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379A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82379A CN105282379A CN201510367291.2A CN201510367291A CN105282379A CN 105282379 A CN105282379 A CN 105282379A CN 201510367291 A CN201510367291 A CN 201510367291A CN 105282379 A CN105282379 A CN 1052823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ite reference
- contact glass
- original copy
- reference member
- read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04N1/4076—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dependent on references outside the pi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3—Particular lo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5—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reference pattern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e.g. a test cha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6—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us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apparatus in common for transporting to or from a plurality of scanning positions, e.g. for reading and pri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2—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2—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 H04N1/0443—Varying the scanning velocity or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13—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sub-scanning by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ain-scanning components
- H04N1/1039—Movement of the main scanning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61—Details relating to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e.g. transparent plat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1—Compensating positionally unequal response of the pick-up or reproducing he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4—Moving a scanning element into cooperation with a calibration element, e.g. a grey-wedge mounted on the document support,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原稿读取装置具备原稿供应部、从原稿供应部运送原稿的接触玻璃、设置在接触玻璃的表面侧的白色基准构件、设置在接触玻璃的反面侧且在主扫描方向上读取接触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的图像或白色基准构件的图像的读取单元、将通过读取单元读取时的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选择性地定位在与接触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相同的位置的第一读取位置和在垂直于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与接触玻璃表面相隔用于原稿通过接触玻璃与白色基准构件之间的原稿通过间隔的位置的第二读取位置的定位构件。由此,取得对通过读取单元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能够实现与传统相比更加良好的阴影修正的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原稿运送至读取单元,一边运送原稿一边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原稿读取装置,在原稿的双面侧分别设置读取单元,采用双面同时读取运送来的原稿的方式。一般而言,这种原稿读取装置中,读取原稿的一面的读取单元大多利用CIS(ContactImage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读取原稿的另一面的读取单元大多利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元件)。这种原稿读取装置具备设置在面向该读取单元的位置的用于白色基准数据的取得的白色基准构件和设置在读取单元与白色基准构件之间的原稿运送用的接触玻璃。该接触玻璃的原稿运送面与通过读取单元读取的原稿接触。通过读取单元读取白色基准构件得到的白色基准数据用于具备该原稿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阴影修正。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双面读取用的原稿读取装置中,上述CIS紧挨接触玻璃固定安装。而且,在安装CIS的面的反对侧的接触玻璃面上,在面向其的位置配置有白色基准构件。原稿通过该接触玻璃面与白色基准构件之间,CIS经由接触玻璃进行原稿读取。因此,在接触玻璃与白色基准构件之间,需要形成原稿可以通过的间隙,读取单元在取得用于阴影修正的白色基准数据时,读取单元经由所述间隙进行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动作。
上述CIS的读取单元在原稿读取时读取紧靠接触玻璃运送的原稿,然而,在白色基准数据的取得时是对远离接触玻璃的面的位置的白色基准构件进行读取动作。这样,在被读取物为原稿的情况下和在被读取物为白色基准构件的情况下,与读取单元的距离不相同,将该状况下通过读取白色基准构件得到的白色基准数据用于原稿读取得到的图像数据的修正,导致原稿的图像整体上竖带状的浓度不均,原稿的图像浓度不能保持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取得对通过读取单元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能够实现与传统相比更加良好的阴影修正的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其具备:
原稿供应部;
接触玻璃,从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原稿;
白色基准构件,设置在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侧;
第一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接触玻璃的反面侧,经由所述接触玻璃读取接触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的图像或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图像;和
定位构件,将通过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时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选择性地定位在与接触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相同的位置的第一读取位置和在垂直于该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相隔用于所述原稿通过所述接触玻璃与所述白色基准构件之间的原稿通过间隔的位置的第二读取位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上述的原稿读取装置,
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存储部,将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第一读取位置上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动作取得的白色基准数据作为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存储;和
阴影修正部,依据利用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得到的阴影修正值对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原稿的读取动作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阴影修正。
根据这些发明,取得对通过读取单元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能够实现与传统相比更加良好的阴影修正的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断面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断面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的构造的部分断面图;
图4是显示定位构件将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阴影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阴影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显示定位构件将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断面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兼具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等多个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在装置本体11上具备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送纸部14、操作部47、原稿读取装置6等。
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采用传送一次原稿,同时读取原稿的双面的读取方式。具体而言,原稿读取装置6具备的读取单元164(参照图2)读取原稿的表面(权利要求书中的一面),原稿读取装置6具备的读取单元622(参照图3)读取原稿的反面(权利要求书中的另一面)。
操作部47在图像形成装置1可实行的各种动作和处理的范围内,接收来自用户的图像形成动作实行指示、图像读取动作实行指示等指示。
在原稿读取装置6进行图像读取动作的情况下,原稿读取装置6光学读取通过原稿读取装置6运送来的原稿或放置在接触玻璃161上的原稿的图像,生成图像数据。通过原稿读取装置6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在内设HDD或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等内。
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图像形成动作的情况下,基于通过图像读取动作生成的图像数据、从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接收的图像数据、或存储在内设HDD的图像数据等,图像形成部12在送纸部14送来的作为记录介质的记录纸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12的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以及12Bk分别具备感光体鼓121、显影装置122、容纳调色剂的调色剂盒(未图示)、带电装置123、曝光装置124、一次转印辊126。
在进行彩色印刷的情况下,图像形成部12的洋红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M、青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C、黄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单元12Bk分别基于由构成图像数据的各颜色成分形成的图像,通过带电、曝光以及显影工序在感光体鼓12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26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张架在驱动辊125A和从动辊125B上的中间转印带125上。
通过调整转印时间,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25上重合对齐,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25的二次转印辊210与驱动辊125A之间的狭缝部N,二次转印辊210将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上的彩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从送纸部14经运送路径190运送来的记录纸P上。然后,定影部13通过热压接,使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在记录纸P上定影。结束定影处理而完成彩色图像形成的记录纸P从排出托盘151排出。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6的构造的断面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原稿读取装置6的构造的部分断面图。此外,图2以及图3中的方向符号表示的方向X是指接触玻璃620的长度方向(后述的读取单元622的主扫描方向)。
如图2所示,在原稿读取装置6的框体51的上面开口上,安装有具备第一接触玻璃161A和第二接触玻璃161B的接触玻璃161。第一接触玻璃161A是原稿运送读取用的接触玻璃,用于从原稿读取装置6运送原稿。第二接触玻璃161B是原稿固定读取用的接触玻璃,用于放置原稿。在第二接触玻璃161B的上方,设置有自由打开关闭的原稿按压构件162,通过该原稿按压构件162固定放置在第二接触玻璃161B上的原稿。
在接触玻璃161的原稿放置面(表面)的反对侧的面(反面)一侧,设置有设置成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的读取单元164。该读取单元164内设有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CCD方式的读取传感器。读取单元164紧靠接触玻璃161。
原稿固定读取过程中,读取单元164在副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读取放置在第二接触玻璃161B上的原稿。而原稿运送读取过程中,将读取单元164固定在第一接触玻璃161A的反面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读取单元164读取通过原稿读取装置6向第一接触玻璃161A运送的原稿的表面。此外,读取单元164是权利要求书中第二读取单元的一个举例。
如图2所示,原稿读取装置6具备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台61、排出图像读取完成的原稿的原稿排出部66和原稿运送机构65。如图2至图3所示,原稿运送机构65具备送纸辊613、运送辊对615、分离滚柱617、排纸辊对618、接触玻璃620、白色基准构件621、读取单元622、以及定位构件623(参照后述的图4)。原稿运送机构65具备送纸辊613、运送辊对615、分离滚柱617、以及排纸辊对618之外,还具备给这些部件提供驱动力的驱动源,原稿运送机构65是权利要求书中原稿供应部的一个举例。
原稿运送机构65通过成对配置的送纸辊613和分离滚柱617,一张一张地送出放置在原稿放置台61上的多个原稿D,沿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向接触玻璃620运送该送出的原稿。送纸辊613与分离滚柱617沿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运送原稿。通过读取单元622读取运送至接触玻璃620的原稿。原稿运送机构65通过运送辊对615将图像读取完成的原稿向第一接触玻璃161A运送。运送至第一接触玻璃161A的原稿,通过读取单元164读取。原稿运送机构65通过排纸辊对618,将完成图像读取的原稿排出至原稿排出部66。
白色基准构件621具有全白的白色面,其设置在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侧。通过读取单元622读取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该白色面,取得后述的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
读取单元622设置在接触玻璃620的反面620b侧,其内设有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CIS方式的读取传感器。此外,读取单元622是权利要求书中第一读取单元的一个举例。读取单元622经由接触玻璃620在主扫描方向上读取接触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原稿反面的图像、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图像。读取单元622切换例如红、绿、蓝3种颜色的LED(LightEmittingDiode)的光,投射在读取对象的原稿上,来自该原稿的反射光通过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接收。CMOS图像传感器将上述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取得主扫描方向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通过后述的控制单元10数字信号化后,施加阴影修正、伽马修正、色差修正、MTF(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修正、扫描颜色修正等各种图像处理。此外,后面参照图5详细描述控制单元10。
图4是显示定位构件623将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的状态的图。图4中的箭头X表示接触玻璃620的长度方向(读取单元622的主扫描方向)。图4中的箭头Y表示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定位构件623选择性地将读取单元622读取白色基准构件621时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第一读取位置(图4中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和第二读取位置(图4中实线表示的位置)。
第一读取位置是指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下部紧靠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位置,在垂直于表面620a的方向上高度位置与在接触该表面620a的状态下运送的原稿相同。
第二读取位置是指在接触玻璃620与白色基准构件621之间具有用于传送原稿的原稿通过间隔(图3中的符号S),与第一读取位置相比,在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上远离该表面620a的位置。该原稿通过间隔S的设定考虑向表面620a运送原稿所需的空间、读取单元622的视野深度,例如优选为0.3[mm]左右的距离。
如图4所示,白色基准构件621在读取单元622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接触玻璃620的长度方向(X方向)上延伸,在白色基准构件62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设置有在该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凸部621a。图4的双点划线显示定位在第一读取位置的状态下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外形。该状态下的白色基准构件621被推压弹簧等的弹性构件700在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Y方向)上朝表面620a按压,在紧靠表面620a的状态下定位。
如图4所示,定位构件623由在面向白色基准构件62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配置的一对保持构件6230构成。保持构件6230没有固定在原稿读取装置6内部,是独立的构件。在保持构件6230上形成有面向所述凸部621a的与该凸部621a插接的孔部623a。通过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凸部621a分别嵌入一对保持构件6230的孔部623a,定位构件623抵抗弹性构件700施加的推压力,白色基准构件621在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Y方向)上移动至与该表面620a相隔原稿通过间隔S的位置,即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图4中实线表示的白色基准构件621显示了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的状态。
例如,操作者手动逆着弹性构件700施加的推压力,将在弹性构件700施加的推压力的作用下紧靠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移动到远离接触玻璃620的图4实线所示的位置,该状态下保持构件6230配置在面向凸部621a的位置。然后,操作者以该凸部621a与保持构件6230的孔部623a位于同一高度的方式保持白色基准构件621,将凸部621a塞入孔部623a。即,将凸部621a嵌入孔部623a。由此,定位构件623将白色基准构件621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此时,定位构件623在弹性构件700产生的朝接触玻璃620表面的方向的推压力的作用下,安装在原稿读取装置6上。
本实施形态中,在读取单元622进行第一读取位置下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的情况下,定位构件623将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第一读取位置。在通过读取单元622进行原稿的读取动作的情况下,定位构件623将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
图5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单元10、原稿读取装置6、操作部47、读取单元164、读取单元622、图像存储器32、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驱动马达70、传真通信部71、网络接口部91以及HDD92等。
图像存储器32是暂时存储读取单元164、读取单元622读取得到的原稿图像的数据、暂时保存图像形成部12的打印对象数据的区域。此外,图像存储器32是权利要求书中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存储部的一个举例。
传真通信部71具备省略图示的编码/解码部、调制解调部以及NCU(NetworkControlUnit),利用共用电话线路网络进行传真的发送。
网络接口部91由LAN端口等通信模组构成,经由与该网络接口部91连接的LAN等,与局域网内或因特网上的计算机20等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HDD92是存储通过读取单元164、读取单元622读取的原稿图像等的大容量的存储装置。
驱动马达70是给图像形成部12的各旋转构件以及运送辊对等提供旋转驱动力的驱动源。
控制单元10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RAM、ROM以及专用的硬件电路等构成,负责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以及阴影修正部101。
控制部100与原稿读取装置6、操作部47、读取单元164、读取单元622、图像存储器32、图像形成部12、定影部13、驱动马达70、传真通信部71、网络接口部91以及HDD92等连接,进行这些各部的控制。
阴影修正部101根据利用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得到的阴影修正值,对读取单元622进行的原稿的读取动作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阴影修正。
控制单元10通过依据安装在HDD92的图像处理程序工作,作为控制部100、以及阴影修正部101发挥作用。但是,该控制部100以及阴影修正部101可以不依据控制单元10的图像处理程序工作,可以分别通过硬件电路构成。以下只要未特别说明,各实施形态相同。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阴影修正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阴影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作为第一实施形态涉及的阴影修正处理的前提,通过读取单元622进行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时,通过控制部100将该读取动作取得的白色基准数据作为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容纳在图像存储器32。
这里,假设通过定位构件623完成将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第一读取位置。控制部100使读取单元622读取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即紧靠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状态下的白色基准构件621。控制部100将读取单元622进行的读取动作取得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容纳在图像存储器32(S1)。然后,操作者通过定位构件623将白色基准构件621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完成该第二读取位置的定位后,原稿读取装置6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进入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
控制部100通过读取单元622读取运送至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原稿(S2)。
阴影修正部101原封不动地利用容纳在图像存储器32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对通过读取单元622逐个主扫描行读取原稿得到的各原稿图像进行阴影修正(S3)。
在结束对通过读取单元622逐个主扫描行读取原稿得到的各原稿图像的全部进行阴影修正时,该阴影修正处理结束。
根据该第一实施形态,定位构件623可以将通过读取单元622读取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位置,定位在与接触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原稿相同位置的上述第一读取位置、和在垂直于该表面620a的方向上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相隔用于在接触玻璃620与白色基准构件621之间通过原稿的原稿通过间隔S的位置的第二读取位置。即,定位构件623可以将白色基准构件621选择性地定位在上述第一读取位置和第二读取位置中任一個。
而且,通过读取单元622读取上述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可以在与原稿读取时相同的环境下进行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将得到的白色基准数据作为初期基准白色数据,用于阴影修正。即,根据本第一实施形态,可取得对通过读取单元622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实现更良好的阴影修正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
另外,本第一实施形态中,在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取得后,可以通过读取单元622进行读取第二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动作,得到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可以在接触玻璃620与白色基准构件621之间确保基本上可以传送原稿的原稿通过间隔。
根据本第一实施形态,将读取相对于上述接触玻璃620与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相同的环境下的白色基准构件621而得到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用于阴影修正,可以降低在通过读取单元622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上出现浓度不均的可能性,保证通过读取单元622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浓度均匀。
因而,根据本第一实施形态,可取得对通过读取单元622的读取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实现更加良好的阴影修正的阴影修正用的白色基准数据。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7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内部构成的功能框图。对于与第一实施形态中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要素相同的要素,省略说明。
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阴影修正部101、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差分值计算部104、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以及差分判断部106。
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计算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明亮度)的平均值。
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计算读取单元622进行的第二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而取得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明亮度)的平均值。
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通过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计算出的平均值与通过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计算出的平均值之差分值。这里的差分值是指因在第一读取位置和第二读取位置上与光源(读取单元622的LED)的距离相差原稿通过间隔S而产生的光量差,是因与光源的距离相差S造成的。
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将通过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出的差分值、与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明亮度)进行合计,对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修正。
差分判断部106判断通过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出的差分值是否超出预先确定的基准差分值。
在通过差分判断部106判断出差分值超出基准差分值时,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依据差分值对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修正。
阴影修正部101利用基于通过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修正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和通过读取单元622进行的第二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取得的白色基准数据得到的阴影修正值,对读取单元622读取取得的原稿图像进行阴影修正。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阴影修正处理进行说明。图8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形态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阴影修正处理的流程图。此外,省略对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的处理进行说明。
本第二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假设已经取得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32(S11)。另外,假设通过操作者完成定位构件623执行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第二读取位置的定位。
然后,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计算出该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该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的平均值(S12)。
读取单元622进行第二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读取动作(S13)。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计算出S13中读取白色基准构件621取得的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的平均值(S14)。接着,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出S12中通过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计算出的平均值与S14中通过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计算出的平均值之差分值(S15)。
差分判断部106判断该差分值是否超出预先确定的基准差分值(S16)。在判断该差分值超出基准差分值的情况下(S16中为“是”),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依据差分值对该时间点容纳在图像存储器32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修正(S17)。然后,通过阴影修正部101利用该修正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与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地进行阴影修正。
而在S16中,通过差分判断部106判断出差分值没有超出基准差分值的情况下(S16中为“否”),结束处理。即,不对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修正。
初期白色基准数据是光源在使用初期状态下或在特定温度时光源点亮的状态下取得的数据,受机器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照明的光量变化、周围温度变化造成的光量变化的影响,根据本第二实施形态,以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2计算出的平均值与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103计算出的平均值之差分值修正初期白色基准数据,抑制上述光量变化的影响。此外,仅在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取得时在第一读取位置读取白色基准构件621,然后白色基准构件621始终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因此,利用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的白色基准构件621实施光量变化修正。
此外,第二实施形态中,在S16中,依据差分值是否超出基准差分值,依据差分值修正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但不限于此,可以不管差分值是否超出基准差分值,都依据差分值修正初期白色基准数据。
此外,第二实施形态中,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将通过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出的差分值与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明亮度)合计,修正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但不限于此,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105可以仅利用差分值计算部104计算出的差分值,通过升降改变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明亮度),调整该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亮度,修正初期白色基准数据。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的形态的构成,可以采用各种的变形。例如,以上对利用定位构件623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定位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图9是显示其他的实施形态涉及的定位构件将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的状态的图。图9中的箭头X表示接触玻璃620的长度方向(读取单元622的主扫描方向)。图9中的箭头Y表示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此外,省略对与利用图4等进行说明的上述实施形态同样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白色基准构件621在第一读取单元622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接触玻璃620的长度方向(X方向)延伸,在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凹部621c。图9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定位在第一读取位置的状态的白色基准构件621。这样,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在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Y方向)被推压弹簧等弹性构件700推压,在紧靠该表面620a的状态下定位。
定位构件624安装在原稿读取装置6的一部分上,如图9所示,构成分别设置在面向白色基准构件62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的一对构件。定位构件624的上部固定在原稿读取装置6的内部。
定位构件624在垂直于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方向(Y方向)上,形成有在与该表面620a相隔预先确定的高度的位置形成的孔部624a。定位构件624分别设置在面向白色基准构件621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在上述长度方向上贯穿定位构件624的孔部624a。
一对定位构件624分别具备贯穿孔部624a且插入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凹部621c的保持构件625。定位构件624通过将保持构件625插入该孔部624a和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凹部621c,凹部621c的高度位置成为面向定位构件624的孔部624a的高度位置(第二读取位置),逆着弹性构件700朝表面620a的推压力,对白色基准构件621进行定位。图9中的实线表示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上状态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外形。
由此,操作者手动将在弹性构件700的推压下紧靠接触玻璃620的表面620a的第一读取位置上的白色基准构件621,移动至与定位构件624的孔部624a与白色基准构件621的凹部621c相同高度的位置,通过将贯穿孔部624a的保持构件625插入凹部621c,定位构件624将白色基准构件621定位在第二读取位置。
此外,利用图1至图9上述各实施形态所示的构成以及处理仅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本发明的构成以及处理不限于此。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趣旨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地知道本发明的各种修正形态和变更形态。另外,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记载的举例说明的实施形态。
Claims (11)
1.一种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装置,其具备:
原稿供应部;
接触玻璃,从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原稿;
白色基准构件,设置在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侧;
第一读取单元,设置在所述接触玻璃的反面侧,经由所述接触玻璃读取接触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的图像或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图像;和
定位构件,将通过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时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选择性地定位在与接触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的原稿相同的位置的第一读取位置和在垂直于该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相隔用于所述原稿通过所述接触玻璃与所述白色基准构件之间的原稿通过间隔的位置的第二读取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所述第一读取位置上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动作时,通过所述定位构件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读取位置,
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通过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的原稿的读取动作时,通过所述定位构件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读取位置。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
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存储部,将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第一读取位置上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动作取得的白色基准数据作为初期白色基准数据进行存储;和
阴影修正部,依据利用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得到的阴影修正值对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原稿的读取动作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阴影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位构件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所述第一读取位置时,使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面紧靠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位构件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所述第二读取位置时,所述原稿供应部沿所述接触玻璃的表面向所述接触玻璃供应所述原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读取通过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的原稿的一面的第二读取单元,
所述第一读取单元内设有读取通过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的原稿的另一面的CIS方式的读取传感器,
通过所述第一读取单元以及所述第二读取单元同时读取由所述原稿供应部供应的原稿的双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定位构件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位置定位在所述第二读取位置时,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读取所述第二读取位置上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反射光,取得该白色基准构件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以用于阴影修正,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计算出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的平均值;
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计算出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第二读取位置上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读取动作取得的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的平均值;
差分值计算部,计算出所述第一光量平均值计算部计算出的平均值与所述第二光量平均值计算部计算出的平均值之差分值;和
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依据所述差分值计算部计算出的差分值,对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的主扫描方向整个范围的多个位置的各光量进行修正;
所述阴影修正部依据利用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修正的初期白色基准数据和所述第一读取单元进行的所述第一读取位置上的所述原稿的读取动作取得的图像数据得到的阴影修正值进行阴影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差分判断部,判断所述差分值计算部计算出的差分值是否超出预先确定的基准差分值;
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修正部在通过所述差分判断部判断出所述差分值超出所述基准差分值时,以所述差分值修正所述初期白色基准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的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所述接触玻璃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在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凸部,在朝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被弹性构件推压,在紧靠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定位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读取位置,
所述定位构件具备分别设置在面向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的一对保持构件,
所述保持构件在面向所述凸部的位置形成有孔部,
通过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凸部嵌入所述一对保持构件的孔部,所述定位构件逆着所述弹性构件的推压力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定位在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在垂直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移动原稿通过间隔的位置的所述第二读取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构件非固定地配置在面向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
在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凸部嵌入所述一对保持构件的孔部而使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读取位置时,在所述弹性构件产生的朝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的推压下,将所述定位构件安装在所述原稿读取装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的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在所述第一读取单元的主扫描方向上延伸的所述接触玻璃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在该长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凹部,在垂直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被弹性构件推压,在紧靠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状态通过所述定位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一读取位置,
所述定位构件安装在所述原稿读取装置的一部分上,构成为分别设置在面向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的一对构件,该定位构件形成有形成在垂直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的方向上与所述接触玻璃表面相隔预先确定的高度的位置的孔部,
所述定位构件分别设置在面向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位置,具备贯穿所述孔部并插入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所述凹部的一对保持构件,
所述白色基准构件逆着所述弹性构件进行的推压力,在其凹部的配置位置移动至面向所述定位构件的所述孔部的高度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保持构件通过贯穿所述定位构件的所述孔部并插入所述白色基准构件的凹部,将所述白色基准构件定位在所述第二读取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34615 | 2014-06-30 | ||
JP2014134615A JP6025782B2 (ja) | 2014-06-30 | 2014-06-30 |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2379A true CN105282379A (zh) | 2016-01-27 |
CN105282379B CN105282379B (zh) | 2018-07-24 |
Family
ID=5493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672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2379B (zh) | 2014-06-30 | 2015-06-29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25800B2 (zh) |
JP (1) | JP6025782B2 (zh) |
CN (1) | CN10528237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5331A (zh) * | 2016-09-16 | 2018-03-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CN107920179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佳能株式会社 |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47524A1 (ja) * | 2015-03-19 | 2016-09-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WO2016157728A1 (ja) * | 2015-03-27 | 2016-10-06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6344330B2 (ja) * | 2015-07-29 | 2018-06-2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895271B2 (ja) * | 2017-02-24 | 2021-06-30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284A (zh) * | 2008-03-25 | 2009-09-3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CN102055883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US20140139895A1 (en) * | 2012-11-22 | 2014-05-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3196A (en) * | 1987-04-09 | 1990-01-0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JP2809627B2 (ja) * | 1987-07-22 | 1998-10-15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読取装置 |
JPH02145085A (ja) * | 1988-11-25 | 1990-06-04 | Fuji Xerox Co Ltd | フィルム画像読取装置 |
JPH10215352A (ja) * | 1997-01-29 | 1998-08-11 | Minolta Co Ltd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JP2002209071A (ja) * | 2001-01-11 | 2002-07-26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US6771397B2 (en) * | 2001-03-12 | 2004-08-0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reader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215231B2 (ja) * | 2001-05-21 | 2009-0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918479B2 (ja) * | 2001-09-11 | 2007-05-2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の基準データ設定方法及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JP2004112010A (ja) * | 2002-09-13 | 2004-04-08 | Canon Inc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4260446B2 (ja) * | 2002-09-17 | 2009-04-30 |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4310143B2 (ja) * | 2003-07-25 | 2009-08-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283649B2 (ja) | 2003-11-26 | 2009-06-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544462B2 (ja) * | 2005-02-28 | 2010-09-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原稿読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35824B2 (ja) * | 2005-10-26 | 2011-02-2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4270249B2 (ja) * | 2006-08-31 | 2009-05-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読み取り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4858407B2 (ja) * | 2006-11-27 | 2012-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8147816A (ja) * | 2006-12-07 | 2008-06-2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EP1988702B1 (en) * | 2007-04-30 | 2016-01-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device |
US7796310B2 (en) * | 2007-10-31 | 2010-09-14 |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s well as storage medium |
JP4913075B2 (ja) * | 2008-01-16 | 2012-04-11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US8310741B2 (en) * | 2009-02-27 | 2012-11-13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868261B2 (ja) * | 2009-06-01 | 2012-02-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0288151A (ja) * | 2009-06-12 | 2010-12-24 | Kyocera Mita Corp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652063B2 (ja) * | 2010-09-02 | 2015-0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方法 |
JP5712555B2 (ja) * | 2010-10-21 | 2015-05-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1436B2 (ja) * | 2011-06-30 | 2014-04-2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287943B2 (ja) * | 2011-06-30 | 2013-09-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3030937A (ja) * | 2011-07-27 | 2013-02-07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5905715B2 (ja) * | 2011-12-19 | 2016-04-20 |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
JP5899970B2 (ja) * | 2012-01-31 | 2016-04-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白基準データ異常判定プログラム |
JP5740361B2 (ja) * | 2012-07-27 | 2015-06-2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236328A (ja) * | 2013-05-31 | 2014-12-1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
JP6047528B2 (ja) * | 2014-08-27 | 2016-12-2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4
- 2014-06-30 JP JP2014134615A patent/JP602578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6-26 US US14/751,360 patent/US952580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6-29 CN CN201510367291.2A patent/CN1052823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284A (zh) * | 2008-03-25 | 2009-09-30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CN102055883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US20140139895A1 (en) * | 2012-11-22 | 2014-05-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35331A (zh) * | 2016-09-16 | 2018-03-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US10447890B2 (en) | 2016-09-16 | 2019-10-1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ith shading correction |
CN107920179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佳能株式会社 |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
US10477051B2 (en) | 2016-10-07 | 2019-11-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ading kit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82379B (zh) | 2018-07-24 |
JP2016012879A (ja) | 2016-01-21 |
US20150381854A1 (en) | 2015-12-31 |
US9525800B2 (en) | 2016-12-20 |
JP6025782B2 (ja)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2379A (zh)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8237997B2 (en) | Image read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
CN103379250B (zh)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US906931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fixing temperature | |
JP4948291B2 (ja) | 原稿読取装置 | |
JP201619177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US9197776B2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57060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1106113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10250773B2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method of adjusting distance between document and light receiving sensor in the device, and distance adjustment program | |
US10893159B2 (en) |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7362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111906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219421A (zh)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方法 | |
JP5216691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09355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
US8570617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reading adjustment document used for image adjustmen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adjustment document used i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JP543933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7034585A (ja) | 発光量制御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発光量制御プログラム | |
US9998630B2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ixel value correction based on estimated image data of non-reading region | |
US899503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
JP5162205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17983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透過率推定方法 | |
JP524179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7716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