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9911A -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9911A
CN104339911A CN201410389685.3A CN201410389685A CN104339911A CN 104339911 A CN104339911 A CN 104339911A CN 201410389685 A CN201410389685 A CN 201410389685A CN 104339911 A CN104339911 A CN 104339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ceiving layer
recording medium
black receiving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9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9911B (zh
Inventor
筒井乔纮
园部洋一
有贺雅美
北城大造
石永博之
平林弘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339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9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9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7After-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4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 surface receptive to ink or other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not being coherent before laminating, e.g. made up from granular material sprinkled onto a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0036Heat treatment
    • B32B38/004Heat treatment by physically contacting the layers, e.g. by the use of heated platen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02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materials
    • B41M5/508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54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27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by lamination or by fusion of the coatings o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not being coherent before laminating, e.g. made up from granular material sprinkled onto a substrate
    • B32B2037/243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9/00Polyvinylalcohol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ldehydes, polyvinylketones or polyvinylketals
    • B32B2329/04Polyvinylalcoh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4/00Paper of special types, e.g. bankno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10Post-imaging transfer of imaged layer; transfer of the whole imaged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2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e.g. decalcomani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18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additives, e.g. pigments, cla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一种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并且,墨接收层包含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墨接收层包含至少包含无机微粒和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的组成物。

Description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特别是在墨接收层上记录反像图像(镜像镜像)的记录介质,并且涉及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包含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件的记录物(recordedmatter),该图像支持件支持原始图像(正常图像),并涉及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各种热转印记录方法是已知的。其中,一般使用以下的热转印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2-238791)。通过根据图像的形状用热头等从在其基材片材上形成有色转印层的热转印片材的后表面加热该热转印片材以将有色转印层热转印到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上,形成图像。由于与多媒体有关的各种类型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热转印方法已扩大其市场为用于以计算机图形、由卫星通信提供的静物图像和CD-ROM等为代表的数字图像和诸如视频的模拟图像的全色硬复印系统。
当通过在诸如纸、树脂产品和金属的各种对象中的任一个上形成图像而获得记录物时,迄今为止,通过热转印系统在对象上形成图像。根据有色转印层的构成,热转印系统大致分成升华转印类型和热熔转印类型。该两种系统中的每一个可形成全色图像,并且包括:为诸如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三到四种颜色并且根据需要为黑色准备热转印片材;以及将各颜色图像重叠和热转印到同一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材的表面上以形成全色图像。
例如,作为包括使用热熔转印类型的热转印系统的制造记录物的记录物制造方法,提出了以下的记录物制造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0-238439)。使用其中以可释放的方式在基材上设置接收层的记录介质和具有染料层的热转印片材,通过将染料层的染料转印到基材上的接收层上来形成图像,并然后通过加热记录介质以将接收层转印到对象上来制造记录物。
还提出了包括使用升华转印类型的热转印片材形成图像的记录物制造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11761)。
升华转印类型的热转印片材使得能够精确地形成诸如脸部照片的灰度图像。另一方面,与通过使用普通的记录墨形成的图像不同,该图像具有以下的不利之处。图像在诸如耐气候性、耐磨性或耐化学性的耐久性方面不足。作为这种不利之处的解决方案,执行以下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44130)。具有可热转印树脂层的保护层热转印膜重叠于热转印图像上,并且,具有透明性的可热转印树脂层通过热头、或加热辊等被转印,以在图像上形成保护层。
还提出了如下技术,该技术包括通过喷墨系统在记录介质的记录层上打印图像、重叠记录介质和转印部件并加热所得物以转印图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88865)。
但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44130中描述的这种打印方法在生产率方面存在主要问题。图像转印区域对于各颜色以“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透明保护层”的次序被设置在热转印膜上,并且,通过在依次重复转印部件的向前和向后移动的同时依次转印各颜色而形成图像,由此难以提高生产率。另外,在热转印记录方法中在信息安全性方面留有主要问题。具体而言,记录信息作为阴画(negative)残留于热转印膜上,由此需要特殊的考虑以在热转印膜的使用之后处置热转印膜。此外,由于与图像无关地需要与记录表面整体对应的热转印膜并且与非记录部分有关的记录成本的比率大,因此这种方法在经济效率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88865中描述的技术没有关于记录介质的具体描述。因此,不能制造适于如下技术的记录介质,在该技术中,使用喷墨系统、重叠记录介质与转印部件并且通过加热所得物而转印图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本发明。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被配置为实现记录物的生产率的提高、其信息安全性的提高及其记录成本的降低的记录介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适于喷墨系统的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结果,发明人设想,通过采用喷墨记录系统而不是热转印记录系统,可大幅提高记录物的生产率并可降低其记录成本,并且,由于不残留阴画,因此采用它可提高其信息安全性。此外,发明人设想,通过精确地控制例如墨接收层中的无机微粒或水溶性树脂的构成,可构成适于喷墨系统的记录介质,并且完成本发明。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的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1]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并且,墨接收层包含包括如下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组成物至少包含无机微粒和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以及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并且,墨接收层包含包括如下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组成物至少包含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和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
[2]记录物: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物,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上述记录介质,其中,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
[3]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该方法包括: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包含水、无机微粒和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以及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和形成包含至少包括无机微粒和聚乙烯醇的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该方法包括: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包含水、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和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和形成包含至少包括氧化铝微粒和树脂的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
[4]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含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和热压接合处于相互邻接的状态的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依次层叠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示图,该示图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记录介质获得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图,该示图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记录介质获得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透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与图像支持体接合以形成记录物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图4所示的记录物释放基材片材与释放层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记录物的制造装置的第一构造例子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与反射浓度(OD)和记录表面与视认表面之间的色差(ΔE)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8是示出第一制造装置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记录部分的控制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第一制造装置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经受预切割处理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记录物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墨渗入经常规预切割处理的部分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墨渗入经预切割处理的部分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图像支持体与底漆层的截面图。
图16是示出第二制造装置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17A和图17B是示出第二制造装置的操作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在第三制造装置中底漆层被设置在基材片材上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9是示出第四制造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0是示出使用锚定层的记录介质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1是示出图20所示的记录介质经受预切割处理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2是示出通过使用锚定层制造的记录物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3是示出墨渗入包含锚定层的经预切割处理的部分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4是示出经受表面改性处理的记录介质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5是示出颜料墨定影于空隙吸收型的墨接收层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6是示出墨定影于墨接收层之后的膨胀(swell)吸收型的墨接收层的膨胀状态的截面图。
图27是示出染料墨定影于空隙吸收型的墨接收层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8是示出染料墨在染料墨定影于空隙吸收型的墨接收层之后迁移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并且包括具有规定本发明的事项的所有对象。应当注意,相同结构的部件在附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并且其描述可被省略。
在本发明中,采用喷墨记录系统而不是热转印记录系统。因此,与热转印系统相比,可以实现记录物的生产率的提高、其信息安全性的提高及其记录成本的降低。
当第一实施例中,构成墨接收层的聚乙烯醇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皂化度被精确地控制。因此,可以增大作为采用喷墨系统的情况中的固有问题的墨接收层与透明片材之间的粘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构成墨接收层的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被精确地控制。因此,可以提高作为采用喷墨系统的情况中的固有问题的墨接收层的透明性(透过性),并且可提高反像图像的从透明片材侧的可见性。因此,即使当使用几乎不浸透墨接收层的颜料墨时也不需要为了增加墨浓度或导致层接收大量的墨而增加墨接收层的厚度。因此,不仅可减小记录介质的厚度,而且可减小记录物的总体厚度。
[1]记录介质: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实施例的示图,该示图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记录介质获得的截面的截面图。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是包含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记录介质。
[1-1]墨接收层:
墨接收层是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层。墨接收层的类型包括在水溶性聚合物的网孔结构中接收墨的膨胀吸收型和在通过无机微粒形成的空隙(微多孔)中接收墨的空隙吸收型。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包括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该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包含如下组成物该组成物至少包含无机微粒以及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可借助于通过无机微粒形成的空隙迅速地吸收墨。因而,在记录介质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上时墨突然冲撞的频率降低,因此可以抑制记录介质与支持体不相互完全紧密粘接的不利之处(粘接不良)和在记录介质与图像支持体之间残留气泡(气穴)的不利之处(气泡残留)。
[1-1-1]无机微粒:
无机微粒是由无机材料形成的微粒。无机微粒具有在墨接收层中形成被配置为接收墨的空隙的功能。
构成无机微粒的无机材料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但是,具有高的墨吸收能力、优异的颜色显影性且能够形成高质量图像的无机材料是优选的。其例子可包括碳酸钙、碳酸镁、高岭土、粘土、滑石、水滑石、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镁、硅藻土、氧化铝、胶态氧化铝、氢氧化铝、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具有伪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锌钡白(硫酸钡和硫酸锌的混合物)和沸石。
在由这些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微粒中,由选自由氧化铝和水合氧化铝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物质形成的氧化铝微粒是优选的。水合氧化铝的例子可包含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和具有伪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氧化铝、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或具有伪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是优选的,原因是任何这种材料可提高墨接收层的透明性和图像的记录密度。
可通过向长链烃氧基铝添加酸以执行水解和胶溶来获得具有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S56-120508)。可在胶溶中使用有机酸和无机酸中的任一种。但是,优选使用硝酸。使用硝酸可提高水解的反应效率,可提供具有受控形状的水合氧化铝,并且可提供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的分散液。
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将平均粒径设定为大于等于120nm、优选大于等于140nm可提高墨接收层的墨吸收性,由此可抑制图像记录之后墨在图像中的渗出或珠化。此外,将平均粒径设定为小于等于200nm、优选小于等于170nm可抑制由于无机微粒导致的光散射,由此可提高墨接收层的光泽性和透明性。另外,该设定可增加墨接收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无机微粒的数量,由此可提高墨吸收性。因此,该设定可增加图像的记录密度并可抑制记录之后图像的光洁缺失。
市售的无机微粒可被原样用作无机微粒,或者,可以使用通过粉碎分散机等调整了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的市售的无机微粒。粉碎分散机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高压均质机、超声均质机、湿媒介型粉碎机(砂磨机或球磨机)、连续高速搅拌型分散机或超声分散机的常规已知的粉碎分散机。
粉碎分散机的更具体的例子可包括:Manton-Gaulin均质机和Sonolator(均由Doyei Shoji Co.,Ltd.制造);Microfluidizer(由MIZUHO INDUSTRIAL CO.,LTD.制造);Nanomizer(由TsukishimaKikai Co.,Ltd.制造);Ultimaizer(由ITOCHU MACHINE-TECHNOSCORPORATION制造);PEARL MILL、GRAIN MILL和TORNADO(均由ASADA IRON WORKS CO.,LTD.制造);Visco Mill(由AIMEX CO.,Ltd.制造);MIGHTY MILL、RS MILL和SΓ MILL(均由INOUE MFG.,ING.制造);Ebara Milder(由EBARACORPORATION制造);和FINE FLOW MILL和CAVITRON(由Pacific Machinery & Engineering Co.,Ltd.制造),所有这些均是注册商标。
另外,无机微粒优选满足平均粒径的范围,并具有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0.20的多分散指数(μ/<Γ>2),并且,无机微粒更优选具有大于等于0.01且小于等于0.18的多分散指数。在该范围内设定指数可使得粒子的尺寸保持恒定,由此可提高墨接收层的光泽度和透明性。因此,该设定可增加图像的记录密度并可抑制图像记录之后图像的光泽的缺失。
应当注意,可通过用在“Structure of Polymer,(2)ScatteringExperiment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Chapter 1LightScattering”(KYORITSU SHUPPAN CO.,LTD.,由Society of PolymerScience,Japan编辑)或J.Chem.Phys.,70(B),15Apl.,3965(1979)中描述的累积量方法分析通过动态光散射方法测量的值,确定这里使用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根据动态光散射的理论,当混合具有不同粒径的微粒时,来自散射光的时间相关函数的衰减具有分布。通过用累积量方法分析时间相关函数,确定衰减率的平均值(<Γ>)和方差(μ)。衰减率(Γ)由粒子的扩散系数和散射矢量的函数代表,由此可通过使用Stokes-Einstein方程确定它们的流体力学平均粒径。因此,通过将衰减率的方差(μ)除以其平均值的平方(<Γ>2)所获得的多分散指数(μ/<Γ>2)代表粒径改变的程度,并且意味着,当指数的值接近0时,粒径的分布变窄。可通过例如激光粒径分析仪PARIII(由Otsuka Electronics Co.,Ltd.制造)容易地测量在本发明中定义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
可以单独地使用一种类型的无机微粒,或者,可以作为混合物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无机微粒。术语“两种或更多种”包括材料自身彼此不相同的无机微粒和诸如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的特性彼此不相同的无机微粒。
[1-1-2]水溶性树脂、水分散性树脂:
水溶性树脂是在25℃完全与水混合的或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g/100g)或更大的树脂。水分散性树脂是用作胶乳的构成成分的树脂。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用作用于结合无机微粒的结合剂。
水溶性树脂的例子可包括:淀粉、明胶、酪蛋白和它们的改性产物;诸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的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如完全皂化、部分皂化、或低皂化的聚乙烯醇)或它们的改性产物(例如,阳离子改性产物,阴离子改性产物和硅烷改性产物);和诸如基于尿素的树脂、基于三聚氰胺的树脂、基于环氧树脂的树脂、基于表氯醇的树脂、基于聚氨酯的树脂、基于聚乙烯亚胺的树脂、基于聚酰胺的树脂、基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树脂、基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树脂、聚(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共聚物树脂、基于丙烯酰胺的树脂、基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树脂和基于聚酯的树脂的树脂。
水分散性树脂的例子可包括:诸如SBR或NBR的合成橡胶;诸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或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的丙烯酸聚合物树脂;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的乙烯基聚合物树脂;和通过将阳离子基团或阴离子基团引入合成橡胶或聚合物树脂中而获得的功能基团改性聚合物树脂。水分散性树脂可在分散介质是水的胶乳的状态下存在。
在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中,聚乙烯醇、特别是通过水解(皂化)聚乙酸乙烯酯而获得的皂化聚乙烯醇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墨接收层优选由包含具有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10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的组成物形成。皂化度指的是聚乙烯醇的羟基的摩尔数与其乙酸基及羟基的总摩尔数的百分比。
将皂化度设定为大于等于70mol%、优选大于等于86mol%防止墨接收层变得过硬,并可赋予墨接收层足够的粘弹性。因此,该设定可增加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由此可抑制由于粘接强度不足而导致墨接收层从透明片材剥离的不利之处。另外,该设定可降低包含无机微粒和聚乙烯醇的涂敷液的粘度。因此,该设定有利于将涂敷液施加到透明片材由此可提高记录介质的生产率。此外,将皂化度设定为小于等于100mol%、优选小于等于90mol%可赋予墨接收层适度的亲水性由此提高墨的吸收性。因此,该设定使得能够在墨接收层上记录高质量的图像。
作为满足该皂化度的范围的皂化聚乙烯醇,可给出例如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皂化度:大于等于98mol%且小于等于99mol%)、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皂化度:大于等于87mol%且小于等于89mol%)和低皂化的聚乙烯醇(皂化度:大于等于78mol%且小于等于82mol%)。其中,部分皂化的聚乙烯醇是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墨接收层优选由包含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的组成物形成。
将重量平均聚合度设定为大于等于2000、优选大于等于3000使聚乙烯醇具有适度的粘度,并且可赋予墨接收层足够的粘弹性。因此,该设定可增加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由此可抑制由于粘接强度不足而导致墨接收层从透明片材剥离的不利之处。此外,将重量平均聚合度设定为小于等于5000、优选小于等于4500可降低包含无机微粒和聚乙烯醇的涂敷液的粘度。因此,该设定有利于将涂敷液施加到透明片材由此可提高记录介质的生产率。另外,该设定防止墨接收层的孔隙被填充并可保持孔隙的良好的开放状态,由此提高墨的吸收性。因此,该设定使得能够在墨接收层上记录高质量的图像。
重量平均聚合度的值是按照在JIS-K-6726中描述的方法计算的值。
可以单独地使用一种类型的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或者,可以作为混合物使用它们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术语“两种或更多种”包括诸如皂化度和重量平均聚合度的特性彼此不相同的树脂。
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的量优选关于无机微粒的100质量份被设定为大于等于3.3质量份且小于等于100质量份。将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的量设定为大于等于3.3质量份、优选大于等于5质量份可防止出现墨接收层的破裂或落粉。此外,将水溶性树脂或水分散性树脂的量设定为小于等于100质量份、优选小于等于33质量份可提高墨的吸收性。
[1-1-3]厚度:
墨接收层的厚度不被特别限制。但是,墨接收层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20μm。将墨接收层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等于10μm、优选大于等于13μm、更优选大于等于18μm可确保墨的吸收性和墨接收层的透明性。另外,该设定提高了墨的吸收性和墨的定影性。此外,将墨接收层的厚度设定为小于等于20μm可提高墨接收层的透明性。另外,该设定是优选,这是由于当如后面描述的那样使用塑料卡作为图像支持体时,该设定有利于将整个记录物的厚度抑制到在JIS6301中描述的0.84mm或更小的总厚度。
[1-1-4]其它:
墨接收层可预先在其上面形成(预打印)与后面描述的反像图像不同的辅助图像。
[1-2]透明片材:
透明片材指的是按照JIS K7375测量的总透光率为50%或更大、优选90%或更大的片材。因此,在透明片材的范畴中,不仅包括无色和透明片材,而且包括例如半透明片材和有色透明片材。
透明片材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但是,由诸如耐气候性、耐磨性或耐化学性的耐久性优异的材料形成的片材或膜等是优选的。片材可例如为树脂膜。
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4-聚环己烷二甲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的聚酯;诸如尼龙(脂肪族聚酰胺)、芳纶(芳香族聚酰胺)或聚酰亚胺的聚酰胺/聚酰亚胺;诸如玻璃纸、纤维素乙酸酯或聚乙酸酯的纤维素衍生物;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苯硫醚、聚砜、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离聚物或聚乳酸的树脂。其中、热塑性树脂是优选的,并且更具体地,耐气候性优异的PET是优选的。可以单独使用由这些树脂形成的一种类型的树脂膜,或者可以以复合或层叠的方式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
透明片材的厚度只需要在考虑材料强度等的情况下被适当地确定,并且不被特别限制。但是,透明片材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0.5μm且小于等于100μm。将透明片材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等于0.5μm、优选大于等于1μm可提供赋予耐气候性的效果。此外,将透明片材的厚度设定为小于等于100μm、优选小于等于10μm、更优选小于等于5μm可提高记录介质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上时的传热性。
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包括透明片材52。记录介质1包括透明片材52,由此,当介质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上时,在墨接收层53上记录的反像图像可通过透明片材52被视认为原始图像。另外,当记录介质1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上时,透明片材52用作在墨接收层53上记录的反像图像的保护层。
当染料墨被用作用于在墨接收层上记录反像图像的墨(喷墨记录用的墨)时,为了可防止由于UV光导致的染料的分解(光劣化),透明片材优选包含UV截止剂。UV截止剂的例子可包含:诸如基于苯并三唑的化合物和基于二苯甲酮的化合物的UV吸收剂;和诸如氧化钛和氧化锌的UV散射剂。
[1-3]释放层
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可包含释放层51。释放层是包含含有释放剂的组成物的层。当记录介质包含释放层51时,基材片材50可容易地从透明片材52释放。
释放剂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并且,可释放性优异且不容易被通过热喷墨记录头产生的热熔融的材料是优选的。其例子包括:诸如硅酮蜡的蜡;诸如基于纤维素的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或聚乙烯缩醛树脂的具有相对高的软化点的树脂;和具有相对高的软化点的树脂与蜡的混合物。
其中,诸如硅酮蜡和硅酮树脂的基于硅酮的材料和诸如含氟树脂的基于氟的材料是优选的,原因是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释放性。
释放层的厚度只需要在考虑可释放性等的情况下被适当地确定,并且不被特别限定。但是,释放层的厚度优选在干燥状态中大于等于0.1μm且小于等于10μm。将释放层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等于0.1μm、优选大于等于1μm可抑制基材片材与透明片材之间的熔融。此外,将释放层的厚度设定为小于等于10μm、优选小于等于5μm可在如后面描述的那样使用塑料卡作为图像支持体时、将整个记录物的厚度抑制到在JIS6301中描述的0.84mm或更小的总厚度。
应当注意,当希望使透明片材的表面经受哑光(去光泽化)处理时,优选将各种粒子加入到释放层中,或者,优选使释放层的在与透明片材邻接的一侧的表面经受哑光处理。哑光处理是有用的方法,原因是它能够适度地控制透明片材的光亮外观。
[1-4]基材片材
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可包括基材片材50。基材片材(也称为“释放衬里”或“分离体”)是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片材构件。
基材片材的材料和形式等不被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转用已用作常规的热转印片材的基材膜的片状材料。其特定的例子可包括树脂膜、纸片材和非织造织物片材。
其优选的例子包括:由诸如聚酯(例如,PET)、尼龙(脂族聚酰胺)、聚酰亚胺、醋酸纤维素、玻璃纸、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橡胶、含氟树脂或离聚物的树脂形成的树脂膜;和由诸如电容器纸或蜡纸的纸形成的纸片材。其中,耐气侯性优异的PET膜是优选的。可以单独地使用树脂膜、纸片材和非织造织物片材等中的一种类型,或者,可以按复合或层叠的方式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
基材片材的厚度只需要在考虑材料强度等的情况下被适当地确定,并且不被特别限制。但是,基材片材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200μm。将基材片材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等于5μm、优选大于等于10μm可提供防止由于墨接收层的层叠导致的卷翘的效果。此外,将基材片材的厚度设定为小于等于200μm、优选小于等于50μm、更优选小于等于20μm可提高记录介质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上时的传热性。
[1-5]锚定层(anchor layer)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图,该示图是示意性地示出通过沿厚度方向切割记录介质而获得的截面的截面图。与图2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或如图20所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还可包含锚定层59。
锚定层59是具有粘接性能的层,并且位于透明片材52与墨接收层53之间。设置锚定层可提高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性和粘接强度,由此可抑制由于粘接强度不足而导致墨接收层从透明片材剥离的不利之处。锚定层59可采用与后面描述的底漆层(primer layer)相同的构成。
另外,当如图24所示,作为表面改性处理通过使透明片材52的要被施加墨接收层的表面预先经受电晕放电处理或等离子体放电处理或者通过向该表面施加诸如IPA或丙酮的有机溶剂使得透明片材52的表面变粗糙时,可以提高片材的湿润性并可提高粘接性。执行上述的这种锚定层形成或表面处理可提高墨接收层53与透明片材52之间的结合性能,可增加片材的膜强度,并且可防止透明片材52的剥离。
在这样的锚定层59中,可以使用与构成后面描述的底漆层的材料相同的材料,该材料提高结合性能。例如,可通过使用热塑性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橡胶或蜡形成该层。更具体的例子包括:纤维素衍生物,诸如乙基纤维素或纤维素乙酸丙酸酯;苯乙烯基树脂,诸如聚苯乙烯或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酸乙脂;乙烯基树脂,诸如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乙烯醇缩乙醛;合成树脂,诸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离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增粘剂,诸如松香、松香改性顺丁烯二酸树脂或酯胶;和天然树脂或合成橡胶的衍生物,诸如聚异丁烯橡胶、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丙烯腈橡胶、聚酰胺树脂或氯化聚烯烃。
另外,作为用于提高涂敷液的湿润性或提高结合性能的树脂,优选使用聚烯烃树脂等,并且,特别优选使用树脂中的聚乙烯。聚乙烯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但也可使用其它的LLDPE和聚丙烯等的一部分。
锚定层59优选使得锚定层59由于在后面描述的粘接步骤中的使用加热辊的加热处理被熔融。锚定层59的熔融可附加地在不受透明片材52的表面和墨接收层53的凸凹(凹陷和突起)影响的情况下强化墨接收层53与透明片材52之间的结合性能。优选在不出现墨的蒸发、同时通过热熔融锚定层来表现墨与透明片材之间的粘接性能的程度上执行加热处理。因此,锚定层优选由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0℃~160℃、更优选为70°~140℃、特别优选为70°~100℃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出于以下的原因优选地使用该温度范围:墨接收层内的墨的内压通过在粘接部分29中从记录介质1施加的热而平稳增加,由此不发生墨的沸腾。另一方面,160℃或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是优选的,原因在于,墨会由于突然加热而沸腾,由此不能在其间实行良好的粘接。
[1-6]全息层
与图2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或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还可包含全息层58。全息层58是上面记录有三维图像的层,并且位于透明片材52与墨接收层53之间。设置全息层可提供防止伪造记录物(诸如信用卡)的效果。全息层的构造不被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常规已知的构造。例如,构造可以为浮雕全息。
当设置锚定层59时,如图2所示,可在锚定层59与透明片材52之间设置全息层58。虽然全息层58一般由树脂层构成,但该层自身可为单一结构或多层结构。另外,全息图形成层可以是平面型全息或者可以是体积型全息,并且,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上考虑,平面型全息、特别是浮雕全息是优选的。
另外,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面:激光再现全息,诸如Fresnel全息、Fraunhofer全息、无透镜傅立叶变换全息或图像全息;白光再现全息,诸如彩虹全息;和利用其原理的彩色全息、计算机全息、全息显示、多重全息、全息立体图或全息衍射光栅。
作为用于形成用于记录干涉条纹的全息图的感光材料,例如,可以使用银盐、重铬酸盐明胶、热塑性塑料、重氮基感光材料光刻胶、铁电材料、光致变色材料或硫系玻璃。另外,作为用于形成全息图的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以下材料:热塑性树脂,诸如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热固性树脂的硬化产物,该热固性树脂为诸如不饱和聚酯、蜜胺树脂、环氧树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蜜胺(甲基)丙烯酸酯或三嗪基丙烯酸酯;或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的混合物。
此外,作为用于全息层58的材料,可以使用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可热成形物质。可通过常规已知的方法形成全息层58。例如,当透明全息是浮雕全息时,作为冲压模具,使用上面记录有凸凹(凹陷和突起)的形式的干涉条纹的全息原板。然后,被配置为形成全息图的树脂片材被放在全息原板上,并且,该板和片材两者通过诸如加热辊的单元被热压接合,以在被配置为形成全息图的树脂片材的表面上复制全息原板的凸凹图案。可通过以上的方法获得具有浮雕形成表面的全息图形成层。
[1-7]分层结构:
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具有分层结构,其中依次层叠透明片材52和墨接收层53。短语“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指的是不管在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是否插入任何其它层,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都按此次序层叠。即,在“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的范畴中,也包括与图2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的在透明片材52和墨接收层53之间存在锚定层59或全息层58的结构。
应当注意,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优选具有透明片材52和墨接收层53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即,在透明片材52与墨接收层53之间不插入其它层(包含片材)的结构是优选的。这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对于用作记录物的对象的信用卡等的厚度存在严格的限制,因此希望通过减少要层叠的层或片材的数量减小记录物的厚度。特别地,精确地调整墨接收层中的聚乙烯醇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皂化度明显增加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强度,由此不需要必须形成锚定层。这种构造具有可减小记录介质的厚度并引申开来减小记录物的厚度的优点。
当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还包括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时,介质优选具有依次层叠墨接收层53、透明片材52、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的分层结构。
从减少要层叠的层或片材的数量以减小记录物的厚度的观点看,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特别优选地与图1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地具有如下分层结构:透明片材52和释放层51彼此相互邻接且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彼此相互邻接。
[1-8]图像: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透视图。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优选地使得在墨接收层上形成图像,并且特别优选地使得与图3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地在墨接收层53上记录反像图像72,该反像图像72在从墨接收层53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并在从透明片材52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与图3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反像图像72通过喷墨记录系统被记录于墨接收层53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52的表面上。与常规的热转印系统相比,通过喷墨记录系统记录反像图像可提高记录物的生产率和信息安全性,并且可实现记录成本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中,图像可以是通过使用染料墨形成的图像,或者可以是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的图像。但是,图像优选是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的图像。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反像图像阻止在墨接收层的表面上残留墨中的水或溶剂(即,有利于墨干燥),由此可有效地防止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特别是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不良以及源自水或溶剂的迁移(墨的移动等)。此外,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反像图像可提高反像图像的耐光性。
另外,作为颜料墨中的颜料成分,优选使用通过用树脂覆盖颜料粒子的周边而获得的树脂分散型颜料成分。使用树脂分散型颜料可增加墨介质分离之后的颜料粒子之间的结合力。此外,当图像支持体包含底漆层时,这种使用可增加各粒子与底漆层的结合力。因此,建立以下的状态:通过颜料膜,颜料膜的表面上的水分基本上与墨接收层中的下层的水分组隔开,并且基本上与来自下层的水分补给组隔开。因此,当颜料膜的表面上的水量少时,墨可通过自然干燥充分地变干。
覆盖颜料粒子的周边的树脂优选为具有大于等于100mgKOH/g且小于等于160mgKOH/g的酸值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共聚物。将酸值设定为大于等于100mgKOH/g可提高包括通过热系统喷射墨的喷墨记录系统中的喷射稳定性。此外,将酸值设定为小于等于160mgKOH/g可使得树脂关于颜料粒子具有疏水性,由此提高墨的定影性和耐渗性。因此,该设定适于墨的高速定影和高速记录。
[1-9]使用方法: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记录介质与图像支持体接合以形成记录物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从图4所示的记录物释放基材片材与释放层的状态的透视图。
与图3和图4中的每一个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本发明的记录介质通过与图像支持体55接合以使得墨接收层53与图像支持体55相对而被使用。因此,形成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55、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分层结构。因此,记录于记录介质1上的反像图像72与图像支持体55接合。
当与图3和图4中的每一个所示的记录介质1类似地,记录介质还包含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时,如图5所示,从透明片材52的表面释放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因此,记录于记录介质1上的反像图像72可在从透明片材52侧观看时被视认为正像。
[2]记录物:
与图4和图5中的每一个所示的记录物73类似,本发明的记录物包含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55和在其上记录图像(在示出的例子中,为反像图像72)的记录介质1。另外,本发明的记录物包含上述的本发明的记录介质。
[2-1]图像支持体:
图像支持体是在其上要支持记录介质的图像的对象。图像支持体的构成不被特别限制。其例子可包含使用树脂作为构成材料的图像支持体(基于树脂的支持体)和使用纸作为构成材料的图像支持体(基于纸的支持体)。基于树脂的支持体的例子可包含诸如信用卡和IC卡的树脂卡。基于纸的支持体的例子可包含:诸如护照的纸制书;和纸制卡。
[2-1-1]基于树脂的支持体:
构成基于树脂的支持体的树脂只需要根据图像支持体的应用被适当地选择,并且不被特别限制。其例子可包括:聚酯树脂,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聚烯烃树脂,诸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甲基戊烯;聚氟乙烯基树脂,诸如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脂肪族聚酰胺树脂,诸如尼龙6和尼龙6,6;乙烯基聚合物树脂,诸如聚氯乙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和维尼纶;纤维素基树脂,诸如纤维素三乙酸酯和玻璃纸;丙烯酸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乙酯和聚丙烯酸丁酯;和其他合成树脂,诸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芳酯和聚酰亚胺。
例如,构成基于树脂的支持体的树脂可以是可生物降解的树脂,诸如脂族聚酯、聚碳酸酯、聚乳酸、聚乙烯醇、乙酸纤维素或聚己内酯。另外,基于树脂的支持体只需要使用树脂作为主要构成材料,并且可包含树脂以外的材料,诸如金属箔。
[2-1-2]基于纸的支持体:
构成基于纸的支持体的纸的类型也不被特别限制。其例子包含:电容器纸、玻璃纸、羊皮纸、具有大尺寸的纸、合成纸(聚烯烃或聚苯乙烯基纸)、不含木浆的纸、美术纸、涂布纸、铸涂纸、墙纸、衬纸、合成树脂或乳液浸渍纸、合成橡胶胶乳浸渍纸、内部加入合成树脂的纸、纸板和纤维素纤维纸。
[2-1-3]其它:
在需要时,基于树脂的支持体和基于纸的支持体均可包含例如浮雕、标志、IC存储器(IC芯片)、光学存储器、磁记录层、用于防止伪造和修改(诸如珠光颜料层、水印记录层或微文字)、浮雕记录层或IC芯片隐藏层。
另外,基于树脂的支持体和基于纸的支持体中的每一个可构成为由任何上述这些材料形成的单层部件,或者,可构成为通过接合材料或厚度彼此不相同的两个或更多个片材或膜获得的多层部件。
此外,整个图像支持体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30μm且小于等于800μm。图像支持体的厚度被设定为优选大于等于30μm、更优选大于等于500μm、还优选大于等于650μm。此外,图像支持体的厚度被设定为优选小于等于800μm、更优选小于等于770μm。当如后面描述的那样使用塑料卡作为图像支持体时,这种设定可将整个记录物的厚度控制到JIS6301中描述的大于等于0.68mm且小于等于0.84mm的总厚度。
[2-2]底漆层:
本发明的记录物优选使得与图4和图5中的每一个所示的记录物73类似,图像支持体55还包含底漆层56。如图15所示,底漆层56是具有粘接性能的层,并且位于图像支持体55的表面上。设置底漆层可提高图像支持体55与记录介质1(特别是墨接收层53)之间的粘接性和粘接强度,由此可抑制记录介质由于粘接强度不足而从图像支持体剥离的不利之处。
底漆层的构成材料不被特别限制。但是,该层优选由在被加热时表现粘接性能的材料(诸如热塑性合成树脂、天然树脂、橡胶或蜡)构成。其更具体的例子可包括:纤维素衍生物,诸如乙基纤维素和乙酸丙酸纤维素;苯乙烯基树脂,诸如聚苯乙烯和聚(α-甲基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丙烯酸乙酯;乙烯基树脂,诸如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和聚乙烯醇缩醛;其它的合成树脂,诸如聚酯、聚酰胺、环氧树脂、聚氨酯、离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增粘剂,诸如松香、松香改性顺丁烯二酸树脂或酯胶;和合成橡胶,诸如聚异丁烯橡胶(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丙烯腈橡胶和氯化聚烯烃。
当底漆层由热塑性树脂构成时,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等于或高于60℃且等于或低于160℃。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定为等于或高于60℃、优选等于或高于70℃降低了底漆层由于装置中的环境温度而熔融的频率,使得不需要严格温度控制,并且可有利于记录介质的处理。此外,将玻璃化转变温度设定为等于或低于160℃、优选等于或低于140℃、更优选等于或低于100℃使得即使当墨被加热到底漆层表现其粘接性能的温度时仍阻止构成记录介质的反像图像的墨沸腾,由此提高记录介质与图像支持体之间的粘接性。
具有等于或高于60℃且等于或低于160℃的玻璃化转变点的热塑性树脂的例子可包含聚酰胺、丙烯酸类树脂、氯乙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酯。这些树脂由于它们的良好的热粘接性能而是优选的。
在底漆层中,可以单独地使用这些材料的一种类型,或者,可以作为混合物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另外,底漆层的厚度只需要在考虑构成材料的类型、需要的粘接性能和适用性等的情况下被适当地设定,并且不被特别限制。但是,底漆层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0.5μm且小于等于10μm。即使当使用诸如基于纸的支持体的具有粗糙表面的图像支持体时,将底漆层的厚度设定为大于等于0.5μm、优选大于等于1.0μm也可提供良好的粘接性能。此外,将底漆层的厚度设定为小于等于10μm、优选小于等于5μm可提供以下的效果:当如后面描述的那样使用塑料卡作为图像支持体时,整个记录物的厚度被抑制到JIS6301中描述的0.84mm或更小的总厚度。
应当注意,通过例如将例示为底漆层的构成材料的树脂加入到墨接收层中而不是对于图像支持体提供底漆层,可提高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特别是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性和粘接强度。
[2-3]分层结构:
与图4或图5所示的记录物73类似,本发明的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55、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分层结构。另外,与图4或图5所示的记录物73类似,本发明的记录物可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55、底漆层56、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分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与图4或图5所示的记录物73类似,本发明的记录物优选具有图像支持体55和底漆层56相互邻接以及底漆层56和墨接收层53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3]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如下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该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应当注意,在已提供描述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的以下的部分中,例如,省略了记录介质的部分,并且,仅描述制造方法。
[3-1]墨接收层的形成: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含有水、无机微粒和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以及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然后,形成包含至少含有无机微粒和聚乙烯醇的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含有水、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以及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因此,形成包含至少含有例如氧化铝微粒和水溶性树脂的组成物的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
[3-1-1]透明片材:
透明片材可在其使用之前预先经受表面改性。执行用于使透明片材的表面粗糙的表面改性提高了透明片材的湿润性,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提高其与墨接收层或锚定层的粘接性。用于表面改性的方法不被特别限制。其例子可包括:包含预先使透明片材的表面经受电晕放电处理或等离子体放电处理的方法;和包含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诸如IPA或丙酮的有机溶剂的方法。任何这种表面处理提高了墨接收层与透明片材之间的结合性能,增加了透明片材的强度,并且可防止墨接收层从透明片材剥离的不利之处。
另外,透明片材可在与任何其它层或片材叠置的状态中使用。例如,优选使用如下分层片材,其中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包含含有释放剂的组成物的释放层和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基材片材。
可通过以下的过程形成释放层:向例如构成基材片材的树脂膜施加含有用于构成释放层的树脂或蜡的涂敷液;和使液体干燥。施加的方法的例子可包括常规已知的施加方法,诸如凹印记录方法、丝网记录方法和包含使用凹版照相板的逆向辊涂法。
另外,可在其使用之前预先在透明片材上形成锚定层。
[3-1-2]涂敷液:
可通过以下的过程获得墨接收层:混合无机微粒、水溶性树脂和/或水分散性树脂和水性介质以制备涂敷液;向基材的表面施加该涂敷液;和使该涂敷液干燥以形成墨接收层。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至少含有水、无机微粒以及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的涂敷液作为涂敷液。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使用至少含有水、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19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以及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的涂敷液作为涂敷液。
优选使用水性介质作为涂敷液的介质。水性介质的例子可包含水和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例子可包含:醇,诸如甲醇、乙醇或丙醇;多元醇的低烷基醚,诸如乙二醇单甲醚或乙二醇二甲醚;酮,诸如丙酮或甲基乙基酮;和醚,诸如四氢呋喃。
优选使用还含有热接合树脂的涂敷液作为涂敷液。作为热接合树脂,优选使用在底漆层的部分中例示的材料,特别是具有高于或等于60℃且低于或等于16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塑性树脂。另外,为了提高湿润性由此提高结合性能,优选将聚烯烃树脂等加入到涂敷液中。在这些树脂中,优选加入聚乙烯。聚乙烯的例子可包含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应当注意,也可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聚丙烯等。
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就可将各种添加剂加入到涂敷液中。当使用染料墨作为用于记录反像图像的墨时,优选加入染料固色剂。染料固色剂与染料分子的阴离子基团键合以形成盐,由此使得染料不可溶于水中。因此,该固色剂可防止迁移。
添加剂的其它例子可包含表面活性剂、颜料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固墨剂、点调节剂、有色剂、荧光增白剂、抗氧化剂、VU吸收剂、防腐剂和pH值调节剂。
涂敷液中的无机微粒的浓度只需要在考虑涂敷液的可施加性等的情况下被适当地确定,并且不被特别限制。但是,该浓度优选地关于涂敷液的总质量被设定为大于等于10质量百分比且小于等于30质量百分比。
此外,出于调整墨接收层的膜强度并强化墨接收层与图像支持体(转印部件)之间的粘接强度的目的,优选在墨接收层中使用后面要描述的底漆层中要使用的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当要在底漆层中使用的树脂被用于墨接收层中时,即使当不使用底漆层时,也可获得要在后面描述的图像支持体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性能。另外,可附加地通过熔融墨接收层来强化其与图像支持体的粘接性能。此外,施加的膜的膜强度可弱化,由此可以改进后面要描述的再转印时的墨接收层的可释放性。另外,可通过在再转印时通过加热熔融墨接收层中的树脂以填充墨接收层的孔隙,由此可防止由于墨中残留的水或溶剂导致水性墨移动(迁移)。但是,当将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加入到墨接收层中时,孔隙可被树脂填充,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墨的吸收性降低并且图像质量降低。
应当注意,当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被用于墨接收层中时,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25的干燥部分7中执行水分蒸发控制时的预干燥温度被设定为等于或低于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的Tg温度。
另外,一般地,出于提高记录介质的抗水性的目的,可使用染料固色剂。这种染料固色剂与具有阴离子基团的墨中的染料形成盐以使得染料可不溶于水中,由此防止迁移。
[3-1-3]施加:
通过将涂敷液施加到透明片材的表面来执行墨接收层的形成。在施加之后,涂敷液根据需要被干燥。因此,可获得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的记录介质。
当使用依次层叠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结构时,涂敷液只需要被施加到构成分层片材的透明片材的表面。因此,可以获得这种记录介质1,其具有如图1所示的依次层叠墨接收层53、透明片材52、释放层51和基材片材50的分层结构。
作为用于施加的方法,可以使用常规已知的施加方法。其例子可包括刮涂法、气刀涂敷方法、幕式涂敷方法、狭缝模具涂敷法、棒涂敷方法、凹版涂敷方法和辊涂敷方法。
涂敷液的涂敷重量优选就固体含量而言被设定为大于等于8g/m2且小于等于25g/m2。将涂敷重量设定为大于等于8g/m2、优选大于等于10g/m2可导致形成墨中的水分的吸收性优异的墨接收层。因此,该设定可抑制记录的反像图像中的墨涂污或者反像图像模糊的不利之处。此外,将涂敷重量设定为小于等于25g/m2、优选小于等18g/m2阻止在施加层干燥时发生记录介质的卷曲。另外,减小墨接收层的厚度可减小最终形成的记录物的厚度。当图像支持体是诸如信用卡的塑料卡时,其厚度由日本工业标准(JIS-X-6305)严格规定,因此,采用上述的涂敷重量是有效的。应当注意,当涂敷重量被设定为小于等于25g/m2时,墨接收层的厚度减小,由此不需要执行后面要描述的预切割处理。
[3-2]预切割处理: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墨接收层之后可以执行预切割处理,该预切割处理从墨接收层侧在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一部分中形成凹口。作为预切割处理的结果,在反像图像已记录于记录介质上以提供记录介质且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体已相互粘接之后,通过使用凹口作为开始点,透明片材可被漂亮地切割。因此,可形成具有均匀厚度的透明片材所形成的坚固的保护层,并且,赋予在墨接收层上形成的反像图像足够的耐久性。
[3-3]反像图像的记录
然后,通过喷墨记录系统,在记录介质中的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记录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形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用作镜像图像并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因此,如图3所示,反像图像72被记录于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53上。
喷墨记录系统是包含从在记录头中形成的多个喷嘴将墨(墨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记录图像的系统。喷墨记录系统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但是,包含通过由向喷嘴中的墨施加根据驱动脉冲的热能导致的膜沸腾形成气泡并且通过气泡从喷嘴喷射墨滴的热喷墨记录系统是优选的。
可通过喷墨记录装置(喷墨打印机)执行喷墨记录系统。优选喷墨打印机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其记录头和记录介质在图像记录时相互脱离接触,由此,装置可执行极其稳定的图像记录。喷墨打印机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使用包含线式头的全线型喷墨打印机,在该线式头中,大量的多喷嘴头被排列为与记录介质的传输方向垂直,大量的多喷嘴头中的每一个中集成有多个喷嘴,每个喷嘴由例如墨喷射端口和墨流路形成。全线型喷墨打印机通过根据记录介质的传输同时从多个喷嘴的墨喷射端口喷射墨滴执行图像记录。因此,打印机可高速地记录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图像。这是优选该打印机的原因。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颜料墨作为用于形成反像图像的喷墨记录的墨。特别地,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精确地控制墨接收层的氧化铝粒子的粒径,墨的透明性已明显提高。因此,即使通过使用几乎不从墨接收层表面渗入墨接收层的内部的颜料墨记录的反像图像也可通过透明片材被视认为清楚的图像。
记录头的墨喷射量优选为20pl(微微升)或更少。将墨喷射量设定为20pl或更少、优选10pl或更少、更优选5pl或更少可在热压接合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体的步骤中将墨的水分含量控制到适当的水平。另外,减少喷射量可抑制墨在墨接收层中的扩展,由此使得能够记录致密且具有足够的密度的反像图像。并且,该减少可抑制图像层(墨层)的厚度。
[3-4]墨的干燥
在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用于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用墨优选地被干燥,直至其水分含量关于墨的总喷射量变为70质量百分比或更少。将墨的水分含量设定为70质量百分比或更少、优选50质量百分比或更少抑制热压接合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时的墨成分的突然蒸发,由此可防止诸如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粘接强度降低或在墨接收层中残留气泡的不利之处。应当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水分含量”指的是除着色材料以外的例如水和不挥发溶剂的总量。
可根据记录头的墨喷射量调整墨的总喷射量。可通过例如预先使图像记录时的点数稀疏以限制喷射量,使得可容易地控制水分含量。
可例如通过诸如卤素加热器的加热器(热源)或诸如风扇的排气装置执行干燥化。应当注意,可在不提供诸如加热器的专用干燥单元的情况下通过沿具有足够长度的传输路径传输记录介质以促进自然干燥。
[4]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记录物的制造方法是如下这样的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有反像图像的记录介质。
[4-1]记录介质的制造:
首先,通过本发明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
[4-2]图像支持体:
在记录物的部分中描述的基于树脂的支持体和基于纸的支持体等均可被用作图像支持体。其中,例如,诸如信用卡和IC卡的树脂卡(塑料卡)和诸如护照的纸制书是优选的。
可以使用还包含底漆层的图像支持体作为图像支持体。形成底漆层的方法不被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地通过如下操作来形成底漆层:在图像支持体上叠置由在底漆层的部分中例示的材料、特别是具有等于或高于60℃且等于或低于16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片材以提供叠置件并热压接合该叠置件。热压接合的方法的例子可包括包含用加热辊完全加热叠置件的方法和包含用热头选择性地加热叠置件的特定部分的方法。
[4-3]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体的热压接合:
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在邻接的状态下被热压接合,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被依次层叠。因此,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另外,当使用还包含底漆层的图像支持体作为图像支持体时,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被放置为使得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被依次层叠,并且,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被热压接合。因此,获得具有图4所示的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55、底漆层56、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分层结构的这种记录物73。
热压接合期间的温度优选被控制为等于或高于60℃且等于或低于160℃。将热压接合期间的温度设定为等于或高于60℃导致底漆层(或锚定层或墨接收层)中的热塑性树脂以足以粘接的程度熔融,由此可加压接合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此外,将热压接合期间的温度设定为等于或低于160℃抑制热压接合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时的墨成分的突然蒸发,由此可防止诸如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之间的粘接强度降低或在墨接收层中残留气泡的不利之处。
执压接合的方法不被特别限制。例如,该方法可以为包括以下操作的方法:在图像支持体上叠置记录介质以提供叠置件;将叠置件夹在一对加热辊之间;和热压接合该叠置件。在这种情况下,各加热辊的表面温度优选被设定为等于或高于100℃且等于或低于180℃。因此,即使当叠置件的传输速度太高以至于不能充分地确保加热时间时,叠置件也可被加热到等于或高于60℃且等于或低于160℃的温度。
[4-4]基材片材与释放层的剥离
在如以上描述的那样获得的记录物中,基材片材50和释放层51最终如图5所示的那样被释放。因此,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55、底漆层56、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结构的记录物73。在记录物73中,透明片材52位于最上层,以保护记录于位于片材下面的墨接收层53上的反像图像72。另外,记录介质1和图像支持体55通过底漆层56充分地相互紧密粘接和固定。
[5]第一制造装置: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记录物的制造装置的第一构成例子(以下,有时称为“第一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5-1]主要构成:
制造装置25包括:用于向传输路径供给卷成辊状的记录介质1的供给部分4;和用于直接将含有着色材料、水和不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的水性墨喷射到被供给到传输路径的记录介质1上以记录反像图像的记录部分6。
另外,制造装置25包括:用于蒸发被施加墨的记录介质1中的水分以提高其与图像支持体11的粘接性的干燥部分7;用于防止装置中由于蒸发的水分而导致凝露的风扇10;和用于将底漆层18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的表面上的转印部分13,该底漆层18用于在记录部分6中将其上记录了反像图像的记录介质1粘接到图像支持体11。
此外,制造装置25包括:用于加热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的底漆层18以提高其与记录介质1的粘接性的预加热部分19;用于将其上记录有反像图像的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23粘接于图像支持体11的粘接部分29;和其上记录有反像图像的图像支持体11被排出和累积于其中的排出部分26。
[5-2]操作
供给部分4使辊状的记录介质1沿图6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以将记录介质1供给到记录部分6和干燥部分7。此时,记录介质1在被片材引导件27引导且被夹在夹紧辊3和压合辊2之间的同时以平展的状态被传送到记录部分6。
当开始从供给部分4传输记录介质1时,传感器部分31检测在预切割处理部分5中经受了预切割处理的要被检测的部分8(通孔),并且,记录部分6在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上记录反像图像9。当完成记录操作时,记录介质1穿过干燥部分7与引导板28之间的间隙。干燥部分7蒸发例如形成反像图像9的墨中的水分,并且风扇10将蒸发的水分排出。因此,获得在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上记录有反像图像9的这种记录介质。
此外,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12逐个地向转印部分13供给图像支持体11。转印部分13从供给辊15供给底漆层18,使该层穿过热头30与图像支持体11之间的间隙,并且使该层卷绕上卷辊17。此时,底漆层18被引导辊16支持。底漆层18通过热头30被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
为了提高底漆层18与记录介质1的粘接性,预加热部分19预加热底漆层18。此时,风扇20将例如从底漆层18蒸发的溶剂排出。此外,对齐引导件14执行图像支持体11与记录介质1之间的定位。然后,图像支持体11层叠于记录介质1上。
图像支持体11和记录介质1的叠置件被传输到粘接部分29。粘接部分29包含一对加热辊21、22。当叠置件穿过该对加热辊21、22之间的间隙时,图像支持体11和记录介质1被热压接合。然后,构成记录介质1的基材片材和释放层被释放并卷绕卷取辊24。通过这些操作可获得其中记录介质1热压接合于图像支持体11上的记录物73。
[5-3]第一制造装置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如图8所示,制造装置(图像形成/记录装置)通过网络47与控制器41连接。应当注意,制造装置25可在不通过网络47的情况下通过例如串行端口、并行端口或USB端口与控制器41连接。如上所述,制造装置25包含预切割处理部分5、记录部分6、干燥部分7、预加热部分19、转印部分13和粘接部分29。另外,后面要描述的CPU被设置在记录部分6中,并且,预切割处理部分5、干燥部分7、预加热部分19、转印部分13和粘接部分29与记录部分6连接。另外,CPU100被配置为控制预切割处理部分5、记录部分6、干燥部分7、预加热部分19、转印部分13和粘接部分29的操作。
网络47是诸如因特网或局域网络(LAN)的网络,并且可以是有线网络或者可以是无线网络。控制器41是用于控制制造装置25的计算机。在控制器41中,控制部分44、显示部分45、输入输出部分46、存储部分42和通信部分43通过系统总线48相互连接。另外,例如,数字照相机或用于读取图像数据等的驱动装置可与控制器41连接。此外,制板装置等可与控制器41连接。
控制部分44包含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CPU在RAM上的工作存储器区域中调用存储于记录部分或ROM等中的程序,并且执行程序以执行运算处理和操作控制,由此控制整个系统。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永久地保持程序或数据等。另外,RAM是易失性存储器并且暂时保持程序或数据等。
显示部分45为例如显示装置,诸如:显示装置(诸如CRT监视器或液晶面板)或用于与显示装置协作实现计算机的视频功能的逻辑电路(诸如视频适配器)。
输入输出部分46是用于执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部分。用于输入数据的部分为例如键盘、诸如鼠标的指向装置或十键,并且,通过这种输入部分可在控制器41上执行致动指令、操作指令、数据输入或维护等。另外,输入输出部分与例如扫描仪或驱动装置(未示出)连接,并且将从这种外部装置输入的数据传送到控制部分44或者将数据输出到外部装置。
存储部分42是用于存储数据的装置,并且其例子包括磁盘、存储器和光盘装置。存储于存储部分42中的是例如要由控制部分44执行的程序、执行程序所需要的数据和操作系统(OS)。也可存储要记录于制造装置25的记录部分6中的图案。通信部分43是控制器41与网络47之间居间通信的通信接口,并且包含例如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端口。应当注意,作为控制器41的替代,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等。
[5-4]控制系统: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记录部分6中设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从主机PC120传送的记录数据或命令通过接口控制器102被CPU100接收。CPU100是主持诸如记录部分的记录数据的接收和记录操作以及卷纸P的操作的一般控制的运算处理单元。在分析接收到的命令之后,CPU100在图像存储器106中执行记录数据的各颜色成分的图像数据的位图展开。作为记录之前的操作处理,CPU通过输出端口114和电机驱动部分116驱动加盖(capping)电机122和头上下电机118以将各记录头22K、22C、22M、22Y从加盖位置(等待位置)移动到记录位置(图像形成位置)。
随后,用于确定开始向以恒定速度传输的记录介质上喷射墨的定时(记录定时)的传感器部分31(末端检测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的位置。然后,CPU100与记录介质的传输同步地依次从图像存储器106读出相应颜色的记录数据,并且通过记录头控制电路112将读出的数据传送到各记录头22K、22C、22M、22Y。因此,设置在记录头的各喷嘴中的喷射能量产生元件根据记录数据被驱动,并且,墨滴通过被驱动的喷射能量产生元件从喷嘴被喷射。喷射的墨滴击打在被定位为与记录头相对的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墨接收部分)上以形成点。通过点的集合形成希望的图像。
应当注意,基于存储于程序ROM104中的处理程序执行上述的CPU100的这种操作。程序ROM104存储例如与控制流程对应的处理程序和表格。另外,工作RAM108被用作工作存储器。
[5-5]第一制造装置的操作流程:
下面,根据图10A和图10B的流程图描述图6所示的第一制造装置的操作流程。通过图9所示的CPU100执行流程图。
记录部分的CPU判断是否通过网络或各种端口从控制器传送了记录数据(S101),并且,当判断已传送了记录数据(S101为“是”)时,开始从供给部分供给未记录的记录介质(S102)。此时,传感器部分检测在预切割处理部分中经受了预切割处理的要被检测的部分(通孔),并且,当传感器部分没有检测到要被检测的部分(处于关状态(S103为“是”))时,开始通过记录部分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操作(S104)。然后,当完成记录操作(S105为“是”)时,干燥部分执行用于蒸发来自通过记录部分在其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的冗余水分的干燥处理(S106)。以上的操作均基于传感器部分检测到要被检测的部分的时间点,并且相互同步地被执行。应当注意,可在记录介质上预先形成被预切割处理部分处理的要被检测的部分。
同时,当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记录数据被传送到CPU(S107为“是”)时,图像支持体从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被传输到转印部分(底漆转印部分)(S108)。在转印部分中,片状的底漆被供给到传输的图像支持体上,并且底漆通过热头被转印到图像支持体上(S109)。然后,执行通过预加热部分的预加热处理(S110),以便提高底漆与已通过记录部分在其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的粘接性,在对齐引导件中开始图像支持体与记录介质之间的定位(S111),并且,当完成与记录介质的定位(S113)时,流程前进到下一步骤。此时,在步骤S114上做出“是”判断时,图像支持体被安装于记录介质上,并且,通过粘接部分使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体通过底漆相互粘接(S115)。然后,与记录介质向下游侧的传输相关联,记录介质的基材通过使用被预切割处理部分预切割的部分作为开始点而剥离,并且,记录物(最终的记录物)被安装于排出部分上(S116)。记录物如图12所示的那样粘接有透明片材52以将墨接收层53夹在中间,由此记录物实现优异的图像质量并具有坚固的紧固性能。
[5-6]由第一制造装置执行的处理:
[5-6-1]记录介质的位置检测和预切割处理:
为了使记录介质1与记录部分6同步化,图6所示的要被检测的部分8检测记录介质1的位置并且基于检测结果控制各部分。在介质的检测中使用反射型或透射型光学传感器。要被检测的部分8可在记录介质1上被记录或处理,或者,可预先通过预切割而形成。此时,当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部分厚时,再转印之后的剥离步骤会在构成和时间上变得困难。因此,该部分可如要被检测的部分中那样预先被处理或者通过媒介处理部分形成。
[5-6-2]切割处理:
根据需要,如图13或图21所示,记录介质经受切割处理(以下,称为“预切割处理”),该切割处理用于在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一部分或墨接收层53、锚定层59和透明片材52的一部分中形成凹口54或凹口60。因此,当记录介质1粘接到包含底漆层56的图像支持体55时,通过使用通过预切割处理形成的凹口54作为边界切割透明片材52,并且,其上记录有图像的部分(图像记录区域)被透明片材52覆盖。由于透明片材52用作具有均匀厚度的坚固的保护层,因此赋予图像足够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在记录介质1如图12和图22中的每一个所示的那样被释放之后透明片材52在通过预切割处理形成的凹口54或凹口60的部分处被漂亮地切割,因此保护层可容易地以良好的精度被转印到图像上。
另外,通过执行预切割处理以形成凹口54或凹口60可获得鲜锐和精确的边缘形状。因此,图像支持体的诸如标记板、IC芯片或磁性条带的部分的位置或诸如预先记录于图像支持体上的标志或全息图的设计部分的位置以及部分空的部分的位置可相互对齐,并且,得到的斑块可粘接到图像支持体。因此,在诸如标记板、IC芯片或磁性条带的部分中,可以防止该部分的后期处理中性能降低。另外,当在诸如标志或全息图的设计部分中形成图像时,设计部分的透明性受损(其不透明性增加)并且其质量降低,因此,该部分需要避开图像形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可精确地执行避开。应当注意,标记板部分是用诸如圆珠笔的书写工具执行手写、用印墨用执行编号或者用朱红印泥或印墨执行密封的部分。
通过预切割处理形成的凹口54或凹口60如图11所示的那样制成为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一部分,或者,如图21所示的那样制成为墨接收层53、锚定层59和透明片材52的一部分,并且,预切割处理与将凹口制成直至释放层51的切割处理不同。
在第一制造装置中,通过喷墨系统执行记录。因此,墨接收层53需要吸收墨,并且,为了确保其吸收性,需要增加墨接收层的厚度。特别地,当墨接收层53由空隙吸收型层形成,并且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等不被加入到墨接收层中或者其涂敷重量为25g/m2或更大时,图像形成区域会由于墨接收层的厚度而意外地从记录介质剥离。因此,为了防止图像形成区域的剥离,优选执行预切割处理。
另外,当对直至释放层51的位置执行切割处理时,在通过喷墨系统记录图像的第一制造装置中,在墨喷射到切割部分的情况下,墨如图13所示的那样被释放层51吸收,这导致记录图像的质量下降。相反,如图14或图23所示,即使当在经受了预切割处理的部分上执行记录时,墨也仅以适当的方式被墨接收层53吸收,并且不被透明片材52吸收,由此可获得良好的记录图像。因此,优选执行将凹口54制成墨接收层53和透明片材52的一部分或墨接收层、锚定层和透明片材的一部分的预切割处理。
为了使得可防止图像剥离,再转印之前的打印机中的记录介质1优选地在不弯曲的情况下以平滑的状态被传输。因此,图像形成部分在打印机的运行中不会从记录介质意外地剥离,可产生即使在恶劣的使用条件下转印图像的各种类型的耐久性也优异的记录物,并且,可以良好的精度且在没有转印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地将透明片材52再转印到图像支持体上的图像上。
[5-6-3]记录处理:
将墨(墨滴)从在记录头中形成的多个喷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形成图像的喷墨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喷墨打印机)已被广泛使用。作为用于从喷嘴喷射墨滴的技术,以下的技术是已知的:根据驱动脉冲的热能被供给到喷嘴中的墨以通过膜态沸腾形成气泡,并且,通过气泡从喷嘴喷射墨滴。根据要形成的图像的大量的墨滴从喷嘴被喷射到记录介质上,由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作为喷墨打印机,使用线式头的全线型打印机是可用的,在该线式头中,为了增加图像记录速度,大量的多喷嘴头被排列为与记录介质的传输方向垂直,在每个多喷嘴头中集成有均由例如墨喷射端口和墨流路形成的多个喷嘴。在全线型打印机中,墨滴根据记录介质的传输从多个喷嘴的墨喷射端口被同时喷射以记录图像。因此,全线型打印机可满足当前打印机需要满足的以下要求:应高速形成高质量和高分辨率的图像。另外,由于各记录头和记录介质在图像记录时相互脱离接触,因此喷墨打印机具有可执行极其稳定的图像记录的优点。从适当地管理后面描述的再转印时的墨的水分含量的观点看,利用墨喷射量优选为20微微升(pl)或更少、更优选10pl或更少、还更优选5pl或更少的记录头。虽然优选的喷射量根据着色材料的浓度改变,但是,随着喷射量减少,墨接收层中的墨的扩展受到抑制,由此可形成更致密且具有更充足的密度的图像,并且,墨层的厚度可受到抑制。因此,20pl或多的喷射量可能使得难以控制粘接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的步骤中的墨的水分含量。
在记录介质1在被夹在夹紧辊3与压合辊2之间的同时被传输到记录部分6的路径中存在引导板28,并且,记录介质1穿过引导板28的顶部并且被其引导以进入记录部分6。记录部分6使用由K、C、M和Y记录头形成的四个记录头作为主要构成部件。四个记录头根据图像数据喷射墨并且将墨滴喷射到设置在记录介质1中的墨接收层上以形成图像。
染料墨和颜料墨均可被适当地用作墨。但是,为了使得可提高再转印时的图像支持体55与墨接收层53之间的粘接性能,希望墨进入干燥状态(墨中的水或溶剂不残留在记录表面上的状态),以防止记录之后由于记录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导致粘接不良,并且,从防止由于残留于水性墨中的水分或溶剂而导致水性墨移动(迁移)的观点看,优选使用颜料墨。并且,由于颜料墨可赋予打印图像耐光性,因此优选这种墨。
更详细地描述以上的内容。在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中,如图25所示,颜料墨中的颜料成分63具有大的粒径,由此,颜料墨不渗入形成墨接收层的颜料粒子65所构成的孔隙的内部,并且定影于墨接收层64的记录表面上。此外,与膨胀型墨接收层不同,墨接收层保持平滑而没有膨胀。另一方面,当使用后面描述的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时,如图26所示,墨接收层67由于墨中的水分而膨胀以导致墨接收层66的表面上的凸凹,这降低了图像支持体55与墨接收层的粘接性能。另外,残留于墨中的水分或溶剂残留于墨接收层66的表面上,由此,由于在粘接步骤中残留水分和溶剂的蒸发,因此图像支持体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性会不足。
另外,尽管颜料墨中的颜料成分定影于墨接收层53的表面上,但墨中的水分和溶剂成分62渗入墨接收层的内部以与表面上的颜料成分63分开(固体-液体分离)。因此,在再转印时颜料表面处于干燥状态,由此可以防止由于水分蒸发而导致的粘接不良并且可提高粘接性能。另外,残留的水分和溶剂成分62残留于墨接收层中。因此,颜料成分不重新与残留的水分和溶剂成分62接触,由此可防止墨的移动(迁移)。
另外,优选使用通过用树脂覆盖着色材料颜料的周边而获得的树脂分散型颜料成分作为颜料墨中的颜料成分。使用树脂分散型颜料可增加固体-液体分离之后的颜料粒子之间的结合力。此外,这种使用可增加再转印时的各粒子与底漆层的结合力。因此,建立了以下的状态:通过颜料膜,颜料表面上的水分基本上与墨接收层中的下层的水分阻隔开,并且基本上来自下层的水分补给被阻断。因此,当颜料膜的表面上的水量少时,墨可通过自然干燥充分地变干。覆盖这种颜料的树脂优选为具有大于等于100mgKOH/g且小于等于160mgKOH/g的酸值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共聚物,原因是该共聚物具有相对的疏水性以提高墨的定影性。当(甲基)丙烯酸酯基共聚物的酸值超过160mgKOH/g时,观察到以下的趋势:要记录的图像(打印粒子)的颜料成分的亲水性加强,由此墨的耐渗性降低。另一方面,当(甲基)丙烯酸酯基共聚物的酸值小于100mgKOH/g时,在墨被用于通过热系统喷射墨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情况下,其喷射稳定性趋于降低。出于以上的原因,颜料墨高速定影由此最适于高速记录。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染料成分68以及染料墨的水分和溶剂渗入形成墨接收层的颜料粒子65所构成的孔隙的内部以定影墨,因此,在墨接收层中不出现在颜料墨中描述的这种固体-液体分离。因此,当染料成分68在再转印之后再次与残留水分和溶剂成分接触时,染料再次溶于水和溶剂成分中,由此出现图28所示的染料成分68变为染料成分69的移动(迁移)。因此,染料墨不是优选的。
[5-6-4]水分蒸发控制:
当在再转印时墨残留于包含墨的接收层的表面上时,该层与图像支持体之间的粘接性变得不足。由于再转印时加热导致的残留于接收层的表面层上的墨或墨成分的突然蒸发,可能出现诸如粘接性不足或接收层中部分残留气泡的不利之处,由此,可能需要预先干燥,其中在用于再转印的喷墨记录之后且在再转印之前在转印片材的传输路径上进行有效设计。可通过如下构造来促进自然干燥,即不设置诸如加热器的特殊干燥单元而是在再转印之前设置具有足够长度的传输路径。另外,由于此时蒸发的墨成分,因此可能需要用于控制装置内的气流或排气的单元。当如图6所示的那样记录于记录介质1上的墨接收层上的反像图像9通过记录部分6穿过干燥部分7与引导板28之间的间隙时,记录于接收层上的图像中的墨的作为主要成分的水分和墨中的少量的挥发性溶剂成分通过具有基于卤素灯或与其等同的加热源或风或两者的组合的蒸发功能的干燥部分7被蒸发,并且,为了使得可防止在装置中出现蒸发气体等的结露,用风扇10控制气流和排气。气流控制的组合使用可提高墨接收层的表面的饱和蒸气压以促进干燥。
通过水分控制在粘接步骤时将墨接收层中的墨的水分含量(例如,除着色材料以外的水和不挥发溶剂的总量)关于墨的总喷射量控制为优选70%或更少、更优选50%或更少。虽然优选值根据墨接收层的厚度改变,但是墨的残留水分含量为70%或更多的情况不是优选的,这是因为残留于墨接收层的表面层上的墨或墨成分的突然蒸发会导致出现诸如粘接性不足或接收层中部分残留气泡的不利之处。另外,墨的总喷射量可通过例如通过例如预先稀疏化图像形成时的点数实现的喷射量的限制被设定为适当的喷射量,使得可适当地执行水分控制,但是该适当的值根据头的喷射量。
[5-6-5]粘接步骤:
如图6所示,通过记录部分6在设置在记录介质1上的接收层上形成图像,并且,记录介质1被引导板28的顶部引导以向由两个加热辊21、22构成的粘接部分29移动。在粘接部分29中,图像支持体11以平坦片材的形式放在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12上,并且,在底漆通过转印部分13被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之后,所得物的位置通过对齐引导件14被校正并且根据记录介质1的传输被供给。为了防止脏物粘附于图像支持体的转印表面上或者防止在拾取时来自橡胶辊的污染,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12从其下部供给图像支持体。
底漆的转印被执行如下:图像支持体11逐个被供给到转印部分13中,并且,底漆从供给辊15(底漆供给辊)被供给,穿过热头30与图像支持体11之间的间隙,通过引导辊16卷在上卷辊17(底漆上卷辊)侧面上并且被传输。根据依赖于例如底漆的厚度和材料而改变的热容量向热头30施加能量,以导致头产生热,并且,导致底漆向图像支持体11迁移以形成粘接层。热头30的选择性加热使得这样的选择性底漆转印能够为在诸如IC部分的不希望执行表面涂敷的特殊部分上不执行底漆转印。但是,在假定向整个表面施加底漆层的装置中,可通过诸如便宜的加热辊的加热单元执行底漆转印。
上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和图像支持体11的底漆重叠,被传输到加热辊21、22之间的间隙并被加热,由此,通过底漆粘接图像支持体11、其上形成有图像的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23。然后,从记录介质1释放设置在记录介质1中的基材片材。因此,建立了其上形成有图像的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粘接到图像支持体11上的状态。换句话说,在图像支持体11上,透明片材23位于最上层以用作保护膜,并且在保护膜下面形成图像。
另外,由于再转印时发生墨中的水分的突然蒸发导致记录介质与图像支持体之间的粘接不良或者接收层中气泡部分残留,因此在从不低于表现底漆的粘接性的底漆的Tg到不高于墨的蒸发温度的范围内的温度下执行再转印。在再转印时的墨接收层的加热(其通过不从诸如塑料卡的厚图像支持体侧而主要从记录介质的基材片材侧的热转印执行)中,只需要控制墨接收层在粘接步骤中达到的最高温度以使其不超过作为墨的主要成分的水分的蒸发温度。换句话说,粘接记录介质1与图像支持体11时的各加热辊的表面温度只需要为使得不由于水分蒸发而在记录介质1与图像支持体11之间形成气泡的温度。另外,当记录介质和图像支持体的传输速度等太高以至于不能充分地确保加热源的加热时间段时,可能在加热源与接收部分之间出现温差,由此,加热辊的表面温度可被控制为高于水分的普通蒸发温度,具体而言,控制到100℃~180℃。另外,闭合空间中的加热由于压力的增加而导致沸点的升高,由此,在夹在底漆层与透明片材层之间的墨接收层中,水分的蒸发温度升高。因此,考虑到粘接性和箔切割性能,表面温度可被控制为更高的温度。
[5-6-6]预加热:
如图6所示,当底漆层18被预先转印到卡侧面上并且在通过其上记录有图像的记录介质1定位的同时被粘接时,在一些情况下,可通过仅在底漆层18的至少表面层上执行加热和熔融来执行粘接。因而,包含底漆层和上面转印有该层的诸如纸的图像支持体的卡等的表面在记录介质1粘接之前通过预加热部分19被适度地加热。因此,可以控制由于记录介质1上的墨接收层的加热导致的温度的过度升高。另外,风扇20控制由于在加热时从底漆层蒸发的溶剂导致的气流和排气。
[5-6-7]剥离处理:
如图6所示,穿过粘接部分29的记录介质1的基材片材50在释放通过预切割处理分离的图像形成区域的状态下卷在卷取辊24侧面上,并且,其上形成有图像的图像支持体11被传输到排出部分26并且逐个累积。
在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25(记录物制造装置)中,记录介质1的传输角度θ优选为0~165°、更优选0~90°。在该范围内设定传输角度θ可防止在打印机的运行中在预切割处理部分5中通过预切割处理分离的记录介质1的斑块部分意外剥离或转向。图6的情况中的传输角度θ是在从记录部分6到粘接部分29的传输路径与从加热辊21、22到卷取辊24的传输路径之间形成的角度,但不限于此。
图11示出记录介质(最终的记录介质)的构成,并且,如图11所示,记录物73使得透明片材52粘接为将墨接收层53夹在中间,由此,记录物同时带来优异的图像质量和坚固的坚牢性。
[6]第二制造装置:
下面,描述用于制造本发明的记录物的制造装置的第二构成例子(以下,有时称为“第二制造装置”)。
图16是示出第二制造装置25的整个构成的示意图。制造装置25包含:用于向传输路径供给卷成辊状的记录介质1的供给部分4;和用于直接将水性墨喷射到供给到传输路径的记录介质1上以执行记录的记录部分6。并且,制造装置25包括:用于蒸发记录于记录介质1上的反像图像9中的溶剂以提高其与图像支持体11的粘接性的干燥部分7;用于防止由于蒸发的水分而在装置中结露的风扇10;通过记录部分在其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和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12。此外,制造装置25在记录介质1的传输路径上包括转印部分13,该转印部分13用于转印用于将位于对齐引导件14中的图像支持体11粘接于记录介质1的底漆。该构成是与第一制造装置的主要不同。由于该制造装置具有与第一制造装置相同的装置和相同的控制系统构成,因此与第一制造装置共同的部分的描述被省略。另外,制造装置25包括:用于加热通过转印部分13转印到记录介质1上的底漆部分以使包含上面记录有图像的墨接收层的透明片材52与图像支持体11相互粘接的粘接部分29;以及其上形成有图像的图像支持体11被排出和累积于其中的排出部分26。另外,水分蒸发控制和预切割条件与第一制造装置中的那些相同,并且,关于记录介质1的粘接的条件,由于作为底漆转印的结果记录介质1变厚,因此需要比第一制造装置中的时间段长的时间段来执行加热。
第二制造装置直接将底漆转印到记录介质1上。作为结果,直到将从供给部分供给的记录介质1再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和排出所得物的路径以串行的方式构成,由此可被简化。因此,可以实现记录物的制造速度的加快。应当注意,图18是通过底漆转印部分13转印的底漆层的示意图,并且,底漆层56进一步被转印到设置在基材片材57上的墨接收层53的上表面上。另外,可以使用与在第一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基材片材50相同的片材作为要在上面设置底漆层的基材片材57。
下面,基于图17A和图17B以及图16的流程图描述第二制造装置中的操作。流程图由CPU执行。
在通过图8所示的控制器41通过网络或各种端口传送记录数据之后,开始传输从供给部分4供给的未记录的记录介质1的操作(S201和S202)。这里,当传感器部分31检测到被预切割处理部分5切割成记录介质1的要被检测的部分8(S203为“是”)时,通过记录部分6在记录介质1上记录的操作、通过干燥部分7的干燥处理和通过粘接部分29(再转印部分)粘接(再转印)记录介质1与图像支持体11的操作通过从它们的开始到结束被同步化而被控制(S204和S205)。这里,可以使用在除预切割处理部分5之外的部分中预先经受切割处理的产物作为要被检测的部分8。
在通过干燥部分7蒸发残留于通过记录部分6在其上记录了图像的记录介质1上的过量水分之后,以片材形状供给的底漆通过位于记录介质1的传输路径中的转印部分13的热头被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S206和S207)。
同时,从图像支持体供给部分12供给的图像支持体11与在对齐引导件中通过记录介质1定位同步地被安装于记录介质1上(S208~S212)。然后,在步骤S213中进行”是”判断,并且,图像支持体11和记录介质通过记录介质上的底漆通过粘接部分29的加热辊被粘接(S214)。此外,通过使用通过预切割处理部分5预切割的部分作为开始点,释放记录介质的基材片材,并且,最终的记录物被安装于排出部分上(S215)。
[7]第三制造装置:
第三制造装置具有与图6所示的第一制造装置的构成相同的构成。但是,当需要墨的定影性时,在增加记录速度的情况下,为使得喷射到记录介质1上的间隙型墨接收层上的墨的吸收速度可增加,底漆(树脂)被转印到图像支持体11上,并且去除墨接收层中的用于粘接的树脂。因此,可以实现墨的吸收速度增加。
[8]第四制造装置:
下面描述第四制造装置。第四制造装置具有与图16所示的第二制造装置的构成相同的构成。但是,在第四制造装置中,由间隙型接收层形成的记录介质1的墨接收层减薄,并且,图像通过记录部分6记录于减薄的墨接收层53上,然后,底漆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1上以减小在粘接步骤中要粘接的厚度。因此,不需要执行诸如预切割的处理,由此可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和装置成本的降低。即,在第四制造装置中,在粘接部分29中通过加热使得记录介质1粘接于图像支持体11之后,图像支持体11的端部迅速地从记录介质1剥离,由此形成图像。应当注意,墨接收层的涂敷重量优选被设定为大于等于20g/m2且小于等于25g/m2的涂敷重量。
[9]第五制造装置:
虽然第五制造装置具有与图16所示的第二制造装置相同的构成,但该装置具有膨胀型接收层作为墨接收层。膨胀型接收层适于高速记录,原因是,即使当该层较薄时,该层也迅速地吸收墨,并且,即使当不执行预切割时,图像支持体11的端部也迅速地从记录介质1剥离,并因此形成图像;假定该层在其表面上具有凸凹,由此该层通过用底漆的厚度吸收凸凹而具有平滑性。
下面描述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由例如吸收墨的水溶性树脂构成。水溶性树脂的例子包括:纤维素衍生物,诸如明胶、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琼脂;酪蛋白;淀粉;和聚乙烯醇。其中,由于明胶提高墨中使用的水或溶剂的吸收性,因此优选使用明胶。
虽然可以利用使用动物的胶原作为原材料的任何明胶作为明胶,但优选从使用猪皮、牛皮或牛骨作为原材料的胶原获得的明胶。并且,虽然明胶的类型不被特别限制,但可以单独使用石灰处理的明胶、酸处理的明胶和衍生明胶(在“Derivative Gelatin”中描述)中的一种类型的,或者,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类型。
在第五制造装置中,作为水溶性树脂,除了上述的明胶、纤维素衍生物和聚乙烯醇以外,例如,可以组合使用以下的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诸如聚丙烯酰胺、聚二甲基丙烯酰胺、聚二甲氨丙烯酸酯或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盐的含有丙烯基的聚合物(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0-168651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2-9988)、淀粉、氧化淀粉、羧基淀粉、二醛淀粉、阳离子淀粉、糊精、阿拉伯胶、酪蛋白、普鲁兰多糖、葡聚糖、诸如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的聚二醇和诸如聚乙烯醚、聚甘油、马来酸烷基酯-乙烯基醚共聚物、马来酸-N-乙烯基吡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聚乙烯亚胺的合成聚合物。
另外,如空隙吸收型中那样,出于调整墨接收层的膜强度的目的,可在墨接收层53中使用要在稍后要描述的底漆层56中使用的树脂。应当注意,当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被用于墨接收层中时,在水分蒸发控制中要执行的预加热的温度被设定为不高于具有粘接性能的树脂的Tg。墨接收层的涂敷重量落在优选5~20g/m2、更优选10~15g/m2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设定该量可保持良好的墨吸收性。
膨胀吸收型在粘接时的可释放性方面得到改善,原因是其涂敷重量比空隙吸收型的涂敷重量小。但是,与后者相比,前者需要更长的用于墨吸收的时间段,由此墨的水分和溶剂易于残留于墨接收层53的表面上。作为结果,图像支持体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性可能不足。因此,当图像支持体与墨接收层被粘接时,优选在通过执行预加热执行该层的水分蒸发控制之后使用墨接收层。另外,当使用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时,由于墨接收层的厚度可减小,因此可以不执行预切割处理。
应当注意,当使用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时,粘接层的厚度优选被设定为大于膨胀吸收型墨接收层的厚度,具体而言,为墨接收层的厚度的约2~3倍,原因如下:墨接收层作为墨吸收的结果膨胀以增加墨接收层的厚度,由此,即使当在墨接收层的表面上出现凸凹时,也需要通过借助于粘接层的厚度来确保足够的粘接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到第五制造装置,当记录介质在基材上至少包含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时,在将记录介质粘接到图像支持体的步骤中执行墨接收层的墨水分含量的控制和粘接时的温度控制。因此,可以提供如下的图像形成打印机,其提高了记录介质的透明片材与图像支持体之间的粘接性,且诸如耐气侯性、防水性、耐化学性和防气性的各种类型的耐久性十分优异。
例子
以下,通过例子和比较例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的例子的构成。应当注意,除非另外陈述,否则以下的描述中的“份”和“%”分别指的是“质量份”和“质量百分比”。
(例子1-1)
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包含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
[水合氧化铝分散液的制备]
20份的具有勃姆石结构(伪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A(商品名:“Disperal HP14”,由Sasol制造)被添加到纯水中,并且,进一步添加0.4份的醋酸以执行胶溶处理。因此,获得水合氧化铝分散液。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40nm。然后,向分散液添加0.3份的硼酸,以提供添加硼酸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
[聚乙烯醇的水溶液的制备]
与以上分开,在离子交换水中溶解聚乙烯醇(商品名:“PVA235”,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制备具有8质量百分比的固体含量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应当注意,聚乙烯醇具有35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87~89mol%的皂化度。
[用于形成墨接收层的涂敷液的制备]
通过静态混合器混合100质量份的添加硼酸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和27.8质量份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以提供用于形成墨接收层的涂敷液。
[记录介质的制造]
紧接在混合之后,涂敷液被施加到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片材中的透明片材上,并且干燥以制成包含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涂敷液通过模具涂敷机以5m/分钟的施加速度被施加,使得干燥后的涂敷重量为15g/m2。干燥温度被设定为600℃。应当注意,可以使用商品名为“DCR-320”的片材(由DYNICCORPORATION制造)作为分层片材。分层片材具有15μm的厚度和100%的总透光率。
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获得的记录介质通过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25经受40%实心打印(solid print),以提供记录介质。然后,记录介质与作为图像支持体的由氯乙烯制成的卡(商品名:“C-4002”,由Evolis制造)结合,并且基材片材被释放。因此,获得例子1-1的记录物。
(例子1-2)
除了聚乙烯醇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PVA245”的聚乙烯醇(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外,以与例子1-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聚乙烯醇是具有45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87~89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例子1-3)
除了聚乙烯醇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PVA424”的聚乙烯醇(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外,以与例子1-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聚乙烯醇是具有24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87~89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比较例1-1)
除了聚乙烯醇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PVA117”的聚乙烯醇(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外,以与例子1-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聚乙烯醇是具有17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98~99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比较例1-2)
除了聚乙烯醇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PVA217”的聚乙烯醇(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外,以与例子1-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聚乙烯醇是具有17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87~89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比较例1-3)
除了聚乙烯醇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PVA403”的聚乙烯醇(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外,以与例子1-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聚乙烯醇是具有3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78~82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评价<粘接强度>]
按照在JIS-K-5600-5-6中描述的横切方法评价透明片材与墨接收层之间的粘接强度。具体而言,首先,通过使用美工刀向例子和比较例中的每一个的记录物的透明片材侧的表面提供1cm见方的格子状裂纹。然后,粘接带(商品名:“Mending Tape”,由Sumitomo 3M Limited制造)被附接于具有裂纹的部分。最后,从记录介质释放粘接带,并且通过以下的准则评价透明片材释放的程度。表1示出结果。
○:在视觉评价中不存在透明片材的剥离。
×:在视觉评价中存在透明片材的剥离。
表1
其中聚乙烯醇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例子1-1~1-3中的每一个的记录物没有透明片材的剥离,并且表现高的粘接强度。相反,其中聚乙烯醇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皂化度偏离该范围的比较例1-1~1-3中的每一个的记录物表现以下的结果:存在透明片材的剥离,并且粘接强度不足。
(例子2-1)
通过以下方法制造包含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
[水合氧化铝分散液的制备]
20份的具有勃姆石结构(伪勃姆石结构)的水合氧化铝A(商品名:“Disperal HP14”,由Sasol制造)被添加到纯水中,并且,进一步添加0.4份的醋酸以执行胶溶处理。因此,获得水合氧化铝分散液。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40nm。然后,向分散液添加0.3份的硼酸,以提供添加硼酸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
[聚乙烯醇的水溶液的制备]
与以上分开,在离子交换水中溶解聚乙烯醇(商品名:“PVA235”,由KURARAY CO.,LTD.制造),以制备具有8质量百分比的固体含量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应当注意,聚乙烯醇具有35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87~89mol%的皂化度。
[用于形成墨接收层的涂敷液的制备]
通过静态混合器混合100质量份的添加硼酸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和27.8质量份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以提供用于形成墨接收层的涂敷液。
[记录介质的制造]
紧接在混合之后,涂敷液被施加到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片材中的透明片材上,并且干燥以制成包含空隙吸收型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涂敷液通过模具涂敷机被以5m/分钟的施加速度施加,使得干燥后的涂敷重量为15g/m2。干燥温度被设定为80℃。应当注意,可以使用商品名为“DCR-320”的片材(由DYNIC CORPORATION制造)作为分层片材。分层片材具有15μm的厚度和100%的总透光率。
(例子2-2)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13”的水合氧化铝以外,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在例子2-2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30nm。
(例子2-3)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18”的水合氧化铝以外,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在例子2-3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80nm。
(比较例2-1)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22”的水合氧化铝以外,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在比较例2-1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220nm。
(比较例2-2)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30”的水合氧化铝以外,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但是,在比较例2-2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300nm,由此,水合氧化铝由于较大的粒径而析出。因此,不能制造记录介质,由此不能执行对于记录适用性(定影性)和视认性(色差)的评价。
(比较例2-3)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10”的水合氧化铝以外,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获得记录物。应当注意,在比较例2-3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水合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
(比较例2-4)
除了水合氧化铝A的类型变为商品名为“Disperal HP8”的水合氧化铝以外,尝试以与例子2-1相同的方式制造记录物。但是,在比较例2-4中获得的水合氧化铝分散液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80nm,由此,水合氧化铝分散液的粘度由于小的粒径而变得太高。因此,不能制造记录介质,由此不能执行用于记录适用性(定影性)和视认性(色差)的评价。
[评价<分散性>]
通过以下的准则评价20.0质量百分比的水合氧化铝的涂敷液是否具有适于制备涂敷液的粘度(10~300mPa·s(25℃),E型粘度计)以及水合氧化铝在视觉观察时是否均匀分散。表2表示结果。
○:满足粘度范围且水合氧化铝在视觉检查时均匀分散。
×:不满足粘度范围或者水合氧化铝在视觉检查时析出。
[评价<记录适用性(定影性)>]
在例子和比较例中的每一个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并且评价记录适用性(定影性)。用热喷墨记录装置(商品名:“LX-G5500”,由CANON FINETECH INC.制造)执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单独地用要用于记录装置中的墨中的具有最差定影性的品红色(M)墨执行评价。在记录介质上执行的打印是关于单位面积(1200dpi×1200dpi)的墨喷射浓度在10%~100%的范围内(以10%为增量)的实心打印。不良定影性按以下的形式出现:由记录表面上的墨的定影不良导致的拖尾;和由例如墨接收层的施加不均匀导致的密度不均匀。通过视觉观察打印之后的记录介质确认拖尾或密度不均匀的有无,并且,通过以下的准则评价记录适用性(定影性)。表2示出结果。
评价准则(在墨涂敷重量与单位面积的比为40%的条件下执行判断。)
○:不出现图像扰乱(拖尾和不均匀)。
△:出现图像扰乱中的一种。
×:出现图像扰乱。
[评价<视认性(色差)>]
在例子和比较例中的每一个的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并且评价视认性。用热喷墨记录装置(商品名:“LX-G5500”,由CANONFINETECH INC.制造)执行记录介质上的记录。与用于记录适用性的评价同样,使用的墨仅仅是品红色(M)墨,并且,在墨喷射浓度被设定为40%的情况下通过实心打印执行记录。用分光光度计(商品名:“Spectrolino”,由GretagMacbeth制造)测量记录介质中的记录表面(墨接收层侧表面)和视认表面(透明片材侧表面)的Lab比色系,从下式(1)计算色差,并且通过以下的准则执行评价。表1和图7示出结果。图7是示出氧化铝微粒的平均粒径与反射密度(OD)和记录表面与视认表面之间的色差(ΔE)中的每一个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ΔE*ab=[(ΔL*)2+(Δa*)2+(Δb*)2]1/2  (1)
○:ΔE≤3(发色性和清楚性良好,因此难以感觉记录表面与视认表面之间的色差)
△:3<ΔE≤5
×:5<ΔE
表2
其中氧化铝分散液的平均粒径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例子2-1~2-3中的每一个表现良好的结果;具体而言,分散性、记录适用性和视认性中的每一个被评价为○或△。相反,其中水合氧化铝的平均粒径小于120nm或大于200nm的比较例2-1~2-4中的每一个表现不令人满意的结果:具体而言,分散性、记录适用性和视认性中的每一个被评价为×。
与热转印系统相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记录介质能够实现记录物的生产率的提高、其信息安全性的提高及其记录成本的降低。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变更方式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48)

1.一种记录介质,包括:
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
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
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并且,
墨接收层包括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包括至少包含无机微粒和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的组成物。
2.一种记录介质,包括:
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
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
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并且,
墨接收层包括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包括至少包含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和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的组成物。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记录介质,其中,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包括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记录介质具有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的记录介质,其中,记录介质具有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还包括:
包括包含释放剂的组成物的释放层;和
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基材片材,
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墨接收层、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的记录介质,还包括:
包括包含释放剂的组成物的释放层;和
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基材片材,
其中,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墨接收层、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记录介质,其中,透明片材和释放层相互邻接,并且,
记录介质具有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的记录介质,其中,透明片材和释放层相互邻接,并且,
记录介质具有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记录于墨接收层上,并且,图像通过喷墨记录系统被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2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记录于墨接收层上,并且,图像通过喷墨记录系统被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包含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并且,
反像图像记录于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包含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并且,
反像图像记录于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是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记录介质,其中,图像是通过使用颜料墨形成的。
16.一种记录物,包括:
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
在其上记录图像的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记录介质,
其中,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录物,其中,透明片材的在其上未层叠墨接收层的表面被暴露。
18.一种记录物,包括:
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
在其上记录图像的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记录介质,
其中,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记录物,其中,透明片材的在其上未层叠墨接收层的表面被暴露。
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记录物,其中,图像支持体还包含底漆层,并且,
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8的记录物,其中,图像支持体还包含底漆层,并且,
记录物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0的记录物,其中,图像支持体和底漆层相互邻接,并且,
记录物具有底漆层和墨接收层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1的记录物,其中,图像支持体和底漆层相互邻接,并且,
记录物具有底漆层和墨接收层相互邻接的分层结构。
24.一种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该方法包括:
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包含水、无机微粒以及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和
形成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包括至少包含所述无机微粒和所述聚乙烯醇的组成物。
25.一种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该记录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喷墨记录用的墨的墨接收层和具有50%或更大的总透光率的透明片材,记录介质具有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和墨接收层的分层结构,该方法包括:
向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该涂敷液至少包含水、具有大于等于120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平均粒径的氧化铝微粒以及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和
形成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该空隙吸收类型的墨接收层包括至少包含所述氧化铝微粒和所述树脂的组成物。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选自由水溶性树脂和水分散性树脂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树脂包括具有大于等于2000且小于等于5000的重量平均聚合度和大于等于70mol%且小于等于90mol%的皂化度的聚乙烯醇。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涂敷液还包含热接合树脂。
28.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涂敷液还包含热接合树脂。
29.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还包括在形成墨接收层之后执行从墨接收层侧在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中形成凹口的预切割处理。
30.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在形成墨接收层之后执行从墨接收层侧在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中形成凹口的预切割处理。
31.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包括包含释放剂的组成物的释放层和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基材片材的分层片材;
向构成分层片材的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和
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墨接收层、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介质。
32.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
提供依次层叠透明片材、包括包含释放剂的组成物的释放层和用作释放层的支持体的基材片材的分层片材;
向构成分层片材的透明片材的表面施加涂敷液;和
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墨接收层、透明片材、释放层和基材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介质。
33.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喷墨记录系统在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上记录图像。
34.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喷墨记录系统在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上记录图像。
3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还包括在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记录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
3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在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记录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
37.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其中,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用的墨包含颜料墨。
38.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用的墨包含颜料墨。
39.根据权利要求33的方法,还包括使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用的墨干燥,直到墨的含水量相对于墨的总喷射量变为70质量百分比或更小。
40.根据权利要求34的方法,还包括使形成图像的喷墨记录用的墨干燥,直到墨的含水量相对于墨的总喷射量变为70质量百分比或更小。
41.一种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5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和
热压接合相互邻接的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依次层叠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2.一种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1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
在记录介质中的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记录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
此后,热压接合相互邻接的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依次层叠;以及
此后,释放释放层和基材片材,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3.一种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6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和
热压接合相互邻接的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依次层叠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4.一种记录物的制造方法,该记录物包括在其上支持图像的图像支持体和在其上记录图像的记录介质,该方法包括: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2的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获得记录介质;
在记录介质中的墨接收层的其上未层叠透明片材的表面上记录反像图像,该反像图像在从墨接收层侧观看时用作镜像图像且在从透明片材侧观看时用作正像图像;
此后,热压接合相互邻接的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依次层叠;以及
此后,释放释放层和基材片材,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5.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图像支持体还包含底漆层,并且,
该方法包括:
放置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被依次层叠;和
热压接合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6.根据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中,图像支持体还包含底漆层,并且,
该方法包括:
放置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使得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被依次层叠;和
热压接合图像支持体和记录介质以获得具有依次层叠图像支持体、底漆层、墨接收层和透明片材的分层结构的记录物。
47.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热压接合期间的温度被控制为高于或等于60℃且低于或等于160℃。
48.根据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中,热压接合期间的温度被控制为高于或等于60℃且低于或等于160℃。
CN201410389685.3A 2013-08-09 2014-08-08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339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7123 2013-08-09
JP2013-167123 2013-08-09
JP2013-189157 2013-09-12
JP2013189157 2013-09-12
JP2013-228643 2013-11-01
JP2013228644 2013-11-01
JP2013-228644 2013-11-01
JP2013228643 2013-11-01
JP2014102115A JP5944947B2 (ja) 2013-08-09 2014-05-16 転写体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JP2014-102115 2014-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9911A true CN104339911A (zh) 2015-02-11
CN104339911B CN104339911B (zh) 2018-01-19

Family

ID=51298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9685.3A Active CN104339911B (zh) 2013-08-09 2014-08-08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789677B2 (zh)
EP (1) EP2845744B1 (zh)
JP (1) JP5944947B2 (zh)
CN (1) CN10433991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0390A (zh) * 2015-08-28 2018-02-1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底漆组合物
CN109532262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仿生鱼饵的水转印制备工艺
CN109641439A (zh) * 2016-07-07 2019-04-16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转印薄膜、用于制备转印薄膜的方法以及转印薄膜的用途和用于涂覆部件的方法
CN109937143A (zh) * 2017-01-17 2019-06-2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印刷介质
CN112154504A (zh) * 2018-06-11 2020-12-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全息记录介质用组合物、全息记录介质用固化物和全息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2139B2 (en) 2015-03-30 2018-02-27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Heat sealable printing sheet
US10071566B2 (en) 2015-04-03 2018-09-11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Transfer material, recorded matt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recorded matter,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recorded matter
US9842456B2 (en) 2015-07-01 2017-12-12 Xerox Corporation Vending machine for creating and dispensing personalized articles
JP6366564B2 (ja) * 2015-12-08 2018-08-01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材、記録物、それら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6374418B2 (ja) 2016-01-27 2018-08-1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材、記録物、記録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US10300727B2 (en) 2016-09-02 2019-05-28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Print medium, printed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erial
US10308057B2 (en) 2016-12-02 2019-06-04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Transfer material, printed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erial
JP6879785B2 (ja) * 2017-03-08 2021-06-02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導電性パターン形成用基材および導電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589009B2 (ja) * 2018-05-01 2019-10-0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材、記録物、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US11285735B2 (en) * 2018-10-26 2022-03-29 Ricoh Company, Ltd. Medium, medium producing method, and medium producing apparatus
CN114013193B (zh) * 2021-10-18 2023-11-24 江苏华港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Pet复合镭射膜片的印刷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10A (zh) * 1988-09-22 1990-05-30 佳能株式会社 热转移记录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JPH04201595A (ja) * 1990-11-30 1992-07-22 Canon Inc 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350930A (zh) * 2000-10-27 2002-05-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
CN101128325A (zh) * 2005-01-28 2008-02-20 艾利丹尼森公司 图像转印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26902A (zh) * 2007-03-22 2010-01-13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用水性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喷墨记录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0721B2 (ja) 1980-02-19 1985-11-09 千代田化工建設株式会社 多孔質無機酸化物の製造方法
JPH0227941B2 (ja) 1984-02-14 1990-06-20 Kuraray Co Ekitaikyushuseinoshiito
JPS629988A (ja) 1985-07-08 1987-01-17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記録用シ−ト
JP2655538B2 (ja) 1986-04-11 1997-09-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物品の装飾方法
US5198306A (en) * 1987-02-24 1993-03-30 Xaar Limited Recording transparency and method
US6007182A (en) 1992-07-24 1999-1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employing inks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594205B2 (ja) * 1992-07-24 1997-03-26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マットフィルム
DE716633T1 (de) * 1993-09-03 1996-11-28 Rexham Graphics Inc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und aufzeichnungsmaterial
US5766398A (en) * 1993-09-03 1998-06-16 Rexam Graphics Incorporated Ink jet imaging process
JP3238805B2 (ja) 1993-09-30 200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3332591B2 (ja) * 1993-10-0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転写媒体、インク転写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記録物
JP3683946B2 (ja) 1994-07-13 2005-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水性顔料インクセット、記録ユニット、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320292B2 (ja) 1995-02-13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方法
JP3029574B2 (ja) * 1995-10-12 2000-04-04 花王株式会社 記録用シート
JP3584654B2 (ja) * 1997-02-05 2004-11-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ート
JP3923179B2 (ja) 1998-05-21 2007-05-30 三菱製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3470879B2 (ja) * 1999-01-22 2003-11-25 タイホ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被記録材用塗工剤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用被記録材
JP2000238439A (ja) 1999-02-19 2000-09-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255157A (ja) * 1999-03-09 2000-09-1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2000255160A (ja) * 1999-03-09 2000-09-19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2000318302A (ja) * 1999-05-13 2000-11-21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記録媒体
EP1167051A1 (en) * 2000-06-21 2002-01-02 Asahi Glass Co., Ltd. Ink jet recording sheet for pigment ink and recording method therefor
JP2002079659A (ja) 2000-09-04 2002-03-1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ユニ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2370347A (ja) * 2001-06-14 2002-12-24 Konica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中間転写媒体を用いた印刷システム
JP2003211761A (ja) 2002-01-17 2003-07-2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形成プリンタ
JP2004001446A (ja) 2002-03-28 2004-01-08 Seiko Epson Corp 画像保護シート、画像保護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85542A (ja) 2002-03-28 2003-10-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転写媒体及び転写方法、並びに当該媒体により形成さ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
JP2004035796A (ja) 2002-07-05 2004-02-05 Teijin Chem Ltd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の成形品
JP2004243641A (ja) 2003-02-13 2004-09-02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306450A (ja) * 2003-04-08 2004-11-04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
JP2004345315A (ja) * 2003-05-26 2004-12-09 Oji Pap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
GB2410705B (en) 2004-02-03 2007-08-22 Ilford Imaging Uk Ltd Recor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US20060172094A1 (en) 2005-01-28 2006-08-03 Ming-Kun Shi Image transfer media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JP2006249123A (ja) 2005-03-08 2006-09-21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4803662B2 (ja) * 2006-03-28 2011-10-26 Dic株式会社 カチオン性ポリウレタン樹脂含有インクジェット受理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4900917B2 (ja) 2006-07-14 2012-03-21 フジコピアン株式会社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2008044130A (ja) 2006-08-11 2008-02-2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印刷加工装置
JP2008188865A (ja) 2007-02-05 2008-08-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装置
JP2008246764A (ja) * 2007-03-29 2008-10-1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JP4533397B2 (ja) * 2007-03-29 2010-09-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JP2009297930A (ja) * 2008-06-11 2009-12-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及び画像記録繊維質基材
JP5995396B2 (ja) * 2008-08-08 2016-09-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0221475A (ja) * 2009-03-23 2010-10-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転写フィル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物
JP2011179290A (ja) 2010-03-04 2011-09-15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化粧建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1218580A (ja) * 2010-04-05 2011-11-04 Canon Inc 記録媒体
JP2012224741A (ja) 2011-04-19 2012-11-15 Canon Inc 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543516B1 (en) * 2011-07-05 2014-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medium
US9493011B2 (en) 2013-04-18 2016-11-15 Canon Finetech Inc. Filling liquid for distribution of ink jet head, ink jet head, and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ink jet head
JP6030522B2 (ja) 2013-09-06 2016-11-24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5052055A (ja) 2013-09-06 2015-03-1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052053A (ja) 2013-09-06 2015-03-1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ヘッド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510A (zh) * 1988-09-22 1990-05-30 佳能株式会社 热转移记录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JPH04201595A (ja) * 1990-11-30 1992-07-22 Canon Inc 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350930A (zh) * 2000-10-27 2002-05-2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
CN101128325A (zh) * 2005-01-28 2008-02-20 艾利丹尼森公司 图像转印介质及其使用方法
CN101626902A (zh) * 2007-03-22 2010-01-13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用水性组合物和使用其的喷墨记录介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90390A (zh) * 2015-08-28 2018-02-13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底漆组合物
US10399375B2 (en) 2015-08-28 2019-09-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mer compositions
CN107690390B (zh) * 2015-08-28 2020-09-04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底漆组合物
CN109641439A (zh) * 2016-07-07 2019-04-16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转印薄膜、用于制备转印薄膜的方法以及转印薄膜的用途和用于涂覆部件的方法
CN109937143A (zh) * 2017-01-17 2019-06-25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可印刷介质
CN112154504A (zh) * 2018-06-11 2020-12-2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全息记录介质用组合物、全息记录介质用固化物和全息记录介质
CN109532262A (zh) * 2018-12-29 2019-03-29 安徽宏飞钓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仿生鱼饵的水转印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76724B2 (en) 2020-03-03
EP2845744B1 (en) 2021-04-14
CN104339911B (zh) 2018-01-19
JP5944947B2 (ja) 2016-07-05
EP2845744A2 (en) 2015-03-11
US20180001612A1 (en) 2018-01-04
US20150042737A1 (en) 2015-02-12
JP2015110321A (ja) 2015-06-18
US9789677B2 (en) 2017-10-17
EP2845744A3 (en)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9911B (zh) 记录介质、记录物以及该记录介质和记录物的制造方法
CN108136802B (zh) 用水基油墨在不透水衬底上印刷
US10265970B2 (en) Recorded matter
CN107848317A (zh) 具有不透水衬底的多层结构
US10603943B2 (en) Transfer material, printed material,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printed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erial
US10300727B2 (en) Print medium, printed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erial
EP3065952A1 (en) Printable recording media
US10252557B2 (en) Transfer material, image support with coloring material-receiving layer and recorded mat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4028271B2 (ja) メタリック画像付き画像表示媒体及び熱転写シート
TWI667150B (zh) Thermal transfer sheet, thermal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method for forming photocopy, and photocopy
EP3044009B1 (en) Printable recording media
US10308057B2 (en) Transfer material, printed materi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inted material
JP6144744B2 (ja) 転写材、色材受容層付き画像支持体および記録物、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JP6518296B2 (ja) 転写材、記録物、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WO2017111913A1 (en) Film media kit
JP6144789B1 (ja) 転写材、記録物、記録物の製造方法、画像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の製造装置
JP2016165898A (ja) 記録物
JP6680831B2 (ja) 転写材、記録物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Canon precision aspire Kai Co

Address before: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non Seiki K. K.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