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9296B -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9296B
CN102239296B CN2009801489883A CN200980148988A CN102239296B CN 102239296 B CN102239296 B CN 102239296B CN 2009801489883 A CN2009801489883 A CN 2009801489883A CN 200980148988 A CN200980148988 A CN 200980148988A CN 102239296 B CN102239296 B CN 102239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underground
track
turn
clover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9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9296A (zh
Inventor
吕知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9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9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92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4Road crossings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different leve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7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s
    • G08G1/081Plural intersections under comm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包括用于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交通系统,其可以使车辆在各方向上不间断地行驶和行人不间断地行走,而与在向左转和掉头以及使用人行横道时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的红绿灯没有关系。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被建造在现有的十字路口上,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被建造在现有四个方向上的向左转的道路上,该道路连接到十字路、掉头道路和人行横道上。如所提出的,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环型不间断交通系统内的所有结构被采用到对分建造方法上,因此,所有车道的高度都是可区分的。如所提出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包括半(1/2)天桥(10)、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此外,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包括半(1/2)天桥(50)、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以及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如所提出的,结构被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并被形成,以便使上部分暴露在地面和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从而三维地区分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因此,该结构的各功能是独立地实施的,以便使车辆可以不间断地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弯和掉头以及行人可以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发生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的道路上、掉头道路和人行横道处的交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Description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a half(1/2)cloverleaf)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特别地,涉及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于该交通系统的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交通方法。导致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的可能是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弯的道路处、掉头道路以及人行横道上。通过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建造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以及通过建造被建造在现有道路的现有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向左转的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根据用于将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苜蓿叶形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连接起来的环形交通系统,从而防止了车辆停止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向左转的道路和掉头的道路上,并防止行人总是停在人行横道上。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是禁止向左转弯的。
在建造在四个方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其允许车辆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不向左转或掉头,以便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上做个掉头后就向前直走,然后在半(1/2)地下通道20或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苜蓿叶形地下掉头的道路30上向前直走、向右转或掉头。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与车辆可以根据交通信号在其上向左转或掉头的现有的十字路口相比较,采纳对分建造方法允许车辆在没有交通信号时不间断地向左转或作掉头。
背景技术
大体上,现有的道路的交通系统由6个车道到8个车道组成,彼此相互地平行地被建造,以便允许在人行横道上的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左转、向右转以及掉头。
此外,直行道路以及向右转、向左转、掉头的道路或人行横道被形成,以便允许车辆或行人根据交通信号有序地分流或行走。
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车辆可以无视向右转的信号而向右转。但是,当在十字路口处向左转或向前直行驶时,司机要确定是根据向右转信号来驾驶汽车的,并根据向左转或向前直走的信号来行走。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红绿灯的信号,依次提供行驶信号和停车信号。当车辆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行驶时,都要保证其可以停止在其它三条道路上。
因此,在道路的一侧上的车辆等候至少一次的红绿灯改变,以便在期望的方向上行驶,因此其就极大地干扰了交通流。
此外,当红绿灯出现错误或发生事故时,向左转和一直向前走的车辆就会被弄糊涂,因此,其就带来了交通的差流、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
由于现有的交通系统,等待红绿灯的时间相对地变得更长,因此,其就导致了汽油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在局部地区该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
根据现有的交通系统,在十字路口处或在向左转弯的道路和掉头的道路上,第一车道用于向左转的车辆或掉头的车辆,第二车道用于向左转或往前直走的车辆,第三车道用于往前直走的车辆,以及第四车道用于向右转的车辆。
在边远地区的第一车道或第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通过将该车道改变成第二车道或第三车道而向前直行驶,同时接近十字路口、向左转的道路或掉头的道路。因此,其就会带来交通拥挤和交通事故,这是因为在接近十字路口、向左转道路或掉头道路处的车辆车道的改变导致了交通流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于该相同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方法,该交通方法可以使在各车道上的车辆保持不间断行驶和使各车道上的行人保持不间断行走,其通过以下实现:在现有十字路口上建造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通过在现有的四个方向上的左转道路、掉头道路和道路的人行横道上建造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换句话说,通过采纳对分建造方法,该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划分为两个部分和随后将一个半部份暴露在地面上以及另一半部分被覆盖在地下以便区分车道的高度,该方法可以更容易地建造在现有的狭小空间中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
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车道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被划分,用于往前直走的和转弯的车辆,因此其允许车辆不间断地往前直走、向右转弯和掉头,以及允许行人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而不会对其他车道形成困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中断交通系统。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由对分结构所组成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被建造,以及在现有的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在左转弯道路、掉头道路以及道路的人行横道上建造有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以及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半(1/2)天桥10或半天桥50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车道被建造于与现有的天桥的高度的一半相等的高度处。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以及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被建造于与现有的地下通道的深度的一半相等的深度处。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可以建造一个“H”形的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或可以在四个方向(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上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建造“I”形的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
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向前直走的以及掉头的车辆。
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可以被建造于在水平方向上的顶部高度(比半(1/2)地下通道20的中央分隔带的地面高出大约4.50m)和表面处。
在半(1/2)天桥10上行驶的车辆在高于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的4.50m的高度处向前直行驶,以及行驶在半(1/2)地下通道20上的车辆在高于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 4.50m的深度处向前直行驶,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到在四个方向上正在行驶的车辆。
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的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被建造于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的深度X处(地下大约3.00m处),该地下掉头道路60垂直于半(1/2)天桥50,并被连接到两个方向上的人行道上。因此,所有的行人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干扰在半(1/2)天桥50或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处正在向前直行驶或掉头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所采纳的对分建造方法,各道路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可以是不相同的,以便减少各结构的尺寸,以及该车道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便允许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左转以及掉头行驶,并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形成其他车道的障碍物。因此,其可以解决在四个方向上(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的现有的十字路口处或向左转的道路处可能发生的交通问题。
在现有的十字路口的交通系统内,当车辆从北驶向南时,其根据现有的十字路口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向左转的信号穿过道路,并向前行驶到南部的目的地。
然而,根据本发明,当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在被建构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行驶、在被建造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的掉头点处掉头、在其相反的方向上往前直行驶、进入到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以及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往前直行驶时,如果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车辆则可以不间断地到达目的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
根据本发明采取的二分法的对分建造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划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然后将该上部分暴露在地面上以及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并且,其可以将现有的天桥或地下通道的结构的尺寸降低一半,使车辆更容易靠近道路,并易于在任何位置处建造,用于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都不相同,从而允许车辆往前直行驶以及向右转和掉头,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走在人行人道上,而不会成为其他的车道上的任何的障碍物。
根据本发明,正如以上所描述的,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用于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产生了以下的效果:
第一,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和半(1/2)掉头转弯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上的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是不相同的,以便允许车辆独立地在一个方向上行驶;换句话说,以便允许其往前直行驶、向右转和掉头,允许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使用人行横道,而不会成为其他车道的障碍物。因此,其可以完善交通流。
然而,如果在现有的十字路口处或四个方向上的向左转的车道、掉头车道以及人行横道上,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的因素,使先有的交通信号系统内的红绿灯出现故障,那么所有的车辆就要等待或向左转和向前直行驶的车辆就会被弄混乱,因此,其就可能导致交通拥堵、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或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以及200N可以节省汽油并改善交通流,而不会具有等待红绿灯来改变行驶方向的时间。此外,其还可以降低石油进口和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然后降低当地的空气污染,其可以导致改善环境和解决交通问题。
第三,如果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被使用以及使用了应用于相同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那么紧靠近中心车道的第一和第二车道就被使用来向前直驾驶一段很长的距离,而第三和第四车道就被使用来改变驾驶方向。
因此,通过允许不熟练或熟练的司机预测方向以便提高并获得自信心,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还可以节省驾驶时间并允许司机熟悉交通运行的各种事物。
第四,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可区分的,在现有的分散的十字路口处或向左转的道路、掉头道路以及人行横道上及各方向上都有车辆在行驶。车辆是可区分的,以便进行独立的驾驶。因此,其可以事先就预防汽车事故的发生,并降低汽车事故的发生率或死亡和严重受伤的数字,然后减少人力损失或财务的损失。
附图说明
从对说明本发明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期望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的全图解俯视图。
图3是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俯视图。
图4是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侧面图。
图5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俯视图。
图6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W的俯视图。
图7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S的俯视图。
图8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N的俯视图。
图9是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主要零件的说明:
10:半(1/2)天桥;
20:半(1/2)地下通道;
30:半(1/2)地下掉头道路;
40:半(1/2)地面人行天桥;
50:半(1/2)天桥;
60:半(1/2)地下道路;
70:半(1/2)地下人行横道;
100: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
200E、200W、200S和200N:半(1/2)地下掉头车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参考附图,借助于半(1/2)苜蓿叶形立方体形交叉路口的不间断交通在实践中是可行的(“yes”),其应用描述如下:
参考图1和图2,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的交通系统由环型交通系统组成,该系统将现有的十字路口处、具有两个彼此垂直的方向的一个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四个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该掉头车道被建造于四个方向上(东向、西向、南向和北向)并以十字路口为中心。
如图3中所放大和所显示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包括半(1/2)天桥10、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用于使车辆可以在各结构的车道处不间断地往前直行驶、掉头以及向右行驶,并使行人可以走人行横道。
半(1/2)天桥10被建造于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一个方向上的向前直驾驶的车道上,以及半(1/2)地下通道20被建造在与半(1/2)天桥10的方向相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往前直驾驶的车道上。
相对半地下第三和第四车道倾斜的半(1/2)掉头道路30平行地被建造在右侧和左侧,以半(1/2)天桥10为中心。
半(1/2)地面行人天桥40被建造在等同于高度(9.00m,为从半(1/2)地下通道20的地面到半(1/2)天桥)的一半的点处。从该点起半(1/2)天桥10垂直于半(1/2)地下通道,且该点处,半(1/2)地下通道20的中央分隔带的上部分(4.50m,从半(1/2)地下通道20的地面处起的高度)水平地与表面接触。
当该点水平地被连接到在四个方向上的人行道上且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被建造成“H”形(俯视图)和“T”形(侧视图)时,其允许行人在四个方向上不间断地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会对其他的车道形成障碍物,因此,其可以解决现有人行横道的交通问题。
在一个方向上且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是往前直走的车道的半(1/2)天桥10上的第一和第二车道的高度等同于现有的天桥的高度的一半。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垂直于半(1/2)天桥10的半(1/2)地下通道20的深度或平行于半(1/2)天桥10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的深度等同于现有的地下通道的深度的一半。
通过建造以中央分隔带为中心的两侧上的4个车道,可以有效并具经济效益地建造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上,当车道被称为有序地紧靠于中心线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车道时,该第一和第二车道允许车辆向前直行驶,第三和第四车道则允许车辆向右转和掉头。有时候,它们都被用为自行车车道和停止车道。
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上,此外,当一个“实例”被提供用于替代向左转的功能时,用于横跨该车道并向左转的车道原来是被排除的。
如果车辆正从半(1/2)地下掉头道路200S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道路200W,当该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向前直驾驶、进入到被建造于定位在前面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向右转、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接行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使用半(1/2)天桥10的车辆就会向前直行驶,因此,该车辆到达了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
此外,该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并向前直行驶、然而进入到被建造于被定位在前面的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在掉头点处掉头并行驶、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桥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往前直行驶后,车辆进入了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因此,该车辆到达了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
该结果与用于使车辆能够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半(1/2)天桥10上向右行驶,然后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的功能是一样的。
如果车辆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和200N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那么其过程就与允许车辆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的过程是一样的。
参考图4,根据“实例”的侧视图示例了来自图3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测视图,该立体交叉公路100是包括半(1/2)天桥10、半(1/2)地下通道20、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以及半(1/2)地面人行天桥40的结构。
如图5到图8所放大和示出的,四个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包括了半(1/2)天桥50、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以及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
此外,各结构的车道和人行横道都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分别地向前直走、掉头和走人行横道。
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半(1/2)天桥50被建造,用于在一个方向上的向前行驶车道上向前行驶,以及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被建造在其他方向上并与半(1/2)天桥50垂直。
当向在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地下倾斜的半(1/2)掉头道路60被建造在平行的右侧和左侧时,以半(1/2)天桥50为中心的不能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上向左转的车辆在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上掉头和行驶。其与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处向左转的功能可以是一样的。
当半(1/2)地下人行横道垂直于形状为“I”的半(1/2)天桥并被连接到双向人行道上时,其被建造在半地下以便允许行人在其上行走,而不会对向前直行驶或掉头的车辆形成障碍物。
如图9所示出的,根据“实例”的侧视图示例了包括半(1/2)天桥50、半(1/2)地下掉头道路50以及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的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的结构,其在图5到图8中从侧面被示出。
现在,将详细地进行说明使用半(1/2)掉头车道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不间断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将半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的交通系统被形成,以便允许在各方向上的车道对比于其他车道是可区分的,因此,正在一个方向上单独行驶且没有对其他车道造成障碍物的车辆向前直行驶、向右转、向左转以及掉头,且行人可在人行横道的各个方向上不间断地行走。然后,只有用于一个车道的一个实例将不重复地被解释。
1)当从半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时,通过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然后在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上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
2)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时,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进入到建造于使用半(1/2)地下道路20的第一和第二中心车道的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向右转、然后通过使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S上。
3)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时,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往前直行驶然后使用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上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向前直行驶、然后在进入到被建造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60后在掉头点处掉头、在与驾驶方向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行驶、以及然后在被建造于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上向右转后在被建造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的半(1/2)地下掉头道路30上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N上。
4)当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行驶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时(其是在相反的方向上的车道),通过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上向前直行驶、进入到被建造在半(1/2)地下掉头车道上的第三和第四车道上且在通过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20向前直行驶后被定位在前面的半(1/2)掉头道路60中、在掉头点处掉头并在与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行驶、然后在被建造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第一和第二车道上的半(1/2)地下通道上向前直行驶,车辆可以到达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
在半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具有不同方向的车道的交通流的步骤与使车辆可以从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W前进到半(1/2)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步骤是相同的。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可以普遍地应用到所有的车道上。通过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形状为“H”的半(1/2)地面行人天桥40或者通过使用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的形状为“I”的半(1/2)地下人行横道70,决定走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不间断地行走,而不会成为其他车道的交通流的障碍物。
如以上所描述的,通过参考实施例,解释了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的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
结合附图中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将变得更清楚。
图1和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的不间断交通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根据本发明,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相同的交通系统上的交通方法可以解决交通问题。其通过采用用于结构的对分建造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可以将一个结构,例如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或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分为两部分:上部分和下部分,然后将上部分暴露在地面和更低的被覆盖的地下,以便将各车道的高度和深度区分开来,从而使车辆可以向前直走、向右转弯和掉头,使行人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间断地行走在人行横道上,而不会成为其他车道的障碍物。
根据对分建造方法,结构的高度或深度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在每个地点上建造结构是容易和有效的。此外,其可以和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并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替代现有的交通系统的唯一方法。
可以将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100连接到半(1/2)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200S和200N上的环型系统被形成,以便容易地建造结构,甚至在狭小的道路、密集的人群和复杂的情况的场合下。其可以通过建立道路结构系统在向右转、向左转和掉头时在现有的十字路口以及人行横道上减缓交通拥挤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其还可以节约燃料并改善交通流,而不具有为了改变行驶方向而等待红绿灯的时间。
此外,通过采用《京都议定书》其可以减少原油的进口和二氧化碳的生成,然后降低空气污染。
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在其中做各种替代、修改和改变,而不会偏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因此,其将要接受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目的只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该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使用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道路(1),形成为可向前行驶;
第2道路(2),形成为可朝与所述第1道路(1)直交的方向向前行驶,
在所述第1道路(1)与所述第2道路(2)交叉的交叉点形成有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100),所述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100),包括:
半天桥(10),形成为在所述第1道路(1)上可朝两方向向前行驶;
半地下通道(20),形成于所述半天桥(10)的下部,并形成为在所述第2道路(2)上可朝两方向向前行驶;
一对半地下掉头道路(30),形成于所述半天桥(10)的下部,在行驶在所述第1道路(1)上时,在进入所述第2道路(2)之前,可朝所述第1道路(1)的相反的车道掉头;以及
半地面人行天桥(40),在所述半天桥(10)的下部形成于所述一对半地下掉头道路(30)之间,并在所述第2道路(2)上步行者穿过所述第2道路(2)可朝相反侧的车道步行,
所述第1道路(1)在从所述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100)隔离的距离形成半地下掉头车道(200S、200N),所述半地下掉头车道(200S、200N),包括:
半天桥(50),形成为在所述第1道路(1)上可朝两方向向前行驶;
半地下掉头道路(60),形成于所述半天桥(50)的下部,在行驶于所述第1道路(1)上时,可朝所述第1道路(1)的相反侧的车道掉头;以及
半地下人行横道(70),形成为在半天桥(50)的下部与所述半地下掉头道路(60)邻接,并形成为可横穿所述半天桥(50)的下部行进,
所述第2道路(2)在从所述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100)隔离的距离形成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所述半地下掉头车道(200E、200W),包括:
半天桥(50),形成为在所述第2道路(2)上可朝两方向向前行驶;
半地下掉头道路(60),形成于所述半天桥(50)的下部,在行驶于所述第2道路(2)上时,可朝所述第2道路(2)的相反的车道掉头;以及
半地下人行横道(70),形成为在半天桥(50)的下部与所述半地下掉头道路(60)邻接,并形成为可横穿所述半天桥(50)的下部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天桥(10、50)朝地表面的上部突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地下通道(20)与所述一对半地下掉头道路(30、60)以相同的高度形成于低于地表面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地面人行天桥(40)形成为低于所述半天桥(10),但在高于所述半地下通道(20)的位置形成于与地表面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半苜蓿叶型立体交叉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地下人行横道(70)形成为低于所述半天桥(50),但形成于高于所述半地下掉头道路(60)且低于地表面的中间位置。
CN2009801489883A 2008-12-05 2009-12-02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22821A KR20100064404A (ko) 2008-12-05 2008-12-05 반(1/2) 입체 교차로를 이용한 논스톱(무정차 및 무 정지) 교통 시스템 및 이를 적용한 교통방법
KR10-2008-0122821 2008-12-05
PCT/KR2009/007134 WO2010064834A2 (en) 2008-12-05 2009-12-02 A nonstop traffic system using half (1/2) cloverleaf and traffic method applied with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296A CN102239296A (zh) 2011-11-09
CN102239296B true CN102239296B (zh) 2013-05-08

Family

ID=4223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98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9296B (zh) 2008-12-05 2009-12-02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00359B2 (zh)
EP (1) EP2370635B1 (zh)
JP (1) JP2012511112A (zh)
KR (1) KR20100064404A (zh)
CN (1) CN102239296B (zh)
IN (1) IN2011KN02766A (zh)
WO (1) WO201006483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5260A (zh) * 2011-06-23 2012-02-08 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 城市畅通型十字路
CN102486020B (zh) * 2011-08-16 2014-03-26 欧煜新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2425088B (zh) * 2011-09-14 2014-07-16 孙亮 高架多层立体钢结构交通桥
CN102535288A (zh) * 2012-02-14 2012-07-04 张纲 立交桥下左转弯设计方案
CN102587242A (zh) * 2012-03-19 2012-07-18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十字路立交桥
CN102747658B (zh) * 2012-06-26 2014-10-22 赵树峰 主干路l型与支道联接行人、车辆无障碍桥隧立交组合
CN103572675A (zh) * 2012-08-01 2014-02-12 王善理 一种解决交通拥堵的立交桥
CN103669141A (zh) * 2012-09-05 2014-03-26 徐晓广 一种能使车道上车辆不相交行车的道路设施
WO2014071543A1 (zh) * 2012-11-12 2014-05-15 Fok Su Tim 一种城市十字路口结构
CN103114507A (zh) * 2012-12-12 2013-05-22 樊荣 一种交叉路口无阻碍路桥系统
CN103161106A (zh) * 2013-03-12 2013-06-19 刘长寿 一种全畅通附带街口空地附带寄车区的路口及快道
US9932712B2 (en) 2013-08-02 2018-04-03 Gilead MEROZ Spiral ring full road interchange system
CN103556550A (zh) * 2013-11-21 2014-02-05 周大伟 分体迂回式立交桥
CN103590292A (zh) * 2013-11-29 2014-02-19 郑勤民 十字路口畅通立交桥
CN103981781A (zh) * 2014-05-21 2014-08-13 游自强 一种三隧两湾桥梁
WO2016008061A1 (en) * 2014-07-16 2016-01-21 Yu-Lin Lo Stack interchange
GB2529444A (en) * 2014-08-20 2016-02-24 Yu-Lin Lo Stack interchange
JP6106643B2 (ja) * 2014-08-25 2017-04-05 中川 武志 道路のアンダーパス部構造
CN105019324A (zh) * 2014-09-19 2015-11-04 欧煜新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其行驶方法
CN104264556B (zh) * 2014-09-30 2019-05-24 莫崧桂 解除跨线桥下十字路红灯同时畅通交通枢纽系统
CA2978383A1 (en) * 2015-03-03 2016-09-09 Yogesh Agarwal Traffic diversion signall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6812038A (zh) * 2015-11-28 2017-06-09 汪光凯 同等高半下潜立交桥
US11386815B2 (en) * 2016-06-21 2022-07-12 Robert C. Brasher Bypass merge lanes
CN107687115A (zh) * 2016-08-04 2018-02-13 邓继悦 最简省的快速公交运行系统
CN107217561A (zh) * 2017-07-10 2017-09-29 王敬 城市中心区既有道路疏堵畅行系统设计方案
CN107326764A (zh) * 2017-09-05 2017-11-07 游自强 一种城市无障碍干道的三隧两弯路网结构
CN108018750A (zh) * 2017-12-27 2018-05-11 王孟良 一种模块拼装型多层立交路桥
CN108221523A (zh) * 2018-01-31 2018-06-29 三明学院 一种空中轨道步行系统
CN109137656B (zh) * 2018-10-22 2020-08-04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改建过程中不中断交通的转换施工方法
CN110306392A (zh) * 2019-05-05 2019-10-08 苏州大学 U形转弯立交结构
CN111206465A (zh) * 2019-11-12 2020-05-29 赵成林 地下回转式全互通十字路口和半互通丁字路口
CN111764211B (zh) * 2020-07-10 2021-06-29 熊甲武 一种道路系统
CN113186765A (zh) * 2021-05-24 2021-07-30 李益安 十字路口三个桥面无坡道四层立交桥
CN113362622B (zh) * 2021-06-04 2022-0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平行流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钩形转弯穿越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74738B (zh) * 2021-09-08 2023-08-08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交通干扰的调头车道路面结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3019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Chi Hong Yeo Half u-turn underground roadway directed to both sides connected with traffic system when pedestrian's crossing is needed on the road
WO2007133018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Chi Hong Yeo Four sides half freeway for traffic system in the crossro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43080A (en) * 1924-08-25 1925-06-23 John F Goode Street-traffic system
US3238854A (en) * 1961-12-22 1966-03-08 Okubo Kentaro Continuous-flow traffic interchange
JPS4829237A (zh) * 1971-08-19 1973-04-18
JPS58131203A (ja) * 1982-01-27 1983-08-05 リ−・ス−・ヤン ダウンタウンにおける二重構造h形ノンストツプフリ−ウエイ
GB2202562B (en) * 1987-03-13 1991-07-03 Yin Lung Yang Road junction
US5807020A (en) * 1996-09-17 1998-09-15 Chen; Chien-Yuan Traffic guide constructions at road intersections to provide smooth traffic flows and methods of traffic control thereof
KR19990040669A (ko) * 1997-11-19 1999-06-05 이장휘 21세기 교차로 시스템
JP3193346B2 (ja) * 1998-06-24 2001-07-30 憲太郎 大久保 立体交差道路及び立体交差道路網
JP2001003303A (ja) * 2000-01-01 2001-01-09 Kentaro Okubo 立体交差道路及び立体交差道路網
KR20040094009A (ko) * 2003-04-30 2004-11-09 정진득 입체 교차로의 연결구조
RU2233933C1 (ru) * 2003-07-28 2004-08-10 Соловьев 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Комплекс устройств, разделяющи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е и пешеходные потоки, движущиеся через перекресток главной и второстепенной дорог
WO2005019534A1 (fr) * 2003-08-25 2005-03-03 Yingtang Liu Autopont echangeur aerien a un seul niveau
JP3606576B1 (ja) * 2004-03-19 2005-01-05 月灘建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併設式道路立体交差構造
US7234891B2 (en) * 2005-10-14 2007-06-26 Tsukinada Kensetsu Kabushiki Kaisha Multi-level road intersection
CN100473782C (zh) * 2006-04-05 2009-04-01 彭振华 无红绿灯无障碍的城市立体快速交通道路结构
US7491009B1 (en) * 2007-09-05 2009-02-17 Intersection Solutions Llc Traffic intersec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3019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Chi Hong Yeo Half u-turn underground roadway directed to both sides connected with traffic system when pedestrian's crossing is needed on the road
WO2007133018A1 (en) * 2006-05-11 2007-11-22 Chi Hong Yeo Four sides half freeway for traffic system in the crossroa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9296A (zh) 2011-11-09
US20110243657A1 (en) 2011-10-06
EP2370635A4 (en) 2016-07-13
JP2012511112A (ja) 2012-05-17
US8500359B2 (en) 2013-08-06
KR20100064404A (ko) 2010-06-15
EP2370635A2 (en) 2011-10-05
EP2370635B1 (en) 2018-01-24
WO2010064834A2 (en) 2010-06-10
WO2010064834A3 (en) 2010-09-30
IN2011KN02766A (zh) 2015-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9296B (zh) 使用半(1/2)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公路的不间断交通系统以及应用该交通系统的交通方法
CN1249302C (zh) 一种全立体化城市道路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交通方法
KR20010090092A (ko) 교통흐름이 원활한 삼거리교차로 시스템
CN102747661B (zh) 基于城市道路中的扭转式立交桥的结构及其用途
CN101709561B (zh) 交通十字路口畅通立交桥
CN1534138A (zh) 设置第二停止线的路面行车管理方法
KR20040110407A (ko) 교차로시스템
CN101906743A (zh) 城市交叉口处道路交通系统
CN1150611A (zh) “π”形互通式立交
CN1035732C (zh) 侧曲式立体交叉桥
CN1851129B (zh) 行人直穿式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KR20120115187A (ko) 반(1/2) 입체 교차로를 이용한 논스톱 교통 시스템 및 이를 적용한 교통 시스템
KR20140120472A (ko) 반(1/2) 입체 교차로를 이용한 논스톱 교통 시스템.
CN1378017A (zh) 一种新型城市公路立交桥
CN212357845U (zh) 一种隐体立交
CN201268814Y (zh) 城市多路口双层无障碍立交桥
CN1076771C (zh) 公路回转式单层立交桥
CN202194042U (zh) 应用变道方式的交通路口
CN201087318Y (zh) 行人直穿式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CN202450404U (zh) 解决交通拥堵的路面结构
CN102286902B (zh) 解决道路交通车堵的方法
KR100401013B1 (ko) 원-스톱 입체교차로 시스템
CN202131547U (zh) 分架型分隔式大型立交桥
CN100366821C (zh) 高低车分道完全互通式二层立交桥
CN200946230Y (zh) 丁字路口全互通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