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9245A -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9245A
CN105339245A CN201580000846.8A CN201580000846A CN105339245A CN 105339245 A CN105339245 A CN 105339245A CN 201580000846 A CN201580000846 A CN 201580000846A CN 105339245 A CN105339245 A CN 105339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operator
framework
crossbeam
mai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08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9245B (zh
Inventor
和田健志
渡边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39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9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2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7Drivers' cabs for tractors or off-the-road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Abstract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6)具备标准框架(21)与强化横梁(22)。标准框架具有主框架(23)与顶板(44)。主框架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顶板设于主框架的顶面。顶板安装于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强化横梁安装于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强化横梁配置于顶板的上方,并具有向上方变凸的形状。

Description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压挖掘机等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中,存在具备用来在翻倒时保护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的翻倒时保护构造(ROPS,Roll-overProtectiveStructure)的驾驶室。作为ROPS的具体的构造,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的驾驶室中,在顶面的横梁的、横梁的中央部的左右设有缺口。在该驾驶室中,在翻倒时,横梁的变形被缺口引导,从而横梁呈V字型弯曲。由此,翻倒时的驾驶室的变形不会波及到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6/008985
发明内容
安装有驾驶室的作业车辆的重量越大,在翻倒时向驾驶室的负载越大。因此,对驾驶室要求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因此,需要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制造不同种类的驾驶室。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制造工序变得繁琐、生产性降低这样的问题。
特别是,作业车辆具备工作装置,且在工作装置中安装有铲斗、破碎机、松土器等的各种附件。因此,即使作业车辆的车辆主体相同,作业车辆的重量也会与安装的工作装置的种类相应地不同。但是,若根据工作装置的种类而制造不同种类的驾驶室,则生产性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具备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并且生产性的良好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具备标准框架与强化横梁。标准框架具有主框架与顶板。主框架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顶板设于主框架的顶面。顶板安装于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强化横梁安装于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强化横梁配置于顶板的上方。强化横梁具有向上方变凸的形状。
在本方式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中,通过将强化横梁安装于标准框架的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能够使标准框架的强度提高。由此,能够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来调整驾驶室的强度。另外,强化横梁配置于标准框架的顶板的上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强化横梁后安装于标准框架。因此,能够一边使标准框架共用化,一边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来安装强化横梁。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的驾驶室,从而能够使生产性提高。
主框架也可以包含安装于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的主横梁。主横梁也可以配置于顶板的下方。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主横梁使标准横梁的强度提高。另外,在仅靠标准横梁所具备的主横梁而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强化横梁来加强。
主横梁也可以具有弯曲引导部。弯曲引导部在向主横梁施加负载时对主横梁的弯曲方向进行引导。在该情况下,通过用弯曲引导部引导主横梁的弯曲方向,能够防止翻倒时的驾驶室的变形波及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
在俯视驾驶室时,强化横梁也可以不与主横梁重叠。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强化横梁干扰主横梁的弯曲。
强化横梁也可以配置于比主横梁靠后方的位置。在该情况下,能够避免强化横梁干扰主横梁的弯曲。
强化横梁也可以具有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强化横梁因翻倒而变形时,强化横梁朝向上方而弯曲。由此,能够吸收驾驶室所承受的变形的能量的一部分。另外,能够防止强化横梁的弯曲波及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
强化横梁的底面也可以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在该情况下,在强化横梁因翻倒而变形时,强化横梁朝向上方而弯曲。由此,能够吸收驾驶室所承受的变形的能量的一部分。另外,能够防止强化横梁的弯曲波及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
强化横梁也可以是板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强化横梁的制造较为容易。另外,能够将因追加强化横梁而导致的驾驶室的外观的变化抑制为较小。
强化横梁也可以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强化横梁轻型化。因此,能够抑制因强化横梁的追加而导致的驾驶室的重量的增大。
强化横梁也可以具有左侧部、右侧部、以及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侧部与右侧部之间的中央部。强化横梁的前后的尺寸也可以从左侧部以及右侧部朝向中央部而变小。在该情况下,强化横梁以中央部为顶点易于弯曲。由此,能够吸收驾驶室所承受的变形的能量的一部分。
强化横梁也可以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左开口与右开口。左开口可以位于左侧部与中央部之间。右开口可以位于右侧部与中央部之间。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强化横梁轻型。因此,能够抑制因强化横梁的追加而导致的驾驶室的重量的增大。
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也可以包含具有螺栓孔的安装部。强化横梁也可以通过螺栓而安装于安装部。在该情况下,强化横梁的安装较为容易。
主框架可以包含安装于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的主横梁。主横梁也可以具有第1弯曲引导部,该第1弯曲引导部对从左右方向向驾驶室施加负载时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进行引导。强化横梁也可以具有第2弯曲引导部,该第2弯曲引导部对从左右方向向驾驶室施加负载时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进行引导。强化横梁也可以配置于在俯视时不与主横梁重叠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通过用第1弯曲引导部引导主横梁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能够防止翻倒时的驾驶室的变形波及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另外,在俯视驾驶室时,强化横梁不与主横梁重叠,从而能够防止强化横梁干扰主横梁的弯曲。而且,通过用第2弯曲引导部引导强化横梁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能够防止强化横梁干扰主横梁的弯曲。
第2弯曲引导部的弯曲方向也可以是上方。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强化横梁的弯曲波及驾驶室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
第2弯曲引导部的弯曲部位也可以是强化横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强化横梁以中央部为顶点易于弯曲。由此,能够吸收驾驶室所承受的变形的能量的一部分。
第2弯曲引导部也可以是在强化横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底面向前后方向延伸、并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缺口将强化横梁的弯曲部位引导到中央部,并将弯曲方向向上方引导。另外,第2弯曲引导部的形成较为容易。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制造方法具备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在标准框架上安装强化横梁的工序。标准框架具有主框架与顶板。主框架包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顶板设于主框架的顶面。顶板安装于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在安装强化横梁的工序中,强化横梁配置于顶板的上方,并安装于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
在本方式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制造方法中,通过将强化横梁安装于标准框架的左上框架与右上框架,能够使标准框架的强度提高。由此,能够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来调整驾驶室的强度。另外,强化横梁配置于标准框架的顶板的上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强化横梁后安装于标准框架。因此,能够一边使标准框架共用化,一边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来安装强化横梁。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的驾驶室,从而能够使生产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并且生产性良好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驾驶室的立体图。
图3是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4是第3上主横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驾驶室的变形的方式的图。
图6是强化横梁的俯视图。
图7是强化横梁的主视图。
图8是驾驶室的上部的主视图。
图9是第1左安装部与第1左突起部与左上框架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驾驶室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1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1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业车辆1是液压挖掘机。作业车辆1具备车辆主体2与工作装置3。
车辆主体2具有行驶体4与旋转体5。行驶体4具有履带4a、4b。通过驱动履带4a、4b,从而作业车辆1行驶。
旋转体5载置在行驶体4上。旋转体5被设为能够相对于行驶体4旋转。另外,在旋转体5设有驾驶室6。之后叙述驾驶室6。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的意思是落座于驾驶室6的操作人员所观察时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
旋转体5具有发动机室7与配重8。发动机室7收纳未图示的发动机以及液压泵等的设备。发动机室7配置于驾驶室6的后方。配重8配置于发动机室7的后方。
工作装置3安装于旋转体5。工作装置3配置于驾驶室6的侧方。工作装置3具有大臂11、小臂12、以及工作装置附件13。另外,工作装置3具有大臂缸14、小臂缸15、以及附件缸16。
大臂11的基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旋转体5。大臂11的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小臂12的基端部。小臂12的前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工作装置附件13。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装置附件13是铲斗。但是,工作装置附件13并不局限于铲斗,也可以由其他工作装置附件取代。
大臂缸14、小臂缸15、以及附件缸16是液压缸,并通过工作油来驱动。工作油从未图示的液压泵排出。大臂缸14使大臂11动作。小臂缸15使小臂12动作。附件缸16使工作装置附件13动作。通过驱动上述缸14-16而驱动工作装置3。
接下来,详细说明驾驶室6。图2是驾驶室6的立体图。图3是驾驶室6的俯视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驾驶室6具有标准框架21与强化横梁22。
标准框架21具有主框架23和多个板部件41-44。主框架23具有左框架部24、右框架部25、多个主横梁26-28、以及底部框架29。左框架部24与右框架部25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
左框架部24包含左前柱31、左后柱32、左中间柱33、以及左上框架34。左前柱31、左后柱32、以及左中间柱33立设在底部框架29上。左前柱31沿上下方向延伸。左后柱3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配置于比左前柱31靠后方。左中间柱33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左前柱31与左后柱32之间。左上框架34沿前后方向延伸。左上框架34从左前柱31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左上框架34连接于左前柱31的上部与左后柱32的上部。左中间柱33的上部连接于左前柱31。
右框架部25包含右前柱35、右后柱36、以及右上框架37。右前柱35与右后柱36立设在底部框架29上。右前柱35沿上下方向延伸。右后柱36沿上下方向延伸,并配置于比右前柱35靠后方。右上框架37沿前后方向延伸。右上框架37从右前柱35的上部向后方延伸。右上框架37连接于右前柱35的上部与右后柱36的上部。
此外,左前柱31与左上框架34一体地形成。右前柱35与右上框架37一体地形成。但是,左前柱31与左上框架34也可以相互独立,并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同样,右前柱35与右上框架37也可以相互独立,并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
多个主横梁26-28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将左框架部24与右框架部25连接。多个主横梁26-28例如焊接于左框架部24与右框架部25。多个主横梁26-28包含第1上主横梁26、第2上主横梁27、以及第3上主横梁28。
第1上主横梁26、第2上主横梁27、以及第3上主横梁28配置于主框架23的顶面。第1上主横梁26、第2上主横梁27、以及第3上主横梁28沿前后方向相互离开地配置。第2上主横梁27配置于比第1上主横梁26靠后方。
第3上主横梁28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1上主横梁26与第2上主横梁27之间。第3上主横梁28连接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例如,第3上主横梁28焊接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第3上主横梁28配置在配置于驾驶室6内的驾驶座的正上方。
多个板部件41-44安装于主框架23。多个板部件41-44包含左侧面板41、右侧面板42、背面板43、以及顶板44。左侧面板41设于主框架23的左侧面。左侧面板41横跨左中间柱33与左后柱32而安装。在左中间柱33与左前柱31之间配置有为了让操作人员出入驾驶室6而开闭的门45(参照图1)。
右侧面板42设于主框架23的右侧面。右侧面板42安装于右前柱35与右后柱36。背面板43设于主框架23的背面。背面板43横跨左后柱32与右后柱36而安装。
顶板44设于主框架23的顶面。顶板44横跨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而安装。顶板44横跨第1上主横梁26与第2上主横梁27而安装。第3上主横梁28配置于顶板44的下方。即,第3上主横梁28在俯视时与顶板44重叠。
顶板44具有开口440。在该开口440安装有天窗。开口440位于第3上主横梁28的前方。开口440在俯视时位于第1上主横梁26与第3上主横梁28之间。开口440在俯视时不与第3上主横梁28重叠。
图4是第3上主横梁28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第3上主横梁28由向上下方向弯曲的板状的部件形成。第3上主横梁28的后部朝向下方弯曲。第3上主横梁28具有第1横板部46、第2横板部47、以及纵板部48。第1横板部46与第2横板部47沿前后方向延伸。第1横板部46具有朝向后方凹陷的凹部460。凹部460具有沿着上述顶板44的开口440的形状。第1横板部46的前部朝向下方弯曲。
第2横板部47位于比第1横板部46靠后方的位置。第2横板部47位于比第1横板部46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第2横板部47与第1横板部46之间设有台阶部。纵板部48从第2横板部47的后端向下方延伸。
在第3上主横梁28的后部的下端设有多个弯曲引导部(第1弯曲引导部)481、482。即,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设于纵板部48的下端。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对向第3上主横梁28施加负载时的第3上主横梁28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进行引导。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是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形状的缺口。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分别具有圆弧状的形状。
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具有弯曲引导部481与弯曲引导部482。弯曲引导部481与弯曲引导部482沿左右方向相互离开地配置。弯曲引导部481与弯曲引导部482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第3上主横梁28的中央部的左右。弯曲引导部481、482离开第3上主横梁28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的中央。
若作业车辆1翻倒,则如图5所示,驾驶室6的左侧面的上部被施加较大的、向右方向的横向负载P。若第3上主横梁28在该驾驶室左右方向的横向负载P的作用下被压缩,则第3上主横梁28以弯曲引导部481与弯曲引导部482为起点弯曲。此时,第3上主横梁28在弯曲引导部481中朝向下方弯曲,在弯曲引导部482中朝向上方弯曲。由此,可避免变形的第3上主横梁28干扰假定操作人员就座时所占据的空间S1。多个弯曲引导部481、482以引导第3上主横梁28的变形的方式设置,变形的第3上主横梁28以不会干扰假定操作人员就座时所占据的空间S1的方式设置。
接下来,对强化横梁22进行说明。强化横梁22独立于标准框架21,并安装于标准框架21。强化横梁22独立于顶板44。详细地说,强化横梁22安装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如图2以及图3所示,强化横梁22配置于顶板44的上方。强化横梁22在俯视时重叠于顶板44。强化横梁22在俯视时重叠于左上框架34和右上框架37。
强化横梁22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第2上主横梁27与第3上主横梁28之间。即,强化横梁22配置于比第3上主横梁28靠后方的位置,在俯视驾驶室6时,强化横梁22不与第3上主横梁28重叠。强化横梁22配置于比第2上主横梁27靠前方的位置,在俯视驾驶室6时,强化横梁22不与第2上主横梁27重叠。
图6是强化横梁22的俯视图。图7是强化横梁22的主视图。图8是驾驶室6的上部的主视图。强化横梁22是较薄的板状部件。强化横梁22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
如图6所示,强化横梁22具有左侧部51、右侧部52、以及中央部53。中央部53在左右方向上位于左侧部51与右侧部52之间。强化横梁22的前后的尺寸从左侧部51朝向中央部53而变小。强化横梁22的前后的尺寸从右侧部52朝向中央部53而变小。当从左右方向对驾驶室6的上部施加横向负载P时,弯曲部位因上述的形状而被引导到强化横梁22的左右方向(长度方向)的中央部53。
详细地说,强化横梁22包含左前倾斜部54与右前倾斜部55。左前倾斜部54将左侧部51的前部与中央部53的前部连接。左前倾斜部54朝向中央部53向后方倾斜。右前倾斜部55将右侧部52的前部与中央部53的前部连接。右前倾斜部55朝向中央部53向后方倾斜。
强化横梁22包含左后倾斜部56与右后倾斜部57。左后倾斜部56将左侧部51的后部与中央部53的后部连接。左后倾斜部56朝向中央部53向前方倾斜。右后倾斜部57将右侧部52的后部与中央部53的后部连接。右后倾斜部57朝向中央部53向前方倾斜。
左侧部51具有左前角部511与左后角部512。左前角部511与左后角部512形成为曲线状。右侧部52具有右前角部521与右后角部522。右前角部521与右后角部522形成为曲线状。
中央部53具有前缘531与后缘532。中央部53的前缘531形成为曲线状。中央部53的前缘531具有向后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中央部53的后缘532形成为曲线状。中央部53的后缘532具有向前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
强化横梁22具有左开口58与右开口59。左开口58位于左侧部51与中央部53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左开口58位于左前倾斜部54与左后倾斜部56之间。右开口59位于右侧部52与中央部53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右开口59位于右前倾斜部55与右后倾斜部57之间。左开口58与右开口59分别具有大致三角形状。但是,左开口58与右开口59的角部形成为曲线状。
如图7所示,强化横梁22具有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强化横梁22具有以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为顶点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强化横梁22的底面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61。缺口61沿前后方向延伸。如图8所示,缺口61被设为,当如上述那样驾驶室6的上部被施加较大的横向负载P时,强化横梁22朝向上方变凸地变形。此外,图8中的22’表示变形后的强化横梁22。
当驾驶室6的上部被施加来自左右方向的横向负载P时,在上述中央部53的形状、以及缺口61的作用下,强化横梁22的弯曲部位被引导到中央部53,弯曲方向被向上方引导。引导强化横梁22的弯曲部位以及弯曲方向的部位是第2弯曲引导部。因此,中央部53以及缺口61相当于第2弯曲引导部。
如图3所示,标准框架21具有用于安装强化横梁22的多个安装部62-65。多个安装部62-65设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详细地说,多个安装部62-65具有第1左安装部62、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安装部64、以及第2右安装部65。
第1左安装部62与第2左安装部63设于左上框架34。第1左安装部62与第2左安装部63沿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第2左安装部63配置于比第1左安装部62靠后方的位置。第1右安装部64与第2右安装部65设于右上框架37。第1右安装部64与第2右安装部65沿前后方向排列地配置。第2右安装部65配置于比第1右安装部64靠后方的位置。
强化横梁22具有多个突起部66-69。多个突起部66-69与标准框架21的多个安装部62-65对应地配置。详细地说,多个突起部66-69具有第1左突起部66、第2左突起部67、第1右突起部68、以及第2右突起部69。
如图6所示,第1左突起部66设于左前角部511。第1左突起部66安装于第1左安装部62。第2左突起部67设于左后角部512。第2左突起部67安装于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突起部68设于右前角部521。第1右突起部68安装于第1右安装部64。第2右突起部69设于右后角部522。第2右突起部69安装于第2右安装部65。
图9是第1左安装部62、第1左突起部66以及左上框架34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第1左安装部62安装于左上框架34。第1左安装部62插入到设于左上框架34的上表面的开口340,第1左安装部62的下部配置于左上框架34的内部。第1左安装部62的上部配置在左上框架34的上表面上。第1左安装部62具有螺栓孔620。螺栓孔62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在第1左安装部62的上表面上开口。
第1左突起部66从左侧部51向上下突出。第1左突起部66具有贯通孔660。贯通孔660使第1左突起部66沿上下方向贯通。第1左突起部66的贯通孔660配置于与第1左安装部62的螺栓孔620对应的位置。通过将螺栓71穿过第1左突起部66的贯通孔660和第1左安装部62的螺栓孔620,从而将第1左突起部66安装于第1左安装部62。
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安装部64以及第2右安装部65的构造分别与第1左安装部62相同。第2左突起部67、第1右突起部68以及第2右突起部69的构造分别与第1左突起部66相同。
如图3所示,第2左突起部67通过螺栓72安装于第2左安装部63。第1右突起部68通过螺栓73安装于第1右安装部64。第2右突起部69通过螺栓74安装于第2右安装部65。这样,强化横梁22通过螺栓71-74固定于第1~第4安装部62-65。
通过如下的方式制造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6。
首先,制造标准框架21。在标准框架21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对管状部件进行弯曲加工、将多个管状部件相互固定,从而形成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另外,通过在左上框架34以及右上框架37固定多个主横梁26-28,从而形成主框架23。然后,通过在主框架23固定多个板部件41-44而形成标准框架21。这些框架、横梁、以及板部件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但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其他固定方式来固定。
接下来,在标准框架21上安装强化横梁22。这里,强化横梁22配置于顶板44的上方,并安装于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也可以准备强度不同的多种强化横梁22,根据驾驶室6所安装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选择强化横梁22。另外,也可以根据驾驶室6所安装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选择有无强化横梁22。将表示作业车辆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表示在图10中。判定安装有驾驶室6的作业车辆1的重量W是否超过第1重量W1(S1)。第1重量W1是不具备强化横梁而是具备标准框架21的驾驶室能够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的重量。如果重量W为第1重量W1以下,则不将强化横梁安装于驾驶室6(S2)。
在重量W比第1重量W1大的情况下,判定重量W是否超过第2重量W2(S3)。第2重量W2比第1重量W1大。第2重量W2是在标准框架21安装有强化横梁A的驾驶室能够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的重量。如果重量W为第2重量W2以下,则将强化横梁A安装于驾驶室6(S4)。在重量W比第1重量W2大的情况下,将强化横梁B安装于驾驶室6(S5)。强化横梁B具有比强化横梁A高的强度。例如,在标准框架21安装有强化横梁B的驾驶室能够在作业车辆1所能采用的最大重量下充分发挥翻倒时保护功能。
也可以在将标准框架21安装于车辆主体2之后进行强化横梁22向标准框架21的安装。另外,也可以在与标准框架21的制造场所不同的场所进行强化横梁22向标准框架21的安装。例如,也可以在将安装有标准框架21的作业车辆1从作业车辆1的制造场所发货之后,根据安装于作业车辆1的工作装置附件来安装强化横梁22。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作业车辆1的驾驶室6具有以下的特征。
通过将强化横梁22安装于标准框架21的左上框架34与右上框架37,能够使标准框架21的强度提高。由此,能够根据作业车辆1的重量来调整驾驶室6的强度。另外,强化横梁22配置于标准框架21的顶板44的上方。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强化横梁22后安装于标准框架21。因此,能够一边使标准框架21共用化,一边根据作业车辆1的重量来安装强化横梁22。由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具备与作业车辆1的重量相应的强度的驾驶室6,从而能够使生产性提高。
在第3上主横梁28设有弯曲引导部481、482。因此,通过利用弯曲引导部481、482引导第3上主横梁28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能够防止翻倒时的驾驶室6的变形波及驾驶室6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S1。另外,在俯视驾驶室6时,强化横梁22不与第3上主横梁28重叠。因此,在第3上主横梁28变形时,能够防止强化横梁22干扰第3上主横梁28的弯曲。
利用上述那种强化横梁22的形状,使强化横梁22易于朝向上方变凸地弯曲。因此,在强化横梁22因翻倒而变形时,强化横梁22朝向上方弯曲。由此,能够吸收驾驶室6所承受的变形的能量的一部分。另外,能够防止强化横梁22的弯曲波及驾驶室6内的操作人员所占据的空间S1。
强化横梁22是板状的部件。因此,强化横梁22的制造较为容易。另外,能够减小因追加强化横梁22而导致的驾驶室6的外观变化。
强化横梁22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左开口58与右开口59。由此,能够使强化横梁22变轻。因此,能够抑制因强化横梁22的追加而导致的驾驶室6的重量的增大。
强化横梁22通过螺栓71-74而安装于标准框架21的安装部62-65。因此,强化横梁22的安装较为容易。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作业车辆并不局限于液压挖掘机,也可以是推土机、轮式装载机等其他种类的车辆。
标准框架21的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强化横梁22的形状或配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将强化横梁22配置为与第3上主横梁28重叠。强化横梁22也可以是俯视时呈长方形的形状。还可以省略强化横梁22的开口。
向标准框架21安装强化横梁22的部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种螺栓71-74,也可以进行变更。例如,强化横梁22也可以焊接于标准框架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强化横梁22具有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但是,强化横梁22也可以是呈曲线状顺畅地弯曲的形状。第1弯曲引导部以及第2弯曲引导部并不限定于缺口。例如,第1弯曲引导部以及第2弯曲引导部也可以是为了引导弯曲部位以及弯曲方向而使强度比其他部分的强度低的部分,或者也可以是使变形时的应力易于集中的部分。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与作业车辆的重量相应的强度、并且生产性较高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
附图标记说明
34左上框架
37右上框架
23主框架
44顶板
21标准框架
22强化横梁
6驾驶室
28主横梁
481、482第1弯曲引导部
61缺口(第2弯曲引导部)
51左侧部
52右侧部
53中央部
58左开口
59右开口
62-65安装部

Claims (17)

1.一种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该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具备:
标准框架,其具有主框架和顶板,该主框架包含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该顶板安装于所述左上框架以及所述右上框架,并设于所述主框架的顶面;以及
强化横梁,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上方,安装于所述左上框架与所述右上框架,并具有向上方变凸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还包含安装于所述左上框架与所述右上框架的主横梁,
所述主横梁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横梁具有弯曲引导部,该弯曲引导部对向所述主横梁施加有负载时的所述主横梁的弯曲方向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所述驾驶室时,所述强化横梁不与所述主横梁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配置于比所述主横梁靠后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具有向上方变凸地弯曲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的底面具有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是板状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具有左侧部、右侧部、以及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左侧部与所述右侧部之间的中央部,
所述强化横梁的前后的尺寸从所述左侧部以及所述右侧部朝向所述中央部而变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化横梁具有:
左开口,其位于所述左侧部与所述中央部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以及
右开口,其位于所述右侧部与所述中央部之间,并沿上下方向贯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上框架与所述右上框架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具有螺栓孔,
所述强化横梁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框架还包含安装于所述左上框架与所述右上框架的主横梁,
所述主横梁具有第1弯曲引导部,该第1弯曲引导部对从左右方向向所述驾驶室施加负载时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进行引导,
所述强化横梁具有第2弯曲引导部,该第2弯曲引导部对从左右方向向所述驾驶室施加负载时的弯曲部位与弯曲方向进行引导,且该强化横梁配置于在俯视时不与所述主横梁重叠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引导部的所述弯曲方向为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引导部的所述弯曲部位是所述强化横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弯曲引导部是在所述强化横梁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底面向前后方向延伸、并朝向上方凹陷的缺口。
17.一种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标准框架具有主框架和顶板,该主框架包含相互沿左右方向离开地配置、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上框架以及右上框架,该顶板安装于所述左上框架以及所述右上框架,并设于所述主框架的顶面,所述作业车辆的驾驶室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根据作业车辆的重量在所述顶板的上方配置强化横梁,并在所述左上框架以及所述右上框架上安装所述强化横梁的工序。
CN201580000846.8A 2015-07-01 2015-07-01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2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9050 WO2015174552A1 (ja) 2015-07-01 2015-07-01 作業車両のキャ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245A true CN105339245A (zh) 2016-02-17
CN105339245B CN105339245B (zh) 2017-06-23

Family

ID=5448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084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39245B (zh) 2015-07-01 2015-07-01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63920B2 (zh)
JP (1) JP5996122B2 (zh)
KR (1) KR101717059B1 (zh)
CN (1) CN105339245B (zh)
DE (1) DE112015000096B4 (zh)
WO (1) WO2015174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5212B2 (en) 2016-09-09 2019-09-17 Komatsu Ltd. Bulldozer
DE102018101531A1 (de) * 2018-01-24 2019-07-25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Fahrerkabine für ein Flurförderzeug
EP3517413B1 (en) * 2018-01-25 2020-07-08 Kubota Corporation Cabin-protection structure and tractor
JP7195105B2 (ja) * 2018-10-09 2022-12-23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キャブ及び作業機械
WO2021149567A1 (ja) 2020-01-21 2021-07-29 Dic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8377A (en) * 1969-01-13 1971-05-11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ilt over roll proteon frame with power tilting means
JP2004238122A (ja) * 2003-02-04 2004-08-2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KR100435712B1 (ko) * 1997-11-15 2004-09-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루프레일구조
CN1980827A (zh) * 2004-07-16 2007-06-1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JP2009137370A (ja) * 2007-12-05 2009-06-25 Press Kogyo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ビン
CN101561835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吉林大学 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及动态设计方法
CN202000392U (zh) * 2011-03-17 2011-10-05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车身结构
CN102720238A (zh) * 2012-06-07 2012-10-1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用驾驶室及驾驶室框架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302743A (ja) * 1995-05-02 1996-11-19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ヘッドガ−ド
JP3747733B2 (ja) * 2000-03-28 2006-02-22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JP2001279731A (ja) * 2000-03-28 2001-10-10 Ishikawajima Constr Materials Co Ltd 取水用セグメント
JP2007069776A (ja) * 2005-09-07 2007-03-22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キャブ用補強部材、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US7306280B1 (en) * 2006-06-29 2007-12-11 Crown Equipment Corporation Overhead guard for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JP2010043412A (ja) * 2008-08-09 2010-02-25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補強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8377A (en) * 1969-01-13 1971-05-11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ilt over roll proteon frame with power tilting means
KR100435712B1 (ko) * 1997-11-15 2004-09-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루프레일구조
JP2004238122A (ja) * 2003-02-04 2004-08-26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980827A (zh) * 2004-07-16 2007-06-13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JP2009137370A (ja) * 2007-12-05 2009-06-25 Press Kogyo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ビン
CN101561835A (zh) * 2009-05-27 2009-10-21 吉林大学 具有新型翻车保护结构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及动态设计方法
CN202000392U (zh) * 2011-03-17 2011-10-05 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车身结构
CN102720238A (zh) * 2012-06-07 2012-10-10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用驾驶室及驾驶室框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63920B2 (en) 2017-05-30
DE112015000096T5 (de) 2016-04-07
KR101717059B1 (ko) 2017-03-16
US20170002543A1 (en) 2017-01-05
DE112015000096B4 (de) 2017-12-14
JP5996122B2 (ja) 2016-09-21
CN105339245B (zh) 2017-06-23
WO2015174552A1 (ja) 2015-11-19
JPWO2015174552A1 (ja) 2017-04-20
KR20170004815A (ko)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7124B2 (en)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CN105339245A (zh)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JP4655815B2 (ja)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
JP4411303B2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キャブ支持上部フレーム構造
JP2004042739A (ja) 作業車両における運転室
CN102414373B (zh) 建设机械的驾驶室用的加强部件
KR20080015144A (ko) 건설 기계의 캡 구조
CN103031870A (zh) 工程机械的油箱
US7959219B2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pipe and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EP2631372B1 (en) Construction machine cab having a roll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CN103189574B (zh) 工程机械的回转框架
JP2007069799A (ja) 建設車両
JP5558080B2 (ja)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CN106005031B (zh) 车身后部结构
EP1754835A1 (en) Canop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 working vehicle
JP2001173017A (ja) 建設機械
JP2007063839A (ja) 建設機械用保護構造物及び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203049663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WO2014133002A1 (ja) 建設機械
US11866908B2 (en) Working machine
US20220220700A1 (en) Work vehicle
US8132853B2 (en) Cab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4327658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203049664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JP2007083786A (ja) キャブおよび作業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