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42181B - 打印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842181B
CN103842181B CN201280048974.6A CN201280048974A CN103842181B CN 103842181 B CN103842181 B CN 103842181B CN 201280048974 A CN201280048974 A CN 201280048974A CN 103842181 B CN103842181 B CN 1038421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closing arm
framework
pressing roller
prin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89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842181A (zh
Inventor
土屋雅广
森幸博
渡边寿美男
木原优
高畠秀斋
石川哲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Component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Component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230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9751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230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2609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2303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9751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262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691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844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751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Component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Component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842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842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842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35Structure of thermal heads
    • B41J2/3350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14Platen-shift mechanisms; Driving gear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12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pressure adjustment mechanisms, e.g. pressure-on-the pape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rmal heads
    • B41J2202/31Thermal printer with head or platen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Abstract

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具有框体背面部的框体;具有臂旋转轴,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该框体上的开闭臂;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开闭臂或所述框体上的按压辊;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按压辊之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相对于所述框体背面部的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施力的第1施力弹簧。

Description

打印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发行收据等的打印机广泛应用在商店等的电子登记薄,银行等的ATM(AutomatedTellerMachine),CD(Cashdispenser)等中。在用于发行这样的收据等的打印机中,对作为记录纸的感热纸进行搬送的同时,通过热敏头(thermalhead;打印机头)等在记录纸上进行印字(打字)等,并在对记录纸搬送了预定的长度后,由切刀将记录纸切断为预定的长度。
为此,这样的打印机装置是一种可使按压辊脱离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容易地使记录纸介于热敏头和按压(platen)辊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734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318260号公报(专利第35995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8-685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0-947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同时,就由热敏头等在记录纸上进行打字等的通常的打印机装置而言,为了在打字时使热敏头和按压辊的接触良好,其结构是一种将热敏头按压至设置了按压辊一侧的结构。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热敏打印机的结构,具有:施力单元,设置在锁臂部件上,用于赋予将按压辊的周面按压至线热敏头一侧的力;操作片,形成在锁臂上;按下单元,与该操作片卡合,用于抵抗施力单元所施加的力将该操作片按下;及按压辊脱离单元,用于对按压辊的旋转轴和锁臂部件的旋转轴支持部之间的卡合状态进行解除。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这样一种结构,即:在框体上设置了具有可对按压辊的轴承进行导向的形状的狭缝,通过利用了将热敏头压接至按压辊的加压弹簧的施力的锁臂,将按压辊的轴承按压至上述狭缝,以对按压辊进行支撑。这里,加压弹簧是以使支撑热敏头的顶部支持体和锁臂相互离开的方式进行施力的结构。
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这样的一种热敏打印机,具有:第1弹簧,配置在锁臂和热敏头之间,对按压辊沿朝向热敏头的方向进行施力;及第2弹簧,配置在热敏头和主体框体之间,对热敏头沿密着于按压辊的方向进行施力。
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将热敏头和按压部进行了单元化的热敏打印机,其是一种可对该按压部进行移动以使其从该热敏头离开的结构。通过使该按压部移动而使该按压部从该热敏头离开,可使记录纸在热敏头和按压部之间通过,进而形成装纸(set)时的记录纸通路。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这样的课题,即:线圈弹簧等的施力部件被设置在锁臂的背面支持板上,施力部件导致热敏头被按压至相对于锁臂的背面支持板的、设置了按压辊的一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框体,具有框体背面部;开闭臂,具有臂旋转轴,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所述框体支撑;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所述框体或所述开闭臂支撑;打印头,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按压辊之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第1施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向相对于所述框体背面部的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框体;开闭臂,具有臂旋转轴,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仅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所述框体支撑;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所述开闭臂或所述框体支撑;打印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扭转线圈弹簧,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盘卷,一端与所述开闭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打印头相接,对所述打印头朝向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按压。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框体;开闭臂,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所述框体支撑;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所述开闭臂或所述框体支撑;打印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板弹簧,与所述开闭臂相连,在所述按压辊被所述开闭臂或所述框体支撑时,对位于与该按压辊之间的所述打印头朝向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按压。
附图概述
[图1]对现有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2]对现有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10]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11]图9的局部扩大图。
[图12]图10的局部扩大图。
[图1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1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15]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1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2施力弹簧进行说明的图。
[图17]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2施力弹簧进行说明的图。
[图1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2施力弹簧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1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0]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框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21]图19的局部扩大图。
[图2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2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5]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7]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2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30]图28的局部扩大图。
[图31]图29的局部扩大图。
[图3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框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3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框体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图3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按压轴承、开闭臂、及框体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35]图34的局部扩大图。
[图3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按压轴承、开闭臂、及框体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37]图36的局部扩大图。
[图3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按压轴承、开闭臂、及框体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39]用于对框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40]用于对按压辊的取出(送出)进行说明的图。
[图41]用于对按压辊的取出进行说明的图。
[图42]用于对开闭臂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43]用于对开闭臂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44]用于对记录纸引导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45]用于对记录纸引导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46]用于对记录纸引导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47]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闭臂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闭臂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闭臂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50]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51]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5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5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5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55]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5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关进行说明的图。
[图57]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斜视图。
[图5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59]图58的局部扩大图。
[图60]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框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61]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进行说明的图。
[图6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取出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取出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取出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5]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按压辊的取出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6]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7]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8]用于对现有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69]用于对现有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0]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1]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4]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75]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76]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77]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78]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7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0]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1]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2]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3]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84]用于对实施方式的开闭臂的侧部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85]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6]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7]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8]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89]用于对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90]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91]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图92]对实施方式的其它打印机装置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根据对其实施方式进行示意的附图进行详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并对其说明进行了适当的省略。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施力部件被设置在开闭臂(锁臂)的背面支持板上的结构的打印机进行说明。
图1及图2是对施力部件被设置在开闭臂的背面支持板上的一般打印机的结构进行表示的侧面图。
图1所示的打印机装置900具有:带有散热片的热敏头910、按压辊920、开闭臂930、线圈弹簧950、及框体960。热敏头910、按压辊920、开闭臂930、及线圈弹簧950设置在框体960上。
按压辊920被开闭臂930支撑。开闭臂930上设置了背面支持板940,背面支持板940和热敏头910之间设置了线圈弹簧950。在打印机装置900中,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如箭头A1所示,介由热敏头910被施加至按压辊920。为此,热敏头910上被线圈弹簧950施加了朝向设置了按压辊920一侧的力。
接下来,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如箭头B1所示,介由按压辊920也被施加至开闭臂930。按压辊920是基于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被开闭臂930支撑的结构。
在打印机装置900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的情况下,使图中未示的记录纸介于热敏头910和按压辊920之间,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另外,如图2所示,例如在进行记录纸的设置时等,通过使开闭臂930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进行旋转,可取出(送出)按压辊920。
这里,由于背面支持板940安装在开闭臂930上,所以,背面支持板940也可相对于热敏头910进行移动。为此,在对按压辊920进行安装和拆卸时,背面支持板940和热敏头910之间所设置的线圈弹簧950发生收缩(压缩)。为此,线圈弹簧950上产生了较强的恢复力,该力作为应力介由散热片被较强地施加至热敏头910的背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及图2中,由一点划线对框体960的位置进行了表示。
(打印机装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
图3至图15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如图3至图12所示,具有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第1施力弹簧140、第2施力弹簧150(例如,参照图7)、框体160、马达170、及齿轮部180。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第1施力弹簧140、及第2施力弹簧150设置在框体160上。
图3及图4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的局部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3是从前方观察的斜视图,图4是从后方观察的斜视图。图5及图6是对取出了按压辊120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5是从前方观察的斜视图,图6是从后方观察的斜视图。图7及图8是对取出了马达170及齿轮部180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7是从前方观察的斜视图,图8是从后方观察的斜视图。图9及图10是对取出了按压辊120、马达170、及齿轮部180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9是从前方观察的斜视图,图10是从后方观察的斜视图。另外,图11是图9的局部扩大图,图12是图10的局部扩大图。
按压辊120具有按压轴承121。框体160具有框体侧面部161及框体背面部162(例如,参照图2)。
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开闭臂130及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支撑。马达170设置在框体160上。通过使马达170旋转,介由齿轮部180,可使按压辊120旋转。
打印机装置100还具有设置在热敏头110的背面上的、作为顶部支持板的散热片111。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被形成为面对散热片111。
第1施力弹簧140可为压缩线圈弹簧等的线圈弹簧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施力弹簧140设置在散热片111和框体背面部162之间。热敏头110介由散热片111被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朝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被按压。也就是说,第1施力弹簧140设置在框体160和热敏头110之间,第1施力弹簧140对热敏头110朝向按压辊120的方向进行施力。
开闭臂130具有臂旋转轴131、开闭臂背面部132、开闭臂侧面部133(参照图14)、及开闭臂操作部134。开闭臂130以可相对于框体16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框体侧面部161支撑。
第2施力弹簧150可为以开闭臂130的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盘卷的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等(参照图16)。
如图7、图9、及图11等所示,第2施力弹簧150安装在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并被设置为,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沿从设置了热敏头110的一侧离开的方向进行按压。具体而言,第2施力弹簧150的一个端部151与框体侧面部161相连,另一个端部152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的一部分相接。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上被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沿从设置了热敏头110的一侧离开的方向进行施力。第2施力弹簧15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图13是用于对开闭臂背面部132进行说明的斜视图,图14是对从图13中取出了马达170及框体160等的状态进行表示的斜视图,图15是从侧面观察的说明图。
开闭臂侧面部133被设置为,分别位于按压辊120的两端侧。
如图13至图15所示,就开闭臂130而言,其开闭臂侧面部133和开闭臂背面部132相连,是一体的结构,并被形成为“コ”字状的形状。开闭臂背面部132被形成为,按压辊120的延伸方向和热敏头110(图13等未图示)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为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开口部的结构,该开口部用于设置热敏头110或用于设置对热敏头110进行支撑的支持部。
开闭臂操作部134被设置为,进行使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操作。通过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按压,开闭臂操作部134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开闭臂130相对于框体160等进行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如图8、图10、图13、及图14所示,散热片111的两端设置了突起部111a。另外,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设置了开口部161a。散热片111通过突起部111a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所设置的开口部161a进行嵌合而被固定在框体160上。据此,散热片111及与散热片111相连的热敏头110可设置在预期的位置。
(第2施力弹簧)
接下来,对第2施力弹簧15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施力弹簧150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和开闭臂130相接,通过对开闭臂130朝框体160(的背面部162)的方向进行施力,对被开闭臂130支撑的按压辊120朝向热敏头110一侧进行按压。
图16及图17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施力弹簧150进行说明的图。在图16及图17中,为了进行说明,没有示出开闭臂侧面部133及框体侧面部161。
如图16所示,第2施力弹簧150是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等,具有一个端部(一端)151和另一个端部(另一端)152。第2施力弹簧150以臂旋转轴131的中心为大致中心的方式被盘卷在臂旋转轴131上。第2施力弹簧150的一个端部151与框体侧面部161(图16中未图示)相连。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施力弹簧150被固定在框体160上。另一方面,第2施力弹簧150的另一个端部152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相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2施力弹簧150的结构可与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图47至图49所示的结构相同。
这里,如后所述,例如,在取出按压辊120时,对开闭臂操作部134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按压后,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轴相对于框体160进行旋转。但是,第2施力弹簧150是对开闭臂130朝框体160的方向进行施力的结构。为此,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沿箭头A的方向进行施力。据此,一旦使沿箭头B的方向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了按压的、被施加在开闭臂130上的力撤销后,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沿箭头A的方向,力发生作用,返回原来的状态。
图17是对臂旋转轴131、第1施力弹簧140、及第2施力弹簧150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的图。
图17中,第1施力弹簧140对框体背面部162(参照图15,图17中未图示)进行施力的位置(第1施力弹簧140与框体背面部162相接的位置)由虚线a1(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线)表示。另外,第2施力弹簧150的另一个端部152与开闭臂背面部132相接触的位置由虚线a2(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线)表示。这里,臂旋转轴131至虚线a1的距离被形成为,小于臂旋转轴131至虚线a2的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施力弹簧150由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构成,但是,一般而言,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与压缩线圈弹簧等(第1施力弹簧140)相比,恢复力较弱。但是,藉由设计为这样的结构,可利用扭矩。
(开闭臂)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臂130进行说明。
图19及图21至图31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臂130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图。
如图19所示,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131c)进行旋转。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可进入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另外,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在离开臂旋转轴131最远的位置处设置了锁部136,该锁部136构成了开闭臂开口部135的缘部的一部分。
图20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60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图。
如图20所示,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设置了按压轴承121可进入的框体开口部163。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藉由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和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具体而言,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与框体侧面部161的框体开口部163的缘部相接。另外,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与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和锁部136相接。锁部136在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被框体160及开闭臂130支撑并旋转时,对按压轴承121进行支撑,以使按压辊120不会飞出。
图21是图19的局部扩大图。
如图19及图21所示,按压轴承121在对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和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进行连接的延长线L1上的接触部136a处与开闭臂开口部135的锁部136相接。开闭臂开口部135的锁部136被形成为,在接触部136a处,是以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为中心的圆弧K1的一部分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锁部136被形成为,进入至对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和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进行连接的延长线L1的上面,即,进入至该延长线L1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通过设计成这样的结构,可对按压轴承121进行更强的支撑。
图22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臂的其它例子进行表示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锁部136b被形成为,不超过对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和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进行连接的延长线L1,即,位于其下。即,锁部136也可被形成为,不会进入延长线L1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
图23及图24是用于对将按压辊120支撑至开闭臂13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23及图24所示,在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外侧的缘部上设置了在使按压轴承121进入开闭臂开口部135时与按压轴承121相接触的外侧接触部137。外侧接触部137具有第1外侧接触部137a和第2外侧接触部137b。
如图23所示,在使按压辊120沿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的作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进行进入的情况下,按压轴承121与第1外侧接触部137a接触。据此,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沿图中箭头B’的方向使开闭臂130转动,可使按压辊120进入开闭臂开口部135内。第1外侧接触部137a上设置了倾斜,以使在图23所示的截面图中,当按压轴承121被导入开闭臂开口部135内时,相对于与按压轴承121相接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内的面为锐角。
如图24所示,在使按压辊120沿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的作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进行进入的情况下,按压轴承121与第2外侧接触部137b接触。据此,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沿图中箭头C’的方向使开闭臂130转动,可使按压辊120进入开闭臂开口部135。在第2外侧接触部137b上设置了倾斜,以使在图24所示的截面图中,相对于第1外侧接触部137a为锐角。另外,第2外侧接触部137b的倾斜被设置为,相对于水平方向为锐角。据此,当按压辊120与第2外侧接触部137b接触时,会产生将开闭臂130向下方向进行按压的力。在此情况下,开闭臂操作部134如图24所示,可设置在下侧,以不在按压辊120的进入方向上产生障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7所示,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突起部138a,据此,当对开闭臂操作部134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以使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转动时,在所定的位置,可使该转动停止。具体而言,当使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转动时,通过框体160的框体底面部164和突起部138a的接触,可使开闭臂130的转动停止。据此,可防止开闭臂130进行过分的转动。
图28及图29是用于对将按压辊120从开闭臂130及框体160取出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28示出了按压开闭臂操作部134之前的状态,图2示出了按压了开闭臂操作部134之后的状态。图30是图28的局部扩大图,图31是图29的局部扩大图。图29所示的虚线表示图28所示的状态,图31所示的虚线表示图30所示的状态。
另外,如图28及图29所示,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按压辊送出部138b。按压辊送出部138b被设置在热敏头110和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之间。按压辊送出部138被构成为,在当对开闭臂操作部134沿箭头B的方向进行按压,以使开闭臂130相对于框体16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转动时,可将按压轴承121拉离热敏头110,并可将按压轴承121从开闭臂开口部135及框体开口部163中顺利地送出。
具体而言,通过按压开闭臂操作部134,按压辊送出部138b与按压轴承121接触,按压轴承121沿远离热敏头110的方向(图中的右方向)对按压轴承121进行推动。据此,按压轴承121沿着按压辊送出部138b从开闭臂开口部135及框体开口部163内被送至外面。为此,可容易地取出按压辊120。
(框体)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60进行说明。
图32至图4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60的结构的图。以下,也参照图20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如图32所示,在框体侧面部161设置了按压轴承121可进入的框体开口部163。
首先,参照图20对框体开口部163的形状进行说明。如图20所示,框体开口部163被形成为,在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的作用方向(图中的右方向)的垂线(即,经过了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的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设置了热敏头110的一侧,图中的左侧),具有与按压轴承121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形状。
此时,如图34及图35所示,在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按压轴承121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的框体开口部163接触。另一方面,在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的反对侧,按压轴承121并不是在框体160而是在锁部136的接触部136a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接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接触部136a原则上是个点。
图38是用于对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和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3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在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被形成为,位于比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还靠近按压轴承121的位置。也就是说,在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按压轴承121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相接。另一方面,在线L2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的相反侧,按压轴承121与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接触部136a接触。
图39是对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的形状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39所示,在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上,在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设置了上侧开口缘部163b(第1开口缘部的一个例子),在与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对按压轴承121进行夹持的反对侧,设置了下侧开口缘部163c(第2开口缘部的一个例子)。
上侧开口缘部163b被形成为,位于线L2和与线L2大致平行的、在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与按压轴承121相接的线L3之间。上侧开口缘部163b可为从按压轴承121上突出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开口缘部163b如图39所示,可为沿与线L2大致平行地进行延伸的结构。
下侧开口缘部163c被形成为,位于“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的作用方向大致平行并与按压轴承121相接(相切)的”线L4和“与对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和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进行连接的延长线L1平行并在设置了臂旋转轴131的一侧与按压轴承121相接(相切)的”线L5之间。
图40及图41是用于对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和开闭臂130的开闭臂开口部135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图。
图40示出的是,通过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和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对按压辊120进行了支撑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的上侧开口缘部163b和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前端部136b的间隔P1被构成为,小于按压轴承121的直径D(P1<D)。据此,按压轴承121可被框体160及开闭臂130支撑。
图41示出的是,对开闭臂操作部134往下按压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就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的上侧开口缘部163b和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前端部136b的间隔P2而言,其大于按压轴承121的直径D,这样,可取出按压辊12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1中,为了进行说明,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一部分的结构(按压辊送出部138b等)的记载进行了省略。在图40及图41中,虚线表示的是,对按压轴承121进行取出时的按压轴承121的轨迹。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子进行说明。
图18是对本实施方式的第2施力弹簧250的其它例子进行示意的图。这里,开闭臂130的配置位置不同,为此,第2施力弹簧250的结构也与参照图16及图17所说明的结构不同。
如图18所示,在该例中,开闭臂130的臂旋转轴231被设置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上方部(图中的上侧)。第2施力弹簧250大致以臂旋转轴231为中心进行盘卷。第2施力弹簧250的一个端部251与图18中未图示的框体侧面部161相连,另一个端部252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接触。
图25及图26是用于对在图18所示的结构的打印机装置100中,将按压辊120支撑至开闭臂13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此时,将按压辊120支撑至开闭臂130时的动作也可为,与图23及图24所示的结构相同。图25示出的是,使按压辊120沿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的作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进行进入时的动作。图26示出的是,使按压辊120沿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力作用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进行进入时的动作。
图33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60的其它例子进行表示的图。
如图33所示,框体开口部163可形成为,具有比按压轴承121的外径大若干的直径。
此时,如图36及图37所示,按压轴承121在线L2与框体开口部163的缘部相交差的近傍(附近)的接触点163a处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接触。另外,按压轴承121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在与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140的一侧的反对侧,在对臂旋转轴131的中心131c和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进行连接的延长线L1上,与锁部136的接触部136a接触。
(开闭臂的位置检测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如图42及图43所示,可为还具有对开闭臂130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传感器310的结构。
图42示出了通过开闭臂130和框体160对按压辊120进行了支撑的状态。此时,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与框体的框体背面部162大致相接。传感器310被构成为,可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与框体的框体背面部162相接的状态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在图42所示的状态下,传感器310被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按压,变为ON状态。
打印机装置100也可为,包含对是否存在记录纸进行检测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图种未示)的结构。在图42所示的状态下,在由记录纸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了记录纸的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对记录纸进行正常的打字等的控制。另一方面,在记录纸检测传感器没有检测到记录纸的情况下,进行不实施打字等的动作的控制。
图43示出了,开闭臂操作部134被按下,按压辊120被取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和传感器310之间分离,变为OFF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不实施打字等的动作的控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里没有图示,但是,打印机装置100还可为,包含“根据传感器310或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可进行打字等动作的控制的控制部”的结构。
(记录纸引导部)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如图44及图45所示,可为在框体底面部164上设置了记录纸引导部190的结构。在记录纸引导部190的两侧以沿热敏头110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了导入部191。导入部191以位于记录纸(图中未示)两侧的方式被设置。这样,通过设置导入部191,可将记录纸(图中未示)顺利地送至设置了热敏头110的一侧。
记录纸引导部190如图46所示,可为设置了用于对热敏头110或散热片111进行支撑的支持部192的结构。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可知,可为在对按压辊进行拆卸和安装时不会对热敏头施加较强应力的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耐久性还可以延长寿命,另外,还可以提高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第1施力弹簧140设置在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和热敏头110之间,热敏头110朝向相对于框体背面部162的按压辊120的方向被施力。为此,在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或安装时,尽管使开闭臂130转动,但是第1施力弹簧140也不会受到开闭臂130的影响,所以,第1施力弹簧140基本上不发生伸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设置了对开闭臂130朝向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的方向进行施力的第2施力弹簧1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由开闭臂130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和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来进行支撑,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变为按压辊120朝向热敏头110的方向被施力的结构。为此,在热敏头110和按压辊120之间可保持良好的接触。
另外,在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和安装时,当使开闭臂130转动时,变成了使开闭臂130转动以抵抗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以将按压辊120从热敏头110拉离的结构。
为此,在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和安装时,热敏头110上不会被施加较强的应力,这样,可以防止热敏头110发生变形,产生破坏等。所以,可以得到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打印机装置。
另外,通过使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及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可以对按压辊120进行确实的支撑。
另外,通过设置第2施力弹簧150,即使在开闭臂130相对于框体160被旋转的情况下,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也可将开闭臂130沿返回方向返回原来的状态。
(第2实施方式)
(打印机装置)
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
图47至图51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的结构进行表示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装置100A具有与参照图1至图12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类似的结构。但是,图47至图51中示出的是,与参照图1至图12所说明的结构的方向为左右相反的结构。
(开闭臂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中,对进行按压辊120的拆卸和安装时的开闭臂1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7至图49是用于对打印机装置100A的开闭臂130及框体16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侧面图。
图47示出的是设置了按压辊120的状态(第1状态)。图48示出了在对按压辊120进行取出时,开闭臂130相对于框体160进行了最大旋转的状态(第2状态)。图49示出了按压辊120被取出后的中立状态(第3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被构成为,相对于框体160的开闭臂130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图47至图49所示的第1状态、第2状态及第3的状态。
图47所示的第1状态是设置了按压辊120的状态,热敏头110介由散热片111,被设置在散热片111和框体背面部162之间的第1施力弹簧140朝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按压。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按压辊120设置在预定的位置,按压辊120可对热敏头110进行按压,介由设置在热敏头110背面的散热片111,可沿使第1施力弹簧140进行压缩的方向进行施力。在此状态下,可在热敏头110和按压辊120之间设置图中未示的记录纸,以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状态下,框体背面部162和开闭臂背面部132大致相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为散热片111的两端设置了突起部111a的结构。另外,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开口部139,设置在散热片111两端的突起部111a可进入该开口部139。在图47所示的第1状态下,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开口部139并没有与散热片111的突起部111a相卡合,在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开口部139,散热片111的突起部111a和开闭臂侧面部133之间具有空间(Space)。
图48所示的第2状态是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和安装时,开闭臂130相对于框体160进行了最大转动的状态。具体而言,通过对开闭臂操作部134使用基于人手等的外力进行按下,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相对于框体160等进行转动,可对按压辊120进行取出。
第2施力弹簧150与第1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同样,可为以开闭臂130的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盘卷的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等。
在第2状态下,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130朝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的方向被施力。但是,由于抵抗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操作部134被按压,所以,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从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离开。另外,随着开闭臂130的移动,按压辊120也从热敏头110及散热片111离开。为此,藉由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热敏头110及散热片111被按压至按压辊120一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施力弹簧140设置在框体160和散热片111之间,所以,开闭臂130尽管进行了移动,也基本不发生伸缩。
另外,在第2状态下,开闭臂130的突起部138a和框体160的框体底面部164相接触,开闭臂130停止于预定的位置。
图49所示的第3状态是按压辊120被取出,开闭臂操作部134上没有被施力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散热片111藉由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朝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被按压。另外,因为开闭臂操作部134上没有被施力,所以,开闭臂130上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被施加了返回设置了按压辊120的状态的位置(图47所示的位置)的力。在此状态下,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开口部139(第1卡合部)和散热片111的突起部111a(第2卡合部)相卡合(接触),变为散热片111和开闭臂130互相按压的结构,并维持这种状态。该状态是开闭臂130从第2状态移行至第1状态之间的状态,是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和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保持了平衡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状态记载为中立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有设置按压辊120的状态下,并且在开闭臂操作部134上没有施力的状态下,总是为图49所示的中立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各状态下的开闭臂130的相对于框体160的位置进行检测,可容易地进行是否对记录纸(图中未示)实施打字等动作的判断。即,在检测出是图47所示的第1状态的情况下,如果存在记录纸(图中未示),则实施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的动作。另外,在检测出是图48及图49所示的第2或第3状态的情况下,则不实施对记录纸进行打印字等的动作。
(按压辊的设置方法)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的按压辊120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中,在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设置了框体开口部163。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开闭臂开口部135。通过使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进入框体开口部163及开闭臂开口部135内,藉由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和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可对按压辊120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进行支撑。
在使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进入时,按压轴承121与作为开闭臂开口部135的缘部的锁部136相接触,同时,进入框体开口部163及开闭臂开口部135内。据此,第1施力弹簧140上朝第1施力弹簧140的压缩方向被施力。
接下来,如图51所示,通过再使按压轴承121进入框体开口部163及开闭臂开口部135内,第1施力弹簧140上继续朝第1施力弹簧140的压缩方向被施力。同时,散热片111及热敏头110朝接近框体背面部162的方向移动。通过散热片111的移动,设置在散热片111两端的突起部111a也在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开口部139内朝接近框体背面部162的方向移动。同时,由于介由散热片111朝远离框体背面部162的方向被施加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的力消失了,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转动。之后,通过使按压轴承121完全进入框体开口部163及开闭臂开口部135内,按压轴承121被开闭臂130的锁部136所抑制,按压辊120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状态即为上述的第1状态。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中可进行按压辊120的设置。
(开关)
接下来,对是否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的动作的控制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中,设置了作为用于对是否对记录纸实施打字等动作进行控制的检测部的开关。具体而言,如图52至图5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中设置了开关200。开关200具有开关主体部201和开关可动部202。
另外,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内侧设置了凸部233(图54等)。开关200被构成为,在开闭臂130的位置关系变为相对于框体160的第2状态(参照图48)或第3状态(参照图49)时,其开关可动部202被按压至开闭臂130的凸部233,在开闭臂130的位置关系变为相对于框体160的第1状态(参照图47)时,变为其开关可动部202不被按压至开闭臂130的凸部233的状态。另外,开关200被构成为,在开关可动部202被按压至开闭臂130的凸部233时,输出信号,以不进行针对记录纸的打字等。
图54示出了图48所示的第2状态,在此状态下,开关可动部202被设置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内侧的凸部233所按压(On状态)。因为该状态是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或安装的动作的状态,所以,被进行不向记录纸实施打字等的控制。
图55示出了图49所示的第3状态,在此状态下,也如图54所示的那样,开关可动部202被设置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内侧的凸部233所按压(On状态)。因为该状态没有设置按压辊120,所以,被进行不向记录纸实施打字等的控制。
图56示出了图47所示的第1状态,在此状态下,开关可动部202不被设置在开闭臂130的开闭臂侧面部133的内侧的凸部233所按压(Off状态)。在状态下,因为按压辊120被设置在预定的位置,所以,在存在记录纸的情况下,被进行向记录纸实施打字等的控制。
向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控制由图中未示的控制部执行,即,根据上述开关200的状态、即、On状态或Off状态,来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可为,还包含对记录纸的存在进行检测的记录纸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的结构。另外,这里尽管没有图示,打印机装置100还可为,包含根据开关200或记录纸检测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对打字等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为在对按压辊进行拆卸或安装时不会对热敏头施加较强应力的结构,这样,不仅可提高耐久性而且还可以延长寿命,另外,还可以提高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A可知,藉由开闭臂的位置,可进行是否实施打字等动作的判断。
(第3实施方式)
(打印机装置)
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装置100B也与具有参照图1至图12所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类似的结构。
图57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的结构的一个例子进行示意的斜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如图57所示,具有: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第1施力弹簧140、第2施力弹簧150、框体160、马达170、及齿轮部180。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第1施力弹簧140及第2施力弹簧150设置在框体160上。
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中,为按压辊120通过第1施力弹簧140被施力而被支撑在框体160上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施力弹簧140使用线圈弹簧等。第2施力弹簧150使用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等。
按压辊120具有按压轴承121。框体160具有框体侧面部161及框体背面部162。
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通过使马达170旋转,介由齿轮部180,可使按压辊120旋转。
打印机装置100B包含设置在热敏头110的背面的、作为顶部支持板的散热片111。框体160具有与散热片111对向设置的框体背面部162。在散热片111和框体背面部162之间设置有线圈弹簧等的第1施力弹簧140。热敏头110藉由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介由散热片111,朝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被按压。
开闭臂130具有臂旋转轴131。开闭臂130以相对于框体16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在框体侧面部16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所述的同样地,在开闭臂130和框体160之间设置有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等的第2施力弹簧150。具体而言,这里尽管没有图示,然而,第2施力弹簧150的一个端部与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相连,另一个端部与开闭臂130的开闭臂背面部132相接。开闭臂130藉由对开闭臂操作部134向下进行按压,能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使其转动,通过使施加至开闭臂操作部134上的力解除,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操作部134向上升起,开闭臂130可沿原来的方向返回。
(框体)
接下来,根据图58至图60,对框体160进行说明。图58是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的侧面图,图59是图58的局部扩大图,图60是框体160的侧面图。
在框体160的框体侧面部161上,为了对按压辊120进行支撑,设置了可使按压轴承121进入的框体开口部163。框体开口部163被形成为U字状,框体开口部163的入口部分处形成了第1导入部165和第2导入部166,以可使按压轴承121导入框体开口部163内。第1导入部165被形成为比第2导入部166还往热敏头110(散热片111)的一侧,第1导入部165被形成为比第2导入部166还长。
第1导入部165上的沿着形成了框体开口部163的直线状的缘部165a的直线L6、和、第2导入部166上的沿着形成了框体开口部163的直线状的缘部166a的直线L7被形成为大致平行。
另外,直线L6及直线L7的延伸方向被形成为,与箭头A2所示的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大致垂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中,散热片111及热敏头110藉由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朝按压辊120的方向被施力。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与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的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相接而被支撑。所以,直线L7是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和按压轴承121的接触点处的切线。
框体开口部163的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被形成在与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平行且经过了按压轴承121的中心121c的直线L8上、或者、比直线L8还往图中的上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中,第2导入部166的与直线L7相重合的直线状的缘部166a的长度被形成为大约0.2mm。
(开闭臂)
接下来,根据图58、图59、及图61对开闭臂130进行说明。图61是开闭臂130的侧面图。
开闭臂130还包含开闭臂背面部132、开闭臂侧面部133、及开闭臂操作部134。
开闭臂130通过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按下等,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旋转而进行转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设置了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可进入的开闭臂开口部135。另外,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在离臂旋转轴131最远的位置,形成了构成开闭臂开口部135的缘部的一部分的锁部136。另外,在开闭臂侧面部133上,介由开闭臂开口部135,在与锁部136的相反侧,设置了如后所述那样地在对按压辊120进行取出时可对按压轴承121向外进行按压的按压辊送出部138b。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被沿箭头A2的方向发生作用的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所按压。另外,按压轴承121沿箭头B2的方向对框体160进行按压。所以,按压轴承121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框体160上。即,按压轴承121为进入了开闭臂开口部135内的状态,并在箭头A2所示的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上,被支撑在框体160上。按压轴承121在中心121c的下方,在箭头B2所示的方向上,不与开闭臂130接触。也就是说,按压轴承121的重力不会作用在开闭臂130上,可为按压轴承121不被开闭臂130所支撑的结构。
按压轴承121与开闭臂130的锁部136和接触部136a相接,其目的在于,因为按压轴承121在框体开口部163内存在着沿图中的上下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所以需要对该移动进行抑制。也就是说,并不是沿着箭头A2所示的第1施力弹簧140的恢复力的作用方向对按压轴承121进行支撑,而是对沿着与箭头A2所示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所生成的按压辊120的移动进行抑制。
(按压辊120的取出)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的按压辊120的送出方法参照图62至图65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中,在对按压辊120进行送出时,如图57等所示,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按下。通过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按下,从图59所示的状态变为图62所示的状态。在图62所示的状态下,因为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相接,所以,按压轴承121不能被送出至框体开口部163的外部。
接下来,通过继续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按下,变为图63所示的状态,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接触分离,按压轴承121变为可从框体开口部163被送出至外部的状态。此时,开闭臂130的按压辊送出部138b与按压轴承121相接,藉由按压辊送出部138b对按压轴承121进行按压,可将其从框体开口部163送出至外部。
在从图62所示的状态变为图63所示的状态时,按压轴承121与开闭臂130相接(相切)的接点(切线)和按压轴承121与框体开口部163相接(相切)的接点(切线)所成的角度从α1变为α2(α1>α2)。
之后,当施加至开闭臂操作部134的力被解除后,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130上沿返回原来的方向,力发生作用,变为图64所示的状态。被送出至框体开口部163外部的按压轴承121被移动至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上侧。
之后,再藉由第2施力弹簧150的恢复力,开闭臂130返回原处,变为图65所示的状态,按压轴承121在开闭臂130的锁部136的上部移动并被托起。
据此,可从框体开口部163送出按压轴承121,取出按压辊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为在对按压辊进行拆卸和安装时不会对热敏头施加较强应力的结构,这样,不仅可提高耐久性而且还可以延长寿命,另外,还可以提高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B可知,为在对按压辊120进行旋转时按压辊120被框体160支撑的结构。据此,按压辊120进行旋转时,不会对开闭臂130施力,所以,可防止开闭臂130的发生变形、位置偏移等。为此,可防止打印机的耐久性的降低,可将按压辊120保持在预期的位置,并可防止打字品位等的下降。
另外,通过在开闭臂130上设置按压辊送出部138b,可顺利地在使开闭臂130转动时送出按压辊120。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臂的形状与第3实施方式不同。
图6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臂230的结构的图。
如图6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是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230与锁部136的接触部136a和比接触部136a还往开闭臂开口部135的内部的接触部230a处进行接触的结构。这样,通过使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130在接触部230a处相接触,可提高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130相接触的接触部136a的位置精度。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和开闭臂230在接触部136a和接触部230a这2点处进行接触,因为可将从接触部230a至接触部136a的长度设为一定,所以,可提高接触部136a的位置精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按压辊120的旋转方向相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按压辊120旋转,以使与框体160的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相接的部分向下方向进行移动,即,向框体开口部163的内侧进行移动。具体而言,如图67中的箭头所示,使按压辊12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就是说,使按压辊120沿与锁部136的前端对向(相对)的方向旋转。
这样,通过使按压辊120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藉由与热敏头110介由记录纸相接的部分的摩擦力,在与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相接的按压轴承121上,力向下侧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在按压轴承121上,由于沿向框体开口部163的内部移动的方向,力发生了作用,可防止按压辊120飞出。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中,在进行打字等时,在使按压辊120旋转了的情况下,可防止按压轴承121飞出至框体开口部163的外面。
如果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则在图67中,在使按压辊12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了的情况下,在与第2导入部166的缘部166a相接的按压轴承121上,力向上侧发生作用。为此,在按压轴承121上,沿向框体开口部163的外部进行移动的方向,力发生作用,据此,按压辊120可能会飞出。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67中,通过使按压辊120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在按压轴承121上,沿向框体开口部163的内部进行移动的方向,力发生作用,在进行打字时,可防止按压轴承121飞出至框体开口部163的外部。
为此,如图67所示,存在着设置了用于使按压辊120的旋转方向反转的齿轮部370等的情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
(第6实施方式)
首先,对使用了与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及图2所述的同样的、具有开闭臂的背面支持板的结构的热敏头的打印机进行说明。参照图68及图69,对送出按压辊920时热敏头910及按压辊920上所加的力进行说明。
如图68所示,热敏打印机等的打印机装置900具有: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910、按压辊920、开闭臂930、线圈弹簧950、对记录纸(图中未示)进行导向的记录纸引导部980、及对记录纸进行搬送的马达970等。开闭臂930具有背面支持板940及操作部932等,按压辊920的按压轴承921被开闭臂930所支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热敏头910上设置了散热片。
背面支持板940和热敏头910之间设置了线圈弹簧950,藉由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热敏头910相对于背面支持板940向设置了按压辊920的一侧被按压。具体而言,热敏头910介由安装在热敏头910上的散热片被线圈弹簧950进行按压。开闭臂930在以臂旋转轴933为中心可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框体960(Frame)上,通过对操作部932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开闭臂930以臂旋转轴933为中心进行旋转,可为图69所示的状态。这样,藉由对按压辊920的按压轴承921进行支撑的开闭臂930以臂旋转轴933为中心进行旋转,可送出按压辊920。
背面支持板940形成在开闭臂930上,所以,在对按压辊920进行送出时,开闭臂930以臂旋转轴933为中心进行旋转后,背面支持板940也向设置了热敏头910的一侧移动。据此,线圈弹簧950发生收缩,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变强。这样,线圈弹簧950的恢复力变强后,对热敏头910所施加的力变大,同样地,对被送出之前的按压辊920所施加的力也变大。通过将这样的较大的力施加在热敏头910和按压辊920上,热敏头910和按压辊920的形状会发生变形,寿命会缩短,并会发生破损等。
(打印机装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C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C如图70所示,具有: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线圈弹簧142、框体160、对记录纸(图中未示)进行引导的记录纸引导部190、及对记录纸进行搬送的马达170等。开闭臂130具有开闭臂操作部134等,藉由框体160及开闭臂130,对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进行支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敏头110上安装了散热片。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敏头110包含安装了热敏头及散热片的结构的热敏头。
框体160上设置了框体背面支持板171,在框体背面支持板171和热敏头110之间设置了线圈弹簧142。即,线圈弹簧142的一个端部与框体背面支持板171相连,另一个端部与热敏头110相接。为此,藉由线圈弹簧142的恢复力,热敏头11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被按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敏头110介由安装在热敏头上的散热片被线圈弹簧142所按压。
开闭臂130在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可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框体160(Frame)上,通过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臂操作部134沿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按压,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可为图71所示的状态。这样,藉由对按压辊120的按压轴承121进行了支撑的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可送出按压辊12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中,取代线圈弹簧142,可以使用板弹簧等其他弹簧。另外,还在框体160上设置了图中未示的部件,以在按压辊120被送出了的状态下,使热敏头110停留在预定的位置。
框体背面支持板171形成在框体160上,所以,对按压辊120进行送出时,即使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了旋转,也不会移动。所以,在对按压辊120进行送出时,线圈弹簧142也基本不会发生收缩,这样,施加在热敏头110上的力基本上不发生变化。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按压辊120进行送出时,藉由线圈弹簧142的恢复力,热敏头110的位置仅可移动一点点,所以,线圈弹簧142施加至热敏头110的力基本不发生变化。为此,热敏头110和按压辊120上都不会被施加较大的应力,不会发生形状等的变形,这样,寿命较长,还可以防止发生破损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臂130和记录纸引导部190为一体形成的,在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时,记录纸引导部190也一体地进行动作(移动)。这样的开闭臂130和记录纸引导部190可通过压力加工等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也可先由分离的部件来分别地形成开闭臂130和记录纸引导部190,然后对它们进行接合等。例如,针对开闭臂130,可采用压力加工方式来形成,而针对记录纸引导部190,可采用模成型方式来形成,然后,对它们进行结合;或者,在对开闭臂130采用压力加工方式形成后,在对记录纸引导部190进行模成型时,采用插入(Insert)成型来对它们进行结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所送出的按压辊120再次进行安装的情况下,可沿与图70所示的箭头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开闭臂操作部134进行施力,以使开闭臂130到达图70所示的位置。据此,可再次对按压辊120进行安装。
(第7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设置了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进行检知(检测)的传感器的结构。根据图72及图73,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D具有第1光学式传感器281和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
第1光学式传感器281及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是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第1光学式传感器281设置在记录纸引导部190的内侧,通过从设置在记录纸引导部190上的开口部(图中未示)向设置了记录纸210的一侧进行光的照射,可对记录纸210的有无进行检测。
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设置在记录纸引导部190的外侧,通过沿与图72及图73的纸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即、向设置了开闭臂130的一侧进行光的照射,可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如图72所示,在开闭臂130关闭了的状态下,从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发射的光在开闭臂130处被反射,该反射光可被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所检测。据此,可对开闭臂130的关闭了的状态进行检测。另外,如图73所示,在开闭臂130打开了的状态下,从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发射的光不被开闭臂130所反射,而进行直进,这样,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就检测不到反射光。据此,可对开闭臂130的打开了的状态进行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中,开闭臂130和记录纸引导部190是一体形成的,所以,在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中,通过向图72及图73的纸面的右侧、即、设置了记录纸引导部190的一侧进行光的照射,可对记录纸引导部190的有无进行检测,进而可对开闭臂130的开闭进行检测。具体而言,在开闭臂130关闭了的状态下,从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发射的光在记录纸引导部190处被反射,该反射光可在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中被检测。因此,因为检测到了记录纸引导部190,所以,可检测出开闭臂130为关闭了的状态。另外,在开闭臂130为打开了的状态下,因为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发射的光在记录纸引导部190处不被反射而进行直进,所以,在第2光学式传感器282中检测不到反射光。因此,因为检测不到记录纸引导部190,所以,可检测出开闭臂130为打开了的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
(第8的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E如图74所示,被形成为,在记录纸引导部190的下部设置弹簧390(第3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以对记录纸引导部19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施力。这样,通过设计为对记录纸引导部19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施力的结构,即使在记录纸引导部190和按压辊120之间,也可以对记录纸210进行夹持,进而可提高记录纸210的搬送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弹簧390,然而,只要是可对记录纸引导部19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可以使用其它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装置100E如图75所示,还可为这样的结构,即:将与按压辊120相接的压轮(pinchroller)391设置在记录纸引导部190的近傍,并设置弹簧392,以对压轮391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施力。据此,可防止记录纸210和记录纸引导部190等的摩擦,不仅可以提高记录纸210的搬送力,而且还可以顺利地对记录纸210进行搬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6实施方式或第7实施方式同样。
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中,第1施力弹簧140设置在框体160的框体背面部162和热敏头110之间,热敏头110在相对于框体背面部162的按压辊120的方向上被施力。为此,在对按压辊120进行拆卸和安装时即使使开闭臂130转动,第1施力弹簧140也不会受到开闭臂130的影响,所以,第1施力弹簧140基本上不发生伸缩。
据此,在藉由热敏头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的打印机装置中,通过提高热敏头和按压辊的寿命,可提高可靠性。另外,可提供能稳定地对开闭臂的开闭进行正确检测的打印机装置
(第9实施方式)
(打印机装置)
接下来,对第9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进行说明。
图76至图79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F的结构进行示意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打机装置100F如图76所示,具有:作为打印头的热敏头110、按压辊120、开闭臂130、及扭转线圈弹簧(扭矩弹簧)156。如图77所示,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相对于框体160进行旋转。
扭转线圈弹簧156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盘卷,并被设置为,一个端部156a与开闭臂130的侧面(开闭臂侧面部)相连并被固定,另一个端部156b与热敏头110的背面相接,以对热敏头110朝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按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辊120可通过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沿箭头D2所示的方向进行旋转而被送出。
在框体160上设置了对按压辊120进行支撑的框体开口部163,这样,即使使开闭臂130进行动作,按压辊120也可被支撑在框体160的框体开口部163。之后,可沿箭头D1所示的方向送出按压辊12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敏头110上设置了散热片等,这样,热敏头110可为包含设置了这样的散热片的热敏头。
如图78所示,扭转线圈弹簧156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被盘卷,扭转线圈弹簧156的支点157位于开闭臂130的下部。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F中,扭转线圈弹簧156的一个端部156a与开闭臂130相接而被固定,在扭转线圈弹簧156的另一个端部156b处,从热敏头110的背面,将热敏头11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按压。为此,在图79中,可不需要由虚线所示那样的背面支持板941。为此,可减少部品的数量及制造的工序数,可低成本地制造打印机装置,另外,还可使打印机装置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F的热敏头110及扭转线圈弹簧156示于图80中。图80的(a)是斜视图,图80的(b)是对扭转线圈弹簧156的配置进行示意的模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扭转线圈弹簧156分别设置在与按压辊120大致平行而设置的轴174的两端的近傍(附近)。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轴174安装在开闭臂130上,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进行旋转。扭转线圈弹簧156以覆盖轴174的外侧的方式进行盘卷。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扭转线圈弹簧156在开闭臂130进行旋转以送出按压辊120的情况下,具有使开闭臂130复归至原位置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100F如图81所示,可为设置了具有将2个扭转线圈弹簧进行了一体化的结构的扭转线圈弹簧部158的打印机装置。图81的(a)是斜视图,图81的(b)是对扭转线圈弹簧部158的配置进行示意的模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开闭臂130以臂旋转轴131为中心沿箭头D2的方向进行旋转,可将按压辊120从开闭臂130送出。此时,如图82所示,可为,沿对热敏头110进行加压的方向,使开闭臂130进行旋转并使其进行动作的结构。另外,如图83所示,也可为,沿对热敏头110上所施加的力进行解除的方向,使开闭臂130进行旋转并使其进行动作的结构。
另外,如图84的(a)所示,也可为,在开闭臂130的侧部上设置了作为用于使开闭臂130进行动作的操作部的弯曲部131a的结构。另外,如图84的(b)所示,也可为,在开闭臂130的下部设置了用于使开闭臂130进行动作的弯曲部131b的结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84的(c)示出了没有设置弯曲部的开闭臂130。
(第10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10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取代第9实施方式的扭转线圈弹簧而使用了板弹簧的结构的打印机装置。
图85是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的开闭臂130及板弹簧进行示意的图。
对本实施方式根据图85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机装置不包含第9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扭转线圈弹簧156,取代之,包含与开闭臂130相连的板弹簧270。板弹簧270被设置为,与热敏头110的背面相接,以将热敏头110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按压。这样,通过使用板弹簧270,可进一步减少部品的点数,并且,可从热敏头110的背面将热敏头110更均匀地向设置了按压辊120的一侧进行按压。
图86是表示对开闭臂和板弹簧由相同材料进行一体形成的结构的图。
如图86所示,开闭臂和板弹簧可由相同并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一体形成。据此,可进一步减少部品的点数。这样的、具有开闭臂部283和作为弹簧部285的板弹簧为一体形成的结构的弹簧的开闭臂280例如可通过对金属板等进行加工的方式来形成。具体而言,弹簧部285可通过与按压辊12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对金属板等进行弯折的方式而形成,开闭臂部283可通过与按压辊120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地对金属板等进行弯折的方式而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为使用了图87所示那样的结构的、具有开闭臂部283a和弹簧部285a一体形成的结构的弹簧的开闭臂280a的打印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地,开闭臂280a和弹簧部285a由相同并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一体形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9实施方式同样。
(第11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1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对热敏头110进行加压的弹簧和使开闭臂130复归的弹簧相分离的结构的打印机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装置如图88及图89所示,包含在轴174的两端所设置的2个扭转线圈弹簧350。扭转线圈弹簧350具有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51及对热敏头进行按压的顶部按压弹簧部352。另外,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51和顶部按压弹簧部352通过连接部353连接,连接部353与开闭臂130的底面连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51的端部与开闭臂130的侧面连接。据此,使开闭臂130复归的功能和对热敏头110进行按压的功能可分别独立。即,可使各功能分离至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51和顶部按压弹簧部35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接部353也可为与框体160的底面连接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如图90所示,可为设置了对2个扭转线圈弹簧350由连接部355连接并使其一体化的结构的弹簧部360的打印机装置。如图91所示,也可为仅在轴174的一侧设置了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51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如图92所示,可使用板弹簧以取代扭转线圈弹簧。在这种情况下,板弹簧部380由基于板弹簧的开闭臂复归弹簧部381和基于板弹簧的顶部按压弹簧部382来形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外的内容与第9或第10实施方式同样。
根据本实施方式,就由热敏头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等的打印机装置而言,可提供低成本、小型化的打印机装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也包含以下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以相对于框体以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的开闭臂;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开闭臂相接而被支撑的按压辊;设置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所述按压辊的一侧进行加压的第1施力弹簧;及、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开闭臂相接,使所述按压辊朝所述打印头的一侧进行转动的第2施力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1施力弹簧为线圈弹簧,所述第2施力弹簧为扭转线圈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2施力弹簧的一个端部与所述框体相连,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开闭臂相接,所述臂旋转轴至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距离为,小于所述臂旋转轴至所述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第2施力弹簧与所述开闭臂相接的位置的距离。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可使所述按压辊的按压轴承进入的开闭臂开口部,所述框体上设置了可使所述按压轴承进入的框体开口部,所述按压轴承和所述开闭臂在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接触部处相接触,所述接触部存在于,相对于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经过了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的相反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可使所述按压辊的按压轴承进入的开闭臂开口部,所述框体上设置了可使所述按压轴承进入的框体开口部,所述按压轴承和所述开闭臂在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接触部处相接触,所述接触部存在于,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上。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接触部被形成为,以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的一部分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开闭臂的锁部,所述锁部被构成为,进入了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开闭臂的锁部,所述锁部可被构成为,不进入了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在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使其旋转时,将所述按压轴承从所述开闭臂开口部推出至外面的突出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具有:设置了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2个开闭臂侧面部;及、对所述2个开闭臂侧面部进行连接的开闭臂背面部。2个所述臂侧面部和所述开闭臂背面部可为一体形成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侧面部上设置了所述打印头或者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设置用来支撑所述打印头的支持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开闭臂背面部附近设置了对所述开闭臂的转动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具有与所述按压轴承的外形的一部分大致相同的形状的缘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轴承和所述框体开口部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经过了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接触。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经过了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所述框体开口部的缘部存在于,相对于所述按压轴承,除了所述接触部,比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缘部还接近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在所述框体开口部的两端近傍形成了上部开口缘部和下部开口缘部,所述上部开口缘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经过了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和、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在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与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线之间。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在所述框体开口部的两端近傍形成了上部开口缘部和下部开口缘部,所述下侧开口缘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平行并在设置了所述臂旋转轴的一侧与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线、和、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之间。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突起部,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使其旋转时,通过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框体的框体底面部接触,使旋转停止于预定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用于将记录纸导向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的记录纸引导部,在沿着所述打印头的所述记录纸引导部的两端,设置了沿着所述打印头的设置方向的延伸的导入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用于将记录纸导向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的记录纸引导部,在与所述记录纸被引导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设置了支持部,用于对与所述打印头或所述打印头相连的顶部支持板进行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以相对于框体以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的开闭臂;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开闭臂相接而被支撑的按压辊;设置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加压的第1施力弹簧;及、与所述框体和所述开闭臂相接,使所述按压辊向所述打印头一侧进行转动的第2施力弹簧。在所述按压辊被支撑了的状态下,所述开闭臂为,移行至为了从所述按压辊被支撑的第1状态取出所述按压辊而进行转动的第2状态为止的任意状态的第3状态。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3状态与所述第2状态为相同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用于对所述开闭臂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在所述检测部中检测出是所述第2状态及所述第3状态的打印机装置的情况下,不进行基于所述打印头的针对记录纸的打字。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1施力弹簧为线圈弹簧,所述第2施力弹簧为扭转线圈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被支撑在框体上的按压辊;及、设置在所述框体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加压的施力弹簧。通过介由所述打印头的所述施力弹簧的恢复力,所述按压辊被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而进行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的开闭臂,通过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使所述开闭臂转动,所述按压辊被所述开闭臂按压,所述按压辊可被送出。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上设置了所述按压辊的按压轴承可进入的框体开口部,所述框体开口部的缘部和所述按压轴承的接触点处的切线方向和所述施力弹簧的恢复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大致垂直。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的旋转方向为,从所述框体开口部的缘部和所述按压轴承的接触点向所述框体开口部的入口方向进行旋转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对所述打印头向按压辊一侧进行加压的弹簧;及、对所述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开闭臂。所述开闭臂以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框体上,所述框体设置了框体背面支持板,所述弹簧的一个端部与所述框体背面支持板相接,另一个端部与所述打印头相接。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的近傍设置了对记录纸进行引导的纸张引导部,所述纸张引导部与所述开闭臂一体形成。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对所述开闭臂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光学式传感器,通过对所述纸张引导部进行检测,可对开闭状态进行检测。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具有对所述开闭臂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光学式传感器,通过对所述开闭臂进行检测,可对开闭状态进行检测。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纸张引导部藉由施力部件向设置了所述按压辊的一侧被施力。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所述施力部件为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对所述打印头向按压辊一侧进行加压的扭转线圈弹簧;及、对所述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开闭臂。所述扭转线圈弹簧以与所述按压辊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式进行盘卷,所述扭转线圈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开闭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打印头相接。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与所述按压辊大致平行地设置了轴,所述扭转线圈弹簧以覆盖所述轴的外侧的方式被盘卷。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扭转线圈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轴的两端的近傍。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2个所述扭转线圈弹簧相连,为一体化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扭转线圈弹簧具有使所述开闭臂复归的开闭臂复归弹簧部、及、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加压的顶部加压弹簧部。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打印机装置,具有:对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打印头;对所述打印头朝按压辊一侧进行加压的板弹簧;及、对所述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开闭臂。所述板弹簧与开闭臂相连。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和所述板弹簧由具有弹性的相同材料形成。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板弹簧通过对形成了所述开闭臂的材料与所述按压辊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进行弯曲而形成。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板弹簧具有使所述开闭臂复归的开闭臂复归弹簧部和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加压的顶部加压弹簧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并将所述按压辊通过所述第2施力弹簧向所述打印头一侧进行按压的开闭臂开口部,与该开闭臂开口部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接触部存在于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上。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接触部被形成为,是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弧的一部分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还包含锁部,该锁部进入了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与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开闭臂的所述锁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还包含锁部,该锁部没有进入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的、设置了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与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接触部形成在所述开闭臂的所述锁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所述开闭臂上设置了按压辊送出部,其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和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之间,当使所述开闭臂相对于所述框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将所述按压轴承从所述打印头拉离,同时,将该按压轴承从所述开闭臂开口部送出。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具有与所述按压轴承的外形的一部分大致相同的形状的缘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并经过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所述框体开口部的缘部存在于,相对于所述按压轴承,除了所述接触部,比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缘部还接近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上在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形成了第1开口缘部,所述第1开口缘部被形成为,在沿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经过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第1线、和、与所述第1方向大致平行并与该框体开口部内所支撑的所述按压轴承在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相接(相切)的第2线之间进行延伸。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框体开口部上在与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形成了第2开口缘部,所述第2开口缘部被形成为,在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发生作用的方向大致平行并与框体开口部内所支撑的所述按压轴承在设置了所述臂旋转轴的一侧相接(相切)的线、和、对所述臂旋转轴的中心和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进行连接的延长线之间进行延伸。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2施力弹簧为扭转线圈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2施力弹簧为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盘卷的扭转线圈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1施力弹簧为线圈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所述开闭臂具有:2个开闭臂侧面部,分别设置了对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进行支撑的开闭臂开口部;及开闭臂背面部,对所述2个开闭臂侧面部进行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打印头之间。所述2个臂侧面部和所述开闭臂背面部一体形成。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侧面部上设置了所述打印头或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设置用来对所述打印头进行支撑的支持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在沿着所述打印头的记录纸的两端,还包含记录纸引导部,其上设置了沿着所述打印头的设置方向延伸的导入部,用于将该记录纸导向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还包含记录纸引导部,用于将记录纸引导至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在与所述记录纸被引导的面的先相反侧的面上设置了支持部,用于对所述打印头或与所述打印头连接的顶部支持板进行支撑。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当使所述开闭臂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转动时,所述开闭臂对所述按压辊沿送出方向进行按压。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所述框体上设置了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可进入的框体开口部,所述框体开口部和所述按压轴承的接触点处的切线方向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恢复力的发生作用的方向大致垂直。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还包含光学式传感器,通过对所述开闭臂进行检测,对所述开闭臂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第3施力部件为弹簧。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开闭臂具有沿所述按压辊大致平行设置的轴,所述扭转线圈弹簧以覆盖所述轴的外侧的方式进行盘卷。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包含2个所述扭转线圈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轴的两端的近傍。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2个所述扭转线圈弹簧相连,并被一体化。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扭转线圈弹簧具有使所述开闭臂复归的开闭臂复归弹簧部和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加压的顶部按压弹簧部。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板弹簧通过对形成了所述开闭臂的材料沿与所述按压辊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进行弯曲而形成。
另外,在上述打印机装置中,可构成为,所述板弹簧具有使所述开闭臂复归的开闭臂复归弹簧部和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加压的顶部按压弹簧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仅是例示,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的内容。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或追加等。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11年10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223033号、2011年10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223034号、2011年10月7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223035号、2011年10月1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226262号、及2011年12月2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1-284427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全部的内容引用于此。

Claims (20)

1.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
框体,具有框体背面部;
开闭臂,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框体和所述开闭臂上;
打印头,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按压辊之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
第1施力弹簧,设置在所述框体背面部和所述打印头之间,对所述打印头朝相对于所述框体背面部的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施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还包含:
第2施力弹簧,固定在所述框体上,对所述开闭臂朝所述框体背面部的方向进行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第2施力弹簧对所述开闭臂朝所述框体背面部的方向进行施力,所述按压辊朝所述打印头一侧被按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
所述开闭臂上设置开闭臂开口部,该开闭臂开口部在与相对于所述按压轴承的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的相反一侧,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以通过所述第2施力弹簧将所述按压辊朝所述打印头一侧进行按压,
所述框体上设置框体开口部,该框体开口部在与相对于所述按压轴承的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
所述开闭臂上设置开闭臂开口部,该开闭臂开口部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以通过所述第2施力弹簧将所述按压辊朝所述打印头一侧进行按压,
所述开闭臂开口部的与所述按压轴承相接的接触部位于,相对于沿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的作用方向垂直的方向经过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与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上设置框体开口部,该框体开口部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轴承和所述框体开口部在相对于与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力的作用方向垂直并经过所述按压轴承的中心的线的、设置了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一侧进行接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第2施力弹簧的一个端部与所述框体相连,另一个端部与所述开闭臂相接,
从所述臂旋转轴到所述第1施力弹簧与所述框体背面部相接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小于从所述臂旋转轴到在所述另一个端部处所述第2施力弹簧与所述开闭臂相接的位置为止的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框体具有框体底面部,
所述开闭臂上设置突起部,在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该突起部与所述框体的所述框体底面部接触。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开闭臂具有:
对所述按压辊进行支撑的第1状态;
相对于所述框体进行了最大旋转的第2状态;及
在解消外部力时,作为从所述第2状态移行至所述第1状态期间的任意状态的第3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开闭臂和所述打印头上分别设置了可互相卡合的第1卡合部及第2卡合部,
在所述第3状态下,所述第1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所述开闭臂在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恢复力与所述第2施力弹簧的恢复力的平衡被保持的状态下被维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机装置,还包含:
检测部,用于对所述开闭臂是处于所述第1状态、所述第2状态、或所述第3状态进行检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为所述开闭臂处于所述第2状态或所述第3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打印头不向所述记录纸进行打字的控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辊通过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恢复力被支撑在所述框体上,所述第1施力弹簧的恢复力介由所述打印头被施加至所述按压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按压辊具有按压轴承,
所述开闭臂包含锁部,该锁部在与设置了所述打印头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相接,
所述框体上设置框体开口部,所述按压辊的所述按压轴承可进入框体开口部,
所述按压辊朝对着所述锁部的前端的方向进行旋转。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还包含:
对记录纸进行引导的记录纸引导部,设置在所述按压辊的附近,并与所述开闭臂一体形成;及
光学式传感器,通过对所述记录纸引导部进行检测,对所述开闭臂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记录纸引导部被第3施力部件朝设置了所述按压辊的一侧进行施力。
18.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
框体;
开闭臂,具有臂旋转轴,以相对于所述框体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开闭臂和所述框体上;
打印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
扭转线圈弹簧,以所述臂旋转轴为中心进行盘卷,一端与所述开闭臂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打印头相接,对所述打印头朝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按压。
19.一种打印机装置,包含:
框体;
开闭臂,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框体上;
按压辊,在可旋转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所述开闭臂和所述框体上;
打印头,对与所述按压辊之间所夹持的记录纸进行打字;及
板弹簧,与所述开闭臂相连,在所述按压辊被支撑在所述开闭臂或所述框体上时,对位于与所述按压辊之间的所述打印头朝所述按压辊一侧进行按压。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其中:
所述开闭臂和所述板弹簧由具有弹性的相同材料所形成。
CN201280048974.6A 2011-10-07 2012-10-03 打印机装置 Active CN103842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3033 2011-10-07
JP2011223034A JP5797519B2 (ja) 2011-10-07 2011-10-07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223035A JP6026094B2 (ja) 2011-10-07 2011-10-07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223035 2011-10-07
JP2011223033A JP5797518B2 (ja) 2011-10-07 2011-10-07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223034 2011-10-07
JP2011226262A JP5969189B2 (ja) 2011-10-13 2011-10-13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226262 2011-10-13
JP2011284427A JP5977516B2 (ja) 2011-12-26 2011-12-26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284427 2011-12-26
PCT/JP2012/075720 WO2013051631A1 (ja) 2011-10-07 2012-10-03 プリン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842181A CN103842181A (zh) 2014-06-04
CN103842181B true CN103842181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043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974.6A Active CN103842181B (zh) 2011-10-07 2012-10-03 打印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6904B2 (zh)
EP (2) EP2765005B1 (zh)
KR (1) KR101656965B1 (zh)
CN (1) CN103842181B (zh)
WO (1) WO2013051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65126B2 (ja) * 2012-03-02 2016-0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372982B2 (ja) 2013-08-28 2018-08-1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40382B2 (ja) 2014-05-30 2018-12-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11071B2 (ja) 2014-05-30 2018-10-2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6440381B2 (ja) * 2014-05-30 2018-12-1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CN106660376A (zh) * 2014-07-07 2017-05-10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
TWI642555B (zh) * 2014-08-27 2018-12-01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JP6351502B2 (ja) * 2014-12-24 2018-07-0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印字ユニット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6203382A (ja) 2015-04-15 2016-12-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US9604475B2 (en) 2015-05-08 2017-03-28 Zih Corp.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media and rib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features
JP6751309B2 (ja) * 2016-05-24 2020-09-02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KR20180089290A (ko) 2017-01-31 2018-08-08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영상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864047B (zh) * 2017-03-03 2019-01-04 上海威侃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打印头与胶辊间隙的自动调节机构
JP7178279B2 (ja) * 2019-01-29 2022-11-2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CN115179661B (zh) * 2022-07-21 2023-12-01 珠海柏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打印稳定性的票据打印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023A (zh) * 2001-11-16 2003-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配备该打印装置的打印设备
CN101088767A (zh) * 2006-06-12 200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热敏印刷机
CN101456296A (zh) * 2007-12-14 2009-06-1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热敏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7776B1 (fr) * 1992-11-06 1995-03-03 Axiohm Dispositif d'impression thermique ouvrant.
JP2810908B2 (ja) * 1994-02-03 1998-10-15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の支持装置
JPH07309052A (ja) * 1994-05-18 1995-11-28 Asahi Optical Co Ltd 感熱プリンタ
JPH10119326A (ja) * 1996-10-16 1998-05-12 Seiko Instr Inc プリンタ装置
JPH11245458A (ja) 1998-02-27 1999-09-14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2000094767A (ja) 1998-09-25 2000-04-04 Fujitsu Takamisawa Component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599595B2 (ja) * 1999-05-10 2004-12-08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675469B2 (ja) 2000-08-08 2011-04-20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ユニット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装置
JP3648154B2 (ja) * 2000-12-12 2005-05-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のカバー体
JP2002248820A (ja) 2001-02-23 2002-09-03 Japan Cbm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2283631A (ja) 2001-03-26 2002-10-03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734753B2 (ja) 2001-12-28 2006-01-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108073B2 (ja) * 2005-06-22 2012-12-2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4690135B2 (ja) * 2005-06-22 2011-06-01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印字装置
JP4761464B2 (ja) 2006-09-15 2011-08-3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8179087A (ja) 2007-01-25 2008-08-07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プラテン保持機構および記録ユニット
JP4910965B2 (ja) * 2007-09-28 2012-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037289B2 (ja) * 2007-10-04 2012-09-2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ユニットおよび印字装置
JP5334408B2 (ja) * 2007-12-13 2013-11-06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1073290A (ja) * 2009-09-30 2011-04-1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ラテンローラを着脱できるプリンタ
JP2011073372A (ja) * 2009-09-30 2011-04-14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2210800A (ja) * 2011-03-24 2012-11-01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0023A (zh) * 2001-11-16 2003-05-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和配备该打印装置的打印设备
CN101088767A (zh) * 2006-06-12 2007-12-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热敏印刷机
CN101456296A (zh) * 2007-12-14 2009-06-17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热敏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5005A4 (en) 2015-11-18
KR101656965B1 (ko) 2016-09-12
EP2765005B1 (en) 2017-12-06
US20140232806A1 (en) 2014-08-21
CN103842181A (zh) 2014-06-04
EP2765005A1 (en) 2014-08-13
KR20140059842A (ko) 2014-05-16
EP3278997B1 (en) 2020-06-10
WO2013051631A1 (ja) 2013-04-11
US9186904B2 (en) 2015-11-17
EP3278997A1 (en) 201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42181B (zh) 打印机装置
EP1380433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tray for recording material and a tray guide
US9393818B2 (en) Printer apparatus including a fixed blade pushed toward a movable blade
EP2845740B1 (en) Printer apparatus
KR101643485B1 (ko) 프린터 장치
JP5797519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5797518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WO2015182620A1 (ja) プリンタ装置
EP3170671B1 (en) Printing mechanism and thermal printer
CN104875508A (zh) 打印机装置
JP5977516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5040988A (ja) プリンタ
JP6026094B2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1268315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通帳プリンタ
JP3713423B2 (ja) プリンタ
WO2005009740A1 (ja) プリンタ
JP4089536B2 (ja) プリンタ
US20100230894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2013010268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21190821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6457844A (zh) 打印机装置
JPH1083437A (ja) 磁気カードリ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