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9638A -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9638A
CN103179638A CN2013100272209A CN201310027220A CN103179638A CN 103179638 A CN103179638 A CN 103179638A CN 2013100272209 A CN2013100272209 A CN 2013100272209A CN 201310027220 A CN201310027220 A CN 201310027220A CN 103179638 A CN103179638 A CN 103179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e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272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9638B (zh
Inventor
松尾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79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9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9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96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点、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而且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主通信设备存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采用所存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与从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响应经由近场通信自从通信设备接收的设定信息请求而把所存储设定信息发送给从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与主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便向主通信设备发送设定信息请求;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接收设定信息;存储设定信息;以及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本分案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11月30日、申请号为200610166786.X、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5年11月30日提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5-345468有关的主题,通过引用将其完整内容结合于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设备、设定信息提供方法、设定信息获取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通信设备可容易地获取访问接入点必需的设定信息并且可易于启动无线通信,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设定信息提供方法、设定信息获取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多个通信设备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各个通信设备具有访问接入点所需的设定信息。设定信息包括例如接入点的ID和密钥信息。一般来说,用户当在通信设备中新登记设定信息时或者当根据接入点的变化更新现有设定信息时手动输入这种设定信息。
例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布No.2003-32261公开了一种用于容易地采用非接触接口进行通信设备的设置的方法。在这个公布中公开的方法中,移动电话配备了非接触IC卡。移动电话采用非接触IC卡来进行近场通信,从而把移动电话的非接触IC卡的卡ID以及移动电话将与之通信的通信合作方的蓝牙装置名称发送给用作蓝牙通信的主控制设备的个人计算机,使得个人计算机可指定通信方。这种方法允许用户容易地采用移动电话来进行无线通信,而无需手动输入装置名称等。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方法中,需要把通信设备移动到它可与接入点进行近场通信的范围内。如果接入点处于用户可达范围之外、比如在阁楼上,则可能使用户感到不便。
因此,希望提供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通信设备可容易地获取访问接入点必需的设定信息并且可易于启动无线通信,还希望提供通信设备、设定信息提供方法、设定信息获取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接入点、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主通信设备包括以下要素。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主侧无线通信单元采用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主侧近场通信单元与从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设定信息传递单元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自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且响应设定信息请求而把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发送给从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包括以下要素。从侧近场通信单元与主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设定信息获取单元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把设定信息请求发送给主通信设备,并且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从主通信设备接收设定信息。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由设定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设定信息。从侧无线通信单元采用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没有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的从通信设备可经由近场通信从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主通信设备获取设定信息。因此,用户仅把从通信设备移动到它可与主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位置,使得从通信设备可自动获取设定信息,并且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而无需用户在从通信设备中手动输入设定信息以及从接入点直接获取设定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以下要素。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无线通信单元采用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近场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设定信息传递单元通过近场通信单元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且响应设定信息请求而把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信设备可经由近场通信把其中存储的设定信息发送给没有设定信息的另一个通信设备。因此,用户可以仅把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放置在没有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附近,从而传递设定信息。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允许用户轻易地使另一个通信设备能够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通信设备还可包括以下要素。内容存储单元存储内容数据。访问信息获取单元通过近场通信单元从设定信息传递单元将设定信息发送到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访问信息,访问信息用于通过接入点访问第二通信设备。内容传递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单元来访问由访问信息指定的第二通信设备,并发送内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内容数据。通过这种结构,通信设备可经由通过接入点的无线通信把内容数据发送给经由近场通信将设定信息发送到的第二通信设备。一般来说,通过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实现比近场通信更高的通信速度。因此,通信设备甚至可经由通过接入点的无线通信向第二通信设备有效地传递具有大的数据大小的内容数据。
近场通信单元可包括从非接触IC卡读取和向其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具体来说,例如,近场通信单元可配置成采用近场通信(NFC)标准来进行双向近场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允许计算机用作上述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中包括的存储单元中,由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读取和执行,从而允许计算机用作上述通信设备。此外,还提供一种其中记录了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记录介质可能是磁盘、光盘等。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设定信息提供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设定信息提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近场通信单元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响应设定信息请求而通过近场通信单元把设定信息发送给第二通信设备。所发送的设定信息可能是从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存储单元读取的设定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以下要素。近场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设定信息获取单元通过近场通信单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用于请求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设定信息。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由设定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设定信息。无线通信单元采用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没有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可经由近场通信从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另一个通信设备接收设定信息。因此,用户可以仅把没有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放置在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附近,从而传递设定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放置到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另一个通信设备附近的简单操作,使得通信设备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通信设备还可包括以下要素。内容存储单元存储内容数据。访问信息获取单元通过近场通信单元从设定信息获取单元从其中获取设定信息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访问信息,访问信息用于通过接入点访问第二通信设备。内容传递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单元来访问由访问信息指定的第二通信设备,并发送内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内容数据。通过这种结构,通信设备可经由通过接入点的无线通信把内容数据发送给经由近场通信从其中接收设定信息的第二通信设备。也就是说,用户进行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放置到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第二通信设备附近的简单操作,使得通信设备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并且还可向第二通信设备传递内容。
通信设备还可包括传递内容选择单元,它选择将由内容传递单元从内容存储单元传递的内容。通过这种结构,在多个内容项存储在内容存储单元中的情况下,要传递给第二通信设备的内容可被任意选取。
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重放内容的内容重放单元。在这种情况中,传递内容选择单元可选择当传递内容选择单元选取内容时当前由内容重放单元所重放的内容,作为将由内容传递单元传递的内容。通过这种结构,通信设备即使在用户没有明确指定要传递的内容时也可把当前重放的内容自动指定为要传递的目标,并且可把指定内容发送给另一个通信设备。
在内容重放单元当前重放的内容被选作要传递的内容时,内容传递单元可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与当前由内容重放单元重放的内容的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连同内容数据。与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是用于标识当前内容被重放到的点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自内容的重放开始所经过的时间。因此,内容数据以及与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被发送到的第二通信设备可按照与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从其中某个点重放内容数据。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通信设备重放内容数据的情况中,内容数据被传递到的第二通信设备可从内容数据由通信设备重放的最后点重放内容数据。
近场通信单元可包括执行非接触IC卡功能的非接触IC卡功能执行单元。非接触IC卡功能包括用于与读取器/写入器进行非接触近场通信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功能。非接触IC卡功能执行单元可作为非接触IC卡来实现,但是不限于卡状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允许计算机用作上述通信设备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设定信息获取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以及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设定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近场通信单元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通过近场通信单元从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设定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实现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通信设备可容易地获取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并且可易于启动无线通信,还可实现通信设备、设定信息提供方法、设定信息获取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简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2是框图,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入点、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的功能结构;
图3是简图,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设定信息;
图4是时序图,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数据流程;
图5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接入点、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的功能结构;
图6是时序图,说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数据流程;
图7是流程图,说明由第二实施例中的从通信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的流程;
图8是流程图,说明由第二实施例中的主通信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的流程;
图9是框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接入点、主通信设备和从通信设备的功能结构;以及
图10是时序图,说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数据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被分配相同的参考标号,并省略对它们的多余描述。
在以下实施例中,在其中多个通信设备通过接入点执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其中存储了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的第一通信设备把设定信息传递给没有设定信息的第二通信设备,使得第二通信设备可获取设定信息。通过把设定信息从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通信设备传递给其它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可获取设定信息,而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设定信息或者从接入点直接获取设定信息。将详细描述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将在无线通信系统100的上下文中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在它们之间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
首先,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整体结构。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接入点102、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虽然图1中举例说明了两个通信设备,即,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但是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两个以上的通信设备。
接入点102具有用于中继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功能。更具体来说,接入点102是无线LAN接入点,并且用作由作为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104和106构成的无线LAN中的中继器,用于在那些通信设备之间中继无线电波以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接入点102可具有用于连接到有线LAN的功能。为接入点102分配用于标识网络的扩充服务集标识符(ESSID)。接入点102仅与具有与接入点102的ESSID相同的ESSID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接入点102还具有有线等效保密(WEP)密钥。WEP密钥被传递给在其之间通信由接入点102中继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采用WEP密钥对要传递的数据加密和解密。也就是说,在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中,ESSID是访问接入点102所必需的,以及WEP密钥是通过接入点102与其它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所必需的。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各通信设备访问接入点102所必需的设定信息至少包括ESSID和WEP密钥。
通信设备104和106是能够通过接入点102进行无线通信的计算机。更具体来说,通信设备104和106中的每一个配备了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适配器,并且无线LAN适配器具有与接入点102的ESSID相同的ID。因此,通信设备可通过接入点102与具有与该通信设备相同的ESSID的另一个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此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接入点102的WEP密钥相似的WEP密钥,并且可采用WEP密钥对要传递的数据加密和解密。也就是说,通过获取设定信息,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可通过接入点102与另一个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可发送和接收数据。在第一实施例中,考虑到其功能,通信设备104称作主通信设备104,通信设备106称作从通信设备106。
主通信设备104中存储了设定信息,并且具有用于向从通信设备106提供设定信息的功能。从通信设备106没有设定信息,以及具有用于从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的功能。采用近场通信在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之间发送和接收设定信息。近场通信可以是例如采用近场通信(NFC)标准的非接触通信。由于它的使用范围短到大约10cm,NFC允许合作方通信设备由用户的手的动作来控制,产生高安全性。
更具体来说,例如,从通信设备106包括内置非接触IC芯片,这是配置成执行非接触IC卡功能的非接触IC卡功能执行单元的一个实例,而主通信设备104包括读取器/写入器,它与从通信设备106的非接触IC芯片进行通信。当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之间的距离处于NFC使用范围之内时,在主通信设备104的读取器/写入器与从通信设备106的IC芯片之间进行通信,使得设定信息可被发送和接收。
主通信设备104中存储的设定信息可由主通信设备104从接入点102直接获取,或者可由主通信设备104经由近场通信从另一个通信设备获取。在那种情况中,就与从中获取设定信息的另一个通信设备的关系而论,主通信设备104可以是从通信设备。从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之后,从通信设备106可经由近场通信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设定信息。在那种情况中,就与设定信息被发送到的另一个通信设备的关系而论,从通信设备106可以是主通信设备。也就是说,属于无线通信系统100的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可用作主通信设备,并且可用作从通信设备。
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是具有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近场通信功能的计算机。那些通信设备的具体实例可包括个人计算机、电视机、照相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控制台、移动电话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
已经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的整体结构。现在参照图2来描述接入点102、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的功能结构。
接入点102主要包括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12、设定信息发送单元114和无线通信中继单元116。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12存储设定信息。更具体来说,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12存储包括分配给接入点102的ESSID以及WEP密钥的设定信息。图3说明作为设定信息的一个实例的设定信息1120。如图3所示,设定信息1120包括接入点102的名称、SSID(ESSID)和WEP密钥。
设定信息发送单元114向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12中存储的设定信息。在第一实施例中,设定信息发送单元114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104发送设定信息。接入点102和主通信设备104可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以及设定信息发送单元114可经由有线通信向主通信设备104发送设定信息。
无线通信中继单元116在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之间中继无线通信。更具体来说,无线通信中继单元116在具有与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12中存储的设定信息中所包含的ESSID相同的ID的通信设备之间中继通信。无线通信中继单元116仅当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具有该ESSID时才在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之间中继无线通信。
主通信设备104主要包括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设定信息传递单元128和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
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从接入点102接收设定信息。更具体来说,如果接入点102具有近场通信功能,则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经由近场通信从接入点102获取设定信息。如果主通信设备104和接入点102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则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经由有线通信获取设定信息。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把所接收的设定信息存储在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中。
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存储设定信息。更具体来说,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包括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硬盘驱动器(HDD)之类的存储器,并且存储从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获取的设定信息。
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通过接入点102与另一个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更具体来说,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包括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适配器,并采用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中存储的设定信息来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包括在设定信息中包含的ESSID的数据,以及无线电波由具有与那个ESSID相同的ID的接入点102中继,从而把数据发送给具有相同ESSID的另一个通信设备。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还通过接入点102接收从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在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中,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采用设定信息中包含的WEP密钥对要发送的数据加密以及对接收的数据解密。
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与从通信设备106进行近场通信。更具体来说,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包括配置成与符合NFC的非接触IC芯片进行通信的读取器/写入器,并且向从通信设备106的非接触IC芯片发送数据和从其接收数据。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包括读取器/写入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可包括非接触IC芯片,以及从通信设备106可包括读取器/写入器。或者,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中的每一个可同时包括读取器/写入器和非接触IC芯片。
设定信息传递单元128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向从通信设备106发送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中存储的设定信息。更具体来说,在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自从通信设备106接收到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时,设定信息传递单元128响应设定信息请求而从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中读取设定信息,并把所读取的设定信息发送给从通信设备106。
从通信设备106主要包括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和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
与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相似,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通过接入点102与另一个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更具体来说,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包括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适配器,并采用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中存储的设定信息来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包括在设定信息中包含的ESSID的数据,以及无线电波由具有与那个ESSID相同的ID的接入点102中继,从而把数据发送给具有相同ESSID的另一个通信设备。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还通过接入点102接收从另一个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在数据发送和接收过程中,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采用设定信息中包含的WEP密钥对要发送的数据加密以及对接收的数据解密。
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存储设定信息。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中存储的设定信息由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从主通信设备104中获取。
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与主通信设备104进行近场通信。更具体来说,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包括符合NFC的非接触IC芯片,并且向主通信设备104的读取器/写入器发送数据和从其接收数据。符合NFC的非接触IC芯片的具体实例可包括FeliCa(注册商标)芯片。
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从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更具体来说,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向主通信设备104发送用于请求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接收设定信息。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把所获取的设定信息存储在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中。
已经描述了接入点102、主通信设备104和从通信设备106的功能结构。参照图4来描述当从通信设备106从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时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数据流程。
如图4所示,首先,在主通信设备104与从通信设备106之间开始近场通信(步骤S102)。更具体来说,例如,当从通信设备106被放置到主通信设备104的附近并且从通信设备106与主通信设备104之间距离处于它们可进行近场通信的范围之内时,近场通信单元130和146开始近场通信。
然后,从通信设备106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104发送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步骤S104)。响应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主通信设备104将其中存储的设定信息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到从通信设备106(步骤S106)。在收到设定信息时,从通信设备106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进行无线通信。更具体来说,从通信设备106通过无线电波发送包括在所获取设定信息中包含的ESSID的数据,以及无线电波由具有相同ESSID的接入点102中继,使得数据可发送给具有相同ESSID的另一个通信设备。数据采用设定信息中包含的WEP密钥来加密。
例如,当从通信设备106要与主通信设备104进行无线通信时,从通信设备106通过接入点102向主通信设备104发送连接请求(步骤S108)。响应自从通信设备106发送的连接请求,主通信设备104通过接入点102返回连接响应(步骤S110),由此通过接入点102开始从通信设备106与主通信设备104之间的无线通信(步骤S112)。已经描述了数据流程。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由于从通信设备106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因此,从通信设备106的用户可把从通信设备106移到它可与主通信设备104进行近场通信的范围内以获取设定信息,然后可通过接入点102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从通信设备106可从其中存储了设定信息的另一个通信设备(主通信设备104)获取设定信息,而不是直接从接入点102获取设定信息,无需用户手动输入设定信息。
此外,经由近场通信在从通信设备106与主通信设备104之间发送和接收设定信息。因此,用户可以仅把从通信设备1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104附近,使得从通信设备106可通过接入点102进行无线通信,这是方便的。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将在无线通信系统200的上下文中描述,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在它们之间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在第二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206与第一实施例的相似之处在于,访问接入点102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从通信设备206把从其中获取设定信息的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端的通信方,并且把数据发送给主通信设备204。以下描述将针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来进行。
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无线通信系统200包括接入点102、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执行近场通信。此外,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可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执行无线通信。
主通信设备204中存储了设定信息,并且可向从通信设备206传递设定信息。从通信设备206可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设定信息,并且在获取设定信息之后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从通信设备206还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与主通信设备204进行通信所必需的访问信息,并且可采用所获取的访问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访问主通信设备204。
在第二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206是同时具有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近场通信功能的数字照相机。主通信设备204是同时具有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近场通信功能并且包括输出图像内容的显示装置的个人计算机。在主通信设备204与从通信设备206之间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和接收设定信息和访问信息之后,从通信设备206中存储的图像内容、比如捕捉的图像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被发送和接收,以及主通信设备204向显示装置输出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的图像内容。
一般来说,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实现比近场通信更高的通信速度。因此,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发送和接收具有大数据大小的图像内容更高效。另一方面,近场通信一直到通信设备之间的距离比较接近、例如在10cm以内才能被建立。因此,用户在诸如图像内容之类的内容的传递期间把从通信设备206保持在主通信设备204附近。如果内容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来传递,则用户不受那种限制的约束。
已经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200的整体结构。现在参照图5来描述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的功能结构。接入点102的功能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似,因而省略其描述。
如图5所示,主通信设备204主要包括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主侧内容接收单元210、主侧内容输出单元212、主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214、设定信息传递单元128和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相似的功能的要素被分配相同的参考标号,因而省略其描述。
主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214向从通信设备206发送访问信息。访问信息是另一个通信设备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与主通信设备204进行通信所必需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用于唯一标识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主通信设备204的标识符。主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214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访问信息请求,并且响应该请求而经由近场通信向从通信设备206发送访问信息。
主侧内容接收单元210接收自从通信设备206发送的内容。内容包括例如音乐内容、如表演和无线电广播之类的音频内容、由构成电影的静止图像或活动图像组成的视频内容、电视广播、视频剪辑、照片、图片以及图形表示、电子书(E书)、游戏、软件应用。在第二实施例中,内容将在用作数字照相机的从通信设备206所捕捉的图像内容的上下文中描述。
主侧内容接收单元210通过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接收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自从通信设备206发送的图像内容,并且把所接收图像内容提供给主侧内容输出单元212。
主侧内容输出单元212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或者阴极射线管(CRT)之类的显示装置,并且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从主侧内容接收单元210获取的图像内容。
现在参照图5来描述从通信设备206的功能结构。从通信设备206主要包括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从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222、从侧内容存储单元224、从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226、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和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
从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226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访问信息。更具体来说,从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226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用于请求关于主通信设备204的访问信息的访问信息请求,并且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接收从主通信设备204响应该请求而发送的访问信息。当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图像内容时,由从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226获取的访问信息用来把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发送目的地通信设备。
例如,从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222包括诸如操作按钮和触摸屏之类的输入装置以及诸如配置成显示图像内容的液晶监视器之类的输出装置,并且在从侧内容存储单元224中存储的多个图像内容项当中指定要传递的内容项。更具体来说,从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222在输出装置上显示图像的列表,使得用户可选择要传递的内容,并且通过输入装置自从侧内容存储单元224来获取用户所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图像内容项,以便把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内容项提供给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
从侧内容存储单元224存储内容。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从通信设备206的图像捕捉单元(未示出)捕捉的图像的数字数据存储在从侧内容存储单元224中。
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由从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222所指定的图像内容。更具体来说,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采用由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并且存储在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中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在那时,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还采用由从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226获取的关于主通信设备204的访问信息来访问主通信设备204。然后,从侧内容传递单元220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访问信息所指定的主通信设备204发送从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222所指定的图像内容。
已经描述了主通信设备204和从通信设备206的功能结构。现在参照图6来描述当从通信设备206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设定信息并随后传递内容时无线通信系统200中的数据流程。
首先,从通信设备206指定要传递的内容(步骤S202)。更具体来说,从通信设备206根据用户通过输入装置给出的指示来指定要传递给主通信设备204的内容。然后,在主通信设备204与从通信设备206之间开始近场通信(步骤S204)。更具体来说,例如,当从通信设备206被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的附近并且从通信设备206与主通信设备204之间的距离处于近场通信的覆盖范围之内时,近场通信单元130和146开始近场通信。
然后,从通信设备206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步骤S206)。在收到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时,主通信设备204响应该请求而将其中存储的设定信息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到从通信设备206(步骤S208)。在收到设定信息时,从通信设备206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208中获得设定信息时,从通信设备206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获取关于主通信设备204的访问信息的请求(步骤S210)。响应该请求,主通信设备204经由近场通信向从通信设备206发送访问信息(步骤S212)。
在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得访问信息时,从通信设备206采用所获得的访问信息以及在步骤S208所获得的设定信息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连接请求(步骤S214)。当主通信设备204响应连接请求而发送表明“连接OK”的响应时(步骤S216),通过接入点102在主通信设备204与从通信设备206之间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218)。当开始无线通信时,从通信设备206向主通信设备204发送在步骤S202中指定的内容(步骤S220),以及主通信设备204输出所接收的内容(步骤S222)。
已经描述了主通信设备204与从通信设备206之间的数据流程。现在将描述由从通信设备206与主通信设备204所执行的信息处理的流程。
如图7所示,首先,从通信设备206指定要传递的内容(步骤S302)。然后,用户把从通信设备2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的附近(步骤S304)。当从通信设备206与主通信设备204之间的距离处于预定距离之内时,从通信设备206开始与主通信设备204的近场通信(步骤S306)。当开始近场通信时,从通信设备206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设定信息(步骤S308)。然后,从通信设备206把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通信合作方(步骤S310)。更具体来说,从通信设备206从主通信设备204获取访问信息,并且把访问信息所指定的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端的通信合作方。
然后,从通信设备206采用在步骤S308获取的设定信息来访问接入点102(步骤S312),并且通过接入点102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314)。然后,从通信设备206把在步骤S302中指定的内容传递给在步骤S310中被指定为通信合作方的主通信设备204(步骤S316)。
如图8所示,首先,从通信设备206被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附近(步骤S402)。当主通信设备204与从通信设备206之间的距离处于预定距离之内时,主通信设备204开始与从通信设备206的近场通信(步骤S404)。当开始近场通信时,主通信设备204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设定信息请求(步骤S406)。响应所接收的请求,主通信设备204经由近场通信向从通信设备206发送设定信息(步骤S408)。主通信设备204还响应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的访问信息请求而发送访问信息(步骤S410)。
然后,响应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来自从通信设备206的连接请求,主通信设备204通过接入点102开始与从通信设备206的无线通信(步骤S412)。然后,主通信设备204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内容(步骤S414),并且输出所接收内容(步骤S416)。已经描述了由通信设备204和206所执行的信息处理的流程。
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传递内容之前,从通信设备206把从其中获取设定信息的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端的通信方。也就是说,从通信设备206把内容传递给处于与从通信设备206的近场通信的另一端的主通信设备204。因此,用户可以仅通过把从通信设备2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附近向主通信设备204传递所指定内容。
一般来说,用户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设置用于访问接入点的设定信息,并且手动指定他/她将通过接入点与之进行无线通信的合作方设备。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用户可设置设定信息,并且可以仅通过执行把无线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206)放置到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主通信设备204)附近的单一动作来指定通信合作方。因此,用户可轻松快速地把从通信设备206中存储的内容传递给主通信设备204,并且可把内容输出给主通信设备204。
此外,把从通信设备2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附近的操作允许指定从通信设备206中存储的内容将被传递到的目的地。用户可执行这种直观操作。
虽然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图像内容的上下文中描述了内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内容可能是音乐。在那种情况中,从通信设备206可能是便携音乐播放器,以及主通信设备204可能是固定的音乐播放器。
从通信设备206可通过自动把当前由从通信设备206中包含的内容重放单元(未示出)重放的内容指定为要传递的内容,而不是采用输入装置从用户输入内容,来指定要传递的内容。在当前重放的内容被指定为要传递的内容时,与内容已由从通信设备206重放到的位置(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与内容一起被发送给主通信设备204,从而主通信设备204可按照所获取的位置信息从那个位置重放内容。
也就是说,从通信设备206重放和输出的歌曲由主通信设备204从歌曲由从通信设备206重放到的最后点来重放和输出。因此,通过采用从通信设备206重放音乐内容来收听歌曲的用户可通过把从通信设备2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204附近并且把歌曲的输出目的地指定为主通信设备204,来收听从主通信设备204输出的歌曲。此外,主通信设备204可以流式来重放自从通信设备206接收的内容。在那种情况中,从通信设备206不是以文件而是以流式数据把音乐内容传递给主通信设备204,以及主通信设备204使所传递数据同步,并采用扬声器来输出音频。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将在无线通信系统300的上下文中描述,无线通信系统300包括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在它们之间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相似之处在于,从通信设备306经由近场通信从主通信设备304来获取访问接入点102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相似之处在于,在设定信息被发送和接收之后,通过接入点102在主通信设备304与从通信设备306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在第二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206把从其中获取设定信息的主通信设备204指定为通信合作方,并且把数据发送给主通信设备204。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不同,主通信设备304把设定信息被发送到的从通信设备306指定为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端的通信方,并且把数据发送给从通信设备306。以下描述将针对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差异来进行。
首先,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300的整体结构。如图9所示,无线通信系统300包括接入点102、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执行近场通信。此外,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可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
主通信设备304中存储了设定信息,并且可向从通信设备306传递设定信息。此外,主通信设备304经由近场通信自从通信设备306中获取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与从通信设备306进行通信所必需的访问信息,并且采用所获取的访问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访问从通信设备306。从通信设备306可从主通信设备304中获取设定信息,并且在获取设定信息之后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
在第三实施例中,从通信设备306是同时具有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近场通信功能的便携音乐播放器。主通信设备304是同时具有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功能以及近场通信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并且能够存储音乐内容。在主通信设备304与从通信设备306之间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和接收设定信息和访问信息之后,主通信设备304中存储的音乐内容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被发送和接收,以及从通信设备306可输出从主通信设备304接收的音乐内容。
已经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300的整体结构。参照图9来描述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的功能结构。接入点102的功能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因而省略其描述。
如图9所示,主通信设备304主要包括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主侧无线通信单元124、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主侧内容存储单元314、主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312、主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316、设定信息传递单元128和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要素相似的功能的要素被分配相同的参考标号,因而省略了描述。
主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316自从通信设备306获取访问信息。访问信息包括用于唯一标识无线通信系统300中的从通信设备306的标识符。主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316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用于请求关于从通信设备306的访问信息的请求,并且通过主侧近场通信单元130接收从通信设备306响应该请求所发送的访问信息。当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音乐内容时,由主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316所获取的访问信息被用来把从通信设备306指定为发送目的地通信设备。
例如,主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312包括诸如键盘、触摸屏和鼠标之类的输入装置以及配置成显示音乐内容项的列表的诸如液晶显示器之类的输出装置,并且从主侧内容存储单元314中存储的多个音乐内容项当中指定要传递的内容项。更具体来说,主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312在输出装置上显示包括歌曲标题和艺术家名称的音乐内容项的列表,使得用户可选择要传递的内容,并且通过输入装置从主侧内容存储单元314来获取用户所指定的一个或多个音乐内容项,以便把所选的一个或多个内容项提供给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
主侧内容存储单元314存储内容。在第三实施例中,由主通信设备304经由因特网下载的、从音乐光盘(CD)上抓取的或者从其它通信设备传递的歌曲的数字数据等等被存储在主侧内容存储单元314中。
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由主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312所指定的音乐内容。更具体来说,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采用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26中存储的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在那时,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还采用由主侧访问信息获取单元316所获取的关于从通信设备306的访问信息来访问从通信设备306。然后,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访问信息所指定的从通信设备306发送由主侧传递内容指定单元312所指定的音乐内容。
主通信设备304可经过配置,使得可传递给从通信设备306的音乐内容项的列表经由近场通信来发送,以及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发送由从通信设备306所选取的内容。
现在参照图9来描述从通信设备306的功能结构。从通信设备306主要包括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144、从侧内容接收单元320、从侧内容输出单元322、从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324、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和设定信息获取单元148。
从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324向主通信设备304发送访问信息。更具体来说,从侧访问信息发送单元324通过从侧近场通信单元146从主通信设备304接收访问信息请求,并且响应该请求而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304发送访问信息。
从侧内容接收单元320接收从主通信设备304发送的音乐内容。从侧内容接收单元320通过从侧无线通信单元142接收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由主通信设备304发送的音乐内容,并且把所接收音乐内容提供给从侧内容输出单元322。从通信设备306还可包括用于存储由从侧内容接收单元320所接收的音乐内容的存储单元。
从侧内容输出单元322包括音频输出装置、如扬声器,并且重放自从侧内容接收单元320获取的音乐内容以输出音频。
已经描述了主通信设备304和从通信设备306的功能结构。现在参照图10来描述当从通信设备306从主通信设备304获取设定信息,然后主通信设备304向从通信设备306传递内容时无线通信系统300中的数据流程。
以下描述将由主通信设备304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可被传递给从通信设备306的音乐内容项的列表并且主侧内容传递单元310发送由从通信设备306所选取的内容时的数据流程构成。
首先,在主通信设备304与从通信设备306之间开始近场通信(步骤S502)。然后,从通信设备306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304发送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步骤S504)。在接收到获取设定信息的请求时,主通信设备304响应该请求而将其中存储的设定信息经由近场通信发送到从通信设备306(步骤S506)。在接收到设定信息时,从通信设备306采用设定信息通过接入点102来进行无线通信。
在步骤S506中发送设定信息之后,主通信设备304经由近场通信向作为设定信息被发送到的发送目的地的从通信设备306发送获取关于从通信设备306的访问信息的请求(步骤S508)。响应该请求,从通信设备306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304发送访问信息(步骤S510)。
在自从通信设备306获得访问信息时,主通信设备304经由近场通信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表明主通信设备304中存储的音乐内容项的列表的内容列表(包括歌曲标题、艺术家名称和流派)(步骤S512)。从通信设备306按照用户给出的指示从所接收内容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内容列表(步骤S514),并且经由近场通信向主通信设备304发送关于所选内容的信息(例如唯一标识内容的ID)(步骤S516)。
在接收到所选内容信息时,主通信设备304采用在步骤S510中获取的访问信息经由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连接请求(步骤S518)。当从通信设备306响应连接请求而发送表明“连接OK”的响应时(步骤S520),通过接入点102在主通信设备304与从通信设备306之间开始无线通信(步骤S522)。当开始无线通信时,主通信设备304向从通信设备306发送按照在步骤S516中所接收的所选内容信息指定的内容(步骤S524)。
因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传递内容之前,主通信设备304把设定信息被发送到的从通信设备306指定为通过接入点102的无线通信的另一端的通信方。也就是说,主通信设备304把内容传递给在与主通信设备304的近场通信的另一端的从通信设备306。因此,用户可以仅通过把从通信设备306放置到主通信设备304附近向从通信设备306传递主通信设备304中存储的内容。内容一般通过接入点采用无线通信来传递,这实现比近场通信更高的通信速度,而且可有效地传递具有大的数据大小的内容、如音乐内容和视频内容。与近场通信不同,从通信设备306与主通信设备304之间的距离在内容传递期间不一定保持在预定距离以内。
此外,如第二实施例中那样,一般来说,用户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设置用于访问接入点的设定信息,并且手动指定他/她将通过接入点与之进行无线通信的合作方设备。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用户可设置设定信息,并且可以仅通过执行把无线通信设备(从通信设备306)放置到另一个无线通信设备(主通信设备304)附近的单一动作来指定通信合作方。因此,用户可轻松快速地把主通信设备304中存储的内容传递给从通信设备306。
虽然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预期,可进行各种修改或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并且这些修改或变更也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例如,虽然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内容在发送和接收设定信息及访问信息之后立即被发送和接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实施例。例如,内容可在设定信息和访问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之后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被发送和接收,或者内容可在主通信设备或从通信设备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时被发送和接收。
在第三实施例中,内容列表经由近场通信来传递。或者,内容列表可采用无线LAN等来传递。
虽然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在采用无线LAN的无线通信的上下文中描述了通过接入点的无线通信,但是本发明不限于那些实施例。例如,无线通信可能是采用蓝牙或超宽带(UWB)技术的无线通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想到各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及变更,只要它们处于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接入点;
主通信设备;以及
从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主通信设备和所述从通信设备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主通信设备包括
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访问所述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
主侧无线通信单元,采用所述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
主侧近场通信单元,与所述从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及
设定信息传递单元,通过所述主侧近场通信单元自所述从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且响应所述设定信息请求而把所述主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发送给所述从通信设备,
所述从通信设备包括
从侧近场通信单元,与所述主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
设定信息获取单元,通过所述从侧近场通信单元把所述设定信息请求发送给所述主通信设备,并且通过所述从侧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主通信设备接收所述设定信息,
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设定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设定信息,以及
从侧无线通信单元,采用所述从侧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
2.一种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访问所述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
无线通信单元,采用所述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近场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及
设定信息传递单元,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且响应所述设定信息请求而把所述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容存储单元,存储内容数据;
访问信息获取单元,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设定信息传递单元将所述设定信息发送到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点访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以及
内容传递单元,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来访问由所述访问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并且发送所述内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内容数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包括从非接触IC卡读取数据和向其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
5.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允许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的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
响应所述设定信息请求而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设定信息。
6.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设定信息提供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所述设定信息提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
响应所述设定信息请求而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所述设定信息。
7.一种用于通过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近场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
设定信息获取单元,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用于请求访问所述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并且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设定信息;
设定信息存储单元,存储由所述设定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设定信息;以及
无线通信单元,采用所述设定信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容存储单元,存储内容数据;
访问信息获取单元,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设定信息获取单元从中获取所述设定信息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访问信息,所述访问信息用于通过所述接入点访问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以及
内容传递单元,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来访问由所述访问信息指定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并且发送所述内容存储单元中存储的所述内容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递内容选择单元,它选择将由所述内容传递单元从所述内容存储单元传递的内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放所述内容的内容重放单元,
其中所述传递内容选择单元选择当所述传递内容选择单元选取内容时当前由所述内容重放单元重放的内容,作为将由所述内容传递单元传递的内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当前由所述内容重放单元重放的所述内容被选作要传递的内容时,所述内容传递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与当前由所述内容重放单元重放的所述内容的重放位置有关的信息连同所述内容数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包括执行非接触IC卡功能的非接触IC卡功能执行单元。
13.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允许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的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设定信息。
14.一种由通信设备执行的设定信息获取方法,所述通信设备包括采用访问接入点所必需的设定信息通过所述接入点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和与第二通信设备进行近场通信的近场通信单元,所述设定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用于请求所述设定信息的设定信息请求;以及
通过所述近场通信单元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所述设定信息。
CN201310027220.9A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9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45468A JP4506658B2 (ja) 2005-11-30 2005-11-30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5-345468 2005-11-30
CNA200610166786XA CN1976308A (zh)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6786XA Division CN1976308A (zh)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9638A true CN103179638A (zh) 2013-06-26
CN103179638B CN103179638B (zh) 2018-02-16

Family

ID=378352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2722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9638B (zh)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CNA200610166786XA Pending CN1976308A (zh)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66786XA Pending CN1976308A (zh) 2005-11-30 2006-11-30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8213355B2 (zh)
EP (1) EP1793531B1 (zh)
JP (1) JP4506658B2 (zh)
CN (2) CN103179638B (zh)
DE (1) DE602006013390D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508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479226A (zh) * 2016-12-24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09982305A (zh) * 2014-09-15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2312520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6658B2 (ja) 2005-11-3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2100454B1 (en) 2006-11-20 2019-10-30 Axis AB Wireless network camera systems
JP4952433B2 (ja) 2007-08-08 2012-06-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055505A (ja) * 2007-08-29 2009-03-12 Nec Infrontia Corp 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システム、携帯情報端末、固有情報設定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US9282297B2 (en) 2008-01-24 2016-03-08 Micropower Technologies, Inc. Video delivery systems using wireless cameras
JP2009182391A (ja) * 2008-01-29 2009-08-13 Softbank Mobile Corp 通信システム
JP4334602B1 (ja) 2008-06-17 2009-09-30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609554B2 (ja) * 2008-08-25 2011-01-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347403B2 (ja) * 2008-09-22 2013-11-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0055720A1 (ja) 2008-11-17 2010-05-20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無線通信端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EP2197167B1 (en) * 2008-12-12 2017-07-12 Vodafone Holding GmbH Device and method for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JP4981826B2 (ja) 2009-01-2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US20100225962A1 (en) 2009-03-03 2010-09-0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formation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8169934B2 (en) * 2009-03-12 2012-05-0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staging of a mobile device
KR101586089B1 (ko) * 2009-08-14 2016-01-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통신을 이용한 무선 네트워크 연결 시스템 및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JP5560609B2 (ja) * 2009-08-21 2014-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8571494B2 (en) * 2010-01-22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in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 environments
JP4981947B2 (ja) * 2010-04-06 2012-07-25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機器、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1250153A (ja) * 2010-05-27 2011-12-08 Cri Middleware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通信機器、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494242B2 (ja) * 2010-05-28 2014-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10031931A1 (de) 2010-07-22 2012-01-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Registrieren einer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an einer Basiseinrichtung sowie entsprechendes System
US8068011B1 (en) 2010-08-27 2011-11-29 Q Stre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user-directed interfacing between handheld devices and RFID media
US9021108B2 (en) * 2010-09-27 2015-04-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ccess of a first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o at least one network accessible by a secon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9154190B2 (en) * 2011-02-15 2015-10-06 Blackberry Limited Maste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capabilities to send media content to slave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EP2490502A1 (en) * 2011-02-15 2012-08-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aster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to send media content to slave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531989B2 (en) 2011-03-08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ad hoc wireless networking
JP2012215931A (ja) * 2011-03-31 2012-11-08 Yahoo Japan Corp コンテンツ販売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販売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74436B2 (ja) * 2011-10-05 2015-09-09 株式会社ビー・ユー・ジーSst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211065B2 (en) * 2011-10-19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control of medical devices to avoid effects of interference
GB201203316D0 (en) * 2012-02-27 2012-04-11 Ip Access Ltd Communication unit, network el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orising a user
JP5610236B2 (ja) * 2012-03-07 2014-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3136876A1 (ja) * 2012-03-16 2013-09-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997577B1 (ko) * 2012-03-23 2019-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리더를 구비한 모바일 단말 장치와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태그를 구비한 디바이스 및 그 ap 연결 방법
JP5962896B2 (ja) 2012-03-26 2016-08-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CN102711082A (zh) * 2012-06-28 2012-10-0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移动通信中共享信任无线接入点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JP5837462B2 (ja) * 2012-07-03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634726B2 (en) 2012-11-02 2017-04-25 Google Inc. Seamless tethering setup between phone and laptop using peer-to-peer mechanisms
WO2014080605A1 (ja) * 2012-11-20 2014-05-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WO2014102836A1 (en) * 2012-12-24 2014-07-03 Datalogic Ip Tech S.R.L.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ortable terminals
JP5838988B2 (ja) 2013-03-28 2016-0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JP5639680B2 (ja) * 2013-04-05 2014-12-10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KR102178481B1 (ko) * 2013-04-29 2020-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결 정보 제어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JP6282046B2 (ja) * 2013-05-23 2018-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4203335A1 (ja) * 2013-06-18 2014-12-24 株式会社パトライト 通信システム
US11381958B2 (en) 2013-07-23 2022-07-05 D&M Holdings, Inc. Remote system configuration using audio ports
US20160183038A1 (en) * 2013-08-07 2016-06-23 Agfa Healthcare Use of a wireless direct radiographic panel in multiple radiographic exposure units
JP6235387B2 (ja) * 2014-03-19 2017-11-22 株式会社東芝 端末管理システム、モバイル端末、及び端末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068380B2 (ja) * 2014-03-19 2017-01-2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CN206575439U (zh) 2014-05-12 2017-10-20 菲力尔系统公司 网络摄像机及包括网络摄像机和用户设备的系统
CN104159218B (zh) * 2014-07-1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JP5907222B2 (ja) * 2014-09-04 2016-04-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3253127A4 (en) * 2015-02-27 2018-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ccess point (ap) dis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980304B2 (en) 2015-04-03 2018-05-22 Google Llc Adaptive on-demand tethering
JP6269598B2 (ja) * 2015-06-30 2018-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端末装置、データ提供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627314B2 (ja) * 2015-08-03 2020-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454819A (zh) * 2015-08-11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Wifi热点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JP6755081B2 (ja) * 2015-08-27 2020-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582760B2 (ja) 2015-09-03 2019-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724338B2 (ja) * 2015-10-30 2020-07-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JP6594212B2 (ja) 2016-01-15 2019-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
JP6611337B2 (ja) * 2016-03-17 2019-1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619682B2 (ja) 2016-03-31 2019-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09459B2 (en) 2016-05-19 2019-12-17 Scenera, Inc. Scene-based sensor networks
US10412291B2 (en) 2016-05-19 2019-09-10 Scenera, Inc. Intelligent interface for interchangeable sensors
US10693843B2 (en) 2016-09-02 2020-06-23 Scenera, Inc. Security for scene-based sensor networks
JP6323541B2 (ja) * 2016-11-30 2018-05-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80719B2 (ja) * 2016-12-27 2021-06-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電子時計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01463B2 (ja) * 2017-07-26 2019-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2019068249A (ja) * 2017-09-29 2019-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157745B2 (en) 2018-02-20 2021-10-26 Scenera, Inc. Automated proximity discovery of networked cameras
JP7327946B2 (ja) * 2019-02-25 2023-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990840B2 (en) 2019-03-15 2021-04-27 Scenera, Inc. Configuring data pipelines with image understanding
RU2750814C1 (ru) * 2020-07-23 2021-07-05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носи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817A (zh) * 2001-09-13 2005-06-29 诺基亚公司 响应用户请求的动态内容递送
CN1663181A (zh) * 2002-04-25 2005-08-31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8242A (ja) 1999-10-28 2001-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携帯端末間ファイル転送システム
JP3934309B2 (ja) 2000-06-13 2007-06-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連係再生方式の記録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関連装置
JP2002291067A (ja) 2001-01-16 2002-10-04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伝送装置
JP2002351766A (ja) 2001-05-29 2002-12-06 Denso Corp 設定ファイル送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定ファイルの送信方法
JP4086482B2 (ja) 2001-06-15 2008-05-14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ポータブルオーディオ機器及び車載オーディオ機器
JP4655427B2 (ja) 2001-07-19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574077B2 (ja) 2001-07-27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3051869A (ja) 2001-08-03 2003-02-21 Canon Inc デジタル情報機器システム、デジタル携帯端末および制御方法
US7333514B2 (en) * 2001-08-09 2008-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frame scheduler for simultaneous circuit-and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
EP1421804A4 (en) * 2001-08-10 2007-11-21 Strix Systems Inc VIRTUAL LINK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JP4040403B2 (ja) 2001-11-27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50088997A1 (en) * 2002-02-20 2005-04-28 Diego Melpignan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with a discovery procedure
JP3676312B2 (ja) 2002-03-12 2005-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側移動機、受信側移動機、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方法及びサーバ装置
GB2386464B (en) * 2002-03-13 2005-08-24 Hewlett Packard Co Photo album with provision for media playback
US7565108B2 (en) * 2002-03-26 2009-07-21 Nokia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based discovery for short range radio communication with reader device having transponder functionality
US7251235B2 (en) * 2002-06-12 2007-07-31 Conexant, Inc. Event-based multichannel direct link
JP2004040528A (ja) 2002-07-04 2004-02-05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019261B2 (ja) * 2002-09-10 2007-1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3870882B2 (ja) 2002-09-12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FR2848538A1 (fr) * 2002-12-13 2004-06-18 Neopost Nbg Systeme de collecte et de verification automatique de commandes d'objets
FR2854011A1 (fr) 2003-04-18 2004-10-22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lecture d'enregistrements de terminaux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s de donnees a des terminaux
JP2004328652A (ja) * 2003-04-28 2004-11-18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2004336538A (ja) * 2003-05-09 2004-11-25 Ricoh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及び赤外線通信装置
US20040243519A1 (en) * 2003-06-02 2004-12-02 Nokia Corporation Prompted electronic mobile-ser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with validation
JP3909848B2 (ja) * 2003-09-19 2007-04-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製品ライフサイクル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US8626146B2 (en) * 2003-10-29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software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ctions on a wireless device using action lists and versioning
JP4125223B2 (ja) * 2003-12-09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撮像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5210328A (ja) * 2004-01-21 2005-08-04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データ供給装置、データ供給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17683B2 (ja) * 2004-02-24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携帯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メッセージ通信方法。
JP2005269088A (ja) 2004-03-17 2005-09-29 Sony Corp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
JP2005286463A (ja) * 2004-03-29 2005-10-13 Kobe Steel Ltd 無線端末,情報配信装置
US8028038B2 (en) * 2004-05-05 2011-09-27 Dryden Enterprises, Llc Obtaining a playlist based on user profile matching
US7254367B2 (en) * 2004-06-23 2007-08-07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and configuring wireless devices
WO2006080623A1 (en) * 2004-09-22 2006-08-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curity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060072761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Bruce Johnson Access point that wirelessly provides an encryption key to an authenticated wireless station
US20060075222A1 (en) * 2004-10-06 2006-04-06 Seamus Moloney System for personal group management based on subscriber certificates
US7668508B2 (en) * 2004-11-12 2010-02-23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in computer
JP2006166311A (ja) 2004-12-10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60217147A1 (en) * 2005-01-18 2006-09-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stem discovery and user selection
WO2006084924A1 (es) * 2005-02-10 2006-08-17 Wilico Wireless Networking Solutions, Sa Método y sistema de communicación individualizada inalámbrica en un área local, y dispositivo de acceso
US20060183462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Nokia Corporation Managing an access account using personal area networks and credentials on a mobile device
JP2006229583A (ja) * 2005-02-17 2006-08-31 Eastman Kodak Co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並びにドック装置
US20060218040A1 (en) * 2005-03-17 2006-09-28 Sabapathypillai Rohan G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ordering food/beverage items at a food/beverage establishment using a mobile terminal
KR100689504B1 (ko) * 2005-03-29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텐츠 전송 보호 장치
US20060223524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US8532304B2 (en) * 2005-04-04 2013-09-10 Nokia Corpo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010112B1 (en) * 2005-04-28 2011-08-3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media gateway for handoff of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JP4571010B2 (ja) * 2005-05-16 2010-10-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を節電できるip電話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US7516078B2 (en) * 2005-05-25 2009-04-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Personal shared playback
US8126477B2 (en) * 2005-07-07 2012-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terworking of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US7693978B2 (en) * 2005-07-19 2010-04-06 Eb Technologies, Llc Distributing live performances
US20070094691A1 (en) * 2005-10-24 2007-04-26 Gazdzinski Robert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demand content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over networks
US7756538B2 (en) * 2005-11-09 2010-07-13 Motorola, Inc. Wide area network handset assiste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4506658B2 (ja) * 2005-11-3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37462B2 (ja) 2012-07-03 2015-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3817A (zh) * 2001-09-13 2005-06-29 诺基亚公司 响应用户请求的动态内容递送
CN1663181A (zh) * 2002-04-25 2005-08-31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9280B2 (en) 2014-09-15 2021-03-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of wearable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11729853B2 (en) 2014-09-15 2023-08-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982305A (zh) * 2014-09-15 2019-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US11445566B2 (en) 2014-09-15 2022-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US10764954B2 (en) 2014-09-15 2020-09-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s method of wearable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13596937A (zh) * 2014-09-15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3365258A (zh) * 2014-09-15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09982305B (zh) * 2014-09-15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式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US10701742B2 (en) 2016-01-29 2020-06-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256212A (zh) * 2016-01-29 2021-01-2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7025083B (zh) * 2016-01-29 2020-11-06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02508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
US10932313B2 (en) 2016-12-24 2021-0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connec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479226A (zh) * 2016-12-24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连接切换方法及终端
CN112312520A (zh) * 2019-07-26 2021-02-0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93531A1 (en) 2007-06-06
EP1793531B1 (en) 2010-04-07
US11336481B2 (en) 2022-05-17
DE602006013390D1 (de) 2010-05-20
CN1976308A (zh) 2007-06-06
US20120258658A1 (en) 2012-10-11
JP2007150984A (ja) 2007-06-14
JP4506658B2 (ja) 2010-07-21
US20070121541A1 (en) 2007-05-31
US20190273630A1 (en) 2019-09-05
CN103179638B (zh) 2018-02-16
US8213355B2 (en) 2012-07-03
US10270616B2 (en)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963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US104917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media data by using NFC
CN101529867B (zh) 在对等配置中共享多媒体内容
CN1685716B (zh) 网络控制确认的系统和方法、控制通信终端、服务器装置
US20090177810A1 (en) Method of optimized-sharing of multimedia content and mobile terminal employing the same
JP5837462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30156589A1 (en)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apparatus,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syste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etho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the program recorded therei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apable of switching a destination of information
CN102421164B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98068A (zh) 用于发现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44870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4986766B2 (ja) 携帯端末用制御装置
JP2009239573A (ja) 無線通信仲介装置,無線通信仲介プログラム,avシステム
JP2003188792A (ja) 情報閲覧装置、情報閲覧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閲覧方法
JP201016178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81299B2 (ja) PTT(PushToTalk)システム、携帯電話機、PTTサーバ
KR101945481B1 (ko) Nfc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63306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163170A (ja) コンテンツ発注方法並びにその端末、コンテンツ提供方法並びにそのシステム
JP2008160528A (ja) ポータブルデバイス及びその通信方式
JP2003152583A (ja) 情報機器及び情報配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れらに適用される通信モード切換方法、情報記憶方法、及び情報配信方法
US20090043872A1 (en) Social network building
JP2006253894A (ja) 通訳システム、通訳方法、移動通信端末およびサーバ装置
JP2007208375A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
US8068822B2 (en) Information exchange method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s
JP2005175733A (ja) 無線接続確立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無線装置制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