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8023B - 有检测体的盒 - Google Patents

有检测体的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8023B
CN102968023B CN201210324506.9A CN201210324506A CN102968023B CN 102968023 B CN102968023 B CN 102968023B CN 201210324506 A CN201210324506 A CN 201210324506A CN 102968023 B CN102968023 B CN 102968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long
detection bodies
teat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5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8023A (zh
Inventor
板桥奈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683223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96802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248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98790B/zh
Priority to CN201510024679.2A priority patent/CN1046987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8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8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9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mechanical or optical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protrusions, bar cod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38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 G03G2215/0141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carried by a transport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检测体的盒,在该盒中,显影辊被配置为绕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用于在其上承载显影剂,所述显影辊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相互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预定方向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义为从第一到第二方向。显影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并电连接到所述显影辊,所述显影电极包括主体部和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检测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所述突出部支撑,所述检测体包括使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和覆盖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

Description

有检测体的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装置的盒。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电子照相型打印机,这种打印机包括感光体和向感光体供应调色剂的显影盒。
这种打印机包括用于判断安装在打印机中的显影盒信息的新产品检测单元。例如,新产品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新安装在打印机的盒是否是新产品。
比如,激光打印机。该激光打印机有主壳体,显影盒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该主壳体。主壳体设有传动装置和光传感器。显影盒以可旋转方式支持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与传动装置靠近接触的突起部。当将显影盒安装到主壳体时,检测机构被驱动旋转。突起部带动传动装置摆动。光传感器检测传动装置的摆动情况。激光打印机以光传感器检测结果为基础判断显影盒的信息。这种激光打印机已经被公开,比如第2006-267994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告。
上述激光打印机中,传动装置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主壳体。所以,用于判断盒信息的结构很复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盒,该盒的信息可通过更为简单的结构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以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盒,包括:显影辊;显影电极;以及检测体。所述显影辊被配置为绕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用于在其上承载显影剂,所述显影辊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相互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预定方向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义为从第一到第二方向。所述显影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电连接到所述显影辊,所述显影电极包括主体部和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所述检测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所述突出部支撑,所述检测体包括使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和覆盖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沿所述检测体的旋转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覆盖部包括:第一覆盖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检测体的所述旋转方向的中途,被配置为沿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从外部覆盖所述突出部;以及第二覆盖部,被配置为沿所述预定方向从外部覆盖所述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覆盖部包括多个第一覆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覆盖部的数量与关于所述盒的信息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覆盖部连续覆盖所述突出部沿所述旋转方向整个长度的一半或以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覆盖部沿所述旋转方向的长度与关于所述盒的信息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第一覆盖部包括: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远离所述检测体的旋转轴线地倾斜,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相连续,朝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靠近所述检测体的所述旋转轴线地倾斜。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末端,所述第二覆盖部包括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相配合的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呈管状,所述配合部配合到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盒还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配合入所述突出部的突起。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被配置为被从外部供给电力,所述检测体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突出部从第一位置经过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各不相同,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允许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覆盖部阻止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允许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
优选地,所述检测体包括具有齿部和缺齿部的缺齿齿轮,所述齿部用于接收最初从外部供给的驱动力,所述缺齿部用于不接收驱动力。
优选地,所述显影电极包括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从所述主体部伸出,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显影辊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盒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检测体的一部分的盖,所述盖具有使所述检测体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
优选地,所述盖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端,所述突出部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末端,所述盖的所述外侧端位于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的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盖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端面,所述检测体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末端面,当所述盖和所述检测体沿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投影时,所述盖的所述外侧端面与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外侧末端面重叠。
优选地,所述盒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相互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联结构件,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所述联结构件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反侧;搅拌构件,被配置为绕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用于搅拌容纳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反侧,被配置为通过接收从所述搅拌构件传递的驱动力来旋转。
优选地,所述盒还包括:第一驱动力传递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搅拌构件一起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联结构件的相同侧,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联结构件传递到所述搅拌构件;以及第二驱动力传递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搅拌构件一起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检测体的相同侧,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搅拌构件传递到所述检测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构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联结构件的驱动力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构件包括用于将驱动力输出到所述检测体的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的数量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彼此不同。优选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的数量比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多。
优选地,当所述检测体和所述联结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投影时,所述检测体与所述联结构件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地,当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联结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投影时,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联结构件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检测体包括用于当所述检测体旋转时清洁所述突出部的清洁构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目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沿着打印机左右方向中心线的打印机剖视图,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盒安装在打印机中;
图2是图1所示显影盒的左上侧视立体图;
图3是显影盒的右上侧视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驱动单元的左上侧视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电力供应单元的右上侧视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电极构件的左上侧视立体图;
图7A-7C显示图5所示的新品检测齿轮,其中图7A是新品检测齿轮的右上侧视立体图,图7B是新品检测齿轮的右视图,图7C是新品检测齿轮中检测端部的剖面图;
图8是图3所示显影盒的右视图;
图9是图3所示电力供应单元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打印机中的主壳体侧电极单元的右上侧视立体图;
图11-13显示图10所示的摆动电极在打印机中如何摆动,其中图11示出主壳体未安装显影盒和摆动电极位于下侧断开位置的状态,图12示出显影盒安装在主壳体和摆动电极位于连接位置的状态,图13示出显影盒安装在主壳体和摆动电极位于上侧断开位置的状态;
图14-18显示如何执行新产品检测程序,其中图14示出显影盒刚刚安装到主壳体和摆动电极与显影盒中的电力接收部接触的状态,图15示出继图14所示的状态之后开始预热操作和摆动电极离开电力接收部的状态,图16示出继图15所示的状态之后摆动电极再次与电力接收部接触的状态,图17示出继图16所示的状态之后摆动电极再次离开电力接收部的状态,图18示出继图17所示的状态之后摆动电极再次与电力接收部接触的状态;
图19是依据第二实施例的显影盒的右上侧视立体图;以及
图20-22显示如何在第二实施例的显影盒上执行新产品检测程序,其中图20示出显影盒刚刚被安装到主壳体和摆动电极与电力接收部接触的状态,图21示出继图20所示的状态之后开始预热操作和摆动电极离开电力接收部的状态,图22示出继如图21所示的状态之后摆动电极再次与电力接收部接触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盒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说明,相同的部件和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下面将结合图1-图18对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盒进行说明。
1.打印机的总体结构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是一种横向直接串联式彩色打印机。
在以下说明中,在提及方向时,就使用者为了使用而将打印机横向放置的情况而言,图1所在纸面的左侧为前侧,图1所在纸面的右侧为后侧。左侧和右侧的确定依据正视打印机时而定。即,图1所在纸面的近侧为右侧,图1所在纸面的反面为左侧。
打印机1设置有大体为箱子形状的主壳体2。顶盖6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2顶端,顶盖6的后端用作转动支点。使用者将顶盖6用于开关主壳体开口5。打印机1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有四个分别对应一种颜色的处理盒11。
每个处理盒11都可安装在主壳体2和从中拆卸。当安装到主壳体2时,处理盒11在前后方向相互间隔并位于与供纸部(未示出)平行的上方。每个处理盒11都包括鼓盒24和显影盒25(盒)。显影盒25能以可拆卸地方式安装在鼓盒24。
鼓盒24设置有感光鼓15。
感光鼓15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鼓盒24。
显影盒25设置有显影辊16。
显影辊16有显影辊轴30。显影辊轴30由金属制成并沿左右方向延伸。显影辊16安装在显影盒25的后端部,这样显影辊16的后侧露在显影盒25的外面并与感光鼓15的前上侧接触。显影辊16绕显影辊轴30的中心轴线A1(第一旋转轴线)(见图4)旋转。
显影盒25还设置有供给辊27和层厚度限制片28。供给辊27用于向显影辊16提供调色剂。层厚度限制片28用于限制提供到显影辊16上的调色剂的厚度。显影盒25有位于供给辊27和层厚度限制片28上方的调色剂容纳部79(显影剂容纳部)。调色剂(显影剂)被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79。搅拌器80(搅拌构件)设置在调色剂容纳部79内。搅拌器80用于搅拌容纳在调色剂容纳部79内的调色剂。
供给辊27有供给辊轴29。供给辊轴29由金属制成并沿左右方向延伸。供给辊27与显影辊16的前上侧接触。
层厚度限制片28与显影辊16的后上侧接触。
搅拌器80有搅拌器轴76和搅拌叶片77。搅拌器轴76沿左右方向延伸。搅拌叶片77从搅拌器轴76径向向外延伸。搅拌器80绕搅拌器轴76的中心轴线A2(第二旋转轴线)旋转(见图4)。
由调色剂容纳部79提供的调色剂在供给辊27和显影辊16之间摩擦带上正电荷,然后以固定厚度的薄层被运输到显影辊16上。
每个感光鼓15的表面被电晕型带电器26均一地带上电,然后以预定图像数据为基础暴露在发光二极管单元12发射的光下。结果,以图像数据为基础形成静电潜像。接着,被支持在显影辊16上的调色剂被供给感光鼓15表面上的静电潜像。结果,在感光鼓15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
纸张S存放在设置于主壳体2底部的供纸托盘7。纸张S通过拾取辊8、供纸辊9和一对定位辊10供应,并经U型转弯路径被传送到主壳体2的后上侧。在预定的时间内在感光鼓15和输送带19之间一次供应一张纸,并由输送带19将这一张纸在各个感光鼓15和转印辊20之间从前传到后。此时,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纸张S,然后因此形成彩色图像。
接着,纸张S在经过加热辊21和压力辊22之间时被加热和压紧。此时,彩色图像被热固定在纸张S上。
然后,纸张S经U型转弯路径被传送到主壳体2的前上侧并最终排出到设置在顶盖6上的排纸托盘23。
2.显影盒的详细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显影盒25设置有盒框体31(壳体)、驱动单元32和电力供应单元33。驱动单元32设置在盒框体31的左侧,而电力供应单元33设置在盒框体31的右侧。
顺便说明,在说明显影盒25并提及方向时,显影辊16所在侧为显影盒25的后侧,层厚度限制片28所在侧为上侧。就是说,显影盒25相关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与打印机1相关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不同。显影盒25安装在鼓盒24和打印机1的方向为:使显影盒25的后侧对应于打印机1的后下侧,而显影盒25的前侧对应于打印机1的前上侧。
(1)盒框体
盒框体31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延伸的大体箱子形状。盒框体31有第一框体34和第二框体35。第一框体34构成盒框体31的下侧,而第二框体35构成盒框体31的上侧。
(1-1)第一框体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框体34一体地具有一对左和右侧壁36、前壁37和下壁38,且是有底部且上侧和后侧开口的框体状。
顺带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左侧侧壁36被称为左壁36L(第一侧壁),右侧侧壁36被称为右壁36R(第二侧壁)。
两个侧壁36都是侧视大体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侧壁36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并设置成相互面对面。每个侧壁36都有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显影辊轴露出槽40和搅拌器轴露出通孔41。
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位于侧壁36的后下端部,并贯穿侧壁36。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侧视大体呈矩形。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的每一侧都比供给辊轴29的左右端部的直径长。供给辊轴29的左右端部通过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露在侧壁36沿左右方向的外侧。
显影辊轴露出槽40是在侧壁36后上边缘形成的切块。显影辊轴露出槽40侧视大体是U型,U型开口向上和向后且U型底部向下和向前。显影辊轴露出槽40的宽度(上下方向的长度)比显影辊轴30的左右端部直径大。显影辊轴30的左右端部通过显影辊轴露出槽40露在侧壁36沿左右方向的外侧。
搅拌器轴露出通孔41位于侧壁36的前端部,并贯穿侧壁36。搅拌器轴露出通孔41侧视大体为圆形。搅拌器轴露出通孔41的直径比搅拌器轴76的左右端部直径大。搅拌器轴76的左右端部通过搅拌器轴露出通孔41露在侧壁36沿左右方向的外侧。
如图5所示,配合突起45(突起)设置在右壁36R。
配合突起45位于供给辊轴露出通孔39的前侧。配合突起45大体是柱状并从右壁36R的右面向右突出。配合突起45在其左半部分设置有两块突起47。其中一块突起47设置在配合突起45的前侧,另一块设置在配合突起45的下侧。突起47从配合突起45径向向外突出。每条突起47都顺着配合突起45的左半部分沿左右方向延伸。
前壁37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跨越在侧壁36的前缘之间。
下壁38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与前壁37下缘相连的同时跨越在侧壁36的下缘之间。
(1-2)第二框体
第二框体35构成盒框体31的上侧,且俯视大体呈矩形平板状。
层厚度限制片28装在第二框体35的后缘,并从显影辊16的上面与之接触。
(2)驱动单元
如图2和图4所示,驱动单元32包括支承构件51、齿轮系52和驱动侧齿轮盖53。
(2-1)支承构件
支承构件51侧视大体呈矩形平板状。支承构件51设置有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联结支撑轴56和中间齿轮支撑轴57。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用于支撑显影辊轴30。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用于支撑供给辊轴29。
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位于支承构件51的后上端部且贯穿支承构件51。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侧视大体为圆形。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的内径基本等于或稍大于显影辊轴30的外径。
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位于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的前下侧且贯穿支承构件51。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侧视大体呈圆形。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的内径基本等于或稍大于供给辊轴29的外径。
联结支撑轴56位于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的前侧和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的上侧。联结支撑轴56大体呈柱状并从支承构件51的左面向左伸出。
中间齿轮支撑轴57位于支承构件51的前端部。中间齿轮支撑轴57大体呈柱状并从支承构件51的左面向左突出。中间齿轮64(下文将进行说明)被支撑在中间齿轮支撑轴57以便它能相对于中间齿轮支撑轴57旋转。
支承构件51安装在左壁36L左侧的方式如下:显影辊轴30的左端部嵌入到显影辊轴支撑通孔54,供给辊轴29的左端部嵌入到供给辊轴支撑通孔55。因此,联结支撑轴56位于调色剂容纳部79后端部的左侧。
(2-2)齿轮系
齿轮系52包括显影联结61(联结构件)、显影齿轮62、供给齿轮63、中间齿轮64、第一搅拌器齿轮72(第一驱动力传递构件(第一齿轮))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第二驱动力传递构件(第二齿轮))(见图5)。
显影联结61被支撑在联结支撑轴56以便它能相对于联结支撑轴56旋转。显影联结61大体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状。显影联结61一体地设置有大直径齿轮部65、小直径齿轮部66和联结部67。
大直径齿轮部65设置在显影联结61的右端部。大直径齿轮部65的整个外周形成有轮齿。
小直径齿轮部66的直径比大直径齿轮部65小,大体呈与大直径齿轮部65共有中心轴线的柱状。小直径齿轮部66的整个外周形成有轮齿。
联结部67的直径比小直径齿轮部66小,大体呈与大直径齿轮部65共有中心轴线的柱状。联结部67的左侧面形成有联结凹部68。当将显影盒25安装到主壳体2时,主壳体侧联结(未示出)的尖端嵌入到联结凹部68,以便它不能相对于联结凹部68旋转。驱动力通过主壳体侧联结(未示出)从主壳体输入到联结凹部68。
显影齿轮62装在显影辊轴30的左端部,以便它不能相对于显影辊轴30旋转。显影齿轮62与显影联结61的大直径齿轮部65的后侧啮合。
供给齿轮63装在供给辊轴29的左端部,以便它不能相对于供给辊轴29旋转。供给齿轮63与显影联结61的大直径齿轮部65的后下侧啮合。
中间齿轮64大体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状。中间齿轮64被支撑在中间齿轮支撑轴57,以便它能相对于中间齿轮支撑轴57旋转。中间齿轮64一体地设置有大直径部71和小直径部70。大直径部71构成中间齿轮64的左半部分,小直径部70构成中间齿轮64的右半部分。
大直径部71大体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柱状。大直径部71与显影联结61的小直径齿轮部66的前下侧啮合。
小直径部70大体是从大直径部71的右面向右延伸的柱状,并与大直径部71共有中心轴线。小直径部70位于显影联结61的大直径齿轮部65的前下侧,并与大直径齿轮部65有间隔。
第一搅拌器齿轮72装在搅拌器轴76的左端部,以便它不能相对于搅拌器轴76旋转。第一搅拌器齿轮72与中间齿轮64的小直径部70的前上侧啮合。
如图5所示,第二搅拌器齿轮78设置在右壁36R的右侧。第二搅拌器齿轮78装在搅拌器轴76的右端部,以便它不能相对于搅拌器轴76旋转。第二搅拌器齿轮78上的轮齿数比第一搅拌器齿轮72上的轮齿数少。
(2-3)驱动侧齿轮盖
如图4所示,驱动侧齿轮盖53大体呈管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其左端部闭合。驱动侧齿轮盖53的尺寸(前后方向的长度和上下方向的长度)设置成在总体上覆盖显影联结61、供给齿轮63、中间齿轮64和第一搅拌器齿轮72。驱动侧齿轮盖53的左侧壁形成有联结露出口73。
联结露出口73大体位于构成驱动侧齿轮盖53的左壁沿前后方向的中心。联结露出口73贯穿驱动侧齿轮盖53的左壁,且侧视大体呈圆形,这样联结部67的左面通过联结露出口73露在外侧。
驱动侧齿轮盖53让联结部67的左面通过联结露出口73露出。驱动侧齿轮盖53通过螺钉固定在左壁36L,以便它覆盖显影联结61(联结部67的左面除外)、供给齿轮63、中间齿轮64和第一搅拌器齿轮72。
(3)电力供应单元
如图3和图5所示,电力供应单元33包括电极构件81(显影电极)、新品检测齿轮82(检测体)和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盖)。
(3-1)电极构件
如图5和图6所示,电极构件81由导电树脂材料(例如导电聚缩醛树脂)制成。电极构件81上有主体部94和电力接收部88(突出部)。
主体部94侧视大体呈矩形平板状。主体部94形成有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供给辊轴支撑部85、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和显影辊轴轴套87。
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位于主体部94的后上端部,并贯穿主体部94。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侧视大体呈圆形。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的内径基本等于或稍大于显影辊轴30右端部的直径。显影辊轴30的右端部被支撑在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以便它可相对于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旋转。
供给辊轴支撑部85位于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的前下侧。供给辊轴支撑部85大体是从主体部94左面向左延伸的圆柱状。供给辊轴支撑部85的内径基本等于或稍大于供给辊轴29的外径。供给辊轴29的右端部被支撑在供给辊轴支撑部85,以便它可相对于供给辊轴支撑部85旋转。
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位于主体部94的前端部且贯穿主体部94。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侧视大体是圆形。如图6所示,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形成有一对凹部89,以便该一对凹部89从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径向向外凹。
显影辊轴轴套87大体是从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的周缘向右伸出的圆柱状。
电力接收部88大体是从主体部94上的配合突起嵌入通孔86的周围向右突出的圆柱状。电力接收部88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电力接收部88上形成有一对切口90。每个切口90都穿过电力接收部88并联通对应的凹部89。切90从电力接收部88的左边缘延伸至右侧。
电极构件81配合在右壁36R右侧的方式为:显影辊轴30的右端部嵌入到显影辊轴支撑通孔84和显影辊轴轴套87,供给辊轴29的右端部嵌入到供给辊轴支撑部85,配合突起45嵌入到电力接收部88。
配合突起45的右缘位于在电力接收部88右缘的左侧。电力接收部88位于在调色剂容纳部79的后端部右侧。
如图8所示,电力接收部88和显影联结61相对于彼此设置成:当电力接收部88和显影联结61沿左右方向投影时,电力接收部88的上端部和后端部与显影联结61重叠。
(3-2)新品检测齿轮
如图5和图7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由绝缘树脂材料(例如聚缩醛树脂)制成,大体呈圆柱状,其中心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新品检测齿轮82配合在电力接收部88上,以便它能相对于电力接收部88旋转。
为了在下文对新品检测齿轮82进行说明,新品检测齿轮82的径向被称为径向,新品检测齿轮82的圆周方向被称为圆周方向,新品检测齿轮82的旋转方向(或者右视为顺时针的方向)被称为旋转方向。
如图7A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一体地设置有缺齿齿轮96、筒部97和检测端部95(覆盖部)。
缺齿齿轮96大体是与新品检测齿轮82的中心轴线共有中心轴线的圆形平板状,在左右方向上有一定厚度。在缺齿齿轮96圆周上圆心角大约205度的部分形成有轮齿。就是说,缺齿齿轮96的圆周面上形成有齿部98和缺齿部99,齿部98上有轮齿,缺齿部99上没有轮齿。齿部98能与第二搅拌器齿轮78的后侧啮合。缺齿部99不能与第二搅拌器齿轮78啮合。
穿过缺齿齿轮96的径向中心形成有电力接收部嵌入通孔104。
电力接收部嵌入通孔104侧视大体呈圆形,与新品检测齿轮82共有中心轴线。电力接收部嵌入通孔104的直径稍大于电力接收部88的外径。
筒部97从缺齿齿轮96的电力接收部嵌入通孔104外部周围向右伸出。筒部97大体呈圆柱状且与新品检测齿轮82共有中心轴线。凸缘部100从筒部97的右端部径向向外凸出。
检测端部95设置在凸缘部100的右面。检测端部95有一对第一覆盖部101和第二覆盖部102。
每个第一覆盖部101都大体呈有矩形截面且从凸缘部100右面向右伸出的柱状。第一覆盖部101设置在新品检测齿轮82中心轴线沿径向的相反侧。
如图7B所示,当沿左右方向投影时,其中一个第一覆盖部101位于齿部98沿旋转方向下游终点的径向内侧,另一个第一覆盖部101位于齿部98在旋转方向的中心的径向内侧。
第二覆盖部102跨越在一对第一覆盖部101的右侧边缘之间。第二覆盖部102侧视大体呈菱形板状。如图5和图7C所示,第二覆盖部102上形成有配合部103。配合部103从第二覆盖部102的左面向左突出。
配合部103大体呈圆柱状且与新品检测齿轮82共有中心轴线。配合部103的外径基本等于或稍小于电力接收部88的内径。
检测端部95在其位于凸缘部100和第二覆盖部102之间的部分径向向外开口。换句话说,检测端部95形成有围绕配合部103沿旋转方向延伸的开口(第一开口),且第一覆盖部101设置在该沿旋转方向的开口的中间。
每个第一覆盖部101都在其沿旋转方向的一对相反侧的径向外侧边缘倾斜。更具体地说,每个第一覆盖部101都在其径向外侧边缘形成有下游侧斜面105(第二斜面)和上游侧斜面106(第一斜面)。下游侧斜面105位于第一覆盖部101沿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而上游侧斜面106位于第一覆盖部101沿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游侧斜面106与下游侧斜面105的上游侧边缘相连。下游侧斜面105朝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向逐渐径向向外倾斜。上游侧斜面106朝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向逐渐径向向内倾斜。
新品检测齿轮82可旋转地配合在电力接收部88的方式是:电力接收部88嵌入电力接收部嵌入通孔104,配合部103嵌入到电力接收部88的右端。
结果,电力接收部88的右端由第一覆盖部101从径向外侧覆盖,并由第二覆盖部102从右侧覆盖。电力接收部88的右端在第一覆盖部101之间露出。
当生产商制造显影盒25时,缺齿齿轮96被定向为齿部98在其旋转方向下游侧末端与第二搅拌器齿轮78啮合。
新品检测齿轮82和显影联结61在显影盒25中相对于彼此设置成:当新品检测齿轮82和显影联结61沿左右方向投影时,如图8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在其后上侧末端与显影联结61重叠。
(3-3)电力供给侧齿轮盖
如图5所示,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大体呈管状,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其右端闭合。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的尺寸(前后方向的长度和上下方向的长度)设置成在总体上覆盖新品检测齿轮82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
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包括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第二开口)、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
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大体位于构成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的右壁在前后方向的中心。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贯穿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的右壁。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侧视大体呈圆形,这样新品检测齿轮82的检测端部95通过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露在外侧。
前侧膨出部112侧视大体呈矩形,并从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的前侧周缘伸出至右侧。
后侧膨出部113侧视大体呈矩形,并从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的后侧周缘伸出至右侧。
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通过螺钉固定在右壁36R的方式为:新品检测齿轮82的检测端部95通过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露出,缺齿齿轮96和新品检测齿轮82的筒部97以及第二搅拌器齿轮78由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覆盖。
新品检测齿轮82和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相对于彼此设置成:当新品检测齿轮82和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沿上下方向投影时,如图9所示,第二覆盖部102的右面与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的右面位于同一平面。就是说,当沿前后方向投影时,第二覆盖部102的右面与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的右面重叠。
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的右面位于电力接收部88右侧边缘的右侧。
3.主壳体
如图10所示,主壳体侧电极单元116设置在主壳体2,用于向显影盒25供给显影偏压。
主壳体侧电极单元116包括固定电极118、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支托构件117支托摆动电极119。
固定电极118是由金属制成的螺旋弹簧。当主壳体2内安装有显影盒25时,固定电极118的一端固定在主壳体2上靠近显影盒25右侧的位置。固定电极118的另一端用作自由端部121。
支托构件117由绝缘树脂材料制成。支托构件侧视大体呈U型弯杆状,这样U型开口朝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圆筒部122设置在支托构件117的前端部。圆筒部122是大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尽管未示出,主壳体2内还设置有摆动轴。圆筒部122装在摆动轴(未示出)上,以便其能相对于摆动轴旋转。于是,支托构件117可旋转地支撑在主壳体2。
摆动电极119是缠绕在圆筒部122上的螺旋弹簧。摆动电极119由金属制成。摆动电极119在其一端有固定部123。当主壳体2内安装有显影盒25时,固定部123固定在主壳体2上靠近显影盒25右侧的位置。摆动电极119在其另一端有电极部124。电极部124固定在支托构件117。
电极部124有显影侧触点125和主壳体侧触点126。显影侧触点125能与显影盒25的电力接收部88接触。主壳体侧触点126能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
显影侧触点125被支持在支托构件117的前下端部并露出在前下侧。
主壳体侧触点126被支持在支托构件117的后端部且露出在右侧。
如图11所示,由于摆动电极119的弹性,摆动电极119通常被支托在主壳体侧触点126离开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并位于自由端部121下面的下侧断开位置。
如图12所示,当逆着其弹力从前侧推挤摆动电极119时,摆动电极119沿右视为逆时针的方向摆动。结果,主壳体侧触点126被置于其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的连接位置。
当逆着其弹力进一步从前侧推挤摆动电极119时,摆动电极119进一步沿右视为逆时针的方向摆动。结果,主壳体侧触点126被置于其离开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并位于自由端部121上方的上侧断开位置(图13)。
如图10所示,电源132、偏压检测单元133和CPU131(判断单元)设置在主壳体2。
电源132电连接摆动电极119的固定部123。电源132向摆动电极119提供显影偏压。
偏压检测单元133电连接固定电极118。偏压检测单元133用于检测通过摆动电极119从电源132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换句话说,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是否有向固定电极118供给显影偏压。
CPU131电连接电源132和偏压检测单元133。CPU131在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判断显影盒25的状态。当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到从电源132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时,CPU131判断为摆动电极119被置于连接位置。当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到没有从电源132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时,CPU131判断为摆动电极119被置于下侧或上侧断开位置。
4.检测新显影盒的操作
结合图11至图18,接下来将对如何检测新的显影盒进行说明。
当主壳体2未安装处理盒11时,摆动电极119位于如图11所示的下侧断开位置。
没有处理盒11安装在主壳体2。不将显影偏压从电源132供给显影盒25或者固定电极118。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不到从电源132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CPU131判断为没有显影偏压供给固定电极118。
如果偏压检测单元133在预定的一段时间或更长的时间内连续检测不到从电源132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CPU131则判断为主壳体2内没有安装显影盒25。
在打开主壳体2的顶盖6和从前上侧将其内安装有新(未使用的)显影盒25的处理盒11嵌入到主壳体2之后,显影盒25的电力接收部88从前上侧与支托构件117接触。
当显影盒25和处理盒11一起嵌入到主壳体2时,支托构件117受到电力接收部88的推挤。结果,摆动电极119的电极部124和支托构件117一起沿右视为逆时针的方向摆动。
然后,当完成将显影盒25安装到主壳体2的操作之后,如图12和图14所示,摆动电极119被置于主壳体侧触点126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的连接位置。此外,摆动电极119的显影侧触点125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从后侧与显影盒25的电力接收部88接触。此时,其中一个第一覆盖部101位于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的前上侧。
结果,由电源132供给摆动电极119的显影偏压通过显影侧触点125供给电力接收部88。
供给电力接收部88的显影偏压通过电极构件81作用于显影辊轴30。
显影偏压还从主壳体侧触点126通过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供给固定电极118,并最终由偏压检测单元133检测。
因此,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当将显影盒25安装到主壳体2时,主壳体2的主壳体侧联结(未示出)的尖端嵌入到显影联结61的联结凹部68,以便其不能相对于联结凹部68旋转。接着,驱动力从主壳体2通过主壳体侧联结(未示出)输入到显影联结61,启动预热操作。
结果,如图4所示,驱动力从显影联结61通过中间齿轮64和第一搅拌器齿轮72传递到搅拌器轴76,因此使搅拌器80旋转。
如图5所示,当搅拌器80旋转时,驱动力通过搅拌器轴76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传递到缺齿齿轮96的齿部98,使新品检测齿轮82沿右视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
于是,如图15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的第一覆盖部101从前侧与摆动电极119的电极部124接触,向后侧推挤电极部124。结果,逆着摆动电极119的弹力,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沿着下游侧斜面105上移到第一覆盖部101,从电力接收部88缩回到后侧,然后位于上侧断开位置。
结果,摆动电极119的显影侧触点125朝着后侧离开电力接收部88,摆动电极119从电力接收部88断开电连接。此外,摆动电极119的主壳体侧触点126朝着上侧离开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摆动电极119从固定电极118断开电连接(见图13)。注意,如果新品检测齿轮82由导电材料制成,摆动电极119则不从电力接收部88断开电连接。然而,摆动电极119还是会从固定电极118断开电连接。
此时,CPU131测得没有显影偏压供给固定电极118。
当新品检测齿轮82沿右视为顺时针的方向进一步旋转,第一覆盖部101从前上侧至后下侧经过电力接收部88和支托构件117之间。
结果,如图16所示,由于摆动电极119的弹力,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沿着上游侧斜面106从第一覆盖部101移下来时向前侧回摆,然后再次被置于连接位置。
结果,摆动电极119的显影侧触点125从后侧与电力接收部88接触,摆动电极119电连接电力接收部88。此外,主壳体侧触点126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摆动电极119电连接固定电极118(见图12)。注意,如果新品检测齿轮82由导电材料制成,则摆动电极119保持与电力接收部88的电连接。
所以,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就是说,在启动预热操作之后,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接着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然后显影偏压又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就是说,新品检测齿轮82从第一位置旋转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到第三位置。在第一位置,新品检测齿轮82使得摆动电极119被置于连接位置,并让电力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供给电力接收部88。在第二位置,新品检测齿轮82使得摆动电极119被置于上侧断开位置,并通过第一接收部101切断供给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在第三位置,新品检测齿轮82使摆动电极119再次被置于连接位置,并让电力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供给电力接收部88。
当新品检测齿轮82进一步旋转,如图17和图18所示,与前述的第一覆盖部101类似,另一个第一覆盖部101将摆动电极119从连接位置移动到上侧断开位置,然后回到连接位置。
当新品检测齿轮82进一步旋转,缺齿部99面朝第二搅拌器齿轮78,新品检测齿轮82与第二搅拌器齿轮78的啮合脱离。结果,新品检测齿轮82停止旋转。接着,预热操作结束。
所以,CPU131再次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接着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然后显影偏压再次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如果CPU131测得在开始预热操作之后,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接着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然后显影偏压又被供给固定电极118,则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是新的(未使用的)。
CPU131将预热过程中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次数与显影盒25所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的信息相关联。更具体地,例如,CPU131按下列方式将上述次数与信息关联:假如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次数是两次,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是6000。如果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次数为1次,则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是3000。
如果CPU131测得预热程序开始后显影偏压从开到关再回到开的变化为两次,则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数是6000。
所以,当安装显影盒25时,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是新的,且该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是6000。注意,主壳体2设置有操作面板或类似结构(未示出)。要求使用者更换新显影盒25的通知在显影盒25实际形成的图像数将超过6000前立即显示在该操作面板或类似结构。
如果CPU131测得在预定的一段时间或更长的时间内显影偏压连续供给固定电极118,则CPU131判断为主壳体2内安装有显影盒25。
如上所述,安装新显影盒25时,新产品检测程序被执行以检测显影盒25是否安装在主壳体2。现在假设新显影盒25被安装到主壳体2,接着比如为解决卡纸问题将显影盒25暂时从主壳体2拆卸,然后将其再次安装到主壳体2。显影盒25这样再次被安装到主壳体2时,新品检测齿轮82并不旋转,而是保持在缺齿齿轮96的缺齿部99面朝第二搅拌器齿轮78的位置。因此,即使显影盒25被再次安装时预热操作被执行,新品检测齿轮82并不旋转,因此不执行新产品检测程序。此时,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位于连接位置。所以,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持续供给固定电极118。
因此,CPU131不会错误地将再次安装的显影盒(或已使用的显影盒)判断为新的。CPU131从显影盒25刚刚安装入主壳体2时起即持续将显影盒25实际形成的图像数量与它所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比较。此外,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安装在主壳体2。
5.作用效果
(1)在显影盒25中,如图5所示,电力接收部88从电极构件81的主体部94伸出至右侧。新品检测齿轮82被支撑在电力接收部88以便它能相对于电力接收部88旋转。新品检测齿轮82包括露出电力接收部88的开口和覆盖电力接收部88的第一覆盖部101。
因此,电力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从主壳体2供给电力接收部88。从主壳体2供给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可以在新品检测齿轮82旋转时被第一覆盖部101切断。
将电力供给在开与关之间的转换方式与显影盒25的信息相关联,使得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对显影盒25上的信息进行检测。无需在主壳体2设置传动装置或者光学传感器。
(2)在显影盒25中,如图7A至图7C所示,第一覆盖部101设置在新品检测齿轮82的一对径向相反侧。新品检测齿轮82在凸缘部100和第二覆盖部102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开口。该开口在新品检测齿轮82的旋转方向(圆周方向)延伸。第一覆盖部101设置在开口的中间使得它们在旋转方向相互间隔。电力接收部88在两个相邻的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露出。
因此,新品检测齿轮82的旋转使从主壳体2向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供应在开与关的状态之间转换。
(3)在显影盒25中,如图7A所示,检测端部95包括第一覆盖部101和第二覆盖部102。第一覆盖部101从径向外侧覆盖电力接收部88,而第二覆盖部102从右侧覆盖电力接收部88。
因此,电力接收部88在径向外侧和右侧都受到检测端部95的保护。
(4)在显影盒25中,如图7B和图7C所示,检测端部95的一对第一覆盖部101分别在新品检测齿轮82的两个径向相反侧。
因此,电力接收部88从该两个径向相反侧都得到保护。
(5)依据显影盒25,第一覆盖部101的数量与该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相关。
所以,以第一覆盖部101的数量为基础,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能容易且可靠地测得。
因此,即使储存在显影盒25中的调色剂量依该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不同而不同,该显影盒25的寿命也能准确测得,且显影盒25能适时被更换。
(6)如图7C所示,每个第一覆盖部101都在其径向外边缘形成有下游侧斜面105和上游侧斜面106。下游侧斜面105位于该第一覆盖部101在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而上游侧斜面106位于该第一覆盖部101在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游侧斜面106与下游侧斜面105的上游侧边缘相连。下游侧斜面105朝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向逐渐径向向外倾斜。上游侧斜面106朝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方向逐渐径向向内倾斜。
这样,随着第一覆盖部101穿过电力接收部88和支托构件117之间,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沿着下游侧斜面105往第一覆盖部101上走,然后位于上侧断开位置。接着,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沿着上游侧斜面106从第一覆盖部101下来,然后再次位于连接位置。
因此,第一覆盖部101能够顺利地穿过电力接收部88和支托构件117之间。
(7)在显影盒25中,如图5和图14所示,第二覆盖部102包括被配合到电力接收部88右端部的配合部103。
所以,配合部103准确地将电力接收部88的右端部相对于新品检测齿轮82进行定位。
(8)在显影盒25中,如图5和图14所示,电力接收部88为圆管状,配合部103被配合到电力接收部88右端部的内部,所以配合部103的外周面面向电力接收部88的内周面。
因此,配合部103使电力接收部88的右端部更稳固。
(9)如图5所示,配合突起45设置在盒框体31的右壁36R。配合突起45被配合到管状电力接收部88的内部。
配合突起45使电力接收部88更稳固。
(10)如图14、图15和图16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从第一位置(见图14)移动到第二位置(见图15)然后到第三位置(见图16)。当新品检测齿轮82在第一位置时,电力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供给电力接收部88。当新品检测齿轮在第二位置时,输入给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被第一覆盖部101切断。当新品检测齿轮82在第三位置时,电力通过第一覆盖部101之间的间隔供给电力接收部88。
所以,CPU131检测到在输入给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被切断之前和之后电力被供给电力接收部88。这样确保CPU131识别出输入给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被第一覆盖部101切断。
(11)如图7A和图7B所示,新品检测齿轮82包括具有齿部98和缺齿部99的缺齿齿轮96。驱动力传递到齿部98,而不传递到缺齿部99。
这样确保新品检测齿轮82从预热程序开始至结束能在预定量内旋转。
(12)如图5所示,电极构件81包括以可旋转方式被支撑在显影辊16右端部的显影辊轴轴套87。
这个简单的结构能稳定地向显影辊16提供电力。
(13)如图5所示,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有让新品检测齿轮82的检测端部95通过它露出的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缺齿齿轮96、新品检测齿轮82的筒部97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被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覆盖。
这样,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保护缺齿齿轮96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并保证缺齿齿轮96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相互啮合。此外,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保证电力通过新品检测齿轮露出口111被供给电力接收部88。
(14)如图9所示,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的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两者的右端部设置在电力接收部88右端部的右侧。
因此,前侧膨出部112和后侧膨出部113可靠地保护电力接收部88。
(15)从图9清楚得知,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和新品检测齿轮82相对于彼此设置成:当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和新品检测齿轮82沿显影盒25的前后方向投影时,电力供给侧齿轮盖83的右面与新品检测齿轮82的第二覆盖部102右面重叠。
因此,显影盒25能被顺利地安装到主壳体2。
(16)如图4和图5所示,显影联结61设置在左壁36L的左侧,新品检测齿轮82设置在右壁36R的右侧。输入给显影联结61的驱动力通过搅拌器80传递到新品检测齿轮82。
因此,与显影联结61和新品检测齿轮82设在相同壁(左壁36L或右壁36R)的结构相比,这种结构可减小左壁36L和右壁36R的面积,相应地使显影盒25的尺寸更小。
(17)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搅拌器齿轮72和第二搅拌器齿轮78设置在显影盒25。第一搅拌器齿轮72设置在搅拌器轴76的左端部,从显影联结61向搅拌器80传递驱动力。第二搅拌器齿轮78设置在搅拌器轴76的右端部,它向新品检测齿轮82传递驱动力。
这种简单的结构能通过搅拌器80将驱动力传递到新品检测齿轮82。
(18)在显影盒25中,第一搅拌器齿轮72上的轮齿总数比第二搅拌器齿轮78上的轮齿总数多。
因此,新品检测齿轮82的旋转速度能相对于搅拌器80的旋转速度降低。
这为检测从主壳体2向电力接收部88的电力供应在开与关的状态之间的变化提供足够长的时间,从而保证检测过程准确地进行。
(19)新品检测齿轮82和显影联结61在显影盒25中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图8所示,当新品检测齿轮82和显影联结61沿左右方向投影时,新品检测齿轮82的后上侧端部与显影联结61重叠。
这样,新品检测齿轮82和显影联结61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基本在相同位置。显影盒25能被制造得更小。
(20)电力接收部88和显影联结61在显影盒25中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如图8所示,当电力接收部88和显影联结61沿左右方向投影时,电力接收部88的后上侧端部与显影联结61重叠。
这样,电力接收部88和显影接头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基本在相同位置。显影盒25能被制造得更小。
6.第二实施例
结合图19至图22,将对盒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顺带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那些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将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根据第一实施例,检测端部95有两个第一覆盖部101,第一覆盖部101设置在新品检测齿轮82中心轴线的径向相反侧。第一覆盖部101的数量与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相关。
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如图19所示,设置检测端部136(覆盖部)来代替检测端部95。检测端部136有周壁137(第一覆盖部),代替第一覆盖部101。周壁137呈部分圆柱状,其截面有圆心角大约为120度的扇形。换句话说,周壁137围绕新品检测齿轮82的中心轴线延伸120度,这样周壁137沿旋转方向连续覆盖电力接收部88的一半以上。检测端部136上的第二覆盖部102是扇形并与周壁137的右侧边缘相连。换句话说,与检测端部95类似,检测端部136在其位于凸缘部100和第二覆盖部102之间的部分径向向外开口。就是说,检测端部136形成有围绕配合部103沿旋转方向延伸的开口(第一开口)。周壁137位于该开口(第一开口),并占据该开口相当于新品检测齿轮82周长一半以上的长度。
如图20所示,当将显影盒25完全安装到主壳体2,摆动电极119位于连接位置,主壳体侧触点126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摆动电极119的显影侧触点125与显影盒25的电力接收部88从后侧通过未设置周壁137的部分接触。
结果,电源132的显影偏压通过摆动电极119供给电力接收部88,然后作用于显影辊轴30。
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然后,启动打印机1的预热操作。当新品检测齿轮82沿右视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如图21所示,周壁137的旋转方向下游侧边缘从前侧与支托构件117接触,将支托构件117向后侧推挤。结果,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逆着摆动电极119的弹力往周壁137上移,从电力接收部88缩回至后侧,然后处于上侧断开位置。
于是,显影侧触点125离开电力接收部88到后侧,摆动电极119因此与电力接收部88断开电连接。此外,主壳体侧触点126离开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到上侧,摆动电极119因此与固定电极118断开电连接。
CPU131测得没有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当新品检测齿轮82进一步沿右视为顺时针的方向旋转,检测端部136的周壁137从前上侧到后下侧经过电力接收部88和支托构件117之间。
此时,CPU131测得在与周壁137圆周方向的长度对应的时间内没有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此后,如图22所示,支托构件117和摆动电极119由于摆动电极119的弹力回摆到前侧以从周壁137下来,然后再次被置于连接位置。
结果,摆动电极119的显影侧触点125从后侧与电力接收部88接触,然后摆动电极119电连接到电力接收部88。此外,主壳体侧触点126与固定电极118的自由端部121接触,然后摆动电极119电连接到固定电极118。
这样,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就是说,预热操作启动之后,CPU131测得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接着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然后显影偏压再次被供给固定电极118。
假如CPU131测得预热操作启动之后显影偏压被供给固定电极118,接着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然后再次被供给固定电极118,那么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是新的(未使用的)。
CPU131将供给固定电极118的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时间长度与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相关联。更具体地,比如,CPU131按下列方式关联上述时间长度与显影盒25的信息:假如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时间比预定的阈值长,那么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是6000;假如显影偏压暂时中止的时间小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那么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是3000。
假如CPU131检测到预热程序启动后显影偏压的供给从开到关再到开的变化且显影电压关闭的时间长度大于预定阈值时,则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数是6000。
假如CPU131测得在一段预定的时间或更长时间内显影偏压被持续供给固定电极118,那么CPU131判断为显影盒25安装在主壳体2内。
根据第二实施例,电力接收部88沿旋转方向的一半以上被周壁137连续覆盖。
所以,电力接收部88沿旋转方向的一半以上受到连续保护。
根据第二实施例,周壁137在旋转方向的长度与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相关。
所以,以周壁137在旋转方向的长度为基础,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能容易且可靠地测得。
因此,纵然储存在显影盒25的调色剂的量依该显影盒25能形成的图像的最大数量不同而不同,显影盒25的使用寿命也能准确测得,显影盒25能被适时更换。
第二实施例能达到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7.其他变型
新品检测齿轮82可以配备清洁构件。清洁构件用于在新品检测齿轮82旋转时清洁电力接收部88。
根据上述结构,清洁构件在新品检测齿轮82旋转时清洁电力接收部88。
因此,电力接收部88保持干净,确保了将电力提供给电力接收部88。
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的改变和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24)

1.一种盒,包括:
显影辊,被配置为绕沿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用于在其上承载显影剂,所述显影辊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相互间隔开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沿所述预定方向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定义为从第一到第二方向;
显影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电连接到所述显影辊,所述显影电极包括主体部和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突出部;以及
检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所述突出部支撑,所述检测体包括使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一开口和覆盖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的覆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沿所述检测体的旋转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包括:
第一覆盖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沿所述检测体的所述旋转方向的中途,被配置为沿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从外部覆盖所述突出部;以及
第二覆盖部,被配置为沿所述预定方向从外部覆盖所述突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包括多个所述第一覆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部的数量与关于所述盒的信息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部连续覆盖所述突出部沿所述旋转方向整个长度的一半或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部沿所述旋转方向的长度与关于所述盒的信息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部包括:
第一斜面;以及
第二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朝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远离所述检测体的旋转轴线地倾斜,
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相连续,朝所述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靠近所述检测体的所述旋转轴线地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末端,所述第二覆盖部包括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相配合的配合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呈管状,所述配合部配合到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伸出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配合入所述突出部的突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被配置为被从外部供给电力,
所述检测体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突出部从第一位置经过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各不相同,
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允许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
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覆盖部阻止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
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允许所述突出部被供给电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体包括具有齿部和缺齿部的缺齿齿轮,所述齿部用于接收最初从外部供给的驱动力,所述缺齿部用于不接收驱动力。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电极包括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从所述主体部伸出,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显影辊的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检测体的一部分的盖,所述盖具有使所述检测体的一部分露出的第二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端,所述突出部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末端,所述盖的所述外侧端位于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突出部的所述末端的下游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端面,所述检测体具有沿所述从第一到第二方向的外侧末端面,当所述盖和所述检测体沿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投影时,所述盖的所述外侧端面与所述检测体的所述外侧末端面重叠。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并且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相互间隔开并且相互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联结构件,用于接收来自外部的驱动力,所述联结构件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相反侧;
搅拌构件,被配置为绕沿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用于搅拌容纳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显影剂,
所述检测体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反侧,被配置为通过接收从所述搅拌构件传递的驱动力来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力传递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搅拌构件一起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联结构件的相同侧,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联结构件传递到所述搅拌构件;以及
第二驱动力传递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搅拌构件一起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旋转,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检测体的相同侧,用于将驱动力从所述搅拌构件传递到所述检测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力传递构件包括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联结构件的驱动力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力传递构件包括用于将驱动力输出到所述检测体的第二齿轮,
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的数量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彼此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的数量比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的齿的数量多。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检测体和所述联结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投影时,所述检测体与所述联结构件至少部分重叠。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突出部和所述联结构件沿所述预定方向投影时,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联结构件至少部分重叠。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体包括用于当所述检测体旋转时清洁所述突出部的清洁构件。
CN201210324506.9A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Active CN102968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4804.XA CN104698790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N201510024679.2A CN104698789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0032A JP5348209B2 (ja) 2011-08-31 2011-08-31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1-190032 2011-08-3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4679.2A Division CN104698789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N201510024804.XA Division CN104698790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8023A CN102968023A (zh) 2013-03-13
CN102968023B true CN102968023B (zh) 2015-02-18

Family

ID=4683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4804.XA Active CN104698790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N201510024679.2A Active CN104698789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N201210324506.9A Active CN102968023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4804.XA Active CN104698790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N201510024679.2A Active CN104698789B (zh) 2011-08-31 2012-08-30 有检测体的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8) US9195207B2 (zh)
EP (2) EP3125050B1 (zh)
JP (1) JP5348209B2 (zh)
CN (3) CN104698790B (zh)
ES (2) ES2668955T3 (zh)
PL (2) PL2574989T3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790A (zh) * 2011-08-31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有检测体的盒
CN109074015A (zh) * 2016-03-24 2018-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0310413B2 (en) 2011-08-31 2019-06-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developing roller having developing roller shaf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19124B2 (ja) 2010-03-31 2012-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115607B2 (ja) 2010-08-31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273194B2 (ja) * 2011-04-28 2013-08-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182402B2 (ja) 2011-08-31 2013-04-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7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413428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862165B2 (ja) 2011-09-29 2016-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436B2 (ja) 2011-11-24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906743B2 (ja) * 2012-01-05 2016-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4075B2 (ja) * 2012-09-28 2016-04-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76582A (ja) 2013-03-15 2014-09-25 Nitto Denko Corp 聴力検査装置、聴力検査方法および聴力検査用単語作成方法
JP6102573B2 (ja) 2013-06-28 2017-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27779B2 (ja) 2013-06-28 2017-05-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060866B2 (ja) 2013-09-20 2017-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4867B2 (ja) 2013-10-31 2017-01-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6938B2 (ja) 2014-01-06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7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5583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079687B2 (ja) 2014-03-31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9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221905B2 (ja) 2014-03-31 2017-11-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079688B2 (ja) 2014-03-31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137028B2 (ja) 2014-03-31 2017-05-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6439468B2 (ja) * 2015-01-30 2018-1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967279B2 (ja) * 2015-09-09 2016-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167288A (ja) 2016-03-15 2017-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167350A (ja) 2016-03-16 2017-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173538A (ja) * 2016-03-23 2017-09-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442462B (zh) 2016-06-14 2024-03-22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
JP6693302B2 (ja) 2016-06-30 2020-05-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821979B2 (ja) * 2016-07-08 2021-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729118B2 (ja) 2016-07-15 2020-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8049202A (ja) 2016-09-23 2018-03-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ドラムユニット
JP6711268B2 (ja) 2016-12-28 2020-06-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729363B2 (ja) 2016-12-28 2020-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DE102017106464B4 (de) 2017-03-27 2021-05-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ntwicklungskartusche
JP2019174625A (ja) * 2018-03-28 2019-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60222A (ja) 2019-03-26 2020-10-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95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交換動作終了情報の記憶制御方法
CN1828446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其中的显影剂盒
JP2007093753A (ja) * 2005-09-27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8042U (zh) 1987-01-23 1988-07-30
JP2503295Y2 (ja) 1988-12-05 1996-06-26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の検知機構
JPH02262168A (ja) 1989-03-31 1990-10-24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12656A (ja) 1990-01-18 1991-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79965A (ja) 1990-03-28 1991-12-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カートリッジの未使用検出装置
JP2551714Y2 (ja) 1990-07-10 1997-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91773A (ja) 1990-11-27 1992-07-10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112263U (ja) 1991-03-20 1992-09-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の判別機構
JP2593315Y2 (ja) 1991-03-26 1999-04-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06202403A (ja) 1992-12-24 1994-07-22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回数カウンタのリセット機構
JP3320144B2 (ja) * 1993-04-28 2002-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7160173A (ja) 1993-12-07 1995-06-2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5583618A (en) 1994-05-31 1996-12-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H09171340A (ja) 1995-12-20 1997-06-30 Casio Electron Mfg Co Ltd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装着管理機構
JPH09190136A (ja) 1996-01-10 1997-07-2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5995772A (en) * 1996-02-16 1999-11-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ing apparatus cartridge including an encoded device
JPH1184850A (ja) 1997-07-07 1999-03-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JP2001222204A (ja) 2000-02-09 2001-08-17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0375B2 (ja) 2000-12-04 2005-10-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使用する交換ユニット
JP2003084559A (ja) * 2001-07-04 2003-03-19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1039A (ja) 2002-03-15 2003-09-25 Sharp Corp イニシャル検知機構及び作像ユニット
US7076179B2 (en) 2003-03-20 2006-07-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storage controll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on an improper detachment of developer cartridge to be written in a cartridge storage means
JP4086766B2 (ja) 2003-11-28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組立方法
US7177567B2 (en) 2003-12-19 2007-02-13 Steven Miller Integrated toner cartridge with toner agitator and sensing device
EP2365396B1 (en) 2004-08-06 2013-01-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JP4353025B2 (ja) * 2004-08-10 2009-10-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0584617B1 (ko) 2005-01-20 2006-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4372703B2 (ja) 2005-02-24 2009-1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348632B2 (ja) * 2005-02-28 2009-10-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337401A (ja) 2005-05-31 2006-12-14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41619B2 (ja) 2005-07-08 2009-10-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345731B2 (ja) 2005-09-15 2009-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14718A (ja) * 2005-09-26 2007-05-10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857739B2 (ja) * 2005-11-30 2012-0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622830B2 (ja) * 2005-11-30 2011-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76861B2 (ja) 2005-12-16 2009-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31700B2 (ja) 2005-12-27 2011-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1965272B1 (en) 2007-02-28 2014-11-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ngagement gear and a rotation body
JP5029066B2 (ja) 2007-02-28 2012-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8104B2 (ja) 2007-02-28 201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037B2 (ja) 2007-02-28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体
JP4893369B2 (ja) * 2007-02-28 2012-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03375A (ja) 2007-06-25 2009-01-08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
US7593653B2 (en) 2007-08-22 2009-09-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Optical sensor system with a dynamic threshold for monitoring toner transfer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9162908A (ja) 2007-12-28 2009-07-23 Brother Ind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743199B2 (ja) 2007-12-28 2011-08-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175293A (ja) 2008-01-23 2009-08-06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80984A (ja) 2008-01-31 2009-08-13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223017A (ja) 2008-03-17 2009-10-01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44563A (ja) 2008-03-31 2009-10-2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288549A (ja) 2008-05-29 2009-12-10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83061B2 (ja) * 2008-06-18 2012-11-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8469B2 (ja) * 2008-07-25 2010-05-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4986952B2 (ja) 2008-08-08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交換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93432B2 (ja) 2008-12-08 2011-10-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4917619B2 (ja) 2009-01-26 2012-04-1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232815A1 (en) 2009-03-12 2010-09-16 Zheng Chunhua Toner cartridge capable of detecting residual amount of toner stored therein
JP5045712B2 (ja) 2009-06-30 2012-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1464807U (zh) 2009-07-10 2010-05-12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用的显影装置及与之匹配使用的复位配件
JP5446041B2 (ja) 2009-10-01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ホッパ、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5740B2 (ja) * 2009-12-25 2012-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
JP4905567B2 (ja) 2010-02-23 2012-03-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19124B2 (ja) 2010-03-31 2012-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115607B2 (ja) 2010-08-31 2013-0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8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413427B2 (ja) 2011-08-31 2014-0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48209B2 (ja) 2011-08-31 2013-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348211B2 (ja) 2011-08-31 2013-1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182402B2 (ja) 2011-08-31 2013-04-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JP5807491B2 (ja) 2011-09-29 2015-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807490B2 (ja) 2011-09-29 2015-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5862165B2 (ja) 2011-09-29 2016-02-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9705B2 (ja) 2011-09-29 2016-05-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06743B2 (ja) 2012-01-05 2016-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2735B2 (ja) 2012-09-21 2016-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8695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交換動作終了情報の記憶制御方法
CN1828446A (zh) * 2005-02-28 2006-09-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用于其中的显影剂盒
JP2007093753A (ja) * 2005-09-27 2007-04-12 Brother Ind Ltd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790A (zh) * 2011-08-31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有检测体的盒
CN104698789A (zh) * 2011-08-31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有检测体的盒
US10303088B2 (en) 2011-08-31 2019-05-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developing roller and gear
US10310413B2 (en) 2011-08-31 2019-06-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developing roller having developing roller shaft
US10310414B2 (en) 2011-08-31 2019-06-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housing and gear
CN104698790B (zh) * 2011-08-31 2019-07-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有检测体的盒
CN104698789B (zh) * 2011-08-31 2019-07-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有检测体的盒
CN109074015A (zh) * 2016-03-24 2018-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9074015B (zh) * 2016-03-24 2021-11-3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5050A1 (en) 2017-02-01
EP2574989A1 (en) 2013-04-03
US9575460B2 (en) 2017-02-21
EP2574989B1 (en) 2016-12-21
US20170146929A1 (en) 2017-05-25
US10310414B2 (en) 2019-06-04
JP5348209B2 (ja) 2013-11-20
CN104698790B (zh) 2019-07-09
US20160054702A1 (en) 2016-02-25
US20220050405A1 (en) 2022-02-17
CN104698790A (zh) 2015-06-10
ES2609613T3 (es) 2017-04-21
PL3125050T3 (pl) 2018-08-31
US10303088B2 (en) 2019-05-28
PL2574989T3 (pl) 2017-04-28
ES2668955T3 (es) 2018-05-23
US20190204763A1 (en) 2019-07-04
US20180157194A1 (en) 2018-06-07
US11385571B2 (en) 2022-07-12
US20130051816A1 (en) 2013-02-28
US20210311415A1 (en) 2021-10-07
CN104698789A (zh) 2015-06-10
CN102968023A (zh) 2013-03-13
US11042105B2 (en) 2021-06-22
EP3125050B1 (en) 2018-05-02
US10670994B2 (en) 2020-06-02
US9195207B2 (en) 2015-11-24
JP2013054053A (ja) 2013-03-21
US20200326643A1 (en) 2020-10-15
CN104698789B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8023B (zh) 有检测体的盒
CN102968030B (zh) 能检测盒是否为新安装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5759587A (zh) 有联结构件和检测体的盒
CN104252119A (zh)
CN104252121A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