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0668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0668B
CN105960668B CN201580007206.XA CN201580007206A CN105960668B CN 105960668 B CN105960668 B CN 105960668B CN 201580007206 A CN201580007206 A CN 201580007206A CN 105960668 B CN105960668 B CN 1059606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cover board
display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72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0668A (zh
Inventor
中泽正彦
山下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60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0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06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g. against dust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2Front fram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6Fix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显示侧的防水性良好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器(21),其在显示面(21a)上显示图像;盖板(22),其位于显示器(21)的显示面(21a)侧,具有可辨认显示面(21a)的透光部;弹性部件(24),其按照覆盖盖板(22)的侧周部的方式设置;接纳体(40),其包括开口部和突出部(44),该开口部朝向盖板(22)侧而开口,该突出部(44)包围开口部,向开口部的外周侧突出。显示器(21)通过光固化型粘接剂,粘接于盖板(22)。盖板(22)通过压紧的金属的支架(10),经由弹性部件(24),固定于突出部(44)上。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过去的显示装置,包括比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类型。 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有下述的结构,其中,通过光固化型粘接 剂,将透明的盖板和液晶显示器粘接。像这样,通过形成借助光 固化型粘接剂来填充盖板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空气层的结构,可 极力地减少空气界面层的反射,良好地保持显示质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258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像专利文献1那样,在通过光固化型粘接剂将盖板和显示器 粘接的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必须根据使用形态考虑防水性。比如, 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为屋外用途的场合,特别需要提高显示侧的防 水性。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显 示侧的防水性良好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该显示器在显示面上显示图像;
盖板,该盖板位于上述显示器的上述显示面侧,具有可辨认 上述显示面的透光部;
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按照覆盖上述盖板的侧周部的方式设 置;
接纳体,该接纳体位于上述盖板的上述显示器侧,接纳上述 显示器,该接纳体包括开口部和突出部,该开口部朝向上述盖板 侧而开口,该突出部包围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突 出,上述显示器从上述显示面侧,通过光固化型粘接剂,粘接于 上述盖板,
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板通过压紧的金属的支架,经由上述弹性部件,固定于上述突出部上,上述接纳体包括沿上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而立起的壁部;上述突出部位于上述壁部的上述盖板侧的端部,与上述壁部相比向上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突出;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盖板侧的相反一侧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与上述壁部连接,不与上述法线方向正交而倾斜;上述支架沿上述倾斜部而弯曲。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提供显示侧的防水性良好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外观结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3(a)表示外壳,图 3(b)为表示显示单元的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4(a)表示电路基板 单元,图4(b)为表示接纳体的图;
图5(a)表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B部附近的放大图,图5(b) 为沿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电路基板单元的外观结构立体图;
图7为沿图6所示的电路基板单元中的E—E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呈图1所示的外形,其装载于机动 车(比如摩托车)上,作为显示规定的测定量(车辆速度等)的仪表装 置而构成。另外,在下面,为了容易地理解显示装置1的结构, 相对各部件,显示装置1的显示侧为“外”,其相反侧为“内”,适当 地对各部件进行说明(参照图2的两端箭头)。
显示装置1像图2所示的那样,包括:支架10、显示单元20、 电路基板单元30以及接纳体40。
支架10由金属构成,像图2所示的那样,将显示单元20固 定于接纳体40上。关于固定形态,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显示单元20)
显示单元20像图2、图3(b)所示的那样,包括:显示器21、 盖板22、透光层23以及弹性部件24。
显示器21由比如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型的 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在显示面21a上 显示用于通报规定的测定量(比如车辆速度)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 中,显示器21采用通用的模块化的液晶显示器,显示器21包括 朝向内侧而突出的凸起体21b(图2、图3(b))。另外,显示器21也 可为有机EL显示器(OELD: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等。
盖板22位于显示器21的外侧,包括透明板220与遮光部221。
透明板220由比如无机玻璃、树脂形成,呈平板状,透明地(还 包括有色透明)形成。遮光部221由比如形成于透明板220的内面 上的遮光性印刷层构成。在透明板220的内面上,具有没有形成 遮光部221的部分,通过该部分,形成:可透视显示器21的显示 面21a的窗部221a、于内外方向上与后述的热敏电阻33a面对的 温度测定用窗部221b。另外,在遮光部221的一部分形成警告显 示部221c,该警告显示部221c由用于呈所谓镂空字符状而通报规 定的警告信息的图标、记号等形成。即,警告显示部221c的一部 分具有透光性。像图1所示的那样,窗部221a呈矩形状,警告显 示部221c位于窗部221a的两个邻近部。另外,温度测定用窗部 221b按照与位于图1中的左侧的警告显示部221c并列的方式定 位。
在盖板22的遮光部221的内面侧,通过粘接等方式安装缓冲 部件22a,该缓冲部件22a由比如,海绵状部件、树脂橡胶等构成, 与壳体34的外侧端部接触。通过该缓冲部件22a和在后面描述的 弹性部件24,盖板22不会极力地与壳体34接触。通过该结构, 减少振动施加于显示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情况,并且减少显示单 元20通过外壳10而固定于接纳体40中时而产生的形变。
透光层23填充于盖板22的内面,与显示器21的显示面21a 之间,由固化后的光固化型粘接剂(比如紫外线(UV)固化型粘接剂) 构成。盖板22和显示器21通过下述方法(所谓的光学粘接)而粘接, 在该下述方法中,夹持光固化型粘接剂进行重合,此后照射光, 使粘接剂固化。
弹性部件24像图2、图3(b)所示的那样,按照覆盖盖板22的 侧周部的方式设置。如果着眼于截面形状,弹性部件24呈基本U 形状,按照夹持盖板22的端部(图2、图3(b)中的左右端部)的方 式设置。弹性部件24介设于盖板22与外壳10之间,以及介设于 盖板22和接纳体40之间,用作防水密封件来防止水(雨水等)从显 示装置1的外部侵入。
(电路基板单元30)
电路基板单元30像图2、图4(a)所示的那样,包括:第1电 路基板31、第2电路基板32、第3电路基板33、保持这些电路基 板的壳体34以及缓冲部件35。
第1~第3电路基板31~33分别由在形成了印刷电路的基板 上安装有各种电子器件的印刷电路板构成。
第1电路基板31位于显示器21的内侧,与显示器21电连接。 具体来说,像图6所示的那样,在第1电路基板31的基板内面安 装有连接器31a,通过柔性基板50,将第1电路基板31和显示器 21电连接,该柔性基板50将该连接器31a与设置于显示器21的 内面侧的连接器21c(参照图7)连接。柔性基板50由比如柔性电路 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s))、柔性平直缆线(FFC)等构成。 比如,连接器21c位于显示器21的图1的上端部侧。另外,图6 表示柔性基板50与连接器31a连接之前的状态。
另外,像图2所示的那样,在第1电路基板31的外侧,安装 有对警告显示部221c进行照明的光源31b。光源31b由比如发光 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构成,设置于显示装置1的内 外方向上与警告显示部221c相对的位置,朝向外侧射出光。
还有,在第1电路基板31上,安装有对显示装置1的动作进 行控制的控制部(在图中没有示出的微型计算机等)(比如安装于基 板的内侧)。该控制部与车辆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 控制单元))(在图中没有示出)电连接,该控制部根据从ECU获得 的与车辆有关的各种信息,于显示器21中显示表示车辆速度等的 图像。另外,比如,光源31b也根据控制部的控制进行发光动作。
第2电路基板32位于第1电路基板31的内侧,与第1电路 基板31电连接。具体来说,安装于第1电路基板31的内侧的连 接器(在图中没有示出),与安装于第2电路基板32的外侧的连接 器(在图中没有示出)连接,由此,两者电连接。
在第2电路基板32上安装有各种电子器件以及外部连接用连 接器(在图中没有示出),该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向接纳体40的内侧 露出,用于将显示装置1和外部连接。该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安装 于第2电路32的内侧,从开设于接纳体40的底部41(图2、图4(b)) 上的开口部(在图中没有示出)向显示装置1的外部露出。通过该外 部连接用连接器,显示装置1可与ECU等的外部装置连接。
第3电路基板33像图2、图4(a)所示的那样,位于第1电路 基板31的外侧,并且与显示器21相比位于显示装置1的端部侧(图 2的左端部侧)。第3电路基板33通过缆线等的连接机构与第1电 路基板31电连接。
在第3电路基板33的外侧,安装有各种电子器件以及热敏电 阻33a。热敏电阻33a设置于显示装置1的内外方向上的与温度计 量用窗部221b相对的位置,输出对应于显示装置1的周边温度的 变化而改变的电阻值(信号)。由于温度计量用窗部221b由盖板22 中的没有遮光部221的部分形成,故其具有透光性。由此,因透 过温度计量用窗部221b的外光而产生的温度变化传递给热敏电阻 33a。比如,根据从热敏电阻33a而输出的电阻值,上述控制部在 显示器21中显示显示装置1的周围温度,或在判定周围温度大于 规定的阈值的场合,降低显示器21的显示亮度,防止显示器21 等因温度的上升而损坏的情况。
壳体34由聚丙烯等的树脂以不透明的方式形成(比如白色), 保持第1~第3电路基板31~33。
具体来说,第1电路基板31像图2所示的那样,通过螺钉S1 等的固定机构,从里侧固定于壳体34上。第2电路基板32形成 于壳体34上,在朝向内侧突出的凸起部341上,通过螺钉S2等 的固定机构固定于壳体34上。凸起部341通过形成于第1电路基 板31的基板上的开口部310,从第1电路基板31的外侧到达其内 侧。固定于这样的凸起部341上的第2电路基板32位于第1电路 基板31的内侧。第3电路基板33位于设置于温度计量用窗部221b 的内侧的,凹状的配设空间342的内部,从外侧,通过螺钉S3等 的固定机构固定于壳体34上。像这样,第1~第3电路基板31~ 33固定(保持)于壳体34上。
另外,壳体34像图2、图4(a)所示的那样包括:凹部343, 该凹部343接纳显示器21;光波导344,该光波导344将光源31b 发出的光导向盖板22。
凹部343像图2所示的那样呈凹状,按照从内侧覆盖显示器 21,基本包围显示面21a以外的部分的方式接纳显示器21。在显 示面21a的法线方向,于显示器21和凹部343之间形成间隙部 G(参照图2),显示器21与凹部343不接触。于是,显示器21经 由透光层23,呈悬吊状而支承于盖板22上。
在凹部343的底部343a上形成通孔343b,该通孔343b使显 示器21的凸起体21b连通到第1电路基板31侧。比如,通孔343b 的开口直径大于凸起体21b的直径,由此,壳体34不与凸起体21b 接触。像这样,使凸起体21b逃出的通孔343b形成于凹部343, 由此,将显示器21接纳于极小的空间内,保持设计自由度。
光波导344像图2所示的那样,为与凹部343邻接而形成的 筒状部,将光源31b发出的光导向到盖板22侧。比如,光波导344 按照包围将光源31b、与位于其外侧的警告显示部221c连接的线 的方式形成。光源31b发出的光一边通过像这样形成的光波导344 的内面有效地反射,一边到达盖板22,对警告显示部221c进行照 明。
此外,壳体34包括侧壁部345与凸缘部346。
侧壁部345像图4(a)、图6等所示的那样,为具有从底部343a 朝向外侧而立起并且朝向壳体34的外周侧的面的壁部。在侧壁部 345上,像图6所示的那样,形成多个放热孔345a,该多个放热 孔345a用于排出从动作时的显示器21等而产生的热量。
另外,在侧壁部345上,像图6、图7所示的那样,形成由缺 口部形成的导出部345b,该导出部345b使与显示器21的连接器 21c连接的柔性基板50通过。在显示器21的内侧并且在图1的顶 端部侧,像前述那样,安装连接器21c。与该连接器21c连接的柔 性基板50与安装于第1电路基板31的内侧的连接器31a(安装于 第1电路基板31的内侧,并且在图1的上端部侧)连接,由此, 显示器21和第1电路基板31电连接。导出部345b按照下述目的 而设置,该目的在于:容易进行柔性基板50与连接器31a的连接 作业,另外,防止柔性基板50不必要地与壳体34接触导致摩擦 等造成的负荷作用于柔性基板50上。
由于相同的理由,于第1电路基板31和第2电路基板32的 图1的顶端部侧,形成第1缺口部31c和第2缺口部32a(参照图6、 图7)。特别是像图7所示的那样,形成于第2电路基板32上的第 2缺口部32a形成于在内外方向(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上与安装 于第1电路基板31上的连接器31a面对的部分上,由此,容易使 柔性基板50与连接器31a连接。
凸缘部346为按照从侧壁部345的外侧的端部朝向壳体34的 外周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部分,嵌于形成于接纳体40中的后述的 台阶部44a上。由此,壳体34按照从外侧而装载的方式设置于接 纳体40。
缓冲部件35由比如海绵状部件、树脂橡胶等构成,于凹部343 的底部343a的外侧,通过粘接等的方法而安装。即,缓冲部件35 设置于间隙部G中。缓冲部件35按照下述方式设定,该方式为: 其高度(内外方向的高度)与显示器21的内面与凹部343的底部 343a的间隔基本相同(还包括刚好相同),或者,缓冲部件35按照 仅仅在于振动时等的场合显示器21从水平状态而斜时接触的高度 而设定。缓冲部件35是为了缓和在振动时等场合作用于显示器21 上的冲击而设置的。
接纳体40由比如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的树脂形成,具有遮 光性(比如黑色)。
接纳体40包括:上述的底部41、从底部41的端部朝向外侧 立起的壁部42,呈朝向外侧而开口的箱状。即,接纳体40具有由 壁部42的外侧端部包围的开口部43。于像这样形成的接纳体40 的内部,设置电路基板单元30。
另外,在壁部42的外侧端部,设置有向开口部43的外周侧 突出的突出部44。于突出部44的开口部43侧,形成包围开口部 43的台阶部44a。在台阶部44a上嵌有上述的壳体34的凸缘部346, 由此,将壳体34设置于接纳体40中。即,像这样,电路基板单 元30设于接纳体40的内部。从这里起,对显示装置1的组装方 法与上述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这里,对于组装顺序,将图3(a)所示的支架10反转,以显 示单元20、电路基板单元30、接纳体40的顺序而装载的方式组 装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相对从图3(a)所示的状态而反转的支架10,装载图3(b) 所示的显示单元20。此时,显示单元20中的仅仅弹性部件24与 支架10接触。外壳10像根据图3(a)、图3(b)而知道的那样,以 沿设置于盖板22的侧周部上的弹性部件24的形状的方式形成。 具体来说,外壳10覆盖弹性部件24的外侧和侧部侧。另外,在 显示单元20的显示器21上,预先连接柔性基板50。
接着,从显示单元20的显示器21侧,装载图4(a)所示的电 路基板单元30。此时,从形成于电路基板单元30的壳体34上的 导出部345b,像图6所示的那样,导出柔性基板50。此后,像图 7所示的那样,柔性基板50与安装于第1电路基板31的内侧的连 接器31a连接。特别是由于于第2电路基板32上设置有第2缺口 部32a,故该连接作业变得容易。
像这样,在于显示单元20上装载了电路基板单元30的状态, 电路基板单元30中的壳体34的凸缘部346与对盖板22的侧周部 进行覆盖的弹性部件24相接触,另外壳体34中的凸缘部346以 外的外侧端部与缓冲部件22a接触,壳体34和盖板22不会直接 接触。
接着,图4(b)所示的接纳体40按照从开口部43侧,覆盖电 路基板单元30的方式装载。具体来说,在形成于接纳体40上的 台阶部44a上,形成于壳体34上的凸缘部346以嵌合方式装载。
在这里,像图5(a)所示的那样,台阶部44a的深度d与凸缘 部346的厚度t以基本相等的方式形成。由此,突出部44和凸缘 部346于盖板22侧,位于基本相同的平面上,构成装载弹性部件 24的装载面。由于像这样构成装载面,故弹性部件24和盖板22 稳定地设置,并且弹性部件24位于突出部44(或台阶部44a)与凸 缘部346之间,可良好地防止水侵入到装置的内部。
在像这样装载各单元等后,将金属性的支架10压紧,将其固 定于接纳体40的突出部44上,由此组装显示装置1。但是,在压 紧支架10之前,盖板22没有针对显示面21a的面内方向(与显示 面21a平行的方向)而定位,而主要针对面外方向(显示面21a的法 线方向)而定位。
具体来说,像图5(a)、图5(b)所示的那样,在接纳体40的内 部设置有壳体34的状态下,于接纳体40的台阶部44a与壳体34 的凸缘部346之间,设置若干的间隙,该间隙用于可使壳体34相 对接纳体40装卸。即,凸缘部346并不刚好与台阶部44a嵌合, 而在压紧而固定支架10之前,壳体34以于显示面21a的面内方 向具有若干的游隙的方式,相对接纳体40而设置。即,在使用支 架10进行固定之前,装载于壳体34上的盖板22(或显示单元20) 也按照于显示面21a的面内方向具有若干的游隙的方式设置。
图3(a)表示支架10被压紧之前的状态。在压紧支架10而将 其固定时,将支架10中的包围弹性部件24的侧周部而立起的立 壁部11的内侧端部,以接纳体40的突出部44为支点而向内侧弯 曲。
具体来说,像图4(b),图5(a)所示的那样,于突出部44的内 侧形成倾斜部45,该倾斜部45不与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正交而 倾斜。该倾斜部45为下述部分,该部分将从接纳体40的底部41 开始基本沿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而立起的壁部42,与突出部44 中的与支架10的立壁部11面对的侧顶部44b连接。另外,以由 侧顶部44b和倾斜部45形成的角部为支点,外壳10弯曲,相对 接纳体40而压紧固定。
像这样,通过设置倾斜部45,借助压紧固定而将支架10弯曲 的部分像图5(a)所示的那样,不处于直角状态。由此,可避免应 力集中于支架10的指定部位的情况,可抑制在压紧支架10时于 显示装置1产生的有危险的形变、支架10本身产生的有危险的过 度的形变。
另外,倾斜部45按照基本包围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1的外周 的方式形成,但是,其不设置于由两端箭头所示的范围D的部分。 在这里,图5(b)表示作为于范围D内切断显示装置1的图的,沿 图1所示的D—D线的剖视图。
在图1所示的范围D中,在突出部44的内侧,像图5(b)所示 的那样,形成与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正交,沿水平方向的水平 部46。水平部46为下述部分:在范围D中,将从接纳体40的底 部41开始基本沿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而立起的壁部42,与突出 部44中的与支架10的立壁部11面对的侧顶部44b连接。
像这样,通过设置水平部46,于范围D内,通过压紧固定而 将外壳10弯曲的部分像图5(b)所示的那样,处于大致直角的状态 (支架10因本身的恢复力不处于完全的直角的状态)。
在显示装置1中,通过于接纳体40的突出部44的一部分上 形成水平部46,使外壳10的固定结构牢固,并且按照沿显示装置 1的外周而包围水平部46以外的部分的方式设置倾斜部45,由此, 抑制像上述那样的必要程度以上的支架10等发生形变的情况。
以上说明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器21,该显示器21于显示 面21a上显示图像;盖板22,该盖板22位于显示器21的显示面 21a侧,具有可辨认显示面21a的透光部(窗部221a);弹性部件24, 该弹性部件24按照覆盖盖板22的侧周部的方式设置;接纳体40, 该接纳体40位于相对于盖板22的显示器21侧,接纳显示器21, 该该接纳体40包括开口部43和突出部43,该开口部43向盖板 22侧开口,该突出部44包围开口部43,向开口部43的外周侧突出,在该显示装置1中,显示器21从显示面21a侧,通过光固化 型粘接剂(透光层23)粘接盖板22,盖板22通过压紧的金属的支架 10,经由弹性部件24固定于突出部44上。
由于像这样,盖板22经由弹性部件24固定于接纳体40上, 故可防止水从盖板22与接纳体40之间侵入的情况。由此,对于 显示装置1,相对显示面21a侧(显示侧)的防水性良好。
另外,显示装置1还包括壳体34,该壳体34位于盖板22的 显示器21侧,接纳于接纳体40中,在壳体34中的与盖板22相 反的一侧,固定有与显示器21电连接的电路基板(第1电路基板 31),在壳体34中具有凹部343,该凹部343从盖板22侧朝向上 述电路基板侧而凹入,接收显示器21。
像这样,通过在外侧由凹部343接收显示器21,在内侧固定 第1电路基板31的壳体34,可在接纳体40的内部的显示器21 和第1电路基板31之间设置配设空间。由此,容易确保设置其它 的部件(电子器件)的空间,设计自由度也良好。
此外,在接纳体40中,于突出部44的开口部43侧形成包围 开口部43的台阶部44a,在壳体34上,形成与台阶部44a嵌合的 凸缘部346。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容易将壳体34组装于接纳体40上。
还有,台阶部44a的深度d与凸缘部346的厚度t基本相等(参 照图5(a)),突出部44和凸缘部346在盖板22侧位于基本相同的 平面上,构成装载弹性部件24的装载面。
由于像这样构成装载面,故弹性部件24和盖板22稳定地设 置,并且弹性部件24位于突出部44(或台阶部44a)与凸缘部346 之间,可良好地防止水侵入到装置的内部。
再有,接纳体40包括沿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而立起的壁部 42,突出部44位于壁部42的盖板22侧的端部,该突出部44与 壁部42相比向开口部43的外周侧突出,在突出部44的与盖板22 相反的一侧,设置倾斜部45,该倾斜部45与壁部42连接,不与 上述法线方向正交而倾斜,外壳10沿倾斜部45而弯曲(参照图 5(a))。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可像上述那样,极力地抑制压紧时的外 壳10的形变。
另外,从显示面21a侧观看,倾斜部45按照残留一部分(图1 所示的范围D)而包围开口部43的方式设置,在上述一部分上(在 范围D),在突出部44的与盖板22相反的一侧,设置水平部46, 该水平部46与壁部42连接,与上述法线方向基本垂直(参照图 5(b))。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可像上述那样,极力地抑制压紧时的支 架10的形变,可牢固、稳定地将盖板22固定于接纳体40上。
此外,显示装置1还包括第3电路基板33(温度传感器用基板 的一个例子),该基板33安装热敏电阻33a(温度传感器的一个例 子),在壳体34的凹部343和凸缘部346之间,形成设置有第3 电路基板33的配设空间342。
像这样,于形成了接收显示器21的凹部343的壳体34中, 还设置有配设空间342,由此,可有效地灵活使用接纳体40内部 的空间。
像以上说明的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单元20,该显示单元20 具有显示器21与盖板22,该显示器21在显示面21a上显示图像, 该盖板22通过光固化型粘接剂(透光层23)粘接于显示器21的显 示面21a侧,具有可辨认显示面21a的透光部(窗部221a);壳体 34,该壳体34位于盖板22的显示器21侧,朝向与盖板22相反 的一侧而凹入,具有接收显示器21的凹部343;接纳体40,该接 纳体40位于盖板22的显示器21侧,接纳显示器21和壳体34, 在该显示装置1中,于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在显示器21和凹 部343之间形成间隙部G(参照图2),显示器21和凹部343不抵 触,显示单元20支承于壳体34的凹部343以外的规定部分上(还 包括经由弹性部件24等而支撑的情况)。
由于像这样,呈悬吊状地将显示器21保持于盖板22上,并 且显示器21不会与凹部343接触,故可极力地抑制在受到冲击时 等的场合作用于显示器21上的振动。即,显示装置1抗振性良好。
还有,在间隙部G中设置缓冲部件35。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即使在预料之外的震动施加于显示装置1 时,仍可保护显示器21。另外,缓冲部件35优选按照下述方式设 定:其高度(内外方向的高度)与显示器21的内面和凹部343的底 部343a之间的间隙(间隙部G的高度)基本相同(还包括刚好相同), 或仅仅在振动时等的场合显示器21从水平状态而倾斜时接触。
再有,显示装置1还包括:第1电路基板31,该第1电路基 板31与显示器21电连接,并且安装了对形成于盖板22上的警告 显示部221c进行照明的光源31b;第2电路基板32,该第2电路基 板32与第1电路基板31电连接,位于相对于第1电路基板31的 盖板22侧的相反一侧,壳体34按照下述方式保持:于与盖板22 相反的一侧,第1电路基板31和第2电路基板32两者叠置。
由于像这样,壳体34于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即,显示装置 1的厚度方向),呈叠置状保持第1电路基板31和第2电路基板 32,故可紧凑地构成显示装置1。
另外,显示单元20包括弹性部件24,该弹性部件24按照覆 盖盖板22的侧周部的方式设置,盖板22通过压紧的金属的支架 10,经由弹性部件24而固定于突出部44上,盖板22夹持弹性部 件24,装载于凸缘部346上,由此,于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定 位,通过支架10,经由弹性部件24而固定于突出部44上,由此, 还于与上述法线方向相正交的方向进行定位。
由于像这样,在通过支架10将盖板22固定于接纳体40上之 前,盖板22于显示面21a的面内方向,具有某程度的自由度,故 可极力地抑制具有在压紧支架10时产生的危险的显示装置1的形 变。
此外,显示器21和第1电路基板31通过柔性基板50而电连 接,在接收显示器21的凹部343中的,沿显示面21a的法线方向 而立起的侧壁部345上,形成有穿过柔性基板50的由缺口部构成 的导出部345b。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像前述那样,组装是预先的。
还有,在第1电路基板31的第2电路基板32侧,安装与柔 性基板50连接的连接器31a,在第2电路基板32中的,于显示面 21a的法线方向与连接器31a面对的部分,形成缺口部32a。
由于像这样形成,故像前述那样,组装是预先的。
再有,本发明不由上述实施方式和附图所限定。在不改变本 发明的实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还包括组成元素的删除)。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适当省略不 重要的公知的技术事项。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对用于车辆用的显示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 于车辆用的显示装置,也可适用于船舶用的显示装置或农业用机 械、建筑机械等的特殊车辆的显示装置等。
标号的说明:
标号1表示显示装置;
标号10表示支架;
标号20表示显示单元;
标号21表示显示器;
标号21a表示显示面;
标号21b表示凸起体;
标号21c表示连接器;
标号22表示盖板;
标号22a表示缓冲部件;
标号220表示透明板;
标号221表示遮光部;
标号221a表示窗部;
标号221b表示温度测定用窗部;
标号221c表示警告显示部;
标号23表示透光层(光固化型粘接剂);
标号24表示弹性部件;
标号30表示电路基板单元;
标号31表示第1电路基板;
标号31a表示连接器;
标号31b表示光源;
标号31c表示第1欠缺部;
标号310表示开口部;
标号32表示第2电路基板;
标号32a表示第2欠缺部;
标号33表示第3电路基板;
标号33a表示热敏电阻;
标号34表示壳体;
标号341表示凸起部;
标号342表示配设空间;
标号343表示凹部;
标号343a表示底部;
标号343b表示通孔;
标号344表示光波导;
标号345表示侧壁部;
标号345a表示放热孔;
标号345b表示导出部;
标号346表示凸缘部;
标号35表示缓冲部件;
标号40表示接纳体;
标号41表示底部;
标号42表示壁部;
标号43表示开口部;
标号44表示突出部;
标号44a表示台阶部;
标号44b表示侧顶部;
标号45表示倾斜部;
标号46表示水平部;
标号50表示柔性基板。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该显示器在显示面上显示图像;
盖板,该盖板位于上述显示器的上述显示面侧,具有能辨认上述显示面的透光部;
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按照覆盖上述盖板的侧周部的方式设置;
接纳体,该接纳体位于上述盖板的上述显示器侧,接纳上述显示器,该接纳体包括开口部和突出部,该开口部朝向上述盖板侧而开口,该突出部包围上述开口部,向上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突出,上述显示器从上述显示面侧,通过光固化型粘接剂,粘接于上述盖板,
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板通过压紧的金属的支架,经由上述弹性部件,固定于上述突出部上,
上述接纳体包括沿上述显示面的法线方向而立起的壁部;上述突出部位于上述壁部的上述盖板侧的端部,与上述壁部相比向上述开口部的外周侧突出;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盖板侧的相反一侧设置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与上述壁部连接,不与上述法线方向正交而倾斜;上述支架沿上述倾斜部而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壳体,该壳体位于上述盖板的上述显示器侧,接纳于接纳体中;
在上述壳体中的上述盖板侧的相反一侧,固定与上述显示器电连接的电路基板;
在上述壳体上具有凹部,该凹部从上述盖板侧朝向上述电路基板侧凹入,接收上述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纳体上,于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开口部侧形成包围上述开口部的台阶部;
在上述壳体上,形成与上述台阶部嵌合的凸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阶部的深度与上述凸缘部的厚度基本相等;
因上述凸缘部嵌合于上述台阶部,上述突出部和上述凸缘部于上述盖板侧,构成位于基本相同的平面上的装载上述弹性部件的装载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显示面侧观看,上述倾斜部按照残留一部分而包围上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一部分上,在上述突出部的上述盖板侧的相反一侧设置有水平部,该水平部与上述壁部连接,与上述法线方向基本正交。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用基板,在上述壳体的上述凹部和上述凸缘部之间,形成有设置上述温度传感器用基板的配设空间。
CN201580007206.XA 2014-02-06 2015-01-19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60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1506A JP6248665B2 (ja) 2014-02-06 2014-02-06 表示装置
JP2014-021506 2014-02-06
PCT/JP2015/051178 WO2015118928A1 (ja) 2014-02-06 2015-01-19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0668A CN105960668A (zh) 2016-09-21
CN105960668B true CN105960668B (zh) 2019-04-09

Family

ID=5377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72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60668B (zh) 2014-02-06 2015-01-19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52461B2 (zh)
EP (1) EP3104365B1 (zh)
JP (1) JP6248665B2 (zh)
CN (1) CN105960668B (zh)
WO (1) WO2015118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48262U (zh) * 2015-01-04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框体组件
JP6952805B2 (ja) * 2018-01-24 2021-10-2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JP2020012969A (ja) * 2018-07-18 2020-01-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機器
JP2021089967A (ja) * 2019-12-04 2021-06-10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航空機用の電子機器及び航空機用の電子機器の組み立て方法
CN113763828B (zh) * 2021-08-06 2022-12-13 深圳市思坦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及电子器件
CN114815355B (zh) * 2022-05-09 2023-05-3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1492A (ja) * 1986-02-28 1987-09-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3144691A (ja) * 1989-10-31 1991-06-20 Nippon Seiki Co Ltd 受光型表示装置
CN2549557Y (zh) * 2002-05-28 2003-05-07 刘虎军 大屏幕显示屏单元
CN1928649A (zh) * 2006-09-20 2007-03-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固定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JP2010060909A (ja) * 2008-09-04 2010-03-18 Panasonic Corp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運搬方法
WO2012115140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株式会社テクノアソシエ 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保持構造
CN102929006A (zh) * 2012-10-15 2013-02-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5103Y2 (ja) 1990-01-16 1996-07-24 富士通機電株式会社 表示器筐体の防水構造
JP2581022B2 (ja) * 1994-10-31 1997-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部付き電子機器の防塵構造
JP3198044B2 (ja) * 1995-03-01 2001-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4219476A (ja) 2003-01-09 2004-08-05 Sharp Corp 薄型表示装置
EP1959417A4 (en) 2005-12-05 2009-11-11 Seiko Instr Inc DISPLAY AND DISPLAY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90078879A1 (en) * 2007-09-25 2009-03-26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detecting device and image capturing system
JP4863303B2 (ja) * 2007-12-07 2012-01-25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防水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133613A (ja) * 2009-12-24 2011-07-07 Brother Industries Ltd 表示装置
JP5426426B2 (ja) * 2010-02-19 2014-0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US9389447B2 (en) * 2011-05-09 2016-07-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nel composite body, display device and panel composite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557204B (zh) * 2012-02-17 2016-11-11 Three Bond Fine Chemical Co Ltd Optically hardened sheet-like adhesive com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1492A (ja) * 1986-02-28 1987-09-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3144691A (ja) * 1989-10-31 1991-06-20 Nippon Seiki Co Ltd 受光型表示装置
CN2549557Y (zh) * 2002-05-28 2003-05-07 刘虎军 大屏幕显示屏单元
CN1928649A (zh) * 2006-09-20 2007-03-1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的固定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JP2010060909A (ja) * 2008-09-04 2010-03-18 Panasonic Corp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運搬方法
WO2012115140A1 (ja) * 2011-02-23 2012-08-30 株式会社テクノアソシエ 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表示部保護パネル保持構造
CN102929006A (zh) * 2012-10-15 2013-02-13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4365B1 (en) 2019-06-26
CN105960668A (zh) 2016-09-21
EP3104365A1 (en) 2016-12-14
US9952461B2 (en) 2018-04-24
JP6248665B2 (ja) 2017-12-20
EP3104365A4 (en) 2017-08-02
WO2015118928A1 (ja) 2015-08-13
JP2015148717A (ja) 2015-08-20
US20160334665A1 (en) 2016-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0668B (zh) 显示装置
JP6287287B2 (ja) 表示装置
US2011012233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for assembling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16021571A1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9122398A (ja) 表示機器
JP5738026B2 (ja) 熱感知器
JP2015120492A (ja) 電子装置
JP2018503110A (ja) 自動車用の表示装置
JP2019111929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6418468B2 (ja) 表示装置
JP6493750B2 (ja) 計器装置
JP6418312B2 (ja) 表示装置
CN110692064B (zh) 指纹模组、电子设备及封装方法
JP2016038443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7322343A (ja) 車両用計器
JP7435526B2 (ja) 表示装置
JP2018106093A (ja) 表示装置
JP4051571B2 (ja) 表示装置
JP2019006171A (ja) 表示装置
CN215182060U (zh) 指纹辨识模组及其显示面板
WO2023063290A1 (ja) 表示装置
JP665306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7008263B2 (ja) 車両用計器
JP2021096423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11028015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