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42681A -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42681A
CN104442681A CN201410733615.5A CN201410733615A CN104442681A CN 104442681 A CN104442681 A CN 104442681A CN 201410733615 A CN201410733615 A CN 201410733615A CN 104442681 A CN104442681 A CN 104442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section
fixed part
support beam
guard device
pedestri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36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42681B (zh
Inventor
吕晓江
孙立志
王国荣
朱麟凯
杨海燕
周大永
刘卫国
吴成明
冯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336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426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42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42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42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means outside vehicl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设于汽车前端,包括支撑梁、至少两个缓冲固定组件。每一缓冲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固定部、连接部和缓冲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第一连接段相对的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支撑梁。第二连接段连接至缓冲部,缓冲部远离第二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第三连接段设有旋转轴,连接部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支撑固定部远离第三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能防止行人卷入车底并有效降低行人下肢胫骨骨折的风险。

Description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护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当行人与行驶中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80%以上的事故都会使行人下肢受到伤害,为了减少对行人下肢的伤害,一般都在汽车的散热器模块前端设置带吸能装置的前横梁总成、以及在前横梁总成下方的扰流板区域设置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当下肢与车辆接触后,前横梁总成和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实现一定吸能作用,并且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能将下肢胫骨带来的部分冲击力分配到车身中。同时,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还具有防止行人卷入车底的功能。
现有技术的行人腿部防护装置一般是塑料支撑板或钢制支撑件,主要是来防止行人下肢的侵入,而现有的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吸能效果仍然较差,在行人下肢所受伤害中,胫骨骨折仍是常见的伤害类型。为了降低胫骨骨折的发生概率,设计一种即能防止行人卷入车底又能降低行人下肢胫骨骨折风险的行人腿部防护装置为当前極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能防止行人卷入车底并有效降低行人下肢胫骨骨折的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设于汽车前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梁、至少两个缓冲固定组件。每一缓冲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固定部、连接部和缓冲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第一连接段相对的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支撑梁。第二连接段连接至缓冲部,缓冲部远离第二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第三连接段设有旋转轴,连接部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支撑固定部远离第三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梁包括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包括两个缓冲固定组件,两个缓冲固定组件位于支撑梁的同一侧并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梁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梁呈弧形,包括连接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并向远离缓冲固定组件一侧拱起的中间部。支撑梁的横截面是开口朝向缓冲固定组件的“C”字形结构。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连接部旋转带动支撑梁靠近该支撑固定部或远离支撑固定部,支撑梁具有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的大小是40~50mm。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梁与的支撑固定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缓冲部位于支撑固定部的上方。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固定部包括支撑固定部本体和设置在支撑固定部本体两端的支撑轴和固定板。连接部连接至支撑固定部的支撑轴,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支撑轴靠近缓冲部一侧的表面设有限位部,连接部旋转抵靠限位部或远离限位部。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靠近支撑固定部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二连接段和第三连接段的远离支撑固定部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小于180°。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三连接段的一端包括对置的两块夹板,支撑梁夹置于两块夹板之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缓冲部包括缓冲件和缓冲固定件。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二连接段和缓冲固定件,缓冲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缓冲件是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包括支撑梁和缓冲固定组件,缓冲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固定部、连接部和缓冲部,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第一连接段相对的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连接至支撑梁;第二连接段连接至缓冲部,缓冲部远离第二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第三连接段设有旋转轴,连接部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支撑固定部远离第三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当行人下肢与汽车前端发生碰撞时,行人的胫骨与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支撑梁接触,胫骨对支撑梁的碰撞作用力由支撑梁传递至缓冲固定组件的连接部,同时连接部绕旋转轴旋转使支撑梁靠近支撑固定部,第二连接段在杠杆效应下远离汽车前端,与第二连接段相连接的缓冲部提供一个缓冲力用于吸能碰撞能量,有效降低行人下肢胫骨骨折的风险。若碰撞作用力大于缓冲部的缓冲力,则支撑梁抵靠支撑固定部无法继续向车内侵入,防止行人卷入车底,并通过支撑梁的结构变形进行吸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碰撞前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汽车前端一般包括散热器模块和设置于散热器模块前端的前横梁总成,散热器模块包括散热器下支撑梁,前横梁总成位于散热器下支撑梁的水平位置上方,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设置在前横梁总成下方和散热器下支撑梁前方的扰流板区域并固定于散热器模块前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包括支撑梁100、至少两个缓冲固定组件200。支撑梁100通过缓冲固定组件200设于汽车前端的散热器模块。支撑梁100例如呈弧形,具有第一端部101和与第一端部101相对的第二端部102以及连接在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之间并向远离缓冲固定组件200一侧拱起的中间部103。支撑梁100例如由金属材料制成。支撑梁100的横截面例如是开口朝向缓冲固定组件200的“C”字形结构。
本实施例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包括两个缓冲固定组件200,位于支撑梁100的同一侧并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撑梁100的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但并不以此为限。每一缓冲固定组件200包括支撑固定部210、连接部220和缓冲部230。本实施例中,支撑梁100和缓冲固定组件200的支撑固定部210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缓冲部230位于支撑固定部210的上方,但并不以此为限。连接部220包括第一连接段221和与第一连接段221相对的第二连接段222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2之间的第三连接段223;连接部220的第一连接段221连接至支撑梁100;连接部220的第二连接段222连接至缓冲部230,缓冲部230远离第二连接段222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连接部220的第三连接段223连接至支撑固定部210,连接部220与支撑固定部210相连接的部位设有旋转轴225,连接部220以旋转轴225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210,支撑固定部210远离第三连接段22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进一步的,连接部220围绕的旋转轴225旋转时,会带动支撑梁100靠近支撑固定部210或远离支撑固定部210,支撑梁100靠近支撑固定部210或远离支撑固定部210时具有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的大小例如是40~50mm。
以下以连接至支撑梁100的第二端部102的缓冲固定组件200为例详细介绍缓冲固定组件200的结构。具体地,支撑固定部210包括支撑固定部本体211和连接在支撑固定部本体211两端的支撑轴212和固定板213,支撑轴212连接在连接部220和支撑固定部本体211之间。固定板213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的散热器模块。本实施例中,固定部本体211呈矩形结构,配合散热器模块的散热器下支撑梁结构固定设置在散热器下支撑梁的端部,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0大致呈长条形板状结构,连接部220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呈折线形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地,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三连接段223的靠近支撑固定部210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α,第二连接段222和第三连接段223远离支撑固定部210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β,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小于180°。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21远离第三连接段223的一端包括对置的两块夹板224,支撑梁100夹置于两块夹板224之间,但并不以此为限,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连接方式均可。第二连接段222连接至缓冲部230。第三连接段223以旋转轴225为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210的支撑轴212。进一步地,支撑轴212靠近缓冲部230一侧的表面设有限位部214,连接部220旋转抵靠限位部214或远离限位部214,连接部220抵靠限位部时,限位部214将连接部220固定住以防止支撑梁100朝远离支撑固定部210的方向移动。
缓冲部230包括缓冲件231和缓冲固定件232。缓冲件231例如是弹簧。缓冲件2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连接部220的第二连接段222和缓冲固定件232,缓冲固定件232将缓冲部230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的散热器模块。
图4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碰撞前后示意图。图中实线绘示的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被碰撞前的位置,虚线绘示的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被碰撞后的位置,请参阅图4,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被碰撞后,作用于支撑梁100的碰撞冲击力由支撑梁100传递至连接部220,随着碰撞过程的持续,连接部220绕着支撑固定部210与连接部220相连的旋转轴225旋转,连接部220的第一连接段221和支撑梁100靠近支撑固定部210,连接部的第二连接段222远离缓冲部230,缓冲部230的缓冲件231被拉开并吸收碰撞能量。
若碰撞冲击力过大,则支撑梁100会移动至完全抵靠缓冲固定组件200的支撑固定部210以阻止支撑梁100继续向车内部侵入,此时则同时通过缓冲部230的缓冲件231和支撑梁100的结构变形进行吸能。并且能防止行人被卷入车底。
当作用于支撑梁100的冲击力完全被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的缓冲部230吸收时,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不会发生损伤性的结构变形,无需更换零部件并能够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包括支撑梁100和缓冲固定组件200,缓冲固定组件200包括支撑固定部210、连接部220和缓冲部230,连接部220包括第一连接段221和与第一连接段221相对的第二连接段22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段221和第二连接段222之间的第三连接段223;第一连接段221连接至支撑梁100;第二连接段222连接至缓冲部230,缓冲部230远离第二连接段222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第三连接段223设有旋转轴225,连接部220以旋转轴225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支撑固定部230,支撑固定部230远离第三连接段223一端固定连接于汽车前端。当行人下肢与汽车前端发生碰撞时,行人的胫骨与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10的支撑梁100接触,胫骨对支撑梁100的碰撞作用力由支撑梁100传递至缓冲固定组件200的连接部220,同时连接部220绕旋转轴225旋转使支撑梁100靠近支撑固定部230,第二连接段222在杠杆效应下远离汽车前端,与第二连接段222相连接的缓冲部230提供一个缓冲力用于吸能碰撞能量,有效降低行人下肢胫骨骨折的风险。若碰撞作用力大于缓冲部220的缓冲力,则支撑梁100抵靠支撑固定部210无法继续向车内侵入,防止行人卷入车底,并通过支撑梁100的结构变形进行吸能。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设于汽车前端,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梁、至少两个缓冲固定组件,每一该缓冲固定组件包括支撑固定部、连接部和缓冲部,该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段和与第一连接段相对的第二连接段以及连接在该第一连接段和该第二连接段之间的第三连接段,该第一连接段连接至该支撑梁,该第二连接段连接至该缓冲部,该缓冲部远离该第二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该汽车前端,该第三连接段设有旋转轴,该连接部以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连接至该支撑固定部,该支撑固定部远离该第三连接段一端固定连接于该汽车前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梁包括第一端部和与该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该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包括两个该缓冲固定组件,两个该缓冲固定组件位于该支撑梁的同一侧并呈左右对称结构分别设置在该支撑梁的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梁呈弧形,包括连接在该第一端部和该第二端部之间并向远离该缓冲固定组件一侧拱起的中间部,该支撑梁的横截面是开口朝向该缓冲固定组件的“C”字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旋转带动该支撑梁靠近该支撑固定部或远离该支撑固定部,该支撑梁具有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该移动距离的大小是40~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梁与的该支撑固定部位于同一水平位置,该缓冲部位于该支撑固定部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固定部包括支撑固定部本体和设置在该支撑固定部本体两端的支撑轴和固定板,该连接部连接至该支撑固定部的该支撑轴,该固定板固定连接于该汽车前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轴靠近该缓冲部一侧的表面设有限位部,该连接部旋转抵靠该限位部或远离该限位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段和该第三连接段的靠近该支撑固定部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二连接段和该第三连接段的远离该支撑固定部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该第一夹角和该第二夹角小于180°,该第一连接段远离该第三连接段的一端包括对置的两块夹板,该支撑梁夹置于该两块夹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部包括缓冲件和缓冲固定件,该缓冲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该第二连接段和该缓冲固定件,该缓冲固定件固定连接于该汽车前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件是弹簧。
CN201410733615.5A 2014-12-04 2014-12-04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Active CN1044426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3615.5A CN104442681B (zh) 2014-12-04 2014-12-04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33615.5A CN104442681B (zh) 2014-12-04 2014-12-04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681A true CN104442681A (zh) 2015-03-25
CN104442681B CN104442681B (zh) 2017-11-03

Family

ID=5288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3615.5A Active CN104442681B (zh) 2014-12-04 2014-12-04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426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066A (zh) * 2016-05-23 2016-08-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下肢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08909666A (zh) * 2018-08-08 2018-11-30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杠及其支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34138A (en) * 1928-11-28 1930-08-28 Emile Conti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umpers and like shock-absorbing devices for vehicles
CN2040464U (zh) * 1988-07-18 1989-07-05 沈骊天 机动车用行人保安器
GB2344080A (en) * 1998-11-27 2000-05-31 Brian Michael Temple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damage to a person or animal struck by the front end of a vehicle
CN2486409Y (zh) * 2001-07-18 2002-04-17 黄志宽 仿生式汽车防护架
CN101088810A (zh) * 2006-06-14 2007-12-19 小岛压力加工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CN102452370A (zh) * 2010-10-28 2012-05-16 福特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部模块
CN103260959A (zh) * 2010-12-17 2013-08-21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小腿保护装置及制造和使用车辆小腿保护装置的方法
CN203681450U (zh) * 2014-01-15 2014-07-02 深圳市海思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无触点开关和弹性回复机构的agv保险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34138A (en) * 1928-11-28 1930-08-28 Emile Conti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umpers and like shock-absorbing devices for vehicles
CN2040464U (zh) * 1988-07-18 1989-07-05 沈骊天 机动车用行人保安器
GB2344080A (en) * 1998-11-27 2000-05-31 Brian Michael Temple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damage to a person or animal struck by the front end of a vehicle
CN2486409Y (zh) * 2001-07-18 2002-04-17 黄志宽 仿生式汽车防护架
CN101088810A (zh) * 2006-06-14 2007-12-19 小岛压力加工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CN102452370A (zh) * 2010-10-28 2012-05-16 福特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前部模块
CN103260959A (zh) * 2010-12-17 2013-08-21 沙特基础创新塑料Ip私人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小腿保护装置及制造和使用车辆小腿保护装置的方法
CN203681450U (zh) * 2014-01-15 2014-07-02 深圳市海思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无触点开关和弹性回复机构的agv保险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5066A (zh) * 2016-05-23 2016-08-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下肢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05905066B (zh) * 2016-05-23 2017-12-1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下肢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08909666A (zh) * 2018-08-08 2018-11-30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杠及其支架
CN108909666B (zh) * 2018-08-08 2021-05-07 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护杠及其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42681B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90589U (zh) 一种具有多重减震结构的汽车保险杠
DE60038879D1 (de) System für stossabschwächung
CN108312992A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杠
CN104442681A (zh) 汽车行人腿部防护装置
CN202879407U (zh) 一种具有x型支架的汽车保险杠
CN101881109B (zh) 机罩铰链结构
KR102100439B1 (ko) 전방지지대의 후퇴 저항수단이 구비된 차량 충격흡수장치
CN209479608U (zh) 一种防撞吸能汽车保险杠
CN110435577A (zh) 一种耐冲击汽车保险杠
CN105365729A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
CN20291168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结构
CN206394587U (zh) 一种利于保护行人的汽车防撞梁和保险杠结构
CN202029794U (zh) 吸能式前保险杠安装结构
KR20110071250A (ko) 차량 범퍼의 크래쉬 박스
CN105083181A (zh) Epp汽车保险杠
CN2915603Y (zh) 汽车保险杠系统
CN208602563U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车架前端装置
CN203974731U (zh) 汽车吸能保险杠
CN203126750U (zh) 一种仪表板吸能结构
CN210391038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的汽车防撞梁
CN204401513U (zh) 一种防冲击的合金复合护栏
CN204488702U (zh) 微电动汽车的后保防撞结构
CN215244713U (zh) 一种抗冲击性能强的汽车防撞梁
CN108749925A (zh)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功能的车架前端装置
CN106541919A (zh) 一种利于保护行人的汽车防撞梁和保险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