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7997A -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7997A
CN104737997A CN201410804506.8A CN201410804506A CN104737997A CN 104737997 A CN104737997 A CN 104737997A CN 201410804506 A CN201410804506 A CN 201410804506A CN 104737997 A CN104737997 A CN 104737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ring
spool
clutch
pin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45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7997B (zh
Inventor
新妻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37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7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7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6Hand crank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 A01K89/0188Axially engaged
    • A01K89/0189Coaxial of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upport Of The Bea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该双轴承渔线轮能够提高小齿轮的刚性,并且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在该双轴承渔线轮中,小齿轮具有主体部、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齿轮部、缩颈部。第1支承部设置在主体部的一端侧。第2支承部设置在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在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之间,齿轮部与第1支承部隔开间隔设置。缩颈部配置在第1支承部与齿轮部之间。这里,缩颈部的外径大于第2支承部的外径且小于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

Description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尤其涉及一种与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在卷线筒轴方向的移动,能够起到离合机构作用的小齿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小齿轮的双轴承渔线轮。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渔线轮中,小齿轮作为上述离合机构和转动传递机构发挥作用(参照专利文献1)。离合机构具有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的离合器连接状态和解除该传递的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而且在这两个状态之间能够切换。离合机构由设置于卷线筒轴上的离合销以及具有与离合销相卡合的槽部的筒状的小齿轮构成。在转动传递机构中,小齿轮和与手柄联动转动的驱动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卷线筒转动。
小齿轮安装在卷线筒轴的外周侧上,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在小齿轮的两端部设置有两个支承部,该两个支承部由轴承支承。另外,在小齿轮的中央部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部。即,在两个支承部之间设置有齿轮部。齿轮部与一端侧的支承部(下面记为第1支承部)隔开间隔配置,与另一端侧的支承部(下面记为第2支承部)相邻配置。另外,在齿轮部与第1支承部之间,设置有与离合板相卡合的离合器控制部。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82027号
在现有技术中的小齿轮上,设置有与离合机构相卡合的离合器控制部。离合器控制部设置在齿轮部与一端侧的轴承之间,形成为环形槽状。即,离合器控制部为缩颈部。
在这种样式的小齿轮中,由于离合机构的卡合部和小齿轮之间的部分,即传递动力(力矩)的缩颈部为直径最小的细小部分,因此该缩颈部容易产生扭曲或挠曲变形。如果缩颈部发生变形的话,可能会使齿轮部处的啮合产生误差,导致齿轮的啮合性恶化。特别是在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小于缩颈部的外径的情况下,齿轮部的齿根圆可能会干涉到缩颈部,并且这种倾向会变得显著。
同样,为了避免与齿轮部相邻的第2支承部也和齿轮部的齿根圆互相干涉,需要使该第2支承部的直径形成为比齿根圆直径小的直径。从而,第2支承部在小齿轮转动时能够顺利地支承小齿轮,而且能够使离合器顺利地动作。这里,在小齿轮的两端被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由于驱动齿轮与齿轮部相啮合,因此在使缩颈部形成比第2支承部的直径小的直径时,缩颈部的挠曲变形可能会变得非常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双轴承渔线轮中,提高小齿轮的刚性,并且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为: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与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另外,该小齿轮通过沿卷线筒轴的方向移动,而作为离合机构发挥作用。并且,手柄设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该小齿轮具有主体部、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齿轮部和离合器控制部。主体部形成为筒状。在主体部的内周部配置有卷线筒轴。第1支承部设置在主体部的一端侧。第1支承部被第1轴承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并能够转动且沿轴向移动。第2支承部设置在主体部的另一端侧。第2支承部被第2轴承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在第1支承部和第2支承部之间,齿轮部与第1支承部隔开间隔设置。齿轮部能够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离合器控制部构成离合机构。离合器控制部配置在第1支承部和齿轮部之间。这里,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大于第2支承部的外径,且小于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
在该小齿轮中,由于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大于第2支承部的外径,因此即使在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之间驱动齿轮与齿轮部相啮合,离合器控制部也不容易产生扭曲或挠曲变形。即,该构造能够提高离合器控制部的刚性。另外,通过抑制离合器控制部的扭曲或挠曲变形,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另外,由于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小于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因此能够避免离合器控制部与齿轮部的互相干涉,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为: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中,技术方案1所述的小齿轮的齿轮部的模数M(节圆直径/齿轮数)为0.1以上0.4以下。
在该小齿轮中形成齿轮部,以使模数M处于0.1以上0.4以下的范围内。即,齿轮部的模数与现有技术中的模数相比非常小。因此,该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能够形成为比现有技术的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大的直径。从而,即使使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大于第2支承部的外径,也能够使齿轮部的齿根圆与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部分不干涉。即,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为:双轴承渔线轮是向前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该双轴承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手柄、卷线筒、卷线筒轴、转动传递机构、离合机构、第1轴承及第2轴承。手柄设置在渔线轮主体的侧部且能够转动。卷线用的卷线筒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卷线筒轴设置在卷线筒上。转动传递机构将手柄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转动传递机构具有驱动齿轮和小齿轮。
驱动齿轮能够与手柄联动而转动。小齿轮为上述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中所记载的小齿轮。离合机构被设定为在使手柄和卷线筒连接的离合器连接状态和解除手柄和卷线筒的连接的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第1轴承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第1轴承支承第1支承部,该第1支承部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第2轴承设置在渔线轮主体上。第2轴承支承第2支承部,该第2支承部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在该双轴承渔线轮中,由于小齿轮与上述技术方案1或2中的结构相同,因此能够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高小齿轮的刚性,并且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图。
图2是从双轴承渔线轮的手柄侧观察时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切割线Ⅲ-Ⅲ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的切割线Ⅳ-Ⅳ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切割线Ⅴ-Ⅴ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图6是包含转动传递机构和离合机构在内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小齿轮的剖视图。
图8是小齿轮的立体图。
图9是镀膜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模数的齿轮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渔线轮主体;2:手柄;12:卷线筒;13:离合机构;31:驱动齿轮;32:小齿轮;32m:主体部;32a:第1支承部;32b:齿轮部;32c:缩颈部(离合器控制部的一个例子);32d:第2支承部;38a:轴承(第1轴承的一个例子);38b:轴承(第2轴承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双轴承渔线轮100是向前方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如图1和图2所示,双轴承渔线轮100是用于抛饵的小型扁平渔线轮。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手柄2,其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侧方并能够转动,且使卷线筒转动;星型曳力机构3,其比手柄2更靠近渔线轮主体1一侧,且用来调整制动力。另外,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卷线用的卷线筒12、卷线筒轴16、转动传递机构18、离合机构13、曳力机构21。
<渔线轮主体>
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渔线轮主体1具有框架5以及罩住框架5的两侧的第1侧罩6a和第2侧罩6b。另外,渔线轮主体1还具有:前罩8a,其罩住框架5的前方;轴支承部8b,其由螺钉等固定在第1侧罩6上。
框架5具有:第1侧板7a,其位于手柄2的相反侧;第2侧板7b,其位于手柄2一侧,且配置在与第1侧板7a相对的位置;连接部7a,其具有多个,且连接第1侧板7a和第2侧板7b。第1侧板7a上形成有卷线筒12能够穿过的开口7d。轴支承部8b与开口7d相连接且能够拆卸。上侧的连接部7c作为拇指托架使用。下侧的连接部7c与钓竿安装部7e形成一体。
在渔线轮主体1的第1侧板7a和第2侧板7b之间安装有能够转动且能够拆卸的卷线用的卷线筒12。如图6所示,在第2侧板7b上形成有分别具有通孔的第1凸起部7f和第2凸起部7g。第1凸起部7f用于支承与手柄2连接的后述驱动轴30的基端,该驱动轴30能够转动。第2凸起部7g用于支承小齿轮32,该小齿轮32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如图4所示,第1侧罩6a通过轴支承部8b与第1侧板7a连接且能够拆卸。如图6所示,第2侧罩6b具有第3凸起部6c和第4凸起部6d。第3凸起部6c用于支承驱动轴30,驱动轴30能够转动。第4凸起部6d用于支承固定有卷线筒12的卷线筒轴16和小齿轮32。
如图4所示,轴支承部8b为有底筒状部件。在轴支承部8b的内周部形成有筒状的轴承收装部8c。轴承收装部8c的内部收装有支承卷线筒轴16一端的轴承24a。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第1侧板7a和第2侧板7b之间配置有:卷线筒12;平整绕线机构15,其用于使钓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线筒12上;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其为在进行拇指控制卷线筒放线操作时的拇指搁置处。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以卷线筒轴16为中心摆动,用于使离合机构13在离合器连接状态和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之间切换。离合器操作部件17在图2中实线所表示的离合器结合位置和双点划线所表示的离合器分离位置之间摆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第2侧板7b和第2侧罩6b之间配置有转动传递机构18、离合机构13、离合器控制机构19、曳力机构21、抛饵控制机构22。
转动传递机构18是用于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12的机构。另外,转动传递机构18也是用于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平整绕线机构15的机构。另外,后面会对转动传递机构18的结构进行说明。
离合机构13是在使手柄2和卷线筒12连接的离合器连接状态(离合器结合状态)和解除手柄和卷线筒的连接的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离合器分离状态)之间切换状态的机构。另外,关于离合机构13,在后述的<卷线筒和卷线筒轴>的说明中,会说明其结构。
离合器控制机构19是对应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完成离合机构13的结合/分离和控制的机构。如图6所示,离合器控制部件19具有公知的结构,即,具有离合器拔叉39、离合器凸轮44和离合器片45。
抛饵控制机构22是用于调整卷线筒12转动时的阻力的制动机构。另外,在第1侧板7a和第1侧罩6a之间配置有通过离心力对卷线筒12进行制动的卷线筒制动装置23。卷线筒制动装置23是用于抑制抛饵时的钓线缠绕的装置。另外,后面会对抛饵控制机构22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处于离合器结合状态时,曳力机构21通过驱动齿轮31对卷线筒12朝放线方向的转动进行制动。另外,后面会对曳力机构21的结构进行说明。
<卷线筒和卷线筒轴>
如图4所示,卷线筒12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卷线筒12具有在外周面卷绕钓线的筒状的线筒主体部12a、左右一对的凸缘部12b及凸起部12c。左右一对的凸缘部12b分别设置在线筒主体部12a的两端,且与这两端形成一体,并朝径向外侧突出。凸起部12c通过压入等适当的固定方法被固定在卷线筒轴16上。这样,卷线筒12与卷线筒轴16连接且能够一起转动。
卷线筒轴16设置在卷线筒12中。如图4和图5所示,卷线筒轴16贯穿第2侧板7b且朝第2侧罩6b的外侧方向延伸。卷线筒轴16的一端被轴支承部8b的轴承收装部8c内收装的轴承24a支承且能够转动。另外,卷线筒轴16的另一端在第2侧罩6b上设置的第4凸起部6d中被轴承24b支承且能够转动。从而,卷线筒轴16的2处被轴承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
卷线筒轴16贯穿第2侧板7b的第2凸起部7g。在该贯穿部分上固定有构成离合机构13的离合销20。离合销20为构成离合机构13的离合部的一个例子。离合销20沿径向贯穿卷线筒轴16,并且离合销20的两端在径向上由卷线筒轴16突出出来。卷线筒轴16的由离合销20贯穿的贯穿部16a与卷线筒轴16的固定卷线筒12的部分同样形成较大的直径。
<转动传递机构>
如图3所示,转动传递机构18具有:驱动轴30,其与手柄2连接且能够一起转动;驱动齿轮31,其安装在驱动轴30上;小齿轮32(参照图4、图5和图6),其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第1齿轮33,其与驱动轴30连接且能够一起转动;第2齿轮34,其与第1齿轮33相啮合。第2齿轮34用于使平整绕线机构15随着手柄2的转动而左右往复移动。
驱动轴30例如由不锈钢合金制成,如图3和图6所示,具有大直径的凸缘部30a。驱动轴30被轴承43和单向离合器40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其中,该轴承43安装在第2侧板7b的第1凸起部7f上,该单向离合器40安装在第2侧罩6b的第3凸起部6c上。驱动轴30通过滚子式单向离合器40能够进行仅朝卷线方向的转动。在驱动轴30上安装有棘轮36,两者能够一起转动,棘轮36作为受到曳力机构21所产生的制动力作用的制动力受力部件。棘轮36配置在驱动齿轮31和凸缘部30a之间。棘轮36具有制动力受力部件的功能,并且还具有作为离合器恢复机构,使离合机构13由离合器分离状态恢复至离合器结合状态的功能。另外,还具有与单向离合器40排列设置的爪式单向离合器的功能。
如图3所示,在驱动轴30上安装有能够转动的驱动齿轮31。并且,在驱动轴30上还安装有能够与该驱动轴30一起转动的曳力机构21的曳力板37。另外,驱动轴30与星型曳力机构3的曳力螺母3a螺纹配合。在驱动轴30的顶端部,安装有能够与该驱动轴30一起转动的手柄2。并且,该驱动轴30的顶端部与用于将手柄2固定在驱动轴30上的螺母53螺纹配合。从而,驱动齿轮31能够与手柄2联动而转动。另外,在驱动轴30的基端,安装有能够与驱动轴30一起转动的第1齿轮33。如图5所示,第2齿轮34与平整绕线机构15的螺轴15a连接且能够一起转动。
如图4至图7所示,小齿轮32与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12的驱动齿轮31相啮合。另外,该小齿轮32能够沿卷线筒轴16延伸的方向移动,而作为离合机构13发挥作用。
小齿轮32例如是由不锈钢合金或黄铜合金等金属制成的部件。小齿轮32也是具有由卷线筒轴16贯穿中心的带台阶的通孔32h的筒状部件。小齿轮32的两端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具体来讲,小齿轮32的一端被轴承38a支承在第2侧板7b的第2凸起部7g中且能够转动,其另一端被轴承38b支承在第2侧罩6b的第4凸起部6d中且能够转动。
轴承38a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上。轴承38a用于支承后述第1支承部32a,第1支承部32a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轴承38b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上。轴承38b用于支承后述第2支承部32d,第2支承部32d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轴承38a是第1轴承的一个例子。轴承38b是第2轴承的一个例子。
这样,由于小齿轮32的两端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因此小齿轮32不容易倾斜,且不会与卷线筒轴16接触。从而,卷线筒12在自由转动时的转动速度不容易减慢。
小齿轮32被轴承38a和轴承38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沿卷线筒轴方向移动。如图6、与7和图8所示,小齿轮32具有主体部32m、第1支承部32a、齿轮部32b、缩颈部32c、第2支承部32d和镀膜32e。缩颈部32c是离合器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主体部32m呈筒状。主体部32m的一端侧设置有第1支承部32a。主体部32m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第2支承部32d。在主体部32m的中央部设置有齿轮部32b和缩颈部32c。接下来,分别说明第1支承部32a、齿轮部32b、缩颈部32c和第2支承部32d的详细结构。
第1支承部32a设置在主体部32m的一端部。具体来讲,第1支承部32a设置在主体部32m的一端部,并且被第1轴承38a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第2侧板7b的第2凸起部7g)上,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第1支承部32a具有离合器卡合部32g。离合器卡合部32g具有多个与离合销20相卡合的卡合槽32f。卡合槽32f沿径向形成。多个卡合槽32f例如彼此相交90度且沿径向设置有2个。
齿轮部32b与第1支承部32a隔开间隔配置。齿轮部32b能够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具体来讲,齿轮部32b的模数M(节圆直径d/齿数z)处于0.1以上0.4以下的范围内。即,模数被设定为处于“0.1≤M(=d/z)≤0.4”的范围内。节圆直径d为如图10所示的齿轮部的假想直径。另外,图10中的最大圆是齿轮部32b的齿顶圆。另外,在图10中,省略形成于齿轮部32b的外周上的齿的表示。
另外,如上所述,齿轮部32b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因此,与齿轮部32b相同,驱动齿轮31的模数m也被设定为处于“0.1≤M(=d/z)≤0.4”的范围内。
另外,齿轮部32b是在除齿轮部32b以外的部分的加工结束之后形成的。详细来说,首先,加工除齿轮部32b以外的部分。其次,堵住通孔32h,在小齿轮32上形成镀膜32e。最后,对齿轮部32b进行切齿等适当的机械加工。因此,在齿轮部32b上没有形成镀膜32e。
缩颈部32c构成离合机构13。缩颈部32c配置在第1支承部32a和齿轮部32b之间。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第1支承部32a的外径。详细来说,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第1支承部32a的最大直径D4(D4>D1)。另外,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D1>D2)。并且,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D3(D1<D3)。即,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D3,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D3>D1>D2)。另外,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第1支承部32a的最大直径D4,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D4>D1>D2)。
这样,在缩颈部32c配置在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的齿轮部32b和与卷线筒轴16相连接的离合器卡合部32g之间的状态下,由于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因此能够提高小齿轮32的刚性,以及小齿轮32的转动传递效率。
缩颈部32c与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19的离合器拔叉39相卡合。当离合器操作部件17位于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离合器分离位置时,离合器拔叉39配置在图4所示的离合器分离位置。另外,当离合器操作部件17位于图2中实线所示的离合器结合位置时,离合器拔叉39和小齿轮32一起由图4所示的离合器分离位置移动到接近卷线筒12一侧(图5左侧)的图5所示的离合器结合位置。从而,离合销20与卡合槽32f相卡合,离合机构13处于离合器结合状态。因此,离合机构13由离合销20与小齿轮32构成。另外,离合器拔叉39被一对螺旋弹簧35(参照图6)向离合器结合位置施力。
这样,小齿轮32构成转动传递机构18,与手柄2联动而转动,将手柄2的转动力传递给卷线筒12,并且小齿轮32能够与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相对应,沿着卷线筒轴16的轴向往复移动。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从而能够提高小齿轮32的刚性,使小齿轮32不容易发生扭曲和挠曲。由于小齿轮32不容易发生扭曲和挠曲,能够提高小齿轮32的转动传递效率。
第2支承部32d设置在主体部32m的另一端部。具体来说,第2支承部32d设置在主体部32m的另一端部,且被第2轴承38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第2侧罩6b的第4凸起部6d)上,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在第4凸起部6d内,第2轴承38b与支承卷线筒轴16的轴承24b隔着垫圈42而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镀膜32e至少形成于第1支承部32a的外周面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的粗线和图8中的阴影所示,镀膜32e不仅形成于第1支承部32a的外周面上,还形成于缩颈部32c、第2支承部32d和卡合槽32f上。
如图9所示,镀膜32e为含氟树脂的无电解镍膜90。该含氟树脂的无电解镀镍膜90是通过将氟树脂的微粒子大致均匀地分散在镀镍溶液内,发生共析反应而形成的复合镀膜。用于含氟树脂的无电解镀镍膜90的氟树脂从由如下物质构成的集合中选择: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全氟烷氧基树脂(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优选含氟树脂为聚四氟乙烯(PTFE)。
另外,在图9中,由阴影示意性地表示含氟树脂。含氟树脂的无电解镍膜90的镀膜厚度例如处于2μm~20μm的范围内,优选处于5μm~15μm的范围内。含氟树脂的共析量例如为电镀液整体重量的1.5%~10%。
在具有该种结构的小齿轮32上,除对齿轮部32b进行切齿加工以外,通过对筒状的金属材料进行机械加工,形成包括离合器卡合部32g的第1支承部32a、缩颈部32c、第2支承部32d以及通孔32h。另外,堵住通孔32h,将材料浸入镀槽内进行无电解镀处理。完成镀处理之后,对齿轮部32b进行切齿加工。
<曳力机构>
曳力机构21通过星型曳力机构3来调整制动力。如图3和图6所示,曳力机构21通过单向离合器40的内圈40a,来传递手柄2的转动和星型曳力机构3的推压力。曳力机构21具有:曳力板37(参照图3),其与内圈40a连接且能够一起转动;棘轮36。在曳力板37和驱动齿轮31之间,以及在驱动齿轮31和棘轮36之间安装有由毛毡或石墨制成的第1曳力垫圈41a和第2曳力垫圈41b,以在进行曳力动作时使驱动齿轮31能够顺利地滑动。
<抛饵控制机构>
如图4和图5所示,抛饵控制机构22具有第1摩擦片51a、第2摩擦片51b及制动帽52。第1摩擦片51a和第2摩擦片51b夹持卷线筒轴16的两端配置。制动帽52是用于调整由第1摩擦片51a和第2摩擦片51b夹持卷线筒轴16的夹持力的部件。第1摩擦片51a配置在制动帽52内。制动帽52与第4凸起部6d的外周面螺纹配合。第2摩擦片51b安装在轴支承部8b内。
<卷线筒制动装置>
如图5所示,卷线筒制动装置23具有转动部件62、多个(例如6个)制动蹄64、制动鼓66、移动机构68。卷线筒制动装置23安装在卷线筒轴16和轴支承部8b上。多个制动蹄64与转动部件62以弹性的方式相卡合且能够从该转动部件62上拆下来,并能够摆动。制动鼓66配置在制动蹄64的径向内侧,其外周面与摆动的制动蹄64接触。移动机构68使制动蹄64和制动鼓66能够沿着卷线筒轴16的轴向相对移动且能够对这两者进行定位。
转动部件62例如为聚酰胺树脂、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大致圆形的部件。转动部件62被压入固定在卷线筒轴16上,且由卷线筒轴16定位在轴向上。另外,转动部件62被固定在卷线筒轴16上,且与卷线筒12的转动联动而转动。当卷线筒12转动时,制动蹄6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以摆动轴63c为中心,向图5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摆动。另外,通过制动蹄64和制动鼓66的摩擦来对卷线筒12进行制动。由于此时的制动力受到处于接触位置的制动蹄64的重心位置和摆动角度的限制,因此,通过由移动机构68调整制动鼓66的位置,能够调整制动力。另外,通过使操作部件60转动,能够调整制动鼓66的位置。
在具有该种结构的双轴承渔线轮100的小齿轮32中,在第1支承部32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镀膜90,该第1支承部32a被轴承38a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的第2侧板7b的第2凸起部7g上,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由于镀膜90的表面粗糙度低于机械加工面的粗糙度,因此能够减少轴承38a的内周面与第1支承部32a的滑动阻力。这里,不需要使用轴环等来减少滑动阻力的部件,便能够减少轴承38a与第1支承部32a的滑动阻力。从而,不会导致轴承38a的大型化和小齿轮32的强度的降低,而且能够使通过轴承38a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的小齿轮32顺利地沿轴向移动。
<特征>
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如下表现。
(A)该双轴承渔线轮100的小齿轮32与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12的驱动齿轮31相啮合。另外,利用该小齿轮32沿卷线筒轴方向的移动,小齿轮32能作为离合机构13发挥作用。并且,手柄2设置在双轴承渔线轮100的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
该小齿轮32具有主体部32m、第1支承部32a、第2支承部32d、齿轮部32b和缩颈部32c。主体部32m呈筒状。在主体部32m的内周部配置有卷线筒轴16。第1支承部32a设置在主体部32m的一端侧。第1支承部32a被轴承38a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第2支承部32d设置在主体部32m的另一端侧。第2支承部32d被轴承38b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在第1支承部32a和第2支承部32d之间,齿轮部32b与第1支承部32a隔开间隔设置。齿轮部32b能够与驱动齿轮31相啮合。缩颈部32c构成离合机构13。缩颈部32c配置在第1支承部32a和齿轮部32b之间。这里,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且小于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D3。
在该小齿轮32中,由于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因此,即使在第1支承部32a与第2支承部32d之间,驱动齿轮31与齿轮部32b相啮合,缩颈部32c也不容易产生扭曲或挠曲变形。即,该构造能够提高缩颈部32c的刚性。另外,通过抑制缩颈部32c的扭曲或挠曲变形,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另外,由于缩颈部32c的外径D1小于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D3,因此能够避免该缩颈部32c与齿轮部32b互相干涉(齿轮部32b的齿根圆大于缩颈部32c),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B)在该双轴承渔线轮100的小齿轮32中,齿轮32b的模数M(=节圆直径d/齿数z)为0.1以上0.4以下。
在该小齿轮32上形成有齿轮部32b,以使模数M处于0.1以上0.4以下的范围内。即,齿轮部32b的模数M与现有技术中的模数相比非常小。因此,该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D3能够形成为比现有技术中的齿轮部32b的齿根圆直径大的直径。从而,即使缩颈部32c的外径D1大于第2支承部32d的外径D2,齿轮部32b的齿根圆也不会与缩颈部32c发生干涉。即,能够提高齿轮的啮合性。
(C)该双轴承渔线轮100是向前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该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1、手柄2、卷线筒12、卷线筒轴16、转动传递机构18、离合机构13、轴承38a、轴承38b。手柄2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侧部且能够转动。卷线用的卷线筒12被支承在渔线轮主体1上且能够转动。卷线筒轴16设置在卷线筒12上。转动传递机构18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卷线筒12。转动传递机构18具有驱动齿轮31和小齿轮32。
驱动齿轮31能够与手柄2联动而转动。小齿轮32为上述(A)或(B)中所记载的小齿轮32。离合机构13被设置成在使手柄2和卷线筒12连接的离合器连接状态和解除手柄2和卷线筒12的连接的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之间切换。轴承38a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上。轴承38a用于支承第1支承部32a,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轴承38b设置在渔线轮主体1上。轴承38b用于支承第2支承部32d,并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在该双轴承渔线轮100中,由于小齿轮32与上述(A)或(B)中的结构相同,因此能够获得与上述效果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特别是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的组合。
(a)离合器拨叉和离合器凸轮等部件可以由金属制成,也可以在这些部件上实施含氟树脂镀膜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离合器拨叉和离合器凸轮的形状和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使用任意一种形状和方式。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扁平型的双轴承渔线轮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圆形双轴渔线轮、电动渔线轮和单轴承渔线轮上设置的小齿轮。

Claims (3)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设置有能够转动的手柄,手柄的转动通过驱动齿轮传递给卷线筒,小齿轮与该驱动齿轮相啮合,小齿轮沿卷线筒轴的方向能够移动,而作为离合机构发挥作用,其特征在于,
具有主体部、第1支承部、第2支承部、齿轮部和离合器控制部,其中,
所述主体部形成为筒状,且在其内周部配置有所述卷线筒轴,
所述第1支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侧,被第1轴承支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所述第2支承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侧,被第2轴承支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在所述第1支承部和所述第2支承部之间,所述齿轮部与所述第1支承部隔开间隔设置,且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
所述离合器控制部构成所述离合机构,且配置在所述第1支承部和所述齿轮部之间,
所述离合器控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2支承部的外径,且小于所述齿轮部的齿根圆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部的的模数M(节圆直径d/齿数z)为0.1以上0.4以下。
3.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向前方放出钓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手柄、卷线用的卷线筒、卷线筒轴、转动传递机构、离合器控制机构、第1轴承及第2轴承,其中,
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的侧部且能够转动,
所述卷线用的卷线筒被支承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且能够转动,
所述卷线筒轴设置在所述卷线筒中,
所述转动传递机构具有能够与所述手柄联动而转动的驱动齿轮和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齿轮,用于将所述手柄的转动传递给所述卷线筒,
所述离合器控制机构能够在使所述手柄和所述卷线筒连接的离合器连接状态和解除所述手柄和所述卷线筒的连接的离合器连接解除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1轴承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支承所述第1支承部,该第1支承部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所述第2轴承设置在所述渔线轮主体上,支承所述第2支承部,该第2支承部能够转动和沿轴向移动。
CN201410804506.8A 2013-12-27 2014-12-19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Active CN104737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72697A JP6389609B2 (ja) 2013-12-27 2013-12-27 両軸受リールのピニオンギア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JP2013-272697 2013-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7997A true CN104737997A (zh) 2015-07-01
CN104737997B CN104737997B (zh) 2019-06-18

Family

ID=5348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4506.8A Active CN104737997B (zh) 2013-12-27 2014-12-19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02380B2 (zh)
JP (1) JP6389609B2 (zh)
KR (1) KR102294431B1 (zh)
CN (1) CN104737997B (zh)
MY (1) MY171458A (zh)
TW (1) TWI6376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85995A (ja) * 2015-11-11 2017-05-2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6726522B2 (ja) * 2016-05-10 2020-07-22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機構
JP2018113919A (ja) * 2017-01-19 2018-07-26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924116B2 (ja) * 2017-10-25 2021-08-25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クラッチ操作部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KR102083429B1 (ko) * 2017-10-26 2020-03-02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프론트커버의 탈착이 편리한 낚시 릴
JP7065598B2 (ja) * 2017-12-27 2022-05-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7257488B2 (ja) * 2017-12-27 2023-04-13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7082901B2 (ja) * 2018-04-26 2022-06-09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KR102184732B1 (ko) * 2018-05-10 2020-11-30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피니언 지지구조를 갖는 낚시 릴
JP7122167B2 (ja) * 2018-06-11 2022-08-19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JP7436173B2 (ja) * 2019-09-30 2024-02-2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及びその駆動ギア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9360A (en) * 1988-07-21 1990-04-24 Zebco, Corporation Clutch mechanism for bait casting fishing reel
US5855330A (en) * 1996-09-11 1999-01-05 Daiwa Seiko, Inc. Double bearing type reel for fishing
JP2001025340A (ja) * 1999-07-15 2001-01-3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CN1436455A (zh) * 2002-02-04 2003-08-20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绕线轮的传动装置
JP2006238727A (ja) * 2005-03-01 2006-09-14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CN101361475A (zh) * 2007-08-06 2009-02-1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JP2014155470A (ja) * 2013-02-18 2014-08-28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ピニオンギア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両軸受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2316A (en) * 1997-03-14 2000-08-15 David C. Nilsen Two-speed fishing reel with drag mechanism
JP3525055B2 (ja) * 1998-07-27 2004-05-10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両軸受型リール
US6270028B1 (en) * 2000-05-05 2001-08-07 Brunswick Corporation Baitcast fishing reel with spool free mechanism
JP4795320B2 (ja) 2007-09-28 2011-10-1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
JP5349349B2 (ja) * 2010-01-25 2013-1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JP5507374B2 (ja) * 2010-07-26 2014-05-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ドラグ発音装置
KR101930538B1 (ko) * 2010-08-27 2018-12-18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시용 릴
US8777146B2 (en) * 2012-01-27 2014-07-15 Shimano Inc. Dual-bearing reel
JP6376740B2 (ja) * 2013-10-01 2018-08-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6342640B2 (ja) * 2013-10-25 2018-06-1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9360A (en) * 1988-07-21 1990-04-24 Zebco, Corporation Clutch mechanism for bait casting fishing reel
US5855330A (en) * 1996-09-11 1999-01-05 Daiwa Seiko, Inc. Double bearing type reel for fishing
JP2001025340A (ja) * 1999-07-15 2001-01-3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CN1436455A (zh) * 2002-02-04 2003-08-20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绕线轮的传动装置
JP2006238727A (ja) * 2005-03-01 2006-09-14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CN101361475A (zh) * 2007-08-06 2009-02-1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JP2014155470A (ja) * 2013-02-18 2014-08-28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ピニオンギア及びそれを備えた両軸受リ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7690B (zh) 2018-10-11
JP2015126703A (ja) 2015-07-09
US20150181853A1 (en) 2015-07-02
CN104737997B (zh) 2019-06-18
US9402380B2 (en) 2016-08-02
MY171458A (en) 2019-10-15
KR102294431B1 (ko) 2021-08-26
JP6389609B2 (ja) 2018-09-12
TW201540179A (zh) 2015-11-01
KR20150077323A (ko) 201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7997A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TWI589225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小齒輪、及具備該小齒輪的雙軸承捲線器
CN104509504B (zh) 双轴承渔线轮
JP2015126703A5 (zh)
KR100532196B1 (ko) 부품 조립체
JP2014155470A5 (zh)
TWI556728B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捲筒制動裝置及雙軸承捲線器
US9468199B2 (en) Reel part for fishing reel
JP2007189982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ギア部品装着構造
CN103070147B (zh) 双轴承绕线轮
JP2007189982A5 (zh)
JP2013146201A5 (zh)
TWI641317B (zh) 釣魚用捲線器、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及釣魚用捲線器的捲筒軸
JP2015065961A5 (zh)
CN104106553A (zh) 线辊以及使用该线辊的钓线引导机构
JP620931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その駆動軸
JP2013146202A5 (zh)
JP7137952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2018151016A (ja) 自転車用部品、及び釣り具用部品
US11241000B2 (en) Dual-bearing reel
JP2007209217A (ja) 魚釣用スピニングリール
JPH10276636A (ja)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