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4235A -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4235A
CN107914235A CN201710888055.4A CN201710888055A CN107914235A CN 107914235 A CN107914235 A CN 107914235A CN 201710888055 A CN201710888055 A CN 201710888055A CN 107914235 A CN107914235 A CN 107914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display panel
area
supporting par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80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4235B (zh
Inventor
朴昶模
金熙昌
文银重
朴世勳
李珉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14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4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4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4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861Repai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26Using direct fluid current against work during delaminating
    • Y10T156/1132Using vacuum directly against work during delamin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53Temperature change for delamination [e.g., heating during delaminat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68Gripping and pulling work apart during delaminating
    • Y10T156/1179Gripping and pulling work apart during delaminating with poking during delaminating [e.g., jabbing,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11Heating or cooling delaminating means [e.g., melting means, freezing means,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61Severing delaminating means [e.g., chisel,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78Delaminating bend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78Delaminating bending means
    • Y10T156/1983Poking dela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该系统包括支承部,支承部面对窗并支承窗的至少一部分。窗固定部布置在支承部上并且配置成固定窗相对于支承部的位置。显示面板止动件定位在支承部上方并与支承部间隔开预定距离。窗加压部配置成沿着与支承部的上表面垂直的第一方向对窗的第二区域施加压力。分离棒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移动。分离棒配置成插入至窗与粘合到窗的显示面板之间。

Description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5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6-012844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该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装置、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和电泳显示装置。作为示例,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可包括两个电极和布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从一个电极注入的电子和从另一电极注入的空穴可在有机发光层中结合以形成激子,并且激子可释放能量并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可具有自发光特性,并因此单独的光源可被省略,这可减小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的厚度和重量。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可表现出相对低的功耗、相对高的亮度和相对快的响应速度。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可通过使用粘合膜将显示面板与窗彼此附接来制造。布置在显示面板与窗之间的粘合膜可将显示面板与窗彼此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以及使用该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通过该系统和方法,减少或消除了在将显示面板与窗分离期间发生的损伤。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支承部,支承部面对窗并支承窗的至少一部分。窗固定部布置在支承部上并且配置成固定窗相对于支承部的位置。显示面板止动件定位在支承部上方并与支承部间隔开预定距离。窗加压部配置成沿着与支承部的上表面垂直的第一方向对窗的第二区域施加压力。分离棒能够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移动。分离棒配置成插入至窗与粘合到窗的显示面板之间。
支承部可包括至少一个接纳槽,该至少一个接纳槽具有与窗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该至少一个接纳槽可配置成当通过窗加压部向窗施加压力时接纳窗。
窗固定部可包括接触杆,接触杆与窗的第一区域的沿着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部直接接触。
窗的相对端部可沿着第一方向向上弯曲。
接触杆可沿着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移动。
显示面板止动件可沿着第一方向布置在显示面板上。
显示面板止动件可定位成与显示面板大致平行。
显示面板止动件可包括第一板,第一板定位成与显示面板大致平行。至少一个冲击吸收部可联接到第一板。接触板可面对显示面板,并且弹性构件可联接到接触板。
接触板可吸附并固定显示面板。
窗加压部可包括至少一个加压构件,该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与第二区域直接接触并且配置成沿着第一方向向第二区域提供向下的压力。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可定位成沿着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大致平行。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中的每个可包括杆状构件和加压顶端,其中,杆状构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加压顶端联接到杆状构件并且包括柔性材料。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中的每个可配置成向第二区域施加8kgf至12kgf的力。
至少一个接纳槽可配置成通过窗加压部使窗的第二区域沿着第一方向向下移动约3mm至约8mm。
分离棒可包括位于分离棒的一个端部处的第一倾斜表面。
分离棒的第一倾斜表面可指向显示面板。
该系统可包括冷却部,冷却部定位在支承部下方并且配置成冷却支承部。
冷却部可将支承部冷却至从约-70℃至约-100℃。
支承部可包括至少一种金属,该至少一种金属包括铜(Cu)或铝(Al)。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包括窗的显示装置。窗包括第一区域和定位在第一区域周围的第二区域。在窗的第一区域上布置有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冷却显示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窗固定部固定窗相对于支承窗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承部的位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窗加压部沿着与窗的上表面垂直并且与窗的第二区域相交的第一方向向窗的第二区域施加压力。该方法包括:在窗的第二区域处沿着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将分离棒插入至窗与显示面板之间。
显示装置的冷却可在显示装置被布置在支承部上之前执行。
显示装置的冷却可在显示装置被布置在支承部上之后执行。
窗固定部可包括接触杆,该接触杆与窗的第一区域的沿着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部直接接触。
窗的相对端部可沿着第一方向向上弯曲。
窗加压部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压构件,该至少一个第一加压构件与第二区域直接接触并且配置成沿着第一方向向下按压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以及使用该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可将显示面板与窗分离。在将显示面板与窗分离的过程中,可防止显示面板和/或窗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确,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窗固定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窗固定部的正视图。
图5是图1的窗加压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是图5的窗加压部的正视图。
图7是图1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图7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仰视图。
图9是图7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的分离棒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是用于拆卸联接至显示面板止动件、窗固定部和支承部的显示装置的系统的正视图。
图12至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拆卸显示装置的过程的平面图。
图16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拆卸显示装置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均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层、膜、面板或区域的厚度可被夸大。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指示相似的元件。应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可存在有中间元件。
以下将参照图1对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10可包括支承部100、窗固定部300、显示面板止动件700、窗加压部500和分离棒900。在通过将显示面板P与窗W彼此附接来制造显示装置DE的过程中,当在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存在有气泡或异物,或者显示面板P和窗W不对齐时,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10可将显示面板P和窗W彼此分离。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固定部300可固定位于支承部100上的显示装置DE的窗W的第一区域DA(参见图12)的一部分。例如,通过向窗W的相对端部施加压力,窗W可被固定在期望的位置中。窗加压部500可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参见图12)(例如,向窗W的背对支承部100的上表面)施加压力。通过窗加压部500和窗固定部300的压力施加可同时执行。向窗W(例如,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和向窗W的相对端部)的压力施加可将窗W大致固定到期望的位置中,以允许窗W与显示面板P部分分离。在窗加压部500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对窗W的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分离棒900可插入至窗W与显示面板P之间,从而能够使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完全分离。
下文将参照图2至图10对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10的部件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2是图1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图1的窗固定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图3的窗固定部的正视图。图5是图1的窗加压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图5的窗加压部的正视图。图7是图1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是图7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仰视图。图9是图7的显示面板止动件的侧视图。图10是图1的分离棒的示意性立体图。
参照图2,支承部100可在使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时支承显示装置DE(例如,参见图1)的一部分。例如,支承部100可在面对窗W时支承窗W(例如,参见图1)的一部分。显示装置DE的窗W可定位在支承部100上,并且显示面板P(例如,参见图1)可定位在窗W上。例如,窗W的面对支承部100的第一侧可与支承部100的上表面直接接触,并且显示面板P可布置在窗W的背对支承部100的第二侧上。
作为示例,支承部100可具有接纳槽130,接纳槽130具有与形成在主体110中的窗W的形状对应的形状。接纳槽130可形成为与窗W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可支承窗W,以使得在使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的过程中窗W不移动。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W可具有使其相对端部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上弯曲的形状。作为示例,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的两个内侧表面可具有与窗W的形状对应的、沿着第一方向向上弯曲的形状。然而,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作为示例,接纳槽130可根据窗W的形状而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在窗W(例如,参见图1)具有大致平坦的板形状的情况下,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的内部也可具有板形状。当窗W具有大致平坦的板形状时,压力可通过窗固定部300施加到窗W的相对端部,以将窗W固定到支承部100。
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的相对端部,例如,接纳槽130的定位在支承部100的第二方向(例如,X轴)上的端部可开口(例如,参见图2)。因此,参照图1,接纳槽130可能仅支承窗W的一部分,并且窗W的不被支承部100支承的剩余部分可在第二方向(例如,X轴)上从接纳槽130突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W的第二区域PA(例如,参见图12)可定位成沿着X轴从支承部100(例如,从接纳槽130)突出。作为示例,显示装置的主页按钮可定位在窗W的第二区域PA中。
支承部100可包括相对硬的材料,并因此,窗W的形状可保持大致恒定。例如,支承部100可包括金属或塑料材料。
参照图3和图4,窗固定部300可包括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可沿着第一方向(Z轴)向窗W的相对端部向下施加压力,从而将窗W固定在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中。窗W的相对端部可沿着第三方向(例如,Y轴)彼此相对定位,以表示当窗W具有平坦的板形状时窗W的彼此背对的边缘以及当窗W的相对端部从支承部100向上弯曲时窗W的在向上方向上面对的边缘。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固定部300的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仅与显示装置DE的窗W接触,并且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不与显示面板P接触。
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可具有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伸长的杆形状。由于显示装置DE的窗W具有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伸长的形状,所以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也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伸长以与窗W的形状对应。
第一接触杆320的与窗W的端部接触的下端表面可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第一接触杆320的下端表面可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并因此第一接触杆320的下端表面可与窗W的端部均匀地接触。此外,与第一接触杆320相似地,第二接触杆340的下端表面也可具有大致平坦的形状并且可与窗W的另一端部大致均匀地接触。
作为示例,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可包括相对柔软的材料,从而不损伤窗W的端部的与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接触的表面。例如,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可包括塑料或丙烯酸材料。然而,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不限于此,并且可根据需要而包括各种材料。
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可分别联接到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例如,第一接触杆320可联接到第一固定板310,并且第二接触杆340可联接到第二固定板330。
作为示例,第一固定板31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和第三方向(例如,Y轴)移动。参照图3,第一固定板310可在作为第一方向(例如,Z轴)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第一固定板310也可在作为第三方向(例如,Y轴)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相似地,第二固定板330也可在作为第一方向(例如,Z轴)的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也可在作为第三方向(例如,Y轴)的水平方向上移动。能够沿着上述方向移动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的第一驱动件可联接到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第一驱动件可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将显示装置DE定位在支承部100上之前,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可沿着第三方向(例如Y轴)移动以被布置成远离彼此的状态。此后,当显示装置DE定位在支承部100上时,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可沿着第三方向(例如,Y轴)移动,以移动多达使第一固定板310与第二固定板330之间的间隔大致等于窗W的宽度的距离。
接下来,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下移动,以使得联接到第一固定板310和第二固定板330的第一接触杆320和第二接触杆340分别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窗W的相对端部向下施加压力。因此,窗W可固定在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中。
参照图3,第一接触杆320可包括两个接触杆321和323。在这种情况下,接触杆321和323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平行地布置。此外,第二接触杆340也可包括两个接触杆341和343。相似地,接触杆341和343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平行地布置。然而,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第一接触杆320可包括一个接触杆,或者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分体式接触杆。第二接触杆340可具有与第一接触杆320大致相同的配置。
参照图5和图6,窗加压部50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例如,参照图1,窗加压部500可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窗加压部500可在向窗W的第一区域DA施加压力的大致同时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窗加压部500可继续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以允许窗W的第二区域PA在支承部100的上表面下方保持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下弯曲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加压部500可包括第一加压构件510、第二加压构件530和检测传感器540。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可与窗W的第二区域PA接触以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例如,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可沿着第三方向(例如,Y轴)平行地布置。
第一加压构件510可包括第一杆状构件511和第一加压顶端513。第一杆状构件511可以是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延伸的杆形状的构件,第一杆状构件511可通过第一加压顶端513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第一杆状构件511可包括具有相对强的硬度的材料,其可将力传递到第一加压顶端513。例如,第一杆状构件511可包括钢、铝或SUS。相似地,第二杆状构件531也可以是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延伸的杆形状的构件。第二加压顶端533可联接到第二杆状构件531的端部。
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是与窗W的第二区域PA接触的部分,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可包括柔性材料,其可防止窗W被损伤。例如,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可包括橡胶、硅树脂或塑料。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加压部500可控制通过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向窗W的第二区域PA传递的力。窗加压部500可控制通过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向窗W的第二区域PA传递的力的大小。
窗加压部500可控制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将力传递到窗W的第二区域PA的时间。窗加压部500可控制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恒定力的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与窗W的第二区域PA接触的时间。例如,当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约10kgf的力时,窗加压部500可调整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是施加0.5秒的力还是1秒的力。然而,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可根据需要调整所施加的压力的量以及施加到窗W的压力的持续时间。
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可联接到加压板550。可以是板状构件的加压板550可大致同时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移动附接到加压板550的下部的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
检测传感器540可定位成与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相邻。检测传感器540可感测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是否与窗W的第二区域PA准确接触。检测传感器540可感测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的位置,并且可以将感测到的位置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接收上述信息的控制单元确定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是否到达准确位置。当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的位置不位于期望位置中时,控制单元可移动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以移动到正确的位置。
检测传感器540可感测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与窗W之间的意外物体的出现。例如,当作业人员将他/她的手放在第一加压顶端513和第二加压顶端533与窗W之间时,检测传感器540可感测到作业人的手。在这种情况下,检测传感器540可将上述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以允许停止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窗加压部500可具有与其联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移动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第二驱动件可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
参照图1以及图7至图9,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定位在窗W上方,并且在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时,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与显示面板P接触。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定位成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与定位在窗W上的显示面板P间隔开预定距离。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定位成与显示面板P大致平行。
在分离显示装置DE的窗W和显示面板P的过程中,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防止在显示面板P与窗W完全分离时显示面板P从支承部100上方移除并被释放到外部。作为示例,当显示面板P与窗W分离时,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定位在显示面板P上,以使得在显示面板P与窗W分离之后显示面板P可再次粘合到窗W。作为示例,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当窗W的相对端部可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上弯曲的形状时,附接到窗W的显示面板P的相对端部也可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上弯曲的形状。
作为示例,显示面板P可通过显示面板P的恢复力与窗W周围的区域分离,从而在显示面板P与窗W分离时将显示面板P返回到平坦状态。然而,如以上更详细地描述,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定位在显示面板P上方,并且当显示面板P与窗W分离时,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与显示面板P接触,从而防止显示面板P被释放到外部。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可包括第一板710和至少一个冲击吸收部730。第一板710可以是板状构件,并且至少一个冲击吸收部730可布置在第一板710上。
冲击吸收部730可与从窗W分离的显示面板P接触,从而可以防止显示面板P从支承部100脱离并且防止显示面板P被释放到外部。冲击吸收部730可吸收由显示面板P产生的冲击,从而减少或防止当显示面板P和冲击吸收部730彼此接触时对显示面板P产生的损伤。
冲击吸收部730可包括接触板731、主体735、弹性构件739和紧固构件737。接触板731可以是定位在冲击吸收部730的最下部处并且与显示面板P直接接触的构件。接触板731可包括柔性材料,其可防止对与接触板731接触的显示面板P的损伤。例如,接触板731可包括橡胶或硅树脂。
弹性构件739可穿过第一板710。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构件739可通过紧固构件737固定到第一板710。作为弹性主体的弹簧可定位在弹性构件739内。
主体735可穿过弹性构件739,并且接触板731可联接到主体735的一个端部。因此,当接触板731与显示面板P接触时,联接到接触板731的主体735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联接到主体735的弹性构件739可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多个冲击吸收部730可布置在第一板710上。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六个冲击吸收部730可布置在第一板710上;然而,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也可在第一板710上布置少于6个或多于6个的数量的冲击吸收部。
冲击吸收部730可通过接触板731吸附并固定显示面板P。例如,在接触板731中可形成有孔,并且显示面板P可通过该孔真空吸附,从而将显示面板P固定到显示面板止动件700。在显示面板P与窗W分离之后,显示面板P可再次附接到窗W。替代性地,冲击吸收部730可吸附并固定显示面板P以将显示面板P卸至外部。
参照图1和图10,分离棒900可插入至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以使显示面板P与窗W彼此分离。
分离棒900可在棒主体930的一个端部处具有第一倾斜表面910。棒主体930可以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延伸的杆状构件。作为示例,棒主体930可具有方柱形状。
通过分离棒900的第一倾斜表面910,分离棒900的至少一个端部可具有楔形形状。因此,分离棒900的至少一个端部可插入至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
第一倾斜表面91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指向上方。例如,当分离棒900插入至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时,分离棒900的第一倾斜表面910可面向显示面板P。作为示例,分离棒900可在分离棒900的第一倾斜表面910向上推动显示面板P的同时插入至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并在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移动。
分离棒900可包括相对硬的材料,并因此分离棒900可使显示面板P与窗W彼此分离。例如,分离棒900可包括金属或塑料材料。
下文将参照图11至图21对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使用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拆卸显示装置的过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11是用于拆卸联接至显示面板止动件、窗固定部和支承部的显示装置的系统的正视图。图12至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拆卸显示装置的过程的平面图。图16至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拆卸显示装置的过程的侧视图。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显示装置DE定位在支承部100上之前,窗W和显示面板P通过粘合膜AF(例如,参见图16)彼此联接的显示装置DE可被冷却。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显示装置DE可被冷却至从约-70℃至约-100℃。用于将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联接的粘合膜AF可具有在上述温度范围内降低的粘性。作为示例,通过将粘合膜AF预冷却至上述温度范围,窗W和显示面板P可更容易地彼此分离。粘合膜AF可以是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或压敏粘合剂(PSA)中的一种。
冷却至上述温度范围的显示装置DE可定位在支承部100上。作为示例,显示装置DE的窗W可定位在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中。
参见图12和图13,窗固定部300可定位在窗W的相对端部处,从而固定窗W在支承部100的接纳槽130内的位置。窗固定部300可固定窗W的第一区域DA的一部分。参见图11,窗固定部300的第一接触杆321和第二接触杆341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下按压窗W的相对端部,从而将窗W固定到支承部100。
参照图14,窗加压部500的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可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第一加压构件510和第二加压构件53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窗W的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
参照图16,第二加压构件530可向窗W的第二区域PA(例如,参见图17)施加压力。第二加压构件530可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第二区域PA向下施加压力。第二加压构件530可以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约8kgf至约12kgf。第二加压构件530可以将上述力施加到窗W的第二区域PA约1秒钟。此外,第二加压构件530可向窗W的第二区域PA的端部施加力,以相对于水平线L向下降到第一深度D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深度D1可以是约3mm到约8mm。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向冷却至从约-70℃至约-100℃的显示装置DE的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之后,定位在与第二区域PA相邻的第一区域DA中的窗W与显示面板P之间可能发生层离。
参照图17,在第二加压构件530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之后,第二加压构件530可再次上升到初始位置。
参照图18,再次上升到初始位置的第二加压构件530可继续向窗W的第二区域PA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加压构件530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下缓慢地按压窗W的第二区域PA。因此,窗W的第二区域PA可相对于水平线L沿着第一方向(例如,Z轴)向下下降约3mm至8mm。
参照图15和图19,在第二加压构件530向下按压窗W的第二区域PA的状态下,分离棒900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分离棒900可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插入至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
参照图19,由于第二加压构件530使得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部分地层离,所以分离棒900可更容易地插入至层离的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在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的粘合膜AF中的一些粘合膜AF1可附接到显示面板P。
参照图20和图21,如果分离棒900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连续移动,则在使粘合膜AF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的同时,显示面板P可与窗W完全分离。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定位在显示面板P与窗W之间的粘合膜AF中,粘合膜AF1可通过由第二加压构件530施加的压力而与窗W分离,并且可保持在显示面板P上。之后,如果具有第一倾斜表面910的分离棒900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轴)移动,则粘合膜AF可与显示面板P分离,并且可保持在窗W(例如,参见图21)上。
下文将参照图22和图24对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下文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被省略。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支承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参照图22和图23,除了如上文中参考附图(例如,参见图1)更详细地描述的支承部100、窗固定部300、显示面板止动件700、窗加压部500和分离棒900之外,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还可包括冷却部200、壳体400和风扇过滤部800。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壳体400可以是具有从外部封闭的空间的结构,并且图1的支承部100、窗固定部300、显示面板止动件700、窗加压部500和分离棒900可布置在壳体400中。预定空间可形成在壳体400中,以使得支承部100、窗固定部300、显示面板止动件700、窗加压部500和分离棒900(例如,参见图1)可布置在该空间中。
支承部100、窗固定部300、显示面板止动件700、窗加压部500和分离棒900可布置在壳体400中,并因此经冷却的窗W(例如,参见图1)和显示面板P(例如,参见图1)的温度可在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的同时被恒定地保持。作为示例,能够恒定地保持用于附接窗W和显示面板P的粘合膜AF(例如,参见图16)的温度。
壳体400可防止在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时异物变得附接到窗W或显示面板P。
能够冷却显示装置DE的冷却部200可定位在壳体400下方。冷却部200可通过与支承部100接触来冷却支承部100,并且在冷却部200中可布置有能够传递热的结构,诸如热管等。冷却部200可将显示装置DE冷却至从约-70℃至-100℃,正如上文中更详细的描述。
冷却部200的上侧表面可与支承部100直接接触。因此,冷却部200可通过热传导来冷却支承部100。
冷却部200可联接到支承部100的下部以与支承部100接触。作为示例,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接纳槽130的主体110可与冷却部200接触。主体110可包括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并因此主体110可被相对快速地冷却。例如,支承部100可由冷却部200冷却。作为示例,主体110可包括铜(Cu)和铝(Al)中的至少一种金属。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冷却部200可在与支承部100直接接触的同时冷却支承部100,从而缩短了用于冷却定位在支承部100上的显示装置DE的时间。作为示例,由于省略了从外部冷却显示装置DE并且然后将显示装置DE移动到支承部100上的过程,所以可缩短工作时间。
此外,当窗W与显示面板P彼此分离时,冷却部200可恒定地保持粘合膜AF的温度。例如,冷却部200可恒定地保持降低粘合膜AF的粘性的温度。
风扇过滤部800可布置在壳体400上并且可生成气流。例如,风扇过滤部800可从壳体400的上侧吹送空气,以将气流向下移动至壳体400中。因此,壳体400中的异物等可向下移动。异物可与气流一起向下移动,从而减少或防止异物附接到窗W和显示面板P。
风扇过滤部800可向下排放N2或清洁干燥空气(CDA)。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由冷却部200在壳体400中形成霜。
参照图24,主体110可包括多个接纳槽131、133和135。因此,多个显示装置DE(例如,参见图1)可布置在支承部100上,并因此多个显示装置DE的多个窗W和多个显示面板P可大致同时彼此分离。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确,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25)

1.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面对窗并且支承所述窗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窗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窗固定部,所述窗固定部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上并且配置成固定所述窗相对于所述支承部的位置;
显示面板止动件,所述显示面板止动件定位在所述支承部上方并与所述支承部间隔开预定距离;
窗加压部,所述窗加压部配置成沿着与所述支承部的上表面垂直的第一方向对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施加压力;以及
分离棒,所述分离棒能够沿着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以及其中,所述分离棒配置成插入至所述窗与粘合到所述窗的显示面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
至少一个接纳槽,所述至少一个接纳槽具有与所述窗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配置成当所述窗加压部向所述窗施加压力时接纳所述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窗固定部包括:
接触杆,所述接触杆与所述窗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部直接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窗的所述相对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向上弯曲。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触杆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止动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止动件定位成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止动件包括:
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定位成与所述显示面板平行;以及
至少一个冲击吸收部,所述至少一个冲击吸收部联接到所述第一板,并且包括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接触板和联接到所述接触板的弹性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触板吸附并固定所述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窗加压部包括: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直接接触并且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向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提供向下的压力。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压构件定位成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中的每个包括:
杆状构件,所述杆状构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加压顶端,所述加压顶端联接到所述杆状构件并且包括柔性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中的每个配置成向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施加8kgf至12kgf的力。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接纳槽配置成通过所述窗加压部使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向下移动3mm至8m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棒包括位于所述分离棒的一个端部处的第一倾斜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棒的所述第一倾斜表面指向所述显示面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定位在所述支承部下方并且配置成冷却所述支承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冷却部将所述支承部冷却至从-70℃至-100℃。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支承部包括至少一种金属,所述至少一种金属包括铜或铝。
20.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窗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窗包括第一区域和定位在所述第一区域周围的第二区域,以及其中,在所述窗的所述第一区域上布置有显示面板;
冷却所述显示装置;
通过窗固定部固定所述窗相对于支承所述窗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承部的位置;
通过窗加压部沿着与所述窗的上表面垂直并且与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相交的第一方向向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施加压力;以及
在所述窗的所述第二区域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将分离棒插入至所述窗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冷却在所述显示装置被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上之前执行。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冷却在所述显示装置被布置在所述支承部上之后执行。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窗固定部包括:
接触杆,所述接触杆与所述窗的所述第一区域的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的第三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部直接接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窗的所述相对端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向上弯曲。
25.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窗加压部包括:
至少一个加压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加压构件与所述第二区域直接接触并且配置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向下按压所述第二区域。
CN201710888055.4A 2016-10-05 2017-09-27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79142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28445 2016-10-05
KR1020160128445A KR102650013B1 (ko) 2016-10-05 2016-10-05 표시 장치의 분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분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4235A true CN107914235A (zh) 2018-04-17
CN107914235B CN107914235B (zh) 2021-06-04

Family

ID=6175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8055.4A Active CN107914235B (zh) 2016-10-05 2017-09-27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2662B2 (zh)
KR (1) KR102650013B1 (zh)
CN (1) CN10791423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1464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沉积装置及利用其的有机物沉积方法
CN109596087A (zh) * 2018-12-29 2019-04-09 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模块平面度检测的夹具
CN111158174A (zh) * 2018-11-07 2020-05-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的拆卸方法及经拆卸显示模块的再制造方法
CN111515644A (zh) * 2020-04-28 2020-08-1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电池拆解设备及方法
CN111613555A (zh) * 2020-05-22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2348B1 (ko) * 2018-05-29 2020-01-03 (주)안마이크론시스템 Oca 필름에 의하여 패널이 접착된 윈도우에서 재활용할 패널을 분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위한 장치
CN113291042B (zh) * 2021-07-06 2023-02-0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1120A (ja) * 2000-03-15 2001-11-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KR100793699B1 (ko) * 2007-09-17 2008-01-09 주식회사 지엔티시스템즈 평판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테스트용 지그
CN203356953U (zh) * 2013-06-27 2013-1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拆卸系统
CN104647284A (zh) * 2015-03-09 2015-05-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拆解显示模组的装置
CN205043715U (zh) * 2015-08-05 2016-02-2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碰显示面板拆解治具
CN105922187A (zh) * 2016-06-07 2016-09-07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粘胶物品拆除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66008B1 (ko) 1994-11-30 1998-12-15 엄길용 평판표시패널의 패널 절단방법
JP2001293464A (ja) 2000-04-11 2001-10-23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td 複合接着体の分離方法及び分離装置
WO2011024689A1 (ja) * 2009-08-31 2011-03-03 旭硝子株式会社 剥離装置
JP5902406B2 (ja) * 2010-06-25 2016-04-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分離方法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
KR101342535B1 (ko) 2011-11-14 2013-12-17 (주)스마트에이스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리페어 방법
KR20140090880A (ko) * 2013-01-10 2014-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분리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윈도우 분리 방법
TWI585028B (zh) * 2013-01-30 2017-06-01 斯克林集團公司 剝離裝置及剝離方法
KR102149419B1 (ko) 2013-07-19 2020-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리워킹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리워킹 방법
KR20150019144A (ko) * 2013-08-12 2015-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분리 장치
WO2015029806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stack
KR102064405B1 (ko) * 2014-02-04 2020-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판 박리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기판 박리 방법
JP6145415B2 (ja) * 2014-02-27 2017-06-14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剥離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剥離装置及び剥離システム
JP6548871B2 (ja) * 2014-05-03 2019-07-24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積層体の基板剥離装置
KR20160073666A (ko) * 2014-12-17 2016-06-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보조 기판의 박리 방법
KR102405122B1 (ko) * 2015-09-10 2022-06-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기판 분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판 분리 방법
CN106710442B (zh) * 2015-10-21 2021-0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源分离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31120A (ja) * 2000-03-15 2001-11-3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KR100793699B1 (ko) * 2007-09-17 2008-01-09 주식회사 지엔티시스템즈 평판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테스트용 지그
CN203356953U (zh) * 2013-06-27 2013-12-2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拆卸系统
CN104647284A (zh) * 2015-03-09 2015-05-27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拆解显示模组的装置
CN205043715U (zh) * 2015-08-05 2016-02-2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触碰显示面板拆解治具
CN105922187A (zh) * 2016-06-07 2016-09-07 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面粘胶物品拆除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1464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沉积装置及利用其的有机物沉积方法
CN111158174A (zh) * 2018-11-07 2020-05-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的拆卸方法及经拆卸显示模块的再制造方法
CN109596087A (zh) * 2018-12-29 2019-04-09 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模块平面度检测的夹具
CN109596087B (zh) * 2018-12-29 2024-01-09 苏州松翔电通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光模块平面度检测的夹具
CN111515644A (zh) * 2020-04-28 2020-08-1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新型电池拆解设备及方法
CN111613555A (zh) * 2020-05-22 2020-09-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WO2021232815A1 (zh) * 2020-05-22 2021-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分离装置和分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4235B (zh) 2021-06-04
KR102650013B1 (ko) 2024-03-21
US10272662B2 (en) 2019-04-30
US20180093466A1 (en) 2018-04-05
KR20180038107A (ko) 2018-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4235A (zh) 用于拆卸显示装置的系统和使用其拆卸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0500820B2 (en)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lamina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WO2018072502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735785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529080B1 (ko)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팅 방법
KR101788198B1 (ko)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CN102156360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139295A (ko) 윈도우 합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US20070031997A1 (en) Jig and vacuum equipment for surface adhesion and adhesion method using the vacuum operative adhesion
WO2009031288A1 (ja) 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表示素子の製造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200624919A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6252989A5 (zh)
CN101297340A (zh) 显示装置
US20150201503A1 (en) Mounting device for mount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TW200606496A (en) Flat-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192764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57444A (zh) Gff式触控屏贴合工艺及触控屏
CN110009999A (zh) 背盖和包括该背盖的显示装置
PL2223981T3 (pl) Materiał do łączenia obwodów, struktura łącząca elementy obwodów i sposób łączenia elementów obwodów
KR101871967B1 (ko) 개선된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KR102589902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JP2005347770A5 (zh)
JP2010117618A (ja)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20060067449A (ko) 판넬 부착 방식
KR101619784B1 (ko) 플렉서블 소재 곡면 합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