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0179A -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920179A CN107920179A CN201710912814.6A CN201710912814A CN107920179A CN 107920179 A CN107920179 A CN 107920179A CN 201710912814 A CN201710912814 A CN 201710912814A CN 107920179 A CN107920179 A CN 1079201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ite reference
- reading
- original copy
- reading devic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Aligning or positioning related to hand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04N1/4072—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dependent on the contents of the orig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7—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 H04N1/4076—Control or modification of tonal gradation or of extreme levels, e.g. background level dependent on references outside the pi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该读取套件包括:读取装置,其配置成在预定读取位置读取沿预定方向传送的原稿的图像;和白色基准片,其包括待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白色基准部分和待与定位部件接合的被接合部分。通过将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所述白色基准部分布置在所述预定读取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读取设备和读取套件,图像读取设备配置成读取形成在原稿上的图像(下文称作“原稿图像”),读取套件包括图像读取设备的读取单元和白色基准片。
背景技术
复印机和多功能打印机包括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提出了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配置成每次读取原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两者,从而高速读取原稿图像并且减少或者防止由于原稿传送而对原稿的损坏。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151478中,公开了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包括第一读取单元和第二读取单元,并且能够每次读取原稿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两者,第一读取单元配置成读取原稿的一个表面,第二读取单元配置成读取原稿的另一个表面。图像读取设备包括读取器和自动文档给送器(ADF),读取器包括第一读取单元,ADF包括第二读取单元并且配置成传送原稿。用于通过第二读取单元进行阴影校正的白色基准部件设置在经由透明部件隔着原稿传送路径与第二读取单元相对的位置,该透明部件设置在白色基准部件和传送路径之间。透明部件实现了防止白色基准部件和原稿彼此接触的构造,因此使得白色基准部件几乎不会被污染。
第二读取单元配置成将来自光源的光施加到白色基准部件,并且通过光接收器接收由白色基准部件反射的光,从而读取白色基准部件。图像读取设备配置成基于读取结果进行阴影校正。当光源设定在距白色基准部件比距设置在传送路径上的原稿的读取位置更远的位置时,施加的光以比在读取原稿时更大的程度散射。因此,白色基准部件在第二读取单元沿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分中比在第二读取单元沿主扫描方向的中央部分中呈现出较少量的施加光以及较少量的反射光。为此原因,当使用布置在比原稿读取位置更远的位置的白色基准部件来计算阴影系数时,沿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分中的亮度比中央部分中的亮度低,因此两端部分的阴影系数比中央部分的阴影系数高。当通过使用这些阴影系数进行阴影校正时,沿主扫描方向的两端部分中的亮度比中央部分中的亮度高。也就是说,当在从第二读取单元到原稿读取位置的距离与从第二读取单元到白色基准部件的距离之间存在差别时,难以进行准确的阴影校正。因此,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1-151478中,片状的白色基准表被传送并被第二读取单元读取,从而允许准确的阴影校正。
当片状的白色基准表被传送和读取时,白色基准表可能不能被充分限制,这导致白色基准表的读取表面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白色基准表不被准确读取,并且阴影校正的精度下降。阴影校正精度下降导致已经被读取的原稿图像的图像不均匀或者其它这类的读取图像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读取套件,其即使在白色基准部件布置在与原稿读取位置不同的位置时也能够进行准确的阴影校正。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读取套件包括:读取装置,其配置成在预定读取位置读取沿预定方向传送的原稿的图像;和白色基准片,其包括待由读取装置读取的白色基准部分和待与定位部件接合的被接合部分,通过将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所述白色基准部分布置在预定读取位置。
从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读取设备的配置图。
图2是控制系统的配置图。
图3是照射亮度分布数据的说明图和说明曲线。
图4是白色基准部件的读取状态的说明图。
图5A和图5B均是白色基准片的说明图。
图6A和图6B均是白色基准片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7A、图7B和图7C均是白色基准片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流程图,用于示出存储与照明亮度分布数据相关的相关性数据的方法。
图9是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的说明图。
图10是白色基准片的配置图。
图11是白色基准片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第二读取单元的读取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白色基准片的配置图。
图14是白色基准片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整体配置
图1是设有自动文档给送机构的图像读取设备的配置图。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读取器3,其包括配置成读取原稿D的一个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的第一读取单元22;和自动文档给送器(下文称作“ADF”)10,其包括配置成读取原稿D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的第二读取单元23。ADF 10设置于读取器3而能够打开和关闭。在阴影校正期间,ADF 10处于关闭状态。
ADF 10包括:原稿托盘24,还没有读取的原稿叠放在原稿托盘24上;输送托盘25,已经读取的原稿D将输送到输送托盘25上;以及从原稿托盘24到输送托盘25的用于原稿D的传送路径。原稿D从原稿托盘24通过待由第一读取单元22使用的读取位置和待由第二读取单元23使用的读取位置传送到输送托盘25,所述读取位置位于传送路径上。图像读取设备1配置成通过第一读取单元22和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已经传送到相应读取位置的原稿D的两个表面上的原稿图像。在以下描述中,待由第一读取单元22读取原稿图像的表面称作“前表面”,待由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原稿图像的表面称作“后表面”。
读取器3包括原稿台玻璃26,原稿台玻璃26配置成允许原稿D置于其上。第一读取单元22能够通过驱动机构(未示出)平行于原稿台玻璃26往复运动(沿着图1箭头所示的方向)。驱动机构配置成通过沿着正向和反向旋转而使得第一读取单元22相对于第一读取单元22的起始位置往复运动。当不使用ADF 10读取原稿图像时,原稿D置于原稿台玻璃26上,前表面面向第一读取单元22侧。ADF 10能够相对于读取器3打开和关闭,因此允许用户提升ADF 10以将原稿D置于原稿台玻璃26上。第一读取单元22能够在往复运动的同时读取原稿D的整个前表面上的原稿图像。驱动机构例如包括步进马达,并且基于输入脉冲计数确定步进马达的旋转量。因此,基于待输入到驱动机构的脉冲计数来控制第一读取单元22的位置。
第一读取单元22除了从置于原稿台玻璃26上的原稿D读取原稿图像之外,还能够从由ADF 10传送的原稿D读取原稿图像。在本说明书中,从置于原稿台玻璃26上的原稿D读取原稿图像的操作模式称作“固定读取模式”,并且从由ADF 10传送的原稿D读取原稿图像的操作模式称作“流动读取模式”。每个操作模式由例如图像读取设备1设定,图像读取设备1检测原稿D所放置的位置。如上所述,在固定读取模式中,第一读取单元22移动。第一读取单元22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它们均布置成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线形形状。因此,第一读取单元22将布置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的方向用作主扫描方向,将移动方向用作副扫描方向。
在流动读取模式中,第一读取单元22停止在位置22a处。流动读取玻璃21设置在第一读取单元22的ADF 10侧上。第一读取单元22的读取位置落在流动读取玻璃21上。由ADF10沿着传送路径传送的原稿D在经过流动读取玻璃21上的位置的同时,前表面被第一读取单元22读取。
下面描述ADF 10的配置。如上所述,ADF 10包括原稿托盘24、传送路径和输送托盘25。原稿托盘24包括一对管控板24a,管控板24a沿着垂直于原稿D的传送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该对管控板24a配置成管控叠放在原稿托盘24上的原稿D的宽度方向,并且将原稿D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对齐。沿着传送路径设置有拾取辊12、分离辊13、牵伸辊对14、配准辊对15、第一引导辊对16、第二引导辊对18和输送辊对19。
拾取辊12配置成与分离辊13协作地旋转,以将叠放在原稿托盘24上的原稿D带入ADF 10中。拾取辊12通常在原稿托盘24上方等候(这是起始位置),从而不会妨碍用户将原稿D置于原稿托盘24上。当原稿D被带入时,拾取辊12向下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以与原稿D抵接。为此,拾取辊12具有由臂(未示出)支撑的轴,从而在臂摆动时升降。
分离辊13配置成将由拾取辊12带入的原稿D彼此分离,并且将原稿D沿着传送路径传送到牵伸辊对14。分离垫13a设置在隔着传送路径与分离辊13相对的位置。分离垫13a配置成与分离辊13压力接触,以与分离辊13协作而将从拾取辊12供给的原稿D彼此分离。
牵伸辊对14配置成将通过分离辊与另一原稿D分离的原稿D传送到配准辊对15。配准辊对15配置成校正原稿D的歪斜供给,并且将原稿D传送到第一引导辊对16。第一引导辊对16配置成将原稿D经过第一读取单元22的读取位置和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传送到第二引导辊对18。如上所述,流动读取玻璃21设置在第一读取单元22的读取位置处。读取玻璃4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原稿D在前表面上的原稿图像在第一读取单元22的读取位置处被读取,在后表面上的原稿图像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被读取。第二引导辊对18配置成将已经经过相应读取位置的原稿D传送到输送辊对19。输送辊对19配置成将原稿D输送到输送托盘25。
配置成将已经经过流动读取玻璃21(读取位置)的原稿D捞起的上升台5设置在流动读取玻璃21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前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由第一读取单元22读取的原稿D被上升台5引导到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配置成将已经经过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的原稿D捞起的斜面部件27设置在该读取位置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后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由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的原稿D被斜面部件27引导至第二引导辊对18。在流动读取模式中,在一次传送操作期间原稿D的两个表面上的原稿图像由第一读取单元22和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因此,原稿D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没有进行反向传送,并且两个表面上的原稿图像以最小的传送量在短时段内被读取。
第二读取单元23具有与第一读取单元22相同的配置,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它们均布置成在垂直于原稿D的传送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线形形状。第一读取单元22的移动方向与原稿D的传送方向相同。因此,第一读取单元22和第二读取单元23将垂直于传送方向的方向用作主扫描方向,将传送方向用作副扫描方向。
在原稿D在读取玻璃4和传送路径之间传送的时刻,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原稿图像。用于计算待用于阴影校正的阴影系数的白色基准部件28设置在隔着传送路径与第二读取单元23相对的位置。因此,白色基准部件28布置在比实际要读取原稿D的位置距第二读取单元23更远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读取单元23由接触图像传感器(CIS)形成。第二读取单元23包括:光发射器,其配置成向传送到读取位置的原稿D施加光;导光体,其配置成将光从光发射器引导和施加到原稿D;作为光接收器的线传感器;以及透镜,其配置成将原稿D反射的光聚集到线传感器上。光发射器配置成使得多个光发射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沿着主扫描方向布置成直线。线传感器是光接收器,配置成使得多个光接收元件(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按照与光接收器相同的方式沿着主扫描方向布置成直线。第二读取单元23配置成将由原稿D反射并由线传感器接收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且输出模拟图像信号,模拟图像信号是对应于被反射和接收的光的光量的模拟电信号。模拟图像信号的值根据原稿图像密度而改变。第二读取单元23设置成能够附接到图像读取设备1/从图像读取设备1移除。
控制系统
图2是用于控制图像读取设备1的操作的控制系统的配置图。控制系统内置于图像读取设备1中。对控制系统的描述旨在一种用于对第二读取单元23进行阴影校正的配置,但是第一读取单元22也能够通过具有相同配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阴影校正。控制系统不仅由分立的零件形成,而且也通过例如单芯片半导体产品实现。单芯片半导体产品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单元(MPU)、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系统芯片(SOC)。
控制系统配置成通过中央处理单元(CPU)206执行对图像读取设备1的操作控制。CPU 206连接到第二读取单元23、驱动器208、备份存储器207、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05和阴影校正器204。驱动器208连接到原稿传送马达209。此外,控制系统包括A/D转换器203。
CPU 206配置成通过驱动器208进行原稿传送马达209的驱动控制。原稿传送马达209配置成将沿着传送路径设置的拾取辊12、分离辊13、牵伸辊对14、配准辊对15、第一引导辊对16、第二引导辊对18和输送辊对19旋转驱动。CPU 206配置成通过驱动器208控制每个辊的操作,从而沿着传送路径传送原稿D。
CPU 206配置成进行第二读取单元23的光源202的光发射控制,并使得线传感器201输出模拟图像信号。线传感器201向A/D转换器203输入模拟图像信号。A/D转换器203配置成将从线传感器201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A/D转换器203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入到阴影校正器204。阴影校正器204配置成进行阴影校正,用于抑制光源202的光量不一致的影响和线传感器201的光接收元件的感光性不均匀的影响。
备份存储器207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配置成存储阴影校正所需的不同类型的数据。备份存储器207配置成允许由CPU 206对其读写数据。CPU 206配置成在备份存储器207与阴影校正器204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RAM 205配置成提供由CPU 206使用的临时存储区域以进行处理。在该实施例中,RAM 205用于在阴影校正期间临时存储数据。
阴影校正
下面描述由阴影校正器204进行的阴影校正。从线传感器201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值。通过由A/D转换器203转换模拟图像信号获得的数字图像信号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的数字值。阴影校正器204配置成通过将沿着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的亮度值的数字值用作原稿读取值来进行阴影校正,从而导出阴影校正输出值。阴影校正器204配置成基于例如以下表达式确定阴影校正输出值。
阴影校正输出值(n)=原稿读取值(n)/阴影系数(n)*读取目标值…………(表达式1)
n:沿主扫描方向的像素的位置
阴影系数:进行阴影校正的系数
读取目标值:在读取白色基准部件28时要获得的读取值的目标值
基于代表在沿主扫描方向读取白色基准部件28所获得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与沿主扫描方向读取后述的白色基准片所获得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的相关性数据,由CPU 206生成阴影系数。相关性数据和读取目标值存储在备份存储器207中。阴影校正器204配置成从CPU 206获取阴影系数,并且经由CPU 206从备份存储器207获取读取目标值。
图3是照明亮度分布数据的说明图和说明曲线。照明亮度分布数据是通过从作为线光源的光发射器202发射光进行读取而获得的数据。虚线表示白色基准部件的读取结果,实线表示后述的白色基准片的读取结果。
图4是第二读取单元23读取白色基准部件28的读取状态的说明图。作为透明部件的玻璃压板29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在从第二读取单元23观察时,白色基准部件28设置在玻璃压板29后方。玻璃压板29实现了能够几乎不会污染白色基准部件28的配置。白色基准部件28所设置的位置比原稿D的传送路径距第二读取单元23更远出玻璃压板29的厚度。在图4的示例中,白色基准部件28设置的位置与第二读取单元23隔开距离291,距离291比距原稿D的传送路径的距离293长。因此,施加到白色基准部件28的光的绝对亮度比传送路径上的绝对亮度低。此外,在第二读取单元23与白色基准部件28之间的光路长度比在第二读取单元23与传送路径之间的光路长度长。因此,从第二读取单元23发射的光沿主扫描方向散射,从而使得通过读取白色基准部件28所获得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变成沿主扫描方向较宽的数据(如图3的虚线所示)。
图5A和图5B均是白色基准片的说明图。图5A是白色基准片40的概图。图5B是白色基准片40的截面图。白色基准片40是通过将白色基准部分41和被接合部分42一体形成而获得的片状部件。白色基准部分41包括具有均匀密度的颜色(在本情况中是白色)的表面,该表面在阴影校正期间将作为基准被读取。被接合部分42接合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附近,从而将白色基准部分41稳定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被接合部分42包括开口42a。当白色基准片40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时,白色基准部分41和被接合部分42分别位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和下游。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工厂运输时或者在更换第二读取单元23时,白色基准片40由操作者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第二读取单元23和白色基准片40是读取套件的示例。在该情况下,被接合部分42确定白色基准部分41的位置,使得白色基准部分41准确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白色基准部分41形成为沿主扫描方向的长度比被接合部分42短。因此,在白色基准部分41沿主扫描方向的两端侧上产生与被接合部分42的宽度差45。即,白色基准部分41形成为沿主扫描方向的纵向尺寸46比被接合部分42沿主扫描方向的长度43短两个宽度差45。
白色基准部分41形成在用于衬垫的银膜63上,银膜63形成在绝缘基板64上。绝缘部件61设置在白色基准部分41上,使得白色基准部分41露出。通过在绝缘基板64中形成从白色基准部分41下方延伸的开口42a,形成被接合部分42。
图6A和图6B均是白色基准片40相对于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6A是在从第二读取单元23观察时在传送路径侧上的读取位置的图示。从原稿D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按顺序布置流动读取玻璃21和上升台5、玻璃压板29和斜面部件27,流动读取玻璃21和上升台5设置在第一读取单元22的读取位置处,玻璃压板29和斜面部件27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白色基准部件28布置在玻璃压板29后方。图6B是安装白色基准片40的状态的图示。当白色基准片40置于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时,操作者将被接合部分42的开口42a的纵向部分48与斜面部件27的纵向部分271抵接。通过使斜面部件27配合在开口42中,锁定被接合部分42。斜面部件27是设置在读取位置附近的定位部件。利用该构造,容易在副扫描方向上定位白色基准片40。
图7A至图7C均是白色基准片40相对于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图7B和7C是在沿着主扫描方向观察时呈现的状态的图示。图7A和图7B是第二读取单元23的外观的图示。第二读取单元23在沿主扫描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中包括伸出部件50。伸出部件50配置成置于玻璃压板29上,从而确保原稿D的传送空间。图7C是安装白色基准片40的状态的图示。白色基准片40配置成使其如图5B所示的厚度65大于传送空间。即,白色基准片40的厚度65大于伸出部件50的高度67。这是因为在传送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在安装白色基准片40时可能在白色基准部分41中发生褶皱或翘曲,这可能妨碍准确的阴影校正。白色基准片40的宽度差45限定成防止伸出部件50落在安装的白色基准片40上。此外,宽度差45限定在伸出部件50要被带到的位置,并且在安装白色基准片40时用作供伸出部件50配合到其中的开口部分。白色基准片40的绝缘基板64和银膜63的厚度确定为使得在安装白色基准片40时白色基准部分41定位在原稿通过平面68上,原稿D将沿着原稿通过平面68传送。
以此方式,白色基准片40被夹持在第二读取单元23和玻璃压板29之间。因此,第二读取单元23能够读取白色基准片40,同时校正其褶皱或翘曲,这样实现了准确的阴影校正。
在该配置中,在玻璃压板29的安装表面与斜面部件27的顶点之间的距离272(图4中示出)被设定为大于白色基准片40的厚度65,使得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容易安装在玻璃压板29上。通过使斜面部件27配合在被接合部分42的开口42a中,在主扫描方向上定位白色基准片40。白色基准片40配置成使得即使考虑各个部分的尺寸公差,白色基准部分41也确定地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即,白色基准片40配置成使得白色基准部分41的横向尺寸47和纵向尺寸46(图5A中示出)大于白色基准部件28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
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并具有这种配置的白色基准片40的读取结果具有以下特征。
即,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位于原稿通过平面68上,因此施加到白色基准部分41上的光的绝对亮度高于施加到白色基准部件28上的光的绝对亮度。此外,在第二读取单元23和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之间的光路长度比在第二读取单元23和白色基准部件28之间的光路长度短。因此,从第二读取单元23发射到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的光沿主扫描方向散射(散射量小于白色基准部件28的情况),并且呈现基本相同的亮度。结果,通过线光源读取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而获得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图3的虚线所示)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中和端部部分中呈现基本相同的亮度。
用于存储相关性数据的处理
图8是流程图,用于示出在备份存储器207中存储与照明亮度分布数据相关的相关性数据的方法。
CPU 206在第二读取单元23与玻璃压板29抵接(如图4所示)的状态下进行读取设定(步骤S401)。CPU 206基于从操作单元(未示出)输入的读取开始信号进行读取设定。例如,CPU 206使得光发射器202发光,并且基于读取设定使用线传感器201控制读取。
CPU 206对代表第二读取单元23获得的白色基准部件28的读取结果的数据进行取样(步骤S402)。CPU 206在RAM 205中存储作为白色基准部件28的读取结果的取样数据片X。数据片X代表由例如图3的虚线所示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
在对白色基准部件28上的数据进行取样之后,操作者安装白色基准片40,如图6B和图7C所示,使得白色基准部分41设置在玻璃压板29上的位置,该位置是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在安装白色基准片40之后,操作者通过操作单元将读取开始信号输入CPU206。该输入使得CPU 206对代表第二读取单元23获得的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的读取结果的数据进行取样。CPU 206在RAM 205中存储作为白色基准部分41的读取结果的取样数据片Y。数据片Y代表由例如图3的实线所示的照明亮度分布数据。
CPU 206基于作为白色基准部件28的读取结果的数据片X和作为白色基准片40的白色基准部分41的读取结果的数据片Y,导出相关性数据(步骤S404)。在该情况下,CPU 206从RAM 205读取数据片X和数据片Y。CPU 206将读取数据片Y除以读取数据片X,从而计算相关性数据片Z(Z=Y/X)。CPU 206可以预先保存用于示出相关性数据片Z与一组数据片X和数据片Y之间的关系的表,并且可以参照该表来导出相关性数据片Z。CPU 206在备份存储器207中存储导出的相关性数据片Z,并且结束该处理(步骤S405)。
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工厂运输时,在更换第二读取单元23的时刻,在安装备份存储器207的控制板故障或更换的时刻或者其它这类时刻,相关性数据存储在备份存储器207中。
根据第一变型例的白色基准片
图9是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的说明图,在该读取位置安装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例的白色基准片。伸出部件71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附近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两端。即,伸出部件71设置在垂直于传送路径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个中。伸出部件71的高度等同于斜面部件27的顶点的高度。伸出部件71是设置在读取位置附近的定位部件。
图10是白色基准片的配置图。白色基准片80具有开口部分81,开口部分81在矩形白色基准部分41的纵向两端中形成在多个位置处,在安装白色基准片80时图7所示的第二读取单元23的伸出部件50将要被带到所述位置。白色基准片80在矩形白色基准片80的纵向两端的每一个中还具有凹入形状,凹入形状形成为用于接合伸出部件71的被接合部分82。即,在白色基准片80中,在安装白色基准片80时具有凹入形状的被接合部分82设置在垂直于传送路径的方向的两端的每一个中。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工厂运输时或者在更换第二读取单元23时,操作者将白色基准片80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
图11是白色基准片80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操作者通过将白色基准片80的被接合部分82与伸出部件71接合,确定白色基准片80(白色基准部分41)的位置。被接合部分82配合在伸出部件71周围。在该状态下,被接合部分82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伸出部件71具有间隙。白色基准部分41也形成为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都比白色基准部件28大。白色基准片80的开口部分81形成为在ADF 10相对于读取器3关闭时防止第二读取单元23的伸出部件50和白色基准片80彼此干涉。
具有该配置的白色基准片80通过设置成使得被接合部分82配合在伸出部件71周围而被定位。因此,白色基准部分41容易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
根据第二变型例的白色基准片
图12是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的说明图,在该读取位置安装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例的白色基准片。两个伸出部件100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附近分别设置在主扫描方向两端。即,多个伸出部件100设置在垂直于传送路径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个中。伸出部件100的高度等同于斜面部件27的顶点的高度。两个伸出部件100形成为在原稿D的传送方向上彼此对齐。伸出部件100是设置在读取位置附近的定位部件。
图13是白色基准片的配置图。白色基准片110具有开口部分111,开口部分111在矩形白色基准部分41的纵向两端中形成在多个位置处,在安装白色基准片110时图7A至图7C所示的第二读取单元23的伸出部件50将要被带到所述位置。白色基准片110在矩形白色基准片110的纵向两端的每一个中还具有伸出形状,伸出形状形成为用于被伸出部件100接合的被接合部分112。即,在白色基准片110中,具有伸出形状的被接合部分112设置在垂直于传送路径的方向的两端的每一个中。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工厂运输时或者在更换第二读取单元23时,操作者将白色基准片110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
图14是白色基准片110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操作者通过将白色基准片110的被接合部分112与伸出部件100接合,确定白色基准片110(白色基准部分41)的位置。被接合部分112配合在伸出部件100之间。在该状态下,被接合部分112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相对于伸出部件100具有间隙。白色基准部分41也形成为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都比白色基准部件28大。白色基准片110的开口部分111形成为在ADF 10相对于读取器3关闭时防止第二读取单元23的伸出部件50和白色基准片110彼此干涉。
具有该配置的白色基准片110通过设置成使得被接合部分112配合在伸出部件100之间而被定位。因此,白色基准部分41容易设置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
图9的伸出部件71和图12的伸出部件100可配置成当ADF 10关闭时在与ADF 10的下表面接触之后缩回读取器3中。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上述图像读取设备1中,白色基准片40、80或110能够容易地安装在第二读取单元23的读取位置处。白色基准部分41被准确读取,褶皱或翘曲被校正。以此方式,即使在白色基准部件28设置在与原稿D的读取位置不同的位置时,图像读取设备1也能够通过将白色基准片40、80或110的白色基准部分41安装在读取位置处而进行准确的阴影校正。因此,图像读取设备1能够抑制图像不均匀或者其它这类读取图像缺陷的出现。
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用作故障维修套件的读取套件,该故障维修套件包括第二读取单元23和白色基准片40。
第二读取单元23设置成能够附接到图像读取设备1/从图像读取设备1拆卸。当第二读取单元23故障时,操作者获得包括第二读取单元23和白色基准片40的故障维修套件。然后,操作者用新的第二读取单元23更换已经故障的第二读取单元23。之后,操作者使用白色基准片40执行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阴影校正的操作。以此方式,即使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运输之后第二读取单元23故障时,第二读取单元23也能够被更换并进行阴影校正。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能够通过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实现,该计算机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SOC(系统芯片))。计算机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包括单独计算机或单独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和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类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6年10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99329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结合于此。
Claims (21)
1.一种读取套件,包括:
读取装置,其配置成在预定读取位置读取沿预定方向传送的原稿的图像;和
白色基准片,其包括待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白色基准部分和待与定位部件接合的被接合部分,通过将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所述白色基准部分布置在所述预定读取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斜面部件,所述斜面部件配置成将已经经过所述预定读取位置的原稿捞起;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配置成与所述斜面部件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具有开口,所述斜面部件待配合在所述开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隔着所述预定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从而在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配合在所述定位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为具有凹入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多个定位部件;
所述多个定位部件设置在隔着所述预定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从而在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配合在所述多个定位部件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为具有伸出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包括配置成确保用于原稿的传送空间的伸出部件;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还包括开口部分,所述伸出部件待配合在所述开口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读取套件,其中,
所述伸出部件设置在所述读取装置的隔着所述预定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预定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开口部分形成在当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所述伸出部件要被带到的位置。
10.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原稿托盘,原稿待叠放在所述原稿托盘上;
传送器,其配置成将原稿从所述原稿托盘沿着传送路径逐一地传送到输送托盘;
读取装置,其配置成从沿所述传送路径传送的原稿读取图像;
白色基准部件,其设置在隔着所述传送路径与所述读取装置相对的一侧上,并且布置在比所述读取装置要使用的原稿的读取位置距所述读取装置更远的位置;
定位部件;
白色基准片,其包括待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白色基准部分和待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的被接合部分,通过将所述被接合部分与所述定位部件接合,所述白色基准部分布置在所述读取位置;以及
控制器,其配置成基于通过所述读取装置获得的所述白色基准部件的第一读取结果和所述白色基准部分的第二读取结果,对读取原稿的结果进行阴影校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斜面部件,所述斜面部件配置成将已经经过所述读取位置的原稿捞起;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配置成与所述斜面部件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具有开口,所述斜面部件待配合在所述开口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隔着所述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从而在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配合在所述定位部件周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为具有凹入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多个定位部件;
所述多个定位部件设置在隔着所述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从而在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配合在所述多个定位部件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所述被接合部分形成为具有伸出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包括配置成确保用于原稿的传送空间的伸出部件;并且
所述白色基准片还包括开口部分,所述伸出部件待配合在所述开口部分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
所述伸出部件设置在所述读取装置的隔着所述读取位置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并且
在垂直于用于传送原稿的方向的方向上的两端的每一端中,所述白色基准片的所述开口部分形成在当安装所述白色基准片时所述伸出部件要被带到的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读取位置处的玻璃压板,
其中所述白色基准片形成为厚度比在所述读取装置和所述玻璃压板之间的距离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所述白色基准片被夹持在所述读取装置和所述玻璃压板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所述白色基准部分形成为在传送路径的方向上和垂直于传送路径的方向上比所述白色基准部件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9329A JP6800690B2 (ja) | 2016-10-07 | 2016-10-07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白基準シート部材 |
JP2016-199329 | 2016-10-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920179A true CN107920179A (zh) | 2018-04-17 |
CN107920179B CN107920179B (zh) | 2020-01-21 |
Family
ID=61830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2814.6A Active CN107920179B (zh) | 2016-10-07 | 2017-09-30 |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77051B2 (zh) |
JP (1) | JP6800690B2 (zh) |
CN (1) | CN1079201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78840B2 (ja) | 2019-04-09 | 2023-05-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7298261B2 (ja) * | 2019-04-15 | 2023-06-27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7412968B2 (ja) | 2019-11-13 | 2024-01-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520541B2 (ja) * | 2020-03-24 | 2024-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23073086A (ja) * | 2021-11-15 | 2023-05-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3933B1 (en) * | 1999-06-28 | 2001-11-27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
CN1531328A (zh) * | 2003-03-12 | 2004-09-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读取方法及图像读取装置 |
CN1783937A (zh) * | 2004-07-27 | 2006-06-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
CN103369199A (zh) * | 2012-03-29 | 2013-10-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105282379A (zh) * | 2014-06-30 | 2016-01-2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57976B2 (ja) | 2004-07-27 | 2010-04-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
JP5198485B2 (ja) * | 2010-01-19 | 2013-05-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白基準チャート、シェーディング補正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55114A (ja) * | 2013-02-12 | 2014-08-25 | Ricoh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2016
- 2016-10-07 JP JP2016199329A patent/JP68006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28 US US15/718,544 patent/US1047705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30 CN CN201710912814.6A patent/CN1079201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23933B1 (en) * | 1999-06-28 | 2001-11-27 | Fujitsu Limited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method |
CN1531328A (zh) * | 2003-03-12 | 2004-09-22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读取方法及图像读取装置 |
CN1783937A (zh) * | 2004-07-27 | 2006-06-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方法 |
CN103369199A (zh) * | 2012-03-29 | 2013-10-23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成像装置 |
CN105282379A (zh) * | 2014-06-30 | 2016-01-2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00690B2 (ja) | 2020-12-16 |
US10477051B2 (en) | 2019-11-12 |
US20180103168A1 (en) | 2018-04-12 |
CN107920179B (zh) | 2020-01-21 |
JP2018061202A (ja) | 2018-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20179A (zh) | 读取套件和图像读取设备 | |
CN104541495B (zh) |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用输出校正装置以及接触式图像传感器用输出校正方法 | |
US8054510B2 (en) | Document reading method, document reader,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scanner | |
US7518763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odule | |
CN103973927A (zh) |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方法 | |
JP2005012783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
US8730528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 |
JP4467359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5220088B2 (ja) | 原稿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10911640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 |
US8755093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4412070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画像データの補正方法 | |
JP4232698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4989121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2010245775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19022184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読取モジュール | |
US20110096371A1 (en) | Duplex scanning | |
JP6098173B2 (ja) | 撮像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71690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3932014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06080941A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2012191580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46850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2010035136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 |
JP2005277581A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