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8522A -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8522A
CN105518522A CN201480049229.2A CN201480049229A CN105518522A CN 105518522 A CN105518522 A CN 105518522A CN 201480049229 A CN201480049229 A CN 201480049229A CN 105518522 A CN105518522 A CN 105518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component
filter
optical element
rear side
cylindric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2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8522B (zh
Inventor
小林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SO KK
Original Assignee
TSUS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SO KK filed Critical TSUS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6Filter h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5Optical accessories, e.g. converters for close-up photography, tele-convertors, wide-angle conver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6Accessory clips, holders, shoes to attach accessories to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具有从内侧向外侧依次同轴配置的光学滤波器(2)、滤波器保持环(3)以及滤波器框(4)。光学滤波器(2)在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具有锥形环状倒角面(13)。滤波器保持环(3)具有能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限位构件(21)和沿环状倒角面(13)延伸的后侧限位构件(22)。滤波器框(4)具有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后方(X2)移动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且通过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抵接于后侧滤波器面(12)而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被固定。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低应力保持光学滤波器或光学透镜等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此外,涉及一种用低应力保持滤波器的相机用滤波器框和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用低应力保持光学元件的摄像透镜。
背景技术
安装于摄像透镜的透镜镜筒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该文献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具有:圆盘状的光学滤波器;同轴嵌入有光学滤波器的筒状滤波器保持环;从前方抵接于光学滤波器且阻止光学滤波器向前方移动的前侧限位构件;以及阻止光学滤波器向后方移动的后侧限位构件。前侧限位构件是从滤波器保持环的前端缘向内周侧突出的突起。后侧限位构件是通过将滤波器保持环的后端部向内周侧铆接而形成的铆接部。光学滤波器通过前侧限位构件和后侧限位构件被夹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130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若能减轻从前侧限位构件和后侧限位构件施加于光学滤波器的应力(压力),则在以几倍于全高清的高分辨率进行拍摄等时,就有可能获得更美丽的摄影图像或摄影动画。
鉴于上述点,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用低应力保持光学滤波器或光学透镜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此外,在于提供一种用低应力保持光学滤波器的相机用滤波器框以及相机用滤波器单元。进一步,在于提供一种用低应力保持光学透镜的摄像透镜。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保持结构的特征在于,具有:筒体,其内周侧同轴插入有光学元件;前侧限位构件,其能够从轴线方向的前方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前表面的外周缘部分;以及后侧限位构件,其能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后方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后表面的外周缘部分,在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与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之间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状态保持所述光学元件。
在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中,在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将光学元件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状态同轴保持于筒体。在从前后夹持光学元件的现有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中,减少从前侧限位构件和后侧限位构件施加于光学滤波器的应力存在限度。对此,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不夹持光学滤波器的结构,因此,可以使施加于光学滤波器的应力接近于0。
在本发明中,为了以能绕轴线旋转的状态保持光学元件,优选在将所述光学元件抵接于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一方时,在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另一方之间形成有间隔。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间隔为0.05mm以下。只要用这样的尺寸精度来管理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的距离,就能够防止光学元件的松动。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前侧限位构件是从所述筒体的前端部分向内周侧突出的突起,所述后侧限位构件是通过将所述筒体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藉此,能够容易地将光学元件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筒体在外周面以及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具有环状槽,所述后侧限位构件是通过将所述筒体的形成有所述环状槽的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这样一来,当后侧限位构件形成时,只要折弯因设有环状槽而变得壁薄的筒体的部分即可,因此,用较小的力就能进行折弯加工。其结果为,折弯加工的加工精度提高,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管理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一方与所述筒体一体形成,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另一方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部分。这样一来,容易将光学元件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筒体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存在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将所述光学元件不能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筒体。这样一来,无论是否从前后方向夹持,都能使光学元件不能旋转。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粘接剂位于筒体与光学元件之间,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筒体具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粘接剂经由所述贯通孔进入所述筒体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具有将所述筒体保持于内周侧的框体。这样一来,就能够将保持于筒体的光学滤波器等光学元件经由框体安装于透镜镜筒。此外,能够将保持于筒体的光学透镜等光学元件经由框体安装于相机等摄像装置或投影装置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前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筒体,所述后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框体。这样一来,容易将光学元件同轴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
此外,优选所述前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前端部分,所述筒体的后端从前方抵接于所述后侧限位构件。这样一来,就能够通过筒体的后端与后侧限位构件抵接,准确地规定设于筒体的前侧限位构件与设于框体的后侧限位构件的间隔。因此,容易以不能绕轴线旋转的状态保持光学元件。
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具有第二后侧限位构件,其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后端部分且使所述光学元件不能旋转,所述第二后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框体。在此,第二限位构件是抵接于光学元件而使光学元件不能旋转的构件,不是为了将光学元件夹持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与前侧限位构件之间而设置的构件。因此,能够使从第二限位构件施加于光学元件的应力(压力)接近于0。
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框体的内周面上,从其前端缘至向后侧离开该前端缘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框体侧阴螺纹,在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从其前端缘至向后侧离开该前端缘比所述框体侧阴螺纹的形成区域狭窄的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框体侧阴螺纹螺合的筒体侧阳螺纹,且在所述筒体侧阳螺纹拧入至所述框体侧阴螺纹的中途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筒体固定于所述框体。这样一来,在使筒体侧阳螺纹与框体侧阴螺纹螺合而将保持光学元件的筒体从轴线方向的前侧拧入框体时,可以在光学元件的后侧部分抵接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的时刻(框侧阴螺纹的中途位置)停止拧入筒体。另外,也可以在从光学元件的后表面部分抵接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的时刻起将筒体向拧入方向旋转预先设定好的设定角度的时刻(框侧阴螺纹的中途位置)停止拧入筒体。藉此,能够控制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施加于光学元件的应力(压力)。
其次,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框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且作为所述光学元件保持光学滤波器。
根据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框,能用低应力(压力)保持光学滤波器。
此外,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以及保持于所述筒体的内周侧的光学滤波器。
根据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施加于光学滤波器的应力(压力)会小。因此,即使在进行分辨率高的摄影等时在摄像透镜上安装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也能够得到美丽的摄影图像或摄影动画。
此外,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以及保持于所述筒体的内周侧的光学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摄像透镜,施加于光学透镜的应力(压力)会小。因此,在进行分辨率高的摄影等时,能够得到美丽的摄影图像或摄影动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和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保持于相机用滤波器框的光学滤波器的牛顿环以及单单光学滤波器的牛顿环。
图5是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形成后侧限位构件的折弯加工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3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4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摄像透镜的纵剖图以及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整体结构)
图1是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具有:光学滤波器(光学元件)2;筒状的滤波器保持环(筒体)3,该滤波器保持环3同轴地嵌入有光学滤波器2;以及筒状的滤波器框(框体)4,该滤波器框4从外周侧同轴地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滤波器保持环及滤波器框4的轴线L方向设为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前后方向X。
光学滤波器2及滤波器保持环3被配置成不从滤波器框4的前后端露出的状态。在滤波器框4的外周面上,从滤波器框4的后端缘朝向前方X1一定宽度的部分形成有框侧阳螺纹5。框侧阳螺纹5是用于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安装于摄像透镜的透镜镜筒或安装于相机的安装部。在本例中,框侧阳螺纹5的间距是0.75mm,是作为安装部通常形成的阳螺纹。滤波器保持环3以及滤波器框4是由金属基材形成的,在本例中为铝制。滤波器保持环3及滤波器框4构成保持光学滤波器2的相机用滤波器框6。
(光学滤波器)
图2(a)是示意表示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纵剖图,图2(b)是将光学滤波器2的外周缘部分的附近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如图2(a)所示,光学滤波器2呈圆盘形状,其包括与轴线L正交的前侧滤波器表面11及后侧滤波器表面12。如图2(b)所示,后侧滤波器表面12的外周缘与朝前方X1向外周侧倾斜的锥状的环状倒角面(锥状的后表面部分)13连续。径向尺寸一定的环状外周面14与环状倒角面13的前端缘连续。前侧滤波器表面11与环状外周面14的前端缘连续。在此,环状倒角面13是通常设于光学滤波器的部分。另外,也有以下情况:光学滤波器2在环状外周面14与前侧滤波器面11之间设置有朝前方X1向内周侧倾斜的锥状的环状倒角面。
(滤波器保持环)
滤波器保持环3在前端缘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前侧限位构件21。前侧限位构件21是环状突起。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前端面因形成有多个与滤波器保持环3同心的槽而成为漫反射面。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21a是与轴线L正交的平坦面。前侧限位构件21是由环状后端面21a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来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前方X1移动。
此外,滤波器保持环3形成为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沿环状倒角面13延伸的后侧限位构件22。在此,如图2(b)所示,滤波器保持环3在位于角部15的径向外侧的部位的外周面上具有环状槽23,其中,角部15构成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与环状外周面14间的边界。后侧限位构件22是通过设有上述环状槽23的部分沿着角部15朝内周侧折弯而形成。
在图2所示的状态中,即,在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组装好的状态中,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21a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的全周。但是,后侧限位构件22隔着0.02mm-0.04mm左右的极其狭小的间隔与环状倒角面13相对。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位于环状倒角面13的中途。即,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比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靠近前方X1。
在滤波器保持环3中,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的部位设有直径一定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环侧环状内周面24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之间存在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
在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上,从前端缘向后方X2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环侧阳螺纹(筒体侧阳螺纹)25。环侧阳螺纹25的间距为0.75mm。过滤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中,在环侧阳螺纹25的形成区域Q与环状槽23之间设有直径尺寸一定的平滑的环侧环状外周面26。环侧环状外周面26位于比环侧阳螺纹25稍微靠内周侧的位置,在环侧环状外周面26与环侧阳螺纹25之间设有使它们连续的环侧环状面向后侧的面27。
(滤波器框)
在滤波器框4的内周面上,从滤波器框4的前端缘朝后方X2一定宽度的区域中形成有框侧阴螺纹(框体侧阴螺纹)31。环侧阳螺纹25与框侧阴螺纹31螺合,滤波器保持环3从前方X1拧入滤波器框4。在此,框侧阴螺纹31的形成区域R的宽度尺寸比环侧阳螺纹25的形成区域Q的宽度尺寸长。因此,在环侧阳螺纹25拧入框侧阴螺纹31而使滤波器保持环3保持于滤波器框4的状态中,框侧阴螺纹31的前端部分会露出。露出的框侧阴螺纹31的前端部分被用作透镜盖的安装部或用于连接其他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连接部。框侧阴螺纹31的间距为0.75mm,是安装部通常形成有的阴螺纹。
滤波器框4在后端部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是环状台阶部,具有面朝前方X1的环状前端面32a以及面向内周侧的环状内周面32b。环状前端面32a是与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从后方X2与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抵接。
在滤波器框4的内周面上,在框侧阴螺纹31的形成区域R与环状前端面32a之间形成有直径尺寸一定的框侧环状内周面33。框侧环状内周侧33位于比框侧阴螺纹31稍靠内周侧的位置,在框侧环状内周面33与框侧阴螺纹31之间设有使它们连续的框侧环状面向前侧的面34。环状内周面32b与轴线L平行地延伸。在滤波器框4的内周侧保持有滤波器保持环3的状态下,框侧环状内周面33与环侧环状外周面26隔开狭小的间隔相对。
在此,滤波器保持环3处于以下状态:其环侧阳螺纹25拧入至滤波器框4的框侧阴螺纹31的中途位置。此外,滤波器保持环3通过位于其与滤波器框4之间的粘接剂35,不能相对旋转地固定于滤波器框4。粘接剂35位于以下部位中的至少一处:框侧环状内周面33与环侧环状外周面26之间;框侧环状面向前侧的面34与环侧环状面向后侧的面27之间;以及框侧阴螺纹31与环侧阳螺纹25之间。
(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组装方法)
图3是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组装方法的说明图。如图3(a)所示,当制造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时,首先,将光学滤波器2从后方X2嵌入至未设有后侧限位构件22的状态下的筒状的滤波器保持环3。其次,在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中,对位于光学滤波器2的角部15的径向外侧的部位进行向内周侧折弯的折弯加工。藉此,将光学滤波器2以能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
如图3(b)所示,在折弯加工中,以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状态,将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沿光学滤波器2的角部15折弯。此时,形成有环状槽23的部分位于角部15的径向外侧,因此,滤波器保持环3从形成有环状槽23的部分向内周侧折弯。在此,形成有环状槽23的部分比它的前后部分要薄。从而,能够用较小的力对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进行使之成为沿着环状倒角面13的后侧限位构件22的折弯加工。因此,在进行折弯加工时,能够抑制应力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此外,由于能够用较小的力折弯滤波器保持环3,因此折弯加工的精度会变高。因此,能将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旋转的状态且以能够抑制光学滤波器2松动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
一旦形成了后侧限位构件22,光学滤波器2就会被同轴嵌入于滤波器保持环3,形成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光学滤波器2能够相对于滤波器保持环3绕轴线L相对旋转。即,在折弯加工完成的状态中,光学滤波器2以局部抵接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的状态被保持,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与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的一部分形成有空隙。此外,当使光学滤波器2成为垂直于轴线L的姿势时,形成不会出现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的全周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且环状倒角面13的全周抵接于后侧限位构件22的情况的状态。因此,光学滤波器2相对于滤波器保持环3相对旋转。
在本例中,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此外,在将光学滤波器2配置于同时离开前侧限位构件21以及后侧限位构件22这两者的位置时,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与前侧限位构件21之间以及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锥状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分别形成有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因此,例如,当用一只手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用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从轴线L方向的两侧轻轻夹起光学滤波器2时,能够用较小的力使滤波器保持环3和光学滤波器2绕轴线L相对旋转。在此,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因此,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的应力(压力)接近0。
接下来,将粘接剂35涂布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外周面26与环侧环状面向后侧的面27之间的内角。然后,如图3(c)所示,将滤波器保持环3插入滤波器框4,使环侧阳螺纹25与框侧阴螺纹31螺合,以拧入滤波器保持环3。
拧入滤波器保持环3时,使之成为将光学滤波器2抵接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前侧限位构件21的状态。然后,将环侧阳螺纹25不拧入至框侧阴螺纹31的后端,如图3(d)所示,到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的时刻停止拧入。藉此,光学滤波器2的姿势被规定,从而光学滤波器2不再松动。此外,光学滤波器2相对于滤波器保持环3不能相对旋转。
然后,如图3(e)所示,以预先设定的设定角度θ进一步沿拧入方向T旋转滤波器保持环3。藉此,从前侧限位构件21和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对光学滤波器2作用有微小的力。
再然后,等待通过粘接剂35的固化将滤波器保持环3与滤波器框4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固定。藉此,相机滤波器单元1的组装完成。
在本例中,设定角度θ为5°。因此,滤波器保持环3在从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的时刻的角度位置沿拧入方向T旋转5°后,固定于滤波器框4。在此,框侧阴螺纹31的间距为0.75mm,因此,通过将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5°,滤波器保持环3就会在滤波器框4上从拧入停止时刻向后方X2移动约0.01mm。其结果为,从前侧限位构件21和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对光学滤波器2作用有微小的力,因此,可靠地固定了光学滤波器2。
另外,若将设定角度θ设定为7°以下,则在滤波器保持环3旋转设定角度θ的情况下,在滤波器框4上的滤波器保持环3的移动距离为0.015mm以下,因此,前侧限位构件21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会以较小的力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因此,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状态的光学滤波器2所受的应力(压力)接近于0。
此外,在本例中,从前后用微小的力使前侧限位构件21和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以将光学滤波器2固定成不能相对旋转。在此,光学滤波器2同轴嵌入于滤波器保持环3且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因此,即使不利用前侧限位构件21和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以从前后对光学滤波器2施力的状态夹起光学滤波器2,光学滤波器2也不会脱落。因此,只要预先将前侧限位构件21和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用微小的力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就能够防止光学滤波器2脱落,且能够抑制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的应力。
图4(a)是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光学滤波器2的牛顿环,图4(b)是单单光学滤波器2的牛顿环。由图4可知,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光学滤波器2的牛顿环与单单光学滤波器2状态下的牛顿环之间基本没有差异。即,根据本例,光学滤波器2无论是在保持于相机用滤波器框6的情况下还是在单体存在的状态下,其表面精度几乎不会产生差别。
此外,本例中,通过调节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滤波器框4的量,就能够调节前侧限位构件21以及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的压力。例如,将设定角度θ设定得小于5°就能够使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的应力更小。此外,滤波器保持环3与滤波器框4通过位于这两者之间的粘接剂35在相对位置被规定的状态下被固定在一起。因此,调节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滤波器框4的量之后,前侧限位构件21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之间的距离不会有变化,且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的应力也不会变化。
此外,在本例中,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位于比后侧滤波器面12靠前方X1的位置,因此,当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时,滤波器保持环3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不会有干涉。因此,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能够形成为环状台阶部这样的简易形状。
此外,在本例中,具有从外周侧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的滤波器框4,因此,容易设置从后方X2与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光学滤波器2抵接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此外,因为具有滤波器框4,所以容易在该滤波器框4上设置摄像透镜的透镜镜筒用或相机用的安装部。
(实施例1的变形例)
上述例子中,虽然滤波器保持环3具有环状槽23,但是也能够省略环状槽23。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虽然环状槽23设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但是也可以将环状槽23设在滤波器保持环3的内周面的位于光学滤波器2的角部15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此外,也可以将环状槽23设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这两者上。
在上述例子中,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比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靠前方X1,但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也可以比后侧滤波器面12向后方X2突出。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的环状前端面32a设置凹部,将突出的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配置于该凹部内。由此,一边回避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的干涉,一边将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抵接于后侧滤波器面12。
在上述例子中,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滤波器框4时,是在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涂布有粘接剂35,但是也可以在滤波器框4的内周面涂布粘接剂。这种情况下,能够在框侧环状内周面33或框侧环状面向前侧的面34涂布粘接剂。
在此,也可以设定角度为0°。即,也能够在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的时刻停止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滤波器框4,固定滤波器保持环3与滤波器框4。
此外,作为框侧阴螺纹31,有时是设置间距为0.5mm的阴螺纹或间距为1mm的阴螺纹。在设置间距为0.5mm的阴螺纹作为框侧阴螺纹31的情况下,设定角度θ能够为10°以下。此外,在设置间距为1mm的阴螺纹作为框侧阴螺纹31的情况下,设定角度θ能够为5°以下。若像这样设置,则在将滤波器保持环3旋转设定角度θ的情况下,在滤波器框4上的滤波器保持环3的移动距离为0.015mm以下,前侧限位构件21与第二后侧限位构件32会以较小的力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
(实施例2)
图5(a)是示意表示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图5(b)是将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光学滤波器2的外周缘部分的附近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的环状槽23A的位置以及形状与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不同。此外,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不具有第二后侧限位构件。另外,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具有与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a)所示,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具有:光学滤波器2;滤波器保持环(筒体)3,该滤波器保持环3的内周侧同轴地嵌入有光学滤波器2;以及滤波器框(框体)4,该滤波器框4从外周侧同轴地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滤波器保持环3以及滤波器框4构成对光学滤波器2进行保持的相机用滤波器框6。
滤波器保持环3在前端缘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前侧限位构件21。如图5(b)所示,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21a是与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前侧限位构件21能够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前方X1移动。此外,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分形成为沿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锥状的后表面部分)13延伸的后侧限位构件22。后侧限位构件22能够从后方X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后方X2移动。
滤波器框4在后端部具有后侧突部41。后侧突部41是从滤波器4向内周侧突出一定高度的环状突部,具有面向前方X1的环状前端面41a以及面向内周侧的环状内周面41b。环状内周面41b比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靠内周侧。环状前端面41a是与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沿垂直于轴线L的方向延伸。滤波器保持环3通过拧入滤波器框4直至与环侧阳螺纹25的后方连续的环侧环状面向后侧的面27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框侧环状面向前侧的面34而固定。使滤波器保持环3固定于滤波器框4可以使用粘接剂35。
在滤波器保持环3保持于滤波器框4的状态下,后侧突部41的环状前端面41a与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之间形成有空隙。即,滤波器框4的后侧突部41与光学滤波器2没有抵接。此外,在从轴线L方向的后方X2观察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的情况下,后侧限位构件22与后侧突部41重叠,且后侧限位构件22隐藏于后侧突部41。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与后侧突部41的环状前端面41a之间形成有间隔H。该间隔H为0.02mm以下。
在此,参照图6来说明本例的后侧限位构件22的形成方法。图6是后侧限位构件22的形成方法的说明图。如图6(a)所示,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分在设置后侧限位构件22之前的状态下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平行地延伸。此外,滤波器保持环3在其内周面上具有环状槽23A。环状槽23A设置在位于角部15的径向外侧的部分,其中,角部15构成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与环状外周面14间的边界。环状槽23A用通过轴线L的平面剖开滤波器保持环3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是朝外周侧前端变尖的三角形。环状槽23A是由垂直于轴线L的环状的面向后侧的面以及从面向后侧的面的外周侧端朝后方向内周侧倾斜的锥面规定的。
如图6(b)所示,后侧限位构件22是由在滤波器保持环3中设有环状槽23A的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详细而言,后侧限位构件22是通过将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至阻塞环状槽23A的状态(直至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槽内空间变没)而形成的。在此,作为环状槽23A的底的三角形的顶角的角度是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的倾斜角度对应的规定角度。藉此,若将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至阻塞环状槽23A的状态,则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就成为沿环状倒角面13的锥面。
在光学滤波器2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的状态下,光学滤波器2能够相对于滤波器保持环3绕轴线L相对旋转。即,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此外,在将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的环状倒角面13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锥状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形成有0.03mm以下的间隔G。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因此,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状态的光学滤波器2所受的应力(压力)接近于0。
在此,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不具有从后方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的第二后侧限位构件。但是,在本例中,光学滤波器2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的间隔G为0.03mm以下,狭窄。因此,光学滤波器2在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不会松动,且光学滤波器2维持在与滤波器保持环3保持同轴的状态。另外,若将间隔G设为0.05mm以下,则保持于相机用滤波器框6的光学滤波器2就不会松动。因此,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在安装于透镜镜筒而装于相机的情况下会很实用。
此外,在本例中,具有从外周侧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的滤波器框4,因此,能够在该滤波器框4上设置摄像透镜的透镜镜筒用或相机用的安装部。
此外,在本例中,设于滤波器框4的后侧突部41比后侧限位构件22向内周侧突出,从轴线L方向的后方X2覆盖后侧限位构件22。因此,能利用后侧突部41保护后侧限位构件22。此外,在本例中,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与后侧突部41的环状前端面41a的间隔H设为0.02mm以下。因此,在通过向内周侧折弯加工而形成的后侧限位构件22向外周侧变形的情况下,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与后侧突部41会干涉。即,滤波器框4具有干涉部(后侧突部41),该干涉部在后侧限位构件22向外周侧变位时会产生干涉,阻止后侧限位构件22向外周侧变形。因此,光学滤波器2维持着与滤波器保持环3保持同轴的状态。
此外,在将光学滤波器2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也可以局部接触。即,在后侧限位构件22形成之际,在将滤波器保持环3向内周侧铆接时,也可以是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的一部分接触环状倒角面13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用一只手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的外周面,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从轴线L方向的两侧轻轻夹起光学滤波器2时,只要能够用较小的力使滤波器保持环3和光学滤波器2绕轴线L相对旋转,施加于光学滤波器2的应力(压力)就接近于0。
此外,也可以将后侧限位构件22设计为使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成为沿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部分的环状面。即,当形成后侧限位构件22时,也可以将后侧限位构件22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为直角,将其面向前侧的面22a形成为垂直于轴线L的平坦面,使后侧限位构件22(面向前侧的面22a)能够从后方抵接于后侧滤波器面12。这种情况下,若使光学滤波器2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时形成的光学滤波器2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的间隔G设为0.05mm以下,则也能够将光学滤波器2以能旋转的状态同轴保持于滤波器保持环3。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能将形成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内周面的环状槽23A的截面形状设为矩形。
(实施例2的变形例)
图7是将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光学滤波器2的外周缘部分附近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具有与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中,滤波器保持环3具有在垂直于轴线L的方向上贯通的粘接剂注入孔(贯通孔)47。粘接剂注入孔47包括内径尺寸从外周侧朝内周侧变小的锥形内周面。粘接剂注入孔47以等角度间隔设有三个。此外,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具有位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的粘接剂48。粘接剂48经由粘接剂注入孔47进入滤波器保持环3与光学滤波器2之间。光学滤波器2处于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部分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21a的状态。粘接剂48将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状态的光学滤波器2不能旋转地固定于滤波器保持环3。
根据本例,能够得到与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根据本例,能够防止光学滤波器2绕轴线L旋转。此外,根据本例,能够将光学滤波器2的姿势准确地规定为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姿势,且维持该姿势。
此外,在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中,设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粘接剂注入孔47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四个以上。
(实施例3)
图8(a)是示意表示实施例3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图8(b)是将实施例3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光学滤波器2的外周缘部分的附近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B在滤波器框4上设有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后方X2移动的后侧限位构件45。另外,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B具有与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8(a)所示,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B具有:光学滤波器2;滤波器保持环(筒体)3,该滤波器保持环3的内周侧同轴地嵌入有光学滤波器2;以及滤波器框(框体)4,该滤波器框4从外周侧同轴地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滤波器保持环3以及滤波器框4构成对光学滤波器2进行保持的相机用滤波器框6。
滤波器保持环3在前端缘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前侧限位构件21。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21a是与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前侧限位构件21能够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前方X1移动。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侧部分平行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地延伸。即,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侧部分具有恒定的直径尺寸。在此,滤波器保持环3中,从前侧限位构件21向后方X2延伸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的宽度尺寸W1比光学滤波器2的厚度尺寸D1要长。在本例中,环侧环状内周面24的宽度尺寸W1与光学滤波器2的厚度尺寸D1的差为0.03mm以下。此外,嵌入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内周侧的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空隙。
滤波器框4在后端部具有后侧限位构件45。后侧限位构件45是从滤波器框4向内周侧以一定高度突出的环状的突部,具有面向前方X1的环状前端面(面向前侧的面)45a以及面向内周侧的环状内周面45b。后侧限位构件45的环状内周面45b比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靠内周侧。环状前端面45a是垂直于轴线L的平坦面,且沿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延伸。在从轴线L方向的后方X2观察的情况下,后侧限位构件45与作为光学滤波器2的后表面的外周缘部分的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部分以及环状倒角面13重叠。后侧限位构件45能够从后方X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部分),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后方X2移动。
在此,滤波器保持环3拧入滤波器框4直至其后端3a与设于滤波器框4的后侧限位构件45的面向前侧的面抵接而固定。固定滤波器保持环3与滤波器框4可以使用粘接剂35。
在滤波器保持环3固定于滤波器框4的状态下,与环侧阳螺纹25的后方连续的环侧环状面向后侧的面27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框侧环状面向前侧的面34。此外,在滤波器保持环3固定于滤波器框4的状态下,光学滤波器2能够在前侧限位构件21与滤波器框4的后侧限位构件45之间绕轴线L旋转。即,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此外,在将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与后侧限位构件45的环状前端面45a之间形成有0.03mm以下的间隔G1。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相机用滤波器框6。因此,保持于相机用滤波器框6的状态的光学滤波器2所受的应力(压力)接近于0。
此外,在本例中,在将光学滤波器2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滤波器2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的间隔G为0.05mm以下,狭窄。此外,通过形成有前侧限位构件21的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3a与后侧限位构件45的环状前端面45a抵接,能够准确地规定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45之间的尺寸。因此,光学滤波器2在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22之间不会松动,且光学滤波器2维持在与滤波器保持环3保持同轴的状态。
此外,在本例中,具有从外周侧保持滤波器保持环3的滤波器框4,因此,能够在该滤波器框4上容易地设置摄像透镜的透镜镜筒用或相机用的安装部。
此外,在本例中,也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相同地,可以在滤波器保持环3上设置粘接剂注入孔47(贯通孔),经由粘接剂注入孔47使粘接剂48位于滤波器保持环3与光学滤波器2之间。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光学滤波器2绕轴线L旋转。此外,能够将光学滤波器2的姿势准确地规定为该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部分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21a的姿势,并能够维持该姿势。
(实施例4)
图9(a)是示意表示实施例4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纵剖图,图9(b)是将实施例4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的光学滤波器2的外周缘部分的附近放大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C不具有滤波器保持环3,光学滤波器2保持于滤波器框(筒体)4。另外,本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C具有与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相对应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a)所示,本发明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C具有:光学滤波器2;滤波器框4,该滤波器框4的内周侧同轴嵌入有光学滤波器2;以及止动环7,该止动环7安装于滤波器框4的内周侧。滤波器框4以及止动环7构成相机用滤波器框6。
如图9(b)所示,在滤波器框4的内周面,从前方X1朝向后方X2,具有框侧阴螺纹31、环状台阶部51、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以及后侧限位构件53。框侧阴螺纹31形成于从滤波器框4的前端缘朝后方X2的一定宽度的区域内。环状台阶部51具有:从框侧阴螺纹31向后方X2以一定直径尺寸延伸的环状面向内侧的面51a,以及从环状面向内侧的面51a的后端朝向径向(与轴线L垂直的方向)内周侧延伸的环状面向前侧的面51b。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是面向内周侧的环状面,从环状面向前侧的面51b的内周侧端向后方X2以一定直径尺寸延伸。光学滤波器2嵌入于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的内周侧且同轴保持于滤波器框4。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之间存在宽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
后侧限位构件53是从滤波器框4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突出一定高度的环状突部。后侧限位构件53具有面向前方X1的环状前端面(面向前侧的面)53a和面向内周侧的环状内周面53b。后侧限位构件53的环状内周面53b比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倒角面13靠内周侧。环状前端面53a是垂直于轴线L的平坦面,且沿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延伸。在从轴线L方向的后方X2观察的情况下,后侧限位构件53与作为光学滤波器2的后表面的外周缘部分的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部分以及环状倒角面13重合。后侧限位构件45能够从后方X2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后侧滤波器面12的外周缘部分),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后方X2移动。
止动环7在其内周面具有向内周侧突出的前侧限位构件21。前侧限位构件21是环状突起。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21a是与轴线L垂直的平坦面。前侧限位构件21能够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滤波器2,且阻止光学滤波器2向前方X1移动。此外,止动环7具有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21a的外周侧端向后方X2延伸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环侧环状内周面24的内径尺寸与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的内径尺寸相同。
在止动环7的外周面上,从前端缘向后方X2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环侧阳螺纹25。环侧阳螺纹25能够与框侧阴螺纹31螺合。在止动环7的外周面中,环侧阳螺纹25的后方X2设有直径尺寸恒定的环侧环状外周面26。
止动环7的环侧阳螺纹25从前方拧入保持光学滤波器2的状态下的滤波器框4的框侧阴螺纹31。此外,止动环7拧入到使该止动环7的后端7a抵接于滤波器框4的环状台阶部51的环状面向前侧的面51b,且同轴固定于滤波器框4。藉此,光学滤波器2保持于设在止动环7的前侧限位构件21与设于滤波器框4的后侧限位构件53之间。另外,也可以将止动环7和滤波器框4通过粘接剂35固定在一起。
在止动环7固定于滤波器框4的状态下,环侧环状外周面26与环状台阶部51的环状面向内侧的面51a相抵接。此外,环侧环状内周面24与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形成为没有台阶的环状面。在此,由环侧环状内周面24和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形成的环状面的宽度尺寸W2比光学滤波器2的厚度尺寸D1要长。在本例中,由环侧环状内周面24和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形成的环状面的宽度尺寸W2与光学滤波器2的厚度尺寸D1的差为0.03mm以下。
在光学滤波器2保持于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53之间的状态下,光学滤波器2能够相对于滤波器框4绕轴线L相对旋转。即,由环侧环状内周面24和光学滤波器保持面52形成的环状面与光学滤波器2的环状外周面1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此外,在将光学滤波器2的前侧滤波器面1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滤波器2的后侧滤波器面12与后侧限位构件53之间会形成0.03mm以下的间隔G2。
(作用效果)
根据本例,光学滤波器2以能够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保持于滤波器保持框(筒体)4。因此,保持于滤波器保持框4的状态下的光学滤波器2所受的应力(压力)接近于0。
此外,在本例中,在将光学滤波器2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形成于后侧限位构件53与光学滤波器2之间的间隔G2为0.05mm以下,狭窄。此外,在本例中,通过形成有前侧限位构件21的止动环7的后端7a和后侧限位构件53的环状前端面53a的抵接,能够准确地规定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53之间的尺寸。因此,光学滤波器2不会在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53之间松动。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前侧限位构件21一体地设置于滤波器框4,且后侧限位构件53安装于滤波器框4的内周侧。这种情况下,将前侧限位构件21设为从滤波器框4向内周侧突出的环状突部。但是,将后侧限位构件53设为从后方插入滤波器框4且固定于该滤波器框4的内周侧的止动环。
此外,在本例中,也可以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相同地,在滤波器框4上设置粘接剂注入孔47(贯通孔),经由粘接剂注入孔47使粘接剂48位于滤波器框4与光学滤波器2之间。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光学滤波器2绕轴线L旋转。此外,能够将光学滤波器2的姿势准确地规定为其前侧滤波器面11的外周缘部分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环状后端面21a的姿势,并能够维持该姿势。
(其他实施方式)
图10是示意表示应用本发明摄像透镜的纵剖图。摄像透镜1D是在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中将光学滤波器2替换为光学透镜(光学元件)8。另外,摄像透镜1D具有与实施例2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A’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光学透镜8是凸透镜。光学透镜8包括向前方X1凸起的前侧透镜面61以及向后方X2凸起的后侧透镜面62。与后侧透镜面62的外周缘连续地形成有朝向前方X1向外周侧倾斜的锥状的后侧倒角面63。与后侧倒角面63的前端缘连续地形成有直径尺寸恒定的环状外周面64。与环状外周面64的前端缘连续地形成有前侧透镜面61。
设于滤波器保持环3的前侧限位构件21朝内周侧向前方X1倾斜,且前侧限位构件21的面向后侧的面21a形成为沿前侧透镜面61的外周缘部分延伸的锥面。前侧限位构件21能够从前方X1抵接于光学透镜8,且阻止光学透镜8向前方X1移动。后侧限位后构件22是通过将滤波器保持环3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后侧限位构件22的面向前侧的面22a沿光学透镜8的环状倒角面63延伸。后侧限位构件22能够从后方X2抵接于光学透镜8,且阻止光学透镜8向后方X2移动。光学透镜8被保持为相对于滤波器保持环3能够绕轴线L相对旋转的状态,但是通过位于滤波器保持环3与光学透镜8之间的粘接剂48变得不能旋转。光学透镜8在前侧透镜面6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状态下被固定。
在本例中,光学透镜8的环状外周面64与滤波器保持环3的环侧环状内周面24之间形成有厚度为0.01mm-0.02mm左右的间隔。此外,在将光学透镜8的前侧透镜面61抵接于前侧限位构件21的情况下,光学透镜8的后侧透镜面62的环状倒角面63与后侧限位构件22的锥状的面向前侧的面22a之间形成有0.05mm以下的间隔。此外,前侧限位构件21可以具有与实施例2的变形例中的前侧限位构件21相同的形状。即,可以具有沿与轴线L垂直的方向突出且与轴线L垂直的环状后端面(面向后侧的面)。
所述摄像透镜1D中,施加于光学透镜8的应力接近于0。因此,在以几倍于全高清的高分辨率进行拍摄等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加美丽的摄影图像或摄影动画。在此,在实施例1、2、3、4的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1A-1C中,也能够代替光学滤波器2装设光学透镜8来作为摄像透镜。
另外,在筒体的内周侧同轴配置光学元件且在前侧限位构件21与后侧限位构件之间将光学元件能够旋转地保持的光学部件的保持结构也能够在摄影设备或投影设备上装设光学元件时采用。例如,在摄影设备或投影设备的光学系统中装设光学滤波器2时,能够采用对应于实施例1的相机用滤波器单元1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将能够相对旋转地保持光学滤波器2的滤波器保持环3固定于设备。此外,第二后侧限位构件53经由能够调节其与光学滤波器2之间的距离的距离调节结构装设于设备。

Claims (16)

1.一种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筒体,其内周侧同轴插入有光学元件;
前侧限位构件,其能够从轴线方向的前方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前表面的外周缘部分;以及
后侧限位构件,其能够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后方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后表面的外周缘部分,
在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与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之间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状态保持所述光学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光学元件抵接于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一方时,在所述光学元件与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另一方之间形成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为0.05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限位构件是从所述筒体的前端部分向内周侧突出的突起,
所述后侧限位构件是通过将所述筒体的后端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在外周面以及内周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具有环状槽,
所述后侧限位构件是通过将所述筒体的形成有所述环状槽的部分向内周侧折弯而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一方与所述筒体一体形成,
所述前侧限位构件以及所述后侧限位构件中的另一方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部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筒体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具有粘接剂,
所述粘接剂将所述光学元件不能旋转地固定于所述筒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具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粘接剂经由所述贯通孔进入所述筒体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筒体保持于内周侧的框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筒体,
所述后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框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前端部分,
所述筒体的后端从前方抵接于所述后侧限位构件。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后侧限位构件,其抵接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后表面部分且使所述光学元件不能旋转,
所述第二后侧限位构件设于所述框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体的内周面上,从其前端缘至朝向后方离开该前端缘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框体侧阴螺纹,
在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从其前端缘至朝向后方离开该前端缘比所述框体侧阴螺纹的形成区域狭窄的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框体侧阴螺纹螺合的筒体侧阳螺纹,
在所述筒体侧阳螺纹被拧入至所述框体侧阴螺纹的中途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筒体固定于所述框体。
14.一种相机用滤波器框,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且保持光学滤波器作为所述光学元件。
15.一种相机用滤波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以及
保持于所述筒体的内周侧的光学滤波器。
16.一种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以及
保持于所述筒体的内周侧的光学透镜。
CN201480049229.2A 2013-09-18 2014-07-23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Active CN105518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3408 2013-09-18
JP2013-193408 2013-09-18
PCT/JP2014/069445 WO2015040952A1 (ja) 2013-09-18 2014-07-23 光学素子の保持構造、カメラ用フィルタ枠、カメラ用フィルタ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522A true CN105518522A (zh) 2016-04-20
CN105518522B CN105518522B (zh) 2018-06-12

Family

ID=52688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229.2A Active CN105518522B (zh) 2013-09-18 2014-07-23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69839B2 (zh)
JP (2) JP6023887B2 (zh)
CN (1) CN105518522B (zh)
DE (1) DE112014004274T5 (zh)
WO (1) WO20150409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0925A (zh) * 2017-03-08 2019-10-01 茨所株式会社 相机用滤镜框架以及相机用滤镜单元
CN112782820A (zh) * 2019-10-23 2021-05-11 湖州中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vd金刚石中性密度滤光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5372A (ja) * 2014-01-16 2015-07-27 光ガラス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撮像レンズ
JP2016057384A (ja) * 2014-09-08 2016-04-21 株式会社ケンコー・トキナー 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
JP1533340S (zh) * 2015-01-30 2015-09-14
JP1533339S (zh) * 2015-01-30 2015-09-14
CN105425529B (zh) * 2015-11-20 2018-08-1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中的补偿滤光装置结构
US10393988B2 (en) 2015-11-27 2019-08-27 New Ideas Manufacturing, LLC Camera lens filter with traction frame
USD861059S1 (en) 2015-11-27 2019-09-24 New Ideas Manufacturing, LLC Camera lens filter with traction frame
USD793466S1 (en) * 2015-11-27 2017-08-01 Breakthrough Photography, LLC Camera lens filter with traction frame
USD799578S1 (en) 2016-03-11 2017-10-10 Breakthrough Photography, LLC Camera lens filter with traction frame
TWM535331U (zh) * 2016-08-17 2017-01-11 Tian-Pei Meng 藉彈性嵌卡件軸向定位之可調式多環偏光減光鏡組
TWI591395B (zh) * 2016-09-14 2017-07-11 Three-ring filter set
USD810174S1 (en) 2016-09-15 2018-02-13 Breakthrough Photography, LLC Step-up ring
US11076075B2 (en) * 2018-02-23 2021-07-27 Autoliv Asp, Inc. Lens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amera module
USD888804S1 (en) * 2018-05-04 2020-06-30 New Ideas Manufacturing LLC Step-up ring
US11022773B2 (en) * 2018-07-13 2021-06-01 Colorado Tripod Company, LLC Magnetic lens filter system
CN110908065B (zh) * 2019-12-30 2023-09-12 湖南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沿光轴转动防脱出的镜头结构及成像设备
US11366374B2 (en) * 2020-02-18 2022-06-21 Freewell Industry Company Limited Apparatus for detachably mounting filters onto a lens of a photographic device
JP7175057B1 (ja) 2021-11-26 2022-11-18 株式会社ケンコー・トキナー 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及びフィルタ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D986942S1 (en) * 2022-11-14 2023-05-23 Shenzhen Xingyingda Industry Co., Ltd. Camera filt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60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嵌合结构的镜片组及镜头模块
CN101546022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CN101738694A (zh) * 2008-11-04 2010-06-16 小林秀男 过滤器框和照相机用过滤器单元
CN102231001A (zh) * 2009-10-22 2011-1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及镜头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25538U (zh) 1973-06-29 1975-03-24
JPS5633630A (en) 1979-08-29 1981-04-04 Hoya Corp Filter for camera and its production
JPH07118873B2 (ja) * 1989-06-30 1995-12-18 株式会社三ツ葉電機製作所 磁石発電機の回転子
JP3428125B2 (ja) 1994-03-18 2003-07-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3912862B2 (ja) 1997-08-20 2007-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ァインダーのレンズ保持装置
JP4647751B2 (ja) * 2000-06-21 2011-03-09 有限会社ユース北浦 筒状材と雄ねじ材との結合構造
JP2002267915A (ja) 2001-03-09 2002-09-18 Asahi Optical Co Ltd 光記録用レンズ組立体
JP2002323030A (ja) 2001-04-23 2002-11-08 Yuusu Kitaura:Kk ナット
JP2004252355A (ja) * 2003-02-21 2004-09-09 Nikon Corp カメラ用レンズフード
JP2004264555A (ja) * 2003-02-28 2004-09-24 Nikon Corp カメラ用フィルター
JP2010197877A (ja) 2009-02-26 2010-09-09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組立体
JP5671684B2 (ja) * 2009-08-31 2015-0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7560A (zh) * 2007-08-29 2009-03-04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嵌合结构的镜片组及镜头模块
CN101546022A (zh) * 2008-03-25 2009-09-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CN101738694A (zh) * 2008-11-04 2010-06-16 小林秀男 过滤器框和照相机用过滤器单元
CN102231001A (zh) * 2009-10-22 2011-1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及镜头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0925A (zh) * 2017-03-08 2019-10-01 茨所株式会社 相机用滤镜框架以及相机用滤镜单元
CN112782820A (zh) * 2019-10-23 2021-05-11 湖州中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vd金刚石中性密度滤光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16474A1 (en) 2016-07-28
DE112014004274T5 (de) 2016-06-23
JP6322234B2 (ja) 2018-05-09
JP2016181011A (ja) 2016-10-13
JPWO2015040952A1 (ja) 2017-03-02
CN105518522B (zh) 2018-06-12
JP6023887B2 (ja) 2016-11-09
US9869839B2 (en) 2018-01-16
WO2015040952A1 (ja) 2015-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522A (zh) 光学元件的保持结构、相机用滤波器框、相机用滤波器单元以及摄像透镜
CN113311641B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JP2010113016A (ja) カメラ用フィルタユニット
US20190391357A1 (en) Camera filter frame and camera filter unit
JP6325377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ホルダの製造方法
WO2013114908A1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913970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10481362B2 (en) Circumferential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for generatrix of cylindrical lens, and lens barrel equipped with circumferential angle adjustment device for generatrix of cylindrical lens
US7139138B2 (en) Lens device
US20160214546A1 (en) Camera focus for adas
CN103336400A (zh) 摄像机后焦调节机构组件
WO2016104547A1 (ja) レンズ鏡筒、カメラ
JP2008046440A (ja) フォーカス調整機構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
US20200264404A1 (en) Lens unit
US3914026A (en) Short-distance correction device in a photographic lens
JP6704287B2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9156960A (ja) レンズ鏡筒
JP2005275027A (ja) レンズマウント構造
JP4901399B2 (ja) 焦点調節機構
JPS58158615A (ja) レンズ保持機構
CN203299502U (zh) 摄像机后焦调节机构组件
JP5539422B2 (ja) 投写レンズ装置、投写レンズ装置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2006072041A (ja) 偏心調整機構を有するレンズ鏡筒
US8027103B2 (en) Len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disposing optical member in ceramic lens frame
JPH021048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