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039A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039A
CN110313039A CN201880012828.5A CN201880012828A CN110313039A CN 110313039 A CN110313039 A CN 110313039A CN 201880012828 A CN201880012828 A CN 201880012828A CN 110313039 A CN110313039 A CN 110313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ior member
electric wire
harness
functional exterior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28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英敏
水野芳正
平井宏树
东小园诚
丹治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0398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55166A1/ja
Publication of CN110313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6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on insulating boards, e.g. wiring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0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ultrasonic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1/00Use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101/12Thermoplast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68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dsorption
    • B29K2995/0069Permeability to liquids; Adsorption non-perme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4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separate protective tub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电线安装各种外装部件时能够共通地采用的安装结构。线束具备:形成为片状的功能性外装部件及以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中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电线。上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被焊接。作为线束的一形态,可考虑例如上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被超声波焊接的形态。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用的线束中向电线安装外装部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向电线安装片状的外装部件时,通过对外装部件的各端部和从该端部延伸出的电线的周围实施胶带卷缠而相对于电线对外装部件进行定位的技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2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外,作为向电线安装外装部件的一般的技术,也可想到粘接剂等。然而,在这些方法中,需要胶带或粘接剂等其他部件。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电线安装外装部件时能够省略胶带或粘接剂等其他部件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形态的线束具备:形成为片状的功能性外装部件及以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电线,上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焊接。
第二形态的线束以第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超声波焊接。
第三形态的线束以第二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在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中的与配置上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残留有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触抵的痕迹。
第四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隔音性的隔音部件。
第五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四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能够对上述电线进行屏蔽的屏蔽部件。
第六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五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耐磨损性而能够保护上述电线免受磨损的保护部件。
第七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能够对上述电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
第八形态的线束以第七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在上述散热部件的表面形成有与内部相比辐射率高的高辐射率部。
第九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八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作为承受对上述电线的拉伸力的抗拉构件发挥作用。
第十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九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在沿着上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抗拉强度高于与沿着上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拉强度。
第十一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十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防水性的防水部件。
第十二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十一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设于上述电线的端部的连接器焊接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
第十三形态的线束以第一至第十二形态中任一形态的线束为基础,其中,将上述电线固定于安装对象用的固定部件焊接于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至第十三形态,能够通过焊接将外装部件与电线直接固定。由此,在向电线安装外装部件时,能够省略胶带或粘接剂等其他部件。
特别是根据第二形态,能够简易地焊接。
特别是根据第三形态,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触抵于外装部件,因此电线不易损伤。
特别是根据第四形态,能够简易地赋予隔音结构。
特别是根据第五形态,能够简易地对电线进行屏蔽。
特别是根据第六形态,能够简易地保护电线。
特别是根据第七形态,能够简易地进行电线的散热。
特别是根据第八形态,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特别是根据第九形态,即使向线束施加拉伸力,电线也不易损伤。
特别是根据第十形态,即使向线束施加拉伸力,功能性外装部件也不易断裂。
特别是根据第十一形态,能够简易地对电线进行防水。
特别是根据第十二形态,连接器的定位也能够简易地进行。
特别是根据第十三形态,能够简易地安装固定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的仰视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进行超声波焊接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概略剖视图。
图9是表示功能性外装部件的变形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功能性外装部件的另一变形例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仰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剖切的概略剖视图。
线束10作为将搭载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设备彼此电连接的配线使用。线束10在车辆中配置于例如仪表板、车顶、车门等的周围。具体而言,线束10具备功能性外装部件30和电线12。线束10还具备连接器20和固定部件40。
功能性外装部件30形成为片状。如图1所示,功能性外装部件30形成为长方形片状。当然,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能够根据电线12的配置形态等而适当变更。功能性外装部件30是外装于电线12的部件。功能性外装部件30是对电线12具有隔音(消音、吸音、隔音等)、保护(耐磨损、耐拉伸、耐贯通等)、散热、屏蔽、防水等功能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的部件。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功能根据电线12的性质及配置电线12的部位的环境等而选择适当的功能。在此,电线12配置在与周围的部件可能会产生摩擦的部位,因此以功能性外装部件30是具有耐磨损性的保护片(保护部件)的例子进行说明。
上述保护片由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无纺布等的片材形成。在保护片由无纺布形成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热压等。另外,也可以是对纺粘无纺布等实施了压花加工的结构等。由此,能够使保护片变硬。另外,上述保护片的耐磨损性可以从作为结构的物理性质得到,也可以从作为原料的物理性质得到。例如,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保护片平坦地形成,但是可想到能够通过采用在该保护片的外表面设有凹凸的结构来提高保护片的耐磨损性。另外,例如可想到能够通过采用如上述那样对无纺布进行了热压的结构来使保护片变硬,而能够提高耐磨损性。另外,例如,可想到能够通过构成保护片的材料采用较硬的原料来提高耐磨损性。
电线12以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重叠的方式配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电线12仅配置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一主面31a侧,但是在中途可向另一主面31b侧移动。电线12只要包含至少一根即可。在此,电线12包含多根(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三根)。作为电线12,采用包含芯线14和覆盖芯线14的绝缘包覆16的绝缘电线12(参照图7)。芯线14由铜或铝等的导电性材料形成。芯线14可以为单线,也可以为绞合线。绝缘包覆16可以是将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E(polyethylene:聚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等的树脂等向芯线14的外周进行挤出成型而形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将涂布于芯线14的外周的漆膜等烧熔而形成的结构。
将电线12的绝缘包覆16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焊接。由此,将电线12和功能性外装部件30固定。
作为上述焊接手段,在此,采用超声波焊接。图4是表示进行超声波焊接的状况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超声波焊接通常通过在超声波焊接机80中的焊头82与砧座84之间夹入想要焊接的两个部件(在此为电线12及功能性外装部件30)来进行。在焊头82与砧座84之间配置的两个部件处于想要焊接的面彼此抵接的状态。
焊头82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抵接,向该一个部件赋予超声波振动。作为来自焊头82的超声波振动的传递形态,有纵向振动、横向振动等,能够根据焊接对象的部件的形状、物理性质等而适当选择。
砧座84对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进行支撑。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砧座84中的电线支撑面形成为平坦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
并且,当在焊头82与砧座84之间夹入有想要焊接的两个部件的状态下,从焊头82向一个部件赋予超声波振动时,以赋予的超声波振动为起因而产生摩擦或压缩等从而产生热能。由此,抵接面的一部分因该热能而熔融,两者接合。另外,既存在两个部件中的仅任一方熔融的情况,也存在两方熔融的情况。这可想到根据构成两个部件的材料的物理性质等来决定。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使焊头8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另一主面31b抵接而向功能性外装部件30赋予超声波振动。在此,在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情况下,通常存在按压焊头82的痕迹(以下,称为焊头痕迹34)会残留于部件的情况。因此,在线束10中,有时也会残留有焊头痕迹34。在此,使焊头8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另一主面31b抵接,因此可想到焊头痕迹34会如图2那样残留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另一主面31b。作为上述焊头痕迹34,可想到例如与形成于焊头82的凹凸形状对应的形状。当然,不是必须使焊头8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另一主面31b抵接,也可以使焊头82与电线12抵接而向电线12赋予超声波振动。在该情况下,可想到在电线12残留有焊头痕迹。然而,能够通过使焊头8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另一主面31b抵接,而在超声波焊接工序时抑制电线12的损伤。
在电线12的长度方向上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的区域可以沿着电线12的长度方向一连串地不中断地连续,也可以包含沿着电线12的长度方向而一部分中断的区间。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以沿着电线12的长度方向包含一部分中断的区间的方式断续地进行超声波焊接。此时,一个焊接部位的范围及相邻的焊接部位的间隔等只要根据接合强度等而适当设定即可。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沿着电线12的长度方向以恒定的间距断续地进行超声波焊接,但也可以存在间距不同的部分。
在电线12的周向上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的区域可以是沿着周向的全部区域,也可以是一部分区域。在电线12中的沿着周向的一部分区域被焊接的情况下,该区域可以是与半周相同或小于半周的区域,也可以是与四分之一周相同或小于四分之一周的区域。
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两个部件(在此,为电线12的绝缘包覆16及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的至少一个部件在抵接面中包含热塑性树脂。此时,优选的是两个部件双方在抵接面中包含热塑性树脂,且各个热塑性树脂的熔点为相同程度。此外,更优选的是两个部件这两方在抵接面中包含相同的热塑性树脂。由此,两个部件双方熔融,能够提高接合强度。
作为上述电线12,关于用途,可以为电源线,也可以为信号线。另外,关于粗细,可以较粗,也可以较细。另外,关于截面形状,可以为圆电线,也可以为方电线。在此,通常优选的是,超声波焊接开始时的两个部件的抵接面为了减小接触面积而成为凸形状。从该观点来说,在圆电线的情况下,无论周向的哪个位置都成为凸形状,因此不需要考虑配置方向,可以说是适合于超声波焊接的形状。
上述电线12的端部装入于连接器20。并且,在本线束10配置于车辆等中的配置对象部位的状态下,连接器20与搭载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设备侧的连接器连接。由此,本线束10被作为将搭载于车辆等的各种电气设备彼此电连接的配线使用。
在此,连接器20也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连接器20中的连接器壳体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重叠,该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焊接。连接器壳体21是例如以树脂等为材料而一体成型(注射成型)的部件。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焊头痕迹34残留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侧,但也可以是焊头痕迹残留于连接器壳体21侧。
另外,连接器壳体21上的焊接部位优选的是不会阻碍向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部位。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连接器壳体21中的电线12向外部延伸出的部分的周边部分被焊接,但也可以是使连接器壳体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突出而设置突出片并对该突出片进行焊接。
当然,不是必须对连接器20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进行焊接。在该情况下,连接器20可以通过粘接带或粘接剂等其他手段固定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也可以不固定。
在此,如图3所示,作为连接器20,采用压接类型的连接器20。更详细而言,连接器壳体21由第一部件23和能够与第一部件23合体的第二部件24构成。
第一部件23能够以使压接端子26中的能够压接于绝缘电线12的压接部27向外方露出的形态保持压接端子26。另外,第一部件23将压接端子26中的与对方侧导体连接的对方侧连接部28以能够与对方侧导体连接的形态予以收纳。第二部件24与第一部件23中的保持压接部27的部分相向配置,能够向压接部27按压绝缘电线12。并且,在使绝缘电线12以未剥皮的状态位于保持于第一部件23的压接端子26的压接部27上的状态下,通过第二部件24将绝缘电线12向压接部27按压,由此压接部27的一部分刺破绝缘电线12的绝缘包覆16并与芯线14抵接而电连接。
在此,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三根电线12全部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当然,在线束10包含多个电线12的情况下,可以包含不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的电线12。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三根电线12全部相同地被焊接。当然,在线束10包含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的多个电线12的情况下,焊接手段、焊接区域这样的焊接形态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三根电线12全部连接于相同的连接器20。当然,在线束10包含多个电线12的情况下,可以包含连接于不同的连接器20的电线12。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电线12呈直线状地配置。当然,电线12也可以弯曲地配置。并且,在线束10包含多个电线12的情况下,也可以是呈直线状地配置的电线12与弯曲地配置的电线12一起存在。在该情况下,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上多个电线12也可以形成分支。
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电线12相对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配置在接近于宽度方向中央的位置。当然,相对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配置电线12的路径不限于上述情况。也可以是,例如电线12相对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配置在靠近宽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另外,也可以是,例如电线12相对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倾斜地延伸。
固定部件40是将电线12固定于车身板或棒状部件等安装对象70用的部件。在此,固定部件40也焊接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焊头痕迹34残留于功能性外装部件侧,但是焊头痕迹也可以残留于固定部件40侧。在此,固定部件40具有柱部44和从柱部44的前端延伸的叶片部46,是以树脂等为材料而一体成型(注射成型)的被称为夹紧件或夹子的部件。
在固定部件40中设有支撑柱部44的板部42,该板部4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被焊接。另外,作为该板部42,可以使用所谓的胶带卷缠夹紧件中的被胶带卷缠的突出片等现有的结构,也可以新设置专用的结构。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部件40以向与配置电线12的一主面31a相反一侧的另一主面31b侧突出的方式安装。由此,抑制电线12与安装对象70的抵接,由此能够保护电线12免受安装对象70的影响。当然,固定部件40也可以以向一主面31a侧突出的方式安装。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线束10,能够通过焊接将外装部件30与电线12直接固定。由此,在向电线12安装外装部件30时,能够省略胶带或粘接剂等其他部件。
另外,电线12的绝缘包覆16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超声波焊接,因此能够简易地进行焊接。
另外,超声波焊接机80的焊头82触抵于外装部件30,因此电线12不易损伤。此时,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的与配置电线12的面(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一主面31a)相反一侧的面(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为另一主面31b)上残留超声波焊接机80的焊头82触抵的焊头痕迹34。
另外,功能性外装部件30具有耐磨损性,因此能够简易地保护电线12。
另外,设于电线12的端部的连接器20被焊接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因此连接器20的定位也能够简易地进行。
另外,将电线12固定于安装对象70用的固定部件40被焊接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因此能够简易地安装固定部件40。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110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110的概略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与到此为止说明的结构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线束110在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为具有屏蔽性的屏蔽部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不同。
上述屏蔽部件由例如金属箔、金属网、将金属箔层压于树脂片的部件或以导电性树脂为材料的片材等构成。另外,在使金属箔或金属网等金属部件与电线12直接抵接的情况下,可想到仅绝缘包覆16熔化而焊接于金属箔或金属网等。
在此,屏蔽部件具有能够卷缠于电线12的周围的程度的柔软性。并且,在屏蔽部件与电线12通过焊接而被固定的状态下,屏蔽部件卷缠于电线12的周围而覆盖电线12的周围。由此,屏蔽部件能够对内部的电线12进行屏蔽。另外,在屏蔽部件上设有形成有螺纹孔134的固定片132。并且,通过将该固定片132利用螺栓固定于车身板等而将屏蔽部件接地。当然,作为接地的方法,可以引出与屏蔽部件抵接的漏线等,也可考虑使固定于屏蔽部件的电线12的一部分与屏蔽部件导通而作为漏线使用。
根据这样构成的线束110,能够简易地对电线12进行屏蔽。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210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21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线束210在功能性外装部件230是承受作用于电线12的拉伸力的抗拉构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不同。
作为上述功能性外装部件230,可想到例如采用比电线12难以延伸的片材并且固定于功能性外装部件230的电线12的一部分如图6所示地挠曲的结构。例如,可想到电线12与功能性外装部件230沿着长度方向断续地焊接,电线12在相邻的焊接部位之间的部分挠曲。由此,即使向线束210施加沿着电线12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力,功能性外装部件230也能够承接该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向电线12施加过度的拉伸力。另外,在图6中,一部分焊接部位WP通过方形形状的图形夸张地绘出。
根据这样构成的线束210,即使向线束210施加拉伸力,电线12也不易损伤。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310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310的概略剖视图。另外,图7是电线12的沿着与长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束310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30是具有防水性的防水片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不同。
上述防水片由例如聚乙烯片等构成。防水片具有能够卷缠于电线12的周围的程度的柔软性。并且,在防水片与电线12被焊接后的状态下,防水片覆盖电线12的周围。由此,抑制水等向防水片的内部的进入。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防水片的未被焊接的部分覆盖焊接部位WP,但是不是必须这样。另外,防水片的卷绕结束部分可以通过粘接带或粘接剂等以没有间隙的方式固定。另外,不是必须防水片覆盖电线12的整个周围。例如,在想要相对于电线12抑制从一侧的遇水等的情况下,存在相对于电线12仅配置于一面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防水片也可以不具有能够卷缠于电线12的周围的程度的柔软性。
根据这样构成的线束310,能够简易地对电线12进行防水。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410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410的概略剖视图。
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束410在功能性外装部件430卷缠于电线12的周围并通过固定部件440维持该卷缠的状态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线束10不同。
在该情况下,在功能性外装部件430中,在与设置固定部件440的部分重叠的部分形成能够插通固定部件440的固定部的贯通孔432即可。
根据这样构成的线束410,能够简易地维持功能性外装部件430的卷缠状态。
{变形例}
到此为止,说明了焊接手段为超声波焊接的情况,但是作为焊接手段,不限于超声波焊接。例如,可以是电阻焊接等热焊接或激光焊接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保护片具有耐磨损性,但是不是必须这样。保护片也可考虑具有耐贯通性。在该情况下,保护片只要具备在车辆的使用环境下要求的耐贯通性即可。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为保护片,但是不是必须这样。也可考虑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为隔音片(隔音部件)。作为上述隔音片,是以例如无纺布、发泡树脂等为材料的片部件。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为隔音片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利用隔音片将焊接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电线12夹入的结构。由此,能够提高隔音性。另外,可以是弯曲隔音片而夹入电线12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有电线12的隔音片和与其分体设置的隔音片这两张隔音片夹入电线12的结构。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为金属制,但是也可想到将这样的金属制的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不作为屏蔽部件而作为散热部件使用。在将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作为散热部件使用的情况下,可想到使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与电线12在至少一部分的区域抵接,并使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向外部露出的结构。
另外,在将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作为散热部件使用的情况下,金属通常多是在导热率这一点上优异但是在辐射率(也称为放射率)这一点上不优异。因此,可想到如图9所示地在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表面形成高辐射率部138。高辐射率部138是辐射率比内部137高的部分。
在此,根据维恩位移定律,从物体通过热放射而放出的光的波长的峰值与物体的温度成反比例。另外,已知有存在即使材料相同但是辐射率根据物体的温度(光的波长)而取为不用的值的材料的情况。在此,由于想要提高搭载于车辆的线束110的辐射率,因此上述高辐射率部138相对于在车辆的使用环境下产生的高温度范围的峰值波长而具有较高的辐射率即可。
这样的高辐射率部138通过向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表面实施提高辐射率的表面处理而形成。可想到例如高辐射率部138是对内部137的金属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而形成的氧化覆膜。另外,也可想到例如高辐射率部138是通过对内部137的部件在其表面实施镀敷处理或涂装处理等而形成的镀敷部或涂装部。在涂装处理的情况下,该涂料有时也为树脂等。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高辐射率部138形成于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两个主面,但也可以仅形成于一个主面。在高辐射率部138仅形成于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一个主面的情况下,可以为配置电线12一侧的主面,也可以为其相反侧的主面。另外,高辐射率部138可以形成于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主面的整个区域,也可以仅形成于一部分的区域。在高辐射率部138仅形成于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主面中的一部分的区域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于配置电线12的部分,也可以不形成于该部分。优选的是,高辐射率部138形成于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中的朝外的面。另外,在线束110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当在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中的无法期待基于传导、对流的排热的部分形成高辐射率部138时,该部分的排热更有效。
通过形成高辐射率部,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散热。其结果是,能够将电线12的温度上升抑制得较低,因此能够减小电线12的尺寸。另外,在功能性外装部件130中,散热量增多,相应地能够减少所需的蓄热量,因此能够减薄功能性外装部件130的厚度。
另外,存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在其主面的扩展方向中的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抗拉强度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将抗拉强度大的方向设为电线12的延伸方向。这是因为,在向车辆安装线束10时等,功能性外装部件30被沿着电线12的延伸方向拉拽的可能性高于被沿着与电线1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拉拽的可能性,而且此时的拉伸力也高于前者的拉伸力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通过将抗拉强度较大的方向设为电线12的延伸方向而线束10即使被沿着该延伸方向较强地拉拽也不易损伤,因此在车辆安装时容易配置线束10。例如,作为使用为抗拉构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功能性外装部件230,优选的是使用这样的抗拉强度具有异向性的功能性外装部件30。
在此,功能性外装部件30只要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抗拉强度不同即可,材料、制法等任意。例如,可以是单轴延伸膜、双轴延伸膜那样通过挤出成型等而形成的片材在制造时延伸,由此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不同的结构。另外,在纺粘无纺布那样长纤维无纺布中,通常,在纤维延伸的方向上抗拉强度较强。
另外,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例如如图10所示,可以附加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抗拉强度不同的形状。在图10所示的功能性外装部件530的例子中,通过改变压缩部分538的形状来使抗拉强度不同。更详细而言,功能性外装部件530通过被实施压花加工等压缩加工而具有与周围部分537相比被压缩的压缩部分538。此时,压缩部分538如长方形或椭圆形等那样形成为一方较长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功能性外装部件530中,可认为压缩部分538的沿着长度方向的抗拉强度高于压缩部分538的沿着宽度方向的抗拉强度高。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多个压缩部分538以沿着纸面中的纵向、横向排列的方式形成。在各方向上多个压缩部分538朝向相同的方向。更详细而言,多个压缩部分538以其宽度方向与纸面纵向一致的方式排列。另外,多个压缩部分538以其长度方向与纸面横向一致的方式排列。在该情况下,功能性外装部件530至少在沿着纸面横向的中间部的位置处,如图10所示无论在沿着纸面横向的哪个位置处,都在该位置处的沿着纸面纵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形成压缩部分538即可。这是因为,当在功能性外装部件530的沿着纸面横向的中间部的所在位置,没有沿着该位置的纸面纵向形成压缩部分538时,在向功能性外装部件530沿着纸面横向施加了拉伸力时在该部分应力可能会集中。
另外,功能性外装部件30在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容易度有时会不同。例如,在安装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部分处以呈直线状地延伸的方式配置电线12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的不易延伸的方向设为电线12的延伸方向。由此,电线12容易维持成呈直线状地延伸的状态。另外,与难以延伸相应地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负担作用于电线12的拉伸力的一部分时,其比例升高。因此,也能够期待作为抗拉构件的效果。另外,在将功能性外装部件30绕着电线12卷缠,或者在使电线12沿着加强件等的棒状部件的状态下将功能性外装部件30绕着棒状部件卷缠的情况下,能够沿着功能性外装部件30容易延伸的方向卷缠,因此卷缠变得容易。
另外,例如,在安装功能性外装部件30的部分处将电线12以弯曲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的容易延伸的方向设为电线12的延伸方向。由此,容易使功能性外装部件30追随电线12的弯曲。
在此,功能性外装部件30只要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延伸容易度不同即可,材料、制法等任意。例如,可以是如单轴延伸膜、双轴延伸膜那样通过挤出成型等而形成的片材在制造时延伸,由此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容易度不同的结构。另外,在纺粘无纺布那样长纤维无纺布中,通常,容易沿着与纤维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功能性外装部件30中,也可以附加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上的延伸容易度不同的形状。例如,在上述图10所示的功能性外装部件530的例子中,可考虑通过使压缩部分538的形状成为上述那样的形状而纸面纵向比纸面横向容易延伸。
另外,在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既存在抗拉强度大的方向与难以延伸的方向一致的情况,也存在不同的情况。另外,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既存在虽然抗拉强度不同但是延伸容易度相同的情况,也存在虽然抗拉强度相同但是延伸容易度不同的情况。
另外,到此为止,说明了在一根电线12中,将芯线14的紧外侧覆盖的绝缘包覆16直接与功能性外装部件30焊接的情况,但是不是必须这样。例如,在具备芯线、覆盖芯线的第一绝缘包覆、覆盖第一绝缘包覆的屏蔽层、覆盖屏蔽层的第二绝缘包覆的一根屏蔽电线那样具备多个绝缘包覆的电线中,可想到对最外层的第二绝缘包覆与功能性外装部件进行焊接。另外,例如,在具备多个电线12和覆盖多个电线12的周围的鞘的线缆中,也可想到对鞘与功能性外装部件进行焊接。在该情况下,可以将该鞘看作电线12中的绝缘包覆之一。
另外,到此为止,说明了使用压接连接器20作为连接器20的情况,但是不是必须这样。例如,连接器也可以是收纳连接于电线12端部的端子的连接器。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能够适当组合。例如,也可想到功能性外装部件通过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的多个片材组合而构成。
如以上那样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说明所有方面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想到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 线束
12 电线
14 芯线
16 绝缘包覆
20 连接器
21 连接器壳体
23 第一部件
24 第二部件
26 压接端子
27 压接部
30 功能性外装部件
31a 一主面
31b 另一主面
34 焊头痕迹
40 固定部件
42 板部
44 柱部
46 叶片部
80 超声波焊接机
82 焊头
84 砧座。

Claims (13)

1.一种线束,具备:
形成为片状的功能性外装部件;及
以在沿着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与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的方式配置的电线,
所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电线的绝缘包覆与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重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超声波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中的与配置所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残留有超声波焊接机的焊头触抵的痕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隔音性的隔音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能够对所述电线进行屏蔽的屏蔽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耐磨损性而能够保护所述电线免受磨损的保护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能够对所述电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其中,
在所述散热部件的表面形成有与内部相比辐射率高的高辐射率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作为承受对所述电线的拉伸力的抗拉构件发挥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在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的抗拉强度高于与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抗拉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包含具有防水性的防水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设于所述电线的端部的连接器焊接于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其中,
将所述电线固定于安装对象用的固定部件焊接于所述功能性外装部件。
CN201880012828.5A 2017-02-23 2018-02-06 线束 Pending CN1103130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2135 2017-02-23
JP2017032135 2017-02-23
JP2017-151457 2017-08-04
JP2017151457A JP6497420B2 (ja) 2017-02-23 2017-08-04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CT/JP2018/003985 WO2018155166A1 (ja) 2017-02-23 2018-02-06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039A true CN110313039A (zh) 2019-10-08

Family

ID=6336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2828.5A Pending CN110313039A (zh) 2017-02-23 2018-02-06 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67721B2 (zh)
JP (3) JP6497420B2 (zh)
CN (1) CN110313039A (zh)
DE (1) DE112018000959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6637A (zh) * 2019-10-31 2022-06-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的配置构造体
CN114730649A (zh) * 2019-11-20 2022-07-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配置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4830266A (zh) * 2019-12-20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
CN11734783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监测采集分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44410B2 (ja) 2017-05-10 2021-03-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870533B2 (ja) * 2017-08-23 2021-05-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部品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電気部品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組付構造
JP7298621B2 (ja) * 2018-09-28 2023-06-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WO2020121432A1 (ja) 2018-12-12 2020-06-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CN113168937A (zh) 2018-12-12 2021-07-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布线构件及包装形态的布线构件
JP7111185B2 (ja) 2019-01-18 2022-08-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WO2020157929A1 (ja) 2019-01-31 2020-08-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及び配線部材の配設構造
JP6583597B1 (ja) 2019-03-06 2019-10-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及び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JP6579297B1 (ja) 2019-03-06 2019-09-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DE112019006982T5 (de) 2019-03-06 2021-11-25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Mit Fixierungselement ausgestattetes Verdrahtungsbauteil und Fixierungsstruktur für Verdrahtungsbauteil
WO2020178997A1 (ja) 2019-03-06 2020-09-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及び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の製造方法
JP7131439B2 (ja) * 2019-03-07 2022-09-0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878640B2 (en) * 2019-03-29 2024-01-2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Wiring module
DE112019007121T5 (de) 2019-03-29 2021-12-16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Verkabelungsbauteil
CN113632180A (zh) 2019-03-29 2021-11-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部件
JP7056621B2 (ja) 2019-04-05 2022-04-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38604B2 (ja) 2019-05-29 2023-03-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79520B2 (ja) 2019-05-30 2023-05-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140052B2 (ja) 2019-05-31 2022-09-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75870B2 (ja) 2019-05-31 2023-05-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26111B2 (ja) 2019-05-31 2023-0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47758B2 (ja) 2019-05-31 2023-03-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7140053B2 (ja) 2019-05-31 2022-09-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WO2020241630A1 (ja) 2019-05-31 2020-12-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79527B2 (ja) 2019-05-31 2023-05-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90083B2 (ja) * 2019-07-31 2023-06-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314694B2 (ja) * 2019-08-01 2023-07-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184019B2 (ja) 2019-11-14 2022-12-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7184020B2 (ja) 2019-11-14 2022-12-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7294082B2 (ja) 2019-11-20 2023-06-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7358935B2 (ja) 2019-11-21 2023-10-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298451B2 (ja) * 2019-11-22 2023-06-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7314793B2 (ja) * 2019-12-20 2023-07-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7028854B2 (ja) * 2019-12-26 2022-03-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7456190B2 (ja) 2020-02-28 2024-03-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2021163568A (ja) * 2020-03-31 2021-10-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配線部材
JP2020145196A (ja) * 2020-04-15 2020-09-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固定部材付き配線部材
CN111431112A (zh) * 2020-04-19 2020-07-17 季仁芝 一种用于电力铺设的缆线连接装置
WO2022244528A1 (ja) * 2021-05-21 2022-11-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DE102022115225A1 (de) 2022-06-20 2023-12-21 Lisa Dräxlmaier GmbH Verfahren zum bandagieren von leitungssätzen und halteteilsetze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2408U (ja) * 1982-06-16 1983-12-2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ネス
JPH0546608U (ja) * 1991-11-28 1993-06-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H07320544A (ja) * 1994-05-13 1995-12-08 Whitaker Corp:The 多芯ケーブル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11346416A (ja) * 1998-03-31 1999-12-14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ケーブル用防災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防災工法
US20020096358A1 (en) * 2001-01-19 2002-07-25 Yazaki Corporation, Tokyo, Japan Cable-enrolling conductive thin-film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2029504A (ja) * 2010-07-26 2012-02-09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シールド付外装
JP2013240244A (ja) * 2012-05-17 2013-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及び被覆部材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並びに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の取付方法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の使用方法
US8740223B1 (en) * 2009-05-07 2014-06-03 Dan Alp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connec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power cords
JP2015076952A (ja) * 2013-10-08 2015-04-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外装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5899A (en) * 1972-09-07 1976-05-19 Rists Wires & Cables Ltd Wiring harness
JPS54126283A (en) 1978-03-24 1979-10-0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Metal foil laminate for tension member
JPS5596516A (en) 1979-01-19 1980-07-22 Pioneer Communications Kk Switch
JPS58192408A (ja) 1982-05-06 1983-11-0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冷却空気循環式密閉形配電盤設備の冷却システム
US4589584A (en) * 1985-01-31 1986-05-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polymeric conductive material
US4918261A (en) * 1986-06-04 1990-04-17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wire harness attaching unit
US4730764A (en) * 1987-04-06 1988-03-15 American Technology, Inc. Ultrasonic welding wire termination apparatus
JPH0546608A (ja) 1991-08-09 1993-02-26 Fuji Xerox Co Ltd 文書処理装置
JP3190099B2 (ja) * 1992-03-30 2001-07-16 アーキヤマデ株式会社 防水シート
JP3340464B2 (ja) 1992-05-29 2002-11-0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ハーネス製造装置
JPH07222332A (ja) 1994-01-31 1995-08-18 Sharp Corp 取付装置
US6019271A (en) * 1997-07-11 2000-02-01 Ford Motor Company Method for ultrasonic bonding flexible circuits
US6528731B2 (en) 2000-11-24 2003-03-04 Yazaki Corporation Flat shield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101236A1 (de) * 2001-01-12 2002-07-25 Schunk Ultraschall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Leitern
DE102005037663A1 (de) * 2005-08-05 2007-02-08 Tesa Ag Verwendung eines Klebebandes mit einem Träger aus einem Spinnvlies, der einseitig mit einem druckempfindlichen Kleber zumindest partiell beschichtet ist
JP2011207255A (ja) * 2010-03-29 2011-10-20 Toyoda Gosei Co Ltd 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89370B2 (ja) * 2010-11-29 2015-10-07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6224306B2 (ja) 2012-05-08 2017-11-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JP2014204485A (ja) * 2013-04-02 2014-10-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79113B2 (ja) 2013-10-03 2016-08-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5074365A (ja) 2013-10-10 2015-04-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シート材モジュール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2408U (ja) * 1982-06-16 1983-12-21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ネス
JPH0546608U (ja) * 1991-11-28 1993-06-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H07320544A (ja) * 1994-05-13 1995-12-08 Whitaker Corp:The 多芯ケーブル及びそれを使用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JPH11346416A (ja) * 1998-03-31 1999-12-14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ケーブル用防災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防災工法
US20020096358A1 (en) * 2001-01-19 2002-07-25 Yazaki Corporation, Tokyo, Japan Cable-enrolling conductive thin-film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740223B1 (en) * 2009-05-07 2014-06-03 Dan Alp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connections between electrical power cords
JP2012029504A (ja) * 2010-07-26 2012-02-09 Yazaki Corp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シールド付外装
JP2013240244A (ja) * 2012-05-17 2013-11-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及び被覆部材付き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並びに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の取付方法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被覆部材の使用方法
JP2015076952A (ja) * 2013-10-08 2015-04-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用外装材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16637A (zh) * 2019-10-31 2022-06-1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的配置构造体
CN114616637B (zh) * 2019-10-31 2024-04-1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的配置构造体
CN114730649A (zh) * 2019-11-20 2022-07-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配置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4730649B (zh) * 2019-11-20 2024-04-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的配置结构及配线构件
CN114830266A (zh) * 2019-12-20 2022-07-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
CN114830266B (zh) * 2019-12-20 2024-03-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配线构件
CN117347838A (zh) * 2023-12-05 2024-01-05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监测采集分机装置
CN117347838B (zh) * 2023-12-05 2024-02-20 黑龙江瑞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室外监测采集分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67721B2 (en) 2020-12-15
JP2018137208A (ja) 2018-08-30
DE112018000959T5 (de) 2019-12-12
JP2019079828A (ja) 2019-05-23
JP6806203B2 (ja) 2021-01-06
DE112018000959B4 (de) 2024-05-16
JP2019207888A (ja) 2019-12-05
JP6497420B2 (ja) 2019-04-10
US20190392963A1 (en)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3039A (zh) 线束
JP679847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10326061B (zh) 线束
JP5450949B2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シールド電線の製造方法
US6858804B2 (en) Cable-enrolling conductive thin-film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8155166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579227B1 (ja) 配線部材
CN111902886B (zh) 线束和线束的制造方法
JP693050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97473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114365236B (zh) 配线部件
WO2014050196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20240120130A1 (en) Wiring member-equipped adherend
JP6940277B2 (ja) 回路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回路体の製造装置
JP2003219530A (ja) シールド電線とアース線の接続方法、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用超音波溶着装置
JP4855572B2 (ja) 平型シールドハーネス及び平型シールド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81971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9213454A (ja) 配線部材
CN113646851B (zh) 配线部件
WO2022270284A1 (ja) 電気機器と配線部材との接続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