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168A - 研磨方法、刷状磨石、研磨刷以及线材集合体 - Google Patents

研磨方法、刷状磨石、研磨刷以及线材集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2168A
CN105492168A CN201480047868.5A CN201480047868A CN105492168A CN 105492168 A CN105492168 A CN 105492168A CN 201480047868 A CN201480047868 A CN 201480047868A CN 105492168 A CN105492168 A CN 105492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d
brush
keeper
brush carrier
fix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78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2168B (zh
Inventor
松下俊
住吉慶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Taimei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Taimei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Taimei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92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2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2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 B24B29/005Machines or devices for polishing surfaces on work by means of tools made of soft or flexible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solid or liquid polishing agents using brus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7/00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 A46B7/04Bristle carriers arranged in the brush body interchangeably removable bristle carriers
    • A46B7/046Threaded or screw connections for bristle carriers
    • A46B7/048Lock screw to secure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3/00Wheels having flexibly-acting working parts, e.g. buffing wheels;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13/14Wheels having flexibly-acting working parts, e.g. buffing wheels; Mountings therefor acting by the front face
    • B24D13/145Wheels having flexibly-acting working parts, e.g. buffing wheels; Mountings therefor acting by the front face having a brush-like work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13/00Wheels having flexibly-acting working parts, e.g. buffing wheels;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13/18Wheels having flexibly-acting working parts, e.g. buffing wheels;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cooling provi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2200/00Brush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s, uses or applications
    • A46B2200/30Brushes for cleaning or polishing
    • A46B2200/3086Brushes for pol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 Brush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研磨刷(1)的刷状磨石(3),其具有刷握(6)以及能够装拆地保持于刷握(6)的线材集合体(7)。线材集合体(7)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50)的线束(51);以及保持线束(51)的端部的线材保持件(70)。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能够装拆地安装在刷握(6)的开口于轴线(L)方向的一面侧的多个保持孔中的各个中。当某些个线材集合体(7)发生折断等不良情况时,只要将必要的线材集合体(7)更换即可,不用将刷状磨石(3)整体废弃。因此,能够降低研磨工序所需的费用。

Description

研磨方法、刷状磨石、研磨刷以及线材集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刷状磨石、具有该刷状磨石的刷子以及将所述线材做成线束的线材集合体。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通过线材对工件研磨时,线材的前端部发挥近似于磨削的作用。并且,在通过线材对工件进行飞边去除时,线材的前端部也发挥近似于磨削的作用。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不区别使用“研磨”与“磨削”。
背景技术
作为刷状磨石,已知有采用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用树脂粘合等固定而成的线材的刷状磨石,或采用黄铜、尼龙等的线材的刷状磨石。在所述刷状磨石中,线材的线束的端部用粘接剂固定于刷握的多个孔中的各个。所述刷状磨石例如在保持于研磨刷的刷壳体的状态下用于研磨(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4/00929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采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刷状磨石以及研磨刷对工件的宽广区域进行高效的研磨,需要将刷握大径化,且在刷握的宽广区域内设置许多线材的线束。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刷状磨石以及研磨刷中,因为线材采用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所以与尼龙等的线材不同,有时会在多个线束的一部分中发生线材折断。像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更换刷状磨石整体,将更换的刷状磨石废弃。但是,大径化的刷状磨石设有许多线材的线束,且将刷握大径化相应地导致价格高昂,所以,如果每次线束的一部分中发生线材折断就更换刷状磨石,则会带来废弃的费用高的问题。
此外,在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刷握的线材磨损的情况下,因为需要将刷状磨石整体废弃、更换,所以在降低成本以及节省资源方面存在问题。
而且,即使在因作为研磨对象的工件的种类等不同而有必要改变安装于刷握的线材的种类或线材的线束的个数的情况下,因为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刷状磨石和研磨刷中线材的线束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刷握,所以也不能够变更线材的线束的个数。因此,对应作为对象的工件的种类等,有必要准备多种刷状磨石,但是因为大径化的刷状磨石价格高昂,所以存在费用高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即使在通过设置在刷握上的多个线材的线束进行研磨工序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研磨工序所需费用的研磨方法、刷状磨石、研磨刷以及线材集合体。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研磨方法采用线材的线束以及将多个所述线束保持于刷握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线束的端部固定于线材保持件而构成线材集合体,并且,在所述刷握的在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开口的多个保持孔中分别能够装拆地安装所述线材保持件而构成所述刷状磨石,当进行研磨工序时,在有必要减少、追加或更换被保持于所述刷握的多个所述线材集合体时,在进行了从所述刷握拆下所述线材集合体以及向所述刷握安装所述线材集合体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后进行所述研磨工序。
在本发明中,线材呈线束地固定于线材保持件的线材集合体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的保持孔。因此,在必要减少、追加、更换保持于刷握的多个线材集合体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应对。因此,即使采用通过在刷握的宽广区域内设置许多线材的线束来对工件的宽广区域进行高效研磨的结构,也能够用一个刷状磨石,对应作为研磨对象的工件的种类等来变更线材集合体的个数。此外,即使在某些个线材集合体中发生折断等不良情况,也只要对必要的线材集合体进行更换即可,没必要将刷状磨石整体废弃。因此,能够减少研磨工序所需的费用。
本发明涉及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具有:多根线材以形成线束的状态将端部固定于线材保持件的线材集合体;以及在轴线方向的一面侧有多个保持孔开口且在所述多个保持孔中分别能装拆地安装有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刷握。
在本发明中,线材呈线束地固定于线材保持件的线材集合体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的保持孔。因此,在有必要减少、追加、更换保持于刷握的多个线材集合体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应对。因此,即使采用通过在刷握的宽广区域内设置许多线材的线束来对工件的宽广区域进行高效研磨的结构,也能够用一个刷状磨石,对应作为研磨对象的工件的种类等来变更线材集合体的个数。此外,即使在某些个线材集合体中发生折断等不良情况,也只要对必要的线材集合体进行更换即可,没必要将刷状磨石整体废弃。因此,能够减少研磨工序所需的费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刷握包括:圆盘状底板部;以及从所述底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突出的圆筒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面形成有所述保持孔。根据所述结构,即使是在刷握大径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刷握的轻量化。此外,从底板部的外周侧向轴线方向突出有圆筒部,该圆筒部起到配重的作用。因此,能够使刷握在稳定的状态下旋转。此外,圆筒部的前端面上形成有保持孔,因此能够形成足够深度的保持孔。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将所述刷握的安装有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置距所述刷握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设为d,将所述线束的半径设为r时,
距离d以及半径r满足以下条件式:
r<0.111d。
根据上述结构,当使刷握绕中心轴线旋转以进行研磨时,能够使线束中位于刷握的径向中心侧的线材与线束中位于刷握的径向外侧的线材之间的周向速度的差值不满20%。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研磨。
此外,优选所述距离d以及所述半径r满足以下条件式:
r<0.0526d。
根据上述结构,当使刷握围绕中心轴线旋转以进行研磨时,能够使线束中位于刷握的径向中心侧的线材与线束中位于刷握的径向外侧的线材之间的周向速度的差值不满10%。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研磨。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线材保持件具有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呈圆形的保持件部分,所述刷握具有嵌合部,当所述线材保持件插入所述保持孔时,所述嵌合部与所述保持件部分嵌合。像这样,能够防止插入保持孔的线材保持件在保持孔内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固定于刷握的线材集合体的举动在研磨时变得不稳定。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线材保持件在所述保持孔中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能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刷握。
例如,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固定孔,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紧固于所述阴螺纹且抵接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止动螺钉。像这样,就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将线材保持件固定于刷握。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止动螺钉的前端位于止动螺钉定位用凹部内,其中,所述凹部设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像这样,就能够通过形成于线材保持件的凹部来规定止动螺钉的抵接位置。此外,能够防止或抑制线材保持件在保持孔内旋转。
此外,例如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紧固于所述阴螺纹且抵接于所述保持孔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反一侧的内壁的止动螺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孔形成为从所述刷握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剖切而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槽。像这样,就能够在将止动螺钉安装于线材保持件的状态下进行线材集合体的装拆。例如,在将线材集合体安装于线材保持件时,将止动螺钉拧入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并形成使所述止动螺钉的端部向外周侧(第二固定孔侧)突出的状态。然后,将所述突出的端部从轴线方向的一面侧插入于槽即第二固定孔之后将线材保持件插入于保持孔。在此之后,将止动螺钉拧入而将线材集合体固定于刷握。通过这样,能够在调整了线材集合体的朝向的状态下将线材保持件插入保持孔,因此,线材集合体的安装就会容易。此外,在将线材集合体从刷握拆下时,松开止动螺钉,形成使所述止动螺钉的端部向第二固定孔侧突出的状态。如果在这个状态下将止动螺钉向轴线方向的一面侧移动,止动螺钉完全不从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拔出就能够将线材集合体拆下。因此,线材集合体的拆下就会容易。
此外,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以及在所述保持孔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反一侧的内壁上在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开口的第三固定孔,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孔而紧固于所述阴螺纹的止动螺钉。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孔形成为从所述刷握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剖切而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槽。像这样,就能够在将止动螺钉安装于线材保持件的状态下进行线材集合体的装拆。例如,在将线材集合体安装于线材保持件时,将止动螺钉安装于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并形成使所述止动螺钉的端部向外周侧(第二固定孔侧)突出的状态。然后,将所述突出的端部从轴线方向的一面侧插入于槽即第二固定孔之后将线材保持件插入于保持孔。在此之后,将止动螺钉紧固于第三固定孔的阴螺纹而将线材集合体固定于刷握。通过这样,能够在调整了线材集合体的朝向的状态下将线材保持件插入保持孔,因此,线材集合体的安装就会容易。此外,在将线材集合体从刷握拆下时,松开紧固于第三固定孔的阴螺纹的止动螺钉,形成使所述止动螺钉的端部向第二固定孔侧突出的状态。如果在这个状态下将止动螺钉向轴线方向的一面侧移动,止动螺钉完全不从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拔出就能够将线材集合体拆下。因此,线材集合体的拆下就会容易。
此外,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在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有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面上开口的第一固定孔,在所述刷握的在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上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阴螺纹;以及贯通所述第二固定孔而紧固于所述阴螺纹的止动螺钉。
此外,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形成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的阳螺纹。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线材保持件在所述保持孔中通过磁体式固定机构能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刷握。根据所述结构,线材集合体的更换会容易。
这种情况下,优选所述线材保持件包含铁系金属部分,在所述刷握上保持有通过磁力吸引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磁体。根据所述结构,与在线材保持件侧(线材集合体)侧设置磁体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废弃等的费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刷握的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相反的另一面侧,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贯通孔。根据所述结构,在更换线材集合体时,能够通过插入于贯通孔的夹具从保持孔压出线材保持件。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在所述刷握的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相反的另一面侧,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贯通孔,在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有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的被支承部,在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支承所述被支承部的支承部,在所述刷握上能够装拆地固定有止动器,所述止动器经由所述贯通孔将安装于所述保持孔的所述线材保持件从与所述线材保持件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朝向所述线材保持件所延伸的一侧按压。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所述线材是使树脂浸渗于无机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形成的。
应用了本发明的刷状磨石例如用于研磨刷,该刷壳体具有刷壳体,该刷壳体以能够调整所述刷状磨石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的方式保持所述刷握。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够调整轴线方向上的线材的位置,所以能够调整线材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所述刷壳体上形成有:在所述刷壳体的内侧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支轴;以及在所述刷壳体的周壁上沿所述轴线方向呈槽状延伸的引导孔,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供所述支轴嵌入的轴孔;以及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抵达所述轴孔的螺纹孔,螺钉以螺钉轴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支轴的外周面的状态紧固于所述螺纹孔。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从引导孔插入工具等将螺钉紧固或松开,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线材从周壁突出的位置。因此,能够调整线材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所述支轴上形成有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所述支轴的流路。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够从流路排出切削剂,所以能够使切屑有效地流出。因此,在线材的前端部不容易发生切屑阻塞,从而能够抑制研磨能力的降低。
此外,优选在所述支轴上设有限制所述线材向径向内侧变位的限位件。根据所述结构,能够限制线材向径向内侧逃离,因此,能够将线材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维持在恰当水平。
本发明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所述线材保持件具有从所述线束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呈圆形的保持件部分。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在保持孔内设置与保持件部分嵌合的嵌合部,能够防止插入于保持孔的线材保持件在保持孔内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固定于刷握的线材集合体的举动在研磨时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在轴线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固定孔。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固定孔将线材集合体能装拆地安装于刷握。
这种情况下,能够采用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在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开口的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固定孔将线材集合体能装拆地安装于刷握。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所述线材保持件包含铁系金属部分。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磁体将线材集合体能装拆地安装于刷握。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外径比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的外径要大的部分。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外径大的部分将线材集合体能装拆地安装于刷握。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具有: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在该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其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具有阳螺纹。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利用阳螺纹将线材集合体能装拆地安装于刷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的刷壳体内部固定有刷状磨石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表示将图1所示的研磨刷分解为刷壳体与刷状磨石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的刷壳体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的刷握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所采用的固定机构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的研磨刷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的说明图。
图1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7的研磨刷的刷壳体的局部切剖表示的侧视图。
图16是将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用于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的研磨刷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7是使用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的情况的变形例的螺纹式固定机构的说明图.
图18是将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用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的研磨刷的情况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在研磨刷1以及刷状磨石3的轴线L中,将线材50所延伸的一侧设为一侧L1,将与线材50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为另一侧L2。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的刷壳体内部固定有刷状磨石的状态的说明图。图2是示意表示将图1所示的研磨刷分解为刷壳体与刷状磨石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包括:具有将氧化铝长纤维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用树脂粘合剂固定的多个线材50的刷状磨石3;以及保持刷状磨石3的刷壳体2,利用线材50的自由端(前端)对工件(被研磨材)进行研磨。刷状磨石3的多个线材50形成为多个线束51保持于刷握6。
线材50是将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等粘合性树脂浸渗到氧化铝纤维纤丝等无机长纤维的集合体中并固化而形成为线状。集合线例如是将纤维直径为8-50μm的氧化铝长纤维(无机长纤维)集合250-3000根而成的,集合线的直径为0.1mm-2mm。因此,线材50的直径与集合线的直径相同,为0.1mm-2mm。无机长纤维只要是对工件相对地具有研磨性的材料,即比研磨的材料硬而脆,就不加以限定,例如,除氧化铝纤维之外,还能使用碳化硅纤维、硼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另外,根据研磨材料的不同,也可将上述材料加以混合,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对于铁类、非铁类金属研磨性非常好。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50所采用的无机长纤维是氧化铝长纤维。
此外,线材5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或扁平状。这里所谓的圆形是指正圆形或者大致正圆形,正多边形是指正方形或者正六边形等,扁平形状是指椭圆、长圆或长方形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50所采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另外,线材50采用的截面形状为扁平形状的情况下,其扁平率(厚度方向的尺寸/宽度方向的尺寸)为1.6至15,优选1.6至10,更优选2.0至4.0。
(刷壳体2的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1的刷壳体2的说明图,图3(a)、(b)是将刷壳体2的局部(右半部)切去表示的侧视图以及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刷壳体2的仰视图。
图1、图2及图3中,刷壳体2具有:构成圆形的上底部22的金属制端板220;构成周壁23的金属制圆筒体230;固定于上底部22的中央孔221的筒部24;以及嵌于筒部24的状态下用螺钉紧固等方法固定于筒部24的金属制支轴25。圆筒体230是用螺钉26固定于端板220的侧板部222。支轴25从上底部22进一步朝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由支轴25的从上底部22突出的部分构成驱动用连结轴21。支轴25在刷壳体20的内侧与周壁23同心地沿轴线L方向延伸。
在刷壳体2的周壁23上,与轴线L方向平行且呈槽状延伸的一对引导孔26、27形成在将轴线L夹起的点对称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刷壳体2的周壁23为铝制,支轴25为不锈钢制。
在刷壳体2中,形成有朝向线材50的自由端所在的位置侧(一侧L1)排出液态切削剂的流路28。构成所述流路28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轴25采用圆管状部件,流路28在支轴25的下端面250(端部)有排出口280。因此,流路28的排出口280在多个线材50所围成的区域内侧开口。
(刷握6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1的刷握6的说明图,图4(a)、(b)是将刷握6的局部(右半部)切去表示的侧视图以及从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刷握6的仰视图。
图1、图2及图4中,刷握6呈保持线材50的线束51的大致圆盘状。刷握6的在轴线L方向上线材50所延伸的一侧L1的表面中,相当于从轴线L所穿过的位置向径向外侧离开的位置与径向的外侧端部之间的部分成为凹部681。因此,刷握6形成有底板部61的中心具有轴孔30的筒部62,形成为所述轴孔30中插通有支轴25的结构。此外,刷握6中,底板部6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圆筒部63。
本实施方式中,线材50的线束51处于从圆筒部63的朝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前端面64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延伸的状态。因此,在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上,在周向等角度间隔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保持孔68,所述保持孔68中保持有线材50的线束51。本实施方式中,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上单列形成有保持孔68,单列保持有线材50的线束51。此外,刷握6被大径化,刷握6保持有许多线束51。例如,刷握6的外径尺寸约为200mm,刷握6上保持有64根线束51。
在此,如参照图5后述的那样,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并用粘接剂固定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像这样构成的刷状磨石3中,线束51在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中等角度间隔地保持于轴孔30的周围。因此,在将支轴25插入轴孔60的状态下,在支轴25的周围线材50的线束51处于沿轴线L延伸的状态。
在此,在刷握6的底板部61上,夹起轴线L的点对称位置上形成有从底板部61的外周面到轴孔60的孔67,孔67的内周面中,位于轴孔60附近的部分形成有阴螺纹670(螺纹孔)。
(研磨刷1的组装方法)
组装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时,以支轴25嵌入于刷握6的轴孔60的方式在刷壳体2的内侧插入刷状磨石3后,从刷壳体2的外周侧向两个引导孔27穿通螺钉29,将螺钉29固定于刷握6的孔67的阴螺纹670。此时,紧固螺钉29,直至螺钉29的前端部与支轴25的外周面发生碰撞为止。其结果是,在刷壳体2的内侧,刷握6经由螺钉29固定于刷壳体2的支轴25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支轴25上螺钉29的前端部所抵接的部位为平坦面259。在此,利用螺钉29、引导孔27、孔67(阴螺纹670)的固定部在周向上设有3处以上,例如优选等角度间隔地设置有3处,根据这种结构,在研磨刷1大径化后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刷状磨石3稳定地固定于刷壳体2。
此外,只要预先通过刷壳体2的各引导孔27将螺钉29较浅地固定于刷握6的阴螺纹670,在这个状态下,在刷壳体2的内侧使刷状磨石3沿轴线L方向移动,就能够在刷壳体2的内侧调整刷状磨石3在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因此,因为能够调整线材50的自由端在刷壳体2的下端部处的突出尺寸,所以能够最优化线材50的韧性,即磨削性或磨合性。然而,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引导孔27与轴线L平行延伸的结构,但也能够采用引导孔27相对轴线L倾斜延伸的结构。
(使用研磨刷1的研磨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经由在刷壳体2的上部突出的驱动用连结轴21连接至研磨机。此外,在研磨机上,研磨刷1在线材50的自由端的前端抵接于工件的状态下绕轴线L旋转驱动,用于各种工件的研磨或飞边去除等。上述研磨时,即使线材50要向外周侧逃离,也会因抵接于刷壳体2的周壁23的内表面而抑制逃离。另外,研磨时,研磨刷1不仅限于旋转运动,有时也进行往复动作、振动动作、摆动或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的动作。此外,有时也会组合使研磨刷1沿轴线L方向上下移动的动作。
像这样进行研磨或飞边去除等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驱动用连结轴21向形成于研磨刷1的支轴25上的流路28供给液态切削剂,从排出口280排出切削剂。其结果是,线材50的前端与工件之间产生的切屑与切削剂一起流出。上述切削剂可以采用油性切削剂(切削油)以及水溶性切削剂中的任意一种。
随着像这样的飞边去除加工或研磨加工的进行,线材50自身也会磨损,使得线材50在刷壳体2的下端部处的突出尺寸会变短。在这样的状态下不能进行良好的飞边去除加工或研磨加工,所以,调整线材50在刷壳体2的下端部处的突出尺寸,从而调整线材50的韧性,即调整磨削性或磨合性。为进行这样的调整作业,在松开螺钉29之后,在刷壳体2的内侧使刷状磨石3沿轴线L方向移动,然后在刷壳体2的内侧使刷状磨石3在轴线L方向上的位置向下方偏移。从而,能够再次将线材50的自由端在刷壳体2的下端部处的突出尺寸调整为最佳尺寸。此时,通过螺钉29被引导孔27引导,在刷壳体2内刷状磨石3会沿引导孔27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刷握6处于嵌入刷壳体2的状态,但是刷握6的轴孔60中嵌有支轴25。因此,即使不严格要求在刷壳体2的外径尺寸与刷壳体2的内径尺寸之间的尺寸容差,在刷壳体2的内侧刷握6也不会倾斜。从而,线材50在刷壳体2的下端部处的突出尺寸不会发生偏差。因此,线材50相对于工件的切入量是恒定的,所以能够提高磨削时的精度。此外,即使不严格要求刷握6的外径尺寸与刷壳体2的内径尺寸之间的尺寸容差,也能够将刷握6固定在刷壳体2的中心位置,所以不会在旋转时发生径向跳动。
(线材集合体7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图5(a)、(b)、(c)是将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将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插入刷握6的保持孔68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将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用止动螺钉91固定于保持孔68的状态的说明图。
如图4及图5所示,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线材集合体7,该线材集合体7通过线材保持件70并用粘接剂将端部保持,线材50的线束51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在线材集合体7中,线材保持件70具有:位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的底部71;以及从底部71的外缘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延伸的圆筒状筒部72,在筒部72的内侧,用粘接剂固定有线材50的线束51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孔68是圆形的孔,线材保持件70的筒部72具有比保持孔68的内径尺寸稍小的外径尺寸。
将上述结构的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了止动螺钉81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a,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更具体而言,在线材保持件70的底部71,形成有沿与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的第一固定孔731,第一固定孔731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731a。此外,刷握6的圆筒部63形成有从外周面贯通至保持孔68的第二固定孔691,在保持孔68中,与第二固定孔691所在位置侧相反的一侧(径向内侧)的内壁689上,在与第二固定部691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凹部68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首先,在准备好图5(a)所示的线材集合体7之后,如图5(b)所示将止动螺钉81固定于第一固定孔731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止动螺钉81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固定孔731的长度尺寸要小,所以止动螺钉81不从第一固定孔731突出。
其次,将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插入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时,调整线材保持件70的朝向,使第一固定孔731与第二固定孔691以及凹部681连通。接下来,从第二固定孔691插入螺丝刀的轴,紧固止动螺钉81,如图5(c)所示,将止动螺钉81的前端部抵接于保持孔68的与第二固定孔691所在位置侧相反的一侧(径向内侧)的内壁689。其结果是,线材保持件70通过由阴螺纹731a与止动螺钉81构成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a,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外,因为止动螺钉81的前端部进入于凹部681的内部,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线材集合体7的脱落。
(线材集合体7的安装位置等的结构)
如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刷状磨石3中,将刷握6的安装线材保持件70的位置(线材保持件70的中心)距刷握6的中心轴线(轴线L)的径向距离设为d,将线束51的半径设为r时,
距离d以及半径r满足以下条件式
r<0.111d。
因此,在使刷状磨石3(刷握6)绕中心轴线旋转来进行研磨时,能够将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中心侧的线材50与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外侧的线材50的周向速度的差值设为不满20%。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研磨。
顺便提一下,上述条件式是根据以下理由进行设定的。首先,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中心侧的线材50距轴线L的半径距离为d-r,与此相对,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外侧的线材50距轴线L的半径距离为d+r。在此,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中心侧的线材50与线束51中位于刷握6的径向外侧的线材50的周向速度的差相当于半径距离的比。因此,只要以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方式设定距离d以及半径r,就能够使周向速度差为不满20%。
0.8<(d-r)/(d+r)
0.8(d+r)<(d-r)
1.8r<0.2d
r<0.111d
此外,只要以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方式设定距离d以及半径r,就能够使周向速度差为不满10%。
0.9<(d-r)/(d+r)
0.9(d+r)<(d-r)
1.9r<0.1d
r<0.0526d
在此,本例中将刷握6的保持孔68的形状设为与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嵌合的形状。由此,刷握6中安装线材保持件70的位置成为保持孔68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因此,刷握6中安装线材保持件70的位置(线材保持件70的中心)距刷握6的中心轴线(轴线L)的径向距离d为从刷握6的中心轴线(轴线L)到保持孔68的中心轴线为止的距离。
(线材集合体7的更换方法)
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刷状磨石3以及研磨刷1的研磨工序中,当保持于刷握6的多个线材集合体7中的某些个线材集合体7产生线材50的磨损、折断等不良情况时,松开止动螺钉81,将产生不良情况的线材集合体7从刷握6拆下,将另外的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进行研磨工序。此外,在保持于刷握6的多个线材集合体7全部磨损的情况下,松开止动螺钉81将线材集合体7全部更换后进行研磨工序。
(线材集合体7的个数的变更方法)
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刷状磨石3以及研磨刷1的研磨工序中,在因工件种类的变化而有必要减少线材集合体7的根数的情况下,松开止动螺钉81,从刷握6拆下部分线材集合体7进行研磨工序。此外,在因工件种类的变化而有必要增加线材集合体7的根数的情况下,用止动螺钉81将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进行研磨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刷状磨石3以及研磨刷1中,采用了线材集合体7,该线材集合体7是通过线材50呈线束51地将端部用粘接剂固定于线材保持件70而形成的,所述线材集合体7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7a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此,在有必要减少、追加、更换被保持于刷握6的多个线材集合体7时,能够容易地进行上述应对。因此,即便在使刷握6大径化并通过在刷握6的宽广区域内设置许多线材50的线束51来高效研磨工件的宽广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用一个刷状磨石3,对应作为研磨对象的工件的种类等来变更线材的线束的根数。此外,即使在线材50的多个线束51中的某些个线束51产生磨损、折断等不良情况时,也只要对必要的线束51进行更换,没必要将刷状磨石3整体废弃。因此,能够减少研磨工序所需费用。
此外,刷握6具有:圆盘状的底板部61;以及从底板部61的外周侧向轴线L方向突出的圆筒部63,在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上形成有保持孔68。因此,即使在刷握6大径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刷握6轻量化。此外,从底板部61的外周侧向轴线L方向突出有圆筒部63,圆筒部63起到配重的作用。因此,能够使刷握6在稳定的状态下旋转。此外,因为在圆筒部6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保持孔68,所以能够使保持孔68形成为有足够深度。因此,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7a,能够使线材集合体7相对于刷握6的保持孔68能进行装拆。
此外,因为止动螺钉81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固定孔731的长度尺寸小,所以如图5(b)所示,能够在将止动螺钉81预先安装在第一固定孔731的内部的状态下,使线材保持件70嵌入保持孔68。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将线材集合体7安装于刷握6的操作。
(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所采用的研磨刷1的说明图。另外,本实施方式以及后述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都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共通部分使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外,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螺钉81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a,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在此,刷握6的在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重叠于线材保持件70的部分形成有连通至保持孔68的贯通孔66。因此,拆下线材集合体7时,如箭头P所示,能够通过插入于贯通孔66的夹具(未图示)将线材保持件70从保持孔68压出。因此,即使在将线材保持件70的筒部72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保持孔68的内径尺寸稍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线材保持件70从保持孔68容易地拆下。另外,夹具可以是仅能够插入一个贯通孔66的结构,也可以是能够同时插入多个贯通孔66的结构。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2)
在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中,第二固定孔691如图7(b)所示的第二固定孔692那样,也可以采用沿轴线L方向延伸至抵达圆筒部63的端部的结构。即,在本例中,第二固定孔692形成为从刷握6的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侧剖切而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槽。根据所述结构,在止动螺钉8的端部(轴部分)向线材保持件70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能够一边通过第二固定孔691将止动螺钉81从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向另一侧L2导引,一边将线材保持件70嵌入保持孔68。因此,因为能够在调整了线材集合体7的朝向的状态下将线材保持件70插入保持孔68,所以线材集合体7的安装会容易。此外,将线材集合体7拆下时,没有必要将止动螺钉81从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732完全拔出。即,在止动螺钉8的端部向线材保持件70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能够一边通过第二固定孔691将止动螺钉81从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向另一侧L2导引,一边将线材保持件70嵌入保持孔68。因此,线材集合体7的拆下会容易。
(实施方式2)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螺纹式固定机构的说明图,图7(a)、(b)是螺纹式固定机构的剖视图以及从径向外侧观察的侧面。
如图7(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保持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螺钉82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b,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在线材保持件70的底部71形成有沿与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线材保持件70的第一固定孔732。此外,在刷握6上形成有:从刷握6的外周面贯通至保持孔68的第二固定孔692;以及在保持孔68的与第二固定孔692相反的一侧的内壁689中,在与第一固定孔732连通的位置处开口的第三固定孔682。在此,第三固定孔682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682a,所述阴螺纹682a上紧固有插入于第一固定孔732的止动螺钉82。本实施方式中,止动螺钉82采用了附带头的螺钉,止动螺钉82的轴部821位于第一固定孔732以及第三固定孔682的内侧,止动螺钉82的头部822抵接于线材保持件70的外周面。此外,如图7(b)所示,第二固定孔692沿轴线L方向延伸,抵达圆筒部63的端部。
像这样,线材保持件70通过由阴螺纹682a与止动螺钉82构成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b,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外,第二固定孔692形成为从刷握6的圆筒部63的前端面64侧剖切而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槽。因此,能够预先将止动螺钉82较浅地嵌入线材保持件70,然后一边通过第二固定孔692将止动螺钉82的轴部821从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向另一侧L2导引,一边将线材保持件70嵌入保持孔68。因此,能够在将止动螺钉82预先紧固到线材保持件70上的状态下,将线材保持件70嵌入保持孔68。此外,能够在调整了线材集合体7的朝向的状态下,将线材保持件70插入保持孔68。因此,线材集合体7的拆下会容易。此外,只要将线材保持件70的止动螺钉82松开,就能够一边通过第二固定孔692将止动螺钉82的轴部821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向一侧L1导引,一边从保持孔68拆下线材保持件70。因此,能够在将止动螺钉82紧固在线材保持件70上的状态下,从保持孔68拔出线材保持件70,所以线材集合体7的拆下会容易。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刷握6上设置图6所示的贯通孔66。
(实施方式3)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螺钉83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c,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在线材集合体70上形成有开口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面上的第一固定孔733,在第一固定孔733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733a。此外,刷握6中在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重叠于线材保持件70的部分形成有连通保持孔68的第二固定孔693,从第二固定孔693安装的带头止动螺钉83紧固于第一固定孔733的阴螺纹733a。像这样,线材保持件70通过由阴螺纹733a与止动螺钉83构成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c,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拆下线材集合体7时,取代图6所示的贯通孔66,能够通过插入于第二固定孔693的夹具(未图示)来压出线材集合体7。
(实施方式4)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7d,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保持孔68的内周面形成阴螺纹68a,在线材保持件70的外周面形成有紧固于阴螺纹68a的阳螺纹70a。像这样,线材保持件70通过由阴螺纹68a与止动螺钉70a构成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d,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5)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了磁体7e的磁体式固定机构7f,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线材保持件70包括铁系金属部分,能够吸附于磁体7e。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保持件70整体由铁系金属部分构成。此外,在刷握6上保持有通过磁力吸引线材保持件70的磁体7e。在此,磁体7e呈环状,刷握6的在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重叠于线材保持件70的部分形成有连通保持孔68的贯通孔66,该贯通孔66穿过磁体7e的内侧。像这样,线材保持件70通过由铁系金属构成的线材保持件70与磁体7e所构成的磁体式固定机构7f,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虽然在线材保持件70侧设置磁体7e也可以,但是在作为消耗品的线材集合体7侧设置铁系金属部分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实施方式6)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了止动器7i的装拆式固定机构7j,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刷握6的在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重叠于线材保持件70的部分形成有连通至保持孔68的带台阶的贯通孔65。此外,线材保持件7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外径比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外径大的部分(第一台阶部77/被支承部),第一台阶部77(被支承部)朝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此外,保持孔68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一侧L1支承第一台阶部77的第二台阶部680(支承部)。此外,经由贯通孔65从另一侧L2向一侧L1对安装于保持孔68的线材保持件70进行按压的止动器7i通过螺钉7k等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在此,止动器7i可以是固定一个线材保持件70的结构,也可以是固定多个线材保持件70的结构。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1的研磨刷1所采用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6相同,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器7i的装拆式固定机构7j,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线材保持件70的外周面形成有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外径比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外径大的部分(第一锥面部78/被支承部),第一锥面部78(被支承部)朝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此外,保持孔68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一侧L1支承第一锥面部78的第二锥面部685(支承部)。此外,经由贯通孔65从另一侧L2向一侧L1对安装于保持孔68的线材保持件70进行按压的止动器7i通过螺钉7k等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6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
图1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所采用的研磨刷1的线材集合体7的说明图。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线材50的线束51构成通过线材保持件70保持端部的线材集合体7,在线材集合体7的状态下保持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6相同,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器7i的装拆式固定机构7j,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更具体而言,在线材保持件70上形成有朝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部分(筒部72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端面79/被支承部),在保持孔68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向保持孔68的内侧伸出且在一侧L1支承端面79的伸出部686(支承部)。本实施方式中,端面79形成为使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外径比一侧L1的外径更大的锥面,伸出部686的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面也呈锥面。此外,具有经由贯通孔65从另一侧L2向一侧L1对安装于保持孔68的线材保持件70进行按压的凸部7r的止动器7i通过螺钉7k等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根据所述结构,只要在将线材集合体7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安装于保持孔68之后将止动器7i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就能够将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6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的研磨刷1的说明图。本实施方式的线材集合体7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的线材集合体7相同。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相同,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器7i的装拆式固定机构7j,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
本例中,连通保持孔68的贯通孔65不具有台阶部。止动器7i包括:插入于贯通孔65的凸部7r;以及从贯通孔65向另一侧L2突出的突出部7s。此外,止动器7i通过贯通设于突出部7s的凸缘部7t的螺钉7k,从另一侧L2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的底板部61。固定于底板部61的止动器7i将安装于保持孔68的线材保持件70经由贯通孔65从另一侧L2向一侧L1按压。
根据上述结构,只要在从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向保持孔68安装线材集合体7之后将止动器7i能够装拆地固定于刷握6,就能够将线材集合体7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7)
图15是将本发明是实施方式7的研磨刷1的刷壳体2的局部切剖表示的侧视图。
图15中,在刷壳体2的支轴25上设有限制线材50向径向内侧变位的限位件9。更具体而言,在比图1及图4所示的线材50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设有圆盘状限位件9。因此,当使研磨刷1一边旋转一边沿工件表面移动时,能够限制线材50向刷壳2的径向内侧逃离。因此,能够将线材50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维持在恰当的水平。
(线材集合体7的变形例)
上述例中,构成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具有从线材50的线束51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呈圆形的外周面。相对于这个,在除了外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70a的实施方式4的线材集合体7之外的线材集合体7中,线材保持件70也可以具有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是圆形的保持件部分。在此,在线材集合体7采用具有不是圆形的保持件部分的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的情况下,刷握6设为保持孔68中具有与保持件部分嵌合的嵌合部。
图16是将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用于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的研磨刷1的情况的说明图。图16(a)是从另一侧L2观察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时的立体图,图16(b)是将线材集合体7保持于保持孔68的安装动作的说明图。图16(c)是保持孔68的周围的剖视图。图17是将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用于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的研磨刷1时的变形例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a。
如图16(a)所示,在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中,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线材保持件70的平面形状(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底部71以及筒部72的轮廓)不是圆形。线材保持件70的平面形状由第一圆弧73以及第二圆弧74规定。因此,线材保持件70的侧面具有由第一圆弧73规定的第一圆弧面73a以及由第二圆弧74规定的第二圆弧面74a。
第一圆弧73具有240°以上的中心角。第二圆弧74将第一圆弧73的一侧的开放端与另一侧的开放端连接。第二圆弧74的半径比第一圆弧73的半径要长,当线材保持件70保持于保持孔68时,第二圆弧74的中心与刷握6的中心(轴线L)一致。设于线材保持件70的第一固定孔731位于连接第一圆弧73的中央以及第二圆弧74的中央的线上。另外,当线材保持件70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是圆形时,保持于线材保持件70的线材50的线束51的半径r是外接于线束51的外接圆的半径。
如图16(b)、(c)所示,保持孔68整体成为与线材保持件70嵌合的嵌合部。因此,保持孔68包括:由与第一圆弧73对应的圆弧规定的第一圆弧内周面部分68b;以及由与第二圆弧74对应的圆弧规定的第二圆弧内周面部分68c。规定第二圆弧内周面部分68c的圆弧的中心与刷握6的中心线(轴线L)一致。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改良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线材保持件70与保持孔68嵌合,能够防止线材保持件70在保持孔68内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固定于刷握6的线材集合体7的举动在研磨时变得不稳定。此外,因为一旦将线材保持件70插入保持孔68,线材保持件70的朝向就会被规定,所以能够容易地连通第一固定孔731与第二固定孔691以及凹部681,将线材集合体7固定于刷握6也变得容易。
在此,如果采用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就能通过线材保持件70与保持孔68嵌合来防止线材集合体7(线材保持件70)在保持孔68内旋转。因此,没有必要通过止动螺钉81来防止线材保持件70在保持孔68内旋转。因此,也可以通过图17所示的螺纹式固定机构7w将线材集合体7固定于刷握6。在螺纹式固定机构7w中,在线材保持件70的第一圆弧73a的周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735,且在刷握6的第二固定孔691的内周面形成阴螺纹。此外,将止动螺钉81紧固于第二固定孔691,使从第二固定孔691向线材保持件70侧突出的止动螺钉81的前端位于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735内。在此之后,进一步紧固止动螺钉81使之抵接于线材保持件70,由此将线材保持件70按压于保持孔68的内壁689使线材集合体7固定于刷握6。
另外,也可以预先在线材保持件70上设置直径比止动螺钉81小且沿与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将该贯通孔作为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来使用。此外,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也可以省略。在此,即使构成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具有从线材50的线束51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呈圆形的外周面,也可以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7w将线材集合体7固定于刷握6。这种情况下,预先在线材保持件70的外周面设置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通过将从第二固定孔691向线材保持件70侧突出的止动螺钉81的前端进一步紧固定位在止动螺钉定位用的凹部735内,来防止线材集合体7(线材保持件70)在保持孔68内旋转。
其次,图18是将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用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的研磨刷1的情况的说明图。与图16所示的情况相同,线材集合体7的线材保持件70的平面形状由第一圆弧73以及第二圆弧74规定。因此,线材保持件70的侧面具有由第一圆弧73规定的第一圆弧面73a以及由第二圆弧74规定的第二圆弧面74a。第一圆弧73具有240°以上的中心角。第二圆弧74将第一圆弧73的一侧的开放端与另一侧的开放端连接。第二圆弧74的半径比第一圆弧73的半径要长,当线材保持件70保持于保持孔68时,第二圆弧74的中心与刷握6的中心(轴线L)一致。
保持孔68整体成为与线材保持件70嵌合的嵌合部。因此,保持孔68的内周面包括:由与第一圆弧73对应的圆弧规定的第一圆弧内周面部分68b;以及由与第二圆弧74对应的圆弧规定的第二圆弧内周面部分68c。在本例中,与保持孔68连通的贯通孔65从轴线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也具有与保持孔68相同的形状。此外,保持孔68与贯通孔65是没有台阶连续的状态。此外,在本例中,止动器7i的凸部7r呈能够插入于贯通孔65的形状。因为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6的变形例3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图18(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6相同,线材集合体7通过利用了止动器7i的装拆式固定机构7j,能够装拆地安装于刷握6的保持孔68。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线材保持件70与保持孔68嵌合,能够防止线材保持件70在保持孔68内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固定于刷握6的线材集合体7的举动在研磨时变得不稳定。
另外,在变形例的线材集合体7中,从轴向L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线材保持件70的平面形状由第一圆弧73与第二圆弧74规定,但是也可以替换第二圆弧74而由第一圆弧73与连接该第一圆弧73的开放端的弦(直线)来规定线材保持件70的平面形状。此外,从轴线L方向观察时的线材保持件70的形状也可以设为多边形形状。此外,在线材保持件70的轴线L方向的一部分上,也可以具有不是圆形的保持件部分。例如,也可以在线材保持件70的与线材50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不是圆形的保持件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保持孔68的一部分上设置与保持件部分嵌合的嵌合部即可。

Claims (31)

1.一种研磨方法,采用:线材的线束;以及将多个所述线束保持于刷握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将用所述线束的端部固定于线材保持件来构成线材集合体,并且,在所述刷握的在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开口的多个保持孔中分别能装拆地安装所述线材保持件而构成所述刷状磨石,
在进行研磨工序时,在有必要减少、追加或更换被保持于所述刷握的多个所述线材集合体时,在进行了从所述刷握拆下所述线材集合体以及向所述刷握安装所述线材集合体中的至少一个操作之后,进行所述研磨工序。
2.一种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具有:
线材集合体,该线材集合体通过多根线材在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端部固定于线材保持件而构成;以及
刷握,该刷握在轴线方向的一面侧有多个保持孔开口,且在所述多个保持孔中分别能装拆地安装有所述线材保持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刷握包括:圆盘状的底板部;以及从所述底板部的外周侧向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突出的圆筒部,
在所述圆筒部的前端面形成有所述保持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刷握的安装有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置距所述刷握的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设为d,将所述线束的半径设为r时,
距离d以及半径r满足以下条件式:
r<0.111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以及所述半径r满足以下条件式:
r<0.0526d。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保持件具有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呈圆形的保持件部分,
所述刷握具有嵌合部,当所述线材保持件插入于所述保持孔时,所述嵌合部与所述保持件部分嵌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保持件在所述保持孔中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能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刷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固定孔,
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
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紧固于所述阴螺纹且抵接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止动螺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螺钉的前端位于止动螺钉定位用凹部内,所述凹部设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
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紧固于所述阴螺纹且抵接于所述保持孔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反一侧的内壁的止动螺钉。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孔是从所述刷握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剖切形成的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槽。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第一固定孔,
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贯通至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以及在所述保持孔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反一侧的内壁上在连通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处开口的第三固定孔,
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阴螺纹以及止动螺钉,其中,所述阴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三固定孔的内周面,所述止动螺钉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孔而紧固于所述阴螺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孔是从所述刷握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一面侧剖切形成的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槽。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有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面上开口的第一固定孔,
在所述刷握的在所述另一侧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第二固定孔,
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阴螺纹以及止动螺钉,其中,所述阴螺纹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周面,所述止动螺钉贯通所述第二固定孔而紧固于所述阴螺纹。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式固定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的阴螺纹;以及形成于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的阳螺纹。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保持件在所述保持孔中通过螺纹式固定机构能装拆地安装于所述刷握。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保持件包含铁系金属部分,
在所述刷握上保持有通过磁力吸引所述线材保持件的磁体。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刷握的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相反的另一面侧,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贯通孔。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刷握的与所述轴线方向的所述一面侧相反的另一面侧,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线材保持件重叠的部分,形成有连通所述保持孔的贯通孔,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在所述轴线方向上朝向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的被支承部,
在所述保持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支承所述被支承部的支承部,
在所述刷握上能装拆地固定有止动器,该止动器经由所述贯通孔将安装于所述保持孔的所述线材保持件从与所述线材保持件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朝向所述线材保持件所延伸的一侧按压。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是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
21.一种研磨刷,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状磨石,
所述研磨刷具有刷壳体,该刷壳体以能调整所述刷状磨石的所述轴线方向的位置的方式保持所述刷握。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研磨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刷壳体上形成有支轴和引导孔,其中,所述支轴在所述刷壳体的内侧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引导孔在所述刷壳体的周壁上沿所述轴线方向呈槽状延伸,
在所述刷握上形成有:供所述支轴嵌入的轴孔;以及从所述刷握的外周面抵达所述轴孔的螺纹孔,
螺钉以螺钉轴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支轴的外周面的状态紧固于所述螺纹孔。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研磨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轴上形成有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所述支轴的流路。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研磨刷,其特在于,
在所述支轴上设有限制所述线材向径向内侧变位的限位件。
25.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所述线材保持件具有从所述线束的轴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不是圆形的保持件部分。
26.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在轴线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形成有沿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贯通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固定孔。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形成有阴螺纹。
28.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上,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开口的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
29.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所述线材保持件包含铁系金属。
30.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在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与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外径比所述线材所延伸的一侧的外径要大的部分。
31.一种线材集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使树脂浸渗于无机长纤维的集合线并固化而成的多根线材;以及
在所述多根线材形成线束的状态下将所述多根线材的端部固定的线材保持件,
所述线材保持件的外周面具有阳螺纹。
CN201480047868.5A 2013-09-13 2014-09-12 刷状磨石以及线材集合体 Active CN1054921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0529 2013-09-13
JP2013190529 2013-09-13
PCT/JP2014/074316 WO2015037728A1 (ja) 2013-09-13 2014-09-12 研磨方法、ブラシ状砥石、研磨ブラシおよび線材集合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2168A true CN105492168A (zh) 2016-04-13
CN105492168B CN105492168B (zh) 2019-08-06

Family

ID=52665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7868.5A Active CN105492168B (zh) 2013-09-13 2014-09-12 刷状磨石以及线材集合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058973B2 (zh)
JP (4) JP6509731B2 (zh)
CN (1) CN105492168B (zh)
DE (1) DE112014004192T5 (zh)
WO (1) WO201503772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180A (zh) * 2019-07-19 2019-10-25 安徽省潜山县信兴刷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抛光盘刷
CN112405334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湖州华通研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研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2168B (zh) * 2013-09-13 2019-08-06 大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刷状磨石以及线材集合体
JP6621529B2 (ja) * 2016-04-25 2019-12-18 大明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研磨ブラシユニットおよび研磨ブラシ
JP1567557S (zh) * 2016-09-14 2017-01-23
US10813444B2 (en) 2018-05-16 2020-10-27 Jh Rhodes Company, Inc. Porous polymeric polishing bristl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110432642A (zh) * 2019-07-19 2019-11-12 安徽省潜山县信兴刷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洗抛光盘刷
JP6966797B2 (ja) * 2019-08-20 2021-11-17 助川鉄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保持装置
CN111015421B (zh) * 2019-12-31 2020-12-18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毛刺去除装置
CN111015469B (zh) * 2019-12-31 2020-12-15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磨平装置
CN112428124B (zh) * 2020-11-06 2022-03-04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头及石材护理机器人
KR102340583B1 (ko) * 2021-07-12 2021-12-20 주식회사 영동 디버링 장치의 연마부재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7292A1 (de) * 1977-06-16 1979-01-04 Rosner Wolfgang Rotierende buerstenanordnung zum strukturbildenden buersten von weichholzbrettern
JPS6285360U (zh) * 1985-11-19 1987-05-30
US5011230A (en) * 1985-01-31 1991-04-30 Coronet-Werke Heinrich Schlerf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rushware
JP2002219656A (ja) * 2001-01-23 2002-08-06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ブラシ状砥石、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方法
JP2002254277A (ja) * 2000-12-28 2002-09-10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ブラシ状砥石、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方法、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装置
JP2003136413A (ja) * 2001-11-01 2003-05-14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研磨機用ブラシ
CN101143434A (zh) * 2002-07-22 2008-03-19 千贝克科技有限公司 刷状磨具的制造方法、刷状磨具、及研磨机用刷
JP2009072543A (ja) * 2007-09-19 2009-04-09 Kuroda Brush:Kk ネジ部成形溶着ブラ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4185A (ja) * 2008-03-06 2009-09-24 Tipton Mfg Corp バリ取り用ブラシ
CN101959648A (zh) * 2008-02-27 2011-01-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抛光设备
CN102069446A (zh) * 2009-10-30 2011-05-25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多棱柱状部件的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
CN102131619A (zh) * 2009-05-26 2011-07-20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研磨刷
CN102310359A (zh) * 2010-07-01 2012-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金属环研磨装置以及金属环研磨方法
JP2012218080A (ja) * 2011-04-05 2012-11-12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ラシ研削装置
CN103203682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研磨刷以及研磨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2922A (en) * 1913-05-17 1913-12-30 Edward F Fletcher Brush.
US2311135A (en) * 1941-01-09 1943-02-16 Steinmetz Samuel Rotary brush
JPS4945555B1 (zh) * 1970-06-20 1974-12-04
JPS4945555A (zh) 1972-09-08 1974-05-01
JPS5015364A (zh) * 1973-06-12 1975-02-18
US4217737A (en) * 1979-04-16 1980-08-19 Merit Abrasive Products, Inc. Abrasive flap drum
JPS5989113U (ja) * 1982-12-06 1984-06-16 北海道開発局建設機械工作所長 リサイクルアクアモ−タ
JPH0527848Y2 (zh) * 1986-12-28 1993-07-16
JP2601843Y2 (ja) * 1991-06-18 1999-12-06 愛知製鋼株式会社 ブラシヘッド
CA2156452A1 (en) * 1994-08-22 1997-02-19 Randall C. Foreman Spiral pattern abrading tool
JPH09239668A (ja) * 1996-03-08 1997-09-16 Umehara Brush Seisakusho:Kk 工業用研磨ブラシのチャックへの取付構造
US6309291B1 (en) * 1999-10-14 2001-10-30 Bill Robertson Cox Brush cutter
US6665902B1 (en) * 2000-04-20 2003-12-23 United Rotary Brush Corporation Metallic wire strip brush assembly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JP3090920U (ja) * 2002-05-27 2003-01-10 高島産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
GB2394409B (en) * 2002-10-26 2005-06-08 Terence William Bolton Paintbrushes
JP4365248B2 (ja) * 2004-03-17 2009-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ブラシ研磨装置
US7081047B2 (en) * 2004-05-21 2006-07-25 Epoxi-Tech, Inc. Bristle brush for concrete sanding
JP2006116687A (ja) * 2004-10-20 2006-05-11 Kowa Co Ltd 研削、研磨、表面処理、洗浄、ばり取り用ブラシ
JP4258480B2 (ja) * 2005-03-15 2009-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研削加工装置および研削加工システム
JP2008049446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ipton Mfg Corp バリ取り用ブラシ
JP2009022560A (ja) * 2007-07-20 2009-02-05 Akada Paint Brush Co Ltd ブラシ
KR200460721Y1 (ko) * 2008-11-14 2012-05-31 주식회사 마산 브러쉬 롤 연마사의 커버링 구조
DE102009015338A1 (de) * 2009-03-27 2010-09-30 Firma G.B. Boucherie N.V. Borsteneinsatz, Pinsel mit einem solchen Borsteneinsatz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olchen Borsteneinsatzes
JP2012011523A (ja) * 2010-07-02 2012-01-19 Honda Motor Co Ltd 金属リング研削装置
BR112013005471A2 (pt) * 2010-09-15 2019-09-24 Saint Gobain Abrasifs Sa escova abrasiva e método
CN105492168B (zh) * 2013-09-13 2019-08-06 大明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刷状磨石以及线材集合体
CN103921187B (zh) * 2014-04-25 2016-03-16 凯斯曼秦皇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毛刺刷
CN105382716B (zh) * 2015-12-29 2017-08-08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毛刷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27292A1 (de) * 1977-06-16 1979-01-04 Rosner Wolfgang Rotierende buerstenanordnung zum strukturbildenden buersten von weichholzbrettern
US5011230A (en) * 1985-01-31 1991-04-30 Coronet-Werke Heinrich Schlerf Gmb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rushware
JPS6285360U (zh) * 1985-11-19 1987-05-30
JP2002254277A (ja) * 2000-12-28 2002-09-10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ブラシ状砥石、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方法、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装置
JP2002219656A (ja) * 2001-01-23 2002-08-06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ブラシ状砥石、バリ取り並びに研磨方法
JP2003136413A (ja) * 2001-11-01 2003-05-14 Xebec Technology Co Ltd 研磨機用ブラシ
CN101143434A (zh) * 2002-07-22 2008-03-19 千贝克科技有限公司 刷状磨具的制造方法、刷状磨具、及研磨机用刷
JP2009072543A (ja) * 2007-09-19 2009-04-09 Kuroda Brush:Kk ネジ部成形溶着ブラ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59648A (zh) * 2008-02-27 2011-01-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抛光设备
JP2009214185A (ja) * 2008-03-06 2009-09-24 Tipton Mfg Corp バリ取り用ブラシ
CN102131619A (zh) * 2009-05-26 2011-07-20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研磨刷
CN102069446A (zh) * 2009-10-30 2011-05-25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多棱柱状部件的研磨装置及其研磨方法
CN102310359A (zh) * 2010-07-01 2012-01-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金属环研磨装置以及金属环研磨方法
JP2012218080A (ja) * 2011-04-05 2012-11-12 Honda Motor Co Ltd ブラシ研削装置
CN103203682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研磨刷以及研磨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180A (zh) * 2019-07-19 2019-10-25 安徽省潜山县信兴刷业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抛光盘刷
CN112405334A (zh) * 2020-10-21 2021-02-26 湖州华通研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研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2748B2 (ja) 2020-07-15
US10751850B2 (en) 2020-08-25
DE112014004192T5 (de) 2016-05-25
JP2019081251A (ja) 2019-05-30
JP2020055104A (ja) 2020-04-09
US20180272495A1 (en) 2018-09-27
JP2019063991A (ja) 2019-04-25
US10058973B2 (en) 2018-08-28
JP6847193B2 (ja) 2021-03-24
US20160214228A1 (en) 2016-07-28
JPWO2015037728A1 (ja) 2017-03-02
US20180272496A1 (en) 2018-09-27
JP6509731B2 (ja) 2019-05-08
CN105492168B (zh) 2019-08-06
WO2015037728A1 (ja) 2015-03-19
US10828744B2 (en)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2168A (zh) 研磨方法、刷状磨石、研磨刷以及线材集合体
EP2965866B1 (en) Linear grinding material, brush-shaped grindsto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near grinding material
CN105324214A (zh) 研磨刷以及研磨方法
CN101143434A (zh) 刷状磨具的制造方法、刷状磨具、及研磨机用刷
CN1195921C (zh) 造纸用搅拌装置
JP2014172126A5 (zh)
US4685440A (en) Rotary dressing tool
US9689090B2 (en) Open-end spinning rotor with a rotor cup, a rotor shaft and a coupling device
JP2009050967A (ja) 研磨機用ブラシ
CN101678531A (zh) 用于分离磨床上的粉尘的装置和方法
US2011007080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iral polish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abrasive
CN1640546A (zh) 旋转器端板及具有该端板的垂直轴撞击破碎机
CN1472040A (zh) 陶瓷插芯的微孔珩磨方法
CN101358391A (zh) 纺织机的纺纱装置
US20230347466A1 (en) Tool-holder cylinder and abrasive unit for surface machining of stone or ceramic materials
CN217855014U (zh) 磨床磨削油过滤设备
CN218813457U (zh) 一种新型除冰刷装置
CN214519390U (zh) 一种高速高效超精磨轴承沟道砂轮
JP2002028856A (ja) 砥石フランジ組立体
CN204544756U (zh) 一种嵌式变角度的选粉机动态转子的结构
KR20080004964U (ko) 시멘팅 로드
KR200206321Y1 (ko) 습식 분쇄 분산기의 미립자 분리장치
CN117207005A (zh) 一种管状零部件端口毛刺去除装置及管状零部件加工方法
JP2005230996A (ja) ブラスト用ブレード及び耐摩耗プレート
CN106002622A (zh) 一种环形工件加工夹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