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7939A -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7939A
CN103287939A CN 201210445798 CN201210445798A CN103287939A CN 103287939 A CN103287939 A CN 103287939A CN 201210445798 CN201210445798 CN 201210445798 CN 201210445798 A CN201210445798 A CN 201210445798A CN 103287939 A CN103287939 A CN 103287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ge
elevator
floor
image processor
measu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4457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7939B (zh
Inventor
姬野裕司
饭岛厚
铁原敏雄
江头和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7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7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对在电梯的各层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进行计测的人数计测装置、基于该计测结果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以及对应使用者的人数对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梯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系统。本发明提供根据图像信息对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进行正确地计测的人数计测装置。人数计测装置(1)包括立体摄像机(2)和影像处理装置(3)。立体摄像机(2)设于电梯(100)的乘用轿厢(101)中,对从乘用轿厢(101)的内部至越过门装置(105)可以看见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106)的范围进行拍摄。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由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使用者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

Description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2-039152(申请日:2012/2/24)为基础,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在电梯的各层对从乘用轿厢出来的使用者的人数进行计测的人数计测装置、根据计测结果进行运行控制的电梯、以及对应于使用者的人数进行并列设置的多部电梯的运行控制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考虑电梯的运行效率,有时根据时间段以及星期几来控制乘用轿厢的待机位置。另外,建筑物中设有多部电梯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系统整体的输送能力和服务,进行与电梯的使用时间段对应的组管理控制。例如,上班时间段的组管理控制中,对全部的轿厢呼叫和候梯厅呼叫都响应结束的乘用轿厢进行强制该轿厢移动到候梯厅呼叫多的基准层的回程控制。该运行控制中,基准层的设定和时间段的设定是预先通过用户和管理者的经验值来设定的。 
具有午饭时间段的食堂层或会议室的设置层等根据建筑物的各层的使用方式周期地或者暂时地拥挤的层楼的情况下,如果在预先设定的组管理控制的范围内,虽然能够进行响应,但却不能适当修正设定条件使其为最合适的条件。结果是有可能脱离最合适的运行状况。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管理者不能够客观地掌握使用状况。即,到此为止都是基于预测进行的控制,而不是基于实时的信息进行的控制。因此,不能够提供确切地服务。 
为了实时地调查设置于建筑物的电梯的使用状况,已知有在乘用轿厢内以及大厅顶棚上设置摄像装置,根据其图像信息计测使用者人数的方法。另外,还已知有根据候梯厅呼叫按钮被按压了的次数、间隔和基于设置于轿厢内的负载检测器得到的重量信息推定使用者人数的方法。 
但是,基于摄像装置的影像判断乘用轿厢内部的人数时,由于乘用轿厢的顶棚的高度受限,即使带有广角镜,拥挤时也会产生死角。因此,通过摄像装置所得到的图像信息中不能掌握正确的状况。进一步地,在设置有多个电梯的建筑物中,在各电梯的所有层的大厅顶棚设置摄像装置的话,对设备的浪费较大。另外,在候梯厅等候电梯的使用者选择多个电梯中先到达的电梯,因此,在各电梯前等候的使用者的人数是动态变化的。 
虽然想要根据候梯厅呼叫按钮被按压了的次数或时间间隔掌握在候梯厅待机的使用者的人数,但如果要去方向的候梯厅呼叫按钮已经被按压的情况下,后来的使用者很少会再按压候梯厅呼叫按钮。因此,完全不知道在候梯厅等候的使用者中有几个人要上楼,有几个人要下楼。 
根据乘用轿厢的负载检测功能确定使用者人数时,在使用者上下电梯的移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来回走动产生振动,因此不能正确地计测重量。即使根据平层前与离层后的重量变化可以概略地了解乘用轿厢内的人数变化,由于体重存在个人差异会产生误差。使用者携带中的行李的话,更会产生误差。 
由此,正确地掌握通过电梯移动的使用者的人数比预想中更加困难。因此,为了将电梯的运行控制维持在最佳状态,必须定期地在各层的候梯厅配备人员来计测实际的使用状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根据图像信息对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进行正确地计测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以及多个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一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包括立体摄像机和影像处理装置。立体摄像机设置在电梯的乘用轿厢的中,对从乘用轿厢的内部至越过门装置可以看见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的范围进行拍摄。影像处理装置根据由立体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使用者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 
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的人数计测装置,计测电梯的使用者人数,可以适当地设定电梯的运行控制。 
一实施方式的电梯包括乘用轿厢、卷扬机、控制盘、立体摄像机、影像处理装置、 解析装置和变更装置。乘用轿厢具有门装置。卷扬机驱动乘用轿厢。控制盘控制卷扬机的运行。立体摄像机设于乘用轿厢的内部,对越过门装置能看到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的范围进行拍摄。影像处理装置据由立体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使用者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解析装置根据使用实况解析乘用轿厢的使用状况。变更装置根据解析装置的解析结果,将变更乘用轿厢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控制盘。 
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的电梯,可以实时掌握电梯的使用者人数,可以根据其使用实况,变更乘用轿厢的运行模式。另外,通过储存使用实况,可以采用与时期、时间段对应的最合适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为使用者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梯、设置于各电梯的乘用轿厢的内部的立体摄像机、影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和组管理装置。立体摄像机对从该乘用轿厢的内部越过门装置可以看到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的范围进行拍摄。影像处理装置根据由立体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使用者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存储介质记录各电梯的使用实况。组管理装置根据记录于存储介质的多个电梯的各使用实况,将变更乘用轿厢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各电梯的控制盘。 
通过具有上述构成的电梯系统,根据多个电梯的各自的使用实况,可以掌握建筑物整体的电梯的使用者人数。然后,根据使用实况,通过统合地管理多个电梯的运行模式,可以进行控制,缩短各层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和到达目的层的移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装备了第1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的乘用轿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梯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人数计测装置的立体摄像机的视野的沿着铅直方向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由图3所示的立体摄像机拍摄的从乘用轿厢出去的使用者的图像的图。 
图5是示出由图3所示的立体摄像机拍摄的搭乘乘用轿厢的使用者的图像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由图1所示的显示器用摄像机拍摄的乘用轿厢内部的层楼显示部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的平层层楼和运行方向的方法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由图1所示的显示器用摄像机拍摄的方向显示部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的运行方向的方法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由图1所示的显示器用摄像机拍摄的指示器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的平层层楼和运行方向的方法的图。 
图9是示出由图2所示的人数计测装置计测使用电梯的人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按照图9的流程图利用人数计测装置合计出的电梯的使用人数的图。 
图11是示出第2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电梯系统的中的1部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所计测出的计测结果使用于组管理控制时的流程图。 
图13是将图11所示的电梯系统的中的1部的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所计测出的各层楼的滞留结果使用于组管理控制时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将图11所示的电梯系统的中的1部的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所计测出结果按移动方向作成各一定时间段的表格的数据库的图像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图14所示的数据库对特定的时间段合计出的结果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图14所示的数据库计算出导入该电梯系统的建筑物的某个时刻的各层的在馆人数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对在现有的电梯的乘用轿厢101中设置并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1的状况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分别将人数计测装置1的立体摄像机2设于乘用轿厢101的顶棚101a、将内置影像处理装置3等的壳体11设于乘用轿厢101之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装备了人数计测装置1的电梯100以及人数计测装置1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方式的框图。图3以沿着铅直方向的截面图示出由人数计测装置1的立体摄像机2进行拍摄的视野。图4示出由立体摄像机2拍摄的从乘用轿厢101出来的使用者P1的图像。图5示出由立体摄像机2拍摄的搭乘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P2的图像。图6示出根据由显示器用摄像机4拍摄的显示器102的层楼显示部102A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101的平层层楼和运行方向的方法。图7示出根据由显示器用摄像机4拍摄的显示器102的方向显示部102B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的方法。图8示出根据由显示器用摄像机4拍摄的分别以数字表示平层层楼、以箭头表示移动方向的数字显示的指示器104的图像,判定乘用轿厢101的平层层楼和运行方向的方法。图9是示出人数计测装置1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0是按照层楼显示的由人数计测装置1输出、记录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的图表。 
人数计测装置1包括:如图1所示设于乘用轿厢101的顶棚101a的附近的立体摄像机 2、和收容在设于乘用轿厢的上面的壳体11内的影像处理装置3。立体摄像机2为了能够拍摄通过门装置105的使用者,如图3所示,对从乘用轿厢101的内部至越过门装置105能够看到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106的图3至图5所示的范围进行拍摄。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的影像,计算进出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P1、P2的三维位置信息,分别计测在各层进出乘用轿厢的使用者P1、P2的人数。然后,影像处理装置3将计测的人数信息与表示计测该人数的层楼的层楼信息、在该层楼停止的前后的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计测人数的时刻作为关联的使用实况进行输出。采用图6至图8在后文叙述取得层楼信息和移动方向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的人数计测装置1设于现有的电梯100。如图1所示,立体摄像机2安装在临时设置的横杆21上。横杆21由乘用轿厢101的顶棚101a和侧壁101b支持,与门装置105平行且水平设置。如果不设置横杆21,也可以将托架直接固定在顶棚101a或侧壁101b上,并安装立体摄像机2。另外,也可以永久地设置人数计测装置1。永久设置的情况下,立体摄像机2组装在顶棚101a或顶棚照明装置内。人数计测装置1的立体摄像机2也可以根据电梯的使用组装在门装置105的上部的门楣板所覆盖的部分。 
立体摄像机2包括通过与门装置105平行且在水平方向分离设置而拍摄角度不同的两个摄像机2R、2L。根据两个摄像机2R、2L之间的距离与拍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视差,通过对该两个摄像机2R、2L同时拍摄的各个图像进行解析处理,可以确定被摄物的三维位置。将确定的三维位置作为三维信息进行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器用摄像机4。显示器用摄像机4拍摄设于乘用轿厢101的内部的显示器102。图1所示的情况下,显示器102设于乘用轿厢101的门装置105的上部,因此,显示器用摄像机4固定于立体摄像机2的两个摄像机2R、2L之间的横杆21上。显示器用摄像机4能够拍摄显示器102即可,因此,只要是能够看见显示器102的位置,即使安装在横杆21以外也可以。显示器用摄像机4与影像处理装置3连接。 
如图2所示,影像处理装置3具有图像获取部31。图像获取部31使从连接的立体摄像机2和显示器用摄像机4处得到的图像同步。人数计测装置1还包括存储介质5、通信部6和解析装置7。存储介质5记录影像处理装置3输出的使用实况。通信部6构成为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8为媒介与外部装置连接。 
作为外部装置,工作用的手提电脑91、路由器92连接于以太网(注册商标)8。连接工作用的手提电脑91用于变更人数计测装置1的设定,或读取记录于存储介质5的信息。路由器92与互联网80连接,并与在通过无线LAN能够通信的圈内的手机93、便携终端94、工 作用的手提电脑91连接。便携终端94中还包含有具有画面、并具有能与无线LAN连接的功能的游戏机。另外,也可以是实时反映出立体摄像机2或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影像的监视器与路由器92连接。 
路由器92连接于互联网80,因此,还能够连接管理电梯100的监控中心110的计算机111,或通过互联网80连接远程位置的手提电脑91、手机93、便携终端94等。无论哪种情况,都设定有用于与人数计测装置1连接的访问代码。路由器92与互联网80连接且具有无线LAN功能,因此,能够从外部容易地得到通过人数计测装置1得到的信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电梯100的控制或设置有该电梯100的建筑物。 
影像处理装置3具有三维信息化功能、人物提取功能、人物追踪处理功能、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和人数计测功能,作为用于计测进出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的人数的功能。三维信息化功能是根据立体摄像机2的右侧的摄像机2R和左侧的摄像机2L所拍摄的图像的视差计算出拍摄的图像的三维信息的功能。人物提取功能是根据该三维信息判定是否是人,并从立体摄像机2拍摄的影像中提取出人的功能。人物追踪处理功能是通过对不同时刻的影像使人物提取功能所选择的形象的相似身形相关联,从而判定同一使用者的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即使使用者等的位置移动、二个以上的使用者交叉,也可以个别追踪。另外,还可以得到各使用者的位置、大小、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的信息。因此,能够判别使用者是大人还是小孩。 
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是依据由人物追踪处理功能所追踪的特定的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判定这个人是在乘用轿厢101内还是在乘用轿厢101外。本实施方式中,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的范围如图3所示区分为候梯厅区域A1、门区域A2、轿厢室区域A3这三个区域。人数计测功能是根据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的信息计测在乘用轿厢101停止期间通过人物追踪功能确定的使用者是搭乘了乘用轿厢还是离开了乘用轿厢。使用者进入乘用轿厢101时“+1”,使用者离开乘用轿厢101时“-1”。 
例如,如图4所示,从轿厢室区域A3向门区域A2、再向候梯厅区域A1移动的情况下,判定为“下梯”,作为离开乘用轿厢10的人数进行计数。另外,如图5所示,从候梯厅区域A1向门区域A2、再向轿厢室区域A3移动的情况下,判定为“上梯”,作为搭乘乘用轿厢101的人数进行计数。 
又,为了防止误检测,由人物提取功能提取出的使用者在门区域A2暂时停留的情况下,或者检测结果为三个区域都不变换的情况下,从检测对象中排除,既不计数为离开人数,也不计数为搭乘人数。 
另外,该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1中,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在乘用轿厢101停止期间,检测到在候梯厅区域A1的图5所示的使用者P3没有移动到轿厢室区域A3,将该使用者P3作为滞留人数进行计数。影像处理装置3在乘用轿厢101在目的层平层、门装置105打开时开始人数的计测,在门装置105关闭时结束人数的计测,将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作为使用实况记录到存储介质5中。 
接着,对作为使用实况取得与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关联记录的层楼信息和移动方向的情况进行说明。 
层楼信息根据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图6所示的显示器102的层楼显示部102A的图像进行判定。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层楼显示部102A设置在门装置105的上部的门楣板部,如图6所示,平层层的层楼号码点亮。影像处理装置3分别计算出与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图像中的层楼显示部102A的各层楼显示灯的位置对应划分的层楼显示区域102Aa~102Af的亮度的方差。方差由下式求出。 
σ = Σ j = 1 h Σ i = 1 w ( μ - X ij ) 2
此时,σ为方差、w为层楼显示区域的宽度、h为层楼显示区域的高度、μ为层楼显示区域内的平均亮度、Xij为层楼显示区域的亮度。 
平层层楼的层楼显示灯点亮,使得层楼显示区域的亮度的方差相对于其他区域变大,通过比较方差,可以容易地判定平层层楼。图6所示的情况下,包含2层所示的显示灯“2”的层楼显示区域102Ac的方差最大,因此,判定为乘用轿厢101在2层平层。 
移动方向根据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图7所示的显示器102的方向显示部102B的图像来判定。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方向显示部102B通过箭头的方向显示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为了判别图7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影像处理装置3从图像中分别区分箭头的顶端部的部分102Bu、102Bd,采用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计算其范围的亮度的方差。然后,将方差大的一方判定为运行方向。 
移动方向的判定也可以根据层楼显示部102A的影像来判定。图6所示的显示器102的情况下,通过乘用轿厢101的移动层楼显示灯的点灯位置发生变化。例如,容易了解到在方差大的部分在图6中从层楼显示区域102Ac向层楼显示区域102Ad地向右移动的情况下,乘用轿厢101为上升运行,在从层楼显示区域102Ac向层楼显示区域102Ab地向左移动的情 况下,乘用轿厢101为下降运行。这种情况下,离开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的人数与即将平层之前的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关联,搭乘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的人数与刚离层之后的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关联。 
进一步地,显示器102是LED或液晶等的数字显示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显示器102的像素点对应是显示范围细化,计算出该亮度的方差。将方差大的部分所构成的图案与预先登记的层楼号码、表示移动方向的箭头的图案对照,判定平层层楼和移动方向。图8所示的显示器102的情况下,显示乘用轿厢101在3层平层,然后进行上升运行。 
如上构成的人数计测装置1按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向如下说明这样动作。首先,乘用轿厢101在目的层平层时,影像处理装置3将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到的影像转换为三维信息(S1)。然后,基于三维信息,由人物提取处理确定反映在图像中的使用者(S2)。分别追踪提取出的使用者(S3)、通过区域推移判定处理(S4)分别计测离开了乘用轿厢101的人数和搭乘了乘用轿厢101的人数(S6)。另外,在追踪使用者的移动的期间,根据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到的影像判定乘用轿厢101停止的层楼号码和移动方向(S5)。判定层楼号码和移动方向的停止层楼识别处理(S5)可以在从乘用轿厢101平层开始到离层为止期间的任意阶段进行,至少在将人数信息记录到存储介质5之前的相关阶段做好即可。使用者不在候梯厅106和乘用轿厢101之间移动,关闭门装置105时,影像处理装置3确定该层楼的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并将层楼信息、移动方向以及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S6),并记录到存储介质5。 
如图2所示,记录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的信息通过外部连接的手提电脑91、或经由互联网80连接的监控中心110的计算机111读取,为了反映较好的运行模式,进行解析和分析(S7)。如图2所示,人数计测装置1还包括解析装置7时,也可以根据由解析装置7处理后的结果,将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直接输出到电梯100的控制盘107中。 
为了调查现有的电梯100的使用状况,在例如电梯100的更新工程之前,将人数计测装置1设置在电梯100的乘用轿厢101。另外,不论是否是更新工程,在电梯100是能够变更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这样规格的电梯100的情况下,为了改善电梯100的运行效率,人数计测装置1设置一定的期间。工作人员定期地连接手提电脑91,或者与远程位置的监控中心110的计算机111连接,根据解析和分析使用实况的结果,根据需要对电梯100的控制盘107输入变更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控制盘107一旦接收到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即按照运行模式对驱动乘用轿厢101的卷扬机108进行运行控制。 
另外,可以通过外部连接的手提电脑91或监控中心110的计算机111向人数计测装置1 询问某个特定的时间段的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从人数计测装置1输出OD表(Origin-Destination Table:进出表)这样的图表(S8)。图10所示的图是它的一个实例,12:00~15:00期间在各层进出乘用轿厢101的人数通过实数值和柱状图表示。又,图10所示的图可以由外部连接的手提电脑91或经由互联网80连接的监控中心110的计算机111来解析使用实况而制作而成。 
对于具有可以变更运行模式的功能的电梯100,可以根据选项永久组装该人数计测装置1。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外观为了不显眼,立体摄像机2和显示器用摄像机可以采用超小型摄像机。永久具备人数计测装置1的电梯100还包括根据解析装置7的解析结果,向控制盘107输出变更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的变更装置71。 
电梯100通过包括解析装置7和变更装置71,可以独立地持续变更,使运行模式始终为最佳条件。例如,在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到的影像中,没有从候梯厅106向乘用轿厢101移动的使用者被计测为滞留人数的情况下,变更装置71可以根据此时的滞留人数、层楼信息、移动方向、时刻,将变更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控制盘,以积极地来接滞留的使用者。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人数计测装置1从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影像中取得用以与人数信息关联的层楼信息和移动方向的信息。这是因为,现有的电梯100的情况下,大多不能从控制盘107取得层楼信息、移动方向的信息。因此,即使是现有的电梯,若比较新,也可以从控制盘107直接得到层楼信息、移动方向的信息。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显示器用摄像机4。 
接着,对于第2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200,参照图11至图16进行说明。图11示出组管理控制的多个电梯100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1的电梯系统200。图12和图13示出组管理控制的电梯100的动作流程。图14至图16示出电梯系统200中,根据分析或解析人数计测装置1的计测结果的结果所得到的数据。 
如图11所示,电梯系统200包括: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梯100、设于各个电梯100的人数计测装置1、与各电梯100的控制盘107连接的组管理装置201。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电梯100并列设置三个。装备于各电梯100的人数计测装置1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人数计测装置1相同的功能和构成。人数计测装置1的详细情况如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10说明的那样,人数计测装置1的详细情况参照第1实施方式的记载。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存储介质5、通信部6、解析装置7包含于人数计测装置1,而第2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存储介质5、通信部6、解析装置7集中设于组管理装置201。 
组管理装置201包括:解析装置、需要认定装置、混杂认定装置、分配装置、闲散认定装置和拥堵检测装置。解析装置根据人数计测装置1输出的使用实况,解析多个电梯100的使用状况。需要认定装置根据解析装置的解析结果,判定与层楼信息和时刻对应的运行需要的大小。混杂认定装置在需要认定装置所判定的运行需要的大小超过一定的值的情况下,例如1部电梯的乘用轿厢101不能一次输送的情况下,检测其平层信息和时间段,判定为混杂状况。分配装置为了向认定为混杂状况的层楼和时间段优先地分配乘用轿厢101,向各个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闲散认定装置根据使用实况,检测运行需要的大小小于一定的值的时间段,例如,即使没有全部驱动组管理的电梯,也没有发生混杂、可以充分输送使用者这样的使用者较少的时间段,判定为闲散状况。认定为闲散状况时,分配装置在为闲散状况的时间段,输出使至少1部电梯100的控制盘107休止的指令。通过人数计测装置1计测滞留人数时,该滞留人数与运行需要的大小相比超过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例如维持现有的运行模式时,滞留人数不能由其他的电梯100解决的情况下,拥堵检测装置将该层楼认定为拥堵层。产生认定为拥堵层的层楼时,为了使在拥堵层平层的电梯100的数量增加,分配装置向各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 
该电梯系统200还包括分析装置。分析装置从记录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中提取任意时间段的使用实况,输出该时间段在各层楼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另外也可以是,该分析装置从记录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中提取任意时间段的使用实况,输出特定的时刻在各层楼滞留的人数以及任意的时间段的人流。 
图12示出根据由各电梯100的人数计测装置1所计测出的使用实况,使多个电梯100高效运行的一例。各电梯100的乘用轿厢101在任意的层楼平层时,为了通过人数计测装置1计测离开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和搭乘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的人数,图12所示的进出人数检测部S11中,人数计测装置1根据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的影像提取和追踪使用者。另外,此时,还根据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的影像或者从控制盘107直接得到的信号确认乘用轿厢101的停止层。 
以门装置105的关闭为触发,图12的进出人数计测部S12中,计测到此为止的期间内搭乘了乘用轿厢101的人数和离开了乘用轿厢101的人数。将该计测结果作为使用实况记录到组管理装置201的存储介质5。对于从各电梯100的人数计测装置1输出的使用实况,在图12的进出人数学习部S13中,将各层的进出人数按照这时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 以及规定的时间段区分并合计。合计出的结果的数据在图12所示的学习结果存储表格S14中作为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记录。 
组管理装置201基于,在图12所示的组管理控制S15中的学习结果存储表格S14所记录的以往的数据、和进出人数计测部S12中得到的最新的数据,判定是混杂的时间段和层楼还是闲散的时间段。然后,组管理装置201,在图12的各号机控制部S16中,对各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其结果是,对于判断为混杂状况的层楼和时间段,对相同层楼分配多个乘用轿厢101,对于闲散的时间段,使若干电梯100停止,使工作的电梯100的数量减少。 
另外,人数计测装置1计测了滞留人数的情况下的组管理装置201的动作的一例如图13所示。图13的进出人数检测部S21中,根据立体摄像机2的影像在平层的层楼提取并追踪使用者,并根据从显示器用摄像机4的影像或者控制盘107直接得到的信号确认乘用轿厢101的停止层。该进出人数检测部S21与图12的进出人数检测部S11相同。然后,图13的滞留计测S22中,在候梯厅106侧检测结束之后没有向乘用轿厢101侧移动的使用者作为滞留人数进行计测,与此时的层楼信息、移动方向、时刻相关联,作为滞留信息被记录。 
在图13的滞留判定部S23中,将滞留信息与从其他的电梯100的人数计测装置1得到的信息、例如乘用轿厢101内的人数进行比较,判定通过维持当前的运行模式是否可以由其他的电梯100运送滞留的使用者。判定为维持运行模式时滞留的使用者不能由其他的电梯100运送的情况下,在组管理控制部S24中,组管理装置201向各个电梯100的控制盘107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分配电梯100用以积极地运送滞留的使用者。 
该实施方式中,图12所示的进出人数学习部S13以10分钟为单位按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分别对各层的进出人数进行合计。以进出人数表格被合计出的数据的一部分如图14所示。按照图14可知,从8时20分到8时30分期间,在1层有14人搭乘乘用轿厢101,在2层有2人下梯、在3层有5人下梯、在4层有7人下梯有1人搭乘。图14所示的计测时间段是一个实例,这里没有提到。人流频繁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比图14所示的期间间隔短的时间间隔来合计进出人数。 
图12的学习结果存储表格S14中,记录进出人数学习部S13的合计结果。该数据在任意的期间被累计。在进出人数显示表格S17中,合计结果作为某个时间段的使用实况被输出。办公大楼的12时00分至15时00分期间的使用实况的一例如图15所示。一般在该时间段包含有午饭时间,因此,从上层有大批人搭乘,在对应于基准层或食堂层的层楼这些使用者从乘用轿厢出来。这样通过对存储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中的任意的时间段的数 据进行读取、合计,可以在任意的时间段的各层简单地掌握进出人数。 
通过对存储于存储介质5的使用实况的合计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如图16所示,知道任意时刻中各层的大致的在场人数。另外,通过解析进出人数和移动方向,可以容易了解人的行动模式等。了解人流情况,在变更办公大楼的部门的配置或百货商店等的柜台的配置等时是有效的。另外,掌握在场人数,对租户大楼的安全等是有效的。 
图14至图16所示的解析结果、分析结果被储存到某种程度时,可以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图2所示的通信单元输出到来维护的工作人员的信息终端,也可以通过远程位置的监控中心或手机等外部连接被输出。另外,为了组管理装置201进行各电梯100的运行控制,图15和图16所示的不需要的分析数据可以通过通信单元直接地从外部读取存储介质5的数据,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分析。 
另外,将连续的多层的使用实况与过去的使用实况进行比较,检测到不同的运行状况时,由于有故障或恶作剧的嫌疑,可以通过通信单元向监控中心发出警报。进一步地,将现有的显示灯、液晶显示板等的显示装置或引导装置设置在乘用轿厢101内部或者候梯厅106的至少一方,通过通知装置输出该电梯的运行模式、服务状况。输出方法为显示装置时,显示文字信息、图案,为引导装置时,也可以是除了文字信息、图案之外的声音广播。 
以上,列举具体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1,可以根据由设于乘用轿厢101内的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影像对进出人数进行正确地计测。通过采用该进出人数的数据学习交通需求,可以容易地预测混杂层。另外,通过该人数计测装置1,可以对由设于乘用轿厢101内的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使用者的滞留情况进行计测。因此,通过永久性地设置有人数计测装置1的电梯100,可以迅速地对应在任意层发生的混杂,早期地解除混杂情况。另外,装备有该人数计测装置1的电梯100仅通过设于乘用轿厢101内的立体摄像机2的信息,切换到交通需要的学习或对滞留的使用者进行积极输送的运行模式。不需要用于控制盘107和操作面板进行协作的大型的改造工程。因此,可以不使用昂贵的装置,而便宜地达成目的。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人数计测装置1具有通信部6,因此,能够向大楼的管理者提供在手提电脑91的画面上显示或在纸上印刷等交通需要。然后,通过这些增效作用,可期待提高对电梯的使用者、管理者的服务质量。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实例被提出,并不是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各样的形态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 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要旨内,同样也包含于记载于专利权利要求书的发明及其同等的范围内。 

Claims (24)

1.一种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体摄像机(2),所述立体摄像机(2)设于电梯(100)的乘用轿厢(101)的内部,对从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内部至越过门装置(105)能看见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106)的范围进行拍摄;和
影像处理装置(3),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由所述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所述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P1,P2)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所述使用者(P1,P2)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体摄像机(2)包括:在与所述门装置(105)平行的水平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在所述乘用轿厢(101)的顶棚(101a)附近的拍摄角度不同的两个摄像机(2R,2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具有:
从所述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到的影像中提取人的形象的人物提取功能;
人物追踪处理功能,所述人物追踪处理功能将通过所述人物提取功能从不同时刻的影像之中选择到的形象的相似身形相关联,从而判定为同一人;
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所述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根据基于所述立体摄像机(2)的视差通过所述人物追踪处理功能确定的人的三维位置信息,来判定这个人是在所述乘用轿厢(101)内还是在所述乘用轿厢(101)外;和
人数计测功能,所述人数计测功能根据所述区域推移判定处理功能的信息,计测在所述乘用轿厢(101)停止期间通过所述人物追踪处理功能确定了的人是搭乘了所述乘用轿厢(101)还是离开了所述乘用轿厢(1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设置于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内部的显示器(102)进行拍摄的显示器用摄像机(4),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所述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到的图像,判定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平层层楼和移动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包括:使所述立体摄像机(2)和所述显示器用摄像机(4)分别拍摄到的图像同步的图像获取部(3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计算与所述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所述层楼显示器(102)的各层楼显示灯的位置对应划分的层楼显示区域(102Aa~102Af)的亮度的方差,并根据该方差判定所述乘用轿厢(101)平层的层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所述层楼显示区域(102Aa~102Af)的所述亮度方差的变化判定所述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对设定于由所述显示器用摄像机(4)所拍摄到的图像中的所述层楼显示器(102)的方向灯的位置的方向灯区域进行分割、并根据各区域的图像的亮度方差判定所述乘用轿厢(101)的移动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从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得到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层楼信息和移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在所述门装置(105)被打开时开始人数的计测,且在所述门装置(105)被关闭时结束人数的计测,并输出所述使用实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记录从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输出的所述使用实况的存储介质(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记录于所述存储介质(5)的所述使用实况向外部装置输出的通信部(6)。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数计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使用实况解析所述乘用轿厢(101)的使用状况的解析装置(7);
记录所述解析装置(7)的解析结果的存储介质(5);和
将所述存储介质(5)中的所述解析结果向外部装置输出的通信部(6)。
14.一种电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门装置(105)的乘用轿厢(101);
驱动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卷扬机(108);
控制所述卷扬机(108)的运行的控制盘(107);
设于所述乘用轿厢(101)的内部,对至越过所述门装置(105)能看到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106)为止的范围进行拍摄的立体摄像机(2);
影像处理装置(3),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由所述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所述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P1,P2)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所述使用者(P1,P2)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
根据所述使用实况解析所述乘用轿厢(101)的使用状况的解析装置(7);和
根据所述解析装置(7)的解析结果,将变更所述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所述控制盘(107)的变更装置(71)。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梯(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将在所述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到的影像中没有从所述候梯厅(106)侧向所述乘用轿厢(101)侧移动的使用者作为滞留人数进行计测,
所述变更装置(71)根据由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计测的滞留人数、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将变更所述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所述控制盘(107)。
16.一种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梯(100);
设置于所述电梯(100)的各乘用轿厢(101)的内部,对从该乘用轿厢(101)的内部至越过门装置(105)能看到的平层的层楼的候梯厅(106)的范围进行拍摄的立体摄像机(2);
影像处理装置(3),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根据由所述立体摄像机(2)拍摄到的影像计算出进出所述乘用轿厢(101)的使用者(P1,P2)的三维位置信息,用以计测所述使用者(P1,P2)的人数,将人数信息、层楼信息、移动方向和时刻作为相关联的使用实况输出;
记录各所述电梯(100)的所述使用实况的存储介质(5);和
根据记录于所述存储介质(5)的多个所述电梯(100)的各所述使用实况,将变更所述乘用轿厢(101)的运行模式的指令输出到各所述电梯(100)的控制盘(107)的组管理装置(201)。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管理装置(201)包括:
根据各所述使用实况解析多个所述电梯(100)的使用状况的解析装置;
根据所述解析装置的解析结果,判定与层楼信息和时刻对应的运行需要的大小的需要认定装置;
检测所述需要认定装置所判定出的所述运行需要的大小超过一定值的层楼信息和其时间段,并判定为混杂状况的混杂认定装置;和
为了对由所述混杂认定装置认定为混杂状况的层楼和其时间段优先地配送所述乘用轿厢(101),向各所述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的分配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管理装置(201)还包括:根据所述使用实况,检测所述运行需要的大小小于一定值的时间段,并判定为闲散状况的闲散认定装置,
所述分配装置在由所述闲散认定装置认定为闲散状况的时间段,向至少一个电梯(100)的控制盘(107)输出休止的指令。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将在所述立体摄像机(2)所拍摄到的影像中没有从所述候梯厅(106)侧向所述乘用轿厢(101)侧移动的使用者作为滞留人数进行计测,
所述组管理装置(201)包括:将所述滞留人数与所述运行需要的大小进行比较,在超过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将该层楼认定为拥堵层的拥堵检测装置,
所述分配装置为了增加在所述拥堵层平层的所述乘用轿厢(101)的数量,向各所述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输出变更运行模式的指令。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记录于所述存储介质(5)的所述使用实况中,提取任意的时间段,输出在该时间段各层楼进出乘用轿厢的人数的分析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从记录于所述存储介质(5)的所述使用实况中,提取任意的时间段,输出在特定的时刻在各层楼停留的人数、和任意的时间段的人流的分析装置。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乘用轿厢(101)和所述候梯厅(106)的至少一方的引导装置;和
将所述运行模式输出到所述引导装置的通知装置。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管理装置(201)还包括:向外部机器输出所述使用实况和在所述电梯(100)的控制盘(107)分别设定的所述运行模式中的至少一方的通信装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从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输出的、连续的多次的使用实况与储存于所述存储介质(5)的过去的使用实况进行比较,在检测到不同的运行状况的情况下,从所述通信装置向所述外部机器发出警报的监视装置。
CN201210445798.1A 2012-02-24 2012-11-09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Active CN103287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39152 2012-02-24
JP2012039152A JP5812894B2 (ja) 2012-02-24 2012-02-24 エレベータの人数計測装置、および複数のエレベータがそれぞれ人数計測装置を備え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7939A true CN103287939A (zh) 2013-09-11
CN103287939B CN103287939B (zh) 2015-12-16

Family

ID=4908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5798.1A Active CN103287939B (zh) 2012-02-24 2012-11-09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12894B2 (zh)
CN (1) CN103287939B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3419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监视装置以及电梯监视装置
CN104891285A (zh) * 2014-03-07 2015-09-09 李文嵩 智能电梯调控装置
CN105621168A (zh) * 2016-03-22 2016-06-0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节能电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55394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梯群控方法及系统
CN107416625A (zh) * 2017-05-26 2017-12-0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主井立井提升箕斗安全启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08455390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控制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0862275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乘梯探测系统
CN109071149A (zh) * 2016-05-04 2018-12-21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增强电梯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110603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以及自动扶梯
CN109791638A (zh) * 2016-09-30 2019-05-21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所在人数预测装置、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程序
CN110271925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以及信息提示方法
CN11029437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利用者检测系统
CN110577122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57712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678409A (zh) * 2017-06-01 2020-01-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11212802A (zh) * 2017-10-30 2020-05-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1717748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CN111847149A (zh) * 2020-07-16 2020-10-30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CN113436329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乘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15019A (zh) * 2021-08-31 2021-11-30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CN114572786A (zh) * 2022-03-04 2022-06-03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防疫电梯系统
US11724907B2 (en) 2018-06-14 2023-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floor bypas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33197B1 (de) * 2016-03-23 2020-04-29 Inventio AG Aufzuganlage mit 3d-kamera-basiertem sicherheitsüberwachungssystem
CN105621170A (zh) * 2016-03-29 2016-06-01 张慧宇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控制电梯运行的方法
WO2018011964A1 (ja) * 2016-07-15 2018-0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物体検出装置
CN107150931A (zh) * 2016-08-01 2017-09-12 李欣 相邻多梯联合调配系统
JP6633482B2 (ja) * 2016-09-07 2020-01-22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6416326B1 (ja) * 2017-06-05 2018-10-3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6712068B2 (ja) * 2017-08-31 2020-06-17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1560288B2 (en) 2017-10-30 2023-01-24 Hitachi, Ltd. Elevator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elevator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JP6963464B2 (ja) * 2017-10-30 2021-11-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降り人数推定装置、乗り降り人数推定方法及び乗り降り人数推定プログラム
WO2019092883A1 (ja) * 2017-11-13 2019-05-16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監視画像送信装置
WO2019147796A1 (en) * 2018-01-26 2019-08-01 Bumblebee Spaces Inc. Hoist system with household object payload motion control utilizing ambient depth data
JP7165513B2 (ja) * 2018-06-07 2022-11-04 日本放送協会 Ip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975124B2 (ja) * 2018-11-14 2021-1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JP6729980B1 (ja) * 2019-05-17 2020-07-2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JP7304264B2 (ja) * 2019-10-10 2023-07-06 日本放送協会 立体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918906B2 (ja) * 2019-11-29 2021-08-1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KR102361798B1 (ko) * 2020-03-02 2022-02-10 주식회사 포스코아이씨티 호이스트를 이용한 공종별 작업자 투입 현황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IL279900B (en) * 2020-12-31 2022-04-01 Topaz Daniel Lifting, lifting elevator and method of supervision
JP7399345B2 (ja) 2021-02-16 2023-12-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昇降機稼働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13003362B (zh) * 2021-02-22 2023-02-0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门信息提供系统、提供方法及电梯
CN113401745B (zh) * 2021-07-21 2022-09-20 裴航 一种基于电梯拥挤度的电梯控制方法
JP7201114B1 (ja) 2022-03-04 2023-01-10 株式会社ぐるなび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969284B (zh) * 2023-07-28 2024-03-26 浙江豪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远程操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7682A (ja) * 1984-11-14 1986-06-05 Toshiba Corp エレベ−タの乗降人数測定装置
JPH0725488B2 (ja) * 1987-04-30 1995-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閑散時運転制御装置
JPH09151041A (ja) * 1995-12-01 1997-06-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Co Ltd エレベータ用空調設備の制御装置
JP3973445B2 (ja) * 2002-02-18 2007-09-1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遠隔監視装置
JP2004231336A (ja) * 2003-01-29 2004-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JP2004252763A (ja) * 2003-02-20 2004-09-0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監視システム
JP4228862B2 (ja) * 2003-09-30 2009-02-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設備運用計画システム及び設備運用システム
JP2005126184A (ja) * 2003-10-23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5145692A (ja) * 2003-11-19 2005-06-09 Nec Corp 利用施設最適制御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最適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最適制御方法
WO2008126216A1 (ja) * 2007-03-28 2008-10-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の乗場情報提供装置
JP5091544B2 (ja) * 2007-05-31 2012-12-05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建屋内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JP2010152552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shiba Corp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共連れ侵入監視方法
JP5400674B2 (ja) * 2010-03-16 2014-01-29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ited B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3419A (zh) * 2013-12-25 2015-07-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图像监视装置以及电梯监视装置
CN104891285A (zh) * 2014-03-07 2015-09-09 李文嵩 智能电梯调控装置
CN106553941B (zh) * 2015-09-30 2019-07-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梯群控方法及系统
CN106553941A (zh) * 2015-09-30 2017-04-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梯群控方法及系统
CN105621168A (zh) * 2016-03-22 2016-06-01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节能电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071149A (zh) * 2016-05-04 2018-12-21 通力股份公司 用于增强电梯定位的系统和方法
CN109791638B (zh) * 2016-09-30 2023-09-15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所在人数预测装置、设备管理系统以及记录介质
CN109791638A (zh) * 2016-09-30 2019-05-21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所在人数预测装置、设备管理系统以及程序
CN108455390A (zh) * 2017-02-22 2018-08-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控制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08455390B (zh) * 2017-02-22 2022-04-29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控制电梯系统的方法
CN10862275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乘梯探测系统
CN107416625A (zh) * 2017-05-26 2017-12-0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主井立井提升箕斗安全启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07416625B (zh) * 2017-05-26 2019-03-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煤矿主井立井提升箕斗安全启动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
CN110678409A (zh) * 2017-06-01 2020-01-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10678409B (zh) * 2017-06-01 2021-03-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9110603A (zh) * 2017-06-22 2019-01-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以及自动扶梯
CN111212802B (zh) * 2017-10-30 2021-06-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1212802A (zh) * 2017-10-30 2020-05-2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使用日志输出系统以及电梯使用日志输出方法
CN110271925A (zh) * 2018-03-16 2019-09-24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以及信息提示方法
CN110294371B (zh) * 2018-03-22 2021-11-05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利用者检测系统
CN11029437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利用者检测系统
CN110577121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CN110577122A (zh) * 2018-06-08 2019-12-17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系统及电梯的群管理控制方法
US11724907B2 (en) 2018-06-14 2023-08-15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floor bypass
CN111717748A (zh) * 2019-03-20 2020-09-2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使用者检测系统
CN111847149A (zh) * 2020-07-16 2020-10-30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CN111847149B (zh) * 2020-07-16 2022-12-20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目的层分配方法
CN113436329A (zh) * 2021-06-24 2021-09-24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乘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15019A (zh) * 2021-08-31 2021-11-30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CN113715019B (zh) * 2021-08-31 2023-12-29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机器人和存储介质
CN114572786A (zh) * 2022-03-04 2022-06-03 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天津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调查处理中心) 防疫电梯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12894B2 (ja) 2015-11-17
JP2013175049A (ja) 2013-09-05
CN103287939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7939A (zh)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CN103910272B (zh) 电梯系统
CN1010653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EP3437955B1 (en) Train disembarking passenger number prediction system, congestion visu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rid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system
US201500737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traffic flow in a building
CA2624657A1 (en) Visitor control and tracking system
WO2018008893A1 (ko) 이동차량 추적에 의한 노외주차 관리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20180162690A1 (en) Information preview for elevator passengers
JP2016168876A (ja) 混雑予測装置及び混雑予測方法
KR20220074335A (ko) 인공지능 기반 엣지 컴퓨팅을 활용한 유형별 객체 계수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57750B1 (ko) 열차 혼잡도 정보의 통합 안내 방법
RU2596993C2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оплаты проезда в общественном транспорте
JP3230918U (ja) 入退場者管理システム
Siikonen People flow in buildings
US20200223457A1 (en) Providing an alert to a passenger based on a location of the passenger while in transit on a multi-passenger mode of transport
CN204288393U (zh) 一种用于自助银亭的远程监控及安防报警装置
EP3416909B1 (en) Elevat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EP3521230A1 (en) Traveler travel condition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JP7329829B2 (ja) 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86962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preting images in temporal or spatial domains
Sepponen A test setup for comparison of people flow sensors
WO2023079600A1 (ja) 興味関心度計測システムおよ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4943390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地铁车站客流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2229069B1 (ko) 복합 센서 기반의 전자 안전펜스를 이용한 안전 관리 시스템 및 안전 관리 방법
US2021012495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