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3633A -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3633A
CN103363633A CN2013101119884A CN201310111988A CN103363633A CN 103363633 A CN103363633 A CN 103363633A CN 2013101119884 A CN2013101119884 A CN 2013101119884A CN 201310111988 A CN201310111988 A CN 201310111988A CN 103363633 A CN103363633 A CN 103363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eople
face
user
indoor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19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3633B (zh
Inventor
松本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63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3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36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7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by detection of the vehicle occupants' presence; by detection of conditions relating to the body of occupants, e.g. using radiant heat de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98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 or indicating devices, e.g. voice si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9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nside of a vehicle, e.g. relating to seat occupancy, driver state or inner lighting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G06V40/28Recognition of hand or arm movements, e.g. recognition of deaf sign langu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4Activity of occup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姿势被变更的空调条件与显示于遥控器的显示部的空调条件一致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室内机(100)中,在使用者(U1)进行规定的动作时(S1的1),控制装置(70)判断使用者(U1)的动作(S1的2),识别姿势指示条件被指示的情况(S1的3),在姿势指示条件下控制热交换器(4)等(S1的4),并且朝向遥控器通信装置(85)发送姿势指示信号(S1的5),在遥控器(80)接收姿势指示信号时(S1的6),将姿势指示条件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S1的7),并且从遥控器发声装置(83)发出蜂音器声(电子声)(S1的8)。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具备拍摄室内的摄像装置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特别是装载在车上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中,公开有以下的发明,即,在为了变更空调条件(设定温度、吹出风的强弱)而按压操作按钮时,为了避免驾驶者的视线移动到操作按钮,替代操作按钮的操作,识别驾驶者的手势(以下称为“姿势”),基于该识别变更空调条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16069号公报(第5-7页、图1)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因为不需要操作按钮的操作,所以便利性增加,但是在具备遥控操作设备(以下称为“遥控器”)的情况下,由于基于姿势而变更了的空调条件不会传递到遥控器,所以在遥控器的显示部,仍旧显示变更前的空调条件。
因此,显示于遥控器的显示部的空调条件与实际运转的空调条件不同(以下称为“默认值(基准)的不同步”),所以有时使用者感觉不谐调(问题点1)。
此外,在利用姿势变更了空调条件之后,在下次欲利用遥控器变更空调条件时,由于上述默认值(基准)的不同步,基于与实际运转的空调条件不同的遥控器的显示部所显示的空调条件而设定变更后的值(或变更量),有时无法实现希望的空调条件(问题点2)。
另外,在欲消除上述默认值(基准)的不同步时,在利用姿势变更了空调条件时(或变更了之后),因操作遥控器而产生再次设定空调条件的时间和劳力,上述便利性消失(问题点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消除了上述问题点1~3,且能够谋求基于姿势变更了的空调条件与遥控器的显示部所显示的空调条件一致,即,默认值(基准)的同步。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本体,被设置于室内的壁面;以及无线遥控器,具备在与上述本体具备的本体通信装置之间收发信号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在上述本体形成吸入口和吹出口,上述本体具备:送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形成到达上述吹出口的风路;热交换器,被设置于上述风路,执行冷冻循环的一部分;摄像装置,拍摄上述室内;以及控制装置,在上述本体通信装置与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之间收发信号,上述控制装置,无论是在与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相对应的空调条件即遥控器指示条件下,或者还是在基于上述摄像装置拍摄到的人的动作,使该动作和预先被登录的空调条件中的任一空调条件相关,该已相关的空调条件即姿势指示条件下,控制上述送风机和上述冷冻循环中的至少一方,并且向上述本体通信装置发送与上述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上述无线遥控器具备无线遥控器显示部,在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接收到与上述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时,将上述姿势指示条件显示于上述无线遥控器显示部。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在基于人的动作的姿势指示条件下运转,并且姿势指示条件被显示于无线遥控器显示部,所以能够谋求默认值(基准)的同步。由此,消除因默认值(基准)的不同步而引起的、使用者感觉到的不协调感,且只要基于显示于遥控器的显示部的空调条件设定空调条件,就能够实现希望的空调条件,并且在利用姿势变更了空调条件时,无需再次对遥控器设定与姿势指示条件相同的空调条件,所以便利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侧视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具有的无线遥控器的主视图。
图4是将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一部分(吹出口的周边)抽出而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人的动作与设定条件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人的动作与设定条件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人的动作与设定条件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姿势设定条件的显示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功能(脸识别的识别)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室内机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室内机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图9所示的室内机的风向控制的俯视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流程图。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摆动吹出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图。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室内机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本体、2  前面面板、3  吸入口、4  热交换器、4a  热交换前部分、4b  热交换上前部分、4c  热交换上后部分、5  送风机、6风路、7  吹出口、8  泄水盘、8a  上表面、8b  下表面、9  上下风向板、9a  前上下风向板、9b  后上下风向板、10  左右风向板、10L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R  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a~10h  左右风向板、20L  左侧连结棒、20R  右侧连结棒、30L  左侧驱动部件、40本体通信装置、50  摄像装置、51  视场、52  脸识别范围、70  控制装置、80  遥控器、81  输入部、82  遥控器显示部、83  遥控器发声装置、84  遥控器发声停止按钮、85  遥控器通信装置、90  室内、91  背面壁、92  天花板面、100  室内机(实施方式1)、200室内机(实施方式2)、300  室内机(实施方式3)、400  室内机(实施方式4)、F1  脸、A1  距离、A2  距离、A3  距离、L1  左臂的肘之前的部分、R1  右臂的肘之前的部分、P0  最近位置、P1  使用者位置、P2  使用者位置、P3  使用者位置、U1  使用者、U2  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侧视的剖视图,图3是无线遥控器的主视图,图4是抽出一部分(吹出口的周边)而表示的立体图,图5~图7是表示人的动作与姿势设定条件的关系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姿势设定条件的显示流程的流程图。另外,各图是示意性地描绘而成的图,并不限定于本发明图示的方式。
(室内机)
在图1和图2中,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100具有:本体1,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3并且在下部形成有吹出口7;前面面板2,开闭自如地覆盖本体1的前面;送风机5,从吸入口3吸入室内空气,形成到吹出口7的风路6;以及热交换器4,被设置于送风机5的上游侧(靠近吸入口3)。
并且,在本体1的前面的、吹出口7的侧旁设置有:本体通信装置40,在与无线遥控器(以下称为“遥控器”)80之间收发(发送和接收)信号;摄像装置50,拍摄室内的状况;以及控制装置70(透过前面面板2的一部分而示意性地表示),基于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信息,控制上述热交换器(准确而言,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循环)等,并且使本体通信装置40在与遥控器80之间收发信号。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本体通信装置40、摄像装置50的型式和设置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前面面板2的中央部等。
热交换器4具备:热交换前部分4a,是与前面面板2大致平行的部分;热交换上前部分4b,是靠近送风机5的前面的斜上方的部分;以及热交换上后部分4c,是靠近送风机5的后面的斜上方的部分。并且,在热交换前部分4a的下方配置泄水盘8,泄水盘8的上表面8a实际上形成接受泄水的泄水盘面,泄水盘8的下表面8b形成风路6的前面侧。
(无线遥控器)
在图3中,遥控器80设定空调条件,并向本体1(本体通信装置40)发送与该空调条件对应的信号,并且从本体1接收后述的“与姿势设定条件对应的信号”,该遥控器80具有:输入部81,供使用者U1输入操作条件(以下称为“遥控器指示条件”);无线遥控器显示部(以下称为“遥控器显示部”)82,显示输入了的操作条件或从本体1接收到的姿势设定条件;遥控器发声装置83,发出声音;遥控器发声停止按钮84,用于停止来自遥控器发声装置83的发声;以及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以下称为“遥控器通信装置”)85,能够与本体1互相通信。另外,也可以省略遥控器发声停止按钮84的设置。
(风向调整装置)
在图2和图4中,在风路的接近吹出口7的位置,设有作为风向调整装置的、调整在热交换器4中被调节了的室内空气(以下称为“调节空气”)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吹出方向的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和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将它们统一或分别称为“左右风向板10”),并且在风路6的末端即吹出口7,设有调整调节空气的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板9(将前上下风向板9a和后上下风向板9b统一称为“上下风向板9”)。
另外,所谓上述“左侧”和“右侧”,在从室内机100观察室内时,即,从本体1的背面侧观察前面面板2的方向时,将呈现于左手侧的部分称为“左侧”,将呈现于右手侧的部分称为“右侧”。
(上下风向板)
在图2中,上下风向板9具有平行于水平方向的转动中心,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本体1。前上下风向板9a的转动轴和后上下风向板9b的转动轴分别由连杆机构或齿轮机构连结,利用共同的驱动电动机而转动。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上下风向板9的方式的结构,也可以分别利用不同的驱动电动机而使前上下风向板9a和后上下风向板9b转动。此外,也可以在左右方向的中央将各自分割成合计4个,各自不同地独立转动。
(左右风向板)
在图4中,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由左右风向板10a、10b……10g构成,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泄水盘8的下表面8b,在各自连结有右侧连结棒20R。此外,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由左右风向板10h、10i……10n构成,在各自连结有左侧连结棒20L。
并且,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和右侧连结棒20R形成连杆机构,此外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和左侧连结棒20L形成连杆机构,在右侧连结棒20R连结有右侧驱动部件(未图示),在左侧连结棒20L连结有左侧驱动部件30L。
因而,在利用右侧驱动部件使右侧连结棒20R平行移动时,左右风向板10a、10b……10g一边维持互相平行一边转动,在利用左侧驱动部件30L使左侧连结棒20L平行移动时,左右风向板10h、10i……10n一边维持互相平行一边转动。因此,能够遍及吹出口7的整个宽度地向相同的方向吹出调节空气,或每隔吹出口7的半个宽度向互相分离的方向吹出,或每隔吹出口7的半个宽度向互相碰撞的方向吹出。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左右风向板10的方式的结构,左右风向板10的个数也可以是任意的,此外,也可以将左右风向板10分为3个以上的群,将各自的群转动自如地接合于连结棒,使各自的连结棒独立地平行移动。
(姿势设定条件:温度设定)
在图5的(a)中,基于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信息,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右臂的肘之前的部分R1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实施1次向上侧挥起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设定温度变更为高0.5℃的温度的指示,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连续执行了2次该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设定温度变更为高1.0℃的温度的指示。即,使用者U1通过连续地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提高设定温度“0.5℃的N倍”。另外,也可以取代右肘之前的部分A1,进行从使右臂整体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向上侧挥起臂的动作。
在图5的(b)中,通过使用者U1从使右臂的肘之前的部分R1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连续执行N次向下侧放下的动作,识别到该动作的控制部件30判断为发出了将设定温度降低了“0.5℃的N倍”的指示。
(姿势设定条件:吹出强度)
在图5的(c)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臂的肘之前的部分L1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实施了1次向上侧挥起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吹出强度增强1个等级(例如,从中变更到强)的指示。并且,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连续执行了2次该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吹出强度增强2个等级(例如,从中变更到最强)的指示。即,通过使用者U1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强度增强“N个等级”。另外,也可以取代左肘之前的部分L1,进行从使左臂整体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向上侧挥起臂的动作。
在图5的(d)中,通过使用者U1从使左臂的肘之前的部分L1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连续执行N次向下侧放下的动作,判断为发出了将吹出强度减弱“N个等级”的指示。
(姿势设定条件:吹出范围)
在图6的(a)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使部分L1的先端(指尖)向左侧移动(旋转左肘),使部分R1的先端(指尖)向右侧移动(旋转右肘),进行左右的指尖彼此分离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吹出角度增大1个等级的指示。并且,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左右的吹出角度扩大“N个等级”。另外,也可以取代肘之前的部分L1、R1,从使左右的臂整体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起,进行向上侧挥起臂的动作。
在图6的(b)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使部分L1的先端(指尖)向右侧移动(旋转左肘),使部分R1的先端(指尖)向左侧移动(旋转右肘),进行左右的指尖彼此接近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左右吹出角度减小1个等级的指示。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角度减小“N个等级”。
(姿势设定条件:吹出水平方向)
在图6的(c)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使部分L1的先端(指尖)向左侧移动(旋转左肘),使部分R1的先端(指尖)向左侧移动(旋转右肘),进行部分L1、R1保持着大致平行地向左侧移动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左右的吹出方向向使用者U1的左侧(从本体1观察为右侧)变更1个等级的指示。并且,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方向向右侧(从本体1观察为右侧)变更“N个等级”。
在图6的(d)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使部分L1的先端(指尖)向右侧移动(旋转左肘),使部分R1的先端(指尖)向右侧移动(旋转右肘),进行部分L1、R1保持着大致平行地向右侧移动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左右的吹出方向向使用者U1的右侧(从本体1观察为左侧)变更1个等级的指示。并且,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方向向左侧(从本体1观察为左侧)变更“N个等级”。
(姿势设定条件:吹出上下方向)
在图7的(a)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进行了举起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使肘弯曲)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向上侧变更1个等级的指示。并且,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方向向上侧变更“N个等级”。
在图7的(b)中,在控制装置70识别到使用者U1从使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成为大致水平且大致平行的状态起,进行了放下左右的肘之前的部分L1、R1(使肘下垂)的动作时,判断为发出了将调节空气的上下方向的吹出方向向下侧变更1个等级的指示。并且,通过连续执行N次该动作,能够将吹出方向向下侧变更“N个等级”。
(姿势设定条件的显示流程)
在图8中,在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进行与图5~图7所示那样的预先登录的动作(以下称为“姿势”)相同的(或类似的)动作时(S1的1),控制装置70判断该动作是相当于预先登录的姿势中的哪一个(S1的2)。然后,识别发出变更为与判断的姿势相对应的空调条件的指示(例如,升温等)的情况(S1的3)。
另外,将利用姿势变更了的空调条件称为“姿势指示条件”。
因此,控制装置70基于姿势指示条件,控制送风机5和热交换器4(准确而言,是具备热交换器4的冷冻循环)中的至少一方(S1的4)。此外,使本体通信装置40向遥控器通信装置85发出与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以下称为“姿势指示信号”)(S1的5)。
并且,遥控器80在遥控器通信装置85接收到姿势指示信号时(S1的6),在遥控器显示部82显示姿势指示条件(S1的7),并且从遥控器发声装置83发出例如“噼、噼”和蜂音器声(电子声)(S1的8)。
并且,在遥控器发声停止按钮84被按压的情况下,强制地(S1的9)停止发声(S1的11),或者在蜂音器声(电子声)发出了规定的次数的情况下,自动地(S1的10)停止发声(S1的11)。
如以上那样,室内机100通过使用者U1进行规定的动作,基于与该动作(姿势)相对应的空调条件即姿势指示条件运转,并且姿势指示条件被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所以能够谋求默认值(基准)的同步。
由此,以默认值(基准)的不同步为起因的、使用者U1感觉到的不谐调感被消除,若基于遥控器显示部82所显示的空调条件而设定空调条件,则能够实现希望的空调条件,并且在利用姿势变更了空调条件时,因为无需对遥控器80再次设定与姿势指示条件相同的空调条件(与使用者U1所想要的空调条件相同),所以便利性提高。
此外,因为在遥控器通信装置85接收姿势指示信号时,从遥控器发声装置83发出蜂音器声(电子声),所以使用者U1可知自己执行的动作被本体1(控制装置70)识别到,因此,不用担心动作是否被识别到。另外,如使用者想要那样,使用者的动作是否被识别,只要观察遥控器显示部82所显示的姿势指示条件就会知道,所以假设若成为与想要的空调环境不同的姿势指示条件,则通过当场进行追加的动作,能够成为想要的空调环境。因此,能够得到舒适的空调环境。另外,在遥控器80中所输入的遥控器指示条件也能够向本体1发送,根据遥控器指示条件而变更空调条件。
[实施方式2]
图9~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图,图9是表示功能(脸识别的识别)的侧视图,图10和图11是表示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2和图13是表示风向控制的俯视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另外,各图是示意性描绘而成的图,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控制装置)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200相当于,按照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居住者)的要求,在室内机100(参照实施方式1)的控制装置70中追加了控制(以下称为“风向控制”)调节空气的温度和吹出量等的功能而成的室内机,除此之外的功能与室内机100相同,所以省略相当的部分的说明。
即,室内机200是以下的室内机,即使使用者U1不操作遥控器80也能够起动(冷冻循环等能够开始运转),即使不操作遥控器80,根据使用者U1的姿势,也能够变更空调条件,而且,被变更了的空调条件(姿势指示条件)被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并且使用者U1的所在位置(或移动目的地)被确定,朝向所确定的位置送出调节空气。
因此,因为使用者U1需要使控制部件识别自己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所以需要接近室内机200,使自己的脸被识别。
并且,控制装置70判断接近室内机200使脸被识别的使用者U1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之后,追踪使用者U1的移动,确定使用者U1的所在位置。因此,控制左右风向板10和上下风向板9的姿势(以下称为“风向集中控制”),以使调节空气朝向该确定的所在位置局部(点)集中地吹出(以下,称为“集中吹出”)。
另一方面,在没有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没有接近室内机200使脸被识别的使用者的情况下),控制左右风向板10和上下风向板9的姿势(以下称为“风向分散控制”),以使调节空气大致平均地朝向室内,或成为预先设定的吹出模式(例如,调节空气不对确定的使用者直接吹的吹出模式)(以下,称为“分散吹出”)。
另外,在使用者U1执行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规定的动作的情况下,空调条件被变更为与该动作相对应的姿势指示条件,姿势指示条件被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利用蜂音器声,被变更为姿势指示条件的情况为人所知。
(使用者的脸的识别)
图9是用于说明使用者的脸的识别要领的图,室内机200被设置在室内90的一侧的壁(以下,称为“背面壁”)91的接近天花面92的位置。
在图9中,摄像装置(例如,30万像素的CCD摄像机)50具有朝向斜下方的视场51。并且,在视场51内,在距摄像装置50距离A1~距离A2(>A1)的范围(图中用斜线表示。称为“脸识别范围”)52内,在有使用者U1的脸F1时,控制装置识别脸F1。
并且,在使用者U1接近室内机200且距摄像装置50的距离小于距离A3(>A2)时,控制装置判断为“使用者U1打算使室内机200识别自己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接近到小于距离A3而在脸识别范围52内没有脸F1时,向未图示的报知部件报知使用者U1的位置。
例如,利用声音报知“无法识别脸”、“请更接近些”等,或者使表示无法识别脸的灯点亮或闪烁。另外,报知部件也可以替代上述声音、灯的点亮或闪烁,是表示文字或图像的报知部件。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U1接近室内机200且距摄像装置50的距离小于距离A3(>A2)而直到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10秒)没有识别脸F1时(未将脸F1放入到脸识别范围52内时),判断为“使用者U1不打算使室内机200识别自己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或“使用者U1自己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即,无需进行风向集中控制。
此时,也可以向未图示的报知部件报知使用者U1的位置。例如利用声音报知“在通常模式下运转”,或者使表示“在通常模式下运转”的灯点亮或闪烁。
(使用者的追踪)
控制装置在识别到使用者U1的脸F1之后,通过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姿态追踪使用者U1,确定其移动目的地(以下称为“使用者位置”)P1。并且,朝向确定了的使用者位置P1,局部集中地输送调节空气(进行集中送风)。
另外,由于在刚刚识别到脸F1之后,使用者U1向远离室内机200的方向移动,所以将在该移动结束后,即,使用者U1站住的位置或就坐的位置确定为使用者位置P1。
(风向控制)
基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流程图和图12和图13所示的俯视图,说明控制装置执行的风向控制。
在图10和图11中,在脸识别范围52中有使用者U1的脸F1时(S1),控制装置识别脸F1(S2)。并且,判断冷冻循环是运转中(制冷运转中、制热运转中等)还是停止着(S3),在停止着的情况下起动冷冻循环(S4)。
此外,追踪使用者U1的移动(S5),确定使用者U1站住的位置或就坐的使用者位置P1(S6)。然后,控制左右风向板10和上下风向板9的姿势,以朝向使用者位置P1输送局部集中的调节空气(进行集中吹出)(S7)。
以上,由于朝向使用者位置P1的集中吹出开始,所以若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以外的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也在使用者位置P1,则能够集中地接受调节空气。另外,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在与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2所在的使用者位置P2不同的位置接受调节空气。
(集中吹出)
在图12的(a)中,在使用者位置P1位于室内90的左侧(从室内机200观察左手侧)的情况下,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和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双方(参照图4)成为朝向使用者位置P1吹出调节空气的姿势(集中吹出的姿势)。因而,与对室内90大致均匀地吹出(分散吹出)调节空气的情况相比,使用者U1遍及更长时间集中接受调节空气或集中接受更大量的调节空气。
即,在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从气温高(或低)的外部进入室内90时,不需要寻找遥控器并按压设置于遥控器的制冷(或制热)开始按钮这样的操作,仅通过将脸F1靠近室内机200,就能够开始制冷(或制热)运转。而且,只要移动之后站住或就坐在规定的位置,该位置就自动地被确定为使用者位置P1,并朝向使用者位置P1输送冷气(或热气),所以无需操作遥控器等以使调节空气可靠地到达自己的位置。
由此,便利性和舒适性提高。即,对于怕热的人,实现局部的“凉意(冷却)模式”,对于怕冷的人,实现局部的“暖意(加热)模式”。
另外,被吹出了的调节空气的空气流在刚刚吹出之后被看作是具有与吹出口的大小大致相同的截面的、大致均匀的流速的流束,但是在室内90流动的期间一边与周围的空气混合一边扩大,所以实际上到达使用者位置P1时的空气流成为具有比吹出口的大小大的截面,且在该截面内流动的方向和流速多样的空气流的流束的集合。
因此,所谓本发明中的“局部集中”和“集中吹出”,是指将上述扩大的空气流平均化时的中央“朝向确定的位置”,且是指调节空气也到达使用者位置P1的周围。
另外,以上,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和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双方朝向使用者位置P1吹出调节空气,但是本发明的集中吹出的要领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2的(b)所示,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始终被固定为朝向使用者位置P1吹出调节空气的姿势,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一边转动(摆动)以吹出调节空气一边在包含使用者位置P1和使用者位置P2的规定的范围(图中用α表示)内往返。
于是,因为更大量的调节空气朝向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被集中吹出,所以使用者U1的舒适性提高,并且在除了使用者位置P1之外的范围内,更少量的调节空气间歇地被吹出。
因此,与使用者U1体感温度不同且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2在与使用者位置P1不同的位置即使用者位置P2的情况下,在使用者位置P2,更少量的调节空气被间歇地吹出,所以使用者U2的舒适性也被维持。
另外,也可以如图12的(c)所示,使右侧左右风向板群10R和左侧左右风向板群10L双方在包含使用者位置P1和使用者位置P2的规定的范围(图中用α表示)内转动(摆动)地吹出调节空气,在朝向使用者位置P1的范围(图中用β表示)内,使摆动速度比除其之外的范围慢(延长吹出时间)。于是,与图12的(b)所示的情况同样,与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一起,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2的舒适性也被维持。
另外,集中吹出的要领的选定(选定图12的(a)、(b)或(c)所示的任一个)也可以预先决定,或者也可以是,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在集中吹出开始时或开始之后,利用遥控器等决定或变更。
在图11中,在执行集中吹出的过程中,在使用者U1或其他的使用者U2操作遥控器80并按压停止集中吹出的按钮的情况下(图10记载的S8),控制装置停止集中吹出,开始分散吹出(S10)。即,不对使用者位置P1集中吹出调节空气而开始分散吹出。
另一方面,在执行集中吹出的过程中,在停止集中吹出的按钮未被按压的情况下(S8),控制装置继续脸F1被识别了的使用者U1的位置的追踪。
并且,在判断为使用者U1不移动地在规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的期间内位于使用者位置P1的情况下(S11),停止集中吹出,开始分散吹出(S10)。即推断为,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在该规定的时间的期间通过集中吹出被冷却(加热),即使切换通常的制冷(制热)也能够充分感觉到舒适。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使用者U1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前移动了的情况下(S11),进而判断使用者U1是在室内90还是外出到了室外(S12)。
并且,在判断为使用者U1在室内90时,确定使用者U1的移动目的地即使用者位置P3(S13)。在此,在判断为在室内90中没有其他的使用者的情况下(S14),取代朝向使用者位置P1的集中吹出,开始朝向使用者位置P3的集中吹出(S15、参照图13的(a))。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有其他的使用者时,确定其他的使用者U2(不是怕热的人(怕冷的人))所在的使用者位置P2,判断使用者U1的移动目的地即使用者位置P3与使用者位置P2一致还是不同(S16)。
在S16中,在判断为使用者U1移动到了使用者位置P2(使用者位置P3与使用者位置P2一致)的情况下,停止集中吹出,开始分散吹出(S10、参照图13的(b))。即,不妨碍其他的使用者U2的舒适性。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使用者U1移动到了使用者位置P2以外的位置(使用者位置P3与使用者位置P2不同)的情况下,取代朝向使用者位置P1的集中吹出,开始朝向移动目的地即使用者位置P3的集中吹出(S15、参照图13的(b))。
在S12中,在判断为使用者U1外出到室内90外之后,中止集中吹出的按钮被按压的情况下(S17),只要在室内90有使用者(S9),就中止集中吹出并开始分散吹出(S10)。另一方面,在使用者U1外出到室内90外后,在经过规定的时间(例如10分钟)时(S18),只要在室内90有使用者(S9),就停止集中吹出并开始分散吹出(S10、参照图13的(c))。即,与使用者U1暂时从室内90出去后再返回来还是不返回来无关,只要在室内90有人(使用者),就在从开始集中吹出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间)后切换为分散吹出。
在S9中,在判断为在室内没有任何人(使用者不在)的情况下,停止冷冻循环(S20)。此外,在S9中,在判断为在室内有使用者的情况下,停止集中吹出并开始分散吹出(S10)。
另外,在分散吹出中,在有人(使用者)操作遥控器80并按压停止分散吹出的按钮(制冷或制热等的停止按钮)的情况下(S19),停止冷冻循环的运转(S20)。
[实施方式3]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流程图。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2相同的部位或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
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300是对应于在刚洗完澡或刚刚从热的(或冷的)室外进入到室内之后暂时迅速地想要凉爽(想要暖和)这样的使用者U1(以下称为“刚洗完澡的人”)的要求的室内机。
即,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是追踪脸识别了的使用者U1的移动,并朝向移动目的地即使用者位置P1进行集中吹出的室内机(参照图10中的S7)。并且,在使用者U1在移动目的地即使用者位置P1持续规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的情况下,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例如30分钟)的时刻,中止集中吹出并开始分散吹出(参照图11中的S10和S11)。
于是,对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刚洗完澡的人在刚洗完澡之后进行脸识别而起动室内机100,在室内机100的最近位置P0(是指使用者U1能够将脸F1放入脸识别范围52的位置、和包含该范围的比较狭小的范围。参照图12)持续站立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判断时间(例如10分钟)后,从最近位置P0离开的情况下,朝向移动的刚洗完澡的人继续集中吹出。此时,由于有时刚洗完澡的人不希望集中吹出而希望分散吹出,所以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与其相对应。
在图14中,室内机300朝向站立在最近位置P0的使用者位置P1,开始集中吹出(S7)、继续集中吹出时(S8),判断使用者U1是否即使经过了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判断时间(例如30秒)还持续位于(持续站立)在最近位置P0(S21)。
即,因为在使用者U1是“刚洗完澡的人”的情况下,朝向最近位置P0(此时,使用者位置P1与最近位置P0一致)执行集中吹出,所以使用者U1在最近位置P0能够纳凉(S22)。并且,在直到纳凉结束的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吹出时间(例如10分钟)的期间继续集中吹出(S22),在经过了上述最近吹出时间(例如10分钟)的时刻,转换为分散吹出(参照图11的S9和S10)。
此外,在经过上述最近吹出时间(例如10分钟)之前,使用者U1纳凉结束并离开了最近位置P0的情况下(S23),在离开的时刻,转换为分散吹出(参照图11的S9和S10)。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U1不是“刚洗完澡的人”的情况下,在最近位置P0进行了脸识别后,在经过上述最近判断时间(例如30秒)之前离开最近位置P0(S21)。
在该情况下,与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相同,追踪使用者U1的移动,朝向使用者位置P1(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位置P1与最近位置P0不同)继续集中吹出,再次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后,判断使用者U1是否从使用者位置P1移动(参照图11的S11)。进行了该判断以后的工序与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相同。
如以上那样,因为实施方式3的室内机300执行上述步骤(工序),所以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能够不操作遥控器等,仅通过站立在最近位置P0就能迅速地起动冷冻循环,并且,只要持续站立在最近位置P0,就能够在直到经过上述最近吹出时间为止通过集中吹出而纳凉。
并且,在经过了上述最近吹出时间的时刻,或者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从最近位置P0离开的时刻(相当于能够看作纳凉结束的时刻),集中吹出停止,开始分散吹出。
因而,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能够不操作遥控器等地简便且迅速地开始纳凉,此外,纳凉结束了之后也不操作遥控器等地不暴露在集中的风流中,所以能够充分享受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一方面,对于不是刚洗完澡的人而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或不是刚洗完澡的人而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2,与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相同地维持舒适性。
另外,在使用者U1执行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规定的动作的情况下,空调条件被变更为与该动作相对应的姿势指示条件,姿势指示条件被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且利用蜂音器声使变更成姿势指示条件的情况为人所知,所以空调条件的变更是简单的,因此空调环境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实施方式4]
图15和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的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摆动吹出中的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图,图16是表示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部位或相同的步骤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
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以下称为“室内机”)400与室内机300(参照实施方式3)同样,是对应于在刚洗完澡或刚刚从热的(或冷的)室外进入到室内之后暂时迅速想要凉爽(想要暖和)这样的使用者U1(以下称为“刚洗完澡的人”)的要求的室内机。
实施方式3所示的室内机300在使用者U1是“刚洗完澡的人”的情况下,朝向最近位置P0执行集中吹出,在直到纳凉结束的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吹出时间(例如10分钟)的期间继续集中吹出(参照图14的S22),在经过了最近吹出时间(例如10分钟)的时刻,转换为分散吹出(参照图11的S9和S10)。
可是,因为根据使用者U1的暖和(变凉)状况,直到纳凉(取暖)结束的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吹出时间不是一定的,所以在室内机400中,取代上述最近吹出时间,通过着眼于使用者U1的体温的变化,决定转换为分散吹出的时机。
在室内机400中设有能够检测出站立在最近位置P0的使用者U1的脸的表面温度的温度检测部件(温度传感器、未图示),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基于摄像装置50拍摄到的使用者U1的位置信息和上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人的体温信息,控制上下风向板9和左右风向板10。
并且,对于站立在最近位置P0的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间歇地反复吹出调节空气(以下称为“摆动吹出”)。
即,转动上下风向板9,重复以下的循环,即,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内,朝向使用者U1的脸吹出调节空气,接下来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内,不朝向使用者U1的脸地吹出调节空气(朝向使用者U1的脸以外地吹出调节空气)。另外,也可以取代上下风向板9,通过转动左右风向板10而进行同样的摆动吹出。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摆动吹出中的使用者U1的脸的温度的变化的图。在图15中,在刚洗完澡之后的脸的表面温度是温度T0的情况下,首先,向脸初次集中吹出,脸的表面温度降低到温度T1。在此,在中断向脸的集中吹出时,脸的表面回暖,表面温度上升到温度T2。然后,通过向脸第2次集中吹出,脸的表面温度降低到温度T3,并且在向脸的集中吹出中断时,表面温度上升到温度T4。以后,通过间歇地反复集中吹出,集中吹出时的脸的表面温度和回暖后的脸的表面温度逐渐降低。
此时,由反复摆动吹出引起的回暖后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的程度(温度T2与温度T4之差等)比由反复摆动吹出引起的集中吹出时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的程度(温度T1与温度T3之差等)大。
因而,按照由初次的集中吹出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量ΔT01(温度T0与温度T1之差)、由初次的回暖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量ΔT12(温度T2与温度T1之差)、由第2次集中吹出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量ΔT23(温度T3与温度T2之差)、由第2次回暖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量ΔT34(温度T4与温度T3之差)的顺序,逐渐变小。
并且,在由集中吹出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量或由回暖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量(以下称为“体温的变动范围ΔT”)成为作为规定的温度的舒适温度范围ΔTa(例如1℃)以下时,一般认为使用者U1感觉到爽快感(感觉到凉爽或暖和)。
在图16中,室内机400朝向站立在最近位置P0的使用者位置P1,开始集中吹出(参照图10的S7)、继续集中吹出时(参照图10的S8),判断使用者U1是否即使经过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判断时间(例如30秒)还持续位于(持续站立在)最近位置P0(S31)。
并且,在即使经过了最近判断时间还持续位于(持续站立在)最近位置P0的情况下,判断为使用者U1是刚洗完澡的人,开始上述摆动吹出(S32)。在使用者U1感觉到爽快感(感觉到凉爽或暖和)为止,即,体温的变动范围ΔT成为规定的舒适温度范围ΔTa以下为止(ΔT>ΔTa),继续摆动吹出(S34),在体温的变动范围ΔT成为作为规定的值的舒适温度范围ΔTa以下后(ΔT≤ΔTa),转换为分散吹出(参照图6的S9、S10)。
此外,在体温的变动范围ΔT成为作为规定的值的舒适温度范围ΔTa以下之前(ΔT>ΔTa),在使用者U1离开了最近位置P0的情况下(S33),在离开的时刻,转换为分散吹出(参照图11的S9、S10)。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U1不是“刚洗完澡的人”的情况下,在最近位置P0进行了脸识别之后,在经过了上述最近判断时间(例如30秒)前离开最近位置P0(S31)。
在该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相同,追踪使用者U1的移动,朝向使用者位置P1(在该情况下,使用者位置P1与最近位置P0不同)继续集中吹出,且再次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后,判断使用者U1是否从使用者位置P1移动(参照图11的S11)。进行了该判断以后的工序与在实施方式1、2的室内机100、200中相同。
如以上那样,因为实施方式4的室内机400执行上述步骤(工序),所以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能够不操作遥控器等,仅通过站立在最近位置P0就能迅速地起动冷冻循环,并且能够通过集中吹出而迅速地纳凉(取暖)直到使用者U1感觉到爽快感(感觉到凉爽或暖和),并且在感觉到爽快感之后,能够不操作遥控器等地通过分散吹出而缓和地纳凉(取暖)。
因而,作为刚洗完澡的人的使用者U1能够不操作遥控器等地简便且迅速地开始纳凉,此外,纳凉结束了之后也不操作遥控器等地不暴露在集中的风流中,所以能够充分享受舒适的空调环境。
另一方面,对于不是刚洗完澡的人而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1,或不是刚洗完澡的人而不是怕热的人(或怕冷的人)的使用者U2,与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200相同地舒适性被维持。
另外,在使用者U1执行了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的规定的动作的情况下,空调条件被变更为与该动作相对应的姿势指示条件,姿势指示条件显示于遥控器显示部82,利用蜂音器声,被变更为姿势指示条件的情况为人所知,所以空调条件的变更是简单的,空调环境的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最后,补充说明体温的变动范围ΔTc。
体温的变动范围ΔT既可以是由于某次反复时的集中吹出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量(若以初次为例,则ΔT=ΔT01=T0-T1),也可以是由于回暖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量(若以初次为例,则ΔT=ΔT12=T2-T1),还可以是两者的平均值(ΔT=(ΔT01+ΔT12)/2)。
另外,还可以是由于多次集中吹出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降低量和由于多次回暖引起的脸的表面温度的上升量的平均值(若以初次和第2次为例,则ΔT=(ΔT01+ΔT12+Δ23+Δ34)/4)。通过使用多次的上述降低量和上述上升量的平均值,能够判断出抑制了实际的表面温度或温度检测的偏差的影响。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以上,对将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设置于房屋的室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作为设置于车辆等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广泛地利用。

Claims (12)

1.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本体,被设置于室内的壁面;以及无线遥控器,具备在与上述本体具备的本体通信装置之间收发信号的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
在上述本体形成吸入口和吹出口,上述本体具备:送风机,从上述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形成到达上述吹出口的风路;热交换器,被设置于上述风路,执行冷冻循环的一部分;摄像装置,拍摄上述室内;以及控制装置,在上述本体通信装置与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之间收发信号,
上述控制装置,无论是在与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相对应的空调条件即遥控器指示条件下,或者还是在基于上述摄像装置拍摄到的人的动作,使该动作和预先被登录的空调条件中的任一空调条件相关,该已相关的空调条件即姿势指示条件下,控制上述送风机和上述冷冻循环中的至少一方,并且向上述本体通信装置发送与上述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
上述无线遥控器具备无线遥控器显示部,在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接收到与上述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时,将上述姿势指示条件显示于上述无线遥控器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遥控器具备发出声音的遥控器发声装置,在上述无线遥控器通信装置接收到与上述姿势指示条件相对应的信号时,上述遥控器发声装置发出声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本体的上述吹出口设置调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被调节了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脸识别范围内有人的脸时,识别该人的脸,并且在该人移动了时,追踪该人并确定该人的位置,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以使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朝向被确定了的位置地被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冷冻循环的停止中识别到人的脸时,起动上述冷冻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控制着上述风向调整装置时,在判断为该人移动到上述室内之外的情况下,在该判断之后直到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继续上述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停止上述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本体的上述吹出口设置调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被调节了的空气的吹出方向的风向调整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执行以下的步骤,即,
在人的脸在作为规定的时间的脸识别时间的期间内位于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脸识别范围时,识别该人的脸的步骤;
在该步骤中识别到人的脸的情况下,起动上述冷冻循环,并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或朝向上述脸被识别到时上述人所在的位置即最近位置吹出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在吹出了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后且在成为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判断时间之前,移动到了上述最近位置外的情况、在吹出了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后,经过了作为规定的时间即最近吹出时间的情况、或者在成为上述最近吹出时间之前,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移动到上述最近位置外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停止上述冷冻循环的吹出停止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该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有:温度检测部件,检测人的体温;风向调整装置,被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述吹出口,调整在上述热交换器中被调节了的空气的吹出方向,
上述控制装置执行以下的步骤,即,
在人的脸在作为规定的时间的脸识别时间的期间内位于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脸识别范围时,识别该人的脸的步骤;
在该步骤中识别到人的脸的情况下,起动上述冷冻循环,并控制上述风向调整装置,以朝向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或朝向上述脸被识别到时上述人所在的位置即最近位置间歇地反复吹出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在吹出了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后且在成为作为规定的时间的最近判断时间之前,移动到了上述最近位置外的情况、在吹出了上述被调节了的空气后,上述人的脸被识别到的人移动到上述最近位置外的情况、或者在上述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人的体温的变动范围成为作为规定的温度的舒适温度范围以下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下,停止上述冷冻循环的吹出停止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冷冻循环的停止中识别到人的脸时,起动上述冷冻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本体设有报知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人接近上述本体且无法识别该人的脸的情况下,使上述报知装置报知该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遥控器在上述风向调整装置被控制着时,发出使该控制停止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控制着上述风向调整装置时,在判断为该人移动到上述室内之外的情况下,在该判断之后直到经过规定的时间为止,继续上述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在经过了规定的时间后,停止上述风向调整装置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冷冻循环的停止中识别到人的脸时,起动上述冷冻循环。
CN201310111988.4A 2012-04-02 2013-04-02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36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83769A JP5858850B2 (ja) 2012-04-02 2012-04-02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2-083769 2012-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3633A true CN103363633A (zh) 2013-10-23
CN103363633B CN103363633B (zh) 2016-02-24

Family

ID=48044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19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63633B (zh) 2012-04-02 2013-04-02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47716B2 (zh)
EP (1) EP2647919B1 (zh)
JP (1) JP5858850B2 (zh)
KR (2) KR20130111984A (zh)
CN (1) CN10336363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5103A (zh) * 2015-08-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送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CN106457956A (zh) * 2013-12-11 2017-02-22 Dav公司 具有感觉反馈的控制装置
CN109099560A (zh) * 2018-07-26 2018-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遥控器、空调遥控器与空调状态同步方法
CN109790991A (zh) * 2016-09-30 2019-05-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机器设备管理系统、空调机管理系统、通信条件调整方法
CN110392806A (zh) * 2017-03-09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1426033A (zh) * 2020-03-02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656478A (zh) * 2018-01-29 2020-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遥控器及遥控系统
CN112989870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风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4447B1 (en) * 2010-07-01 2014-10-21 Sharon K. Humphrey Low-profile, ceiling-mounted fan
JP6128305B2 (ja) 2012-04-27 2017-05-1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5967358B2 (ja) * 2012-04-27 2016-08-1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用の制御回路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664644B2 (ja) 2012-12-28 2015-02-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JP5678952B2 (ja) * 2012-12-28 2015-03-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5678953B2 (ja) 2012-12-28 2015-03-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JP6000217B2 (ja) 2013-10-04 2016-09-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104131B2 (ja) * 2013-11-12 2017-03-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WO2015095753A1 (en) 2013-12-21 2015-06-25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teractive occupant-tracking fan for indoor comfor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WO2015141118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242300B2 (ja) 2014-06-25 2017-1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10061390B2 (en) * 2015-07-17 2018-08-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Building space control
JPWO2017187562A1 (ja) * 2016-04-27 2018-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185235B2 (en) * 2017-03-27 2021-11-3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109162B2 (ja) * 2017-06-14 2022-07-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KR102056390B1 (ko) * 2017-07-18 2019-12-16 송명은 회전범위의 제어가 가능한 선풍기와 그 제어방법
CN108036479A (zh) * 2017-12-01 2018-05-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系统、视觉控制器和存储介质
KR102040953B1 (ko) * 2018-04-10 2019-1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인공지능에 기반하여 영역 선택적으로 동작하는 공기 조화기, 클라우드 서버, 및 이들의 동작 방법
JP6730552B2 (ja) * 2018-05-14 2020-07-29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電子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7221744B2 (ja) * 2019-03-07 2023-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EP3722158A1 (en) 2019-04-10 2020-10-14 Volvo Car Corporation A voice assistant system
CN110986252A (zh) * 2019-11-13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向控制方法和装置
KR20210077047A (ko) * 2019-12-16 2021-06-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율주행차량의 공조기를 제어하는 탈부착 가능한 원격제어기 및 원격제어방법
CN11256241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车辆碰撞预警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3154617A (zh) * 2021-02-23 2021-07-23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摆风角度的调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20220282736A1 (en) * 2021-03-08 2022-09-08 Macroai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kit for attachment to a support structure of a control panel for a high-volume low speed fan
CN114198875B (zh) * 2021-12-08 2023-03-10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81192B (zh) * 2021-12-22 2023-09-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91158A1 (en) * 2022-06-03 2023-12-07 Paris Smith Dynamically Controlled Cooling Device
CN115854527A (zh) * 2022-12-19 2023-03-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0333A (en) * 1991-10-28 1993-01-19 Norm Pacific Automation Corp. Ventilation device adjusted and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with movement of human body
US20050025345A1 (en) * 2003-07-30 2005-02-03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CN101131609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装置和接口方法
CN101553697A (zh) * 2006-11-28 2009-10-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以及控制其气流的方法
JP2010163111A (ja) * 2009-01-16 2010-07-29 Toyota Boshoku Corp 風量調整装置
JP2011137589A (ja) * 2009-12-28 2011-07-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43443A (ja) 1986-12-06 1988-06-15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JPH01260255A (ja) 1988-04-07 1989-10-17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H06221646A (ja) 1993-01-27 1994-08-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H06337154A (ja) 1993-05-27 1994-12-06 Hitachi Ltd 赤外線源検知器及び該検知器を用いた居住環境制御装置
US5454043A (en) * 1993-07-30 1995-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Dynamic and static hand gesture recognition through low-level image analysis
US7918100B2 (en) * 1994-05-09 2011-04-05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Vehicular HVAC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5594469A (en) * 1995-02-21 1997-01-14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America Inc. Hand gesture machine control system
JP2000074452A (ja) 1998-09-01 2000-03-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00171077A (ja) 1998-12-02 2000-06-23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US7050606B2 (en) * 1999-08-10 2006-05-23 Cybernet Systems Corporation Tracking and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 particularly suited to vehicular control applications
JP2001216069A (ja) 2000-02-01 2001-08-10 Toshiba Corp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方向検出方法
WO2003025859A1 (fr) * 2001-09-17 2003-03-27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positif d'interface
US20080065291A1 (en) * 2002-11-04 2008-03-13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Gesture-Based Control of Vehicular Components
CN100334531C (zh) * 2002-11-20 2007-08-29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指示设备的用户接口系统
US7084774B2 (en) * 2003-11-13 2006-08-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GB2423808B (en) * 2005-03-04 2010-02-17 Ford Global Tech Llc Mot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ne or more vehicle devices
US9910497B2 (en) * 2006-02-08 2018-03-06 Oblong Industries, Inc. Gestural control of autonomous and semi-autonomous systems
EP2087293A4 (en) 2006-11-28 2011-04-06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AIR FLOW COMPRISING IT
US20080238665A1 (en) * 2006-12-15 2008-10-02 Robin Peng Sensory feedback systems for non-contact electrical switches
JP2008185282A (ja) 2007-01-30 2008-08-14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5228439B2 (ja) * 2007-10-22 2013-07-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装置
US8555207B2 (en) * 2008-02-27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input using recognized gestures
US8514251B2 (en) * 2008-06-23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character input using recognized gestures
US20100087987A1 (en) * 2008-10-08 2010-04-08 Gm Global Technoloogy Opera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ehicle Driver Recognition and Customization Using Onboard Vehicle System Settings
JP5294801B2 (ja) 2008-10-30 2013-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10181064A (ja) 2009-02-04 2010-08-19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US20110039490A1 (en) * 2009-08-12 2011-02-17 James Wiese Window Fan
US9551590B2 (en) * 2009-08-28 2017-01-24 Robert Bosch Gmbh Gesture-based information and command entry for motor vehicle
JP5177114B2 (ja) 2009-10-05 2013-04-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US8843857B2 (en) * 2009-11-19 2014-09-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tance scalable no touch computing
US8864447B1 (en) * 2010-07-01 2014-10-21 Sharon K. Humphrey Low-profile, ceiling-mounted fan
KR101800887B1 (ko) * 2010-12-16 2017-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20120158203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Pers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KR20120079245A (ko) * 2011-01-04 2012-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US8847881B2 (en) * 2011-11-18 2014-09-30 Sony Corporation Gesture and voice recognition for control of a device
US20130204408A1 (en) * 2012-02-06 2013-08-0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ing body movemen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0333A (en) * 1991-10-28 1993-01-19 Norm Pacific Automation Corp. Ventilation device adjusted and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with movement of human body
US20050025345A1 (en) * 2003-07-30 2005-02-03 Nissan Motor Co., Ltd. Non-contact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CN101131609A (zh) * 2006-08-25 2008-02-27 株式会社东芝 接口装置和接口方法
CN101553697A (zh) * 2006-11-28 2009-10-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以及控制其气流的方法
JP2010163111A (ja) * 2009-01-16 2010-07-29 Toyota Boshoku Corp 風量調整装置
JP2011137589A (ja) * 2009-12-28 2011-07-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7956A (zh) * 2013-12-11 2017-02-22 Dav公司 具有感觉反馈的控制装置
CN106457956B (zh) * 2013-12-11 2020-03-31 Dav公司 具有感觉反馈的控制装置
CN105115103A (zh) * 2015-08-11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送风空调及控制方法
CN109790991A (zh) * 2016-09-30 2019-05-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机器设备管理系统、空调机管理系统、通信条件调整方法
CN109790991B (zh) * 2016-09-30 2021-05-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机器设备管理系统、空调机管理系统、通信条件调整方法
US11149966B2 (en) 2017-03-09 2021-10-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0392806A (zh) * 2017-03-09 2019-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1656478B (zh) * 2018-01-29 2024-01-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遥控器及遥控系统
CN111656478A (zh) * 2018-01-29 2020-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遥控器及遥控系统
CN109099560A (zh) * 2018-07-26 2018-12-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遥控器、空调遥控器与空调状态同步方法
CN112989870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方法、风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6033B (zh) * 2020-03-02 2022-11-18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1426033A (zh) * 2020-03-02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075069A (ko) 2015-07-02
US9347716B2 (en) 2016-05-24
JP2013213610A (ja) 2013-10-17
JP5858850B2 (ja) 2016-02-10
KR20130111984A (ko) 2013-10-11
US20130255909A1 (en) 2013-10-03
EP2647919A1 (en) 2013-10-09
CN103363633B (zh) 2016-02-24
EP2647919B1 (en) 201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633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3890498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103574854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07726444B (zh) 空气调节机
EP3499141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3196182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4515204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7405982A (zh) 车辆空调用显示装置
JP612892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98891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512494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9564010B (zh) 空气调节机
JP2018091544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4557333B2 (ja) 空気調和機用遠隔操作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5315220B2 (ja) 空気調和機用遠隔操作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14010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EP3282199B1 (en) Air conditioner
JP202009809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319020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WO2022054201A5 (zh)
JP201406651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84381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78963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