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2390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2390A
CN106232390A CN201580019791.5A CN201580019791A CN106232390A CN 106232390 A CN106232390 A CN 106232390A CN 201580019791 A CN201580019791 A CN 201580019791A CN 106232390 A CN106232390 A CN 106232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groove
circumferential groove
band
inner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97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32390B (zh
Inventor
高桥康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23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32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23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2Tread patterns directional pattern, i.e. with main roll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12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arranged at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84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co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88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86Continuous ribs
    • B60C2011/039Continuous ribs provided at the shoulder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5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 B60C2011/1361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bottom with protrusions extending from the groove bott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兼顾驾驶稳定性与制动性能的充气轮胎。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比轮胎中心线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比轮胎中心线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一内侧周向槽之间的中央环岸部、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比第一外侧周向槽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第二外侧周向槽之间的外侧环岸部、以及相对第二外侧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胎肩环岸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相连呈环状的连结环岸部。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比第一内侧周向槽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的内侧环岸部、以及比第二内侧周向槽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胎肩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被切断。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胎面部形成有胎面花纹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充气轮胎的湿地性能,在轮胎的胎面部设有槽。为了提高湿地性能需要将槽面积比设计得较大。另一方面,当将槽面积比设为较大时,触地面积会减少,因此存在轮胎的抓地力变小,驾驶稳定性降低的可能性。
如此,为了满足相反的要求,对设在胎面部的轮胎周向槽的宽度和数量、横纹槽的倾斜角度和宽度等进行了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1392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将充气轮胎的周向槽之间的环岸部设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状,当提高环岸部的刚性时,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提高。但是,由于边缘减少,因此制动性能降低。
另一方面,当通过横纹槽将周向槽之间的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切断并设为块状时,边缘增加,制动性能提高。但是,环岸部的刚性下降,驾驶稳定性下降。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兼顾驾驶稳定性与制动性能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如下所述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形成有胎面花纹,并被指定了在向车辆进行安装时作为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以及作为车辆内侧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二侧。
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第一外侧周向槽,相对于轮胎中心线位于第一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二外侧周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位于第一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一内侧周向槽,相对于轮胎中心线位于第二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二内侧周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位于第二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一横纹槽组,包含将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的内侧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切断的多个第一横纹槽;
第二横纹槽组,包含将相对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胎肩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切断的多个第二横纹槽,
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之间的中央环岸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之间的外侧环岸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胎肩环岸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相连呈环状的连结环岸部。
优选还具备:第三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三横纹槽,该第三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连接,
所述第三横纹槽组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第三横纹槽。
优选还具备:第四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四横纹槽,该第四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连接,
所述第四横纹槽组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多种第四横纹槽。
优选还具备:第五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五横纹槽,该第五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一横纹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连接。
优选还具备:第六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六横纹槽,该第六横纹槽将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远离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优选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或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内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或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优选在所述中央环岸部,由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三横纹槽而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中央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三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优选在所述外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四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外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四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优选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五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内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五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优选在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设有缺口,该缺口在与所述各第六横纹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始端对应的轮胎周向的位置,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第六横纹槽的开始端远离。
优选所述第四横纹槽组具有长横纹槽、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长横纹槽短的横纹槽,所述长横纹槽与所述短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
还设有:第一刀槽花纹,将所述短第四横纹槽的开始端和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连接,并将所述外侧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划分,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包含:弯曲部,位于所述第四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之间;第一直线部,从所述短横纹槽的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弯曲部;以及第二直线部,从所述弯曲部向与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侧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的所述外侧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凸出的凸部。
优选还具备:第二刀槽花纹,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延伸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触地端,并将所述外侧胎肩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划分,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是在胎面中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曲线状,
通过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的所述外侧胎肩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凸出的凸部。
优选还具备:第七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七横纹槽,该第七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二横纹槽的轮胎周向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远离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第七横纹槽延伸,
还设有:第三刀槽花纹,连接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含: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第一直线部,从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向与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所述弯曲部;以及第二直线部,从所述弯曲部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切断的所述内侧胎肩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二方向凸出的凸部。
优选还设有:第四刀槽花纹,连接所述第三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
优选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横纹槽交叉的第五刀槽花纹75。
优选所述充气轮胎是预先设定了旋转方向的轮胎,
所述第一横纹槽具有:
第一倾斜部,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第二倾斜部,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弯曲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在此相交。
优选从所述弯曲部到第一内侧周向槽侧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比从所述弯曲部到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短。
优选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及所述弯曲部是槽深度比所述第一倾斜部小的抬高部。
优选在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及所述弯曲部,在所述第一横纹槽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六刀槽花纹。
优选在所述第二横纹槽的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的端部,设有比所述第二横纹槽的其他部分浅的抬高部。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的方案,能兼顾驾驶稳定性与制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30A的展开图。
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30B的展开图。
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30C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轮胎的整体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10的剖面的轮胎剖面图。
轮胎10例如是乘用车用轮胎。乘用车用轮胎是指,JATMA YEAR BOOK 2012(即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的A章所规定的轮胎。此外,也能够适用于B章所规定的小型卡车用轮胎和C章所规定的卡车及客车用轮胎。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的各花纹要素的尺寸数值是乘用车用轮胎上的数值例,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不限于这些数值例。
以下说明的轮胎周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央使轮胎10旋转时,胎面旋转的方向(两个旋转方向),轮胎径向是指,正交于轮胎旋转轴而延伸的放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从轮胎旋转轴向轮胎径向远离的一侧。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从轮胎10的轮胎中心线CL远离的两侧。
(轮胎结构)
在轮胎10中,作为骨架材具有:一对胎圈芯11、帘布层12、带束层14,在这些骨架材的周围,主要具有:胎面橡胶构件18、侧壁橡胶构件20、胎圈填充橡胶构件22、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内衬橡胶构件26。
一对胎圈芯11呈圆环状,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在轮胎径向内侧端部。
帘布层12包含用橡胶覆盖了有机纤维的一个或者多个帘布材12a、12b。帘布材12a、12b通过在一对胎圈芯11之间卷绕而形成为环形。
带束层14包含多个带束材14a、14b,且在帘布层12的轮胎径向外侧在轮胎周向上卷绕。轮胎径向内侧的带束材14a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宽度,与轮胎径向外侧的带束材14b的宽度相比较宽。
带束材14a、14b是在钢丝帘线上覆盖了橡胶的构件。带束材14a的钢丝帘线和带束材14b的钢丝帘线配置为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规定的角度,例如20~30度。带束材14a的钢丝帘线和带束材14b的钢丝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相互朝向反方向倾斜,并相互交错。带束层14抑制由填充的空气压而产生的帘布层12的膨胀。
在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胎面橡胶构件18。在胎面橡胶构件18的两个端部连接有侧壁橡胶构件20。胎面橡胶构件18包含2层橡胶构件,即设在轮胎径向外侧的上层胎面橡胶构件18a和设在轮胎径向内侧的下层胎面橡胶构件18b。在侧壁橡胶构件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端设有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轮辋缓冲橡胶构件24与安装轮胎10的轮辋相接触。在胎圈芯11的轮胎径向外侧以被卷绕于胎圈芯11周围的帘布层12夹住的方式设有胎圈填充橡胶构件22。在面向由轮胎10和轮辋所包围的填充空气的轮胎空洞区域的轮胎10的内表面,设有内衬橡胶构件26。
此外,轮胎10具备覆盖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侧面的带罩层28。带罩层28由有机纤维和覆盖该有机纤维的橡胶形成。
轮胎10具有如图1所述的轮胎结构,但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轮胎结构,并不仅限于此。
图2是表示充气轮胎10的胎面花纹30A的展开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轮胎10在胎面部T形成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胎面花纹30A。具有胎面花纹30A的轮胎10能适用于乘用车用轮胎。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预先设定了轮胎旋转方向,以车辆前进时向图2的轮胎旋转方向R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车辆。在轮胎10的侧壁橡胶构件20的表面,显示有指定该旋转移动方向的符号、信息。在轮胎10向轮胎旋转方向R旋转时,胎面部T从图2的下方向上方旋转移动,胎面部T的与路面接触的位置从图2的上方向下方移动。即,图2的上侧是轮胎旋转方向前侧(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图2的下侧是轮胎旋转方向后侧(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二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轮胎周向C是指轮胎10的旋转方向R以及其相反方向,是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预先设定了在安装于车辆时作为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第一侧以及作为车辆内侧的第二侧。在轮胎10的侧壁橡胶部材20的表面设有方向指定部,该方向指定部显示有对向该车辆的轮辋进行安装的方向进行指定的符号、信息。在图1以及图2中,右侧是安装于车辆时作为轮胎宽度方向的车辆外侧的第一侧(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左侧是作为车辆内侧的第二侧(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轮胎宽度方向是指轮胎10的旋转中心軸方向,是图1以及图2的左右方向。
在图2中,附图标记CL表示轮胎的中心线。胎面花纹30A在轮胎10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下,在由触地宽度W所表示的轮胎宽度方向区域触地于路面。
在此,外侧触地端E1与内侧触地端E2的间隔是触地宽度W。触地端E1、E2是在将轮胎10组装在规定轮辋、填充规定内压、将规定载重的80%作为负荷载重的条件下,触地于水平面时的触地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图2所示的胎面花纹30A具备:第一外侧周向槽31、第二外侧周向槽32、第一内侧周向槽33、第二内侧周向槽34、包含多个第一横纹槽41的第一横纹槽组、包含多个第二横纹槽42的第二横纹槽组、包含多个第三横纹槽43的第三横纹槽组、包含多个第四横纹槽44的第四横纹槽组、包含多个第五横纹槽45的第五横纹槽组、包含多个第六横纹槽46的第六横纹槽组。
第一外侧周向槽31、第二外侧周向槽32、第一内侧周向槽33、以及第二内侧周向槽34在轮胎周向上呈环状延伸。第一外侧周向槽31设于比轮胎中心线CL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第二外侧周向槽32设于第一外侧周向槽31与外侧触地端E1之间。第一内侧周向槽33设于比轮胎中心线CL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第二内侧周向槽34设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内侧触地端E2之间。
优选第一外侧周向槽31、第二外侧周向槽32、第一内侧周向槽33、以及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深度是例如8~10mm,宽度是例如9~10mm。
多个第一横纹槽41在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之间,以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以及第二内侧周向槽34连接的方式,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进行设置。第一横纹槽41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以及第二内侧周向槽34连接,由此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之间的内侧环岸部53形成为通过第一横纹槽41在轮胎周向上被切断的块状。
各第一横纹槽41具有:弯曲部41a、第一倾斜部41b、第二倾斜部41c。弯曲部41a设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之间。弯曲部41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优选比第二内侧周向槽34靠第一内侧周向槽33侧,从第一内侧周向槽33到弯曲部41a的距离相对于内侧环岸部53的宽度的比例优选为60~70%。
第一倾斜部设置为从第一横纹槽41的第一内侧周向槽33侧的端部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弯曲部41a。第一倾斜部41b优选设于第三横纹槽43a的延长上。
第二倾斜部41c设置为从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弯曲部41a。
第一倾斜部41b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20~30度。此外,第二倾斜部42c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20~30度。而且,第一倾斜部41b与第二倾斜部41c所成的角优选为100~130度。由此,因轮胎的旋转而进入第一横纹槽41的雪在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到弯曲部41a的第一横纹槽41与路面之间的空间被压缩,因此能提高雪柱剪切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纹槽41的弯曲部41a以及第一倾斜部41b的深度形成为比第二倾斜部41c的深度浅的抬高部。具体而言,优选第一横纹槽41的弯曲部41a以及第一倾斜部41b的深度相对于第二倾斜部41c的深度是20~30%。例如,优选第二倾斜部41c的深度是6~8mm,与之相对地,弯曲部41a以及第一倾斜部41b的深度是1~3mm。优选第一横纹槽的宽度是例如3~6mm。
第二倾斜部41c从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到弯曲部41a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延伸,并且,弯曲部41a以及第一倾斜部41b的深度形成为比第二倾斜部41c浅,因此通过轮胎的旋转而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进入第二倾斜部41c的雪在第二倾斜部41c与路面之间被压缩,因此能提高雪柱剪切力。
第二横纹槽42设置为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第二横纹槽42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1~5度。第二横纹槽42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连接,延伸至比内侧触地端E2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因此比第二内侧周向槽34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胎肩环岸部55形成为通过第二横纹槽42在轮胎周向上被切断的块状。因此,通过由第二横纹槽42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横纹槽42,也可以在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设有比第二横纹槽42的其他部分浅的抬高部42a。通过设置有抬高部42a,从而能提高通过第二横纹槽42在轮胎周向上被切断的内侧胎肩环岸部55的块状之间的刚性。具体而言,优选第二横纹槽42的抬高部42a的深度相对于第二横纹槽42的其他部分的深度是20~30%。例如,优选抬高部42a的深度是1~3mm,与之相对地,第二横纹槽42的其他部分的深度是6~8mm。
多个第三横纹槽43(43a、43b)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为将第一外侧周向槽31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之间的远离第一外侧周向槽31以及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而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连接。第三横纹槽43的开始端远离第一外侧周向槽31,由此第一外侧周向槽31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之间的中央环岸部51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呈环状连续的肋状。因此,能提高中央环岸部51的刚性,能提高驾驶稳定性。
第三横纹槽43从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延伸并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连接,因此能通过轮胎的旋转将第三横纹槽43与路面之间的水排出至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为了确保排水性能,第三横纹槽43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30~45度。
第三横纹槽组优选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第三横纹槽43。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记载了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以及轮胎径向的深度存在差异的第三横纹槽43a、第三横纹槽43b。第三横纹槽43a设置为隔着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第一横纹槽41对置。第三横纹槽43a与第三横纹槽43b相比,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更长,轮胎周向的宽度更宽,轮胎径向的深度更深。具体而言,优选第三横纹槽43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是12~20mm,与之相对地,第三横纹槽43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是9~16mm。此外,优选第三横纹槽43a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是4~6mm,与之相对地,第三横纹槽43b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是2~3mm。此外,优选第三横纹槽43a的深度是2~4mm,与之相对地,第三横纹槽43b的深度是3~6mm。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条第三横纹槽43a与两条第三横纹槽43b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在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长、轮胎周向的宽度宽、轮胎径向的深度深的第三横纹槽43a之间,配置两条比第三横纹槽43a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短、轮胎周向的宽度窄、轮胎径向的深度浅的第三横纹槽43b,由此能维持中央环岸部51的强度。
多个第四横纹槽44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为将第一外侧周向槽31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之间的远离第一外侧周向槽31以及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而与第二外侧周向槽连接。第四横纹槽44的开始端远离第一外侧周向槽31,由此第一外侧周向槽31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之间的外侧环岸部52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呈环状连续的肋状。因此,能提高外侧环岸部52的刚性,能提高驾驶稳定性。
第四横纹槽44从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延伸并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连接,因此能通过轮胎的旋转将第四横纹槽44与路面之间的水排出至第二外侧周向槽32。为了确保排水性能,第四横纹槽44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20~40度。
第四横纹槽组优选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第四横纹槽44。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记载了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以及轮胎径向的深度存在差异的第四横纹槽44a、第四横纹槽44b。第四横纹槽44a(长横纹槽)与第四横纹槽44b(短横纹槽)相比,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更长、轮胎周向的宽度更宽、轮胎径向的深度更深。具体而言,优选第四横纹槽44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是30~35mm,与之相对地,第四横纹槽44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是20~25mm。此外,优选第四横纹槽44a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是5~7mm,与之相对地,第四横纹槽44b的轮胎周向的宽度是2~3mm。此外,优选第四横纹槽44a的深度是1~7mm,与之相对地,第四横纹槽44b的深度是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条第四横纹槽44a与一条第四横纹槽44b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在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长、轮胎周向的宽度宽、轮胎径向的深度深的第四横纹槽44a之间,配置与第四横纹槽44a相比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短、轮胎周向的宽度窄、轮胎径向的深度浅的第四横纹槽44b,由此能维持外侧环岸部52的强度。
第四横纹槽44a之间的轮胎周向的间隔大致是第一横纹槽41的轮胎周向的间隔的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横纹槽44a每隔一个地,在轮胎周向上设于与第一横纹槽41相同的位置、以及第一横纹槽41相互之间的位置。因此,外侧环岸部52中的横纹槽的数量比内侧环岸部中的横纹槽的数量多。
多个第五横纹槽45设置为在由第一内侧周向槽33、第二内侧周向槽34、以及第一横纹槽(第三横纹槽)41所围出的区域中,将远离第一内侧周向槽33、第二内侧周向槽34、以及第一横纹槽(第三横纹槽)41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前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而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连接。因此,通过轮胎的旋转而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进入第五横纹槽45的雪在第五横纹槽45与路面之间被压缩,因此能提高雪柱剪切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横纹槽45在轮胎周向上设于与第三横纹槽43b相同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横纹槽45的开始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大致与第一横纹槽41的弯曲部41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或配置于比弯曲部41a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倾斜部41c与第五横纹槽45大致平行地配置。具体而言,优选第五横纹槽45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是20~30度。
第五横纹槽45的开始端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位置优选比第二内侧周向槽34靠第一内侧周向槽33侧。具体而言,从第一内侧周向槽33到弯曲部41a的距离优选为内侧环岸部53的宽度的60~70%。优选第五横纹槽45的深度是例如6~8mm,第五横纹槽45的宽度是例如3~6mm。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条第一横纹槽41与两条第五横纹槽45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在将内侧环岸部53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切断的第一横纹槽41之间,配置开始端远离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第五横纹槽45,由此能维持内侧环岸部53的各块体的强度。
多个第六横纹槽46设置为将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远离的位置设为开始端,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具体而言,第六横纹槽46的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优选为5~20度。从第六横纹槽46的开始端到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距离优选为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到外侧触地端E1的距离的15~20%。优选第六横纹槽46的深度是例如1~7mm,第六横纹槽46的宽度是例如4~6mm。
第六横纹槽46的开始端远离第二外侧周向槽32,由此比第二外侧周向槽32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胎肩环岸部54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呈环状连续的肋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比轮胎中心线CL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图2的右侧)的环岸部(中央环岸部51的外侧一半部分、外侧环岸部52、外侧胎肩环岸部54)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状,因此能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提高驾驶稳定性。此外,第三横纹槽43从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延伸并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连接,第四横纹槽44从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延伸并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连接,因此能提高排水性能。
另一方面,比轮胎中心线CL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图2的左侧)的环岸部(中央环岸部51的内侧一半部分、内侧环岸部53、内侧胎肩环岸部55)形成为在轮胎周向被切断的块状。因此,能增大环岸部的边缘。此外,通过第一横纹槽(第三横纹槽)41以及第五横纹槽45来提高雪柱剪切力,能提高雪上制动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30B的展开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形成的角部,实施由第一倾斜面61形成的倒角。第一倾斜面61设于由第一内侧周向槽33与第一横纹槽41的第一倾斜部41b形成的锐角的角部,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侧壁、以及第一横纹槽41的第一倾斜部41b的侧壁交叉。
通过实施倒角,增加由第一倾斜面61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形成的边缘、由第一倾斜面61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侧壁形成的边缘、由第一倾斜面61与第一横纹槽(第三横纹槽)41的侧壁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第一倾斜面6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2~4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30~50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所形成的角部,实施由第二倾斜面62形成的倒角。第二倾斜面62设于由第二内侧周向槽34与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倾斜部41c形成的锐角的角部,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侧壁、以及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倾斜部41c的侧壁交叉。通过实施倒角,增加由第二倾斜面62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形成的边缘、由第二倾斜面62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侧壁形成的边缘、由第二倾斜面62与第二倾斜部41c的侧壁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第二倾斜面6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3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10~20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中央环岸部51的踏面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侧壁形成的角部,实施由第三倾斜面63形成的倒角。第三倾斜面63设于由第一内侧周向槽31与第三横纹槽43形成的锐角的角部,与中央环岸部51的踏面、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侧壁、以及第三横纹槽43的侧壁交叉。通过实施倒角,增加由第三倾斜面63与中央环岸部51的踏面形成的边缘、由第三倾斜面63与第一内侧周向槽33的侧壁形成的边缘、由第三倾斜面63与第三横纹槽43的侧壁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第三倾斜面63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3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10~20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外侧环岸部52的踏面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侧壁形成的角部,实施由第四倾斜面64形成的倒角。第四倾斜面64设于由第二内侧周向槽32与第四横纹槽44形成的锐角的角部,与外侧环岸部52的踏面、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侧壁、以及第四横纹槽44的侧壁交叉。通过实施倒角,增加由第四倾斜面64与外侧环岸部52的踏面形成的边缘、由第四倾斜面64与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侧壁形成的边缘、由第四倾斜面64与第四横纹槽44的侧壁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第四倾斜面64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3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7~15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由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侧壁形成的角部,实施由第五倾斜面65形成的倒角。第五倾斜面65设于由第二内侧周向槽34与第五横纹槽45形成的锐角的角部,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侧壁、以及第五横纹槽45的侧壁交叉。通过实施倒角,增加由第五倾斜面65与内侧环岸部53的踏面形成的边缘、由第五倾斜面65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侧壁形成的边缘、由第五倾斜面65与第五横纹槽45的侧壁形成的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第五倾斜面65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3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10~20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外侧周向槽32设有缺口66,该缺口66在与各第六横纹槽46的开始端对应的轮胎周向的位置处,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与第六横纹槽46远离。通过设有缺口66,能增加由外侧胎肩环岸部54的踏面与缺口66形成的边缘,提高制动性能。
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优选缺口66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3mm,轮胎周向的长度是10~20mm,轮胎径向的深度是1~2mm。
〔第三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胎面花纹30C的展开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连接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不同的两种第四横纹槽44a、44b中的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短的第四横纹槽44b的开始端与第一外侧周向槽31的第一刀槽花纹71。
第一刀槽花纹71包含:弯曲部71a,位于第四横纹槽44b的开始端与第一外侧周向槽31之间;第一直线部71b,从第四横纹槽44b的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前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弯曲部71a;以及第二直线部71c,从弯曲部71a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第一外侧周向槽31侧的端部。通过设有第一刀槽花纹71,外侧环岸部52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在通过第一刀槽花纹71被划分的部分,形成有向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凸出的凸部52a、向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凹陷的凹部52b。
第一刀槽花纹的轮胎径向的深度优选为6~8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延伸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触地端E2的第二刀槽花纹72。第二刀槽花纹72是在胎面中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曲线状。通过设有第二刀槽花纹72,外侧胎肩环岸部54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在通过第二刀槽花纹72被划分的部分,形成有向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凸出的凸部54a、向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凹陷的凹部54b。
第二刀槽花纹的轮胎径向的深度优选为1~7m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第二横纹槽42的轮胎周向之间设有包含多个第七横纹槽47的第七横纹槽组。第七横纹槽47的开始端位于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远离的位置,第七横纹槽47从开始端延伸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具体而言,从第七横纹槽47的开始端到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距离优选为从第二内侧周向槽34到内侧触地端E2的距离的35~45%。优选第七横纹槽47的深度是例如1~7mm,第七横纹槽47的宽度是例如1~3mm。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设有:连接第七横纹槽47的开始端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的第三刀槽花纹73。
第三刀槽花纹73包含:第七横纹槽47的开始端与第二内侧周向槽34之间的弯曲部73a、从第七横纹槽47的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弯曲部73a的第一直线部73b、以及从弯曲部73a向轮胎旋转方向前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第二内侧周向槽34侧的端部的第二直线部73c。
第三刀槽花纹的轮胎径向的深度优选为6~8mm。
通过设有第三刀槽花纹73,内侧胎肩环岸部55的各块体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在通过第三刀槽花纹73被划分的部分,形成有向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凹陷的凹部55a、向轮胎旋转方向后方凸出的凸部55b。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中央环岸部51还设有连接第三横纹槽43的开始端与第一外侧周向槽31的第四刀槽花纹7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内侧环岸部53,在与第一横纹槽41或第五横纹槽45交叉的方向上设有第五刀槽花纹75。第五刀槽花纹75设置为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端部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轮胎旋转方向前侧延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比第一横纹槽41的第二倾斜部41c浅的抬高部(弯曲部41a以及第一倾斜部41b),在第一横纹槽41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六刀槽花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有第一刀槽花纹71、第二刀槽花纹72、第三刀槽花纹73、第四刀槽花纹74、以及第五刀槽花纹75,从而增加边缘,能提高制动性能。
此外,通过第一刀槽花纹71以及第二刀槽花纹72,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环岸部设有向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凸出的凸部52a、54a,从而能维持驾驶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第三刀槽花纹73,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环岸部设有向轮胎旋转方向前方凹陷的凹部55a,从而能提高制动性能。
[实验例]
为了调查本发明的轮胎10的胎面花纹30A、30B、30C的效果,制作了设有以下的表1所示的样式的胎面花纹的轮胎,来对轮胎性能进行评价。
轮胎尺寸设为245/40R18。
在比较例1中,使用中央环岸部设为肋状、外侧环岸部以及内侧环岸部设为块状的轮胎。
在实施例1中,与图2相同,使用中央环岸部以及外侧环岸部设为肋状、内侧环岸部设为块状的轮胎。
在实施例2中,与图3相同,使用在实施例1的轮胎实施由倾斜面形成的倒角的轮胎。
在实施例3中,与图4相同,使用在实施例2的轮胎设有刀槽花纹的轮胎。
作为以上的试制的轮胎的轮胎性能,对DRY驾驶稳定性(干地驾驶稳定性)、WET驾驶稳定性(湿地驾驶稳定性)、SNOW制动性能(雪地制动性能)进行如下所述的评价。
〔DRY驾驶稳定性〕
使安装有上述轮胎的乘用车,在试验路线上的干燥路面上行驶,并由驾驶员进行了驾驶稳定性能的感官评估。
〔WET驾驶稳定性〕
使安装有上述轮胎的乘用车,在试验路线上的设有水深10mm的水膜的路面上行驶,并由驾驶员进行了驾驶稳定性能的感官评估。
〔SNOW制动性能〕
使安装了上述轮胎的乘用车,在试验路线上的积雪路面行驶,并由驾驶员进行了驾驶稳定性能的感官评估。
在感官评估中,全部以100分为基准进行评价,将比较例的感官评估结果作为指数100(基准)对各实施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指数化。指数越高,表示驾驶稳定性、制动性能越提高。
为了评估轮胎性能,使用了引擎排气量为2000cc等级的前轮驱动车辆。内压条件是:前轮、后轮均设为230(kPa)。
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例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中央环岸部的形状 肋状 肋状 肋状 肋状
外侧环岸部的形状 块状 肋状 肋状 肋状
内侧环岸部的形状 块状 块状 块状 块状
倒角的有无
刀槽花纹的有无
DRY驾驶稳定性 100 105 105 105
WET驾驶稳定性 100 103 104 105
SNOW制动性能 100 102 106 110
当将比较例1与实施例1~3比较时,可知在实施例1中,通过将外侧环岸部的形状设为肋状,从而DRY驾驶稳定性、WET驾驶稳定性、SNOW制动性能都有所提高。
当将实施例1与实施例2比较时,可知通过设有倒角,从而槽面积增加,WET驾驶稳定性、SNOW制动性能有所提高。
当将实施例2与实施例3比较时,可知通过设置刀槽花纹,从而WET驾驶稳定性、SNOW制动性能进一步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进行各种改进和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C 轮胎周向
CL 中心线
E1、E2 触地端
R 轮胎旋转方向
T 胎面部
W 触地宽度
10 轮胎
11 胎圈芯
12 帘布层
14 带束层
14a、14b 带束材
18 胎面橡胶构件
18a 第一胎面橡胶构件
18b 第二胎面橡胶构件
20 侧壁橡胶构件
22 胎圈填充橡胶构件
24 轮辋缓冲橡胶构件
26 内衬橡胶构件
30A、30B、30C 胎面花纹
31 第一外侧周向槽
32 第二外侧周向槽
33 第一内侧周向槽
34 第二内侧周向槽
41 第一横纹槽
41a 弯曲部
41b 第一倾斜部
41c 第二倾斜部
42 第二横纹槽
42a 抬高部
43、43a、43b 第三横纹槽
44、44a、44b 第四横纹槽
45 第五横纹槽
46 第六横纹槽
47 第七横纹槽
51 中央环岸部
52 外侧环岸部
53 内侧环岸部
54 外侧胎肩环岸部
55 内侧胎肩环岸部
61 第一倾斜面
62 第二倾斜面
63 第三倾斜面
64 第四倾斜面
65 第五倾斜面
71 第一刀槽花纹
71a 弯曲部
71b 第一直线部
71c 第二直线部
72 第二刀槽花纹
73 第三刀槽花纹
73a 弯曲部
73b 第一直线部
73c 第二直线部
74 第四刀槽花纹
75 第五刀槽花纹
76 第六刀槽花纹

Claims (20)

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形成有胎面花纹,并被指定了在向车辆进行安装时作为车辆外侧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一侧、以及作为车辆内侧的轮胎宽度方向的第二侧,其中,
所述胎面花纹具备:
第一外侧周向槽:相对于轮胎中心线位于第一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二外侧周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位于第一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一内侧周向槽,相对于轮胎中心线位于第二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二内侧周向槽,相对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位于第二侧,与轮胎周向并行;
第一横纹槽组,包含将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的内侧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切断的多个第一横纹槽;
第二横纹槽组,包含将相对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胎肩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切断的多个第二横纹槽,
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之间的中央环岸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之间的外侧环岸部、以及相对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外侧胎肩环岸部,形成为在轮胎周向上相连呈环状的连结环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三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三横纹槽,该第三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连接,
所述第三横纹槽组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第三横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四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四横纹槽,该第四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连接,
所述第四横纹槽组包含: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轮胎周向的宽度、或轮胎径向的深度中的至少一个存在差异的多种第四横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五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五横纹槽,该第五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并且远离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以及所述第一横纹槽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六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六横纹槽,该第六横纹槽将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远离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或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一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内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或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一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中央环岸部,由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三横纹槽而形成有锐角的角部,
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中央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三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外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与所述第四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外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四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内侧环岸部,由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五横纹槽形成有锐角的角部,在所述锐角的角部,实施由与所述内侧环岸部的踏面、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五横纹槽的侧壁交叉的倾斜面形成的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设有缺口,该缺口在与所述各第六横纹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开始端对应的轮胎周向的位置,从第二外侧周向槽(32)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侧壁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凹陷,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与所述第六横纹槽的开始端远离。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四横纹槽组具有:长横纹槽、以及轮胎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长横纹槽短的短横纹槽,所述长横纹槽与所述短横纹槽在轮胎周向上交替排列,
还设有:第一刀槽花纹,连接所述短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并将所述外侧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划分,
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包含:弯曲部,位于所述短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之间;第一直线部,从所述短横纹槽的开始端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弯曲部;以及第二直线部,从所述弯曲部向与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至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侧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一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的所述外侧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凸出的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二刀槽花纹,从所述第二外侧周向槽延伸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触地端,并将所述外侧胎肩环岸部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划分,
所述第二刀槽花纹是在胎面中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曲线状,
通过所述第二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的所述外侧胎肩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凸出的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具备:第七横纹槽组,设有多个第七横纹槽,该第七横纹槽将处在所述第二横纹槽的轮胎周向之间并且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远离的位置作为开始端,并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还设有:第三刀槽花纹,连接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
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包含: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第一直线部,从所述第七横纹槽的开始端向与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所述弯曲部;以及第二直线部,从所述弯曲部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一方向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的端部,
通过所述第三刀槽花纹在轮胎周向上被划分的所述内侧胎肩环岸部的各部分,具有向轮胎旋转方向的第二方向凸出的凸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还设有:第四刀槽花纹,连接所述第三横纹槽的开始端与所述第一外侧周向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之间,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横纹槽交叉的第五刀槽花纹(75)。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充气轮胎是预先设定了旋转方向的轮胎,
所述第一横纹槽具有:
第一倾斜部,从所述第一内侧周向槽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第二倾斜部,从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向轮胎旋转方向后侧且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及
弯曲部,所述第一倾斜部与所述第二倾斜部在此相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从所述弯曲部到第一内侧周向槽侧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比从所述弯曲部到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距离短。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及所述弯曲部是槽深度比所述第一倾斜部小的抬高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二倾斜部以及所述弯曲部,在所述第一横纹槽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六刀槽花纹。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第二横纹槽的所述第二内侧周向槽侧的端部,设有比所述第二横纹槽的其他部分浅的抬高部。
CN201580019791.5A 2014-04-22 2015-04-09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323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8003 2014-04-22
JP2014088003 2014-04-22
PCT/JP2015/061104 WO2015163157A1 (ja) 2014-04-22 2015-04-09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390A true CN106232390A (zh) 2016-12-14
CN106232390B CN106232390B (zh) 2018-05-15

Family

ID=54332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979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232390B (zh) 2014-04-22 2015-04-0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036488A1 (zh)
JP (1) JP6365535B2 (zh)
CN (1) CN106232390B (zh)
DE (1) DE112015001947T5 (zh)
WO (1) WO201516315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134A (zh) * 2017-01-18 2018-08-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9421439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9664685A (zh) * 2017-10-13 2019-04-2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16434A (zh) * 2019-02-05 2020-08-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1565943A (zh) * 2018-01-18 2020-08-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423998A (zh) * 2018-07-25 2021-02-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1458B2 (ja) * 2014-05-30 2018-05-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1528450S (zh) * 2014-12-19 2018-07-02
JP6822095B2 (ja) * 2016-11-24 2021-0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WO2018101938A1 (en) * 2016-11-30 2018-06-07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Lateral discontinuities having thicknesses increasing from shoulder to center of tire tread
WO2018207112A1 (en) * 2017-05-12 2018-11-15 Pirelli Tyre S.P.A. Tyre for vehicle wheels
JP7031213B2 (ja) * 2017-10-12 2022-03-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72478B2 (ja) * 2018-04-10 2023-05-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15150B2 (ja) * 2018-08-30 2022-08-0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35606B2 (ja) * 2018-09-03 2022-09-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83961B2 (ja) * 2019-06-04 2022-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232440B2 (en) 2019-10-29 2022-01-25 Clover Network, Llc Dual device point of sale system us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nnection
JP7031721B1 (ja) 2020-11-20 2022-03-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WO2023119080A1 (en) * 2021-12-22 2023-06-29 Pirelli Tyre S.P.A. Car tyre
USD998551S1 (en) * 2022-08-09 2023-09-12 Qingdao Sentury Tire Co., Ltd. Tire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5913A (ja) * 1992-08-07 1994-03-0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127713A (ja) * 1998-10-28 2000-05-0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4155416A (ja) * 2002-11-04 2004-06-0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225488A (ja) * 2004-02-10 2005-08-25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The 長く延びたブロックを有するタイヤトレッド
JP2007112217A (ja) * 2005-10-18 2007-05-1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7083657A1 (ja) * 2006-01-17 2007-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68006A (ja) * 2009-01-26 2010-08-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84616A (ja) * 2009-02-12 2010-08-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54049A (ja) * 2009-04-22 2010-11-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2043036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35449A (ja) * 2011-08-09 2013-02-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のタイヤ装着構造
CN103241070A (zh) * 2012-02-02 2013-08-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224132A (ja) * 2012-03-21 2013-10-3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460621U (zh) * 2013-08-20 2014-03-05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性能好的轮胎
CN203496571U (zh) * 2013-09-09 2014-03-26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5472B2 (ja) * 1986-12-23 1998-09-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819510B2 (ja) * 1988-11-04 1998-10-30 住友ゴム工業 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タイヤ
JPH05330313A (ja) * 1992-05-29 1993-12-1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SK119093A3 (en) * 1993-10-27 1995-07-11 Matador As Tread design of tire casing
AU3479697A (en) * 1996-06-06 1998-01-05 Michelin Recherche Et Technique S.A. Asymmetrical tire trea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3883297B2 (ja) * 1998-07-15 2007-02-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2003182315A (ja) * 2001-12-25 2003-07-03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15573B2 (ja) * 2003-02-28 2007-11-28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522790B2 (ja) * 2004-08-31 2010-08-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35634B2 (ja) * 2005-02-07 2011-02-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21889B2 (ja) * 2006-08-23 2012-04-2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89787B1 (ja) * 2006-11-24 2008-05-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9079459B2 (en) * 2007-02-07 2015-07-14 Bridgestone Firestone North American Tire, Llc Tire with tread including rib having chamfered surface
JP4697336B2 (ja) * 2009-02-20 2011-06-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62886B2 (ja) * 2009-12-25 2014-04-02 コンパニー ゼネラール デ エタブリッスマン ミシュラ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トレッド
JP5351920B2 (ja) * 2011-03-28 2013-1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83451B1 (ja) * 2011-12-07 2012-11-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346323B2 (en) * 2012-02-02 2016-05-24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5913A (ja) * 1992-08-07 1994-03-0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127713A (ja) * 1998-10-28 2000-05-0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4155416A (ja) * 2002-11-04 2004-06-03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5225488A (ja) * 2004-02-10 2005-08-25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The 長く延びたブロックを有するタイヤトレッド
JP2007112217A (ja) * 2005-10-18 2007-05-10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07083657A1 (ja) * 2006-01-17 2007-07-2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68006A (ja) * 2009-01-26 2010-08-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84616A (ja) * 2009-02-12 2010-08-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54049A (ja) * 2009-04-22 2010-11-1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2043036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35449A (ja) * 2011-08-09 2013-02-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車両のタイヤ装着構造
CN103241070A (zh) * 2012-02-02 2013-08-14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3224132A (ja) * 2012-03-21 2013-10-3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460621U (zh) * 2013-08-20 2014-03-05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性能好的轮胎
CN203496571U (zh) * 2013-09-09 2014-03-26 南港(张家港保税区)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轮胎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82134A (zh) * 2017-01-18 2018-08-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9421439A (zh) * 2017-08-31 2019-03-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9664685A (zh) * 2017-10-13 2019-04-23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65943A (zh) * 2018-01-18 2020-08-2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65943B (zh) * 2018-01-18 2022-05-17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423998A (zh) * 2018-07-25 2021-02-2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516434A (zh) * 2019-02-05 2020-08-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2390B (zh) 2018-05-15
JPWO2015163157A1 (ja) 2017-04-13
US20170036488A1 (en) 2017-02-09
DE112015001947T5 (de) 2017-01-05
WO2015163157A1 (ja) 2015-10-29
JP6365535B2 (ja) 2018-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32390A (zh) 充气轮胎
CN107199835B (zh) 充气轮胎
AU2014219716B2 (en) Pneumatic tire
JP54135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33351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334372B (zh) 充气轮胎
KR20170074999A (ko) 공기입 타이어
US9770951B2 (en) Pneumatic tire
JP6148740B2 (ja)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及びタイヤ加硫金型
JP6347293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358339A (zh) 充气轮胎
JP2013233822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501683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9701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90176536A1 (en) Pneumatic tire
JP658547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4608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100103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64303B2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61762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2280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3470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6125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8980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030564A (ja) 自動二輪車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