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113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1133A
CN111061133A CN201910937191.7A CN201910937191A CN111061133A CN 111061133 A CN111061133 A CN 111061133A CN 201910937191 A CN201910937191 A CN 201910937191A CN 111061133 A CN111061133 A CN 111061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tatus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71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3655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82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1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1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2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splay device, e.g. CRT or LCD monit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extracting light out both the major surfaces of the light gu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提高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图像形成装置(10)包含状况显示部(60)。状况显示部(60)设置于比触摸面板显示器(50)靠里侧且包含操作单元(18)的横向宽度的范围内。状况显示部(60)使来自作为光源的LED(620、622、624)与LED(620、622、624)的光透射并向外部出射的出射部。滤光器(68)具有上下方向的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例如包括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已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操作部设置有节能转换键,并且与节能转换键邻接地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发光二极管点亮或闪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743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操作部的上表面,操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人容易视觉辨认出发光二极管,但对于位于远离图像形成装置的场所的人来说难以视觉辨认出发光二极管,从而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即,能够提高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是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侧且至少具有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操作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于触摸面板显示器的里侧的状况显示部。状况显示部包括光源及将来自光源的光向外部出射的出射部。出射部包含使来自光源的光在上下方向上朝不同的可视觉辨认方向出射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第二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图像读取部,状况显示部设置于图像读取部的壳体的前表面侧。
第三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状况显示部以与触摸面板显示器相向的方式设置。
第四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出射部包括:使来自光源的光扩散的光扩散构件,及使来自光扩散构件的光透射并向外部出射的滤光器,光扩散构件配置于从光源到滤光器之间的导光路径中的比光源与滤光器的中间点靠该滤光器侧。
第五发明是从属于第四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形成导光路径的导光路径形成构件,导光路径形成构件以导光路径的横向宽度随着从光源朝向光扩散构件而扩大的方式形成。
第六发明是从属于第一发明至第五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第一面随着向下而向里侧倾斜,第二面随着向上而向里侧倾斜。
第七发明是从属于第六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第一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面的面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的视觉辨认性。
本发明的所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根据参考附图进行的以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而更加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从正面斜上方观察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正面上方观察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A)是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4(B)是状况显示部的分解图。
图5是从侧面观察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时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时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例中的状况显示部的周边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状况显示部的发光模式的例子的图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在图像形成部12与图像读取部14之间形成体内排纸部16的体内排纸型图像形成装置,且包括作为单独单元而设置于图像读取部14的前表面侧的操作单元18。如后述那样,图像形成装置10基于由图像读取部14读取的图像数据等,在规定的用纸(记录介质)上形成多色或单色的图像,并将形成图像的用纸排出至体内排纸部16。该第一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是具有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及传真功能等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另外,本发明中,将与用户的站立位置相向的面,即供操作单元18设置侧的面作为前表面(正面)来规定图像形成装置10及其构成构件的前后方向(进深方向),图像形成装置10及其构成构件的左右方向(横向)以从用户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规定。
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基本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图像形成部12、及设置于图像形成部12的上方的图像读取部14。
图像形成部12的壳体包含形成于右侧上部的第一连结壳体12a及形成于里侧上部的第二连结壳体12b,由这些第一连结壳体12a及第二连结壳体12b支撑图像读取部14。由此,在图像读取部14的下表面侧形成有收容已形成图像的用纸的体内空间即体内排纸部16。而且,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的前表面24c位于比图像形成部12的壳体前表面靠后方处,第一连结壳体12a的前表面成为下端比上端更向前方突出的向上的倾斜面。
图像形成部12具备曝光单元、显影器、感光鼓、带电器、中间转印带、转印辊及定影单元等。图像形成部1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从配置于其下方的供纸匣20等搬送而来的用纸上形成图像。即,图像形成部12利用带电器及曝光单元等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鼓上,利用显影器并通过碳粉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而且,利用中间转印带及转印辊等将形成于感光鼓上的碳粉像转印到用纸,并利用定影单元将转印到用纸的碳粉像热定影。然后,将已形成图像的用纸从形成于第一连结壳体12a的排纸口(未图示)排出到体内排纸部16。另外,用于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数据是由图像读取部14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等。
另外,虽省略详细说明,但图像形成部12具备彩色打印功能,针对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每种颜色具备四个感光鼓、四个带电器、四个显影器、四个中间转印带、四个转印辊、四个清洁装置等。而且,构成针对每种颜色,包含感光鼓、带电器、显影器、中间转印带、转印辊、清洁装置的图像形成站。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0是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部12中,每种颜色的图像形成站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列配置。
图像读取部14包括壳体24,该壳体24在上表面具有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原稿载置台。该壳体24内设置有光源、多个反射镜、成像透镜及线传感器等。图像读取部14利用光源来曝光原稿表面,并利用多个反射镜将从原稿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引导到成像透镜。然后,利用成像透镜使反射光在线传感器的受光元件成像。线传感器中,检测出在受光元件成像的反射光的亮度或色度,生成基于原稿表面的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线传感器,使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等。
体内排纸部16中,底面及顶面被图像形成部12的壳体及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划分,右侧面及背面被第一连结壳体12a及第二连结壳体12b划分。即,体内排纸部16的前表面侧及左侧面侧开口。而且,在体内排纸部16设置有接收从排纸口排出的已形成图像的用纸的排纸托盘26。
而且,在图像读取部14的上表面,经由配置于里侧的铰链等开闭自如地安装有原稿按压盖30。在该原稿按压盖30设置有ADF(自动原稿馈送装置)34,其自动地将载置于原稿载置托盘32的原稿逐张自动地供给至图像读取部14的图像读取位置。
进而,该第一实施例中,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具有向比原稿按压盖30的前表面更前方突出的壳体突出部24a。即,壳体24的前端部向比原稿按压盖30的前表面更前方突出。而且,在该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的前表面侧设置有操作单元18。稍后将说明操作单元18及壳体突出部24a的具体构成。
而且,虽省略图示,但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规定位置设置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位的动作的控制部。控制部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及存储器等,根据用户对操作单元18的输入操作等,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位发送控制信号,使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各种动作。
进而,有时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中设置有用于安装各种记录介质的安装部(例如驱动器及存储器插槽)。各种记录介质是光盘(例如CD-R(Compact Disc Recordable:可录光盘)、DVD-R(Digital Versatile Disc Recordable:可写入光盘)及BD-R(Blu-ray DiscRecordable:蓝光光盘)等)及闪速存储器(例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SD(Secure Digital:安全数字)存储卡及记忆棒等)等。其中,光盘安装于驱动器。而且,闪速存储器安装于存储器插槽。
然后,对操作单元18及安装该操作单元18的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的前端部(壳体突出部24a)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操作单元18形成为横长的大致矩形板状。操作单元18的横向宽度(左右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例如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的横向宽度的约一半程度的大小,操作单元18配置于壳体24的前表面右侧。然而,操作单元18的大小能够根据要搭载的触摸面板显示器50的大小等来适当地变更,不作特别限定。而且,操作单元18设置成向前侧略微向下倾斜,使得用户可容易地看到其上表面。在该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设置有触摸面板显示器50及主页键52。
而且,近距离通信部56内置于触摸面板显示器50中。该近距离通信部56例如是NFC读取器/写入器,由控制部、存储部及天线构成,可根据ISO/IEC18092等通信标准(所谓的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等通信标准等收发数据。而且,近距离通信部56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与IC卡、智能电话或功能电话等外部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触摸面板显示器50是在液晶显示面板层叠模拟电阻膜等而构成的触摸面板一体型液晶显示装置,且设置在操作单元18的除上表面的周缘及右侧区域外的区域。该第一实施例中,使用静电电容方式作为触摸面板显示器50的触摸位置的检测方式。然而,也可适当地使用红外线截断检测方式、表面声波方式及电阻膜方式等其他公知方式。该触摸面板显示器50中显示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设定或印刷指示等的软键及消息等。作为一例,触摸面板显示器50中显示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10可执行的各种动作模式中选择所期望的动作模式的主页画面。
主页键52是基于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用户操作的静电电容式硬键,且设置于触摸面板显示器50的右侧区域。主页键52是用于指示向主页画面转换的键,当用户按下主页键52时,触摸面板显示器50中显示主页画面。
另外,软键是指作为软件在画面上再现的键。另一方面,硬键是作为物理装置设置的键(按钮)。
而且,操作单元18能够改变相对于图像读取部14的倾斜角度。操作单元18基本上配置于向前侧略微向下倾斜的状态(例如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10度)的基本位置,但当诸如轮椅使用者具有低视线的用户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0时,以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更加朝向前表面侧的方式适当地改变倾斜角度,以匹配用户的视线。该第一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8通过用户手动操作,能够从各图所示的基本位置到与第一连结壳体12a的前表面大致平行的位置,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部44(参照图5)为中心转动。
另一方面,图像读取部14的壳体24的前端部即壳体突出部24a的上表面24b设为与原稿载置台平行的面,即水平面。而且,在壳体突出部24a的上表面24b与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台阶,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配置于比壳体突出部24a的上表面24b低的位置。
而且,壳体突出部24a的前表面(即壳体24的前表面)24c设为随着朝向下方而进入里侧的向下的倾斜面。进而,在壳体突出部24a的前表面24c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凹部。而且,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后端位于比形成在壳体突出部24a的前表面24c的倾斜面的上端更靠里侧处,且操作单元18的后端部沉入到壳体突出部24a的倾斜面的下方。进而,操作单元18的上表面后端位于比形成在壳体突出部24a的前表面24c的凹部的上端靠里侧处,操作单元18的后端部沉入到壳体突出部24a的凹部的下方(或进入凹部的内部)。
而且,该第一实施例中,对于该壳体突出部24a的上表面24b设置电源键54。电源键54是基于机械触点状态的切换来检测用户操作的机械式硬键,且是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源的接通/断开的操作键。电源键54设置于比触摸面板显示器50靠里侧且操作单元18的横向宽度的范围内。更具体来说,电源键54设置于壳体突出部24a的上表面24b的右侧端部,且电源键54与设置于操作单元18的作为硬键的主页键52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
进而,在壳体突出部24a的前表面24c设置有状况显示部60。以下,参照图2至图6等对状况显示部60及其周边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图2至图6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图像读取部14。
如图2至图6所示,状况显示部60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为横长,设置于比触摸面板显示器50靠里侧且包含操作单元18的横向宽度的范围内。即,状况显示部60设置成与操作单元18(触摸面板显示器50)相向。这可以说是状况显示部60设置于操作单元18的正后方。而且,状况显示部60设置于壳体突出部24a的凹部的上方。
如图4至图6所示,状况显示部60包含基板62、导光路径形成构件64、光扩散构件66及滤光器68。由光扩散构件66、或者光扩散构件66以及滤光器68来构成出射部。
基板62是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大致矩形状的板构件。在该基板62的前表面侧的表面设置有作为状况显示部60的光源的LED620、622、624。即,LED620、622、624隔着基板62支撑于图像形成装置10。
LED620、622、624可以是单色发光的LED,也可以是能够切换发光色的LED。LED620配置于基板62的左端部,LED622配置于基板62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LED624配置于基板62的右端部。然而,LED622设置有多个。该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有五个LED622。五个LED622隔开规定间隔在横向上排列配置。
导光路径形成构件64是构成壳体突出部24a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导光路径P的构件,该导光路径P用于将来自LED620、622、624的光向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引导。更详细来说,导光路径P形成于LED620、622、624与光扩散构件66之间。然而,导光路径P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且从前表面侧观察时左右方向的尺寸(宽度)大且上下方向的尺寸(高度)小的横长的大致筒状的空间。
而且,导光路径形成构件64具有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将导光路径P左右分隔的边界壁626、628。其中,边界壁626设置于LED620与LED622之间,边界壁628设置于LED622与LED624之间。
因此,导光路径P通过边界壁626、628而分隔为边界壁626与边界壁628间的空间(第一导光路径P1)、比边界壁626靠左侧的空间(第二导光路径P2)、及比边界壁628靠右侧的空间(第三导光路径P3)。
第一导光路径P1、第二导光路径P2及第三导光路径P3各自在从前表面侧观察的情况下,为横长的大致筒状的空间。而且,第一导光路径P1是用于将来自五个LED622的光引导到光扩散构件66的空间,第二导光路径P2是用于将来自LED620的光引导到光扩散构件66的空间,第三导光路径P3是用于将来自LED624的光引导到光扩散构件66的空间。
然而,如图6所示,边界壁626具有随着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而向右方向倾斜的倾斜面626a,边界壁628具有随着从前表面侧朝向背面侧而向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628a。而且,第一导光路径P1的左侧面由倾斜面626a划分,第一导光路径P1的右侧面由倾斜面628a划分。因此,第一导光路径P1构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横向宽度)随着从背面侧(LED622侧,即光源侧)朝向前表面侧(滤光器68侧或光扩散构件66侧)而连续扩大。
光扩散构件66是板状构件,以覆盖第一导光路径P1、第二导光路径P2及第三导光路径P3的前表面侧的开口的方式设置。而且,光扩散构件66在前后方向(进深方向)上配置于比LED620、622、624与滤光器68的中间点靠滤光器68侧。即,光扩散构件66配置于比LED620、622、624到光扩散构件66之间的导光路径P的中间点靠滤光器68侧。
该光扩散构件66例如是光扩散片,当来自LED620、622、624的光入射时,光入射的部分及其周边发光。即,光扩散构件66在来自LED620、622、624的光入射的情况下,作为面状发光体发挥功能。光扩散片例如是0.5mm厚的树脂片,作为该光扩散片,能够使用表面经过凹凸处理的片,或者,内部含有光扩散性微粒子的片等。
滤光器68由能够使光透射的光透射性材料形成,使来自光扩散构件66的光,即来自LED620、622、624的光透射并向状况显示部60的外部出射。该滤光器68优选使用着色为黑色或灰色等的烟雾过滤器,使得LED620、622、624的形状不能从外部直接识别。
而且,滤光器68具有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以上下方向的角度互不相同的方式形成。即,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形成为使来自光扩散构件66的光在上下方向上朝不同的可视觉辨认方向出射。
具体来说,第一面68a随着向下而向里侧倾斜,第二面68b随着向上而向里侧倾斜。即,滤光器68的前表面侧的表面中的朝向斜下方的下侧的面为第一面68a,朝向斜上方的上侧的面为第二面68b。该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面68a的上方设置有第二面68b,第一面68a的上端部与第二面68b的下端部连结。即,滤光器68形成为在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向背面侧(后方)开放的大致V字形剖面。而且,第一面68a的面积大于第二面68b的面积。进而,第一面68a的前表面投影面积大于第二面68b的前表面投影面积。另外,前表面投影面积是指从正面观察时的面积。
进而,如图2、图3及图4(B)所示,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为相对于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凹陷。由此,能够增大第二面68b中的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平坦部分的宽度。即,能够使平面部分在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处增大。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例的状况显示部6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当LED622被点亮时,五个LED622可同时被点亮,也可五个LED622中的一部分被点亮。另外,当多个LED622中的一部分被点亮时,可不仅一部分LED622被点亮,还可多个LED622从左或从右依次被点亮,或者可从两端部朝向中央依次被点亮,或者可从中央朝向两端部依次被点亮。因LED622设置有多个,所以能够实现各种发光表现。
例如,当五个LED622中的一部分被点亮时,光扩散构件66在被点亮的LED622的正面部分及其周边发光。而且,当五个LED622全部被点亮时,光扩散构件66在五个LED622的正面部分,即第一导光路径P1的正面部分及其周边发光。即,当LED622被点亮时,光扩散构件66的中央部发光。如所述那样,光扩散构件66的光透射滤光器68而向外部出射,因而当LED622被点亮时,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前表面侧)看,状况显示部60的中央部正发光。
当LED620被点亮时,LED620的正面部分,即第二导光路径P2的正面部分及其周边发光。即,当LED620被点亮时,光扩散构件66的左端部发光。因此,当LED620被点亮时,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看,状况显示部60的左端部正发光。
当LED624被点亮时,LED620的正面部分,即第三导光路径P3的正面部分及其周边发光。即,当LED624被点亮时,光扩散构件66的右端部发光。因此,当LED624被点亮时,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看状况显示部60的右端部正发光。
然而,LED620、622、624的点亮/熄灭是根据从控制部发送的控制信号来切换的。控制部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动作状况来控制LED620、622、624的点亮/熄灭。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10接收到FAX数据时,接收到从外部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时等,LED620点亮,在数据接收完成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2分钟),LED620点亮或闪烁。
LED624在发生规定错误时点亮或闪烁。发生规定错误时是例如当供纸匣20的用纸用完(即缺纸)时或者图像形成部12中发生用纸滞留(即卡纸或堵塞)时等。而且,当向供纸匣20补充(补给)用纸或取出滞留的用纸而消除错误时,LED624熄灭。
LED622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况或根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而点亮或闪烁。然而,所述LED620或LED624会因其点亮或闪烁的原因以外的原因而点亮或闪烁。另外,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例如包括对触摸面板显示器50中显示的软键的触摸操作,按下主页键52及电源键54等硬键的操作,以及将作为通信对象的外部终端保持在近距离通信部56上的操作等。
例如,根据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使LED622点亮的情况是使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情况、在用于安装记录介质的安装部中安装记录介质的情况、近距离通信部56中与外部终端之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等、有对操作单元18的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况使LED622点亮的情况是执行画质调整处理的情况及执行碳粉补给的情况等。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电源接通/断开的情况是由用户来操作电源键54的情况。在安装部安装记录介质的情况是USB存储器安装在存储器插槽中的情况。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是将IC卡或便携式终端等保持在(接触)近距离通信部56的情况。有规定的用户操作的情况是操作主页画面中显示的用于选择复印、FAX、扫描仪等功能的键(例如复印键)的情况。画质调整处理是将碳粉图像转印至图像形成部12的感光鼓或中间转印带上,且根据该碳粉图像的浓度调整显影偏差的处理。执行碳粉补给是当碳粉用完而维修人员或管理人员更换新碳粉匣时从碳粉匣向显影器补给碳粉。
图8是表示状况显示部60的发光模式的图解图。另外,图8中示意性表示状况显示部60中的五个LED622的每一个所对应的部分。如所述那样,LED622设置有五个,因而如图8所示,能够表现出错开五个LED622各自的点亮/熄灭时机的多个发光模式。例如,发光模式1中,五个LED622随机点亮后,一起点亮,然后一起熄灭。发光模式2中,五个LED622一起点亮,随机熄灭。然而,发光模式2中,当五个LED622点亮时,以中央的LED622变得最明亮且两端的LED622变得最暗的方式,调节(设定)各LED622的发光量(亮度)。发光模式3中,首先中央的LED622点亮,经过规定时间后,中央的LED622熄灭,中央的LED622的两侧的LED622点亮。虽省略图示,但进而在经过规定时间后,中央的LED622的两侧的LED622熄灭,两端的LED622点亮,然后,所有LED622熄灭。即,发光模式3所示的例子中,看上去光从中央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发光模式4中,五个LED622一起点亮,然后,五个LED622在相同的时机缓慢熄灭。发光模式5中,首先,左端的LED622点亮,在经过规定时间后,左端的LED622熄灭,其右侧的LED622点亮。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右端的LED622点亮为止,且在从右端的LED622点亮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所有LED622熄灭。即,发光模式5所示的例子中,看上去光从左端朝向右端移动。另外,发光模式1至5为一例,能够采用经过修改的其他发光模式。
这样,状况显示部60中能够表现出多个发光模式,因而当LED622被点亮时,可根据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或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况,即LED622点亮的原因来改变发光模式。
另外,LED620、622、624因各自点亮的目的不同,所以优选各自的发光色不同。例如,LED620的发光色设为绿色,LED622的发光色设为蓝色,LED624的发光色设为红色。
而且,在LED620或LED624点亮的状况及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况使LED622点亮的状况下(执行画质调整处理时及执行碳粉补给时),认为用户(使用者)经常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0。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从第一面68a发出的光容易视觉辨认出LED620或LED624正在点亮。
进而,在根据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用户操作使LED622点亮的状况下,认为用户位于触摸面板显示器50的前方。该情况下,用户能够利用从第二面68b发出的光容易视觉辨认出LED622正在点亮。
根据第一实施例,状况显示部60的滤光器68具有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该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形成为使来自光扩散构件66的光在上下方向上朝不同的可视觉辨认方向出射,因而,能够从第一面68a及第二面68b中的任一个确认状况显示部60正在点亮。因此,能够提高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状况显示部60设置成与操作单元18(触摸面板显示器50)相向,使得其位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人的视线方向的正面侧,而容易进入操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人的有效视野。因此,操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人在操作操作单元18时容易识别出状况显示部60正在点亮。
进而,根据第一实施例,因在LED620、622、624与滤光器68之间设置有光扩散构件66,所以能够在不显著降低亮度的情况下增大发光范围,能够提高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光扩散构件66配置于比LED620、622、624与滤光器68的中间点靠滤光器68侧,因而能够提高光扩散构件66中发光部分的亮度,能够提高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导光路径P1构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随着从光源侧朝向前表面侧而连续扩大,因而能够增大LED622被点亮时的发光范围,能够提高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进而,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面68a形成为随着向下而向里侧倾斜,且朝向斜下方。因此,第一面68a能够从位于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人向视线方向(大致水平方向)出射光。因此,位于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人容易通过第一面68a确认状况显示部60正在点亮。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面68b形成为随着向上而向里侧倾斜,且朝向斜上方。因此,第二面68b能够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的人向视线方向(从上向下的方向)出射光。因此,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0的人容易通过第二面68b确认状况显示部60正在点亮。
而且,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一面68a的面积大于第二面68b的面积,且第一面68a的前表面投影面积大于第二面68b的前表面投影面积,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来自位于远离图像形成装置10的场所的人的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除部分改变状况显示部60的构成以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例中的状况显示部60的周边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例中,导光路径形成构件64具有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将导光路径P左右分隔的多个边界壁630。
其中,在多个LED622之间逐个地设置边界壁630。即,该第二实施例中,在五个LED622之间设置有四个边界壁630。
因此,第一导光路径P1被多个边界壁630分隔为与五个LED622的每个对应的五个空间。即,形成与五个LED622的每个对应的导光路径。
根据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能够提高用于将装置的状况报告给使用者的状况显示部60的视觉辨认性。
另外,所述实施例中列举的具体形状等为一例,能够根据实际产品来适当变更。
而且,所述实施例中,为了扩大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平面部分,使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相对于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凹陷,但无需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使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相对于第二面68b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突出。
进而,所述实施例中,在第一面68a的上方设置第二面68b,但无需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在第一面68a的下方设置第二面68b。该情况下,第一面68a的下端部与第二面68b的上端部连结。即,滤光器68形成为当从左右方向观察时向前表面侧(前方)开放的大致V字形剖面。
附图标记说明
10 图像形成装置
12 图像形成部
14 图像读取部
18 操作单元
24 图像读取部的壳体
24a 壳体突出部
24b 壳体突出部的上表面
24c 壳体突出部的前表面
30 原稿按压盖
50 触摸面板显示器
52 主页键
54 电源键
60 状况显示部
620、622、624 LED
64 导光路径形成构件
66 光扩散构件
68 滤光器
P 导光路径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表面侧且至少具有触摸面板显示器的操作单元,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于所述触摸面板显示器的里侧的状况显示部,
所述状况显示部包括光源及将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向外部出射的出射部,
所述出射部包含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在上下方向上朝不同的可视觉辨认方向出射的第一面及第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图像读取部,
所述状况显示部设置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壳体的前表面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况显示部以与所述触摸面板显示器相向的方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部包括: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扩散的光扩散构件以及使来自所述光扩散构件的光透射并向外部出射的滤光器,
所述光扩散构件配置于从所述光源到所述滤光器之间的导光路径中的、比所述光源与所述滤光器的中间点靠该滤光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形成所述导光路径的导光路径形成构件;
所述导光路径形成构件以所述导光路径的横向宽度随着从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光扩散构件而扩大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随着向下而向里侧倾斜;
所述第二面随着向上而向里侧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面的面积。
CN201910937191.7A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10611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5570.XA CN116382049A (zh)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5503 2018-10-17
JP2018195503A JP7137435B2 (ja) 2018-10-17 2018-10-17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5570.XA Division CN116382049A (zh)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1133A true CN111061133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28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5570.XA Pending CN116382049A (zh)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910937191.7A Pending CN111061133A (zh)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5570.XA Pending CN116382049A (zh) 2018-10-17 2019-09-2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5643B2 (zh)
JP (3) JP7137435B2 (zh)
CN (2) CN1163820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157A (zh) * 2020-07-23 2022-0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13259A (ja) * 2021-01-25 2022-08-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5151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3812A (ja) * 1992-07-24 1994-02-18 Ricoh Co Ltd 複写機の表示部
JP3783966B2 (ja) * 1995-05-31 2006-06-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方法
JP2002374380A (ja) 2001-06-15 2002-1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76248A (ja) * 2001-06-19 2003-03-14 Canon Inc 分離操作部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JP3599022B2 (ja) * 2002-01-10 2004-12-0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493525B2 (ja) * 2005-03-10 2010-06-30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表裏一体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該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小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表裏一体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輝度バランス調整方法
TWI308979B (en) * 2005-11-03 2009-04-21 Innolux Display Corp Dual pane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display performance thereof
JP2008242170A (ja) * 2007-03-28 2008-10-09 Kyocera Mita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321B2 (ja) 2007-08-16 2012-06-0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57322B2 (ja) * 2008-05-26 2011-03-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一体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20100177889A1 (en) 2009-01-15 2010-07-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encryption process control method
JP2012010137A (ja) * 2010-06-25 2012-01-1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8750740B2 (en) * 2011-01-24 2014-06-10 Xerox Corporation Auto-positioning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user activity
JP5777019B2 (ja) 2011-03-14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の発光部構造、それを用いた機器、画像形成装置
JP5787232B2 (ja) * 2012-08-29 2015-09-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ledを用いた消耗材の残量通知方法
JP2014051381A (ja) * 2012-09-10 2014-03-20 Sanei Electric Inc ベ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6525578B2 (ja) 2014-12-22 2019-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15721B2 (ja) * 2015-07-24 2019-05-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646400B2 (ja) 2015-10-20 2020-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70366689A1 (en) * 2016-06-20 2017-12-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multifunction device status information using light projection on a multifunc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5151A (zh) * 2012-04-04 2013-10-2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3157A (zh) * 2020-07-23 2022-01-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11902481B2 (en) 2020-07-23 2024-0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2942B2 (ja) 2023-12-21
JP7137435B2 (ja) 2022-09-14
CN116382049A (zh) 2023-07-04
JP7469548B2 (ja) 2024-04-16
JP2020062792A (ja) 2020-04-23
US10845643B2 (en) 2020-11-24
JP2022171667A (ja) 2022-11-11
JP2023179481A (ja) 2023-12-19
US20200124916A1 (en) 2020-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0294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4696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68847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ize of document
CN10248742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00034B (zh)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US9392137B2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803150B2 (en)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3647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106485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31178A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複写機
US9438752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irt at a document reading position
CN113973157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06485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90181861A1 (en) Operation un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the same
JP20210192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333416A (ja) カラートナー濃度検知装置及びこのカラートナー濃度検知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3667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isplays warning message when destination of part does not coincide with destination of apparatus body
US2023013828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635463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51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