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1870A - 工程机械的油箱 - Google Patents

工程机械的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1870A
CN103031870A CN2012103786977A CN201210378697A CN103031870A CN 103031870 A CN103031870 A CN 103031870A CN 2012103786977 A CN2012103786977 A CN 2012103786977A CN 201210378697 A CN201210378697 A CN 201210378697A CN 103031870 A CN103031870 A CN 103031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ction
strengthening part
phase
plate
fue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86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1870B (zh
Inventor
川本健二
二野宫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8Superstructures; Supports for superstructures
    • E02F9/0858Arrangement of component parts installed on superstruc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 components, fenders, air-conditioning units
    • E02F9/0883Tanks, e.g. oil tank, urea tank, fuel tan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73Tank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032Manufacturing of fuel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60K2015/03375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to improve security

Abstract

一种工程机械的油箱,包括油箱主体、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油箱主体具有第一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一相向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的第二壁部以及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壁部相向的第二相向壁部。第一加强部件设置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包括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第一壁部及第一相向壁部的两端部。第二加强部件设置于第二壁部与第二相向壁部之间,与第一加强部件在空间上交叉,并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第二壁部及第二相向壁部的两端部。由此,油箱能以廉价的结构实现有效的加强,且组装性优异。

Description

工程机械的油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工程机械的油箱。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70165号记载的,由多个金属板形成为箱状的燃料箱已为人所周知。所述各金属板被适当地弯折并相互组合焊接。
在此种燃料箱中,有时为提高其强度而附加有加强部件。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89128号中记载有:在具有左右侧壁板的燃料箱中,在该各侧壁板的内侧面焊接金属制的槽形材作为加强部件,以此来提高所述两侧壁板的刚性。
然而,在该油箱中,必须将作为加强部件的槽形材沿其整个长度方向焊接在侧壁板上,该焊接会导致因焊接热引起的残留应力的增加及焊接应变的增加。另外,可能产生以下问题,例如:因附着在油箱内侧面上的焊接渣引起油箱内的清洁度降低,焊接作业耗时长,油箱的组装工时增加,因残留在侧壁板上的焊接痕凸现在表侧面上造成燃料箱的外观设计变差,以及加强效果相比于所使用的加强部件的重量为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于工程机械的油箱,该油箱能以廉价的结构实现有效的加强,且其组装性优异。本发明所提供的油箱包括油箱主体、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所述油箱主体具有第一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该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一相向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的第二壁部以及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该第二壁部相向的第二相向壁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包括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该第一壁部及该第一相向壁部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在空间上交叉(spatially crossing),并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两端部,所述“在空间上交叉”是指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下从俯视看彼此交叉。
由此,本发明中设置于工程机械的油箱能以廉价的结构实现有效的加强,且其组装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侧观察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箱的工程机械的一例即液压挖掘机所见的侧视图。
图2是从上侧观察所述液压挖掘机所见的俯视图。
图3是从所述液压挖掘机的前方斜右侧观察所述燃料箱所见的立体图。
图4是所述燃料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1的图,其中(a)是表示相当于图6的剖视图,(b)是表示相当于图5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2的图,其中(a)是表示相当于图6的剖视图,(b)是表示相当于图5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变形例3的图,其中(a)是表示相当于图6的剖视图,(b)是表示相当于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及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箱的燃料箱Tf及搭载该燃料箱Tf的工程机械的一例即液压挖掘机100。
所述液压挖掘机100包括: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1;上部回转体2,其能够回转地支撑在下部行走体1上;以及作业机3,其能够起伏地安装在上部回转体2的前端部,进行挖掘作业等。此外,以下说明中,“前侧”、“后侧”、“左侧”及“右侧”分别表示在液压挖掘机100的作业机3朝向正面的状态(图1及图2的状态)下从驾驶席观察的前侧、后侧、左侧及右侧。
所述上部回转体2包括:上框架7;驾驶室5,其设置在所述上框架7的左前部;配重4,其设置在上框架7的后端部;机械室6,其位于配重4的前侧,收容发动机及驱动发动机的液压泵等;以及工作油箱Th,其在机械室6的前方左侧配置于驾驶室5与机械室6之间,工作油箱Th贮存经所述液压泵加压而向致动器供应的工作油。所述燃料箱Tf贮存向所述发动机供应的燃料,在所述液压挖掘机100中设置在所述机械室6的前方右侧。
所述燃料箱(以下,简称作“油箱”)Tf如图3及图4所示,包括:油箱主体10,其形成为前后方向较长的纵长的中空箱状;第一加强组件50,其主要加强油箱Tf的左右方向的强度;以及第二加强组件60,其主要加强油箱Tf的前后方向的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主体10通过组合多张金属板(例如钢板)而构成。具体而言,油箱主体10通过组合焊接以下金属板而构成,即:由平板构成的第一板9;由被弯曲加工的板构成的第二板11,其具有槽状剖面;以及由整体弯折成L字状的板构成的第3板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主体10被形成为长方体状,并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上侧壁部13a及下侧壁部13b;在前后方向(本发明的第二方向)上相向的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以及在左右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上相向的右侧壁部15b及左侧壁部15a。其中,右侧壁部15b相当于第一壁部,左侧壁部15a相当于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一相向壁部,前侧壁部14a相当于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的第二壁部,后侧壁部14b相当于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壁部相向的第二相向壁部。
在所述上侧壁部13a上形成有供油孔16,并且在其周围竖立设置有圆筒状的供油管17。在油箱主体10的下侧壁部13b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对油箱主体10的内部进行清洗的清洗孔18,在其周围形成有用于安装盖的较厚的环状凸缘部19。另外,在油箱主体10的下侧壁部13b的下表面,焊接接合沿前后方向排列的一对底座部件20。
在所述油箱主体10的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上,分别形成有图4所示的多个固定用孔21a、21b,用于将所述第二加强组件60固定于油箱主体10。固定用孔21a在前侧壁部14a上分别设置于上下排列的两个位置,固定用孔21b在后侧壁部14b上分别设置于上下排列的两个位置。上侧的固定用孔21a、21b设置在相同高度位置,下侧的固定用孔21a、21b设置在相同高度位置。
同样地,在油箱主体10的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上,分别形成有图4所示的多个固定用孔22a、22b,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强组件50固定于油箱主体10。该固定用孔22a在左侧壁部15a上分别设置于上下排列的两个位置,固定用孔22b在右侧壁部15b上分别设置于上下排列的两个位置。上侧的固定用孔22a、22b设置在相同高度位置,下侧的固定用孔22a、22b设置在相同高度位置。
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的高度与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的高度相等,但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的宽度大于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的宽度。因此,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的内侧面的面积大于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的内侧面的面积,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因油箱主体10内的燃料压力而承受的负荷大于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所承受的负荷。
接下来说明各加强组件50、60的详细内容。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加强组件50设置于右侧壁部15b及左侧壁部15a之间,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用板52以及接合于该第一安装用板52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一对)棒状的第一加强部件51,各第一加强部件51分别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5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向彼此相同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第一加强部件51为具有圆形剖面的圆棒。这些第一加强部件51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相互平行地配设。第一安装用板52呈凸缘状地连结上下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各一端部,即该第一安装用板52以分别从这些一端部的整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该一端部。在第一安装用板5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52a,所述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以嵌合于所述贯通孔52a的状态焊接接合于该第一安装用板52。这样,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通过第一安装用板52相连结。
所述各第一加强部件51能够分别从油箱Tf的外侧插通形成在所述右侧壁部15b上的一对右固定用孔22b。在该插通状态下,与所述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相连的第一安装用板52通过焊接接合于右侧壁部15b的外侧面,并且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另一端部接合于与右侧壁部15b相向的左侧壁部15a,由此,第一加强组件50以让所述第一加强部件51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于油箱主体10。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另一端部通过第一相向板54接合于左侧壁部15a。第一相向板54与第一安装用板52同样地由上下方向较长的金属板构成,该第一相向板54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52平行且在左右方向上相向,并且与左侧壁部15a的两个左固定用孔22a相重合。在第一相向板54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左侧壁部15a的各左固定用孔22a对应的一对贯通孔54a。各贯通孔54a形成在与各左固定用孔22a为同轴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各第一加强部件51具有在贯通所述左侧壁部15a的左固定用孔22a及所述第一相向板54的贯通孔54a时该第一加强部件51的另一端部超过第一相向板54的外侧面而向油箱Tf的外侧略微突出的长度,该另一端部的外周面通过焊接接合于所述第一相向板54的贯通孔54a的周围部。即,第一加强部件51的另一端部能通过所述第一相向板54焊接接合于左侧壁部15a。所述第一相向板54可以由具有与形成第一安装用板52的金属板相同形状的金属板构成。这样,可以提高第一相向板54及第一安装用板52双方的批量生产效率而降低成本。
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二加强组件60与第一加强组件50同样地,设置于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之间,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用板62以及接合于该第二安装用板62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上下一对)第二加强部件61,各第二加强部件61分别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62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向彼此相同的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为具有圆形剖面的圆棒。这些第二加强部件61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而相互平行地配设。第二安装用板62呈凸缘状地连结上下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即该第二安装用板62以分别从这些一端部的整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该一端部。在第二安装用板6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62a,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以嵌合于所述贯通孔62a的状态焊接接合于该第二安装用板62。这样,两个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通过第二安装用板62相连结。
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能够分别从油箱Tf的外侧插通形成在所述前侧壁部14a(参照图4)上的各前固定用孔21a。在该插通状态下,与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相连的第二安装用板62通过焊接接合于前侧壁部14a的外侧面,并且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另一端部接合于与前侧壁部14a相向的后侧壁部14b,由此,第二加强组件60以让所述第二加强部件61沿所述第二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固定于油箱主体10。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61同样地通过第二相向板64接合于后侧壁部14b。第二相向板64与第二安装用板62同样地由上下方向较长的金属板构成,该第二相向板64被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62平行且在前后方向上相向,并且与后侧壁部14b的两个固定用孔21b相重合。在第二相向板64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与后侧壁部14b的各固定用孔21b对应的一对贯通孔64a。各贯通孔64a形成在与各固定用孔21b为同轴的位置上。如图6所示,各第二加强部件61具有在贯通所述后侧壁部14b的后固定用孔21b及第二相向板64的贯通孔64a时该第二加强部件61的另一端部超过第二相向板64的外侧面而向油箱Tf的外侧略微突出的长度,该另一端部的外周面通过焊接接合于第二相向板64的贯通孔64a的周围部。即,第二加强部件61的另一端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相向板64焊接接合于后侧壁部14b。该第二相向板64可以由具有与形成第二安装用板62的金属板相同的形状的金属板构成。这样,能提高相向板64及安装用板62双方的批量生产效率而降低成本。
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穿过所述一对第一加强部件51之间,并以与各第一加强部件51在空间上交叉的方式贯通油箱主体10,所述“在空间上交叉”是指所述各第二加强部件61与所述一对第一加强部件51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下从俯视看彼此交叉。其交叉角从上侧观察为大致90°。当设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轴间距离为d2,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轴间距离为d1时,存在d1>d2(参照图5及图6)的关系。
接下来说明所述油箱Tf的制造方法。油箱Tf例如能通过如下方法制造,该方法包括:组装箱状的油箱主体10的主工序;独立于主工序,且预先组装加强组件50、60的子组装工序;以及将加强组件50、60装配于油箱主体10的装配工序。
在所述主工序中,通过焊接使呈L字状的第3板12与平坦的第一板9相接合,并且使其与预先经弯曲加工的第二板11通过焊接相接合。由此,形成长方体状的油箱主体10。
所述子组装工序包括组装第一加强组件50的第一组装工序及组装第二加强组件60的第二组装工序。在第一组装工序中,首先,将各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分别嵌入例如在作业台上水平设置的第一安装用板52的两端部的贯通孔52a并暂时固定。然后,将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通过焊接接合于第一安装用板52,由此使各第一加强部件51与第一安装用板52牢固地连结而形成第一加强组件50。同样地,在第二组装工序中,将各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分别嵌入第二安装用板62的两端部的贯通孔62a并暂时固定,并将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通过焊接接合于第二安装用板62,由此使各第二加强部件61与第二安装用板62牢固地连结而形成第二加强组件60。对完成的第一加强组件50及第二加强组件60整体加以清洗以去除附着在其焊接部位上的焊接渣。
所述装配工序是在通过主工序组装的油箱主体10上装配通过子组装工序组装的各加强组件50、60的工序,针对第一加强组件50及第二加强组件60分别包括暂时安装工序及固定工序。
在第一加强组件50的暂时安装工序中,首先在油箱主体10的左侧壁部15a上焊接第一相向板54,然后,将各第一加强部件51从油箱主体10的右侧插通右侧壁部15b的各右固定用孔22b,进行该插通,直至与该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一端部相连的第一安装用板52抵接于右侧壁部15b的外侧面为止。由此,加强组件50向油箱主体10的暂时安装结束。在第一加强组件50的固定工序中,将暂时安装的第一加强组件50通过焊接固定于油箱主体10。具体而言,将第一加强组件50的第一安装用板52焊接于右侧壁部15b的外侧面,并且将第一加强部件51的另一端部焊接在第一相向板54的贯通孔54a的整个周围部。
同样地,在第二加强组件60的暂时安装工序中,首先在油箱主体10的后侧壁部14b上焊接第二相向板64,然后,将各第二加强部件61从油箱主体10的前侧插通前侧壁部14a的各前固定用孔21a,进行该插通,直至与该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相连的第二安装用板62抵接于前侧壁部14a的外侧面为止。由此,第二加强组件60向油箱主体10的暂时安装结束。在第二加强组件60的固定工序中,将暂时安装的第二加强组件60通过焊接固定于油箱主体10。具体而言,将第二加强组件60的第二安装用板62焊接于前侧壁部14a的外侧面,并且将第二加强部件61的另一端部焊接在第二相向板64的贯通孔64a的整个周围部。
在这样制造的油箱Tf中,第一加强部件51设置在左侧壁部15a与右侧壁部15b之间,该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相向板54及第一安装用板52而焊接接合于该各壁部15a、15b。另外,第二加强部件61设置在前侧壁部14a与后侧壁部14b之间,该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二安装用板62及第二相向板64而焊接接合于该各壁部14a、14b。此种加强结构即便例如因挖掘机100行走时的晃动等导致有较大的燃料压力作用于油箱主体10的前后左右各壁部14a、14b、15a、15b的内侧面,也能使该壁部14a、14b、15a、15b通过第一加强部件51及第二加强部件61相互作用以抑制相互的变形,由此,能抑制油箱主体10的变形而发挥较高的加强效果。此外,通过使第一加强部件51与第二加强部件61以大致90°的角度沿前后左右在空间上交叉,能够实现在前后左右的所有方向上提高所述加强效果而不偏向一个方向。由此,油箱Tf的强度与以往相比得到显著提高。因而,既能尽可能减少所使用的加强部件51、61的量,又能有效发挥油箱Tf的加强效果,其结果为,能够将油箱Tf的加强成本抑制得较低。
另外,所述各加强部件51、61无需如以往的油箱中所设的梁状的加强部件(槽形材)般沿其整个长度方向而焊接于油箱内侧面,因此该加强部件51、61的焊接所需的时间缩短。这样,能减少传递至构成油箱主体10的各壁部13a、13b、14a、14b、15a、15b的焊接热,从而能够降低在该壁部产生的焊接应力及残留应变。另外,无须向油箱主体10的内侧面焊接加强部件51、61,因此不用担心因该焊接产生的焊接渣附着在油箱主体10的内侧面上而导致油箱主体10内的清洁度降低,或者残留在油箱主体10内侧面上的焊接痕凸现在外侧面上而对油箱主体10的外观设计造成影响。
另外,分别呈凸缘状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51及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一端部而构成第一加强组件50及第二加强组件60的安装用板52、62,通过在该加强部件51、61分别插通固定用孔21a、21b、22a、22b时抵接于油箱主体10的外壁面,从而作为该各加强部件51、61的轴向(插通方向)的定位机构发挥功能,由此,能够缩短各加强部件51、61的定位作业所需的时间,进而能够缩短各加强部件51、61向油箱主体10的装配时间。另外,能够对各加强组件50、60整体进行清洗,该清洗例如能防止因各加强部件51、61与安装用板52、62的焊接产生的焊接渣进入油箱主体10内。由此,能提高油箱主体10内的清洁度。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组件50的各第一加强部件51之间的间隔d1大于第二加强组件60的各第二加强部件61之间的间隔d2,因此能使因油箱主体10内的燃料压力而承受的负荷特别大的左右壁部15a、15b间的加强程度大于前后壁部14a、14b间的加强程度。即,能够实现与实际上可能作用于油箱主体10的负荷相应的适当的加强。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中,安装用板52、62及相向板54、64也可通过重叠焊接在油箱主体10的外侧面上而作为加强部件发挥功能,从而能够弥补因固定用孔21a、21b、22a、22b的形成导致的各壁部13a、13b、14a、14b、15a、15b的强度降低。
此外,本发明可包括以下变形例。
图7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油箱Tf1。该油箱Tf1与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油箱Tf相比,第一加强部件51的形状不同。在以下说明的变形例中,对与图5及图6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附上相同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说明。
所述变形例1中,具体而言,第一加强部件51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以从右侧向左侧朝斜上方缓缓倾斜的方式而弯曲。形成在右侧壁部15b上的右固定用孔22b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以使得即便是如此般弯曲的第一加强部件51也能插通。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51的弯曲使得第一加强部件51能够有效地吸收与前侧壁部14a及后侧壁部14b相比要承受更大内压负荷的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的变形,由此,能够避免应力过度集中在第一加强部件51与左侧壁部15a及右侧壁部15b的连结部上。
图8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油箱Tf2。该油箱Tf2在第一加强部件51及第二加强部件61的结构方面不同于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具体而言,变形例2中,在上侧的第一加强部件51的两端部与上侧的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朝向该加强部件51、61的轴向外侧开口的螺丝孔70,该螺丝孔70用于安装吊具101。所述各吊具101既可为图8所示的I型螺栓,或者也可为钩型部件。通过如此在第一加强部件51及第二加强部件61的两端部安装吊具101,能够由卷扬起重机(hoist crane)等利用多个部位(图例中合计四个部位)稳定地吊起油箱Tf2。另外,与通过焊接等将I型螺栓安装用螺母固定在油箱主体10上的情况不同,不会损害外观设计。此外,所述螺丝孔70也可仅形成在第一加强部件51及加强部件61中的例如第一加强部件51的端部。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还包含除此以外的各种结构。
例如,所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各加强部件51、61通过安装用板52、62及相向板54、64焊接接合于油箱主体10的壁部,但也可省略安装用板52、62及相向板54、64而在油箱主体10的壁部上直接焊接各加强部件51、61。另外,棒状的所述各加强部件51、61与各安装用板52、62也可通过焊接以外的方法,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相连结。
本发明也可适用于所述燃料箱以外的油箱例如工作油箱Th。
本发明中,所述各加强部件51、61的形状及结构也无特别限定。这些加强部件51、61既可为实心的棒状部件,也可为中空的棒状部件。各加强部件51、61的剖面形状除了为图示的圆形以外,例如也可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第一加强部件51及第二加强部件61各自的根数也并不限定于两根,也可为一根或三根以上。另外,各加强部件51、61的根数也可为互不相同。通过使第一加强部件51的数量多于第二加强部件61的数量,例如设第一加强部件51为三根且设第二加强部件61为两根,从而能够提高与油箱前后方向相比强度要求更高的油箱左右方向的加强效果。
本发明中,油箱主体10的形状也无限定,除了图示的长方体状以外,也可为作为变形例3的图9所示的形状,即从右边(朝左边)观察时呈L字状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能够为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任意组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设置于工程机械的油箱,该油箱不会明显损害其内部的清洁度而能以廉价的结构实现有效的加强,且组装性优异。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油箱包括油箱主体、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所述油箱主体具有第一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该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一相向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的第二壁部、以及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部相向的第二相向壁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该第一壁部及该第一相向壁部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在空间上交叉,并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两端部,所述“在空间上交叉”是指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分离的状态下从俯视看彼此交叉。
该油箱中,即便有较大的负荷从内侧作用于构成油箱主体的各壁部,由于彼此相向的壁部通过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相互作用以抑制相互的变形,因此与仅在壁部的内侧面焊接加强部件的结构相比,能够获得更高的加强效果。而且,连结相向的壁部的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在空间上交叉,从而能够实现至少在两个方向上提高所述加强效果而不会偏向一个方向。因此,能以较少的加强部件(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实现有效的油箱加强,由此,能抑制用于该加强的成本。
另外,所述各加强部件只要其两端部焊接于油箱壁部即可,因此与将加强部件整体焊接在构成油箱主体的壁部内侧面上的情况相比,能缩短其焊接所需的时间,且能减少在焊接时传递至该壁部的焊接热,从而降低在各壁部产生的焊接应变及残留应力。另外,不用担心因该焊接导致在油箱主体的内侧面上附着焊接渣,这样能够提高油箱内的清洁度。另外,与在所述壁部的内侧面上焊接加强部件的情况不同,也不用担心残留在油箱壁部内侧面上的焊接痕凸现在外壁面上而导致油箱的外观设计受损。
较为理想的是,采用以下结构作为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的具体结构,即:还包括第一安装用板,呈凸缘状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一端部(即,该第一安装用板以从该一端部的整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该一端部);以及第二安装用板,呈凸缘状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一端部(即,该第二安装用板以从该一端部的整周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固定于该一端部),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固定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安装用板构成第一加强组件,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固定在其上的所述第二安装用板构成第二加强组件;在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上形成有能让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插通的固定用孔,在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上形成有能让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插通的固定用孔;通过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从所述油箱的外侧插通所述第一壁部的固定用孔,将固定于该第一加强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一安装用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外侧面上,并在让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所述第一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的状态下将该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焊接接合在该第一相向壁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通过将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从所述油箱的外侧插通所述第二壁部的固定用孔,将固定于该第二加强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二安装用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二壁部的外壁面上,并在让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的状态下将该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焊接接合在该第二相向壁部上,以使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
在该油箱中,在各加强部件插通所述各固定用孔时所述安装用板抵接于油箱主体的外侧面,从而所述安装用板作为各加强部件的轴向(插通方向)的定位机构发挥功能,因此能缩短各加强部件的定位作业所需的时间,进而能缩短向油箱主体组装各加强部件的时间。另外,通过使安装用板接合于第一壁部及第二壁部,从而实现各壁部中的强度特别易降低的固定用孔周边部位的有效加强。
此外,第一加强部件及第二加强部件与分别固定于这些加强部件的安装用板通过子组件工序构成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因此与将各加强部件及安装用板分别单独地装配于油箱的情况相比,能缩短向油箱装配加强部件所需的时间。另外,通过对各加强组件整体进行清洗,能防止例如在焊接接合各加强部件与安装用板时产生的焊接渣进入油箱内,由此能提高油箱内的清洁度。
较为理想的是,在包含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的油箱中,还包括:第一相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相向,且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上的固定用孔的周围部分;以及第二相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相向,且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上的固定用孔的周围部分,其中,在所述第一相向板上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对应的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向板上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接合的所述第一相向板的贯通孔,并被焊接接合于该第一相向板,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接合的所述第二相向板的贯通孔,并被焊接接合于该第二相向板。在该油箱中,所述相向板能有效加强第一相向壁部及第二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周边部位,从而能进一步提高油箱的强度。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为多个,其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这些第一加强部件的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而通过该第一安装用板相互连结。同样地,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为多个,其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这些第二加强部件的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而通过该第二安装用板相互连结。所述加强组件利用多个第一加强部件或第二加强部件来提高加强效果,并且在子组装工序中,通过安装用板将该多个第一加强部件连结成一体,或将该多个第二加强部件连结成一体,从而能够确保效率高的装配作业。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多个第一加强部件或多个第二加强部件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该设置能使各方向的加强效果均等化。
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当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面的面积时,即,因油箱内的流体压力而从内侧作用于第一壁部的负荷大于从内侧作用于第二壁部的负荷时,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为多个,其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为多个,其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加强部件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多个第二加强部件之间的间隔。该结构能使如上所述般较大的负荷所作用的第一壁部及第一相向壁部的加强程度高于第二壁部及第二相向壁部的加强程度。即,能够实现与实际上可能作用于油箱主体的负荷相应的适当的加强。
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吊具的螺丝孔。该螺丝孔使得能够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用作所述吊具的安装部,由此,能削减部件个数而将加强成本抑制得较低。另外,与在构成油箱主体的壁部的外侧面上焊接用于安装所述吊具的螺母的情况不同,不会损害外观设计。

Claims (9)

1.一种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箱主体,具有第一壁部、在第一方向上与该第一壁部相向的第一相向壁部、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的第二壁部、以及位于第一壁部与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壁部相向的第二相向壁部;
第一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之间,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该第一壁部及该第一相向壁部的两端部;以及
第二加强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壁部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之间,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在空间上交叉,并且具有分别通过焊接接合于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两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用板,呈凸缘状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一端部;以及
第二安装用板,呈凸缘状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一端部,其中,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与固定在其上的所述第一安装用板构成第一加强组件,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与固定在其上的所述第二安装用板构成第二加强组件,
在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上形成有能让所述第一加强部件插通的固定用孔,在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上形成有能让所述第二加强部件插通的固定用孔,
通过将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从所述油箱的外侧插通所述第一壁部的固定用孔,并将固定于该第一加强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一安装用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外侧面上,且在让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所述第一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的状态下将该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焊接接合在该第一相向壁部上,以使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
通过将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从所述油箱的外侧插通所述第二壁部的固定用孔,并将固定于该第二加强部件的一端部的第二安装用板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二壁部的外壁面上,且在让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的状态下将该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焊接接合在该第二相向壁部上,以使所述第二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相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相向,且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一相向壁部上的固定用孔的周围部分;以及
第二相向板,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相向,且焊接接合在所述第二相向壁部上的固定用孔的周围部分,其中,
在所述第一相向板上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对应的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向板上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的固定用孔对应的部位分别形成有贯通孔,
在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及第二加强组件固定于所述油箱主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与所述第一相向壁部接合的所述第一相向板的贯通孔,并被焊接接合于该第一相向板,而所述第二加强部件的另一端部插通与所述第二相向壁部接合的所述第二相向板的贯通孔,并被焊接接合于该第二相向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为多个,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
这些第一加强部件的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用板而通过该第一安装用板相互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加强部件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为多个,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
这些第二加强部件的各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用板而通过该第二安装用板相互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加强部件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内侧面的面积,
所述第一加强部件为多个,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二加强部件为多个,以相互平行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多个第一加强部件之间的间隔大于所述多个第二加强部件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油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加强部件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安装吊具的螺丝孔。
CN201210378697.7A 2011-09-30 2012-09-28 工程机械的油箱 Active CN103031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6498 2011-09-30
JP2011216498A JP5929079B2 (ja) 2011-09-30 2011-09-30 タンク補強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1870A true CN103031870A (zh) 2013-04-10
CN103031870B CN103031870B (zh) 2016-05-04

Family

ID=46939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8697.7A Active CN103031870B (zh) 2011-09-30 2012-09-28 工程机械的油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96488B2 (zh)
EP (1) EP2574488B1 (zh)
JP (1) JP5929079B2 (zh)
CN (1) CN1030318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027A (zh) * 2017-04-18 2019-12-03 雅玛信过滤器株式会社 箱装置
CN113246718A (zh) * 2021-06-30 2021-08-13 山东统亚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箱和油箱总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4672B2 (en) * 2010-06-14 2017-07-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liance structure for a distensible fuel tank
US20140166664A1 (en) * 2012-12-17 2014-06-19 The Curat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nformal Tank For Adsorbant Natural Gas Storage
DE102013003246A1 (de) * 2013-02-27 2014-08-28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Kraftstoffbehälter
GB2528535A (en) 2014-05-07 2016-01-27 Bae Systems Plc Liquid storage tank
GB2528537A (en) 2014-05-07 2016-01-27 Bae Systems Plc Liquid storage system
GB2528536A (en) 2014-05-07 2016-01-27 Bae Systems Plc Liquid storage system
GB2528540B (en) 2014-05-07 2016-08-03 Bae Systems Plc Fuel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outer and inner tanks
EP3140197B1 (en) 2014-05-07 2018-07-11 BAE Systems PLC Liquid storage system
DE102016209544A1 (de) * 2016-06-01 2017-12-07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Betriebsflüssigkeitsbehälter mit Versteifungsstruktur
US20180037105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inforced fuel tank
WO2018193914A1 (ja) * 2017-04-18 2018-10-25 ヤマシンフィルタ株式会社 タンク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718A (zh) * 2002-06-21 2004-01-28 ��ֽ����е��ʽ���� 建筑机械的滤油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04189128A (ja) * 2002-12-12 2004-07-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油圧ショベルの燃料タンク
JP2008265531A (ja) * 2007-04-20 2008-11-06 Nikkeikin Aluminiu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燃料タンク
JP2008265532A (ja) * 2007-04-20 2008-11-06 Nikkeikin Aluminiu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燃料タンク
JP2010070165A (ja) * 2008-09-22 2010-04-0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燃料タンク
CN201874030U (zh) * 2010-12-13 2011-06-22 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及其液压油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57923A (en) * 1927-06-15 1930-05-06 James Russell Boiler Works Co Storage tank
US3739556A (en) * 1970-12-30 1973-06-19 Applic Eng Corp Water cooling towers
JPS574637Y2 (zh) * 1977-03-03 1982-01-28
WO1996006750A2 (en) * 1994-08-29 1996-03-07 Stenger Gregory J Tank for storing pressurized gas
FR2764671B1 (fr) * 1997-06-13 1999-07-23 Djp Organisation Conteneur en materiau composite, notamment pour reservoir de gaz liquefie sous pression,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6135306A (en) * 1999-02-08 2000-10-24 Salflex Polymers Inc. Fuel tank anti-deflection device
US6138859A (en) * 1999-06-08 2000-10-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uel tank assembly
US6338420B1 (en) * 1999-06-08 2002-01-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otor vehicle fuel tank and method
JP2004036169A (ja) * 2002-07-02 2004-02-05 Komatsu Ltd 作業車両
DE10329990B3 (de) * 2003-07-02 2005-04-21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Druckgastank
JP4157088B2 (ja) * 2004-10-06 2008-09-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燃料タンク
US7455190B2 (en) * 2004-11-15 2008-11-25 Automotive Components Holdings, Llc Fuel tank system having enhanced durability and reduced permeation
EP2537696B1 (de) * 2011-06-24 2013-12-25 Magna Steyr Fuel Systems GesmbH Kraftstoffreservoi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718A (zh) * 2002-06-21 2004-01-28 ��ֽ����е��ʽ���� 建筑机械的滤油器及其组装方法
JP2004189128A (ja) * 2002-12-12 2004-07-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油圧ショベルの燃料タンク
JP2008265531A (ja) * 2007-04-20 2008-11-06 Nikkeikin Aluminiu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燃料タンク
JP2008265532A (ja) * 2007-04-20 2008-11-06 Nikkeikin Aluminiu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燃料タンク
JP2010070165A (ja) * 2008-09-22 2010-04-02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燃料タンク
CN201874030U (zh) * 2010-12-13 2011-06-22 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及其液压油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7027A (zh) * 2017-04-18 2019-12-03 雅玛信过滤器株式会社 箱装置
US11511934B2 (en) 2017-04-18 2022-11-29 Yamashin-Filter Corp. Tank device
CN113246718A (zh) * 2021-06-30 2021-08-13 山东统亚模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尿素箱和油箱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2062A1 (en) 2013-04-04
CN103031870B (zh) 2016-05-04
JP2013075607A (ja) 2013-04-25
JP5929079B2 (ja) 2016-06-01
US8596488B2 (en) 2013-12-03
EP2574488A1 (en) 2013-04-03
EP2574488B1 (en) 2016-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1870A (zh) 工程机械的油箱
CN101446096B (zh) 底座和驾驶室的安装构造以及具备该安装构造的建筑机械
US7959219B2 (en)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pipe and cab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US8079636B2 (en)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10255215A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キャブ用の補強材
CN103946459A (zh) 工程机械的车架
CN103189574B (zh) 工程机械的回转框架
CN105339245A (zh) 作业车辆的驾驶室及其制造方法
JP5558080B2 (ja) 作業機械のキャブ構造
CN104768691A (zh) 焊接构造及作业机械
CN203049663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CN105683032B (zh)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支撑结构
WO2017065066A1 (ja) 作業機械用ブーム
CN109505318A (zh) 挖掘机悬臂以及挖掘机
US8132853B2 (en) Cab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JP5949076B2 (ja) 作業機械
JP2007205138A (ja) 溶接構造体
CN203049664U (zh) 工程机械的上框架
JP2005035316A (ja) 運転室補強構造
CN218907433U (zh) 履带架和履带式工程机械
JP4316950B2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構造
CN214648583U (zh) 工程机械覆盖件和工程机械
JP4504887B2 (ja) 建設機械のフレーム組立用品
JP2008273410A (ja) キャブ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JP2007307993A (ja) 車体結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