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909A - V形带 - Google Patents

V形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909A
CN102348909A CN2009801579926A CN200980157992A CN102348909A CN 102348909 A CN102348909 A CN 102348909A CN 2009801579926 A CN2009801579926 A CN 2009801579926A CN 200980157992 A CN200980157992 A CN 200980157992A CN 102348909 A CN102348909 A CN 10234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outer circumferential
circumferential side
ring
angular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7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909B (zh
Inventor
桑原信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4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9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1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consisting of several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Pulle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性能优异的V形带。该V形带,是将形成有用于载置环(9)的鞍形面(4a)和从该鞍形面(4a)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朝向径向的外周侧延伸的左右的柱部(6、7)的多个元件(1),使鞍形面(4a)朝向外周侧排列成环状,并用环(9)捆束该元件(1)的列而构成,在左右的柱部(6、7)的宽度方向上的各自的外侧端部,形成有与V形带轮(5)的卷带槽(5a)接触而成为动力传递面的左右侧面(2、3)的V形带(B)中,将元件1构成为,由左右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与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大致相等或小于开口角θ0,并且由左右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大于开口角θ1。

Description

V形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带状的环将多个板片状的元件捆束成环状而构成的V形带。
背景技术
作为带式无级变速器等所使用的带已知有按压式的传动带。这种传动带通过以下方式构成:使被称为元件或块等的板状的多个小片(以下,称为元件)进行排列,也就是使多个元件各自的姿势及方向一致并且相互邻接地排列成环状,并用被称为环或箍或带等的环状体(以下,称为环)捆束上述元件而构成的。该元件的左右侧面(フランク面),即所谓的侧面形成为与带轮的V字形槽嵌合的V字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形状,以使元件的左右侧面与带轮的V字形槽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产生进入该V字形槽的楔作用。即,构成为利用带轮的V字形槽的外周面与元件的左右侧面之间的摩擦力,而在带轮与带之间传递动力的一种V形带。
在日本特开平1-65347号公报中记载了上述那样的V形带的一个例子。该日本特开平1-65347号公报所记载的V形带通过以下方式构成:将具有基座和相对于该基座倾斜的两个侧部为鳍状部的大致梯形形状的多个横向部件(即元件)相互连接,并且利用弹性材料来连接上述多个横向部件和纵向的一根或多根加强部件而构成的。
并且在该日本特开平1-65347号公报中还记载有以下构成的具体例:使由横向部件的内侧(内周侧)的边缘的两个侧面(即侧面)形成的开口角,略大于带轮的侧面的倾斜角度(即V字形槽的开口角)。
在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带使用由上述日本特开平1-65347号公报所记载的横向部件那样的、由将带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向带的外周侧开口的方式挖通的凹形形状的元件构成的V形带的情况下,当带式无级变速器运行时来自带轮的推力施加于V形带时,会对V形带的元件作用由环的张力产生的带的径向上的载荷,并且作用有来自带轮的挟压力。因此,元件在其宽度方向被压缩的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使得左右侧面的开口角比最初的角度减小,且元件侧面的与V字形槽的外周面的接触位置比最初的状态向内周侧移动。其结果,元件在带轮内的姿势混乱,因而存在导致带轮与V形带之间的转矩容量(传递承载能力)降低或V形带的耐久性降低的情况。因此如上述日本特开平1-65347号公报所记载的横向部件那样,通过预先将左右两个侧面即左右侧面的开口角(開き角)设定为略大于带轮的V字形槽的开口角,由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然而,当预先使左右侧面的开口角大于带轮的V字形槽的开口角时,则直到元件产生弹性变形使左右侧面的开口角与带轮的V字形槽的开口角一致期间,元件会偏向侧面的上方(外周侧)地被带轮挟压。因此,成为对从元件的主体部分向外周侧延伸而在其外侧端部形成有侧面的左右的柱部作用向内侧(宽度方向的中央侧)的弯矩,其结果,有可能降低元件的耐久性即V形带的耐久性。于是为了进一步提高V形带的耐久性还存在改进的余地。
发明的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的技术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能优异的V形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V形带,是将形成有用于载置环的鞍形面和从该鞍形面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朝向径向的外周侧延伸的左右的柱部的板片状的多个元件,使所述鞍形面朝向所述外周侧而排列成环状,并用所述环捆束该所述元件的列而构成的带,其中,在所述左右的柱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各自的外侧端部,形成有与V形带轮的卷带槽接触而成为动力传递面的左右侧面,该V形带的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形成为,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外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与所述卷带槽的开口角大致相等或小于所述卷带槽的开口角,并且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内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大于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外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
另外,在本发明中,左右侧面优选由下述的面形成,即:在元件由于从V形带轮受到的载荷而被压缩了的情况下,至少内周侧部分能够与卷带槽进行面接触的面。
另外,在本发明中,左右侧面优选由凹凸面形成,该凹凸面由在左右侧面的外周端与内周端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起伏的曲面形成,并且在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形成有曲率比其他部分大的凸曲面。
而且,在本发明中,左右侧面优选形成为,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在径向上的位置与鞍形面的在径向上的位置一致。
因此,根据本发明,在V形带被V形带轮挟压而使元件在宽度方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由于元件侧面的外周侧部分的倾斜形成为与V形带轮的卷带槽的倾斜大致相同或略小,因此侧面的外周侧部分与卷带槽大致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避免作用偏向侧面的外周侧的载荷而对元件的柱部产生较大的弯矩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侧面的倾斜形成为:在元件的形成有柱部的外周侧部分与卷带槽的倾斜大致相同或略小,因此在V形带卷绕于V形带轮时,侧面与卷带槽会在弯曲刚性较低的外周侧部分,换而言之在具有挠性的元件的外周侧部分开始接触。因此,上述侧面与卷带槽接触时的冲击被吸收或缓和,从而能够降低V形带运转时的振动。
而且,由于元件侧面的内周侧部分的倾斜形成为比V形带轮的卷带槽的倾斜略大,因此在元件的外周侧的部分被压缩而变形后,能够使侧面的内周侧部分与卷带槽大致进行面接触。因此,即使元件在由于从V形带轮受到的载荷而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或抑制在侧面产生一端接触或应力集中等。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元件的耐久性降低,其结果能够提高V形带的耐久性。
另外,如果使元件侧面的内周侧部分成为在元件由于从卷带槽受到的载荷而被压缩时与卷带槽进行面接触的面,则在元件的外周侧的部分被压缩而变形后,也能够使得侧面的内周侧部分与卷带槽进行面接触。因此,即使在元件由于从V形带轮受到的载荷而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或抑制在侧面产生一端接触或应力集中等。
另外,例如为了在侧面与卷带槽之间保持润滑油而在侧面形成由朝向板厚方向的多个槽等形成的凹凸面的情况下,如果在由左右侧面形成的开口角,即在侧面的倾斜角度转换的侧面的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形成曲率较大的凸曲面,就能够使因侧面的倾斜角度变化而易产生偏载荷和应力集中的边界部对卷带槽的接触面压力降低,从而能够避免元件的耐久性降低。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作为对象的元件从V形带轮受到载荷时,在侧面的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易产生偏载荷或应力集中,另外在柱部的连接根处或根部分即柱部与鞍形面的连接部分存在弯矩为最大的倾向。此外,如果以使上述侧面的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在径向上的位置与鞍形面在径向上的位置一致的方式形成元件,则例如即使侧面的倾斜在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不同的情况下,或在侧面形成凹凸的曲面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或抑制侧面的外周侧部分与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以及柱部的根部分、即柱部与鞍形面的连接部分的强度的降低,或产生偏载荷或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V形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特别是说明元件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V形带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特别是说明元件的构成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例。首先,基于图1、图2说明构成V形带的元件和环的构成。在图1、图2中表示V形带B是例如卷绕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侧(输入轴)带轮和从动侧(输出轴)带轮,且在该带轮之间传递动力的带的例子。而且,本发明中的多个元件1,例如由金属制的板片状的部件构成,具有其宽度方向(图1的x轴方向)的左右侧面2、3形成为锥状的倾斜的面的主体(基体)部4,使得该倾斜成锥状的两个侧面2、3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驱动侧带轮或从动侧带轮即带轮5的卷带槽(V字形槽)5a进行摩擦接触来传递转矩。
即,元件1的左右两个侧面2、3成为,在形成有槽的截面为V字形的卷带槽5a的所谓的V形带轮即带轮5与V形带B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动力传递面即所谓的侧面2、3。此外,该侧面2、3在它们的外周侧部分2a、3a与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为倾斜相互不同,对于该构成、形状等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在主体部4的宽度方向上的左右两端部分,且在主体部4的局部分别形成有在元件1的径向(或上下方向)(图1、图2的y轴方向)上向外周侧(在图1、图2的上侧)延伸的左右的柱部6、7。因此,由主体部4的在图1、图2上侧的边缘部分即上端面4a、和两个柱部6、7的朝向主体部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左右内壁面6a、7a形成凹部8,该凹部8开口于元件1的上侧即作为V形带B的外周侧。
凹部8是用于将带状的环9嵌入其内部进行容纳的空间部分,带状的环9用于将相互紧贴地排列成环状的元件1捆束成环状,因此上端面4a为使环9的内周面接触并载置环9的鞍形面4a。因此,对上述的左右两个柱部6、7与鞍形面4a的关系换而言之,左右的柱部6、7形成为从元件1的鞍形面4a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向径向的外周侧(在图1、图2的上侧)延伸。
环9例如由两列(或两条)分割环9a、9b形成,该分割环9a、9b是将金属制环状的较薄的带状体(单环)在径向(或厚度方向)上进行多层重叠而成的所谓的层积环。而且,上述分割环9a、9b为在宽度方向上并排排列成两列的状态下容纳于上述凹部8。上述分割环9a、9b的各单环彼此重合的状态或层积状态,通过各单环的张力或各单环彼此之间的摩擦力等来保持。
在左右的两个柱部6、7的外周端部分分别与两个柱部6、7一体地形成有左右的防脱部10、11,该左右的防脱部10、11是左右的前端部10a、11a(顶端部)分别朝向主体部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延伸而形成的。即,在凹部8的开口端侧,换而言之在凹部8的V形带B的外周侧的端部侧的两个内壁面6a、7a,分别形成有朝向凹部8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侧的防脱部10、11。因此,凹部8的开口宽度W1由在凹部8的开口端侧相对置的两个前端部10a、11a之间的距离W1决定。而且,在凹部8的底部8a(即鞍形面(上端面)4a)侧为比两个前端部10a、11a之间的距离(开口宽度)W1宽的内宽度W2
如上所述,环9由两列分割环9a、9b构成,因此能够同时设定使各分割环9a、9b在周长方向的一部分局部在径向(或厚度方向)上相互重合的重合状态、和使分割环9a和分割环9b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并排排列的并排排列状态。
另外,环9和元件1,以并排排列状态下的环9的全宽(即,分割环9a的宽度与分割环9b的宽度的合计)D1,比上述开口宽度W1宽且比内宽度W2窄的方式设定各分割环9a、9b的宽度尺寸,以及凹部8的各部的形状、尺寸。此外,能够通过使环9成为重合状态,以使环9的全宽暂时比开口宽度W1窄的方式设定各分割环9a、9b的宽度尺寸,以及凹部8的各部的形状、尺寸。
因此,能够通过使环9成为重合状态,而使重合状态的部分通过凹部8的两个前端部10a、11a之间即开口部8b从而嵌入到凹部8。从而在使环9的重合状态的部分通过开口部8b而嵌入到凹部8之后,使元件1移动到环9的并排排列状态的部分,或通过使环9的嵌入凹部8的部分返回到并排排列状态,由此在凹部8内用两个防脱部10、11的内周侧的部分将环9卡止,从而防止环9从凹部8脱离,即能够使环9嵌入并卡合于凹部8。
构成该V形带B的多个元件1,以排列成环状的状态,即,在姿势和方向一致且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下被环9捆束,并且以该状态卷绕于驱动侧和从动侧的各个带轮5。因此,各元件1在卷绕于带轮5的状态下,由于各元件1相对于带轮5的中心扩展成扇状并且必需相互紧贴,因此各元件1的在图1、图2的下侧的部分(在排列成环状的状态下的中心侧的部分)形成为薄壁。
即,在主体部4的前面4f(图2中的左侧的面)的、在元件1的径向(上下方向)的从鞍形面4a的位置开始以内周侧(下侧)的部分被切削的状态逐渐薄壁化。因此各元件1在扩展成扇形而相互接触的状态下,换而言之,在各元件1卷绕于带轮5并以圆弧状弯曲地排列使得V形带B弯曲的带的弯曲状态下,在其板厚变化的边界部分接触。该边界部分的边缘成为所谓的摆动边缘12。
这种元件1的鞍形面4a接触捆束多个元件1的环9,因此在V形带B传递转矩的状态下,其接触压力增大,与此相对在元件1从以直线状排列的状态卷绕于带轮5并以扇状打开的情况下,会在环9与鞍形面4a之间产生滑动,从而伴随于此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此时,当元件1在径向(上下方向)的上述鞍形面4a与摆动边缘12之间的距离变长时,则由环9与鞍形面4a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会增大,从而在环9与鞍形面4a之间易于进一步产生滑动。其结果,有可能增大V形带B运转时的摩擦损失从而降低V形带B的传动效率。
与此相对,如上所述通过在与元件1在径向(上下方向)的鞍形面4a的位置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位置形成摆动边缘12,从而能够尽可能地减小由环9与鞍形面4a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力矩,其结果,能够降低V形带B运转时的摩擦损失,从而提高V形带B的传动效率。
在元件1的主体部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凸台13和孔14,该凸台13和孔14用于在各元件1不卷绕于带轮5而是以直线状排列的带的直线状态下决定各元件1的相对的位置。具体而言,在主体部4的前面4f形成有向外部凸出的圆锥台形的凸台13。而且在与该凸台13相反的一侧的后面4r(图2的右侧的面)形成了有底圆筒状的孔14,该孔14向内部凹进以供相邻的元件1的凸台13间隙嵌合。换而言之,在元件1的前面4f形成有从其前面4f向外部突出的凸台13,而在与和该元件1相邻的另一元件1的前面4f相对置的元件1的后面4r,形成有与上述另一元件1的凸台13嵌合的孔14。
本发明涉及的构成V形带B的元件1,如上所述,在比摆动边缘12更靠内周侧(图1、图2中的下侧)处形成凸台13和孔14,并且形成有这些凸台13和孔14的部分的厚度减薄,且在比摆动边缘12更靠外周侧(图1、图2中的上侧)的部分加厚。因此,在环9被拉伸为直线状的状态下且元件1排列成直线状的状态下,各元件1在板厚较厚的部分相互接触,与此相对,在环9弯曲的状态下且在配合该环9使得各元件1以打开成扇状的方式排列的状态下,各元件1在各摆动边缘12相互接触。因此,为了在上述任一情况下均能够保持凸台13与相邻的元件1的孔14嵌合的状态,而将凸台13形成为比摆动边缘12或者比其更靠外周侧的板厚较厚的部分更突出。
这样,通过在带的直线状态下将上述凸台13与孔14嵌合,从而能够决定在该状态下的元件1彼此在宽度方向(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及径向(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例如在带式无级变速器使用了该V形带B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卷绕于带轮后的V形带B移动时的晃动,因此能够使带式无级变速器稳定地运转。
另一方面,在带式无级变速器运转时,当对带轮5赋予推力时,即由带轮5挟压V形带B时,会对V形带B的元件1作用作为所谓的压入载荷而在元件1的径向上朝向带轮5的轴芯的来自环9的反力。而且,元件1向在宽度方向上被压缩的方向变形,且由左右两个侧面2、3形成的开口角,即V形带B的V字形截面或梯形截面的开口角变得比最初的角度小。因此,带轮5与元件1的主要的接触位置,即带轮5与V形带B之间的动力传递位置,比所期望的位置向更靠元件1的侧面的内周侧移动。其结果,有可能降低传递转矩容量和动力传递效率等在带轮5与V形带B之间的动力传递性能。
与此相对,通过预先将V形带B的上述开口角设定为大于带轮5的卷带槽5a的V字形槽的开口角,由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在该情况下,元件1成为在其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上部)偏置而被带轮51挟压的状态。因此,分别从与带轮5的接触位置对元件1的柱部6、7作用朝向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的弯矩,其结果,有可能降低元件1的耐久性。
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元件1,如上所述,形成为在左右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和内周侧部分2b、3b,由上述侧面2、3形成的开口角即V形带B的梯形角(台形角)不同。
具体而言,左右两个侧面2、3以与元件1在径向的鞍形面4a相同的位置L为边界,即以两个侧面2、3的边界部2c、3c为边界,被划分成比边界部2c、3c更靠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2a、3a、和比边界部2c、3c更靠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2b、3b。
并且,以使由左右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与由左右两个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相互不同的方式,具体而言,以使由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大于由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的方式,形成有左右两个侧面2、3,其中上述开口角θ1,即以连接外周侧部分2a的边界部2c与外周侧部分3a的边界部3c的线段为上底,将连接外周侧部分2a的外周端部2d与外周侧部分3a的外周端部3d的线段为下底的梯形的梯形角θ1;上述开口角θ2,即以连接内周侧部分2b的边界部2c与内周侧部分3b的边界部3c的线段为下底,以连接内周侧部分2b的内周端部2e与内周侧部分3b的内周端部3e的线段为上底的梯形的梯形角θ2。
另外,由上述左右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与带轮5的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即由卷带槽5a的V字形状或梯形形状的截面的梯形角θ0大致相等。此外,由这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也可以比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略小。即,由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可以是在不大于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的范围内,与开口角θ0相等或比开口角略小的角度。
另一方面,由上述的左右两个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为略大于带轮5的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例如,在用带式无级变速器将变速比设定为最大减速比(最減速)时对带轮5赋予与V形带B的允许传递转矩相等的转矩的情况下,开口角θ2在不超过以下的范围内,被设定为比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大的角度,所述范围是指:元件1弹性变形而使由两个侧面2、3形成的开口角(相当于由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形成的开口角θ1和由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的平均值的角度)减小的角度的量与卷带槽5a的开口角θ0相加的角度的范围。
即,如上所述,在将元件1弹性变形而由两个侧面2、3形成的开口角减小的角度的量设为α时,则由左右两个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形成的开口角θ2,设定在用0<θ2<α表示的范围内。
该角度的量α,具体而言,在将元件1的最大宽度设为L,将柱部6、7的宽度设为W,在用带式无级变速器将变速比设定为最大减速比时对带轮5赋予与V形带B的允许传递转矩相等的转矩的情况下,将元件1从环9受到的压入载荷设为F,将元件1的截面二次矩(断面转动惯量)设为I,将元件1的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时,则该角度的量α可以求出为:
α={(L2+2×L×W-2×W2)×F/(24×E×I)}×2
此外,该角度的量α更具体而言,作为一个例子优选设定为0.6°左右。
此外,在左右两个侧面2、3上形成有微小的凹凸面15,该凹凸面15用于保持进行两个侧面2、3与卷带槽5a之间的润滑或冷却的润滑油。该凹凸面15作为一个例子形成为1mm以下的间距且数10μm左右的深度。其具体例是在两个侧面2、3上朝向板厚方向形成有多个槽。图1对该槽进行了夸张表示,实际上该槽是具有例如曲率半径为0.1~0.2mm左右的圆弧状的内表面的槽,换而言之是由曲率半径为0.1~0.2mm左右的凹曲面构成的槽。
另外,为了避免由边缘碰撞或缺损效果引起的应力集中,相互相邻的槽彼此例如通过与圆弧状的槽的曲率半径相同程度的曲率半径的凸曲面而平滑地连接。因此,上述凹凸面15是由在左右两个侧面2、3的外周端与内周端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起伏的凹凸的曲面,分别在左右两侧面2、3上形成的。
而且,该凹凸面15的形状在两个侧面2、3的元件1的径向的中央部与外周侧以及内周侧不同。即,相对于在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以及内周侧部分2b、3b的凹凸面15的凹凸曲面的曲率半径而言,形成在上述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与内周侧部分2b、3b的边界部2c、3c,即形成在与两个侧面2、3的元件1的径向的鞍形面4a相同的位置L的凸曲面15a的曲率半径较大。换而言之,元件1的左右两个侧面2、3形成有凹凸面15,该凹凸面15由在两个侧面2、3外周端与内周端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起伏的曲面形成,并且在上述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与内周侧部分2b、3b的边界部2c、3c形成有曲率半径比在上述边界部2c、3c以外的其他部分形成的曲面大的凸曲面15a。
这是为了减小在弯曲应力增大的柱部6、7的根部分,即在元件1的径向的位置L的应力集中系数,在图1表示的例子中,形成于两个侧面2、3的边界部2c、3c的凸曲面15a的曲率半径R2大于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以及内周侧部分2b、3b的凹凸面15的凹凸曲面的曲率半径R1。
这样,根据本发明涉及的V形带B,在V形带B被带轮5挟压而使元件1在宽度方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元件1的左右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的倾斜形成为与带轮5的卷带槽5a的倾斜大致相同或略小。因此,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成为与卷带槽5a大致进行面接触,其结果,能够避免偏向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的载荷作用而对元件1的两个柱部6、7产生较大的弯矩的情况。
另外,两个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的倾斜形成为略大于带轮5的卷带槽5a的倾斜。因此,在元件1的外周侧的部分被压缩而变形后,两个侧面2、3的内周侧部分2b、3b成为与卷带槽5a大致进行面接触的状态。其结果,即使在元件1由于从带轮5受到的载荷而变形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或抑制在两侧面2、3产生一端接触或应力集中等,进而能够防止元件1的耐久性降低,从而提高V形带B的耐久性。
另外,为了使润滑油保持在两个侧面2、3与卷带槽5a之间,而在上述两个侧面2、3形成由朝向板厚方向的多个槽形成的凹凸面15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由两个侧面2、3形成的开口角,即两个侧面2、3的倾斜角度转换的两个侧面2、3的外周侧部分2a、3a与内周侧部分2b、3b的边界部2c、3c,形成曲率半径比其他部分大的凸曲面15a。因此,伴随两个侧面2、3的倾斜角度变化而成为左右的两个柱部6、7的根部分,能够降低易产生偏载荷或应力集中的边界部2c、3c对卷带槽5a的接触面压力。其结果,能够避免或抑制边界部2c、3c以及两个柱部6、7的根部分即两个柱部6、7与鞍形面4a的连接部分的强度降低、或偏载荷和应力集中的产生。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具体例。即,在上述的具体例中,是以将本发明的V形带B用于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情况下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V形带B,不限于带式无级变速器,也能够适用于由带与带轮构成的其他卷绕传动装置的传动带。

Claims (4)

1.一种V形带,是将形成有用于载置环的鞍形面和从该鞍形面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朝向径向的外周侧延伸的左右的柱部的板片状的多个元件,使所述鞍形面朝向所述外周侧而排列成环状,并用所述环捆束该所述元件的列而构成的带,其中,在所述左右的柱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各自的外侧端部,形成有与V形带轮的卷带槽接触而成为动力传递面的左右侧面,该V形带的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形成为,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外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与所述卷带槽的开口角大致相等或小于所述卷带槽的开口角,并且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内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大于由所述左右侧面的各自的外周侧部分形成的开口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带,其中,
所述左右侧面由下述的面形成,即:在所述元件由于从所述V形带轮受到的载荷而被压缩了的情况下,至少所述内周侧部分能够与所述卷带槽进行面接触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形带,其中,
所述左右侧面由凹凸面形成,该凹凸面由在所述左右侧面的外周端与内周端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起伏的曲面形成,并且在所述外周侧部分与所述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形成有曲率比其他部分大的凸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V形带,其中,所述左右侧面形成为,所述外周侧部分与所述内周侧部分的边界部在所述径向上的位置与所述鞍形面的在所述径向上的位置一致。
CN2009801579926A 2009-03-13 2009-03-13 V形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4886 WO2010103656A1 (ja) 2009-03-13 2009-03-13 Vベル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909A true CN102348909A (zh) 2012-02-08
CN102348909B CN102348909B (zh) 2013-12-04

Family

ID=4272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79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8909B (zh) 2009-03-13 2009-03-13 V形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47223B2 (zh)
JP (1) JP5252075B2 (zh)
CN (1) CN102348909B (zh)
DE (1) DE112009004505B4 (zh)
WO (1) WO201010365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6861A (zh) * 2017-12-07 2020-06-3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传动带、无级变速器以及单体的设计方法、单体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06744A1 (ja) * 2012-07-06 2014-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ベルト用エレメント
JP2015165153A (ja) * 2014-02-04 2015-09-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のベルト
NL1041121B1 (en) * 2014-12-23 2016-10-11 Bosch Gmbh Robert A push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a transmission provided therewith.
NL1041639B1 (en) * 2015-12-22 2017-07-03 Bosch Gmbh Robert Transverse member for a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JPWO2017138217A1 (ja) * 2016-02-12 2018-08-1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809368B2 (ja) * 2017-05-16 2021-01-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無段変速機および伝動ベルト
CN110651138B (zh) * 2017-06-02 2021-06-15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传动带用单体及传动带
JP6740962B2 (ja) * 2017-06-09 2020-08-19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および伝動ベルト用エレメント
JP6610636B2 (ja) * 2017-09-29 2019-1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859915B2 (ja) * 2017-10-10 2021-04-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2020056470A (ja) * 2018-10-03 2020-04-09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式変速装置
NL1043501B1 (en) * 2019-12-10 2021-08-31 Bosch Gmbh Robert A transverse segment for a drive belt and a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ncluding the transverse segment and a ring stack
CA3163908A1 (en) * 2019-12-13 2021-06-17 Mitsuboshi Belting Ltd. Cogged v-bel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3315A (ja) * 1993-09-17 1995-03-28 Aichi Mach Ind Co Ltd 無段変速機のvベルト構造
US6440024B1 (en) * 1999-06-22 2002-08-27 Nissan Motor Co., Ltd. Belt-dr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5019684A1 (ja) * 2003-08-26 2005-03-03 Fukuj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金属ベルト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押しゴマ
JP2006307958A (ja) * 2005-04-27 2006-11-09 Toyota Motor Corp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そのベルト
JP2008523335A (ja) * 2004-12-08 2008-07-03 ロベルト ボッシュ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凸状プーリー・シーブを持つ変速機のドライブベル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65444A (en) * 1980-10-09 1982-04-21 Aisin Warner Ltd Driving endless belt
FR2540953B1 (fr) * 1983-02-15 1988-02-26 Renault Cavalier de courroie a maillons poussants
FR2619431B1 (fr) 1987-08-13 1989-12-29 Hutchinson Courroie trapezoidale perfectionnee
US5318484A (en) * 1992-06-01 1994-06-07 Forster Lloyd M Metal V-belt drive
JP3186894B2 (ja) 1993-04-19 2001-07-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V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JPH11125316A (ja) * 1997-10-21 1999-05-11 Mitsuboshi Belting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
JP2002031215A (ja) * 2000-07-11 2002-01-31 Nissan Motor Co Ltd ベルト式cvt用プーリおよびそのプーリ用vベルト
JP2002054688A (ja) * 2000-08-11 2002-02-20 Honda Motor Co Ltd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
JP3755413B2 (ja) * 2001-03-19 2006-03-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ベルト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NL1033311C2 (nl) * 2007-01-31 2008-08-01 Bosch Gmbh Robert Drijfri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3315A (ja) * 1993-09-17 1995-03-28 Aichi Mach Ind Co Ltd 無段変速機のvベルト構造
US6440024B1 (en) * 1999-06-22 2002-08-27 Nissan Motor Co., Ltd. Belt-drive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O2005019684A1 (ja) * 2003-08-26 2005-03-03 Fukuj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金属ベルト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押しゴマ
JP2008523335A (ja) * 2004-12-08 2008-07-03 ロベルト ボッシュ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凸状プーリー・シーブを持つ変速機のドライブベルト
JP2006307958A (ja) * 2005-04-27 2006-11-09 Toyota Motor Corp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及びそのベル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6861A (zh) * 2017-12-07 2020-06-30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传动带、无级变速器以及单体的设计方法、单体的制造方法
CN111356861B (zh) * 2017-12-07 2022-01-28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传动带、无级变速器以及单体的设计方法、单体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909B (zh) 2013-12-04
DE112009004505T5 (de) 2012-08-30
JPWO2010103656A1 (ja) 2012-09-10
US20110300980A1 (en) 2011-12-08
DE112009004505B4 (de) 2017-07-06
US8647223B2 (en) 2014-02-11
WO2010103656A1 (ja) 2010-09-16
JP5252075B2 (ja)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909A (zh) V形带
US11365783B2 (en) Transverse segment for a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a drive belt and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provided therewith
CN102144110A (zh) 挤压式传动带
JP6094911B2 (ja) 無段変速機用金属ベルト
CN105264261A (zh)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
RU2659187C1 (ru) Сдвоенная волновая зубчатая передача
JP4766064B2 (ja)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のエレメントおよび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
JP4678307B2 (ja) Cvtエレメントおよびcvt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RU2659196C1 (ru) Сдвоенная волновая зубчатая передача
WO2012091546A1 (en) Transverse element with a protruding conical stud for a drive belt
JP2009074673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504703B2 (ja) 波形ばね
JP4946925B2 (ja) 無段変速機用ベルト
JP2012127378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44825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4770554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US20130112166A1 (en) Thrust bearing assembly for engine block
JP2005024092A (ja) コンプライアントスペーサおよびそのスペーサを用いた組立体
JP4573584B2 (ja) 伝動チェーン
JP2008039067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KR101089277B1 (ko) 결합부재를 장착할 수 있는 베어링
JP2007255621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JP2008151309A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KR100874502B1 (ko) 절곡형 이중관 파이프
JP5211610B2 (ja) 動力伝達チェーン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