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999B - 穿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999B
CN101267999B CN2006800340134A CN200680034013A CN101267999B CN 101267999 B CN101267999 B CN 101267999B CN 2006800340134 A CN2006800340134 A CN 2006800340134A CN 200680034013 A CN200680034013 A CN 200680034013A CN 101267999 B CN101267999 B CN 10126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thread
carrier
threading
gui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40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999A (zh
Inventor
赫尔穆特·科伦
赫伯特·吕斯肯斯
哈拉尔德·米勒斯
亚历山大·马克思
诺伯特·科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a Automatic Win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2827Traversing devices with a pivotally mounted guide a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003Arrangements for threading or unthreading the gu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8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 B65H67/081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 B65H67/085Automatic end-finding and material-interconnecting arrangements acting after interruption of the winding process, e.g. yarn breakage, yarn cut or package replacement end-finding at the take-up package,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Looms (AREA)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纱线(16)穿入纺织机的单独驱动的指形导纱器(13)的引导槽(21)内的方法,为了将纱线(16)输送到旋转的筒子(5)上,该导纱器(13)在横动行程宽度内平行于筒子轴引导所述纱线(16),其中:导纱器(13)在开始穿线操作前移动到一起始位置(A);该导纱器(13)随后移动到一穿线位置(E)并驱动要穿入的纱线(16);为了将所述纱线(16)穿入所述导纱器(13)而在导纱器(13)和纱线(16)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并且为了穿线操作而使所述纱线(16)保持张力。

Description

穿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筒子的纺织机(例如绕线机或自由端纺织机)中,在由于纱线断裂或者更换管纱或筒子及类似的原因引起的纱线供应中断的情况下,设置成启动纱线连接操作以恢复正常运转。在此情况下,当纱线断裂后,纱线通常位于导纱器(该导纱器在卷绕过程中使纱线横动)外,因此当完成纱线连接时,纱线必须返回到导纱器中。
DE 39 30 136 A1公开了一种将纱线穿过纺织机卷绕头处的导纱器的方法,纱线借助纱线传递装置传递到单独驱动的来回运动的导纱器上。为此目的,纱线传递装置的运动和导纱器的横动要以这样的方式互相配合,即,使得纱线和导纱器几乎同步到达一个传递点以传递纱线。为实现此目的,分别设置用于监控纱线传递装置和导纱器的运动的传感器,它们连接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确定纱线从纱线传递装置到导纱器的精确传递点。
该装置要监控纱线传递装置和导纱器来确定精确时刻和传递位置,其复杂程度被证明是不利的。另外,在DE 39 30 136 A1公开的方法中,由于纱线的传递发生在筒子开始运行的时候,因此在筒子上可能会有夹带层或无序层,它们会对后面的退绕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线方法,其能够简单可靠地将纱线穿入导纱器。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特征的方法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配置是本发明其它方面的主题。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建议,在开始穿线之前,导线器移动到一起始位置,然后该导纱器移动到一穿线位置并带动有待穿入的纱线,为了将纱线穿入导线器,在导纱器和纱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并且纱线为穿入而保持张力。在带动被拉紧纱线的同时进行的相对运动在引导槽的槽口方向上产生沿着导纱器外缘导向的运动。这样,不用费任何力气确定导纱器的位置,就能将纱线可靠地穿入导纱器。此外,也无需附加的辅助穿线工具,诸如现有技术中的纱线传送设备,这些辅助穿线工具的运行路线必须与将纱线传送到导线器的运行路线相匹配。另外,随着辅助工具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辅助工具、导纱器及其控制装置的监测装置等皆被省去,因此一些装置,例如为保持精确传送点所需的传感器及类似装置也被省去,从而可以实现纺织机结构的简化。
起始位置可以这样优选,即,为保证导纱器离开起始位置进入穿线位置期间可靠地带动纱线,使得要穿入导纱器的纱线处于导纱器和穿线位置之间。为此,起始位置可位于与穿线位置相反的回返点区域。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导纱器可在穿线位置周围作摇摆运动。摇摆运动以振动效应的形式引起导纱器和纱线间的相对运动,导致已经接近导槽开口处的纱线可靠地穿入引导槽。
作为可选方案或附加方案,穿线位置可处于纱线横动行程之外,以使得被导纱器带动到穿线位置的纱线,在传送过程中沿导纱器的外缘进入引导槽的槽口区域。在这种可选方案中,相对运动基本上由穿线过程中被保持的纱线张力引起。此处作用于纱线上的张力意味着纱线不随导纱器下降,而是大致通过保持在水平面内而沿着导纱器外缘朝引导槽的槽口方向滑动。
在该方法的另一个变型例中,可配置一引导靠模,要穿入的纱线借助该引导靠模以这样方式上升,即,要穿入的纱线沿着导纱器外缘进入引导槽的槽口区。这样,不需要导纱器到横动行程之外位置的移动来产生纱线穿入引导槽的相对运动。这里,通过提升具有张力的纱线来实现该相对运动。
优选通过不同长度的两个立柱来限定引导槽。这样,在穿线期间,能够阻止张力下的纱线滑到引导槽之外,因为纱线可被较长的立柱卡住,这保证了可靠穿线。
在这种情况下,在两条立柱之间形成的引导槽有一个深度,该深度使得引导槽内的纱线在传送到筒子期间一直处于引导槽内,并且在横动行程内不会滑出纱线引导槽。因此,在纺织机正常操作期间,有利于使筒子的生产过程不发生中断。
为此目的,穿线位置应位于面向较短立柱的回返点的区域内。通过在面向较短立柱的导纱器的回返点区域内设置穿线位置,能保证在导纱器从起始位置移动到穿线位置期间对纱线的带动过程中,纱线靠在短立柱的外缘或长立柱的内缘上,且待穿入的纱线被卡住,因此实现了导纱器在移动到穿线位置期间的可靠带动。
特别的是,在穿线过程中,筒子可被反向驱动,从而纱线与卷绕方向相反地穿过导纱器。这样的好处在于,在将纱线穿入导纱器的过程中,可避免筒子上形成中间带或无序层。
另外,纺织机可包含一个吸嘴,该吸嘴的位置在穿线期间与导纱器相匹配。这用来使要被穿入的纱线与导纱器、交叉卷绕筒子和吸嘴成一角度,使得纱线位于被导纱器带动并且穿入导纱器的最佳位置。如果纱线被吸嘴按这样方式保持,即纱线与水平面成钝角并因而大致靠在驱动辊上,则由于导纱器和纱线之间在穿线期间产生的相对运动,导致张力下的纱线不能穿入引导槽。如果纱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过于尖锐,那么由于纱线被吸嘴保持在导纱器上方,因此在导纱器从起始位置移动到穿线位置期间,纱线不会被导纱器抓住。为了保证在导纱器摆回中间位置的过程中,纱线在该运动过程中不会从导纱器松脱,纱线被吸嘴张紧地保持在一个角度,使得纱线只靠在长立柱上。
要穿入的纱线可优选借助吸嘴保持在一个位置,在此位置上,纱线在被导纱器拖拉的同时在引导靠模上滑动。因此,在穿线进行期间以及导纱器在带动待穿纱线的同时到移动位置的移动期间,纱线只在引导靠模上滑动,纱线由此上升。在正常操作期间,总是这样对纱线进行引导,即,使得导纱器在常规回返点之间、在引导靠模下方引导纱线。
在此情况下,导纱器可移动到中间位置来结束穿线,而吸嘴与之同步地进行俯仰运动。这帮助纱线更深地进入槽中,以便在纱线传送期间实现更好且更可靠的引导。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一个工位的简图,该工位带有一个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导纱器;
图2示出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导纱器的正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2的侧视图。在本示例中,纺织机是所说的自动交叉卷绕纺织机1。由于这种类型的纺织机是已知的就不再详述,在该自动交叉卷绕纺织机1的工位2上,在精纺机上生产的精纺纱管3被重绕以便形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5。
它们一完成,交叉卷绕筒子5借助自动运行的服务单元(未示出),优选为所谓的交叉卷绕筒子更换器,沿着机器的纵向被移送到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7,并输送到位于机器端部的筒子装载站或类似装置。这种类型的自动交叉卷绕纺织机1通常还有一个筒子和纱管输送系统6形式的补给装置。在该筒子和纱管输送系统6中,精纺管纱3或空纱管在输送盘11上旋转。另外,这种类型的自动交叉卷绕机1具有中央控制单元32,其通过机器总线33与每个卷绕头2的单独的工位计算机31相连。
图1仅示出了筒子和纱管输送系统6的管纱供应部17,可逆驱动的储存部18,一个通向卷绕头2的横向输送部19和纱管返回部20。
各卷绕头2还有各种装置来保证这种类型的工位2的正常操作,这些装置是已知的,因此仅简要说明。
例如,这些装置中的一个是卷绕机构。整体上以附图标记4标记的卷绕机构有一个筒子架8,其围绕枢销12可动地安装。例如为了生产锥形的交叉卷绕筒子,筒子架8还可以绕与枢销12垂直设置的另一个枢销摆动。
在卷绕过程中,交叉卷绕筒子5的表面靠在例如支撑压辊9上,并通过摩擦接合带动该无驱动的支撑压辊9。在此情况下交叉卷绕筒子5由可控速度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该驱动装置优选为电子换向直流电机,并直接安置在筒子架8上或集成到筒子架8内。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卷绕过程中交叉卷绕筒子5靠在由单独电机驱动的驱动辊上。在此情况下,交叉卷绕筒子5借助被驱动的驱动辊的摩擦接合而被带动。
设置纱线横动装置10,其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表示,用于在卷绕过程中使纱线16横动。这种类型的纱线横动装置10在例如DE 198 58 548A1中有详细介绍。纱线横动装置10基本上由一个指形导纱器13组成,该导纱器由一个机电驱动装置14驱动,使纱线16在交叉卷绕筒子5的两端面之间横动。导纱器13的横动行程由回返点限定。
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导纱器13,在其自由端有一垂直于筒子轴延伸的狭长引导槽21,用于接收将要在传送到交叉卷绕筒子5的过程中被引导的纱线16。引导槽21具有这样的深度,即,使得位于引导槽21内的纱线16在传送到交叉卷绕筒子5的过程中位于引导槽21中足够深的地方,从而在横动行程中不会滑出纱线引导槽21。限定引导槽21的导纱器13的立柱22、23有不同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左立柱22比右立柱23长。
此外,在工位2上设置引导靠模(contour)34,其在垂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突出到支撑压辊9之上。引导靠模34与支撑接触辊9以这样的方式隔开,即,使得导纱器13在横动期间位于引导靠模34后面。在常规的卷绕过程中,纱线16始终由导纱器13在两个常规回返点之间、在引导靠模34下面被引导。
在图1中,吸嘴标记为24而夹纱器管标记为25。这种卷绕头2还具有捻接装置26,纱线张力调节装置30,清纱器28,纱线切断装置27,纱线张力传感器29,以及下部纱线传感器22。借助纱线中断(例如是由于更换管纱或纱线断裂)后就要执行的纱线连接过程来说明将纱线穿入导纱器13的过程。
在纺织机的首次配备过程中,即在管纱3和交叉卷绕筒子5首次供应到相应的卷绕头2时,可类似地执行该穿线过程。穿纱过程的执行与纱线是否已经卷绕上以便准备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5上或者来自管纱3的要卷绕上的纱线是否先要供应到交叉卷绕筒子5无关。
为了穿入纱线16,导纱器13在纱线连接过程开始之前移动到起始位置A。当导纱器13处于筒子行程上的两个常规回返点之一的区域时,就到达了导纱器13的起始位置A。作为起始位置A的回返点的选择取决于导纱器13的构造,即使得回返点区域是起始位置A,该起始位置A位于远离较短的立柱23的一侧。通过将两个常规回返点中的一个作为起始位置A,导纱器13始终处于纱线16之前或之后的位置。因此,在从起始位置A转移到穿线位置E的过程中,纱线16始终被导纱器13带动着。
作为可选方案,位于横动行程内或位于横动行程外的另一位置也可以被选为起始位置A,其中导纱器13必须首先从该起始位置A摆动前进到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要穿入的纱线16位于导纱器13和穿线位置E之间,以使得纱线16能够可靠地被带动到穿线位置E。
随着导纱器13移动到起始位置A,交叉卷绕筒子5的驱动器首先反转,这样交叉卷绕筒子5反向运动。吸嘴24进行俯仰运动,其中吸嘴从交叉卷绕筒子5上吸取解绕的纱线并在一定张力下保持纱线。吸嘴这样定位纱线16,即,使得纱线位于被导纱器13带动的最佳位置。
导纱器13现在从起始位置A移动到穿线位置E,该位置是导纱器13在到达与起始位置A相对的回返点区域中的位置时采取的。导纱器13的穿线位置E这样定位,即,使得导纱器13位于回返点区域内,这样一旦开始穿线,就确保了纱线16以这样的程度定位于引导槽21中,即在常规卷绕操作期间纱线16不从引导槽21中上升脱出。
在导纱器13从起始位置A移动到穿线位置E期间,由吸嘴24以前述方式保持张力并供应的纱线16被导纱器13抓住并带动。在此过程中纱线16通常靠在导纱器13的短立柱23的外侧上。然而,纱线16也可以类似地靠在长立柱22的内侧上。在此情况下,纱线13位于与支撑压辊9分隔开的位置。
由于导纱器13移动到穿线位置E,因此导纱器13绕穿线位置E滑动到引导靠模34上并在此情况下由引导靠模34以这样的方式升高,使得要穿入的纱线16可以沿导纱器13外缘移动进入引导槽21的槽口区。一旦到达穿线位置E,纱线16就穿入导纱器13的引导槽21。为此目的,导纱器13在穿线位置E附近进行摇摆运动。这种摇摆运动引起纱线16以这样的方式相对于导纱器13相对运动,即,使得纱线16沿短立柱23在引导槽21的槽口方向上移动并滑入其中。
于是,导纱器13从穿线位置E移动到两个回返点之间的中间位置M。同时,在导纱器13达到中心位置M时,吸嘴24进行另一个俯仰运动。在此情况下,已经穿入导纱器13的引导槽21中的纱线16通过吸嘴24的俯仰运动在引导槽21内部被进一步向下拉,从而该纱线16被更深入地导入引导槽21中。当吸嘴24结束俯仰运动时,交叉卷绕筒子5的驱动器也停止。另外,纱线16被吸嘴24保持在这样的角度,即当导纱器13从穿线位置E移动到中间位置M时,防止纱线16松脱。随着穿线过程的完成,按照已知方式进行纱线连接过程,随后恢复正常的卷绕操作。

Claims (12)

1.一种将纱线(16)穿入纺织机的单独驱动的指形导纱器(13)的引导槽(21)内的方法,其中,为了将纱线(16)输送到旋转的筒子(5)上,该导纱器(13)在横动行程宽度内平行于筒子轴引导所述纱线(16),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开始穿线前,所述导纱器(13)移动到一起始位置(A);
-该导纱器(13)随后移动到一穿线位置(E)并带动要穿入的所述纱线(16);
-在此情况下在所述导纱器(13)和纱线(16)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便将所述纱线(16)穿入所述导纱器(16)内;
-使所述纱线(16)保持张力以穿入所述纱线(16);并且
-在纱线中断后的穿线过程中,所述筒子(5)被反向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样选择所述起始位置(A),即,使得将要被穿入所述导纱器(13)的纱线(16)位于所述导纱器(13)和所述穿线位置(E)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位置(A)在与所述穿线位置(E)相对的回返点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器(13)在所述穿线位置附近进行摇摆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位置(E)位于横动行程之外,使得被所述导纱器(13)带入穿线位置(E)的所述纱线(16)在输送过程中沿着所述导纱器(13)的外缘进入所述引导槽(21)的槽口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引导靠模(34),通过该引导靠模(34)使得要穿入的所述纱线(16)在输送期间以这样的方式升高,即,使得所述纱线(16)沿着所述导纱器(13)的外缘运行进入所述引导槽(21)的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21)由不同长度的两个立柱(22,23)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两个立柱(22,23)之间的所述引导槽(21)具有这样的深度,即,使得处于所述引导槽(21)内的纱线(16)在传送到所述筒子(5)的过程中在所述引导槽(21)内定位得足够深,使得该纱线(16)在所述横动行程内不会滑出纱线引导槽(2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位置(E)位于面对所述两个立柱(22,23)中的短立柱(23)的回返点的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包括吸嘴(24),在穿线过程中,所述吸嘴(24)的位置与所述导纱器(13)相匹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要穿入的纱线(16)由吸嘴(24)保持在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纱线(16)在被所述导纱器(13)带动的同时滑到所述引导靠模(3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结束穿线,将所述导纱器(13)移动到中间位置(M),并且所述吸嘴(24)与此同步地进行俯仰运动。
CN2006800340134A 2005-09-24 2006-09-07 穿线方法 Active CN1012679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45842.4 2005-09-24
DE200510045842 DE102005045842A1 (de) 2005-09-24 2005-09-24 Verfahren zum Einfädeln eines Fadens
PCT/EP2006/008721 WO2007033770A1 (de) 2005-09-24 2006-09-07 Verfahren zum einfädeln eines fad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999A CN101267999A (zh) 2008-09-17
CN101267999B true CN101267999B (zh) 2011-08-31

Family

ID=3749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40134A Active CN101267999B (zh) 2005-09-24 2006-09-07 穿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928773B1 (zh)
JP (1) JP4988745B2 (zh)
CN (1) CN101267999B (zh)
DE (1) DE102005045842A1 (zh)
WO (1) WO20070337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3310A1 (de) * 2007-09-12 2009-03-1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Spul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DE102009009971B4 (de) * 2009-02-21 2017-03-16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sowie Arbeitsstelle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01837908B (zh) * 2010-03-15 2012-06-20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横动导纱装置及导纱方法
JP2013154991A (ja) 2012-01-30 2013-08-15 Murata Machinery Ltd 糸巻取機及び糸巻取方法
JP5584734B2 (ja) * 2012-06-20 2014-09-03 金井 宏彰 トラバース装置およびトラバース方法
CN103774258B (zh) * 2014-01-07 2016-01-20 太仓市世博纺织配件有限公司 导丝器的转向调节机构
DE102014008574A1 (de) 2014-06-11 2015-12-17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Textilmaschine mit Spulvorrichtungen
CN107840193A (zh) * 2017-11-03 2018-03-27 盐城融凡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纱线收卷装置
CN113581933A (zh) * 2021-07-27 2021-11-02 吴春燕 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7989A (en) * 1969-02-05 1971-06-28 Don E Fisher Traverse guide assembly
US5159804A (en) * 1989-09-09 1992-11-03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yarn to a winding station of a textile machine
CN1085870A (zh) * 1992-07-06 1994-04-27 巴马格股份公司 络纱机
US6505791B1 (en) * 1998-06-12 2003-01-1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Thread traversing device
CN1438164A (zh) * 2002-02-15 2003-08-27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一个工作位置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509972A (zh) * 2002-12-11 2004-07-07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开动一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21312U (de) * 1964-02-10 1965-08-12 Feinmechanik Lotz & Co Vorrichtung zum selbsttaetigen einfaedeln von faeden, insbesondere von aus der schmelze ausgezogenen glasfaeden, in einen fadenfuehrer.
DE4227539A1 (de) * 1992-08-20 1994-02-24 Rieter Ingolstadt Spinnerei Vorrichtung zur Fadenverlegung
DE19858548A1 (de) * 1998-12-18 2000-06-21 Schlafhorst & Co W Fadenführer zum traversierenden Zuführen eines Fadens zu einer rotierend angetriebenen Auflaufspule
DE19952438A1 (de) * 1999-10-30 2001-05-03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r Übergabe eines angesponnenen Fade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7989A (en) * 1969-02-05 1971-06-28 Don E Fisher Traverse guide assembly
US5159804A (en) * 1989-09-09 1992-11-03 W. Schlafhorst Ag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yarn to a winding station of a textile machine
CN1085870A (zh) * 1992-07-06 1994-04-27 巴马格股份公司 络纱机
US6505791B1 (en) * 1998-06-12 2003-01-14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Thread traversing device
CN1438164A (zh) * 2002-02-15 2003-08-27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一个工作位置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509972A (zh) * 2002-12-11 2004-07-07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开动一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作位置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999A (zh) 2008-09-17
WO2007033770A1 (de) 2007-03-29
EP1928773A1 (de) 2008-06-11
EP1928773B1 (de) 2011-08-17
JP4988745B2 (ja) 2012-08-01
JP2009508782A (ja) 2009-03-05
DE102005045842A1 (de) 200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7999B (zh) 穿线方法
CN104816984A (zh) 丝线卷绕机
CN101837909B (zh) 操作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执行该方法的工位
EP2186765B1 (en) Take-up winding facility
CN101454231A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工作站的操作方法
JP7034249B2 (ja) 巻取り機
US374148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yarn reserves on bobbin-receiving members
US8152090B2 (en) Take-up device
CN102602745A (zh) 纱线卷取机
JP2002539058A (ja) ボビン交換の際に、供給される糸を案内しかつ切断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EP1411015B1 (en) Yarn-processing system
EP280154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JP2018535165A (ja) ウェブ状製品の製造および引き出し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517662B1 (en) Service robot of a ring spinning machine, ring spinn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roups of handling means
CN109704130B (zh) 往复单元、往复单元运行的方法以及具有往复单元的工位
CN102583105A (zh) 纱线输送装置、纤维机械及纤维机械的纱线卷绕方法
CN104233531A (zh) 用于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工位的方法及相关联的工位
CN101955085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833973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机构的纱线横动装置
CN103373642B (zh) 操作络筒机的方法和络筒机
CN104555574A (zh) 纱线卷取机
JP7130365B2 (ja) クロス捲きパッケージを生産する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綾振り三角形領域に配置された機械式糸貯留装置用糸ガイドプーリー
JP6861502B2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繊維機械の作業ユニットにおいて糸走行を修正するための方法
CZ2018395A3 (cs) Způsob řízení obslužného zařízení prstencového spřádacího stroje a prstencový spřádací stroj k jeho provádění
KR100669835B1 (ko) 패키지를 도핑하는 동안에 전진하는 사를 안내하고절단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406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11

Address after: Remscheid

Patentee after: Saurer Germany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leiwo Guselu No. 65

Patentee befor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K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ach-Palen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Remscheid,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K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9

Address after: Germany Yubach-Parenberg

Patentee after: Lida Automatic Wind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ach-Palen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K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