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9368A -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9368A
CN108699368A CN201680082685.6A CN201680082685A CN108699368A CN 108699368 A CN108699368 A CN 108699368A CN 201680082685 A CN201680082685 A CN 201680082685A CN 108699368 A CN108699368 A CN 1086993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ink composition
printing ink
metallic
ta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26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9368B (zh
Inventor
清都尚治
渡边康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6993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3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9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93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7Thiols
    • C08K5/378Thiol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08Printing inks based on natural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31Gol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2Physical properties
    • C08K2201/003Additives being defined by their dia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6Additives defined by their aspect ratio

Abstract

一种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该油墨组合物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图像,油墨组合物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和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Description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包含金属粒子的油墨组合物。
例如,作为具有高金属镜面光泽的油墨组合物,已知有包含颜料分散液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具有高金属镜面光泽的油墨组合物着眼于铝作为较廉价的金属材料,保存稳定性优异,20度、60度、85度的镜面光泽度分别显示为200、200、100以上的数值;所述颜料分散液包含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金属颜料,在将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面上的长径设为X、短径设为Y、厚度设为Z的情况下,由平板状金属粒子的X-Y平面的面积求得的当量圆直径的50%平均粒径R50为0.5~3μm,且满足R50/Z>5的条件(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
另外,作为能够制作具有金属光泽的记录物、记录稳定性优异、且介质(记录介质)对应性及定影性优异的油墨组合物,已知有含有颜料、有机溶剂、定影树脂的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合物中的颜料由金属箔片构成,该金属箔片的平均厚度为30nm以上且100nm以下,50%体积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上且4.0μm以下,且粒度分布中的最大粒径为12μm以下(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1-149028号公报)。
另外,已知有一种含有经成形的过渡金属粒子(颜料)以及粘结剂的涂层组合物,该过渡金属粒子具有最长尺寸为20nm~500nm的边长及4~30nm的厚度,其中,颜料与粘结剂的比是得到的涂层作为视角的功能显示出颜色的变化的比,而且,已知该涂层组合物为印刷油墨(例如,参见日本特表2013-512291号公报)。
另外,作为可以印刷具有金属效果的可变模式的喷墨油墨,已知有含有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喷墨油墨(例如,参见日本特表2009-507692号公报)。
另外,作为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且对印刷介质的定影性优异的图像的油墨,已知有包含平均粒径为3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银粒子的油墨(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2-143871号公报)。
另外,作为可以用于形成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且具有优异的耐擦性的图像的油墨组合物,已知有包含平均粒径为5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银粒子、蜡粒子及水的油墨组合物(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12-041378号公报)。
另外,已知有喷墨印刷用导电性油墨,该导电性油墨优选用于形成电子电路,导电性油墨包含具有立方体或平板状形式的银粒子的银粒子分散体而成,银粒子分散体的尺寸分布具有最大0.5的变异系数(例如,参见日本特表2008-523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使用铝粒子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因此,有时因铝粒子的表面氧化而造成所形成的图像的镜面光泽度降低。在油墨含有水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铝粒子的表面氧化及图像镜面光泽度的降低。
另外,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1-149028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所含有的金属粒子的粒子尺寸较大,因此金属粒子的分散性差。因此,在通过喷墨法利用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1-149028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喷墨头的喷嘴容易发生堵塞(即,容易使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降低)。
为了抑制喷墨头的喷嘴堵塞,减小油墨组合物中的金属粒子的粒子尺寸是有效的。
然而,在减小油墨组合物中的金属粒子的粒子尺寸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有时会产生色调(具体而言为彩色色调。以下相同)。作为其理由,可认为由减小金属粒子的粒子尺寸引起的等离子共振的影响。
例如,使用日本特表2013-512291号公报中记载的印刷油墨所形成的图像为“显示出作为视角的功能显示出颜色的变化”的图像,即,具有色调的金属色调的图像。
另外,在使用日本特表2009-5076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387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2-041378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当金属粒子的尺寸较小时,有时图像也会产生色调(彩色色调)。
另外,日本特表2008-523246号公报中记载的导电性油墨原本是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电子电路的导电性油墨,而不是用于形成图像的油墨。
如上所述,日本特表2013-512291号公报、日本特表2009-5076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38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41378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8-523246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难以形成具有镜面光泽度、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即,中性金属色调的图像)。
另外,如上所述,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1-149028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组合物存在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差的问题。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具有镜面光泽度、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也优异的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具体手段包含以下方式。
<1>一种油墨组合物,其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图像,
所述油墨组合物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和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为24MPa1 /2以上的有机溶剂,
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2>根据<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
<3>根据<1>或<2>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选自由金、银及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总量为80质量%以上的银。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相对于平均厚度的比即平均径厚比为10以上。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10nm~300nm。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为3质量%~10质量%。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上述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为5质量%~80质量%。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相对于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为0.2以下。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水。
<11>根据<10>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明胶。
<12>根据<1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有质量相对于明胶的含有质量的比为1~100。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有机溶剂为选自由丙二醇、甘油及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下述式(1)所定义的pKsp为13以上的银离子捕集剂,
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银,
pKsp=-logKsp…式(1)
式(1)中,Ksp表示25℃下的银盐的溶度积。
<15>根据<14>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银离子捕集剂为包含巯基及含氮杂环结构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机化合物。
<16>根据<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用于利用喷墨法的装饰印刷。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具有油墨赋予工序,即通过喷墨法将<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赋予至基材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提供能够形成具有镜面光泽度、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从喷墨头的喷出性也优异的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実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分别包含“~”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在组合物中存在多个相当于各成分的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组合物中的各成分量是指组合物中存在的该多个物质的总量。
在本说明书中,“工序”这一术语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而且即使是在与其他工序不能明确地区分的情况下,只要能实现该工序预期的目的,也包含在本术语中。
在本说明书中,“光”为包含γ射线、β射线、电子束、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之类的活性能量射线的概念。
在本说明书中,“色调”是指彩色(红色、蓝色、黄色等)色调。
<油墨组合物>
本公开的油墨组合物(下面,也简称为“油墨”)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和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另外,本公开的油墨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图像。
在本说明书中,“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是指,在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所含的波长中显示出最大吸光度的波长。
下面,也将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简称为“最大吸收波长”。
根据本公开的油墨,能够形成具有镜面光泽度、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另外,本公开的油墨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也优异。
在本说明书中,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优异是指从喷墨头的喷嘴喷出油墨时,能够抑制喷嘴堵塞。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从喷墨头的喷嘴的喷出性简称为“喷出性”。
通过本公开的油墨可得到上述效果的理由推测如下。但是,本公开的油墨不限定于以下理由。
在使用包含具有可见光区域的波长以下的尺寸的粒径的金属粒子的油墨(例如,日本特表2013-512291号公报、日本特表2009-50769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387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2-041378号公报中记载的油墨)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图像有时会产生色调。其理由可推测如下。
具有可见光区域的波长以下的尺寸的粒径的金属粒子会产生等离子共振。由于该等离子共振,有时金属粒子会吸收可见光区域中的特定波长的光。一般认为,油墨中的金属粒子吸收可见光区域中的特定波长的光的结果是,使用该油墨所形成的图像产生色调。例如,一般认为,若金属粒子的形状为立方体形或球形,则金属粒子会吸收可见光区域中的特定波长的光,所形成的图像产生色调。
关于这一点,在本公开的油墨中,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即,近红外区域)内。因此,在使用本公开的油墨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可抑制所形成的图像的色调。
作为本公开的油墨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近红外区域内的理由之一,一般认为是油墨包含平板状金属粒子(即,平板形的金属粒子)。就平板状金属粒子而言,即使在粒子尺寸减小而产生等离子共振的情况下,也会因等离子共振而使吸收波长存在于近红外区域而不是可见光区域。因此,一般认为,通过使油墨包含平板状金属粒子,油墨的最大吸收波长会存在于近红外区域。
本说明书中,图像的色调通过测量饱和度(Metric saturation)值评价。
测量饱和度值越低,表示图像的色调越被抑制。
另外,本公开的油墨包含平板状金属粒子,因此所形成的图像的镜面光泽度优异。
在本说明书中,图像的镜面光泽度通过20°光泽度、60°光泽度及官能评价(通过目测进行的图像评价)进行评价。
20°光泽度及60°光泽度,无论哪一个,其数值越高,表示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越优异。
另外,本公开的油墨通过包含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SP值)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油墨的喷出性提高,且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提高。
具体而言,通过使有机溶剂的沸点为150℃以上,可抑制因有机溶剂挥发导致的喷嘴堵塞,其结果油墨的喷出性提高。
另外,通过使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值)为24MPa1/2以上,在赋予至基材上的油墨(即,图像)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提高,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取向性提高。其结果是,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提高。
根据本公开的油墨,一般认为,基于以上理由,能够形成具有镜面光泽度、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另外,能够抑制喷墨头的喷嘴的堵塞。
在本公开中,优选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至少一种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由此,在所形成的图像中,可抑制平板状金属粒子表面的氧化,因此可进一步抑制由该氧化引起的图像镜面光泽度的降低。
作为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优选为金(Au)、银(Ag)、铂(Pt)、铜(Cu)、镍(Ni)或铑(Rh)。
作为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从图像的镜面光泽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金、银或铂,更优选为金或银。
作为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从进一步抑制图像的色调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银或铂,特别优选为银。
平板状金属粒子优选包含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总量为80质量%以上的银。由此,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进一步提高,且可进一步抑制图像的色调。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相对于平均厚度的比即平均径厚比优选为10以上。
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为10以上,则更容易使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区域。因此,更容易抑制图像的色调。
另外,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为10以上,则可抑制平板状金属粒子的侧面(即,主平面以外的面)的光散射,因此,图像的镜面光泽度也提高。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作为上限,优选为50,更优选为40,特别优选为30。
在此,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是指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相对于平均厚度的比〔平均当量圆直径/平均厚度〕。
稍后说明求出平均当量圆直径、平均厚度及平均径厚比的方法。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优选为10nm~300nm。
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300nm以下,则油墨的喷出性进一步提高。
进而,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300nm以下,则油墨的经时稳定性也优异。
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10nm以上,则变得更容易制造平板状金属粒子。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优选为50nm~300nm,更优选为100nm~250nm。
相对于油墨整体,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10质量%,特别优选为3质量%~8质量%。
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则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进一步提高。
若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下,则油墨的喷出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本公开的油墨中,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相对于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下面,也称为“吸光度比〔波长500nm/最大吸收波长〕”或“吸光度比〔500nm/最大〕”)优选为0.3以下,更优选为0.2以下。
若吸光度比〔500nm/最大〕为0.3以下,则可进一步抑制图像的色调。
从油墨的操作性的观点、及降低环境负担的观点等考虑,本公开的油墨优选进一步含有水。
另外,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包含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情况下,即使在油墨含有水时,也能够抑制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氧化,能够抑制因该氧化导致的图像镜面光泽度的降低。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的情况下,相对于油墨的总量,油墨中的水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上。
另一方面,从油墨喷出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油墨总量,油墨中的水含量优选为9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以下。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的情况下,优选进一步含有明胶。
由此,由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油墨的喷出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明胶的情况下,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有质量相对于明胶的含有质量的比(下面,也称为“质量比〔平板状金属粒子/明胶〕”)优选为1~100。
另外,在本公开的油墨中,有机溶剂优选为选自由丙二醇、甘油及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由此,油墨的喷出性进一步提高,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进一步提高。
下面,对本公开的油墨中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平板状金属粒子>
本公开的油墨含有至少一种平板状金属粒子。
平板状金属粒子为具有平板形状的金属粒子。
在此,“平板状”是指具有两个主平面的形状。
油墨中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的优选范围如上所述。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形状)
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形状,只要为平板状即具有两个主平面的形状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形状,例如,可举出: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等。其中,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较低方面,优选为六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及圆形(下面,也称为“六边形或圆形”)。
作为圆形,只要在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从主平面的上方观察平板状金属粒子时无角、且为圆形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作为六边形,只要在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从主平面的正交方向观察平板状金属粒子时为六边形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六边形的角可以为锐角也可以为钝角,在可以减少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方面,优选为钝角。
在平板状金属粒子中,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总个数,六边形或圆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优选为60个数%以上,更优选为65个数%以上,特别优选为70个数%以上。若六边形或圆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比率为60个数%以上,则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率进一步降低。
在此,个数%是指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中的六边形或圆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个数的比率(百分率)。个数%通过利用TEM从主平面方向观察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而求得。
(平均当量圆直径及变异系数)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的优选范围如上所述。
在本说明书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是指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当量圆直径的个数平均值。
每个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当量圆直径基于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图像(TEM图像)求得。详细而言,将与TEM图像中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面积(投影面积)具有相同面积的圆的直径作为当量圆直径。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的测定方法的例子如稍后说明的实施例所示。
另外,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的变异系数,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特别优选为20%以下。
在此,平板状金属粒子的粒度分布中的变异系数是指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当量圆直径(粒度分布)的标准偏差除以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当量圆直径的个数平均值(平均当量圆直径)并乘以100而得到的值(%)。
(平均厚度)
从油墨中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及油墨的喷出性的观点考虑,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优选为30nm以下,更优选为5nm~20nm,特别优选为5nm~16nm,进一步特别优选为5nm~12nm。
在本说明书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是指500个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厚度的个数平均值。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厚度通过FIB-TEM(Focused Ion Beam-Transmissionelectron microscopy)法来测定。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的测定方法的例子如稍后说明的实施例所示。
(平均径厚比)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的优选范围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是指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相对于平均厚度的比〔平均当量圆直径/平均厚度〕。
(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合成方法)
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合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例如,作为合成三角形~六边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方法,可举出:化学还原法、光化学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等液相法等。
其中,在形状和尺寸控制性方面,优选为化学还原法或光化学还原法。
在合成三角形~六边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情况下,在合成后,可以通过进行例如利用硝酸、亚硫酸钠等溶解银的溶解物种的蚀刻处理、通过加热的老化处理等,使三角形~六边形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角钝化。
作为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合成方法,除上述以外,也可以预先在薄膜、玻璃等透明基材的表面上固定晶种,然后使金属粒子(例如Ag)结晶并生长为平板状。
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为了赋予所需特性,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处理。
作为进一步的处理,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4-184688号公报的段落〔0068〕~〔0070〕中记载的形成高折射率壳层;日本特开2014-184688号公报的段落〔0072〕~〔0073〕中记载的添加各种添加剂等。
<明胶>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的情况下,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本公开的油墨优选含有至少一种明胶。
特别是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的情况下,当油墨还包含至少一种明胶时,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显著提高。
作为明胶,可举出:在源自胶原的衍生过程中伴随利用石灰等碱的处理的碱处理明胶;伴随利用盐酸等酸的处理的酸处理明胶;伴随利用水解酶等酶的处理的酶处理明胶;氧处理明胶;作为明胶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的氨基、亚氨基、羟基或羧基被具有一个可以与这些官能团反应的基团的试剂改性而成的改性明胶(例如,邻苯二甲酸化明胶、琥珀酸化明胶、偏苯三酸化明胶等);例如日本特开昭62-215272号222页左下栏第6行至225页左上栏最后一行等中记载的本领域中常用的明胶等。
从平板状金属粒子在油墨中的分散性的观点考虑,明胶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5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200000。
在本说明书中,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得的值。
使用HLC-8020GPC(东曹株式会社制造)、且使用三根TSKgel(注册商标)、SuperMultipore HZ-H(东曹株式会社制造、4.6mmID×15cm)作为色谱柱、使用THF(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来进行上述GPC。
另外,使试样浓度为0.45质量%、流速为0.35ml/min、样品注入量为10μl、测定温度为40℃,使用差示折射率(RI)检测器来进行GPC。
由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标准试样TSK standard、polystyrene”:“F-40”、“F-20”、“F-4”、“F-1”、“A-5000”、“A-2500”、“A-1000”、“正丙基苯”8个样品制作校准曲线。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除明胶以外的分散剂。
作为除明胶以外的分散剂,可举出除明胶以外的树脂、多糖类等。
作为除明胶以外的树脂,可举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除明胶以外的天然高分子(例如纤维素)等。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水及除明胶以外的分散剂的情况下,作为除明胶以外的分散剂,优选为水溶性树脂。
在本说明书中,“水溶性”是指在25℃的水100g中溶解5g以上(更优选为10g以上)的性质。
作为水溶性树脂,可以从上述除明胶以外的树脂中适当选择水溶性树脂来使用。
<有机溶剂>
本公开的油墨含有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下面,也称为“SP值”)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下面,也称为“特定有机溶剂”)。
本公开的油墨所含有的特定有机溶剂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特定有机溶剂的沸点为150℃以上(即,特定有机溶剂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可抑制因溶剂挥发引起的喷出性的降低。
从油墨的喷出性的观点考虑,特定有机溶剂的沸点优选为170℃以上,更优选为180℃以上。
对特定有机溶剂的沸点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从油墨的粘度的观点考虑,特定有机溶剂的沸点的上限优选为300℃。
沸点可以通过沸点测定仪(Titan Technologies公司制造、DosaTherm300)来求得。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沸点是指大气压下的沸点。
另外,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特定有机溶剂的SP值为24MPa1/2以上,在赋予至基材上的油墨(即图像)中,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取向性提高,其结果,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提高。
特定有机溶剂的SP值更优选为25MPa1/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6MPa1/2以上,特别优选为27MPa1/2以上。
对特定有机溶剂的SP值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从油墨的粘度的观点考虑,特定有机溶剂的SP值的上限值优选为40MPa1/2
在本说明书中,溶解度参数(SP值)为通过冲津法求得的值〔单位:MPa1/2〕。冲津法是目前公知的SP值的计算方法之一,是例如日本粘接协会杂志Vol.29、No.6(1993年)249~259页中详细说明的方法。
下面,示出特定有机溶剂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括号内的数值按照记载顺序表示沸点(单位:℃)及SP值(单位:MPa1/2)。
作为特定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乙二醇(197℃、29.9MPa1/2)、二乙二醇(244℃、24.8MPa1/2)、三乙二醇(125℃(0.1mmHg、文献值)、27.8MPa1/2)、丙二醇(188℃、27.6MPa1/2)、1,4-丁二醇(230℃、30.7MPa1/2)、1,2-戊二醇(206℃、28.6MPa1/2)、1,5-戊二醇(206℃、29.0MPa1/2)、1,6-己二醇(250℃、27.7MPa1/2)、甘油(290℃、33.8MPa1/2)、甲酰胺(210℃、39.3MPa1/2)、二甲基甲酰胺(153℃、30.6MPa1/2)、甲醇(65℃、28.2MPa1/2)、异丙醇(82℃、28.7MPa1/2)、三乙醇胺(208℃(20hPa)、32.3MPa1/2)、聚乙二醇(250℃、26.1MPa1/2)、1,2-己二醇(223℃、24.1MPa1/2)、二丙二醇(230℃、27.1MPa1/2)、1,2-丁二醇(191℃(747mmHg、文献值)、26.1MPa1/2)。
其中,从油墨的喷出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丙二醇、甘油或乙二醇。
相对于油墨的总量,特定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8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50质量%,特别优选为10质量%~40质量%。
通过使特定有机溶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在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性以及油墨的粘度及喷出性方面是有利的。
在不妨碍油墨喷出性的范围内,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特定有机溶剂以外的有机溶剂。
其中,从进一步提高油墨的喷出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油墨的总量,除特定有机溶剂以外的有机溶剂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最优选为0质量%(即,本公开的油墨不含有除特定有机溶剂以外的有机溶剂)。
<水>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油墨优选含有水。
水含量的优选范围如上所述。
<界面活性剂>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
作为表面活性剂,优选为氟类表面活性剂。
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从公知的氟类表面活性剂中选择。
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表面活性剂手册”(西一郎、今井怡知一郎、笠井正藏编著、产业图书株式会社、1960年发行)中记载的氟类表面活性剂。
作为氟类表面活性剂,优选为分子中包含全氟基、且折射率为1.30~1.42(优选为1.32~1.40)的氟类表面活性剂。
通过使氟类表面活性剂的折射率为1.30~1.42,所形成的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进一步提高。
折射率可以通过Kalnew精密折射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KPR-3000)来测定。在氟类表面活性剂为液体的情况下,将氟类表面活性剂收纳在盒(cell)中测定折射率。在氟类表面活性剂为固体的情况下,通过V形块法测定折射率,即通过将固体样品设置在Kalnew精密折射仪(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KPR-3000)附带的V形块棱镜上进行测定。
另外,通过使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中包含全氟基,容易将氟类表面活性剂的折射率调节至上述范围,另外,能够以较少量来调节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
作为分子内包含全氟基、且折射率为1.30~1.42的氟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全氟烷基羧酸盐、全氟烷基磺酸盐、全氟烷基磷酸酯等阴离子型;全氟烷基甜菜碱等两性型;全氟烷基三甲基铵盐等阳离子型;全氟烷基胺氧化物、全氟烷基环氧乙烷加成物、含有全氟烷基及亲水性基团的低聚物、含有全氟烷基及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含有全氟烷基、亲水性基团及亲油性基团的低聚物、含有全氟烷基及亲油性基团的氨酯等非离子型等。另外,还优选举出:日本特开昭62-170950号、日本特开昭62-226143号及日本特开昭60-168144号各公报中记载的氟类表面活性剂。
氟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市售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AGC SEIMI CHEMICAL株式会社制造的SURFLON(注册商标)系列(例如:S-243、S-242)、DIC株式会社制造的Megafac(注册商标)系列(例如:F-444、F-410)、3M公司制造的NOVEC(注册商标)系列(例如27002)、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公司制造的Zonyl系列(例如FSE)等。
相对于油墨的总量,油墨所含的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为0.0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0.05质量%~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质量%~0.5质量%。
若氟类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则可以使油墨组合物的喷出性在更良好的范围内,且容易地调节油墨组合物的表面张力。
<银离子捕集剂>
在本公开的油墨中的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银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油墨优选进一步含有下述式(1)所定义的pKsp为13以上的银离子捕集剂。
换言之,本公开的油墨优选为进一步含有下述式(1)所定义的pKsp为13以上的银离子捕集剂、且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银的方式。
pKsp=-logKsp…式(1)
式(1)中,Ksp表示25℃下的银盐的溶度积。
上述优选方式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经时造成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氧化及由该氧化引起的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形状变形。其结果是,即使在使油墨经过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也能够更有效地维持提高镜面光泽度的效果及抑制色调的效果。
银离子捕集剂的pKsp为13以上,优选为14以上。
银离子捕集剂的pKsp的上限例如为20。
下面,对银离子捕集剂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将银离子捕集剂作为化合物HA的情况下,化合物HA(银离子捕集剂)的Ka、pKa、Ksp及pKsp分别如下定义。
[化学式1]
如上所述,化合物HA在水溶液中解离为氢原子H+和阴离子A-
阴离子A-与银离子Ag+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银盐Ag·A(s)。
银盐的溶度积Ksp是阴离子A-和银离子Ag+的相互作用的强度的标准。Ksp可以参照“坂口喜坚·菊池真一、日本写真协会杂志、13,126,(1951)”及“A.Pailliofet andJ.Pouradier,Bull.Soc.chim.France,1982,I-445(1982)”进行测定。
作为银离子捕集剂,例如,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9-188360号公报的段落0077~0093中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银离子捕集剂,优选为包含巯基及含氮杂环结构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机化合物(下面,称为“化合物(T)”)。
在化合物(T)中,更优选为包含巯基及含氮杂环结构两者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后述的化合物(T-1)~(T-3)等),特别优选为包含至少两个巯基和至少一个含氮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后述的化合物(T-2)或(T-3))。
另外,作为化合物(T)的分子量,优选为1000以下,更优选为500以下,特别优选为300以下。
对化合物(T)的分子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下限,可举出例如90。
在化合物(T)中,作为含氮杂环结构,优选为包含5元环及6元环的含氮杂环结构。
另外,含氮杂环结构可以为单环结构也可以为稠环结构。在为稠环结构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环上包含氮原子即可。
作为含氮杂环结构,具体而言,可举出:四唑环、三唑环、咪唑环、噻二唑环、噁二唑环、硒二唑环、噁唑环、噻唑环、苯并噁唑环、苯并噻唑环、苯并咪唑环、苯并吲唑环、苯并三唑环、吡啶环、喹啉环、嘧啶环、哌啶环、哌嗪环、喹喔啉环、吗啉环、三氮茚环、四氮茚环、五氮茚环等。
含氮杂环结构可以具有巯基作为取代基。
另外,含氮杂环结构可以具有除巯基以外的取代基。
作为除巯基以外的取代基,可举出:硝基、卤素原子(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等)、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叔丁基、氰基乙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烷氧基、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例如,苯基、4-甲磺酰胺苯基、4-甲基苯基、3,4-二氯苯基、萘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链烯基(例如,烯丙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芳烷基(例如,苄基、4-甲基苄基、苯乙基等)、具有磺酰基的基团(例如,甲磺酰基、乙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氨基甲酰基(例如,无取代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氨基磺酰基(例如,无取代氨基磺酰基、甲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磺酰基等)、碳酰胺基(例如,乙酰胺基、苯甲酰胺基等)、磺酰胺基(例如,甲基磺酰胺基、苯磺酰胺基、对甲苯磺酰胺基等)、酰氧基(例如,乙酰氧基、苯甲酰基等)、磺酰基氧基(例如,甲磺酰基氧基等)、取代或无取代的脲基(例如,无取代脲基、甲基脲基、乙基脲基、苯基脲基等)、酰基(例如,乙酰基、苯甲酰基等)、氧基羰基(例如,甲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等)、氧基羰基氨基(例如,甲氧基羰基氨基、苯氧基羰基氨基、2-乙基己基氧基羰基氨基等)、羟基、羧基、磺基等。
取代基可以在一个环上多个取代。
作为除巯基以外的取代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6(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碳原子数1~6(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羟基、羧基、碳原子数1~6(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烷基、碳原子数1~6(优选碳原子数1~3)的羟基烷基。
另外,作为包含巯基及含氮杂环结构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机化合物(化合物(T)),可举出作为有机巯基化合物的烷基巯基化合物、芳基巯基化合物、杂环巯基化合物等。
作为烷基巯基化合物,可举出:半胱氨酸、硫代苹果酸等。
作为芳基巯基化合物,可举出硫代水杨酸等。
作为杂环巯基化合物,可举出:2-苯基-1-巯基四唑、2-巯基苯并咪唑、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噁唑、2-巯基嘧啶、2,4-二巯基嘧啶、2-巯基吡啶等。
这些有机巯基化合物可以具有烷基、羧基、磺基等取代基。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银离子捕集剂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油墨可以仅含有一种银离子捕集剂,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银离子捕集剂的情况下,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银离子捕集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70质量%,更优选为1质量%~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30质量%,特别优选为5质量%~20质量%。
下面,将示出银离子捕集剂的具体例,但银离子捕集剂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
[化学式2]
其中,特别优选为化合物(T-2)(铋硫醇)或化合物(T-3)(三聚硫氰酸)。
<蜡>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包含蜡。由此,印刷物的耐磨损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蜡的情况下,对蜡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油墨的总量,优选为0.02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若蜡的含量为0.02质量%以上,则印刷物的耐磨损性进一步提高。
若蜡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下,则印刷物的镜面光泽度进一步提高。
作为蜡,例如,可举出:石蜡、石蜡混合蜡、聚乙烯蜡、聚乙烯混合蜡、氧化高密度聚乙烯蜡、聚丙烯蜡、聚丙烯混合蜡、巴西棕榈蜡、酰胺蜡等树脂蜡。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蜡的情况下,所含有的蜡可以仅为一种,也可以为两种以上。
其中,优选为石蜡混合蜡、聚乙烯蜡或聚乙烯混合蜡。
含有蜡的方式的油墨可以使用市售的蜡分散液来制备。
作为市售的蜡分散液(乳化蜡),例如,可举出:AQUACER507(毕克化学公司制造)、AQUACER515(毕克化学公司制造)、AQUACER531(毕克化学公司制造)、AQUACER537(毕克化学公司制造)、AQUACER539(毕克化学公司制造)、CERAFLOUR990(毕克化学公司制造)、CERAFLOUR995(毕克化学公司制造)等。
<糖、糖的衍生物>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包含糖及糖的衍生物中的至少一者(下面,也称为“糖类”)。
由此,印刷物的耐气体性进一步提高。
作为糖类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提高印刷物的耐气体性及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4糖以上的糖。
另外,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糖类的情况下,本公开的油墨可以仅含有一种糖类,也可以含有两种以上。进一步优选油墨含有单糖和2糖以上的糖,特别优选油墨含有单糖和4糖以上的糖。
在油墨含有单糖和4糖以上的糖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单糖45质量%以下、且含有4糖以上的糖1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含有单糖7质量%以下、且含有4糖以上的糖70质量%以上。
作为糖,可举出:单糖、多糖。
作为糖,具体而言,可举出:葡萄糖、核糖、甘露醇、甘露糖、果糖、核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糖酸、山梨醇、(山梨糖醇)、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海藻糖、麦芽三糖等。
在此,多糖是指广义的糖,海藻酸、α-环糊精、纤维素等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也包含在“多糖”的概念中。
另外,作为糖的衍生物,可举出:还原糖(例如糖醇)、氧化糖(例如,醛糖酸、糖尾酸等)、氨基酸、硫糖等。
作为糖醇,可举出通式HOCH2(CHOH)nCH2OH(其中,n表示n=2~5的整数)所表示的糖醇。
含有糖的方式的油墨可以使用市售的混合糖(糖浆)来制备。
作为市售品的混合糖(糖浆),例如,可举出:HS-20、HS-30、HS-40、HS-60、HS-300、HS-500等还原淀粉糖化物(以上为林原公司的商品名)、HALLODEX、MABIT(以上为林原公司的商品名)等。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糖类的情况下,从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油墨的总量,糖类的含量优选为45质量%以下。
在本公开的油墨含有糖类的情况下,从油墨的喷出稳定性及印刷物的耐磨损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油墨的总量,糖类的含量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2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其他成分>
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除上述各成分以外的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可举出:防腐剂、消泡剂等。
作为防腐剂,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14-184688号公报的段落〔0073〕~〔0090〕的记载。
作为消泡剂,可以参考日本特开2014-184688号公报的段落〔0091〕及〔0092〕的记载。
另外,作为其他成分,例如,还可举出:固体湿润剂(尿素等)、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促渗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霉剂、pH调节剂、粘度调节剂、防锈剂、螯合剂等。
另外,作为其他成分,还可举出聚合物粒子。
作为聚合物粒子,可举出:日本特开2010-64480号公报的段落0090~0121、日本特开2011-068085号公报的段落0130~0167及日本特开2011-62998号公报的段落0180~0234中记载的自分散性聚合物粒子。
另外,本公开的油墨可以含有着色剂(颜料、染料)等,只要为不影响图像的色调的程度即可。
其中,从抑制图像的色调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油墨的总量,本公开的油墨中的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下,最优选为0质量%(即,本公开的油墨不含有着色剂)。
另外,本公开的油墨可以为包含至少一种聚合性化合物的光固化型油墨。在该情况下,优选油墨进一步包含聚合引发剂。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1-184628号公报的段落0128~0144、日本特开2011-178896号公报的段落0019~0034或日本特开2015-25076的段落0065~0086等中记载的聚合性化合物(例如2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
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1-184628号公报的段落0186~0190、日本特开2011-178896号公报的段落0126~0130或日本特开2015-25076的段落0041~0064中记载的公知聚合引发剂。
<油墨的优选物性>
对本公开的油墨的物性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以下的物性。
优选本公开的油墨在25℃(±1℃)下的pH为7.5以上。
油墨的pH(25℃±1℃)优选为pH7.5~13,更优选为7.5~10。
作为本公开的油墨的粘度,优选为0.5mPa·s~10mPa·s的范围,更优选为1mPa·s~7mPa·s的范围。
粘度为使用VISCOMETER TV-22(TOKI SANGYO CO.LTD制造)在30℃的条件下测定的值。
作为本公开的油墨在25℃(±1℃)下的表面张力,优选为60mN/m以下,更优选为20mN/m~50mN/m,进一步优选为25mN/m~45mN/m。若油墨的表面张力为60mN/m以下,则对抑制基材发生翘曲是有利的。表面张力是使用Automatic Surface Tensiometer CBVP-Z(协和界面科学株式会社制造),通过平板法测定的值。
<油墨组合物的用途>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油墨,能够在基材上形成镜面光泽度优异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例如,中性金属色调的图像)。
从更有效地得到镜面光泽度效果的观点考虑,本公开的油墨优选用于形成最小宽度为1mm以上的图像。
由本公开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的最小宽度更优选为2mm以上,特别优选为3mm以上。
对由本公开的油墨形成的图像的最小宽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上限,可举出例如300mm,优选为200mm。
本公开的油墨通常可没有特别限制地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图像,特别优选用于装饰印刷。
在此,装饰印刷通常是指以对目标物施加装饰为目的的印刷。装饰印刷与上述目的以外的印刷(例如,用于印刷电子电路的印刷)不同。
在将本公开的油墨用于装饰印刷的情况下,可以对目标物施加镜面光泽度优异且可抑制色调的装饰(例如,中性金属色调的装饰)。
<油墨的制造方法>
对本公开的油墨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应用将上述各成分混合的方法。
本公开的油墨的优选制造方法为具有下述工序的制造方法:准备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分散液的工序;以及至少将上述分散液和上述特定有机溶剂混合的工序(下面设为“制造方法A”)。
在本公开的油墨进一步含有水的情况下,优选上述制造方法A中的分散液进一步含有水。
在制造方法A中,平板状金属粒子及特定有机溶剂各自的优选方式分别如上所述。
上述分散液与本公开的油墨同样地优选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上述分散液的分光特性的优选方式与本公开的油墨的分光特性的优选方式相同。
制造方法A中的上述混合工序可以将上述分散液及上述特定有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混合。
制造方法A中的上述混合工序也可以将上述分散液及上述特定有机溶剂(及根据需要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与其他成分混合。
对于在上述混合工序中可以混合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成分,分别是作为油墨中可包含的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成分如上所述的物质。
〔图像形成方法〕
对使用本公开的油墨的图像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下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具有通过喷墨法将上述本公开的油墨赋予至基材上的油墨赋予工序。
作为基材,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纸基材、树脂基材等。
作为纸基材,可举出:普通纸、光泽纸、涂布纸等。
光泽纸为具备原纸和配置在原纸上的高分子粒子或多孔性粒子的纸基材。
作为光泽纸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的“画彩(注册商标)”、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制造的照片用纸或照片光泽纸、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的光泽纸等。
涂布纸是具备原纸、配置在原纸上的涂层的纸基材。
作为涂布纸的市售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制造的“OKTopcoat(注册商标)+”、日本制纸株式会社的“AURORA COAT”等。
作为纸基材,在能够得到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更优异的图像方面,优选为光泽纸或涂布纸,更优选为光泽纸。
作为树脂基材,可举出树脂薄膜。
作为树脂基材(例如树脂薄膜)的树脂,可举出:聚氯乙烯、二醋酸纤维素、三醋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醛、丙烯酸类树脂等。
其中,在能够得到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更优异的图像方面,优选为聚氯乙烯(PVC)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也可以为已经形成有图像的基材。
即,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可以为在已经形成有有色(可以为有彩色也可以为无彩色)的图像的基材的上述有色图像上使用本公开的油墨形成图像的方法。
作为喷墨法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适当采用公知的方式,例如:利用静电引力使油墨喷出的电荷控制方式;利用压电元件的振动压力的按需滴落方式(压力脉冲方式);将电信号转换为声束并照射在油墨上,利用辐射压力使油墨喷出的声控喷墨方式;将油墨加热而形成气泡,利用所产生的压力的热敏喷墨(气泡喷射(Bubble jet)(注册商标))方式等。
另外,喷墨法中使用的喷墨头的方式可以为按需方式也可以为连续方式。
另外,作为从喷墨头喷出油墨的方式,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电气-机械转换方式(例如:单腔型、双腔型、弯曲型、活塞型、共享型、共享壁型等);电气-热转换方式(例如:热敏喷墨型、气泡喷射(Bubble jet)(注册商标)型等);静电吸引方式(例如:电场控制型、狭缝喷射型等);放电方式(例如电火花喷射型等)等,可以使用任一种喷出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对通过喷墨法喷出油墨时所使用的油墨喷嘴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
作为喷墨法中的记录方式,可举出下述方式:使用短串行头、一边使喷头沿靶基材(target substrate)的宽度方向扫描一边进行记录的往返方式;与靶基材的一侧的整个长度对应地排列记录元件的使用线型喷头的线型方式(单通道方式)等。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可以包含使赋予至基材上的油墨干燥的工序。
干燥可以为室温下的自然干燥也可以为加热干燥。
在使用树脂基材作为基材的情况下,优选为加热干燥。
作为加热干燥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热鼓、热风、红外线灯、热烤箱、热板加热等。
加热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150℃左右,进一步优选为70℃~100℃左右。
加热干燥的时间可以根据油墨组成及油墨的喷出量适当设置,优选为1分钟~180分钟,更优选为5分钟~120分钟,特别优选为5分钟~60分钟。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不限定于下面的实施例。
<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制备>
作为金属粒子的分散液,制备金属粒子分散液A。下面,说明详细情况。
-金属粒子形成液的制备-
准备高Cr-Ni-Mo不锈钢(NTKR-4、日本金属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制的反应容器。该反应容器具备搅拌器,该搅拌器在不锈钢(SUS316L)制的轴上安装有NTKR-4制的四个螺旋桨及NTKR-4制的四片叶片。
在上述反应容器内,一边利用上述搅拌器搅拌离子交换水13L(升),一边向其中添加10g/L的柠檬酸三钠(无水物)水溶液1.0L。将所得到的液体保温在35℃。
向保温在35℃的上述液体中添加8.0g/L的聚苯乙烯磺酸水溶液0.68L,进一步添加将硼氢化钠的浓度调节为23g/L的硼氢化钠水溶液0.041L。在此,硼氢化钠水溶液的浓度调节使用0.04N(mol/L;以下相同)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来进行。
进而以5.0L/min的速度向添加有硼氢化钠水溶液的液体中添加0.10g/L的硝酸银水溶液13L。
进一步向所得到的液体中添加10g/L的柠檬酸三钠(无水物)水溶液1.5L及离子交换水11L,进一步添加80g/L的氢醌磺酸钾水溶液0.68L。
接下来,将搅拌速度提高至800rpm(round per minute;以下相同),接着以0.95L/min添加0.10g/L的硝酸银水溶液8.1L,然后,将所得到的液体的温度降温至30℃。
向降温至30℃的液体中添加44g/L的甲基氢醌水溶液8.0L,接着添加稍后说明的40℃的明胶水溶液的总量。
接着将搅拌速度提高至1200rpm,添加稍后说明的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的总量。添加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后的液体的pH逐渐变化。
在上述液体的pH停止变化的阶段,以0.33L/min向该液体中添加1N(mol/L)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5.0L。使用NaOH及柠檬酸(无水物)将所得到的液体调节为pH=7.0±1.0。接着,向该pH调节后的液体中添加2.0g/L的1-(间磺苯基)-5-巯基四唑钠水溶液0.18L,接着添加调节为碱性而使其溶解的70g/L的1,2-苯并异噻唑啉-3-酮水溶液0.078L。
由此,得到金属粒子形成液。
-明胶水溶液的制备-
准备具备SUS316L制搅拌器的SUS316L制溶解槽。
在该溶解槽内装入离子交换水16.7L,一边利用上述搅拌器低速搅拌,一边向其中添加实施了去离子处理的碱处理牛骨明胶(GPC重均分子量20万)1.4kg。
进一步在所得到的液体中添加实施了去离子处理、蛋白分解酶处理及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处理的碱处理牛骨明胶(GPC重均分子量2.1万)0.91kg。
其后,将液体温度升温至40℃,同时进行明胶的溶胀及溶解,由此使明胶完全溶解。
由此,得到明胶水溶液。
-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的制备-
准备具备SUS316L制搅拌器的SUS316L制溶解槽。
在该溶解槽内装入离子交换水8.2L,向其中添加100g/L的硝酸银水溶液8.2L。
一边利用上述搅拌器高速搅拌所得到的液体,一边在短时间内向其中添加140g/L的亚硫酸钠水溶液2.7L,由此得到包含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的混合液(即,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
该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在即将使用之前制备。
-金属粒子形成液的分光特性-
利用离子交换水稀释前述金属粒子形成液,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制造、U-3500)测定分光特性,结果300nm~2500nm的波长区域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850nm,该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峰的半峰宽为270nm。
另外,通过用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除以上述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求出吸光度比〔500nm/最大〕,结果为0.12。
-金属粒子形成液的物理特性-
作为金属粒子形成液的物理特性,在25℃下,pH=9.4(利用AS ONE株式会社制造的KR5E测定),电导率为8.1mS/cm(利用东亚DKK株式会社制造的CM-25R测定),及粘度为2.1mPa·s(利用株式会社A&D制SV-10测定)。
所得到的金属粒子形成液收纳在Union container II型的20L容器(低密度聚乙烯制容器、AS ONE株式会社制造)中,在30℃下储存。
-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制备(脱盐处理及再分散处理)-
对上述金属粒子形成液实施脱盐处理及再分散处理,由此得到金属粒子分散液A。详细操作如下所述。
在离心管中采集800g前述金属粒子形成液,使用1N硫酸在25℃下调节为pH=9.2±0.2。
使用离心分离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制造himacCR22GIII、Angle rotor R9A),在35℃、9000rpm、60分钟的条件下,对上述pH调节后的金属粒子形成液进行离心分离操作,然后丢弃上清液784g。向剩余的固体(包含金属粒子及明胶的固体)中加入0.2mmol/L的NaOH水溶液形成合计400g,使用搅拌棒进行手动搅拌,得到粗分散液X。
通过上述操作,制备24份粗分散液X,将这些粗分散液X全部(即合计9600g)添加到SUS316L制槽中并混合。接着进一步向其中添加Pluronic31R1(BASF公司制造、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10g/L溶液(溶剂为甲醇:离子交换水=1:1(体积比)的混合液)10mL。
接下来,使用PRIMIX株式会社制造的Automixer 20型(搅拌部为均质机MARKII),以9000rpm对槽中的粗分散液X的混合物实施120分钟间歇式分散处理。分散期间,液体温度保持在50℃。
上述分散后,降温至25℃,然后使用Profile IIFilter(日本pall株式会社制造、产品型号MCY1001Y030H13),进行单通道过滤。
在离心管中采集800g上述过滤后的液体(滤液),使用上述离心分离机,在35℃、9000rpm、60分钟的条件下,对采集的滤液进行离心分离操作,然后丢弃上清液784g。向剩余的固体(包含金属粒子及明胶的固体)中加入0.2mmol/L的NaOH水溶液形成合计40g,使用搅拌棒进行手动搅拌,由此得到粗分散液Y。
通过上述操作,制备120份粗分散液Y,将得到的粗分散液Y全部(即合计4800g)添加到SUS316L制槽中并混合。接着进一步向其中添加Pluronic31R1(BASF公司制造、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10g/L溶液(溶剂为甲醇:离子交换水=1:1(体积比)的混合液)5mL。
接下来,使用PRIMIX株式会社制造的Automixer 20型(搅拌部为均质机MARKII),以9000rpm对槽中的粗分散液Y的混合物实施120分钟间歇式分散处理。分散期间,液体温度保持在50℃。
通过以上的操作对金属粒子形成液实施脱盐处理及再分散处理,由此得到金属粒子分散液A。
-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分光特性-
利用与金属粒子形成液相同的方法测定所得到的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分光特性。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物理特性及金属粒子的含量-
作为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物理特性,在25℃下,pH=7.0,电导率为0.08mS/cm,粘度为7.4mPa·s。
另外,金属粒子分散液A中的金属粒子(实施例1中为平板状银粒子)的含量为10质量%,明胶的含量为1质量%。
所得到的金属粒子分散液A收纳在Union container II型的20L容器中,在30℃下储存。
-金属粒子的形状-
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由此确认分散液A中所含有的金属粒子的形状,结果如表1所示为平板形。
-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
将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而得到的TEM图像导入图像处理软件ImageJ(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提供),实施图像处理。
更详细而言,对从数个视野的TEM图像中任意提取的500个金属粒子进行图像解析,计算同面积当量圆直径。对所得到的500个金属粒子的同面积当量圆直径进行简单平均(个数平均),由此求得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
将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滴加在硅基板上并使其干燥,制成观察用样品。使用观察用样品,通过FIB-TEM(Focused Ion Bea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法分别测定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所含的500个金属粒子的厚度。
对500个金属粒子的厚度进行简单平均(个数平均),由此求得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
用上述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除以金属粒子的平均厚度,由此求得金属粒子的平均径厚比。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分散液B~F的制备>
在上述“-金属粒子形成液的制备-”中,改变“0.10g/L的硝酸银水溶液13L”的添加量及“1N(mol/L)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5.0L”的添加时机,除此之外,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制备同样操作,分别制备金属粒子分散液B~F。
对于各个金属粒子分散液B~F,进行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同样的测定及确认。
将结果示于表1。
在金属粒子分散液B~F的制备中,详细而言,减少“0.10g/L的硝酸银水溶液13L”的添加量,由此提高所形成的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提高平均径厚比。
另外,通过将“1N(mol/L)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5.0L”的添加时机(例如,在添加有亚硫酸银白色沉淀物混合液的液体的pH停止变化之前,添加“1N(mol/L)的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5.0L”)提前,降低平均径厚比。
<金属粒子分散液G的制备>
作为金属粒子分散液G,制备金纳米粒子分散液。
详细而言,首先,使用Pelaz et al.“Tailoring the synthesis and heatingability of gold nanoprisms for bioapplications”,Langmuir2012,28,8965-70中记载的方法制备金纳米粒子形成液,接着,与制备金属粒子分散液A时进行的脱盐处理及再分散处理同样操作,对金纳米粒子形成液进行脱盐处理及再分散处理,由此得到金属粒子分散液G。
对于金属粒子分散液G,进行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同样的测定及确认。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分散液H的准备>
作为金属粒子分散液H,准备ECKART公司制造的铝粒子分散液“SB11015”。
对于金属粒子分散液H,进行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同样的测定及确认。
将结果示于表1。
<金属粒子分散液I的准备>
作为金属粒子分散液I,准备ECKART公司制造的铝粒子分散液“SB11020”。
对于金属粒子分散液I,进行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同样的测定及确认。
将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的说明-
·最大吸收波长栏中的“无”表示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存在明确的峰,不能明确定义最大吸收波长。
·吸光度比〔500nm/最大〕表示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相对于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在最大吸收波长栏为“无”的情况下,吸光度比〔500nm/最大〕为“1”。
·“ND”是指无测定结果(No Data)。
〔实施例1〕
<油墨的制备>
使用上述金属粒子分散液A、有机溶剂(丙二醇)、SURFLON(注册商标)S-243(AGCSEIMI CHEMICAL株式会社的氟类表面活性剂)及离子交换水,制备下述组成的油墨。
-油墨的组成-
·金属粒子…5质量%
(在实施例1中为平板状银粒子)
·明胶…0.5质量%
(重均分子量20万的碱处理牛骨明胶与重均分子量2.1万的碱处理牛骨明胶的混合物)
·丙二醇…30质量%
(PG;沸点188℃、SP值27.6(MPa)1/2的有机溶剂)
·SURFLON(注册商标)S-243…0.14质量%
(具有全氟基的氟类表面活性剂1、折射率=1.35、AGC SEIMI CHEMICAL株式会社制造)
·离子交换水…合计成为100质量%的剩余量
<油墨的分光特性>
通过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的分光特性同样的方法测定得到的油墨的分光特性(最大吸收波长及吸光度比〔500nm/最大〕)。
将结果示于表2。
<油墨所含的金属粒子的形状及尺寸>
对于油墨中所含的金属粒子的形状及尺寸(详细而言为形状、平均当量圆直径、平均厚度及平均径厚比),与金属粒子分散液A中所含的金属粒子的形状及尺寸同样操作来确认。
将结果示于表2。
<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光泽纸)>
向喷墨打印机(FUJIFILM DIMATIX公司制造、DMP-2831)的专用墨盒(DimatixMaterials Cartridge(Jetpowerd))中填充上述油墨。上述专用墨盒具有油墨墨盒和喷墨头一体化的结构。上述专用墨盒的喷墨头具有喷嘴直径为21.5μm及喷嘴数量为16的喷嘴。
接着,将填充有上述油墨的专用墨盒组装于上述喷墨打印机。
接着,使用上述喷墨打印机,使上述油墨从上述专用墨盒的喷嘴喷出,由此于室温下在作为基材的光泽纸(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的“画彩”(注册商标))上形成实心(solid)图像(长度70mm×宽度30mm)。形成实心图像时,点密度设为1200dpi(dot per inch),喷出液滴量设为23g/m2
在上述图像形成中,另外,对得到的实心图像进行以下评价。
将结果示于表2。
(油墨的喷出性)
在上述图像形成中,通过目测观察喷墨头的喷嘴,确认能喷出的喷嘴数量。
基于观察结果,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评价油墨的喷出性。在评价标准中,若为AA及A,则适于实用。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将油墨的喷出性简记为“喷出性”。
-油墨的喷出性的评价标准-
AA: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14~16个。
A: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10~13个。
B: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7~9个。
C: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1~6个。
D: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0。
(图像的色调)
针对上述实心图像,使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Sakata Inx Eng.Co.,Ltd.制造),测定a*及b*。基于该结果,通过计算式(a*2+b*2)1/2计算测量饱和度。基于得到的测量饱和度,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评价图像的色调。
较小的测量饱和度的数值表示可抑制图像的色调(即,为中性图像)。即,在下述评价标准中,可抑制图像的色调的最佳结果为“S”。
-图像的色调的评价标准-
S:测量饱和度值小于1
AA:测量饱和度值为1以上且小于3
A:测量饱和度值为3以上且小于5
B:测量饱和度值为5以上且小于10
C:测量饱和度值为10以上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光泽度))
针对上述实心图像,使用光泽度仪(BYK制micro-TRI-gloss),分别测定20°光泽度及60°光泽度。基于测定结果,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评价图像的镜面光泽度。
20°光泽度及60°光泽度的数值均高,镜面光泽度优异。即,在下述评价标准中,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最优异的结果为“S”。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的评价标准(20°光泽度)-
S:20°光泽度为1000以上
AA:20°光泽度为800以上且小于1000
A:20°光泽度为600以上且小于800
B:20°光泽度为300以上且小于600
C:20°光泽度小于300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的评价标准(60°光泽度)-
S:60°光泽度为1000以上
AA:60°光泽度为800以上且小于1000
A:60°光泽度为500以上且小于800
B:60°光泽度为300以上且小于500
C:60°光泽度小于300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官能评价))
通过目测观察上述实心图像,基于下述评价标准,评价图像的镜面光泽度。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最优异的结果为“S”。
-图像的镜面光泽度(官能评价)的评价标准-
S:具有非常优异的镜面光泽度,且反映的物体如照镜子的图像一样清晰可见。
AA:具有优异的镜面光泽度,可以识别反映的物体是什么。
A:具有镜面光泽度,但无法识别反映的物体是什么。
B:显示出金属色调的较弱的光泽,但不具有镜面光泽度,不能反映物体。
C:无光泽,看起来为灰色。
(油墨的经时稳定性的评价)
在上述图像形成后,将油墨墨盒在室温下放置5小时,放置后,进行与上述图像形同样的图像形成(下面也称为“放置后图像形成”)。
在上述放置后图像形成中,通过目测观察喷墨头的喷嘴,确认能喷出的喷嘴数量。
基于观察结果,根据下述评价标准,评价油墨的经时稳定性。在评价标准中,若为A或B,则适于实用。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将油墨的经时稳定性简记为“经时稳定性”。
-油墨的经时稳定性的评价标准-
A: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10个以上。
B: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5~9个。
C: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1~4个。
D:在所有16个喷嘴中,能喷出的喷嘴数量为0。
〔实施例2~10、比较例1~8〕
如下述表2所示那样,对金属粒子分散液的种类、金属粒子相对于油墨总量的量、及有机溶剂的种类的组合进行变更,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在所有例子中,使有机溶剂相对于油墨总量的含量为30质量%。另外,通过变更金属粒子分散液的用量来变更金属粒子相对于油墨总量的量。
〔比较例9〕
将油墨变更为依据日本特表2008-523246号的实施例7所制备的比较用油墨(比较例9),除此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用油墨(比较例9)的制备-
将240g普通骨明胶、1.5mL的PLURONIC(商标)31R1(环氧乙烷、甲基-、聚合物)及离子交换水混合,制备6.9L的溶液。在液体温度为75℃的条件下,向所得到的溶液中加入3MAgNO3及NaCl,通过双喷射沉淀(Double-jet precipitation),制备100%AgCl立方体粒子的分散体(下面也称为“氯化银分散体”)。在此,AgNO3溶液的流量在初始的2.5分钟设为32mL/分钟,接着用时25分钟升高至200mL/分钟。其后,流量维持在200ml/分钟直至消耗掉4L的AgNO3溶液。
对得到的氯化银分散体进行UF(利用膜进行超滤)清洗,去除多余的反应副产物直至溶液的电导率低于10mS、pAg为6.8、及pH为5.6。该清洗之后,每1摩尔当量银添加20g的追加明胶。
接着,如下所述制备显影剂组合物(1升)。
将50.0g的异抗坏血酸钠(显影剂)、
3.0g的HMMP(4’-羟基甲基-4-甲基-1-苯基-3-吡唑烷酮;显影剂)、
8.0g的硫代硫酸钠(定影剂)、
20g的K2CO3(缓冲液)、及
900mL的离子交换水混合,通过BAS-2013将得到的液体的pH调节为11.5,然后,补充注入离子交换水至1000mL,得到显影剂组合物。
在液体温度40℃的条件下,利用氢氧化钠对上述添加了20g追加明胶的氯化银分散体的一部分(包含2摩尔氯化银)进行处理,由此将其一部分的pH调节为12。由此,使氯化银粒子灰化。
将该包含经灰化的氯化银粒子的分散体和15L显影剂组合物直接添加到保持在40℃的反应釜中(快速发出红光约2秒),接着使用涡轮螺旋桨搅拌器高速搅拌。反应釜的内容物2~3秒变为灰色。接着,最初3分钟使反应釜的内容物的pH大于10,其后10分钟使pH为11,由此使经灰化的氯化银粒子显影,从而得到银粒子。通过添加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接着,利用超滤装置对包含上述银粒子的液体进行UF清洗,接着浓缩至溶液电导率小于20mS,由此得到银粒子分散体。
使得到的银粒子分散体中包含相对于银粒子分散体的总量的含量为2质量%的量的表面活性剂(乙磺酸、2-(2-(2-(4-(1,1,3,3-四甲基丁基)苯氧基)乙氧基)乙氧基)-、钠盐),接着进行处理以使固体成分量成为71.8g/kg,从而得到比较用油墨(比较例9)。
-表2~表5的说明-
·最大吸收波长栏的“无”表示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存在明确的峰,无法明确定义最大吸收波长。
·吸光度比〔500nm/最大〕是指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相对于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在最大吸收波长栏为“无”的情况下,吸光度比〔500nm/最大〕为“1”。
·有机溶剂如下所述。
PG…丙二醇
GL…甘油
EG…乙二醇
DEGmEE…二乙二醇单乙基醚
EGmBE…乙二醇单丁基醚
MeOH…甲醇
i-PrOH…异丙醇
·“ND”是指无测定结果(No Data)。
如表2所示,在使用有下述油墨的实施例1~10中,油墨的喷出性及图像的镜面光泽度良好,图像的色调得到抑制,所述油墨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和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SP值)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油墨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小于8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比较例1及6、以及油墨所含的有机溶剂的SP值小于24MPa1/2的比较例2及3中,图像均产生了色调。
另外,在油墨所含的有机溶剂的沸点小于150℃的比较例4及5中,油墨的喷出性均降低。
另外,在油墨在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存在明确的峰的比较例7~9中,油墨的喷出性降低。由于比较例7~9的油墨在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不存在明确的峰,因此可认为含有粗大的金属粒子。其结果是,可认为油墨的喷出性降低。
<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涂布纸)>
在实施例1~9及比较例7~9中,将作为基材的光泽纸(画彩、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变更为涂布纸(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制造的“OK Topcoat(注册商标)+”,除此之外,进行与上述“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光泽纸)”项目中所示的操作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3。
如表3所示,根据实施例1~9的油墨,即使在使用涂布纸作为基材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镜面光泽度优异、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
<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PET薄膜)>
在实施例1~9及比较例7~9中,将作为基材的喷墨用纸(画彩、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造)变更为作为基材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东洋纺制造、A4300),并且,在图像形成后,在80℃的热板上使图像加热干燥60分钟,除此之外,进行与上述“图像形成及评价(光泽纸)”项目中所示的操作同样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4。
如表4所示,根据实施例1~9的油墨,即使在使用PET薄膜作为基材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镜面光泽度优异、且可抑制色调的图像。
〔实施例11~13〕
在油墨组成中进一步追加表5所示的银离子捕集剂,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来制备油墨。
在这些实施例11~13的油墨中,银离子捕集剂的含量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为10质量%。
〔比较例14〕
在油墨组成中进一步追加表5所示的银离子捕集剂,除此之外,与比较例7同样操作来制备油墨。
在该比较例14的油墨中,银离子捕集剂的含量相对于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为10质量%。
<利用历经两个月的油墨进行的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光泽纸)>
使实施例1及11~13以及比较例14的油墨在60℃下经过两个月。下面,将经过两个月的油墨称为“历经两个月的油墨”。
使用实施例1及11~13以及比较例14的历经两个月的油墨,进行与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及评价(基材:光泽纸)”项目中除“油墨的经时稳定性”以外的操作相同的操作。
将结果示于表5。
表5中的银离子捕集剂(化合物T-1~T-3)如下所述。
[化学式3]
如表5所示,在实施例1的历经两个月的油墨中,提高图像的镜面光泽度及抑制图像色调的效果维持在适于实用的程度。
与实施例1的历经两个月的油墨相比,包含银离子捕集剂的实施例11~13的历经两个月的油墨的提高图像的镜面光泽度及抑制图像色调的效果更优异。
比较例14发生喷嘴堵塞而无法进行评价。
将2016年2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37731号及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07303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照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参考形式并入本说明书中,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以参考形式并入的程度与具体且分别地记载的情况的程度相同。

Claims (17)

1.一种油墨组合物,其用于通过喷墨法形成图像,
所述油墨组合物含有平板状金属粒子和沸点为150℃以上且溶解度参数为24MPa1/2以上的有机溶剂,
所述油墨组合物在3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于800nm~2500nm的波长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大于-1.65V的金属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选自由金、银及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相对于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总量为80质量%以上的银。
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相对于平均厚度的比即平均径厚比为1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平均当量圆直径为10nm~3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为3质量%~10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含量相对于油墨组合物的总量为5质量%~80质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在波长500nm处的吸光度相对于所述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为0.2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含有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含有明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的含有质量相对于所述明胶的含有质量的比为1~100。
13.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由丙二醇、甘油及乙二醇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进一步含有下述式(1)所定义的pKsp为13以上的银离子捕集剂,
所述平板状金属粒子包含银,
pKsp=-logKsp…式(1)
式(1)中,Ksp表示25℃下的银盐的溶度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银离子捕集剂为包含巯基及含氮杂环结构中的至少一者的有机化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其中,所述油墨组合物用于利用喷墨法的装饰印刷。
1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具有油墨赋予工序,即通过喷墨法将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墨组合物赋予至基材上。
CN201680082685.6A 2016-02-29 2016-12-27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8699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7731 2016-02-29
JP2016037731 2016-02-29
JP2016107303 2016-05-30
JP2016-107303 2016-05-30
PCT/JP2016/088996 WO2017149918A1 (ja) 2016-02-29 2016-12-27 インク組成物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9368A true CN108699368A (zh) 2018-10-23
CN108699368B CN108699368B (zh) 2021-09-14

Family

ID=5974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2685.6A Active CN108699368B (zh) 2016-02-29 2016-12-27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5257B2 (zh)
EP (1) EP3425013B1 (zh)
JP (1) JP6580248B2 (zh)
CN (1) CN108699368B (zh)
WO (1) WO20171499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49917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CN11005493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上海宝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银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JP7147233B2 (ja) * 2018-04-09 2022-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047599B2 (ja) * 2018-05-29 2022-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7205757B2 (ja) * 2019-01-11 2023-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液、および印刷物
WO2020195360A1 (ja) * 2019-03-28 2020-10-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非浸透性基材用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ラミネート体の製造方法
JP6754882B1 (ja) * 2019-11-14 2020-09-16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非水系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キおよびその印刷物
CN112937145B (zh) * 2019-12-10 2022-10-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13372765B (zh) * 2021-06-28 2022-08-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MXene基电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6625A (ja) * 2002-04-17 2003-10-31 General Kk インク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03327889A (ja) * 2002-05-16 2003-11-19 Pilot Ink Co Ltd 筆記具用金属光沢色インキ組成物
CN1492008A (zh) * 2002-09-09 2004-04-28 ������ֽ��ʽ���� 含有无机颜料-阳离子树脂复合细粒子的水分散体以及含有该复合细粒子的喷墨记录材料
CN1577125A (zh) * 2003-07-14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5105376A (ja) * 2003-09-30 2005-04-21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銀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048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01415784A (zh) * 2006-04-07 2009-04-2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辉性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光辉性颜料的化妆料、涂料、油墨或树脂组合物
JP2009144188A (ja) * 2007-12-12 2009-07-02 Fujifilm Corp 平板状金属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平板状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赤外線吸収材料
WO2009130689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An ink comprising nanostructures
CN102002279A (zh) * 2009-08-31 2011-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
US20110281032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02933990A (zh) * 2010-06-03 2013-02-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热射线屏蔽材料
CN102959021A (zh) * 2010-06-29 2013-03-06 纳幕尔杜邦公司 具有增强的光泽度和更低粘度的印刷油墨
CN103042851A (zh) * 2008-02-29 2013-04-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不透明层的形成方法、记录方法、组合墨液、墨盒、记录装置
KR20140098922A (ko) * 2013-01-31 2014-08-11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전도성 잉크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전극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5050754A (zh) * 2013-03-29 2015-11-11 特线工业株式会社 薄片状的微小粒子
US20150337145A1 (en) * 2012-10-22 2015-11-26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Functional Inks Based on Layered Materials and Printed Layered Materia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8144A (ja) 1984-02-13 1985-08-31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剥離液組成物
JPH083630B2 (ja) 1986-01-23 1996-01-17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JPS62215272A (ja) 1986-02-17 1987-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ラ−画像形成方法
JPH06105351B2 (ja) 1986-03-27 1994-12-2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JP2003306645A (ja) 2002-04-16 2003-10-31 Kansai Paint Co Ltd 水性塗料組成物
US20060266157A1 (en) 2003-09-05 2006-11-30 Dai Nippon Toryo Co., Ltd. Metal fine particles,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 fine particles
JP4512876B2 (ja) * 2003-09-05 2010-07-28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金属微粒子、金属微粒子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金属微粒子を含有する組成物等
GB0427164D0 (en) * 2004-12-11 2005-01-12 Eastman Kodak Co Conductive silver dispersions and uses thereof
US7891799B2 (en) 2005-09-12 2011-02-22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Metallic ink jet printing system for graphics applications
JP2008174712A (ja) 2006-12-19 2008-07-31 Seiko Epson Corp 顔料分散液、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並びに記録物
DE602007012515D1 (de) * 2006-12-19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 Pigmentdispersion, Tintenzusammensetzung, Tintensatz und 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CA2699583C (en) * 2007-09-27 2016-04-19 Francesca Peri Isolable and redispersable transition metal nanoparticles their preparation and use as ir absorbers
JP2009188360A (ja) 2008-02-08 2009-08-20 Fujifilm Corp 電子回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98401B2 (ja) 2008-08-14 2014-01-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430315B2 (ja) 2009-09-18 2014-0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インク組成物
JP5377197B2 (ja) 2009-09-28 2013-12-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EP3287497B1 (en) 2009-11-27 2022-08-31 Basf Se Coating compositions for security elements and holograms
JP5448934B2 (ja) 2010-03-01 2014-03-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579468B2 (ja) 2010-03-10 2014-08-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570279B2 (ja) * 2010-04-06 2014-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材
JP5457944B2 (ja) * 2010-06-03 2014-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銀平板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該銀平板粒子を含有する銀平板粒子含有組成物、並びに、該銀平板粒子含有組成物によるフィルム
JP5518580B2 (ja) * 2010-06-03 2014-06-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材
JP5625607B2 (ja) * 2010-08-12 2014-11-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印刷物
CN103221850B (zh) * 2010-11-22 2015-05-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热射线屏蔽材料
JP2012143871A (ja) 2011-01-06 2012-08-02 Seiko Epson Corp 印刷物
JP5709707B2 (ja) * 2011-03-25 2015-04-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材
JP5527269B2 (ja) 2011-04-06 2014-06-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WO2013035802A1 (ja) * 2011-09-06 2013-03-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材
JP2014184688A (ja) 2013-03-25 2014-10-02 Fujifilm Corp 熱線遮蔽材ならびに熱線遮蔽材を用いた窓ガラス、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JP5993815B2 (ja) 2013-07-26 2016-09-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5158650A (ja) * 2014-02-25 2015-09-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反射パターン形成体
US20170199185A1 (en) * 2014-05-30 2017-07-13 Dai Nippon Toryo Co., Ltd. Suspension of Gold-Coated Silver Nanoplates
WO2017149917A1 (ja) * 2016-02-29 2017-09-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
US20190079087A1 (en) * 2016-03-09 2019-03-14 Dai Nippon Toryo Co., Lt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gold nanoplates, for detecting test substance, and use of same
WO2017159621A1 (ja) * 2016-03-18 2017-09-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および機能性ガラス
WO2018147468A1 (ja) * 2017-02-13 2018-08-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記録物、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WO2018147469A1 (ja) * 2017-02-13 2018-08-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6993417B2 (ja) * 2017-08-21 2022-01-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分散液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WO2019038998A1 (ja) * 2017-08-21 2019-0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金属分散液、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6625A (ja) * 2002-04-17 2003-10-31 General Kk インク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03327889A (ja) * 2002-05-16 2003-11-19 Pilot Ink Co Ltd 筆記具用金属光沢色インキ組成物
CN1492008A (zh) * 2002-09-09 2004-04-28 ������ֽ��ʽ���� 含有无机颜料-阳离子树脂复合细粒子的水分散体以及含有该复合细粒子的喷墨记录材料
CN1577125A (zh) * 2003-07-14 2005-02-09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5105376A (ja) * 2003-09-30 2005-04-21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銀微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15784A (zh) * 2006-04-07 2009-04-22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光辉性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光辉性颜料的化妆料、涂料、油墨或树脂组合物
CN1012048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JP2009144188A (ja) * 2007-12-12 2009-07-02 Fujifilm Corp 平板状金属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平板状金属粒子含有組成物、及び赤外線吸収材料
CN103042851A (zh) * 2008-02-29 2013-04-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不透明层的形成方法、记录方法、组合墨液、墨盒、记录装置
WO2009130689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An ink comprising nanostructures
CN102002279A (zh) * 2009-08-31 2011-04-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油墨组合物
US20110281032A1 (en) * 2010-05-14 2011-11-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ompos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02933990A (zh) * 2010-06-03 2013-02-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热射线屏蔽材料
CN102959021A (zh) * 2010-06-29 2013-03-06 纳幕尔杜邦公司 具有增强的光泽度和更低粘度的印刷油墨
US20150337145A1 (en) * 2012-10-22 2015-11-26 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 Functional Inks Based on Layered Materials and Printed Layered Materials
KR20140098922A (ko) * 2013-01-31 2014-08-11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전도성 잉크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전극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5050754A (zh) * 2013-03-29 2015-11-11 特线工业株式会社 薄片状的微小粒子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凌云星等: "《油墨技术手册 上》", 31 May 2009, 印刷工业出版社 *
岳德茂等: "《印刷科技实用分册 第3分册 印刷器材篇》", 31 May 2008, 印刷工业出版社 *
齐成: ""纳米油墨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印制电路信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62789A1 (en) 2018-12-20
US10975257B2 (en) 2021-04-13
EP3425013A1 (en) 2019-01-09
JP6580248B2 (ja) 2019-09-25
EP3425013B1 (en) 2021-03-31
EP3425013A4 (en) 2019-01-09
JPWO2017149918A1 (ja) 2018-09-20
CN108699368B (zh) 2021-09-14
WO2017149918A1 (ja)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9368A (zh) 油墨组合物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8699369A (zh) 油墨组合物、油墨组、图像形成方法及印刷品
US7615111B2 (en) Metallic inkjet ink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WO2003066751A1 (fr) Composition d&#39;encre et procede d&#39;impression par jet d&#39;encre
JP2020050705A (ja) 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US20200181435A1 (en) Metal dispersion liqui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ed object
US11053401B2 (en) Metal dispersion liquid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JP2005068252A (ja) 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ク組成物
JP2005146283A (ja) インク組成物
US20190359837A1 (en) Ink composition, ink set, image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ed material
JP2002338856A (ja) 色材含有微粒子及びポリマーエマルジョン型水系インク
WO2018147468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記録物、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8130845A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11016964A (ja) コンティニュアス型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組成物
JP4196559B2 (ja) 着色微粒子、前記着色微粒子を含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前記インクの製造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4285171A (ja) 水性顔料分散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水性顔料記録液の製造方法
JP2002194261A (ja) 水性インキ組成物
JP6992497B2 (ja) インク、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22152482A (ja) インク、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0075981A (ja) インク、および印刷物
JP2020125396A (ja) インク、および印刷物
JP20032388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インク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9206117A (ja)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2010189638A (ja) インク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H08283638A (ja) 記録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