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10272B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10272B
CN103910272B CN201410003180.9A CN201410003180A CN103910272B CN 103910272 B CN103910272 B CN 103910272B CN 201410003180 A CN201410003180 A CN 201410003180A CN 103910272 B CN103910272 B CN 1039102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mentioned
user
descending stai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31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10272A (zh
Inventor
和田勇也
姬野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10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0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10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10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进行轿厢的门控制的电梯系统,以提高与轿厢的门控制有关的对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包括:拍摄装置(2),其拍摄从乘梯处进入轿厢(7)的使用者以及从轿厢(7)下梯的使用者;图像解析部(3),其具有根据由拍摄装置(2)拍摄的图像来检测进入轿厢(7)的使用者的人数以及从轿厢(7)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的检测部;以及门控制部(4),其控制轿厢(7)的门开放时间。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3-000405(申请日:2013年1月7日)并享受该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考该日本申请而包含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进行轿厢的门控制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系统中,轿厢的门(以下称为轿厢门)的开关控制按照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速度进行。
但是,使用者针对轿厢的进梯下梯所需要的时间根据进入轿厢的使用者的数量和/或从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数量而变化。即,随着进入轿厢的使用者的数量和/或从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数量增加,进梯下梯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因此,当以预先设定的一定时间、速度来控制轿厢门的开关时,有时在使用者的进梯下梯中轿厢门就开始关闭,成为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延长门开放时间、放慢关门速度的情况下,即使在使用者进梯下梯之后,也在一段时间不关闭轿厢门,成为引起运行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与轿厢的门控制有关的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的电梯系统。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包括:拍摄装置,其拍摄从乘梯处进入轿厢的使用者以及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检测部,其根据由上述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检测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以及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根据上述构成的电梯系统,能够根据情况改变轿厢门的开关控制,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立体照相机以及图像解析部的设置形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图像解析部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形式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图像解析部的处理操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门控制部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6是以表的形式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门开放时间控制的操作的图。
图9是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门控制部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例子的图。
图12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门控制部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根据由在轿厢内设置的立体照相机实时得到的信息(进梯下梯人员信息),控制轿厢门的门开放时间和/或关门速度。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例子的图。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具备门控制系统1和电梯控制装置11。
门控制系统1具有立体照相机2、图像解析部3和门控制部4。立体照相机2被设置在轿厢7内,拍摄从乘梯处进入轿厢7的使用者以及从轿厢7中下梯的使用者。图像解析部3解析由立体照相机2拍摄的轿厢7内以及乘梯处附近的图像。门控制部4根据图像解析部3的解析结果,控制门开关的时间、速度等。
在各楼层的乘梯处设置了用于登记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呼叫按钮12。此外,在轿厢7的进梯下梯口,轿厢门14被设置成开关自如。在该轿厢7内的轿厢门14的附近设置有轿厢操作板13。在轿厢操作板13上设置有用于登记轿厢呼叫的目的楼层按钮、用于指示门开关的开门按钮以及关门按钮等。
另外,所谓“乘梯处呼叫”是通过在各楼层的乘梯处设置的乘梯处呼叫按钮12的操作登记的呼叫信号,包含登记楼层和目的方向(上方向/下方向)的信息。“所谓轿厢呼叫”是通过轿厢操作板13上的目的楼层按钮的操作登记的呼叫信号,包含目的楼层的信息。
电梯控制装置11根据乘梯处呼叫和/或轿厢呼叫,驱动卷扬机使轿厢7进行升降操作。另外,对于电梯的机构系统,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是,在卷扬机的转轴上,滑轮被设置成转动自如。在该滑轮上卷绕有主绳。在主绳的一端连接有轿厢7,在主绳的另一端连接了未图示的配重。当通过卷扬机的驱动而使滑轮转动时,轿厢7和配重经由主绳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进行升降操作。
图2是表示立体照相机2和图像解析部3的设置形式的立体图。
在轿厢7的天花板101a的附近设置有立体照相机2。此外,在轿厢7的上部设置收纳在壳体111中的图像解析部3。在该立体照相机2中,将从轿厢7的内部开始到通过轿厢门14看到的停靠楼层的乘梯处116为止的范围作为拍摄范围,以能够拍摄通过轿厢门14的使用者。图像解析部3根据由立体照相机2拍摄的图像,计算使用者P1、P2的三维位置信息。
如图2所示,立体照相机2被安装在架设在轿厢7内的顶部附近的杆121上。杆121被轿厢7的天花板101a以及侧壁101b支撑,并相对于轿厢门14设置成平行且水平。
另外,代替设置杆121,也可以将支架直接固定在天花板101a和/或侧壁101b上,并在该支架上安装立体照相机2。此外,也可以将立体照相机2安装在天花板101a或者天花板照明装置内。或者,也可以将立体照相机2安装在用轿厢门14的上部的幕板覆盖的部分。
立体照相机2具有拍摄角度不同的两个照相机2R、2L。这两个照相机2R、2L在杆121上隔着指定间隔设置。利用这两个照相机2R、2L的间隔以及拍摄角度所产生的视差,能够根据用照相机2R、2L同时拍摄的2张图像得到被拍摄体的三维位置信息。
图3是表示图像解析部3与外部装置的连接形式的方框图。
图像解析部3具备图像捕获部131和图像处理部132。图像捕获部131同步取得从构成立体照相机2的两个照相机2R、2L得到的2张图像。图像处理部132对由图像捕获部131取得的2张图像进行处理并向外部装置输出。
在壳体111内进一步具备存储介质105和通信部106。存储介质105将图像解析部3的解析结果作为使用实际成果记录。通信部106经由以太网108与外部装置连接。
作为外部装置,工作用便携式计算机91、路由器92与以太网108连接。
工作用便携式计算机91进行立体照相机2的设定变更和/或在存储介质105中记录的信息的读取等。路由器92与因特网80连接,并同时与处于通过无线LAN能够通信的范围内的便携电话93、便携终端94连接。
在便携终端94中还包含能够与无线LAN连接的游戏机。此外,也可以将实时放映通过立体照相机2拍摄的图像的监视器与路由器92连接。
由于路由器92连接到因特网80,因此,也能够连接到远程监视电梯的运行状态的监视中心140的计算机141。此外,也可以从远处经由因特网连接到便携式计算机91、便携93、便携终端94等。无论哪种情况都对于电梯的图像解析部3设定用于连接的接入码是不言而喻的。
路由器92与因特网80连接,并且具有无线LAN功能。因此,能够容易从外部得到由图像解析部3获得的信息,并能够在电梯的运行控制和/或设置有该电梯的建筑物内的各种系统等中灵活使用。
图像解析部3具备三维信息化功能、人提取功能、人跟踪处理功能。
·三维信息化功能以立体照相机2的右侧照相机2R所拍摄的图像和左侧照相机2L所拍摄的图像的视差为基础来计算被拍摄体的三维信息。
·人提取功能是根据三维信息判断是否有人,并从拍摄图像中提取人的功能。
·人跟踪处理功能是通过将从不同时刻的多个图像中通过人提取功能选择的形象的相似形相关联来判断同一使用者的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不管使用者移动到轿厢内的哪个位置还是大于等于两人的使用者交叉,也能够进行独立跟踪。此外,还能够得到各使用者的位置、大小、移动方向、移动速度等信息。因此,还可以判断使用者是大人还是孩子。
图4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图像解析部3的处理操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当轿厢7停靠在目的楼层时,图像解析部3从立体照相机2的右侧照相机2R拍摄的图像和左侧照相机2L拍摄的图像中取得被拍摄体的三维信息(步骤S1)。
接着,图像解析部3以三维信息为基础提取在图像中映出的使用者(步骤S2)。图像解析部3跟踪该提取的使用者(步骤S3)。
以下对门控制部4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门控制部4的功能的方框图。
图像处理部132具有乘客检测部20。乘客检测部20检测进梯下梯人员信息,具有待乘人数检测部21、轿厢人数检测部22、进梯人数检测部23、下梯人数检测部24、乘客种类检测部25。
在“进梯下梯人员信息”中包含表示轿厢7的使用者人数、在乘梯处的待乘人数、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人数、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身体特征的信息等。
在乘客检测部20中,待乘人数检测部21根据来自立体照相机2的图像的解析结果,检测在轿厢7到达了的楼层的乘梯处等待的使用者的人数(待乘人数)。
轿厢人数检测部22根据来自立体照相机2的图像的解析结果,检测在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人数。
进梯人数检测部23根据来自立体照相机2的图像的解析结果,检测自轿厢门14打开门后进入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人数(进梯人数)。
下梯人数检测部24根据来自立体照相机2的图像的解析结果,检测轿厢门14打开之后从轿厢7中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下梯人数)。
图像解析部3进一步具有区域转移判断处理功能。该区域转移判断处理功能以由上述的人跟踪处理功能跟踪的特定使用者的三维位置信息为基础,判断该使用者是处于轿厢7之内还是轿厢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立体照相机2的拍摄范围划分为乘梯处区域、门区域、轿厢室区域这三个区域。
进梯人数检测部23和/或下梯人数检测部24测量由人跟踪处理功能特定的使用者进入轿厢7和从轿厢7下梯的人数。详细地,在进梯人数检测部23中,当使用者进入轿厢7中时,将进梯人数的值+1以更新,并将该更新了的值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此外,在下梯人数检测部24中,当使用者从轿厢7中下梯时,将下梯人数的值+1以更新,并将该更新了的值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
例如,假设使用者从轿厢室区域向门区域、然后向乘梯处区域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下梯人数检测部24判断为使用者从轿厢7中下梯,将下梯人数的值+1以更新。此外,当使用者从乘梯处区域向门区域、轿厢室区域移动时,进梯人数检测部23判断为使用者进入轿厢7中,并将进梯人数的值+1以更新。
另外,为了防止误检测,在由人提取功能提取的使用者在门区域暂时停留时或者在未转移3个区域时,假设为将该使用者从检测对象中除去。此时,进梯人数检测部23和/或下梯人数检测部24对进梯人数的值还有下梯人数的值都不更新。
乘客种类检测部25根据图像解析部3的解析结果,检测使用者是否属于指定种类。所谓指定种类是要求门开放时间延长和/或关门速度降低的使用者的种类,是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等。
此外,门控制部4具有开门检测部31、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进梯下梯时间计算参数修正部33、存储装置40、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预测误差计算部53、关门指令输出部54。
存储装置40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具有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1、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预测误差存储部43。在该存储装置40中存储有用于使各处理部31~33、51~54工作的程序。
开门检测部31检测轿厢门14的打开。
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轿厢门14的门开放时间。所谓门开放时间是从轿厢门14开门开始到开始关门为止的时间。
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是表示从轿厢7开门后进入轿厢7的使用者的人数和从轿厢7中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和使用者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对应的表。
图6以表的形式表示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的一个例子。图中的方格的数值是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单位是秒。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是对于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越多则越长,对于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越少则越短。
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存储轿厢门14的门开放时间的标准值。
进梯下梯时间计算参数修正部33根据通过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门开放时间、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的进梯人数、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的下梯人数,修正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的各方格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
具体地,进梯下梯时间计算参数修正部33根据进梯人数检测部23的新的进梯人数的检测时间和下梯人数检测部24的新的下梯人数的检测时间,使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门开放时间反映在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上的该进梯人数以及下梯人数对应的方格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中。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向关门指令输出部54输出在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中存储的门开放时间标准值。该门开放时间标准值设为具有充分的富余以使得在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结束之前不开始关门的值。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在输出该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后,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与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的进梯人数和/或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的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在该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上添加指定的余量。
作为上述余量,例如设定对于作为刚刚前一个进梯下梯的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与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误差的预测误差(差量)具有富余的时间。此外,也可以设定对于过去若干次进梯下梯的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与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误差的平均值具有富余的时间。
此外,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对于添加了该余量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求出根据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以及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进行了修正处理的值。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将该求出的值作为代替门开放时间标准值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输出到关门指令输出部54。
对于在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上添加了余量的值进行修正处理的理由是:即使进梯人数和/或下梯人数的条件相同,在待乘人数和/或轿厢人数增加时,乘梯处和/或轿厢内混杂也对进梯下梯时间有影响。
此外,也可以在对于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了与待乘人数和/或轿厢人数相应的修正处理的值上添加指定的余量。
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在开门检测部31的开门检测后,在检测到以下的(1)或者(2)的状态时,判断为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结束。
(1)在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或者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变为0时;
(2)在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或者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没有变化并经过了指定时间时。
关门指令输出部54在进梯下梯结束后,在门开放时间达到了由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设定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时,将关门指令输出到未图示的轿厢门驱动装置。
预测误差计算部53计算作为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与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之间的误差的预测误差(差量)。所谓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是指在从轿厢7开门开始到使用者进梯下梯结束为止的期间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时间。存储装置40内的预测误差存储部43存储由该预测误差计算部53计算的预测误差。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当轿厢7从任意楼层关闭轿厢门14出发时,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人数,并将该检测结果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此外,乘客种类检测部25当在轿厢7内检测到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任意之一乘梯时,将该使用者的人数按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乘客种类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
现在,假设轿厢7应答呼叫而停靠到任意楼层。当门控制部4的开门检测部31检测轿厢7已开门时(步骤S11),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存储装置40的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中读出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并输出到关门指令输出部54。由此,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在关门指令输出部54中设定,在经过用该值表示的时间之前的期间,不输出关门指令(步骤S12)。
此外,当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开门时,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开始测量门开放时间(步骤S13)。
随着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开门,开始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进梯人数以及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下梯人数(步骤S14)。
乘客检测部20根据待乘人数检测部21的检测结果、轿厢人数检测部22的检测结果以及乘客种类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任意之一进梯下梯(步骤S15)。
当在步骤S15中为“是”时,乘客种类检测部25更新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孩子的人数、轮椅使用者的人数、货物搬运者的人数的计数值(步骤S16)。该计数值在该种类的使用者每进入轿厢7一人时增加1,从轿厢7中每下梯一人时减少1。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轿厢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与开门后检测的进梯人数和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并输出到预测误差计算部53(步骤S17)。此时,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对于该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添加指定的余量并输出(步骤S18)。
添加余量的理由在于:如图8所示,由于在使用者的进梯下梯结束后关门,因此,相对于使用者的进梯下梯时间,门开放时间变长。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读出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以及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的值(步骤S20)。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根据这些读出的值的大小,对上述的添加了余量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修正处理(步骤S21)。
通过修正处理加算的时间是轿厢7内的使用者人数越多就越长,轿厢7内的使用者人数越少就越短。因此,用修正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表示的时间是轿厢7内的使用者人数和/或对于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越多则越长。相反,轿厢7内的使用者人数和/或对于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越少则越短。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将修正处理后的值作为代替门开放时间标准值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向关门指令输出部54输出(步骤S22)。由此,对关门指令输出部54设定新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
在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结束之前,当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的进梯人数或者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的下梯人数变化时(步骤S24的“是”),返回到步骤S15。然后,再次进行该变化后的伴随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进梯下梯的计数值的更新、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读出、余量的添加、修正处理。即,直到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结束为止,随着使用者的进梯下梯,持续更新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计数值以及门开放时间设定值。
在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判断为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结束时(步骤S23的“是”),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将在该判断时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门开放时间作为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向预测误差计算部53输出。
关门指令输出部54取得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门开放时间(步骤S25)。在该取得的门开放时间达到了门开放时间设定值时,即,从开门开始经过了用门开放时间设定值表示的时间时(步骤S26),预测误差计算部53计算来自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的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和来自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差值,作为预测误差。预测误差计算部53将该计算出的预测误差存储在预测误差存储部43中(步骤S27)。
关门指令输出部54确认由乘客种类检测部25检测的孩子、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的计数值(步骤S28)。关门指令输出部54根据该计数值设定关门速度(步骤S29)。
该设定后的关门速度是轿厢7内的孩子、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的人数越多则越低。此外,在轿厢7内没有孩子、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时,也可以将关门速度设定为正常速度。
此外,根据轿厢7内的孩子、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的特征,例如,相对于伴随孩子的计数值的大小的关门速度的变化幅度,也可以使伴随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的计数值的大小的关门速度的变化幅度不同。此外,也可以对于孩子、轮椅使用者以及货物搬运者设置相同的变化幅度。
关门指令输出部54按照所设定的关门速度,输出轿厢门14的关门指令(步骤S30)。在关门指令输出后,乘客检测部20重置进梯人数检测部23以及下梯人数检测部24的检测值。
如上所述,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设定与轿厢7内的人数和/或进梯下梯人数相应的门开放时间。因此,可以防止轿厢7内的人数和/或进梯下梯人数多而在进梯下梯结束前关门的情况,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门开放时间设定值是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人数、针对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人数越多则越长,轿厢7内的使用者的人数、针对轿厢7进梯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越少则越短。因此,不需要将门开放时间设定得过长,能够提高运行效率。
另外,也可以替换成根据乘客检测部20的进梯人数的检测值以及下梯人数的检测值,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构成。在该构成中,例如将过去若干次的进梯下梯结束判断部52判断进梯下梯结束时的进梯人数的检测值的平均值以及下梯人数的检测值的平均值设为下一次进梯人数的预测值以及下梯人数的预测值。然后,根据这些预测值,从轿厢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
第2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2实施方式。
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的构成中,省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表示的相同部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考虑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轿厢呼叫信息来求出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
图9是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中使用的门控制部4的功能的方框图。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5的构成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在第2实施方式中,门控制部4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外,还具备乘梯处呼叫信息输入部61、轿厢呼叫信息输入部62。
乘梯处呼叫信息输入部61从电梯控制装置11中输入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轿厢呼叫信息输入部62从电梯控制装置11中输入各楼层的轿厢呼叫信息。
在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中考虑乘梯处呼叫信息的理由是:当登记了与某一楼层对应的乘梯处呼叫时,显然使用者要进入对该乘梯处呼叫进行应答并到达该楼层的轿厢7中,对于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时间有影响。
在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中考虑轿厢呼叫信息的理由是:当登记了与某一楼层对应的轿厢呼叫时,显然使用者要从对该轿厢呼叫进行应答并到达该楼层的轿厢7中下梯,对于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时间有影响。
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7的处理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步骤号码并进行说明。
现在假设轿厢7对呼叫进行应答以到达任意楼层。在门控制部4的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轿厢7开门时(步骤S11),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存储装置40的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中读出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并向关门指令输出部54输出。由此,门开放时间标准值被设定在关门指令输出部54中,在用该值表示的时间经过之前,不输出关门指令(步骤S12)。
此外,当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开门时,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开始测量门开放时间(步骤S13)。
随着开门检测部31的开门检测,开始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进梯人数以及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下梯人数(步骤S14)。
在该检测开始后,进梯下梯时间计算参数修正部33使指定的时间反映在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上的进梯人数以及下梯人数对应的方格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中。此时反映的时间是在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到新的进梯人数的时刻或者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到新的下梯人数的时刻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时间。该反映在进梯下梯结束之前的期间每当进梯人数和/或下梯人数变化时重复。
然后,乘客检测部20根据待乘人数检测部21的检测结果、轿厢人数检测部22的检测结果以及乘客种类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判断在轿厢7中的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任意一种的人数是否变化(步骤S15)。如果其人数有变化,则意味着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任意一种进行了针对轿厢7的进梯下梯。
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是”时,乘客种类检测部25将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孩子的人数、轮椅使用者的人数、货物搬运者的人数的计数值更新为该进梯下梯后的计数值(步骤S16)。
然后,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与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的进梯人数以及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的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并输出到预测误差计算部53(步骤S17)。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对该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添加指定的余量(步骤S18)。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读出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以及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的值(步骤S20)。
乘梯处呼叫信息输入部61在到达在步骤S11中开门的楼层之前的关门后,从电梯控制装置11中输入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并作为开门之前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
此外,轿厢呼叫信息输入部62在到达在步骤S11中开门的楼层之前的关门后,从电梯控制装置11中输入各楼层的轿厢呼叫信息,并作为开门之前的轿厢呼叫信息保持在内部存储器中。
在此,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分别输入乘梯处呼叫信息输入部61保持的开门之前的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轿厢呼叫信息输入部62保持的开门之前的各楼层的轿厢呼叫信息(步骤S41)。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根据在步骤S20中读出的待乘人数和/或轿厢人数的大小,对上述的添加了余量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修正处理。进一步地,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对于该修正后的值,根据第1判断处理以及第2判断处理的结果进一步进行修正处理(步骤S42)。
第1判断处理判断在用在步骤S41中输入的乘梯处呼叫信息表示的楼层中是否包含在步骤S11中轿厢7开门的楼层。第2判断结果判断在用在步骤S41中输入的轿厢呼叫信息表示的目的楼层中是否包含在步骤S11中轿厢7开门的楼层。
例如,如果在用开门之前的乘梯处呼叫信息表示的楼层中包含轿厢7开门的楼层,则不管轿厢7的升降方向如何,都有进入轿厢7的乘客。在这种情况下,对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一定值的加算。
此外,如果在用开门之前的轿厢呼叫信息表示的目的楼层中包含轿厢7开门的楼层,则不管轿厢7的升降方向如何,都有从轿厢7中下梯的乘客。在这种情况下,对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一定值的加算。
此外,用轿厢呼叫信息表示的其它目的楼层的数量越多,则从轿厢7中下梯的乘客的数量越减少。考虑到这种情况,确定对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加算值。以后的步骤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22以后的步骤相同。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通过考虑开门之前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轿厢呼叫信息而修正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能够与在轿厢7开门的楼层处的使用者的进梯下梯时间对应地更适宜地设定门开放时间。
第3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对轿厢7开门的每一楼层预先管理与针对轿厢7的进梯人数、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用于下次以后的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
图11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构成例子的图。
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具有用于记录图像解析部3的解析数据的记录部6。该记录部6由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构成,并对轿厢7开门的每一楼层记录与进梯人数以及下梯人数对应的门开放时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该记录部6中记录的门开放时间用于下一次以后的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将对每一楼层记录的门开放时间用于下次以后的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的理由是:根据楼层乘梯处的面积和/或形状等不同,即使乘梯处人数和/或下梯人数相同,进梯下梯时间也不同。
图12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门控制部4的功能的方框图。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5的构成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3实施方式中,门控制部4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外,还具有记录处理部71。该记录处理部71将在各楼层的进梯下梯人数和进梯下梯时间测量值与轿厢7开门的楼层的信息相关联地记录在记录部6中。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梯的门控制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7的处理相同的部分付与相同的步骤号码并进行说明。
现在,假设轿厢7对呼叫进行应答以到达任意的楼层。在门控制部4的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轿厢7开门时(步骤S11),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存储装置40的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存储部42中读出门开放时间标准值,并向关门指令输出部54输出。由此,门开放时间标准值被设定在关门指令输出部54中,在用该值表示的时间经过之前,不输出关门指令(步骤S12)。
此外,当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开门时,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开始测量门开放时间(步骤S13)。
随着开门检测部31检测到开门,开始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进梯人数以及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下梯人数(步骤S14)。在该检测开始后,记录处理部71将由门开放时间测量部32测量的门开放时间与在步骤S14中检测的进梯人数和/或下梯人数以及开门的轿厢7的楼层信息相对应地记录在记录部6中(步骤S50)。该记录在使用者的进梯下梯结束之前的期间每当进梯人数和/或下梯人数变化时重复。
然后,乘客检测部20根据待乘人数检测部21的检测结果、轿厢人数检测部22的检测结果以及乘客种类检测部25的检测结果,判断在轿厢7中的孩子、轮椅使用者、货物搬运者的任意之一的人数是否变化(步骤S15)。
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是”时,乘客种类检测部25将在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的孩子的人数、轮椅使用者的人数、货物搬运者的人数的计数值更新为该进梯下梯后的计数值(步骤S16)。
在此,记录处理部71从记录部6中读出与开门的轿厢7的楼层对应的进梯人数、下梯人数、门开放时间。记录处理部71将该读出的值作为与存储装置40内的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上的进梯人数、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的值反映(步骤S51)。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从在步骤S51中反映的轿厢内进梯下梯人数表41中读出与由进梯人数检测部23检测的进梯人数以及由下梯人数检测部24检测的下梯人数对应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并输出到预测误差计算部53(步骤S52)。此时,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对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添加指定的余量(步骤S53)。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读出由待乘人数检测部21检测的待乘人数以及由轿厢人数检测部22检测的轿厢人数的值(步骤S20)。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根据这些读出的值的大小,对上述的添加了余量后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进行修正处理(步骤S21)。
门开放时间设定部51将修正处理后的值作为代替上述的门开放时间标准值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输出到关门指令输出部54(步骤S22)。由此,对关门指令输出部54设定新的门开放时间设定值。以后的顺序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步骤S23以后的顺序相同。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的电梯系统中,对轿厢7开门的每一楼层预先记录与针对轿厢7的进梯人数和/或下梯人数对应的门开放时间,并将该记录的门开放时间用于下次以后的进梯下梯时间的预测。由此,即使在各楼层的乘梯处的面积和/或形状等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在轿厢7开门的楼层处的使用者的进梯下梯时间相应地更适宜地设定门开放时间。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以提高与轿厢的门控制有关的使用者的安全性以及运行效率的电梯系统。
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味着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形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中,同时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6)

1.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拍摄装置,其具有两个照相机,并由上述两个照相机同时拍摄从乘梯处进入轿厢的使用者以及从上述轿厢中下梯的使用者,其中所述两个照相机在所述轿厢内与轿厢门平行且在水平方向上分离地配置,并基于由于距离和拍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视差来确定被拍摄体的三维位置;
检测部,其通过在根据上述拍摄装置的上述两个照相机的拍摄结果计算出三维信息后,从该计算出的三维信息中提取使用者,并且将该提取的时刻不同的使用者的形象的相似形相关联,从而检测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以及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
存储部,其将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以及对上述轿厢的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相关联地存储;以及
控制部,其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出与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的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和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对应的上述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并根据在上述进梯下梯时间预测值上添加了指定的余量后的值,控制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通过在根据上述拍摄装置的上述两个照相机的拍摄结果计算出三维信息后,从该计算出的三维信息中提取使用者,并且将该提取的时刻不同的使用者的形象的相似形相关联,从而检测在上述乘梯处的使用者的等待人数以及上述轿厢内的使用者的人数;
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的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在上述乘梯处的使用者的等待人数以及上述轿厢内的使用者的人数,延长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部根据上述拍摄装置的上述两个照相机的拍摄结果检测使用者的身体特征;
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的使用者的身体特征,延长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检测部检测的使用者的身体特征,降低上述轿厢的关门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乘梯处呼叫信息输入部,其输入上述轿厢开门前的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
轿厢呼叫信息输入部,其输入在上述轿厢开门前的轿厢呼叫信息;
其中,上述控制部考虑上述乘梯处呼叫信息以及上述轿厢呼叫信息,控制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部,其将进入上述轿厢的使用者的人数、从上述轿厢下梯的使用者的人数、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与上述轿厢开门的楼层相关联地存储;
其中,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轿厢开门的楼层,从上述存储部中读出该楼层的门开放时间,并控制上述轿厢的门开放时间。
CN201410003180.9A 2013-01-07 2014-01-03 电梯系统 Active CN1039102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0405A JP5784051B2 (ja) 2013-01-07 2013-01-07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13-000405 2013-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0272A CN103910272A (zh) 2014-07-09
CN103910272B true CN103910272B (zh) 2015-11-18

Family

ID=5103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3180.9A Active CN103910272B (zh) 2013-01-07 2014-01-03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84051B2 (zh)
CN (1) CN103910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0757A (zh) * 2014-09-11 2016-04-06 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电梯轿厢开门保持时间的方法
MX2017010756A (es) * 2015-02-23 2017-11-30 Inventio Ag Sistema de elevador con control de puertas adaptable.
CN106144795B (zh) 2015-04-03 2020-01-31 奥的斯电梯公司 通过识别用户操作用于乘客运输控制和安全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44861B (zh) * 2015-04-03 2020-07-2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控制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乘客感测
CN106144801B (zh) 2015-04-03 2021-05-1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特殊乘客运输工具负载状况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感测
CN112850406A (zh) 2015-04-03 2021-05-2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的通行列表产生
CN106144862B (zh) 2015-04-03 2020-04-10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乘客运输门控制的基于深度传感器的乘客感测
CN105883558B (zh) * 2016-06-27 2018-09-11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开关门时间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JP2018002457A (ja) * 2016-07-07 2018-01-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US10259683B2 (en) * 2017-02-22 2019-04-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elevator system
CN107902501A (zh) * 2017-09-28 2018-04-13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基于人脸识别的写字楼电梯智能分区段服务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628490A (zh) * 2017-09-28 2018-01-26 北京交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 大型写字楼的人脸识别智能化电梯运行系统及运行方法
US20200087115A1 (en) * 2018-09-14 2020-03-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Dynamic elevator door control
CN111275873B (zh) * 2018-11-19 2022-07-26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 通行控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33978A (zh) * 2018-12-19 2019-05-10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JP7189806B2 (ja) * 2019-02-28 2022-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6716741B1 (ja) * 2019-03-20 2020-07-0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CN110040592B (zh) * 2019-04-15 2020-11-20 福建省星云大数据应用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双路监控视频分析的电梯轿厢载客数检测方法及系统
US20200354196A1 (en) * 2019-05-06 2020-11-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lf-tuning door timing parameters
JP6889870B2 (ja) * 2019-05-30 2021-06-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111476265A (zh) * 2020-02-26 2020-07-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应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265139A (zh) * 2020-03-19 2020-06-12 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马桶座圈控制方法
JP2022032249A (ja) * 2020-08-11 2022-02-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CN112478963A (zh) * 2020-12-11 2021-03-12 小爱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辅助系统及电梯控制方法
CN115180470B (zh) * 2022-06-16 2024-05-07 安徽领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自学习的楼宇电梯管控系统
KR102504249B1 (ko) * 2022-08-29 2023-02-28 주식회사 에이스티앤비 에너지 효율화 및 사고예방을 위한 멀티 영상 기반의 승강기 통합 관제 방법 및 시스템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320A (zh) * 2008-03-12 2009-09-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5404A (ja) * 2004-03-15 2005-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EP2562116A4 (en) * 2010-04-20 2017-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call registration device
JP2012218912A (ja) * 2011-04-12 2012-11-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320A (zh) * 2008-03-12 2009-09-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10272A (zh) 2014-07-09
JP5784051B2 (ja) 2015-09-24
JP2014131932A (ja) 2014-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0272B (zh) 电梯系统
CN1010653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3287939B (zh) 电梯的人数计测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电梯、以及多部电梯分别具有人数计测装置的电梯系统
US9569902B2 (en) Passenger counter
AU2012384009B2 (en) Position and load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n elevator
KR100794513B1 (ko) 주차 관리 시스템
US9275547B2 (en) Prediction of free parking spaces in a parking area
EP345239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elevator positioning
CN109311622B (zh) 电梯系统以及轿厢呼叫估计方法
CN108975112A (zh) 用于电梯维护的图像分析
CN113148788B (zh) 基于乘客的定位在电梯轿厢中显示轿厢操作面板的系统和方法
JP2012086348A (ja) 自律移動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KR101876239B1 (ko) 주차 시스템
CN110002289B (zh) 用于确认维护的电梯自动定位
JP5854887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4925604A (zh) 电梯监控装置
JP6524294B1 (ja) 利用者検知システム
JP7108115B2 (ja) 車両扉開閉検知装置
KR102393619B1 (ko) 딥러닝을 이용한 주차지도 제작 및 주차장내 차량위치확인 시스템
JP5264137B2 (ja) 改札システム、人物検知ユニット及び自動改札機
JP680641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7322250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20093575A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JP2010195537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内監視装置
JP7083786B2 (ja) かご内状態検出システム、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かご内状態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