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4209A - 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4209A
CN102384209A CN2011102539677A CN201110253967A CN102384209A CN 102384209 A CN102384209 A CN 102384209A CN 2011102539677 A CN2011102539677 A CN 2011102539677A CN 201110253967 A CN201110253967 A CN 201110253967A CN 102384209 A CN102384209 A CN 102384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oushroom valve
cylinder body
moushroom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39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4209B (zh
Inventor
村上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4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4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4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Abstract

一种缓冲器,在封入有油液的缸体(2)内嵌装与活塞杆(4)连结的活塞(3)。利用伸长侧和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9)来控制由于活塞(3)的滑动而产生的油液的流动以使衰减力产生。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通过背压室(16)的内压来调整盘阀(14)的开阀压力。使固着在盘阀(14)的弹性密封部件(15)与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滑动接触来密封背压室(16)。盘阀(14)通过弹性密封部件(15)与阀部件(10)内周面(10A)的嵌合来调心,在与活塞杆(4)的轴部(4A)之间形成有间隙C的状态下把内周部向轴向压紧并固定,而缓和同轴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缓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流体压而产生衰减力的缓冲器。
背景技术
被安装在汽车等车辆悬架装置的缓冲器,一般在封入有流体的缸体内能够滑动地嵌装着连结有活塞杆的活塞,对于活塞杆的行程而把由缸体内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流体的流动利用由小孔、盘阀等构成的衰减力调整机构进行控制以使衰减力产生。
例如被特开2006-10069号公报记载的油压缓冲器在衰减力产生机构即主盘阀的背部形成有背压室(操控室),把流动流体的一部分向背压室导入,使背压室的内压向主盘阀的闭阀方向作用,通过操控阀来调整背压室的内压以控制主盘阀的开阀。由此,能够提高衰减力特性调整的自由度。
被特开2006-10069号公报记载的油压缓冲器在主盘阀的背面固着有环状的油封(弹性密封部件)。且把该油封能够滑动且气密地嵌合在有底圆筒状阀部件的圆筒部内以形成背压室。这种结构为了使主盘阀的开闭得到圆滑稳定的衰减力特性,需要提高阀部件的圆筒部与油封的滑动性和密封性。在此,在把主盘阀的内周部采用向轴向压紧固定的结构时(参照特开2006-10069号公报的图4和图10),为了提高阀部件的圆筒部与油封之间的滑动性和密封性,就需要提高油封、主盘阀和阀部件的同轴度。
但为了提高油封、主盘阀和阀部件这三个部件的同轴度,就需要对各部件进行高精度的尺寸管理,这就存在成为生产性降低和制造成本上升的原因的问题。特别是在产生低衰减力时为了得到稳定的衰减力特性,就需要极力缩小滑动阻力,由于必须一边缩小油封与阀部件圆筒部的过盈量一边确保密封性,所以就要求高的尺寸精度和同轴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器,能够一边缓和衰减力产生机构各部分的同轴度要求,一边提高设置在盘阀背面而用于形成背压室的弹性密封部件的滑动性和密封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缓冲器具备:被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能够滑动地嵌装在该缸体内的活塞、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外部延伸的活塞杆、控制由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使衰减力产生的衰减力产生机构,
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环状的盘阀、与该盘阀的背面设置成一体的圆环状弹性密封部件、具有所述弹性部件能够滑动嵌合的内周面,且在所述盘阀的背面侧形成有背压室的有底筒状壳体部件以及被配置在所述盘阀和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中心而外周是圆形的轴部,
所述盘阀的内周部被向轴向压紧且相对所述壳体被固定,在所述盘阀的内周部与所述轴部的外周之间遍及大致整周地形成有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是把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缓冲器的活塞部放大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缓冲器的纵剖视图;
图3是把图2所示缓冲器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放大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4是把图1所示缓冲器的盘阀放大表示的纵剖视图;
图5是把图3所示衰减力产生机构的盘阀放大表示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缓冲器1是被安装在汽车等车辆悬架装置的筒型油压缓冲器。在作为工作流体而封入有油液的缸体2(仅图示了侧壁的一部分)内能够滑动地嵌装着活塞3。利用该活塞3而把缸体2内划分成缸体上室2A和缸体下室2B这两个室。活塞杆4一端的轴部4A通过螺母5而与活塞3连结。活塞杆4的另一端侧穿过被安装在缸体2上端部的杆引导器(未图示)和油封(未图示)而向外部延伸。缸体下室2B经由具有适当流通阻力的基座阀(未图示)而与容器(未图示)连接,容器内被封入有油液和气体。
在活塞3设置有用于把缸体上下室2A、2B之间连通的伸长侧通路6和缩短侧通路7。在活塞3的缸体下室2B侧端部设置有控制伸长侧通路6的油液流动而使衰减力产生的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在缸体上室2A侧的端部设置有控制缩短侧通路7的油液流动而使衰减力产生的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9。
参照图4说明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
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具备有底筒状的壳体部件即阀部件10。阀部件10被安装在活塞3的缸体下室2B侧端部。在阀部件10形成有插入孔10B。插入孔10B把在内侧中央部竖立设置的圆筒状保持部11贯通。在活塞杆4的基端部形成的外周是圆形的小径的轴部4A插入该插入孔10B。通过把螺母5与该小径的轴部4A螺合而把阀部件10固定在活塞3。
在活塞3的缸体下室2B侧端面,环状的阀座部12在外周侧突出,环状的压紧部13在其内周侧突出,在阀座部12与压紧部13之间则形成环状空间。伸长侧通路6在该环状空间开口。
在保持部11与压紧部13之间是具有挠性的环状盘阀14的内周部被压紧,盘阀14的外周部向阀座部12落座。在盘阀14的背面外周部一体设置有圆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15,成为带有密封的盘阀。该盘阀14的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部与阀部件10的圆筒部的内周面10A能够滑动且气密地抵接,在阀部件10的内部形成背压室16。
在盘阀14的内周部设置有开口部17。在盘阀14的压紧部13侧层叠有切口盘部件19和盘部件20。切口盘部件19在与开口部17相对的部位具有多个切口18(小孔)。利用开口部17和切口18而形成把伸长侧通路6和背压室16常通的背压室入口通路21。且当盘阀14挠曲而从阀座部12上升,同时地也从切口盘部件19上升。由此,背压室入口通路21的流路面积增大。切口盘部件19和盘部件20与盘阀14一起在活塞3的压紧部13与阀部件10的保持部11前端部之间被向轴向压紧固定。在此,把切口盘部件19和盘部件20总称叫做垫片180。
弹性密封部件15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通过加硫粘接等而被固定在盘阀14。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部随着从固着的盘阀14侧离开而形成为扩径的锥状。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部与阀部件10的圆筒部的内周面10A滑动接触。在其外周部形成有配置在同心上的多个台阶部,把与内周面10A的滑动部设定成多级密封。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径比内周面10A的径大,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过盈量F。盘阀14的内径比配置在盘阀14和阀部件10中心的轴部4A的外径和阀部件10的插入孔10B足够大,在它们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有间隙C。即盘阀14在径向的定位是通过具有过盈量F嵌合的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部与阀部件10的内周面10A的嵌合来进行,盘阀14的内径与阀部件10内径的中心偏差通过间隙C来吸收。盘阀14在这样被径向定位的状态下,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母5的拧紧而使内周部在轴向被压紧并固定。
间隙C是在盘阀14的内径与轴部4A的外径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但现实是在把螺母5拧紧的过程中,由于盘阀14在径向的稍微偏离和公差等而也有周方向局部地产生没有间隙的部位(即间隙是0的部位)的壳体(个体),但只要作为设计思想而在整周形成间隙C,则弹性密封部件15的滑动性和密封性与现有相比就被提高。
这时,盘阀14内径的最小值Dmin能够由下式来求。
Dmin=dmax+(Z1+Z2)
dmax:活塞杆4的轴部4A的最大径
Z1:盘阀14的内周与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的同轴度
Z2:阀部件10的内周面10A与活塞杆4的轴部4A的嵌合部内周面10B的同轴度
在此,对于阀部件10的插入孔10B与活塞杆4的轴部4A的间隙,由于微小而忽略不计。
在阀部件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把背压室16和缸体下室2B连通的通路22。在通路22设置有把达到规定压力的背压室16内的油液向缸体下室2B释放的常闭盘阀即溢流阀23。在溢流阀23设置有把背压室16和缸体下室2B常通的下游侧小孔24(切口)。在溢流阀23设置有仅容许油液从缸体下室2B侧向背压室16侧流通的单向阀25。下游侧小孔24是通过在溢流阀23中在与阀部件10的密封部10C抵接的盘阀设置缺口而形成,但也可以通过在阀部件10的密封部10C进行压印加工来形成。
接着,说明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9。
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9具备有缩短侧通路7和盘阀33。缩短侧通路7在活塞3的缸体上室2A侧端面成环状突出的外周侧阀座部30与内周侧的压紧部31之间形成的环状空间开口。
盘阀33具有外周部,其外周部向阀座部30落座,盘阀33其内周部在压紧部31与形成在活塞3的轴部4A基部的台阶部之间,经由环状的护圈32被压紧。
盘阀33由多个层合的圆板状盘构成,通过缩短侧通路7来接受缸体下室侧的压力,通过挠曲从阀座部30上升而开阀,利用其开度来调整缩短侧通路7的流路面积。盘阀33设置有把缸体上下室2A、2B之间常通的小孔33A(切口)。小孔33A是通过在盘阀33形成缺口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把阀座部30进行压印加工来形成把缸体上下室2A、2B之间常通的连通路。
下面说明以上结构的本实施例的作用。
在活塞杆4的伸长行程时,随着活塞3在缸体2内的滑动而缸体上室2A侧的油液通过活塞3的伸长侧通路6向缸体下室2B侧流动,通过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产生衰减力。这时,活塞杆4从缸体2退出的部分的油液从容器经由基座阀向缸体下室2B流动,利用容器内气体的膨胀来进行缸体2内油液的体积补偿。
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在活塞速度的极低速区域(活塞杆4的初始行程区域)中,利用背压室入口通路21和下游侧小孔24而产生小孔特性的衰减力。当活塞速度上升,则盘阀14打开而产生阀特性的衰减力。在盘阀14开阀的同时而背压室入口通路21的流路面积增大,背压室16的背压上升。由此,随着活塞速度的上升而盘阀14的开阀压力上升,衰减力变大。且当背压室16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则溢流阀23开阀而把背压室16的压力向缸体下室2B侧释放,防止盘阀14的开阀压力即伸长侧衰减力的过度上升。
在活塞杆4的缩短行程时,随着活塞3在缸体2内的滑动而缸体下室2B的油液通过活塞3的缩短侧通路7向缸体上室2A流动,通过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9产生衰减力。这时,活塞杆4向缸体2内侵入的部分的油液经由基座阀向容器流动,利用容器内气体的压缩来进行缸体2内油液的体积补偿。
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9在活塞速度的低速区域(盘阀33开阀前)中,利用小孔33A而产生小孔特性的衰减力。当活塞速度上升而达到盘阀33的开阀压力,则盘阀33打开并根据其开度而产生阀特性的衰减力。
在活塞杆4的缩短行程中,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使单向阀25打开而把缸体下室2B的压力向背压室16导入。由此,利用背压室16的压力而使把盘阀14向闭阀方向作用的力大于利用缸体下室2B的压力向开阀方向作用的力,能够把伸长侧的盘阀14可靠地维持在闭阀状态,能够得到稳定的衰减力。
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使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径比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的内径大,在它们之间形成过盈量F,且使盘阀14的内径比活塞杆4A的外径足够大,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C,因此,盘阀14利用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与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的嵌合而自动被调心,在该位置通过螺母5的拧紧而使在轴向被压紧并固定。由此,利用间隙C而能够容许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周、盘阀14的内周、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和保持部11内周的中心偏离。因此,能够确保盘阀14的弹性密封部件15与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的滑动性和密封性,能够得到稳定的衰减力特性。由于尺寸公差和同轴度的要求被缓和,所以能够提高生产性和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在把盘阀14组装到轴部4A的状态下,阀部件10的内周面10A与弹性密封部件15成为同心圆。且本实施例表示的是把弹性密封部件15通过加硫粘接而固着在盘阀14的结构。这时,虽然相对盘阀14而保证弹性密封部件15同轴度的加工困难,但通过间隙C而能够被容许,所以能够谋求缩短加硫粘接时的加工时间。
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固定部件即螺母5组装的状态下由盘阀14的内径与活塞杆4的轴部4A外径形成的间隙C,比向盘阀14层合的由切口盘部件19和盘部件20构成的垫片180的内径与轴部4A外径的间隙大。由此,垫片180被垫片180的内径和轴部4A的外径而约束内径被定位。另一方面,盘阀14被弹性密封部件15的外径和阀部件10圆筒部的内周面10A而约束外径被定位。
上述第一实施例是仅伸长侧衰减力产生机构8具有背压室16的背压型(操控型),但也可以是使缩短侧衰减力产生机构7具有与伸长侧同样背压室的背压型(操控型)衰减力产生机构。
下面参照图2、图3和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缓冲器101是在缸体102的外侧设置有外筒103的多筒结构,在缸体102与外筒103之间形成容器104。活塞105能够滑动地嵌装在缸体102内,利用该活塞105而把缸体102内划分成缸体上室102A和缸体下室102B这两个室。活塞杆106一端通过螺母107而与活塞105连结。活塞杆106的另一端侧通过缸体上室102A而穿过被安装在缸体102和外筒103上端部的杆引导器108和油封109而向缸体102的外部延伸。在缸体102的下端部设置有把缸体下室102B和容器104区分开的基座阀110。
在活塞5设置有把缸体上下室102A、102B之间连通的通路111、112。且在通路112设置有仅容许流体从缸体下室102B侧向缸体上室102A侧流通的单向阀113。在通路111设置有盘阀114,该盘阀114当缸体上室102A侧流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开阀,把它向缸体下室102B释放。
在基座阀110设置有把缸体下室102B和容器104连通的通路115、116。且在通路115设置有仅容许流体从容器104侧向缸体下室102B侧流通的单向阀117。在通路116设置有盘阀118,该盘阀118当缸体下室102B侧流体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时开阀,把它向容器104侧释放。作为工作流体而在缸体102内封入油液,在容器104内封入油液和气体。
在缸体102经由密封部件119而在上下两端部外嵌有隔离管120。在缸体102与隔离管120之间形成环状通路121。环状通路121通过设置在缸体102上端部附近侧壁的通路122而与缸体上室102A连通。在隔离管120侧壁的下部突出有小径的开口部123。在外筒103的侧壁设置有与开口123大致同心的大径开口124。在外筒103侧壁的开口124安装有衰减力产生机构125。
下面,主要参照图3来说明衰减力产生机构125。
如图3所示,衰减力产生机构125在被安装于外筒开口124的圆筒状壳体126内设置有:操控型(背压型)的主阀127和控制主阀127开阀压力的电磁元件驱动的压力控制阀即操控阀128。且在操控阀128的下游侧设置有在失效时动作的失效阀129。
在壳体126内从开口124侧按顺序地插入有:环状的通路板130、凸状的通路部件131、环状的主阀部件132、凸形状的小孔通路部件133、中间部具有底部的圆筒状操控阀部件134、环状的保持部件135和圆筒状的电磁元件壳体136。它们相互抵接,且通过利用螺母137把电磁元件壳体136与壳体126结合而被固定。
通路板130与在壳体126端部形成的内侧凸缘126A抵接而被固定。在通路板130沿径向而形成有把容器104和壳体126内的室126B连通的多个通路138(切口)。通路部件131把小径的前端部向通路板130插入,且使大径部的肩部与通路板130抵接而被固定。通路部件131的前端部经由密封部件139而与隔离管120的开口123液密地嵌合,把通路部件131在轴向贯通的通路140与环状通路121连通。
主阀部件132使一端部与通路部件131的大径部抵接而被固定。主阀部件132和通路部件131的抵接部通过密封部件143而被密封。在主阀部件132把轴向贯通的通路144沿圆周方向配置多个。通路144与通路部件131的通路连通。在主阀部件132的另一端部,在多个通路144的开口部外周侧突出有环状的阀座部145,在内周侧突出有环状的压紧部146。
构成主阀127的盘阀147的外周部向主阀部件132的阀座部145落座。盘阀147的内周部被压紧部146和小孔通路部件133大径部的肩部在轴向压紧固定。在盘阀147的背面侧外周部一体设置有圆环状的弹性密封部件148。凸状的小孔通路部件133把一端侧的小径轴部133A嵌合在主阀部件132中心的开口部内。把大径部的肩部与盘阀147抵接,把另一端侧的小径轴部133B嵌合固定在操控阀部件134中心的口152内。在小孔通路部件133沿轴向贯通有通路149。通路149经由在轴部133A前端部形成的固定小孔150而与通路部件131的通路140连通。
操控阀部件134是在中间部具有底部134A的有底筒状,使底部134A的一端部与小孔通路部件133抵接而被固定。盘阀147的弹性密封部件148外周部能够滑动且液密地与操控阀部件134一端侧的圆筒部内周面134B嵌合,在盘阀147的背部形成有操控室151。盘阀147承受通路144侧的压力而开阀,把通路144与下游侧壳体126内的室126B连通。操控室151的内压对盘阀147向闭阀方向作用。在操控阀部件134的底部134A中心贯通有口152。口152与小孔通路部件133的通路149连通。操控室151经由把小孔通路部件133的大径部在径向贯通的通路153而与通路149连通。这些通路153、通路149和固定小孔150构成把油液向操控室151导入的导入通路。
保持部件135使在其一端侧外周部形成的环状凸部154与操控阀部件134的另一端侧圆筒部端部抵接而被固定,在操控通路部件134的圆筒部内部形成有阀室155。被嵌合在壳体126内的电磁元件壳体136的圆筒部与操控阀部件134的外周部和保持部件135的外周部嵌合,由此,操控阀部件134和保持部件135在径向被定位。阀室155经由在保持部件135与电磁元件壳体136之间形成的通路156和在操控阀部件134与电磁元件壳体136圆筒部之间形成通路157而与壳体126内的室126B连通。且利用口152、阀室155和通路156、157而构成把操控室151与盘阀147(主阀127)下游侧的室126B连通的操控通路。在阀室155内设置有开闭口152的压力控制阀即操控阀128的阀体158。
在电磁元件壳体136组装有:线圈159、插入在线圈159内的铁心160、161、被铁心160、161引导的滑阀162、与滑阀162连结的中空的动作杆163。由它们构成电磁驱动器S,动作杆163的前端部贯通保持部件135而与阀室155内的阀体158连结。当经由引线164向线圈159通电,根据通电电流而向滑阀162产生轴向的推力。
阀体158在与操控阀部件134的口152相对的锥状前端部形成有环状的阀座部165。阀座部165通过向口152周围的阀座面166离座落座而开闭口152。作为施力机构的阀弹簧167(压缩螺旋弹簧)被夹装在阀体158与操控阀部件134的底部134A之间。阀体158被阀弹簧167的弹簧力施力,通常是在后退位置而成为开阀状态。利用向线圈159通电而产生的滑阀162的推力,阀体158抵抗阀弹簧167的弹簧力而前进,如图3所示那样阀座部165向阀座面166落座而把口152关闭。通过调整滑阀162的推力,即,利用向线圈159通电的电流,来调整阀体158的开阀压力,由此,来控制口152即操控室151的内压。
在阀体158内插入有中空的动作杆163。
在阀体158闭阀时,即阀座部165向阀座面166落座时,动作杆163内的通路163A在口152内开口。通过通路163A把口152和铁心161内的动作杆163背部的室161A连通,由此,使从口152向阀体158作用的压力的受压面积变小,对于滑阀162的推力的阀体158开阀压的可变幅度变大。
失效阀129具备环状的失效盘170。
失效盘170使其外周部被支承在操控阀部件134与保持部件135之间。在线圈159的非通电时,阀体158利用阀弹簧167的弹簧力后退,与失效盘170的内周部抵接。由此,在阀室155内,口152与通路156之间的流路被关闭。在该状态下,利用在失效盘170的内周边缘部形成的小孔170A而把口152与通路156之间的流路连通。因此,当阀室155内的口152侧流体的压力上升而达到规定压力时,失效盘170挠曲,在阀体158的后退位置被挡块171限制后,失效盘170从阀体158离开而把口152与通路156之间的流路打开。
在向线圈159通电而使阀体158的阀座部165向阀座面166落座的操控阀128进行的压力控制状态下,阀体158从失效盘170离开,阀室155内的口152与通路156之间的流路经由失效盘170中央的开口而成为连通状态。
下面,主要参照图5说明主阀127。
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地,弹性密封部件148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通过加硫粘接等而被固定在盘阀147的背面。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部被形成锥状。且在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部为了把与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的滑动部进行多级密封而形成有多个台阶部。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径比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的内径大,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过盈量F。盘阀147的内径比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的外径足够大,在它们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有间隙C。即盘阀147在径向的定位是通过具有过盈量F嵌合的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部与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的嵌合来进行。盘阀147的内径与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外周的中心偏差能够通过间隙C来吸收。盘阀147在这样被径向定位的状态下,通过螺母137的拧紧而使内周部在轴向被压紧并固定。
这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同样地,盘阀147内径的最小值D′min能够由下式来求。
D′min=d′max+(Z1′+Z2′)
dmax′: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的最大径
Z1′:盘阀147的内周与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的同轴度
Z2′: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与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的同轴度
下面说明以上结构的本实施例的作用。
衰减力调整式缓冲器101被安装在车辆悬架装置的弹簧上弹簧下之间,引线164与车载控制器等连接,在通常的动作状态下,向线圈159通电,使阀体158的阀座部165向阀座面166落座,实行操控阀128的压力控制。
在活塞杆106的伸长行程时,由于缸体2内活塞105的移动而活塞105的单向阀113关闭。在盘阀114开阀前,而缸体上室102A侧的流体被加压,通过通路122和环状通路121而从隔离管120的开口123向衰减力产生机构125的通路部件131的通路140流入。
这时,活塞105移动的部分的流体打开基座阀110的单向阀117而从容器104向缸体下室102B流入。当缸体上室102A的压力达到活塞105的盘阀114的开阀压力,则盘阀114被打开,把缸体上室102A的压力向缸体下室102B释放,防止缸体上室102A的压力过度上升。
在衰减力产生机构125从通路部件131的通路140流入的流体,在主阀127的盘阀147开阀前(活塞速度低速区域),通过小孔通路部件133的固定小孔150、通路149和操控阀部件134的口152而推开操控阀128的阀体158向阀室155内流入。且通过失效盘170的开口并通过通路156、157、壳体126内的室126B和通路板130的通路138而向容器104流动。当活塞速度上升而缸体上室102A侧的压力达到盘阀147的开阀压力,则向通路140流入的流体通过通路144而把盘阀147推开,直接向壳体126内的室126B流动。
在活塞杆106的缩短行程时,由于缸体102内活塞105的移动而活塞105的单向阀113被打开,基座阀110通路115的单向阀117关闭。在盘阀118开阀前,缸体下室102B的流体向缸体上室102A流入,活塞杆106侵入到缸体102内的部分的流体从缸体上室102A通过与上述伸长行程时同样的路径而向容器104流动。当缸体下室102B内的压力达到基座阀110的盘阀118的开阀压力,则盘阀118被打开,把缸体下室102B的压力向容器104释放,防止缸体下室102B的压力过度上升。
由此,在活塞杆106的伸长缩短行程时,并且在衰减力产生机构125中,在主阀127的盘阀147开阀前(活塞速度低速区域),利用固定小孔150和操控阀128阀体158的开阀压力来产生衰减力。在盘阀147开阀后(活塞速度高速区域),根据其阀体158的开度来产生衰减力。利用向线圈159的通电电流来调整操控阀128的开阀压力,能够与活塞速度无关地直接控制衰减力。这时,利用操控阀128的开阀压力来变化与其上游侧通路149连通的背压室155的内压。由于背压室155的内压向盘阀147的闭阀方向作用,所以通过控制操控阀128的开阀压力就能够同时调整盘阀147的开阀压力,由此,能够把衰减力特性的调整范围变宽。
这时,当减少向线圈159的通电电流而使滑阀162的推力变小时,则操控阀128的开阀压力降低而产生软侧的衰减力。另一方面,当增大通电电流而使滑阀162的推力变大时,则操控阀128的开阀压力上升而产生硬侧的衰减力。这样,能够以低电流产生一般使用频度高的软侧的衰减力,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在由于线圈159的断线而产生车载控制器故障等失效而滑阀62失去推力时,利用阀弹簧167的弹簧力而使阀体158后退,口152被打开,阀体158与失效盘170抵接,阀室155内的口152与通路156之间的流路关闭。在该状态下,从阀室155内的口152向通路156的流体的流动被失效阀129(即小孔170A和失效盘170)所控制。因此,通过设定小孔170A的流路面积和失效盘170的开阀压力就能够产生希望的衰减力,且能够调整操控室151的内压即主阀127的开阀压力。其结果是即使在失效时,也能够得到恰当的衰减力。
主阀127使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径比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134B的内径大,在它们之间形成过盈量F,且使盘阀147的内径比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的外径足够大,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C。因此,盘阀147利用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与圆筒部134A的内周的嵌合而自动被调心,在该位置通过螺母137的拧紧而使在轴向被压紧并固定。由此,利用间隙C而能够容许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周、盘阀147的内周、操控阀部件134的口152的内周、小孔通路部件133的中心偏离。由此,能够确保盘阀147的弹性密封部件148与操控阀部件134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的滑动性和密封性,能够得到稳定的衰减力特性。由于尺寸公差和同轴度的要求被缓和,所以能够提高生产性和降低制造成本。
因此,在把盘阀147组装到轴部133A的状态下,作为壳体部件的操控阀部件134一端侧的圆筒部的内周面134B与弹性密封部件148成为同心圆。且本实施例表示的是把弹性密封部件148通过加硫粘接而固着在主阀127的结构。这时,虽然相对主阀127而保证弹性密封部件148同轴度的加工困难,但通过间隙C而能够被容许,所以能够谋求缩短加硫粘接时的加工时间。
第二实施例也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间隙C是在主阀127的内径与轴部133A的外径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但现实是在把螺母137拧紧的过程中,由于主阀127在径向的稍微偏离和公差等而也有周方向局部地产生没有间隙的部位(即间隙是0的部位)的壳体(个体),但只要作为设计思想而在整周形成间隙C,则弹性密封部件148的滑动性和密封性与现有相比就被提高。
本实施例中,通过作为固定部件的螺母137组装的状态下,盘阀147的内周与小孔通路部件133轴部133A的间隙C,在比向盘阀147层合的由护圈171、170和盘部件173构成的垫片180′的内径与轴部133A的间隙大。由此,垫片180′被垫片180′的内径和轴部133A的外径而约束内径被定位。另一方面,盘阀147被弹性密封部件148的外径和轴部133A约束外径而被定位。
上述第二实施例中,也可以代替在盘阀147的内周部与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A之间设置间隙C,或者在间隙C的基础上,在操控阀部件134底部的口152内周部和与它嵌合的小孔通路部件133的轴部133B外周部之间遍及整周地形成间隙,使上述的中心偏离被容许。上述第二实施例把操控阀部件134和小孔通路部件133作为了个别体,但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按照动作的稳定性和处理方便而工作流体是使用油液和气体,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把其他流体单独或组合使用。且上述第二实施例中,表示了把操控阀128设定为压力控制阀的例,但也可以是控制流量的流量控制阀。
即使是从前的油压缓冲器,被插入在活塞杆轴部的活塞和盘类在与轴部之间也存在有微小的间隙,但上述各实施例的间隙C,是活塞等相对活塞杆的轴部而在设计思想上比在径向不能移动地安装的部件的间隙足够大,是在整周设置间隙C的状态下能够配置程度的间隙。(设计思想上在径向不能移动的活塞等遍及整周地设置配置间隙C是困难的。)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缓冲器,能够一边缓和衰减力产生机构各部分的同轴度要求,一边提高设置在盘阀背面而用于形成背压室的弹性密封部件的滑动性和密封性。
尽管上面仅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范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在这些示范性实施例中,可以存在许多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和优点(常用: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改进。此外,所有实施例和权利要求的所有特征可以彼此结合,只要它们不相互矛盾。
本发明要求于2011年8月31日向日本国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194903号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引用在此处作为参考。

Claims (5)

1.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被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体、
能够滑动地嵌装在该缸体内的活塞、
与该活塞连结并向所述缸体外部延伸的活塞杆、
控制由所述活塞的滑动而产生的工作流体的流动以使衰减力产生的衰减力产生机构,
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具备:
环状的盘阀、
与该盘阀的背面设置成一体的圆环状弹性密封部件、
具有所述弹性部件能够滑动嵌合的内周面,且在所述盘阀的背面侧形成有背压室的有底筒状壳体部件、以及
被配置在所述盘阀和所述壳体部件的底部中心而外周是圆形的轴部,
所述盘阀的内周部被向轴向压紧且相对所述壳体部件被固定,
在所述盘阀的内周部与所述轴部的外周之间遍及大致整周地形成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与所述壳体部件是分别设置的部件,所述轴部向该壳体部件的底部插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部与所述壳体部件被形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在把所述盘阀向所述轴部组装的状态下,所述壳体部件的内周面与所述弹性部件成为同心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还包括:
在所述盘阀的至少一个面设置的垫片以及把所述垫片和所述盘阀向所述轴部固定的固定部件,
使所述盘阀的内径比所述垫片的内径大。
CN201110253967.7A 2010-08-31 2011-08-31 缓冲器 Active CN1023842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4903A JP5648790B2 (ja) 2010-08-31 2010-08-31 緩衝器
JP2010-194903 2010-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4209A true CN102384209A (zh) 2012-03-21
CN102384209B CN102384209B (zh) 2015-12-16

Family

ID=45566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3967.7A Active CN102384209B (zh) 2010-08-31 2011-08-31 缓冲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84818B2 (zh)
JP (1) JP5648790B2 (zh)
KR (1) KR101850337B1 (zh)
CN (1) CN102384209B (zh)
DE (1) DE10201108179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3603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缓冲器
CN108012552A (zh) * 2015-04-24 2018-05-08 科尼私人有限公司 频率可选阻尼阀和包括该阻尼阀的减震器
CN109073025A (zh) * 2016-04-27 2018-12-21 Kyb株式会社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CN111630295A (zh) * 2018-02-21 2020-09-04 Kyb株式会社 阻尼阀和缓冲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26638B2 (ja) 2010-09-29 2014-11-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12012005490T5 (de) * 2011-12-27 2014-09-0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und Verfahren zur Stoßdämpferherstellung
JP5833957B2 (ja) 2012-03-14 2015-12-16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785510B2 (ja) * 2012-03-14 2015-09-3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6008366B2 (ja) * 2012-09-27 2016-10-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US8991840B2 (en) * 2013-03-14 2015-03-31 Oshkosh Defense, Llc Load dependent damper for a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KR101723613B1 (ko) * 2013-03-22 2017-04-06 주식회사 만도 감쇠력 가변밸브 조립체 및 상기 감쇠력 가변밸브 조립체를 가지는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KR101450309B1 (ko) * 2013-08-08 2014-10-22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밸브 어셈블리
JP2015034618A (ja) * 2013-08-09 2015-02-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6114667B2 (ja) * 2013-09-17 2017-04-12 Kyb株式会社 減衰弁
KR101876915B1 (ko) 2013-10-28 2018-08-09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밸브 어셈블리
DE102013114169A1 (de) * 2013-12-17 2015-06-18 Thyssenkrupp Bilstein Gmbh Regelbarer Schwingungsdämpfer für Kraftfahrzeuge
US11047447B2 (en) * 2014-02-10 2021-06-29 Fox Factory, Inc. Valve assembly
KR101671967B1 (ko) 2014-03-28 2016-11-03 주식회사 만도 쇽업소버의 피스톤 어셈블리
JP2016050613A (ja) * 2014-08-29 2016-04-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6351443B2 (ja) * 2014-08-29 2018-07-04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2016102574A (ja) * 2014-11-28 2016-06-0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02015206022A1 (de) * 2015-04-02 2016-10-06 Zf Friedrichshafen Ag Dämpfventil für einen Schwingungsdämpfer
DE112016004157T5 (de) * 2015-09-14 2018-06-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Stoßdämpfer
KR102482569B1 (ko) 2015-09-17 2022-12-29 에이치엘만도 주식회사 쇽업소버
US9890024B2 (en) 2016-04-08 2018-02-13 Oshkosh Corporation Leveling system for lift device
JP6789004B2 (ja) * 2016-05-27 2020-11-2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US10570983B2 (en) 2018-03-23 2020-02-25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Damper with floating piston bleed channel
US10663027B2 (en) 2018-03-23 2020-05-26 Tenneco Automotive Operating Company Inc. Damper with valve preload limiter
JP6719035B2 (ja) * 2018-06-13 2020-07-08 株式会社ショーワ 圧力緩衝装置
JP6972352B2 (ja) 2018-07-25 2021-11-2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12020002656T5 (de) * 2019-06-05 2022-03-10 Hitachi Astemo, Ltd. Stoßdämpfer mit einstellbarer Dämpfungskraft
JP2021005653A (ja) * 2019-06-26 2021-0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石装置、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及び移動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00352A1 (en) * 2000-05-31 2002-01-03 Takuya Matsumoto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US6371264B1 (en) * 1999-06-09 2002-04-16 Denso Corporation Fulcrum blow off valve for use in a shock absorber
CN1707134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缓冲器
CN1721729A (zh) * 2004-05-25 2006-0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缓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462A (ja) * 1993-06-18 1995-01-10 Tokico Ltd シリンダ装置
JPH09151980A (ja) * 1995-11-27 1997-06-10 Oehlins Racing Ab 油圧緩衝器
JP2005265156A (ja) * 2004-03-22 2005-09-29 Kayaba Ind 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4523485B2 (ja) 2004-05-25 2010-08-11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油圧緩衝器
JP4356016B2 (ja) * 2004-07-27 2009-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油圧緩衝器
JP2010194903A (ja) 2009-02-26 2010-09-09 Toppan Cosmo Inc 床用化粧材
JP5418778B2 (ja) * 2010-02-26 2014-02-1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1264B1 (en) * 1999-06-09 2002-04-16 Denso Corporation Fulcrum blow off valve for use in a shock absorber
US20020000352A1 (en) * 2000-05-31 2002-01-03 Takuya Matsumoto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721729A (zh) * 2004-05-25 2006-0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缓冲器
CN1707134A (zh) * 2004-06-07 2005-12-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压缓冲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3603A (zh) * 2013-11-29 2016-07-2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缓冲器
CN105793603B (zh) * 2013-11-29 2018-02-0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缓冲器
CN108012552A (zh) * 2015-04-24 2018-05-08 科尼私人有限公司 频率可选阻尼阀和包括该阻尼阀的减震器
CN108012552B (zh) * 2015-04-24 2020-07-28 科尼私人有限公司 频率可选阻尼阀和包括该阻尼阀的减震器
CN109073025A (zh) * 2016-04-27 2018-12-21 Kyb株式会社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CN111630295A (zh) * 2018-02-21 2020-09-04 Kyb株式会社 阻尼阀和缓冲器
CN111630295B (zh) * 2018-02-21 2022-06-07 Kyb株式会社 阻尼阀和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48790B2 (ja) 2015-01-07
US20120048666A1 (en) 2012-03-01
CN102384209B (zh) 2015-12-16
JP2012052591A (ja) 2012-03-15
KR101850337B1 (ko) 2018-04-20
KR20120021258A (ko) 2012-03-08
US8584818B2 (en) 2013-11-19
DE102011081792A1 (de) 201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4209A (zh) 缓冲器
CN102102729B (zh) 缓冲器
CN104214263B (zh) 衰减力调整式缓冲器
CN102734372B (zh) 液压缓冲器
CN104121317B (zh) 缓冲器
CN104819240B (zh) 缸体装置
CN105593564B (zh) 液压缓冲器
CN101550981A (zh) 衰减力调节式缓冲器
US8348027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type shock absorber
EP1820997B1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the same
JP2013503303A (ja) 自動車の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102307738A (zh) 具有缩短的中间管的三管减震器
CN105473887A (zh) 衰减力调整式缓冲器
CN104094013A (zh) 缓冲器
CN101290036A (zh) 流体压力缓冲器
CN104343881A (zh) 缓冲器
KR102011232B1 (ko) 감쇠 밸브 및 완충기
CN105793603A (zh) 缓冲器
US10352390B2 (en) Dampe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damper
KR20100007187A (ko) 쇽업소버의 감쇠력 가변 밸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쇽업소버
CN102141106A (zh) 缓冲器
CN103363008B (zh) 液压缓冲器
US10533623B2 (en) Front fork
CN102966696B (zh) 前叉
US20190107169A1 (en) Damping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provided with damping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9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