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319B - 工程机械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319B
CN102648319B CN201080052323.5A CN201080052323A CN102648319B CN 102648319 B CN102648319 B CN 102648319B CN 201080052323 A CN201080052323 A CN 201080052323A CN 102648319 B CN102648319 B CN 102648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r
base plate
mentioned
plate part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3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8319A (zh
Inventor
木村庄吾
石井元
田中友幸
多边田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ier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8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8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7Drivers' cabs for tractors or off-the-road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 E02F3/325Backhoes of the miniature typ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movable, tiltable or pivoting, e.g. movable seats, dampening arrangements of cab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底板部件(9)由后侧的驾驶席底座(10)和位于驾驶席底座(10)的前侧的放脚处(12)构成,驾驶室箱体(22)由前面面板(22H)、后面面板(22J)、左前侧面面板(22K)、左后侧面面板(22L)、右侧面面板(22M)、及顶面面板(22N)构成。在底板部件(9)的右侧位置,比放脚处(12)更向上立起地设置右加固面板(13)。在与该右加固面板(13)对应的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设置用于避开右加固面板(13)的切口部(25)。因此,底板部件(9)的右侧位置能够利用右加固面板(13)提高强度,因此能够防止使底板部件(9)上倾时的扭曲、歪斜等变形。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具备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的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工程机械的液压挖掘机包括适于在狭窄的作业现场进行作业的被称为小型挖掘机的小型液压挖掘机,该小型液压挖掘机为了即使在狭窄的场所也能够旋转,较小地形成上部旋转体。 
在此,小型液压挖掘机大致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可旋转地安装在该下部行驶体上且在成为支撑结构体的旋转框架上设有驾驶室的上部旋转体;以及可进行俯仰动作地设置在该上部旋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 
另外,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包括:在后侧具有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席且前侧为驾驶员放脚的场所的底板部件;以及安装在该底板部件上且在内部划分司机室的驾驶室箱体。另外,驾驶室箱体由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及顶面形成,在左侧面设有用于驾驶员出入司机室的乘降口。 
另一方面,小型液压挖掘机由于设备类的设置空间被限制,因此利用底板部件的下侧的空间设置设备类。因此,在小型液压挖掘机中,驾驶室为可相对于旋转框架以底板部件的前侧位置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倾倒(可上倾、下倾)地支撑的结构,以便能够检查、装配配置在底板部件的下侧的设备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0911号公报)。 
另外,在被底板部件和驾驶室箱体包围的司机室内除了驾驶席、操作杆、开关类等之外,还设有例如用于进行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的电装品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551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的液压挖掘机将底板部件可倾倒地安装在旋转框架上,但根据作业内容,在取下驾驶室箱体的状态下,有时使底板部件上倾。在该场合,单体的底板部件以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板体为主,因此有时在上倾时产生扭 曲、歪斜等变形。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底板部件上,必须设置多处加固用的结构物(管、角钢等),以便能够防止上倾时的变形,由于部件件数增多,存在重量上升或制造成本增大之类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的液压挖掘机中,在设置电装品等的场合,由于司机室内的空间狭窄,因此存在必须设置在妨碍其他设备类的维修作业的位置、或牺牲容纳空间的位置之类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程机械,能够以较少的部件件数提高利用底板部件单体的强度,省略加固用的结构物,实现底板部件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1)本发明的工程机械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上且在成为支撑结构体的旋转框架上设有驾驶室的上部旋转体,以及可进行俯仰动作地设置在该上部旋转体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上述驾驶室包括:在后侧具有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席且前侧为驾驶员的放脚处的底板部件,以及安装在该底板部件上且为了在内部划分司机室而由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及顶面形成且在左侧面具有乘降口的驾驶室箱体;上述驾驶室能够相对于上述旋转框架以前侧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倾倒地被支撑。 
并且,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的结构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在上述底板部件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位置,为了加固该右侧位置而比上述放脚处更向上方立起地设置右加固面板,在位于上述驾驶室箱体的右侧面的右侧面面板上,在与上述右加固面板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避开该右侧面面板的切口部。 
若为该结构,则底板部件通过设置右加固面板并由沿多个方向延伸的板体立体地形成,能够加固其右侧位置。由此,即使在卸下驾驶室箱体的状态下使底板部件上倾,也能够抑制此时的扭曲、歪斜等变形。 
其结果,利用右加固面板加固了的底板部件能够减少加固用的结构物的安装部位,因此能够减少构成底板部件的部件件数,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驾驶室箱体内的电装品利用配线与设在底板部件上的电装品、电气设备连接。因此,在从底板部件取下驾驶室箱体的场合,会对配线也必须取下的维修作业带来障碍。 
然而,在本发明中,因为右加固面板设在底板部件的右侧位置,因此在为了进行维修作业等而从底板部件取下驾驶室箱体时,能够在将右加固面板留在底板部件上的状态下只取下驾驶室箱体。其结果,能够利用右加固面板安装设在现有驾驶室箱体侧的电装品等,也可在狭窄的司机室内配设电装品等。并且,在维修作业时,能够不考虑配线地简单地取下驾驶室箱体,能够提高作业性。 
(2)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在将驾驶室箱体安装在上述底板部件上时,上述驾驶室箱体的右侧面面板的切口部和上述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呈同一平面而配置。 
若为该结构,则能够以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和驾驶室箱体的右侧面面板不重合的方式作为同一平面进行配设。由此,能够抑制右侧面侧变厚而扩宽司机室,另外,能够使外观上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3)在该场合,根据本发明,构成为,上述驾驶室箱体的右侧面面板设在右前支柱和右后支柱之间,上述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在上述右前支柱和右后支柱之间。 
根据该结构,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能够在驾驶室箱体的右前支柱和右后支柱之间沿底板部件的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而设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底板部件的强度。 
(4)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在位于上述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的上边缘侧的密封件安装部上设置用于防止雨水的浸入的密封部件,在上述驾驶室箱体的右侧面面板上,在上述切口的位置设置上述密封部件抵接的密封件抵接部。 
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底板部件安装驾驶室箱体时,能够使设在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的密封件安装部上的密封部件与设在驾驶室箱体的切口部上的密封件抵接部弹性地密合。由此,能够消除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和驾驶室箱体的切口部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雨水、尘埃等的浸入,能够使司机室内的作业环境变得良好。 
(5)根据本发明,在上述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上,将电装品位于成为上述司机室内的内侧面而安装。 
根据该结构,电装品能够设在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上,因此能够将以前安装电装品的场所确保为其他物品的设置空间、容纳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小型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从左后上侧观察省略了作业装置的液压挖掘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从右后上侧观察省略了作业装置的液压挖掘机局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从右后下侧观察由底板部件和驾驶室箱体构成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从左前上侧观察在底板部件上组装了驾驶席、操作杆、空调通道、电装品容纳壳体等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从左前上侧观察在底板部件上组装驾驶席、操作杆、电装品容纳壳体等并取下空调通道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底板部件上组装驾驶席、操作杆、操作杆·踏板、电装品容纳壳体等并取下空调通道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8是从右后下侧观察底板部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从图1的左侧观察底板部件的右加固面板和驾驶室箱体的切口部的配置关系的局部剖切的左侧视图。 
图10是从右后下侧观察单体的驾驶室箱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取下驾驶室箱体而只使底板部件上倾的状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作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以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为例,根据图1至图11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3中,符号1是作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工程机械的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是适合于在狭窄的作业现场进行作业的被称为小型挖掘机的小型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大致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可旋转地安装在该下部行驶体2的上部旋转体3;以及设在该上部旋转体3的前、后方向的前侧,且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的作业装置4。 
上部旋转体3包括成为支撑结构体的旋转框架5、设在该旋转框架5上的后述的发动机7、驾驶室8等。在旋转框架5的前侧可摆动且可俯仰运动地安装有作业装置4。 
符号6是设在旋转框架5的后部的配重,该配重6用于取得与作业装置4的重量平衡。该配重6以从后侧覆盖后述的发动机7的方式弯曲为圆弧状而形 成。另外,配重6构成用于将后述的底板部件9的底板固定部11安装在旋转框架5侧的支撑结构物。 
符号7是位于配重6的前部并且安装在旋转框架5的后侧的发动机(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该发动机7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放状态。另外,发动机7用于旋转驱动液压泵。 
符号8表示设在旋转框架5上的驾驶室。该驾驶室8划分驾驶员搭乘的后述的司机室2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箱状体。另外,如图11所示,驾驶室8为可相对于旋转框架5以前侧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倾倒地(可上倾、下倾)被支撑的结构。在此,驾驶室8包括后述的底板部件9、右加固面板13、驾驶席15、电装品容纳壳体21、驾驶室箱体22、切口部25等。 
符号9是构成驾驶室8的底部的底板部件,该底板部件9用于搭乘驾驶员。该底板部件9将其前侧位置可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地支撑在旋转框架5的前侧位置,将后侧位置可安装、拆卸地设置在配重6上。另外,如图6至图8所示,底板部件9包括:位于后侧且安装有后述的驾驶席15的驾驶席底座10;从该驾驶席底座10的后部向后延伸的底板固定部11;位于上述驾驶席底座10的前侧且供驾驶员放脚的放脚处12;以及后述的右加固面板13。 
在此,如图6、图7所示,驾驶席底座10具有:从放脚处12的后部立起的立起壁10A;从该立起壁10A的上端向后侧延伸的座位安装板10B;以及从该座位安装板10B的后部向上侧延伸的背面板10C。在上述座位安装板10B上安装有后述的驾驶席15。 
另外,底板固定部11从驾驶席底座10的背面板10C的上部向后延伸而设置。该底板固定部11在使底板部件9(驾驶室8)下倾的状态下,通过防振部件(未图示)螺栓固定在成为旋转框架5侧的支撑结构物的配重6的上部。 
另一方面,放脚处12用于坐在驾驶席15上的驾驶员放脚,呈大致平坦的长方形状,前侧部分为杆·踏板安装部12A。在此,放脚处12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一层或多层,例如在上、下方向两层结构、即双重底板结构中,能够在下层的底板上容纳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均未图示)。另外,放脚处12以其前侧位置例如可倾倒(可上倾、下倾)且在防振状态下安装在旋转框架5的前部。 
符号13表示为了加固底板部件9的右侧位置而作为该底板部件9的一部 分设置的右加固面板。该右加固面板13比放脚处12更向上方立起地设置在成为与设在后述的驾驶室箱体22的左后侧面面板22L上的乘降口24左、右方向相反侧的底板部件9的右侧端部上。另外,右加固面板1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之间。由此,右加固面板13与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一起覆盖后述的驾驶席15的右侧。此时,如图7等所示,右加固面板13覆盖比驾驶席15的高度方向的中间部低的位置。 
在该场合,右加固面板13从位于后侧的底板固定部11向位于前侧的放脚处12的前部延伸,其上边缘侧为朝向前侧向下侧倾斜的倾斜密封安装部13A。该倾斜密封件安装部13A包括:位于后侧且在与底板固定部1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端缘13A1;位于驾驶席底座10的前、后方向的中途的从该水平端缘13A1的前部朝向前侧并向下侧倾斜的倾斜端缘13A2;以及在放脚处12的前部位置从该倾斜端缘13A2的前部向下延伸的大致垂直的垂直端缘13A3。 
在右加固面板13的后侧下部形成有与驾驶席底座10的台阶形状一致的大致L字状的切口凹部13B。该切口凹部13B为用于避开例如配设在驾驶席底座10的下侧的发动机7或该发动机7所附带的热交换器等的切口。 
另一方面,右加固面板13使用焊接等固定方法一体地固定在组装为台阶状的驾驶席底座10、底板固定部11、放脚处12的右端部位。这样,右加固面板13通过竖立设置在驾驶席底座10、底板固定部11、放脚处12的右端部位,能够将底板部件9的整体结构做成近似于箱体结构的立体的结构。由此,因为能够提高驾驶席底座10、放脚处12等右侧位置的强度,因此如图11所示,即使在利用单体使底板部件9上倾的场合,也能够抑制这些驾驶席底座10、放脚处12等的变形(扭曲、歪斜等)。 
符号14是设置在加固面板13的上边缘侧的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14由例如被称为挡风条的弹性密封体形成。另外,密封部件14安装在位于右加固面板13的上边缘侧的倾斜密封件安装部13A上。并且,如图9所示,密封部件14通过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与设在后述的驾驶室箱体22的切口部25上的密封件抵接部25D紧密地抵接,能够防止雨水、尘埃等浸入司机室23内。 
符号15是设在驾驶席底座10的坐席安装板10B上的驾驶席,该驾驶席15供驾驶员就座。该驾驶席15在后述的司机室23(驾驶室8内)的靠后侧配设在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另外,在驾驶席15的左、右两侧设有作业用的操作杆16,在成为前侧的放脚处12的杆·踏板安装部12A上设有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7。 
符号18是设在构成底板部件9的放脚处12的右侧的空调通道(在图5中图示)。该空调通道18与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吹出口(均未图示)连接,将来自该室内机的调和空气导向司机室23的前侧。 
符号19是覆盖空调通道18等而设置的通道罩,该通道罩19具有多个吹出口19A,吹出口19A配置在放脚处12和右加固面板13的角落,并吹出通过上述空调通道18供给的调和空气。在该通道罩19的前侧位置朝向驾驶员安装有监视装置20。 
符号21是设在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的室内侧的电装品容纳壳体。该电装品容纳壳体21在其内部容纳有用于进行监视装置20或各种电源开关、音响、显示器等(均未图示)的设备类的控制的电装品。电装品容纳壳体21内的各电装品通过配线21A与对应的设备类连接。 
在此,电装品容纳壳体21利用右加固面板13的司机室23侧的空间,例如利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该右加固面板13的内侧面上。在该场合,右加固面板13作为底板部件9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因此即使在将后述的驾驶室箱体22从底板部件9上卸下的场合,也不需要切断位于底板部件9侧的电装品容纳壳体21的配线21A。 
接着,符号22是设在底板部件9上的驾驶室箱体,该驾驶室箱体22在底板部件9上划分后述的司机室23。该驾驶室箱体22以包围底板部件9的驾驶席底座10、放脚处12,且与右加固面板13为相同平面的方式安装在底板部件9上。 
在此,如图10所示,驾驶室箱体22由左前支柱22A、右前支柱22B、左右支柱22C、右后支柱22D、左中心支柱22E、左顶部支柱22F、右顶部支柱22G等构成骨架。另一方面,左后支柱22C和右后支柱22D竖立设置在配重6的上侧,为各前支柱22A、22B等的一半左右的长度尺寸。另外,左后支柱 22C配置在不阻碍就座于驾驶席15上的驾驶员的后方视线的范围、例如驾驶席15的后方位置。 
左前支柱22A和右前支柱22B之间为成为驾驶室箱体22的前面的前面面板22H,左后支柱22C和右后支柱22D之间为成为驾驶室箱体22的后面的后面面板22J。另外,如图2所示,左前支柱22A和左中心支柱22E之间为左前侧面面板22K,左中心支柱22E和左后支柱22C之间为呈圆弧状的左后侧面面板22L。这些左前侧面面板22K和左后侧面面板22L构成驾驶室箱体22的左侧面。另一方面,如图4、图9所示,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之间为成为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的右侧面面板22M。左顶部支柱22F和右顶部支柱22G之间为成为从前面面板22H连续的驾驶室箱体22的顶面的顶面面板22N。这样,各支柱22A~22G配设在相邻的各面板22H~22N之间。另外,在位于左前支柱22A和左中心支柱22E之间的框状的左前侧面面板22K上设有用于开关后述的乘降口24的门22P。 
另外,在左前支柱22A和右前支柱22B的下侧位置分别设有前侧托架22Q,在左后支柱22C的下部和右后支柱22D的下部之间沿左、右方向设有后侧托架22R。 
因此,驾驶室箱体22通过将各前侧托架22Q安装在底板部件9的放脚处12的前侧位置,将后侧托架22R安装在底板固定部件11上,能够在底板部件9上划分成为驾驶员的居住空间的司机室23。 
符号24是设在左前支柱22A和左中心支柱22E之间的乘降口。该乘降口24在打开门22P时敞开,成为用于进出底板部件9上的司机室23的通道。 
符号25是设在与乘降口24左、右方向的相反侧、即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的切口部。该切口部25在将驾驶室箱体22安装在底板部件9上时,避开该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由此,切口部25能够以不与右加固面板13重合的方式作为大致同一平面而配设。 
在此,切口部25以与右加固面板13对应的方式从右后支柱22D朝向右前支柱22B并向下侧倾斜而形成。在该场合,切口部25包括:位于与右加固面板13的水平端缘13A1相对的后侧且大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边缘部25A;以与右加固面板13的倾斜端缘13A2相对的方式从上述水平边缘部25A 的前端朝向前侧并向下侧倾斜地延伸的倾斜边缘部25B;以及以与右加固面板13的垂直端缘13A3相对的方式从上述倾斜边缘部25B的前端向下大致垂直地延伸的垂直边缘部25C。 
另外,如图9、图10所示,在切口部25上设有用于安装在右加固面板13上的密封部件14抵接的密封件抵接部25D。该密封件抵接部25D沿水平边缘部25A、倾斜边缘部25B、垂直边缘部25C形成,与右加固面板13的倾斜密封件安装部13A相面对。另外,密封件抵接部25D以从外部看不见切口部25和右加固面板13的连接缝的方式设置在比该切口部25稍向上侧偏离的位置。 
另外,符号26是位于驾驶室8的周围而设置在旋转框架5上的外部装饰罩(参照图3、图9、图11等)。该外部装饰罩26覆盖安装在旋转框架5上的发动机7、热交换器、工作油箱、燃料箱(均未图示)等设备。 
另外,符号27表示在上倾方向上对底板部件9加力的气弹簧(参照图11)。在此,作为在上倾方向上对底板部件9加力的机构,除了上述的气弹簧27外,例如可以为使用螺栓机构、液压缸、螺旋弹簧等加力机构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接着,对在底板部件9上安装驾驶席15、电装品容纳壳体21、驾驶室箱体22等的场合的动作(作业)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成为基体的底板部件9,将驾驶席15安装在驾驶席底座10的座位安装板10B上,位于该驾驶席15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地配设作业用的操作杆16。另外,在位于放脚处12的前侧的杆·踏板安装部12A上安装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7等。 
另外,将容纳有用于进行电气设备类的控制的电装品的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司机室23内。此时,因为电装品容纳壳体21利用配线21A与设在底板部件9上的电气设备连接,因此无法将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有时从底板部件9取下的驾驶室箱体22上。 
因此,将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竖立设置在底板部件9的右侧而设置的右加固面板13上。在该场合,右加固面板13作为底板部件9的一部分而一体地设置,因此能够将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该右加固面板13上。 
接着,将各种设备类安装在底板部件9上,并以覆盖驾驶席15等的方式 将驾驶室箱体22安装在底板部件9上。因此,将驾驶室箱体22的前侧托架22Q安装在底板部件9的放脚处12的前侧,将后侧托架22R安装在底板固定部11上。此时,因为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设置切口部25,因此能够利用切口部25避开进入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间的右加固面板13,并且能够将右加固面板13和切口部25配置在相同平面上。这样,安装有驾驶室箱体22等的底板部件9能够与配重6、发动机7等一起安装在旋转框架5上。 
接着,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挖掘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驾驶员在搭乘在司机室23内且就坐在驾驶席15上的状态下操作行驶用的操作杆·踏板17,由此能够使下部行驶体2前进或后退。另一方面,通过操作作业用的操作杆16,能够使作业装置4进行俯仰动作而进行土砂的挖掘作业等。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比放脚处12更向上方立起地将右加固面板13设置在底板部件9的右侧位置,在与该右加固面板13对应的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设置用于避开右加固面板13的切口部25。 
因此,底板部件9通过设置右加固面板13,能够利用在多个方向上延伸的板体立体地形成,能够加固其右侧位置。由此,如图11所示,即使在卸下驾驶室箱体22的状态下使底板部件9上倾,也能够抑制此时底板部件9产生扭曲、歪斜等变形。 
其结果,利用右加固面板13加固的底板部件9能够减少加固用的结构物的安装部位,做成右加固面板13这一个部位,因此能够减少构成底板部件9的部件件数,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并且,右加固面板13从驾驶室箱体22的右前支柱22B到右后支柱22D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设置,因此能够在底板部件9的大致全长上设置右加固面板13。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底板部件9的强度。 
另外,因为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设置用于避开右加固面板13的切口部25,因此能够以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和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不重合的方式作为大致同一平面进行配设。由此,抑制右侧面侧变厚而能够扩大司机室23,另外,能够使外观上的美观性变得良好。 
另一方面,通过在底板部件9的右侧位置立起地设置右加固面板13,该右加固面板13即使在为了进行维修作业等而从底板部件9取下驾驶室箱体22的场合,也能够为留在底板部件9侧的状态。由此,右加固面板13能够作为底板部件9侧的安装空间而使用,因此能够将利用配线21A与设在底板部件9上的电气设备类连接的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右加固面板13上。 
其结果,即使如小型的液压挖掘机1的驾驶室8那样狭窄的司机室23,也能够通过利用右加固面板13将电装品容纳壳体21安装在右侧的侧面部分上。由此,能够不妨碍其他设备类的维修作业,不会牺牲容纳空间且有效地配设电装品容纳壳体21。另外,安装电装品容纳壳体21的右加固面板13是底板部件9的一部分,因此在维修作业时,能够不必介意配线21A地简单地取下驾驶室箱体22,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 
另外,在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上,位于与驾驶室箱体22的切口部25相对的倾斜密封件安装部13A而设置密封部件14,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的切口部25上设置上述密封部件14抵接的密封件抵接部25D。因此,在相对于底板部件9安装驾驶室箱体22时,能够使密封部件14与驾驶室箱体22的密封件抵接部25D弹性地密合。由此,能够消除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和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之间的间隙,能够防止雨水、尘埃等浸入,从而能够使司机室23内的作业环境变得良好。 
另外,因为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朝向前侧并向下侧倾斜地设置,因此能够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设置多个窗口或大的窗口,能够在左、右方向上拓宽驾驶员的前方视线。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构成为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在驾驶室箱体22的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设置的场合。但是,本发明未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将右加固面板13设置在底板部件9的驾驶席底座10的立起壁10A和驾驶室箱体22的右前支柱22B之间。在该场合,右加固面板13的长度尺寸短。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示例了构成为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朝向前侧并向下侧倾斜地设置的场合。但是,本发明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以使右加固面板13的上端部大致水平地形成,除此之外,也能够做成圆弧状等其他形状。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中,示例了通过利用左前侧面面板22K和左后侧面面板22L构成驾驶室箱体22的左侧面,将驾驶室箱体22形成为在俯视中整体为五边形的场合。但是,本发明未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使左侧面形成为一个直线状平面,使驾驶室箱体形成为在俯视中为四边形。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工程机械,以具备履带式下部行驶体2的驾驶室样式的液压挖掘机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未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具备轮式下部行驶体的液压挖掘机等。 
符号说明 
1—液压挖掘机(工程机械),2—下部行驶体,3—上部旋转体,4—作业装置,5—旋转框架,7—发动机,8—驾驶室,9—底板部件,10—驾驶席底座,11—底板固定部,12—放脚处,13—右加固面板,13A—倾斜密封件安装部,14—密封部件,15—驾驶席,21—电装品容纳壳体(电装品),22—驾驶室箱体,22A—左前支柱,22B—右前支柱,22C—左后支柱,22D—右后支柱,22E—左中心支柱,22F—左顶部支柱,22G—右顶部支柱,22H—前面面板(前面),22J—后面面板(后面),22K—左前侧面面板(左侧面),22L—左后侧面面板(左侧面),22M—右侧面面板(右侧面),22N—顶面面板(顶面),22P—门,23—司机室,24—乘降口,25—切口部,25A—水平边缘部,25B—倾斜边缘部,25C—垂直边缘部,25D—密封件抵接部。 

Claims (5)

1.一种工程机械,其包括:可自行的下部行驶体(2);可旋转地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2)上且在成为支撑结构体的旋转框架(5)上设有驾驶室(8)的上部旋转体(3);以及可进行俯仰动作地设置在该上部旋转体(3)的前、后方向的前侧的作业装置(4),
上述驾驶室(8)包括:在后侧具有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席(15)且前侧成为驾驶员的放脚处(12)的底板部件(9);以及驾驶室箱体(22),该驾驶室箱体(22)安装在该底板部件(9)上且为了在内部划分司机室(23)而由前面(22H)、后面(22J)、左侧面(22K、22L)、右侧面(22M)及顶面(22N)形成,并且在左侧面(22K)具有乘降口(24),
上述驾驶室(8)能够相对于上述旋转框架(5)以前侧为支点在上、下方向上倾倒地被支撑,
上述工程机械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板部件(9)的左、右方向的右侧位置,为了加固该右侧位置而比上述放脚处(12)更向上方立起地设置右加固面板(13),
在位于上述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的右侧面面板(22M)上,在与上述右加固面板(13)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避开该右侧面面板(22M)的切口部(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将驾驶室箱体(22)安装在上述底板部件(9)上时,上述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的切口部(25)和上述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呈同一平面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上述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设在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之间,上述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沿前、后方向延伸而设在上述右前支柱(22B)和右后支柱(22D)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上述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的上边缘侧的密封件安装部(13A)上设置用于防止雨水的浸入的密封部件(14),在上述驾驶室箱体(22)的右侧面面板(22M)上,在上述切口部(25)的位置设置上述密封部件(14)所抵接的密封件抵接部(25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底板部件(9)的右加固面板(13)上,将电装品(21)位于成为上述司机室(23)内的内侧面而安装。
CN201080052323.5A 2009-11-20 2010-09-21 工程机械 Active CN102648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4886 2009-11-20
JP2009264886 2009-11-20
PCT/JP2010/066303 WO2011061993A1 (ja) 2009-11-20 2010-09-21 建設機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319A CN102648319A (zh) 2012-08-22
CN102648319B true CN102648319B (zh) 2014-10-15

Family

ID=4405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323.5A Active CN102648319B (zh) 2009-11-20 2010-09-21 工程机械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32122B2 (zh)
EP (1) EP2503066B1 (zh)
JP (1) JP4976594B2 (zh)
KR (1) KR101745530B1 (zh)
CN (1) CN102648319B (zh)
WO (1) WO2011061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61993A1 (ja) * 2009-11-20 2011-05-2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5706110B2 (ja) * 2010-07-29 2015-04-22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フレーム構造
US8967309B2 (en) * 2010-11-29 2015-03-03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nstruction machine
WO2013021725A1 (ja) * 2011-08-09 2013-02-14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5918072B2 (ja) * 2012-08-06 2016-05-18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6104705B2 (ja) * 2013-05-21 2017-03-29 株式会社日立建機ティエラ 後方小旋回型の油圧ショベル
JP5850021B2 (ja) * 2013-10-30 2016-02-0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配索構造
JP6260298B2 (ja) * 2014-01-24 2018-01-17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6023913B2 (ja) * 2015-09-30 2016-11-0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ショベル
CN105346646B (zh) * 2015-12-10 2017-12-29 重庆华世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乘坐式转运车
JP6952731B2 (ja) * 2019-03-01 2021-10-20 ヤンマーパワー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GB2591277B (en) * 2020-01-24 2024-04-10 Bamford Excavators Ltd A superstructure
US20220018093A1 (en) * 2020-07-16 2022-01-20 Deere & Company Tractor cab operator platfor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172A (zh) * 2006-08-28 2008-03-05 卡特彼勒(徐州)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驾驶室结构和带有此结构的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0017B2 (ja) 1989-09-08 1998-04-15 株式会社東芝 不揮発性半導体記憶装置
JPH0738051Y2 (ja) * 1990-01-23 1995-08-30 新キャ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操縦室構造
JP4501111B2 (ja) * 2002-10-18 2010-07-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ペル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誘導体
JP4033102B2 (ja) * 2003-09-30 2008-01-16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US7216734B2 (en) 2003-09-25 2007-05-15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5231562A (ja) * 2004-02-20 2005-09-02 Sumitomo (S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パネル構造
JP4347730B2 (ja) 2004-03-15 2009-10-21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JP2005350911A (ja) * 2004-06-09 2005-12-22 Komatsu Ltd 作業車両
WO2007010808A1 (ja) * 2005-07-19 2007-01-25 Komatsu Ltd.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KR101081836B1 (ko) * 2005-07-19 2011-11-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마쓰 세이사쿠쇼 건설 기계의 캡 구조
JP4704858B2 (ja) * 2005-08-26 2011-06-2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US7503419B2 (en) * 2005-09-26 2009-03-17 Kubota Corporation Backhoe
JP2008013033A (ja) * 2006-07-05 2008-01-2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JP4486655B2 (ja) * 2007-02-19 2010-06-23 キャタピラ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構造
EP2180100B1 (en) * 2007-08-13 2012-10-24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906132B2 (ja) * 2009-04-22 2012-03-28 キャタピラ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キャブ
WO2011061993A1 (ja) * 2009-11-20 2011-05-26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5172A (zh) * 2006-08-28 2008-03-05 卡特彼勒(徐州)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的驾驶室结构和带有此结构的车辆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05700A 2005.04.21
JP特开2005-231562A 2005.09.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61993A1 (ja) 2013-04-04
CN102648319A (zh) 2012-08-22
US8632122B2 (en) 2014-01-21
KR20120093137A (ko) 2012-08-22
US20120134768A1 (en) 2012-05-31
WO2011061993A1 (ja) 2011-05-26
EP2503066B1 (en) 2014-08-20
KR101745530B1 (ko) 2017-06-09
EP2503066A4 (en) 2013-08-07
JP4976594B2 (ja) 2012-07-18
EP2503066A1 (en)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319B (zh) 工程机械
US7887124B2 (en)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814235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JP4695017B2 (ja) 建設機械
CN101550711B (zh) 作业机的上部构造
JP2007205100A (ja) 建設機械の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建設機械
JP5691944B2 (ja) 上部旋回体の機器支持構造
JP5582167B2 (ja) 建設機械
KR101837220B1 (ko) 건설 기계의 선회 프레임
CN105339245A (zh)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67012B (zh) 工程机械
JP2001173017A (ja) 建設機械
US20130257099A1 (en) Cab
JPWO2014133002A1 (ja) 建設機械
JP5753118B2 (ja) 作業車
JP3908547B2 (ja) 建設機械
JP4199173B2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EP3530816B1 (en) Hydraulic shovel
KR101688499B1 (ko) 건설기계
JP4287804B2 (ja) 作業機械用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JP5158013B2 (ja) 建設機械
JP4510146B2 (ja) 建設機械の製造方法
JP4029707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
JP6884732B2 (ja) 遠隔操作式小型油圧ショベル
JP4295003B2 (ja) 運転室保護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8

Address after: Shiga

Patentee after: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ierra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