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61833B - 安全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安全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61833B
CN102061833B CN201010548199.3A CN201010548199A CN102061833B CN 102061833 B CN102061833 B CN 102061833B CN 201010548199 A CN201010548199 A CN 201010548199A CN 102061833 B CN102061833 B CN 1020618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ndle
fastening device
collision fastening
spring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481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61833A (zh
Inventor
迪尔克·米勒
米夏埃尔·卡勒斯
拉尔夫·伦内霍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Huf Huelsbeck and Fuers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061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61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618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63Assembling or joining with prestressing of pa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模块(10),具有:门把手(11),其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中,其中门把手具有至少一个静止位置(1a)和一个工作位置(1b);机械的耦合单元(13),门把手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中的运动可通过该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碰撞锁闭件(14),其在受到加速力(60)的作用时,特别在事故中这样防止门把手(11)和/或耦合单元(13)的运动,即避免锁的动作。为此,碰撞锁闭件在受到加速力的作用时激活辅助弹簧(15),其中辅助弹簧将明显的弹簧力以附加力形式施加到可运动的门把手上,以便将门把手压到静止位置(1a)中。一种对具有可运动的门把手(11)的门把手模块(10)施加保险的方法。

Description

安全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模块,具有门把手,其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者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中。此外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对具有门把手的门把手模块进行保险的方法,该门把手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者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中。这种类型的门把手模块的门把手具有至少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工作位置。此外该门把手模块配有:机械的耦合单元,门把手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上的运动可通过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和碰撞锁闭件,其在受到加速力作用时,特别是在事故中这样防止门把手和/或耦合单元的运动,即避免锁的动作。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例如出版物DE19929022C2已知的是,其也涉及一种门把手模块、特别是一种门外侧把手,其中也使用了碰撞锁闭件,该碰撞锁闭件形状配合地防止了门把手和/或耦合单元的运动。也由现有技术已知,门把手模块带有惯性或所谓的惯性锁闭件,以便能够补偿在事故中作用到门把手上的、起作用的加速力。在此,碰撞锁闭件用作为灵敏保险件(flinkeSicherung),其将门把手形状配合地锁定在其静止位置上并且惯性锁闭件用作为惯性的保险件,其反向于门把手上的加速力起作用。
然而当前的事故研究结果显示,恰好在侧面碰撞时可能导致交替的加速力,该加速力引起了灵敏的碰撞锁闭件的所谓“颤动”。在此最大的直至500g的加速度可以短暂地作用到门把手模块上,其中加速度可以将其加速度方向反转。因此在实际的事故中产生了这种问题,即虽然灵敏的碰撞锁闭件由于起作用的加速力在事故中激活并且在静止位置上对门把手进行保险,其中然而在碰撞锁闭件的随后的颤动中可以出现这种情况,即门把手由于起作用的加速力从静止位置中运动出来,这是因为灵敏的碰撞锁闭件在颤动过程期间已经离开了其激活位置。因此遗憾地仍然导致了门锁的不期望的松开(Ausloesen),由此产生了对于驾驶员的严重的且有威胁性的危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门把手模块和一种保险方法,其中确保了,即门把手在事故中安全地由灵敏的碰撞锁闭件保持在其静止位置上,因此不会导致门锁的无意的打开过程。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可靠地避免碰撞锁闭件的颤动。
为了实现该目的提出了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别是来自于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模块。同样地,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特别是来自于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用于对门把手模块进行保险的方法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出了优选的改进方案。
在此已经提到,即在权利要求中和在说明书中以及在附图中公开的特征分别对于自身或以组合形式都可能是对于本发明至关重要的。联系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在此当然也适于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相联系并且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用于由使用者在机动车中开启门、后盖板或类似物。通常对此在门的外侧面上布置了门把手,其中门把手可直接地或间接地在支座框架中运动地支撑,该支座框架通常布置在门的内侧面上。门把手自身可以占据至少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工作位置,其中门把手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运动可借助于机械的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机械的耦合单元同样可以可旋转地或可摆动地布置在门把手模块的支座框架中并且与门把手形成机械的作用连接。通常,机械的耦合单元的运动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传动件传递到门的机械锁上。根据本发明设计有碰撞锁闭件,该碰撞锁闭件在加速力作用时,特别是在事故中这样防止门把手和/或耦合单元的运动,即避免锁的动作。在此,碰撞锁闭件在加速力作用时、也就是说在事故中激活了辅助弹簧,其中辅助弹簧将明显的弹簧力以附加力形式施加到可运动的门把手上,以便将门把手压到或保持在静止位置上。因此,当前的碰撞锁闭件力传递地保持门把手,在该门把手中当激活了碰撞锁闭件时接入附加力。该附加力一直附加地作用到门把手上,直至碰撞锁闭件被有意地去激活。因此可以确保,即门把手在事故中也并不会无意地从其静止位置转入工作位置,这是因为一旦将其激活一次,则碰撞锁闭件就保持在这个位置、即激活位置上。
因此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这是因为以安全的方式避免了碰撞锁闭件的颤动。
为了能够在正常情况下以常规的方式对门把手进行操纵,辅助弹簧的附加力仅仅在激活了碰撞锁闭件之后才作用到门把手模块上。在正常情况下,现有的复位弹簧通常作用到门把手上,该复位弹簧持久地将复位力施加到该门把手上,以便将门把手压到静止位置上。门把手的复位弹簧同样也引起了第一种碰撞安全性,这是因为加速力同样也必须克服复位弹簧的已经存在的复位力,以便使门把手从其静止位置转入工作位置。然而由于通过碰撞锁闭件在事故中打开了辅助弹簧,因此可以明显地提高在门把手上的需要的拉力。根据本发明附加力可以处于50和200N或80和120N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的优点也在于,虽然可以在单次激活碰撞锁闭件之后使碰撞锁闭件保持激活,尽管如此然而也能完全地操纵门把手,从而因此也可以在发生事故之后没有问题地从机动车中救出机动车中的人员。对此仅仅需要的是,比通常情况更加用力地拉动门把手,以便因此也克服了辅助弹簧的附加力。门把手的改变的操纵也为机动车的驾驶员显示出,即已经激活了碰撞锁闭件。
为了能够在加速力产生作用时对碰撞锁闭件的松开特性进行调节,设计有激活弹簧,该激活弹簧特别地仅仅作用到碰撞锁闭件上。通过合适地选择激活弹簧的弹簧力,因此可没有问题地调节碰撞锁闭件的动作特性。通过完全区分激活弹簧和辅助弹簧以及复位弹簧的机械的工作方式,可以没有问题地相对于事故彼此独立地调节碰撞锁闭件的和门模块的期望的松开特性。为了这个目的仅仅需要选择和调节或预设相应的弹簧的弹簧力。
碰撞锁闭件可以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即,去激活位置,在该去激活位置上使碰撞锁闭件去激活;和激活位置,在该激活位置上激活碰撞锁闭件。在此可以考虑的是,碰撞锁闭件由保险件形状配合地和/或力传递地在激活位置上保持。此外,用于碰撞锁闭件的保险件可以是开关弹簧,该开关弹簧将碰撞锁闭件力传递地保持在激活位置上和/或去激活位置上。在此,保险件同时可以是激活弹簧,如在下文中还要描述地。可选地,也可以考虑的是,即保险件是制动销钉,其中制动销钉自身设计成弹簧加载的并且保险件形状配合地或也力传递地将碰撞锁闭件锁定在激活位置上。为了这个目的,可以在制动销钉上设计有特别是倾斜的尖端形式的止动件,该止动件与碰撞锁闭件中的对应止动件(Gegenrastmittel)形状配合地相连接。该对应止动件可以由开口或凹槽组成,激活位置的制动销钉形状配合地突入到该开口或凹槽中。
现在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使碰撞锁闭件去激活,在该碰撞锁闭件中,有意地使保险件转入其正常位置,由此碰撞锁闭件从激活位置转入去激活位置。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例如可以从(门把手侧面的)外侧面通过在门或盖板中细小的狭孔或穿孔实现,其中必须将相应的工具引导穿过穿孔,以便将保险件或碰撞锁闭件从激活位置中压出。然而为了实现提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荐的是,设计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仅仅能从(支座框架的)门的内侧面进行。在此也必须仅仅使保险件或碰撞锁闭件再次从激活位置转入去激活位置。随后,门把手模块再次处于完全可使用的状态,其中再次断开了附加力,这是因为碰撞锁闭件再次布置在去激活位置上。因此门把手可以再次完全正常地、也就是说仅仅反向于复位弹簧的复位力进行操纵。
为了进一步提高门把手模块的安全性,可以提出,即碰撞锁闭件具有两个激活位置。因此使门把手克服来自于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加速力来保险。为了这个目的,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可以设计在两个激活位置之间,其中碰撞锁闭件设计成跷板式,只要加速力作用到碰撞锁闭件上,则该碰撞锁闭件可以从去激活位置转入第一或第二激活位置上。也可以考虑的是,即替代迄今为止所述的、具有一个激活位置的碰撞锁闭件,设计有第二碰撞锁闭件,其这样地布置在门把手模块上,即当(相对于第一碰撞锁闭件的)反向的加速力作用到门把手模块上时,则该第二碰撞锁闭件在相对于第一碰撞锁闭件的相反的方向上松开。该第一碰撞锁闭件可以布置在耦合单元的旋转轴的一个端部之上或之中。相反地,第二碰撞锁闭件可以布置在耦合单元的旋转轴的面对设置的端部之上或之中,第一碰撞锁闭件可布置在该面对设置的端部上。也可以考虑的是,即使用了形状配合的碰撞锁闭件、如其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由出版物DE19929022C2所公开的那样。该碰撞锁闭件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中设计为第二碰撞锁闭件或根据情况设计为第三碰撞锁闭件,其中第一碰撞锁闭件和在一定条件下第二碰撞锁闭件可以是可接入的力传递的碰撞锁闭件。通过使用形状配合的碰撞锁闭件而确保了,即使当加速力明显高于接入的辅助弹簧的附加力时,而非常大的加速力无论如何也不会导致对门把手的操纵。
在本发明的范畴中还可以提出,即具有操纵件,操纵件一方面与用于门把手的辅助弹簧以及另一方面与碰撞锁闭件在激活位置上机械地相互作用。在此,操纵件支撑在支座框架上或机械的耦合单元上。显而易见地,在运动学的反转的范畴中,碰撞锁闭件的、保险件的以及操纵件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也是可以考虑的。
在特别的第一实施例中,可接入的辅助弹簧布置在操纵件与支座框架之间,并且门把手或耦合单元在正常情况下在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并不将作用施加到操纵件上,这是因为设计有相应的自由空间。在激活位置上,碰撞锁闭件在前述的自由空间中运动,因此现在机械的耦合单元或门把手必须作用到操纵件上,这是因为碰撞锁闭件挡路。因此,操纵件间接地通过碰撞锁闭件由被操纵的门把手或机械的耦合单元进行操纵。在这种情况下,操纵件可以设计成销钉形或螺栓形,该操纵件直接与辅助弹簧作用连接。通过碰撞锁闭件施加到操纵件上的压力在此引起了设计为压簧的辅助弹簧的镦接。显而易见地,在这种变体中,运动学的反转也是可以考虑的,其中例如压簧可以设计为张力弹簧或板簧或类似物。操纵件可以自身可纵向移动地支撑。
在第二个主要的实施例中,辅助弹簧布置在操纵件与机械的耦合单元之间,其中在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可以实现在操纵件与机械的耦合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将碰撞锁闭件在其激活位置上激活,使操纵件不再能够自由地运动,如在正常情况下那样,这是因为现在碰撞锁闭件限制了操纵件的运动。为了这个目的,碰撞锁闭件具有止挡部,该止挡部与操纵件机械地相连接。对门把手或机械的耦合单元的操纵现在引起了操纵件相对于耦合单元的相对运动,由此张紧了辅助弹簧。在该实施例中,操纵件可旋转地或可摆动地支撑在机械的耦合单元上,以便能够实现在碰撞锁闭件的激活位置上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通过这种相对运动,当激活碰撞锁闭件时,将附加力施加到门把手或机械的耦合单元上。
在前述的两个实施例中,碰撞锁闭件可摆动地或可旋转地支撑在支座框架上并且具有凹槽或自由空间,操纵件可在正常情况下无接触地穿过该自由空间运动。也可以考虑的是,当存在运动学的反转时,则碰撞锁闭件支撑在机械的耦合单元上。
同样也可以考虑的是,即辅助弹簧与操纵件一体地设计并且进而成为组合部件,该组合部件实现了两个功能。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组合部件可以与操纵件几何尺寸相同地设计,其中该组合部件由一种弹性可变形的材料、例如橡胶或塑料制成,以便获得弹力的或弹性的效果。通过弹性的可变形能力,产生了原本的辅助弹簧所需要的附加力。在此,该组合部件可以牢固地、特别是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支座框架上。在第二个主要的实施例中,组合部件可以与耦合单元特别位置固定地连接,其中在这里组合部件也可以设计为弹性可变形的。该组合部件可以是一种特别是以板簧、蝶形弹簧或扭簧形式的弹簧件。这种弹簧件可以具有弹簧钢、双金属或塑料。因此这种组合部件也设计为弹力的,由此可以提供辅助弹簧的附加力。
本发明同样还涉及一种用于对具有门把手的门把手模块进行保险的方法,该门把手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中。在此,门把手具有至少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工作位置。此外,为门把手模块设计有机械的耦合单元,门把手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运动可通过该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在门把手模块中也设计有碰撞锁闭件,该碰撞锁闭件在加速力作用时,特别是在事故中这样防止门把手和/或耦合单元的运动,即避免了对锁的操纵。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碰撞锁闭件在加速力作用时激活了辅助弹簧,其中辅助弹簧将明显的弹簧力以附加力的形式施加到可运动的门把手上并且将该门把手压到静止位置上。前述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也适宜于实施前述的、用于对门把手模块进行保险的方法。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得出。在附图中,在两个基础的实施例中示出了本发明。以示意性的、三维的视图示出了:
图1a示出了第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的内视图或者说后视图,该门把手模块具有可纵向移动的操纵件,
图1b示出了根据图1a的碰撞锁闭件的放大的局部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门把手模块,处于门把手的静止位置上和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
图3示出了根据图2的门把手模块,处于碰撞锁闭件的中间位置上和门把手的静止位置上,
图4示出了根据图2和3的门把手模块,处于碰撞锁闭件的激活位置上和门把手的中间位置或工作位置上,
图5a示出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的内视图或者说后视图,该门把手模块具有可摆动地或可旋转地支撑的操纵件,
图5b示出了根据图5a的门把手模块,不包括门把手和门,
图5c示出了门把手模块的如图5b的类似的俯视图,然而附加的是不包括支座框架,
图6a示出了根据图5的门把手模块的后视图,不包括支座框架,并且是处于门把手的静止位置上和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
图6b示出了根据图6a的可比较的门把手模块,然而处于门把手的工作位置上和处于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
图7a示出了根据图5和6的门把手模块,然而处于碰撞锁闭件的激活位置上和处于门把手的静止位置上,
图7b示出了根据图7a的门把手模块,处于碰撞锁闭件的激活位置上和处于门把手的中间位置上,
图7c示出了根据图7a和b的门把手模块,处于碰撞锁闭件的激活位置上和处于门把手的工作位置上,
图8a示出了围绕着处于去激活位置上的根据图5至7的碰撞锁闭件的放大的局部图,
图8b示出了根据图8a的碰撞锁闭件,处于激活位置中,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发生事故期间,作用到门把手模块上的加速度,
图10示出了根据图6a的可比较的门把手模块的后视图,具有处于门把手的静止位置上和处于碰撞锁闭件的去激活位置上的组合部件,
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详细视图,具有另一个组合部件,和
图12示出了另一个类似于图10的门把手模块的详细视图,然而具有支座框架12。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模块10的第一实施例。在此描述了门把手模块10的内视图或者说后视图,其中未示出门把手11自身。出于该原因仅仅以虚线在图1中示出了门把手11。门把手11从外侧与机械的耦合单元13相连接,该耦合单元在门内侧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上。门把手11自身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中或耦合单元13上。为了能够打开门中的锁,门把手11的运动通过机械的耦合单元13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传动件传递到锁上。
根据本发明,门把手模块10设计具有碰撞锁闭件14,该碰撞锁闭件在事故中或在加速力作用时接入辅助弹簧15。该辅助弹簧15利用其弹簧力作用到门把手11上并且将门把手11压入其静止位置la中。通常,复位弹簧11.1也作用到门把手11上,从而使该门把手自动地从其工作位置1b转入其静止位置1a并且保持在那里。在根据图1a至4所示的当前的实施例中,未示出相应的复位弹簧11.1。然而除了碰撞锁闭件14之外还在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布置了惯性锁闭件13.1,该惯性锁闭件基本上由平衡重量组成。该惯性锁闭件13.1产生了相对于加速力的反向力,该反向力在事故中作用到门把手11上。因此,惯性锁闭件13.1应该在事故期间补偿门把手11上的加速力。
如根据图1a进一步可看出地,耦合单元13可在第一轴承12.1中旋转地容纳在支座框架12处。该轴承12.1具有左侧的和右侧的轴支承部位,耦合单元13的旋转轴13.4形状配合地、但是可旋转地保持在该轴支承部位中。此外,在耦合单元13上设计有用于门把手11的容纳部13.3,其中在当前的情况下,容纳部13.3由L形的凸缘组成,该凸缘布置在耦合单元13的旋转轴13.4的中心上。此外还在耦合单元13上设计有带动件13.5。带动件13.5、惯性锁闭件13.1和容纳部13.3相互之间抗扭,特别是制成一个整体,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与耦合单元13的旋转轴13.4相连。
此外,在支座框架12上设计有用于(第一)根据本发明的碰撞锁闭件14的第二轴承12.2,该轴承可旋转地支撑了碰撞锁闭件14。同样地,在支座框架12上设计有用于可纵向移动的制动销钉16.2的第三轴承12.3,其中制动销钉16.2用作为用于碰撞锁闭件14的保险件16。选择性地,在支座框架12的背面上以虚线示出了第二碰撞锁闭件19,其例如可以形状配合地锁定机械的耦合单元13。也可以考虑的是,即第二碰撞锁闭件19、如第一碰撞锁闭件那样,力传递地作用到耦合单元13上,其中然而存在相对于第一碰撞锁闭件14不同的作用方向,以便可以安全地吸收作用到门把手11上的、相反作用的加速力。
在图1b中示出了根据图1a的放大的局部图。在此,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其两个杠杆形状的臂的碰撞锁闭件14,这两个臂彼此抗扭地设计。碰撞锁闭件14通过第二轴承12.2在两个轴支承部位上抗扭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上。为了这个目的,碰撞锁闭件14具有旋转轴14.4,该旋转轴形状配合地容纳在第二个轴承12.2中。
此外在支座框架12上也可看到在第三轴承12.3中的制动销钉16.2。这个制动销钉16.2用作为用于碰撞锁闭件14的保险件16。在此,制动销钉16.2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第三轴承12.3中的两个位置上。此外,弹簧16.5作用到制动销钉16.2上,其中弹簧16.5布置在左侧的支撑位置12.3(根据图1b的视图)与制动销钉16.2的凸肩16.3之间。弹簧16.5稳定地在碰撞锁闭件14的方向上压紧制动销钉16.2。制动销钉16.2在其打开的端部上具有止动件16.4,该止动件特别设计为尖端或倾斜的表面。该止动件16.4在激活位置llb上与碰撞锁闭件14、特别是对应止动件14.5形状配合地相连接。如果现在加速力作用到碰撞锁闭件14上,则因此其在内侧面的方向上(也就是说在逆时针方向上)运动,其中碰撞锁闭件14使制动销钉16.2向着弹簧16.5纵向地移动,其中对应止动件14.5沿着止动件16.4的倾斜的尖端在其上引导,以便使制动销钉16.2运动。一旦碰撞锁闭件14和对应止动件14.5完全地绕过止动件16.4运动,则制动销钉16.2-通过弹簧16.5压紧地-返回到其原始的位置上。因此,碰撞锁闭件14现在形状配合地通过止动件16.4与对应止动件14.5的连接而保持在激活位置llb上。碰撞锁闭件14虽然可以继续以逆时针方向围绕着旋转轴14.4旋转,然而其不再能够离开其激活位置llb以到达去激活位置lla。仅仅是当制动销钉16.2取消了与碰撞锁闭件14的形状配合时,这才是可能的。为了这个目的,必须使制动销钉16.2手动地并且有意地重新克服弹簧力16.5移动。
根据图1a和1b的、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10的另外的工作原理由图2至4中得出。在图2中在另一个透视图中示出了碰撞锁闭件14和特别是带有带动件13.5的耦合单元13的一部分。出于更好的简明的原因,耦合单元13局部地隐藏。在图2中现在再次示出了在激活位置lla上的碰撞锁闭件14以及在静止位置la上的门把手。碰撞锁闭件14的和耦合单元13的相应的运动方向通过在相应的部件上的箭头表明。如现在可看出地,耦合单元13在正常情况下自由地支撑。在此,带动件13.5在碰撞锁闭件14的右侧的杠杆形状的臂下方穿过,由此设计了相应的自由空间14.1。在此要说明的是,即碰撞锁闭件14的两个杠杆形状的臂设计成由一个部分组成并且是一体的。碰撞锁闭件14也可以设计为圆盘区段。在当前的情况下,然而为碰撞锁闭件14选择了一个特别容易的实施变体,以便使得惯性力尽可能小地保持,由此碰撞锁闭件14能够尽可能快地在加速力作用时超前于门把手11。
在图3中,门把手11或机械的耦合单元13继续位于静止位置la上,反之,碰撞锁闭件14处于去激活位置lla与激活位置llb之间的中间位置上。在此时表明了加速力在碰撞锁闭件14上的作用。如可以看出地,现在碰撞锁闭件14以顺时针方向围绕着旋转轴14.4(根据图3的视图)旋转。在图3中也可以良好地看出的是,即碰撞锁闭件14将其旋转轴14.4在左侧和右侧在支座框架12上保持在第二轴承12.2中。在所示出的、碰撞锁闭件14的中间位置上,碰撞锁闭件14锁定了耦合单元13的旋转运动,这是因为带动件13.5可能碰撞到碰撞锁闭件14的右臂上。因此不再存在有自由空间14.1。
在图4中现在示出了处于激活位置llb上的碰撞锁闭件14。门把手11具有在其静止位置la与其工作位置lb之间的中间位置。在此,带动件13.5与碰撞锁闭件14的第一止挡部14.2、特别是右臂形状配合地相连接。同样地,碰撞锁闭件14同时利用右臂、特别是第二止挡部14.3压紧到操纵件18上,该操纵件可纵向移动地保持在支座框架12上。该操纵件18设计成销钉形状并且与辅助弹簧15相连接。因此,如果带动件13.5继续在逆时针方向上压紧到碰撞锁闭件14上,则辅助弹簧15被压缩。碰撞锁闭件14在此自身在顺时针方向上围绕着旋转轴13.4旋转并且因此将操纵件18压向辅助弹簧15。因此,接入的拉簧15提高了在门把手11上的需要的拉力,以便能够打开门中的锁。也明显的是,即在一次激活了碰撞锁闭件14之后,接入的辅助弹簧15一直作用到门把手11上,直至碰撞锁闭件14去激活。由制动销钉16.2引起的去激活在上面已经描述过了。在此,激活弹簧17随后使得碰撞锁闭件14运动到其去激活位置lla上。通过激活弹簧17的弹簧力的变化,碰撞锁闭件14的激活也可以没有问题地调节。也明显的是,即激活弹簧17并不与辅助弹簧15或复位弹簧11.1处于机械的相互作用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10可以通过弹簧力的相应的选择和调节而对于前述的弹簧11.1,15,17任意地并且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进行调节。
在图1至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10的第一个实施例,该门把手模块带有两个结构上彼此分开的部分,也即辅助弹簧15和操纵件18。然而如之前在文章中描述地,也可以替代两个部件15,18使用组合部件20,其承担了两个部件15和18的功能。对此,在图4中详细示出的操纵件18可以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支座框架12上并且同样具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几何形状-如所示出地那样-。然而现在不能实现固定件18相对于支座框架12的完全的相对运动,这是因为可比较的组合部件20弹性可变形地设计,并且因此辅助弹簧15的弹簧力通过弹性变形来提供。因此,当固定布置了具有弹性特性的操纵件18时可以放弃辅助弹簧15并且涉及成一体的组合部件20。
在图5a至12中-除了图9-,以示意性的、三维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10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5a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支座框架12和耦合单元13的门把手模块10的内视图或者说后视图。门把手11自身通过耦合单元13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上。为了这个目的,耦合单元13具有容纳部13.3。该容纳部13.3通过特别是三个加强筋条13.6而与另外的耦合单元13相连。加强筋条13.6用于实现在该区域中的耦合单元13的节省重量的设计,从而使预设的惯性锁闭件13.1可以具有尽可能小的质量,其很大程度上布置在容纳部13.3与旋转轴13.4的面对设置的侧面上。耦合单元13自身通过旋转轴13.4可旋转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的第一轴承12.1中。左侧的和右侧的轴支承部位12.1在图5a中以相应的标号标出。
此外,在支座框架12上设计有用于碰撞锁闭件14的第二轴承12.2。碰撞锁闭件14在此自身可旋转地支撑,其中旋转轴14.4用于将碰撞锁闭件14固定在第二轴承12.2中。基本上,碰撞锁闭件14在该实施例中设计为杠杆元件。在设计成杠杆形的碰撞锁闭件14的自由的端部上布置有开关弹簧16.1形式的保险件16。开关弹簧16.1的工作原理在图8a和8b中被详细说明。对门把手11进行操纵使其从其静止位置la进入到其工作位置lb上引起了耦合单元13在逆时针方向上围绕着旋转轴13.4的旋转(根据图5a的显示)。
在图5b中示出了根据图5a的门把手模块10,其中在此示出了不带有门把手11和门的正视图。支座框架12的所示出的表面通常朝向门对齐。在图5中明显地可看出用于门把手11的两个拉簧。在此涉及到复位弹簧11.1,其在支座框架12与耦合单元13之间机械作用地布置,并且设计有在耦合单元13与操纵件18之间机械作用的辅助弹簧15。
出于更好的简明的原因,在图5c中隐藏了支座框架12。在此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即弹簧15利用其第一端部15.1与操纵件18上的凹槽18.1形状配合地相连接。辅助弹簧15利用其第二端部15.2抵靠在耦合单元13上。由于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发生在耦合单元13与操纵件18之间的相对运动,因此也不起作用地接入辅助弹簧15。因此,仅仅是复位弹簧11.1在门把手11上,以便使得该门把手运动到或者保持在其静止位置la上。操纵件18自身可旋转地围绕着耦合单元13的旋转轴13.4支撑,其中该操纵件由辅助弹簧15压入其起始位置。
在后续的附图6a至7c中说明了碰撞锁闭件14的工作原理以及辅助弹簧15的接入,其中出于更好的简明的原因放弃了支座框架12。
在图6a中,碰撞锁闭件14位于其去激活位置lla上并且门把手11位于静止位置la上。如果现在拉紧门把手11,则整个耦合单元13在逆时针方向上连同其用于传动件的凸缘13.2相对于锁旋转。在当前的情况下,用于软轴的凸缘13.2设计为传动件,对此,在凸缘13.2中设计有圆形的凹槽。操纵件18显而易见地跟随了耦合单元13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运动。
在图6b中,现在示出了在工作位置lb上的门把手11或耦合单元13。碰撞锁闭件14始终还位于去激活位置lla上,因此可以说明门把手模块10的正常的工作原理。如根据图6b可看出地,当耦合单元13进行旋转运动时,操纵件18经过碰撞锁闭件14中的现有的凹槽14.1运动。当门把手11在静止位置la与工作位置lb之间运动时,操纵件18无接触地引导经过该凹槽14.1。
在图7a中,碰撞锁闭件14在其激活后位于激活位置llb上并且门把手11还在静止位置la上。如果现在耦合单元13由于作用到门把手11上的加速力60而在逆时针方向上围绕着旋转轴13.4旋转,则操纵件18利用其止挡部18.2碰撞到碰撞锁闭件14的第一止挡部14.2上。因此操纵件18不能再无接触地穿过碰撞锁闭件14或在该碰撞锁闭件上引导经过。在图7b中示出了在静止位置la与工作位置lb之间的门把手的中间位置。在这个时刻,操纵件18恰好碰撞到碰撞锁闭件14上。直至这个时刻,还没有发生在操纵件18与耦合单元13之间的相对运动,这可以在两个部件13,18之间的不足的(fehlenden)间隙18.3处看出。在这个时刻,辅助弹簧15的弹簧力也开始通过耦合单元13作用到门把手11上。在图7c中现在通过得出的间隙18.3而可以看出在操纵件18与耦合单元13之间的相对运动。在此,耦合单元13继续在逆时针方向上围绕着旋转轴13.4旋转,其中操纵件18不能再跟随这种旋转运动,这是因为该操纵件通过碰撞锁闭件14的第一止挡部14.2形状配合地保持。因此现在必须也使得门把手11克服辅助弹簧15的弹簧力运动,该辅助弹簧在操纵件18与耦合单元13之间起作用。显而易见地,复位弹簧11.1的力也还作用到门把手11上。通常这样测定辅助弹簧15的力,即在事故中作用到门把手11上的加速力更小。尽管如此,门把手模块10的工作原理也在碰撞锁闭件14激活之后完全保持,其中然而在操纵门把手11时必须利用复位弹簧11.1的正常的复位力克服辅助弹簧15的力,以便对锁进行操纵。如果门把手11现在通过弹簧力从其工作位置lb返回转入静止位置la,则间隙18.3在操纵件18与耦合单元13之间分开。然而,开关弹簧16.1继续将碰撞锁闭件14保持在其激活位置llb上,因此碰撞锁闭件14必须首先去激活,以便切断辅助弹簧15的弹簧力。
在图8a中可以看出,即开关弹簧16.1形状配合地作用在杠杆形的碰撞锁闭件14的自由的端部上。为了这个目的,螺旋形的开关弹簧16.1的一个端部与碰撞锁闭件14中的孔形状配合地连接。螺旋形的开关弹簧16.1的另一个端部与支座框架12中的凹槽形状配合地连接。因此,开关弹簧16.1的弹簧力始终作用到碰撞锁闭件14上。该开关弹簧16.1同时用作为激活弹簧17,由此,碰撞锁闭件14的触发力矩(Ausloesemoment)可以被确定用于激活。在图8a中示出了处于其去激活位置lla上的碰撞锁闭件14。在此,开关弹簧16.1将碰撞锁闭件14压到去激活位置lla上。如果现在碰撞锁闭件14通过在事故中作用的加速力克服开关弹簧16.1的弹簧力压到激活位置llb上,则因此现在开关弹簧16.1将碰撞锁闭件14也保持在激活位置llb上。如通过在开关弹簧16.1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表明的间距a所表明地,开关弹簧16.1具有两个稳定的位置,它们通过用于开关弹簧16.1的端部的两个固定点的特别的几何形状的布置而得出。如已经描述地,碰撞锁闭件14通过开关弹簧16.1保持在其去激活位置lla和其激活位置llb上。在此也描述了,即替代开关弹簧16.1也可以将已经描述的制动销钉16.2设计为用于碰撞锁闭件14的保险件16。
毫无疑问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模块10中也可以考虑大量的运动学的反转。
在图9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在坐标系中取决于时间的、在事故中作用到机动车或门把手10上的加速度。在此一方面可以看出,即加速度可以达到非常高的瞬时峰值。此外在时间上发生了加速度的方向变换。也可明显地看出加速度的衰减特性。通过这种交替的加速度可能发生在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碰撞锁闭件的颤动。
在接下来的图10中示出了相对于图5a至8b的可比较的实施例,其中在此使用了组合部件20.,该组合部件替代了两个部件15和18。出于更好的简明的原因,在图10中未示出复位弹簧11.1。组合部件20特别具有钉子形状的或接片形状的几何形状并且自身由一种弹性的材料、例如弹簧钢、塑料或类似物制成。为了将组合部件20位置固定地布置在耦合单元13上,该耦合单元可以具有容纳部,可将组合部件20特别形状配合地放入该容纳部中。组合部件20利用其向外凸出的并且自由的端部20.1在紧急情况下与碰撞锁闭件14机械地相连接,如已经相对于在图5a至8b中的操纵件18所描述地那样。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在图10中,组合部件20的弹性变形引起了原有的辅助弹簧15所需要的附加力。为了简化组合部件20在耦合单元13上的装配,可以设计有夹紧连接部,由此可将组合部件20牢固地固定在耦合单元13上。同样地,组合部件20可以在容纳部中通过在图10中表明的、围绕旋转轴13.4设置的垫圈或安全垫圈来锁定。
在另一个附图11中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0的、对于组合部件20的变体。在此,替代了钉子形状的或接片形状的组合部件20,使用了蝶形弹簧、钢丝弹簧或扭簧。该组合部件20也可以通过容纳部位置固定地紧固在耦合单元13中,其中固定的端部20.2布置在容纳部中。因此确保了,即组合部件20跟随耦合单元13的旋转运动。在所示出的组合部件20中,自由的端部20.1或支腿也远离耦合单元13凸出,该自由的端部或支腿机械地与处于激活位置2b上的碰撞锁闭件14相连接。该组合部件20也通过弹性的变形而引起了原有的辅助弹簧15的附加力。
根据下面的图12可明显看出,如何能将组合部件20固定在耦合单元13上。更确切地说,组合部件20形状配合地和/或力传递地由耦合单元13容纳在容纳部中,因此该组合部件机械地固定在那里。附加地,支座框架12可以确保,即组合部件20安全地停留在其在耦合单元13中的容纳部中,其方法是,该支座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至少局部地封闭该容纳部。因此可以实现在耦合单元13上的组合部件20的简单的装配,这是因为该组合部件仅仅必须被放入相应的容纳部中。通过进一步将耦合单元13装配在支座框架12上,随后将组合部件20安全地保持在装配好的状态中。显而易见地,组合部件20也可以在耦合单元13上以螺栓紧固、焊接、铆接、粘合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地连接并且也不需要耦合单元13中的相应的容纳部。由于组合部件20的工作原理与原有的操纵件18联系碰撞锁闭件14的工作原理并无区别,因此就此而言可参阅前述的内容。
参考标号表
10      门把手模块
11      门把手
11.1 复位弹簧
12      支座框架
12.1 用于13的第一轴承
12.2 用于14的第二轴承
12.3 用于16的第三轴承
13      耦合单元
13.1 惯性锁闭件
13.2 用于传动件的凸缘
13.3 用于11的容纳部
13.4 旋转轴
13.5 带动件
14      碰撞锁闭件(第一)
14.1 凹槽或自由空间
14.2 第一止挡部
14.3 第二止挡部
14.4 旋转点
14.5 用于16.2的对应止动件
15      辅助弹簧
15.1 第一端部
15.2 第二端部
16      保险件
16.1 开关弹簧
16.2 制动销钉
16.3    16.2中的凸肩
16.4    止动件,特别是16.2的尖端
16.5    用于16.2的弹簧
17      激活弹簧
18      用于15的操纵件
18.1    凹槽
18.2    止挡部
19      第二碰撞锁闭件
20      相对于15/18的组合部件
20.1    自由的端部
20.2    固定的端部
60      加速力的方向
门把手:
la:    静止位置
lb:    工作位置
碰撞锁闭件:
lla:    去激活位置
llb:    激活位置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门把手模块(10),具有:门把手(11),所述门把手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者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中,其中所述门把手(11)具有至少一个静止位置(la)和一个工作位置(lb);机械的耦合单元(13),所述门把手(11)从静止位置(la)到工作位置(lb)中的运动可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碰撞锁闭件(14),所述碰撞锁闭件在受到加速力(60)的冲击时,在事故中这样防止所述门把手(11)和/或所述耦合单元(13)的运动,即避免所述锁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在所述加速力(60)的作用时激活辅助弹簧(15),其中所述辅助弹簧(15)将弹簧力以附加力形式施加到所述可运动的门把手(11)上,以便将所述门把手(11)压到所述静止位置(la)上,并且能够在单次激活所述碰撞闭锁件(14)之后使所述碰撞闭锁件保持激活,尽管如此然而也能完全地操纵门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15)的所述附加力仅仅在激活了所述碰撞锁闭件(14)之后才作用到所述门把手模块(10)上,其中,复位弹簧(11.1)持久地将复位力施加到所述门把手(11)上,以便在正常情况下也将所述门把手压到所述静止位置(la)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在所述加速力(60)产生作用之后也将所述辅助弹簧(15)继续保持激活,由此所述门把手(11)与在正常情况下相比明显更难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即,去激活位置(lla),在所述去激活位置上使所述碰撞锁闭件(14)去激活;和激活位置(llb),在所述激活位置上激活所述碰撞锁闭件(14),以及其中所述碰撞锁闭件(14)通过保险件(16)形状配合地和/或力传递地保持在所述激活位置(llb)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具有至少两个位置,即,去激活位置(lla),在所述去激活位置上使所述碰撞锁闭件(14)去激活;和激活位置(llb),在所述激活位置上激活所述碰撞锁闭件(14),以及其中所述碰撞锁闭件(14)通过保险件(16)形状配合地和/或力传递地保持在所述激活位置(llb)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保险件(16)是开关弹簧(16.1)或制动销钉(16.2),其中所述开关弹簧(16.1)力传递地保持所述碰撞锁闭件(14)并且所述制动销钉(16.2)至少形状配合地保持所述碰撞锁闭件,以及其中,所述制动销钉(16.2)自身设计成弹簧加载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保险件(16)是开关弹簧(16.1)或制动销钉(16.2),其中所述开关弹簧(16.1)力传递地保持所述碰撞锁闭件(14)并且所述制动销钉(16.2)至少形状配合地保持所述碰撞锁闭件,以及其中,所述制动销钉(16.2)自身设计成弹簧加载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由激活弹簧(17)弹簧加载,其中能通过选择所述激活弹簧(17)的弹簧力调节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激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由激活弹簧(17)弹簧加载,其中能通过选择所述激活弹簧(17)的弹簧力调节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激活。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操纵件(18),所述操纵件一方面与用于所述门把手(11)的所述辅助弹簧(15)以及另一方面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在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机械地相互作用,其中,所述操纵件(18)支撑在所述支座框架(12)上或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操纵件(18),所述操纵件一方面与用于所述门把手(11)的所述辅助弹簧(15)以及另一方面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在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机械地相互作用,其中,所述操纵件(18)支撑在所述支座框架(12)上或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15)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8)与所述支座框架(12)之间;以及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所述操纵件(18)通过在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的带动件(13.5)操纵;或者所述辅助弹簧(15)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8)与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之间;以及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所述操纵件(18)通过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上的止挡部(14.3)操纵。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15)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8)与所述支座框架(12)之间;以及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所述操纵件(18)通过在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的带动件(13.5)操纵;或者所述辅助弹簧(15)布置在所述操纵件(18)与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之间;以及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激活位置(llb)上,所述操纵件(18)通过在所述碰撞锁闭件(14)上的止挡部(14.3)操纵。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能摆动地或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座框架(12)上或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并且具有凹槽(14.1),所述操纵件(18)在正常情况下能穿过所述凹槽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能摆动地或能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支座框架(12)上或所述机械的耦合单元(13)上并且具有凹槽(14.1),所述操纵件(18)在正常情况下能穿过所述凹槽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具有两个激活位置(llb),从而使所述门把手(11)克服来自于至少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加速力(60)来保险,其中,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去激活位置(lla)设置在所述两个激活位置(llb)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具有两个激活位置(llb),从而使所述门把手(11)克服来自于至少两个不同的作用方向的加速力(60)来保险,其中,所述碰撞锁闭件(14)的所述去激活位置(lla)设置在所述两个激活位置(llb)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碰撞锁闭件(19),所述第二碰撞锁闭件在所述加速力(60)作用时将所述门把手(11)形状配合地保险在所述静止位置(la)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二碰撞锁闭件(19),所述第二碰撞锁闭件在所述加速力(60)作用时将所述门把手(11)形状配合地保险在所述静止位置(la)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15)与所述操纵件(18)一体地设计成组合部件(20),所述组合部件布置在所述耦合单元(13)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簧(15)与所述操纵件(18)一体地设计成组合部件(20),所述组合部件布置在所述耦合单元(13)上。
22.一种用于对具有门把手(11)的门把手模块(10)进行保险的方法,所述门把手为了由使用者开启门或者盖板而可运动地支撑在支座框架(12)中,其中所述门把手(11)具有至少一个静止位置(la)和一个工作位置(lb);机械的耦合单元(13),所述门把手(11)从静止位置(la)到工作位置(lb)上的运动能通过所述耦合单元传递到锁上;碰撞锁闭件(14),所述碰撞锁闭件在受到加速力(60)作用时,在事故中这样防止所述门把手(11)和/或所述耦合单元(13)的运动,即避免所述锁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锁闭件(14)在受到所述加速力(60)作用时激活辅助弹簧(15),其中所述辅助弹簧(15)将弹簧力以附加力形式施加到所述可运动的门把手(11)上,以便将所述门把手(11)压到所述静止位置(la)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对具有门把手(11)的门把手模块(10)进行保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模块(10)。
CN201010548199.3A 2009-11-18 2010-11-17 安全门把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1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53553A DE102009053553A1 (de) 2009-11-18 2009-11-18 Sicherheitstürgriff
DE102009053553.5 2009-1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61833A CN102061833A (zh) 2011-05-18
CN102061833B true CN102061833B (zh) 2015-05-13

Family

ID=43838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4819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61833B (zh) 2009-11-18 2010-11-17 安全门把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35146B2 (zh)
EP (1) EP2325419A3 (zh)
JP (1) JP2011106265A (zh)
CN (1) CN102061833B (zh)
DE (1) DE1020090535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0339A1 (de) * 2011-01-26 2012-07-2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Handhabe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02011018750A1 (de) * 2011-04-27 2012-10-31 Audi Ag Türgriffanordnung
DE102011051617A1 (de) 2011-07-06 2013-01-10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ichere Türgriffeinheit
DE102011085510A1 (de) * 2011-10-31 2013-05-02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ätigen einer Schließ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JP5950382B2 (ja) * 2011-11-29 2016-07-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ITMI20112367A1 (it) * 2011-12-22 2013-06-23 Valeo Spa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per una maniglia di portiera di veicolo.
DE102012101059A1 (de) 2012-02-09 2013-08-14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2103154A1 (de) 2012-04-12 2013-10-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394729B2 (en) * 2012-07-11 2016-07-19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fg. Corp.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electrically deployable latch connection
US9404292B2 (en) * 2012-07-11 2016-08-02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fg. Corp.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deployable latch connection
ES2625533T3 (es) * 2012-07-18 2017-07-19 U-Shin Italia S.P.A.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para manija de puerta de vehículo
US9062477B2 (en) * 2012-11-28 2015-06-23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fg. Corp.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inertial secondary catch position
US9567777B1 (en) * 2012-12-03 2017-02-14 Adac Plastics, Inc. Inertial blocking member subassembly with negative-acceleration inertial blocking member accelerator
DE102013105801A1 (de) 2013-06-05 2014-12-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106176A1 (de) 2013-06-13 2014-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106618A1 (de) 2013-06-25 2015-01-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3106610A1 (de) 2013-06-25 2015-01-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1481309B1 (ko) 2013-08-21 2015-01-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아웃사이드 핸들
KR101491312B1 (ko) * 2013-09-09 2015-02-0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 조립체
DE102014220592A1 (de) 2013-10-10 2015-04-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Griffeinrichtung für ein Flügelelement, insbesondere eine Tür, eines Kraftwagens
DE102013112705A1 (de) * 2013-11-18 2015-05-2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ystem aus einem Bauteil und einer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das Bauteil
KR101481352B1 (ko) * 2013-12-19 2015-0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아웃사이드핸들
DE102014101548A1 (de) 2014-02-07 2015-08-13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4103644A1 (de) 2014-03-17 2015-09-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solchen Türgriffanordnung
DE102014104217A1 (de) * 2014-03-26 2015-10-01 Witte Automotive Gmbh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2942460B1 (en) * 2014-05-05 2017-09-27 U-Shin Italia S.p.A. Vehicle latch activation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vehicle latch activation system
EP2942461B1 (en) 2014-05-05 2017-11-15 U-Shin Italia S.p.A. Vehicle latch activation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vehicle latch activation system
KR101628499B1 (ko) * 2014-10-17 2016-06-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측면 충돌시 도어 열림이 방지되는 구조 및 그 방법
KR20160054990A (ko) * 2014-11-07 2016-05-1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아웃사이드 핸들 장치
CN106394419A (zh) 2015-07-17 2017-02-1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中控台支撑板以及中控台总成
EP3121354B1 (en) * 2015-07-20 2017-09-27 U-Shin Italia S.p.A. Safety device for a vehicle door handle
EP3138980B1 (en) 2015-09-02 2019-01-30 U-Shin Italia S.p.A. Safety device for a vehicle door handle
CN106968535B (zh) * 2017-02-14 2022-06-24 广东蓝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自动伸出车门把手
DE102017118489A1 (de) 2017-08-14 2019-02-14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Fahrzeug-Griffanordnung
PL3447220T3 (pl) * 2017-08-23 2020-08-24 U-Shin Italia S.P.A. Układ blokowania do otwieranej części pojazdu silnikowego, zawierający klamkę typu wpuszczonego
FR3079544B1 (fr) * 2018-03-27 2022-06-10 Mgi Coutier Espana Sl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ouverture a blocage de securite inertiel
CN108979369A (zh) * 2018-06-04 2018-12-1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门拉手机构和汽车
KR102540440B1 (ko) * 2018-06-15 2023-06-05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조립체
CN108868386A (zh) * 2018-07-05 2018-11-23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车辆碰撞时把手打开的结构
CN108894599A (zh) * 2018-08-20 2018-11-27 王家亮 一种门把手
KR20200041004A (ko) 2018-10-11 2020-04-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 핸들 조립체
JP7050018B2 (ja) * 2019-02-04 2022-04-07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車両の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FR3092357B1 (fr) * 2019-02-05 2021-01-08 Mgi Coutier Espana Système de poigné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avec organe de sécurité inertiel.
CN109989640A (zh) * 2019-04-25 2019-07-09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把手
DE102019116793A1 (de) * 2019-06-21 2020-12-24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VERBUNDWERKSTOFFBAU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SCHLIEßSYSTEM
DE102019128766A1 (de) * 2019-10-24 2021-04-29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Schließeinrichtung, eine hiermit ausgestattete Kraftfahrzeugtür sowie ein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FR3113080B1 (fr) * 2020-07-29 2022-06-24 Akwel Vigo Spain Sl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ouverture à blocage de sécurité inertiel réversible et irréversible.
DE102021107943A1 (de) 2021-03-30 2022-10-0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Schließeinrichtung, eine hiermit ausgestattete Kraftfahrzeugtür sowie ein hiermit ausgestattetes Kraftfahrzeug
CN114876292B (zh) * 2022-05-23 2024-03-26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外把手惯性锁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6994A (zh) * 2006-06-17 2009-05-06 Itw汽车产品有限两合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门把手
CN101449014A (zh) * 2006-05-18 2009-06-03 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 把手装置
CN10151993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US7597368B2 (en) * 2004-07-07 2009-10-06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Door handle which is intended,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n inertial safet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694932B2 (de) 1967-02-27 1971-05-27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zellkoerpern aus polystyrol
JPS5122250B1 (zh) * 1968-03-06 1976-07-08
DE2023859C3 (de) * 1970-05-15 1978-10-19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GB1324131A (en) * 1971-06-01 1973-07-18 Daimler Benz Ag Door locks
DE4418317C2 (de) * 1994-05-26 1998-06-10 Valeo Gmbh & Co Schliessyst Kg Block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JP3572766B2 (ja) * 1995-11-28 2004-10-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DE19610200A1 (de) * 1996-03-15 1997-09-18 Valeo Deutschland Gmbh & Co Türaußengriff
US6042159A (en) * 1997-08-01 2000-03-28 Adac Plastics, Inc.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9929022C2 (de) * 1999-06-25 2001-06-0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Türaußengriff,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DE10057019A1 (de) * 2000-11-17 2002-05-23 Daimler Chrysler Ag Türgriffanordn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US6464270B1 (en) * 2001-05-23 2002-10-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xterior handle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 door
ITMI20022250A1 (it) * 2002-10-23 2004-04-24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per portiere, sportelli o simili, in particolare
US7059641B2 (en) * 2003-12-08 2006-06-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xterior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0359022A1 (de) * 2003-12-15 2005-08-1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und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Sperren der Schwenkbewegung eines Tütaußengriffs bei einem Seitenaufprall
US7029042B2 (en) * 2004-01-22 2006-04-1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Automobile door handle
FR2867216B1 (fr) * 2004-03-04 2008-01-1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ouverture d'un ouvrant pour un vehicule et vehicul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US7070216B2 (en) * 2004-09-09 2006-07-04 Siegel-Robert, Inc.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JP4478103B2 (ja) * 2005-12-19 2010-06-09 サカエ理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ITRM20060658A1 (it) * 2006-12-06 2008-06-07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per veicoli con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KR100792931B1 (ko) * 2006-12-12 2008-01-08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아웃사이드핸들의 측면충돌시 도어열림 방지장치
JP4939299B2 (ja) * 2007-05-10 2012-05-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914763B2 (ja) * 2007-05-22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ハンドル装置
KR20090040769A (ko) * 2007-10-22 2009-04-2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핸들의 해제방지 장치
DE102008028391A1 (de) * 2008-06-13 2009-12-17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GB2464311B (en) * 2008-10-13 2012-08-15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 Co Kg Latch mechanism with inertia event sensor
DE102008060465A1 (de) * 2008-10-30 2010-05-06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Handhabe für eine Schließein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8894108B2 (en) * 2009-02-13 2014-11-25 Adac Plastics, Inc. Release handle assembly having inertial blocking member with blocking member retainer
US8366159B2 (en) * 2010-01-06 2013-02-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lever bi-directional inertia catch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7368B2 (en) * 2004-07-07 2009-10-06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Door handle which is intended,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n inertial safety system
CN101449014A (zh) * 2006-05-18 2009-06-03 霍弗·霍斯贝克及弗斯特两合公司 把手装置
CN101426994A (zh) * 2006-06-17 2009-05-06 Itw汽车产品有限两合公司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门把手
CN10151993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25419A3 (de) 2012-11-07
JP2011106265A (ja) 2011-06-02
DE102009053553A1 (de) 2011-05-19
EP2325419A2 (de) 2011-05-25
US9435146B2 (en) 2016-09-06
US20110115240A1 (en) 2011-05-19
EP2325419A9 (de) 2011-09-14
CN102061833A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1833B (zh) 安全门把手
CN101542063B (zh) 具有多个掣子的锁定装置
KR101643644B1 (ko) 차량 좌석용 록킹 기구
JP4630291B2 (ja) 車両における調節レバーを備えたボンネットの装置
CN103442937B (zh)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
US20070284929A1 (en) Motor-vehicle headrest
CN102791943B (zh) 机动车门锁装置
CN103459736B (zh)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
US9187937B2 (en) Collapsible door trim pull handle
US20120061162A1 (en) Handle for a door leaf of an automobile
US20130313036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mechanism
KR101586207B1 (ko) 잠금 장치
US11214995B2 (en) Safet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rotary latch and a pre-latching position and a main latching position
CN103132782A (zh) 门把手装置
JP2015004221A (ja)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N106065748A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US11248400B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a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door, and motor vehicle
JP2015528864A (ja) ロック装置と車両シート
WO2001014166A1 (es) Cerradura de asiento de vehiculo
US6508504B1 (en) Adjustable flap in the covering of a vehicle
KR20090096303A (ko) 차량의 충돌 반응성 시스템
US7311330B2 (en) Hold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safety means
JP5663738B2 (ja) 自動車の開閉部のためのノブ
US20240084624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JP7189443B2 (ja) ロック装置及び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