰尘的粉末进入保持构件505的内部的密封功能的粘合剂。即,本实施例中的粘合剂也可以是主要目的在于密封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之间的间隙以及将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彼此粘接地结合作为其辅助功能的粘合剂。
接下来,将描述由保持构件505保持的基板502。图4的部分(a)是基板502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的部分(b1)是示出了在基板502上设置的多个LED 503的布置的示意图,并且图4的部分(b2)是图4的部分(b1)的放大图。
在基板502上安装有LED芯片639。如图4的部分(a)所示,在基板502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LED芯片639,并且在基板502的背表面侧上设置有连接器504。在基板502上设置有用于向相应的LED芯片639提供信号的电气布线。未图示的柔性扁平电缆(FFC)的一个端部连接到连接器504。在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中设置有基板。基板502包括控制器和连接器。FFC的另一端部连接到连接器。控制信号从成像设备1主组件的控制器通过FFC和连接器504输入到基板502。LED芯片639由输入到基板502的控制信号驱动。
将进一步具体描述安装在基板502上的LED芯片639。如图4的部分(b1)和(b2)所示,在基板502的一个表面上设置有布置有多个LED 503的多个LED芯片639-1到639-29(29个LED芯片)。在LED芯片639-1至639-29中的每一个上,沿着LED芯片639的纵向方向成行地布置516个LED(发光元件)。相对于LED芯片639的纵向,相邻LED之间的中心距离k2对应于成像设备1的分辨率,成像设备1的分辨率为1200dpi,因此,在LED芯片639-1到639-29的纵向方向上,LED成行地布置使得LED的中心距离为21.16μm。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打印头105的曝光范围为大约316mm。感光鼓103上的感光层形成为具有316mm或更大的宽度。A4尺寸记录纸的长边长度和A3尺寸记录纸的短边长度是297mm,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打印头105具有可以在A4尺寸记录纸和A3尺寸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曝光范围。
LED芯片639-1至639-29沿着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交替地布置成两行。即,如图4的部分(b1)所示,从左侧数的奇数编号的LED芯片639-1、639-3、...639-29相对于纵向方向成行地安装在基板502上,并且从左侧数的偶数编号的LED芯片639-2、639-4、...639-28相对于纵向方向成行地安装在基板502上。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LED芯片639,如图4的部分(b2)所示,相对于LED芯片639的纵向方向,相邻(不同)LED芯片639中的一个(例如639-1)的一个端部与相邻LED芯片639中的另一个(例如639-2)的另一端部之间的中心距离k1可以等于LED芯片639中的一个(例如639-1)上的相邻LED之间的中心距离k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使用LED作为曝光光源的构造,但是也可以使用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作为曝光光源。
接下来,将描述透镜阵列506。图4的部分(c1)是从感光鼓103侧观察的透镜阵列506的示意图。此外,图4的部分(c2)是透镜阵列506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4的部分(c1)所示,多个透镜沿多个LED 503的布置方向布置成两行。各透镜交替地布置,使得相对于布置在一行中的透镜的布置方向,布置在另一行中的透镜中的一个接触布置在上述一行中的透镜的布置方向上的相邻的透镜两者。每个透镜是由玻璃制成的圆柱状棒形透镜,并且具有从LED 503发射的光进入的入射表面以及具有从入射表面进入的光从其发射的出射表面。另外,透镜的材料不限于玻璃,而是也可以是塑料。此外,透镜的形状不限于圆柱状,而是还可以是例如六棱柱形的多边棱柱形。
图4的部分(c2)中所示的虚线Z表示透镜的光轴。光学打印头105通过上述移动机构640在大致沿着由虚线Z表示的透镜的光轴的方向上移动。本文所指的透镜的光轴是指连接透镜的发光(出射)表面的中心和透镜的焦点的线。如图4所示,从LED发射的发射光进入透镜阵列506的透镜。进入透镜的光被会聚在感光鼓103的表面上。在光学打印头105的组装期间,调整透镜阵列506相对于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安装位置,使得LED的发光表面和透镜的光入射表面之间的距离与透镜的发光表面和感光鼓103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上彼此相等。
接下来,使用图5至图8,将具体描述基板502、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之间的安装方法。
首先,将描述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之间的安装方法。
图5的部分(a)是从下侧观察的保持构件505的前侧的视图。未示出基板502和透镜阵列506。如图5的部分(a)所示,在保持构件505中形成有在保持构件50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通孔906。换句话说,保持构件505设置有透镜阵列506接合在其中的通孔906。虽然在后面详细描述,但是在透镜阵列506插入通孔906的状态下,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505的安装位置被调整。此后,将粘合剂907施加到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之间的边界部分上,使得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彼此粘合地固定。此时,不需要在边界部分的整个区域中施加粘合剂,而是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也可以通过在几个部分处离散地结合而被固定。
图5的部分(b1)是保持构件505的前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未示出透镜阵列506,并且图5的部分(b2)是如在沿着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表面切割的保持构件505的剖视图中从前侧观察的保持构件505的视图,其中未示出透镜阵列506。此外,图5的部分(c1)是保持构件505的前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透镜阵列506被粘合地固定,并且图5的部分(c2)是如在沿着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表面切割的保持构件505的剖视图中从前侧观察的保持构件505的视图,其中透镜阵列506被粘合地固定。如图5的部分(b1)和(b2)所示,在保持构件505的上侧上形成有安装透镜阵列506的透镜安装部分701。透镜安装部分701在关于左右方向隔着通孔906彼此相对的位置处沿着通孔906的边缘在前后方向上形成。此外,如图5的部分(b1)和(b2)所示,透镜安装部分701包括第一内壁表面507、第二内壁表面508、第一倾斜表面703和第二倾斜表面704。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布置在相对于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置处。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的另一上侧上,第一倾斜表面703和第二倾斜表面704朝向上侧相对于左右方向向外倾斜。如图5的部分(c1)和(c2)所示,透镜阵列506从上侧插入通孔906,使得右侧(一侧)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处于与第一内壁表面507相对的位置,并且使得左侧(另一侧)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处于与第二内壁表面508相对的位置。即,透镜阵列506相对于左右方向(短边方向)的两个侧壁表面分别与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相对。插入到通孔906中的透镜阵列506在其一部分从透镜安装部分701向上突出的状态下被粘合地固定。在透镜阵列506插入通孔906的状态下,通过将粘合剂907施加到第一倾斜表面703和第二倾斜表面704上来执行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之间的结合。因此,粘合剂907被施加到其上的表面倾斜以便朝向下侧接近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使得所施加的粘合剂907由于其自重而沿着第一倾斜表面703(第二倾斜表面704)朝向透镜阵列506流动。因此,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容易彼此结合。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壁表面507(第二内壁表面508)和第一倾斜表面703(第二倾斜表面704)被描述为连续表面,但如图5的部分(d)所示,在第一内壁表面507(第二内壁表面508)和第一倾斜表面703(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也可以设置其它表面。
图5的部分(d)是用于示出其中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设置有在第一倾斜表面703和第一内壁表面507之间的第一底部部分715和在第二倾斜表面704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之间的第二底部部分716的结构的视图。第一底部部分715是与透镜的光轴方向大致垂直的表面,从第一内壁表面507的上端部形成到第一倾斜表面703的下端部。此外,第二底部部分716也是与透镜的光轴方向垂直的表面,并且从第二内壁表面508的上端部形成到第二倾斜表面704的下端部。在透镜阵列506插入通孔906的状态下,粘合剂907被施加到第一底部部分715和第二底部部分716上,使得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被粘合地固定。因此,通过设置第一底部部分715和第二底部部分716,与不设置这些部分的情况相比,粘合剂907在其中流动的空间变宽,因此,粘合剂907可以容易地流入该空间中。
然后,将使用图5的部分(a)和(b2)描述基板502和保持构件505之间的安装方法。如图5的部分(a)所示,在保持构件505的下侧形成有用于允许插入基板502的开口908。在开口908内部形成有当基板502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插入开口908中时基板502的一部分接触的基板接触部分911。如图5的部分(b2)所示,基板接触部分911分别形成在形成于保持构件505的左侧和右侧的基板安装部分702上。在这两个部分(侧)处的基板接触部分911之间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宽度比基板502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宽度窄。因此,当基板502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插入开口908中时,基板502的在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两侧上的端部部分接触基板接触部分911,使得确定基板502相对于保持构件502的安装位置。
在安装位置被确定的基板502接触基板接触部分911的状态下,粘合剂907被施加到基板502和基板安装部分702之间的边界部分上。由此,基板502和基板安装部分702彼此粘合地固定。
接着,将使用图6的部分(a)-(c)描述在将透镜阵列506安装在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之间时透镜阵列506相对于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安装位置的调整方法。
图6的部分(a)-(c)是从保持构件505的右侧观察的在透镜阵列506插入到通孔906中的状态下的保持构件505的示意图。
图6的部分(a)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505的示意图。根据图5的部分(a),从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侧端部部分到后侧端部部分的距离比从透镜阵列506的前侧端部部分到后侧端部部分的距离短。因此,插入到保持构件505的通孔906中的透镜阵列506在前侧和后侧上从透镜安装部分701暴露(暴露部分912)。此外,如图6的部分(a)所示,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侧和后侧具有倾斜结构,使得透镜安装部分701朝向端部部分向下倾斜。稍后将具体描述倾斜结构。
设置暴露部分912的原因在于,当为了进行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505的位置调整而移动透镜阵列506时,确保了可靠地保持透镜阵列506的区域。在透镜制造完成时确定了从设置在基板502上的LED 503的发光点到透镜阵列506的LED 503的光进入的入射表面的距离,并且当考虑到制造误差等时,难以说关于其值所有透镜提供相同的值。因此,在光学打印头105的组装期间,需要调整透镜阵列506的安装位置,使得从LED 503的发光点到透镜阵列506的LED503的光进入的入射表面的距离是适当的距离。因此,例如,在透镜阵列506的暴露部分912被组装装置等的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下,透镜阵列506被插入到通孔906中,并且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505的安装位置被调整。作为保持机构的示例,存在通过从左右方向被推压来夹持透镜阵列506的两个侧壁表面的构造或者透镜阵列506的两个侧壁表面从左右方向被吸引的构造。在透镜阵列506通过吸引被保持的情况下,在透镜阵列506的两个侧壁表面中也可以通过吸引仅保持一个侧壁表面。即,透镜阵列506的两个侧壁表面不是必须需要被暴露。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得透镜阵列506在一侧上的侧壁表面从第一内壁表面507暴露而透镜阵列506在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不从第二内壁表面508暴露的构造。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其中透镜阵列506在一侧上的侧壁表面仅从第一内壁表面507的前侧端部部分和后侧端部部分中的前侧端部部分暴露,并且透镜阵列506在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仅从第二内壁表面508的前侧端部部分和后侧端部部分中的后侧端部部分暴露。
下面,将具体描述光学打印头105的制造方法。首先,通过保持机构从左右方向夹持透镜阵列506的暴露部分912(保持步骤)。被夹持的透镜阵列506从上侧插入保持构件505的通孔906中(布置步骤)。此时,暴露部分912从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暴露,因此保持机构与保持构件505彼此不接触。然后,在透镜阵列506插入通孔906的状态下,设置在布置在与基板接触部分911接触的位置处的基板502上的LED 503发射光。从透镜阵列506发射的光由光接收装置等接收(光接收步骤),并且根据光接收结果,在使透镜阵列506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同时调整透镜阵列506与基板502之间的间隔(间隙),即调整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505的安装位置(调整步骤)。在调整结束之后,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利用粘合剂907彼此粘合地固定。
另外,暴露部分912不限于图6的部分(a)中所示的部分,而是还可以是图6的部分(b)中的虚线所示的部分。
在图6的部分(b)中,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都是台阶部分形状,并且透镜安装部分701的上表面在更靠近端部部分的位置处与感光鼓103间隔得更远。由此,透镜阵列506的一部分在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端部侧和后端部侧的每一个上均暴露(暴露部分922)。通过保持机构从左右方向夹持暴露部分922,并且精细地调整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的安装位置。此后,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利用粘合剂907彼此粘合地固定。
此外,图6的部分(c)是其中在透镜安装部分701的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形成有凹入部分的构造。由此,如图6的部分(c)所示,透镜阵列506的在左侧和右侧上的侧壁表面均从凹入部分暴露(暴露部分932)。通过保持机构从左右方向保持暴露部分932,使得精细地调整透镜阵列506相对于保持构件505的安装位置。此后,透镜阵列506和保持构件505通过粘合剂907彼此粘合地固定。这里,凹入部分不一定形成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两者上。例如,也可以仅在第一内壁表面507上形成多个凹入部分。透镜阵列506的从凹入部分暴露的侧壁表面通过吸引被保持机构保持。
接下来,将使用图7描述当透镜阵列506安装在透镜安装部分701之间时粘合剂907的施加方法。
图7是透镜阵列506插入保持构件505的通孔906中的状态的示例。如图7所示,当透镜阵列506被粘合地固定在透镜安装部分701之间时,用于喷射(排出)粘合剂907的分配器645的顶端指向透镜阵列506和第一倾斜表面703之间以及透镜阵列506和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另外,如在图7中所示的保持构件505的示例中,在保持构件505包括第一底部部分715和第二底部部分716的情况下,分配器645的顶端也可以指向第一底部部分715和第二底部部分716。在该状态下,分配器645在喷射粘合剂的同时沿着透镜阵列506的纵向方向(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由此,使粘合剂907在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与第一倾斜表面703之间以及在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与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流动。另外,分配器645的移动可以由组装装置自动执行,或者也可以由组装操作者手动执行。
在透镜阵列506插入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之间的状态下,可以在第一内壁表面507和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之间形成大约0.2mm的间隙,并且还可以在第二内壁表面508和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之间形成大约0.2mm的间隙。即,保持构件505被设计为使得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之间的间隔的宽度与透镜阵列506的厚度之间的差为约0.4mm。换句话说,第一内壁表面507和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以0.2mm的间隙彼此相对。此外,第二内壁表面508和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以0.2mm的间隙彼此相对。如上所述,第一内壁表面507和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以及第二内壁表面508和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分别接近且彼此相对。由此,喷射在透镜阵列506与第一倾斜表面703之间以及透镜阵列506与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的粘合剂不会从第一内壁表面507与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一侧壁表面)之间以及从第二内壁表面508与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第二侧壁表面)之间沿竖向方向向下掉落。
图8的部分(a)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构件505的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侧的放大图。如上所述,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侧朝向端部部分(倾斜部分904)向下倾斜。尽管在图8的部分(a)中未示出,但是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后侧也具有相同的结构。通过设置倾斜部分904,粘合剂907在其自重作用下沿着倾斜部分904倾斜流动。由此,在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前侧和后侧上,可以预期防止粘合剂907的施加(涂覆)失败的效果。
此外,如图8的部分(b)所示,在保持构件505的上表面的与透镜阵列506的暴露部分912重叠的部分处形成有凹槽部分903。凹槽部分903在与保持构件505的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和延伸。凹槽部分903设置在倾斜部分904的正下方,使得沿着倾斜流动并落下的粘合剂907积聚在凹槽部分903中。由此,能够防止粘合剂907从保持构件505朝向其外周流动和落下。
此外,作为粘合剂907保持在保持构件505上的构造,也可以考虑图9所示的构造。如图9所示,在保持构件505的上侧表面上,在通孔906的右侧和左侧上,形成有向上突出的突出部913。在透镜阵列506和第一倾斜表面703(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溢出的粘合剂907停留在透镜阵列506和突出部913之间。为了使在透镜阵列506和第一倾斜表面703(第二倾斜表面704)之间溢出的粘合剂907可靠地停留在保持构件505上,期望突出部913的上端部处于比透镜阵列506的发光表面更靠近感光鼓103的位置。
从这里开始,将描述光学打印头105的移动的必要性。如参照图2所述,当鼓单元518被更换时,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使鼓单元518沿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朝向设备主组件的前侧滑动(移动)。当鼓单元518在光学打印头105定位在感光鼓103的表面附近的状态下移动时,光学打印头105接触滑动(移动)的感光鼓103,使得待安装的感光鼓103的表面被损坏。此外,透镜阵列506接触鼓单元518的框架,使得透镜阵列506被损坏。为此,采用了光学打印头105在感光鼓103暴露于光的曝光位置(图10的部分(a))和感光鼓103与曝光位置相比从更换单元缩回更多的缩回位置(图10的部分(b))之间往复移动的结构。当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图10的部分(a))的状态下可滑动部分525在箭头A方向上滑动(移动)时,光学打印头105在朝向缩回位置(图10的部分(b))的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当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图10的部分(b))的状态下可滑动部分525在箭头B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时,光学打印头105在朝着曝光位置(图10的部分(a))的方向上移动。稍后将描述细节。
图11的部分(a1)是示出定位在曝光位置的光学打印头105的后侧和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衬套671的立体图。图11的部分(a2)是示出当光学打印头105定位在曝光位置时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第二支撑部分528和衬套671的剖视图。图11的部分(b1)是示出定位在缩回位置的光学打印头105的后侧和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衬套671的立体图。图11的部分(b2)是示出当光学打印头105定位在缩回位置时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第二支撑部分528和衬套671的剖视图。
使用图11,将描述设置在光学打印头105的后侧上的接触销515接触设置在鼓单元518侧上的衬套671的状态。此外,在鼓单元518的前侧上设置有与接触销所接触的衬套671相对应的部件,并且其结构与衬套671的结构类似,并且其功能也与衬套671的功能基本相同。这里,将仅描述接触销515接触设置在鼓单元518侧的衬套671的状态。
根据图11的部分(a1)和图11的部分(b1),连杆构件652安装在保持构件505上的部分与接触销515相对于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的两个端部(端部部分)中的位于与更换单元侧(布置有更换单元51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相比更靠近感光鼓103侧。安装有连杆构件652的弹簧安装部分662被设置成不与接触销515相对于上下方向交叉。此外,尽管在此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连杆构件651安装在保持构件505上的部分与接触销514相对于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的两个端部(端部部分)中的位于与更换单元侧(布置有更换单元51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相比更靠近感光鼓103侧。安装有连杆构件651的弹簧安装部分661被设置成不与接触销514相对于上下方向交叉。由此,抑制曝光单元500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尺寸增大。
如图11的部分(a2)和图11的部分(b2)所示,第二支撑部分528包括第二支撑表面587、管控部分128、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第二支撑表面587设置在保持构件505的下侧。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的保持构件505的下侧从相对于竖向方向的上侧接触第二支撑表面587和稍后描述的第一支撑部分527的第一支撑表面586,使得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管控部分128是U形凹入部分,其形成在第二支撑部分528中并且朝向前侧开口,并且设置在相对于保持构件505与鼓单元518定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并且从接触销515的后侧接合在第二支撑部分528中使得接触销515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突出的接触销515与保持构件505一起上下移动,同时在由管控部分128形成的间隙中移动。尽管在此附图中未示出,但是第一支撑部分527还包括管控部分127。管控部分127是U形凹入部分,其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527中并且朝向前侧开口,并且设置在相对于保持构件505与鼓单元518定位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并且从接触销514的前侧接合在第二支撑部分528中使得接触销51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突出的接触销514与保持构件505一起上下移动,同时在由管控部分127形成的间隙中移动。管控部分127具有渐缩形状,以便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与接触销514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由此,接触销514能够在管控部分127的间隙中平滑地上下移动。因此,与接触销515和接触销514成一体的保持构件505在与前后方向(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和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两者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被管控(限制)。此外,管控部分127也可以管控接触销514从后侧朝向前侧的移动,并且管控部分128也可以管控(限制)接触销515从后侧朝向前侧的移动。
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相对于左右方向设置在相对的位置处并形成间隙。当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保持构件505在由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形成的间隙中沿上下方向移动。在移动期间,保持构件505通过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管控(限制)在与前后方向(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和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两者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
通过上述构造,光学打印头105在其沿与前后方向(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和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两者交叉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另外,管控部分127和管控部分12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527或第二支撑部分528中。也就是说,如果管控部分127设置在作为支撑部分的示例的第一支撑部分527中或者管控部分128设置在第二支撑部分528中就足够了。
如图11的部分(a1)和图11的部分(a2)所示,接触销515接触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衬套671的位置和接触销514(未示出)接触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前侧上对应于衬套671的部件的位置是光学打印头105的曝光位置。通过接触销514和接触销515分别与衬套671和对应于衬套671的部件接触,透镜阵列506和感光鼓103之间的距离是设计标称值。
另一方面,如图11的部分(b1)和图11的部分(b2)所示,接触销515从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后侧上的衬套671缩回的位置对应于光学打印头105的缩回位置。通过将光学打印头105定位在图11的部分(b1)和图11的部分(b2)所示的缩回位置,为了更换而滑动(移动)的鼓单元518与光学打印头105处于非接触状态。
这里,将描述设置到鼓单元518的衬套671。在图12中,示出了衬套671的立体图。衬套671是通过螺钉或粘合剂固定到鼓单元518的壳体的构件。如图12所示,衬套671设置有开口916。感光鼓103的在另一端部侧上的轴构件可旋转地插入到开口916中。也就是说,衬套671可旋转地轴支撑感光鼓103。
在感光鼓103中,在中空圆筒形铝管的外壁表面上形成感光层。在铝管的两个端部上压配合有凸缘673。在形成于衬套671中的开口916中,感光鼓103的另一端部侧上的凸缘673可旋转地插入。凸缘673在与开口916的内壁表面滑动的同时旋转。也就是说,衬套671可旋转地轴支撑感光鼓103。此外,同样在与接触销514所接触的衬套671相对应并且设置在鼓单元518的前侧上的部件的中央部分处,与衬套671中类似地形成开口。在形成于与衬套671相对应的部件中的开口中,感光鼓103的一个端部侧(前侧)上的凸缘673可旋转地插入。凸缘673在与开口的内壁表面滑动的同时旋转。也就是说,与鼓单元518的后侧类似,在前侧上衬套671也可旋转地轴支撑感光鼓103。
衬套671包括接触销515接合在其中的接合部分685。接合部分685包括接触表面551、后侧壁表面596和渐缩部分585。接合部分685可以相对于衬套671凹入或者可以相对于衬套671竖立。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的方向上移动的接触销515接触到接触表面551。在接合部分685的下端部边缘处形成有具有渐缩形状的渐缩部分585。渐缩部分585引导接触销515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暴露位置的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接触销515接触接触表面551。随后将描述后侧壁表面596和接触销515之间的接触。
与接合部分685的接触表面551接触的接触销515在与前后方向(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和上下方向(光学打印头105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往复移动方向)两者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接合部分685的限制。即,在定位在曝光位置的光学打印头105中(参见图11的部分(a2)),接触销515的上端部在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接合部分685的限制,并且接触销515的下端部在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管控(限制)部分128的限制。这里,接合部分685相对于左右方向的直径与接触销515的上端部相对于左右方向的直径之间的差以及管控部分128相对于左右方向的直径与接触销515的下端部相对于左右方向的直径之间的差小于第一侧壁表面588和第二侧壁表面589相对于左右方向的间隙与定位在第一侧壁表面588和第二侧壁表面589之间的保持构件505之间的差。因此,当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时,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不涉及对光学打印头105在与保持构件505的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两者相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的限制。
(移动机构)
下面,将描述用于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移动机构640。
首先,将描述第一支撑部分527。图13的部分(a)是第一支撑部分527的示意性立体图。在第一支撑部分527处形成有作为抵接部分(止动机构)的示例的第一支撑表面586、作为插入部分的示例的开口700、接触部分529、管控部分127、突出部601、螺纹孔602、定位凸台603、定位凸台604和螺纹孔605。这里,第一支撑部分527也可以是通过使开口700和第一支撑表面586一体地经受注射模制而制备的模制产品,或者也可以是这些部分的分离的构件。
第一支撑表面586是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的保持构件505的下侧相对于竖向方向从上侧与其接触的部分,并且被固定到成像设备1主组件。保持构件505的下侧接触第一支撑表面586,使得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
用于清洁被调色剂等污染的透镜阵列506的发光表面的清洁构件572从成像设备1主组件的外部插入在开口700中。清洁构件572是细长的杆状构件。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开口700的示例,示出了清洁构件572在前后方向贯通的通孔,但开口700并不限于该通孔而是例如也可以在上部部分形成狭缝。接触部分529是在图13的部分(b)中由阴影线示出的第一支撑部分527的后侧表面,并且包括相对于开口700的上侧和下侧。关于接触部分529的功能,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如图13的部分(a)所示,管控部分127是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527中并朝向后侧开口的U形凹入部分。接触销514的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突出的部分与保持构件505一起在由管控部分127形成的间隙中上下移动。管控部分127具有渐缩形状,用于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与接触销514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并且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厚度朝向接触销514变薄。由此,接触销514能够在管控部分127的间隙中平滑地上下移动。
第一支撑部分527固定到前侧板642的前侧表面。前侧板642设置有分别与定位凸起603、定位凸起604和固定螺钉(未示出)对应的多个孔。定位凸起603和定位凸起604插入到设置的多个孔中,并且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撑部分527通过穿过第一支撑部分527的螺纹孔的螺钉固定到前侧板642。
稍后描述的第三支撑部分526是弯曲成U形的金属板。图13的部分(b)示出了用于说明第三支撑部分526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将被插入到由图13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13的部分(c)示出了第三支撑部分526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部分处于由图13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视图。如图13的部分(b)和(c)所示,第三支撑部分526的一个端部部分设置有切除部分,并且第一支撑部分527侧上的突出部601与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切除部分接合。通过突出部601与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切除部分的接合,确定了第三支撑部分526关于左右方向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分527的位置。第三支撑部分526通过插入穿过螺纹孔602的螺钉从图13的部分(c)的下侧被加压,并且通过其与第一支撑部分527的接触表面681的接触而固定到第一支撑部分527。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支撑部分528。图14的部分(a)是第二支撑部分528的示意性立体图。在第二支撑部分528处形成有第二支撑表面587、第一壁表面588、第二壁表面589和管控部分128。
如上所述,第二支撑表面587是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的保持构件505的下侧所接触的部分。第二支撑表面587固定到成像设备1主组件。保持构件505的下侧接触第二支撑表面587,使得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
如图14的部分(b)所示,第二支撑部分528固定到后侧板643的前侧表面。与第一支撑部分527固定到前侧板642的方法类似,第二支撑部分528通过定位凸台和螺钉固定到后侧板643。图14的部分(c)示出了第三支撑部分526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的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后侧)插入到由图14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状态。即,第三支撑部分526在一个端部部分处由第一支撑部分527支撑,并且在另一端部部分处由第二支撑部分528支撑,并且第一支撑部分527和第二支撑部分528分别固定到前侧板642和后侧板643。因此,第三支撑部分526被固定到成像设备1主组件。
另外,第二支撑部分528也可以具有第二支撑部分528通过螺钉等固定到第三支撑部分526而不与后侧板643螺纹连接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第二支撑部分528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形成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凹入部分与形成在后侧板643上的突出部接合,并且确定第二支撑部分528相对于后侧板643的位置。稍后将描述第二支撑部分528的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
如图14的部分(a)所示,管控部分128是形成在第二支撑部分528中并朝向前侧开口的U形凹入部分。接触销515的从保持构件505的下侧突出的部分在由管控部分128形成的间隙中与保持构件505一起上下移动。管控部分128具有渐缩形状,用于尽可能地减小由于与接触销515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并且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厚度朝向接触销515变薄。由此,接触销515能够在管控部分128的间隙中平滑地上下移动。
接下来,将使用图15描述第三支撑部分526和可滑动部分525。第三支撑部分526和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保持构件505布置在与感光鼓103相对的一侧。
图16的部分(a)是当从左侧观察移动机构640的前侧时的移动机构640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分527,并且图16的部分(b)是当从右侧观察移动机构640的后侧时的移动机构640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分527。移动机构640包括连杆构件651、可滑动部分525和第三支撑部分526。第三支撑部分526包括支撑轴531和E形止动环533。如图15所示,支撑轴531插入穿过设置在被加工成U字母形状的第三支撑部分526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相对的表面(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中的开口。支撑轴531贯穿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如图15所示,支撑轴531在左侧表面的外侧上由E形止动环533保持,以便不会从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开口穿出掉落而断开连接。
另一方面,如图15的部分(a)所示,可滑动部分525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691。支撑轴531插入可滑动部分525的细长孔691中,并且以相对于上下方向例如大约0.1-0.5mm的间隙松弛地接合在细长孔691中。因此,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并且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能够与细长孔691相对于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对应地滑动(移动)。(20:53计时)
此外,在可滑动部分525的一个端部侧安装有包括从左侧到下侧的范围的容纳空间562的滑动辅助构件539。滑动辅助构件539通过利用螺钉紧固而从左侧固定到可滑动部分525。在容纳空间562中,容纳有设置在稍后描述的盖558中的加压部分561。容纳空间562和加压部分561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结构特征将与稍后描述的盖558的描述一起描述。
下面将使用图3、图15和图16描述移动机构640。
图3是包括移动机构640的曝光单元500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3所示,移动机构640包括第一连杆机构861、第二连杆机构862、可滑动部分525、第一支撑部分527、第二支撑部分528和第三支撑部分526。第一连杆机构861包括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3,第二连杆机构862包括连杆构件652和连杆构件654。如图3所示,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3以及连杆构件652和连杆构件654分别构成λ型连杆机构。
图15的部分(a)是从左侧观察的移动机构640的前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分527。此外,图15的部分(b)是从右侧观察的移动机构640的前侧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未示出第一支撑部分527。
以下,将使用图15的(a)、图15的部分(b)、图16的部分(a)以及图16的部分(b)对第一连杆机构861进行说明。图12的(a)是从右侧观察的第一连杆机构861的沿旋转轴线方向剖切的剖视图的示意图。第一连杆机构861包括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3。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3中的每一个都是单个连杆构件,但是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连杆构件来构成。
如图16的部分(a)和(b)所示,连杆构件653相对于纵向方向的长度比连杆构件6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长度短。
连杆构件651包括支承部分610、突出部655和连接轴部分538。支承部分610设置在连杆构件651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突出部655是设置在连杆构件6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并且在连杆构件65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并且是用于使设置在光学打印头105的保持构件505侧上的弹簧变形的突出部。相对于连杆构件651的纵向方向,连接轴部分538设置在支承部分610和突出部655之间。另外,连杆构件651不限于包括突出部655的连杆构件,而是还可以具有连杆构件651在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弯曲的结构。
支承部分610设置有在图16的部分(a)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中空孔。可滑动部分525设置有接合轴部分534。接合轴部分534是从可滑动部分525沿图16的部分(a)的左方向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接合轴部分534通过可旋转地接合在支承部分610的孔中而形成第一连接部分。也就是说,连杆构件651可相对于可滑动部分525围绕第一连接部分旋转。这里,也可以采用接合轴部分534形成在连杆构件651侧上并且支承部分610形成在可滑动部分525侧上的构造。
连杆构件653包括连接轴部分530。连接轴部分530设置在连杆构件653相对于连杆构件653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轴部分530是从连杆构件653朝向图16的部分(a)的左侧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连接轴部分530可旋转地插入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中的孔中,并且形成第二连接部分。这里,连接轴部分530也可以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上,而不是形成在连杆构件653上。即,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上的连接轴部分530也可以插入到设置在连杆构件653中的孔中。
连杆构件653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在图16的部分(a)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形成在其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连杆构件651的连接轴部分538可旋转地插入在该孔中,使得连接轴部分538和连杆构件653的孔形成第四连接部分。也就是说,连杆构件653可以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围绕第三连接部分旋转,并且可以相对于连杆构件651围绕第四连接部分旋转。这里,连接轴部分538也可以形成在连杆构件653上,而不是形成在连杆构件651上。也就是说,形成在连杆构件653上的连接轴部分538也可以可旋转地插入形成在连杆构件651中的孔中。
另外,第二连杆机构862的结构也与上述第一连杆机构861的结构类似。第二连杆机构862的连杆构件652和654分别对应于第一连杆机构651的连杆构件651和653。与第一连接部分相对应,连杆构件652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部分和可滑动部分525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分。另外,在移动机构640中,也可以省略连杆构件653、654中的任意一个。
通过上述构造,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与接合轴部分534接合的支承部分610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由此,如图16的部分(a)所示,当从后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61时,第一连杆机构861围绕接合轴部分53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连杆构件653围绕连接轴部分53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突出部65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时,连杆构件651和连杆构件653在与图16的部分(a)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与接合轴部分534接合的支承部分610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结果,如图16的部分(a)所示,当从后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61时,第一连杆机构861围绕接合轴部分534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连杆构件653围绕连接轴部分53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突出部65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
另外,(1)连接轴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和支承部分610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是L1,(2)连接轴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和连接轴部分530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是L2,以及(3)连接轴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和突出部655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是L3。在移动机构640中,第一连杆构件641形成Scot-Russel的机构,其中L1、L2和L3彼此相等(图16的部分(b))。距离L1、L2和L3设置为彼此相等,由此突出部655相对于接合轴部分534的滑动(移动)方向竖向移动(沿着图16的部分(b)中的虚线A),因此,在上述的连杆机构中,光学打印头105可以基本上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这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使用第一连杆机构861和第二连杆机构862相对于前后方向反转的结构,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后述的盖558在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移动时从前侧朝向后侧推压可滑动部分525,在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时从后侧朝向前侧拉动可滑动部分525。
用于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机构不限于移动机构640,而是还可以是图17所示的移动机构140,下面将使用图17和图18描述移动机构140。另外,通过向具有与构成移动机构640的构件基本上类似的功能的构件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来描述所述构件,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以下,将描述移动机构140移动保持构件505的机构。图18的部分(a)是沿着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剖切的图18的部分(b)中所示的保持构件505和移动机构140的剖视图。
如图17的部分(a)和(b)所示,连杆构件151包括支承部分110和突出部155。支承部分110设置在连杆构件151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如图18的部分(a)和(b)所示,突出部155是设置在连杆构件1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并且在连杆构件151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并且是用于使设置在光学打印头105的保持构件505侧上的弹簧变形的突出部。这里,连杆构件151不限于包括突出部155的连杆构件,而是也可以是连杆构件151在相对于连杆构件151的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相对于连杆构件151的旋转轴线方向弯曲的结构。
支承部分110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孔。如图18的部分(a)和(b)所示,可滑动部分525设置有接合轴部分534。接合轴部分534是从可滑动部分525沿图16的部分(a)的左方向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支承部分110的孔通过与接合轴部分534可旋转地接合而形成第一连接部分。也就是说,连杆构件151可以相对于可滑动部分525围绕第一连接部分旋转。这里,也可以采用接合轴部分534形成在连杆构件151侧上并且支承部分110形成在可滑动部分525侧上的构造。
另外,在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后侧上设置有类似于支撑轴531的轴,并且在可滑动部分525的后侧上形成有类似于细长孔691的细长孔,并且移动机构140的后侧具有类似于前侧的结构。此外,连杆构件152的结构对应于连杆构件151的结构。此外,与第一连接部分相对应,连杆构件152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与可滑动部分525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分。
在保持构件505的一个端部的前方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分527(未示出)的接触部分529。由此,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时,与接合轴部分534接合的支承部分110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这样,安装有突出部155的保持构件505将朝向前侧移动,但是保持构件505的一个端部接触接触部分529,使得限制保持构件505朝向突出部侧的移动。连杆构件151被布置成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使得设置有突出部155的一个端部侧比设置有支承部分110的另一端部侧定位成更靠近鼓单元518侧,因此,当如图18的部分(a)所示从右侧观察连杆构件151时,连杆构件151围绕接合轴部分534作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旋转移动)。因此,保持构件505在其一个端部处接触接触部分529的同时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时,与接合轴部分534接合的支承部分110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由此,如图18的部分(a)所示从右侧观察,连杆构件151围绕接合轴部分534顺时针旋转。因此,突出部155沿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的方向移动。虽然稍后具体描述,但是可滑动部分525与盖558的关闭操作相关联地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并且与盖558的打开操作相关联地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即,当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移动时,保持构件505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当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时,保持构件505在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当光学打印头105大致沿透镜的光轴方向移动时,保持构件505的后侧在由设置在上述第二支撑部分528中的第一壁表面588和第二壁表面589形成的间隙中移动。由此,防止保持构件505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倾斜。
连杆构件151和连杆构件152也可以布置成使得另一端部侧布置在比一个端部侧更靠前侧,并且接触部分529也可以布置成比保持构件的另一端部更靠后侧。即,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时,与接合轴部分534接合的支承部分110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这样,安装有突出部155的保持构件505将朝向后侧移动,但是保持构件505的另一端部接触接触部分529,使得限制保持构件505朝向突出部侧的移动。当从右侧观察连杆构件151时,连杆构件151和连杆构件152围绕接合轴部分534作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旋转移动),使得保持构件505在其另一端部处与接触部分529接触的同时从缩回位置朝向暴露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盖558在其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移动期间从前侧朝向后侧推压可滑动部分525,并且在其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期间从后侧朝向前侧拉动可滑动部分525。
用于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机构不限于移动机构640和移动机构140,而是还可以是图19所示的移动机构840。下面将使用图19描述移动机构840。另外,将通过向具有与构成移动机构640(140)的构件基本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来描述所述构件,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19的部分(a1)和图19的部分(a2)是移动机构840。如图19的部分(a1)和图19的部分(a2)所示,移动机构840包括第一连杆机构858、第二连杆机构859、可滑动部分825和第三支撑部分526。第一连杆机构858包括连杆构件843和连杆构件844,并且第二连杆机构859包括连杆构件845和连杆构件846。如图19所示,连杆构件843和连杆构件844、以及连杆构件845和连杆构件846分别可旋转地彼此交叉并且构成X型的连杆机构。连杆构件843的突出部847、连杆构件844的突出部848、连杆构件845的突出部849和连杆构件846的突出部850可旋转地安装在未示出的保持构件805上。在图19的部分(a1)中,当可滑动部分825在箭头A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时,连杆构件843-846相对于可滑动部分825旋转,使得突出部847-850朝向下侧移动(图19的部分(a2))。另一方面,在图19的部分(a2)中,当可滑动部分825在箭头B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时,连杆构件843-846相对于可滑动部分825旋转,使得突出部847-850朝向上侧移动(图19的部分(a1))。
图19的部分(b)是示出组合的移动机构840的前侧和保持构件805的前侧的视图。
下面,使用图19的部分(b),将描述移动机构840移动保持构件805的机构。这里,第一连杆机构858和第二连杆机构859的操作基本相同,因此,这里将使用图19的部分(b)描述第一连杆机构858。第一连杆机构858包括连杆构件843和连杆构件844。构成第一连杆机构858的连杆构件843和连杆构件844中的每一个都是单个连杆构件,但是第一连杆机构858还可以通过组合多个连杆构件而构成。
图19的部分(b)中的移动机构840包括第一连杆机构858和可滑动部分825。如图19的部分(b)所示,可滑动部分825设置有细长孔863,其是在左右方向上贯穿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开口。
连杆构件843包括突出部810、突出部847和连接轴部分538。突出部810设置在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突出部847是圆柱状突出部,其设置在连杆构件843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并且相对于连杆构件843的旋转轴线方向朝向右侧竖立。连接轴部分538相对于连杆构件843的纵向方向设置在突出部810和突出部847之间。另外,连杆构件843不限于包括突出部847的连杆构件,而是也可以具有连杆构件843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弯曲的结构。
突出部810通过相对于可滑动部分825的细长孔863松弛地可旋转地接合而形成第一连接部分。也就是说,连杆构件843可以相对于可滑动部分825围绕第一连接部分旋转。此外,突出部810可以在细长孔863中在细长孔863相对于前后方向的范围内(在开口中)沿前后方向移动。在细长孔863的后侧边缘与突出部810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860。
连杆构件844包括连接轴部分530和突出部848。连接轴部分530设置在连杆构件844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连接轴部分530是从连杆构件844朝向图19的部分(b)的右侧竖立的圆柱状突出部。连接轴部分530可旋转地插入到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中的孔中,并且形成第三连接部分。这里,连接轴部分530也可以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上,而不是形成在连杆构件844上。即,形成在第三支撑部分上的连接轴部分530也可以插入形成在连杆构件844中的孔中。
突出部848是圆柱状突出部,其设置在连杆构件844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并且相对于连杆构件844的旋转轴线方向朝向右侧竖立。
此外,在连杆构件844的突出部848与第三连接部分之间,形成有在图19的部分(b)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圆孔。连杆构件843的连接轴部分538插入在该孔中,使得连接轴部分538和连杆构件844的孔形成第四连接部分。即,连杆构件844可以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旋转,并且可以围绕第四连接部分作为旋转中心相对于连杆构件843旋转。这里,连接轴部分538也可以形成在连杆构件844上,而不是形成在连杆构件843上。即,形成在连杆构件843上的连接轴部分538也可以插入到形成在连杆构件844中的孔中。
另外,关于移动机构840的实施例,也可以省略连杆构件843和连杆构件844中的任一个。
保持构件805包括透镜阵列506、连杆安装部分851、连杆安装部分852和销安装部分855。连杆安装部分851和连杆安装部分852两者都设置在透镜阵列506与安装在保持构件805中的销514之间。另外,虽然未在附图中示出,其上设置有构成第二连杆机构859的连杆构件845和连杆构件846的连杆安装部分853和连杆安装部分854两者设置在透镜阵列506与安装在保持构件805的另一端部侧上的销515之间。连杆安装部分851是在透镜阵列506和销安装部分855之间形成在保持构件805中并且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孔。此外,连杆安装部分852是在透镜阵列506和连杆安装部分851之间形成在保持构件805中的、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
连杆构件843的突出部847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杆安装部分851上,并且连杆构件844的突出部848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杆安装部分852上。此外,突出部848被安装成相对于连杆安装部分85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因此,连杆构件844在围绕突出部848作为旋转中心旋转的同时能够在连杆安装部分852相对于前后方向的范围内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
通过上述构造,当可滑动部分8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时,突出部810与可滑动部分8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由此,当如图19的部分(a1)所示从右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58时,连杆构件843围绕突出部810作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并且突出部848在连杆构件844围绕连接轴部分530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在连杆安装部分852处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因此,突出部847和突出部848在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另一方面,当可滑动部分8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时,突出部810与可滑动部分8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由此,当如图19的部分(a2)所示从右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58时,连杆构件843围绕突出部810作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并且突出部848在连杆构件844围绕连接轴部分530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在连杆安装部分处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因此,突出部847和突出部848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的方向上移动。如图19的部分(b)所示,在接触销514接触接触表面550的状态下,当可滑动部分825朝向前侧进一步滑动(移动)时,螺旋弹簧860通过被夹在细长孔863的后侧边缘与突出部810之间而收缩。通过收缩的螺旋弹簧860的恢复力,突出部810被朝向前侧推压。由此,对保持构件805施加沿朝向上侧的方向的推压力。
这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使用第一连杆机构858和第二连杆机构859相对于前后方向反转的结构,并且当可滑动部分8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当可滑动部分825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后述的盖558在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移动期间从前侧朝向后侧推压可滑动部分825,在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期间从后侧朝向前侧拉动可滑动部分825。
此外,用于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机构不限于移动机构640、移动机构140和移动机构840,而是还可以是图20所示的移动机构940,下面将使用图20描述移动机构940。另外,通过向具有与构成移动机构640(包括140和840)的构件基本类似的功能的构件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来描述所述构件,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如图20所示,在可滑动部分525的前侧和后侧上设置有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并且在保持构件905的下侧的前侧和后侧上设置有移动支撑部分114和移动支撑部分115。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在保持构件905侧具有从后侧朝向前侧下降的倾斜表面。
图20的部分(a)是从右侧观察的移动机构940和位于曝光位置中的光学打印头105的示意图。当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时,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设置在可滑动部分525上的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由此,设置在保持构件905上的移动支撑部分114和移动支撑部分115的下端部接触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并且移动支撑部分114和移动支撑部分115沿着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在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图20的部分(b)是从右侧观察的移动机构940和位于缩回位置的光学打印头105的示意图。当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时,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设置在可滑动部分525上的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与可滑动部分525一起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由此,设置在保持构件905上的移动支撑部分114和移动支撑部分115的下端部被向上推压,并且沿着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这里,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使用设置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并且倾斜表面的倾斜方向从前侧朝向后侧向下倾斜的结构,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后述的盖558在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移动期间从前侧朝向后侧推压可滑动部分525,并且在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移动期间从后侧朝向前侧拉动可滑动部分525。
接着,使用图21对盖558进行说明,盖558是如上所述使可滑动部分525滑动(移动)的构件。另外,用于滑动(移动)可滑动部分525的构造不限于盖558。例如,也可以采用其中可滑动部分525与未示出的前门的打开和关闭相关联地滑动(移动)的构造。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中可滑动部分525与例如杆的可旋转构件(而非例如盖558的覆盖构件或门)的旋转相关联地滑动(移动)的构造。
图21的部分(a)是盖558的立体图。如图21的部分(a)所示,盖558包括旋转轴部分559和旋转轴部分560。旋转轴部分559是向盖558的右侧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突出部。另一方面,旋转轴部分560是向盖558的左侧方向突出的圆柱状突出部。
图21的(b)部分示出盖558安装在前侧板642上的部分的放大图。此外,图21的(c)部分是盖558安装在前侧板642上的立体图。如图21的部分(b)所示,前侧板642包括可与盖558的旋转轴部分559接合的支承构件621,并且包括可与盖558的旋转轴部分560接合的支承构件622。如图21的部分(c)所示,盖558的旋转轴部分559与前侧板642的支承构件621可旋转地接合,并且盖558的旋转轴部分560与前侧板642的支承构件622可旋转地接合。如图21的部分(a)所示,旋转轴部分559的旋转轴线和旋转轴部分560的旋转轴线位于旋转轴线563上。盖558围绕旋转轴线563作为旋转中心相对于成像设备1主组件打开和关闭。关闭的盖558定位在显影单元641的插入和抽出通道上。因此,当盖558处于关闭状态时,操作者不能进行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更换操作。操作者能够通过打开盖558更换鼓单元518,并且在操作之后关闭盖558。
接下来,使用图22至图25,将具体描述可滑动部分525与盖558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相关联地在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上滑动(移动)的构造。
图22的部分(a)-(d)是示出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旋转的立体图。图23的部分(a)-(d)是示出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旋转的剖视图。图22的部分(a)和图23的部分(a)示出盖558的打开状态。图22的部分(d)和图23的部分(d)示出盖558的关闭状态。图22的部分(b)和图23的部分(b)以及图22的部分(c)和图23的部分(c)是示出盖558从打开状态转变到关闭状态的视图。另外,处于图22的部分(d)和图23的部分(d)所示的关闭状态的盖558通过卡扣机构或防止旋转的止动件等而维持关闭状态。
如图22的部分(a)-(d)所示,盖558围绕旋转轴线563作为中心相对于成像设备1主组件旋转。由此,如图23的部分(a)-(d)的旋转轨迹564所示,加压部分561也围绕旋转轴线563旋转。盖558包括从左侧朝向右侧突出的圆柱状加压部分561。如图22所示,加压部分561定位在安装在可滑动部分525的一个端部处的容纳空间562中。
下面将使用图23的部分(a)-(d)描述加压部分561在可滑动部分525上的作用。当盖558从图23的部分(a)的状态顺时针旋转时,加压部分561定位在旋转轨迹564上并且接触与旋转轨迹564交叉的接触表面566(图24的部分(b))。当盖558从该状态进一步顺时针旋转时,加压部分561在接触表面566上滑动的同时朝向前侧按压接触表面566。由此,滑动辅助构件539朝向前侧移动。滑动辅助构件539固定到可滑动部分525,并且因此,可滑动部分525也与滑动辅助构件539的移动相关联地朝向前侧滑动(移动)。
此外,当盖558顺时针旋转时,加压部分561从接触表面566上移动到接触表面567上(图23的部分(c))。接触表面567形成具有大致跟随加压部分561的旋转轨迹564的形状的弯曲表面。因此,在盖558从图23的部分(c)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加压部分561与接触表面567接触地朝向上侧移动,但是用于使滑动辅助构件539朝向更前侧滑动(移动)的力不从加压部分561施加。
根据图22的部分(c)和图23的部分(c),紧接在通过将盖558从打开状态旋转到关闭状态而使保持构件505处于暴露位置之后,加压部分561接触容纳空间562的前侧接触表面567。接触表面567具有大致遵循加压部分561的旋转轨迹564的形状,即,具有围绕旋转轴线563作为中心的弧形形状。因此,在盖558从图23的部分(c)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加压部分561在加压部分561接触表面567的状态下滑动的同时移动。然而,用于使滑动辅助构件539朝向更前侧滑动(移动)的力不从加压部分561施加。因此,在加压部分561在接触表面567上移动期间,防止滑动辅助构件539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即,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640构成为使得当盖558在加压部分561与接触表面566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时可滑动部分525与加压部分561的移动相关联地滑动(移动),但使得即使当盖558在加压部分561与接触表面567接触的状态下旋转时滑动部分525也不滑动(移动)。当盖558从图23的部分(c)的状态进一步顺时针旋转时,盖558处于图23的部分(d)中所示的关闭状态。
图24的部分(a)-(d)是示出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旋转的立体图。图25的部分(a)-(d)是示出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旋转的剖视图。图24的部分(a)和图25的部分(a)示出盖558的关闭状态。图22的部分(d)和图23的部分(d)示出盖558的打开状态。图24的部分(b)和图25的部分(b)以及图24的部分(c)和图25的部分(c)是示出盖558从关闭状态转变到打开状态的视图。
在图25的部分(a)中所示的盖558的关闭状态下,利用光学打印头105的自重和后述的弹簧的恢复力,经由第一连杆机构861和第二连杆机构862使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移动)的力作用于可滑动部分525。然而,处于关闭状态的盖558固定到成像设备1主组件使得不旋转,并且加压部分561限制滑动辅助构件539朝向后侧的移动,并且因此,可滑动部分525不朝向后侧滑动(移动)。
当盖558从图25的(a)部分(的状态)逆时针旋转时,加压部分561接触接触表面568,如图25的部分(b)所示。当盖558从图25的部分(b)的状态进一步逆时针旋转时,加压部分561从前侧朝向后侧按压接触表面568,如图25的部分(b)和部分(c)所示,因此,可滑动部分525朝向后侧移动。此后,当盖558进一步逆时针旋转时,盖558处于如图25的部分(d)所示的打开状态。
设置其中加压部分561按压接触表面568的机构是出于以下原因。即使通过从图24的部分(a)的状态逆时针旋转盖558来释放加压部分561对滑动辅助构件539的移动限制,当相应连杆构件之间的摩擦力、连杆构件651或连杆构件653与可滑动部分525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连杆构件652或连杆构件654与第三支撑部分526之间的摩擦力大时,也将考虑到可滑动部分525不会朝向后侧滑动(移动)的情况。即,将考虑到即使在盖558打开的情况下可滑动部分525也不滑动(移动)的情况。另一方面,为了通过打开盖558使可滑动部分525朝向后侧移动,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640包括其中加压部分561按压接触表面568的机构。
通过上述构造,用于进行维护的操作者打开和关闭盖558,使得可滑动部分525与盖558的移动相关联地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滑动(移动)。
接下来,将描述保持构件505和连杆构件651之间的连接机构。图26的部分(a)和(c)是示出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侧的立体图。图26的部分(b)和(d)是示出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的立体图。
如图26的部分(a)所示,保持构件505包括透镜阵列506安装于其上的透镜安装部分701、螺旋弹簧547安装于其中的弹簧安装部分661、螺旋弹簧548安装于其中的弹簧安装部分662、接触销514安装于其中的销安装部分632以及接触销515安装于其中的销安装部分633。保持构件505是通过将透镜安装部分701、基板安装部分702(未示出)、弹簧安装部分661和弹簧安装部分662一体地注射成型而获得的并且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模制产品。弹簧安装部分661布置在透镜安装部分701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并且销安装部分632布置成比弹簧安装部分661更靠近保持构件505的端部部分侧。此外,弹簧安装部分662布置在透镜安装部分701的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并且销安装部分632布置成比弹簧安装部分662更靠近保持构件505的另一端部部分侧。在保持构件505中,当形成透镜安装部分701、弹簧安装部分661和销安装部分632的部分在附图中示出时,在图26的部分(a)中,这些部分是由C区域、B区域和A区域示出的部分。在透镜阵列506的前方以及接触销514的后方的一侧上,通过连杆构件651的突出部655经由螺旋弹簧547从下侧朝向上侧施加推压力到保持构件505。此外,使用图26的部分(c),当形成透镜安装部分701、弹簧安装部分662和销安装部分633的部分在附图中示出时,这些部分是分别由区域C、区域D和区域E示出的部分。在透镜阵列506的后方以及接触销515的前方的一侧上,通过连杆构件652的突出部656由螺旋弹簧548从下侧朝向上侧施加推压力到保持构件505。
首先,将描述弹簧安装部分661。弹簧安装部分661包括第一壁部分751、第二壁部分752、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第一壁部分751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并且第二壁部分752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二壁部分752布置在接触销514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两侧上。如图26的部分(a)所示,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二壁部分752包括彼此相对的内壁表面。在第一壁部分751中形成有开口755,并且在第二壁部分752中形成有开口756。开口755和开口756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孔。突出部655插入在开口755和开口756中。突出部655不与开口755和开口756接合,并且以大约0.5mm的间隙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最窄部分处插入。因此,突出部655的移动方向在不接收来自开口755和开口756的内壁表面的较大摩擦力的情况下相对于上下方向被开口755和开口756引导。
图26的部分(b)是从图26的部分(a)中移除第一壁部分751的图。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相对于左右方向布置在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二壁部分752之间。此外,该第一接合部分543和该第二壁部分544布置在开口755和开口75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部分543布置成比第二接合部分544更靠近保持构件505的端部部分侧。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是从连接保持构件505的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二壁部分752的连接部分向下突出的突出部。螺旋弹簧547的一个端部与第一接合部分543接合,螺旋弹簧547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接合部分544接合。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布置在弹簧安装部分661上,使得与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接合的螺旋弹簧547横穿开口755和开口756。
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相对于上下方向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合部分543布置成比第二接合部分544更靠近感光鼓103侧。另外,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可以相对于上下方向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处,并且第二接合部分544可以布置成比第一接合部分543更靠近感光鼓103侧。
如图26的部分(b)所示,突出部655从第二壁部分752的外壁表面侧插入开口756中,并且在桥接在第一接合部分543和第二接合部分544之间的螺旋弹簧547下方通过,并且插入第一壁部分751的开口755中。
接下来,将描述弹簧安装部分662。如图26的部分(c)所示,弹簧安装部分662包括第三壁部分753、第四壁部分754、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第三壁部分753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部侧上,并且第四壁部分754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壁部分753和第四壁部分754布置在接触销515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两侧上。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三壁部分753相对于左右方向布置在同一侧上,即,第一壁部分751和第三壁部分753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右侧上。第二壁部分752和第四壁部分754相对于左右方向布置在同一侧上,即,第二壁部分752和第四壁部分754布置在保持构件505的左侧上。
如图26的部分(c)所示,第三壁部分753和第四壁部分754包括彼此相对的内壁表面。在第三壁部分753中形成有开口757,并且在第四壁部分754中形成有开口758。开口757和开口758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突出部656插入在开口757和开口758中。突出部656不与开口757和开口758接合,并且以大约0.5mm的间隙在相对于前后方向的最窄部分处插入。因此,突出部656的移动方向在不接收来自开口757和开口758的内壁表面的较大摩擦力的情况下相对于上下方向被开口757和开口758引导。
图26的部分(d)是从图26的部分(c)移除第三壁部分753的图。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相对于左右方向布置在第三壁部分753和第四壁部分754之间。此外,所述第三接合部分545和该第四壁部分546布置在开口757与开口75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接合部分546布置成比第三接合部分545更靠近保持构件505的端部部分侧。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是从连接保持构件505的第三壁部分753和第四壁部分754的连接部分向下突出的突出部。螺旋弹簧548的一个端部与第三接合部分545接合,并且螺旋弹簧548的另一端部与第四接合部分546接合。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布置在弹簧安装部分662上,使得与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接合的螺旋弹簧548横穿开口757和开口758。
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相对于上下方向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接合部分545布置成比第四接合部分546更靠近感光鼓103侧。另外,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可以相对于上下方向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处,并且第四接合部分546可以布置成比第三接合部分545更靠近感光鼓103侧。
如图26的部分(d)所示,突出部656从第四壁部分754的外壁表面侧插入开口758,并且在桥接在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之间的螺旋弹簧548下方通过,并且插入第三壁部分753的开口75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螺旋弹簧547和螺旋弹簧548的示例,示出了螺旋形状的弹簧,但是也可以使用板簧。
接下来,将使用图27描述设置在连杆构件651上的突出部655在螺旋弹簧547上的作用,以及设置在连杆构件652上的突出部656在螺旋弹簧548上的作用。突出部655在螺旋弹簧547上的作用和突出部656在螺旋弹簧548上的作用基本上彼此类似,因此在图27中,将通过示例示出突出部656在螺旋弹簧548上的作用。
图27的部分(a)是示出设置在保持构件505中的接触销515从鼓单元518的接触表面551缩回的状态的视图。图27的部分(b)是示出当接触销515接触鼓单元518的接触表面551时的时刻的视图。图27的部分(c)是示出连杆构件652从图27的部分(b)的状态逆时针旋转的状态的视图。
在图27的部分(a)的状态下,当可滑动部分525滑动(移动)时,连杆构件652与其相关联地逆时针旋转,使得突出部656移动到上侧。此时,突出部656将螺旋弹簧548朝向上侧按压。当突出部656朝向上侧按压螺旋弹簧548时,力经由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朝向上侧作用在保持构件505上。接触销515不与鼓单元518接触。除了作用在光学打印头105上的重力之外,不存在与突出部656按压螺旋弹簧548的力相抵抗的力。因此,当朝向上侧作用在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上的力变得大于作用在光学打印头105上的重力时,保持构件505通过作用在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上的力朝向上侧移动。这里,当保持构件505处于缩回位置时,接触销515(514)的下端部和保持构件505由设备主组件支撑,使得连杆构件652(651)的突出部656(655)也可以与螺旋弹簧548(547)不接触。
当保持构件505移动到上侧时,如图27的部分(b)所示,接触销515接触鼓单元518的接触表面551。在图27的部分(b)中,光学打印头105布置在曝光位置处,但是作用于光学打印头105的用于将光学打印头105朝向鼓单元518推压的推压力不充分。为此,为了将上述推压力施加到光学打印头105,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640具有连杆构件652可以从图27的部分(b)的状态进一步旋转的构造。
即使当连杆构件652从图27的部分(b)的状态进一步逆时针旋转时,接触销515也接触鼓单元518的接触表面551,并且因此,保持构件505的位置不会改变。另一方面,突出部656在上侧方向上移动。为此,螺旋弹簧548被突出部656挤压在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之间,并且通过弯曲而伸长,如图27的部分(c)所示。
图27的部分(c)的状态对应于图23的部分(c)和(d)中的盖558的状态。即,可滑动部分525处于可滑动部分525不进一步朝向上侧滑动(移动)的状态。因此,可滑动部分525不滑动(移动),并且因此,连杆构件652不从图27的部分(c)所示的状态逆时针旋转,并且突出部656在图27的部分(c)的位置静止而不朝向上侧移动。在该状态下,螺旋弹簧548的收缩力作用在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上。螺旋弹簧548的作用于第三接合部分545和第四接合部分546的收缩力的分量指向上方向,并且因此,用于朝向鼓单元518侧推压保持构件505的推压力作用于保持构件505,使得保持构件505经由接触销515朝向鼓单元518被推压。
如上所述,第三接合部分545布置成比第四接合部分546更靠近感光鼓103侧,并且因此,箭头N方向上的阻力(反作用力)从突出部656作用在螺旋弹簧548上。阻力在箭头N方向上的分量作用在保持构件505上。因此,相对于前后方向朝向后侧的力作用在接触销515上,使得接触到接触表面551的接触销515被推压到并且接触到接合部分685的后侧上的后侧壁表面596。第一接合部分543布置成比第二接合部分544更靠近感光鼓103侧的原因也与上述原因类似。
如上所述,在上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打印头105中设置的保持构件505上形成有透镜安装部分701,并且透镜安装部分701包括与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相对的相对表面(第一内壁表面507和第二内壁表面508)以及设置成比相对表面更靠近感光鼓103侧的倾斜表面(第一倾斜表面703和第二倾斜表面704),所述倾斜表面倾斜成远离透镜阵列506的侧壁表面朝向感光鼓103侧延伸,并且在由透镜阵列506的倾斜表面和侧壁表面形成的凹槽中填充有填充剂。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包括透镜阵列的光学打印头和成像设备,其中,在透镜阵列由夹持机构夹持的状态下,能够调整透镜阵列相对于保持构件的安装位置。
[符号的表示]
502 基板
505 保持构件
506 透镜阵列
507 第一内壁表面(第一相对部分)
508 第二内壁表面(第二相对部分)
701 透镜安装部分
702 基板安装部分
703 第一倾斜表面
704 第二倾斜表面
906 通孔
907 粘合剂

Claims (40)

1.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和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端部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和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端部部分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从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比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和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两者都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暴露。
6.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意一者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从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比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和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中的任一者均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一者暴露。
10.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第一相对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入部分,所述透镜阵列的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相对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所述多个凹入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相对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入部分,所述透镜阵列的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相对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所述多个凹入部分暴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打印头,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透镜阵列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和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中的每一个暴露。
15.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鼓;以及
光学打印头,
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和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端部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一个端部侧和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端部部分暴露。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从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比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和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两者都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暴露。
20.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鼓;以及
光学打印头,
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意一者暴露。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从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比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和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部的长度中的任一者均长。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一者暴露。
24.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感光鼓;以及
光学打印头,
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并且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一部分在出射方向上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突出得更多。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相对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入部分,所述透镜阵列的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相对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所述多个凹入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相对部分沿着所述垂直方向设置有多个凹入部分,所述透镜阵列的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相对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所述多个凹入部分暴露。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透镜阵列通过用于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保持机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被保持,并且
其中,为了调整所述透镜阵列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的位置,所述透镜阵列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和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所述凹入部分中的每一个暴露。
29.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分别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分别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将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相对于垂直方向保持;
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的状态;
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
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
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30.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步骤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两个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推压的同时被夹持。
31.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机构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两个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吸引的同时被保持。
32.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从所述保持构件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一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一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与第二侧壁表面相对,所述第二侧壁表面是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其中,所述第二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一个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一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并且至少在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部侧和另一端部侧中的所述另一端部侧上的所述第二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
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暴露的状态;
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
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
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机构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吸引的同时被保持。
34.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朝向光的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通过从所述保持构件朝向所述出射方向突出而形成,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一者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
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第一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以及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的端部中的任一者暴露的状态;
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
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
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机构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吸引的同时被保持。
36.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其中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
第一相对部分,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沿垂直方向形成有多个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沿着垂直方向形成有多个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和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
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形成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上的凹入部分暴露的状态;
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
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
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步骤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两个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推压的同时被夹持。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步骤中,所述透镜阵列的所述两个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吸引的同时被保持。
39.一种包括在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
发光部分,多个发光元件沿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发光部分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用于发射使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中的感光鼓曝光的光,
透镜阵列,其中多个透镜沿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透镜阵列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具有允许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入射的入射表面,并且具有允许从所述入射表面入射的光发射的出射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透镜中的每个透镜将光会聚在所述感光鼓的表面上,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发光部分和所述透镜阵列,
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包括,
第一相对部分,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与纵向方向和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两者垂直的垂直方向的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以及
第二相对部分,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与所述透镜阵列的在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侧上的侧壁表面相对,其中,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侧壁表面粘合地固定到所述第二相对部分,
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对部分和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相对部分中,所述相对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沿着垂直方向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的一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所述光学打印头的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保持步骤,在所述保持步骤中,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所述侧壁表面;
布置步骤,在所述布置步骤中,将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所述透镜阵列插入所述第一相对部分与所述第二相对部分之间使得所述入射表面与所述发光部分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所述保持构件布置成使得通过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部分处于所述部分从所述凹入部分暴露的状态;
光接收步骤,在所述光接收步骤中,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射光,并且通过光接收装置接收进入所述入射表面并且从所述出射表面发射的光;
调整步骤,在所述调整步骤中,基于所述光接收步骤中的光接收结果,移动处于所述透镜阵列由所述保持机构保持的状态的所述透镜阵列;以及
结合步骤,在所述结合步骤中,将在所述入射表面和所述发光部分之间的间隔中调整的所述透镜阵列粘合地固定到所述保持构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保持机构中,所述透镜阵列的相对于垂直方向的所述两个侧壁表面在沿垂直方向被吸引的同时被保持。
CN201880040124.9A 2017-06-16 2018-06-15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7852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9008 2017-06-16
JP2017119008 2017-06-16
PCT/JP2018/023715 WO2018230745A1 (ja) 2017-06-16 2018-06-15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5287A true CN110785287A (zh) 2020-02-11
CN110785287B CN110785287B (zh) 2021-08-20

Family

ID=6465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0124.9A Active CN110785287B (zh) 2017-06-16 2018-06-15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6405B2 (zh)
EP (1) EP3640036B1 (zh)
JP (1) JP7130642B2 (zh)
KR (1) KR102410305B1 (zh)
CN (1) CN110785287B (zh)
WO (1) WO2018230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08101B2 (ja) 2019-05-14 2023-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23263B2 (ja) * 2019-11-01 202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3071A (ja) * 1982-05-21 1983-1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発光ダイオ−ドアレイ
CN1338665A (zh) * 2000-08-11 2002-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传感器和图象读取装置
CN1469152A (zh) * 2002-06-26 2004-01-21 夏普公司 光学写部件的调焦方法和设备及结合该设备的成像装置
JP2004148748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yocera Mita Corp 露光ユニット自動焦点調整及び傾き補正装置
CN1509236A (zh) * 2001-05-16 2004-06-30 ��¹��ʿʩ����ʽ���� Led印刷头及其制造方法、led基板制造及粘贴方法
JP2005059298A (ja) * 2003-08-08 2005-03-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7055060A (ja) * 2005-08-24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印刷装置
CN101799650A (zh) * 2009-02-10 2010-08-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行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1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59762A (zh) * 2011-04-26 2012-10-31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透镜板、透镜单元、曝光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读取设备
CN103072385A (zh) * 2011-09-14 2013-05-01 株式会社理光 光打印头以及成像装置
CN104122771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5057A (en) * 1988-09-01 1989-10-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Modular optical printhead for hard copy printers
JP2001080110A (ja) * 1999-09-16 2001-03-27 Canon Inc 露光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ならびに露光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77586A (ja) * 2000-03-30 2001-10-09 Kyocera Corp 光プリンタヘッド
JP2005059300A (ja) * 2003-08-08 2005-03-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
JP5206753B2 (ja) 2010-09-01 2013-06-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25187A (ja) 2011-07-22 2013-02-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962909B2 (ja) 2012-07-20 2016-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光学系、プリント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874619B2 (ja) * 2012-12-10 2016-03-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99120B2 (ja) * 2014-02-17 2016-09-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82681A (ja) * 2015-03-25 2016-10-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装置の製造装置
US10928746B2 (en) 2017-10-27 2021-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JP2019082504A (ja) 2017-10-27 2019-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7027121B2 (ja) 2017-10-27 2022-03-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664370B2 (ja) 2017-12-07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95975A (ja) 2018-05-11 2019-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97178A (ja) 2018-05-11 2019-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03071A (ja) * 1982-05-21 1983-11-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発光ダイオ−ドアレイ
CN1338665A (zh) * 2000-08-11 2002-03-06 佳能株式会社 图象传感器和图象读取装置
CN1509236A (zh) * 2001-05-16 2004-06-30 ��¹��ʿʩ����ʽ���� Led印刷头及其制造方法、led基板制造及粘贴方法
CN1469152A (zh) * 2002-06-26 2004-01-21 夏普公司 光学写部件的调焦方法和设备及结合该设备的成像装置
JP2004148748A (ja) * 2002-10-31 2004-05-27 Kyocera Mita Corp 露光ユニット自動焦点調整及び傾き補正装置
JP2005059298A (ja) * 2003-08-08 2005-03-1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ヘッド
JP2007055060A (ja) * 2005-08-24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そ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印刷装置
CN101799650A (zh) * 2009-02-10 2010-08-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行头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17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59762A (zh) * 2011-04-26 2012-10-31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透镜板、透镜单元、曝光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读取设备
CN103072385A (zh) * 2011-09-14 2013-05-01 株式会社理光 光打印头以及成像装置
CN104122771A (zh) * 2013-04-25 2014-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曝光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92236A1 (en) 2020-06-18
JPWO2018230745A1 (ja) 2020-05-07
WO2018230745A1 (ja) 2018-12-20
EP3640036A1 (en) 2020-04-22
CN110785287B (zh) 2021-08-20
EP3640036B1 (en) 2023-10-25
JP7130642B2 (ja) 2022-09-05
KR20200016950A (ko) 2020-02-17
EP3640036A4 (en) 2021-06-09
US11366405B2 (en) 2022-06-21
KR102410305B1 (ko) 2022-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93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CN109116699B (zh) 具有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装置
US105517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US104017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US108958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oving unit for an optical print head
US104297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CN109143826B (zh) 具有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US105399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CN114236998A (zh) 具有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CN109725510B (zh)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CN110785287B (zh)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US108240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oving mechanism for an optical print head
JP7146752B2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7171379B2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01102A (ja) 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