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613A - 风味改善剂 - Google Patents

风味改善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613A
CN102123613A CN2009801317603A CN200980131760A CN102123613A CN 102123613 A CN102123613 A CN 102123613A CN 2009801317603 A CN2009801317603 A CN 2009801317603A CN 200980131760 A CN200980131760 A CN 200980131760A CN 102123613 A CN102123613 A CN 102123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ice
sample
fruit
flavor improving
improv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17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3613B (zh
Inventor
丰原良和
平本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filed Critical Takasago Perfumery Industry Co
Publication of CN102123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3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9/0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ster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07C69/76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8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69/90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a carboxyl group bound to a carbon atom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of monocyclic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the hydroxy groups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of which are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with esterified hydroxyl and carboxyl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23L27/11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obtain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23L27/12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from fruit, e.g. essential o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84Flavour masking or reduc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86Addition of bitterness inhibi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94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1/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teeth, of the oral cavity or of dentures; Dentifrices, e.g. toothpastes; Mouth ri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HSUGARS; DERIVATIVES THEREOF;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NUCLEIC ACIDS
    • C07H13/00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 C07H13/02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by carboxylic acids
    • C07H13/08Compounds containing saccharide radicals esterified by carbonic acid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r by organic acids, e.g. phosphonic acids by carboxylic acids having the esterifying carboxyl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carb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6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the ring being unsaturat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r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Seasoning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味改善剂,其为源自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馏分,就该馏分而言,多酚、与该馏分的酸水解后的糖类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0.1~10,更优选该馏分的酸水解前的多酚与糖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进一步为1~100。这样的馏分,通过如下方法而获得:使果实的果汁或榨汁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用溶剂将所吸附的成分洗脱,或者用乙醇来提取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等。前述风味改善剂具有:饮食品的酸味、苦味、涩味的抑制、刺激味的降低、果汁感的赋予、量感的赋予等风味改善效果。另外,就风味改善剂而言,除了饮食品之外,也可添加于药品、口腔护理产品等,进一步也可添加于香料组合物。

Description

风味改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赋予果汁感、消去或降低饮食品所具有的讨厌味道的风味改善剂,所述风味改善剂以源自果汁的馏分作为有效成分。
背景技术
在食用食物时或者饮用饮料时,我们感觉到多种多样的味道,但是其中存在有作为不好的味道而感觉的味道。通常,很多时候,苦味、涩味、刺激味(エグ味)等被认为是不好的味道。虽然存在有将酸味当作好的味道的情况,但是具有像刺扎舌头那样的刺激的酸味被认为是异味并敬而远之。一直以来都在尝试抑制或降低这些不好的味道。另外也进行有,在尝试增强相反被认为是好的味道的果汁感、饮食品的量感(voluminous feel)等。
作为这样的饮食品的风味的改善方法,也已知有:使用各种果实或果实的果汁、榨汁、以及果实或者果汁成分等的方法。如果列举这些方法的若干,那么列举出如下方法:例如,利用经过脱色处理以及电气透析处理的蔓越莓(cranberry)果汁浓缩物,改善食品的酸味、苦涩味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以果实中包含的维采宁(vicenin)-2为有效成分,根据饮食物而赋予天然似的浓郁(コク)、量感、浓厚感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添加葡萄的种子或皮的提取物,从而改善蛋白食品的风味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通过添加橙皮苷(hesperidin)配糖体或橙皮苷配糖体与橙皮苷的混合物,从而降低饮食品的各种各样的不好的臭味、味道,改善风味的方法(专利文献4);通过向含有羟基柠檬酸的经口组合物中配合浆果类,从而掩盖收敛(収斂)味、咸味等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通过添加柑桔冷榨油(citrus cold-pressed oil)的脱蜡处理高沸点部分,提高饮食品、口腔用组合物的味道的量感、汁液感、浓郁味感、饱满度的方法(专利文献6)等。
但是,就上述使用蔓越莓果汁浓缩物的方法而言,原材料的制备方法繁杂,从成本的观点考虑存在有问题。另外,对于将维采宁-2用作有效成分的方法而言,风味改善效果范围受限,要求更宽范围的风味改善效果。进一步,对于使用葡萄的种子或皮的提取物的方法而言,存在着限于蛋白食品的风味改善、使用用途受限这样的问题。对于使用橙皮苷配糖体或橙皮苷配糖体与橙皮苷的混合物的方法而言,存在有风味改善效果不充分这样的问题。就上述将浆果类配合的方法而言,存在有改善的风味受限这样的问题。对于使用柑桔冷榨油的脱蜡处理高沸点部的方法而言,由于该风味改善剂采用油溶性的原材料,因此存在有用途受限的这样的问题。
如此地,以往已知有使用果实、果汁、果汁成分等而改善食品的风味的方法,但是具有如下问题:成为对象的食品受限,制造法繁杂,成为改善对象的风味受限,风味改善效果不充分等。由此,要求着如下风味改善剂:其在添加于食品时即使少量也显现效果,几乎完全感觉不到味道、气味,安全性高,可便宜地制造,在适用饮食品的种类、改善的风味方面具有通用性。这样的风味改善,不限于饮食品,在可用作经口组合物的药品、口腔护理产品等方面也成为必需。另外,通过事先在这些各种制品中所使用的香料组合物中包含风味改善剂,从而可对各种制品赋予好的香气以及风味改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以往果汁的贮藏中容易产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已知有使用非离子性的多孔性聚合树脂而去除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7),但是关于吸附于树脂的果汁成分,没有确认风味改善效果。另外,虽然已知有通过将果汁的香气成分吸附于多孔性聚合树脂并回收,从而制造天然香料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8),但是由于以香气回收为目的,因此无法实施溶剂蒸馏去除、加热工序,这些工序会招致低沸点成分的逸失、香气的热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428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38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757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1-318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0-52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299459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昭47-2356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公昭48-342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开发,目的在于提供解决这些以往的问题点的风味改善剂,更具体而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风味改善剂:其可以简便的方法且低成本地制造,即使添加少量也可获得高的风味改善效果,几乎完全感觉不到味道、气味,安全,在适用制品的范围以及风味改善效果方面具有通用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风味得到改善的香料组合物、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使源自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特定的馏分、例如果实的果汁或榨汁与合成树脂吸附剂接触,其后通过用溶剂将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的成分洗脱从而获得特定的馏分,该特定的馏分作为风味改善剂而显示优异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以下的风味改善剂以及含有该风味改善剂的香料组合物、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
[1]一种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其为源自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馏分,就该馏分而言,多酚与该馏分的酸水解后的糖类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0.1~10。
[2]上述中记载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就前述馏分而言,进一步,该馏分的酸水解前的多酚与糖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1~100。
[3]上述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前述馏分是通过使果实的果汁或榨汁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用溶剂将所吸附的成分洗脱而得到的馏分。
[4]上述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前述馏分为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乙醇提取物。
[5]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前述果实为选自橙、柠檬、葡萄柚、酸橙、蓝莓、草莓、苹果、西洋梨、葡萄、甜瓜、菠萝、桃、芒果以及香蕉中的至少1种。
[6]上述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风味改善效果为酸味、苦味、涩味的抑制、蔬菜的刺激味降低、果汁感的赋予、量感的赋予中的至少1种。
[7]一种香料组合物,含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8]一种饮食品,含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9]一种药品,含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10]一种口腔护理产品,含有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发明效果
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言,可通过例如如下简单的操作来制造:使果实的果汁或榨汁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之后,用溶剂将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的成分脱附,或者用乙醇将果实、果实的果汁或者榨汁提取;由于原料为果实的果汁或者榨汁,因此安全性优异;就所获得的风味改善剂而言,通过使用于香料组合物、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等广范围的制品,从而可抑制这些制品的涩味、苦味、刺激味这样的不好的味道,可增大如下那样的好的味道,例如味道和气味的复合的风味的改善、以及果汁感的赋予、量感的赋予,在适用制品、改善风味的方面通用性都很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及其获得方法进行说明。
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言,可使用果物的果汁或榨汁作为原料。在本发明中可用作原料的果实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为公知的果实的任一种。例如列举其中的几种的话,有:柑橘类(橙、柠檬、葡萄柚、温州蜜桔、文旦柚、夏橙(ナツミカン)、八朔桔、酸橙、香橼、香橙、蜜饯(sweetie)、酸桔(スダチ)、臭橙(カボス)、金桔(キンカン)等),莓类(木莓(raspberry)、黑莓(black berry)、罗甘莓(loganberry)、杨氏草莓(youngberry)、波森莓(boysenberry)、泰莓(tayberry)、云莓(cloudberry)、鲑莓(salmonberry)、北极木莓(actic raspberry)、五月莓(mayberry)等悬钩子类,蓝莓、蔓越莓、越橘(cowberry)等苔桃(コケモモ)类,圆醋栗(gooseberry)、红醋栗(red currant)、陈醋栗(black currant)等醋栗(スグリ)类,沙枣(グミ)类,桑椹,草莓,狼莓,接骨木莓等),梨类(西洋梨、日本梨、中国梨等),苹果,葡萄,菠萝,无花果,甜瓜,芒果,石榴,大果西蕃莲(passion fruit),荔枝,香蕉,桃,西瓜,西红柿,木瓜,番石榴,枇杷等。就这些果实的果汁或榨汁而言,可直接使用市售品,也可例如在获得风味改善剂时的制造的一个工序中编入果汁或者榨汁获得工序,从果实直接获得。另外,由于市售的果汁、榨汁大多包含果实的纤维等固形物,因而也可例如用食品制造中使用的过滤装置,例如加压过滤机、抽滤机、篮式离心过滤机、分离板型离心过滤机等进行处理,从而去除固形物。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根据需要,也可使用过滤助剂等。这些果汁或榨汁液,可使用1种,也可混合使用2种以上。
在本发明中,通过适宜处理前述果物的果汁或榨汁而获得的特定的馏分,即多酚与该馏分的酸水解后的糖类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0.1~10的馏分,可用作风味改善剂。关于该馏分,进一步优选,该馏分在酸水解前的多酚与糖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1~100。就这样的馏分而言,例如可通过以下那样的方法来获得,但是本发明的源自果物的果汁或榨汁的特定的馏分的获得方法不受限于这些方法。
首先,如果例示用于获得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的优选的一种方法,那么可以列举出:使果实的果汁或榨汁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通过溶剂而脱附的方法。作为该方法,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将合成树脂吸附剂粒子填充于柱,将其用作固定载体,使果物的果汁或榨汁通过,从而吸附果汁或榨汁成分,其后用溶剂使吸附馏分洗脱,脱离。
对该方法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就果汁或榨汁而言,可直接地或用水调整为任意浓度后,通液于填充有合成树脂吸附剂粒子的柱。作为合成树脂吸附剂,例如可使用包含芳香族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丙烯腈系树脂等的吸附剂等。市售有这样的合成树脂吸附剂,例如列举出:DIAION HP20、HP21,SEPABEADS SP70(以上为芳香族系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DIAION”、“SEPABEADS”是注册商标,下同);SEPABEADS SP825、SP850、SP700(以上为芳香族系高表面积型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SEPABEADS SP207(芳香族系修饰型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DIAION HP20SS、SEPABEADS SP20SS、SP207SS(以上为芳香族系小粒径型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AMBERLITE XAD2、XAD4、FPX66、XAD1180、XAD1180N、XAD2000(以上为苯乙烯系树脂,ORGANO株式会社制)(“AMBERLITE”是注册商标,下同);DIAION HP2MG(丙烯酸系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AMBERLITE XAD7HP(丙烯酸系树脂,ORGANO株式会社制);SEPHADEX LH20(交联葡聚糖的衍生物,通用电气医疗生物科学公司制)(“SEPHADEX”为注册商标)等。就合成树脂吸附剂而言,根据要通液的果汁或榨汁的种类、浓度、共存物等来选择适宜的合成树脂吸附剂并使用即可。
就合成树脂吸附剂的量而言,根据柱的大小、果汁或榨汁的通液量、果汁或榨汁的浓度、所使用的溶剂的种类、吸附剂的种类等而变化,因而考虑这些条件来采用可获得最优的结果的量即可,一般意义上的优选的范围不可确定。但是,通常,由于通液包含相对于合成树脂吸附剂而言为0.01~10倍(质量)的可溶性固形物的果汁或榨汁,吸附有效成分从而可获得优选的结果,因此,通常使用要通液的果汁或榨汁的可溶性固形物的0.1~100倍(质量)的合成树脂吸附剂即可。但是,本发明中的通液量、合成树脂吸附剂量的优选的范围,不受此限定。另外,就通液的果汁或榨汁的浓度而言,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由于在高浓度时果汁或榨汁的粘性高,无法提高通液速度,因此优选的果汁浓度为Bx.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Bx.20以下。
通过使果汁或榨汁通过上述柱,从而使通液对象物中的具有风味改善效果的成分吸附于吸附剂。就通液量以及通液速度而言,根据柱的大小、所使用的合成树脂吸附剂、通液的果汁或榨汁的种类、通液的果汁或榨汁的浓度而不同,但是通常优选为SV=20以下。使果汁或榨汁通过柱之后,为了去除不吸附于树脂而残存于柱内的果汁、榨汁或者果汁、榨汁成分,优选进行通水,洗涤。
就吸附于吸附树脂的成分而言,通过通入溶剂而被洗脱,脱离。就洗脱溶剂而言,优选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选择,特别优选乙醇-水混合溶剂。进一步,为了在室温高效地洗脱具有目标效果的成分,优选50/50~99.5/0.5(体积/体积)乙醇-水混合溶剂。本发明的具有风味改善效果的成分存在于由前述溶剂洗脱的馏分中。洗脱速度根据柱的大小、溶剂的种类、吸附树脂的种类等而变化,并无特别限定,但优选以SV=0.1~10来洗脱,将在树脂的6倍容量以内洗脱的洗脱量进行回收。需要说明的是,SV(空速)为如下单位:每1小时通过了树脂容积的多少倍量的液体。
进一步,对于用于获得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的合成树脂吸附、脱附处理而言,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柱温度5~50℃的条件下,使果汁或榨汁在填充有芳香族系树脂或者丙烯酸系树脂的柱中通液之后,向柱内进行通水、水洗,接着在柱温度5℃~50℃的条件下用50/50~99.5/0.5(体积/体积)乙醇-水混合溶剂将吸附于柱的成分洗脱,将从用乙醇-水混合溶剂进行洗脱开始时起收集的洗脱液的量在前述树脂的6倍容量以内洗脱的馏分回收,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必要,那么也可通过加压过滤、抽滤、离心过滤等方法将回收了的洗脱液过滤。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也可根据需要使用过滤助剂。进一步,将该馏分作为风味改善剂而用于各种各样的饮食品时,由于馏分自身的香味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因此通过加热浓缩、减压浓缩等技术而进行香味的去除。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之际,馏分自身的香味不成为妨碍的情况下,也可不进行香味的去除。
对于经过这样的工序而获得的馏分而言,多酚与该馏分的酸水解后的糖类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PP/SG)处于0.1~10的范围的馏分,优选处于0.2~3的范围的馏分,可用作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这些馏分之中,也优选水解前的馏分的多酚与糖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以下有时也称为PP/SG)为1~100的馏分。
另外,作为其它的方法,可以列举出用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溶剂直接提取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方法,尤其优选乙醇提取。就该方法而言,优选适用于浓缩果汁或者浓缩榨汁。具体说明该方法如下:首先,作为乙醇提取中所使用的乙醇液,优选使用高浓度的乙醇水溶液,例如95%以上的乙醇水溶液。将其与浓缩果汁或者浓缩榨汁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回收上清。减压浓缩该液而制成浓缩物之后,再次加入高浓度的乙醇水溶液而充分搅拌,将其在10℃以下的温度、优选为在冰点下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在-10℃以下的温度静置,回收上清,从而获得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特定馏分。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是为了具体说明用溶剂提取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方法而列举的方法,用溶剂提取的方法,不限于该具体例示的方法。
进一步,本发明的源自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特定馏分的获得方法不限于前述二种方法,也可以为其它任何的方法。例如,也可将PP/SG不满足本发明条件的2种以上的馏分混合,从而满足本发明的PP/SG值的方法。虽然也可采用任何方法,但是水解后的PP/SG偏离了0.1~10的范围的馏分,即使用作风味改善剂,也无法获得本发明中所述那样的效果。
就PP/SG的值而言,例如通过下述的Folin-Ciocalteu法测定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另一方面通过下述糖类测定法测定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的量或者通过下述糖类测定法测定在下述水解条件下酸水解(35%盐酸添加1%,100℃、7小时)后的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的量,由所获得的两物质量的量算出摩尔比。
Folin-Ciocalteu法
向试管中加入样品水溶液(调整为浓度2mg/ml左右)100μL、水7.5ml、苯酚试剂(酸度1.8N)的2倍稀释水溶液300μL并搅拌之后,进一步,加入20%碳酸钠水溶液1ml以及水1.1ml,搅拌。室温下放置1小时之后,从765nm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使用绿原酸而制作),算出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
糖类测定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法(HPLC法)测定。
·柱:Shodex Asahipak NH2 P-50 4E(4.6×250mm,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
·流动相:MeCN、H2O
75→30%MeCN(0→60min,梯度),30%MeCN(60-70min,无梯度)
·流速:1ml/min
·使用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Agilent公司制)
酸水解条件
调整5mg/ml的样品水溶液。向调整后的样品液5ml中添加浓盐酸(35%)50μl之后,在100℃的油浴中回流。经过7小时之后,冰冷然后加入100μl的氨水(28%)而停止反应,制成酸水解样品。
如此获得的酸水解后的PP/SG为0.1~10的源自果物的果汁或榨汁的馏分、更优选该馏分的酸水解前的PP/SG为1~100的馏分,可以直接用作风味改善剂,但通常用蒸馏水、乙醇水溶液等稀释2~500倍而使用。
本发明中所说的风味改善,是指包含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的各种制品的苦味、涩味、酸味、刺激味、味到和气味的复合的风味的改善,此外也包括增大果汁感的赋予、量感的赋予这样的好的味道。
作为通过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改善风味的饮食品,可以列举出健康饮食品、含水果香料(fruit flavors)的饮食品、汤、蔬菜加工品等饮食品等,但是本发明的饮食品不受限于它们。上述饮食品之中,优选健康饮食品、含水果香料的饮食品、蔬菜加工品。
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方法,可根据添加的饮食品的种类来适宜选择。就通常的添加量而言,相对于饮食品为0.1~50,000ppm,优选为0.5~10,000ppm。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言,以该范围的添加量,可使饮食品获得充分的风味改善效果。添加量少于前述范围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获得目标的风味改善效果的情况。另外,多于前述范围的情况下,存在未发现添加效果的更进一步提高的情况或损害了饮食品本来味道的情况。
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的添加方法而言,通常,通过混合于需要风味改善的饮食品而进行。加工食品的情况下,最好直接混合到需要风味改善的原料中,但是在难以混合时,也可将风味改善剂的溶液喷雾于需要风味改善的原料的表面,或者将原料浸渍于这样的溶液中,或者使原料接触包含风味改善剂的粉末食品或者片状食品。
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导致的、饮食品的风味改善,例如可以列举出如下的风味改善。
·健康饮食品的风味改善(苦味、涩味、酸味的降低)
所谓健康饮食品,例如可以列举出包含多酚、有机酸、其它天然成分的健康食品以及健康饮料等。就这样的健康饮食品而言,大多具有敬而远之的特殊风味。例如,以高浓度含有多酚类的饮食品呈现苦味、涩味。含柠檬酸、乳酸、乙酸、抗坏血酸那样的有机酸的饮食品呈现强的酸味。对于这样的饮食品,通过添加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可以降低这些健康饮食品所具有的苦味、涩味、酸味等。
·含水果香料的饮食品的风味改善(果汁感的赋予)
作为含水果香料的饮食品,可以列举出果汁饮料、无果汁饮料、碳酸饮料、运动饮料、乳酸菌饮料、调味茶(flavored tea)、糖果、口香糖、酸奶、软糖、果冻、巧克力、冰淇淋等。通过向这样的饮食品添加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从而可提供赋予了果汁感的、更美味的饮食品。从与成为对象的饮食品的香料不同的果汁制备的风味改善剂,也可赋予果汁感。
·汤类的风味改善(量感的赋予)
作为汤类,可以列举出西式汤、日式汤、中式汤、方便面用汤、民族风味的汤等。通过添加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从而可对这些汤类的味道赋予量感,可提供更美味的汤类。
·蔬菜加工品的风味改善(刺激味的降低)
作为蔬菜加工品,可列举出:西红柿汁、胡萝卜汁、绿汁(绿叶菜中提取的叶绿素液)、蔬菜汁等饮料,包含它们的果冻等加工品。通过向这些蔬菜加工品中添加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可降低蔬菜特有的刺激味。
另外,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言,可与各种配合剂、各种公知的香料原材料混合而制成香料组合物。风味改善是针对于饮食品、其它的经口组合物而进行,因此香料组合物特别优选为饮食品用调和香料组合物。
可混合于香料组合物的各种配合剂,只要完全不阻碍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的效果,那么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中常用的添加剂。具体可例示出:甜味剂、酸味剂、增量剂、抗氧化剂、色素、公知的防腐剂、抗菌剂、乳化剂、功能性物质、现有的风味改善剂、pH调整剂、乳成分、氨基酸、肽等含氮化物等。这些配合剂可配合单独1种,也可组合2种以上来配合。就上述配合剂的配合量而言,只要是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量,那么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甜味剂,例如可列举出:砂糖、果糖、乳糖、葡萄糖、帕拉金糖(palatinose)、麦芽糖、海藻糖、山梨醇、赤藓醇、麦芽糖醇(maltinol)、还原帕拉金糖、木糖醇、乳糖醇糖稀、寡糖、天冬甜素、三氯蔗糖、醋磺内酯钾、糖精、甜菊糖(stevia)、纽甜(neotame)、阿力甜(alitame)、索马甜(thaumatin)、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neohesperidin dihydrochalcone)、甘草等。
作为酸味剂,可列举出:醋酸、乳酸、柠檬酸等。另外,作为增量剂,可列举出:糖类、多糖类、加工淀粉、酪蛋白、明胶、羧甲基纤维素、卵磷脂等。
作为抗氧化剂,除了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苯甲醚、柠檬酸、黄酮酸(bioflavo acid)、谷胱甘肽、硒、番茄红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之外,还已知有吡咯并吡咯衍生物、从各种植物的提取物获得的自由基清除剂(free radical scavengers),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具有抗氧化特性的酶等,可列举出它们。
作为色素,已知有天然色素、对人无害的有机合成色素等,具体可列举出:木槿色素、黑果色素、李子色素、海藻色素(ノリ色素)、露莓色素(dewberry colour)、葡萄汁色素、黑莓色素、蓝莓色素、桑椹色素、莫利洛黑樱桃色素(morello cherry colour)、红醋栗色素(red currant colour)、罗甘莓色素、辣椒粉末(paprika powder)、麦芽萃取物、芸香苷、类黄酮、红甘蓝色素、红萝卜色素、红豆色素、姜黄色素、橄榄茶、越橘色素(cowberry color)、小球藻粉末(chlorella powder)、藏红花色素、紫苏色素、草莓色素、菊苣色素、美洲山核桃坚果色素(pecan nut color)、红曲色素、红花色素、紫甘薯色素(purple sweet potato color)、紫胶色素(lac color)、螺旋藻色素、洋葱色素、罗望子色素、辣椒色素(トウガラシ色素)、栀子色素、焦糖色素、紫草根色素、紫檀色素、磷虾色素(オキアミ色素)、橙子色素、胡萝卜素等。
作为公知的防腐剂、抗菌剂,可列举出:苯甲酸、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山梨酸、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崖柏素、当归提取物、苏合香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乌龙茶提取物、鱼精蛋白提取物、酶分解薏苡提取物、茶儿茶素类、苹果多酚、果胶分解物、壳聚糖、溶菌酶、ε-聚赖氨酸等。
作为乳化剂,可使用历来饮食品等中所使用的各种乳化剂,例如可列举出:单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甘油二酯、脂肪酸甘油三酯、丙二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卵磷脂、酶处理卵磷脂、淀粉、加工淀粉、糊精、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皂树(quillaja)提取物、阿拉伯树胶、黄蓍树胶、瓜尔胶、刺梧桐胶(karaya gum)、黄原胶、果胶、海藻酸及其盐类、角叉菜胶(carrageenan)、明胶、酪蛋白等。
功能性物质意为具有营养功能、生态调节功能的物质,作为相关的功能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二碳五烯酸(EPA)、含有DHA和/或EPA的鱼油、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卵磷脂、二酰甘油(diacylglycerol)等动植物油脂类、其衍生物,迷迭香、鼠尾草、紫苏油、甲壳质、壳聚糖、蜂王浆、蜂胶等动植物提取物,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F、维生素K、辅酶Q10、α硫辛酸等维生素类、辅酶及其衍生物,γ-谷维素、儿茶素、花青苷、异黄酮、芸香苷、绿原酸、茶黄素等多酚类,难消化糊精等植物纤维类,帕拉金糖、木糖醇、寡糖等糖质,柠檬酸苹果酸钙等盐类,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 peptide)、乳铁蛋白、乳性肽等源自乳蛋白的物质,乳酸菌类,γ-氨基丁酸,血红素铁等。
pH调整剂意为将食品保持为恰当的pH区域而使用的物质或制剂,作为相关的pH调整剂,例如可列举出:己二酸、柠檬酸、柠檬酸三钠、葡糖酸-δ-内酯、葡糖酸、葡糖酸钾、葡糖酸钠、琥珀酸、琥珀酸一钠、琥珀酸二钠、乙酸钠、DL-酒石酸、L-酒石酸、DL-酒石酸氢钾、L-酒石酸氢钾、DL-酒石酸钠、L-酒石酸钠、碳酸钾(无水)、碳酸氢钠、碳酸钠、二氧化碳、乳酸、乳酸钠、冰乙酸、焦磷酸二氢二钠、富马酸、富马酸一钠、DL-苹果酸、DL-苹果酸钠、磷酸、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其它的酸味剂等。
作为乳成分,可列举出:鲜乳、牛乳、全粉乳、脱脂粉乳、鲜乳膏等,以及酪蛋白、乳清等乳蛋白,以及源自山羊、绵羊等的乳汁的成分,或者它们的分解物等。
在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中,可进一步共存三氯蔗糖、环糊精、茶氨酸、橙皮苷配糖体、甘蔗提取物等公知的风味改善剂。
作为各种香料原材料,例如可使用天然香料、天然精油等香料、各种合成香料。就这些香料而言,只要是可使用于饮食品、药品、口腔护理产品的香料,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作为优选的香料,例如可列举出: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缩醛类、酚类、醚类、内酯类、呋喃类、烃类、酸类等合成香料,以及,橙、柠檬、酸橙、葡萄柚等柑桔类精油,从花制备的精油,薄荷类、留兰香类、香辛料(spice)油等植物精油,可乐果(Kola Nut)萃取物、咖啡萃取物、香子兰萃取物、可可(cocoa)萃取物、红茶萃取物、绿茶萃取物、乌龙茶萃取物、香辛料类萃取物等油性的萃取物以及它们的含油树脂类,香精类、回收香(回収香)等天然香料等,以及选自它们的多种香料以及精油的混合物。另外,可使用“日本における食品香料化合物的使用実態調查(日本的食品香料化合物的使用实态调查)”(平成12年度厚生科学研究报告书;日本香料工业会平成13年3月发行),“合成香料化学と商品知識(合成香料化学和商品知识)”(1996年3月6日发行印藤元一著化学工业日报社),“Perfume and Flavor Chemicals(香水和香料化学物)(Aroma Chemicals(香气化学物))1,2”(Steffen Arctender(1969)等中记载的香料。
就风味改善剂的配合量而言,相对于调和香料组合物整体,优选为0.001~50%。另外,向香料组合物的各种制品中的添加量,优选为0.01~10%。
进一步,就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而言,通过配合于药品例如液状的内服药,从而也可提供服用药时的药的味道得到改善的、容易服用的药品。就此时的配合量而言,只要在不会阻碍药品的药效而体现风味改善效果的范围,那么可以为任何量,但是设为与通常向饮食品中的添加量同样的量即可。
进一步,本发明的风味改善剂也可添加于口腔护理产品。作为口腔护理产品,例如可列举出牙膏、口腔洗净剂、漱口水等。此时的添加量设为与向饮食品中的添加量同样的量即可。
实施例
以下,通过列举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是仅限于相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是“重量%”。
实施例1(源自菠萝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菠萝浓缩混浊果汁(Bx.55,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制)414g加入800g的水而稀释。向该稀释后的果汁混合Celite545(“Celite”是注册商标,NACALAI TESQUE公司销售)50g,进行抽滤,获得了去除了纤维质的稀释果汁1055g(Bx.18.8)。在填充有180g的AMBERLITE XAD-1180(ORGANO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13.5cm)中,以SV=6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1540g的水以SV=6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439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所获得的洗脱液430g中混合43g的Celite545并抽滤之后,用乙醇和水稀释,获得了源自菠萝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515g(固形物0.4%)。
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通过前述的Folin-Ciocalteu法而测定,结果为原料果汁:0.445mmol,样品:0.174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9.0mmol,样品:0.0172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563,样品为10.1。另外,在由前述规定的方法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9.4mmol,样品:0.138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560,样品为1.26。
比较例1(源自菠萝汁的比较样品馏分A的制备)
向菠萝浓缩混浊果汁(Bx.55,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制)414g加入800g的水而稀释。向稀释后的果汁混合50g的Celite545,抽滤,从而获得了去除了纤维质的稀释果汁1,055g(Bx.18.8)。在填充有180g的AMBERLITE XAD-1180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13.5cm)中,以SV=6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1,540g的水以SV=6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439g以SV=2进行通液,回收洗脱液。向获得的洗脱液430g中混合43g的Celite545并抽滤,从而获得了410g的样品(固形物0.5%)。通过蒸发器而将溶剂蒸馏去除之后,加入乙酸乙酯15g,制备了悬浮液。向将柱色谱法用硅胶BW-820MH(富士硅化学株式会社制)200g制成乙酸乙酯浆料而填充于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22cm),向该柱中供给上述的悬浮液,由426ml的乙酸乙酯来洗脱。从回收了的洗脱液将乙酸乙酯蒸馏去除,成为了50%乙醇溶液100g。
所获得的样品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通过前述的Folin-Ciocalteu法而测定,结果为0.0445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进行糖量的测定,以及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进行了糖量的测定,结果为水解前为0.00205mmol,水解后为0.00231mmol。根据此结果,就该样品的PP/SG而言,水解前为21.7,水解后为19.3。
比较例2(源自菠萝汁的比较样品馏分B的制备)
向菠萝浓缩混浊果汁(Bx.55,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制)414g加入800g的水而稀释。向稀释后的果汁混合50g的Celite545,抽滤,从而获得了去除了纤维质的稀释果汁1,055g(Bx.18.8)。在填充有180g的AMBERLITE XAD-1180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13.5cm)中,以SV=6的流速进行通液,回收通过液。接着,将1,540g的水以SV=6进行通液,回收通过液。进一步,将74%乙醇水溶液439g以SV=2进行通液,回收洗脱液。将回收液全部合并,混合60g的Celite545之后,抽滤,从而获得了2,900g的树脂处理样品(固形物7.8%)。
所获得的样品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通过前述的Folin-Ciocalteu法而测定,结果为0.0619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进行糖量的测定,以及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进行了糖量的测定,结果为水解前为10.9mmol,水解后为10.9mmol。根据此结果,就该样品的PP/SG而言,水解前为0.00567,水解后为0.00567。
实施例2和3、比较例3~6(稀释陈醋的酸味抑制)
对市售饮用醋“纯玄米陈醋”(株式会社Mizkan制)加水而稀释5倍,向其中添加100ppm的由实施例1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样品(实施例2),制成受试液;向其中添加10,000ppm的由实施例1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样品(实施例3),制成受试液。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9,100ppm的原料菠萝浓缩混浊果汁的样品(比较例3),添加了10,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4),添加了1,950ppm的由比较例1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比较样品A的样品(比较例5)和添加了57,000ppm的由比较例2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比较样品馏分B的样品(比较例6)。需要说明的是,比较样品馏分A和B的添加量,设定为与实施例3的样品的添加量相当。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6名试验组成员(paneler)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菠萝汁的样品,6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4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6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3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1,950ppm的源自菠萝汁的比较样品A的样品,6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3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比较样品馏分B的受试液B,6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4名评价为“无效”。与此相对,对于添加了100ppm实施例1的源自菠萝汁的馏分的受试液,6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酸味抑制效果”,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进一步,对于添加了10,000ppm的受试液,6名中5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酸味抑制效果”,1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对于两受试液,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这些结果示于表1。
表1
  风味改善剂   酸味抑制效果强   酸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   源自菠萝汁的馏分(100ppm)   3   3   0
 实施例3   源自菠萝汁的馏分(10,000ppm)   5   1   0
 比较例3   菠萝汁   0   2   4
 比较例4   橙皮苷混合物   0   3   3
 比较例5   源自菠萝汁的比较馏分A   0   3   3
 比较例6   源自菠萝汁的比较馏分B   0   2   4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的源自菠萝汁的馏分具有降低陈醋的酸味的效果。另外明显可知:即使是源自菠萝汁的馏分,所获得的馏分不处于酸水解后的PP/SG为0.1~10的范围的情况下,风味改善效果弱或者基本上没有。
实施例4、比较例7及8(苹果醋的酸味抑制)
对市售饮用醋“苹果醋”(株式会社Mizkan制)加水而稀释6.25倍,向其中添加10,000ppm的由实施例1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4)。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9,100ppm的原料菠萝浓缩混浊果汁的样品(比较例7),添加了10,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8)。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1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菠萝汁的样品,11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9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11名中5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1名中8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酸味抑制效果”,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2。
表2
  风味改善剂   酸味抑制效果强   酸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4   源自菠萝汁的馏分   8   3   0
  比较例7   菠萝汁   0   2   9
  比较例8   橙皮苷混合物   0   5   6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的源自菠萝汁的馏分具有降低苹果醋的酸味的效果。
实施例5、比较例9及10(儿茶素的苦味、涩味抑制效果)
向富含儿茶素的(540mg/500ml)市售饮料“healthya water”(花王株式会社制)添加1,000ppm的由实施例1获得的源自菠萝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5)。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910ppm的原料菠萝浓缩混浊果汁的样品(比较例9),添加了1,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10)。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6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菠萝汁的样品,6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涩味抑制效果”,4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6名中1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涩味抑制效果”,5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6名中5名评价为“具有强的苦涩味抑制效果”,1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涩味抑制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3。
表3
  风味改善剂   苦涩味抑制效果强   苦涩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5   源自菠萝汁的馏分   5   1   0
  比较例9   菠萝汁   0   2   4
  比较例10   橙皮苷混合物   0   1   5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的源自菠萝汁的馏分具有降低高浓度儿茶素的苦味、涩味的效果。
实施例6(源自葡萄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葡萄浓缩果汁(Bx.68,TECNOVIN DO BRAZIL IND.制)144g添加95v/v%乙醇216g,充分地混合之后,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静置之后,回收上清,获得了240g的溶液。将该溶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了60g的浓缩液。向该浓缩液加入60g的95%v/v乙醇,充分地搅拌之后,在-20℃静置18小时。在静置之后回收上清,所获得的75g的溶液作为源自葡萄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12.0%)。该样品不具有葡萄似的香味。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3.22mmol,样品:3.82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37mmol,样品:3.12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235,样品为1.22。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56mmol,样品:25.6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206,样品为0.149。
实施例7、比较例11及12(蔬菜的刺激味抑制效果)
向市售绿汁“super绿汁”(FANCL株式会社制)添加10,000ppm的由实施例6获得的源自葡萄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7)。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9,800ppm的原料葡萄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11),添加了25,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12)。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8名的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葡萄汁的样品,8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5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8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5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8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刺激味降低效果”,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4。
表4
  风味改善剂   刺激味抑制效果强   刺激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7   源自葡萄汁的馏分   6   2   0
  比较例11   葡萄汁   0   3   5
  比较例12   橙皮苷混合物   0   3   5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6的源自葡萄汁的馏分具有降低蔬菜的刺激味的效果。
实施例8(源自桃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桃浓缩果汁(Bx.40.5,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制)245g加入257g的水而稀释(Bx.19.8)。在填充有150g的AMBERLITE XAD-1180(ORGANO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11cm)中,以SV=5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130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370g以SV=2.5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洗脱液379g混合4g的Celite545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366g作为源自桃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0.25%)。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145mmol,样品:0.0349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0.4mmol,样品:0.00914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206,样品为3.82。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0.8mmol,样品:0.107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205,样品为0.326。
实施例9、比较例13(量感赋予效果)
按照使用方法来调制市售粉末玉米浓汤“Knorr Cup Soup Corn Cream”(味之素株式会社制)(“Knorr”为注册商标),向该汤添加40,000ppm的由实施例8获得的源自桃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9)。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25,000ppm的原料桃汁的样品(比较例13)。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桃汁的样品,10名中1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量感赋予效果”,9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7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量感赋予效果”,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量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5。
表5
  风味改善剂   量感赋予效果强   量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9   源自桃汁的馏分   7   3   0
  比较例13   桃汁   0   1   9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8的源自桃汁的馏分,具有量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10(源自苹果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苹果浓缩果汁(Bx.53,青森苹果加工株式会社制)189g中加入311g的水而稀释(Bx.20.2)。在填充有70g的AMBERLITE XAD-2(ORGANO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5cm)中,以SV=5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50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170g以SV=3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将洗脱液175g加温至60℃而减压浓缩,获得了0.33g的固形物。加入74%乙醇水溶液33g来溶解固形物,抽滤而获得滤液28g,其作为源自苹果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1.0%)。该样品不具有苹果似的香味。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396mmol,样品:1.04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19mmol,样品:0.0268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33,样品为38.8。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19mmol,样品:0.429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33,样品为2.42。
实施例11、比较例14(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葡萄柚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2,000ppm的由实施例10获得的源自苹果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11)。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400ppm的原料苹果汁的样品(比较例14)。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苹果汁的样品,10名中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8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6。
表6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11   源自苹果汁的馏分   8   2   0
  比较例14   苹果汁   0   4   6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0的源自苹果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12(源自草莓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草莓浓缩果汁(Bx.28.3,磐田物产株式会社制)356g中加入155g的水,稀释(Bx.19.8)。在填充有1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7.5cm)中,以SV=8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890g的水以SV=8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300g以SV=3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在洗脱液290g中混合3g的Celite545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278g成为了源自草莓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0.29%)。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289mmol,样品:0.181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5.5mmol,样品:0.0086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635,样品为21.0。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5.7mmol,样品:0.185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632,样品为0.978。
实施例13、比较例15(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苹果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1,400ppm的由实施例12获得的源自草莓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13)。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800ppm的原料草莓汁的样品(比较例15)。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草莓汁的样品,10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7。
表7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13   源自草莓汁的馏分   6   4   0
  比较例15   草莓汁   0   3   7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2的源自草莓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14(源自蓝莓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蓝莓浓缩果汁(Bx.65.1,荣光贸易株式会社制)155g中加入346g的水,稀释(Bx.20.8)。在填充有5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10.5cm、高度8.5cm)中,以SV=5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4500g的水以SV=6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1250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洗脱液1300g混合15g的Celite545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1250g成为了源自蓝莓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0.25%)。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52mmol,样品:0.436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19mmol,样品:0.00846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380,样品为51.5。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21mmol,样品:0.22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374,样品为1.96。
实施例15、比较例16(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桃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1,600ppm的由实施例14获得的源自蓝莓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15)。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230ppm的原料蓝莓汁的样品(比较例16)。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蓝莓汁的样品,10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8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8。
表8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15   源自蓝莓汁的馏分   6   4   0
  比较例16   蓝莓汁   0   2   8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4的源自蓝莓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16(源自芒果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芒果浓缩果汁(Bx.66.1,荣光贸易株式会社制)150g加入350g的水,稀释(Bx.20.3)。在填充有12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9cm)中,以SV=4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1060g的水以SV=6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300g以SV=1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洗脱液250g中混合5g的Celite545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238g成为了源自芒果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0.74%)。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361mmol,样品:0.0740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99.7mmol,样品:0.0120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62,样品为6.17。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01mmol,样品:0.184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57,样品为0.402。
实施例17、比较例17(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香蕉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540ppm的由实施例16获得的源自芒果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17)。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380ppm的原料芒果汁的样品(比较例17)。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芒果汁的样品,10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9。
表9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17   源自芒果汁的馏分   6   4   0
  比较例17   芒果汁   0   3   7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6的源自芒果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18(源自甜瓜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甜瓜浓缩果汁(Bx.32.8,磐田物产株式会社制)304g中加入196g的水,稀释(Bx.20.1)。在填充有12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9cm)中,以SV=5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106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300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洗脱液290g中混合4g的Celite545而进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276g成为了源自甜瓜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固形物0.42%)。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273mmol,样品:0.0937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3.4mmol,样品:0.024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629,样品为3.86。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4.3mmol,样品:0.347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616,样品为0.270。
实施例19、比较例18(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橙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950ppm的由实施例18获得的源自甜瓜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19)。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070ppm的原料甜瓜汁的样品(比较例18)。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甜瓜汁的样品,10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0。
表10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19   源自甜瓜汁的馏分   6   4   0
  比较例18   甜瓜汁   0   3   7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18的源自甜瓜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20(源自橙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橙浓缩果汁(Bx.40.9,CIS SICILY公司制)300g加入350g的水而稀释(Bx.18.9)。在填充有60g的AMBERLITE XAD-1180(ORGANO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3cm、高度12.1cm)中,以SV=10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500g的水以SV=10流入、洗涤。接着将92%乙醇水溶液140g以SV=4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所获得的洗脱液140g(固形物0.30%)成为了源自橙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310mmol,样品:0.314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39.4mmol,样品:0.0357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787,样品为8.80。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40.1mmol,样品0.69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773,样品为0.453。
实施例21、比较例19及20(苹果醋的酸味抑制)
对市售饮用醋“苹果醋”(株式会社Mizkan制)进行加水而稀释6.25倍,向其中添加10,000ppm的由实施例20获得的源自橙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21)。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21,500ppm的原料橙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19),添加了10,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20)。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9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橙汁的样品,9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9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9名中8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酸味抑制效果”,1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1。
表11
  风味改善剂   酸味抑制效果强   酸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1   源自橙汁的馏分   8   1   0
  比较例19   橙汁   0   3   6
  比较例20   橙皮苷混合物   0   3   6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20的源自橙汁的馏分具有降低苹果醋的酸味的效果。
实施例22(源自西洋梨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西洋梨浓缩果汁(Bx.70.5,)433g加入248g的水而稀释(Bx.45.0)。在填充有3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23cm)中,以SV=1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260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92%乙醇水溶液700g以SV=3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所获得的洗脱液690g(固形物0.18%)成为了源自西洋梨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462mmol,样品:0.245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62mmol,样品:0.0065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285,样品为37.5。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162mmol,样品0.107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285,样品为2.29。
实施例23、比较例21和22(柠檬酸水溶液的酸味抑制)
将柠檬酸酐(纯正化学株式会社制)溶解于水,制备了0.4%水溶液。向其中添加100ppm的由实施例22获得的源自西洋梨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23)。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65ppm的原料西洋梨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21),添加了1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22)。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8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西洋梨汁的样品,8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5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8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8名中6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酸味抑制效果”,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酸味抑制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2。
表12
  风味改善剂   酸味抑制效果强   酸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3   源自西洋梨汁的馏分   6   2   0
  比较例21   西洋梨汁   0   3   5
  比较例22   橙皮苷混合物   0   2   6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22的源自西洋梨汁的馏分具有降低柠檬酸的酸味的效果的。
实施例24(源自香蕉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香蕉混浊浓缩果汁(Bx.22.7,南海果工株式会社制)213g加入350g的水而稀释。向该稀释后的果汁混合25g的Celite545而进行抽滤,获得了去除了纤维质的稀释果汁500g(Bx.8.6)。在填充有5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3cm、高度10.4cm)中,以SV=4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440g的水以SV=4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190g以SV=4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向所获得的洗脱液190g中混合2g的Celite545而抽滤,所获得的滤液175g(固形物0.12%)成为了源自香蕉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274mmol,样品:0.0800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34.1mmol,样品:0.00286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804,样品为28.0。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34.3mmol,样品0.0486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799,样品为1.65。
实施例25、比较例23(量感赋予效果)
将干燥固形汤“味之素kk Consomme(块状类型)”(味之素株式会社制)5.3g溶于300ml的热水中,制成溶液。向其中添加100ppm的由实施例24获得的源自香蕉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25)。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20ppm的原料香蕉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23)。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9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香蕉汁的样品,9名中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量感赋予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9名中9名评价为“具有强的量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3。
表13
  风味改善剂   量感赋予效果强   量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5   源自香蕉汁的馏分   9   0   0
  比较例23   香蕉汁   0   2   7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24的源自香蕉汁的馏分具有量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26(源自柠檬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将柠檬浓缩果汁(Bx.43.2,CIS SICILY公司制)250g,以SV=1的流速直接通过填充有2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15cm)。通液结束之后,将150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500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所获得的洗脱液500g(固形物0.22%)成为了源自柠檬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288mmol,样品:0.0956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65.4mmol,样品:0.00500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440,样品为19.1。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65.8mmol,样品0.109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438,样品为0.877。
实施例27、比较例24(果汁感赋予效果)
加水于果糖葡萄糖液糖214g、柠檬酸2.6g而制成400g水溶液,进一步添加碳酸水1600g、苹果香料2g而成为了底料。向该底料添加1,800ppm的由实施例26获得的源自柠檬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27)。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900ppm的原料柠檬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24)。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柠檬汁的样品,10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8名评价为“具有强的果汁感赋予效果”,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果汁感赋予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4。
表14
  风味改善剂   果汁感赋予效果强   果汁感赋予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7   源自柠檬汁的馏分   8   2   0
  比较例24   柠檬汁   0   3   7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26的源自柠檬汁的馏分具有果汁感赋予效果。
实施例28(源自酸橙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酸橙浓缩果汁(Bx.44.3,CIS SICILY公司制)180g加入250g的水而稀释(Bx.18.5)。在填充有1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7.5cm)中,以SV=5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88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92%乙醇水溶液240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所获得的洗脱液240g(固形物0.17%)成为了源自酸橙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247mmol,样品:0.160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1.1mmol,样品:0.0167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47,样品为9.58。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71.2mmol,样品0.133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347,样品为1.20。
实施例29、比较例25及26(蔬菜的刺激味抑制效果)
向市售绿汁“super绿汁”(FANCL株式会社制)添加15,000ppm的由实施例28获得的源自酸橙果中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29)。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11,500ppm的原料酸橙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25),添加了15,0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26)。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10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酸橙汁的样品,10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7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10名中4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6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10名中7名评价为“具有强的刺激味降低效果”,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刺激味降低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5。
表15
  风味改善剂   刺激味抑制效果强   刺激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29   源自酸橙汁的馏分   7   3   0
  比较例25   酸橙汁   0   3   7
  比较例26   橙皮苷混合物   0   4   6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28的源自酸橙汁的馏分具有降低蔬菜的刺激味的效果。
实施例30(源自葡萄柚汁的风味改善剂的制备)
向葡萄柚浓缩果汁(Bx.54.1,CIS SICILY公司制)200g加入250g的水而稀释(Bx.24.0)。在填充有100g的DIAION HP20(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柱(柱尺寸:内径5cm、高度7.5cm)中,以SV=3的流速进行通液。通液结束之后,将880g的水以SV=5流入、洗涤。接着将74%乙醇水溶液250g以SV=2进行通液,洗脱了所吸附的成分。所获得的洗脱液250g(固形物0.19%)成为了源自葡萄柚汁的风味改善剂样品。
测定了原料果汁以及所获得的样品的、50g中的按绿原酸换算的多酚量,结果为原料果汁:0.337mmol,样品:0.204mmol。接着,利用前述规定的方法而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61.4mmol,样品:0.0100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前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549,样品为20.4。另外在酸水解之后同样地测定了糖量,结果为原料果汁:61.7mmol,样品0.174mmol。根据此结果,就水解后的PP/SG而言,原料果汁为0.00546,样品为1.17。
实施例31、比较例27及28(咖啡因的苦味抑制效果)
将无水咖啡因(NACALAI TESQUE公司)溶解于水,而制备了0.04%咖啡因水溶液。向其中添加100ppm的由实施例30获得的源自葡萄柚汁的样品,制成受试液(实施例31)。另外,作为比较,准备了:添加了80ppm的原料葡萄柚浓缩果汁的样品(比较例27),添加了100ppm的1%橙皮苷混合液(橙皮苷(TCI制)∶αG橙皮苷(东洋精糖制)=3∶7)的样品(比较例28)。
为了通过感官检查来观察与受试液相比较的差异,7名试验组成员进行了饮用比较。其结果,对于添加了葡萄柚汁的样品,7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味抑制效果”,4名评价为“无效”。对于添加了橙皮苷混合液的样品,7名中3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味抑制效果”,4名评价为“无效”。另一方面,对于受试液,7名中5名评价为“具有强的苦味抑制效果”,2名评价为“具有弱的苦味抑制效果”,没有评价为“无效”的试验组成员。结果示于表16。
表16
  风味改善剂   苦味抑制效果强   苦味抑制效果弱   无效
  实施例31   源自葡萄柚汁的馏分   5   2   0
  比较例27   葡萄柚汁   0   3   4
  比较例28   橙皮苷混合物   0   3   4
根据以上,明显可知,实施例30的源自葡萄柚汁的馏分具有降低苦味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其为源自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馏分,该馏分中,多酚与该馏分的酸水解后的糖类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馏分为,进一步,该馏分的酸水解前的多酚与糖的物质量比(多酚/糖类)为1~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所述馏分是通过使果实的果汁或榨汁吸附于合成树脂吸附剂,用溶剂将所吸附的成分洗脱而得到的馏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馏分为果实的果汁或榨汁的乙醇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实为选自橙子、柠檬、葡萄柚、酸橙、蓝莓、草莓、苹果、西洋梨、葡萄、甜瓜、菠萝、桃、芒果以及香蕉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其特征在于,风味改善效果为以下中的至少1种:酸味、苦味、涩味的抑制,蔬菜刺激味的降低,果汁感的赋予,量感的赋予。
7.一种香料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8.一种饮食品,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9.一种药品,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10.一种口腔护理产品,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味改善剂。
CN2009801317603A 2008-09-02 2009-08-31 风味改善剂 Active CN102123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4353 2008-09-02
JP2008224353 2008-09-02
PCT/JP2009/065188 WO2010026946A1 (ja) 2008-09-02 2009-08-31 風味改善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613A true CN102123613A (zh) 2011-07-13
CN102123613B CN102123613B (zh) 2013-09-25

Family

ID=4179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17603A Active CN102123613B (zh) 2008-09-02 2009-08-31 风味改善剂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166086A1 (zh)
EP (1) EP2332425A4 (zh)
JP (1) JPWO2010026946A1 (zh)
CN (1) CN102123613B (zh)
WO (1) WO2010026946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2730A (zh) * 2012-12-04 2013-03-20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从麝香草莓中分离麝香草莓特征香气成分的方法
CN104284603A (zh) * 2012-02-10 2015-01-14 Mc食品科技株式会社 含有余甘子来源的组分的基于水果的食品和饮料
CN105120686A (zh) * 2013-04-11 2015-12-02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蘑菇提取物和呈味改善剂
CN105212170A (zh) * 2014-06-13 2016-01-06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苹果味道增强剂和苹果味道增强方法
CN106714577A (zh) * 2014-09-17 2017-05-24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香味劣化抑制剂
CN107105719A (zh) * 2015-01-16 2017-08-29 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 含香酸柑橘类果汁的饮料
CN108450890A (zh) * 2018-04-16 2018-08-28 青岛众凯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制品用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5924A (zh) * 2018-03-23 2020-11-03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果汁
CN111902048A (zh) * 2018-03-23 2020-11-06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洋梨果汁
CN111902047A (zh) * 2018-03-23 2020-11-06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葡萄果汁
CN113163785A (zh) * 2018-12-13 2021-07-23 花王株式会社 洋梨果汁精制物的制造方法
CN113930284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风味组分的回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3901B2 (ja) * 2009-05-20 2014-05-28 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苦味抑制剤
JP2012100538A (ja) * 2010-05-07 2012-05-31 Sanei Gen Ffi Inc モルトエキス中に含まれる、マスキング成分並びに色素成分の分離技術
JP2012135244A (ja) * 2010-12-27 2012-07-19 South Product:Kk 柑橘エキ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47407A (zh) * 2011-02-07 2013-10-09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抗真菌调味成分和组合物
JP5812657B2 (ja) * 2011-04-14 2015-11-17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飲料又は食品の苦渋味抑制剤
JP5907679B2 (ja) * 2011-07-27 2016-04-26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果実感又は果汁感付与剤の製造方法
JP5102408B1 (ja) * 2012-02-03 2012-12-19 三井製糖株式会社 ステビア製剤
US11013248B2 (en) 2012-05-25 2021-05-25 Kraft Foods Group Brands Llc Shelf stable, concentrated, liquid flavoring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beverages with the concentrated liquid flavorings
JP6099929B2 (ja) * 2012-10-24 2017-03-22 Mcフードスペシャリティーズ株式会社 フラボノイド類による風味改良方法
JP6426352B2 (ja) * 2014-02-20 2018-11-21 テーブルマーク株式会社 加工米飯用pH調整剤、加工米飯及び加工米飯の製造方法
JP6300154B2 (ja) * 2014-03-14 2018-03-28 ハウスウェルネスフーズ株式会社 スターアニス抽出物含有飲料
JP6589307B2 (ja) * 2014-03-20 2019-10-16 大正製薬株式会社 大麦黒酢飲料
JP6702908B2 (ja) * 2017-04-07 2020-06-03 花王株式会社 渋味抑制剤
JP7329312B2 (ja) * 2017-11-22 2023-08-18 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飲料の香味改良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094772A (zh) * 2017-12-08 2018-06-01 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罗汉果果汁及其制备方法
EP3855937A1 (en) * 2018-09-24 2021-08-04 Tastes Natural, LLC Process for isolating taste-modifi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6760M (zh) * 1967-05-30 1969-03-03
JPS4834234B1 (zh) 1970-08-07 1973-10-19
US4479972A (en) * 1982-06-30 1984-10-30 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 Flavor and mouthfeel character in foodstuffs by the addition of bitter principles
US5637618A (en) * 1990-06-01 1997-06-10 Bioresearch, Inc. Specific eatable taste modifiers
CA2128293C (en) * 1993-12-06 2002-09-03 Masayuki Tanabe Fruit polyphenols and medicin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JP2628468B2 (ja) * 1995-03-20 1997-07-09 三井製糖株式会社 高甘味度甘味料の味質改良法及び該方法により作られた高甘味度甘味料組成物
JP2939441B2 (ja) 1996-08-05 1999-08-25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食品の呈味改善剤
JP3544072B2 (ja) 1996-08-07 2004-07-21 カネボウ株式会社 経口組成物
JP3701426B2 (ja) * 1996-09-19 2005-09-28 三井製糖株式会社 高甘味度甘味料の味質改良法、呈味改良剤及び高甘味度甘味料組成物
JPH10229849A (ja) * 1997-02-21 1998-09-02 Mitsui Sugar Co Ltd アリテームの味質改良法および該方法により作られたアリテーム組成物
JP3547981B2 (ja) 1997-07-15 2004-07-28 キッコーマン株式会社 蛋白食品
JP3208113B2 (ja) 1998-05-15 2001-09-10 田辺製薬株式会社 飲食品の風味改善方法および風味改善剤
JP4383689B2 (ja) * 2000-06-08 2009-12-16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油脂含有食品の風味劣化防止剤
JP4632598B2 (ja) * 2001-09-12 2011-02-16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食品の香味劣化抑制剤並びに抑制方法
JP3787654B2 (ja) 2002-02-08 2006-06-21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呈味改善剤
AU2003244134A1 (en) * 2002-06-28 2004-01-19 Kao Corporation Beverage
JP4503235B2 (ja) * 2003-03-28 2010-07-14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香味劣化抑制剤
JP2006238829A (ja) 2005-03-04 2006-09-14 Ogawa & Co Ltd 渋味付与剤、香味料及びこれらを含有する飲食物並びに果汁感増強方法
US20060286238A1 (en) * 2005-06-20 2006-12-21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rocesses for isolating bitter quinides for use in food and beverage products
JP4838669B2 (ja) * 2006-09-04 2011-12-14 三井製糖株式会社 風味改善剤、これを用いた風味改善方法及び飲食品
EP1913951B1 (fr) * 2006-10-17 2019-04-03 Nexira Procédé d'extraction de substances polyphénoliques et leurs utilisations
JP4004533B2 (ja) * 2006-11-13 2007-11-07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香味劣化抑制剤
CN101161667B (zh) * 2007-11-14 2011-01-19 沈阳化工学院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越橘中花色甙的提取方法
JP2009189356A (ja) * 2008-02-18 2009-08-27 Kureo Internatl Kk ブドウ抽出物添加により風味を改善した食品の製造方法
SG10201500620PA (en) * 2009-07-24 2015-03-30 Amazentis Sa Compound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protecting brain health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4603A (zh) * 2012-02-10 2015-01-14 Mc食品科技株式会社 含有余甘子来源的组分的基于水果的食品和饮料
CN102972730A (zh) * 2012-12-04 2013-03-20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从麝香草莓中分离麝香草莓特征香气成分的方法
CN105120686A (zh) * 2013-04-11 2015-12-02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蘑菇提取物和呈味改善剂
CN105212170B (zh) * 2014-06-13 2019-03-01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苹果味道增强剂和苹果味道增强方法
CN105212170A (zh) * 2014-06-13 2016-01-06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苹果味道增强剂和苹果味道增强方法
CN106714577A (zh) * 2014-09-17 2017-05-24 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 香味劣化抑制剂
CN107105719A (zh) * 2015-01-16 2017-08-29 三得利食品饮料株式会社 含香酸柑橘类果汁的饮料
CN111902048A (zh) * 2018-03-23 2020-11-06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洋梨果汁
CN111885924A (zh) * 2018-03-23 2020-11-03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果汁
CN111902047A (zh) * 2018-03-23 2020-11-06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无香气葡萄果汁
CN108450890A (zh) * 2018-04-16 2018-08-28 青岛众凯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乳制品用香精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63785A (zh) * 2018-12-13 2021-07-23 花王株式会社 洋梨果汁精制物的制造方法
CN113930284A (zh) * 2020-07-14 2022-01-14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风味组分的回收方法
CN113930284B (zh) * 2020-07-14 2024-03-29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风味组分的回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2425A4 (en) 2015-07-15
WO2010026946A1 (ja) 2010-03-11
US9295276B2 (en) 2016-03-29
US20110166086A1 (en) 2011-07-07
EP2332425A1 (en) 2011-06-15
CN102123613B (zh) 2013-09-25
US20140127370A1 (en) 2014-05-08
JPWO2010026946A1 (ja) 2012-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3613B (zh) 风味改善剂
JP5011489B2 (ja) トレハロース又はマルチトールと金属イオン化合物との会合物
KR100865047B1 (ko) 감마-사이클로덱스트린 및 인삼추출물의 포접물을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조성물
KR101411035B1 (ko) 풍미 개선제 및 그것을 함유하는 음식품
JP5000373B2 (ja) 水溶性フラボノイド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水溶性フラボノイド組成物を含む食品等
JP5394465B2 (ja) α−グリコシルα,α−トレハロースと金属イオン化合物との会合物
JP4000283B2 (ja) 甘草油性抽出物の可溶化組成物、並びに飲料、液状調味料、化粧品及び医薬部外品
JP2005168458A (ja) 水溶性飲食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55612B2 (ja) フラボノイド入り飲食料
JP4837816B2 (ja) フリーラジカル消去剤
JP6946039B2 (ja) 酢酸含有飲食品組成物
JP3935346B2 (ja) 水系対象物への甘草油性抽出物可溶化方法
JP2010184886A (ja) 新規化合物
JP2006096740A (ja) 空間認知機能改善剤
JP7267860B2 (ja) 経口用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60668A (ja) 過酸化脂質生成抑制剤
JP2004135560A (ja) 香味劣化抑制剤
JP2005323547A (ja) 香味劣化抑制剤及び香味劣化抑制方法
KR20230116527A (ko) 헤스페리딘 함량이 증가된 풋귤 과피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풋귤 과피 추출물의 용도
KR20210123491A (ko) 기관지 강화용 홍삼 음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70103615A (ko) 두향엽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건강보조 식품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13

Assignee: Shanghai Gao Sha Shi Wei spice Co., Ltd.

Assignor: Takamasago Perfume Industrial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499000025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igh-quality livestock-poultry flavor improving ag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40429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