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475A -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475A
CN101361475A CNA2008101323781A CN200810132378A CN101361475A CN 101361475 A CN101361475 A CN 101361475A CN A2008101323781 A CNA2008101323781 A CN A2008101323781A CN 200810132378 A CN200810132378 A CN 200810132378A CN 101361475 A CN101361475 A CN 101361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operating portion
operating
mentioned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23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1475B (zh
Inventor
川崎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61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1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4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用于操作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机构,使之接合或解除接合。作为双轴承渔线轮,其渔线轮本体上支承有可转动的卷线筒,并可向前方放出卷在该卷线筒上的渔线。采用该离合器操作部件,操作者的手指易于在该离合器操作部件上移动。该离合器操作部件具有第1操作部、第2操作部以及第3操作部。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配置在卷线筒两端的外周侧,彼此间隔配置且呈弯曲状,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而使之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第3操作部位于卷线筒的后方,连接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而使之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该第3操作部呈中部向凹陷的弯曲状连接于上述第1和第2操作部。

Description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操作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使双轴承渔线轮离合器机构接合或分离的离合器操作部件,其中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本体上支承有可旋转的卷线筒,并且,该双轴承渔线轮能够向前方放出卷在卷线筒上的渔线。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双轴承渔线轮具有:带有左右一对侧板的渔线轮本体、配置在两侧板之间的可转动的卷线筒以及用于转动卷线筒的手柄。该一对侧板彼此间隔一定距离而相对配置,两侧板的外侧面均被罩部件所覆盖。手柄包括:配置在渔线轮本体一侧的摇臂,以及安装在摇臂上并可相对以该摇臂转动的把手。转动传递机构包括:设置在手柄转轴(手柄轴)上的主齿轮和与该主齿轮啮合的小齿轮,并且,主齿轮隔着卸力机构与手柄轴相连,小齿轮安装在卷线筒轴上且可沿卷线筒轴的轴向移动。离合器机构包括设置在小齿轮上的卡合部以及设置在卷线筒轴上的被卡合部,当被卡合部与卡合部卡合时,小齿轮和卷线筒轴相连,彼此不能相对转动。当渔线轮是拟饵抛投专用轮时,离合器操作部件安装在卷线筒的后方,可上下移动。离合器控制机构根据离合器操作部件的动作,控制离合器机构进行(转矩)传递或停止(转矩)传递。
如上所述,作为双轴承渔线轮,尤其是作为一种使用拟饵的拟饵抛投专用轮,需要能够在离合器分离(停止传递状态)、抛投拟饵后迅速地接合离合器(传递状态)。例如,当拟饵落水后感觉到鱼咬钩而起竿时,需要离合器机构能迅速地接合。此外,在希望拟饵落水后沉入一定深度时,也需要离合器能迅速地接合。因此,针对这一需求,在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以下技术方案,即,在渔线轮本体的侧板上以及位于卷线筒后方的侧板间设置两种用于操作离合器的操作部(例如,参照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39285号中图17)。
该公报所公开的双轴承渔线轮上,具有独立安装于两个侧板上的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以及配置在卷线筒后方的第3操作部。第3操作部与第1、第2操作部一体形成,第1、第2操作部由两个侧板导向。离合器操作部件被固定在绕卷线筒轴转动的离合器凸轮上。
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双轴承渔线轮时,在抛投时,只需稍稍移动控制放线的手,即可通过设置于侧板上的第1、第2操作部进行接合离合器机构的操作。这样,使离合器机构的接合操作得以迅速进行。而且,由于第1、第2操作部设置于侧板的两侧,因此,不论是手柄在左侧还是在右侧的双轴承渔线轮,均能在抛投时通过控制放线的拇指迅速地接合离合器机构。第1操作部、第2操作部与第3操作部间在从后方观察时成90°角或大致成90°角彼此结合,第3操作部在从后方观察呈直线形状。
此外,为了使离合器机构不会轻易在接合状态、分离状态间变动,而在离合器机构上设置有肘节弹簧机构,对离合器机构向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两方向加载力。
以手柄设置在右方的渔线轮为例进行说明,当进行抛投时,用右手握住渔线轮,以拇指指腹按压第3操作部,使离合器机构成为分离状态。然后,用握有渔线轮的手臂进行抛投。在抛投过程中,使拇指指尖与卷线筒的凸缘部分接触,进行所谓的由拇指控制放线的制动操作,以防止渔线振动引起的渔线缠结。当拟饵落水时,由控制放线的拇指向前移动第1或第2操作部,使离合器机构成为接合状态。随后,将渔线轮(钓竿)换到左手,以右手转动手柄,双手操作卷线筒和钓竿。
但是,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渔线轮中,第3操作部与第1、第2操作部间成90°角或大致成成90°角结合,且第3操作部从后侧观察呈直线状。在从离合器分离到离合器接合的操作中,必须以能够克服肘节弹簧机构加载力的力来进行操作。当如上所述,通过控制放线拇指以能够克服肘节弹簧机构加载力的力向前移动第1操作部或第2操作部时,由于第3操作部为直线状,所以会使得拇指在第3操作部上左右晃动而不易顺利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操作离合器的过程中,使手指便于在双轴承渔线轮的具有三个操作部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上移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用于操作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机构接合或解除接合,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被渔线轮本体支承并可相对于该渔线轮本体转动,并且可向前方放出卷在该卷线筒上的渔线,该离合器操作部件具有第1操作部、第2操作部以及第3操作部。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卷线筒两端的外周侧,彼此间隔配置且呈弯曲状,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使之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第3操作部位于上述卷线筒的后方并连接上述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使之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而且,从后方观察时,该第3操作部呈中部向下凹陷的弯曲状连接于上述第1和第2操作部。
当操作该操作部件进行抛投时,首先,用手握住渔线轮,将离合器机构切换为离合器分离状态。其间,以握持渔线轮的手的拇指指腹中部,对第3操作部进行例如按压操作,使离合器成为分离状态。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用握持渔线轮的手挥杆抛投。于是,在拟饵重力的作用下,渔线从卷线筒向外放出,使卷线筒向放线方向转动。此时,为了防止渔线缠结,使握有渔线轮的手的拇指指尖与渔线轮的凸缘接触,对渔线轮进行制动,进行拇指放线控制。在拟饵落水后,需要迅速接合离合器时,使拇指指尖与第1操作部或第2操作部接触并向前推压它们,使离合器接合。本发明中,由于第3操作部弯曲,中部向下凹陷,因此,在使拇指指尖与第1操作部或第2操作部接触并向前推压它们,使离合器接合时,拇指指腹部分受到第3操作部上凹陷的中部引导,不易左右晃动。因此,易于在离合器操作过程中移动手指。
在上述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上,从上方观察时,第3操作部与第1、第2操作部间分别以曲线平滑过渡,越靠近第1、第2操作部,该曲线的曲率半径越大。此时,在进行手指放线控制过程中,只需使拇指指尖在第3操作部与第1操作部间弯曲结合的部分或第3操作部与第2操作部间弯曲结合的部分上滑动,即可触碰到卷线筒凸缘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上,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上分别具有使操作者易于向渔线轮主体前方进行转动操作的推压操作部,而且,第1操作部上的推压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上的推压操作部均向内侧突出且彼此相向设置。根据该结构,在欲将离合器切换为结合状态时,易于推压操作第1、第2操作部,使离合器操作变得更为容易。
在上述技术方案1~3的任意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上,第3操作部与绕卷线筒轴轴线转动的离合器凸轮相连。此时,通过使离合器操作部的移动与绕卷线筒旋转轴线转动的离合器凸轮的动作相同,可以顺畅地进行离合器机构的切换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上,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所述弯曲为以上述卷线筒轴轴线为轴心的圆弧形状;在渔线轮本体上设置有支承第1操作部的第1支承部以及支承第2操作部的第2支承部,且该两支承部均具有呈以卷线筒轴轴线为轴心的圆弧状弯曲的支承面部分。根据本技术方案,由设置在渔线轮本体上的第1、第2支承部的支承面部分,将第1、第2操作部绕卷线筒旋转轴线进行支承,因此,可以使离合器凸轮顺畅转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3操作部呈弯曲状,且中部向下凹陷,因此,当使拇指指尖与第1操作部或第2操作部接触,并向前推压第1操作部或第2操作部,将离合器切换为结合状态时,拇指指腹部分受到第3操作部上凹陷的中部引导,不易左右晃动,因此,易于在离合器操作过程中移动手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渔线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渔线轮右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渔线轮中间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渔线轮左侧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渔线轮本体骨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渔线轮本体上安装第1支承部的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8表示的是第1侧罩的锁止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表示离合器控制机构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时所呈现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离合器控制机构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所呈现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离合器操作部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XII-XII处的剖面图。
图13是离合器操作部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渔线轮本体;4卷线筒;10a第1支承部;10b第2支承部;10c、10e支承面部分;17离合器操作部件;17a第1操作部;17b第2操作部;17c第3操作部;17f按压操作部;17g按压操作部;40离合器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渔线轮的俯视图。图1、图2所示的双轴承渔线轮具有:能被安装在钓竿上的渔线轮本体1、安装在渔线轮本体1上的可相对渔线轮本体1转动的卷线筒4、配置在渔线轮本体1一侧的用于转动卷线筒4的手柄2、以及配置在手柄2上靠渔线轮本体1一侧的用来调整卸力程度的星型卸力机构3。渔线轮本体1的后部安装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操作部件17。此外,下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述的前、后、左、右指的是常规意义上的渔线轮的前、后、左、右。
〔渔线轮本体的结构〕
渔线轮本体1具有:由诸如镁合金制成的骨架5;安装在骨架5上并覆盖骨架5两侧的由诸如镁合金制成的第1侧罩6a和第2侧罩6b;以及安装在骨架5前部且由诸如镁合金制成的前罩7。
如图4~图6所示,骨架5具有:相对配置且间隔一定间隔的第1侧板8a和第2侧板8b;多个连接第1侧板8a和第2侧板8b的连接部8c;以及与第1侧板8a、第2侧板8b一体形成、位于该第1侧板8a、第2侧板8b上方且俯视时呈倒置U形的指托(即供手指搭放的部件)8d。
第1侧板8a包括第1侧板本体9a和设置在该第1侧板本体9a上且可被拆下的第1支承部10a,同样,第2侧板8b包括第2侧板本体9b和设置在该第2侧板本体9b上且可被拆下的第2支承部10b,并且,由该第1支承部10a和第2支承部10b支承可相对其滑动的离合器操作部件17。
另外,分别在骨架5的指托8d上用于安装第1支承部10a、第2支承部10b的部位形成有第1开口部9d和第2开口部9e,用来从上至下安装第1支承部10a和第2支承部10b。这两个开口部9d、9e不是通过机加工形成的,而是在采用压铸等成形工艺制造骨架5时,通过从骨架5上方拔出金属模具而在骨架5上留下的开口部分形成的。一旦形成上述两开口部9d、9e,也就形成了如图6的剖面线所示的从上方观察呈倒L形的开口9j、9k,该开口9j、9k供第1支承部10a和第2支承部10b从指托8d的上方插入并配置在指托8d的内侧。
第1侧板本体9a是大致呈板状的部件,其上形成有用于拆装卷线筒4的圆形开口9c。在开口9c上嵌合、固定有由诸如铝合金制成的带螺纹的环体11。
带螺纹的环体1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径大于开口9c的内螺纹部11a,在该内螺纹部11a中旋合、固定有后述的制动盒12(参照图5),且该制动盒12可从内螺纹部11a上拆下。设置带螺纹的环体11的目的在于,防止对镁合金制成的骨架5的第1侧板本体9a造成腐蚀。具体而言,如果将内螺纹部形成在第1侧板本体9a上,则在为了取出卷线筒4而反复拆装制动盒12时,该内螺纹部会受到损伤,进而会从损伤部分起出现腐蚀。另外,若骨架由铝合金或合成树脂制成、不那么容易被腐蚀时,则也可以不设置该带螺纹的环体,而直接在开口上形成内螺纹。
在带螺纹的环体11的外周部形成有多个(例如4个)沿径向向外突出的突起部11b、11c、11d、11e。其中,突起部11b、11d、11e上均形成有通孔11f,供起固定作用的多个(例如3个)螺钉部件14a插入,该多个螺钉部件14a用于固定带螺纹的环体11。此外,突起部11b和突起部11c上设置有立起的固定销11g,用于固定第1支承部10a。将螺钉部件14a旋入第1侧板本体9a,对带螺纹的环体11加以固定。如图7所示,固定销11g包括如下两部分,即,通过诸如铆接或焊接等合适的固定工艺固定在带螺纹的环体11上的固定部11g2,以及与形成在第1支承部10a上的孔10d嵌合的嵌合部11g1。
如图5所示,制动盒12具有:配置在中央且呈有底筒形的轴承收纳部12a;位于轴承收纳部12a外周且与之同轴配置的环状安装部12b;以及一对用于连接轴承收纳部12a和安装部12b的连接部12c。在轴承收纳部12a内不仅安装有用于支承卷线筒轴15的轴承33a,还收纳有后述抛投控制机构22的圆板状的制动衬片51a。安装部12b安装在开口9c内,其外周面与该开口9c嵌合,并与带螺纹的环体11的内螺纹部11a旋合。此外,安装部12b的内周面上形成有筒状的制动鼓76,其作为后述离心式制动机构23一部分使用。
如图4所示,第1支承部10a由诸如聚缩醛(polyacetal)等摩擦系数小的的合成树脂制成,其截面呈L形,可盖住开口部9d。第1支承部10a具有支承面部分10c和与固定销11g嵌合的孔10d,离合器操作部件17被该支承面部分10c支承且可在其上滑动。支承面部分10c被弯曲为以卷线筒4的转轴、即卷线筒轴的轴线X为轴心的圆弧状曲面。支承面部分10c与形成在第1侧板本体9a的开口9c外周侧的圆弧状曲面9h紧密贴合。支承面部分10c端部形成有开口10j,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一部分可插入该开口10j并在该开口10j内沿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使孔10d与带螺纹的环体11的固定销11g嵌合,对第1支承部10a进行定位,随后通过以螺钉部件14a将带螺纹的环体11固定在第1侧板本体9a上,将第1支承部10a夹在带螺纹的环体11和第1侧板本体9a中间,并固定在第1侧板本体9a外侧面上。
第2侧板本体9b是大致呈板状的部件,其上形成有凸缘部9f、9g等,分别用于支承后述的手柄轴30以及卷线筒轴15。在用于支承卷线筒轴15的凸缘部9g周围,在第2侧板本体9b上经螺钉固定有离合器护板16。该离合器护板16采用诸如聚缩醛等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制成。设置离合器护板16的目的在于,防止后述的离合器机构19动作时对镁合金制成的骨架5的第2侧板本体9b外表面造成损伤,进而防止由该损伤造成的腐蚀。另外,如果以铝合金或是合成树脂制成骨架,则骨架基本不会产生腐蚀,此时,也可以不设置该离合器护板16。
第2支承部10b由诸如聚缩醛等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制成,截面呈L状,能够盖住开口部9e。该第2支承部件10b具有:用于支承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支承面部分10e、以及一对用于将该第2支承部10b固定在第2侧板本体9b外侧面上的连接片10f、10g,并且,离合器操作部件17可在该支承面部分10e上滑动。支承面部分10e被弯曲形成为以卷线筒轴轴线X为轴线的圆弧状曲面。支承面部分10e与形成在第2侧板本体9b上的圆弧状曲面9i(参照图6)紧密贴合。支承面部分10e的端部形成有开口10k,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一部分可插入该开口10k并可在该开口10k内沿长度方向移动。连接片10f、10g上形成有供螺钉部件14b插入的通孔10h、10i。通过在通孔10h、10i内插入螺钉部件14b并将它们拧在第2侧板本体9b上,将第2支承部10b固定在第2侧板本体9b外侧面上。
如图4、图5所示,第1侧罩6a安装在骨架5上,其可被打开或扣在骨架5上,能够接近或远离骨架5,还可相对骨架5摆动。可以通过安装在第1侧板本体9a后部的锁止机构59,使第1侧罩6a处于呈“关”状态的锁止状态,或是处于呈“开”状态的锁止解除状态。通过锁止机构59使得第1侧罩6a处于锁止解除状态时,向远离骨架5的外侧移动第1侧罩6a,然后第1侧罩6a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其自身后部为旋转中心向下摆动。由此,可使制动盒12向外露出,从而可以调整离心式制动装置23的制动力,以及拆装制动盒12。锁止机构59包括锁止拨块60以及可与锁止拨块60卡合或解除该卡合的锁止销64。
如图5、图8所示,第1侧罩6a的后部固定有摆动轴61,该摆动轴61上安装有既可摆动又可沿轴向移动的锁止拨块60。摆动轴61与卷线筒轴15平行配置,贯穿锁止拨块60和第2侧板本体9b。摆动轴61的根部形成有直径较大部分61a和环形突起部61b,在环形突起部61b与第1侧罩6a接触的状态下,将该直径较大部分61a固定在第1侧罩6a上。摆动轴61的顶端形成有直径较小部分61c,该直径较小部分61c用于安装诸如E型挡圈构成的防脱部件62,该防脱部件62与第2侧板本体9b的外侧面接触,用来防止摆动轴61从第2侧板本体9b上脱落。此外,摆动轴61顶端外周安装有弹簧部件63,用来经摆动轴61对第1侧罩6a加载力,使第1侧罩6a具有与第1侧板8a(第1侧板本体9a)分离的倾向。弹簧部件63配置在防脱部件62和第2侧罩6b内侧面之间,并且呈压缩状态。此外,在摆动轴61的根部,在沿轴向与环形突起部61b隔有一段距离的位置形成有沿径向贯穿摆动轴61的通孔61d。该通孔61d内固定有两端从该通孔61d中向外伸出的锁止销64,该锁止销64用于将第1侧罩6a保持在“关”状态。
如图4、图8所示,锁止拨块60具有转动部60a和操作突起60b。其中,转动部60a安装在第1侧板本体9a上,可在锁止位置、锁止解除位置间转动;操作突起60b从转动部60a上沿径向向外延伸。转动部60a的内周形成有通孔60c,当锁止拨块60处于锁止解除位置(例如,将操作突起60b转到朝下的位置)时,锁止销64能够穿过该通孔60c。此外,在通孔60c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凸轮面60d,用于与锁止销64外周面卡合抵接,以使第1侧罩6a与第1侧板本体9a紧密接触。凸轮面60d上包括一对斜面,该斜面按照例如锁止拨块60从锁止解除位置旋转到锁止位置(例如,将操作突起60b转到朝后的位置)的方向,沿着周向逐渐变高。此外,转动部60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60e、60f,两槽隔着第1侧板本体9a设置,槽中各安装有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O形环65a、65b。该结构中,由O形环65a、65b防止锁止拨块60的脱落,同时,O形环65a、65b的弹性能够缓冲掉作用于凸轮面60d上的过大的力,使凸轮面60d不易受到损伤。
对于如上结构的锁止机构59,当使锁止拨块60从锁止位置转到锁止解除位置时,锁止销64才可以穿过锁止拨块60。然后,在弹簧部件63加载力的作用下,第1侧罩6a向远离第1侧板本体9a的方向移动,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相反,如果用手将第1侧罩6a转动到其与第1侧板本体9a相对的位置,并向第1侧板本体9a侧推压该第1侧罩6a,之后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将锁止拨块60从锁止解除位置转动到锁止位置,则第1侧罩6a被锁止。此时,锁止销64与凸轮面60d接触,第1侧板6a被拽向第1侧板本体9a一侧,由于设置了O形环65b,所以不会有过大的力作用在凸轮面60d上,不会使凸轮面60d受损而导致无法发挥机能。
如图3所示,第2侧罩6b大体呈碗形,其上形成有凸缘部6d、6e等,分别用来支承手柄轴30和卷线筒轴15。从第2侧板本体9b的内侧面一侧安装有多根螺钉部件14c(参照图4),由此将第2侧罩6b固定在第2侧板本体9b的外侧面上。
〔其它部分的结构〕
如图2~图5所示,骨架5内设置有卷线筒4(图2、图5)、平整绕线机构24(图4)、离合器操作部件17(图4)以及离合器机构19(图4、图5)。其中,卷线筒4配置在第1侧板8a、第2侧板8b之间且可相对二者转动;平整绕线机构24用来将渔线均匀地卷绕在卷线筒4上;离合器操作部件17用作进行拇指放线控制时的指托;离合器机构19用于在手柄2与卷线筒4之间传递转矩或停止该转矩传递。此外,骨架5和第2侧罩6b之间还设置有转动传递机构18(图3、图4)、离合器控制机构20(图4)、卸力机构21(图3)以及抛投控制机构22(图3、图5)。其中,转动传递机构18用于向卷线筒4、平整绕线机构24传递来自手柄2的转矩;离合器控制机构20根据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控制离合器机构19;卸力机构21在放线时可对卷线筒进行制动;抛投控制机构22用于调整卷线筒4转动时的阻力。此外,在骨架5和第1侧罩6a之间设置有离心式制动机构23(图5),用于防止在抛投时出现渔线缠结。
如图5所示,在卷线筒4两侧各设有一个凸缘4a,两凸缘4a之间具有轴筒4b。卷线筒4固定在贯穿其轴心的卷线筒轴15上。在制动盒12上安装轴承33a,并且在第2侧罩6b的凸缘部6e(图3)内部安装轴承33b(图3),由轴承33a和轴承33b支承卷线筒轴15的两端部,使之可在卷线筒本体1上转动。卷线筒轴15上靠第2侧罩6b侧的一端延伸到第2侧罩6b的凸缘部6e内。
如图4所示,平整绕线机构24包括导向筒25、螺纹轴26以及导线器27。导向筒25固定在第1侧板8a和第2侧板8b之间;螺纹轴26被支承在导向筒25内,可相对该导向筒25转动。螺纹轴26的端部固定有隶属于转动传递机构18的从动齿轮28。此外,螺纹轴26上形成有螺旋槽26a;在导线器27内安装有可相对其转动的卡合销27a,并且该卡合销27a的顶端与上述螺旋槽26a啮合。因此,经由转动传递机构18使螺纹轴26产生的转动,可以使导线器27沿导向筒25往复移动。
转动传递机构18包括主齿轮31、小齿轮32(图4)、从动齿轮28以及驱动齿轮29。其中,主齿轮31安装在手柄轴30(图3)上,可相对于手柄轴30转动;小齿轮32与该主齿轮31啮合;从动齿轮28固定在上述螺纹轴26的端部;驱动齿轮29安装在手柄轴30上,其与主齿轮31间隔设置,并可与手柄轴30一体转动。通过收纳在第2侧罩6b的凸缘部6d内的滚子式单向离合器48,禁止手柄轴30向放线方向转动。具体而言,与单向离合器48的内圈48a卡合而可与之一体转动的后述推压板71与手柄轴30也卡合且可与该手柄轴30一体转动。由于单向离合器48的内圈48a仅能向卷线方向转动,因此,手柄轴30被禁止向放线方向转动。此外,手柄轴30上安装有可与之一体转动的隶属于后述离合器复位机构43的棘轮72。此外,手柄轴3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星型卸力机构3旋合的第1螺纹部30a以及直径相对较小的第2螺纹部30b,该第2螺纹部30b与固定手柄2的螺母73旋合。此外,在手柄轴30的外周面上还形成有平面部,该平面部用于安装与之一体转动的其它部件(例如,推压板71、驱动齿轮29以及棘轮72)。
手柄2的转动经卸力机构21传递到主齿轮31上。小齿轮32的一端外周形成有与主齿轮啮合的齿部32a,另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卡合部32b,在齿部32a和卡合部32b之间形成直径较小部分32c。卡合部32b上,在该侧端面上具有沿径向形成的卡合槽32d,该卡合槽32d可与安装在卷线筒轴15上的卡合销15a卡合或分离。此外,卡合部32b被轴承35从外周面侧支承在第2侧板本体9b上,可相对该第2侧板本体9b转动。驱动齿轮29与从动齿轮28啮合,将手柄2的转动传递给平整绕线机构24。
根据上述结构,由小齿轮32的卡合部32b的卡合槽32d和卷线筒轴15的卡合销15a构成离合器机构19,其用于在手柄2和卷线筒4间传递转矩或停止转矩传递。本发明中,将小齿轮32向外移动,可使其卡合部32b的卡合槽32d与卷线筒轴15的卡合销15a分离,使离合器成为分离状态,以停止来自手柄轴30的转矩传递,从而使该转矩不被传递给卷线筒轴15。
如图3所示,卸力机构21包括摩擦片70和推压板71。摩擦片70推压主齿轮31。通过星型卸力机构3的旋转操作,使推压板71以既定的力向主齿轮31上推压摩擦片70。摩擦片70安装在手柄轴30上,并可相对该手柄轴30转动,推压板71安装在手柄轴30上,可与该手柄轴30一体转动。
抛投控制机构22包括夹持卷线筒轴15的制动衬片51a、51b以及对制动衬片51a、51b作用在卷线筒轴15上的夹持力进行调节的调整帽52。在调整帽52的内周形成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形成在第2侧罩6b的凸缘部6e外周面上的外螺纹旋合。
如图5所示,离心式制动机构23配置在制动盒12内。离心式制动机构23包括:设置在制动盒12内的圆筒形的制动鼓76;以及多个与该制动鼓76内周面相对配置的制动蹄77。上述制动蹄77沿径向配置在旋转部件78上且可沿旋转部件78的径向相对其移动,其中,旋转部件78不能相对于卷线筒轴15转动,它与该卷线筒4一起转动。
〔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结构〕
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与离合器控制机构20相连,可在图9所示的分离位置以及图10所示的接合位置间移动。如图4、图11~图13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上具有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以及第3操作部17c。其中,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配置在卷线筒4两端的凸缘部4a、4a外周侧,彼此间间隔配置,均呈弯曲状;第3操作部17c在卷线筒4的后方,连接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在第3操作部17c的两端且与之一体形成,如图11所示,从上方观察离合器操作部件17整体上呈U字形或大致呈U形。
第1操作部17a支承在第1支承部10a的支承面部分10c上并可在其上滑动,第2操作部17b支承在第2支承部10b的支承面部分10e上并可在其上滑动,从而可以进行离合器机构19向离合器接合状态切换的操作。如图12所示,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上,至少一部分弯曲形成为以卷线筒4的旋转轴线X为轴心的圆弧面,并且,至少一部分与第1支承部10a的支承面部分10c以及第2支承部10b的支承面部分10e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操作部17a的内周侧形成有与第1支承面部分10c接触的第1接触面17h以及不与该第1支承面部分10c接触的第1分离面17j,第2操作部17b的内周侧形成有与第2支承面部分10e接触的第2接触面17i以及不与该第2支承面部分10e接触的第2分离面17k(图中仅详细表示了第2接触面17i和第2分离面17k)。如图13所示,第1操作部17a的轴向外侧面17m与第1支承部10a的轴向内侧面局部接触,并由该内侧面滑动导向;同样,第2操作部17b的轴向外侧面17n与第2支承部10b的轴向内侧面局部接触,并由该内侧面滑动导向。
第1操作部17a的顶端被弯曲成圆弧状而形成棒状装饰部17d,第2操作部17b的顶端同样被弯曲成圆弧状而形成棒状装饰部17e,两装饰部17d、17e分别配置在第1侧板本体9a、第2侧板本体9b的外侧,并分别插入第1支承部10a的开口10j和第2支承部10b的开口10k内。该两装饰部17d、17e起装饰作用,其功能在于,使得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离合器分离方向转动时不会破坏其与第1支承部10a、第2支承部10b的连续感。此外,第1操作部17a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操作部17f,同时,第2操作部17b的顶端部设置有按压操作部17g,两按压操作部17f、17g彼此相向设置,均向内突出,设置它们的目的在于,使向渔线轮主体1前方转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变得容易。
第3操作部17c用于向离合器分离状态操作离合器机构19,如图13所示,其连接第1操作部17a和第2操作部17b,并且,从后方观察,其中部弯曲,向下凹陷。此外,如图11所示,从上方观察,第3操作部17c的缘部与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圆滑过渡,该过渡曲线为随着靠近第1操作部17a或第2操作部17b而曲率半径逐渐增大的曲线。此外,如图12所示,从截面上观察,该第3操作部17c越靠近后方,厚度越小,而且,后端部的上表面倒角为圆弧状。
〔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结构〕
如图4、图9、图10所示,离合器控制机构20包括离合器凸轮40、离合器拨叉41、螺旋弹簧42以及离合器复位机构43。其中,离合器凸轮40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旋转带动下绕卷线筒轴轴线X转动,并且,离合器凸轮40向卷线筒轴向外侧推压离合器拨叉41;螺旋弹簧42对离合器拨叉41向卷线筒轴向内侧加载力;离合器复位机构43与手柄2向卷线方向的转动联动,用于使处于离合器分离状态的离合器机构19恢复到离合器接合状态。
离合器凸轮40包括由诸如合成树脂制成的凸轮部45以及由诸如金属制成的离合器片46。其中,凸轮部45上具有用于向卷线筒轴向外侧推压离合器拨叉41的凸轮面45c,该凸轮部45安装在第2侧板本体9b的凸缘部9g上,可绕卷线筒轴轴线X转动;离合器片46安装在离合器护板16上,可与凸轮部45联动而相对该离合器护板16转动。本发明中,将可能会给镁合金制成的第2侧板本体9b造成损伤的由金属制成的离合器片46安装在合成树脂制成的离合器护板16上,而将不易对第2侧板本体9b造成损伤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凸轮部45直接安装在第2侧板本体9b的凸缘部9g上。
如图4所示,凸轮部45上具有凸轮本体部45a、突出部45b以及一对凸轮面45c。其中,凸轮本体部45a呈筒形,被安装在凸缘部9g上,可以以卷线筒轴轴线X为旋转中心转动;突出部45b从凸轮本体部45a上沿径向向外突出,用于安装离合器复位机构43;凸轮面45c位于凸轮本体部45a的一个端面上,与卷线筒轴15同轴配置。在凸轮本体部45a内侧面形成有卡合突起45d,通过形成在离合器片46上的卡合孔46c与该卡合突起45d卡合,将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转动传递给凸轮部45。卡合突起45d的顶端与形成在离合器护板16上的圆弧孔16b卡合,其转动范围由圆弧孔16b限制。此外,离合器拨叉41上形成有未图示的抵接部,通过凸轮面45c与该抵接部间的抵接,向卷线筒轴向外侧推压离合器拨叉41。
离合器片46上具有安装部46a和弯折的安装部46b。其中,安装部46a用于将离合器片46安装在离合器护板16上形成的筒部16a上;安装部46b先沿径向从安装部46a向外延伸,然后再沿与卷线筒轴轴线X大体平行的方向延伸。该安装部46b贯穿在第2侧板本体9b上形成的开口9m,在定位该安装部46b后,在该伸出部分的顶端侧,通过螺钉将该安装部46b固定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第3操作部17c上。
离合器拨叉41设置在卷线筒轴15的外周,被经由螺钉固定在第2侧板本体9b上的两根销44所支承,可沿卷线筒轴轴线X方向移动。另外,卷线筒轴15可相对离合器拨叉41转动。换言之,即便卷线筒轴15转动,离合器拨叉41也不会转动。此外,离合器拨叉41中央具有与小齿轮32的直径较小部分32c卡合的卡合部41a。此外,螺旋弹簧42配置在在对离合器拨叉41进行支承的各销44的外周,位于离合器拨叉41和第2侧罩6b之间,用于对离合器拨叉41向卷线筒轴向内侧加载力。
根据上述结构,在通常状态下,小齿轮32位于内侧的离合器接合位置,其卡合部32b的卡合槽32d与卷线筒轴15的卡合销15a卡合,使得离合器为接合状态。相反,在离合器拨叉41沿轴向向外侧推压、移动小齿轮32时,解除卡合槽32d与卡合销15a间的卡合,使得离合器成为分离状态。
如图4、图9、图10所示,离合器复位机构43包括:与离合器凸轮40相连的解除部件47以及前文所述的棘轮72(图3)。解除部件47安装在凸轮部45的突出部45b上,可相对该凸轮部45摆动。解除部件47的顶端形成有可与棘轮72外周抵接的爪部47a。此外,解除部件47由形成在离合器护板16上的导向凹部16d导向。解除部件47还被肘节弹簧49沿摆动方向双向加载力。肘节弹簧49与形成在离合器护板16上的弹簧卡止孔16c卡止。此外,肘节弹簧49还对离合器凸轮40向接合位置、分离位置双向加载力。
棘轮72安装在手柄轴30上,且相对手柄轴30不能转动,其外周部沿转动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齿部72a。该齿部72a用于推压解除部件47的爪部47a,使离合器凸轮40从离合器分离位置返回到离合器接合位置。
下面,对双轴承渔线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通常状态下,如图10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7配置在接合位置,离合器拨叉41被螺旋弹簧42向卷线筒轴向内侧推压,使得小齿轮32移动到卡合位置。在该状态下,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与卷线筒轴15的卡合销15a卡合,离合器成为接合状态,来自手柄2的转矩经由手柄轴30、主齿轮31、小齿轮32传递给卷线筒轴15和卷线筒4。此时,可通过调整抛投控制机构22的调整帽52的旋入量,调整卷线筒4转动时的阻力。
在抛投时,向下按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具体而言,通过用指尖接触卷线筒4凸缘部4a来控制鱼线轮放线的那个手指的指腹来按压第3操作部17c。通过该按动操作,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绕卷线筒轴轴线X向下转动,移动到脱离位置。
由于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与离合器片46相连,因此,若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下转动,则离合器片46将以卷线筒轴轴线X为旋转中心,从图10中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由于离合器片46和凸轮部45彼此卡合,因此,一旦离合器片4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凸轮部45也就会克服肘节弹簧49的加载力,绕卷线筒轴15逆时针转动。此外,由于离合器拨叉41的抵接面与凸轮部45的凸轮面45c抵接,因此,在凸轮部45逆时针转动时,离合器拨叉41在凸轮面45c推动下向卷线筒轴向外侧(图4右方)移动。此外,由于离合器拨叉41与小齿轮32的直径较小部分32c抵接,因此,在离合器拨叉41向轴向外侧移动时,小齿轮32也向同一方向(轴向外侧)移动。在该状态下,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与卷线筒轴15的卡合销15a间的卡合被打开,离合器成为分离状态。此时,来自手柄轴30的转动也就不会传递到卷线筒轴15和卷线筒4上。
离合器分离时的状态被表示在图9中。本发明中,当通过向位于下方的脱离位置移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7,使离合器片46、凸轮部45转动时,解除部件47的前侧顶端受到导向凹部16d引导,而向棘轮72侧移动。
当开始抛投时,稍稍斜着向前移动手指,使指尖与卷线筒4的凸缘部4a接触,进行放线的手指控制。
接下来,在抛投后,迅速从离合器分离状态复位到离合器接合状态的过程中,用控制放线的手指的指尖按动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第1操作部17a上的按压操作部17f或第2操作部17b上的按压操作部17g,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脱离位置转动到接合位置。这样,离合器凸轮40克服肘节弹簧49的加载力,从图9位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复位到图10所示的卡合位置。由此,离合器拨叉41受到螺旋弹簧42加载力而向轴向内侧移动,并移动到与小齿轮32卡合的位置。这样,卡合销15a与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卡合,离合器机构19成为接合状态。
此外,在图9所示的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如果通过手柄2向箭头E所指的顺时针方向(收线方向)转动手柄轴30,则由棘轮72的齿部72a推动解除部件47的爪部47a,使凸轮部45克服肘节弹簧49的加载力,复位到卡合位置,离合器机构19也会变为接合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仅对离合器操作部件17进行操作,即可实现离合器机构19的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因此,在抛投时,将拇指放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上,用手指边进行放线控制,边进行离合器机构19的分离/接合控制。因此,在抛投过程中,如果有鱼咬钩,也能迅速使离合器切换到接合状态,将鱼拉上来。此外,与通过不同部件实现离合器机构19的接合和分离来的结构相比,本发明的结构更为简单。
此外,由于第3操作部17c的中部弯曲,向下凹陷,因此,当使手指指尖与第1操作部17a或第2操作部接触,向前方按压二者,使离合器机构19成为接合状态时,拇指的指腹部分位于下凹的中部,前后移动受到导引,不易左右晃动。因此,在将离合器切换接合状态时,手指易于移动。
〔其它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适用于具有非圆形渔线轮本体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离合器操作部件也适用于渔线轮本体呈圆形的双轴承渔线轮。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侧板8a分为第1侧板本体9a和第1支承部10a,同时第2侧板8b分为第2侧板本体9b和第2支承部10b,将侧板上的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支承部分单独制造出来,再将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安装于其上,并使该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可相对其滑动,但也可以一体成形第1侧板本体9a和第1支承部10a,并一体成形第2侧板本体9b和第2支承部10b。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第1操作部17a、第2操作部17b上设置有安装部17d、17e以及按压操作部17f、17g,但也可以不设置这些部件。

Claims (5)

1.一种离合器操作部件,其用于操作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机构接合或解除接合,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卷线筒被渔线轮本体支承并可相对于该渔线轮本体转动,并且上述双轴承渔线轮可向前方放出卷在该卷线筒上的渔线,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成为离合器接合状态的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且具有用于操作离合器部件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的第3操作部,其中,该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配置在上述卷线筒的两端的外周侧,彼此间隔配置且呈弯曲状;该第3操作部位于上述卷线筒的后方并连接上述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从后方观察时,该第3操作部呈中部向凹陷的弯曲状连接于上述第1和第2操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从上方观察时,上述第3操作部与上述第1、第2操作部间分别以曲线平滑过渡,越靠近上述第1、第2操作部,该曲线的曲率半径越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上分别具有使操作者易于向渔线轮主体前方转动操作的推压操作部,上述第1操作部上的推压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上的推压操作部均向内侧突出且彼此相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操作部与绕上述卷线筒轴轴线转动的离合器凸轮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操作部和第2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弯曲,所述弯曲为以上述卷线筒轴轴线为轴心的圆弧形状,在上述渔线轮本体上设置有支承上述第1操作部的第1支承部以及支承第2操作部的第2支承部,且该两支承部均具有以上述卷线筒轴轴线为轴心的呈圆弧状弯曲的支承面部分。
CN2008101323781A 2007-08-06 2008-07-16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14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4157 2007-08-06
JP2007-204157 2007-08-06
JP2007204157A JP4963279B2 (ja) 2007-08-06 2007-08-06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475A true CN101361475A (zh) 2009-02-11
CN101361475B CN101361475B (zh) 2012-05-23

Family

ID=40388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23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1475B (zh) 2007-08-06 2008-07-16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963279B2 (zh)
KR (1) KR101010970B1 (zh)
CN (1) CN101361475B (zh)
TW (1) TWI41139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5270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及双轴承渔线轮的卸力操作部件
CN103814873A (zh) * 2012-11-19 2014-05-28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CN104041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4737997A (zh) * 2013-12-27 2015-07-0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CN105794744A (zh) * 2015-01-15 2016-07-27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
CN10599420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线器
CN110100802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81958B2 (ja) * 2010-09-29 2012-07-25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6026870B2 (ja) * 2012-11-29 2016-11-1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6291286B2 (ja) * 2014-02-28 2018-03-1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6368525B2 (ja) * 2014-04-16 2018-08-0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操作部材
JP7082901B2 (ja) 2018-04-26 2022-06-09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
US11974558B2 (en) * 2021-12-21 2024-05-07 Accurate Grinding and Mfg. Corp. Star drag fishing re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3874U (ja) 1983-08-16 1985-03-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ル
JP3544688B2 (ja) * 1993-08-03 2004-07-21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US5810273A (en) * 1995-11-30 1998-09-22 Zebco Div. Of Brunswick Corporation Antijamming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reel
JP2001204321A (ja) 2000-01-31 2001-07-31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クラッチ操作補助部材
JP2003125679A (ja) * 2001-10-19 2003-05-07 Shimano Inc ベイトリール
JP4381733B2 (ja) * 2003-06-26 2009-12-09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4049115A (ja) * 2002-07-19 2004-02-19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7159427A (ja) * 2005-12-09 2007-06-28 Shimano Inc 釣り用部品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5270A (zh) * 2012-03-28 2013-10-23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及双轴承渔线轮的卸力操作部件
CN103814873A (zh) * 2012-11-19 2014-05-28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CN104041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04737997A (zh) * 2013-12-27 2015-07-0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小齿轮以及双轴承渔线轮
CN105794744A (zh) * 2015-01-15 2016-07-27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
CN105794744B (zh) * 2015-01-15 2020-05-19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
CN105994206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线器
CN105994206B (zh) * 2015-03-27 2020-12-18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卷线器
CN110100802A (zh) * 2018-02-01 2019-08-09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CN110100802B (zh) * 2018-02-01 2022-04-08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11392B (zh) 2013-10-11
TW200911112A (en) 2009-03-16
KR20090014961A (ko) 2009-02-11
JP2009038978A (ja) 2009-02-26
KR101010970B1 (ko) 2011-01-26
JP4963279B2 (ja) 2012-06-27
CN101361475B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1475B (zh)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CN102909681B (zh) 电动工具
CN102405889B (zh) 双轴承绕线轮
CN101884318B (zh) 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制动装置
TWI316993B (en)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JP3850808B2 (ja) 自転車用シフト制御装置
JP6374700B2 (ja) 両軸受リール
JPH0514780Y2 (zh)
TW201302058A (zh) 雙軸承捲線器的離心制動裝置
CN103168756B (zh) 双轴承卷绕器
JP2012116473A (ja) 自転車のギアシフト部に用いられる制御ケーブル用の作動装置
EP2578080B1 (en) Fishing-reel reel unit and fishing reel
TW201831363A (zh) 用於促動自行車的前變速器的裝置
JP2017187138A (ja) 自転車用変速機
EP1413196A2 (en) Spool for dual-bearing reel
TWI388464B (zh) 纜線操作機構
CN101248780B (zh) 钓鱼用旋转线轴
US5941471A (en) Clutch mechanism for a double bearing type reel for fishing having an ergonomic thumb actuated operational member
US6293484B1 (en) Bait casting reel having spool detaching mechanism
JP3851731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部品着脱構造
US20190357511A1 (en) Handle return posi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fishing reel
JP2004008115A (ja)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
JPH10271938A (ja) 両軸受リール
US10609917B2 (en) Dual-bearing reel
TW202116159A (zh) 雙軸承捲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