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3007B - 双层电梯 - Google Patents

双层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3007B
CN103443007B CN201180069620.5A CN201180069620A CN103443007B CN 103443007 B CN103443007 B CN 103443007B CN 201180069620 A CN201180069620 A CN 201180069620A CN 103443007 B CN103443007 B CN 103443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taggered floor
degree
floor degree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96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3007A (zh
Inventor
纐缬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43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3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66B1/42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B66B11/0213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 B66B11/022Car frames for multi-deck cars with changeable inter-deck distan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66B1/42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 B66B1/425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separate from the main drive adapted for multi-deck cars in a single car fram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该双层电梯根据上下轿厢各自的错层程度的状态,选择是移动主框架还是移动上下轿厢还是移动主框架和上下轿厢双方,从而能够调整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来减小阶梯。为了实施本发明,在本发明的双层电梯中,对由上下轿厢的轿厢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轿厢出入口的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阈值以上进行比较,在判定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上下两级的轿厢的错层程度分别依次代入进行错层程度的校正的多个条件进行运算,在根据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多个条件中的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预定条件对应地,选择是驱动主驱动装置,还是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还是驱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双方。

Description

双层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调整上轿厢与下轿厢之间的间隔的轿厢间调整机构的双层电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楼宇的高层化、大容量化,设置于楼宇的电梯也需要一次运载较多的乘客。但是,当增加电梯的设置台数时,楼宇的楼层面积减少,因此,尤其是能够用单井道输送较多人数的双层电梯已被应用于从大堂楼层直通到高层楼层的往返直达电梯等。并且,在大堂楼层和高层楼层中,一般而言,层间的高度往往不同,已提出了能够对层间进行调整的双层电梯。 
作为可进行层间调整的双层电梯的现有技术,在主框架中设置上下轿厢,在上下轿厢卷绕绳索,通过使设置于轿厢内的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动作来使上下轿厢的位置朝相反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进行层间调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为了在轿厢到达预定楼层并停止后,校正由于乘客的乘降而产生的轿厢地板与层站之间的错层,提出了如下的双层电梯:运算轿厢内的负载率的变化量,采用由轿厢间隔调整装置根据该变化量的值调整上下轿厢的位置的方法,使上下轿厢同时进行平层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1871号公报(0024栏、0025栏以及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38154号公报(0027栏~0029栏以及图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可进行层间调整的双层电梯的上下轿厢联动地移动,因此容易产生停靠程度偏差,具有在停靠时或停靠后有乘客乘降的情况下产生阶梯的 可能性高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是以由于到达楼层时乘客的乘降产生的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在相反方向大致相等为前提,由轿厢间隔调整装置对上下轿厢同时进行平层动作的,但实际上由于设置于轿厢地板下的防振橡胶的影响,上轿厢与下轿厢有时会朝相同方向产生错层或者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不同,在上下轿厢联动地动作的系统中,存在难以使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为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该双层电梯根据上下轿厢各自的错层程度的状态,选择是移动主框架还是移动上下轿厢还是移动主框架和上下轿厢双方,从而能够调整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来减小阶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双层电梯具有:主驱动装置,其对在建筑物的井道内升降的主框架进行驱动;上下两级的轿厢,其配置在主框架的内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其设置于主框架的上部,并且具有卷绕绳索的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使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旋转,使轿厢在主框架内彼此朝相反的上下方向移动来改变轿厢的间隔,其中,所述绳索将上下两级的轿厢分别悬吊于主框架;判定单元,其通过比较来判定由分别设置于轿厢的轿厢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轿厢出入口的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错层程度的阈值以上,其中,所述错层程度的阈值为是否进行错层程度的校正的基准;运算单元,其在由判定单元判定为轿厢出入口的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上下两级的轿厢的错层程度分别依次代入进行错层程度的校正的多个条件进行运算;以及选择单元,其在根据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多个条件中的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预定条件对应地,选择是驱动主驱动装置,还是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还是驱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双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双层电梯具有如下效果:根据上下轿厢各自的错层程度的状态,选择是移动主框架还是移动上下轿厢还是移动主框架和上下轿厢双方,从而能够调整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来减小阶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双层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平层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主驱动装置使主框架动作来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使上下轿厢动作来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平层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双层电梯进行说明。首先说明双层电梯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双层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在图1中,在电梯井道的顶部与主驱动绳轮21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电梯的轿厢装置50的主驱动装置20。此外,在主驱动装置20的附近配置有用于使得轿厢装置50与对重25不接触的反滑轮(deflection pulley)22。在主驱动绳轮21和反滑轮22卷绕有将多根绳索捆束而成的主绳索23,在主绳索23的一端部悬吊有轿厢装置50,并且在主绳索23的另一端部悬吊有对重25。此外,轿厢装置50和对重25通过主绳索23以1:1绕绳方式悬吊,通过主驱动装置20的驱动力在井道内沿上下方向升降。在此,1:1绕绳方式是指使得主绳索23的速度与轿厢装置50的速度之比为1:1的绳索方式。 
轿厢装置50的主框架24具有一对纵框1、上梁2、中间梁4、下梁3、一对上轿厢导轨(省略图示)和一对下轿厢导轨(省略图示)。上梁2被水平固定于纵梁1的上端部之间。此外,中间梁4被水平固定于一对纵梁1的中间部之间。此外,下梁3被水平固定于纵梁1的下端部之间。并且,上轿厢导轨用于对上轿厢26相对于主框架2的相对升降进行引导,下轿厢导轨用于对下轿厢28相对于主框架2的相对升降进行引导,均与纵框1平行地固定主框架24的内侧。
主框架24被分割成上下区域,在上方区域即上框2与中间梁4之间配置有上轿厢26,在下方区域即中间梁4与下梁3之间配置有下轿厢28。上轿厢26能够沿着上轿厢导轨上下移动,下轿厢28能够沿着下轿厢导轨上下移动。 
在上轿厢26和下轿厢28中,下部具有用于悬吊各个轿厢的悬吊轮27、29,在悬吊轮卷绕有将上下两级的轿厢分别悬吊于所述主框架的多根绳索30、33。上轿厢的绳索30的一端由设置于主框架上部的上梁2的固定部件31固定,另一端被卷绕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的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同样,下轿厢的绳索33的一端由设置于主框架中间部的固定部件34固定,另一端被卷绕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的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在此,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被安装到主框架24的上部且上梁2的下部,通过使上轿厢26和下轿厢28在主框架24内彼此朝相反的上下方向移动来对两者的间隔进行调整。此外,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具有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的旋转轴被配置成与上轿厢26的宽度方向平行。 
上轿厢绳索30和下轿厢绳索33是一根相连的绳索,上轿厢绳索30的另一端与下轿厢绳索33的另一端相连而被卷绕到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例如大约一周半。此外,上下轿厢通过2:1绕绳方式悬吊,通过使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动作而使上下轿厢联动地动作。2:1绕绳方式是指使得主绳索23的速度与轿厢装置50的速度之比为2:1的绳索方式。另外,也可以用别的绳索构成上轿厢绳索30和下轿厢绳索33,该情况下,将上轿厢绳索30和下轿厢绳索33在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2上卷绕的方向设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将另一端分别固定到中间梁4的上部即可。 
35是上轿厢用的缓冲器,36是下轿厢用的缓冲器。用于吸收轿厢的冲击。此外,上下轿厢26、28具有检测停靠时或停靠后的轿厢出入口的错层的轿厢检测传感器。37是设置于上轿厢的上轿厢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与设置于井道的板38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检测错层程度41。同样,在下轿厢也设置有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能够检测 与设置于井道的板40之间的位置来检测下轿厢的出入口的错层程度42。此外,在主框架24的上部设置有平层控制装置12,该平层控制装置12根据由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检测出的错层程度41和错层程度42,向主驱动装置20、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或者主驱动装置20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双方送出平层运转的指示。此外,6是指连续的上下层的层间距离。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轿厢装置50(主框架24)和对重25通过主驱动装置20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升降。上轿厢26和下轿厢28同时停靠在上下相邻的层站楼层,但建筑物的楼层间隔不一定是恒定的,有时会根据层而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轿厢26和下轿厢28通过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与主框架24相对地升降,根据楼层间隔调整两者的间隔。即,当上轿厢26下降时下轿厢28上升,两者的间隔缩小。此外,当上轿厢26上升时下轿厢28下降,两者的间隔扩大。即,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移动上下轿厢的移动量的绝对值大致相等。预先存储通常要移动到的楼层的宽度,在到达之前调整上下轿厢的间隔后主框架24移动到该楼层。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平层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在图2中,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是分别设置于上下轿厢26、28的检测错层程度的检测传感器。以在设置于井道的板38的位置与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的位置一致时错层程度为0的方式确定板38的位置。同样,以在板40的位置与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的位置一致时错层程度为0的方式确定板40的位置。另外,将轿厢与基准位置相比朝上方偏离的情况表现为正,朝下方偏离的情况表现为负。 
设置于主框架24上部的平层控制装置12进行上下轿厢26、28的调整,进行平层即错层程度的校正,使得在上下轿厢26、28与层站之间产生的阶梯在阈值以内或为0。并且,平层控制装置12由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条件式运算单元8、存储单元9、平层运转选择/运算单元10和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1构成。 
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定单元)识别由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检测出的错层程度41、42,判定上轿厢26或下轿厢28的错层程度是否在作为是否进行平层的基准的所述错层程度的阈值以上。此外,存储单元9预先存储在由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定上轿厢26或下轿厢28的错层程度是否为阈值以上时进行比较的阈值,此外,存储用于判断是驱动主驱动装置20还是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还是驱动主驱动装置20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双方的条件 式,以及决定平层量的算式。条件式运算单元8(运算单元)将由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定为上下轿厢26、28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为阈值以上的错层程度时的上下轿厢26、28的错层程度,依次代入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多个条件式进行运算。平层运转选择/运算单元10(选择单元)在根据条件式运算单元8的运算结果,多个条件式中的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该预定条件对应地,选择是驱动主驱动装置20还是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还是驱动主驱动装置20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双方,并且,根据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决定平层量的算式,运算是使主驱动装置20移动多少mm,还是使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移动多少mm,还是使主驱动装置20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移动多少mm。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1根据平层运转选择/运算单元10的判定/运算结果,向主驱动装置20、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或者主驱动装置20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双方发出驱动指示。 
对上述实施方式1的双层电梯中的停靠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上所述,在电梯的轿厢装置50到达层站之前调整上下轿厢的间隔后,主框架24移动到该楼层。但是,由于轿厢装置50停止且乘客进行乘降,在上轿厢26与层站或下轿厢28与层站之间产生错层。此时,由于乘客的负载对设置于上下轿厢地板下的用于防止轿厢摆动的防振橡胶的挠曲的影响、以及乘客的负载对上下轿厢绳索30、33的暂时拉伸的影响等,上轿厢26和下轿厢产生的错层在相同方向和相反方向上都有可能产生。 
在图1~图3中,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检测在上轿厢26停靠后乘客进行乘降时产生的出入口的错层程度41。同样,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检测在下轿厢28停靠后乘客进行乘降时产生的下轿厢的出入口的错层程度42。然后,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识别从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输入的错层程度41、42。此外,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对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阈值与错层程度41、42进行比较,判定上轿厢26或下轿厢28中的至少一方的错层程度是否为阈值以上(S101)。在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S102之后,将上下两级的轿厢的错层程度依次代入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多个条件式进行运算。另一方面,如果小于阈值则不进行之后的处理。 
在S102中,条件式运算单元8将错层程度41、42代入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错层的条件式|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来判断条件式是否成 立。然后,在条件式成立的情况下进入S106。反之,在条件式不成立的情况下进入S103。 
在S106中,与条件式运算单元8判断出的条件式成立对应地,选择驱动主驱动装置20(主框架24)。此外,作为其驱动量即平层程度,使用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主框架平层程度=-(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这一算式,代入上轿厢错层程度41和下轿厢错层程度42运算平层程度。然后,为了使主驱动装置20动作与运算出的平层程度对应的量,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1向主驱动装置20送出驱动的指示,按照该指示,由主驱动装置20进行平层。 
在此,用图4说明具体的例子。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主驱动装置使主框架动作来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首先,将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是否需要实施平层的阈值设为例如5mm。该情况下,在上轿厢错层程度41或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为阈值5mm以上、-5mm以下时,实施平层。在|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5mm)的情况下移动主框架。在此,将上轿厢错层程度8mm和下轿厢错层程度4mm代入主框架平层程度=-(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的算式时,成为-6mm,使主框架(主驱动装置20)移动-6mm。由此,上轿厢错层41为2mm,下轿厢错层为-2mm,上下出入口的错层均在阈值5mm以内。同样,在上轿厢错层为3mm且下轿厢错层42为7mm的情况下,通过使主框架移动5mm移动,上轿厢错层41为-2mm,下轿厢错层为2mm,上下出入口的错层均在阈值以内。由此,仅通过移动主框架24就能够将上下轿厢平层到阈值内。 
在进入S103时,接着,条件式运算单元8将错层程度41、42代入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错层的条件式|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来判断条件式是否成立。并且,在条件式成立的情况下进入S105。反之,在条件式不成立的情况下进入S104。 
在S105中,根据条件式运算单元8判断出的条件式的成立,选择驱动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上下轿厢26、28)。此外,作为其驱动量即平层程度,使用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上轿厢平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上轿厢错层程度41)/2或下轿厢平层程度=(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这样的算式,代入上轿厢错层程度41和下轿厢错层程度42运算平层程度。并且,为了使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动作与运算出的平层程度对应的量,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1向位置调整用驱动装 置5送出驱动的指示,按照该指示,由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进行平层。 
在此,使用图5说明具体的例子。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使上下轿厢动作来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首先,将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是否需要实施平层的阈值设为例如5mm。该情况下,在上轿厢错层程度41或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为阈值5mm以上、-5mm以下时,实施平层。在|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5mm)的情况下移动上下轿厢。例如,在上轿厢错层为5mm且下轿厢错层42为-7mm的情况下,使上轿厢移动-6mm,下轿厢移动6mm。由此,上轿厢错层41为-1mm,下轿厢错层为1mm,上下出入口的错层均在阈值以内。由此,仅通过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的移动就能够将上下轿厢平层到阈值内。 
在不符合S102和S103的条件的情况(即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错层的条件式|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且|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阈值成立的情况)下进入S104,选择驱动主驱动装置20和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此外,作为其驱动量即平层程度,使用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主框架平层程度=-(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这一算式运算主框架24的平层程度,进而使用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上轿厢平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上轿厢错层程度41)/2或下轿厢平层程度=(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下轿厢错层程度42)/2这样的算式,代入上轿厢错层程度41和下轿厢错层程度42运算上下轿厢26、28的平层程度。并且,为了使主驱动装置20和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动作与在主框架和上下轿厢中分别运算出的平层程度对应的量,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1向主驱动装置20和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双方送出驱动的指示,按照该指示,由主驱动装置20和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进行平层。 
在此,使用图6说明具体的例子。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首先,将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实施平层的阈值设为例如5mm。该情况下,在上轿厢错层41或下轿厢错层42为阈值5mm以上、-5mm以下时,实施平层。例如,在上轿厢错层为3mm且下轿厢错层42为15mm的情况下,使主框架移动-6mm,且使上轿厢移动3mm,下轿厢移动-3mm。由此,上轿厢错层41为0mm,下轿厢错层为0mm,能够使上下出入口的错层程度均为0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根据上下轿厢的错层程度选择平层方法,由此,即使在门打开的状态下乘客进行乘降时,也能够将上下轿厢均抑制到阈值内的错层程度,能够实现最佳的上下轿厢的平层。 
另外,在上述情况下,对校正在轿厢装置50到达层站且乘客进行乘降时产生的错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在校正轿厢装置50到达层站时产生的错层时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平层。 
此外,上述处理用微型计算机的软件进行处理,但是不限于此,还能够设置加减法电路等电路进行加减运算和阈值比较。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2中的双层电梯进行说明。另外,适当省略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和动作。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2和图7中,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识别从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输入的错层程度41、42。此外,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对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阈值与错层程度41、42进行比较,判定上轿厢26或下轿厢28中的至少一方是否存在错层(S110)。 
之后,在被输入来自通过设置于轿厢内的轮椅按钮装置的操作而进行登记的轿厢内轮椅按钮登记装置(省略图示)或通过设置于层站的轮椅按钮装置的操作而进行登记的层站轮椅按钮登记装置(省略图示)的信号时,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在S111中视作特定条件而进入S104,由主驱动装置20和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进行平层。这是因为,为了防止在轮椅使用者使用电梯时由于阶梯而跌倒,需要将被按下轮椅按钮装置的轿厢的平层程度设为0。反之,在未向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输入来自轿厢内轮椅按钮登记装置或层站轮椅按钮登记装置的信号的情况下,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断为不是特定条件,进入S102。 
在进入S102之后,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定上轿厢26或下轿厢28中的至少一方的错层程度是否为阈值以上(S101)。之后的流程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进行省略。 
在此,使用图8说明具体的例子。图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用主驱动装置和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进行平层时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中,在产生了错层的情况下实施平层。在出现特定条件例如被按下轿厢内或层站的轮椅按钮装置(省略图示)等的情况下,在主框架和上下轿厢双方中进行平层,这与图6相同。在上轿厢错层程度为8mm且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为4mm的情况下,使主框架移动-6mm,且使上轿厢移动-2mm,下轿厢移动2mm。此外,在上轿厢错层程度为3mm且下轿厢错层程度42为7mm的情况下,使主框架移动-5mm,且使上轿厢移动-2mm,下轿厢移动2mm。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上轿厢错层程度41为0mm,下轿厢错层程度为0mm,上下出入口的错层程度均为0mm,从而能够使上下轿厢的地板间隔等于层站的层间距离6,能够实现电梯使用者的更高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3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3中的双层电梯进行说明。另外,适当省略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结构和动作。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平层控制装置的功能的功能框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双层电梯的动作的流程图。在图2、图9和图10中,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识别从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7和下轿厢检测传感器39输入的错层程度41、42。此外,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对存储单元9中存储的错层程度的阈值与错层程度41、42进行比较,判定在上轿厢26产生的错层程度41或在下轿厢28产生的错层程度42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阈值以上(S101)。在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入S112,如果小于阈值则不进行之后的处理。 
在S112中,设置于平层控制装置12的异常检测单元43对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7判定出的、在上轿厢26产生的错层程度41或在下轿厢28产生的错层程度42中的至少一方为阈值以上的次数进行计数,判断在一定时间内是否为预定次数以上(例如5次以上)。结果,在持续预定次数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异常状态,例如上下轿厢绳索30、33由于经年老化而伸长、或者产生上下轿厢的负载极端不同的不平衡状态而使上下轿厢绳索30、33产生打滑等,异常检测单元43向外部通报异常来敦促维护人员检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能够判断上下轿厢绳索由于经年老化而伸长或上下轿厢的负载不平衡引起的打滑等异常状态,能够确保乘客的更高的安全性。 
此外,还能够在上下轿厢26、28相对于主框架24的相对平层速度在一定速度以 上的情况下,中止平层功能。例如,将由设置于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5的控制用速度检测器(省略图示)检测出的上轿厢的移动速度设为A,将由设置于主驱动装置20的速度检测器检测出的主框架的移动速度设为B。移动速度C=A+B是校正错层程度时的上轿厢相对于层站的相对速度,在速度C>异常速度程度的情况下,中止平层。由此,能够判断相对的平层速度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能够确保安全性。 
标号说明 
1:纵梁;2:上梁;3:下梁;4:中间梁;5: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6:层间距离;7:错层程度识别/判定单元;8:条件式运算单元;9:存储单元;10:平层运转选择/运算单元;11:平层运转指示单元;12:平层控制装置;20:主驱动装置;21:主驱动绳轮;22:反滑轮;23:主绳索;24:主框架;25:对重;26:上轿厢;27、29:悬吊轮;28:下轿厢;30、33:绳索;31、34:固定部件;32: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35、36:缓冲器;37:上轿厢检测传感器;38、40:板;39:下轿厢检测传感器;41、42:错层程度;43:异常检测单元;50:轿厢装置。 

Claims (6)

1.一种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该双层电梯具有:
主驱动装置,其对在建筑物的井道内升降的主框架进行驱动;
上下两级的轿厢,其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内部;
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主框架的上部,并且具有卷绕绳索的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使所述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旋转,使所述轿厢在所述主框架内彼此朝相反的上下方向移动来改变所述轿厢的间隔,其中,所述绳索将所述上下两级的轿厢分别悬吊于所述主框架;
判定单元,其通过比较来判定由分别设置于所述轿厢的轿厢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轿厢的出入口的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是否为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错层程度的阈值以上,其中,所述错层程度的阈值为是否进行所述错层程度的校正的基准;
运算单元,其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轿厢的出入口的所述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上下两级的轿厢的错层程度分别依次代入进行所述错层程度的校正的多个条件进行运算;以及
选择单元,其在根据所述运算单元的运算结果,所述多个条件中的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与所述预定条件对应地,选择是驱动所述主驱动装置,还是驱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还是驱动所述主驱动装置和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双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条件中的|上轿厢错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2≤阈值这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驱动所述主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条件中的|上轿厢错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2≤阈值这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驱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条件中的|上轿厢错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2>阈值且|上轿厢错层程度-下轿厢错层程度|/2>阈值这一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述选择单元选择驱动所述主驱动装置和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定单元被输入来自轿厢内轮椅按钮登记装置或层站轮椅按钮登记装置的信号时,选择驱动所述主驱动装置和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轿厢内轮椅按钮登记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轿厢内的轮椅按钮装置的操作而进行登记,所述层站轮椅按钮登记装置通过设置于层站的轮椅按钮装置的操作而进行登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电梯具有异常检测单元,该异常检测单元对所述判定单元判定出的所述轿厢的出入口的错层程度中的至少一方为所述阈值以上的次数进行计数,
所述异常检测单元在判断为一定时间内所述次数为预定次数以上时向外部通报异常。
CN201180069620.5A 2011-03-28 2011-03-28 双层电梯 Active CN1034430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01808 WO2012131755A1 (ja) 2011-03-28 2011-03-28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3007A CN103443007A (zh) 2013-12-11
CN103443007B true CN103443007B (zh) 2015-04-29

Family

ID=4692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9620.5A Active CN103443007B (zh) 2011-03-28 2011-03-28 双层电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692676B1 (zh)
JP (1) JP5523625B2 (zh)
KR (1) KR101487641B1 (zh)
CN (1) CN103443007B (zh)
WO (1) WO2012131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9323B2 (ja) * 2013-03-08 2017-02-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DE112013007076B4 (de) * 2013-05-16 2019-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ufzugvorrichtung
DE102013110790A1 (de) * 2013-09-30 2015-04-02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ufzuganlage
JP6256217B2 (ja) * 2014-06-17 2018-0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6006056A1 (ja) * 2014-07-09 2016-0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658240B2 (ja) * 2016-04-13 2020-03-04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6686670B2 (ja) * 2016-04-26 2020-04-22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6690625B2 (ja) * 2017-10-31 2020-04-2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6978B2 (ja) * 1996-01-26 2002-11-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420839A (zh) * 2000-11-08 2003-05-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的轿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4470U (zh) * 1976-11-01 1978-05-31
JP2002087716A (ja) * 2000-09-13 2002-03-27 Toshiba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2002338154A (ja) 2001-05-11 2002-1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可動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4067286A (ja) * 2002-08-05 2004-03-0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階間距離調整機構付き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168530A (ja) 2002-11-22 2004-06-17 Otis Elevator Co 可動式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自動階床学習装置および自動階床学習方法
JP4194864B2 (ja) 2003-03-17 2008-12-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FI5925U1 (fi) * 2003-04-02 2003-09-05 Kone Corp Laitteisto double-deck tasolle ajamiseksi
JP4376036B2 (ja) * 2003-11-19 2009-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着床制御装置
JP2007331871A (ja) 2006-06-14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46978B2 (ja) * 1996-01-26 2002-11-18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420839A (zh) * 2000-11-08 2003-05-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的轿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31755A1 (ja) 2012-10-04
EP2692676B1 (en) 2016-10-26
JPWO2012131755A1 (ja) 2014-07-24
EP2692676A4 (en) 2014-11-19
KR101487641B1 (ko) 2015-01-29
KR20130143724A (ko) 2013-12-31
CN103443007A (zh) 2013-12-11
JP5523625B2 (ja) 2014-06-18
EP2692676A1 (en)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3007B (zh) 双层电梯
KR101292457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그룹 관리 시스템
KR102081494B1 (ko) 복수의 통로 및 복수의 카를 갖는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의 작동 방법
KR10096831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시 관리 장치
EP3366626B1 (en) Elevato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n elevator system
US10118800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losing doors of an elevator of a multi-car elevator shaft system
KR20100051112A (ko) 더블 덱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 지원 시스템
CN104395219B (zh) 电梯的控制系统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09153537B (zh) 电梯装置
JP2012162361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診断装置
CN108778973A (zh) 电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11415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490248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611875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ドア点検装置
CN102701030A (zh) 电梯组管理控制装置
JP2011111240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462843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249529B1 (ja) 移動システム
JP59668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446581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KR20190047053A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시스템
JP4255722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7084215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枠制御装置
CN115402897A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201520928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