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7191B -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7191B
CN108427191B CN201810143529.7A CN201810143529A CN108427191B CN 108427191 B CN108427191 B CN 108427191B CN 201810143529 A CN201810143529 A CN 201810143529A CN 108427191 B CN108427191 B CN 108427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rtion
housing
opening
cylindrical portion
plat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35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7191A (zh
Inventor
冈田雄太
今井雄一郎
有贺泰祐
石馆毅洋
乙黑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27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7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7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1Mechanical drive devices for polygonal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4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oscillating or rotating mi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15Feeding using one or more cylindrical platens or roller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main scanning l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该光学扫描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面;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具有第一开口,从光源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第一开口;透光构件,所述透光构件布置在筒形部分和旋转多面镜之间;板簧,所述板簧固定透光构件;和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位于筒形部分和板簧之间,其中,第一开口的宽度沿着板簧的插入方向逐渐变窄,当插入板簧时在第一区域中密封构件与筒形部分接触,并且与第一区域相比在第二区域中密封构件更加靠近底面,在进一步插入板簧时,密封构件与筒形部分接触的区域从密封构件的前端部分的两端部分向中央部分扩展。

Description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扫描设备,所述光学扫描设备应用在成像设备中,成像设备例如是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并且本发明涉及装配有该光学扫描设备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应用于电子照相型成像设备中的光学扫描设备,具有以下构造的光学扫描设备是公知的。即,该光学扫描设备通过处理在感光构件上形成潜像,在所述处理中从光源发射的光束被旋转多面镜偏转,并且偏转的光束被例如透镜和反射镜的光学部件引导到感光构件的感光表面上。
在光学扫描设备内部设置了偏转器,所述偏转器具有旋转多面镜,用于偏转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并且用所述激光束扫描。旋转多面镜用激光束扫描感光构件的表面,并且与感光构件的运动协调地重复半导体激光器的点亮和熄灭,从而在感光构件上获得预定潜像。光学扫描设备内部的光学部件容纳在光学扫描设备的壳体内部,以保护光学部件免于导致污垢的物质,即,为了防尘。
近年来,随着激光束的扫描速度增加,光学扫描设备外部的空气因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而被抽吸到光学扫描设备中的现象(也称作“泵送行为”)逐渐增多。此外,由于例如光学扫描设备的可用环境污染程度增加的原因,对于光学扫描设备的气密程度的要求逐步增加。例如,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保持半导体激光器的保持件装配在壳体中,使用用于密封的弹性构件密封半导体激光器圆周周围的间隙、保持半导体激光器的保持件圆周周围的间隙或者在半导体激光器和准直镜之间的间隙(例如,见日本专利No.4139030)。借此,密封旋转多面镜使其与外部空气隔离。此外,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构造,在所述构造中,通过使得光学部件、壳体和盖彼此接触而密封旋转多面镜使其与外部空气隔离(例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193902)。
根据通过用于密封的弹性构件密封间隙的技术,需要从使得弹性构件穿过装配孔的方向安装弹性构件,因此存在可组装性下降的风险。在使得光学部件、壳体和盖相互接触的构造中,均为硬材料的树脂和金属片相互接触。结果,存在光学部件的姿势将发生改变并且将产生间隙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设想从正交于弹性构件的压缩方向的方向将弹性构件插入。然而,因为弹性构件软,所以存在当实施组装时弹性构件将行进到壳体上并且结果将不能适当压缩弹性构件的风险。图14示出了当弹性构件182密封壳体1101的开口1101c时的状态。在图14中,壳体1101的形成开口1101c的前端部分180A的下端部分1101cb和弹性构件182的下端部分182b(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设计成基本平行。当从插入方向插入弹性构件182时,在某些情况中,弹性构件182的下端部分182b行进到形成开口1101c的前端部分180A的下端部分1101cb上。在弹性构件182没有压缩成预定状态的情况中,存在没有与外部空气隔离的风险。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在安装在壳体中的用于密封的密封构件中发生密封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构造。
(1)光学扫描设备,所述光学扫描设备包括:光源;旋转多面镜,所述旋转多面镜使得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偏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面和侧壁,所述旋转多面镜安装在所述底面上,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面直立并且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侧壁上;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所述激光束穿过所述筒形部分,其中,在所述筒形部分的延伸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开口;透光构件,所述透光构件布置在所述筒形部分和所述旋转多面镜之间,并且透过已经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激光束;板簧,在所述板簧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板簧通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插入而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透光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和密封构件,在所述密封构件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三开口,并且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板簧的面向布置有所述光源一侧的面上,所述密封构件密封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与所述板簧的插入方向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法向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着所述插入方向逐渐变窄,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筒形部分的前端部分的在面向所述板簧的一侧上的面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当开始要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插入所述板簧时,通过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夹持所述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并且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当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插入所述板簧时,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的区域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向中央部分扩展。
(2)光学扫描设备,其包括:光源;旋转多面镜,所述旋转多面镜使得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偏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面和侧壁,所述旋转多面镜安装在所述底面上,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面直立并且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侧壁上;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筒形部分,其中,在所述筒形部分的延伸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开口;透光构件,所述透光构件布置在所述筒形部分和所述旋转多面镜之间,并且透过已经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激光束;板簧,在所述板簧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板簧通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插入而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透光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和密封构件,在所述密封构件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三开口,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板簧的面向布置有所述光源的一侧的面上,所述密封构件密封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之间的间隙,而且所述密封构件形成为使得所述密封构件的沿着所述板簧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底面之间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距离从所述密封构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朝向中央部分增加,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所述插入方向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法向方向,其中,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面向所述板簧的一侧上的面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当开始要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插入所述板簧时,通过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夹持所述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的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并且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当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插入所述板簧时,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的区域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两端部分向所述中央部分扩展。
(3)成像设备,其包括:根据前述(1)或者(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感光构件,通过用来自光学扫描设备的激光束扫描感光构件而在所述感光构件上形成潜像;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使用调色剂使得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由显影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目标。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安装在壳体中的用于密封的密封构件中产生密封缺陷。
参照附图从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透视图;
图2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截面图;
图3是放大截面图,其示出了从光源至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旋转多面镜的构造;
图4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筒形部分的内部;
图5A是侧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周围的构造;
图5B是正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周围的构造;
图6是分解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周围的构造;
图7是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的板簧的构造的透视图;
图8A是侧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开口周围的部件的组件;
图8B是侧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开口周围的部件的组件;
图9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安装密封构件时筒形部分的开口的外周;
图10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周围的构造;
图11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组装处理期间的密封构件的截面形状;
图11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在组装处理期间的密封构件的截面形状;
图12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的形状的修改方案;
图12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筒形部分的开口的形状的修改方案;
图13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构件的形状的修改方案;
图13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密封构件的形状的修改方案;
图14是正视图,其示出了根据比较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壳体中的开口的外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性实施例详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轴线方向是Z轴线方向,光学构件的纵向方向是Y轴线方向,并且正交于Y轴线和Z轴线的方向是X轴线方向。旋转多面镜的旋转方向是作为第一方向的主扫描方向。正交于主扫描方向的方向是副扫描方向。在这种情况中,主扫描方向在某些情况中可以平行于Y轴线或X轴线,并且在某些情况中副扫描方向有时可以平行于Z轴线。
【示例性实施例】
【成像设备的构造】
现在将描述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图1是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串联式彩色激光束打印机的整体构造的示意性构造图。激光束打印机(在下文中简称为“打印机”)包括四个成像引擎10Y、10M、10C和10Bk(用附图中的交替长短虚线表示),所述四个成像引擎10Y、10M、10C和10Bk构造成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的调色剂图像。此外,打印机包括作为转印目标的中间转印带20,相应的调色剂图像从相应的成像引擎10Y、10M、10C和10Bk转印到所述转印目标上。打印机将已经多层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片材P上,从而形成了全色图像。在以下描述中,除非需要,否则省略代表相应颜色的符号Y、M、C和Bk。
中间转印带20形成为环状并且被悬置在一对带运送辊21和22周围。在中间转印带20移动以沿着由箭头H表示的方向旋转的同时,由相应成像引擎1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二次转印辊30布置在与带运送辊21相对的位置处而将中间转印带20夹在它们之间。记录片材P经过相互压力接触的二次转印辊30和中间转印带20之间,从而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0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四个成像引擎10Y、10M、10C和10Bk平行布置在中间转印带20的下侧上,并且将已经根据相应颜色的图像信息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在下文中,这种操作称作“初次转印”)。四个成像引擎10按以下顺序沿着中间转印带20的旋转方向(箭头H方向)布置:用于黄色的成像引擎10Y、用于品红色的成像引擎10M、用于青色的成像引擎10C和用于黑色的成像引擎10Bk。
光学扫描设备40布置在成像引擎10下方。根据图像信息,光学扫描设备40用光曝光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50,所述感光构件设置在成像引擎10中的每一个中。图1省略了光学扫描设备40的详细图示和描述,并且在下文将使用图2A和2B描述光学扫描设备40。所有成像引擎10Y、10M、10C和10Bk共享光学扫描设备40,并且光学扫描设备40包括四个半导体激光器(未示出),所述四个半导体激光器均构造成发射激光束,针对每种颜色根据图像信息调节所述激光束。光学扫描设备40还包括偏转器。偏转器具有旋转多面镜42和扫描仪马达41,所述旋转多面镜42构造成高速旋转并且使得这四条光路的激光束偏转,以便沿着其旋转轴线方向(Y轴线方向)用相应的激光束扫描对应感光鼓50,所述扫描仪马达41构造成使得旋转多面镜42旋转(见图2A和图2B)。偏转器包括:旋转多面镜42;扫描仪马达41,所述扫描仪马达41是构造成驱动马达的驱动单元,所述马达使得旋转多面镜42旋转;和基底,马达和扫描仪马达41安装在所述基底上。在旋转多面镜42扫描时使用的每个激光束均在由光学构件引导的同时沿着预定路径行进,所述光学构件布置在光学扫描设备40内部。随后通过相应的激光束用光曝光相应成像引擎10的相应感光鼓50,所述相应激光束沿着预定路径行进并且穿过设置在光学扫描设备40的上部中的相应照射口(未示出)。
每个成像引擎10均包括感光鼓50和充电辊12,所述充电辊12构造成将感光鼓50均匀充电至背景部分的电势。此外,每个成像引擎10均包括显影装置13,所述显影装置13构造成通过用激光束曝光而使得形成在感光鼓50(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13在作为感光构件的感光鼓50上针对相应颜色根据图像信息形成调色剂图像。
初次转印辊15布置在与每个成像引擎10的感光鼓50相对的位置处,以便将中间转印带20夹在它们之间。通过将预定转印电压施加到初次转印辊15,感光鼓5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
从设置在打印机壳体1的下部分中的纸盒2将记录片材P供给到打印机的内部中,具体地供应到二次转印位置,在所述二次转印位置处中间转印带20和二次转印辊30相互接触。用于拉出容纳在纸盒2中的记录片材P的拾取辊24和片材供给辊25平行布置在纸盒2的上部分处。构造成防止供给两张记录片材P的延迟辊26布置在与片材供给辊25相对的位置处。打印机内部的用于记录片材P的运送路径27沿着打印机壳体1的右侧面基本竖直设置。从定位在打印机壳体1的底部处的纸盒2拉出的记录片材P被沿着运送路径27向上运送并且供给到对准辊29,所述对准辊29控制记录片材P进入二次转印位置的时刻。此后,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位置处被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并且随后将记录片材P供给到定影装置3(由虚线表示),所述定影装置3设置在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处。已经由定影装置3在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片材P被经由输送辊28输送到输送托盘1a上,所述输送托盘1a设置在打印机壳体1的上部分处。当通过该彩色激光束打印机形成全色图像时,首先针对每种颜色根据图像信息在预定时刻光学扫描设备40曝光每个成像引擎10的感光鼓50。
【光学扫描设备】
图2A是光学扫描设备40的透视图,光学扫描设备40处于已经取走了光学扫描设备40的上盖69(见图2B)并且旋转多面镜42和光学部件可见的状态。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针对每个成像引擎设置一个光源单元。具体地,光源单元51a对应于成像引擎10Y,光源单元51b对应于成像引擎10M,光源单元51c对应于成像引擎10C并且光源单元51d对应于成像引擎10Bk。在以下描述中,除非需要,否则省略附图标记的后缀a至d。作为光源的光源单元51连同驱动光源单元51的激光器驱动器(未示出)一起安装在电路板45上。电路板45安装在侧壁面101d(侧壁)上,所述侧壁面101d从壳体101的底面101f直立。具体地,作为多个光源的两个光源单元51a和51b安装在电路板45a上,并且两个光源单元51c和51d安装在电路板45b上。光源单元51a和51b安装在电路板45a上,使得从其发射的相应激光束的光路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成不同角度。如图2A所示,两个电路板45a和45b安装在壳体101的侧壁面101d上。光接收传感器55安装在电路板45a上。
旋转多面镜42和扫描仪马达41安装在壳体101的底面101f上,所述旋转多面镜42使得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偏转,所述扫描仪马达41使得旋转多面镜42旋转。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被旋转多面镜42反射并且被旋转多面镜42反射的激光束朝向感光鼓50行进,所述感光鼓50具有待扫描的表面。被旋转多面镜42反射的激光束朝向安装在电路板45a上的作为检测单元的光接收传感器55行进。
需要在这样的状态中实施操作,在所述状态中,从每个激光束由光接收传感器55接收的时刻直到激光束开始在感光鼓50上形成潜像所经历的时间段保持恒定。设置了光接收传感器55,以使得在保持该时间段恒定的同时实施操作。即,光接收传感器55用于判定从光源单元51a和51b发射激光束的时刻。光接收传感器55布置在光源单元51a的正上方(沿着+Z方向)。朝向光接收传感器55行进的激光束和从光源单元51a发射的激光束所成的关系使得它们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不存在角度差。多个光源单元51设置在光学扫描设备40中。例如,光源单元51a和51b以及光源单元51c和51d基于YZ平面分别设置在+X侧和﹣X侧,所述YZ平面包含旋转多面镜42的旋转轴线。例如,对于从光源单元51a和光源单元51b中的每一个发射的激光束的光路,在相应的光路中设置了在主扫描方向上的角度差,所述光源单元51a和光源单元51b是位于一侧上的两个光源。对于从两个光源单元51a和51b发射的激光束的光路在主扫描方向上设置角度差的原因如下。即,为了布置光源单元51a和51b使得沿着光源单元51a和51b中的每一个的副扫描方向的入射倾角即使在光源单元51a和51b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中也较小,分别对于两束激光束的光路在主扫描方向上设置角度差。
当电路板45安装在光学扫描设备40的侧壁面101d上时,光源单元51突出到光学扫描设备40的内部(见图3)。因此,壳体101具有分隔壁部分(在下文中称作“筒形部分80”),所述分隔壁部分成形为覆盖相应光源单元51。作为用于将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引导到旋转多面镜42的第一开口的开口101c设置在壳体101的侧壁面101d中,电路板45安装在所述侧壁面101d上(见图3和图4)。每个开口101c将光学扫描设备40的内部与光学扫描设备40的外部相连。即,位于光学扫描设备40外部的外界空气能够通过开口101c进入到光学扫描设备40中。因此,需要用密封开口101c的密封构件密封每个开口101c。开口101c设置在筒形部分80的延伸的前端部分80A中(见图3和图4),密封构件易于附接到所述前端部分80A处。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穿过筒形部分80的内部并且穿过开口101c。开口101c设置成允许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从壳体101的外部穿过至壳体101的内部。开口101c还设置成允许激光束从壳体101的内部穿过至壳体101的外部,使得光接收传感器55接收由旋转多面镜42反射的激光束。将在下文描述筒形部分80和柱面镜65。
【激光束的光路】
光学透镜60a、60b、60c、60d、60e和60f和作为光学部件的反射镜62a、62b、62c、62d、62e、62f、62g和62h布置在光学扫描设备40中,所述光学透镜60a、60b、60c、60d、60e和60f用于将相应的激光束引导到对应的感光鼓50上,以形成图像。为了辅助观察附图中的图解,在图2A中没有示出附图标记60a至60f和62a至62h。壳体101容纳旋转多面镜42和反射镜62a至62h。现在将使用图2B描述激光束被光学透镜60a至60f和反射镜62a至62h引导到感光鼓50的方式。图2B是示出了附接有光学部件的光学扫描设备40的总体图像的示意性截面图。从光源单元51a发射的对应于感光鼓50Y的激光束LY由旋转多面镜42偏转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a。激光束LY穿过光学透镜60a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b。在穿过光学透镜60b之后,激光束LY由反射镜62a反射。已经由反射镜62a反射的激光束LY穿过透明窗口43a并且扫描感光鼓50Y。
从光源单元51b发射的对应于感光鼓50M的激光束LM由旋转多面镜42偏转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a。激光束LM穿过光学透镜60a,由反射镜62b和反射镜62c反射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e。在穿过光学透镜60e之后,激光束LM由反射镜62d反射。已经由反射镜62d反射的激光束LM穿过透明窗口43b并且扫描感光鼓50M。
从光源单元51c发射的对应于感光鼓50C的激光束LC由旋转多面镜42偏转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c。激光束LC穿过光学透镜60c,由反射镜62e和反射镜62f反射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f。在穿过光学透镜60f之后,激光束LC由反射镜62g反射。已经由反射镜62g反射的激光束LC穿过透明窗口43c并且扫描感光鼓50C。
从光源单元51d发射的对应于感光鼓50Bk的激光束LBk由旋转多面镜42偏转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c。激光束LBk穿过光学透镜60c并且入射到光学透镜60d。在穿过光学透镜60d之后,激光束LBk由反射镜62h反射。已经由反射镜62h反射的激光束LBk穿过透明窗口43d并且扫描感光鼓50Bk。在以下描述中,光学透镜60a至60d统称作“光学透镜60”,并且反射镜62a至62h统称作“反射镜62”。
【筒形部分】
图3是沿着图2A中的线III-III的截面图,并且是沿着一平面截取的截面图,所述平面通过光源单元51a和旋转多面镜42的旋转轴线而且平行于旋转多面镜42的旋转轴线。图4是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图3中示出的截面的透视图,从图4省略了在图3中示出的柱面镜65,使得能够看见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光源单元51a具有半导体激光器52a、准直镜53a和膜54a。光源单元51b、51c和51d与光源单元51a构造类似。从半导体激光器52a发射的漫射光被准直镜53a转换成平行光。由准直镜53a形成为平行光的激光束由柱面镜65聚集到旋转多面镜42的镜面上。柱面镜65是透光构件,设置在筒形部分80和旋转多面镜42之间并且透过已经穿过开口101c的激光束。
为了最小化光学扫描设备40,光源单元51安装在壳体101的侧壁面101d上。覆盖光源单元51的筒形部分80设置在壳体101中。为了在准直镜53和柱面镜65之间产生距离,如图3所示,每个筒形部分80均形成为伸出到壳体101的内部(旋转多面镜42侧)的隧道状。开口101c设置在壳体101中,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开口101c。在筒形部分80中,开口101c设置在前端部分80A中,所述前端部分80A是位于旋转多面镜42侧上的端部部分。为了提高壳体101内部的防尘性能,筒形部分80从壳体101的侧壁面101d延伸到柱面镜65附近,并且与壳体101形成为一体。下文描述了图3中示出的壳体101的支撑部分101A、板簧81和密封构件82。
【柱面镜65附近的构造】
(柱面镜65)
现在将使用图5A和5B以及图11A和11B描述柱面镜65附近的构造。图5A是当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观察时每个开口101c周围的区域的分解图。图5B是当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时每个开口101c周围的区域的分解图。图6是当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时每个开口101c周围的区域的分解透视图。柱面镜65通过板簧81安装在壳体101中。安装在壳体101中的每个柱面镜65的面朝布置有旋转多面镜42一侧的表面65A用作安装柱面镜65时的基准表面。当安装柱面镜65时支撑柱面镜65的支撑部分101A设置在壳体101中。支撑部分101A具有面向光源单元51侧的基准表面101Aa。
如图5B所示,抵接部分65Aa和65Ab设置在每个柱面镜65的表面65A上,所述抵接部分65Aa和65Ab抵接在壳体101的每个支撑部分101A的基准表面101Aa上。壳体101的每个支撑部分101A均具有两个支撑部分,即,支撑部分101A1和支撑部分101A2,所述支撑部分101A1抵接在抵接部分65Aa上,所述支撑部分101A2抵接在抵接部分65Ab上。如图6所示,在支撑部分101A1和支撑部分101A2之间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距离c2例如为26.2mm。如图6所示,支撑部分101A1和101A2分别具有支撑表面101Ac1和支撑表面101Ac2,所述支撑表面101Ac1和101Ac2支撑柱面镜65。在下文中,支撑表面101Ac1和101Ac2还可以简称为“支撑表面101Ac”。在支撑表面101Ac1和101Ac2中,与壳体101的底面101f相距的沿着Z方向的距离c4(高度)例如为2.6mm,并且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c3(宽度)例如为2mm。每个支撑部分101A1的基准表面将在此称作“基准表面101Aa1”,每个支撑部分101A2的基准表面将称作“基准表面101Aa2”。通过表面65A的抵接部分65Aa和65Ab抵接壳体101的支撑部分101A1和101A2的相应基准表面101Aa1和101Aa2而定位柱面镜65。
如图5A所示,柱面镜65的厚度a2例如为3.2mm。如图5B所示,在柱面镜65中,用作透镜的透镜部分65Ac具有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例如为18mm的长度a7(宽度(水平))并且具有沿着副扫描方向的例如为13.5mm的长度b3(宽度(竖直))。凸出部分65Ad设置在表面65A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分处,所述表面65A包围柱面镜65的透镜部分65Ac。在凸出部分65Ad之间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距离a6例如为23mm。柱面镜65的表面65A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a8(柱面镜65的宽度(水平))例如为32.2mm。柱面镜65的表面65A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b2(柱面镜65的宽度(竖直))例如为17mm。
(板簧81)
现在将描述每个板簧81。图7是当从光源单元51侧观察时的板簧81的透视图。板簧81具有开口83,所述开口83是激光束穿过的第二开口。为了将柱面镜65固定在壳体101中,板簧81通过沿着插入方向插入而安装在壳体101中,所述插入方向是朝向壳体101的底面101f的方向。柱面镜65被板簧81推向旋转多面镜侧并且固定在壳体101中。
在板簧81中,密封构件82固定到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的侧部。密封构件82具有激光束穿过的第三开口。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密封构件82固定到板簧81时密封构件82的第三开口表示与板簧81的开口83相同的区域。因此,在下文中,密封构件82的第三开口也指的是开口83。密封构件82固定到安装在壳体101中的板簧的表面。该表面面朝布置有光源单元51的侧部。密封构件82密封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和柱面镜65之间的空间。因为密封构件82固定到板簧81,所以也可以说密封构件82密封形成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和板簧81之间的间隙。例如,通过双面胶将密封构件82固定到板簧81,并且密封构件82与板簧81形成为一体。密封构件82是弹性构件并且例如为海绵状泡沫构件。密封构件82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胶状或者凝胶状构件。
片状构件86固定到密封构件82的在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的一侧上的表面上。片状构件86具有激光束穿过的第四开口。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片状构件86固定到密封构件82时片状构件86的第四开口表示与板簧81的开口83相同的区域。因此,在下文中,片状构件86的第四开口也指的是开口83。片状构件86固定到密封构件82的面向光源单元51侧的表面。片状构件86是由比密封构件82更硬的材料制成的构件。具有薄厚度(例如,0.5mm或更小)的亚克力板适合用作片状构件86。片状构件86由动摩擦系数小于密封构件82的材料制成。支撑部分101B设置在壳体101的开口101c附近(见图9)。弹簧部分81A设置在板簧81中。当板簧81插入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和柱面镜65之间并且密封开口101c时弹簧部分81A抵接支撑部分101B。如图7所示,在板簧81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处设置一个弹簧部分81A。用于在板簧81安装在壳体101中时防止板簧81从壳体101滑出的保持部分81B设置在板簧81中。通过弹性力向下(沿着﹣Z方向)推压柱面镜65的弹簧部分81C设置在板簧81中。弹簧部分81C抵接柱面镜65的上侧面(在+Z方向侧)并且限制柱面镜65的移动和运动。
板簧81具有开口83。如图5B所示,开口83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a3(开口宽度(水平))例如为25.6mm。开口83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b1(开口宽度(竖直))例如为12.3mm。在板簧81的保持部分81B之间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距离a5例如为19.8mm。关于板簧81的两个弹簧部分81C,在抵接部分之间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距离a4例如为19mm,在所述抵接部分处弹簧部分81C抵接柱面镜65。板簧81当安装到壳体101中时沿着图7示出的插入方向插入。在固定到板簧81的密封构件82中,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称作前端部分82f。
如图5A所示,在板簧81没有安装在壳体101中时的正常时间,即,当密封构件82没有被压缩时,已经固定到板簧81的密封构件82的厚度a1例如为4.3mm。如图7所示,在固定到密封构件82的片状构件86中,开口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d1(开口宽度(水平))例如为26mm。开口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d3(开口宽度(竖直))例如为13mm。在片状构件86中,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d2(片状构件的宽度(水平))例如为30mm。片状构件86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d4(片状构件的宽度(竖直))例如为17mm。
(设置在壳体101的前端部分80A中的开口101c的外周)
壳体101的筒形部分80形成为从壳体101的侧壁面101d向旋转多面镜42伸出。开口101c设置在筒形部分80的旋转多面镜42侧上,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开口101c。如图5A和5B以及图6所示,支撑板簧81的支撑部分101B设置在每个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附近。
如图6所示,相对于壳体101的支撑部分101B的表面,筒形部分80的形成有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朝向旋转多面镜42侧伸出更远。前端部分80A的面向插入的板簧81的一侧上的表面是倾斜表面。如图5B所示,接合部分101D设置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形成开口101c的上端侧上。
如图5A所示,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倾斜表面将称作“倾斜表面G”。形成在倾斜表面G和支撑部分101A的基准表面101Aa之间的空间将被称作“空间Sp1”。空间Sp1的沿着光轴方向的长度(当插入密封构件82时沿着密封构件82的厚度方向的长度)沿着板簧81的插入方向(﹣Z方向)变窄。即,当柱面镜65安装在壳体中时,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倾斜,使得前端部分80A的倾斜表面G和柱面镜65之间的距离沿着插入方向变窄。倾斜表面G相对于壳体101的底面101f形成的角度将被称作“角度α”。如图6所示,形成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长度c1(宽度)沿着主扫描方向例如为31.3mm。
图8A是示出了在将柱面镜65安装在壳体101中之后将板簧81插入在柱面镜65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方式的视图,并且是从与图5A相同的方向观察的视图。图8B是示出了当板簧81插入在壳体101和柱面镜65之间并且设置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中的开口101c被密封时的状态的视图,并且是从与图8A相同的方向观察的视图。图9是当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时图8B中示出的状态的透视图。
如图8A所示,柱面镜65暂时放置在支撑部分101A的支撑表面101Ac上,以便接触支撑部分101A相对于壳体101的基准表面101Aa。此后,从上方(+Z轴线方向)插入板簧81。
如图8B所示,板簧81的弹簧部分81A改变形状而配合在壳体101的支撑部分101B和柱面镜65之间的空隙中。通过这种方式,柱面镜65被沿着旋转多面镜42被设置从而固定在壳体101中的方向推压,并且设置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中的开口101c被密封。在板簧81的保持部分81B经过由形成壳体101的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一部分构成的接合部分101D之后,释放保持部分81B的弹性变形并且保持部分81B进入到接合部分101D的底部部分中。通过这种方式,保持部分81B被捕获在接合部分101D中,从而妨碍板簧81向上(+Z方向)移动,由此防止板簧81滑出(见图5B和图6)。
如图7所示,开口83设置在板簧81、密封构件82和片状构件86中,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开口83。凭借这种方式,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入射到柱面镜65而其路径没有被板簧81、密封构件82和片状构件86阻碍。因此,柱面镜65固定并且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由板簧81密封。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壳体101中没有设置除了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之外的孔,并且由于上盖69安装在壳体101上,旋转多面镜42与光学扫描设备40的外部空气隔离开。
【筒形部分抵接片状构件的抵接面附近的构造】
如图8A所示,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接触面80A)具有倾斜表面G,所述倾斜表面G向壳体101的底面101f倾斜。由筒形部分80的倾斜表面G和柱面镜65的光源侧上的面65B形成一空间,板簧81将插入到该空间中。该空间将被称作“空间Sp2”。空间Sp2沿着密封构件82的插入方向朝向内侧(即,朝向图8A中的底侧)逐渐变窄。在空间Sp2中,在上端部处沿着光轴方向的距离e1(沿着密封构件82的厚度方向的宽度)例如为3.8mm,在所述上端部处开始插入板簧81。距离e2表示当将板簧81插入到空间Sp2中并且板簧81的前端位于位置A处时的距离,将在下文参照图11A描述位置A,并且距离e2例如为2.7mm。
当板簧81插入到空间Sp2中时,固定到板簧81的密封构件82的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侧(下游端部)夹在前端部分80A和板簧81之间并且被逐渐挤压。凭借这种方式,在组装期间,在插入密封构件82的时刻密封构件82的挤压量保持较小,并且提高了可操作性。壳体101的每个支撑部分101B距离壳体101的底面101f的高度e3(沿着Z方向的距离)例如为20.3mm。
如图5A和5B所示,形成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形成开口101c的出口的面,并且每个坡面85均形成了开口101c的内壁面的一部分。坡面85形成V状并且开口101c的出口的下端是V状。在每个坡面85中设置了斜坡,使得开口101c的宽度沿着密封构件82的插入方向(即,沿着图5B中的向下方向(﹣Z方向))朝向内侧逐渐变窄。开口101c形成为使得沿着正交于插入方向而且正交于开口101c的法向方向的第一方向的宽度沿着板簧81的插入方向逐渐变窄。坡面85倾斜,使得沿着Z方向与壳体101的底面101f相距的距离在主扫描方向上从前端部分80A的两端部分朝向中心变短。即,由坡面85形成的形状是向下突出的形状并且为V状。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开口101c形成为使得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宽度沿着插入方向变窄。
在部分87(V状的末端)处开口101c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b4(开口101c的宽度(竖直))例如为13.6mm,在所述部分87处,每个坡面85和底面101f之间的距离最短。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的沿着主扫描方向的长度a9(开口101c的宽度(水平))例如为25.9mm。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处,长度b5(上端部部分的最薄部分的宽度(竖直))例如为2mm,所述长度b5是开口101c的上端部的框架部分的沿着副扫描方向的长度中的最短长度。
如参照图14在上文描述的那样,在比较例中,壳体1101的开口1101c的下端部分1101cb和弹性构件182的下端部分182b平行。由壳体1101的开口1101c的下端部分1101cb和弹性构件182的下端部分182b形成的角度为大约0°。相反,形成开口101c的下端部分的坡面85沿着密封构件82的插入方向与前端部分82f不平行,并且密封构件82在相对于坡面85形成预定角度的同时插入。由壳体101的前端部分80A的每个坡面85和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形成的角度越大越好。换言之,V状的角度越尖锐则越好,所述V状是开口101c的向下突出形状。然而,开口101c的V状的角度越尖锐,则开口101c的下端部分的深度变得越深。开口101c的下端部分的深度越深,则开口101c的总体尺寸必须变得越大,以确保从光源单元51发射的激光束的光路。因此,由壳体101的前端部分80A的每个坡面85和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形成的角度为90°以下,例如为85°。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坡面85和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在扭曲的同时接触,并且它们之间的接触宽度与比较例相比减小。通过将角度设置成例如85°,不需要将开口101c的V状(或者U状)前端设计成较深。
图10是当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时的筒形部分80的开口101c的透视图。图11B是示出了在从图10中的B方向(向上(+Z方向))观察时当板簧81正在插入到壳体101中时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的截面的视图。图11A是从图10的C方向观察的视图,示出了在插入板簧81的过程中作为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的位置的相应位置A至D。图11A中的位置A至D对应于图11B中的截面A至D。在沿着插入方向插入板簧81时,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从开口101c的两个端部沿着主扫描方向扩散到中央部分。
在正常时间密封构件82的厚度a1例如为4.3mm,并且空间Sp2在上端处的距离e1例如为3.8mm。密封构件82比距离e1厚,距离e1是在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倾斜表面G和柱面镜65之间的最宽部分。当将板簧81插入到空间Sp2中时,密封构件82的沿着密封构件82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82f被操作者压缩并且插入到空间Sp2中。当板簧81开始插入到空间Sp2中时,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抵达位置A。在位置A处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形成开口101c,所述开口101c具有长度a9(例如,25.9mm)(预定宽度)。在密封构件82中,没有接触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部分在弹力作用下朝向筒形部分80的内部(光源单元51侧)伸出。此时,在最厚部分处密封构件82沿着光轴方向的厚度为“ha”。在从板簧81开始插入到空间Sp2中直到板簧81抵达位置B的时段期间,密封构件82夹在作为第一区域的区域F和柱面镜65之间,所述第一区域由图10中的剖面线表示。凭借这种方式,产生了图11B中的位置A处示出的状态。在位置A处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将称作“接触区域FA”。
当进一步插入板簧81时,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抵达位置B。在位置B处,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开始接触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坡面85的端部部分。结果,开始接触密封构件82的坡面85的部分被坡面85挤压。此时,密封构件82沿着光轴方向的厚度在最厚部分处为“hb”。在直到板簧81从位置B抵达位置D的时段期间,开口101c的坡面85和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接触而相交,因此处于点接触的状态中。由于处于点接触的状态中,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难以运行到开口101c的坡面85上。在图11B中,在位置B和位置C处的前端部分80A中的虚线示出表示与坡面85的边界的虚拟线。在位置B处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将被称作“接触区域FB”。
当进一步插入板簧81时,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抵达位置C。在位置C处,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与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坡面85接触的区域比在位置B处时更大。因此,密封构件82被坡面85挤压的区域变得大于当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处于位置B时密封构件82被坡面85挤压的区域。此时,密封构件82的沿着光轴方向的厚度在最厚部分处为“hc”。在位置C处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将被称作“接触区域FC”。
当进一步插入板簧81时,密封构件82的前端部分82f抵达位置D。在位置D处,密封构件82的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82f超过坡面85的最深部分87并且接触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在位置D处,密封构件82沿着主扫描方向被挤压并且密封构件82的沿着光轴方向的厚度是均匀厚度“hd”。在位置D处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将称作“接触区域FD”。在密封构件82的相应位置处的厚度满足关系ha>hb>hc>hd。此外,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之间的接触区域满足关系FA<FB<FC<FD。接触区域FB至接触区域FD对应于图10中的第二区域FG。相对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更接近壳体的底面侧。
作为弹性构件的密封构件82被柱面镜65和坡面85压缩的区域根据板簧81插入到空间Sp2中的插入量而沿着开口101c的中央方向扩张。密封构件82的中央部分的厚度根据板簧81的插入量而减小。结果,即使在从上方插入密封构件82时,也防止密封构件82行进到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坡面85上。因此,提高了在将板簧81安装在壳体101中时的可操作性。另外,比密封构件82硬的片状构件86固定到密封构件82的表面。结果,通过片状构件86的端部部分的移动以更大的程度挤压密封构件82的中央部分。因此,在插入过程中压缩密封构件82的没有与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接触的中央部分,并且减小了在密封构件82和壳体101之间的摩擦,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可组装性。
在密封构件82和筒形部分80侧上的形状之间的关系如下。在插入密封构件82期间,在密封构件82侧上的下游端侧上的脊线和筒形部分80侧上的形成开口101c的一段的脊线(沿着密封构件82的插入方向位于下游侧上的筒形部分80侧上的脊线)交叉。即,在插入密封构件82期间,密封构件82侧上的下游端侧上的脊线和在筒形部分80侧上形成开口101c的一段的脊线相对于彼此不平行。在插入密封构件82期间(图11B中的截面C),密封构件82在密封构件82侧上的脊线与筒形部分80侧上的脊线交叉的部分的一侧上行进到前端部分80A上。在密封构件82侧上的脊线与筒形部分80侧上的脊线交叉的部分的另一侧上,密封构件82进入密封构件82面向开口101c的内部空间的状态。当插入密封构件82时,密封构件82侧上的脊线与筒形部分80侧上的脊线交叉的部分(接触部分)移动,并且密封构件82的行进到前端部分80A上的部分增加。在密封构件82侧上的脊线沿着朝向下侧的方向超过坡面85的最深部分87的情况中,密封构件82的下游端侧接触前端部分80A并且因此密封开口101c的圆周。
【筒形部分的开口的修改方案】
图12A示出了壳体101的筒形部分80的形成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不同示例。由接合部分101D形成锥形部90a,所述接合部分101D由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朝向部分87a的一部分构成。锥形部90a的斜率大于图11A中示出的坡面85的斜率。图12B示出了壳体101的筒形部分80的形成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不同示例。从筒形部分80的接合部分101D朝向部分87b形成了弯曲面90b(U状)。形成开口101c的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形状可以使得密封构件82被压缩的区域响应于板簧81的插入而沿着主扫描方向扩张。
【密封构件的修改方案】
图13A是示出了作为密封构件的另一个修改方案的密封构件82a的视图,并且是从旋转多面镜42侧观察的视图。在图13A中,前端框架部分82ab具有沿着密封构件82a的插入方向的倒V状(向上突出状)。例如,密封构件82a的在壳体101的底面101f侧上的前端框架部分82ab的形状形成为倾斜而从端部部分朝向中央部分离开底面101f。片状构件(未示出)制成为与密封构件82a的形状相同。通过将密封构件82a制造为这样的形状,即使在壳体101的开口101c是与比较例类似的矩形形状以及是诸如下端部分101ca的形状时也能够增强可组装性。例如,前端框架部分82ab可以是沿着密封构件82a的插入方向的倒U状(向上突出状)。
如图13B所示,具有如参照图5A和5B在上文描述的形状的开口101c可以由密封构件82a密封。在图13B中,形成开口101c的前端部分80A的坡面85形成V状(向下突出状)。前端部分82bb是沿着密封构件82a的插入方向的倒V状(向上突出状)。由参照图12A和12B在上文描述的锥形部90a或弯曲面90b形成的开口101c可以由密封构件82a密封。在这些情况中,也能够增强可组装性。例如,形成开口101c的筒形部分80的前端部分80A的下端部分可以是V状(向下突出状),并且密封构件的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可以为倒U状(向上突出状)。如图13A和13B所示,作为密封构件82的修改方案,密封构件82a形成为使得在沿着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和底面101f之间的沿着插入方向的距离沿着作为第一方向的主扫描方向从两端部分朝向中央部分增加。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密封构件82布置在柱面镜65和壳体101之间。然而,透光构件不局限于柱面镜65,并且可以是玻璃板,所述玻璃板透过激光束而不具备光学会聚能力。以这种方式,使用简单构造,防止密封构件82行进到壳体101上,因此能够将旋转多面镜42与外部空气隔离开,而没有降低光学扫描设备40的光学性能。此外,因为能够从单个方向组装每个密封构件,所以提高了可组装性,所述单个方向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为+Z轴方向。因此,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壳体的筒形部分的开口附近,能够防止用于密封的密封构件行进到其内表面上。即,能够抑制待安装在壳体中的用于密封的密封构件产生密封缺陷。
尽管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赋予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以宽泛的理解,以便涵盖所有修改方案和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Claims (12)

1.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
光源;
旋转多面镜,所述旋转多面镜使得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偏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面,所述旋转多面镜安装在所述底面上;和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面直立并且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侧壁上;
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所述激光束穿过所述筒形部分,其中,在所述筒形部分的延伸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筒形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透光构件,所述透光构件布置在所述筒形部分和所述旋转多面镜之间,并且透过已经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激光束;
板簧,在所述板簧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板簧通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插入而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透光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和
密封构件,在所述密封构件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三开口,并且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板簧的面向布置有所述光源一侧的面上,所述密封构件密封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使得在与所述板簧的插入方向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法向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着所述插入方向逐渐变窄,
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筒形部分的前端部分的在面向所述板簧的一侧上的面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当开始要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插入所述板簧时,通过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夹持所述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当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插入所述板簧时,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的区域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向中央部分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形成为使得在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底面之间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距离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两端部分朝向所述中央部分增加。
3.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
光源;
旋转多面镜,所述旋转多面镜使得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偏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底面,所述旋转多面镜安装在所述底面上;和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面直立并且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侧壁上;
筒形部分,所述筒形部分从所述侧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并且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穿过所述筒形部分,其中,在所述筒形部分的延伸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筒形部分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透光构件,所述透光构件布置在所述筒形部分和所述旋转多面镜之间,并且透过已经穿过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激光束;
板簧,在所述板簧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板簧通过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插入而被安装在所述壳体中,以将所述透光构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和
密封构件,在所述密封构件中形成有所述激光束穿过的第三开口,所述密封构件固定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板簧的面向布置有所述光源的一侧的面上,所述密封构件密封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之间的间隙,而且所述密封构件形成为使得所述密封构件的沿着所述板簧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和所述底面之间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距离从所述密封构件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部分朝向中央部分增加,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于所述插入方向和所述第一开口的法向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面向所述板簧的一侧上的面中,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当开始要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插入所述板簧时,通过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和所述板簧夹持所述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的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并且
所述第二区域比所述第一区域更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当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进一步插入所述板簧时,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与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所述面接触的区域从所述密封构件的所述前端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两端部分向所述中央部分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还包括:
片状构件,所述片状构件具有第四开口,所述激光束穿过所述第四开口,当所述板簧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所述片状构件固定到所述密封构件的面向布置有所述光源的一侧的面,并且所述片状构件比所述密封构件更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
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倾斜,使得在所述前端部分的面向布置有所述透光构件的一侧的面和所述透光构件之间的距离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比在所述筒形部分的所述前端部分的面向布置有所述透光构件的一侧的面和所述透光构件之间的距离中的最宽距离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板簧将所述透光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向布置有所述旋转多面镜的一侧推压以便固定所述透光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透光构件是柱面镜,所述柱面镜致使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在所述旋转多面镜上形成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透光构件是玻璃板,所述玻璃板透过从所述光源发射的激光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是弹性构件,并且当所述板簧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所述密封构件被沿着所述透光构件的光轴方向压缩。
1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扫描设备;
感光构件,通过用来自所述光学扫描设备的激光束扫描所述感光构件而在所述感光构件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使用调色剂使得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调色剂图像;和
转印单元,所述转印单元将由所述显影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目标。
CN201810143529.7A 2017-02-15 2018-02-12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Active CN108427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25992 2017-02-15
JP2017025992A JP6840562B2 (ja) 2017-02-15 2017-02-15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7191A CN108427191A (zh) 2018-08-21
CN108427191B true CN108427191B (zh) 2021-05-11

Family

ID=6310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3529.7A Active CN108427191B (zh) 2017-02-15 2018-02-12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51870B2 (zh)
JP (1) JP6840562B2 (zh)
CN (1) CN108427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1472B2 (ja) 2018-02-08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0441B2 (ja) 2018-07-12 2022-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75681B2 (ja) 2018-09-03 202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10077B2 (ja) 2018-12-04 202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29824B2 (ja) 2018-12-04 2021-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0016A (ja) 2019-02-27 2020-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3902A (ja) 1998-12-28 2000-07-14 Ricoh Co Ltd 書込光学装置
JP4139030B2 (ja) 1999-12-15 2008-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13652B2 (ja) 2003-06-13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式光学装置
JP4328674B2 (ja) 2004-06-07 2009-09-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式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19446B2 (ja) 2005-09-02 201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625B2 (ja) * 2006-02-20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攪拌部材
US7946494B2 (en) * 2006-08-21 2011-05-2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Laser scanning unit housing
JP5388418B2 (ja) 2007-02-19 2014-0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21388B2 (ja) 2007-10-17 201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5219548B2 (ja) 2008-02-22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
JP5247371B2 (ja) * 2008-11-19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141074B2 (ja) 2012-04-25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42547A (ja) 2012-04-26 2013-12-05 Canon Inc 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6053314B2 (ja) 2012-04-26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41056B2 (ja) * 2013-03-12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7186B2 (ja) 2013-03-18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8988B2 (ja) 2013-06-26 2017-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9961B2 (ja) 2013-07-24 2018-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42142B2 (ja) * 2013-10-09 2017-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74074B2 (ja) 2014-01-17 2016-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7980B2 (ja) 2014-01-30 2017-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03080B2 (en) 2014-04-15 2019-05-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timing for emitting beam detect light beam
US9400444B2 (en) 2014-04-15 2016-07-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timing for emitting beam detect light beam
JP6444182B2 (ja) 2015-01-19 2018-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3038B2 (ja) 2015-01-28 2019-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回転多面鏡
US9975350B2 (en) 2015-05-29 2018-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canning apparatus
JP2017049416A (ja) 2015-09-01 2017-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2001B2 (ja) * 2017-02-15 2021-06-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32639A (ja) 2018-08-23
US10451870B2 (en) 2019-10-22
JP6840562B2 (ja) 2021-03-10
US20180231770A1 (en) 2018-08-16
CN108427191A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7191B (zh) 光学扫描设备和成像设备
JP6444182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25623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8200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531367A2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avoiding an adverse temperature effect to an optical scanning system
US9927732B2 (en) Light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404112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采用该光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
US10725289B2 (en) Casing of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US7116457B2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60179028A1 (en) Optical scan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64295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cover attached to optical device
JP6618257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9782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83031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US11997241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JP2007304165A (ja) 光学走査装置
JP6840563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4449A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2075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13110B2 (ja)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87322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917932A (zh) 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194052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0779A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74517A (ja) 光書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