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5377A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5377A
CN103135377A CN2012105008617A CN201210500861A CN103135377A CN 103135377 A CN103135377 A CN 103135377A CN 2012105008617 A CN2012105008617 A CN 2012105008617A CN 201210500861 A CN201210500861 A CN 201210500861A CN 103135377 A CN103135377 A CN 103135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resin
undercoat
el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08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5377B (zh
Inventor
北村航
时光亮一
石塚由香
村上舞
加来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35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5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5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 G03G5/144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9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9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G03G5/0611Squaric ac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底涂层,所述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将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并包含有机电荷产生物质和有机电荷输送物质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用作电子照相设备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底涂层具有电荷阻挡功能,并因此抑制电荷从支承体注入到感光层。因此,抑制图像缺陷例如黑点的形成。
近年来,已使用具有更高感光度的电荷产生物质。然而,此类电荷产生物质感光度的增加引起电荷产生量的增加。结果,电荷容易滞留于感光层中,这引起容易形成重影的问题。具体地,在输出图像中,容易发生其中在前旋转中图像浓度仅在用光照射的部分中增加的所谓的“正重影”现象或其中在前旋转中图像浓度仅在用光照射的部分中降低的所谓的“负重影”现象。
日本专利特开2006-221094公开其中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和具有蒽醌结构的化合物以便抑制该重影现象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具有彩色功能的电子照相设备数量的增加,已经需要该电子照相设备高速化和高图像品质化,并且还需要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高性能化。例如,需要在各种环境中抑制由重影现象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
然而,日本专利特开2006-221094公开的技术仍具有改进的余地,这是因为由重影现象引起的图像品质的降低的抑制并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其中在感光构件的重复使用中抑制由重影现象引起的图像品质降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本发明还提供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本发明的一方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所述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021
式(1)中,R1至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烷氧基或氨基。R1至R10中至少之一为氨基或羟基。X1表示羰基或二羰基。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处理盒一体化地支承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电子照相设备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本发明可提供其中在各种环境中抑制由重影现象引起的图像品质降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本发明还可提供各自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参考附图由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包括含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层结构的实例的图。
图3为描述重影图像评价用打印(当评价重影图像时使用所述打印)的图。
图4为用于描述单点桂马图案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031
式(1)中,R1至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烷氧基或氨基。R1至R10中至少之一为氨基或羟基。X1表示羰基或二羰基。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通过将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上式(1)表示的化合物添加到底涂层来抑制重影现象的原因如下。
认为包含于底涂层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在感光构件的重复使用后容易被氧化,因此降低从感光层接收的电荷(电子)量,并容易引起重影现象。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为具有氨基或羟基的二苯甲酮化合物。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于其二苯甲酮结构而被认为具有高偶极矩并易于引出(draw)电荷。由式(1)表示的结构可提供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金属氧化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分子内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形成。认为在底涂层中形成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金属氧化物颗粒之间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络合物,由此抑制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氧化并易于接收电荷(电子)。因此,认为从感光层(电荷产生层)顺利地接收电子,并且通过从金属氧化物颗粒引出电子使电子在金属氧化物颗粒之间顺利地给出和接收,这抑制了重影的形成。
日本专利特开58-017450公开将二苯甲酮化合物添加到底涂层以便抑制由紫外线引起的电荷输送物质的降解。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58-017450的技术中,认为金属氧化物颗粒不包含于底涂层中,因此在金属氧化物颗粒和二苯甲酮化合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这不提供充分高的感光度。
将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描述如下,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051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061
在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考虑到与金属氧化物颗粒的相互作用,取代基R1至R10中的至少三个可为羟基。另外,可使用选自由式(1-1)、(1-4)、(1-12)、(1-22)和(1-25)表示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来抑制重复使用中的重影现象。
底涂层中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底涂层中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总质量可为0.05质量%以上且4质量%以下。当含量为0.05质量%以上时,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金属氧化物颗粒彼此充分地相互作用,其产生抑制重影现象的优异效果。当含量为4质量%以下时,抑制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产生抑制重影现象的优异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及另外的粘结剂树脂。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环氧树脂、干酪素树脂、硅酮树脂、明胶树脂、酚醛树脂、丁醛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烯丙基醚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苯乙烯树脂、聚砜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丁二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其中,可特别使用聚氨酯树脂。
底涂层中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相对于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质量可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当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时,可实现底涂层的高均匀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包含于底涂层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是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或氧化铝的颗粒,并且特别地可以是包括氧化钛或氧化锌的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是其表面用表面处理剂例如硅烷偶联剂处理的金属氧化物颗粒。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例如,如图2所示的支承体101、配置于支承体101上的底涂层102和配置于底涂层102上的感光层103。
感光层可以是包含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的单层感光层或包括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的多层(功能分离的)感光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功能分离的(多层)感光层,其包括电荷产生层和形成于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可在感光层上另外形成保护层。
支承体
用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支承体为例如,由金属或合金例如铝、不锈钢、铜、镍或锌制成的具有导电性的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铝或铝合金支承体可以是ED管、EI管或通过切削、电化学机械研磨(用提供电解作用的电极和电解液进行的电解以及用提供研磨作用的磨石进行的研磨)或者湿式或干式珩磨ED或EI管而制造的支承体。金属支承体或树脂支承体可以覆盖有由导电性材料例如铝、铝合金或氧化铟-氧化锡合金制成的薄膜。支承体可具有圆筒状或带状,特别地,可具有圆筒状。
支承体的表面可进行切削处理、表面粗糙化处理或阳极氧化处理从而抑制由激光束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
可在支承体和底涂层之间形成导电层,从而抑制由激光束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或覆盖在支承体上形成的划痕。可通过施涂通过将炭黑和导电性颗粒与粘结剂树脂一起跟溶剂分散而制备的导电层涂布液,并通过加热干燥(热固化)导电层涂布液来形成导电层。
用于导电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和醇酸树脂。
导电层涂布液用溶剂的实例包括醚类溶剂、醇类溶剂、酮类溶剂和芳烃溶剂。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5至40μm,并特别优选10至30μm。
底涂层
底涂层形成于支承体或导电层和感光层(电荷产生层)之间。
可通过制备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粘结剂树脂的底涂层涂布液,形成底涂层涂布液的涂层以及通过加热干燥所述涂层来形成底涂层。底涂层涂布液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包含溶解于其中的粘结剂树脂的溶液添加到通过将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一起与溶剂分散而获得的分散液并进一步将所得混合物进行分散处理。可用均化器、超声波分散机、球磨机、砂磨机、辊磨机、振动式磨机(vibration mill)、超微磨碎机或液体碰撞高速分散机进行分散。
用于底涂层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例如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卤代脂族烃类溶剂和芳族化合物。
底涂层可进一步包含有机树脂细颗粒和流平剂。
底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30μm以下,并更优选1μm以上且25μm以下。
感光层
感光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形成于底涂层上。
用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荷产生物质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酞菁颜料、靛蓝颜料、苝颜料、多环醌颜料、方酸菁(squarylium)染料、噻喃鎓(thiapyrylium)盐、三苯甲烷染料、喹吖啶酮颜料、薁鎓盐(azulenium salt)颜料、花青染料、三苯并[cd,jk]芘-5,10-二酮颜料、皮蒽酮颜料、呫吨染料、醌亚胺染料和苯乙烯基染料。这些电荷产生物质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来使用。这些电荷产生物质中,可使用酞菁颜料和偶氮颜料,并且从感光度的观点可特别使用酞菁颜料。
酞菁颜料中,特别地,氧钛酞菁、氯镓酞菁和羟基镓酞菁显示高的电荷产生效率。羟基镓酞菁中,从感光度的观点可使用在CuKα特性X射线衍射中布拉格角2θ为7.4°±0.3°和28.2°±0.3°处具有强峰的羟基镓酞菁晶体。
用于多层感光层的电荷产生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醛树脂、亚苄基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烯丙基醚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苯乙烯树脂、聚砜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尿素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树脂和氯乙烯树脂。其中,可特别使用丁醛树脂。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混合物或共聚物来使用。
电荷产生层可通过施涂通过将电荷产生物质与粘结剂树脂和溶剂一起分散而制备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并干燥电荷产生层涂布液来形成。电荷产生层还可以是由电荷产生物质制成的蒸镀膜。
电荷产生物质的含量相对于1质量份粘结剂树脂可以是0.3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用于电荷产生层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卤代脂族烃类溶剂和芳族化合物。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且5μm以下,并更优选0.1μm以上且2μm以下。电荷产生层可任选地包含各种添加剂例如敏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
在包括多层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电荷输送层形成于电荷产生层上。
用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荷输送物质的实例包括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茋化合物和丁二烯化合物。这些电荷输送物质可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来使用。其中,从达到电荷的高迁移率的观点,可使用三芳胺化合物。
用于多层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丙烯腈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硅酮树脂、酚醛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丙烯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烯丙基醚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聚丁二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树脂。其中,可使用聚芳酯树脂和聚碳酸酯树酯。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或以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混合物或共聚物来使用。
电荷输送层可通过施涂通过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解于溶剂而制备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并干燥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来形成。电荷输送层中,电荷输送物质的含量相对于1质量份粘结剂树脂可为0.3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干燥温度优选为60℃以上且150℃以下,并更优选80℃以上且120℃以下,从而抑制电荷输送层中裂纹的形成。干燥时间可为10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
用于电荷输送层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溶剂、亚砜类溶剂、酮类溶剂、醚类溶剂、酯类溶剂、卤代脂族烃类溶剂和芳烃溶剂。
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荷输送层具有单层结构的情况中,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40μm以下,并更优选8μm以上且30μm以下。在电荷输送层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中,在支承体侧上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在表面侧上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为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电荷输送层可任选地包含各种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可形成于感光层(电荷产生层)上以保护感光层并改善耐磨耗性和易清洁性。
保护层可通过施涂通过将粘结剂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获得的保护层涂布液,并干燥保护层涂布液来形成。用于保护层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酯、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芳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为了向保护层提供电荷输送性,保护层可通过使用交联反应固化具有电荷输送性的单体或聚合物电荷输送物质来形成。特别地,保护层可以是通过聚合或交联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化合物而固化的层。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实例包括丙烯酸基团、甲基丙烯酸基团、烷氧基甲硅烷基和环氧基。固化反应的实例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热聚合、光聚合、辐射聚合(电子束聚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光CVD。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并更优选1μm以上且7μm以下。保护层可任选地包含导电性颗粒等。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最外层(电荷输送层或保护层)可包含滑润剂例如硅油、蜡、含氟树脂颗粒(例如,聚四氟乙烯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铝颗粒或氮化硼。
各层用涂布液可通过浸渍(浸涂)、喷涂、旋涂、辊涂、迈耶棒涂(Meyer bar coating)或刮涂等来施涂。
电子照相设备
图1为示出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图,所述电子照相设备包括含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
图1中,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绕轴2以预定圆周速度沿箭头所示方向旋转。旋转期间,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充电装置3(第一充电装置例如充电辊)以预定负电位被均匀地充电。然后响应于预期图像信息的时序电数字图像信号,用从曝光装置(未示出)如狭缝曝光装置或激光束扫描曝光装置发射的强度调节的曝光光(图像曝光光)4照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由此,对应于预期图像的静电潜像被连续地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
用包含于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来使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反转显影(reversaldevelopment),并使其作为调色剂图像可见。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转印装置(例如,转印辊)6的转印偏压(transferring bias)被连续地转印到转印构件(例如,纸)P上。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地从转印构件供给单元(未示出)取出的转印构件P被供给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转印装置6之间的部分(接触部)。具有与调色剂电荷的极性相反的偏压从偏置电源(未示出)被施加到转印装置6。
然后将已转印上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构件P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分离,并输送到定影装置8。在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后,使转印构件P作为图像形成品(例如打印件或复印件)从电子照相设备输出。
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通过用清洁装置(例如,清洁刮板)7除去未转印的显影剂(残余调色剂)来清洁。用来自预曝光装置(未示出)的预曝光光(未示出)除电,然后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在充电装置3为接触充电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充电辊的情况中,预曝光并非是必需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将选自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和清洁装置7的多个组件容纳入容器并一体化地支承以提供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例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的主体。图1中,可一体化地支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以及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和清洁装置7以提供处理盒9,其使用引导单元10例如主体的轨道来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
例如,在电子照相设备为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情况中,曝光光4为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可选地,曝光光4为通过用根据由传感器读取的原稿转换的信号的激光束扫描,或者驱动LED阵列或液晶快门(liquid-crystal shutter)阵列来施加的光。
实施例
现在将基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实施例中,“份”指“质量份”。
实施例1
使用直径为30mm和长度为357.5mm的铝圆筒作为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
接下来,将用作金属氧化物的100份氧化锌颗粒(比表面积:19m2/g,粉末电阻率:4.7×106Ω·cm)与500份甲苯在搅拌下混合,并向其中添加0.8份硅烷偶联剂(化合物名: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商品名:KBM 602,由Shin-Etsu ChemicalCo.,Ltd.制造)并进行搅拌6小时。随后,减压蒸馏掉甲苯,并在130℃下进行加热干燥6小时以获得表面处理的氧化锌颗粒。
接下来,将用作多元醇树脂的15份丁醛树脂(商品名:BM-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和15份封端异氰酸酯(商品名:Sumidur 3175,由Sumika Bayer Urethane Co.,Ltd.)溶解于73.5份甲基乙基酮和73.5份1-丁醇的混合溶液中。向该溶液中添加80.64份表面处理的氧化锌颗粒和0.8份由上式(1-1)表示的化合物(由TOKYO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造)。在23±3℃下用使用直径为0.8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分散混合物3小时。分散后,向其中添加0.01份硅油(商品名:SH28PA,由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Ltd.制造)和5.6份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商品名:TECK POLYMER S SX-102,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平均一次粒径:2.5μm)并搅拌以制备底涂层涂布液。
将底涂层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到支承体上,并通过在160℃下加热40分钟来干燥所得层,从而形成厚度为18μm的底涂层。
随后,将4份羟基镓酞菁晶体(电荷产生物质,在CuKα特性X射线衍射中布拉格角2θ±0.2°为7.4°和28.1°处具有强峰)和0.04份由下述结构式(A)表示的化合物添加到通过将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商品名:S-LEC BX-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溶解于100份环己酮而获得的溶液。然后在23±3℃下用使用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分散混合物1小时。分散后,向其中添加100份乙酸乙酯并由此制备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将电荷产生层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到底涂层上,并在90℃下干燥所得层1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0.21μm的电荷产生层。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151
接下来,将50份由下述结构式(B)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50份由下述结构式(C)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以及100份聚碳酸酯树酯(商品名:Iupilon Z400,由MITSUBISHI GASCHEMICAL Company,Inc.制造)溶解于650份氯苯和150份二甲氧基甲烷的混合溶剂中从而制备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将溶液变均匀后静置1天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到电荷产生层上,并在110℃下干燥所得层60分钟来形成厚度为18μm的电荷输送层(第一电荷输送层)。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161
接下来,混合36份由下述结构式(D)表示的化合物(具有作为链聚合性官能团的丙烯酸类基团的电荷输送物质)、4份聚四氟乙烯树脂细粉(LUBRON L-2,由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和60份正丙醇,并用超高压分散机分散,从而制备保护层涂布液。
将保护层涂布液通过浸涂施涂到电荷输送层上,并在50℃下干燥所得层5分钟。然后通过在旋转圆筒的同时,在氮气气氛中用电子束以70kV的加速电压、8000Gy的吸收剂量(absorbeddose)照射1.6秒来固化干燥层。在层温度为120℃的条件下在氮气气氛中热处理所述层3分钟。在氧浓度为20ppm下进行从电子束照射至3分钟热处理的过程。随后,在层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在空气中热处理所述层30分钟,由此形成厚度为5μm的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
因此,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依次包括支承体、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第一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
实施例2至21
除了将用于底涂层涂布液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类型改变为表1中所示的那些,并将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类型和含量改变为表1所示的那些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表1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181
使用的氧化钛颗粒具有20.5m2/g的比表面积和6.0×105Ω·cm的粉末电阻率。
比较例1
除了不使用由式(1-1)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2
除了将由式(1-1)表示的化合物改变为由下式(E-1)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191
比较例3
除了将由式(1-1)表示的化合物改变为由下式(E-2)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4
除了不使用氧化锌颗粒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5
除了在底涂层中不使用由式(1-1)表示的化合物,而在电荷输送层中使用4份由式(1-1)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评价
如下所述评价实施例1至21和比较例1至5中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关于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重复使用中的亮区电位和重影图像评价。
重影图像评价
使用由CANON KABUSHIKI KAISHA制造的imageRUNNER iR-ADV C5051的改造复印机作为评价用电子照相设备。
将电子照相复印机和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静置于15℃和10%RH的低温和低湿环境中3天。随后,调节激光强度和施加电压,以使初始亮区电位设定为-150V并使初始暗区电位设定为-750V,并进行重影图像评价。然后,在相同环境中进行2000张的打印。在相同激光强度条件下进行打印2000张后即刻的重影评价和打印2000张后15小时的重影图像评价。表2示出结果。
在使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打印中,以每分钟可打印四张的间歇模式,以在垂直方向上以10mm的间隔打印具有0.5mm宽度的线。
如下所述进行重影图像评价。在2000张打印完成后,进行用于重影图像评价的打印,并在整张中打印白色图像。以下描述用于重影图像评价的打印。如图3所示,将四边形实心图像打印于图像上部的白底(白色图像)中,然后打印单点桂马图案图像。图3中的单点桂马图案图像为图4所示的图案图像。在图3中称作“重影”的部分为用于评价是否出现由实心图像引起的重影的重影部分。当出现重影时,其出现于图3中被称作“重影”的部分。
以评价用电子照相设备的显影量(developing volume)的F5(中等浓度)模式和F9(低浓度)模式(重影更加可见的模式)进行重影评价用取样。通过目视检查基于以下标准评价重影。本发明中,等级1和2为产生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利效果的水平。特别地,将等级1判定为优异水平。将等级3、4和5判定为不产生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利效果的水平。
等级1:重影在两种模式中均不可见
等级2:重影在一种模式中略微可见
等级3:重影在两种模式中均略微可见
等级4:重影在两种模式中均可见
等级5:重影在两种模式中均清晰可见
表2
Figure BDA00002492974300211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
支承体;
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
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
其中所述底涂层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
Figure FDA00002492974200011
其中,式(1)中,
R1至R10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烷基、烷氧基或氨基,
R1至R10中至少之一为氨基或羟基,和
X1表示羰基或二羰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式(1)中,R1至R10中的至少三个为羟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所述底涂层中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底涂层中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总质量为0.05质量%以上且4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为包括选自由氧化钛和氧化锌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之一的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所述底涂层进一步包含粘结剂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所述粘结剂树脂为聚氨酯树脂。
7.一种处理盒,其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其中所述处理盒一体化地支承: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
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装置。
8.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充电装置;
曝光装置;
显影装置;和
转印装置。
CN201210500861.7A 2011-11-30 2012-11-29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Active CN1031353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2120 2011-11-30
JP2011262120 2011-11-30
JP2012244529A JP5871775B2 (ja) 2011-11-30 2012-11-06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2-244529 2012-11-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5377A true CN103135377A (zh) 2013-06-05
CN103135377B CN103135377B (zh) 2015-05-06

Family

ID=4729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0861.7A Active CN103135377B (zh) 2011-11-30 2012-11-29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78582B2 (zh)
EP (1) EP2600195B1 (zh)
JP (1) JP5871775B2 (zh)
KR (1) KR101548788B1 (zh)
CN (1) CN103135377B (zh)
BR (1) BR102012030462A2 (zh)
RU (1) RU2540962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7397A (zh) * 2016-09-05 2018-03-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8718B2 (ja) * 2013-01-25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095425B2 (ja) * 2013-03-13 2017-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071733B2 (ja) * 2013-04-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478673B2 (ja) * 2015-02-06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9811012B2 (en) 2015-09-24 2017-11-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JP6667345B2 (ja) * 2016-03-30 2020-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843654B2 (ja) * 2016-03-31 2021-03-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装置
US9983490B2 (en) 2016-03-31 2018-05-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7060921B2 (ja) * 2017-04-18 2022-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034655B2 (ja) 2017-10-03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135652B2 (ja) 2018-09-21 2022-09-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3383A (zh) * 1997-06-23 1998-12-30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030698A (ja) * 2004-07-16 2006-02-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1921507A2 (en) * 2006-11-10 2008-05-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20090035674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Xerox Corporation Uv absorbing hole blocking layer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CN102053515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使用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450A (ja) 1981-07-24 1983-02-01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JP2768481B2 (ja) * 1988-01-29 1998-06-25 オリエンタル写真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体、感光材料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935223B2 (ja) * 1992-04-14 1999-08-16 東京応化工業株式会社 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用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ンタル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3526829B2 (ja) * 1999-01-21 2004-05-17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酸エステル
CN100336137C (zh) * 2002-01-28 2007-09-05 捷时雅株式会社 形成电介体的光敏组合物以及利用该组合物的电介体
JP4456952B2 (ja) * 2004-07-16 201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6221094A (ja) 2005-02-14 2006-08-2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RU2388034C1 (ru) * 2006-01-31 2010-04-27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й элемент,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артридж и электрофот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169453B2 (ja) * 2007-05-17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90061340A1 (en) * 2007-08-31 2009-03-05 Xerox Corporation Hydroxy benzophenone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US20090162767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Xerox Corporation Benzophenone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JP5200655B2 (ja) * 2008-05-13 2013-06-0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4093B2 (ja) * 2010-06-30 2015-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071439B2 (ja) * 2011-11-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タロシアニン結晶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5993720B2 (ja) * 2011-11-30 2016-09-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3242483A (ja) * 2012-05-22 2013-12-0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447304B2 (en) * 2013-03-14 2016-09-20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ating for a surface
JP6305130B2 (ja) * 2013-04-01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3383A (zh) * 1997-06-23 1998-12-30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030698A (ja) * 2004-07-16 2006-02-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EP1921507A2 (en) * 2006-11-10 2008-05-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20090035674A1 (en) * 2007-07-31 2009-02-05 Xerox Corporation Uv absorbing hole blocking layer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CN102053515A (zh) * 2009-10-29 2011-05-11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和使用所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97397A (zh) * 2016-09-05 2018-03-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37518A (ja) 2013-07-11
CN103135377B (zh) 2015-05-06
EP2600195B1 (en) 2014-09-10
RU2012151372A (ru) 2014-06-10
RU2540962C2 (ru) 2015-02-10
KR101548788B1 (ko) 2015-08-31
KR20130061093A (ko) 2013-06-10
US9778582B2 (en) 2017-10-03
US20150346620A1 (en) 2015-12-03
EP2600195A1 (en) 2013-06-05
JP5871775B2 (ja) 2016-03-01
BR102012030462A2 (pt) 2015-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5377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40597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135372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6918550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97885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3026300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US9804512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CN105319878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电子照相设备
CN105164587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586814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439337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5143988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2005208620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81559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6843654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678968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2303448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3135373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H0920405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3186224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29681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