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766A -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766A
CN102753766A CN2010800447335A CN201080044733A CN102753766A CN 102753766 A CN102753766 A CN 102753766A CN 2010800447335 A CN2010800447335 A CN 2010800447335A CN 201080044733 A CN201080044733 A CN 201080044733A CN 102753766 A CN102753766 A CN 102753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section bar
coupling part
longitudinal componen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47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766B (zh
Inventor
克里斯托夫·迈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090481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09048152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101002632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26320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75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7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3/08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apertured web, e.g. with a web consisting of bar-like components; Honeycomb girders
    • E04C3/083Honeycomb girders; Girders with apertured solid web
    • E04C3/086Honeycomb girders; Girders with apertured solid web of the castellated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3/08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apertured web, e.g. with a web consisting of bar-like components; Honeycomb girders
    • E04C3/09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with apertured web, e.g. with a web consisting of bar-like components; Honeycomb girders at least partly of bent or otherwise deformed strip- or sheet-like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2003/04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 E04C2003/0408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assembly or the cross-section
    • E04C2003/0413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assembly or the cross-section being built up from several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2003/04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 E04C2003/0426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cross section
    • E04C2003/043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distribution in cross section the open cross-section free of enclosed cavit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3/00Structural elongated elements designed for load-supporting
    • E04C3/02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 E04C3/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 E04C2003/0404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 E04C2003/0443Joists; Girders, trusses, or trusslike structures, e.g. prefabricated; Lintels; Transoms; Braces of metal beams, girders, or joists characterised by cross-sectional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substantial shape of the cross-section
    • E04C2003/0473U- or C-shap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 Joining Of Corner Units Of Frames Or W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建筑物正面型材、石膏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者支架或排水轨道。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该伸长型材主体(2)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多个开孔(5)。型材主体包括至少两个独立形成的纵向部分(10、11),其中每个纵向部分(10、11)包括曲折纵向边缘(12、13)。纵向部分(10、11)每个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侧向突出伸长部分且由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的多个连接部分(14、15)。一个纵向部分(10)的连接部分(14)面对另一纵向部分(11)的连接部分(15),并且在每种情形下与其端对端地焊接或者沿着弯曲紧靠边缘连接到彼此。至少在一些部分中,开孔(5)由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界定。

Description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特别是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具有伸长型材主体,该伸长型材主体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多个开孔。此外,本发明也针对一种用于制造此种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的方法。
例如,这种类型之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用作用于干式建造的C形直立型材,其中,设于型材元件的型材主体中的开孔可用作例如用于缆索、线路或其它伸长带状或绳状元件以及管路或其它中空主体的穿孔。此外,这些开孔也可用来通风或允许填充材料例如绝缘材料通过。
例如,在已知薄壁冷成型的型材元件中,这些开孔通过冲压工艺引入。缺点是冲出来的材料形成废料,因而增加了此种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最初提及种类的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其可用简单且便宜的方式制造同时减少材料的劳力投入。此外,也将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此种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的方法。
从最初提及种类的薄壁冷成型型材元件开始,满足与型材元件有关的目的,其中型材主体包括至少两个独立形成的纵向部分,其中每个纵向部分包括曲折纵向边缘,其中纵向部分每个包括伸长部分以及侧向突出于伸长部分且由曲折纵向边缘界定的多个连接部分,其中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面对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并且端对端地与其焊接或沿着弯曲对接边缘相互连接,其中开孔至少由曲折纵向边缘的部分区域性地界定,其中在纵向部分中形成有沿着纵向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及横向于其延伸的加强凸缘,其中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连通,并且其中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延伸进入连接部分中。
从最初提及种类的方法开始,满足与该方法有关的部分目的,其中提供每个具有曲折纵向边缘的两个独立纵向部分以制成型材主体,其中纵向部分每个包括曲折纵向边缘,其中纵向部分每个包括伸长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其中的连接部分侧向突出于伸长部分且由曲折纵向边缘界定,其中纵向部分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其中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端对端地焊接至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藉此在曲折纵向边缘的部分间形成开孔,并且在纵向部分中形成沿着纵向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及与其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其中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连通,并且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延伸进入连接部分中。
因此根据本发明,对于制造型材主体的开孔不产生废料,因此相对于例如通过冲出得到的产品能够节省材料。换言之,通过移动分开两个独立形成的纵向部分,用相同数量的材料实现型材元件更宽范围的设计。由于分别侧向突出于两个纵向部分的伸长部分上的连接部分,横向于其纵向部分移动分开纵向部分是可能的,使得尽管有此移动分开,但是两个纵向部分的连接是可能的,从而最终实现大于原始材料部分宽度的宽度。在此方面,术语“横向”应理解为不是仅在型材元件或其纵向部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任何方向。因此,术语“横向”可特别意指与型材元件或纵向部分的纵向范围垂直或还倾斜。此外,连接部分端对端地相互焊接或沿着弯曲对接边缘相互连接,使得两个纵向部分间没有较大的重叠区域而是实质的边缘连接。藉此也实现了理想的材料利用。通过根据本发明配置并相互连接的加强凸缘,以理想的方式确保加强直接发生于被开孔弱化的型材原件的区域处,使得型材元件的刚度为与已知型材元件相等的量或者甚至相对其提高。特别是可用加强凸缘增加根据本发明做成的型材元件的抗扭强度与挠曲强度。
从最初提及种类的方法开始,根据本发明还满足与该方法有关的部分目的,其中提供每个具有曲折纵向边缘的至少两个独立纵向部分以制造型材主体,其中,纵向部分每个包括伸长部分以及多个连接部分,其中的连接部分侧向突出于伸长部分且由曲折纵向边缘界定,其中纵向部分被配置成使其以平坦的方式相互接触,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的相应连接边缘直接接触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的连接边缘,其中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连接,特别是焊接至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其中两个纵向部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纵向部分关于连接边缘枢转,因此连接部分沿着弯曲对接边缘相互连接并在曲折纵向边缘的部分间形成开孔,并且其中在纵向部分中形成沿着纵向部分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及横向于其延伸的加强凸缘,其中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连通,并且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延伸进入连接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两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每个包括相互邻接且彼此实质平行地延伸的连接边缘或弯曲对接边缘。纵向部分最终可经由这些连接边缘或弯曲对接边缘相互连接。在此方面,连接边缘优选地实质平行、垂直或倾斜例如以45°角地延伸,且弯曲对接边缘与纵向范围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方式,连接部分为T形、腹板形、梯形或三角形或包括六角形区域。连接部分的相应设计可能影响型材元件的预设属性,例如刚度。此外,如将在本申请中更详细描述的,取决于连接部分的选定形状,使得两个纵向部分各个不同种类的连接是可能的。
一个纵向部分的相应连接部分优选地与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相对设置。替换地或附加地,也可提供在型材元件的纵向方向上交替排列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在最终型材元件中的配置又取决于不同的连接种类,其同样将在下文中描述。
纵向部分有利地具有约0.5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厚度。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型材元件为可以不同方式使用的轻质型材。例如,除了最初提及的用途以外,相信也可用于汽车行业、配电箱结构、覆盖系统中,或者甚至用于藤本植物支撑件或酒柱。
连接部分间的焊接连接有利地做成间断激光焊缝。通过设计成激光焊缝,在特别是被开孔减弱的型材元件的中央区域中实现了更好的强度。激光焊缝相对于通常的焊接连接可做成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减小的范围。由于减小的范围和因而在非常小区域产生的热集中,在激光焊接期间,在熔化的型材元件区域中冷却后,实现极佳的硬度。此外,通过在端对端互相连接的连接边缘之间的中心处精确地激光焊接,可生成缝,从而型材元件的毗邻区域不受焊接过程的损伤并且在两个纵向部分之间实现极平滑的过渡。
根据又一有利实施方式,至少一些加强凸缘延伸超出连接部分间的焊缝。藉此实现焊接连接之间的额外增强。
优选地,形成于纵向部分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经由一个或多个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连接至形成于另一纵向部分中并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从而,加强凸缘可形成一种阶梯结构,开孔被该阶梯结构完全包围。从而,型材元件的刚度在被开孔弱化的区域中以优化应变的方式部分地增加。
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有利地延伸跨越相应纵向部分的总长。藉此,在型材元件的全部长度上可均匀地实现改良的刚度。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保持想要的刚度,通常也有可能使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中断一次或多次。
界定开孔的型材主体的材料能被特别地深拉。接着,藉此特别是被开孔弱化的区域中实现型材元件的增加刚度。界定开口的型材主体边缘能够被有利地弯曲,特别是做成带凸缘的边缘。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也有可能经由配置于纵向部分间的中间元件来连接至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使得在连接部分之间有间接的连接。在此方面,连接元件与中间元件之间的连接能够端对端或重叠地进行。在此方面,中间元件优选做成长条形元件。在此方面,中间元件可特别地具有与纵向部分的厚度相同大小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间元件具有与纵向部分的纵向范围实质平行延伸的纵向边缘。因而,连接元件的连接边缘与中间元件的纵向边缘有可能简单地连接。
连接部分优选地通过压力接合工艺比如通过压铆或压接、通过钳夹、夹紧、压合、焊接、螺接、粘合、铆接或折叠或通过插入式连接而连接至中间元件。特别地,焊接连接在此也可有利地再次做成具有提及优点的激光焊接连接。
该中间元件可有利地具有约0.5毫米至3毫米的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有利实施方式,中间元件可由不同于纵向部分的材料制成。特别地,中间元件可由塑料制成,特别是PVC,而纵向部分由金属制成,特别是铝。一方面,利用塑料可进一步减少整个型材的重量,另一方面,使得良好的热绝缘是可能的。此外,利用塑料可降低成本。
独立纵向部分已经能够由单独的材料部分原始地制成。例如,它们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厚度并且也可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独立纵向部分可有利地由原本均匀的材料部分制成。就此情形而言,至少一个曲折狭缝可引入长条形起始材料中,其中曲折狭缝在起始材料的纵向范围中延伸,起始材料藉由曲折狭缝被分成两个独立纵向部分。也有可能将至少两个条形材料部分以平坦的方式放置彼此之上,并且在切割过程中引入穿过这两个材料部分的曲折狭缝,从而在一个切割过程中产生至少四个纵向部分。例如,可连接其中相应的两个以形成型材主体。
纵向部分有利地实质垂直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不过,通常还可想到移动分开斜向纵向部分的纵向范围。
尽管一般特别是取决于连接部分的形状,但是纵向部分的连接能够直接发生于纵向部分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的移动分开之后,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除了纵向部分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的移动分开以外,纵向部分还可在纵向方向上实质相互移位。在此方面,纵向部分的此纵向移位能够在纵向部分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的移动分开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例如,此纵向移位可以是必要的以使得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分接触,从而为了使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部分的连接成为可能。
通常,一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可直接连接至另一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特别是以端对端或重叠的方式。不过,根据又一实施方式,也有可能使纵向部分移动分开直到纵向部分间产生间隔,藉此在隔开的纵向部分间安置特定长条形中间元件,并且两个纵向部分的连接部分连接至中间元件,特别是以端对端或重叠的方式。以此方式,可实现甚至更宽的型材元件。
以下参考实施方式及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显示:
图1是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型材元件的示意透视图;
图2至4是用于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型材元件制造的切割图案与不同的中间步骤;
图5是具有切割图案的材料部分以产生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6和7是基于图5的切割图案的两种不同实施方式;
图8和9是基于图2所示切割图案以制造型材元件的两个中间状态;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11是本发明的部分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4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6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7是框架结构的图12和14的实施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19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
图20是本发明的另一可能实施方式;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用于根据另一方法制造型材元件的置于彼此之上的两个材料部分的透视图;
图22是制造型材元件的中间步骤;以及
图23是两个纵向型材折叠打开后的型材元件。
图1图示做成C形型材的型材元件1。型材元件1包括型材主体2,该型材主体2具有型材腹部3以及每个以直角与型材腹部3侧向邻接的两个型材翼部4。接着,型材翼部4的自由纵向边缘每个成90角以形成C形型材。通常也可将根据本发明的型材元件1做成,例如U形型材、L形型材、T形型材、H形型材、帽形型材或Z形型材。
在型材腹部3中形成多个开孔5,可例如用作用于待铺设缆索或其它元件的通道开孔。根据本发明,型材元件1的开孔5被制造而不会损失材料,这在参考图2至图4的下文中将会更详细地解释。
图2图示材料条带6,例如金属带材,其用作型材主体2的起始材料。尽管图2至图4只图示在每种情形下最后用来形成型材腹部3的材料条带6的一个相当窄的区域,然而在每种情形下还有其它的材料区域通过型材翼部4可与其外缘7、8邻接,型材翼部4例如通过相应地折弯由所述其它材料区域来形成。
在材料条带6中形成在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中延伸的曲折狭缝9,通过曲折狭缝9,材料条带6以及因此型材主体2被分成两个独立的纵向部分10、11。根据图2的图示中,纵向部分10、11的每一个通过曲折狭缝9给出彼此无缝接触的曲折纵向边缘12、13。曲折纵向边缘12、13每个包括分别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与纵向方向垂直延伸的边缘部分。
纵向部分10、11的腹板形连接部分14、15分别由曲折纵向边缘12、13形成,并且每个以整体连接到纵向部分10、11的伸长部分16、17并侧向突出于伸长部分16、17。此外,由图2可知,腹板形连接部分14由曲折纵向边缘12界定,且腹板形连接部分15由曲折纵向边缘13界定。
为了生产型材腹部3的最终形状,两个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根据两个箭头18、19移动分开直到其位于图3所示的位置。在此位置,在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分14、15的连接边缘20、21落在以虚线图示且同样也在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直线22上。
根据图4,在下一个步骤中,两个纵向部分10、11依照箭头25、26在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上关于彼此移位,直到各个连接部分14位于连接部分15对面。因此在此位置时,如图4所示,各个连接边缘20接触连接边缘21。
随后,纵向部分10、11沿着相互接触的连接边缘20、21彼此焊接,例如激光焊接,藉此实现具有开孔5的型材腹部3的最终形状。
为了更清楚,在其它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与图1至图4相同的参考数字在下文中将用于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不同只在于T形连接部分23、24由曲折狭缝9形成。
为了生产型材腹部3的最终形状,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接着两个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其纵向范围根据箭头18、19被拉开。在此状态时,T形连接部分23、24的连接边缘20、21接着位于直线上,并能够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以形成型材腹部3与沿着连接边缘20、21的开孔5。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在此实施方式中,如能够从图6中看到的,开孔5在纵向方向上不是以一个接一个的方式而是以交替方式排列。由于连接部分23、24的T形构造,在横向于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拉开后,连接边缘20、21已经至少部分相互接触,使得在此状态时已可建立所述连接。
不过,在另一方法步骤中,也有可能另外使纵向部分10、11依照箭头25、26在纵向方向上移位,直到其到达图7所示的位置。在此位置时,连接边缘20、21彼此完全接触而且可彼此焊接,例如激光焊接,以制成型材腹部3。在此变体中,开孔5接着在纵向方向上以一个接一个的方式排列并具有由曲折纵向边缘12、13形成的H形设计。通常也有可能首先使两个纵向部分10、11在纵向方向上且然后横向于纵向方向相互移位。直到到达图7所示的位置。斜位移通常也有可能。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图2和3中的纵向部分10、11能够根据箭头18、19甚至更远地拉开,直到其到达彼此分隔开的图8所示位置。在此状态时,如图9所示,在两个纵向部分10、11之间可插入长条形元件形式的附加中间元件27。如从图9中能够看到的,中间元件27具有纵向边缘28、29,纵向边缘28、29平行于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范围延伸且与连接部分14、15的连接边缘20、21接触。为了制成型材腹部3的最终形状,随后将连接边缘20、21连接,例如焊接至中间元件27的纵向边缘28、29。同时,从而形成沿着型材腹部3的纵向方向交替依次排列的开孔5。
以与已经关于图7所述类似的方式,在此实施方式中,纵向部分10、11根据箭头25、26关于彼此在纵向方向上额外地移位,直到其到达图10所示的位置。在此位置时,纵向部分10、11的各个连接部分14、15彼此相对地设置,而在图9的实施方式,其在型材腹部的纵向方向交替排列。
连接部分14、15的连接边缘20、21随后连接,例如焊接至中间元件27的纵向边缘28、29,从而形成型材元件3及开孔5的最终形状。
尽管在图8到10中,在每种情形下关于具有腹板形连接部分14、15的纵向部分10、11描述了纵向部分10、11经由中间元件27的连接,然而连接部分还可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例如从图5到7中连接部分23、24的T形设计。此外,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分14、15和23、24与中间元件27之间的连接被分别描述成其边缘20、21与28、29连接。不过,通常也有可能连接部分与中间元件重叠并在这些元件之间产生相应的区域连接(areal connection),例如通过比如压铆或压接的压力接合工艺、通过钳夹、夹紧、压合、焊接、螺接、粘合、铆接或折叠、或者通过插入式连接。
通过图11中示例的方式,在详图中,腹部27和连接部分14之间相应的区域折叠连接显示为分离。
根据本发明,例如只图示于图10中的加强凸缘30形成于材料部分6中。这些加强凸缘30在连接部分中制成或延伸到连接部分中。通过横向于型材腹部3的纵向方向的轮廓实现有利的加强。如图10所示,在纵向边缘7、8的区域中还形成沿着材料部分6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与加强凸缘30连通的相应加强凸缘31。在此方面,加强凸缘30可由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31延伸至相对设置的加强凸缘31,因此如图4与图10下部区域以虚线所示的,其相互连接并且开孔5完全被加强凸缘包围。在此方面,加强凸缘31延伸越过焊缝以便使其额外地增强。即使其没有明示,但是所有的实施方式都设有相应的加强凸缘。
中间元件27可做成没有中断或具有开孔(未图示)。这些开孔可例如由冲压部分实现。中间元件27也可有利地设有开孔并且由相应的拉伸工艺加宽。此外,中间元件27中同样也可形成例如形式为压花部分或加强凸缘的加强元件。
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与根据图2至4的实施方式不同在于,如图12所示,两个纵向部分10、11仅被横向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拉开得那么远,以至于连接部分14、15仍然以梳子的方式相互啮合。在此位置时,端对端彼此接触的连接部分14、15的边缘形成相互对焊的连接边缘20、21。
图13图示做成基底型材的型材元件,其中两个向外设置的纵向部分32用配置于其间的条形中间元件33插在一起。中间元件33具有通过两个双层外部区域35邻接的单层中央区域34。其被做成U形横截面并形成用于纵向部分32连接部分55的接收器36,连接部分55能够插到接收器36中并以夹持的方式保持。在此方面,纵向部分32可由金属特别是铝制成,而中间元件33优选地由塑料制造,特别是成为注射模制部件或连续挤压型材。
在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分做成六角形连接部分37、38。六角形连接部分37、38每个分别包括六角形区域39及与其邻接且分别连接到伸长部分16、17的梯形区域40。连接边缘20、21做成六角形区域39的倾斜延伸边缘,特别是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呈45°延伸。与其邻接的六角形区域39的连接边缘20、21和边缘41每个包括90角,使得开孔5的相应角度α、β也形成为90角。
连接边缘20、21彼此端对端接触,并且与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类似,相互对焊,特别是激光焊接。
在根据图15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分做成三角形连接部分45、46。为了形成三角形连接部分45、46,锯齿状狭缝被引入材料条带6中,通过锯齿状狭缝形成曲折纵向边缘12、13。随后,两个纵向部分10、11根据两个箭头49、50倾斜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被拉开。在此方面,两个纵向部分10、11的移动方向实质平行于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两个侧翼51、52延伸。在此方面,两个纵向部分10、11仅被拉开那么远,以至于侧翼51、52仍然区域性地相互接触,藉此形成连接边缘20、21。接着,如关于图12和13所述的,连接边缘可相互对焊。
接着,图示于图16的实施方式包括梯形连接部分47、48,梯形连接部分47、48中的每一个在其长底边连接至伸长部分16、17。以与关于图15所述类似的方式,两个纵向部分10、11根据两个箭头53、54倾斜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且实质平行于梯形部分47、48的翼部而被拉开,以到达图16所示的位置。在此位置时,梯形部分47、48的翼部仍然区域性地接触,藉此形成连接边缘20、21。接着,如关于图12和13所述的,连接边缘20、21可相互对焊。
图17图示框架42的结构,其中竖直轨道43由根据图12的实施方式制成的型材形成。反之,水平轨道44由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通过示例的方式形成。在各个情形下,这示意性地图示于图17的上部区域中。当然,也可根据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来形成水平及竖直轨道43、44两者。
图18中示意性地显示,开孔5不仅可在型材腹部3中形成,而且替换地或附加地也可在型材翼部4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形成。此外,图18中示意性地显示,开孔5也可由型材腹部3延伸越过外缘7、8进入型材翼部4中。此外,也可提供全部配置于型材腹部3和/或型材翼部4中的一个或两个中的开孔5。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可提供开孔5的这些不同配置。
图20图示本发明的多个其它可能实施方式。在各个情形下,图示了引入最多样设计的曲折狭槽的材料条带6,其中随后,材料条带6的纵向部分被横向于材料条带6的纵向范围拉开,并且在有些情形下,在纵向范围中关于彼此额外地移位。因而,产生的开孔5每个被显示为阴影线。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在用于阐示的各个情形下以粗体图示的连接边缘20、21由曲折纵向边缘的部分形成。如已经关于前述实施方式所解释的,两个纵向部分10、11每个经由连接边缘20、21相互对焊。开孔5可例如具有钻石形形式、旗形形式、八角形式或以其它方式显示的几何形式。如图示,取决于形状,两个纵向部分10、11可在移动分开的方向中形成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的底切,这额外增强了纵向部分10、11之间的连接。
在图21中,配置两个实质等厚的平坦材料条带6、6’,使其彼此平叠。材料条带6、6’中引入均匀的曲折狭缝9,材料条带6、6’通过曲折狭缝9分别被分成两个纵向部分10、11与10’、11’。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反,在此实施方式中,型材元件1并非分别由原本连续的纵向部分10、11或10’、11’形成,而是两个型材元件形成为其中一个包括纵向部分10、10’,而另一个包括纵向部分11、11’。
为此目的,在制成曲折狭缝9后,彼此相叠的纵向部分10、10’与相应的另一纵向部分11、11’分开以便一起形成彼此独立的型材元件。
图22和23中,通过示例的方式显示带有纵向部分11、11’的型材元件1的制造。彼此相叠的纵向部分11、11’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连接边缘57处焊接在一起,从而产生沿着连接边缘57的端面58延伸的焊缝59。随后,如图22中由箭头60所示,纵向部分11、11’被折叠分开。为此目的,例如,纵向部分11根据箭头60关于连接边缘57枢转大约180°,直到其落在图示于图23中的位置。在此位置时,纵向部分11、11’实质位于同一平面中。
相互连接的连接边缘57通过枢转的方式弯曲,从而其形成弯曲对接边缘56,纵向部分11、11’借助于对接边缘56彼此端对端连接。同时,开孔5通过枢转形成于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之间,这不会有相关的材料损失。
弯曲对接边缘56之间的连接通常也可用其它种类的连接来产生,例如搭接焊、折叠、粘合、压铆、铆接或夹持。此外,纵向部分的枢转也可关于不同于180的角度而发生,特别地关于较小或还可较大的角度,取决于最终的型材元件应具有的形状。不可否认,只结合腹板形连接部分14、15清楚地描述了通过折叠打开的方式制造型材元件,然而只要要连接的连接边缘在材料条带的纵向方向中延伸,则此制造就还可能具有描述于本申请架构内的其它连接部分。
参照数字列表
1  型材元件
2  型材主体
3  型材腹部
4  型材翼部
5  开孔
6、6’材料条带
7  外缘
8  外缘
9  曲折狭缝
10、10’纵向部分
11、11’纵向部分
12    曲折纵向边缘
13    曲折纵向边缘
14    腹板形连接部分
15    腹板形连接部分
16    伸长部分
17    伸长部分
18    箭头
19    箭头
20    连接边缘
21    连接边缘
22    线
23    T形连接部分
24    T形连接部分
25    箭头
26    箭头
27    中间元件
28    纵向边缘
29    纵向边缘
30    加强凸缘
31    加强凸缘
32    纵向部分
33    中间元件
34    中央区域
35    外部区域
36    线
37    六角形连接部分
38    六角形连接部分
39    六角形区域
40    梯形区域
41    边缘
42    框架
43    竖直轨道
44    水平轨道
45    三角形连接部分
46    三角形连接部分
47    梯形连接部分
48    梯形连接部分
49    箭头
50    箭头
51    侧翼
52    侧翼
53    箭头
54    箭头
55    连接部分
56    下弯对接边缘
57    连接边缘
58    端面
59    焊缝
60    箭头

Claims (30)

1.一种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所述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所述型材主体(2)特别是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孔(5),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材主体(2)包括至少两个独立形成的纵向部分(10、11);
每个纵向部分(10、11)包括曲折纵向边缘(12、13);
所述纵向部分每个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多个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其中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侧向突出于所述伸长部分(16、17)并且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
在各个情形下,一个纵向部分(10)的所述连接部分(14、23、37、45、47)面对另一纵向部分(11)的所述连接部分(15、24、38、46、48)并与其端对端地焊接,或沿着弯曲对接边缘(56)相互连接;
所述开孔(5)至少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区域性地界定;
在所述纵向部分(10、11)中形成有在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31)及与所述加强凸缘(31)成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
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加强凸缘(31)连通;并且
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延伸进入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两个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每个包括相互邻接且彼此实质平行延伸的连接边缘(20、21)或弯曲对接边缘(5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边缘(20、21)实质平行、垂直或倾斜地延伸,并且所述弯曲对接边缘(56)与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范围实质平行地延伸。
4.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为T形、腹板形、梯形或三角形或包括六角形区域。
5.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一个纵向部分(10、11)的相应一个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设置成与另一纵向部分(10、11)的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沿着所述型材元件(1)的纵向方向交替排列。
7.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分(10、11)具有约0.5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厚度。
8.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之间的焊接连接做成间断激光焊缝。
9.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些所述加强凸缘(30、31)延伸超过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之间的所述焊缝。
10.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于纵向部分(10、11)中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31)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连接至形成于另一纵向部分(10、11)中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31)。
11.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加强凸缘(31)延伸跨越相应纵向部分(10、11)的全长或中断一次或数次。
12.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界定所述开孔(5)的所述型材主体(2)的材料为深拉的。
13.根据之前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界定所述开孔(5)的所述型材主体(2)的边缘是弯曲的,特别是做成带凸缘的边缘。
14.一种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所述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所述型材主体(2)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孔(5),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材主体(2)包括至少两个独立形成的纵向部分(10、11);
每个纵向部分(10、11)包括曲折纵向边缘(12、13);
所述纵向部分每个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多个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侧向突出于所述伸长部分(16、17)且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
一个纵向部分(10)的所述连接部分(14、23、37、45、47)面对并连接至另一纵向部分(11)的所述连接部分(15、24、38、46、48);
所述开孔(5)至少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区域性地界定;并且
一个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借助于配置于所述纵向部分(10、11)之间的中间元件(27)连接至另一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与所述中间元件(27)之间的连接端对端或重叠地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27)做成长条形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27)具有与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范围实质平行延伸的纵向边缘(28、29)。
18.根据权利要求14到1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通过压力接合工艺比如通过压铆或压接、通过钳夹、夹紧、压合、焊接、螺接、粘合、铆接或折叠或通过插入式连接而连接至所述中间元件(27)。
19.根据权利要求14到1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27)具有约0.5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厚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4到19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27)由不同于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材料制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4到2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元件(27)由塑料制成,特别是由PVC制成,而所述纵向部分(10、11)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铝制成。
22.一种用于制造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的方法,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所述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所述型材主体(2)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孔(5),其特征在于:
提供每个具有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两个独立纵向部分(10、11)以产生所述型材主体(2),其中在各个情形下,所述纵向部分(10、11)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多个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侧向突出于所述伸长部分(16、17)并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
将所述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
将一个纵向部分(10)的所述连接部分(14、23、37、45、47)端对端焊接至另一纵向部分(11)的所述连接部分(15、24、38、46、48),从而在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间形成所述开孔(5);并且
在所述纵向部分(10、11)中形成沿着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1)以及与所述加强凸缘(31)成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其中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加强凸缘(31)连通,且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延伸进入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分(10、11)与其纵向范围实质垂直或倾斜地移动分开。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使所述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以外,所述纵向部分(10、11)还实质在纵向方向上相互移位。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部分(10、11)的纵向移位在所述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
26.一种用于制造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的方法,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所述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所述型材主体(2)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孔(5),其特征在于:
提供各具有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至少两个独立纵向部分(10、10’、11、11’)以产生该型材主体(2),其中在各个情形下,所述纵向部分(10、10’、11、11’)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多个连接部分(14、15),所述连接部分(14、15)侧向突出于所述伸长部分(16、17)并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
设置所述纵向部分(10、10’、11、11’)使其以平坦的方式相互接触,且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一个纵向部分(10、10’、11、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的相应连接边缘(57)直接接触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另一纵向部分(10、10’、11、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的连接边缘(57);
将一个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边缘(57)连接,特别是焊接至另一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边缘(57);
将两个纵向部分中的一个纵向部分(10、11)相对于另一纵向部分(10’、11’)围绕所述连接边缘(57)枢转,使得所述连接部分(14、15)沿着弯曲对接边缘(56)相互连接,并在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孔(5);并且
在所述纵向部分(10、10’、11、11’)中形成在所述纵向部分(10、10’、11、1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加强凸缘(31)以及横向于所述加强凸缘(31)延伸的加强凸缘(30),其中横向延伸的所述加强凸缘(30)与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加强凸缘(31)连通,且所述横向延伸的加强凸缘(30)延伸进入所述连接部分(14、15)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2到26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起始材料(6)的纵向范围延伸的至少一个曲折狭缝(9)被引入到至少一个长条形起始材料(6)中,并将所述起始材料(6)分成至少两个独立纵向部分(10、11)。
28.根据权利要求22到27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通过激光焊接相互连接。
29.一种用于制造薄壁冷成型轻质型材元件的方法,特别是结构型材,例如干式建造型材、用于建筑物表面的型材、石膏型材、基底型材、砂浆型材、磁砖型材或缆索载体型材或框架轨道或排水轨道,所述型材元件具有伸长型材主体(2),所述型材主体(2)特别为金属或包括塑料,且其中形成有多个开孔(5),其特征在于:
提供各具有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两个独立纵向部分(10、11)以产生所述型材主体(2),其中在各个情形下,所述纵向部分(10、11)包括伸长部分(16、17)以及多个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侧向突出于所述伸长部分(16、17)并由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界定;
将所述纵向部分(10、11)横向于其纵向范围移动分开;
将一个纵向部分(10)的所述连接部分(14、23、37、45、47)连接至另一纵向部分(11)的所述连接部分(15、24、38、46、48),从而在所述曲折纵向边缘(12、13)的部分之间形成所述开孔(5);
所述纵向部分(10、11)移动分开直到在所述纵向部分(10、11)之间产生间隔;在间隔分开的纵向部分(10、11)间安置条形中间元件(27),特别是长条形中间元件(27);并且将两个纵向部分(10、11)的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连接至所述中间元件(27),特别是以端对端或重叠的方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14、15、23、24、37、38、45、46、47、48)通过压力接合工艺比如通过压铆或压接、通过钳夹、夹紧、压合、焊接、螺接、粘合、铆接或折叠或通过插在一起而连接到所述中间元件(27)。
CN201080044733.5A 2009-10-01 2010-09-27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47958 2009-10-01
DE102009047958.9 2009-10-01
DE102009048152.4 2009-10-02
DE102009048152A DE102009048152A1 (de) 2009-10-01 2009-10-02 Dünnwandig kaltverformtes Profi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Profilelements
DE102010026320.6 2010-07-07
DE201010026320 DE102010026320A1 (de) 2010-07-07 2010-07-07 Dünnwandig kaltverformtes Profi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Profilelements
PCT/EP2010/005891 WO2011038879A2 (de) 2009-10-01 2010-09-27 Dünnwandig kaltverformtes leichtbauprofi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profilelem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766A true CN102753766A (zh) 2012-10-24
CN102753766B CN102753766B (zh) 2015-05-13

Family

ID=4341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47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766B (zh) 2009-10-01 2010-09-27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2)

Country Link
US (1) US8739491B2 (zh)
EP (2) EP2573291B1 (zh)
JP (1) JP5997608B2 (zh)
KR (1) KR101720197B1 (zh)
CN (1) CN102753766B (zh)
AP (1) AP2012006236A0 (zh)
AR (1) AR078203A1 (zh)
AU (1) AU2010301506B2 (zh)
BR (1) BR112012007058B1 (zh)
CA (1) CA2775987C (zh)
CR (1) CR20120159A (zh)
CY (1) CY1113986T1 (zh)
DK (2) DK2483492T3 (zh)
EA (1) EA022812B1 (zh)
EC (1) ECSP12011758A (zh)
ES (2) ES2403234T3 (zh)
HK (1) HK1169908A1 (zh)
HR (1) HRP20130355T1 (zh)
IL (1) IL218951A0 (zh)
IN (1) IN2012DN02785A (zh)
ME (1) ME01492B (zh)
MX (1) MX2012003705A (zh)
MY (1) MY166255A (zh)
NZ (1) NZ599190A (zh)
PL (2) PL2483492T3 (zh)
PT (1) PT2483492E (zh)
RS (1) RS52742B (zh)
SI (1) SI2483492T1 (zh)
SM (1) SMT201300054B (zh)
TW (1) TWI532946B (zh)
WO (1) WO2011038879A2 (zh)
ZA (1) ZA2012023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02038C (en) * 2010-06-07 2019-01-15 Jeffrey A. Anderson Jointed metal member
DE102010047310A1 (de) 2010-10-01 2012-04-05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weiten von Metallelementen
GB201202273D0 (en) 2012-02-09 2012-03-28 Modular Walling Systems Ltd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US9834052B2 (en) * 2012-07-06 2017-12-05 Horizon Global Americas Inc. Universal mounting bracket for an adaptable hitch cover
JP5875077B2 (ja) * 2012-11-13 2016-03-02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溶接構造および作業機械
NL2009840C2 (nl) * 2012-11-20 2014-05-21 Maars Holding Bv Scheidingswand.
DE102013200519A1 (de) * 2013-01-15 2014-07-17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 Co Kg Bauprofilelement
DE202013006427U1 (de) * 2013-07-17 2013-10-24 Benito Bordonaro Profilkörper zur Konstruktion einer Hilfsvorrichtung
CN105369898B (zh) * 2015-08-25 2017-10-13 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薄壁槽钢组合房屋
WO2017101960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Knauf Gips Kg Drywall profile for a drywall construction with sound insulation
US20180085932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Hsiu-Man Yu Chen Cutter
US20200087911A1 (en) * 2016-12-14 2020-03-19 Starpartner Pty Ltd Truss, permanent formwork element and slab
JP6819479B2 (ja) * 2017-06-21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金属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I128794B (fi) * 2018-04-20 2020-12-15 Konecranes Global Oy Nosturin pääkannattajan jatkoliitos
CN110258924B (zh) * 2019-07-03 2024-01-26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冷弯c形角钢格构式异形柱及其制作方法
USD1021151S1 (en) * 2021-04-26 2024-04-02 Jaimes Industries, Inc. Framing memb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4371A (fr) * 1959-05-13 1960-10-17 Poutre alvéolaire ainsi que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pour l'exécution de poutres soudées, en particulier de poutres alvéolaires
CH687091A5 (de) * 1993-09-02 1996-09-13 Muller Kaltbach Eisen Und Meta Traeger aus Stahl
US5661881A (en) * 1994-01-31 1997-09-02 National Gypsum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framing components of expanded metal
WO2007042525A2 (en) * 2005-10-12 2007-04-19 Dallan S.P.A. Profile for plaster board walls and accessory for its fixing to the cei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9632C (de) * 1927-09-22 Dornier Metallbauten Gmbh Aus einem Blech kastenfoermig gebogener Traeger
US1741423A (en) * 1926-06-28 1929-12-31 Lachman Maurice Girder
US2002044A (en) 1930-01-16 1935-05-21 Rothenstein Otto Structural element
FR706311A (fr) 1930-11-24 1931-06-23 Hollandsche Constructiewerkplaatsen Nv Procédé pour l'obtention de nouvelles formes de poutre
GB680022A (en) 1950-01-18 1952-10-01 Braithwaite & Company Engineer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lements for use in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DE1484305A1 (de) * 1959-05-13 1969-01-23 Franz Litzka Wabentraeger mit zusaetzlichen Versteifungsmitteln
US2990038A (en) 1959-05-29 1961-06-27 Diamond Harry Structural beams
CH381838A (de) * 1960-11-11 1964-09-15 Alusuisse Gitterfachwerk
DE1484301A1 (de) 1962-05-11 1969-01-02 Franz Litzka Wabentraeger
JPS4124037Y1 (zh) * 1964-03-31 1966-12-07
US4071995A (en) 1972-10-10 1978-02-07 Farmer Melville E Wall construction member
DE2303466C2 (de) 1973-01-25 1975-03-20 Stanislaus Dipl.-Ing. 7340 Geislingen Malik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abenträgers
DE2305371A1 (de) 1973-02-03 1974-08-08 Malik Stanislaus Dipl Ing Wabentraeger
FR2301653A1 (fr) * 1975-02-18 1976-09-17 Bussat Rene Poutre metallique
JPS5652333Y2 (zh) * 1976-01-19 1981-12-07
US4152873A (en) 1977-09-14 1979-05-08 National Gypsum Company Bonded two piece metal stud
JPS5671680A (en) 1979-11-16 1981-06-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Manufacture of beam material with opening
SU1231170A1 (ru) * 1982-07-14 1986-05-15 Киров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облегченных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балок
WO1986006431A1 (en) 1985-05-02 1986-11-06 Donn Incorporated Expanded metal products
DE3880469T2 (de) 1988-01-12 1993-12-09 Wescol Structures Ltd Lochwandstegträger.
JP2841082B2 (ja) * 1989-08-08 1998-12-24 株式会社竹中工務店 大口径の開口のある梁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US5669197A (en) * 1991-06-03 1997-09-23 Bodnar; Ernest Robert Sheet metal structural member
NL9300520A (nl) * 1993-03-23 1994-10-17 Constructiewerkplaats G C Grue Constructie-element en werkwijze voor de vervaardiging van een dergelijk constructie-element.
US5588273A (en) * 1995-02-06 1996-12-31 Csagoly; Paul F. Structural beam
US5525410A (en) 1995-02-24 1996-06-11 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 Press fabric
JP3069295B2 (ja) * 1996-08-29 2000-07-24 三協アルミニウム工業株式会社 断熱型材及び断熱型材の製造方法
DE10259307A1 (de) 2002-12-18 2004-07-08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 Co Kg Flächiges Metallelement und Profilelement
US7743578B2 (en) * 2004-09-09 2010-06-29 Edmondson Dennis L Slotted metal stud with supplemental flanges
GB0510975D0 (en) 2005-05-31 2005-07-06 Westok Ltd Floor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R054817A1 (es) * 2005-09-01 2007-07-18 Rojas Ubilla Jose Perfil con seccion desplegable
WO2008066640A1 (en) * 2006-11-22 2008-06-05 Shiloh Industries, Inc. Metal framing member
ATE519901T1 (de) 2007-02-23 2011-08-15 Arcelormittal Commercial Sections S 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trägers mit öffnungen
DE102007053471A1 (de) * 2007-11-09 2009-05-14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 Co. Kg Metallprofil
DE102009048153A1 (de) 2009-10-01 2011-04-07 Protektorwerk Florenz Maisch Gmbh & Co. Kg Profil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Profilelements
CA2802038C (en) * 2010-06-07 2019-01-15 Jeffrey A. Anderson Jointed metal memb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34371A (fr) * 1959-05-13 1960-10-17 Poutre alvéolaire ainsi que procédés et dispositifs pour l'exécution de poutres soudées, en particulier de poutres alvéolaires
CH687091A5 (de) * 1993-09-02 1996-09-13 Muller Kaltbach Eisen Und Meta Traeger aus Stahl
US5661881A (en) * 1994-01-31 1997-09-02 National Gypsum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framing components of expanded metal
WO2007042525A2 (en) * 2005-10-12 2007-04-19 Dallan S.P.A. Profile for plaster board walls and accessory for its fixing to the ce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P2012006236A0 (en) 2012-04-30
ECSP12011758A (es) 2012-07-31
US8739491B2 (en) 2014-06-03
KR20120093245A (ko) 2012-08-22
DK2483492T3 (da) 2013-04-02
IL218951A0 (en) 2012-06-28
DK2573291T3 (en) 2015-02-16
EP2573291A1 (de) 2013-03-27
WO2011038879A3 (de) 2011-06-03
CA2775987C (en) 2018-02-06
PT2483492E (pt) 2013-04-18
EA201270484A1 (ru) 2012-09-28
EP2573291B1 (de) 2014-11-12
MX2012003705A (es) 2012-07-23
TW201118294A (en) 2011-06-01
EA022812B1 (ru) 2016-03-31
BR112012007058B1 (pt) 2019-10-29
PL2573291T3 (pl) 2015-04-30
WO2011038879A2 (de) 2011-04-07
US20120240508A1 (en) 2012-09-27
HRP20130355T1 (en) 2013-05-31
CY1113986T1 (el) 2016-07-27
EP2483492B1 (de) 2013-02-13
RS52742B (en) 2013-08-30
CR20120159A (es) 2012-09-27
CN102753766B (zh) 2015-05-13
TWI532946B (zh) 2016-05-11
ES2403234T3 (es) 2013-05-16
ZA201202305B (en) 2012-12-27
ME01492B (me) 2014-04-20
NZ599190A (en) 2014-01-31
KR101720197B1 (ko) 2017-04-10
PL2483492T3 (pl) 2013-06-28
AU2010301506A1 (en) 2012-04-26
EP2483492A2 (de) 2012-08-08
HK1169908A1 (en) 2013-02-08
IN2012DN02785A (zh) 2015-09-18
BR112012007058A2 (pt) 2016-04-12
ES2529422T3 (es) 2015-02-19
AR078203A1 (es) 2011-10-19
SI2483492T1 (sl) 2013-06-28
CA2775987A1 (en) 2011-04-07
SMT201300054B (it) 2013-07-09
MY166255A (en) 2018-06-22
JP5997608B2 (ja) 2016-09-28
AU2010301506B2 (en) 2014-07-31
JP2013506773A (ja) 201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766B (zh) 薄壁冷成型轻质结构型材元件及用于制造此型材元件的方法
CN102319825B (zh) 用于制造蜂窝板的系统和方法
CN100439627C (zh) 轨型材及轨型材的制造方法
CA2615429A1 (en) Safety reinforced light transmitting panel assembly
CN101883711B (zh) 被切口并被刚性化的构造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48322A (zh) 型材元件和用于制造型材元件的方法
JP2008517187A5 (zh)
CN103534160A (zh) 轨道车辆毛坯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3528999A (ja) 高強度壁およびカバーアセンブリ用建設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20050229523A1 (en) Steel stud with openings and edge formatio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uch a steel stud
US10233015B2 (en) Container, container kit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of container kit
CN112173004B (zh) 一种组合式槽型舱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U5405699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a van body, and van body thus produced
JPH08226197A (ja) 定尺横葺き外装材及び定尺外装材の製造装置
JP7343326B2 (ja) 嵌合式建材パネルおよびその嵌合式建材パネルの接続方法
CN109595963A (zh) 扁管及换热器
TWI451991B (zh) 軌道車輛的車廂
EP1375312A2 (en) Improved cover for isothermal panel
WO2005108706A1 (ja) 柵状パネル
CZ304334B6 (cs) Plošný element a způsob výroby tohoto plošného elementu
JPS6016174Y2 (ja) 彎曲状建築用板
JP2012219518A (ja) 二重折板屋根構造
ITBZ20000047A1 (it) Sistema di collegamento fra elementi metallici e calcestruzzo perrealizzare strutture composte, in particolare per la formazione di
JPH11124963A (ja) 折板屋根
JP2006334634A (ja) 梁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梁材の製造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