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0717A -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0717A
CN102200717A CN2010105903711A CN201010590371A CN102200717A CN 102200717 A CN102200717 A CN 102200717A CN 2010105903711 A CN2010105903711 A CN 2010105903711A CN 201010590371 A CN201010590371 A CN 201010590371A CN 102200717 A CN102200717 A CN 102200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receiving unit
light
exposure devi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03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羽鸟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0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0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3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 G03G15/32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in which the charge pattern is formed dotwise, e.g. by a thermal head by application of light, e.g. using a LED ar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03G15/04045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 G03G15/04054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for exposing image information provided otherwise than by direct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to the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e.g. digital copiers by LED ar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9Details of projection op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曝光装置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基板具有成行地设置在其上的曝光发光元件。光学部件与基板形成为一体,该光学部件设置有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上。接收部分设置在基板上,该接收部分通过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光信号,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信号从设置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的一侧的发光部分发出。

Description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在例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中将使用发光元件阵列的曝光装置作为对例如感光鼓等图像承载部件执行曝光的曝光装置,在该发光元件阵列中,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成行地设置。
信号发送机构将信号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控制器发送到曝光装置(发光元件阵列),该信号发送机构通常具有下述结构:例如,电线或软性扁平电缆(FFC)直接与曝光装置的配线板连接,或者使用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曝光装置(例如参见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76149、NO.2008-087291和NO.2009-13994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对曝光装置发送信号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曝光装置,该曝光装置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所述基板具有成行地设置在其上的多个曝光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上。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光信号,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信号从设置在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的一侧的发光部分发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所述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该信号发送机构包括曝光装置和发光部分。所述曝光装置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所述基板具有成行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曝光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所述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上。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基板上并且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发光部分设置在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的一侧,并且发出待由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的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所述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曝光装置和发光部分。所述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所述曝光装置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且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所述基板具有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成行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曝光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发光部分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一侧,并且发出待由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的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所述光信号。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使用电信号来发送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更可靠地将信号发送至曝光装置。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仅仅通过用于对待曝光的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渐变折射率透镜来接收光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在基板上设置接收部分。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使用电信号来发送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更可靠地将信号发送至曝光装置。
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仅仅通过用于对待曝光的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渐变折射率透镜来接收光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设置发光部分,并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在基板上设置接收部分。
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使用电信号来发送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更可靠地将信号发送至曝光装置。
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本发明,与仅仅通过用于对待曝光的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渐变折射率透镜来接收光信号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设置发光部分,并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在基板上设置接收部分。
附图说明
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曝光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沿图2和图7所示的线III-III截取的曝光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沿图2和图7所示的线IV-IV截取的曝光装置和信号发送机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机构和曝光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B是发光元件芯片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部件的轴承的局部放大侧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机构和曝光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机构和曝光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机构和曝光装置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曝光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图3和图4是沿着与曝光装置的纵向正交的方向截取的剖视图。然而,为了简单起见,图3和图4没有设置表示横截面的阴影线。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2Y、图像形成单元12M、图像形成单元12C和图像形成单元12K,这些图像形成单元分别使用四种颜色的色调剂(显影剂),即黄色(Y)色调剂、品红色(M)色调剂、青色(蓝绿色)(C)色调剂和黑色(K)色调剂来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沿倾斜方向(即,沿图1中朝向右下方的方向)并排地设置在装置主体11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形成单元12Y、图像形成单元12M、图像形成单元12C和图像形成单元12K从所示的左上方依次设置到所示的右下方。
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具有相同的结构,但包含不同类型的色调剂。在以下描述中,当需要区分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等颜色时,在表示图像形成单元的标记中加入字母Y、M、C和K。如果不需要区分这些颜色,则在表示图像形成单元的标记之后省略字母Y、M、C和K。
在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上方设置有转印单元14,该转印单元将形成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纸张上。转印单元14包括中间转印带16,四个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以及二次转印辊20。
中间转印带16是环带,并且卷绕在驱动辊26和支撑辊22上。驱动辊26设置成与二次转印辊20相对,并且被例如电动机等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支撑辊22可旋转地受到支撑。通过例如电动机等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和旋转驱动辊26,驱动辊26沿箭头A的方向(即,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6的内侧。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设置成与感光部件28相对且中间转印带16设置在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以及各个感光鼓28之间,感光部件28用作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的待曝光的示例性曝光部件(将在下文中描述)。通过向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施加具有与色调剂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将形成在感光部件28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6上并且彼此叠加。
通过向二次转印辊20施加具有与色调剂图像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将彼此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6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记录纸张P上。在中间转印带16的设置有支撑辊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清洁装置(未示出)。清洁装置去除中间转印带16上的例如残留色调剂或纸粉。
在图像形成单元12下方设置有保持记录纸张P的送纸部分46。从送纸部分46的端部(即图1中的右端部)沿竖直方向(即,沿箭头Z的方向)向上设置有传送记录纸张P的纸张传送路径S。
在纸张传送路径S上设置有:输送辊48,其将记录纸张P从送纸部分46送出;一对传送辊52,其传送记录纸张P;以及一对定位辊54,其使传送记录纸张P的定时与中间转印带16上的图像的移动定时相匹配。
这里,通过输送辊48从送纸部分46相继送出的多页记录纸张P穿过纸张传送路径S,并且通过定位辊54传送至中间转印带16的二次转印位置。
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在二次转印辊20的下游侧(即上侧)设置有定影装置60。定影装置60包括加热辊62和加压辊64。热源(例如卤素加热器)(未示出)对加热辊62进行加热,并且在记录纸张P夹在加热辊62和加压辊64之间的情况下,加压辊64与加热辊62一起挤压经过转印的色调剂图像。
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在定影装置60的下游侧设置有一对排出辊66。排出辊66将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纸张P排出到装置主体11外部。由排出辊66排出的记录纸张P排出至形成在装置主体11的上表面的排出部分67。
在装置主体11中设置有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部分的控制器36。
接下来,描述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这里,不区分色调剂颜色。
每个图像形成单元12包括鼓状的感光部件28、充电辊72、曝光装置100(参见图2)(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显影辊78、除电灯74和清洁刮板76。感光部件28沿箭头B的方向(即,沿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被驱动而旋转。充电辊72与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接触,并且对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进行充电。曝光装置100用曝光光束照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并且在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78用色调剂对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除电灯74用光照射感光部件28的转印色调剂图像的外周面并且消除电性。在消除电性之后,清洁刮板76清洁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
充电辊72、曝光单元73、显影辊78、除电灯74和清洁刮板76沿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旋转方向从上游侧到下游侧依次设置而与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相对。在相应的充电辊72的外周面上的与相应的感光部件28相反的一侧可旋转地设置有清洁辊79。清洁辊79去除例如附着在相应的充电辊7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添加剂。充电辊72与供电单元(未示出)连接。在形成图像时,在驱动充电辊72旋转的同时,给充电辊72施加电力,以便对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充电。
在每个显影辊78下方设置有两个螺旋传送部件81,螺旋传送部件81搅拌(混合)由色调剂供给部分(未示出)供给的显影剂(例如树脂性色调剂和金属载体的混合物)。薄膜形成辊97设置成与其相应的显影辊78的外周面相对。在沿显影辊78的旋转方向位于感光部件28的上游的一侧,相应的薄膜形成辊97设置成与相应的显影辊78的外周面间隔开。薄膜形成辊97限制显影剂在相应的显影辊78的外周面上的通过量,以便在相应的显影辊78上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显影剂层(薄层)。
每个显影辊78包括固定的磁辊(未示出)和圆筒形的显影套筒(未示出),该显影套筒可旋转地设置在磁辊的外侧。显影过程中在显影辊78和相应的感光部件28之间施加电压,以便形成电场。每个显影辊78在旋转的同时,使显影剂中的色调剂朝向相应的感光部件28上的静电潜像移动。
接下来,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的形成图像的处理。
如图1中所示,当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个单元处于操作状态时,将图像数据项转换成各种颜色的着色剂等级数据项,控制器36对图像数据项执行图像处理。着色剂等级数据项相继输出至各个曝光装置100Y、100M、100C和100K(参见图2)(具体细节将在下文中讨论)。在曝光装置100中,发射与各种颜色的着色剂等级数据项对应的曝光光束L(参见图3),并且对经过相应的充电辊72充电的各个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执行曝光操作,以便在各个感光部件28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辊78将形成在各个感光部件28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四个一次转印辊18Y、、18M、18C和18K通过多层转印操作将相继形成在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2Y、12M、12C和12K的感光部件28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6上。
二次转印辊20通过二次转印操作将通过多层转印操作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6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至从送纸部分46传送来的记录纸张P上。在定影单元60中,加热辊62和加压辊64对记录纸张P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定影后的记录纸张P由排出辊66排出到排出部分67。在完成色调剂图像的一次转印之后,清洁刮片76从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上去除例如任何残留色调剂或者纸粉。
接下来,在不区分色调剂颜色的情况下,描述曝光装置100Y、100M、100C和100K。
如图2中所示,每个曝光装置100是所谓的长形LED打印头(LPH)。如图1所示,曝光装置100设置在感光部件28下方,并且以感光部件28的旋转轴方向(图2中双头箭头M的方向)为纵向。曝光装置100从感光部件28下方对感光部件28进行曝光。另外,曝光装置100可从装置主体11上拆卸。
如图5A所示,曝光装置100包括设置有发光元件芯片110的基板120,发光元件芯片110具有成行地设置的发光元件110A。发光元件芯片110以交错排列的方式交替地设置,以便在发光元件(LED)110A的排列方向的端部的边界处,发光元件110A连续地设置在发光元件芯片110的连接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元件110A是发光二级管(LED),并且每个发光元件芯片110是LED芯片。
例如,在基板120上设置有驱动发光元件芯片110(发光元件110A)和光信号接收部分220(也参见图4)的驱动电路112。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基板120固定在壳体130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壳体130由金属板或金属块形成,该金属板或该金属块由例如铝或SUS制成。
如图2至图5A中所示,透镜阵列140是所谓的SELFOC(商标)透镜阵列(SLA),在该SELFOC透镜阵列中成行地设置有渐变折射率透镜(SELFOC(商标)透镜)142(参见图5A)。渐变折射率透镜142形成具有1倍放大率的直立实像。
支架132固定透镜阵列140和壳体130,该壳体130上固定有基板120,以便发光元件(LED)110A的发光点与透镜阵列140的焦平面相匹配。
包括例如光电二极管等光电检测器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沿纵向(即双头箭头M的方向)设置在基板120的端部。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但是光信号接收部分220的数目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一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或者三个或更多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
光信号接收部分220通过透镜阵列140(渐变折射率透镜142)接收由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将在下文中描述)发出的光信号S(参见图4),并且将光信号S转换成电信号。
电源线116通过设置在基板120的沿纵向的端面上的连接器118进行电连接,电源线116将电力从电源供给至每个曝光装置100。
如图2中所示,定位销134A和134B设置在曝光装置100的支架132的沿纵向(双头箭头M的方向)的各个端部附近。
当将曝光装置100安装在装置主体11上时,例如弹簧等推压单元(未示出)沿定位销134A和134B突出的方向推压曝光装置100。当相应的定位销134A和134B的端部碰到装置主体11的定位部件时,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光接收表面)28A和相应的曝光装置100之间的距离R1(参见图3)即为焦距。也就是说,曝光装置100相对于装置主体11定位并且固定在装置主体11上,从而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光接收表面)28A成为焦点位置。
如图6中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定位销134A和134B在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与旋转轴59对应的各个端部处碰到轴承50时,对相应的曝光装置100进行定位,从而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28A和相应的曝光装置100的透镜阵列140的曝光表面140A之间的距离R1(参见图3)成为焦距。虽然图6仅示出了感光部件28的驱动侧,但是其相反侧具有相同的结构。
如图6中所示,每个轴承50设置在壳体58上。发出光信号S的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固定在壳体58上的设置有驱动感光部件28的驱动齿轮56的一侧(也参见图7)。
如图4中所示,相应的光信号发出部分210的发光表面210A和相应的曝光装置100的曝光表面140A之间的距离R2限定在与决定距离R1的位置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位置之间,距离R1是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28A和相应的曝光装置100的曝光表面140A之间的距离。换言之,光信号发出部分210的发光表面210A固定在透镜阵列140的焦点位置或者焦点位置附近。
如上所述,将在控制器36(参见图1)中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项转换成各种颜色的着色剂等级数据项,并且将着色剂等级数据项依次输出到各个曝光装置100。在曝光装置100中,发出与各种颜色的着色剂等级数据项对应的曝光光束L(参见图3),并且对经过相应的充电辊72充电的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外周面执行曝光操作,从而在各个感光部件28上形成静电潜像。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作为电信号从控制器36发出的图像数据项通过信号发送结构101发送到曝光装置100,发送结构101设置在相应的曝光装置100的端部并且各自包括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和光信号接收部分220。
确切地说,如图4和图8中所示,图像数据项作为电信号从控制器36发出,以便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以光信号S的形式从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发出。
从相应的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发出的光信号S穿过相应的透镜阵列140(渐变折射率透镜142),以便光信号S聚焦在相应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的光接收表面220A上并且由该光接收表面220A接收。光信号接收部分220重新将光信号S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到驱动电路122。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A中所示,每个曝光装置100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通过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接收光信号S,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设置在排列方向的端部并且不用于对感光部件28进行曝光。
接下来,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优点。
每个曝光装置100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通过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接收光信号S。因此,没有必要另外单独设置光学部件或光学机构,并且信号在不与曝光装置100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光学通信发送至曝光装置100。因此,与利用电信号进行信号发送的结构相比,可以防止由例如连接器的接触失效而引起的信号非正常发送,由此能够以更高的可靠性发送信号。
由于渐变折射率透镜142形成具有1倍放大率的直立实像,因此当从曝光侧聚焦位置或来自曝光侧聚焦位置附近发出的光信号S从每个曝光表面140A入射时,光信号S聚焦在相应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上。也就是说,当光学接收部分220设置在相应的基板120上的设置有曝光发光元件芯片110(发光元件110A)的位置时,从曝光侧入射的光信号聚焦在相应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上。因此,没有必要为光信号接收部分220设置例如精确的定位机构。
每个曝光装置100的光信号接收部分220通过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接收光信号S,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设置在排列方向的端部并且不用于对感光部件28进行曝光。
与仅仅通过用于对感光部件28执行曝光的渐变折射率透镜142来接收光信号S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设置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并且可以以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在基板120上设置光信号接收部分220。
通过应用本发明在信号线中进行光学通信,可以容易地使用具有高接触可靠性且专用于电源的大容量连接器210。结果,与使用同一种连接器连接信号线和电源线的结构相比,减小了电源线的电压变化,电源线的电压变化是引起各个曝光发光元件110A的光量变化的因素。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实现各种模式。
例如,如图7中所示,虽然每个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和每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沿双头箭头M的方向设置在设置有驱动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相应的驱动齿轮56的一侧的端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9中所示,每个光信号发出部分210和每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可以沿双头箭头M的方向设置在与设置有驱动相应的感光部件28的相应的驱动齿轮56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
例如,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光信号接收部分220形成为仅仅通过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接收光信号S,渐变折射率透镜142A设置在排列方向(双头箭头M的方向)的端部并且不用于对感光部件28进行曝光,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光信号接收部分220也可以形成为通过用于对感光部件28进行曝光的渐变折射率透镜142来接收光信号S。
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应用本发明的曝光装置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除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其他装置。

Claims (6)

1.一种曝光装置,包括:
基板,其上成行地设置有多个曝光发光元件;
光学部件,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所述光学部件使从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上;以及
接收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光信号,并且将所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信号从设置在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的一侧的发光部分发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
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所述光信号。
3.一种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包括:
所述曝光装置,其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所述基板具有成行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曝光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所述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待曝光的曝光部件上,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
发光部分,其设置在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的一侧,并且发出待由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的光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发送机构,其中,
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
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所述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所述光信号。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其安装在装置主体上;
曝光装置,其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且包括基板、光学部件和接收部分,所述基板具有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旋转轴线方向成行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曝光发光元件,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基板形成为一体,所述光学部件设置有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并且使从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发出的曝光光束聚焦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及
发光部分,其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一侧,并且发出待由所述接收部分通过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的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多个曝光发光元件的排列方向的外侧,并且
所述曝光装置的所述接收部分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列方向的端部的不用于对待曝光的曝光部件进行曝光的一个或多个渐变折射率透镜接收光信号。
CN2010105903711A 2010-03-26 2010-12-09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22007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73360 2010-03-26
JP2010073360A JP2011203678A (ja) 2010-03-26 2010-03-26 露光装置、露光装置の信号伝達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0717A true CN102200717A (zh) 2011-09-28

Family

ID=4465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03711A Pending CN102200717A (zh) 2010-03-26 2010-12-09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35011A1 (zh)
JP (1) JP2011203678A (zh)
CN (1) CN10220071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3973A (zh) * 2012-12-28 2014-07-0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US9594223B2 (en) 2012-12-06 2017-03-14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o-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opto-electrical cables providing configurable connectivity between electrical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interfa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CN110785287A (zh) * 2017-06-16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CN11183080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2747A (zh) * 2003-08-27 2006-10-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光学图像的方法、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设备以及使用所述方法制作装置的处理
CN101372179A (zh) * 2007-08-20 2009-0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行扫描头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91611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90141115A1 (en) * 2005-09-12 2009-06-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Position of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2747A (zh) * 2003-08-27 2006-10-0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形成光学图像的方法、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设备以及使用所述方法制作装置的处理
US20090141115A1 (en) * 2005-09-12 2009-06-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Position of the Same
CN101372179A (zh) * 2007-08-20 2009-02-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行扫描头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US20090091611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ne Hea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4223B2 (en) 2012-12-06 2017-03-14 Corning Incorporated Opto-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s including opto-electrical cables providing configurable connectivity between electrical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interfaces, and relate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CN103913973A (zh) * 2012-12-28 2014-07-09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13973B (zh) * 2012-12-28 2016-05-11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785287A (zh) * 2017-06-16 2020-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CN110785287B (zh) * 2017-06-16 2021-08-20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打印头、成像设备及光学打印头的制造方法
US11366405B2 (en) 2017-06-16 2022-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print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optical print head
CN111830805A (zh) * 2019-04-18 2020-10-2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830805B (zh) * 2019-04-18 2024-05-10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35011A1 (en) 2011-09-29
JP2011203678A (ja)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2898B (zh)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US8922894B2 (en) Lens unit, exposure device, LED hea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reading apparatus
KR101356558B1 (ko) 피부착 부품의 부착 구조, 광 주사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1004579A (zh) 成像装置
JP62102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17A (zh) 曝光装置、用于曝光装置的信号发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627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ledヘッド、露光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読取装置
JP2018054822A (ja) 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ユニット、露光装置、led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61060A (ja) レンズアレイ、レンズユニット、露光装置、ledヘッド、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15063B2 (en) Removabl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1194079B2 (en) Lens unit, exposure device, LED hea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canning device
US9128408B2 (en) Exposure device, LED hea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reading apparatus
US8547410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944290B2 (ja) 画像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19553B2 (en) Exposur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491776B2 (en) Exposure device and light receiving device
JP2006184299A (ja) スキャ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10223725A1 (en) Imaging system
US6379482B1 (en)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the exposure device
CN109995961A (zh) 纸张搬送机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JP4552666B2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印刷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70041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18566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045890B2 (en) Multi-pass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85667A (ja) 遮光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ライン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