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6984A - 丝线卷绕机 - Google Patents

丝线卷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6984A
CN104816984A CN201510060989.XA CN201510060989A CN104816984A CN 104816984 A CN104816984 A CN 104816984A CN 201510060989 A CN201510060989 A CN 201510060989A CN 104816984 A CN104816984 A CN 104816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lk thread
repiece
guide
accessory applian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09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6984B (zh
Inventor
加贺田翔
北山太
小岛匠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16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6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6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6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4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 B65H67/048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having winding heads arranged on rotary capstan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03Arrangements for threading or unthreading the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16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formed to maintain a plurality of filaments in spaced re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2Fibreglass strands
    • B65H2701/3122Fibreglass strands extruded from spinneret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用辅助工具对多个导丝器稳固并且容易地进行生头的丝线卷绕机。丝线卷绕机为具有筒管支架,沿其轴线方向排列安装有多个筒管、将多根丝线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上;以及沿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排列、分别钩挂被分别卷绕到多个筒管上的多根丝线(10)的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在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生头时,使保持着多根丝线(10)的生头辅助工具(15)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移动,分别对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生头的形式的丝线卷绕机,具备沿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排列方向交叉的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引导生头辅助工具(15)的导轨(16)。

Description

丝线卷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根丝线卷绕到安装在筒管支架上的多个筒管上的丝线卷绕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纺丝卷绕机。该纺丝卷绕机具备2个导丝辊和卷绕单元等。从纺丝机连续地纺出的多根丝线卷挂到2个导丝辊上,输送给下方的卷绕单元。卷绕单元具有在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支点导丝器。从下游侧的导丝辊送来的多根丝线分别钩挂到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上,输送到多个筒管并分别卷绕到筒管上。
上述生头一般按以下的顺序进行。首先,操作者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生头到2个导丝辊上。然后,将多根丝线一根根地生头到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上去。
[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13―23787号公报
但是,将多根丝线分别生头到多个支点导丝器的一个个上非常花费劳力和时间。因此,本申请发明人研究了操作保持多根丝线的辅助工具、一次性对多个支点导丝器进行生头的技术。多根丝线沿与多个支点导丝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隔开间隔保持在该辅助工具上。使该辅助工具像图16所示那样,使保持在各沟槽内的丝线分别向钩挂该丝线的支点导丝器的顶端移动地沿图中箭头的方向——即左斜前方的方向移动。由此,多根丝线边沿着图中所示的轨迹前进边分别钩挂到多个支点导丝器上去。另外,图中用虚线表示了生头前生头辅助工具的位置。并且,连接丝线与支点导丝器顶端部的双点划线示意地表示了生头辅助工具移动时多根丝线的轨迹。
但是,在使用该辅助工具进行生头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使辅助工具正确地沿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则各丝线不能到达对应的导丝器位置。因此,尤其是生头作业的经验少的操作者容易产生生头失误。并且,即使是熟练者该作业也需要慎重,因此导致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使用辅助工具稳固并且容易地对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的丝线卷绕机。
发明第1方案的丝线卷绕机为下述形式的丝线卷绕机:具有筒管支架,沿其轴线方向排列安装有多个筒管、将多根丝线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以及沿上述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排列、分别钩挂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的上述多根丝线的多个导丝器;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时,使被操作者使用的保持着上述多根丝线的生头辅助工具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移动,分别对上述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其特征在于,具备沿与上述导丝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引导上述生头辅助工具的辅助工具引导部。
本发明中,在向多个导丝器生头时使保持着多根丝线的生头辅助工具向多个导丝器移动、分别对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的形式的丝线卷绕机中,具备沿与导丝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引导生头辅助工具的辅助工具引导部。因此,操作者通过辅助工具引导部能够在辅助工具引导方向上稳固地引导生头辅助工具。而且,通过在辅助工具引导方向上引导生头辅助工具,能够对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由此,能够稳固并且容易地进行向多个导丝器的生头。另外,在本发明中,被操作者使用的生头辅助工具为与构成本发明的丝线卷绕机的部件分开另外设置的部件。
发明第2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1方案中,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能够在沿上述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的引导姿势与比上述引导姿势远离卷绕到上述筒管上的上述丝线的丝道地退避的退避姿势之间移动。
本发明中,辅助工具引导部能够在沿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的引导姿势与比引导姿势远离卷绕到筒管上的丝线的丝道地退避的退避姿势之间移动。
因此,即使是在辅助工具引导部保持引导姿势的状态下卷绕时与多根丝线干涉的结构,也能够使辅助工具引导部移动到退避姿势防止与丝线干涉。
发明第3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2方案中,具有在上述引导姿势与上述退避姿势之间转换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的姿势的姿势转换部,以及使上述多个导丝器在将上述多根丝线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之际的卷绕位置与使上述多个导丝器的间隔比在上述卷绕位置小地集中起来的生头位置之间移动的导丝器驱动部;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时,上述导丝器驱动部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从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到上述生头位置,上述姿势转换部将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从上述退避姿势转换成上述引导姿势,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后,上述导丝器驱动部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从上述生头位置向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在上述多个导丝器向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前或者移动过程中,上述姿势转换部将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从上述引导姿势转换成上述退避姿势。
本发明在向导丝器生头时,通过使导丝器移动到生头位置,缩小相邻的导丝器之间的间隔。由此,能够缩短生头时生头辅助工具的移动距离。由此,操作者不用移动就能够从一个地方进行生头作业,能够缩短生头所需要的时间。并且,在向导丝器生头时,辅助工具引导部通过变成引导姿势能够引导生头辅助工具。
并且,在向多个导丝器生头后,在利用导丝器驱动部使多个导丝器从生头位置向卷绕位置移动之前或者在移动过程中,姿势转换部将辅助工具引导部从引导姿势转换成退避姿势。由此,在多个导丝器从生头位置移动到卷绕位置时,能够防止辅助工具引导部与多根丝线干涉。
发明第4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1~3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上述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
生头时,用吸枪保持着输送给丝线卷绕机的多根丝线,用生头辅助工具保持吸枪跟前的丝线,分别对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其中,在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情况下,导丝器配置在被辅助工具引导部引导的生头辅助工具与吸枪之间。即,由于导丝器配置在比生头辅助工具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如果操作者在握持吸枪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则吸枪的位置变化,伴随于此,在导丝器周边丝线的位置也变化。由此,向导丝器的生头有时不能很好地进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预定的位置上把持吸枪的位置,或者将吸枪的位置固定,通过将丝线放到丝道引导器等上固定丝道。
本发明中,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即,导丝器位于比被辅助工具引导部引导的生头辅助工具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因此,即使吸枪的位置变化,导丝器周边的多根丝线的位置也不变化。由此,向多个导丝器生头时,不用定位、固定吸枪也能够进行生头。
发明第5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1~3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上述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
在像DE102011114312A1中记载的丝线卷绕机那样,将2台对称型丝线卷绕机靠近设置来使用的情况下,在向丝线卷绕机上部的导丝器进行生头之际,如果想将生头辅助工具引导到配置在比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辅助工具引导部的话,则生头辅助工具、手触碰到了相对位置的丝线卷绕机的导丝器、生头到相对位置的丝线卷绕机的导丝器上的丝线,产生不能进行生头作业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将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到比上述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边在预定的位置把持吸枪边进行作业。而且最好是设置吸枪定位用的辅助工具或者设置丝道固定用的导丝器,将丝道固定来进行生头作业。
本发明中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即,导丝器位于比被辅助工具引导部引导的生头辅助工具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因此,在操作生头辅助工具之际能够不触碰相对位置的丝线卷绕机的导丝器、生头到相对位置的丝线卷绕机的导丝器上的丝线地进行生头作业。
发明第6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1~5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具有沿上述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让上述生头辅助工具的一端部插入的沟槽部。
本发明中辅助工具引导部具有沿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让生头辅助工具的一端部插入的沟槽部。因此,在使生头辅助工具移动之际,与辅助工具引导部接触的一端部不容易相对辅助工具引导部偏移。由此,在向多个导丝器生头时,能够使生头辅助工具沿辅助工具引导方向稳定地移动。
发明第7方案的丝线卷绕机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第3方案中,使上述多个导丝器间的间隔变小地被集中的上述生头位置,在上述丝线卷绕机的作业一侧。
本发明中,多个导丝器采用导丝器之间的间隔比在丝线卷绕机的作业一侧卷绕丝线时的卷绕位置变小地被集中的状态下进行向导丝器的生头的结构。由此,能够从丝线卷绕机的作业一侧对所有的导丝器进行生头,生头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纺丝卷绕机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生头辅助工具的移动的俯视图;
图3为生头辅助工具的立体图;
图4为生头辅助工具及导轨的剖视图;
图5为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生头前的图;
图6为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生头后的图;
图7为表示生头结束后导丝辊的移动的图;
图8为表示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的移动的图;
图9为可动型导轨的俯视图;
图10为可动型导轨的俯视图;
图11为表示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的移动的图;
图12为表示可动型导轨的姿势转换部的俯视图;
图13为表示将导轨配置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的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时的生头辅助工具的移动的俯视图;
图14为表示导轨及生头辅助工具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生头辅助工具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6为表示现有装置中生头辅助工具的移动的俯视图。
图中,1―纺丝牵引机;3―丝线卷绕机;4―辊升降机构;10―丝线;11―第1导丝辊;12―第2导丝辊;13―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a―顶端部;15―生头辅助工具;16―导轨;16a―沟槽部;16c―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本实施形态为将本发明应用于纺丝牵引机1的一例。纺丝牵引机1如图1所示具有牵引从纺丝机2纺出的多根丝线10的第1导丝辊11、第2导丝辊12及丝线限制引导器14、将被牵引的多根丝线10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的丝线卷绕机3。以下将图1~图8中所示的前后、左右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后适当使用这些方向词进行说明。另外,后述的筒管支架7的顶端一侧为操作者操作纺丝牵引机1的一侧,将它作为前方。
从纺丝机2纺出的多根丝线10如图1所示用第1导丝辊11及第2导丝辊12牵引,输送到设置在其下方的丝线卷绕机3。
第1导丝辊11配置在纺丝机2的正下方。第1导丝辊11设置在辊升降机构4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图中前方一侧)上。辊升降机构4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图中前方一侧)朝下、另一端部(图中后方一侧)朝上地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配置。第1导丝辊11被辊升降机构4使其轴心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正交、能够旋转地支承着。
并且,在紧挨第1导丝辊11的上方,设置有丝线限制引导器30。丝线限制引导器30具有沿多根丝线10的排列方向排列的多条沟槽(未图示),呈梳齿状。从纺丝机2送出的多根丝线10分别通过该多条沟槽(未图示)。由此,决定卷挂在第1导丝辊11上的多根丝线10的间隔,丝线10的行走稳定,同时限制沿第1导丝辊11的轴线方向排列的多根丝线10向该轴线方向的移动。
第2导丝辊12使其轴心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正交地配置。第2导丝辊12配置在第1导丝辊11的后方上部。第2导丝辊12能够在辊生头位置(图1、图2的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与生产位置(图1、图2的实线表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第2导丝辊12的“辊生头位置”为第2导丝辊12靠近设置在辊升降机构4的端部的第1导丝辊11以及后述的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位置的位置。并且,第2导丝辊12的“生产位置”为比辊生头位置靠后方的上部、并且后述的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排列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上方的位置。
能够旋转地支承第2导丝辊12的升降架28被辊升降机构4沿斜方向驱动。辊升降机构4由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固定框29支承。辊升降机构4具有电动机(未图示)和线性引导器(未图示)等。通过用后述的控制装置15控制设置在辊升降机构4上的电动机(未图示),升降架28能够沿线性引导器(未图示)在辊升降机构4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由此,安装在升降架28上的第2导丝辊12在上述辊生头位置与生产位置之间移动。
并且,在紧挨第2导丝辊12的前斜下侧,设置有与上述丝线限制引导器30相同的丝线限制引导器14。丝线限制引导器14被辊升降机构4与第2导丝辊12一起升降。从第1导丝辊11送来的多根丝线10分别通过这些沟槽(未图示)。
接着,说明丝线卷绕机3。丝线卷绕机3具有:分别分配从第2导丝辊12送来的多根丝线10的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使由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分配的丝线10分别横动的多个横动导丝器8,沿轴心串联安装多个筒管B的2根筒管支架7,支承筒管支架7的一端部的圆盘状的转台6,能够旋转地支承转台6的主体框5,能够相对于主体框5沿上下方向移动、与安装在筒管支架7上的筒管B接触分离的接触辊9。
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能够移动地安装在引导部件23上。引导部件23使其长度方向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方向平行地配置。引导部件23用安装在其下侧的支承部件17安装到主体框5上。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通过驱动气缸26能够沿筒管B的排列方向移动。更具体为,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如图1所示能够在配置在各筒管B正上方的“卷绕位置”与像图2、图5及图6所示那样所有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集中在引导部件23的前方端部、相邻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互相靠近的“生头位置”之间移动。在该生头位置,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近第2导丝辊12的辊生头位置及第1导丝辊11。并且,在支承部件23的前端部下侧,安装有后述的导轨16。
如图1所示,从第2导丝辊12送来的多根丝线10通过能够沿筒管B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8分别以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为支点沿筒管B的轴线方向横动。使安装在筒管支架7上的多个筒管B旋转,分别将丝线10卷绕到旋转的多个筒管B上形成卷装P。并且,接触辊9在丝线向筒管B卷绕时边付与卷装P规定的接触压力边旋转,梳理卷装P的形状。
接着,说明纺丝牵引机1的电气结构。控制纺丝牵引机1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5控制驱动第1导丝辊11、第2导丝辊12的电动机(未图示)和辊升降机构4的电动机(未图示)。由此,第1导丝辊11、第2导丝辊12被驱动。并且,控制装置15给丝线卷绕机3的控制部24发送信号。控制部24控制设置在丝线卷绕机3上的转台7、横动导丝器8、筒管支架6、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用的气缸26等。
接着,说明将从第2导丝辊12送给丝线卷绕机3的多根丝线10分别钩挂到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
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如图3所示使用生头辅助工具15来进行。生头辅助工具15具备保持多根丝线10的多条沟槽15a。多条沟槽15a从顶端一侧(入口侧)朝内侧呈扇形,从顶端一侧朝内侧直线地延伸。因此,沟槽15a越位于排列方向的端部,倾斜越大。并且,多条沟槽15a的内侧在排列方向上的间隔比顶端一侧在排列方向上的间隔大。并且,在多条沟槽15a的排列方向上,沟槽15a与沟槽15a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将从第2导丝辊12送来的多根丝线10挂到生头辅助工具15之际,将生头辅助工具15插入多根丝线10,将多根丝线10分别挂到多条沟槽15a中并保持。此时,由于在多条沟槽15a的排列方向上沟槽15a与沟槽15a之间的距离相等,因此被分别保持在多条沟槽15a中的多根丝线10以等间隔分配。
接着,操作保持有多根丝线10的生头辅助工具15对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生头下去。操作者像图16所示那样用右手握持生头辅助工具15,使被保持在各沟槽15a内的丝线10分别向钩挂该丝线10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移动地使生头辅助工具15朝图中箭头的方向——即左斜前方移动。由此,多根丝线10边沿着图中所示的轨迹前进,边被分别挂到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上去。多根丝线10从一个方向进入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另外,用虚线表示了生头前生头辅助工具15的位置。并且,连接丝线10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的双点划线示意地表示了生头辅助工具15移动时多根丝线10的轨迹。
但是,在使用该生头辅助工具15进行生头的情况下,必须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图中箭头的方向正确地移动。因此,尤其是生头作业的经验少的操作者容易产生生头失误。并且,即使是熟练者,由于该作业需要慎重,因此导致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本实施形态中像图2所示那样在支承部件23的前端部下侧设置有将生头辅助工具15引导到上述方向的导轨16。
导轨16以其长度方向前端部相对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排列方向朝左侧倾斜的状态配置。导轨16如图4所示为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呈近似L字型的轨道。导轨16如图2所示安装在支承部件17的前端部下侧。并且,导轨16从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看不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凸出到右侧。即,导轨16不与通过了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下侧的丝线部分干涉。并且,在导轨16右侧面16b的下端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部16a。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生头时,边将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嵌入该沟槽部16a中并且与导轨16的底面即接触面16c接触,边使生头辅助工具15移动到前方。伴随生头辅助工具15的移动,保持在各沟槽15a中的丝线10分别向钩挂该丝线10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移动。
接着,说明将从纺丝机2纺出来的多根丝线10钩挂到纺丝牵引机1上的生头作业以及此时的纺丝牵引机1的动作。另外,生头作业时,操作者站在纺丝牵引机1的前方一侧进行作业。
通过操作者操作操作部(未图示),控制装置31及控制部24进行生头的准备动作。在第2导丝辊12位于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并列方向的大致中央上方位置的生产位置,并且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位于将多根丝线10卷绕到多个筒管B上时的卷绕位置的状态下,控制装置31控制设置在辊升降机构4上的电动机(未图示),像图5所示那样使第2导丝辊12移动到辊生头位置。并且,控制装31控制气缸26使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移动到生头位置。由此,变成第2导丝辊12靠近第1导丝辊11,并且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近第2导丝辊12的状态。此时,变成第2导丝辊12和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全部移动到纺丝牵引机1的前方端部的状态。即,变成第2导丝辊12和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移动到操作者站立的纺丝牵引机1的前方一侧的状态。
从该状态开始,操作者按第1导丝辊11、丝线限制引导器14、第2导丝辊12的顺序进行生头。具体为,用吸枪27吸引从上方下来的丝线10,操作吸枪27对第1导丝辊11进行生头,在像图5所示那样使多根丝线10分别通过形成在丝线限制引导器14上的多条沟槽(未图示)后,对第2导丝辊12进行生头。
接着,在第2导丝辊12与吸枪27之间将生头辅助工具15插入多根丝线10,将多根丝线10分别钩挂到多条沟槽15a内、保持将多根丝线10分配后的状态。吸枪27被位于纺丝牵引机1前方的操作者保持着,对被生头辅助工具15保持的丝线10作用张力。
接着,像图2所示那样,在形成在生头辅助工具15中的多条沟槽15a朝后方一侧的状态下,将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嵌入形成在导轨16上的沟槽部16a的后端部,并且与导轨16的底面即接触面16c接触。此时,形成在生头辅助工具15中的多条沟槽15a中配置在最左侧的沟槽15a,从上看配置在比配置在最后方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靠右侧。使生头辅助工具15与接触面16c接触,并且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沟槽部16a移动到前方。伴随生头辅助工具15的移动,保持在各沟槽15a中的丝线10分别向钩挂该丝线10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移动。由此,被分别保持在多条沟槽部16a中的丝线10从配置在左侧的丝线开始依次钩挂到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上去。
如图6所示,在向第1导丝辊11、第2导丝辊12及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结束后,操作者通过操作操作部(未图示)使卷绕动作开始。控制装置31通过控制设置在辊升降机构4中的电动机(未图示)像图7所示那样使第2导丝辊12移动到生产位置。进而,控制装置31通过控制气缸26像图8所示那样使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向卷绕位置散开。此时,在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向卷绕位置移动结束之前,使第2导丝辊12从辊生头位置向生产位置移动结束。然后,像上述那样用设置在下方的筒管B分别卷绕多根丝线10下去。
导轨16在其长度方向前端部相对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排列方向朝左侧倾斜的状态下配置。因此,操作者通过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设置在导轨16中的沟槽部16a移动,能够将生头辅助工具15稳固地引导到能够对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生头的方向(图2中箭头的方向)。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
并且,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在相邻的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间隔变小地被集中的生头位置进行。因此,由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在排列方向上的距离小,因此能够缩小钩挂到生头辅助工具15上的多根丝线10之间的间隔。因此,能够缩小设置在生头辅助工具15中的多条沟槽15a的间隔。因此,由于能够使生头辅助工具15的大小变小,因此其操作变得容易。并且,能够缩短生头时生头辅助工具15的移动距离。并且,通过使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间隔变小地被集中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生头位置为纺丝牵引机1的前方一侧,操作者能够从纺丝牵引机1的前方对所有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生头。由此,能够缩短生头所需要的时间。
并且,由导轨16引导的生头辅助工具15配置在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与吸枪27之间。即,生头辅助工具15配置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由于多根丝线10的位置被生头辅助工具15固定,因此在比生头辅助工具15靠丝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丝线10的行走位置被固定。由此,即使吸枪27的位置变化,在多个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周边丝线10的位置也不变化。因此,操作者不用固定吸枪27就能够进行生头。
并且,在导轨16侧面16b的下端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沟槽部16a。在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生头时,将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嵌入该沟槽部16a内,并且使生头辅助工具15移动。因此,移动时生头辅助工具15的与沟槽部16a接触的顶端部不容易偏离导轨16。由此,在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生头时能够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导轨16的长度方向稳定地移动。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实施例,只要是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设计变更。
[1]导轨为可动型导轨的结构
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导轨16被固定的固定型导轨,但导轨16也可以是可动的可动型导轨。该可动型导轨能够通过姿势转换部18在引导姿势与退避姿势之间移动。其中,可动型导轨的“引导姿势”为像图9所示那样,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排列方向交叉并延伸的姿势。此时,可动型导轨的后端部从上看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凸出到右侧。并且,所谓可动型导轨的“退避姿势”,为像图10所示那样离开分别钩挂到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中的丝线10的丝道地退避的姿势。此时,导轨16从上看没有凸出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
可动型导轨利用回旋支点16d回旋自由地安装到支承部件17的前端部下侧。更具体为,可动型导轨如图12所示利用姿势转换部18在引导姿势与退避姿势之间转换。姿势转换部18具有固定在导轨16上的连接部19、能够相对移动地安装到连接部19上的卡合部20、气缸21、以及安装在气缸21后端部上的销子21a。销子21a与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地形成在连接部19上的沟槽19a和沿卡合部20的前后方向形成的沟槽20a卡合。并且,沟槽19a与沟槽20a交叉。通过用控制装置31控制气缸21使销子21a在沟槽19a和沟槽20a内移动,连接在连接部19上的导轨16相对移动。由此,导轨16以回旋支点16d为支点在引导姿势与退避姿势之间转换。
在向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生头时,可动型导轨像图9所示那样成为导轨16的后端部相对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凸出到右侧的引导姿势。即,引导姿势的可动型导轨与图2所示的导轨16没有相对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凸出到右侧的固定型导轨相比,整体位于右侧。
其中,为了像图2所示那样通过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图中箭头的方向移动,对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生头,在生头前,生头辅助工具15有必要使形成在生头辅助工具15上的多条沟槽15a中从上下方向(丝线行走方向)看配置在最左侧的沟槽15a配置在比配置于最后方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顶端部13a靠右侧。
如上所述,由于引导姿势的可动型导轨与使用固定型导轨时相比整体位于右侧,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与导轨16接触的从顶端部到生头辅助工具15的沟槽15a的距离。因此,与固定型导轨相比,能够减小生头辅助工具15的大小。由此,操作者对生头辅助工具15的操作变得更容易。
另外,在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集中在引导部件23的前方端部的生头位置,由于像图9所示那样钩挂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上的丝线10在吸枪27的作用下向前方行走,因此即使导轨16位于凸出到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右侧的引导姿势,也不与导轨16干涉。
但是,在保持导轨16凸出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引导姿势的情况下,在像图11所示那样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移动到卷绕位置之际,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和吸枪27之间的丝线10和导轨16干涉。另外,在卷绕位置卷绕丝线10之际,输送到配置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正下方的筒管B的丝线10与导轨16干涉了。
因此,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移动到卷绕位置之前或者移动过程中,像图10所示那样将导轨16转换到没有比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凸出到右侧的退避位置。由此,像图11所示那样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移动到了卷绕位置之际,能够防止导轨16与丝线10干涉。
[2]导轨安装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导轨16安装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的情况,但导轨16也可以安装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导轨16像图13所示那样固定在上侧成为凸起地形成在支承部件17的长度方向前端部上的轨道支承部17a上。并且,在导轨16与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之间设置有间隙。因此,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能够不与导轨16接触地在生头位置与卷绕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像DE102011114312A1中记载的纺丝牵引机那样将2台对称型纺丝牵引机1靠近设置来使用的情况下,在操作生头辅助工具15之际,也能够不与位于相对位置的纺丝牵引机1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钩挂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中的丝线10接触地进行生头作业。
另外,该结构中,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配置在由导轨16引导的生头辅助工具15与吸枪27之间。即,生头辅助工具15配置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由于多根丝线10的位置被生头辅助工具15固定,因此在比生头辅助工具15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多根丝线10不固定。因此,操作者边在预定的位置把持吸枪27边进行作业。最好是,设置用于定位吸枪27的辅助工具或设置丝道固定用的导丝器,将丝道固定来进行生头作业。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可动型导轨设置在丝线行走方向上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下游侧,但也可以将上述那样的可动型导轨安装在比多个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
[3]导轨及生头辅助工具的结构
也可以在导轨16的沟槽部16a中安装由表面摩擦系数小的部件构成的接触部件。接触部件的材质例如由树脂构成。由此,能够使生头辅助工具15沿沟槽部16a更顺畅地移动。并且,也可以在嵌入导轨16的沟槽部16a中的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安装上述接触部件。
并且,也可以像图14所示那样,通过在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形成凸起部15c,在导轨16上形成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16d,使生头辅助工具15的凸起部15c嵌入导轨16的凹陷部16d并移动。
并且,生头辅助工具15也可以在顶端部安装辊22。该辊22例如像图15(a)所示那样设置在生头辅助工具15顶端部的左右两侧。并且,辊22也可以例如像图15(b)所示那样仅在生头辅助工具15顶端部左右中的一侧设置,使辊22和拐角部与导轨16接触并移动。
并且,导轨16也可以不形成沟槽部16a。
并且,导轨16的截面也可以不是近似L字型。
并且,导轨16只要具有生头辅助工具15的顶端部接触的面就可以。
并且,形成在生头辅助工具15中的多条沟槽15a也可以例如互相平行排列。
[4]其他的结构
并且,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使导轨16为可动型导轨、通过从生头时的引导姿势向退避姿势转换,防止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移动到卷绕位置之际、以及在卷绕位置卷绕丝线10之际导轨16与丝线10干涉。对此,也可以采用例如导轨16安装在比配置在最前侧的卷装P靠前侧的位置上,并且所有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能够移动到比配置在最前侧的卷装P靠前侧的结构。该结构中在比配置在最前侧的卷装P靠前一侧对所有的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进行了生头后,使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向卷绕位置移动。由于导轨13在卷绕位置没有配置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下方,因此能够防止卷绕丝线10之际导轨16与丝线10的干涉。另外,该结构中,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从生头位置移动到卷绕位置之际导轨16与丝线10干涉。
并且,虽然以将连杆机构使用于导轨16的引导姿势与退避姿势的转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进行直接推拉导轨的结构、在回旋中心点设置旋转致动器等驱动机构等各种各样的结构变更。并且,虽然以用气缸21驱动导轨16的引导姿势与退避姿势的转换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驱动装置没有必要必须是气缸。而且,既可以设置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的移动动作联动进行动作的机构,也可以采用操作者手动使其动作的结构。虽然采用了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导轨16安装在丝线卷绕机3上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固定在丝线卷绕机以外的部件上的结构。并且,虽然记载了导轨16是在利用生头辅助工具15将多根丝线10分别钩挂到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上的时候使用,但也可以用于向不是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这样用来构成使丝线10横动时的支点的导丝器的导丝器生头。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使第2导丝辊12能够在向辊生头的位置与生产位置之间移动,但第2导丝辊12也可以是固定在生产位置上的结构。并且,虽然第2导丝辊12的生产位置在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的大致中央的上方,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位置。例如,通过使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为旋转自由的辊式导丝器、被主动驱动的导丝器,也可以像日本特开2011―179132等中记载的那样采用第2导丝辊12位于丝线分配支点导丝器13一端侧的结构。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采用了使轴心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正交配置第1导丝辊11和第2导丝辊12的结构,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第1导丝辊11、第2导丝辊12中的任一个或者两者都使轴心与筒管支架7的轴心平行或者以直角以外的角度设置。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以丝线10被第1导丝辊11和第2导丝辊12牵引、送到设置在下方的丝线卷绕机3的所谓部分拉伸丝(POY)制造设备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能够应用于用多个加热辊加热并拉伸丝线10的拉伸丝(FDY)的制造设备。而且,也能够应用于日本特开2013―213307中记载那样的在一个工位上对称配置了2台丝线卷绕机的结构的纺丝牵引机。
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卷绕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丝线卷绕机,但也可以应用于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以外的丝线卷绕机。

Claims (7)

1.一种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筒管支架,沿其轴线方向排列安装有多个筒管、将多根丝线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
沿上述筒管支架的轴线方向排列、分别钩挂被分别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上的上述多根丝线的多个导丝器;以及
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时,将被操作者使用的、保持着上述多根丝线的生头辅助工具沿与上述导丝器的排列方向交叉的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引导的辅助工具引导部;
该丝线卷绕机,通过利用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沿上述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引导保持着上述多根丝线的上述生头辅助工具,而分别对上述多个导丝器进行生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能够在沿上述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的引导姿势、与比上述引导姿势远离卷绕到上述筒管上的上述丝线的丝道地退避的退避姿势之间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上述引导姿势与上述退避姿势之间转换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的姿势的姿势转换部,以及
使上述多个导丝器在将上述多根丝线卷绕到上述多个筒管之际的卷绕位置、与使上述多个导丝器的间隔比在上述卷绕位置小地被集中起来的生头位置之间移动的导丝器驱动部;
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时,上述导丝器驱动部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从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到上述生头位置,上述姿势转换部将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从上述退避姿势转换成上述引导姿势,
在向上述多个导丝器生头后,上述导丝器驱动部使上述多个导丝器从上述生头位置向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在上述多个导丝器向上述卷绕位置移动前或者移动过程中,上述姿势转换部将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从上述引导姿势转换成上述退避姿势。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上述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下游侧。
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配置在比上述多个导丝器靠丝线行走方向上游侧。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工具引导部具有沿上述辅助工具引导方向延伸、让上述生头辅助工具的一端部插入的沟槽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卷绕机,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多个导丝器间的间隔变小地被集中的上述生头位置在上述丝线卷绕机的作业一侧。
CN201510060989.XA 2014-02-05 2015-02-05 丝线卷绕机 Active CN1048169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0350 2014-02-05
JP2014020350 2014-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6984A true CN104816984A (zh) 2015-08-05
CN104816984B CN104816984B (zh) 2019-06-18

Family

ID=53547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0989.XA Active CN104816984B (zh) 2014-02-05 2015-02-05 丝线卷绕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393206B2 (zh)
CN (1) CN104816984B (zh)
DE (1) DE102015202016B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49A (zh) * 2015-10-30 2017-07-0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挂丝装置
CN106976755A (zh) * 2015-12-21 2017-07-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绕机、生头部件及丝线卷绕机的生头方法
CN108394758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取机、纺丝牵引装置及丝线卷取机中的生头方法
CN110791822A (zh) * 2018-08-02 2020-02-1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牵引机及纺丝牵引机的挂丝辅助用具
CN111705371A (zh) * 2019-03-18 2020-09-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以及示教方法
CN112424100A (zh) * 2018-08-09 2021-02-2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绕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634B (zh) * 2014-02-10 2019-04-30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牵伸装置
JP6763744B2 (ja) * 2015-10-30 2020-09-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設備
DE102017000457A1 (de) * 2017-01-19 2018-07-1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CN106948017B (zh) * 2017-05-03 2023-02-24 郑州华萦化纤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纺丝卷绕装置
JP6966230B2 (ja) 2017-06-15 2021-11-1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自動糸掛け装置、糸処理設備、及び、糸掛け方法
DE102017006689A1 (de) * 2017-07-14 2019-01-17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Aufspulmaschine
CN107620130A (zh) * 2017-09-29 2018-01-23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卷取装置
JP7269783B2 (ja) * 2018-06-11 2023-05-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4693A1 (fr) * 1985-07-11 1987-01-16 Schlumberger Cie N Dispositif pour l'alimentation d'une machine de preparation a la filature en une nappe de fibres textiles
CN102330163A (zh) * 2010-07-13 2012-01-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装置
CN102674075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取机
CN102730485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机
CN102888667A (zh) * 2011-07-22 2013-01-23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机
CN10330594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牵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7032A (en) 1980-10-31 1984-10-16 Rieter Machine Works, Ltd. Method a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threads and similar items into a winding device
JP2011179132A (ja) 2010-03-01 2011-09-15 Tmt Machinery Inc 紡糸巻取機
DE102011114312A1 (de) 2010-11-03 2012-05-0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Aufwickeln synthetischer Fäden sowie Aufspul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4693A1 (fr) * 1985-07-11 1987-01-16 Schlumberger Cie N Dispositif pour l'alimentation d'une machine de preparation a la filature en une nappe de fibres textiles
CN102330163A (zh) * 2010-07-13 2012-01-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装置
CN102674075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取机
CN102730485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机
CN102888667A (zh) * 2011-07-22 2013-01-23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卷绕机
CN103305944A (zh) * 2012-03-08 2013-09-18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牵引装置
JP2013213307A (ja) * 2012-03-08 2013-10-17 Tmt Machinery Inc 紡糸引取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149A (zh) * 2015-10-30 2017-07-0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挂丝装置
CN106917149B (zh) * 2015-10-30 2021-06-29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自动挂丝装置
CN106976755A (zh) * 2015-12-21 2017-07-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绕机、生头部件及丝线卷绕机的生头方法
CN108394758A (zh) * 2017-02-06 2018-08-1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取机、纺丝牵引装置及丝线卷取机中的生头方法
CN110791822A (zh) * 2018-08-02 2020-02-1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纺丝牵引机及纺丝牵引机的挂丝辅助用具
CN112424100A (zh) * 2018-08-09 2021-02-26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丝线卷绕机
CN111705371A (zh) * 2019-03-18 2020-09-25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以及示教方法
CN111705371B (zh) * 2019-03-18 2023-04-04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纤维机械以及示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64875A (ja) 2015-09-17
DE102015202016B4 (de) 2022-12-15
DE102015202016A1 (de) 2015-08-06
CN104816984B (zh) 2019-06-18
JP6393206B2 (ja)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6984A (zh) 丝线卷绕机
CN102674075B (zh) 纺丝卷取机
JP6370719B2 (ja) 紡糸引取装置
CN102330163B (zh) 纺丝卷绕装置
CN100522779C (zh) 弹性纱线卷绕系统、弹性纱线卷绕机和弹性纱线卷绕方法
CN103305944A (zh) 纺丝牵引装置
EP2186765B1 (en) Take-up winding facility
CN101792076B (zh)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CN101267999B (zh) 穿线方法
CN104911725B (zh) 牵引装置的生头方法及牵引装置
CN101377026A (zh) 纱线卷绕机及假捻加工机
JP2015078455A (ja) 紡糸巻取機
CN103014961B (zh) 纺纱单元及纺纱机
JP5065290B2 (ja) 巻取機
CN101657574B (zh) 自由端纺纱机
JP7014804B2 (ja) 巻取り機
EP2676912B1 (en) Take-up winder
EP1995201A2 (en) Yarn take-up winder
CN109641713A (zh) 卷绕机的控制方法和卷绕机
CN109914000B (zh) 络交装置
JP7130365B2 (ja) クロス捲きパッケージを生産する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綾振り三角形領域に配置された機械式糸貯留装置用糸ガイドプーリー
CN1654294B (zh) 用来卷绕多股丝束的装置
CN108394758A (zh) 丝线卷取机、纺丝牵引装置及丝线卷取机中的生头方法
CN101544318B (zh) 用于将纱线卷绕到筒子体上从而形成交叉卷绕筒的方法
CN1833973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机构的纱线横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