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025A -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 Google Patents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73025A CN109073025A CN201780024710.XA CN201780024710A CN109073025A CN 109073025 A CN109073025 A CN 109073025A CN 201780024710 A CN201780024710 A CN 201780024710A CN 109073025 A CN109073025 A CN 1090730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elongate sides
- compressed side
- leaf
- pressure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5—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using servo control, the servo pressure being created by the flow of damping fluid, e.g. controlling pressure in a chamber downstream of a pilot pass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1—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in pist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F16F9/464—Control of valve bias or pre-stress, e.g. electromagneticall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16F9/46—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allowing control from a distance, i.e. location of means for control input being remote from site of valves, e.g. on damper external wal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阻尼力调整阀具备阀盘(11)和抑制部(70),该阀盘(11)具有与叶片阀(Vc)层叠的环状的内周薄板部(11f)、叶片阀(Vc)落位或者离位的环状的阀座(11c)、以及设置于内周薄板部(11f)与阀座(11c)之间的环状窗口(11e);抑制部(70)在内周薄板部(11f)与阀座(11c)之间抑制叶片阀(Vc)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时,抑制部(70)的叶片阀侧端相比阀座(11c)的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叶片阀(Vc)侧突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悬架中使用的缓冲器中,存在具备阻尼力可变的阻尼力调整阀的缓冲器。
具体而言,这种缓冲器具有:收纳液体的缸体、移动自由地插入所述缸体的杆、以及与所述杆的一端连接并将所述缸体内划分为伸长侧室和压缩侧室的活塞。并且,在缓冲器的活塞部分实现阻尼力调整阀。例如日本专利JP2015-72047(A)所公开那样,阻尼力调整阀将具有连通所述伸长侧室和所述压缩侧室的通道的活塞作为阀盘,并且其构成包括:该阀盘、层叠于阀盘上且将所述通道打开或关闭的环状的叶片阀、朝向活塞侧对所述叶片阀施力的背压室、以及能够调整所述背压室的内部压力的电磁压力控制阀。
这样的缓冲器,通过电磁压力控制阀控制背压室内的压力,能够在弱与强之间自由地调整缓冲器的伸长时和收缩时的阻尼力,因此,能够发挥与输入车辆的振动相匹配的适宜的阻尼力。
发明内容
在缓冲器通过阻尼力调整阀而发挥弱阻尼力时,降低背压室的内部压力,通过在形成于阀盘外周侧的阀座与叶片阀的外周端之间形成的微小间隙来确保流道面积,从而实现弱阻尼力。与此相对,在发挥强阻尼力时,增加背压室的内部压力,将叶片阀紧紧压在阀座上,增大对从所述通道通过的液体的流动施加的阻力。由此,由于叶片阀对背压室的内部压力施力,因而阻尼力调整阀的开阀压力升高,从而实现强阻尼力。
但是,在这样的阻尼力调整阀中,当缓冲器的阻尼力从弱切换到强时,存在急剧升高的背压室的压力使叶片阀猛烈地落位于阀座,从而产生噪音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叶片阀猛烈地落位于阀座而使阻尼力急剧变化,因而有可能导致搭载缓冲器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或者使车体振动而产生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阀盘和抑制部,其中,该阀盘具有与叶片阀层叠的环状的内周薄板部、所述叶片阀落位或者离位的环状的阀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的环状窗口;抑制部在所述阀盘的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抑制所述叶片阀发生变形;从轴向观察时,所述抑制部的所述叶片阀侧端相比所述阀座的所述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所述叶片阀侧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中使用的阻尼力调整阀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多个附图中赋予的同一符号表示相同部件。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缓冲器D具有:充满液压油等液体的缸体10;移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10内的杆12;以及与杆12的一端连接并将缸体10内划分为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作为阀盘的环状的活塞11。并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阻尼力调整阀V在缓冲器D的活塞部中实现。
另外,虽未图示,但在缸体10的图1中的下方,滑动自如地地插入有自由活塞,通过该自由活塞在缸体10内且图1中压缩侧室R2的下方形成填充有气体的气室。因此,当该缓冲器D进行伸缩而杆12在缸体10内出入,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总体积变化时,自由活塞在缸体10内上下移动而扩大或缩小气室,从而补偿杆12在缸体10内出入的杆体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器D构成为单缸型的缓冲器,但也可以取代气室而设置收纳缸体10的外筒,将该外筒与缸体10之间作为储存箱,通过该储存箱来补偿在缸体10内出入的杆体积的多缸型的缓冲器。
阻尼力调整阀V的构成包括:作为阀盘的活塞11,其具有作为连通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通道的伸长侧通道MPe和压缩侧通道MPc;伸长侧阀结构MVe,其具有层叠在活塞11上且将伸长侧通道MPe的出口端打开或关闭的伸长侧叶片阀Ve、和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活塞侧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力的伸长侧背压室Ce;压缩侧阀结构MVc,其具有同样层叠在活塞11上且将压缩侧通道MPc的出口端打开或关闭的压缩侧叶片阀Vc、和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活塞11侧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力的压缩侧背压室Cc;节流孔;调整通道Pc,其将两个背压室Cc、Ce连通且在中途具有控制这些背压室Cc、Ce内的压力的电磁阀EV;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其将调整通道Pc的下游与伸长侧室R1连通且仅容许液压油从调整通道Pc向伸长侧室R1流动;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其将调整通道Pc的下游与压缩侧室R2连通且仅容许液压油从调整通道Pc向压缩侧室R2流动;失效通道FP;以及设置于失效通道FP中的溢流阀构成的失效阀FV。
并且,当活塞11相对于缸体10沿轴向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移动时,通过伸长侧叶片阀Ve对于从设置于活塞11上的伸长侧通道MPe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通过压缩侧阀结构MVc对于从设置于活塞11上的压缩侧叶片阀Vc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从而使缓冲器D发挥阻尼力。
下面,对阻尼力调整阀V和缓冲器D详细进行说明。该情况下,杆12包括保持活塞11的保持部件28、一端与保持部件28连接且与保持部件28一同形成收纳电磁阀EV的中空的收纳部L的电磁阀收纳筒29、以及一端与电磁阀收纳筒29连接且另一端从缸体10的上端朝向外侧突出的杆主体30。
保持部件28包括:外周安装有环状的活塞11的保持轴28a、设置在保持轴28a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的凸缘28b、以及设置在凸缘28b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的筒状的插口28c。另外,保持部件28的构成包括:从保持轴28a的前端开口且沿轴向延伸,而且与所述插口28c内连通的纵向孔28d;以将所述保持轴28a包围的方式设置在凸缘28b的图1中下端的环状槽28e;将环状槽28e与插口28c内连通的端口28f;将环状槽28e与纵向孔28d内连通的横向孔28g;从保持轴28a的外周开口且与纵向孔28d连通的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设置在保持轴28a的图1中下端的外周上的螺纹部28i;以及形成于凸缘28b的上端且与纵向孔28d连通的槽28j。在该实施例中,节流孔的构成包括上述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
在设置于保持轴28a上的纵向孔28d内插入有隔离器43,该隔离器43呈筒状,且通过设置于外周上的环状槽43a在纵向孔28d内形成连通伸长侧先导孔Oe与压缩侧先导孔Oc的连通通道44。在该隔离器43的图1中的下端,设置有包围该下端的开口的环状阀座43b。纵向孔28d经由隔离器43内使压缩侧室R2与插口28c内连通,但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并未通过隔离器43经由纵向孔28d内与压缩侧室R2以及插口28c内连通。进而,横向孔28g也与连通通道44连通,该横向孔28g也未通过隔离器43经由纵向孔28d内与压缩侧室R2以及插口28c内连通。
另外,上述伸长侧先导孔Oe和压缩侧先导孔Oc只要对于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即可,因此,也可以取代小孔形成为扼流通道等其他的节流孔。
插口28c的图1中上端的外周上设置有环状的凹部28k,另外,插口28c中设有从凹部28k通至插口28c内的贯通孔28m。凹部28k中安装有环状板42a,该环状板42a从图1中上方被弹簧部件42b施加作用力,从而构成将贯通孔28m打开或关闭的止回阀Cec。
电磁阀收纳筒29的构成包括:有顶筒状的收纳筒部29a;外径小于收纳筒部29a的外径且从该收纳筒部29a的顶部朝向图1中上方延伸的筒状的连接部29b;以及从收纳筒部29a的侧方开口并与内部连通的通孔29c。并且,在将保持部件28的插口28c螺合至电磁阀收纳筒29的收纳筒部29a的内周时,保持部件28与电磁阀收纳筒29变为一体,且通过该电磁阀收纳筒29和保持部件28在收纳筒部29a内形成收纳电磁阀EV的收纳部L,收纳部L内设置有后续详述的调整通道Pc的一部分。另外,收纳部L通过上述端口28f、环状槽28e以及横向孔28g与连通通道44连通,由这些端口28f、环状槽28e、横向孔28g、连通通道44形成调整通道Pc的上游侧。另外,只要收纳部L与连通通道44连通即可,因此,也可以不采用端口28f、环状槽28e以及横向孔28g,而设置将收纳部L与连通通道445直接连通的通道,但是,采用端口28f、环状槽28e以及横向孔28g的连通收纳部L与连通通道44的通道的加工容易这一优点。
在如上所述电磁阀收纳筒29与保持部件28呈一体化的情况下,通孔29c与凹部28k相对置,且与贯通孔28m协作而构成使收纳部L与伸长侧室R1连通的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通过环状板42a和弹簧部件42b形成仅容许液压油从收纳部L内向伸长侧室R1流动的止回阀Cec。因此,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由通孔29c、凹部28k、贯通孔28m形成,该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中设置有止回阀Cec。
另外,在保持部件28的纵向孔28d内设置有止回阀Cee,该止回阀Cee能够落位在设置于隔离器43的图1中下端上的环状阀座43b上、或者从该环状阀座43b上离位,并且,止回阀Cee仅容许液压油从收纳部L向压缩侧室R2流动,而阻止液压油从压缩侧室R2侧向收纳部L流动。因此,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通过隔离器43形成于纵向孔28d内。
杆主体30呈筒状,图1中下端的内周被扩径而容许电磁阀收纳筒29的连接部29b插入,而且具有能够与该连接部29b螺合的螺纹部(未图示)。由此,在将杆主体30、电磁阀收纳筒29以及保持部件28形成为一体后,形成杆12。
另外,在杆主体30内以及电磁阀收纳筒29的连接部29b内,插通有向驱动电磁阀EV的螺线管Sol供电的线束H,虽未图示,但线束H的上端从杆主体30的上端向外侧伸出且连接于电源。
如图1所示,在设置于保持部件28上的保持轴28a的外周,与环状的活塞11一同安装有伸长侧阀结构MVe和压缩侧阀结构MVc,这些部件通过螺母N被安装在保持轴28a上。
伸长侧阀结构MVe的构成包括伸长侧叶片阀Ve、和形成伸长侧背压室Ce的伸长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1,压缩侧阀结构MVc的构成包括压缩侧叶片阀Vc、和形成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缩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2。伸长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1的构成包括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力的伸长侧阀柱Se、和引导伸长侧阀柱Se沿轴向移动的伸长侧引导部32,压缩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2的构成包括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力的压缩侧阀柱Sc、和引导压缩侧叶片阀Vc沿轴向移动的压缩侧引导部31。
具体而言,在活塞11的图2中的上方安装有由多张外径呈圆形的环状板层叠而成的套环81,在该套环81的外周安装有压缩侧叶片阀Vc。并且,在套环81的上方依次安装有环状的压缩侧垫圈82、压缩侧阀柱Sc、压缩侧引导部31。在活塞11的图2中的下方安装有由多张外径呈圆形的环状板层叠而成的套环85,在该套环85的外周安装有伸长侧叶片阀Ve。并且,在套环85的下方依次安装有环状的伸长侧垫圈86、伸长侧阀柱Se、伸长侧引导部32。
该情况下,活塞11由分割为上下两个的盘11a、11b重叠而形成,将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连通的伸长侧通道MPe和压缩侧通道MPc分别在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这样,在活塞11由分割为上下两个的盘11a、11b形成的情况下,无需进行开孔加工便可以形成形状复杂的伸长侧通道MPe和压缩侧通道MPc,从而能够低价且容易地制造活塞11。
另外,在图2中上方侧的盘11a的上端设置有:与压缩侧通道MPc连通的环状窗口11e、设置在环状窗口11e的外周侧且将压缩侧通道MPc包围的环状的压缩侧阀座11c、以及设置在环状窗口11e的内周的内周薄板部11f。另外,在下方侧的盘11b的下端设置有:与伸长侧通道MPe连通的环状窗口11g、设置在环状窗口11g的外周侧且将伸长侧通道MPe包围的环状的伸长侧阀座11d、以及设置在环状窗口11g的内周的内周薄板部11h。
另外,在设置于活塞11的图2中上侧的环状窗口11e内的各压缩侧通道MPc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止因为压缩侧背压室Cc的内部压力而导致压缩侧叶片阀Vc变形破裂的抑制部70。
抑制部70朝向压缩侧叶片阀Vc侧突出而形成,当压缩侧叶片阀Vc在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的作用下朝向活塞11侧弯曲时,压缩侧叶片阀Vc的背面与抑制部70抵接,从而使压缩侧叶片阀Vc的刚性提高。由此,抑制部70抑制压缩侧叶片阀Vc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压缩侧叶片阀Vc破裂。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抑制部70形成为圆锥台状,且设置于内周薄板部11f与压缩侧阀座11c的中间。因此,在本例中,抑制部70在内周薄板部11f与压缩侧阀座11c两者的中间、即对于压缩侧叶片阀Vc受到压力而落位时压缩侧叶片阀Vc发生变形的部位的中央进行抑制的位置处设置有多个。
因此,抑制部70对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位移量最大的部分进行抑制,从而抑制压缩侧叶片阀Vc发生变形,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压缩侧叶片阀Vc破裂。
但是,即使抑制部70不设置在内周薄板部11f与压缩侧阀座11c的中间,也能够抑制压缩侧叶片阀Vc发生变形,因此,抑制部70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中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抑制部70形成为圆锥台状,但抑制部70的形状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成沿环状窗口11e的圆周方向的圆弧状。在将抑制部70形成为圆弧状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增大与压缩侧叶片阀Vc的接触面积,因而与形成为圆锥台状相比,更能防止落位时叶片阀发生变形。
另外,抑制部70被设定为:从轴向观察时,与压缩侧阀座11c的压缩侧叶片阀Vc侧端相比进一步朝向图2、图3中的上方即压缩侧叶片阀Vc侧突出,而且被设定为轴向高度低于内周薄板部11f的轴向高度。即,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活塞11中,内周薄板部11f、抑制部70、压缩侧阀座11c的轴向高度依次变低。
如图2所示,伸长侧叶片阀Ve呈环状以容许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插通,在该例中,伸长侧叶片阀Ve由多张环状板层叠而构成,但也可以由一张环状板构成。并且,如此构成的伸长侧叶片阀Ve层叠在活塞11的内周薄板部11h上且层叠在活塞11的图2中下方。进而,在套环85的图2中下方设有伸长侧垫圈86,该伸长侧垫圈86呈环状且外径大于伸长侧叶片阀Ve的内径,而且挤压伸长侧叶片阀Ve的内周侧,该伸长侧垫圈86的下方层叠有作为伸长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1的伸长侧引导部32。因此,伸长侧叶片阀Ve的内周通过伸长侧垫圈86支撑,而容许外周侧弯曲。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内周薄板部11h的高度比伸长侧阀座11d的高度高,因而在未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负荷的状态下,在伸长侧叶片阀Ve和伸长侧阀座11d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为了形成上述间隙,也可以在内周薄板部11h与伸长侧叶片阀Ve之间设置环状的垫圈,从而在伸长侧叶片阀Ve与伸长侧阀座11d之间形成间隙。该情况下,上述间隙在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能够通过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垫圈、或者变更垫圈的层叠数量进行调节。
另外,伸长侧叶片阀Ve在从成为背面侧的活塞相反侧被施加通过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产生的作用力时弯曲,从而将伸长侧叶片阀Ve紧压落位于伸长侧阀座11d上。并且,如上所述,伸长侧叶片阀Ve容许外周侧弯曲,因而能够将伸长侧通道MPe打开或关闭。
接下来,伸长侧引导部32的构成包括:嵌合在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的外周且呈筒状的安装部32a、设置在安装部32a的图2中下端的外周上的凸缘部32b、从凸缘部32b的外周朝向活塞11侧延伸的滑接筒32c、设置在安装部32a的内周上的环状槽32d、以及从安装部32a的外周通至环状槽32d的切口32e。并且,在将伸长侧引导部32安装至保持轴28a上时,环状槽32d与设置在保持轴28a上的压缩侧先导孔Oc相对。
另外,在伸长侧引导部32的安装部32a与伸长侧叶片阀Ve之间夹设有伸长侧垫圈86,但也可以不用伸长侧垫圈86而通过安装部32a直接挤压伸长侧叶片阀Ve的内周。但是,在将伸长侧引导部32组装到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时,需要朝向使压缩侧先导孔Oc与环状槽32d相对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若设置有伸长侧垫圈86,则能够调整伸长侧引导部32相对于保持部件28的位置。
滑接筒32c内收纳有伸长侧阀柱Se。伸长侧阀柱Se的外周与滑接筒32c的内周滑接,从而伸长侧阀柱Se能够在该滑接筒32c内沿轴向移动。伸长侧阀柱Se包括环状的阀柱主体33、和从阀柱主体33的图2中上端的内周立起的环状突起34。该环状突起34的内径设定为小于伸长侧叶片阀Ve的外径,从而环状突起34能够与伸长侧叶片阀Ve的背面即图2中的下面抵接。
并且,在如此将伸长侧阀柱Se组装到伸长侧引导部32上,并将该伸长侧引导部32组装到保持轴28a上时,利用由伸长侧引导部32、伸长侧阀柱Se以及伸长侧叶片阀Ve围成的空间形成伸长侧背压室Ce。另外,阀柱主体33的内径大于安装部32a的外径,但也可以将阀柱主体33的内径设定为与安装部32a的外周滑接的内径,从而利用伸长侧阀柱Se将伸长侧背压室Ce封闭。该情况下,利用由伸长侧引导部32和伸长侧阀柱Se围成的空间形成伸长侧背压室Ce。
另外,伸长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1并不限于上述构成,只要能够形成从背面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作用力的伸长侧背压室Ce即可。
另外,由于在伸长侧引导部32的安装部32a的内周设置有环状槽32d,且具有从安装部32a的外周通至该环状槽32d的切口32e,因此,在将伸长侧引导部32组装到保持轴28a时,环状槽32d与设置在保持轴28a上的压缩侧先导孔Oc相对,伸长侧背压室Ce与压缩侧先导孔Oc连通。
进而,在伸长侧引导部32上设置有从凸缘部32b的外周开口的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从而使压缩侧室R2与伸长侧背压室Ce内连通。在伸长侧引导部32的凸缘部32b的图2中上端层叠有环状板35,通过夹设在该环状板35与伸长侧阀柱Se的阀柱主体33之间的弹簧MVes将该环状板35紧压在凸缘部32b上,从而将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封闭。另外,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被设置为不会对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施加阻力。
在缓冲器D的收缩动作时,当压缩侧室R2被压缩而压力升高时,该环状板35在该压力的挤压下离开凸缘部32b,从而将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打开,在伸长侧背压室Ce内的压力变得高于压缩侧室R2的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该环状板35被紧压在凸缘部32b上,从而将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关闭,作为仅容许来自压缩侧室R2的液压油的流动的止回阀Cic的止回阀阀体发挥作用。通过该止回阀Cic将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设置成仅容许液压油从压缩侧室R2向伸长侧背压室Ce流动的单向通行的通道。
弹簧MVes承担将环状板35紧压在凸缘部32b上的作用,也承担与作为止回阀阀体的环状板35一同构成止回阀Cic,且朝向伸长侧叶片阀Ve对伸长侧阀柱Se施加作用力的作用。由于通过弹簧MVes对伸长侧阀柱Se施加作用力,因此,在伸长侧叶片阀Ve弯曲而变为伸长侧阀柱Se被朝向远离活塞11的图2中下方下压的状态之后,即使伸长侧叶片阀Ve的弯曲消除,伸长侧阀柱Se也追随伸长侧叶片阀Ve迅速回到原来的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虽然也可以利用另外的弹簧部件对伸长侧阀柱Se施加作用力,但在共用止回阀Cic和弹簧MVes的情况下,存在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且结构变简单这一优点。另外,由于伸长侧阀柱Se的外径被设置成大于环状突起34的内径,且环状突起34与伸长侧叶片阀Ve抵接,因此,通过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始终朝向伸长侧叶片阀Ve对伸长侧阀柱Se施加作用力。
如图2所示,层叠在活塞11上方的压缩侧叶片阀Vc与伸长侧叶片阀Ve同样呈环状,以容许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插入,在该例中,压缩侧叶片阀Vc由多张环状板层叠而构成,但也可以由一张环状板构成。并且,这样构成的压缩侧叶片阀Vc层叠在活塞11的内周薄板部11f上,并被层叠在活塞11的图2中上方。进而,在套环81的图2中上方设置有压缩侧垫圈82,在该压缩侧垫圈82的上方层叠有作为压缩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2的压缩侧引导部31,其中,该压缩侧垫圈82呈环状,且外径被设置为大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内径,而且挤压压缩侧叶片阀Vc的内周侧。因此,压缩侧叶片阀Vc的内周通过压缩侧垫圈82支撑,而容许外周弯曲。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内周薄板部11f的高度高于压缩侧阀座11c的高度,因而在未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负荷的状态下,在压缩侧叶片阀Vc与压缩侧阀座11c之间形成间隙。
另外,为了形成上述间隙,也可以在内周薄板部11f与压缩侧叶片阀Vc之间设置环状的垫圈,从而在压缩侧叶片阀Vc与压缩侧阀座11c之间形成间隙。该情况下,上述间隙在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能够通过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垫圈、或者变更垫圈的层叠数量进行调节。
另外,压缩侧叶片阀Vc在从成为背面侧的活塞相反侧被施加通过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产生的作用力时弯曲,从而使压缩侧叶片阀Vc被紧压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上。并且,如上所述,压缩侧叶片阀Vc容许外周侧弯曲,因而能够将压缩侧通道MPc打开或关闭。
接下来,压缩侧引导部31的构成包括:嵌合在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的外周上且呈筒状的安装部31a、设置在安装部31a的图2中上端外周上的凸缘部31b、从凸缘部31b的外周朝向活塞11侧延伸的滑接筒31c、设置在安装部31a的内周上的环状槽31d、以及从安装部31a的外周通至环状槽31d的切口31e。并且,在将压缩侧引导部31组装至保持轴28a上时,环状槽31d与设置在保持轴28a上的伸长侧先导孔Oe相对。
另外,在压缩侧引导部31的安装部31a与压缩侧叶片阀Vc之间夹设有压缩侧垫圈82,但也可以不用压缩侧垫圈82而通过安装部31a直接挤压压缩侧叶片阀Vc的内周。但是,在将压缩侧引导部31组装到保持部件28的保持轴28a时,需要朝向使伸长侧先导孔Oe与环状槽31d相对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若设置有压缩侧垫圈82,则能够调整压缩侧引导部31相对于保持部件28的位置。
滑接筒31c内收纳有压缩侧阀柱Sc。压缩侧阀柱Sc的外周与滑接筒31c的内周滑接,从而压缩侧阀柱Sc能够在该滑接筒31c内沿轴向移动。压缩侧阀柱Sc包括环状的阀柱主体37、和从阀柱主体37的图2中下端外周立起的环状突起38。该环状突起38的内径被设定为小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外径,从而环状突起38能够与压缩侧叶片阀Vc的背面即图2中的上面抵接。
并且,在如此将压缩侧阀柱Sc组装至压缩侧引导部31上,并将该压缩侧引导部31组装至保持轴28a上时,通过由压缩侧引导部31、压缩侧阀柱Sc以及压缩侧叶片阀Vc围成的空间形成压缩侧背压室Cc。另外,阀柱主体37的内径大于安装部31a的外径,但也可以设置成与安装部31a的外周滑接的内径,从而利用压缩侧阀柱Sc将压缩侧背压室Cc封闭。该情况下,形成由压缩侧引导部31和压缩侧阀柱Sc围成的压缩侧背压室Cc。
另外,压缩侧背压室形成部件C2并不限于上述构成,只要能够形成从背面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作用力的压缩侧背压室Cc即可。
另外,压缩侧引导部31的安装部31a的内周设置有环状槽31d,且具有从安装部31a的外周通至该环状槽31d的切口31e,从而在将压缩侧引导部31组装至保持轴28a时,环状槽31d与设置在保持轴28a的伸长侧先导孔Oe相对,压缩侧背压室Cc与伸长侧先导孔Oe连通。由于压缩侧背压室Cc与伸长侧先导孔Oe连通,因而通过形成于保持轴28a的纵向孔28d内的连通通道44和压缩侧先导孔Oc也与伸长侧背压室Ce连通。
进而,在压缩侧引导部31上设置有从凸缘部31b的外周开口的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从而使伸长侧室R1与压缩侧背压室Cc内连通。在压缩侧引导部31的凸缘部31b的图2中下端层叠有环状板39,通过夹设在该环状板39与压缩侧阀柱Sc的阀柱主体37之间的弹簧MVcs将该环状板39紧压在凸缘部31b上,从而将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封闭。另外,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被设置为不会对通过的液压油的流动产生阻力。
在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当伸长侧室R1被压缩而压力升高时,该环状板39在该压力的挤压下离开凸缘部31b,从而将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打开,在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变得高于伸长侧室R1的压力的缓冲器D的收缩动作时,该环状板39被紧压在凸缘部31b上,从而将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封闭,作为仅容许来自伸长侧室R1的液压油的流动的止回阀Cie的止回阀阀体发挥作用。通过该止回阀Cie将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设置为仅容许液压油从伸长侧室R1向压缩侧背压室Cc流动的单向通行的通道。
在此,如上所述,连通通道44通过设置在保持部件28上的环状槽28e、端口28f以及横向孔28g而与收纳部L内连通。因此,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不仅经由伸长侧先导孔Oe、压缩侧先导孔Oc以及连通通道44相互连通,而且经由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与伸长侧室R1连通,经由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与压缩侧室R2连通,进而通过端口28f和横向孔28g也与收纳部L连通。
回到前面,弹簧MVcs承担将环状板39紧压在凸缘部31b上的作用,也承担与作为止回阀阀体的环状板39一同构成止回阀Cie,且朝向压缩侧叶片阀Vc对压缩侧阀柱Sc施加作用力的作用。由于通过弹簧MVcs对压缩侧阀柱Sc施加作用力,因此,压缩侧叶片阀Vc弯曲而变为压缩侧阀柱Sc被朝向远离活塞11的图2中上方抬高的状态之后,即使压缩侧叶片阀Vc的弯曲消除,压缩侧阀柱Sc也追随压缩侧叶片阀Vc迅速回到原来的位置(图2所示的位置)。虽然也可以利用另外的弹簧部件对压缩侧阀柱Sc施加作用力,但存在可以共用止回阀Cie和弹簧MVcs,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且结构变简单这一优点。另外,由于压缩侧阀柱Sc的外径设置为大于环状突起38的内径,从而环状突起38与压缩侧叶片阀Vc抵接,因此,通过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始终朝向压缩侧叶片阀Vc对压缩侧阀柱Sc施加作用力,若是仅以对压缩侧阀柱Sc施加作用力为目的的弹簧部件,则也可以不设置。
并且,伸长侧阀柱Se受到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而朝向活塞11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作用力,但伸长侧阀柱Se受到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的受压面积,成为以伸长侧阀柱Se的阀柱主体33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与以环状突起34的内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差。同样,压缩侧阀柱Sc受到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而朝向活塞11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作用力,压缩侧阀柱Sc受到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的受压面积,成为以压缩侧阀柱Sc的阀柱主体37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与以环状突起38的内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差。并且,在该实施方式的缓冲器D的情况下,伸长侧阀柱Se的受压面积大于压缩侧阀柱Sc的受压面积。
由于伸长侧阀柱Se的环状突起34抵接在伸长侧叶片阀Ve的背面,而且伸长侧叶片阀Ve安装在套环85的外周上,因此,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伸长侧叶片阀Ve上的受压面积,成为以环状突起34的内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减去以套环85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后的面积。因此,将以伸长侧阀柱Se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减去以套环85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后的面积乘以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所得的力作为伸长侧负荷,并通过该伸长侧负荷朝向活塞11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作用力。
另外,由于压缩侧阀柱Sc的环状突起38抵接在压缩侧叶片阀Vc的背面,而且压缩侧叶片阀Vc安装在套环81的外周上,因此,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直接作用于在压缩侧叶片阀Vc上的受压面积,成为以环状突起38的内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减去以套环81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后的面积。因此,将以压缩侧阀柱Sc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减去以套环81的外径为直径的圆的面积之后的面积乘以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所得的力作为压缩侧负荷,并通过该压缩侧负荷朝向活塞11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作用力。
因此,在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与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等压的情况下,作为伸长侧叶片阀Ve从伸长侧背压室Ce受到的负荷的伸长侧负荷被设定为:大于作为压缩侧叶片阀Vc从压缩侧背压室Cc受到的负荷的压缩侧负荷。
另外,在通过伸长侧阀柱Se将伸长侧背压室Ce封闭,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并未直接作用于伸长侧叶片阀Ve的情况下,伸长侧负荷仅取决于伸长侧阀柱Se受到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的受压面积。在压缩侧也是同样的,在通过压缩侧阀柱Sc将压缩侧背压室Cc封闭,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并未直接作用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情况下,压缩侧负荷仅取决于压缩侧阀柱Sc受到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的受压面积。
因此,在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与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等压的情况下,只要设置为伸长侧叶片阀Ve从伸长侧背压室Ce受到的伸长侧负荷大于压缩侧叶片阀Vc从压缩侧背压室Cc受到的压缩侧负荷即可,因此,在伸长侧叶片阀Ve和压缩侧叶片阀Vc均未直接从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只要使伸长侧阀柱Se的受压面积大于压缩侧阀柱Sc的受压面积即可。
在通过伸长侧阀柱Se将伸长侧背压室Ce封闭的结构中,能够使伸长侧阀柱Se与伸长侧叶片阀Ve抵接,在通过压缩侧阀柱Sc将压缩侧背压室Cc封闭的结构中,能够使压缩侧阀柱Sc与压缩侧叶片阀Vc抵接。
是否利用阀柱将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封闭,可以任意地进行选择。在本发明中,由于使用受压面积不同的伸长侧阀柱Se和压缩侧阀柱Sc,因而能够将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实质作用于伸长侧叶片阀Ve上的受压面积设定为大于仅伸长侧叶片阀Ve的受压面积。这样,由于能够将压缩侧阀柱Sc与伸长侧阀柱Se的受压面积差设定为较大,因而能够使伸长侧负荷与压缩侧负荷之差较大,从而能够对伸长侧负荷和压缩侧负荷的设置范围赋予非常高的自由度。
并且,在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伸长侧叶片阀Ve通过伸长侧通道MPe受到来自伸长侧室R1的压力,而且从背面侧受到上述伸长侧负荷。当伸长侧负荷超过通过伸长侧室R1的压力下压的力,而使伸长侧叶片阀Ve弯曲至与伸长侧阀座11d抵接时,将伸长侧通道MPe封闭。伸长侧叶片阀Ve在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以某一杆退出速度将伸长侧通道MPe封闭时的伸长侧负荷,可以根据上述受压面积、伸长侧叶片阀Ve的弯曲刚性等进行设置。压缩侧叶片阀Vc也与伸长侧叶片阀Ve同样,压缩侧叶片阀Vc在缓冲器D的收缩动作时以某一杆进入速度将压缩侧通道MPc封闭时的压缩侧负荷,可以根据上述受压面积、压缩侧叶片阀Vc的弯曲刚性等进行设置。
接下来,将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作为上游,将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和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作为下游,利用调整通道Pc将它们连通,具有开关阀SV和压力控制阀PV的电磁阀EV设置在该调整通道Pc的中途,能够控制上游的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因此,在通过压力控制阀PV控制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时,即使伸长侧背压室Ce与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相同,也能够使伸长侧负荷大于压缩侧负荷。因此,在要求较大的伸长侧负荷的情况下,不需要很大程度增大伸长侧背压室Ce内的压力,因此,即使在想要增大伸长侧的阻尼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应通过压力控制阀PV控制的最大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侧阀柱Se的内周不与伸长侧引导部32的安装部32a的外周滑接,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也作用于伸长侧叶片阀Ve的背面侧且环状突起34的抵接部位的内侧,从而对该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作用力,因此,在设定伸长侧负荷时,只要在考虑到通过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直接对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的负荷的基础上进行设定即可。压缩侧阀柱Sc的内周也不与压缩侧引导部31的安装部31a的外周滑接,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也作用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背面侧且环状突起38的抵接部位的内侧,从而对该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作用力,因此,在设定压缩侧负荷的时,只要在考虑到通过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直接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的负荷的基础上进行设定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阀SV在不通电时将调整通道Pc关闭,而在通电时将调整通道Pc打开,从而能够通过压力控制阀PV实现压力控制。另外,在调整通道Pc的中途,设置有具有绕开电磁阀EV的失效阀FV的失效通道FP。
如图3所示,电磁阀EV的构成包括:具有阀收纳筒50a和控制阀阀座50d的阀座部件50、相对于控制阀阀座50d落位或离位的电磁阀阀体51、以及对电磁阀阀体51施加推力而沿轴向驱动电磁阀阀体51的螺线管Sol。
并且,阀座部件50嵌合在保持部件28的插口28c内,在将阀收纳筒50a插入层叠在凸缘28b的图3中上端且呈环状的阀壳52的内周时,阀座部件50在径向上被定位,且被收纳在收纳部L内。另外,阀座部件50的构成包括:电磁阀阀体51滑动自如地插入的有底筒状的阀收纳筒50a、与阀收纳筒50a的图3中上端外周相连的凸缘50b、从阀收纳筒50a的侧方开口且与内部连通的通孔50c、在凸缘50b的图3中上端朝向轴向突出的环状的控制阀阀座50d、从凸缘50b的外周立起且下端设置有锥形部的大径筒部50e、以及从大径筒部50e的锥形部开口且将大径筒部50e的内外连通的端口50f。
如图3所示,阀壳52呈环状,其构成包括:设置在图3中上端的环状窗口52a、从环状窗口52a开口且与图3中下端连通的端口52b、从图3中上端的内周开口且与端口52b连通的切口槽52c、设置在外周上且沿轴向设置的槽52d、将所述环状窗口52a的外周包围的环状的失效阀阀座52e、以及设置在图3中上端侧的内周且与切口槽52c连通的凹部52f。
在将该阀壳52插入插口28c内并层叠在凸缘28b的图3中的上端时,端口52b与朝向端口28f的凸缘28b上端的开口相对,端口52b和切口槽52c与端口28f连通,进而,槽52d与设置在凸缘28b上的槽28j相对,从而使这些连通。
因此,端口52b和切口槽52c通过环状槽28e、端口28f以及横向孔28g与连通通道44连通,进而,经由该连通通道44、伸长侧先导孔Oe以及压缩侧先导孔Oc与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连通。另外,槽52d通过槽28j与隔离器43内连通,通过由止回阀Cee形成的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与压缩侧室R2连通,并且,通过由通孔29c、凹部28k、贯通孔28m以及止回阀Cec形成的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与伸长侧室R1连通。
在阀壳52内,收纳有筒状的阀座部件50的阀收纳筒50a。另外,阀座部件50的阀收纳筒50a的外周安装有环状的叶片阀53。当将阀收纳筒50a插入阀壳52,从而将阀座部件50组装至阀壳52时,叶片阀53的内周被阀座部件50的凸缘50b与阀壳52的图3中上端的内周夹持固定。另外,叶片阀53的外周侧以被施加初始位移的状态落位于设置在阀壳52上的失效阀阀座52e上,从而将环状窗口52a封闭。另外,在将阀座部件50组装至阀壳52时,由于在大径筒部50e上以远离阀壳52的方式设置有锥形部,因此,在大径筒部50e与阀壳52之间形成空隙。该叶片阀53在通过端口52b作用于环状窗口52a内的压力达到开阀压力时弯曲,将环状窗口52a打开,从而使端口52b经由上述空隙与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和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连通。通过该叶片阀53和失效阀阀座52e形成失效阀FV,当失效阀FV打开时,通过空隙绕开电磁阀EV,使端口52b直接与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和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连通。因此,该情况下,失效通道FP由环状窗口52a和空隙构成。
另外,在将阀收纳筒50a插入阀壳52而将阀座部件50组装至阀壳52时,设置在阀壳52上的凹部52f与设置在阀收纳筒50a上的通孔50c相对,使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通过端口52b与阀收纳筒50a内连通。
进而,在阀座部件50的大径筒部50e的图3中上方,配置有收纳在电磁阀收纳筒29内的螺线管Sol,在将保持部件28螺合在电磁阀收纳筒29中而形成为一体时,阀壳52、叶片阀53、阀座部件50以及螺线管Sol被夹持固定在电磁阀收纳筒29与保持部件28之间。
螺线管Sol的构成包括:通过模制树脂将绕线57和向绕线57通电的线束H一体化而成的有顶筒状的模制定子56、呈有顶筒状且嵌合在模制定子56的内周的第一固定铁芯58、层叠在模制定子56的图3中下端且呈环状的第二固定铁芯59、夹设在第一固定铁芯58与第二固定铁芯59之间形成磁间隙的填料环60、可轴向移动地配置在第一固定铁芯58和第二固定铁芯59的内周侧的筒状的可动铁芯61、以及固定在可动铁芯61的内周上的轴62。并且,在向绕线57通电时,螺线管Sol吸引可动铁芯61,从而对轴62施加朝向图3中下方的推力。
进而,电磁阀阀体51滑动自如地插入阀座部件50内。详细而言,电磁阀阀体51的构成包括:滑动自如地插入阀座部件50的阀收纳筒50a内的小径部51a、设置在小径部51a的图3中上方侧即阀座部件相反侧且未插入阀收纳筒50a中的大径部51b、设置在小径部51a与大径部51b之间的环状的凹部51c、设置在大径部51b的阀座部件相反侧端的外周上的凸缘状的弹簧支撑部51d、从电磁阀阀体51的前端朝向后端贯通的连接通道51e、以及设置在连接通道51e的中途的小孔51f。
另外,在电磁阀阀体51中,如上所述,以凹部51c为边界而使阀座部件相反侧的外径大于小径部51a,从而形成大径部51b,在该大径部51b的图3中下端具有与控制阀阀座50d相对的落位部51g,当电磁阀阀体51相对于阀座部件50沿轴向移动时,落位部51g落位于控制阀阀座50d上、或者从控制阀阀座50d上离位。
进而,在阀座部件50的凸缘50b与弹簧支撑部51d之间,夹设有朝向远离阀座部件50的方向对电磁阀阀体51施加作用力的弹簧EVs,并设置有发挥与该弹簧EVs的作用力相对抗的推力的螺线管Sol。因此,通过弹簧EVs始终朝向远离阀座部件50的方向对电磁阀阀体51施加作用力,当未从螺线管Sol施加与弹簧EVs对抗的推力时,电磁阀阀体51被定位在距离阀座部件50最远的位置处。另外,该情况下,虽然利用弹簧EVs朝向远离阀座部件50的方向对电磁阀阀体51施加作用力,但是,除了弹簧EVs以外,也可以使用能够施加作用力的其他弹性体。
并且,在调节螺线管Sol的推力时,将电磁阀阀体51紧压在阀座部件50上的作用力被调节,落位部51g从控制阀阀座50d离位的开阀压力被控制。因此,电磁阀阀体51的落位部51g、阀座部件50的控制阀阀座50d以及螺线管Sol构成压力控制阀PV。
另外,当电磁阀阀体51距离阀座部件50最远时,使小径部51a与通孔50c相对而将通孔50c封闭,在向螺线管Sol通电而使电磁阀阀体51从距离阀座部件50最远的位置朝向阀座部件侧移动规定量之后,始终使凹部51c与通孔50c相对而将通孔50c打开。即,电磁阀阀体51能够将阀座部件50上的通孔50c打开或关闭,由此构成开关阀SV。因此,通过该阀座部件50、电磁阀阀体51以及螺线管Sol,构成将开关阀SV和压力控制阀PV一体化而成的电磁阀EV。
当电磁阀阀体51将通孔50c打开,落位部51g从控制阀阀座50d离位时,通孔50c通过电磁阀阀体51的凹部51c、端口50f以及上述形成于阀座部件50与阀壳52之间的空隙与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和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连通。
在能够正常向螺线管Sol供给电流,且开关阀SV呈开阀状态时,如上所述,若对螺线管Sol的推力进行调节,便能够调节朝向阀座部件50侧对电磁阀阀体51施加的力。更为详细而言,当压力控制阀PV上游的压力的作用和弹簧EVs在图3中上抬电磁阀阀体51的力超过螺线管Sol产生的下压电磁阀阀体51的力时,压力控制阀PV打开,从而能够根据螺线管Sol的推力来控制压力控制阀PV的上游侧的压力。并且,由于压力控制阀PV的上游经由调整通道Pc与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连通,因此,能够通过该压力控制阀PV同时控制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另外,电磁阀EV的下游与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和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连通,流经电磁阀EV的液压油在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朝向低压侧的压缩侧室R2排出,在缓冲器D的收缩动作时朝向低压侧的伸长侧室R1排出。因此,调整通道Pc由上述环状槽28e、端口28f、横向孔28g、端口52b、切口槽52c、凹部52f、收纳部L的一部分、上述空隙以及槽52d形成。
另外,开关阀SV具有在不能向螺线管Sol通电的失效时,通过电磁阀阀体51的小径部51a将阀座部件50的通孔50c封闭的切断位置。失效通道FP绕开电磁阀EV,其中途设置的失效阀FV将与端口52b连通的环状窗口52a打开或关闭。进而,失效阀FV的开阀压力被设定为超过压力控制阀PV能够控制的上限压力的压力。
因此,当压力控制阀PV的上游侧的压力超过控制上限压力时,失效阀FV打开,从而能够将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控制为失效阀FV的开阀压力。
因此,在失效时开关阀SV位于切断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失效阀FV对伸长侧背压室Ce和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进行控制。
进而,电磁阀阀体51在插入阀座部件50的阀收纳筒50a内时,在阀收纳筒50a内且通孔50c的前端侧形成空间K。该空间K经由设置于电磁阀阀体51上的连接通道51e和小孔51f与电磁阀阀体外部连通。由此,当电磁阀阀体51相对于阀座部件50沿轴向即图3中的上下方向移动时,上述空间K作为缓冲筒发挥作用,能够抑制电磁阀阀体51急剧位移,且能够抑制电磁阀阀体51振动性移动。
接下来,对缓冲器D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于将缓冲器D的阻尼力特性设为弱,即减小通过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施加于伸长侧叶片阀Ve的作用力和通过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施加于压缩侧叶片阀Vc的作用力,从而降低阻尼系数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将阻尼力特性设为弱时,向螺线管Sol通电,减小电磁阀EV对通过的液压油施加的阻力,以伸长侧叶片阀Ve和压缩侧叶片阀Vc分别不会落位于各自对应的伸长侧阀座11d和压缩侧阀座11c的方式控制上述作用力。
在该状态下,即使伸长侧叶片阀Ve在上述作用力的作用下弯曲,伸长侧叶片阀Ve也不会落位于伸长侧阀座11d上,成为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压缩侧叶片阀Vc也是同样的,即使压缩侧叶片阀Vc在上述作用力的作用下弯曲,压缩侧叶片阀Vc也不会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上,成为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状态。
该状态下,当缓冲器D伸长而活塞11朝向图1中上方移动时,液压油压弯伸长侧叶片阀Ve并通过伸长侧通道MPe从被压缩的伸长侧室R1向扩大的压缩侧室R2移动。于是,由于在伸长侧叶片阀Ve与伸长侧阀座11d之间形成有间隙,因而能够发挥与伸长侧叶片阀Ve落位于伸长侧阀座11d时相比较小的阻尼力。
另外,在缓冲器D伸长时,伸长侧室R1内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ie并通过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流向调整通道Pc。从调整通道Pc通过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ee,并经由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朝向低压侧的压缩侧室R2排出。另外,伸长侧先导孔Oe在液压油通过时施加阻力而产生压力损失,从而在液压油流动的状态下调整通道Pc的下游的压力低于伸长侧室R1的压力,因而设置在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的止回阀Cec不会打开而保持封闭状态。
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不仅与压缩侧背压室Cc连通,而且经由连通通道44与伸长侧背压室Ce连通,但是,由于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被止回阀Cic封闭,因而在缓冲器D的伸长动作时,可以使伸长侧背压室Ce内的压力高于压缩侧室R2的压力。另外,虽然压缩侧背压室Cc的压力高于低压侧的压缩侧室R2的压力,但由于仅仅对于将未产生液压油流动的压缩侧通道MPc封闭的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作用力,因而不会有不良情况。
在调整通道Pc中,如上所述设置有具有压力控制阀PV的电磁阀EV,在向螺线管Sol通电,从而通过压力控制阀PV对调整通道Pc的上游侧的压力进行控制时,能够调整伸长侧背压室Ce内的压力,从而将伸长侧负荷控制为所希望的负荷。通过以上构成,能够通过压力控制阀PV控制伸长侧叶片阀Ve的开度,从而能够控制缓冲器D进行伸长动作时的伸长侧阻尼力。
反之,当缓冲器D收缩而活塞11朝向图1中下方移动时,液压油将压缩侧叶片阀Vc压弯并通过压缩侧通道MPc从被压缩的压缩侧室R2向扩大的伸长侧室R1移动。由于在压缩侧叶片阀Vc与压缩侧阀座11c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与压缩侧叶片阀Vc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时相比确保了较大的流道面积。
另外,压缩侧室R2内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ic并通过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流向调整通道Pc。从调整通道Pc通过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ec并经由压缩侧压力排出通道Ec朝向低压侧的伸长侧室R1排出。另外,压缩侧先导孔Oc在液压油通过时施加阻力而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在液压油流动的状态下调整通道Pc的下游的压力低于压缩侧室R2的压力,因而设置于伸长侧压力排出通道Ee的止回阀Cee不会打开而保持封闭状态。
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不仅与伸长侧背压室Ce连通,而且经由连通通道44与压缩侧背压室Cc连通,但是,由于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被止回阀Cie封闭,因而在缓冲器D的收缩动作时,可以使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高于伸长侧室R1的压力。另外,虽然伸长侧背压室Ce的压力高于低压侧的伸长侧室R1的压力,但是,由于仅仅对于将未产生液压油的流动的伸长侧通道MPe封闭的伸长侧叶片阀Ve施加作用力,因而不会存在不良情况。
调整通道Pc上如上所述设置有电磁阀EV,在向电磁阀EV的螺线管Sol通电,而控制调整通道Pc的上游侧的压力时,能够调整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从而能够将压缩侧负荷控制为所希望的负荷。通过上述构成,能够通过电磁阀EV控制压缩侧叶片阀Vc的开度,从而能够控制缓冲器D进行收缩动作时的压缩侧阻尼力。
接下来,对于将缓冲器D的阻尼力特性设为强,即增大施加于伸长侧叶片阀Ve和压缩侧叶片阀Vc上的作用力,从而提高阻尼系数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将阻尼力特性设为强时,向螺线管Sol通电,增大电磁阀EV对通过的液压油施加的阻力,并以伸长侧叶片阀Ve和压缩侧叶片阀Vc分别落位于各自对应的伸长侧阀座11d和压缩侧阀座11c上的方式控制作用力。
在该状态下,伸长侧叶片阀Ve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弯曲而落位于伸长侧阀座11d上,成为在两者之间未形成间隙的状态,压缩侧叶片阀Vc也是同样的,压缩侧叶片阀Vc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弯曲,压缩侧叶片阀Vc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上,从而在两者之间未形成间隙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当缓冲器D伸长而活塞11朝向图1中上方移动时,液压油压弯伸长侧叶片阀Ve并通过伸长侧通道MPe从被压缩的伸长侧室R1向扩大的压缩侧室R2移动。于是,由于伸长侧叶片阀Ve与伸长侧阀座11d之间未形成有间隙,因而与设置有间隙时相比能够发挥较大的阻尼力。
另外,在缓冲器D的伸长时,与将阻尼力特性设为弱时同样地,伸长侧室R1内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ie并通过伸长侧压力导入通道Ie,也流到调整通道Pc中。在通过设置于调整通道Pc中的压力控制阀PV来控制调整通道Pc的上游侧的压力时,与设为弱时同样地,能够调整伸长侧背压室Ce内的压力而将伸长侧负荷控制为所希望的负荷,伸长侧叶片阀Ve的开度被控制,从而在设为强时缓冲器D进行伸长动作时的伸长侧阻尼力也被控制。
接着,当缓冲器D收缩而活塞11朝向图1中下方移动时,液压油压弯压缩侧叶片阀Vc并通过压缩侧通道MPc从被压缩的压缩侧室R2向扩大的伸长侧室R1移动。于是,由于在压缩侧叶片阀Vc与压缩侧阀座11c之间未形成间隙,因而与设置有间隙时相比能够发挥较大的阻尼力。
与将阻尼力特性设为弱时同样地,压缩侧室R2内的液压油推开止回阀Cic并通过压缩侧压力导入通道Ic,也流到调整通道Pc中。在通过设置于调整通道Pc中的压力控制阀PV来控制调整通道Pc的上游侧的压力时,与设为弱时同样地,能够调整压缩侧背压室Cc内的压力,从而将压缩侧负荷控制为所希望的负荷,压缩侧叶片阀Vc的开度被控制,从而在设为强时缓冲器D进行收缩动作时的压缩侧阻尼力也被控制。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阻尼力调整阀V,在内周薄板部11f与压缩侧阀座11c之间的环状窗口11e上设置有抑制压缩侧叶片阀Vc变形的抑制部70,从轴向观察时,抑制部70的压缩侧叶片阀Vc侧端即图3中的上端相比压缩侧阀座11c的压缩侧叶片阀Vc侧端即图3中的上端进一步朝向压缩侧叶片阀Vc侧突出。
在此,在通常的缓冲器中,在收缩动作时将阻尼力特性从弱切换为强的情况下,通过急剧上升的压缩侧背压室的内部压力而对压缩侧叶片阀施加朝向活塞侧的作用力,从而使压缩侧叶片阀猛烈地落位于压缩侧阀座上,因此,缓冲器的阻尼力特性急剧变化。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构成,抑制部70的轴向高度被设定为高于压缩侧阀座11c的轴向高度。因此,压缩侧叶片阀Vc在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之前先与抑制部70抵接,因此,在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之前压缩侧叶片阀Vc的刚性提高,从而能够抑制阻尼力调整阀V的阻尼力特性急剧变化。由此,阻尼力特性的变化变得平滑,搭载具有阻尼力调整阀V的缓冲器D的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提高,且能够防止因为阻尼力的急剧变化而使车体振动从而产生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压缩侧叶片阀Vc在与抑制部70抵接之后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上,因此,与不设置抑制部70时相比,压缩侧叶片阀Vc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的势能减弱,从而能够抑制因为叶片阀的抵接声音而产生噪音。
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抑制部70被设定为轴向高度低于内周薄板部11f的轴向高度。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活塞11构成为:内周薄板部11f、抑制部70、压缩侧阀座11c的轴向高度依次降低。由此,在压缩侧叶片阀Vc落位于压缩侧阀座11c时,压缩侧叶片阀Vc以从内周侧朝向外周侧逐渐降低的方式平滑变形,因而不会对压缩侧叶片阀Vc施加过多的负荷。因此,根据上述构成,压缩侧叶片阀Vc能够对于从压缩侧通道MPc通过的液压油发挥预设的阻尼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将现有的阻尼力调整阀的破裂防止用的抑制部的轴向高度设定为高于阀座的轴向高度即可,因而不需要追加其余的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抑制部70仅设置在活塞11的压缩侧叶片阀侧的环状窗口11e上,但也可以设置在伸长侧叶片阀侧的环状窗口11g上。该情况下,在缓冲器D伸长时发挥与压缩时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活塞11作为阀盘,将阻尼力调整阀V设置在缓冲器D的活塞部上,但本发明的阻尼力调整阀V也可以不设置在活塞部上。例如,也可以在缸体10的外侧设置连通伸长侧室R1和压缩侧室R2的通道,并在该通道的中途设置阻尼力调整阀V。或者,也可以另外设置具有阻尼力调整阀V的容器,经由该容器连通伸长侧室R1与压缩侧室R2。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便可进行改造、变形以及变更。
本申请要求2016年4月27日在日本特许厅申请的特愿2016-088905作为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所有内容全部引入本说明书作为参照。
Claims (4)
1.一种阻尼力调整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盘,其具有环状的阀座、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侧且呈环状的内周薄板部、设置于所述阀座的内周与所述内周薄板部之间的环状窗口、以及在所述环状窗口上开口的通道;
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在所述内周薄板部上,且能够落位于所述阀座上、或者从所述阀座上离位;
背压室形成部件,其内部形成有通过内部压力朝向所述阀座侧对所述叶片阀施力的背压室;以及
抑制部,其设置于所述阀盘的所述内周薄板部与所述阀座之间,并用于抑制所述叶片阀发生变形;
从轴向观察时,所述抑制部的所述叶片阀侧端相比所述阀座的所述叶片阀侧端进一步朝向所述叶片阀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调整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部的轴向高度被设定为高于所述阀座的轴向高度,且低于所述内周薄板部的轴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调整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压室形成部材的构成包括阀柱和引导所述阀柱沿轴向移动的引导部;
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阀柱之间、或者由所述引导部、所述阀柱以及所述叶片阀围成的空间中形成所述背压室。
4.一种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缸体;
杆,其移动自如地插入所述缸体内;以及
设置于所述杆的一端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调整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88905A JP2017198276A (ja) | 2016-04-27 | 2016-04-27 | 減衰力調整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
JP2016-088905 | 2016-04-27 | ||
PCT/JP2017/015732 WO2017188091A1 (ja) | 2016-04-27 | 2017-04-19 | 減衰力調整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3025A true CN109073025A (zh) | 2018-12-21 |
Family
ID=60161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4710.XA Pending CN109073025A (zh) | 2016-04-27 | 2017-04-19 |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128360A1 (zh) |
EP (1) | EP3450795A1 (zh) |
JP (1) | JP2017198276A (zh) |
KR (1) | KR20180123533A (zh) |
CN (1) | CN109073025A (zh) |
WO (1) | WO20171880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62416B2 (ja) * | 2017-03-13 | 2020-09-30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
CN113969953B (zh) * | 2021-10-20 | 2023-04-11 | 北京京西重工有限公司 | 液压阻尼器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968A (ja) * | 1992-07-16 | 1994-02-08 | Toyota Motor Corp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
CN101363495A (zh) * | 2007-06-29 | 2009-02-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缓冲器 |
CN101592209A (zh) * | 2008-05-30 | 2009-12-0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缓冲器 |
CN102384209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CN102635658A (zh) * | 2011-02-09 | 2012-08-15 | 株式会社昭和 | 液压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装置 |
CN103711831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CN103851120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JP2015072047A (ja) * | 2013-10-03 | 2015-04-16 |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 液圧緩衝器 |
CN105008757A (zh) * | 2013-03-13 | 2015-10-28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阻尼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22792A (en) * | 1946-03-08 | 1952-12-23 | Mills Ind Inc | Compressor intake valve |
DE3813402C2 (de) * | 1988-04-21 | 1998-04-09 | Stabilus Gmbh | Dämpfventile mit geschwindigkeitsabhängig wirkender - stark progressiver Dämpfkraft |
JP2694465B2 (ja) * | 1989-05-19 | 1997-12-24 | トキコ株式会社 | 油圧緩衝器 |
US5198656A (en) * | 1991-06-06 | 1993-03-30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Dynamic optical logic using voltage pull up |
PL2141382T3 (pl) * | 2008-07-02 | 2012-11-30 | Koni Bv | Zawór tłumika drgań |
JP2011158019A (ja) * | 2010-01-29 | 2011-08-18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緩衝器 |
JP2011179550A (ja) * | 2010-02-26 | 2011-09-15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緩衝器 |
JP5787961B2 (ja) * | 2013-10-31 | 2015-09-30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緩衝器 |
JP6378618B2 (ja) * | 2014-11-25 | 2018-08-22 | Kyb株式会社 | 減衰バルブ及び緩衝器 |
-
2016
- 2016-04-27 JP JP2016088905A patent/JP2017198276A/ja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04-19 WO PCT/JP2017/015732 patent/WO20171880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4-19 US US16/095,177 patent/US2019012836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4-19 KR KR1020187029448A patent/KR2018012353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7-04-19 EP EP17789376.5A patent/EP345079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4-19 CN CN201780024710.XA patent/CN1090730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968A (ja) * | 1992-07-16 | 1994-02-08 | Toyota Motor Corp |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
CN101363495A (zh) * | 2007-06-29 | 2009-02-1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缓冲器 |
CN101592209A (zh) * | 2008-05-30 | 2009-12-02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缓冲器 |
CN102384209A (zh) * | 2010-08-31 | 2012-03-21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CN102635658A (zh) * | 2011-02-09 | 2012-08-15 | 株式会社昭和 | 液压缓冲装置和阻尼力产生装置 |
CN103711831A (zh) * | 2012-09-28 | 2014-04-09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CN103851120A (zh) * | 2012-11-30 | 2014-06-11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缓冲器 |
CN105008757A (zh) * | 2013-03-13 | 2015-10-28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阻尼阀 |
JP2015072047A (ja) * | 2013-10-03 | 2015-04-16 |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 液圧緩衝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50795A1 (en) | 2019-03-06 |
JP2017198276A (ja) | 2017-11-02 |
WO2017188091A1 (ja) | 2017-11-02 |
US20190128360A1 (en) | 2019-05-02 |
KR20180123533A (ko) | 2018-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02809B (zh) | 阻尼阀和缓冲器 | |
US7757826B2 (en) | Damping force adjustable fluid pressure shock absorber | |
CN105683612B (zh) | 阻尼阀 | |
US9217484B2 (en) | Amplitude sensitive hydraulic damper | |
WO2014148637A1 (ja) | 緩衝装置 | |
CN105308352B (zh) | 阀装置 | |
CN105531498B (zh) | 阻尼阀 | |
KR102011232B1 (ko) | 감쇠 밸브 및 완충기 | |
CN107002810B (zh) | 阻尼阀和缓冲器 | |
US20170120716A1 (en) | Damping force adjusting mechanism | |
WO2016199666A1 (ja) | 緩衝器 | |
KR20160060709A (ko) | 완충 장치 | |
WO2009102046A1 (ja) | 流体圧緩衝器の減衰力発生機構 | |
US20190107169A1 (en) | Damping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provided with damping valve | |
CN109073025A (zh) | 阻尼力调整阀和缓冲器 | |
CN109383479A (zh) | 车辆制动装置的液压总成的具有缓冲腔室的缓冲装置 | |
CN109642684A (zh) | 阻尼阀和汽缸装置 | |
JP5981800B2 (ja) | 緩衝装置 | |
JP5809489B2 (ja) | 緩衝装置 | |
JP2018004026A (ja) | 減衰弁および緩衝器 | |
JP5678348B2 (ja) | 減衰力調整式緩衝器 | |
JP2020143682A (ja) | 緩衝器 | |
JP7461284B2 (ja) | 緩衝器 | |
CN213628651U (zh) | 一种压缩阻尼可调的阀装置 | |
JP6820212B2 (ja) | 緩衝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