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36802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36802A
CN105636802A CN201480055136.0A CN201480055136A CN105636802A CN 105636802 A CN105636802 A CN 105636802A CN 201480055136 A CN201480055136 A CN 201480055136A CN 105636802 A CN105636802 A CN 105636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land portion
tire
pneumatic tire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51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36802B (zh
Inventor
王子拓也
木村龙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2194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276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0644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98657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636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36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36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11/033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by the footprint-ground contacting area of the tyr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roperties of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0334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5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60C2011/13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comprising re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该充气轮胎在胎面部(2)划分出第一陆地部(11)与第二陆地部(12)。在第一陆地部(11)以及第二陆地部(12)分别设置有凹部(30)。凹部(30)包括:第一凹部(31),其设置于第一陆地部(11)的第一边缘(11e);以及第二凹部(32),其设置于第二陆地部(12)的第二边缘(12e)。第二凹部(32)设置为:不与将第一凹部(31)沿轮胎轴向投影至第二边缘(12e)而形成的投影区域(17)相交。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充气轮胎,要求雪路上优异的行驶性能(以下,称为雪上性能)。
为了提高雪上性能,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设置有沟以及刀槽的充气轮胎。然而,这种充气轮胎存在如下问题:胎面部的刚性因沟及刀槽而降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有所降低。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在胎面部的陆地部的边缘设置有凹部的充气轮胎。这种充气轮胎维持了陆地部的刚性,确保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在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52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对设置于陆地部的凹部的配置进行规定,以此为基本而兼顾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从而在上述主沟的一侧划分出第一陆地部、且在另一侧划分出第二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陆地部以及上述第二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凹部,上述凹部包括:多个第一凹部,它们设置于上述第一陆地部的面对上述主沟侧的第一边缘;以及多个第二凹部,它们设置于上述第二陆地部的面对上述主沟侧的第二边缘,各上述第二凹部设置为不与将各上述第一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上述第二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各上述凹部使得陆地部在由4个三角形的面构成的近似四面体的空间内凹陷,上述近似四面体具有:上述陆地部的踏面侧的第一面;第二面,其沿着上述主沟的沟壁;第三面,其形成上述凹部的底面侧;以及陆地部侧的第四面,其与上述第二面对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三面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平滑地凸出的球面三角形。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上述第二凹部的上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横纹沟,该横纹沟的一端与上述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上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上述横纹沟设置于与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投影区域相交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第二陆地部且在上述第二边缘的相反侧的边缘设置有横沟,上述横沟与上述第二凹部连通。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凹部的最大深度为上述主沟的沟深的0.5倍~0.95倍。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一凹部与上述第二凹部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距离为上述主沟的沟宽的0.9倍~1.1倍。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多条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从而在上述主沟间划分出陆地部,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陆地部设置有凹部,上述凹部包括:在上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以及在轮胎轴向的另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设置于上述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设置为不与将设置于上述另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上述一侧的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主沟包括:一对胎肩主沟,它们在最靠胎面接地端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中央主沟,其在上述一对胎肩主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有由上述胎肩主沟与上述中央主沟划分出的上述第二陆地部,在各上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多条横纹沟,它们从上述中央主沟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且在上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多条横沟,它们从上述胎肩主沟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上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以及上述第二凹部,其通过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上述横纹沟之间使上述第二陆地部的上述中央主沟侧的端缘凹陷而形成,上述横纹沟与上述横沟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设置。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凹部包括近似三角形的凹部底面,该凹部底面与上述第二陆地部的踏面平滑地连结,且以使得上述第二凹部的深度朝向上述第二凹部的底逐渐增大的方式延伸,并且使得轮胎轴向宽度从上述踏面朝向上述底逐渐减小,上述凹部底面包括:第一边,其在上述第二陆地部的侧面上延伸;第二边,其成为上述凹部底面与上述踏面的边界;以及上述第一边与上述第二边之间的第三边,上述第一边的长度比上述第三边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边与上述第三边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第二凹部包括从上述第三边向轮胎径向外侧大致以平面状延伸的凹部侧面。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横沟包括使得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内侧逐渐减小的陡倾斜部,在上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将上述第二凹部与上述陡倾斜部之间连通的连接刀槽。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陡倾斜部的沟深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横纹沟的轮胎周向上的排列间距比上述第二陆地部的轮胎轴向宽度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排列间距为上述第二陆地部的上述宽度的2.0倍~3.3倍。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设置有从上述胎肩主沟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上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倾斜刀槽。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从而在主沟的一侧划分出第一陆地部、且在另一侧划分出第二陆地部。在第一陆地部以及第二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凹部。这种凹部有效地将雪压实并对其进行剪切,从而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因此,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有所提高。
凹部包括:多个第一凹部,它们设置于第一陆地部的面对主沟侧的第一边缘;以及多个第二凹部,它们设置于第二陆地部的面对主沟侧的第二边缘。各第二凹部设置为不与将各第一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第二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通过这种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而在轮胎周向上均衡地获得雪上牵引力,并且有效地维持了陆地部的刚性,从而在干燥路面上发挥了优异的操纵稳定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有多条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从而在主沟间划分出陆地部。在陆地部设置有凹部。凹部包括在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以及在轮胎轴向的另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在雪路上行驶时,通过这种凹部而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提高了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设置于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设置为不与将设置于另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上述一侧的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通过这种凹部而在轮胎周向上均衡地获得雪上牵引力,并且有效地维持了设置有凹部的陆地部的刚性,从而在干燥路面上发挥了优异的操纵稳定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主沟以及陆地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凹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a)是示出凹部的第一面的放大立体图,图5(b)是示出凹部的第二面的放大立体图。
图6(a)是示出凹部的第三面的放大立体图,图6(b)是示出凹部的第四面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图1中的第一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1中的第二陆地部的放大图。
图9(a)是图8中的横纹沟的B-B剖视图,图9(b)是图8中的横沟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第二凹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图1中的第三陆地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2…胎面部;3…主沟;11…第一陆地部;12…第二陆地部;11e…第一边缘;12e…第二边缘;17…投影区域;30…凹部;31…第一凹部;32…第二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以下,有时简称为“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例如优选用作轿车用子午线轮胎。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条主沟3。在本说明书中,“主沟”意味着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且沟宽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以上的沟。
胎面接地宽度TW为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的胎面接地端Te、Te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正规状态是指以轮辋组装的方式将轮胎安装于正规轮辋(未图示)并对其填充正规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
上述“正规轮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表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表示“DesignRim”,若为ETRTO则表示“MeasuringRim”。
上述“正规内压”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表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INFLATIONPRESSURE”。
上述“胎面接地端Te”是使上述正规状态下的轮胎1承受正规载荷并使其以0°的外倾角与平面地面接触时的轮胎轴向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上述“正规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表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表示表“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表示“LOADCAPACITY”。
主沟3包括中央主沟4以及胎肩主沟5。
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且最靠胎面接地端Te侧的位置设置有一对胎肩主沟5。本实施方式中的胎肩主沟5例如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
在胎肩主沟5、5之间且在轮胎赤道C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中央主沟4。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央主沟4例如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
中央主沟4的沟宽W4以及胎肩主沟5的沟宽W5例如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2.5%~7.5%。这种中央主沟4以及胎肩主沟5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主沟4的沟宽W4以及胎肩主沟5的沟宽W5实质上恒定。
图2中示出了图1的A-A剖视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轿车用轮胎的情况下,中央主沟4的沟深d4以及胎肩主沟5的沟深d5例如为5mm~15mm。
如图1所示,在胎面部2设置有多条主沟3,从而在主沟3、3之间形成有多个陆地部10。陆地部10例如包括第一陆地部11、一对第二陆地部12、12、以及一对第三陆地部13、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陆地部11设置于一对中央主沟4、4之间。第二陆地部12设置于中央主沟4与胎肩主沟5之间。第三陆地部13设置于胎肩主沟5的轮胎轴向外侧。
图3中示出了图1中的由双点划线包围的区域38的放大立体图。图3中示出了作为主沟3的中央主沟4、设置于中央主沟4的一侧的第一陆地部11、以及设置于中央主沟4的另一侧的第二陆地部12。
如图3所示,在第一陆地部11以及第二陆地部12分别设置有凹部30。在雪路上行驶时,在这种凹部30中有效地将雪压实并对其进行剪切,由此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因此,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有所提高。
如图1所示,凹部30包括:多个第一凹部31,它们在第一陆地部11的面对主沟3侧的第一边缘11e设置;以及多个第二凹部32,它们在第二陆地部12的面对主沟3侧、且与第一边缘相邻的第二边缘12e设置。
各第二凹部32设置为不与将各第一凹部31沿轮胎轴向投影至第二边缘12e而形成的投影区域17相交。通过这种第一凹部31以及第二凹部32而在轮胎周向上均衡地获得雪上牵引力,并且有效地维持了陆地部10的刚性,从而发挥了干燥路面上优异的操纵稳定性能。
图4、图5以及图6中示出了凹部30的放大立体图。如图4所示,凹部30使得陆地部10在由4个三角形的面构成的近似四面体40的空间内凹陷。如图5(a)和图5(b)以及图6(a)和图6(b)所示,近似四面体40具有第一面41、第二面42、第三面43以及第四面44。
如图5(a)所示,第一面41为陆地部10的踏面10s侧的面。在图5(a)中,第一面41为剖面线所示的面。
第一面41为具有第一边41a、第二边41b以及第三边41c的三角形。第一边41a由陆地部10的边缘10e的假想延长线39构成,其沿轮胎周向延伸。第二边41b例如比第一边41a短,并且在陆地部10的踏面10s上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第三边41c例如在3条边中最短,并且在陆地部10的踏面10s上延伸。第一边41a与第二边41b所成的角度θ4例如为5°~30°。
如图5(b)所示,第二面42为沿着主沟3的沟壁3w的面。在图5(b)中,第二面42为剖面线所示的面。第二面42为具有第一边42a、第二边42b以及第三边42c的三角形。第一边42a由陆地部10的边缘10e的假想延长线39构成,并与第一面41的第一边41a(如图5(a)所示)通用。第二边42b自陆地部10的踏面10s起直至凹部的最深部30d为止在主沟3的沟壁3w上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第三边42c为比第一边42a以及第二边42b短的边,并且在主沟3的沟壁3w上沿主沟3的深度方向延伸。
如图6(a)所示,第三面43形成凹部30的底面33。在图6(a)中,第三面43为剖面线所示的面。
第三面43优选与陆地部10的踏面10s平滑地连结。第三面43相对于踏面10s倾斜,并使得凹部30的深度向轮胎周向的一侧或者另一侧逐渐增大。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面43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平滑地凸出的球面三角形。在雪路上行驶时,这种第三面43将雪引导至凹部30内,而且有效地将雪压实。因此,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发挥了优异的雪上性能。
第三面43具有第一边43a、第二边43b以及第三边43c。第一边43a自陆地部10的踏面10s起直至凹部的最深部30d为止在主沟3的沟壁3w上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第三面43的第一边43a与第二面42的第二边43b(如图5(b)所示)通用。
第三面43的第二边43b为第三面43的边中的最短的边,并在陆地部10的踏面10s上延伸。第三边43c从陆地部10的踏面10s朝向凹部30的最深部30d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
第三面43的第一边43a与第三边43c所成的底面33的前端角度θ1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由此,凹部30的容积得到确保,并且,在雪路上行驶时,有效地将凹部30内的雪压实。
第三面43的第一边43a与第二边43b所成的底面33的缘侧角度θ2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另外,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即便在雪路上转弯时,这种底面33也有效地将雪引导至凹部30内,从而提高了雪路上的转弯性能。
第一面41(如图5(a)所示)与第三面43的角度亦即底面33的倾斜角度θ3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8°以上,另外,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下。这种第三面43抑制了陆地部的刚性的降低,并且确保了凹部30的容积。因此,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上述倾斜角度θ3优选从踏面10s侧朝向凹部30的最深部30d侧逐渐增大。由此,在雪路上行驶时,更有效地将进入凹部30内的雪压实。因此,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发挥了优异的雪上性能。
如图6(b)所示,第四面44为与第二面42(如图5(b)所示)对置的陆地部10侧的面。在图6(b)中,第四面44为斜线所示的面。
第四面44与第三面43(如图6(a)所示)大致垂直地连结。第四面44沿轮胎径向延伸。第四面44例如为平面状或者平缓地弯曲的曲面状。在雪路上行驶时,这种第四面44向主沟3侧强力地压缩沿第三面进入凹部30内的雪。因此,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尤其是雪路上的转弯性能有所提高。
第四面44为具有第一边44a、第二边44b以及第三边44c的三角形。第一边44a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并在陆地部10的踏面10s上延伸。第二边44b在主沟3的沟壁3w上沿主沟3的深度方向延伸。第三边44c从陆地部10的踏面10s朝向凹部30的最深部30d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
如图4所示,凹部30的轮胎轴向宽度W1优选为设置有凹部30的陆地部10的轮胎轴向宽度W2的0.2倍以上,更优选为0.2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4倍以下,更优选为0.35倍以下。这种凹部30维持了陆地部10的刚性,并且提高了雪上性能。
凹部30的轮胎轴向宽度W1与轮胎周向长度L1之比W1/L1优选为0.15以上,更优选为0.18以上,另外,优选为0.25以下,更优选为0.22以下。这种凹部30均衡地提高了雪上的牵引性能与转弯性能。
凹部30的最大深度d1优选为主沟3的沟深d2的0.5倍以上,更优选为0.6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95倍以下,更优选为0.75倍以下。这种凹部30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如图1所示,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凹部31与第二凹部32之间的轮胎周向距离L2优选为主沟3的沟宽W3的0.9倍以上,更优选为0.9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1.1倍以下,更优选为1.05倍以下。这种第一凹部31与第二凹部32使陆地部10的刚性分布变得均匀,并且发挥了较大的雪柱剪切力。
如图3所示,优选第一凹部31的第三面43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第二凹部32的第三面43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通过这种第一凹部31以及第二凹部32而在加速时以及减速时的双方均能够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因此,雪上性能得到更均衡的提高。
图7中示出了第一陆地部11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方式中的胎面部2由以轮胎赤道C上的任意点为中心的点对称花纹形成。因此,如图7所示,在第一陆地部11的两侧的第一边缘11e分别设置有多个凹部30。在雪路上行驶时,这种凹部30在接地压力大的轮胎赤道C附近发挥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雪上行驶时的牵引性能。
设置于一侧的第一边缘11e的各第一凹部31A设置为:不与将设置于另一侧的第一边缘11e的各第一凹部31B沿轮胎轴向投影至上述一侧的第一边缘11e而形成的投影区域18相交。通过这种凹部30而在轮胎周向上均衡地获得雪上牵引力,并且有效地维持设置有凹部的陆地部的刚性,从而在干燥路面上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能。
设置于一侧的第一边缘11e的第一凹部31A、与设置于另一侧的第一边缘11e的第一凹部31B之间的轮胎周向距离L3优选为第一陆地部11的宽度W6的1.05倍以上,更优选为1.1倍以上,另外,优选为1.2倍以下,更优选为1.15倍以下。这种凹部30使第一陆地部11的刚性分布变得均匀,并且发挥了较大的雪柱剪切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陆地部11优选为沿轮胎周向连续的肋条。第一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宽度W6例如为胎面接地宽度TW(如图1所示,下同)的0.1倍~0.15倍。这种第一陆地部11在轮胎周向上具有较高的刚性,从而发挥优异的操纵稳定性能。
优选在第一陆地部11的轮胎轴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副沟34。本实施方式中的周向副沟34在轮胎赤道C上以直线状延伸。在雪路上行驶时,这种周向副沟34有效地将雪压实。因此,尤其是雪路上的转弯性能有所提高。
周向副沟34的宽度W7例如为第一陆地部11的宽度W6的6%~12%。周向副沟34的沟深d6(如图2所示)例如为4mm~6mm。这种周向副沟34维持了第一陆地部11的刚性,并且发挥了优异的雪上性能。
图8中示出了第二陆地部12的放大图。如图8所示,在第二陆地部12设置有:多条横纹沟46,它们从中央主沟4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且在第二陆地部12内形成终端;多条横沟47,它们从胎肩主沟5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第二陆地部12内形成终端;以及第二凹部32,其通过使第二陆地部12的中央主沟4侧的端缘12a凹陷而形成。
这种横纹沟46以及横沟47维持了第二陆地部12的中央部的刚性而发挥了优异的耐磨损性能,并且提高了雪上性能。并且,在雪上行驶时,这种第二凹部32与中央主沟4一起强力地将雪压实。因此,获得较大的雪柱剪切力,从而提高了雪上性能。
横纹沟46与横沟47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设置。由此,第二陆地部12的刚性分布变得均匀,从而抑制了第二陆地部12的不均匀磨损。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横纹沟46的排列间距L5优选比第二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宽度W4大。由此,耐磨损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横纹沟46的排列间距L5优选为第二陆地部12的上述宽度W4的2.0倍以上,更优选为2.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3.3倍以下,更优选为3.0倍以下。由此,均衡地提高了耐磨损性能与雪上性能。
横纹沟46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本实施方式中的横纹沟46例如在第二陆地部12内弯曲。横纹沟46例如包括弯曲部27的轮胎轴向内侧的第一部分14、以及弯曲部27的轮胎轴向外侧的第二部分15。
第一部分14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5例如为30°~70°。第二部分15例如相对于轮胎周向以比第一部分14大的角度倾斜。这种第一部分14以及第二部分15维持了第二陆地部12的中央部的轮胎轴向上的刚性,从而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优选横纹沟46的沟宽W5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平缓地逐渐减小。这种横纹沟46例如有效地维持了第二陆地部12的刚性,从而发挥了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横纹沟46的轮胎轴向长度L6优选为第二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6倍以上,更优选为0.6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75倍以下,更优选为0.7倍以下。这种横纹沟46均衡地提高了耐磨损性能与雪上性能。
图9(a)中示出了图8中的横纹沟46的B-B剖视图。如图9(a)所示,横纹沟46优选设置有轮胎轴向上的内端部16的沟底隆起的拉筋28。这种拉筋28有效地抑制了横纹沟46的内端部16附近的不均匀磨损。
横纹沟46的最大沟深d3优选为中央主沟4的沟深d4的0.55倍以上,更优选为0.6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8倍以下,更优选为0.7倍以下。这种横纹沟46均衡地提高了耐磨损性能与雪上性能。
如图8所示,横沟47例如以与横纹沟46相同的朝向倾斜。横沟47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6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另外,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在雪上行驶时,这种横沟47在轮胎周向以及轮胎轴向上均衡地发挥雪柱剪切力。
横沟47例如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内侧逐渐减小的陡倾斜部29。由此,陡倾斜部29附近的不均匀磨损得到抑制。
图9(b)中示出了图8中的横沟47的C-C剖视图。如图9(b)所示,横沟47的陡倾斜部29的沟深d7例如优选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这种陡倾斜部29维持了第二陆地部12的中央部的刚性,从而发挥了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横沟47的最大沟深d8优选为胎肩主沟5的沟深d5的0.55倍以上,更优选为0.6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8倍以下,更优选为0.7倍以下。这种横沟47维持了操纵稳定性、且发挥了优异的湿路性能。
如图8所示,横沟47的轮胎轴向长度L7优选为第二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6倍以上,更优选为0.6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75倍以下,更优选为0.7倍以下。这种横沟47均衡地提高了耐磨损性能与雪上性能。
根据相同的观点,横沟47的轮胎轴向上的外端47o、与最靠近上述外端47o的横纹沟46的轮胎轴向上的外端46o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距离L8,优选为横纹沟46的排列间距L5的0.35倍以上,更优选为0.4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55倍以下,更优选为0.5倍以下。
图10中示出了第二凹部32的放大立体图。如图10所示,第二凹部32例如包括凹部底面20、以及从凹部底面20延伸至第二陆地部12的踏面25的凹部侧面26。
凹部底面20例如与第二陆地部12的踏面25平滑地连结,并且以第二凹部32的深度朝向第二凹部32的底32d逐渐增大的方式延伸。凹部底面20例如为轮胎轴向宽度从上述踏面25朝向上述底32d逐渐减小的近似三角形。本实施方式中的凹部底面20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凸出且弯曲的球面三角形。在雪上行驶时,这种凹部底面20有效地将雪引导至第二凹部32内,从而发挥较大的雪柱剪切力。
凹部底面20包括在第二陆地部12的侧面8上延伸的第一边21、成为第二陆地部12的与踏面25的边界的第二边22、以及第一边21与第二边22之间的第三边23。
第一边21的长度例如优选比第二边22以及第三边23大。这种第二凹部32与中央主沟4一起形成大的雪柱,从而雪上性能有所提高。
第一边21与第三边23之间的角度θ7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另外,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25°以下。在上述角度θ7比10°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确保第二凹部32的容积。在上述角度θ7比30°大的情况下,第二陆地部12有可能容易磨损。
第一边21与第二边22之间的角度θ8优选为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另外,优选为35°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由此,在雪上行驶时,容易将雪引导至第二凹部32内。
第二边22例如为朝向第二凹部32的底32d凸出的近似圆弧状。由此,第二边22附近的不均匀磨损得到抑制。
第二边22与第三边23之间的角度θ9例如优选为钝角。由此,由第二边22与第三边23形成的凹部底面20的顶点20t附近的不均匀磨损得到抑制。
凹部侧面26例如从凹部底面20的第三边23向轮胎径向外侧大致以平面状延伸。在雪上行驶时,这种凹部侧面26向轮胎轴向内侧对第二凹部32内的雪进行压缩,从而提高了雪上的操纵稳定性。
从第二陆地部12的踏面25至第二凹部32的底32d的第二凹部32的深度d9优选为中央主沟4的沟深d4(如图2所示)的0.5倍以上,更优选为0.6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85倍以下,更优选为0.75倍以下。这种第二凹部32维持了操纵稳定性、且提高了湿路性能。
如图8所示,第二凹部32的底32d、与最靠近上述底32d的横纹沟46的内端46i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距离L9,优选为横纹沟46的排列间距L5的0.25倍以上,更优选为0.3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45倍以下,更优选为0.4倍以下。由此,第二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内侧的刚性得到确保,耐磨损性得到维持。
第二凹部32的轮胎轴向宽度W8优选为第二陆地部12的轮胎轴向宽度W4的0.1倍以上,更优选为0.1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3倍以下,更优选为0.25倍以下。这种第二凹部32均衡地提高了耐磨损性能与雪上性能。
根据相同的观点,第二凹部32的轮胎周向长度L10优选为横纹沟46的排列间距L5的0.3倍以上,更优选为0.35倍以上,另外,优选为0.5倍以下,更优选为0.45倍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陆地部12例如设置有多个连接刀槽49以及多个倾斜刀槽48。连接刀槽49例如将第二凹部32与横沟47的陡倾斜部29之间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刀槽49与陡倾斜部29的轮胎轴向上的内端29e连接。倾斜刀槽48例如从胎肩主沟5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第二陆地部12内形成终端。这种连接刀槽49以及倾斜刀槽48使第二陆地部12的刚性分布变得均匀,从而抑制了第二陆地部12的不均匀磨损。在本说明书中,“刀槽”意味着宽度不足1.0mm的切槽,且区别于排水用沟。
图11中示出了第三陆地部13的放大图。第三陆地部13的轮胎轴向宽度W10例如为胎面接地宽度TW的0.15倍~0.25倍。
第三陆地部13包括肋条区域51与花纹块区域52。肋条区域51为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肋条状。在花纹块区域52中,由横沟以及刀槽划分而成的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隔开设置。
肋条区域51的轮胎轴向宽度W11与花纹块区域52的轮胎轴向宽度W12之比W11/W12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23以上,另外,优选为0.3以下,更优选为0.27以下。这种肋条区域51以及花纹块区域52维持了操纵稳定性能、且提高了抗偏驶(wandering)性能。
在第三陆地部13设置有接地端横沟53、纵长刀槽54以及横长刀槽55。
接地端横沟53例如至少从胎面接地端Te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接地端横沟53优选在第三陆地部13内形成终端。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地端横沟53平缓地弯曲。这种接地端横沟53兼顾了操纵稳定性能与抗偏驶性能。
纵长刀槽54例如将接地端横沟53、53之间连通。本实施方式中的纵长刀槽54与接地端横沟53的轮胎轴向上的内端部53i连通。这种纵长刀槽54尤其提高了冰上的转弯性能。
横长刀槽55例如设置于接地端横沟53、53之间,并且沿接地端横沟53延伸。横长刀槽55例如至少从胎面接地端Te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第三陆地部13内形成终端。这种横长刀槽55提高了抗偏驶性能。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而是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第一陆地部11以及第二陆地部12可以设置于除中央主沟4以外的主沟的一侧以及另一侧。
实施例
基于表1中的规格而试制了具有图1中的基本花纹、且尺寸为225/65R17的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1,试制了具有图1中的基本花纹、且未设置凹部的轮胎。将这些轮胎安装于下述测试车辆,并测试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及雪上性能。各轮胎的通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17×6.5J
轮胎内压:220kPa
测试车辆:4轮驱动车、排气量为2400cc
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车轮
<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感受来评价驾驶上述测试车辆在由干燥的柏油路面构成的测试跑道上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能。以将比较例评为100分的评分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明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越优异。
<雪上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感受来评价驾驶上述测试车辆在雪路上行驶时的雪上性能。以将比较例评为100分的评分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明雪上性能越优异。
表1中示出测试的结果。
[表1]
根据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表1中记载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兼顾了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与雪上性能。
基于表1中的规格而试制了具有图1中的基本花纹、且尺寸为225/65R17的充气轮胎。作为比较例2,试制了具有图1中的基本花纹、且未设置第二凹部的轮胎。将这些轮胎安装于下述测试车辆,并测试了干燥路面上的耐磨损性能以及雪上性能。各轮胎的通用规格、测试方法如下。
安装轮辋:17×6.5J
轮胎内压:220kPa
测试车辆:4轮驱动车、排气量为2400cc
轮胎安装位置:所有车轮
<耐磨损性能>
在由干燥的柏油路面构成的测试跑道上行驶了恒定距离之后,对中间陆地部的磨损量进行了测定。以中间陆地部的磨损量的倒数、且将比较例的值设为100的指数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明耐磨损性能越优异。
<雪上性能>
通过驾驶员的感官感受来评价驾驶上述测试车辆在雪路上行驶时的雪上性能。以将比较例评为100分的评分来表示结果,数值越大,表明雪上性能越优异。
表2中示出测试的结果。
[表2]
根据测试的结果能够确认:表2中记载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维持了耐磨损性能、且提高了雪上性能。

Claims (18)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至少一条主沟,从而在所述主沟的一侧划分出第一陆地部、且在另一侧划分出第二陆地部,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陆地部以及所述第二陆地部分别设置有凹部,
所述凹部包括:多个第一凹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一陆地部的面对所述主沟侧的第一边缘;以及多个第二凹部,它们设置于所述第二陆地部的面对所述主沟侧的第二边缘,
各所述第二凹部设置为:不与将各所述第一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所述第二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凹部使得陆地部在由4个三角形的面构成的近似四面体的空间内凹陷,
所述近似四面体具有:所述陆地部的踏面侧的第一面;第二面,其沿着所述主沟的沟壁;第三面,其形成所述凹部的底面侧;以及陆地部侧的第四面,其与所述第二面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面为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平滑地凸出的球面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
所述第二凹部的所述第三面朝向轮胎周向的另一侧、且朝轮胎径向内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横纹沟,该横纹沟的一端与所述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所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
所述横纹沟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凹部的所述投影区域相交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陆地部、且在所述第二边缘的相反侧的边缘设置有横沟,
所述横沟与所述第二凹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的最大深度为所述主沟的沟深的0.5倍~0.95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之间的轮胎周向上的距离为所述主沟的沟宽的0.9倍~1.1倍。
9.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设置有多条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主沟,从而在所述主沟间划分出陆地部,
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陆地部设置有凹部,
所述凹部包括:在所述陆地部的轮胎轴向的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以及在轮胎轴向的另一侧的边缘设置的多个凹部,
设置于所述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设置为:不与将设置于所述另一侧的边缘的各凹部沿轮胎轴向投影至所述一侧的边缘而形成的投影区域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沟包括:一对胎肩主沟,它们在最靠胎面接地端侧的位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以及中央主沟,其在所述一对胎肩主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
在轮胎赤道的两侧设置有由所述胎肩主沟与所述中央主沟划分出的所述第二陆地部,
在各所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
多条横纹沟,它们从所述中央主沟朝向轮胎轴向外侧延伸、且在所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
多条横沟,它们从所述胎肩主沟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所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以及
所述第二凹部,其通过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横纹沟之间使所述第二陆地部的所述中央主沟侧的端缘凹陷而形成,
所述横纹沟与所述横沟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包括近似三角形的凹部底面,该凹部底面与所述第二陆地部的踏面平滑地连结,且以使得所述第二凹部的深度朝向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逐渐增大的方式延伸,并且使得轮胎轴向宽度从所述踏面朝向所述底逐渐减小,
所述凹部底面包括:第一边,其在所述第二陆地部的侧面上延伸;第二边,其成为所述凹部底面与所述踏面的边界;以及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的第三边,
所述第一边的长度比所述第三边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之间的角度为钝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部包括从所述第三边朝轮胎径向外侧大致以平面状延伸的凹部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沟包括使得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朝向轮胎轴向内侧逐渐减小的陡倾斜部,
在所述第二陆地部设置有将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陡倾斜部之间连通的连接刀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陡倾斜部的沟深从轮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增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纹沟的轮胎周向上的排列间距比所述第二陆地部的轮胎轴向宽度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列间距为所述第二陆地部的所述宽度的2.0倍~3.3倍。
18.根据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从所述胎肩主沟朝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在所述第二陆地部内形成终端的倾斜刀槽。
CN201480055136.0A 2013-10-22 2014-10-07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5636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9481A JP5827661B2 (ja) 2013-10-22 2013-10-22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219481 2013-10-22
JP2014-064407 2014-03-26
JP2014064407A JP5798657B1 (ja) 2014-03-26 2014-03-26 空気入りタイヤ
PCT/JP2014/076838 WO2015060127A1 (ja) 2013-10-22 2014-10-07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36802A true CN105636802A (zh) 2016-06-01
CN105636802B CN105636802B (zh) 2018-10-30

Family

ID=5299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5136.0A Active CN105636802B (zh) 2013-10-22 2014-10-07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427469B2 (zh)
EP (1) EP3053760B1 (zh)
CN (1) CN105636802B (zh)
WO (1) WO201506012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8410A (zh) * 2017-04-11 2018-10-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9910511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070972A (zh) * 2018-10-22 2020-04-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5258B2 (ja) * 2013-09-11 2016-07-0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93763A (ja) * 2017-11-17 2019-06-20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3161388A (ja) * 2022-04-25 2023-11-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1540B2 (ja) * 1998-08-04 2008-08-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85035A (ja) * 2009-06-10 2010-12-2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20222788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Takashi Nishiwaki Pneumatic tire
CN102745022A (zh) * 2011-04-20 2012-10-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12218652A (ja) * 2011-04-12 2012-11-1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537688A2 (en) * 2011-06-20 2012-12-2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Pneumatic tire
WO2013077427A1 (ja) * 2011-11-22 2013-05-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3173521A (ja) * 2012-01-26 2013-09-05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287218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59717T3 (es) * 2001-08-03 2006-10-16 Pirelli Tyre S.P.A. Neumatico, particularmente apropiado a suelos cubiertos de nieve.
US6983777B2 (en) * 2002-10-15 2006-01-10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tread with multi-planar chamfers
EP1566291B1 (en) * 2002-11-06 2011-07-20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US8267135B2 (en) * 2004-09-24 2012-09-1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and lug grooves
JP5321093B2 (ja) * 2009-01-26 2013-10-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97336B2 (ja) * 2009-02-20 2011-06-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05294B2 (ja) * 2009-05-27 2011-01-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46564B2 (ja) * 2011-05-10 2013-02-2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669024S1 (en) * 2011-06-09 2012-10-1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Vehicle tire
EP2738019B1 (en) * 2011-07-26 2016-09-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JP5667617B2 (ja) * 2012-11-20 2015-02-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649887B2 (en) * 2013-01-31 2017-05-1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5820442B2 (ja) * 2013-08-23 2015-11-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42885B2 (ja) * 2013-09-04 2016-01-1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D758295S1 (en) * 2013-12-03 2016-06-07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for automobil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41540B2 (ja) * 1998-08-04 2008-08-2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85035A (ja) * 2009-06-10 2010-12-2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20222788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Takashi Nishiwaki Pneumatic tire
JP2012218652A (ja) * 2011-04-12 2012-11-1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745022A (zh) * 2011-04-20 2012-10-24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EP2537688A2 (en) * 2011-06-20 2012-12-26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imited Pneumatic tire
WO2013077427A1 (ja) * 2011-11-22 2013-05-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3173521A (ja) * 2012-01-26 2013-09-05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287218A (zh) * 2012-02-23 2013-09-1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8410A (zh) * 2017-04-11 2018-10-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09910511A (zh) * 2017-12-13 2019-06-2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9910511B (zh) * 2017-12-13 2021-06-01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1070972A (zh) * 2018-10-22 2020-04-28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0127A1 (ja) 2015-04-30
US20180086151A1 (en) 2018-03-29
EP3053760A1 (en) 2016-08-10
US20160243900A1 (en) 2016-08-25
US10889150B2 (en) 2021-01-12
EP3053760B1 (en) 2018-12-12
CN105636802B (zh) 2018-10-30
US10427469B2 (en) 2019-10-01
EP3053760A4 (en) 201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9505B (zh) 轮胎
JP493417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8237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473351B (zh) 充气轮胎
CN104325844B (zh) 充气轮胎
JP482999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42780A (zh) 充气轮胎
JP6776620B2 (ja) タイヤ
CN105492223B (zh) 充气轮胎
CN105636802A (zh) 充气轮胎
CN105377587A (zh) 重载荷用轮胎
CN106541789A (zh) 轮胎
JP669927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213932A1 (en) Tire
CN104890451A (zh) 充气轮胎
CN104553622B (zh) 充气轮胎
JP438828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972844A (zh) 充气轮胎
JP2018187975A (ja) タイヤ
CN107639975A (zh) 轮胎
JP201417723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3007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0311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539029A (zh) 轮胎
WO2016017543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