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296B -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296B
CN104035296B CN201410083215.4A CN201410083215A CN104035296B CN 104035296 B CN104035296 B CN 104035296B CN 201410083215 A CN201410083215 A CN 201410083215A CN 104035296 B CN104035296 B CN 104035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sin
image
temperature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3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5296A (zh
Inventor
关口良隆
中岛久志
长山将志
山田沙织
花谷慎也
泷居真梨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35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5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Preparation methods by mixing the toner components in a liquefied state; melt kneading; reactive mix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3Crosslinked polym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调色剂(21)、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100,100‑2,100‑3)和处理卡盒(200)。所述调色剂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所述调色剂具有这样的粘弹性性质: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65℃‑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α下至少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同时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β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其中在温度α下的损耗角正切为1.2‑2.0,和在温度β下的损耗角正切为1.0‑2.5,其中温度α低于温度β。

Description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电子照相的调色剂。此外,本公开内容还涉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和处理卡盒。
背景技术
近来,要求用于电子照相的调色剂在相对低的定影温度下定影,使得可通过减少定影能量而减少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能量,并且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相对高的速度产生高品质图像。
通常,随着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速度增加,通过该装置产生的图像的品质变差。高速图像形成中图像品质恶化的主要因素是在定影过程中图像定影不良。
在定影过程中,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在向其施加热和压力时定影至以纸为代表的记录介质。就此而言,如果提高系统速度(图像形成速度),则可无法向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施加足够量的热。因此,形成具有粗糙化表面的定影不良的调色剂图像,并且导致如下的冷反印(offset)问题:其中,在低的定影温度下记录介质纸张上的部分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定影器的定影部件,并且所转印的图像被再次转印至该记录介质纸张的另一部分或另一记录介质纸张,导致形成不良图像。因此,当提高系统速度时,为了不使图像品质恶化,典型地升高定影温度。然而,在此情况下,导致如下问题:从定影器泄漏的热不利地影响除定影过程以外的其它图像形成过程;该定影器的零件的寿命缩短;并且能量消耗增加。因此,提高定影温度未必是最佳对策。
因此,对即使在用于高速图像形成装置时也具有良好的定影性的调色剂存在需求。特别地,对在相对低的定影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定影性的调色剂存在需求。
在改善调色剂定影性的尝试中,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例如,已经提出了控制调色剂中包括的树脂的热性质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化点(T1/2)的方法。然而,将具有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用于调色剂的方法具有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恶化的缺点。此外,将具有低的分子量的树脂用于调色剂以降低调色剂软化点(T1/2)的方法具有导致如下热反印问题的缺点:其中,在高的定影温度下记录介质纸张上的部分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定影器的定影部件,并且所转印的图像被再次转印至该记录介质纸张的另一部分或另一记录介质纸张,导致形成不良图像。因此,仅通过控制用于调色剂的树脂的热性质,无法制备具有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耐热反印性的良好组合的调色剂。
JP-4530376-B1(即,WO2009/011424)提出了这样的调色剂:其在50-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下具有5.00x107-1.00x109的储能弹性模量,在该温度下损耗角正切(tanδ)具有局部最大值。此外,所述调色剂具有如下性质:在50-80℃温度范围内的其中调色剂的损耗角正切(tanδ)落在0.80-2.00范围中的温度范围的宽度不小于15℃。该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具有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以不污染显影器周围的零件,并且其具有小的摩擦带电性变化和良好的耐久性。
该调色剂在其中损耗角正切(tanδ)具有最大值的温度下具有大的储能弹性模量,并且因此该调色剂具有不足的低温定影性。
JP-4920973-B1(即,JP-2007-183382-A)提出了这样的调色剂:其在110℃和150℃的温度下具有特定的储能弹性模量,同时在68℃-85℃的温度范围和110℃-135℃的温度范围的每一个中具有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该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即使在用于高速图像形成时也可稳定地产生具有恒定的图像浓度的图像,而不导致背景显影以及带电器和显影刮板的污染,同时具有定影性和光泽性赋予性质的良好组合。
在该调色剂中,损耗角正切(tanδ)具有次最大值时的温度高,并且因此所述调色剂具有不足的低温定影性。
JP-4560587-B1(即,WO2009/107830)提出了这样的调色剂:其在28℃-6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小于0.50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同时在45℃-85℃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大于0.60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小值。该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具有低温定影性、显影稳定性、耐渗透性(penetration resistance)和色域性质的良好组合,并且其可产生高品质图像。
在该调色剂中,损耗角正切(tanδ)的最小值太小,并且因此在调色剂刚刚熔融之后弹性胜过粘性。因此,该调色剂具有不足的低温定影性。
JP-2002-131969-A提出了这样的彩色调色剂:其在90℃和140℃的温度下具有特定的储能弹性模量,并且其在90℃-12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小于1.33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局部最大值。该申请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即使将该调色剂用于其中向定影部件施加少量油的定影器时,其也不导致冷反印和热反印问题。
在该调色剂中,其中损耗角正切(tanδ)具有最小值的温度范围高,并且因此所述调色剂具有不足的低温定影性。此外,所述调色剂在高温范围内具有不足的弹性,并且因此其中所述调色剂可用于无油定影的温度范围窄。
JP-2001-223138-A提出了将结晶聚酯树脂用于其的调色剂。
在该调色剂中,未对调色剂的分子量和结晶聚酯树脂的状态进行优化。因此,所述结晶聚酯树脂的低温定影性和高温定影性不一定被赋予该调色剂。此外,未采取针对耐热反印性的措施,并且因此所述调色剂未必具有宽的能定影温度范围。
JP-2004-46095-A提出了这样的调色剂:其中,结晶聚酯树脂和不溶于所述结晶聚酯树脂的非晶聚酯树脂形成海-岛相分离结构。
在该调色剂中,使用包括结晶聚酯树脂在内的三种树脂。当使用结晶聚酯树脂制备海-岛结构时,岛的直径倾向于增加。在此情况下,未必赋予该调色剂以良好的高温保存性。此外,该调色剂的电阻倾向于恶化,并且因此可导致调色剂图像的不良转印。
JP-2007-33773-A提出了这样的调色剂:其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曲线中具有特定的吸热峰以控制其中的结晶聚酯树脂的状态,使得所述调色剂可具有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
在该调色剂中,使用具有相对高软化点的树脂作为与结晶聚酯树脂组合的非晶聚酯树脂。在此情况下,通过所述结晶聚酯树脂赋予所述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并且因此所述结晶聚酯树脂的加入量增加。因此,倾向于增长如下风险:结晶聚酯树脂与非晶树脂的相容性增强,从而使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恶化。
JP-2005-338814-A提出了包括相对大量的结晶聚酯树脂的调色剂。
该调色剂包括非常大量的结晶聚酯树脂,并且因此倾向于增长如下风险:结晶聚酯树脂与非晶树脂的相容性增强,从而使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恶化。
JP-4118498-B1(即JP-2002-82484-A)提出了如下技术:规定调色剂的分子量分布的峰和半宽度,规定调色剂中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量,并且使用具有不同软化点的树脂作为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
该调色剂不包括结晶聚酯树脂,并且因此所述调色剂未必具有良好的低温定影性。
JP-2007-206097-A提出了这样的技术:规定了在将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之后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的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光谱的峰高度与该调色剂中的非晶聚酯树脂的FTIR光谱的峰高度的比率。
在该调色剂中,未规定树脂的分子量,并且因此仅通过结晶聚酯树脂向所述调色剂赋予低温定影性。因此,所述调色剂未必具有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另外,其中未描述针对耐热反印性的措施,并且因此所述调色剂未必具有宽的能定影温度范围。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调色剂:其具有低温定影性、耐热反印性和保存稳定性的良好组合,并且其可产生高品质图像。
发明内容
作为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提供调色剂,其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其同时包括可溶于四氢呋喃(THF)的组分和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并且其具有这样的红外吸收性质:当将该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然后进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时,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峰的高度(C)与非晶聚酯树脂(B)所特有的另一峰的高度(R)的比率(C/R)为0.03-0.55。所述可溶于THF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获得的分子量分布曲线。所述调色剂具有这样的粘弹性性质: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曲线在65℃-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α下至少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同时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β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其中在温度α下的tanδ的值为1.2-2.0,和在温度β下的tanδ的值为1.0-2.5,其中温度α低于温度β。
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用包括上述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制备调色剂图像。
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承载部件;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器;用光照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照射器;用包括上述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器;和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器。
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另一方面,提供处理卡盒,其至少包括其上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部件;和用包括上述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和所述显影器集成为单元以便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
在结合附图考虑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时,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晰。
附图说明
图1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一种调色剂的粘弹性曲线;
图2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另一调色剂的粘弹性曲线;
图3说明常规调色剂的粘弹性曲线;
图4说明结晶聚酯树脂(A)的FTIR光谱,其中在1183cm-1的波长处观察到峰,同时该峰具有高度C和从1158到1201cm-1的基线;
图5说明非晶树脂(B)(聚酯树脂)的FTIR光谱,其中在829cm-1的波长处观察到峰,同时该峰具有高度R和从784到889cm-1的基线;
图6说明另一非晶树脂(B)(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FTIR光谱,其中在699cm-1的波长处观察到峰,同时该峰具有高度R和从670到714cm-1的基线;
图7说明用于实施例26的结晶聚酯树脂a-6的X-射线衍射光谱;
图8说明实施例30的调色剂的X-射线衍射光谱;
图9为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另一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11为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另一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为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另一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和
图13为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处理卡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损耗角正切(tanδ)(即,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控制为落在预定范围内,可解决上述问题。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其同时包括可溶于四氢呋喃(THF)的组分和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并且其具有如下性质:当将该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然后进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时,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峰的高度(C)与非晶聚酯树脂(B)所特有的峰的高度(R)的比率(C/R)为0.03-0.55。所述调色剂特征在于所述可溶于THF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此外,所述调色剂具有这样的粘弹性性质: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曲线在65℃-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α下至少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同时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β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其中在温度α下的tanδ的值为1.2-2.0,和在温度β下的tanδ的值为1.0-2.5,其中温度α低于温度β。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调色剂、图像形成方法和装置、以及处理卡盒。
如上所述,要求用于电子照相的调色剂在相对低的定影温度下定影,使得可通过减少定影能量减少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能量,并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相对高的速度产生高品质图像。这是因为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被用于各种用途。
通过降低调色剂的软化点,调色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定影性。然而,当降低调色剂的软化点时,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降低,导致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的恶化。此外,在此情况下,不仅调色剂的较低能定影温度降低,而且调色剂的较高能定影温度也降低,导致调色剂的耐热反印性的恶化。因此,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耐热反印性的良好组合是难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刻苦研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技术,并且由此可解决上述问题。
当使用结晶聚酯树脂作为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时,由于这样的结晶聚酯树脂具有快速熔融性质,可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
然而,当仅使用结晶聚酯树脂作为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时,调色剂的耐热反印性严重恶化,并且因此,调色剂的能定影温度范围变窄。即,该调色剂是无用的。
本发明人认为,通过将结晶聚酯树脂(A)和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非晶树脂(B)用于调色剂,可增强调色剂的耐热反印性,并且因此可使调色剂的能定影温度范围变宽。
然而,当仅使用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时,如果非晶树脂(B)的量大,则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倾向于恶化。相反,如果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大,则在其中将调色剂组分加热同时捏和以制备调色剂组合物块状物(block)的捏和过程中,结晶聚酯树脂(A)倾向于与非晶树脂(B)的除了不溶于氯仿的组分之外的组分混合。在此情况下,结晶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严重降低,从而使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严重恶化。
作为本发明人刻苦研究的结果,发现,当所述可溶于THF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时,调色剂中的低分子量组分的量可增加,同时使所述树脂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变尖锐。此外,可降低结晶聚酯树脂(A)的含量,从而可防止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的混合。因此,可令人满意地发挥结晶聚酯树脂(A)的低温定影性和非晶树脂(B)的耐热反印性。
然而,即使在此情况下,也不可能完美地消除高温保存性恶化的风险。特别地,即使当防止了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的混合以及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时,如果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具有大的粒径,则结晶聚酯树脂(A)也倾向于主要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由于结晶聚酯树脂(A)具有快速熔融性质,如果结晶聚酯树脂(A)存在于调色剂粒子内部,则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高温保存性。然而,即使在比结晶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温度下,树脂(A)的粘度也略微降低(该树脂略微软化)。因此如果结晶聚酯树脂(A)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则调色剂粒子倾向于彼此粘附,导致高温保存性的恶化。该现象主要出现在具有低结晶性的结晶聚酯树脂中。
此外,当结晶聚酯树脂(A)过量地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时,倾向于导致其中在感光体例如OPC(有机光电导体)上形成调色剂膜的成膜问题,导致图像品质的恶化。
本发明人发现,当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同时满足调色剂具有如下粘弹性性质的条件时,调色剂具有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曲线在65℃-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α下至少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同时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β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其中在温度α下的tanδ的值为1.2-2.0,和在温度β下的tanδ的值为1.0-2.5,其中温度α低于温度β。
损耗角正切(tanδ)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的粘弹性曲线示于图1和2中,和常规调色剂的粘弹性曲线示于图3中。
在图1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中,tanδ曲线在72.2℃的温度(即,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拐点,如左边箭头所示。即,温度α为72.2℃。此外,该tanδ曲线在82℃(即,在75℃-9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局部最大点,如右边箭头所示。即,温度β为82℃。
在图2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中,tanδ曲线在68℃(即,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局部最大点,如左边箭头所示。即,温度α为68℃。此外,该tanδ曲线在82.5℃(即,在75℃-9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另一局部最大点,如右边箭头所示。即,温度β为82.5℃。
在图3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中,tanδ曲线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如箭头所示,但是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不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因此该调色剂不是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如下文中详细提及的,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的拐点或局部最大点是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并且因此不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的调色剂典型地具有如图3中所示这样的粘弹性曲线。
在粘弹性曲线的75℃-90℃的温度范围内出现的tanδ的局部最大点是非晶树脂(B)的熔融或软化所特有的。为了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tanδ具有最大点时的温度β优选地落在75℃-90℃且更优选75℃-85℃的温度范围内。可通过调节所用非晶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融开始温度而控制温度β。
当温度β低于75℃时,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倾向于恶化。相反,当温度β高于90℃时,非晶树脂(B)的熔点变得比结晶聚酯树脂(A)的熔点高得多,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倾向于恶化。
此外,在温度β下的tanδ的值优选为1.0-2.5且更优选1.2-2.0。当在温度β下的tanδ的值小于1.0时,储能弹性模量增加,即,弹性组分的比率增加,并且由此经常导致如下问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恶化,并且经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强度恶化。相反,当在温度β下tanδ的值大于2.5时,损耗弹性模量增加,即,粘性组分的比率增加,并且由此经常导致如下问题:调色剂的内聚力降低,并且在定影过程中部分调色剂图像剥离,从而使定影部件污染。
可使用一种或多种非晶树脂作为非晶树脂(B)。当使用两种或更多种非晶树脂时,tanδ曲线在75℃-90℃的温度范围内可具有在不同温度处的多个局部最大点。在此情况下,当至少在局部最大点之一处tanδ的值为1.0-2.5时,可产生本公开内容的效果。更优选的是,在局部最大点的任一个处tanδ的值不大于2.5。如果在局部最大点之一处tanδ的值大于2.5,则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倾向于恶化。当在局部最大点之一处tanδ的值为1.0-2.5并且在另一局部最大点处的tanδ的值小于1.0时,尽管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可略微恶化,但是所述调色剂可在实践中使用。
在粘弹性曲线中,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的拐点或局部最大点是结晶聚酯树脂(A)的晶体结构变化、熔融或软化所特有的。可通过调节结晶聚酯树脂(A)的结晶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融开始温度或者结晶聚酯树脂(A)在调色剂中的状态(即,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直径)控制温度α。tanδ可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然而,其中tanδ曲线在该温度范围内具有局部最大点的情况是优选的,因为由结晶聚酯树脂(A)的晶体结构变化导致的效果相对于非晶树脂(B)的效果变为占优势的,从而增强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相反,在其中tanδ曲线在该温度范围内具有拐点的情况下,可增强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同时产生结晶聚酯树脂(A)增强低温定影性的效果。
当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彼此完美地混合时,tanδ曲线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不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在此情况下,无法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此外,在其中结晶聚酯树脂(A)具有不足的结晶性的情况下,tanδ曲线在65℃-80℃的温度范围内不具有局部最大点,并且因此无法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
当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直径变得太大时,结晶聚酯树脂(A)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出现的机会增加。因此,结晶聚酯树脂(A)的晶体结构变化倾向于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出现,并且因此tanδ曲线倾向于在低于65℃的温度下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从而使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恶化。在其中结晶聚酯树脂(A)的加入量过大的情况下,也出现该现象。
当tanδ曲线具有结晶聚酯树脂所特有的拐点或局部最大点时的温度α高于80℃时,该温度变得接近非晶树脂(B)开始进行玻璃化转变或熔融时的温度,并且因此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变得困难。此外,当温度α不低于tanδ曲线具有非晶树脂(B)所特有的局部最大点时的温度β时,无法产生结晶聚酯树脂(A)的效果,即,无法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因此,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必须满足关系式α<β。
在温度α下,tanδ的值优选为1.2-2.0、且更优选1.3-1.8。当tanδ的值小于1.2时,储能弹性模量增加(即,弹性组分的比率增加),并且因此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变得困难。相反,当tanδ的值大于2.0时,损耗弹性模量增加(即,粘性组分的比率增加),并且因此结晶聚酯树脂(A)的熔融速度增加,导致调色剂的高温定影性的恶化。
可使用多种结晶聚酯树脂(A)。在此情况下,tanδ曲线可具有在不同温度下的多个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在此情况下,如果至少在所述温度之一下tanδ的值为1.2-2.0,则可产生上述效果。更优选的是,tanδ的值均不大于2.0。如果至少在所述温度之一下tanδ的值大于2.0,则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可恶化。即使在其中至少在所述温度之一下tanδ的值为1.2-2.0并且在其它温度下tanδ的值小于1.2的情况下,所述调色剂也是可用的,尽管调色剂的调色剂低温定影性可略微恶化。
调色剂的损耗角正切(tanδ)可通过粘弹性测量方法测量。在本公开内容中,使用以下方法。具体地,将0.8g调色剂使用具有20mm直径的型模(die)以30MPa的压力制成圆片。用来自TA Instrument的仪器ADVANCED RHEOMETRIC EXPANSION SYSTEM在以下条件下测量该圆片的损耗弹性模量(G”)、储能弹性模量(G’)和损耗角正切(tanδ)。
使用的平行锥:具有20mm直径的平行锥
频率:1.0Hz
升温速度:2.0℃/min
应变:0.1%(自动应变控制,可容许的最小应力:1.0g/cm,500g/cm的可容许的最大应变,200%的最大附加(addition)应变,和200%的应变调整)
GAP:以在将样品设置至该仪器之后FORCE落在0-100gm范围内的方式调节GAP。
由此,测定调色剂的损耗角正切(tanδ)。
当将结晶聚酯树脂(A)以相对小的粒径分散在其中的调色剂组分的经捏和的混合物粉碎以制备调色剂粒子时,结晶聚酯树脂(A)出现在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机会降低,从而显著地增强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此外,由于结晶聚酯树脂(A)是精细分散的,因此调色剂粒子具有适当的电阻。
然而,即使当在调色剂制造过程中熔融和捏和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的调色剂组分时,也存在其中无法利用树脂(A)和(B)的优点的情况。这是因为树脂的分子链在捏和过程中被切断,并且由此树脂的分子量改变。特别地,当非晶树脂(B)中包括的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分子链被切断时,调色剂的分子量分布变宽,从而使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恶化。
作为本发明人刻苦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以下方法,可利用树脂(A)和(B)的优点(即,可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耐热反印性的良好组合)。
特别地,优选使用包括如下的方法:在适当地加热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的调色剂组分的同时,对该调色剂组分进行捏和处理,以向该调色剂组分施加适当的剪切应力,然后对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进行冷却过程,使得结晶聚酯树脂重结晶。该方法的使用使得可制备这样的调色剂:其包括相对大量的低分子量组分,同时具有这样的尖锐的分子量分布:调色剂的可溶于THF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
是否可产生结晶聚酯树脂(A)的效果取决于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并且因此优选适当地调节结晶聚酯树脂(A)的加入量、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分散状态、以及用于捏和所述调色剂组分的方法,使得满足上述条件。由此,可优化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通过使用该方法,可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同时防止出现上述成膜问题。
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可由通过对调色剂进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而获得的光谱中的峰高度比确定。作为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发现,在高温运输(例如使用船舶的运输)中调色剂状态相当于在45℃保存12小时的调色剂状态。因此,本发明人发现,当将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之后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ATR-FTIR光谱峰高度(C)与非晶树脂(B)所特有的ATR-FTIR光谱峰高度(R)的比率(C/R)落在0.03-0.55的范围内时,可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同时防止出现上述成膜问题。
当峰高度比率(C/R)大于0.55时,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太大,并且因此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以及其对成膜问题的抵抗性恶化。相反,当峰高度比率(C/R)小于0.03时,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太小,并且因此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恶化。
如上所述,存在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上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量,即,峰高度比率(C/R),可通过适当地调节结晶聚酯树脂(A)的加入量、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分散状态、以及用于捏和调色剂组分的方法而调节。例如,通过提高结晶聚酯树脂(A)的加入量,可提高比率(C/R)。此外,通过延长调色剂组分的捏和过程之后的冷却时间(即,通过逐渐进行冷却),结晶聚酯树脂(A)良好地重结晶,并且由此可提高比率(C/R)。用于调节比率(C/R)的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任何方法,只要可将比率(C/R)调节为落在0.03-0.55的范围内。
在本申请中,峰高度是由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来自Thermo Electron的AVATAR370)使用ATR方法获得的ATR-FTIR光谱测定的。由于对于ATR-FTIR方法必要的是样品的表面是平滑的,因此将样品(调色剂)制成圆片并且将该圆片用于测量。在制成圆片的过程中,向0.6g调色剂施加1,000kg的负荷30秒,以制备具有20mm直径的圆片。
图4说明结晶聚酯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如图4中所示,结晶聚酯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在于,在于1130cm-1-1220cm-1的波数范围内观察到的具有最小吸光度的下落峰(下文中称作第一下落峰Fp1)和于1130cm-1-1220cm-1的波数范围内观察到的具有第二最小吸光度的下落峰(下文中称作第二下落峰Fp2)之间存在具有最大吸光度的上升峰(下文中称作最大上升峰Mp)。就此而言,通过连接第一和第二下落峰Fp1和Fp2获得的线为基线。此外,将在最大上升峰Mp和该基线与通过该最大上升峰的垂直线的交点之间的吸光度差值定义为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C)。
在图4中所示的红外吸收光谱中,第一下落峰Fp1存在于1158cm-1处,第二下落峰Fp2存在于1201cm-1处,基线范围从1158cm-1到1201cm-1,并且最大上升峰Mp存在于1183cm-1处。
图5说明非晶聚酯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如图5中所示,非晶聚酯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在于,在780cm-1-900cm-1的波数范围内存在最大上升峰Mp、第一下落峰Fp1和第二下落峰Fp2,并且最大上升峰Mp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下落峰Fp1和Fp2之间。与图4中所示的光谱类似地,将在最大上升峰Mx和(通过连接第一和第二下落峰Fp1和Fp2获得的)基线与通过该最大上升峰的垂直线的交点之间的吸光度差值定义为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
上述比率(C/R)为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C)与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的比率。
在图5中所示的红外吸收光谱中,第一下落峰Fp1存在于784cm-1处,第二下落峰Fp2存在于889cm-1处,基线范围从784cm-1到889cm-1,并且最大上升峰Mp存在于829cm-1处。
图6说明非晶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如图6中所示,所述非晶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在于,在660cm-1-720cm-1的波数范围内存在最大上升峰Mp、第一下落峰Fp1和第二下落峰Fp2,并且最大上升峰Mp存在于第一和第二下落峰Fp1和Fp2之间。与图5中所示的光谱类似地,将在最大上升峰Mp和(通过连接第一和第二下落峰Fp1和Fp2获得的)基线与通过该最大上升峰的垂直线的交点之间的吸光度差值定义为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
上述比率(C/R)为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C)与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的比率。
在图6中所示的红外吸收光谱中,第一下落峰Fp1存在于670cm-1处,第二下落峰Fp2存在于714cm-1处,基线范围从670cm-1到714cm-1,并且最大上升峰Mp存在于699cm-1处。
当使用非晶聚酯树脂和非晶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的组合作为非晶树脂(B)时,对在780cm-1-900cm-1范围内的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和在660cm-1-720cm-1范围内的最大上升峰Mp的高度(R)进行比较以选择较大的高度(R),然后使用该较大的高度(R)确定比率(C/R)。
基于100重量份的非晶树脂(B),调色剂中结晶聚酯树脂(A)的含量优选为1-15重量份和更优选1-10重量份。如下所述,非晶树脂(B)优选地包括非晶树脂(B-1)和另一非晶树脂(B-2)。在此情况下,基于100重量份的非晶树脂(B),非晶树脂(B-1)的含量优选为10-40重量份,和非晶树脂(B-2)的含量优选为50-90重量份。
在本申请中,用于测定分子量分布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如下。
1)将柱在加热室中在40℃稳定化;
2)将四氢呋喃(THF)以1ml/min的流速进料至所述柱;
3)将样品(树脂)溶解在THF中以制备具有0.05-0.6重量%的固体含量的、树脂的THF溶液;和
4)将50-200μl的该溶液进料至所述柱以使用显示计数和量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使用若干种单分散聚苯乙烯制备的工作曲线测量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
可使用由Pressure Chemical Co.或Tosoh Corp.制备的并且具有如下不同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来制备工作曲线:6x102、2.1x103、4x103、1.75x104、5.1x104、1.1x105、3.9x105、8.6x105、2x106和4.48x106。在测量中,作为检测器,使用RI(折射率)检测器。
非晶树脂(B)优选地包括非晶树脂(B-1)和具有比非晶树脂(B-1)的软化点(T1/2)低至少25℃的软化点(T1/2)的另一非晶树脂(B-2)。通过使用两种非晶树脂(B-1)和(B-2),可令人满意地防止结晶聚酯树脂(A)与非晶树脂(B)的混合,因为可降低结晶聚酯树脂(A)的含量。此外,非晶树脂(B-2)辅助由结晶聚酯树脂(A)引起的低温定影性的增强,而不影响由非晶树脂(B-1)引起的耐热反印性的增强。
在本申请中,用流动测试仪(来自Shimadzu Corporation的CFT-500)在以下条件下测量粘合剂树脂的软化点(T1/2)。
样品体积:1cm3
模头的孔直径:1mm
施加于样品的压力:20kg/cm2
升温速度:6℃/min
样品的软化点可通过以下方程确定。
T1/2=(T1+T2)/2,
其中T1表示样品的流动起点(℃),和T2表示样品的流动终点(℃)。
对于结晶聚酯树脂(A),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结晶聚酯树脂,但是优选使用在其主链中具有拥有下式(1)的酯键的结晶聚酯树脂:
[-OCO-R-COO-(CH2)n-] (1)
其中R表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直链烃基,和n为2-20的整数。
聚酯树脂是否具有拥有式(1)的酯键可通过固体C13NMR测定。
不饱和直链羧酸的二价残基(-OCO-R-COO-)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的二价残基:马来酸、富马酸、1,3-正丙烯二羧酸、和1,4-正丁烯二羧酸。
基团-(CH2)n-表示直链脂族二元醇的残基。所述直链脂族二元醇的残基的具体实例包括如下的残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和1,6-己二醇。
通过使用不饱和直链脂族二羧酸作为结晶聚酯树脂(A)的酸组分,与通过使用芳族二羧酸作为酸组分制备聚酯树脂的情况相比,所得结晶聚酯树脂(A)可更容易地形成结晶结构。在此情况下,可有效地发挥结晶聚酯树脂(A)的功能。
结晶聚酯树脂(A)可例如通过如下制备:使用常规方法使(1)包括不饱和直链二羧酸或其衍生物(例如,酸酐、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基酯、和酰基卤)的多元羧酸组分和(2)包括直链脂族二醇的多元醇组分进行缩聚反应。就此而言,如果需要,可在多元羧酸组分中包括少量的多价羧酸。
用作多元羧酸的适合材料包括(i)支化的不饱和脂族二羧酸,(ii)饱和脂族多元羧酸例如饱和脂族二羧酸和饱和脂族三羧酸;和(iii)芳族多元羧酸例如芳族二羧酸和芳族三羧酸。
基于羧酸组分的总量,这样的多元羧酸的加入量不大于30摩尔%并且优选不大于10摩尔%,使得所得聚酯树脂具有结晶性。
任选加入的多元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二羧酸例如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柠康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和三元以上的羧酸例如偏苯三甲酸酐、1,2,4-苯三羧酸,1,2,5-苯三羧酸、1,2,4-环己烷三羧酸、1,2,4-萘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和1,2,7,8-辛烷四羧酸。
多元醇组分可包括少量的支化的脂族二元醇、环状二元醇、和/或三元以上的醇。这样的多元醇的加入量不大于基于多元醇组分总量的30摩尔%并且优选不大于10摩尔%,使得所得聚酯树脂具有结晶性。
任选加入的多元醇的具体实例包括1,4-二(羟基甲基)环己烷、聚乙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合物、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合物和甘油。
结晶聚酯树脂(A)优选地具有相对低的分子量和尖锐的分子量分布以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特别地,当通过经由对这样的结晶聚酯树脂的可溶于邻二氯苯的组分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而获得的分子量分布测定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时,结晶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5,500-6,500,其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300-1,500,并且比率(Mw/Mn)优选为2-5。
结晶聚酯树脂(A)的分子量分布是由图确定的。具体地,将结晶聚酯树脂的组分的对数分子量绘制在横轴上,和将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数绘制在纵轴上,以制作结晶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分子量峰存在于3.5%-4.0重量%的重量百分数范围内,并且该峰具有不大于2.0且更优选不大于1.5的半宽度。
结晶聚酯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化点(T1/2)优选尽可能低,只要所得调色剂具有良好的高温保存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通常为80-130℃并且优选80-125℃。软化点(T1/2)通常为80-130℃并且优选80-125℃。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化点(T1/2)高于该范围时,最低可定影温度升高,并且因此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恶化。相反,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软化点(T1/2)低于该范围时,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恶化。
可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定结晶聚酯树脂(A)是否具有结晶性。具体地,如果在聚酯树脂的X-射线衍射光谱中观察到峰,则聚酯树脂具有结晶性。
用于本公开内容调色剂的结晶聚酯树脂(A)优选具有在19°-25°的2θ角范围内存在至少一个衍射峰的X-射线衍射光谱,并且更优选的是,在(i)19°-20°,(ii)21°-22°,(iii)23°-25°,和(iv)29°-31°的2θ角范围的每一个中存在衍射峰。优选的是,调色剂在19°-25°的2θ角范围内具有X-射线衍射峰,因为结晶聚酯树脂(A)在调色剂中保持结晶性,并且由此可确保发挥结晶聚酯树脂(A)的功能。
在本申请中,使用来自RIGAKU CORPORATION的仪器RINT1100作为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量条件如下。
用于管的材料:Cu
管电压和电流:50kV和30mA
使用的测角计:宽角测角计
图7说明用于以下实施例26并且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结晶聚酯树脂a-6的X-射线衍射光谱,和图8说明实施例30的调色剂的X-射线衍射光谱。
优选的是,非晶树脂(B)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并且更优选的是,非晶树脂(B)包括非晶树脂(B-1)和另一非晶树脂(B-2),并且非晶树脂(B-1)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特别地,优选的是,非晶树脂(B-1)包括5-40重量%的量的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因为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耐热反印性。就此而言,优选的是,所得调色剂包括1-30重量%的量的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因为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耐热反印性,同时可将其它树脂例如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2)的加入量控制成落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如果调色剂中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量小于1重量%,则难以通过所述不溶于氯仿的组分赋予调色剂良好的耐热反印性。相反,如果调色剂中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量大于30重量%,则用于增强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的树脂的加入量降低,从而使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恶化。
树脂中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含量可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1)精确地称取约1.0g样品;
(2)向该样品中加入约50g氯仿以溶解该样品;
(3)在对溶液进行离心分离之后,将液体使用描述于JIS P3801中并且经称重的5-C号滤纸进行过滤;和
(4)在将其上承载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滤纸干燥之后,将滤纸称重以确定滤纸上的不溶组分的重量。
样品中不溶于氯仿的树脂组分的含量(C)由以下方程确定。
C=(WI/WS)x100,
其中WI表示滤纸上的不溶组分的重量,和WS表示样品的重量。
除了树脂之外,调色剂还典型地包括不溶于氯仿的材料例如颜料。因此,当确定这样的调色剂中的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含量时,使用上述方法并且预先通过其它方法例如热分析测定调色剂中这样的材料的含量。在此情况下,调色剂中的不溶于氯仿的树脂组分的含量(CR)可通过以下方程确定。
CR=C-CM
其中C表示通过上述方法测定的在调色剂中的不溶于氯仿的树脂组分和不溶于氯仿的材料的含量,和CM表示通过其它方法例如热分析测定的在调色剂中的(除了树脂之外的)不溶于氯仿的材料的含量。
非晶树脂(B-2)优选地具有比非晶树脂(B-1)的软化点(T1/2)低至少25℃的软化点(T1/2),使得树脂(B-1)和(B-2)发挥不同的功能。特别地,非晶树脂(B-2)具有在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方面辅助结晶聚酯树脂(A)的功能(即,降低调色剂的最低可定影温度的功能),和非晶树脂(B-1)由于其中的不溶于氯仿的组分而具有赋予调色剂良好的耐热反印性的功能(即,提高调色剂的最高可定影温度的功能)。
非晶树脂(B-2)优选地具有通过对其可溶于THF的组分进行GPC而测定的如下分子量分布:在1,000-10,000的范围内观察到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并且优选地不大于15,000且不小于7,000。这样的非晶树脂(B-2)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并且因此所述树脂可在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方面辅助结晶聚酯树脂(A),即使当结晶聚酯树脂(A)的加入量相对小时也是如此。当使用这样的非晶树脂(B-2)并且所得调色剂具有在1,000-10,000的范围内观察到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GPC分子量分布时,调色剂中的非晶树脂(B-2)的含量相对高。作为本发明人研究的结果,发现,当将结晶聚酯树脂(A)、非晶树脂(B-1)和非晶树脂(B-2)以非晶树脂(B-2)的含量与其它树脂的含量相比相对高的方式用作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时,可赋予调色剂以低温定影性、高温保存性和耐热反印性的良好组合,同时平衡各性质,而不产生由过量的结晶聚酯树脂(A)以及树脂的不溶于THF的组分导致的不利效果。
因此,优选的是,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具有通过对其可溶于THF的组分进行GPC而测定的如下分子量分布:在1,000-10,000的范围内观察到主峰,并且所述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该主峰的半宽度更优选不大于15,000并且不小于7,000。当该主峰的半宽度小于7,000时,存在其中无法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的情况。
对于非晶树脂(B-1)和(B-2)优选的是,非晶树脂(B-2)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非晶树脂(B-1)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分布,并且非晶树脂(B-2)具有比非晶树脂(B-1)的软化点(T1/2)低至少25℃的软化点(T1/2)。对于非晶树脂(B-1)和(B-2),可使用任何已知树脂,只要满足上述条件。例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下述树脂。
用作非晶树脂(B-1)和(B-2)的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苯乙烯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聚氯代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氯代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酸苯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例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和其它树脂例如氯乙烯树脂、经松香改性的马来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树脂、二甲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石油树脂和氢化石油树脂。
用于制备这些树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使用如下中的任意:本体聚合方法、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和悬浮聚合方法。
优选使用非晶聚酯树脂作为赋予调色剂良好的低温定影性的非晶树脂(B)。这样的非晶聚酯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对醇和羧酸进行缩聚而制备的聚酯树脂。
所述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二醇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和丙二醇;1,4-二(羟基甲基)环己烷;乙基化双酚例如乙基化双酚A;和其它二元醇,以及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羟基的多元醇。
所述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二元有机酸例如马来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琥珀酸和丙二酸;以及具有三个或更多个羧基的多元羧酸例如1,2,4-苯三羧酸、1,2,5-苯三羧酸、1,2,4-环己烷三羧酸、1,2,4-萘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和1,2,7,8-辛烷四羧酸。
在这些聚酯树脂中,具有不低于55℃且优选不低于6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酯树脂是优选的,因为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高温保存性。
可使用复合树脂作为非晶树脂(B)的部分或全部。就此而言,所述复合树脂指的是这样的树脂:其中能缩聚的单体和能加聚的单体化学键合并且其包括缩聚单元和加聚单元,并且所述树脂有时被称为混杂树脂。
所述复合树脂可通过其中使包括能缩聚的单体和能加聚的单体的混合物在反应容器中同时进行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的方法;或者其中顺序地进行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或者与之相反)的方法制备。
能缩聚的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多元醇和多元羧酸的组合,其用于形成聚酯单元;多元羧酸与胺或氨基酸的组合,其用于形成聚酰胺单元或聚酯-聚酰胺单元。
用作多元醇的二元醇的具体实例包括1,2-丙二醇、1,3-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氢化双酚A、以及其中双酚A与环状醚例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一起聚合的二醇。
用作多元醇的三元以上的醇的具体实例包括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甘油、2-甲基丙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和1,3,5-三羟基苯。
在这些多元醇中,具有双酚A骨架的醇例如氢化双酚A以及其中双酚A与环状醚例如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一起聚合的二醇是优选的,因为可赋予所得树脂高温保存性和机械强度的良好组合。
用作多元羧酸的二元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苯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以及其酸酐;烷基二羧酸例如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和壬二酸、以及其酸酐;不饱和二元酸例如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烯基琥珀酸、富马酸、和中康酸;和不饱和二元酸酐例如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和烯基琥珀酸酐。
用作多元羧酸的三元以上羧酸的具体实例包括偏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1,2,4-苯三羧酸、2,5,7-萘三羧酸、1,2,4-萘三羧酸、1,2,4-丁烷三羧酸、1,2,5-己烷三羧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烷四羧酸、EMPOL三聚体酸、以及这些酸的酸酐和部分低级烷基酯。
在这些酸之中,芳族多元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和偏苯三甲酸是优选的,因为可赋予所得树脂高温保存性与机械强度的良好组合。
用于形成聚酰胺单元的胺的具体实例包括二胺(B1)、具有3个或更多个氨基的多元胺(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以及其中将上述胺(B1-B5)封端的经封端的胺(B6)。
二胺(B1)的具体实例包括芳族二胺(例如,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脂环族二胺(例如,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氨基环己烷和异佛尔酮二胺);和脂族二胺(例如,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和六亚甲基二胺)。
具有3个或更多个氨基的多元胺(B2)的具体实例包括二亚乙基三胺和三亚乙基四胺。
氨基醇(B3)的具体实例包括乙醇胺和羟乙基苯胺。
氨基硫醇(B4)的具体实例包括氨基乙基硫醇和氨基丙基硫醇。
氨基酸的具体实例包括氨基丙酸和氨基己酸。
经封端的胺(B6)的具体实例包括通过使上述胺B1-B5之一与酮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基酮反应而制备的酮亚胺化合物;以及唑烷化合物。
用于制造上述复合树脂的能加聚的单体没有特别限制,并且为此典型地使用乙烯基单体。
这样的乙烯基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基于苯乙烯的乙烯基单体例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苯基苯乙烯、对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正戊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4-二氯代苯乙烯、间硝基苯乙烯、邻硝基苯乙烯和对硝基苯乙烯;丙烯酸类单体例如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2-氯乙酯、和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其它乙烯基单体;和用于制造乙烯基单体共聚物的单体。
其它乙烯基单体和用于制造乙烯基单体共聚物的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单烯烃例如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多烯烃例如丁二烯和异戊二烯;卤化乙烯基单体例如氯乙烯、溴乙烯和氟乙烯;乙烯基酯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苯甲酸乙烯酯;乙烯基醚例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乙烯基酮例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和甲基异丙烯基酮;N-乙烯基化合物例如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吲哚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萘;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丙烯酰胺;不饱和二元酸例如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烯基琥珀酸、富马酸和中康酸;不饱和二元酸酐例如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和烯基琥珀酸酐;不饱和二元酸的单酯例如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单丁酯、柠康酸单甲酯、柠康酸单乙酯、柠康酸单丁酯、衣康酸单甲酯、烯基琥珀酸单甲酯、富马酸单甲酯和中康酸单甲酯;不饱和二元酸的酯例如马来酸二甲酯和富马酸二甲酯;α,β-不饱和酸例如巴豆酸和肉桂酸;α,β-不饱和酸酐例如巴豆酸酐和肉桂酸酐;具有羧基的单体例如所述α,β-不饱和酸和低级脂肪酸的酸酐、烯基丙二酸、烯基戊二酸、烯基己二酸、以及其酸酐和酯;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羟基烷基酯例如丙烯酸2-羟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以及具有羟基的单体例如4-(1-羟基-1-甲基丁基)苯乙烯和4-(1-羟基-1-甲基己基)苯乙烯。
为了形成与加聚单元化学键合的缩聚单元,使用能缩聚并且能加聚的单体(双反应性单体)。其具体实例包括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不饱和二羧酸和其酸酐,例如富马酸、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和其酸酐;和具有羟基的乙烯基单体。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可任选地包括带电控制剂。其具体实例包括苯胺黑和脂肪酸金属盐的衍生物、盐(例如盐)和其色淀颜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和其色淀颜料、以及高级脂肪酸金属盐;氧化二有机锡例如氧化二丁基锡、氧化二辛基锡和氧化二环己基锡;硼酸二有机锡例如硼酸二丁基锡、硼酸二辛基锡和硼酸二环己基锡;有机金属络合物、螯合化合物、单偶氮金属络合物、乙酰丙酮金属络合物、芳族羟基羧酸、芳族二羧酸金属盐、季铵盐、水杨酸金属盐、芳族单-或多元-羧酸及其金属盐、酸酐和酯、以及酚衍生物例如双酚。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调色剂中这样的带电控制剂的加入量为0.1-10重量份,并且优选1-5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包括在调色剂中的树脂组分。
在这些带电控制剂中,水杨酸金属化合物是优选的,因为在带电之外还可赋予调色剂良好的耐热反印性。特别地,包括能够形成六配位结构的三价以上金属的水杨酸络合物可与蜡以及树脂的高度反应性的部分反应,从而形成交联结构,导致调色剂耐热反印性的增强。此外,当将这样的络合物与复合树脂组合使用时,可增强该络合物的分散性,并且因此可增强其带电控制功能。
所述三价以上金属的具体实例包括Al、Fe、Cr和Zr。
所述水杨酸金属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其中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或者具有2-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的烯基;M表示Cr、Zn、Ca、Zr或Al;m为不小于2的整数;和n为不小于1的整数。
这样的水杨酸金属络合物的市售产品的具体实例包括来自Orient ChemicalIndustries Co.,Ltd.的BONTRON E-84,其包括Zn作为所述金属。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地具有这样的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曲线:在90-130℃范围内观察到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吸热峰。在此情况下,结晶聚酯树脂在常温下不熔融,但是在相对低的定影温度下熔融。因此,所得调色剂可容易地在相对低的定影温度下定影至记录介质,同时具有良好的高温保存性。
该吸热峰的吸热能量优选不小于1J/g并且不大于15J/g。当该吸热能量小于1J/g时,在调色剂中有效地作用的结晶聚酯树脂的量太小,并且由此难以发挥结晶聚酯树脂的功能。当该吸热能量大于15J/g时,在调色剂中有效地作用的结晶聚酯树脂的量太大,并且由此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导致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的恶化。
在本申请中,调色剂的DSC曲线是通过使用来自Shimadzu Corporation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60获得的。在该测量中,将样品(调色剂)以10℃/min的升温速度从20℃加热至150℃,从而获得样品的DSC曲线。
就此而言,结晶聚酯树脂所特有的吸热峰典型地是在该树脂的熔点处即在80℃-130℃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的。该吸热能量可由被吸热峰和该峰的基线所包围的部分的面积确定。通常,在DSC中,升温过程(加热过程)进行两次,并且由第二次加热过程获得DSC曲线。然而,在本申请中,关于吸热峰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是基于在第一次加热过程中获得的DSC曲线进行的。
当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吸热峰与蜡所特有的吸热峰重叠时,可通过从重叠峰的吸热能量中减去蜡的峰的吸热能量而确定结晶聚酯树脂(A)的峰的吸热能量。蜡的吸热能量可基于蜡自身的吸热能量以及调色剂中蜡的含量确定。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地包括脂肪酸酰胺化合物。当将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用于待通过包括熔融和捏和过程的方法制备的调色剂时,在熔融和捏和过程之后的冷却过程中,所述脂肪酸酰胺化合物可加速在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中熔融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重结晶。因此,可防止结晶聚酯树脂(A)与其它树脂的混合,从而使得可防止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导致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的增强。此外,当向调色剂加入脱模剂时,脱模剂主要存在于经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上变得可能,并且由此可赋予调色剂图像以良好的抗污损性(smear resistance)(即,可增强调色剂图像的耐摩擦性)。
调色剂中这样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0.5-10重量%。
在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中,具有下式的化合物是优选的。
R10-CO-NR12R13,
其中R10表示具有10-30个碳原子的脂族烃基团,且R12和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具有7-10个碳原子的芳烷基。R12和R13的烷基、芳基和芳烷基可任选地具有惰性取代基例如氟原子、氯原子、氰基、烷氧基和烷硫基。优选地,对于R12和R13,使用未取代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合适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硬脂酸酰胺、硬脂酸甲基酰胺、硬脂酸二乙基酰胺、硬脂酸苄基酰胺、硬脂酸苯基酰胺、山萮酸酰胺,山萮酸二甲基酰胺、肉豆蔻酸酰胺和棕榈酸酰胺。
在这些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之中,具有下式(II)的亚烷基二脂肪酸酰胺是优选的。
R14-CO-NH-R15-NH-CO-R16 (II),
其中R14和R16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5-21个碳原子的烷基或者烯基,和R15表示具有1-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具有式(II)的亚烷基二脂肪酸酰胺的具体实例包括亚甲基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二硬脂酸酰胺、亚甲基二棕榈酸酰胺、亚乙基二棕榈酸酰胺、亚甲基二山萮酸酰胺、亚乙基二山萮酸酰胺、六亚甲基二硬脂酸酰胺、六亚乙基二棕榈酸酰胺和六亚甲基二山萮酸酰胺。在这些之中,亚乙基二硬脂酸酰胺是优选的。
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的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优选地具有比定影器的定影部件的表面的温度低的软化点(T1/2),使得所述脂肪酸酰胺化合物可在定影部件的表面上充当脱模剂。
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中的其它亚烷基二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饱和脂肪酸或具有一个或两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亚烷基二脂肪酸酰胺例如亚丙基二硬脂酸酰胺、亚丁基二硬脂酸酰胺、亚甲基二油酸酰胺、亚乙基二油酸酰胺、亚丙基二油酸酰胺、亚丁基二油酸酰胺、亚甲基二月桂酸酰胺、亚乙基二月桂酸酰胺、亚丙基二月桂酸酰胺、亚丁基二月桂酸酰胺、亚甲基二肉豆蔻酸酰胺、亚乙基二肉豆蔻酸酰胺、亚丙基二肉豆蔻酸酰胺、亚丁基二肉豆蔻酸酰胺、亚丙基二棕榈酸酰胺、亚丁基二棕榈酸酰胺、亚甲基二棕榈油酸酰胺、亚乙基二棕榈油酸酰胺、亚丙基二棕榈油酸酰胺、亚丁基二棕榈油酸酰胺、亚甲基二花生酸酰胺、亚乙基二花生酸酰胺、亚丙基二花生酸酰胺、亚丁基二花生酸酰胺、亚甲基二二十碳烯酸酰胺、亚乙基二二十碳烯酸酰胺、亚丙基二二十碳烯酸酰胺、亚丁基二二十碳烯酸酰胺、亚甲基二山萮酸酰胺、亚乙基二山萮酸酰胺、亚丙基二山萮酸酰胺、亚丁基二山萮酸酰胺、亚甲基二芥酸酰胺、亚乙基二芥酸酰胺、亚丙基二芥酸酰胺和亚丁基二芥酸酰胺。
用于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中的着色剂的具体实例包括已知的颜料和染料例如炭黑、灯黑、黑锑粉、苯胺蓝、酞菁蓝、酞菁绿、汉萨黄G、若丹明6G色淀、青铜油蓝、铬黄、喹吖啶酮、联苯胺黄、孟加拉玫瑰红和三芳基甲烷。这些可单独或组合使用。这些着色剂可用于黑色调色剂和全色调色剂。
特别地,炭黑具有良好的着色力。然而,炭黑是良好的导电材料并且因此如果炭黑的加入量大或者加入的炭黑在调色剂中聚集,则所得调色剂的电阻降低,从而常常在图像转印过程中导致图像转印不良。特别地,当将炭黑与结晶聚酯树脂(A)组合使用时,炭黑粒子无法进入到结晶聚酯树脂的畴中。因此,如果分散在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A)具有相对大的粒径,则炭黑以相对大的浓度存在于除了结晶聚酯树脂之外的其它树脂中。在此情况下,炭黑存在于调色剂中,同时聚集,从而过度地降低调色剂的电阻。
当调色剂中包括炭黑时,定影过程中熔融的调色剂具有高的粘度。因此,即使调色剂包括相对大量的非晶树脂(B-1),也可防止出现由熔融调色剂的粘度降低所导致的热反印问题。
基于调色剂中包括的树脂组分,调色剂中这样的着色剂的加入量通常为1-30重量%并且优选3-20重量%。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可包括脱模剂。其具体实例包括合成蜡例如低分子量聚烯烃蜡(例如,低分子量聚乙烯和低分子量聚丙烯)、和费-托蜡;天然蜡例如蜂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米蜡和褐煤蜡;石油蜡例如石蜡和微晶蜡;高级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以及其金属盐;高级脂肪酸酰胺、和合成酯蜡。也可使用这些蜡的改性形式。
在这些蜡中,可优选地使用巴西棕榈蜡、改性巴西棕榈蜡、聚乙烯蜡和合成酯蜡。特别地,巴西棕榈蜡是更优选的,因为巴西棕榈蜡可分散在聚酯树脂或多元醇树脂中,同时具有小的粒径,并且因此可赋予调色剂以耐热反印性、转印性和耐久性的良好组合。此外,当将巴西棕榈蜡与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组合使用时,该蜡和该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经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表面上,并且因此可赋予调色剂图像以良好的抗污损性。
这些脱模剂可单独或组合使用。基于调色剂的重量,这样的脱模剂的加入量优选为2-15重量%。如果加入量小于2重量%,则无法令人满意地产生防止热反印的效果。当加入量大于15重量%时,调色剂的转印性和耐久性倾向于恶化。
对于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地使用具有70-150℃熔点的脱模剂。当熔点低于70℃时,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倾向于恶化。当熔点高于150℃时,难以赋予调色剂以良好的脱模性。
为了产生具有良好的细线再现性的高品质图像,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地具有4μm-10μm的体均粒径。当体均粒径小于4μm时,调色剂的清洁性和转印性倾向于恶化,导致图像品质的恶化。当体均粒径大于4μm时,调色剂的细线再现性倾向于恶化。
可使用各种方法来测量调色剂的体均粒径。在本申请中,使用来自BeckmanCoulter Inc.的COULTER COUNTER TAII。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地通过包括如下的粉碎方法制备,因为可良好地控制上述的峰比率(C/R):将调色剂组分熔融和捏和以制备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和粉碎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
所述粉碎方法典型地包括:将至少包括结晶聚酯树脂(A)和非晶树脂(B)并且任选地包括其它组分例如着色剂、脱模剂、复合树脂和带电控制剂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熔融和捏和该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冷却该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和将该经捏和且经冷却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粉碎。
在熔融和捏和过程中,将调色剂组分混合并且将该混合物进料至捏和机中以对调色剂组分进行熔融和捏和。可使用连续式单螺杆捏和机、连续式双螺杆捏和机和间歇式捏和机例如辊磨机作为捏和机。捏和机的具体实例包括由Kobe Steel,Ltd.制造的KTK双螺杆挤出机、由Toshiba Machine Co.,Ltd.制造的TEM双螺杆挤出机、由KCK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由Ikegai Corp.制造的PCM双螺杆挤出机、以及由Buss AG制造的KO-KNEADER。
优选的是,在控制捏和温度使得所使用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链不被切断的同时进行熔融捏和操作。特别地,当捏和温度比粘合剂树脂的软化点高得多时,分子链被严重切断。相反,当捏和温度低于熔点时,无法良好地分散调色剂组分。
在粉碎过程中,将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粉碎。就此而言,优选的是,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首先被破碎(crush),然后被粉碎。在粉碎过程中,优选地使用其中使用喷射空气使经破碎的粒子向板碰撞的方法;其中使用喷射空气使经破碎的粒子彼此碰撞的方法;和其中将经破碎的粒子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狭窄间隙处粉碎的方法。
将经粉碎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分级以制备具有期望粒径的调色剂粒子。在该分级过程中,使用旋风分离器、滗析器或者利用离心的方法,从经粉碎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除去小粒子。
此外,可进行其中利用离心在空气流中将经分级的调色剂粒子进一步分级的分级操作以制备具有期望粒径的调色剂。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优选为粉碎调色剂。然而,如果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在冷却过程中经历辊压冷却,使得经冷却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厚度不小于2.5mm,则该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以缓慢的冷却速度冷却,并且由此在相对长的时期内进行熔融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重结晶。因此,可加速该熔融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重结晶,并且由此可令人满意地发挥结晶聚酯树脂(A)的功能。虽然该熔融的结晶聚酯树脂(A)的重结晶的加速可使用如上所述的脂肪酸酰胺进行,但是重结晶的加速也可通过使用该冷却方法进行。经冷却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厚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如果厚度大于8mm,则粉碎效率恶化,并且峰比率(C/R)增加。因此,经冷却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厚度优选不大于8mm。
在熔融和捏和过程之后,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典型地作为块状物从捏和机排出。如果冷却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块状物,则要花费时间直至使该块状物冷却。因此,典型地辊压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以形成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薄板。如上所述,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的薄板的厚度优选不小于2.5mm,使得该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被逐渐冷却,从而冷人满意地进行结晶聚酯树脂(A)的重结晶。
如此制备的调色剂粒子可与粒状无机材料(外部添加剂)例如经疏水化的粒状二氧化硅混合,以增强调色剂的流动性、保存性、显影性和转印性。
当将这样的外部添加剂加入至调色剂粒子时,使用已知的粉末混合器。就此而言,混合器优选地装备有夹套,使得可控制混合器的内部温度。为了改变施加至外部添加剂的负荷的历史,可使用其中在混合过程中间加入外部添加剂的方法,或者其中逐渐加入外部添加剂的方法。
此外,为了改变施加至外部添加剂的负荷的历史,可改变混合器的条件例如转数、转速、混合时间和混合温度。此外,也可使用其中首先施加高负荷,然后施加相对低的负荷或者与之相反的方法。
混合器的具体实例包括V形混合器、摇摆混合器、LOEDGE MIXER、NAUTER MIXER和HENSCHEL MIXER。
在外部添加剂加入过程之后,混合物可使用250目以上的筛进行过滤以除去粗粒子或聚集的粒子。
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可作为单组分显影剂使用。此外,所述调色剂可与载体混合以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当将所述调色剂用于能够进行高速信息处理的高速图像形成装置例如高速打印机时,所述调色剂优选地作为双组分显影剂使用以延长显影剂的寿命。
图9中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全色图像形成装置)。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方法可通过使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即,使用显影器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
参照图9,数字100表示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数字101A和101B分别表示驱动辊和从动辊。数字102、103和104分别表示充当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体带、带电器和充当照射器的激光写入单元。数字105A-105D分别表示包含黄色调色剂的黄色显影单元(显影器)、包含品红色调色剂的品红色显影单元、包含青色调色剂的青色显影单元和包含黑色调色剂的黑色显影单元。数字106表示记录介质盒。数字107、107A和107B分别表示中间转印带、驱动该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和支持该中间转印带的从动辊。中间转印带107、驱动辊107A和从动辊107B的组合充当中间转印器。数字108表示清洁器,并且数字109和109A分别表示定影辊和加压辊。定影辊109和加压辊109A的组合充当定影器。数字110表示复制件托盘,和数字113表示充当二次转印器的转印辊。
在图9中所示的全色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柔性的中间转印带107,其充当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带107在通过驱动辊107A和从动辊107B张紧的同时顺时针旋转。使中间转印带107的位于从动辊107B对之间的部分与感光体带102的位于驱动辊101A的表面上的部分的外表面接触。
当在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全色图像时,通过显影单元105A-105D形成于感光体带102上的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被顺序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7上以进行叠加,从而在中间转印带107上形成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该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辊113转印到从记录材料纸张盒106供给的记录介质纸张上。将其上承载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的该记录介质纸张供给至定影辊109和加压辊109A之间的定影辊隙(夹区,nip),使得通过辊109和109A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纸张。其上承载经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该记录介质纸张(即,复制件)被排出以堆叠在复制件托盘110上。
在显影单元105A-105E使用其中包含的相应显影剂进行显影操作之后,显影剂中包含的各色调色剂的浓度降低。就此而言,通过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浓度。当通过调色剂浓度传感器检测到调色剂浓度的降低时,操作与显影单元105连接的显影剂供应器以将调色剂供应至显影器105,从而提高显影剂的调色剂浓度。就此而言,显影单元可使用滴流(trickle)显影方法,即,显影单元可装配有用于从显影单元排出部分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机构,其同时将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物供应至显影单元而不是供应仅调色剂。
在图9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于感光体带102上的各有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107上叠加。然而,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使用其中将形成于一个或多个感光体上的有色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直接转印型图像形成装置。
图10为对用作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的显影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所述显影器不限于此,并且可对其进行改变例如下述改变。
参照图10,显影器40与充当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体20相对布置。显影器40包括作为主要组件的显影套筒41、包括显影剂容器42和支持壳44的显影剂容纳部46、以及充当调节部件的刮刀刮板43。
充当调色剂容器的调色剂料斗45与支持壳44连接,支持壳44在其感光体侧具有开口。位于调色剂料斗45附近的显影剂容纳部46容纳包含调色剂21(其为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以及载体23的显影剂并且具有用于搅拌显影剂以赋予调色剂21的粒子以摩擦/分离电荷的显影剂搅拌器47。
在调色剂料斗45中,布置通过驱动器而旋转的调色剂搅拌器48和调色剂供应部件49。调色剂搅拌器48和调色剂供应部件49将调色剂料斗45中的调色剂21供应至显影剂容纳部46,同时搅拌该调色剂。
通过驱动器(未示出)使与感光体20相对布置的显影套筒41以箭头所示方向旋转。显影套筒41在其中具有磁体以在其上形成磁性刷(即,载体粒子(显影剂)的链状物)。所述磁体充当磁场形成部件,并且被固定地布置在显影套筒41内。
充当调节部件的刮刀刮板43以集成方式设置在显影剂容器42的一侧。在该实例中,刮刀刮板43布置成使得在刮刀刮板的前端与显影套筒41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将描述使用所述显影器的显影方法。具体地,通过调色剂搅拌器48和调色剂供应部件49将调色剂21从调色剂料斗45供应至显影剂容纳部46,并且通过显影剂搅拌器47搅拌调色剂21和载体23(即,显影剂),导致赋予调色剂摩擦/分离电荷。该显影剂被承载于显影套筒41的表面上,然后被供给至其中显影套筒与感光体20相对的显影区域。在该显影区域中,仅调色剂21粘附至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静电潜像,并且由此在感光体20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图11为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例的横截面图,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上通过参照图10而提及的显影器。参照图11,图像形成装置100-2包括使充当图像承载部件的鼓状感光体20带电的带电器32;用光L照射经带电的感光体以在感光体20上形成静电潜像的照射器33;用包括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器40;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80上的转印器50;对感光体20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器60,其包括清洁刮板61和收集调色剂容器62;和减少存在于感光体20上的残余电荷的除电灯70。这些器件是围绕感光体20布置的。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带电器32和照射器33充当静电潜像形成器。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00-2中,带电器32为短程带电器,并且感光体20的表面与带电器32的带电辊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为约0.2mm。就此而言,优选的是,通过电压施加器向带电器32施加其上叠加了AC电压的DC电压,使得可通过该带电器使感光体20均匀地带电。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方法和显影方法如下。
在图像形成方法的该实例中,进行负-正(nega-posi)图像形成操作。具体地,在通过除电灯70对残留在充当图像承载部件并且以具有有机感光层的有机感光体(OPC)为代表的感光体20上的电荷进行除电(即,除电过程)之后,通过带电器32例如带电辊和带电线使感光体20的表面带负电(即,带电过程)。接着,由照射器33发射的激光照射经带电的感光体20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即,静电潜像形成过程或者照射过程)。就此而言,感光体20的经照射部分的电位的绝对值比感光体的未被照射部分的低。
由照射器33的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被高速旋转的多面镜反射,以便在平行于感光体的旋转轴的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上扫描感光体20的表面,导致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此形成的静电潜像用显影套筒41上的显影剂(包括调色剂和载体)显影,导致在感光体2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在该显影过程中,通过电压施加器向显影套筒41施加如下的合适的DC电压作为显影偏压:其上任选地叠加AC电压并且其电压落在感光体20的经照射部分的电位和其未被照射部分的电位之间。
同时,通过供给器(例如图9中所示的记录介质纸张盒106)供给记录介质80例如纸张。如此供给的记录材料80通过一对对位辊适时地供给至感光体20和转印器50之间形成的转印压区,使得在转印区域中感光体2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80的合适位置上。就此而言,优选的是,向转印器50施加具有与调色剂21的电荷相反极性的电压作为转印偏压。其上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80然后从感光体20分离。由此,在记录介质8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通过清洁器60的清洁刮板61将即使在转印过程之后残留在感光体20上的残余调色剂粒子从其除去(即,清洁过程)。
由此收集的调色剂粒子被存储在收集调色剂容器62中。所收集的调色剂粒子可通过调色剂回收器供给至显影器或调色剂料斗45以进行再利用。
然后将其上承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80供给至定影器(例如图9中所示的加热定影器109和109A)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就此而言,如以上通过参照图9所提及的,图1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可具有多个显影器,使得在感光体20上顺序形成多个有色调色剂图像,并且所述调色剂图像任选地经由中间转印介质而被顺序地转印到记录介质80上以在记录介质80上形成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该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然后通过定影器定影。
图12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实例。在图像形成装置100-3中,感光体20为环形带形状的感光体,其具有至少在导电基底上形成感光层的构造。通过驱动辊24a和24b驱动感光体带20旋转。与图11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2类似地,感光体带20通过带电器32带电,然后暴露于通过照射器33发射的光,导致在感光体带20上形成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40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感光体带20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和通过充当转印器的带电器50将该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感光体带20然后进行使用光源26的预清洁照射过程;使用包括清洁刮板61和清洁刷64的清洁器的清洁过程;和使用除电灯70的除电过程。在图1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预清洁照射过程是从感光体带20的背面(即,基底侧)进行的。就此而言,感光体带20的基底是透明的,使得用于预清洁光照射过程的光到达感光体带20的感光层。
图13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处理卡盒的实例。参照图13,处理卡盒200使用包括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并且包括充当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体20、使感光体带电的刷形接触带电器32、使用包括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形成于感光体2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器40、和充当清洁感光体表面的清洁器的清洁刮板61。感光体20、带电器32、显影器40和清洁刮板61集成为一个单元,使得该处理卡盒能够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
在已经总体地描述了本发明的情况下,通过参照在本文中仅出于说明目的提供并且不意图为限制性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可获得进一步理解。在以下实施例中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数字表示以份计的重量比率。
实施例
结晶聚酯树脂a-1到a-7的合成
使用醇组分(1,5-戊二醇)和选自富马酸、马来酸和对苯二甲酸的羧酸组分制备结晶聚酯树脂a-1到a-7。
具体地,在使表1中所述的醇组分和羧酸组分进行在170-260℃的温度下在常压下不使用催化剂的酯化反应之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基于所述羧酸组分为400ppm的量的三氧化二锑,以进行在250℃下在3托(400Pa)的真空下的缩聚反应,同时从反应体系排出二醇。由此,制备结晶聚酯树脂a-1到a-7。就此而言,进行缩聚反应直至反应产物具有10kg·cm的搅拌力矩(在100rpm下),并且通过停止减压而停止反应。
结晶聚酯树脂a-1到a-7的配方以及性质示于下表1中。
表1
证实,由于聚酯树脂a-1到a-7各自具有在19°-25°的2θ角中存在至少一个峰的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仪获得的X-射线衍射光谱,聚酯树脂a-1到a-7为结晶聚酯树脂。结晶聚酯树脂a-6的X-射线衍射光谱示于图7中。
非晶树脂b1-1到b1-3和b2-1到b2-8的合成
使用表2中所述的醇组分和羧酸组分制备非晶树脂b1-1到b1-3和b2-1到b2-8。
具体地,在使表2中所述的醇组分和羧酸组分进行在170-260℃的温度下在常压下不使用催化剂的酯化反应之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基于所述羧酸组分为400ppm的量的三氧化二锑,以进行在250℃下在3托(400Pa)的真空下的缩聚反应,同时从反应体系排出二醇。由此,制备非晶聚酯树脂b1-1到b1-3和b2-1到b2-8。就此而言,进行缩聚反应直至反应产物具有10kg·cm的搅拌力矩(在100rpm下),并且通过停止减压而停止反应。
非晶聚酯树脂b1-1到b1-3和b2-1到b2-8的配方和性质示于下表2中。
表2
BPA(2.2)PO:双酚A的环氧丙烷(2.2)加合物
BPA(2.2)EO:双酚A的环氧乙烷(2.2)加合物
表3
证实,聚酯树脂b1-1到b1-3和b2-1到b2-8各自具有无峰的X-射线衍射光谱,并且因此,所述聚酯树脂为非晶树脂。
此外,证实,聚酯树脂b2-1到b2-8各自可完全溶解在氯仿中,并且因此所述树脂不含不溶于氯仿的组分。
复合树脂c-1的合成
使用苯乙烯、丙烯酸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作为能加聚的单体,使用过氧化二枯基作为聚合引发剂,和使用对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酐、双酚A的环氧丙烷(2.2)加合物和双酚A的环氧乙烷(2.2)加合物作为能缩聚的单体。
在将所述能缩聚的单体和充当酯化催化剂的氧化二丁基锡在160℃下在氮气流和常压下搅拌的同时,用1小时将所述能加聚的单体和所述聚合引发剂的混合物从滴液漏斗滴下。之后,将混合物在160℃下加热2小时以进行加聚。接着,将反应产物在170-260℃的温度下加热以进行酯化反应,然后向反应产物中加入基于所述羧酸组分为400ppm的量的三氧化二锑以进行在250℃下在3托(400Pa)的真空下的缩聚反应,同时从反应体系排出二醇。由此,制备复合树脂c-1。就此而言,进行缩聚反应直至反应产物具有10kg·cm的搅拌力矩(在100rpm下),并且通过停止减压而停止反应。
复合树脂c-1的配方和性质示于下表4中。
表4
着色剂
如下表5中所述,使用炭黑和酞菁蓝作为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调色剂的着色剂。
表5
着色剂 材料
p-1 炭黑
p-2 酞菁蓝
实施例1(粉碎调色剂1的制备)
将以下组分使用来自Mitsui Miike Machinery Co.,Ltd.的HENSCHEL MIXER混合器FB-20B混合,
(铬络合物染料,来自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的BONTRON S-34)
将该混合物通过来自Ikegai Corporation的双螺杆挤出机PCM-30在以下条件下熔融和捏和:捏和部的温度为120℃,且进料部的温度为100℃。
在将经捏和的混合物辊压以具有2.7mm的厚度之后,使用带式冷却器将经辊压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通过锤磨机将经冷却的混合物破碎至具有200μm-300μm的粒径。接着,使用来自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的喷射粉碎机LABOJET将经破碎的混合物粉碎,并且使用来自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的空气分级器MDS-1将经粉碎的混合物分级,同时调整百叶窗开口(louver opening)使得所得粒子具有7.0±0.2μm的体均粒径。由此,制备调色剂粒子。
接着,将100份的所述调色剂粒子与1.0份的来自Wacker Chemie AG的外部添加剂HDK-H2000(热解二氧化硅)混合,并且使用HENSCHEL MIXER混合器混合该混合物。由此,制备粉碎调色剂1。
接着,将5份粉碎调色剂1和95份经包覆的铁氧体载体使用来自Willy A.BackofenAG的TURBULA MIXER混合器以48rpm的转数混合5分钟。由此,制备显影剂1。
实施例2-31和对比例1-15
重复显影剂1的制备程序,除了如下表6中所描述的那样改变调色剂的配方、以及调色剂的捏和条件和冷却条件之外。
由此,制备实施例2-31的调色剂2-31和显影剂2-31以及对比例1-15的调色剂32-46和显影剂32-46。
在实施例25(调色剂25)中,使用着色剂p-2酞菁蓝(铜酞菁颜料)。在此情况下,对50份着色剂p-2、100份非晶树脂b2-1和50份水进行预捏和处理以制备母料,并且将该母料用于制备调色剂25。在本申请中,制备母料的方法不限于此。
在实施例29中,使用来自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的金属络合物BONTRON E-84(水杨酸锌化合物)作为带电控制剂。
调色剂1-46的配方和性质以及其捏和和冷却条件示于下表6-1和6-2中。
表6-1
EBSA:N,N’-亚乙基二硬脂酸酰胺
表6-2
下表7-1和7-2中示出了调色剂1-46的以下性质。
1.分子量分布曲线的主峰
2.主峰的半宽度
3.在将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之后进行的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中,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峰的高度(C)与非晶聚酯树脂(B)所特有的峰的高度(R)的比率(C/R)
4.tanδ曲线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时的温度α
5.温度α下tanδ的值
6.tanδ曲线具有局部最大点时的温度β
7.温度β下tanδ的值
8.在90-130℃范围内的、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DSC峰温度
9.DSC峰的吸热能量(J/g)
表7-1
表7-2
实施例1的调色剂1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和实施例2的调色剂2具有如图2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对比例1的调色剂32具有如图3中所示的粘弹性曲线,其中该曲线仅具有一个局部最大点。
将分别包括调色剂1-46的显影剂1-46的每一个设置在图9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单元105D中,以评价调色剂的下述图像品质。就此而言,不使用显影单元105A-105C。
1.低温定影性和耐热反印性
通过进行带电、照射、显影和转印过程,在来自Ricoh Co.,Ltd.的6200型记录纸上形成具有0.4mg/cm2的调色剂重量的实心图像,并且以180mm/秒的定影速度将该实心调色剂图像定影。就此而言,以5℃的间隔改变定影温度,并且由定影辊109和加压辊109A形成的定影辊隙的宽度为11mm。目视观察所输出的实心图像,以确定最低可定影温度(高于其时,实心图像可令人满意地定影而不导致冷反印问题)和最高可定影温度(低于其时,实心图像可令人满意地定影而不导致热反印问题)。由此,评价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和耐热反印性。
1-1低温定影性的评价
低温定影性如下评级。
◎:最低可定影温度低于130℃。(优异)
○:最低可定影温度不低于130℃且低于140℃。(良好)
□:最低可定影温度不低于140℃且低于150℃。(一般)
△:最低可定影温度不低于150℃且低于160℃。(可用)
×:最低可定影温度不低于160℃。(不可用)
1-2耐热反印性
耐热反印性如下评级。
◎:热反印温度不低于200℃。(优异)
○:热反印温度不低于190℃且低于200℃。(良好)
□:热反印温度不低于180℃且低于190℃。(一般)
△:热反印温度不低于170℃且低于180℃。(可用)
×:热反印温度低于170℃。(不可用)
2.高温保存性
将十(10)克各调色剂加入至30ml螺口瓶容器中,并且将该容器使用振敲(tapping)机振敲100次。容许该包含调色剂的螺口瓶容器在控制成具有50℃的温度和70%RH的相对湿度的室中安放24小时。在将该螺口瓶容器冷却至室温之后,使用针入度测试仪对该螺口瓶容器中的调色剂进行针入度测试,以评价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
高温保存性如下评级。
◎:针入度测试仪的针穿过调色剂层。(优异)
○:针的针入长度不小于20mm。(良好)
□:针的针入长度不小于15mm且小于20mm。(一般)
△:针的针入长度不小于10mm且小于15mm。(可用)
×:针的针入长度小于10mm。(不可用)
3.背景显影和调色剂飞散
使用图9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运行测试,其中:在将调色剂供应至显影器的同时,连续地产生100,000份具有5%图像面积比例的图表。在该运行测试之后,输出一份包括具有2mm x2mm尺寸的字符的具有5%图像面积比例的字符图像图表的复制件。目视观察该份复制件以确定该复制件是否具有背景显影(即,字符图像的背景是否被调色剂所弄脏)。此外,在该运行测试之后,对显影器及其附近进行目视观察以确定显影器及其附近是否被调色剂所弄脏(即,调色剂是否在显影器周围飞散)。
3-1背景显影的评价
背景显影如下评级。
◎:背景显影性质为优异水平。
○:背景显影性质为良好水平。
□:背景显影性质为中间水平。
△:背景显影性质为可用水平。
×:背景显影性质为不可用水平。
3-1调色剂飞散的评价
◎:调色剂飞散性质为优异水平。
○:调色剂飞散性质为良好水平。
□:调色剂飞散性质为中间水平。
△:调色剂飞散性质为可用水平。
×:调色剂飞散性质为不可用水平。
评价结果示于下表8中。
表8
由表8清楚的是,实施例1-31的调色剂具有低温定影性、耐热反印性和高温保存性的良好组合,并且可长期产生高品质图像。
如上所述,本公开内容的调色剂具有低温定影性、耐热反印性和保存稳定性的良好组合并且可长期产生高品质图像。此外,本公开内容的图像形成方法和装置、以及处理卡盒可长期产生高品质图像。
根据以上教导,本发明的额外改变和变型是可能的。因此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如本文中所具体描述之外的其它方式实践。

Claims (14)

1.调色剂,包含:
结晶聚酯树脂(A);和
非晶树脂(B),
其中所述调色剂包括可溶于四氢呋喃的组分和不溶于氯仿的组分,和
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
红外吸收性质:当将该调色剂在45℃下保存12小时,然后进行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时,结晶聚酯树脂(A)所特有的峰的高度(C)与非晶聚酯树脂(B)所特有的另一峰的高度(R)的比率(C/R)为0.03-0.55;
分子量分布性质:所述调色剂的可溶于四氢呋喃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获得的分子量分布曲线;以及
粘弹性性质:定义为损耗弹性模量(G”)与储能弹性模量(G’)的比率(G”/G’)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曲线在65℃-8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α下至少具有拐点或局部最大点,同时在75℃-9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β下具有局部最大点,其中在温度α下的损耗角正切的值为1.2-2.0,和在温度β下的损耗角正切的值为1.0-2.5,其中温度α低于温度β。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以基于该调色剂的重量的1-30重量%的量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分子量分布曲线的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15,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为通过包括如下的方法制备的粉碎调色剂:熔融和捏和至少包括所述结晶聚酯树脂(A)和所述非晶树脂(B)的调色剂组分,以制备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和粉碎该经捏和的调色剂组分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具有在90-130℃的温度范围内观察到吸热峰,并且该吸热峰的吸热能量为1-15J/g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性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非晶树脂(B)包括: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的非晶树脂(B-1);和另一非晶树脂(B-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非晶树脂(B)包括非晶树脂(B-1)和另一非晶树脂(B-2),且其中所述非晶树脂(B-1)具有比所述非晶树脂(B-2)的软化点高至少25℃的软化点(T1/2)。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非晶树脂(B-1)以基于该非晶树脂(B-1)的重量的5-40重量%的量包括不溶于氯仿的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6的调色剂,其中所述非晶树脂(B-2)的可溶于四氢呋喃的组分具有在1,000-10,000范围内存在主峰并且该主峰的半宽度不大于20,000的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进一步包括:脂肪酸酰胺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结晶聚酯树脂(A)在其主链中具有拥有下式(1)的酯键:
[-OCO-R-COO-(CH2)n-] (1),
其中R表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直链烃基团,和n为2-20的整数。
12.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在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和
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制备调色剂图像。
13.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
使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表面带电的带电器;
用光照射所述图像承载部件的带电表面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照射器;
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器;和
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的转印器。
14.处理卡盒,包括:
其上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部件;和
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器,
其中所述图像承载部件和所述显影器集成为单元以便能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
CN201410083215.4A 2013-03-07 2014-03-07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Active CN104035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5464 2013-03-07
JP2013045464A JP5892089B2 (ja) 2013-03-07 2013-03-07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296A CN104035296A (zh) 2014-09-10
CN104035296B true CN104035296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46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3215.4A Active CN104035296B (zh) 2013-03-07 2014-03-07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55840A1 (zh)
JP (1) JP5892089B2 (zh)
CN (1) CN1040352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5009B1 (en) 2014-01-17 2019-08-0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6442948B2 (ja) * 2014-09-19 2018-12-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98534B2 (ja) * 2014-09-26 2018-10-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332313B2 (ja) * 2015-03-26 2018-05-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黒色トナー
JP6168088B2 (ja) 2015-04-02 2017-07-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7003858A (ja)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キャリア及び現像剤
JPWO2017159288A1 (ja) * 2016-03-15 2019-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1322B2 (ja) 2016-03-17 2020-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6627965B2 (ja) 2016-03-17 2020-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剤用キャリア、二成分現像剤、補給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7062373B2 (ja) 2016-04-19 2022-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2018004968A (ja) * 2016-07-01 2018-01-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8977B2 (ja) * 2016-07-01 2020-03-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33371B2 (ja) * 2016-07-01 2020-07-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25277B2 (ja) * 2016-09-14 2021-0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825276B2 (ja) * 2016-09-14 2021-0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555232B2 (ja) 2016-11-24 2019-08-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7095943B2 (ja) 2017-03-14 2022-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JP6930237B2 (ja) * 2017-06-08 2021-09-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855997B2 (ja) 2017-10-17 2021-04-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144368A (ja) 2018-02-20 2019-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10884350B2 (en) * 2018-07-06 2021-01-0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toner accommodat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51303B2 (ja) * 2018-09-14 2022-10-1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286934B2 (ja) * 2018-09-26 2023-06-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11054757B2 (en) * 2018-09-27 2021-07-0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7183717B2 (ja) * 2018-11-09 2022-1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385087B (zh) * 2019-07-16 2021-06-15 邱越 一种含季铵盐的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JP7443709B2 (ja) * 2019-09-19 2024-03-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203A (zh) * 1997-08-21 1999-06-02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CN1834793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调色剂、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显影剂及成像装置
CN1834794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制备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0253B2 (ja) * 2000-02-10 2002-08-05 花王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EP1795971A4 (en) * 2004-09-30 2007-10-31 Tomoegawa Co Ltd ELECTROSTATICALLY CHARGED IMAGE DEVELOPMENT TO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506614B2 (ja) * 2005-03-15 2010-07-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
JP2006293285A (ja) * 2005-03-15 2006-10-26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その製造方法、静電潜像現像用現像剤、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267735A (ja) * 2005-03-24 2006-10-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46460B2 (ja) * 2007-11-08 2013-11-20 花王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9133937A (ja) * 2007-11-29 2009-06-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KR101261106B1 (ko) * 2008-02-25 2013-05-06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토너
JP5467505B2 (ja) * 2009-09-30 2014-04-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US8383311B2 (en) * 2009-10-08 2013-02-26 Xerox Corporation Emulsion aggregation toner composition
JP5553231B2 (ja) * 2010-09-08 2014-07-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プレミックス剤、剤収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83712A (ja) * 2010-09-13 2012-04-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2098697A (ja) * 2010-10-04 2012-05-24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2118504A (ja) * 2010-11-09 2012-06-21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2128405A (ja) * 2010-11-22 2012-07-05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128404A (ja) * 2010-11-22 2012-07-05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14329B (zh) * 2010-12-28 2016-08-10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KR101443549B1 (ko) * 2010-12-28 2014-09-22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토너
JP6032529B2 (ja) * 2011-05-25 2016-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3562799B (zh) * 2011-06-03 2016-08-31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
JP2013076997A (ja) * 2011-09-15 2013-04-25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280684B2 (ja) * 2012-01-31 2018-02-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9257B2 (ja) * 2012-02-01 2016-06-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190667A (ja) * 2012-03-14 2013-09-26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セット、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74882A (ja) * 2012-03-15 2014-04-24 Ricoh Co Ltd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3194140A (ja) * 2012-03-19 2013-09-30 Fuji Xerox Co Ltd トナー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91882B2 (ja) * 2012-03-19 2016-03-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ポリエステル樹脂、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49027B2 (ja) * 2012-03-23 2016-07-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910221B2 (ja) * 2012-03-23 2016-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8852838B2 (en) * 2012-03-26 2014-10-07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857834B2 (ja) * 2012-03-26 2016-0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260302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Hisashi Nakajima Toner for forming ima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1537B2 (ja) * 2012-03-29 2016-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203A (zh) * 1997-08-21 1999-06-02 佳能株式会社 色调剂和成像方法
CN1834793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调色剂、用于静电荷图像显影的显影剂及成像装置
CN1834794A (zh) * 2005-03-15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制备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92089B2 (ja) 2016-03-23
CN104035296A (zh) 2014-09-10
US20140255840A1 (en) 2014-09-11
JP2014174262A (ja) 2014-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5296B (zh) 调色剂和用其的图像形成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卡盒
CN108107692B (zh) 调色剂
CN104345589B (zh) 调色剂
US8728696B2 (en)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KR101489764B1 (ko) 토너, 화상 형성 방법 및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JP5482951B2 (ja) 静電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59298C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调色剂和显像剂
US9360783B2 (en)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CN106154780A (zh) 调色剂
CN103309185A (zh) 调色剂、成像设备、成像方法和处理盒
US20130260299A1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11260A (zh) 调色剂、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和调色剂存储单元
JP2012189929A (ja) 電子写真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3048897B (zh) 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的调色剂、制造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的调色剂的方法、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处理盒
CN106104388A (zh) 调色剂、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和处理卡盒
JP5821455B2 (ja) 電子写真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08065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568848B2 (en)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JP2007058117A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潜像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080003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8780287A (zh) 调色剂、调色剂容纳单元和图像形成设备
JP6358777B2 (ja) 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9128434A (ja)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22014B2 (ja)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7001549B2 (ja) トナー用結着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