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5510B -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5510B
CN109725510B CN201811253724.1A CN201811253724A CN109725510B CN 109725510 B CN109725510 B CN 109725510B CN 201811253724 A CN201811253724 A CN 201811253724A CN 109725510 B CN109725510 B CN 109725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head
optical print
respect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3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5510A (zh
Inventor
百家俊树
有贺泰祐
岩井齐
细井慎一郎
石馆毅洋
田村雄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725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5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9Details of projection optic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6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exposur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72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as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0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 G03G2221/1609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dam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光学打印头、光学打印头移动机构、抵接部分、突出部分、对置部分、以及设置在突出部分上的防止部分,使得在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拆卸了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随着光学打印头通过移动机构相对于移动方向朝向位于曝光位置下游的一侧移动而与所述对置部分接触,并且防止光学打印头在移动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并且使得在鼓盒安装于主组件中并且所述抵接部分接触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不与所述对置部分接触。

Description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所述光学打印头可在其中突出部分暴露于光的曝光位置和与曝光位置相比从感光鼓缩回以更换装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背景技术
在诸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的成像设备中,存在一种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以用于使感光鼓暴露于光的成像设备。光学打印头包括LED(发光二极管)、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等作为发光元件(装置)的示例,并且已经知晓其中发光元件沿着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成行(线)设置或者以具有交错图案的多条(两条)行(线)设置的光学打印头。此外,光学打印头包括多个透镜,以用于使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聚焦在感光鼓上。多个透镜与感光鼓的表面相对地设置,以在发光元件和感光鼓之间沿着发光元件的设置方向延伸。从多个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通过透镜而聚焦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结果,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感光鼓是一种消耗品,因而被周期性地更换。出于该原因,包括感光鼓的鼓盒灯构造成可安装至成像设备主组件上并且可从成像设备主组件上拆卸。诸如用户或维修人员的操作者可以通过从设备主组件中抽出鼓盒并且随后将新鼓盒插入设备主组件中来用新鼓盒更换鼓盒而对成像设备进行维修。
在感光鼓暴露于光时,光学打印头移动至其中光学打印头靠近感光鼓的表面并且与感光鼓的表面相对的曝光位置。在光学打印头处于曝光位置时,透镜与感光鼓表面之间的间隙(间隔)非常狭窄(小)。因而,在更换鼓盒期间,在使光学打印头从曝光位置缩回时,光学打印头和感光鼓等可能彼此接触并且因而损伤感光鼓表面或透镜表面。因而,需要向成像设备提供一种用于使光学打印头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运动的机构,与曝光位置相比,在所述缩回位置中光学打印头从鼓盒缩回以更换鼓盒。
通常,例如,在光学打印头的相对于光学打印头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部分的每一个处突出部(例如销)从设置感光鼓的一侧突出。这些突出部抵靠例如感光鼓的框架,因而在透镜阵列与感光鼓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光学打印头处于曝光位置中。作为用于确定光学打印头相对于感光鼓的位置的器件的一个示例,例如,存在一种如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2009-237368中所公开的器件。
JP-A 2009-237368公开了这样的构造,其中LED打印头(LPH)通过升高和降低部件17而在曝光位置和与曝光位置相比从感光鼓12缩回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曝光位置是成像期间的位置。如JP-A2009-237368的图9中所示,杆172设置在该升高和降低部件17的前侧,并且与杆172在箭头C方向和箭头D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所述升高和降低部件17沿箭头Z方向移动LPH14。与杆172在箭头C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LPH14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与杆172在箭头D方向上的移动相关联地,LPH14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
在LPH14的前侧上设置第一前部定位销611F,用于关于Z方向相对于感光鼓12定位LPH14的前侧位置。此外,在LPH14的后侧上设置第一后部定位销611R,用于关于Z方向相对于感光鼓12定位LPH14的后侧位置。通过使第一前部定位销611F和第一后部定位销611R与感光部件模块PM的框架接触,使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的LPH14处于曝光位置中。
此外,在LPH14的前侧上,邻近第一前部定位销611F设置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在LPH14的前侧上从LPH14的上侧和下侧突出。如图6中所示,从LPH14的上侧突出的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被夹持在固定至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上的前部定位部件84的U形接收槽中。结果,防止了LPH14在箭头Y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如图7中所示,从LPH14的下侧突出的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被夹持在固定至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上的前部按压部件180的U形接收槽中。结果,防止了LPH14在箭头X方向上移动。
通过上述结构,LPH14可以在其中LPH14在箭头Y方向和箭头X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前部定位部件84和前部按压部件180而被防止(限制)的状态下从缩回位置移动至曝光位置。
然而,在JP-A 2009-237368中所公开的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的结构中,在感光部件模块PM从设备主组件上拆卸的状态下出现下列问题。
在其中LPH14从缩回位置移动至曝光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上升和下降部件17与前部按压部件180之间的安装误差以及上升和下降部件17与LPH14的零件公差,第二前部定位销612F可能脱离前部按压部件180的U形凹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包括可旋转的感光鼓的鼓盒能够安装在主组件中以及从主组件上拆卸,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构造成发射感光鼓所暴露至的光的发光元件;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构造成使所述光学打印头从自感光鼓缩回以更换感光鼓的缩回位置朝向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接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抵接部分,所述抵接部分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中,并且构造成在由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光学打印头期间通过被抵接在以安装状态安装于主组件中的鼓盒上而将所述光学打印头定位在曝光位置中,在所述曝光位置中感光鼓暴露于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光学打印头朝向与设置鼓盒的一侧相反的那侧突出,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至少一者上;对置部分,所述对置部分固定至主组件,以便相对于与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其中在所述光学打印头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期间,所述对置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接触而引导所述光学打印头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以及防止部分,所述防止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使得在从主组件上拆卸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由于所述光学打印头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相对于移动方向朝向位于曝光位置下游的一侧进行的移动而接触所述对置部件,并且防止所述光学打印头在移动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并且使得在鼓盒安装在主组件中并且所述抵接部分接触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不与所述对置部分接触。
参考附图,根据对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成像设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的部分(a)和(b)是示出了成像设备中的鼓单元及其外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是曝光单元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的部分(a)、(b1)、(b2)、(c1)和(c2)是用于示出光学打印头的基底、LED芯片或透镜阵列的示意图。
图5的部分(a)和(b)是光学打印头的侧视图。
图6的部分(a)和(b)是移动机构的透视图。
图7的部分(a)和(b)是λ型的第一连杆机构的侧视图。
图8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使用凸轮机构的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9的部分(a)、(b)和(c)是第一支撑部分和第三支撑部分的透视图。
图10的部分(a)、(b)和(c)是第二支撑部分、后侧板以及安装在第二支撑部分上的曝光单元的透视图。
图11的部分(a)、(b)和(c)是用于示出突出部分和壁部分的结构性特征的示意图。
图12的部分(a)至(d)是盖的透视图。
图13是用于示出另一实施例中的壁部分的示意图。
图14的部分(a)和(b)是用于示出修改实施例中的突出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使用附图描述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下列实施例中所述的构成元件仅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下列实施例中的那些。
<实施例1>
(成像设备)
首先,将描述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结构。图1是成像设备1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中所示的成像设备1是不包括读取装置的彩色打印机(SFP:单功能打印机),但是也可以是包括读取装置的复印机。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成像设备不限于如图1中所示包括多个感光鼓103的彩色成像设备,而是也可以是包括单个感光鼓103的彩色成像设备或者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设备。
图1中所示的成像设备1包括分别用于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四个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下文也简单地共同称为“成像部分102”)。成像部分102Y、102M、102C和102K包括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感光鼓103”)、以及分别用于对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充电的充电装置104Y、104M、104C和104K(“充电装置104”)。成像部分还包括作为光源以用于分别发射感光鼓103Y、103M、103C和103K所暴露至的光(光束)的LED(发光二极管)曝光单元500Y、500M、500C和500K(“曝光单元500”)、以及各个均利用调色剂而使感光鼓103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感光鼓103上的相关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106Y、106M、106C和106K(“显影装置106”)。顺带提及,各个构成元件的后缀Y、M、C和K表示调色剂的颜色。
成像设备1包括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调色剂图像要转印至其上的中间转印带107、以及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03上相继地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07上的初级转印辊108(Y、M、C、K)。成像设备1还包括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07转印至从供纸部分101供给的记录纸P上的二级转印辊109,并且包括用于将二级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的定影装置100。
(成像处理)
曝光单元500使由充电装置104Y充电的感光鼓103Y的表面暴露于光。结果,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03Y上。随后,显影装置106Y用黄色调色剂使形成在感光鼓103Y上的静电潜像显影。通过使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在感光鼓103Y上的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由初级转印辊108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也通过类似的成像处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
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07上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带107而被供给至二级转印部分T2。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转印偏压已经施加至设置于二级转印部分T2处的二级转印辊109上。在将转印偏压施加至二级转印辊109上的情况下,供给至二级转印部分T2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纸部分101供给的记录纸P上。调色剂图像转印至其上的记录纸P被供给至定影装置100。定影装置100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经受了由定影装置100进行定影处理的记录纸P排出至排纸部分111上。
(鼓单元和显影单元)
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安装作为鼓盒示例的鼓单元518。鼓单元518是待由诸如用户或维修人员的操作者更换的盒。本实施例中的鼓单元518(Y、M、C、K)包括由其框架可旋转地支撑的感光鼓103(Y、M、C、K)。然而,鼓单元518也可以具有其中未设置充电单元104和清洁装置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安装作为与鼓单元518分离的部件的显影单元641。显影单元641是通过将图1中所示的显影装置106和调色剂容纳部分集成地组装成一个单元而制备的盒。显影装置106包括显影套筒,所述显影套筒是用于承载显影剂(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承载部件。显影单元641设置有多个齿轮,以旋转用于搅动调色剂和载体的螺杆。当这些齿轮老化退化等时,操作者从成像设备1的设备主组件上拆卸显影单元641,并且用新的显影单元更换显影单元641。顺带提及,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形式也可以是通过将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14集成地组装成一个单元而制备的处理盒。
图2的部分(a)是示出了鼓单元518、显影单元641及其外周部分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图2的部分(b)是示出了其中鼓单元518正从设备主组件的外侧插入至成像设备1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2的部分(a)中所示,成像设备1包括由金属板形成的前侧板642和由金属板形成的后侧板643。前侧板642是设置在成像设备1前侧上的侧壁。后侧板643是设置在成像设备1的后侧上的侧壁。如图2的部分(a)中所示,前侧板642和后侧板643彼此相对地设置,并且未示出的金属板作为横梁桥接在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前侧板642、后侧板643和未示出的横梁中的每一个均构成成像设备1的框架的一部分。
前侧板642设置有开口,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可以通过所述开口从前侧插入成像设备1中以及从成像设备1中抽出。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通过开口安装在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的预定位置(安装位置)处。此外,成像设备1包括盖558(Y、M、C、K),用于覆盖安装在安装位置中的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两者的前侧。盖558在其一端处通过铰接部固定至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由此盖558可相对于成像设备1的主组件旋转。为执行维修的操作者打开盖558,并且从成像设备1中取出鼓单元518或显影单元641,然后将新的鼓单元518或新的显影单元641插入成像设备1中并关闭盖558,由此完成更换操作。稍后将更具体地描述盖558。
在此,如图2的部分(a)和(b)中所示,在下文中,前侧板642侧和后侧板643侧分别被限定为前侧和后侧。此外,当其上形成与黑色调色剂图像有关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03K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时,其上形成与黄色调色剂图像有关的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03Y所设置的那侧被限定为右侧。此外,当感光鼓103Y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时,设置感光鼓103K的那侧被限定为左侧。此外,参考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垂直的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朝上的方向被限定为向上方向,而在竖直方向上朝下的方向被限定为向下方向。在图2的部分(b)中示出了如上限定的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向右方向、向左方向、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此外,在下文描述中,参考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一端侧指的是前侧,而另一端侧指的是后侧。此外,相对于前后方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也分别对应于前侧和后侧。此外,参考左右方向,一端侧指的是右侧,而另一端侧指的是左侧。
(曝光单元)
接下来,将描述包括光学打印头105的曝光单元500。在此,作为在电子照相型的成像设备中采用的曝光类型的示例,存在激光束扫描曝光类型,其中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光束被旋转多棱镜偏转以进行扫描,并且感光鼓1通过F-θ透镜等而暴露于光束。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光学打印头105”用于LED曝光类型(其中感光鼓103通过利用沿着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设置的诸如LED等的发光元件而暴露于光),因而不用于上述激光束扫描曝光类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曝光单元500相对于竖直方向设置在位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下方的那侧,并且感光鼓103通过光学打印头105的LED 503而从下方暴露于光。然而,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其中曝光单元500相对于竖直方向设置在位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上方的那侧,并且其中感光鼓103通过光学打印头105的LED 503而从上方暴露于光。图3是设置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中的曝光单元50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的部分(a)、(b1)、(b2)、(c1)和(c2)是用于示出光学打印头105的基底、LED芯片和透镜阵列的示意图。
参考图3,曝光单元500包括光学打印头105和移动机构640。光学打印头105包括透镜阵列506、透镜安装部分701、用于保持基底502(图3中未示出)的保持部件505、第一接触部件514(防止部的示例)、第二接触部件515(突出部的示例)、以及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分别安装于其上的销安装部分632和633。即,在下文中,也可以说,包括在保持部件505中的部件等包括在光学打印头105中。在此,第一接触部件514包括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一突出部分410,第二接触部件515包括第二抵接部分511和第二突出部分411。第一抵接部分510指的是第一接触部件514的从保持部件505的上侧(其中设置鼓单元518)突出的部分,而第一突出部分410指的是第一接触部件514的从保持部件505的下侧突出的部分。类似地,第二抵接部分511指的是第二接触部件515的从保持部件505的上侧(其中设置鼓单元518)突出的部分,而第二突出部分411指的是第二接触部件515的从保持部件505的下侧(与设置鼓单元518的那侧相反)突出的部分。顺带提及,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单个金属销(例如,第一接触部件514)包括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一突出部分410的结构,但是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一突出部分410也可以独立地形成为彼此分开的部件,作为安装至保持部件505上的零件。即,在保持部件505的一端侧上设置两个销,包括第一销和第二销,并且第一销可以执行相当于第一抵接部分510的功能,而第二销可以执行相当于第一突出部分410的功能。
在通过下文所述的移动机构640移动光学打印头105期间,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二抵接部分511接触鼓单元518。结果,在透镜阵列506与感光鼓103之间形成间隙(间隔),并且因而确定光学打印头105在成像期间的位置。移动机构640包括第一连杆机构861、第二连杆机构862和可滑动部分525。第一连杆机构861包括连杆部件651和连杆部件653。第二连杆机构862包括连杆部件652和连杆部件654。随着未示出盖558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可滑动部分525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与可滑动部分525的滑动(移动)相关联地,第一连杆机构861和第二连杆机构862被驱动,因而光学打印头105上下移动。下文将描述移动机构的具体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被描述为圆柱形销。然而,销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而是也可以是棱柱形。此外,销的形状也可以是圆锥形,使得直径朝向顶点减小。此外,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不限于销,而是也可以是与保持部件505一体地模制的突出部。
为了说明光学打印头105的结构,首先,将描述保持部件505。保持部件505是用于保持基底502、透镜阵列506、以及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的保持器。下文将具体描述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的功能。在下文中,概述第一接触部件514和第二接触部件515从保持部件505突出的长度。
从保持部件505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一接触部件514(第一抵接部分510):7mm
从保持部件505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二接触部件515(第二抵接部分511):11mm
从保持部件505的下表面突出的第一接触部件514(第一突出部分510):22mm
从保持部件505的下表面突出的第二接触部件515(第二突出部分411):22mm
接下来,将描述由保持部件505保持的基底502。图4的部分(a)是基底502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部分(b1)是示出了设置在基底502上的多个LED 503的布置的示意图。图4的部分(c)是图4的部分(b1)的放大视图。
LED芯片639安装在基底502上。如图4的部分(a)中所示,LED芯片639设置在基底502的一个表面上,连接器504设置在基底502的另一表面上。用于将信号提供至相应的LED芯片639上的电线设置在基底502上。未示出的挠性平坦电缆(FFC)的一端连接至连接器504。在成像设备1主组件中,设置了包括控制器和连接器的基底。FFC的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成像设备1主组件中的连接器。控制信号从成像设备1主组件的控制器通过FFC和连接器504输入至基底502。
将进一步具体地描述安装在基底502上的LED芯片639。如图4的部分(b1)和(b2)中所示,其中设置多个LED 503(发光元件的示例)的多个LED芯片639-1至639-29(29个LED芯片)设置在基底502的一个表面上。在每个LED芯片639-1至639-29上,516个LED 503沿着LED芯片639的纵向方向成行设置。关于LED芯片639的纵向方向,相邻LED 503之间的中心距k2对应于成像设备1的分辨率。成像设备1的分辨率是1200dpi,因而在LED芯片639-1至639-29的纵向方向上,LED 503成行设置,使得LED 503的中心距是21.16μm。出于该原因,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打印头105的曝光范围约为314mm。感光鼓103的感光层形成为具有314mm或更大的宽度。A4尺寸记录纸的长边长度和A3尺寸记录纸的短边长度为297mm,因而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打印头105具有可以在A4尺寸记录纸和A3尺寸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曝光范围。
LED芯片639-1至639-29沿着旋转轴线方向以两(平行)行交替地设置。即,如图4的部分(b1)中所示,从左侧数奇数号的LED芯片639-1、639-3……639-29相对于纵向方向成行安装在基底502上,而从左侧数偶数号的LED芯片639-2、639-4……639-28相对于纵向方向成行安装在基底502上。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LED芯片639,如图4的部分(b2)中所示,相对于LED芯片639的纵向方向,可以使得相邻(不同)LED芯片639中的一者(例如639-1)的一端与相邻LED芯片639中的另一者(例如639-2)的另一端之间的中心距k1等于一个LED芯片639(例如639-1)上的相邻LED 503之间的中心距k2。顺带提及,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使用LED 503作为曝光光源的结构,但是也可以使用有机EL(电致发光)装置作为曝光光源。
接下来,将描述透镜阵列506。图4的部分(c1)是从感光鼓103侧观察的透镜阵列506的示意图。此外,图4的部分(c2)是透镜阵列506的示意性透视图。如图4的部分(c)中所示,多个透镜沿着多个LED 503的设置方向以两行设置。各个透镜交替地设置,使得相对于以一行设置的透镜的设置方向,设置在另一行中的透镜中的一个接触在以上述一行设置的透镜的设置方向上设置的两个相邻透镜。每个透镜均为由玻璃制成的圆柱棒透镜。顺带提及,透镜的材料不限于玻璃,而是也可以是塑料。同样,透镜形状不限于圆柱形,而是也可以是多边棱镜形,诸如六角棱镜形。
图4的部分(c2)中所示的虚线Z表示透镜的光轴。光学打印头105可通过移动机构640而在大致沿着虚线Z所示的透镜光轴的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本文所提及的透镜光轴指的是连接透镜的发光表面的中心与透镜焦点的线。从LED 503发射的发射光进入透镜阵列506中的透镜。透镜具有将进入透镜的发射光聚焦在感光鼓103的表面上的功能。在组装光学打印头105期间,调节透镜阵列506相对于透镜安装部分701的安装位置,使得LED 503的发光表面和透镜的光入射表面之间的距离与透镜的发光表面和感光鼓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基本彼此相等。
(移动机构)
接下来,将具体描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必要性以及光学打印头105的结构。图5是从右侧观察的曝光单元500的示意图。如上所述,关于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可以更换鼓单元518。通过相对于感光鼓103的旋转轴线方向朝向感光鼓103的前侧移动鼓单元518而从设备主组件拆卸待更换的鼓单元518来实施感光鼓103的更换。当在光学打印头105位于感光鼓103的表面附近(例如感光鼓103的表面与透镜阵列506彼此接触)的状态下移动鼓单元518时,可能损害感光鼓103的表面。此外,还可能的是透镜阵列506接触鼓单元518的框架等并且因而受损。出于该原因,需要提供一种机构(移动机构640),用于使光学打印头105在其中利用LED 503使感光鼓103暴露于光的曝光位置(图5的部分(a))和从曝光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图5的部分(b))之间往复运动。当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图5的部分(a))中的状态下沿着箭头A方向移动可滑动部分525时,光学打印头105朝向缩回位置(图5的部分(b))移动。换句话说,移动机构640使光学打印头105沿着与感光鼓103间隔开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图5的部分(b))中的状态下沿着箭头B方向移动可滑动部分525时,光学打印头105朝向曝光位置(图5的部分(a))移动。换句话说,移动机构640使光学打印头105沿着靠近感光鼓103的方向移动。
在下文中,将具体地描述移动机构640的结构。
图6的部分(a)是在从左侧观察移动机构640的前侧时移动机构640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的部分(b)是从右侧观察移动机构640的后侧时移动机构640的示意性透视图。移动机构640包括第一连杆机构861、可滑动部分525和第三支撑部分526。第三支撑部分526包括支撑轴杆531和E形止动环533。支撑轴杆531通过设置在第三支撑部分526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中的开口插入。此外,支撑轴杆531由位于左侧表面的外侧上的E形止动环533保持,从而不通过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开口而脱离。结果,支撑轴杆531被固定处于其中支撑轴杆531连接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的状态下。
可滑动部分525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孔691。支撑轴杆531插入细长孔691中,并且相对于上下方向以例如约0.1-0.5mm的间隙宽松地接合在细长孔691中。出于该原因,可滑动部分525能够以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关于上下方向的移动被防止的状态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在与细长孔691的长度对应的距离上关于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第一连杆机构861包括连杆部件651和连杆部件653。连杆部件653相对于纵向方向的长度比连杆部件6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长度更短,并且连杆部件651和653组成λ型的连杆部件。
将使用图6和7描述第一连杆机构861。图7的部分(a)是从右侧观察左右方向上的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切割的第一连杆机构861的横截面的示意图。连杆部件651和653中的每一个均是单一连杆部件,但是也可以通过组合多个连杆部件而构成。
连杆部件651包括承载部分610、突出部655和连接轴杆部分538。承载部分610是设置有中空孔的圆筒形突出部,并且在连杆部件6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上朝向右侧竖立。突出部655是在连杆部件651相对于纵向方向的另一端侧上沿着连杆部件651的旋转轴线方向竖立的圆柱形突出部。该突出部安装至光学打印头105的保持部件505上。连接轴杆部分538相对于连杆部件651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承载部分610与突出部655之间。
可滑动部分525设置有接合轴杆部分534。接合轴杆部分534是沿向左方向从可滑动部分525竖立的圆柱形突出部。接合轴杆部分534通过被可旋转地接合在承载部分610的孔中而形成第一连接部分。即,连杆部件651相对于可滑动部分525围绕第一连接部分可旋转。顺带提及,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中接合轴杆部分534设置在连杆部件651侧而承载部分610设置在可滑动部分525侧的结构。
连杆部件653包括连接轴杆部分530。连接轴杆部分530相对于连杆部件653的纵向方向设置在连杆部件653的一端侧上。连接轴杆部分530是从连杆部件653朝向左侧竖立的圆柱形突出部。连接轴杆部分530可旋转地接合在形成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中的孔内,并且形成第二连接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杆部分530也可以设置在第三支撑部分526而非连杆部件653上。即,设置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上的连接轴杆部分530也可以接合在设置于连杆部件653中的孔内。
连杆部件653设置有相对于纵向方向形成在其另一端侧上的圆形孔。连杆部件651的连接轴杆部分538可旋转地接合在所述圆形孔中,使得连接轴杆部分538与连杆部件653的圆形孔形成第四连接部分。即,连杆部件653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围绕第三连接部分可旋转,并且相对于连杆部件651围绕第四连接部分可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杆部分538也可以设置在连杆部件653而非连杆部件651上。即,设置在连杆部件653上的连接轴杆部分538也可以可旋转地接合在形成于连杆部件651中的孔内。
第二连杆机构862的结构也类似于第一连杆机构861的上述结构。第二连杆机构862的连杆部件652和654分别对应于第一连杆机构861的连杆部件651和653。对应于第一连接部分,位于连杆部件652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一个端侧部分与可滑动部分525之间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分。顺带提及,在移动机构640中,还可以省略连杆部件653和654中的任一者。
通过上述结构,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与接合轴杆部分534接合的承载部分610随着可滑动部分525一同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结果,当从后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61时,连杆部件651在顺时针方向上围绕接合轴杆部分534旋转,而连杆部件653在逆时针方向上围绕连接轴杆部分530旋转。因而,突出部65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移动)时,连杆部件651和653沿着与图7的部分(a)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与接合轴杆部分534接合的承载部分610随着可滑动部分525一同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结果,如图7的部分(a)中所示,当从后侧观察第一连杆机构861时,连杆部件651在逆时针方向上围绕接合轴杆部分534而旋转,而连杆部件653在顺时针方向上围绕连接轴杆部分530旋转。因而,突出部65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
在此,(1)连接轴杆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与承载部分610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1,(2)连接轴杆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与连接轴杆部分530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2,以及(3)连接轴杆部分538的旋转中心轴线与突出部655的旋转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L3。在移动机构640中,第一连杆部件651形成Scott-Russel机构,其中L1、L2和L3彼此相等(图7的部分(b)),使得突出部655相对于接合轴杆部分534的滑动(移动)方向竖向移动(沿着
图7的部分(b)中的虚线A),因而在上述连杆机构中,光学打印头105可以基本上在透镜的光轴方向上移动。
顺带提及,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中第一连杆机构861(第二连杆机构862)中的连杆部件651(652)和连杆部件653(654)的组合相对于前后方向颠倒的结构,即其中连杆部件651(652)的完整长度短于连杆部件653(654)的完整长度并且连杆部件651(652)安装在连杆部件653(654)的一个端侧与另一端侧之间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下文描述的盖558与可滑动部分525相连,并且具有的结构使得:可滑动部分525与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的移动相关联地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并且与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的移动相关联地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
此外,用于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机构不限于移动机构640,而是也可以是图8中所示的移动机构940。在下文中,将使用图8描述移动机构940。顺带提及,通过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来描述功能与构成移动机构640的部件基本类似的部件,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将省略多余的描述。
如图8中所示,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分别设置在可滑动部分525的前侧和后侧上。此外,在保持部件905在前侧的下部部分处设置移动支撑部分114,并且在保持部件905在后侧的下部部分处设置移动支撑部分115。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从后侧朝向前侧下降的倾斜表面。
图8的部分(a)是从后侧观察的位于曝光位置中的光学打印头105和移动机构940的示意图。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中的情况下,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随着可滑动部分525一同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结果,设置在保持部件905上的移动支撑部件114和115的下端分别沿着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
图8的部分(b)是从后侧观察的位于缩回位置中的光学打印头105和移动机构940的示意图。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缩回位置中的情况下,当可滑动部分525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随着可滑动部分525一同相对于第三支撑部分526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结果,设置在保持部件905上的移动支撑部件114和115的下端通过分别被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向上推动而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
在此,第一凸轮部分112和第二凸轮部分113中的每一个的倾斜表面也可以从前侧朝向后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当可滑动部分525从后侧朝向前侧滑动时,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下文描述的盖558具有的结构使得:盖558通过例如连杆机构与可滑动部分525相连,并且可滑动部分525与盖558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的移动相关联地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并且与盖558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的移动相关联地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
图9的部分(a)是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前侧部分将安装至其上的第一支撑部分527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一支撑部分527包括第一承载表面586、对置部分(壁部分)127、突出部601、螺纹孔602、定位凸台603和604、螺纹孔605以及接触表面681。
第一承载表面586是其中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的保持部件505的前侧下端部相对于竖直方向从上方接触第一承载表面586的部分。保持部件505接触第一承载表面586,使得光学打印头105置于缩回位置中。
第一支撑部分527被固定至前侧板642。前侧板642设置有分别对应于定位凸台603和604的多个孔(未示出)、和固定凸台。定位凸台603和604插入设置在前侧板642中的孔内。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支撑部分527和前侧板642使用穿过第一支撑部分527的螺纹孔602的螺钉而彼此固定。
壁部分127从第一支撑部分527朝向后侧竖立,以相对于左右方向(与通过移动机构640移动光学打印头105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夹持第一突出部分410。在此,第一支撑部分527固定至设备主组件,因而壁部分127也固定至设备主组件。壁部分127设置在与第一突出部分410的左后侧部分相对的位置处,从而防止了第一突出部分4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结果,也防止了保持部件505的第一突出部分410固定至其上的前侧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移动。防止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移动机构640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由此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至曝光位置的移动以及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至缩回位置的移动也变得容易。因而,壁部分127还具有引导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移动机构640进行的移动的功能。下文将具体地描述壁部分127和第一突出部分410的结构性特征。
图9的部分(b)是用于示出其中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前侧部分正插入由图9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的部分(c)是示出了其中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前侧部分已插入由
图9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9的部分(b)和(c)中所示,第三支撑部分526是以通道形状弯曲的金属板。第三支撑部分526在其前侧上设置有切除部分。所述切除部分与第一支撑部分527的突出部601彼此接合,从而第三支撑部分526相对于第一支撑部分527关于左右方向的位置得以确定。第三支撑部分526在第三支撑部分526与接触表面681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插入通过螺纹孔602的螺钉而固定至第一支撑部分527。
图10的部分(a)是第三支撑部分526的后侧部分将安装至其上的第二支撑部分528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二支撑部分528包括第二承载表面587和壁部分128。
第二承载表面587具有与上述第一承载表面586相同的功能。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的保持部件505的后侧下端部接触第二承载表面587。即,位于缩回位置中的光学打印头105的保持部件505由第一承载表面586和第二承载表面587支撑。
壁部分128(对置部分的示例)从第二支撑部分528朝向前侧竖立,以便相对于左右方向夹持第二突出部分411。壁部分128设置在与第二突出部分411的左后侧部分相对的位置处,从而防止了第二突出部分4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结果,也防止了保持部件505的第二突出部分411固定至其上的后侧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上述壁部分127防止第一突出部分4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且壁部分128防止第二突出部分411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在保持部件505的纵向范围防止了保持部件505沿着左右方向移动。即,可以减少光学打印头105在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期间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性程度。为了获得这种效果,壁部分127和128优选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527和第二支撑部分528上,但是壁部分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527和第二支撑部分528中的任一者上。
如图10的部分(b)所示,第二支撑部分528固定至后侧板643的前侧表面。第二支撑部分528通过定位凸台和螺杆而固定至后侧板643。曝光单元500通过形成在前侧板642中的开口沿着图10的部分(b)所示的箭头方向插入,使得第三支撑部分526固定至第二支撑部分528。
图10的部分(c)示出了其中第三支撑部分528的后侧部分插入由图10的部分(a)中所示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状态。第三支撑部分526在前侧处由第一支撑部分527支撑,并且在后侧处由第二支撑部分528支撑。即,第一支撑部分527和第三支撑部分528二者均固定至成像设备1主组件上。因此,第三支撑部分526被固定至成像设备1主组件并且因而不移动。
顺带提及,还可以采用其中第二支撑部分528和后侧板643不使用螺钉紧固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第二支撑部分528设置有凹入部分,并且该凹入部分与设置在后侧板643上的突出部分接合,从而形成其中第二支撑部分528相对于后侧板643的位置得以确定的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壁部分127和第一突出部分410的结构性特征。
图11的部分(a)是第一接触部件514安装至其上的保持部件505的接触透视图。图11的部分(b)是第一接触部件514的示意性透视图。如图11的部分(a)所示,第一接触部件514在一端侧处安装在保持部件505的销安装部分632中。第一接触部件514的上侧部分从销安装部分632的上侧突出并形成第一抵接部分510,并且第一接触部件514的下侧部分从销安装部分632的下侧突出并形成第一突出部分410。顺带提及,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第二接触部件515,但是关于在另一端侧处安装在保持部件505的销安装部分633中的第二接触部件515,第二接触部件515的上侧部分从销安装部分633的上侧突出并形成第二抵接部分511,并且第二接触部件515的下侧部分从销安装部分633的下侧突出并形成第二突出部分411。当位于缩回位置中的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移动机构640朝向曝光位置移动时,第一抵接部分510的自由端和第二抵接部分511的自由端抵靠鼓单元518,使得光学打印头105置于曝光位置中。在此,鼓单元518也可以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分510与之抵靠并且第一抵接部分510接合于其中的孔、以及第二抵接部分511与之抵靠并且第二抵接部分511接合于其中的孔。
此外,如图11的部分(a)和(b)中所示,在第一接触部件514下端(即第一突出部分410的自由端)处设置在与第一接触部件514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以箍形突出的爪部分512(防止部分的示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件514(第二接触部件515)是圆柱形销,因而爪部分512具有的结构使得爪部分512以圆柱的纵向中心轴线为中心沿着径向方向突出,并且相对于圆周方向形成在第一接触部件514的整个区域上。
图11的部分(c)是设置有第一壁部分127的第一支撑部分527和曝光单元500的前侧部分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时的透视图。
如图11的部分(c)中所示,光学打印头105设置有第一接触部件514和保持部件505。在保持部件505的一个端侧上设置其中安装第一接触部件514的销安装部分632。如上所述,通过移动结构640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的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二抵接部分511(图11的部分(c)中未示出)与未示出的鼓单元518的接触而设置在曝光位置中。如图11的部分(c)中所示,随着光学打印头105一同在曝光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第一突出部分410在由壁部分127形成的间隙中沿着上下方向移动,但是爪部分512始终位于在壁部分127下方的那侧处。通过壁部分127始终防止第一突出部分4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即,也防止了保持部件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即使在通过移动机构640移动光学打印头105期间光学打印头倾向于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时,第一突出部分410也接触壁部分127。第一突出部分410的移动被壁部分127引导,由此光学打印头105能够可靠地在缩回位置和曝光位置之间移动。
在第一抵接部分510接触鼓单元518并且光学打印头105布置在曝光位置中的状态下,爪部分512的上侧部分与壁部分127彼此不接触。此外,如图11的部分(a)中所示,爪部分512相对于上下方向横跨壁部分127。第一突出部分410设置有爪部分512,因而即使在操作者从设备主组件拆卸了鼓单元518的状态下(即在不存在待由第一抵接部分510抵接的待抵接部分的状态下)操作者关闭盖558的情况下,爪部分512的上侧部分也接触壁部分127。即,在从设备主组件上拆卸鼓单元518的状态下,当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移动机构640而从缩回位置向曝光位置移动并且随后相对于移动方向进一步向下游侧移动时,爪部分512接触壁部分127。结果,可以防止由于第一突出部分410朝向位于壁部分127上方的一侧移动而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14脱离壁部分127。
壁部分127具有倾斜形状,以使得由于壁部分127与第一突出部分410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最小化,并且壁部分127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厚度朝向第一突出部分410减小。结果,第一突出部分410可以在由壁部分127形成的间隙中沿着上下方向顺畅地移动。与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分410上的爪部分512相对应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在第二突出部分411上。
此外,相对于左右方向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分410的两侧处的两个壁部分127(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的示例)中的至少一者还可以设置有弹性部件,诸如板簧。通过向壁部分127设置弹性部件,第一突出部分410始终被朝向左右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按压(在两个壁部分127设置有弹性部件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分410被这些弹性部件夹持)。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第一突出部分41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盒盖)
接下来,将使用图12描述盖558。
图12的部分(a)是从右侧观察的安装至移动机构640上的盖558的透视图,图12的部分(b)是从左侧观察的安装至移动机构640上的盖558的透视图,图12的部分(c)是用于示出盖所安装至的前侧板642的透视图,图12的部分(d)是前侧板642的透视图(其中未示出盖558)。诸如用户或维修人员的操作者可以通过将盖558置于打开状态(图12的部分(c))而从设备主组件上拆卸鼓单元518。关闭的盖558定位在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插入和抽出路径上。出于该原因,当盖558处于关闭状态时,操作者不能进行鼓单元518和显影单元641的更换操作。操作者可以通过打开盖558而更换鼓单元,并且在操作结束之后关闭盖558。
如图12的部分(a)和(b)中所示,盖558包括旋转轴杆部分559和560以及按压部分561。旋转轴杆部分559是朝向盖558的右侧突出的圆柱形突出部。另一方面,旋转轴杆部分560是朝向盖558的左侧突出的圆柱形突出部。顺带提及,旋转轴线563是围绕旋转轴杆部分559和560可旋转的盖558的旋转中心轴线。
如图12的部分(b)中所示,在盖558安装至前侧板642上的状态下按压部分561定位在设置于可滑动部分525的前侧上的空间内。当盖558围绕旋转轴线563旋转时,按压部分561与旋转相关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可滑动部分525。具体地,当操作者从关闭状态朝向打开状态旋转盖558时,按压部分561从前侧朝向后侧移动可滑动部分525。与可滑动部分525从前侧朝向后侧的这种移动相关联地,光学打印头105从曝光位置朝向缩回位置移动。即,当操作者打开盖558时,光学打印头105朝向缩回位置移动,使得感光鼓103与光学打印头105之间的间隙增大。结果,操作者可以在鼓单元518不接触光学打印头105的情况下执行鼓单元518的更换操作。另一方面,当操作者从打开状态朝向关闭状态旋转盖558时,按压部分561从后侧朝向前侧移动可滑动部分525。与可滑动部分525从后侧朝向前侧的这种移动相关联地,光学打印头105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
用于滑动(移动)可滑动部分525的结构不限于盖558。例如,还可以采用其中可滑动部分525与未示出前门的打开和关闭相关联地滑动的结构。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中可滑动部分525与可旋转部件(例如杆)而非覆盖部件(例如盖558或门)的旋转相关联地滑动的结构。
如图12的部分(c)和(d)所示,前侧板642包括可与盖558的旋转轴杆部分559接合的承载部件621,并且包括可与盖558的旋转轴杆部分560接合的承载部件622。此外,如图12的部分(c)中所示,盖558的旋转轴杆部分559可旋转地接合前侧板642的承载部件621,并且盖558的旋转轴杆部分560可旋转地接合前侧板642的承载部件622。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描述壁部分127作为用于防止第一突出部分410移动的结构。如图9的部分(a)中所示,壁部分127从第一支撑部分527朝向后侧竖立,并且形成通道状形状。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中,如图13中所示,将描述其中通孔部分125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527上的结构,所述通孔部分125包含第一突出部分410接合于其中的通孔。顺带提及,为了描述实施例2,除了形成在第一支撑部分527上的通孔部分125之外的其它组成元件与实施例1中的那些类似,因而通过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而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实施例2中的第一支撑部分527设置有通孔部分125,所述通孔部分125包含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通孔部分125的通孔。第一突出部分410接合在通孔部分125中。在通孔部分125的内侧部分处形成壁部分127和壁部分129。壁部分127相对于左右方向彼此相对,壁部分129相对于前后方向彼此相对。与实施例1中类似,爪部分512始终定位在位于通孔部分125下方的一侧处,并且横跨壁部分127和壁部分129两者。结果,即使在操作者从设备主组件拆卸了鼓单元518的状态下(即在不存在待由第一抵接部分510抵接的待抵接部分的状态下)操作者关闭盖558的情况下,爪部分512的上侧部分也接触壁部分127和壁部分129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结果,可以防止由于第一突出部分410朝向位于通孔部分125上方的一侧移动而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14脱离通孔部分125。
顺带提及,通孔部分125的通孔无需是包围第一突出部分410的外周的孔,而是也可以采用其中移除了相对于左右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个壁部分127(第一壁部分和第二壁部分的示例)中的一者的结构。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分528设置有孔部分,所述孔部分包含第二突出部分411接合于其中的通孔并且相当于通孔部分125,从而可以防止保持部件505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此外,相对于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突出部分410的两侧的两个壁部分129中的至少一者还可以设置有弹性部件,诸如板簧。通过向壁部分129设置弹性部件,第一突出部分410始终被朝向前后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按压(在两个壁部分129设置有弹性部件的情况下,第一突出部分410被这些弹性部件夹持)。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第一突出部分4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修改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1和2中,形成在第一突出部分410的自由端处的爪部分512被描述为在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第一突出部分410突出的箍形突出部。爪部分512的形状还可以是使得爪部分倾斜以朝向爪部分的自由端变厚的形状。将使用图14描述爪部分512的修改实施例。
图14的部分(a)是设置有倾斜爪部分522的第一接触部件514的示意性透视图。图14的部分(b)是设置有第一壁部分127的第一支撑部分527和曝光单元500的前侧部分在光学打印头105处于曝光位置时的透视图。
如图14的部分(b)中所示,曝光单元500设置有第一接触部件514和保持部件505。在保持部件505的一端侧上设置其中安装第一接触部件514的销安装部分632。如上所述,通过移动结构640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的光学打印头105通过第一抵接部分510和第二抵接部分511(图14的部分(b)中未示出)与未示出的鼓单元518的接触而设置于曝光位置中。如图14的部分(b)中所示,爪部分522始终定位在位于壁部分127下方的那侧处。
在第一抵接部分510接触鼓单元518并且光学打印头105设置在曝光位置中的状态下,爪部分522的上侧部分和壁部分127彼此不接触。此外,如图14的部分(b)中所示,爪部分522相对于上下方向横跨壁部分127。第一接触部件514在其下端处设置有爪部分522,因而即使在操作者从设备主组件拆卸了鼓单元518的状态下(即在不存在待由第一抵接部分510抵接的待抵接部分的状态下)操作者关闭盖558的情况下,爪部分522也接触壁部分127。结果,可以防止由于爪部分522朝向位于壁部分127上方的一侧移动而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14脱离壁部分127。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修改、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包括可旋转的感光鼓的鼓盒能够安装在主组件中以及从主组件上拆卸,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光学打印头,所述光学打印头包括构造成发射感光鼓所暴露至的光的发光元件;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构造成使所述光学打印头从自感光鼓缩回以更换感光鼓的缩回位置朝向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接近感光鼓的方向移动;
抵接部分,所述抵接部分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中,并且构造成在由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光学打印头期间通过被抵接在以安装状态安装于主组件中的鼓盒上而将所述光学打印头定位在曝光位置中,在所述曝光位置中感光鼓暴露于从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
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从所述光学打印头朝向与设置鼓盒的一侧相反的那侧突出,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另一端侧中的至少一者上;
对置部分,所述对置部分固定至主组件,以便相对于与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移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其中在所述光学打印头从缩回位置朝向曝光位置移动期间,所述对置部分通过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接触而引导所述光学打印头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以及
防止部分,所述防止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上,使得在从主组件上拆卸了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随着所述光学打印头通过所述移动机构相对于移动方向朝向位于曝光位置下游的一侧移动而接触所述对置部件,并且防止所述光学打印头在移动方向上进一步移动;并且使得在鼓盒安装在主组件中并且所述抵接部分接触鼓盒的状态下,所述防止部分不与所述对置部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止部分是在所述垂直方向上从所述突出部分突出的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抵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所述光学打印头的另一端侧中的两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所述光学打印头的另一端侧中的两者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止部分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的自由端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止部分具有倾斜形状,使得关于与所述垂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相对于垂直方向朝向防止部分的下端部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突出部分是设置在与设置鼓盒的一侧相反的那侧处的圆柱形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对置部分包括第一壁部分、并且包括第二壁部分,所述第一壁部分在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一端侧处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对,所述第二壁部分在所述突出部分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另一端侧处相对于垂直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壁部分和所述第二壁部分中的任一者包括板簧,所述板簧构造成朝向另一壁部分推压定位在所述第一壁部分和所述第二壁部分之间的所述突出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抵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仅仅设置在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所述光学打印头的另一端侧中的任一者上,
其中,所述突出部分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纵向方向所述光学打印头的一个端侧和所述光学打印头的另一端侧中的设置所述抵接部分的那侧处,以及
其中,单一圆柱形金属销以所述圆柱形金属销在移动方向上穿过所述光学打印头的状态固定至所述光学打印头,所述圆柱形金属销包括作为从所述光学打印头朝向设置鼓盒的那侧突出的部分的所述抵接部分,并且包括作为从所述光学打印头朝向与设置鼓盒的那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分的所述突出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防止部分相对于所述突出部分的圆周方向形成在整个区域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光学打印头相对于竖直方向设置在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下方,并且所述发光元件从感光鼓的下方使感光鼓暴露于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鼓盒设置有所述抵接部分与之接触并且所述抵接部分接合于其中的孔。
CN201811253724.1A 2017-10-27 2018-10-26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Active CN1097255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8426A JP2019082504A (ja) 2017-10-27 2017-10-27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08426 2017-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510A CN109725510A (zh) 2019-05-07
CN109725510B true CN109725510B (zh) 2021-08-24

Family

ID=6624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3724.1A Active CN109725510B (zh) 2017-10-27 2018-10-26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53337B2 (zh)
JP (1) JP2019082504A (zh)
CN (1) CN1097255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0745A1 (ja) 2017-06-16 2018-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19197178A (ja) 2018-05-11 2019-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08101B2 (ja) 2019-05-14 2023-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2758A (ja) * 1995-11-30 1997-06-10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455A (ja) * 2002-09-18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CN1533897A (zh) * 2003-03-27 2004-10-06 �ֵܹ�ҵ��ʽ���� 打印机维护装置
CN105988329A (zh) * 2015-03-16 2016-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8615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167901B2 (ja) 2008-03-27 2013-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475B2 (ja) * 2011-12-26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67075B2 (ja) * 2011-12-28 2016-0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ユニット
JP6079271B2 (ja) * 2013-01-30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12878B2 (ja) * 2014-05-15 2019-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2758A (ja) * 1995-11-30 1997-06-10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9455A (ja) * 2002-09-18 2004-04-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CN1533897A (zh) * 2003-03-27 2004-10-06 �ֵܹ�ҵ��ʽ���� 打印机维护装置
CN105988329A (zh) * 2015-03-16 2016-10-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29354A1 (en) 2019-05-02
JP2019082504A (ja) 2019-05-30
US10353337B2 (en) 2019-07-16
CN109725510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5514B (zh)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装置
US1055178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US1089581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oving unit for an optical print head
CN109116699B (zh) 具有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装置
US109287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CN109725510B (zh) 包括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CN109143826B (zh) 具有光学打印头的成像设备
JP2019003110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03111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2018036460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optical print head
JP2019200240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11366405B2 (en) Optical print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optical print head
US1092874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print head
US108240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moving mechanism for an optical print head
JP7171379B2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4572A (ja) 光プリントヘッド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