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6300B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6300B
CN103026300B CN201180036531.0A CN201180036531A CN103026300B CN 103026300 B CN103026300 B CN 103026300B CN 201180036531 A CN201180036531 A CN 201180036531A CN 103026300 B CN103026300 B CN 103026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undercoat
general formula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65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6300A (zh
Inventor
加来贤一
北村航
村上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26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6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6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63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 G03G5/144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为提供即使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其中的暗区电位也不易变化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以及各自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底涂层中引入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特定化合物(氧化膦化合物)。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电子照相设备中的使用,已经使用了具有含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底涂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含有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有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随着近来电子照相设备的图像质量的提高和处理速度的加快,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当重复使用时,抑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的电位变动,即,暗区电位(带电电位)的变化等。
作为抑制电位变动的技术,在PTL1上已经公开了一种技术: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底涂层中掺入金属氧化物颗粒,在该金属氧化物颗粒中加入受体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特开2006-3070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长时间重复使用期间对比电位(contrast potential)(即,暗区电位和亮区电位之差的绝对值)的变化大时,调色剂显影性变化,并且图像浓度趋于变化。特别是,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例如,23℃/5%RH)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通过充电器对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充电变得不稳定,并且暗区电位趋于变化。因此,对比电位变化,特别是,图像浓度趋于变化。
本发明提供了即使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其中的暗区电位也不易变化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以及各自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述底涂层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通式(1)中,R1至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或甲苯基。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以上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底涂层用涂布液来形成底涂层的步骤。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处理盒,其一体化支承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清洁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并且其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上。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单元、曝光单元、显影单元和转印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暗区电位也不易变化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以及各自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设置有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性结构的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其中所述底涂层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氧化膦(phosphine oxide)化合物。
在通式(1)中,R1至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或甲苯基。
所述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的实例包括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和辛基。所述甲苯基的实例包括邻甲苯基、间甲苯基和对甲苯基。
本发明人推测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将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引入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底涂层中能够抑制暗区电位的变化的原因如下。
也就是说,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具有来自P=O基的较大的偶极矩。为此,本发明人推测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底涂层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相互作用从而改变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电子状态,由此抑制从支承体的空穴注入,因此,暗区电位的变化能够得到抑制。
此外,本发明人推测在相互作用时,正电荷位于P=O基的P上,负电荷位于P=O基的O上,并且位于O上的负电荷和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金属部分(氧缺陷(oxygen-deficient)部分)彼此相互作用。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具有以下分子结构:其中O和3个其他官能团(R1至R3)与位于中间的P,呈现与四面体构型相似的立体构型。因此,例如,在R1至R3通过氧原子各自结合至P=O的P的情况下,考虑到四面体构型的对称性,可以预期的是由于其他3个-O-P键的贡献导致P=O基的偶极矩显著减小,这是不期望的。因此,有必要选择在通式(1)中的R1至R3从而使P=O基的偶极矩不会变得太小。具体地,有必要选择具有低的电子释放能力(electron-releasing ability)的官能团从而使位于P上的正电荷变大。此外,期望考虑与有机树脂相互作用的容易性。从这些观点来看,在本发明中,通式(1)中的R1至R3各自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或甲苯基,并且可以是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将在下面示出。然而,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表1]
在这些化合物中,期望示例性化合物(1-1)至(1-8),并且特别地,更加期望示例性化合物(1-1)至(1-6)。
从进一步抑制暗区电位变化的观点来看,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底涂层中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至20.0质量%,基于金属氧化物颗粒在底涂层中的含量。
此外,在底涂层中金属氧化物颗粒与有机树脂的含量比,即金属氧化物颗粒/有机树脂,优选为2/1至6/1(质量比)。如果质量比为6/1以下,底涂层不易发生裂纹。如果质量比为2/1以上,底涂层中金属氧化物颗粒之间的距离缩短,底涂层中电子流的容易性增加,并且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暗区电位的变化。
要包含在底涂层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和氧化铝。其中,从进一步抑制暗区电位变化的观点来看,期望氧化锌。此外,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可以用表面处理剂如硅烷偶联剂处理。
要包含在底涂层中的有机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乙基纤维素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环氧树脂、酪蛋白树脂(casein resin)、有机硅树脂、明胶树脂(gelatin resin)、酚醛树脂、丁醛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缩醛、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聚烯丙基醚(polyallyl ether)、聚酰亚胺、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砜、聚乙烯醇、聚丁二烯和聚丙烯。其中,从进一步抑制暗区电位变化的观点来看,期望聚酰胺和聚氨酯,并且特别地,更期望聚氨酯。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
感光层可以是单层型感光层,其在同一层含有电荷输送物质和电荷产生物质,或者可以是层压型(分离功能型)感光层,其中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和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是功能分离的。从电子照相特性的观点来看,期望层压型感光层。此外,层压型感光层可以是其中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从支承体侧按该顺序堆叠的感光层。
作为支承体,可以使用显示出导电性的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例如,可以使用由如铝、铝合金或不锈钢等的金属(合金)制成的支承体。支承体可以是,例如,圆筒状或带状的。期望地,支承体是圆筒状的。
出于抑制由激光散射等引起的干涉条纹的目的,支承体的表面可以进行切割处理、表面粗糙化处理或阳极氧化铝处理(alumite treatment)。
出于抑制由激光散射引起的干涉条纹或覆盖支承体上的缺陷等目的,导电层可以设置在支承体和底涂层之间。
导电层可以通过施涂导电层用涂布液随后进行干燥和/或固化来形成,所述导电层用涂布液是通过使导电性颗粒如炭黑、金属颗粒或金属氧化物颗粒与粘结剂树脂和溶剂一起进行分散处理而得到。
导电层的厚度优选5至40μm,并且更优选10至30μm。
底涂层可以设置在支承体或导电层和感光层(包括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之间。
底涂层可以通过施涂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底涂层用涂布液随后进行干燥来形成。
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底涂层用涂布液中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至20.0质量%,基于金属氧化物颗粒在底涂层用涂布液中的含量。
底涂层用涂布液可以通过使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有机树脂和溶剂一起进行分散处理来制备。此外,底涂层用涂布液也可以通过将溶解有有机树脂的溶液加入到分散液中,并且再进行分散处理来制备,所述分散液是通过使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溶剂一起进行分散处理而得到。此外,底涂层用涂布液也可以通过将溶解有有机树脂的溶液加入到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并进行分散处理来制备。作为分散方法,例如,可以提及使用均化器、超声波分散设备、球磨机、砂磨机、辊磨机、振动磨机、磨碎机或液体冲击型高速分散机(liquidimpact type high-speed disperser)的方法。
用于底涂层用涂布液中的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如醇类、亚砜类、酮类、醚类、酯类、脂肪族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
此外,出于调整底涂层等表面粗糙度的目的,可以进一步将有机树脂颗粒(如有机硅颗粒(silicone particle))和流平剂(如硅油)引入底涂层。
从进一步抑制暗区电位的观点来看,在设置导电层的情况中,底涂层的厚度优选为0.5至10μm,并且更优选为2至8μm。在不设置导电层的情况中,底涂层的厚度优选为10至30μm,并且更优选为15至25μm。
感光层设置在底涂层上。
电荷产生物质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如单偶氮、双偶氮和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如金属酞菁和非金属酞菁;靛蓝颜料,如靛蓝和硫靛蓝;苝颜料,如苝酸酐(perylene acid anhydride)和苝酸亚胺(perylene acid imide);多环醌颜料,如蒽醌、芘醌(pyrenequinone)和二苯并芘醌;方酸菁(squalirium)染料;吡喃鎓盐(pyrylium salt)和噻喃鎓盐(thiapyrylium salt);三苯甲烷颜料;喹吖啶酮颜料;薁鎓盐(azulenium salt)颜料;花青颜料,如喹啉菁(quinocyanine);三苯并[cd,j k]芘-5,10-二酮颜料;皮蒽酮颜料;呫吨染料;醌亚胺染料;和苯乙烯基染料。这些电荷产生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
在这些电荷产生物质中,从感光性的角度来看,期望酞菁颜料和偶氮颜料,并且特别地,更期望酞菁颜料。此外,在这些酞菁颜料中,期望氧钛酞菁(oxytitanium phthalocyanine)、氯镓酞菁(chlorogallium phthalocyanine)和羟基镓酞菁(hydroxygallium phthalocyanine),并且特别地,更期望羟基镓酞菁。此外,关于羟基镓酞菁,期望具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角2θ为7.4°±0.3°和28.2°±0.3°处具有强峰的晶型的羟基镓酞菁晶体。
此外,在本发明中,X-射线衍射是在以下条件中使用CuKα射线测量的:
使用的测量装置:由MAC S cience Co.,Ltd.制造的自动X-射线衍射仪MXP18
X-射线管:Cu
管电压:50kV
管电流:300mA
扫描方式:2θ/θ扫描
扫描速度:2deg./min
采样间隔:0.020deg.
起始角(2θ):5deg.
停止角(2θ):40deg.
发散狭缝:0.5deg.
散射狭缝:0.5deg.
接收狭缝:0.3deg.
使用弯曲单色器(curved monochromator)
在感光层是层压型的情况下,用于电荷产生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iallylphthalate)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丁醛树脂、亚苄基树脂(benzal resins)、聚丙烯酸酯、聚缩醛、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聚烯丙基醚、聚烯丙基化物(polyallylate)、聚酰亚胺、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砜、聚乙烯醇缩醛(polyvinyl acetal)、聚丁二烯、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methacrylic resins)、尿素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树脂和氯乙烯树脂。其中,期望丁醛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作为混合物或共聚物结合使用。
电荷产生层可以通过施涂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随后进行干燥来形成,所述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是通过使电荷产生物质与粘结剂树脂和溶剂一起进行分散处理而得到。作为分散方法,例如,可以提及使用均化器、超声波分散设备、球磨机、砂磨机、辊磨机、振动磨机、磨碎机或液体冲击型高速分散机(liquidimpact type high-speed disperser)的方法。在电荷产生层中电荷产生物质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比,即电荷产生物质/粘结剂树脂,优选0.3/1至10/1(质量比)。
用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有机溶剂,如醇类、亚砜类、酮类、醚类、酯类、脂肪族卤代烃和芳香族化合物。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并且更优选为0.1至2μm。
此外,必要时,可以将各种种类的感光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加入到电荷产生层中。
电荷输送物质的实例包括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如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芪化合物和丁二烯化合物。这些电荷输送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在这些电荷输送物质中,从电荷迁移率的角度来看,期望三芳胺化合物。
在感光层是层压型的情况下,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类树脂、丙烯腈树脂、烯丙基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酚醛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丙烯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聚烯丙基醚、聚烯丙基化物、聚酰亚胺、聚氨酯、聚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砜、聚苯醚、聚丁二烯、聚丙烯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其中,期望聚烯丙基化物和聚碳酸酯。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作为混合物或共聚物结合使用。
电荷输送层可以通过施涂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然后进行干燥来形成,所述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溶解到溶剂中而得到。电荷输送物质和粘结剂树脂在电荷输送层中的含量比,即电荷输送物质/粘结剂树脂,优选为0.3/1至10/1(质量比)。从抑制电荷输送层的裂纹的观点来看,干燥温度优选为60°C至150°C,并且更优选为80°C至120°C。此外,干燥时间优选为10至60分钟。
用于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溶剂的实例包括醇类(特别是,具有3个以上碳原子的醇类),如丙醇和丁醇;芳香烃,如苯甲醚、甲苯、二甲苯和氯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等。
在电荷输送层由单层组成的情况下,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为5至40μm,并且更优选为8至30μm。
在电荷输送层具有层压结构的情况下,位于支承体侧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优选为5至30μm,并且位于表面侧的电荷输送层厚度优选为1至10μm。
此外,必要时,可以将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增塑剂等加入到电荷输送层中。
此外,在本发明中,出于改进耐久性、转印性或清洁性能等的目的,可以在电荷输送层上设置保护层。
保护层可以通过施涂保护层用涂布液然后进行干燥来形成,所述保护层用涂布液通过将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
用于保护层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烯丙基化物、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此外,为了使保护层也具有电荷输送能力,保护层可以通过使用各种交联反应的任一种来固化具有电荷输送能力的单体材料或聚合物型电荷输送物质而形成。特别是,期望通过具有链聚合性官能团的电荷输送性化合物的聚合和/或交联而固化来形成层。链聚合性官能团的实例包括丙烯酰基、烷氧基甲硅烷基(alkoxysilyl group)和环氧基。固化反应的实例包括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热聚合、光聚合、辐射聚合(电子辐射聚合)、等离子体增强CVD和光辅助CVD。
此外,必要时,可以将导电性颗粒、紫外线吸收剂和耐磨性改进剂等加入到保护层中。作为导电性颗粒,例如,如氧化锡颗粒等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是期望的。耐磨性改进剂的实例包括如聚四氟乙烯颗粒等的含氟原子树脂颗粒、氧化铝颗粒和二氧化硅颗粒。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0.5至20μm,并且更优选为1至10μm。
当施涂各层的涂布液时,例如,可以使用浸涂法(浸渍法)、喷涂法、旋涂法、辊涂法、迈耶(Meyer)棒涂法或刮板涂布法等。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设置有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示意性结构。
在图1中,本发明的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沿箭头指示的方向绕轴2旋转。在旋转的同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充电单元3(一次充电单元,例如,充电辊等)均匀充电至预设的正电位或负电位。接下来,表面接受从曝光单元(未示出)输出的曝光光4。因此,对应于目标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
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用调色剂在显影单元5中显影(通过常规或反转显影方法)成调色剂图像。接下来,将形成于电子感光构件1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来自转印单元6(转印辊等)的转印偏压(transferring bias)转印至转印介质P上。在该过程中,将该转印材料P以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的方式从转印介质供给单元(未示出)供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和转印单元6之间的部分(接触部)中。另外,将具有与调色剂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bias voltage)施加至转印单元6。
将其上已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介质P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分离,并且传送至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处理的定影单元8。然后,将转印介质P作为图像成型品(打印件或复印件)打印出至设备外部。
在将已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表面上,通过清洁单元7(清洁刮板等)除去粘附物,如转印后残留的调色剂(残留的未转印调色剂),从而使表面清洁。近年来,已研究了无清洁器系统,并且也能够通过显影机等收集残留的未转印调色剂。此外,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通过来自预曝光单元(未示出)的预曝光光(未示出)来电荷消除,并且随后重复用于图像形成。另外,在充电单元3是使用充电辊等接触式充电单元的情况下,不必需预曝光。
在本发明中,可以将选自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和清洁单元7等的多个组件容纳于容器中并一体化组合在一起以构成处理盒。此外,该处理盒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的主体上。例如,充电单元3、显影单元5和清洁单元7中的至少一种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可以一体化支承从而构成盒,并且该盒可以用作处理盒9,所述处理盒9通过使用导向单元10如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导轨,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上。
在电子照相设备是复印机或打印机的情况下,曝光光4是从原稿(original)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可选地,曝光光4是通过根据由传感器读取的原稿转换而成的信号用激光束扫描或者LED阵列或液晶快门阵列的驱动所照射的光。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通常可以用于电子照相设备,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激光束打印机、LED打印机、FAX机和液晶快门打印机。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可以广泛地用于如显示、记录(recording)、轻印刷(near-print)、制版和传真装置的使用电子照相技术的装置中。
实施例
基于具体的实施例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实施例中,术语“份”指“质量份”。
实施例1
将铝圆筒(其为直径30mm和长度357.5mm的固体拉制管)用作支承体。
接下来,将16份丁醛树脂(商品名:BM-1,由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和16份嵌段异氰酸酯(blockedisocyanate)(商品名:Sumidur3175,由Sumitomo Bayer UrethaneCo.,Ltd.制造)作为固化剂溶解于90份的甲基乙基酮从而得到丁醛树脂溶液。同时,在搅拌下将50份氧化锌颗粒(商品名:MZ-500,平均粒径:30nm,由Tayca Corporation制造)和250份甲苯混合,并将1.5份作为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示例性化合物(1-1)加入其中,随后搅拌5小时。然后,在减压下通过蒸馏除去甲苯,并于140℃下进行通过在减压下加热的干燥3小时。由此,得到了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8.5份)与12.2份丁醛树脂溶液和8份1-丁醇一起置于使用20份直径0.8至1mm的玻璃珠的油漆搅拌器(paintshaker)中,并进行分散处理15小时,从而得到分散液。通过将0.2份有机硅树脂颗粒(商品名:TO SPEARL120,由GE ToshibaSilicone Co.,Ltd.制造)和0.001份二月桂酸二辛基锡(dioctyltindilaurate)作为催化剂加入到所得分散液中,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将底涂层用涂布液施涂至支承体上,随后在160℃下干燥40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为20μm的底涂层。
接下来,将4份羟基镓酞菁晶体和0.04份由以下结构式(A)表示的化合物加入到通过将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商品名:S-LEC BX-1,由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溶解于100份环己酮中而得到的树脂溶液中,所述羟基镓酞菁晶体具有的晶形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中在布拉格角2θ±0.2°为7.4°和28.1°处具有强峰。
然后,将该混合物置于使用直径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并在23±3℃气氛下进行分散处理1小时。分散处理后,加入100份乙酸乙酯从而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将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施涂至底涂层上,随后在90℃下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为0.21μm的电荷产生层。
接下来,将50份由以下结构式(B)表示的胺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空穴输送性化合物))、50份由以下结构式(C)表示的胺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空穴输送性化合物))和100份聚碳酸酯(商品名:Iupilon Z400,由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制造)溶解于包含650份氯苯和150份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的混合溶剂中。由此,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
在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变均匀后静置1天。然后,通过浸涂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施涂至电荷产生层上,随后在11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为18μm的电荷输送层。
接下来,将45份由以下结构式(D)表示的化合物和55份正丙醇置于超高压分散机中,并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第二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
通过浸涂将保护层用涂布液施涂至电荷输送层上,并且将所得涂膜在50℃下干燥5分钟。干燥后,在加速电压70kV和吸收剂量8,000Gy的条件下在涂膜上进行电子束照射。随后,进行热处理3分钟从而使涂膜温度为130℃。在电子束照射和3分钟热处理期间的氧浓度是20ppm。接下来,在空气中进行热处理30分钟从而使涂膜的温度为100℃。由此,形成了厚度为5μm的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
以这种方式,生产出包括形成于支承体上的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实施例2至28
除用于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金属氧化合物颗粒的种类和量如表2所示设定以外,如实施例1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表2中,氧化钛颗粒是由TaycaCorporation制造的氧化钛颗粒(商品名:TKP-101,晶体直径:6nm),氧化铝颗粒是由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氧化铝颗粒(商品名:AKP-50),以及氧化锡颗粒是由TaycaCorporation制造的氧化锡颗粒(商品名:CP056)。此外,在表2中,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金属氧化合物颗粒的量是用于获得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的量。
[表2]
实施例29
将铝圆筒(其为直径30mm和长度357.5mm的固体拉制管)用作支承体。
接下来,将50份涂有包含10%氧化锑的氧化锡的氧化钛颗粒、25份甲阶型(resol-type)酚醛树脂、20份1-甲氧基-2丙醇、5份甲醇和0.002份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氧化烯共聚物,平均分子量3000)置于使用直径0.8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并进行分散处理2小时从而得到分散液。通过将3.8份有机硅树脂颗粒(商品名:TOSPEARL120,由GE Toshiba Silicone Co.,Ltd.制造)混合至所得分散液中并搅拌混合物5小时,制备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将该导电层用涂布液施涂至支承体上,然后在140℃下干燥30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为20μm的导电层。
接下来,通过将10份N-甲氧基甲基化6尼龙(商品名:ToresinEF-30T,由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甲氧基甲基化比:28质量%至33质量%)溶解于90份甲醇中,得到尼龙树脂溶液。同时,在搅拌下将50份氧化锌颗粒(商品名:MZ-500,平均粒径:30nm,由Tayca Corporation制造)和250份甲苯混合,并将1.5份作为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示例性化合物(1-1)加入其中,随后搅拌5小时。然后,通过在减压下蒸馏除去甲苯,并于140℃下进行通过在减压下加热的干燥3小时。由此,得到了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所得混合物(8.5份)与15份尼龙树脂溶液一起置于使用20份直径0.8至1mm的玻璃珠的油漆搅拌器中,并且进行分散处理15小时。由此,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涂将底涂层用涂布液施涂至导电层上,随后在100℃下干燥15分钟。由此,形成了厚度为2μm的底涂层。
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形成于如实施例1中的底涂层上。以这种方式,生产出包括形成于支承体上的导电层、底涂层、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和保护层(第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实施例30
除用于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的示例性化合物(1-1)改为示例性化合物(1-2)以外,如实施例29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1
除当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时不使用示例性化合物(1-1)以外,如实施例1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2
除用于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的示例性化合物(1-1)改为硅烷偶联剂(商品名:KBM603,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以外,如实施例1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比较例3
除用于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的示例性化合物(1-1)改为三乙氧基氧化膦((C2H5O)3P=O)以外,如实施例1制造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当重复使用时暗区电位的评价
作为评价设备,使用由CANON KABUSHIKI KAISHA制造的复印机(商品名:GP405)(改造为处理速度300mm/sec;充电单元:向其施加通过将AC电压叠加于DC电压上而获得的电压的辊型接触式充电构件(充电辊);曝光单元:激光图像曝光系统(波长780nm));显影单元:单组分磁负性调色剂非接触式显影系统;转印单元:辊型接触式转印系统;清洁单元:具有反向设置的橡胶刮板的刮板清洗系统;预曝光单元:保险丝灯)。将实施例1至30和比较例1至3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分别设置于评价设备中。
在23°C/5%RH的常温/低湿环境下安装评价设备。充电条件如下:施加于充电辊上的AC分量(component)的峰间电压:1,500V,AC分量的频率:1,500Hz,以及DC分量:-850V。此外,调整曝光条件,从而在激光曝光光照射的情况下,在长期耐久试验之前的初始亮区电位(Vla)在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为-200V。
通过从评价设备移除显影盒(development cartridge)并在显影盒移除的空间中插入电位测量装置来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将该电位测量装置构造为使电位测量探针位于显影盒的显影位置。将该电位测量探针置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轴向的中心,并且距离电子感光构件的表面的间隙为3mm。
接下来,根据下述程序进行评价。应注意的是,在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中,在初始设定的充电条件和曝光条件下进行评价。此外,出于适应23°C/5%RH的常温/低湿环境的目的,将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在相同环境下静置72小时,随后进行评价。
将在其中装有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显影盒安装在评价设备中,并借助通过50,000张进行长期耐久试验。在完成长期耐久试验后,将评价设备静置5分钟。然后,用电位测量装置替换显影盒,测量长期耐久试验后的暗区电位(Vdb)和亮区电位(Vlb)。计算长期耐久试验前后暗区电位变化的量(ΔVd=|Vdb|-|Vda|)和长期耐久试验前后亮区电位变化的量(ΔVl=|Vlb|-|Vla|)。在以上表述中,Vda表示长期耐久试验前的初始暗区电位,Vla表示长期耐久试验前的初始亮区电位,以及|Vdb|、|Vda|、|Vlb|和|Vla|分别表示Vdb、Vda、Vlb和Vla的绝对值。评价结果示于表3中。
[表3]
从结果明显示出,通过将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以上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引入至底涂层中,即使当在常温/低湿环境下长时间重复使用时,也能够抑制暗区电位的变化。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改变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0年7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0-167277的权利,在此将其整体引入以作参考。

Claims (6)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
支承体;
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
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
其中,所述底涂层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至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或甲苯基,和
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为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或氧化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至R3各自表示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3.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支承体、形成于所述支承体上的底涂层和形成于所述底涂层上的感光层,
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包含有机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底涂层用涂布液来形成所述底涂层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至R3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或甲苯基,和
所述金属氧化物颗粒为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或氧化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其中,在所述通式(1)中,R1至R3各自表示具有2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
5.一种处理盒,其一体化支承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选自由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清洁单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并且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电子照相设备的主体上。
6.一种电子照相设备,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充电单元;
曝光单元;
显影单元;和
转印单元。
CN201180036531.0A 2010-07-26 2011-07-20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6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7277 2010-07-26
JP2010167277A JP4891427B2 (ja) 2010-07-26 2010-07-26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PCT/JP2011/067020 WO2012014909A1 (en) 2010-07-26 2011-07-20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6300A CN103026300A (zh) 2013-04-03
CN103026300B true CN103026300B (zh) 2015-09-23

Family

ID=4553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65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26300B (zh) 2010-07-26 2011-07-20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36892B2 (zh)
EP (1) EP2598948A1 (zh)
JP (1) JP4891427B2 (zh)
CN (1) CN103026300B (zh)
WO (1) WO20120149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9329B2 (ja) * 2012-06-29 2016-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004930B2 (ja) * 2012-12-14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238718B2 (ja) * 2013-01-25 2017-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6544994B2 (ja) * 2014-07-09 2019-07-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2017083537A (ja) 2015-10-23 2017-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7060921B2 (ja) * 2017-04-18 2022-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963406B2 (ja) * 2017-04-27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132A (zh) * 2007-08-03 2009-0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间隔件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60732A (zh) * 2006-01-25 2009-02-04 株式会社德山 色烯化合物
CN101361020A (zh) * 2006-05-16 2009-02-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59177A (zh) * 2007-07-30 2009-02-04 Jsr株式会社 含无机粉体的树脂组合物、图案形成方法及电极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504A (en) * 1911-04-22 1912-03-19 James Pitton Excavating-machine.
JP3119060B2 (ja) * 1993-12-28 2000-12-18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4019921B2 (ja) 2002-12-12 2007-12-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14866B2 (ja) 2003-08-28 2009-01-2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00511010C (zh) 2004-06-09 2009-07-0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显影辊和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456955B2 (ja) 2004-07-16 2010-04-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用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1057282A (zh) 2004-11-11 2007-10-17 三菱化学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光记录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072018A (ja) * 2008-09-16 2010-04-02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0732A (zh) * 2006-01-25 2009-02-04 株式会社德山 色烯化合物
CN101361020A (zh) * 2006-05-16 2009-02-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59177A (zh) * 2007-07-30 2009-02-04 Jsr株式会社 含无机粉体的树脂组合物、图案形成方法及电极制造方法
CN101359132A (zh) * 2007-08-03 2009-02-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间隔件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用基板、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36892B2 (en) 2015-01-20
JP2012027323A (ja) 2012-02-09
JP4891427B2 (ja) 2012-03-07
CN103026300A (zh) 2013-04-03
WO2012014909A1 (en) 2012-02-02
US20130121727A1 (en) 2013-05-16
EP2598948A1 (en)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6300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处理盒及电子照相设备
CN103135377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063026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3761724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CN1716106A (zh) 具有填充罩涂层的成像元件
JP5868146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10012915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chlorogallium phthalocyanine cryst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4123841A (ja) 光導電性有機顔料、光導電性有機顔料分散液、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H024275A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CN105164587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CN102540786B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JP471766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3814555B2 (ja) 電子写真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5143988A (zh)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制造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US2015036284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chlorogallium phthalocyanine crystal
JP7069616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5136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5110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1028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96812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H0712095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備え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4102156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18623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030530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6102877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