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802A - 双轴承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双轴承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802A
CN110100802A CN201910062359.4A CN201910062359A CN110100802A CN 110100802 A CN110100802 A CN 110100802A CN 201910062359 A CN201910062359 A CN 201910062359A CN 110100802 A CN110100802 A CN 110100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operating member
state
rotation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23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802B (zh
Inventor
原口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10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5Ratchet-type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2Brake devices for reels
    • A01K89/033Brake devices for 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for reels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57Axially engaged
    • A01K89/058Coaxial with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06Hand crank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83Drive mechanism details
    • A01K89/0186Drive mechanism details with disengageable positive drive components, e.g. a clutch
    • A01K89/01901Reengageable responsive to drive ro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离合器操作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离合器控制机构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将离合器机构在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离合器返回机构在离合器机构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手柄的旋转使离合器机构返回至传递状态。限制部件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在每次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时仅向一方向旋转的离合器凸轮的旋转来交替切换离合器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的双轴承渔线轮中,能够防止在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离合器返回机构不经意地动作。

Description

双轴承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承渔线轮。
背景技术
在双轴承渔线轮中设有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用于将手柄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以及断开向卷线筒传递手柄的旋转。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渔线轮中,在每次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时,离合器凸轮仅向一方向旋转,来交替切换离合器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离合器操作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被向第一位置施力。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渔线轮中设有离合器返回机构,该离合器返回机构通过手柄向卷线方向的旋转来将处于断开状态的离合器机构切换至传递状态。手柄通过单向离合器被禁止向与卷线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22057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此,例如,在离合器机构处于传递状态时,在渔线被拉拽而使较强的张力作用于渔线的情况下,与卷线方向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手柄。在该状态下,当操作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操作部件来将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有时手柄会向卷线方向急速旋转而使离合器返回机构不经意地动作。例如,在通过离合器凸轮的反转来切换离合器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下压离合器操作部件的力来抑制离合器凸轮的反转、即手柄向卷线方向的旋转,从而抑制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的双轴承渔线轮那样,在离合器凸轮仅向一方向旋转来切换离合器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未作用有想要制止手柄的急速旋转的力,因此,导致离合器返回机构动作,使切换至断开状态的离合器机构不经意地返回至传递状态。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通过在每次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时仅向一方向旋转的离合器凸轮的旋转,来交替切换离合器机构的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在该双轴承渔线轮中,能够防止在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离合器返回机构不经意地动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双轴承渔线轮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筒、手柄、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操作部件、离合器控制机构、离合器返回机构和限制部件。手柄相对于渔线轮主体能够旋转。卷线筒相对于渔线轮主体能够旋转。离合器机构将手柄的旋转力传递给卷线筒,以及断开向卷线筒传递手柄的旋转力。离合器操作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能够移动地支承于渔线轮主体,并被向第一位置侧施力。离合器控制机构具有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仅向一方向旋转的离合器凸轮,通过所述离合器凸轮的旋转,来将离合器机构在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离合器返回机构在离合器机构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手柄的旋转使离合器机构返回至传递状态。限制部件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
在该双轴承渔线轮中,例如,在离合器机构处于传递状态、且较强的张力作用于渔线的状态下,在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能够通过限制部件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据此,能够防止手柄急速旋转而使离合器返回机构不经意地动作。
优选,双轴承渔线轮还具有支承卷线筒的卷线筒轴,离合器操作部件具有能够绕着卷线筒轴转动的转动部,限制部件设置于离合器操作部件的转动部。在该情况下,在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
优选,限制部件一体地设置于转动部。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优选,限制部件从转动部沿卷线筒轴的轴向延伸而设置。
优选,离合器控制机构的所述离合器凸轮随着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的齿部。离合器返回机构具有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随着手柄的旋转而旋转,并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在离合器机构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手柄的旋转按压离合器凸轮的齿部来使离合器凸轮向第一方向旋转。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限制部件限制离合器凸轮的齿部和旋转部件的突起部之间的干涉。
优选,双轴承渔线轮还具有驱动轴和转矩限制机构,其中,手柄以能够与驱动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轴,该驱动轴支承旋转部件,转矩限制机构限制在驱动轴与旋转部件之间被传递的转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限制部件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时对限制部件施加较大的载荷的话,使手柄相对于旋转部件相对旋转。据此,能够防止限制部件的损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每次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时使离合器机构在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的双轴承渔线轮中,能够防止在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使离合器机构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离合器返回机构不经意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俯视图。
图2是通过图1的切割面II-II切割而成的剖视图。
图3是将第一侧罩和机构安装板拆下后的状态的电动渔线轮的右侧视图。
图4是双轴承渔线轮的局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离合器返回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2:渔线轮主体;3:卷线筒;4:手柄;10:卷线筒轴;16:离合器机构;17:离合器操作部件;18:转动部;20:离合器控制机构;22:离合器返回机构;24:限制部件;26:转矩限制机构;30、130:驱动轴;40:离合器凸轮;40a:棘轮齿(齿部的一例);52、152:旋转部件;52a、152a:突起部;100:双轴承渔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采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100具有渔线轮主体2、卷线筒3、手柄4和卷线筒驱动机构13(参照图3)。双轴承渔线轮100是通过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驱动马达12而使卷线筒3旋转的电动渔线轮。
渔线轮主体2具有:框架7、第一侧罩8a和第二侧罩8b。框架7具有第一侧板7a、第二侧板7b、多个连结部7c和机构安装板9。
第一侧板7a朝向框架7的前方(放出渔线的方向)配置于右侧。第二侧板7b与第一侧板7a在轴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于框架7的左侧。多个连结部7c沿轴向延伸而连结第一侧板7a和第二侧板7b。机构安装板9被配置在第一侧板7a与第一侧罩8a之间。机构安装板9被配置在第一侧板7a与第一侧罩8a之间,在机构安装板9上安装有各种机构。
第一侧罩8a覆盖框架7的第一侧板7a的右侧方。第二侧罩8b覆盖框架7的第二侧板7b的左侧方。
如图2所示,卷线筒3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能够旋转,并配置在第一侧板7a和第二侧板7b之间。卷线筒3支承于卷线筒轴10,该卷线筒轴10在渔线轮主体2的内部沿轴向延伸。卷线筒3能够与卷线筒轴10一体旋转地安装于卷线筒轴10。卷线筒轴10通过配置于渔线轮主体2的一对轴承11a、11b能够自如旋转地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
手柄4相对于渔线轮主体2能够旋转。手柄4设置在渔线轮主体2的第一侧罩8a侧。
卷线筒驱动机构13将手柄4和马达12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3。如图3所示,卷线筒驱动机构13具有第一旋转传递机构14和第二旋转传递机构15。
第一旋转传递机构14将马达12的旋转减速后传递给卷线筒3。详细而言,第一旋转传递机构14具有与马达12的输出轴连结的未图示的行星齿轮机构、第一齿轮部件60、第二齿轮部件61和小齿轮32。
马达12的旋转经由行星齿轮机构传递给第一齿轮部件60。第二齿轮部件61与第一齿轮部件60啮合。第二齿轮部件61是用于将第一齿轮部件60的旋转传递给小齿轮32的中间齿轮,与小齿轮32啮合。
小齿轮32能够绕着卷线筒轴10旋转,卷线筒轴10贯穿小齿轮32的内周部。另外,小齿轮32在连结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能够沿轴向移动地设置于渔线轮主体2,其中,连结位置是小齿轮32以能够与卷线筒轴10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卷线筒轴10的位置,解除位置是解除与卷线筒轴10的连结的位置。小齿轮32与后述的离合器拨叉41卡合,并与离合器拨叉41一起沿轴向移动。小齿轮32具有离合器拨叉41所卡合的环状凹部32a(参照图2和图4)。
第二旋转传递机构15将手柄4的旋转经由第一旋转传递机构14传递给卷线筒3。如图4所示,第二旋转传递机构15具有驱动轴30、驱动齿轮31和第三齿轮部件62。
手柄4以能够与驱动轴30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驱动轴30。驱动轴30通过安装于第一侧罩8a的滚子式离合器37仅被容许向卷线方向旋转。即,驱动轴30被禁止向与卷线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驱动轴30也通过爪式的单向离合器38来禁止其向与卷线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单向离合器38具有旋转部件52和爪部件54。旋转部件52的详细结构在后述的离合器返回机构22中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爪部件5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机构安装板9。爪部件54能够与旋转部件52的突起部52a(参照图4)卡合。例如,在爪部件54与旋转部件52的突起部52a卡合的状态下,容许旋转部件52向卷线方向的旋转,限制旋转部件52向与卷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转。
驱动齿轮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轴30。驱动轴30的旋转经由曳力机构23(参照图4)传递给驱动齿轮31。
第三齿轮部件62与驱动齿轮31啮合,并且以能够与行星齿轮机构的托架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行星齿轮机构的托架。据此,第三齿轮部件62的旋转经由托架、第一齿轮部件60和第二齿轮部件61传递给小齿轮32。
双轴承渔线轮100还具有离合器机构16(参照图2)和离合器操作部件17(参照图3)。另外,如图4~图6所示,双轴承渔线轮100还具有离合器控制机构20、离合器返回机构22和限制部件24。
<离合器机构16>
离合器机构16是用于将手柄4的旋转力传递给卷线筒3,以及断开向卷线筒3传递手柄4的旋转力的机构。离合器机构16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机构的结构相同,设置于卷线筒轴10和小齿轮32之间。如图2所示,离合器机构16具有卡合销16a和卡合凹部16b。
在离合器机构16处于传递状态时、即小齿轮32处于连结位置时,卡合销16a与卡合凹部16b卡合,使小齿轮32的旋转传递给卷线筒轴10。另一方面,在离合器机构16处于断开状态时、即小齿轮32处于解除位置时,卡合销16a从卡合凹部16b脱离,使小齿轮32的旋转不传递给卷线筒轴10。
<离合器操作部件17>
离合器操作部件17在渔线轮主体2的后部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在图3中,离合器操作部件17能够在由实线所示的第一位置和由虚线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被向第一位置侧施力。
如图4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具有转动部18和操作部19。转动部18以能够绕着卷线筒轴10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渔线轮主体2。转动部18具有环形部18a、插入部18b、第一弹簧钩挂部18c和连结部18d。环形部18a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机构安装板9上所设置的第一支承部9a的外周面。插入部18b在轴向上贯穿操作部19,并以能够与操作部19一体移动的方式连结于操作部19。
第一弹簧钩挂部18c从环形部18a的外周部向径向外侧延伸而形成。将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第一位置施力的第一弹簧部件51的一端钩挂在第一弹簧钩挂部18c。第一弹簧部件51例如为螺旋弹簧。第一弹簧部件51的另一端钩挂在机构安装板9的第一侧罩8a侧的外侧面。
连结部18d连结环形部18a和插入部18b。支承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后述的离合器爪44的支承轴18e设置于连结部18d。
操作部19是用手对离合器操作部件17进行按压操作的部分。操作部19与卷线筒轴10实质上(大致)平行配置。操作部19能够经由第一接触部件43a和第二接触部件43b沿着第一侧板7a和第二侧板7b移动。
<离合器控制机构20>
离合器控制机构20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使离合器机构16在传递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结构是与现有技术中的离合器控制机构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简要说明。
如图4和图5所示,离合器控制机构20具有离合器凸轮40、离合器拨叉41和离合器爪44。
离合器凸轮40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仅向一方向旋转。详细而言,离合器凸轮40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仅向第一方向R1(参照图6)旋转规定的旋转相位RP。离合器凸轮40以能够自如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机构安装板9的第一支承部9a。
如图5和图6所示,离合器凸轮40具有多个棘轮齿40a和多个凸轮部40b。多个棘轮齿40a是齿部的一例。多个棘轮齿40a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于离合器凸轮40的外周面。规定的旋转相位RP通过棘轮齿40a的数量来确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棘轮齿40a为12个,规定的旋转相位RP为30度。
如图6所示,棘轮齿40a具有第一棘轮齿40c和第二棘轮齿40d。第一棘轮齿40c和第二棘轮齿40d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彼此交替设置。
凸轮部40b以与规定的旋转相位RP相关联的相位PS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凸轮部40b在每次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使离合器拨叉41沿轴向移动。
离合器拨叉41为了将小齿轮32移动至连结位置和解除位置而设置。如图4所示,离合器拔叉41通过引导部件49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其中,引导部件49固定于机构安装板9的第一支承部9a。离合器拨叉41通过安装于引导部件49的两根第二弹簧部件42,在轴向上被向接近离合器凸轮40的方向施力。离合器拔叉41具有与小齿轮32的环状凹部32a卡合的卡合部41a。
离合器爪44以自如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转动部18的支承轴18e。离合器爪44随着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使离合器凸轮40以规定的旋转相位RP向第一方向R1旋转。详细而言,离合器爪44卡合于棘轮齿40a的第一棘轮齿40c和第二棘轮齿40d的任一方,将离合器凸轮40向第一方向R1按压。离合器爪44通过支承于转动部18的支承轴18e的第三弹簧部件48,被向棘轮齿40a施力。
<离合器返回机构22>
离合器返回机构22是用于在离合器机构16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手柄4的旋转使离合器机构16返回至传递状态的机构。如图5和图6所示,离合器返回机构22具有旋转部件52。旋转部件52支承于驱动轴30,随着手柄4的旋转而进行旋转。旋转部件52具有连结孔52b和多个突起部52a。
突起部52a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突起部52a在离合器机构16处于断开状态时,通过手柄4的旋转卡合于离合器凸轮40的第一棘轮齿40c,使离合器凸轮40向第一方向R1旋转。
突起部52a构成为不卡合于离合器凸轮40的第二棘轮齿40d。详细而言,第二棘轮齿40d形成为在径向上的厚度比第一棘轮齿40c在径向上的厚度薄。另外,在离合器机构16处于传递状态时,突起部52a配置在接近第二棘轮齿40d的位置。因此,即使旋转手柄4,也不会通过突起部52a使离合器凸轮40向第一方向R1旋转。
驱动轴30在轴向上贯穿连结孔52b。连结孔52b为非圆形,且构成为旋转部件52相对于驱动轴30能够以规定的角度范围A旋转。据此,随着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离合器凸轮40向第一方向R1旋转时,突起部52a移动而远离棘轮齿40a。
<限制部件24>
限制部件24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移动,在使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离合器操作部件17移动至第二位置到离合器操作部件17返回至第一位置之间的至少一段期间内,限制部件24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动作。
具体而言,当离合器机构16处于传递状态时,在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过离合器凸轮40的旋转,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在从该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开始至离合器操作部件17返回至第二位置为止之间的至少一段期间内,限制部件24限制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动作。此外,至少一段期间包括离合器操作部件17处于第二位置时。
如图4所示,限制部件24设置于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转动部18。详细而言,限制部件24从转动部18的环形部18a沿轴向呈板状延伸。限制部件24一体地设置于转动部18。限制部件24例如通过将转动部18的局部弯曲加工而形成。
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移动使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限制部件24限制离合器凸轮40的第一棘轮齿40c和旋转部件52的突起部52a之间的干涉。详细而言,通过转动部18随着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而转动,限制部件24从图6的由实线所示的待机位置向由虚线所示的限制位置转动。此外,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附图,而省略了对转动部18的图示。
限制部件24随着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而进入旋转部件52的突起部52a的旋转方向上的前进路径,来限制旋转部件52向卷线方向WD的旋转。据此,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移动使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时,能够防止由于手柄4的旋转所引起的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动作。即,当较强的张力作用于渔线时,即使在操作离合器操作部件17而使离合器机构16从传递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限制部件24防止离合器返回机构22不经意地动作。此外,在此,由于旋转部件52能够相对于驱动轴30在规定的角度范围A内旋转,因此,限制部件24向限制位置的移动不会被旋转部件52的突起部52a妨碍。
此外,当离合器机构16处于断开状态时,在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移动而使离合器机构16从断开状态切换至传递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离合器机构16已处于传递状态,因此,离合器返回机构22不会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限制部件24处于限制位置时,不管离合器机构16的状态如何,均通过限制部件24限制旋转部件52向卷线方向WD的旋转。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双轴承渔线轮还具有转矩限制机构26。其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
转矩限制机构26限制在驱动轴130和旋转部件152之间被传递的转矩。转矩限制机构26是在较大的载荷被施加于限制部件24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限制部件24和突起部152a的损伤而设置。在限制部件24限制旋转部件152向卷线方向WD的旋转时,例如,当手柄4被操作而使较大的载荷被施加于限制部件24的情况下,驱动轴130相对于旋转部件152相对旋转。
转矩限制机构26具有一对销部件71、施力部件72和至少一个卡止凹部73。
一对销部件71配置为在沿径向贯穿驱动轴130而形成的通孔130a内自如地进退。一对销部件71具有顶端为球面状的头部71a和直径比头部71a小的轴部71b。
施力部件72例如为螺旋弹簧,将一对销部件71向旋转部件152施力。施力部件72配置在一对销部件71的轴部71b的外周侧。
卡止凹部73形成于旋转部件152的连结孔152b。连结孔152b除卡止凹部73之外而形成为圆形。卡止凹部73在连结孔152b的内周面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两个。卡止凹部73具有卡止面73a和斜面73b。
卡止面73a以沿着一对销部件71的头部71a的顶端的方式形成,头部71a按压卡止面73a,使旋转部件152与驱动轴130的旋转一起进行旋转。当在驱动轴130和旋转部件152之间作用容许转矩以上的转矩时,头部71a后退到通孔130a的内部,使驱动轴130相对于旋转部件152相对旋转。即,当在驱动轴130和旋转部件152之间作用容许转矩以上的转矩时,仅驱动轴130旋转。
斜面73b构成为将旋转部件152向卷线方向WD施力。详细而言,斜面73b形成为,在轴向观察时,呈直线状倾斜,并且内径随着向卷线方向WD前进而逐渐增大。通过设置斜面73b,当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使离合器凸轮40向第一方向R1旋转时,突起部152a移动而远离棘轮齿40a。另外,通过设置斜面73b,使限制部件24向限制位置的移动不会被旋转部件152的突起部152a妨碍。
<其他实施方式>
上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尤其是,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多个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a)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双轴承渔线轮100公开了一种通过马达12驱动卷线筒3的电动渔线轮,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手动卷绕的双轴承渔线轮。
(b)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将限制部件24一体地设置于转动部18,但也不一定需要一体地设置于转动部18。另外,不一定需要将限制部件24设置于转动部18。限制部件24可以是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7处于第二位置时,能够配置于限制位置的结构。
(c)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旋转部件52兼用作单向离合器38和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结构,但不一定需要将旋转部件52兼用作单向离合器38和离合器返回机构22的结构。也可以将能够卡合于爪部件54且能够与驱动轴30一体旋转的棘轮部件与旋转部件52分别设置。

Claims (6)

1.一种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渔线轮主体、卷线筒、手柄、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操作部件、离合器控制机构、离合器返回机构和限制部件,其中,
所述卷线筒相对于所述渔线轮主体能够旋转;
所述手柄相对于所述渔线轮主体能够旋转;
所述离合器机构将所述手柄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卷线筒,以及断开向所述卷线筒传递所述手柄的旋转力;
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渔线轮主体,并被向所述第一位置侧施力;
所述离合器控制机构具有在每次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仅向一方向旋转的离合器凸轮,通过所述离合器凸轮的旋转,来将所述离合器机构在所述传递状态和所述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
所述离合器返回机构在所述离合器机构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旋转使所述离合器机构返回至所述传递状态;
所述限制部件在通过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使所述离合器机构从所述传递状态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时,限制所述离合器返回机构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支承所述卷线筒的卷线筒轴,
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具有能够绕着所述卷线筒轴转动的转动部,
所述限制部件设置于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的所述转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一体地设置于所述转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件从所述转动部沿所述卷线筒轴的轴向延伸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器控制机构的所述离合器凸轮随着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而向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在外周面上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隔设置的齿部,
所述离合器返回机构具有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随着所述手柄的旋转而旋转,并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离合器机构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通过所述手柄的旋转按压所述离合器凸轮的所述齿部,而使所述离合器凸轮向所述第一方向旋转,
在通过所述离合器操作部件的移动使所述离合器机构从所述传递状态切换至所述断开状态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离合器凸轮的所述齿部和所述旋转部件的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驱动轴和转矩限制机构,其中,
所述手柄以能够与所述驱动轴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支承所述旋转部件,
所述转矩限制机构限制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旋转部件之间被传递的转矩。
CN201910062359.4A 2018-02-01 2019-01-23 双轴承渔线轮 Active CN110100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6180 2018-02-01
JP2018016180A JP7084736B2 (ja) 2018-02-01 2018-02-01 両軸受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802A true CN110100802A (zh) 2019-08-09
CN110100802B CN110100802B (zh) 2022-04-08

Family

ID=67391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2359.4A Active CN110100802B (zh) 2018-02-01 2019-01-23 双轴承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01917B2 (zh)
JP (1) JP7084736B2 (zh)
KR (1) KR20190093493A (zh)
CN (1) CN110100802B (zh)
TW (1) TWI76935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451A (zh) * 2019-11-28 2020-02-07 鹤山市仲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齿形离合结构渔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92434B2 (ja) * 2020-10-22 2024-05-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ルク制限装置及び釣り用リール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778A (en) * 1991-10-18 1995-02-14 Shimano Inc. Clutch control structure for a fishing reel
JPH119157A (ja) * 1997-06-24 1999-01-19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1095442A (ja) * 1999-09-29 2001-04-1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4194600A (ja) * 2002-12-20 2004-07-15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5013022A (ja) * 2003-06-24 2005-01-2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CN1723775A (zh) * 2004-07-23 2006-01-25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离合器复位装置
JP2006262727A (ja) * 2005-03-22 2006-10-05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N101361475A (zh) * 2007-08-06 2009-02-1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JP2014042479A (ja) * 2012-08-27 2014-03-1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N106172293A (zh) * 2015-05-28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812A (en) * 1991-06-07 1994-08-02 Shimano Inc. Clutch structure for a fishing reel
JP5746841B2 (ja) * 2010-09-22 2015-07-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JP5912371B2 (ja) 2011-09-27 2016-04-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ルク制限装置
JP6376848B2 (ja) * 2014-06-03 2018-08-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復帰機構
JP6407578B2 (ja) * 2014-06-19 2018-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及び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機構
JP6726522B2 (ja) * 2016-05-10 2020-07-22 シマノコンポネンツ マレーシア エスディーエヌ.ビーエッチディー. 両軸受リールのクラッチ制御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778A (en) * 1991-10-18 1995-02-14 Shimano Inc. Clutch control structure for a fishing reel
JPH119157A (ja) * 1997-06-24 1999-01-19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
JP2001095442A (ja) * 1999-09-29 2001-04-1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4194600A (ja) * 2002-12-20 2004-07-15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5013022A (ja) * 2003-06-24 2005-01-20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ル
CN1723775A (zh) * 2004-07-23 2006-01-25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离合器复位装置
JP2006262727A (ja) * 2005-03-22 2006-10-05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N101361475A (zh) * 2007-08-06 2009-02-11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渔线轮的离合器操作部件
JP2014042479A (ja) * 2012-08-27 2014-03-13 Globeride Inc 魚釣用リール
CN106172293A (zh) * 2015-05-28 2016-12-07 株式会社岛野 双轴承绕线轮
JP2016220570A (ja) * 2015-05-28 2016-12-28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4451A (zh) * 2019-11-28 2020-02-07 鹤山市仲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齿形离合结构渔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9353B (zh) 2022-07-01
JP7084736B2 (ja) 2022-06-15
JP2019129781A (ja) 2019-08-08
CN110100802B (zh) 2022-04-08
US20190230909A1 (en) 2019-08-01
TW201934003A (zh) 2019-09-01
US10701917B2 (en) 2020-07-07
KR20190093493A (ko) 2019-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27028B2 (ja) ドライバドリル
EP2447103B1 (en)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on device
CN110100802A (zh) 双轴承渔线轮
CN105076080A (zh) 双轴承绕线轮
CN109619055A (zh) 旋转传递机构及具备其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CN101248780B (zh) 钓鱼用旋转线轴
TW201642738A (zh) 雙軸承捲線器
KR100520676B1 (ko) 클러치 장치
JP5926843B1 (ja) 空転歯車を備えたフリータイプ双方向クラッチ
JP2008240786A (ja) 傘歯車機構を用いた駆動力制御装置
KR100743518B1 (ko) 낚시질용 전동 릴
JP2019129781A5 (zh)
KR100522647B1 (ko) 낚시용 릴
JP5996232B2 (ja) 動力伝達機構及び施解錠装置
CN110506716B (zh) 钓鱼用绕线轮的手柄返回位置调整机构
JP3325754B2 (ja) 釣用リール
JP7492434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トルク制限装置及び釣り用リール
JP2008008450A (ja) 駆動力伝達制御装置
TW201944891A (zh) 雙軸承捲線器
CN113892468A (zh) 钓鱼用渔线轮的转矩限制装置和钓鱼用渔线轮
JPH0529030Y2 (zh)
JP2004242542A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2004270307A (ja) 車両用自動開閉装置
JP2012091642A (ja) 駆動力配分装置
TW544495B (en) Clutch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