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6010A -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6010A
CN101976010A CN2010102943454A CN201010294345A CN101976010A CN 101976010 A CN101976010 A CN 101976010A CN 2010102943454 A CN2010102943454 A CN 2010102943454A CN 201010294345 A CN201010294345 A CN 201010294345A CN 101976010 A CN101976010 A CN 101976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essing table
magnet
guide
removable framework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43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6010B (zh
Inventor
大野武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262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866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76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6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38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displacing the image plane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部分;具有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并且该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动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特别地,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

Description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7年08月21日,最早优先权日为2006年08月23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7/066511,国家申请号为:200780039408.8,发明名称为: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优先权
本申请基于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s.2006-226290和2006年8月23日提交的2006-226291的每一个并对其要求优先权,并且其整个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合并进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它在通过允许物体图像成像在成像元件上对物体图像进行拍摄时校正图像模糊,该成像元件产生图像数据,以形成物体图像,并且还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图像模糊校正功能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它通过允许成像元件跟随由于相机抖动导致的物体图像移动,能够对模糊经过校正的物体图像进行拍摄,并且还涉及设置有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成像设备,通常已知包括相机抖动校正机构的数码照相设备。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04-274242中所述的成像设备中,公开了相机抖动校正机构的例子。在该成像设备中,作为成像元件的CCD安装在Y可移动框架上。该Y可移动框架设置在固定管的一端上,该固定管容纳拍摄光轴上的镜筒。该固定管安装到主体壳体上。该Y可移动框架由导向镜台沿着垂直于作为Z轴方向的拍摄光轴的X-Y平面可移动地保持。该导向镜台固定到主体壳体内拍摄光轴上。该Y可移动框架设置成一结构(驱动机构),该结构由导向镜台上的永磁体和面对磁体的线圈形成的磁性力操作。在该传统成像设备中,处理器设置在主体壳体中。该处理器探测主体壳体中导致的X和Y方向上的倾斜。而且,通过根据倾斜的探测输出值改变分配给线圈的电流,该处理器控制CCD,以随动由于相机抖动导致的物体图像的移动。
发明内容
期间,在上述成像设备中,如果在如透镜和成像元件之类的可移动机构的导向件中存在松配合,换句话说,如果由于在导向镜台保持Y可移动框架以便Y可移动框架沿着X-Y平面的平顺移动的点处具有给定空间,而导致在导向镜台和Y可移动框架之间发生松配合,则该Y可移动框架无法平顺移动。于是,存在包括上述相机抖动校正的图像模糊校正性能受到不利影响的问题。而且,该成像设备存在松配合将透镜或成像元件倾斜,导致像差或焦点偏移增大,从而成像性能也退化的问题。结果,日本专利No.3728094公开了一机构,它具有通过在面对驱动机构中的永磁体的位置处设置磁性本体并利用在该磁性本体和永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消除松配合而增强的相机抖动校正性能。然而,作为日本专利No.3728094中公开的机构,如果磁性本体设置在驱动机构的磁场中,则对用于驱动的线圈的磁场分布有影响。结果,存在导致驱动力下降、移动范围内的驱动力波动、驱动机构中在不必要方向上产生驱动力等的危险。而且,在日本专利No.3728094中公开的机构中,推动可移动支承可移动框架的支承部分的力同样失去平衡。于是,可能无法确定地进行松配合的消除。
鉴于前述问题,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通过确定地消除导向部分的松配合、防止由于倾斜而导致的图像退化和消除驱动机构的磁场上的影响,它能够平顺地移动成像元件或透镜,并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成像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部分;具有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它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来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并且其中该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动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特别地,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
此处,优选是推动磁体和磁性本体的组合设置在透镜或成像元件的两侧上。
而且,优选是该驱动机构为音圈电机,该音圈电机包括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轭、固定到轭上的永磁体、及线圈,并且其中通过延伸轭形成该磁性本体。
而且,优选是该驱动机构为音圈电机,该音圈电机包括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轭、固定到轭上的永磁体、及线圈,并且其中推动磁体为多个永磁体,它们具有不同磁性方向并且与驱动机构中的永磁体平行设置。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可移动框架,该第一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第一方向导向部分;第二可移动框架,该第二可移动框架具有第二方向导向部分和通过与第一方向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第一可移动框架的第一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具有通过与第二方向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第二可移动框架的第二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并且其中该第一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性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特别地,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第一方向导向部分和第一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第一可移动框架,并且从而在第二方向导向部分和第二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第二可移动框架。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件;具有导向轴的固定框架,该导向轴通过与导向件接触可移动地支承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永磁体设置在可移动框架中导向轴上的部分中。特别地,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件和导向轴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其中作为导向轴的该固定框架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轴,其中作为导向件的该可移动框架具有与两个导向轴之一接触的第一和第二导向件,及与另一导向轴接触的第三导向件。这三个导向件分别包括永磁体。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作为导向轴的该固定框架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轴,并且作为导向件的该可移动框架具有与两个导向轴之一接触的第一和第二导向件,及与另一导向轴接触的第三导向件。该固定框架在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与第三导向件之间的中间部分上包括永磁体。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轴;具有导向件的固定框架,该导向件通过与导向轴接触可移动地支承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来驱动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永磁体设置在可移动框架中导向轴上的部分中。特别地,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件和导向轴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可移动框架,该第一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第一方向导向件;第二可移动框架,该第二可移动框架具有第二方向导向件和通过与第一方向导向件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第一可移动框架的第一方向导向轴;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具有通过与第二方向导向件接触可移动地支承第二可移动框架的第二方向导向轴;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来驱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第一方向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其中该第一可移动框架在第一可移动框架中第一方向导向轴上的位置处具有永磁体。特别的,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第一方向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第一方向导向件和第一方向导向轴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第一可移动框架。
而且,在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该第二方向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该第二可移动框架在第二可移动框架中第二方向导向轴上的位置处具有永磁体。特别地,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第二方向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第二方向导向件和第二方向导向轴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该第二可移动框架。
而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像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除了驱动可移动框架的驱动机构之外,该推动磁体(永磁体)还设置在可移动框架中,并且通过使用固定框架中的磁性本体和磁体之间的吸引力,消除了可移动框架的移动中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之间的松配合。于是,对用于驱动的线圈的磁场分布没有影响,并且不存在导致驱动力降低、移动范围内驱动力的波动增大、不必要方向上的驱动力的产生等风险。
而且,根据本发明,推动磁体和磁性本体的组合设置在透镜或成像元件的两侧上。于是,由于在对可移动框架的推动力中不发生偏压,所以可以确定地消除可移动框架的移动中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之间的松配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在作为驱动机构的音圈电机中延伸轭,形成该磁性本体。于是,可以在不新增加磁性部分的情况下,实现消除可移动框架的移动中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之间的松配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作为推动磁体,具有不同磁性方向的多个永磁体与驱动机构中的永磁体平行设置。于是,可消除作用在作为驱动磁体的永磁体和推动磁体之间的磁性力。结果,可防止校正控制性能的弱化,或者由于吸引力或排斥力添加到通过驱动线圈产生的校正所需的力上,而导致线圈消耗电流增大。特别地,推动磁体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以作用在作为驱动磁体的永磁体上。
根据本发明,除了驱动第一可移动框架的驱动机构之外,该推动磁体(永磁体)还设置在第一可移动框架中,并且通过使用磁体和固定框架中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消除了第一可移动框架移动中第一导向部分和第一导向支承部分之间的松配合。于是,对用于驱动的线圈的磁场分布没有影响,并且不存在导致驱动力的降低、在移动范围内驱动力的波动增大、不必要方向上的驱动力的产生等的风险。而且,由于采用了第一可移动框架朝向固定框架推动的构造,所以在不向第二可移动框架添加新的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第二可移动框架中第二导向部分和第二导向支承部分之间的松配合。
根据本发明,该成像设备包括能够在消除可移动框架(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的移动中的松配合的同时执行正常驱动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于是,可获得正确校正模糊的图像。
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件;及具有导向轴的固定框架,该导向轴通过与导向件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该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永磁体设置在可移动框架中导向轴上的部分中。特别地,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件和导向轴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于是,透镜或成像元件可平顺地移动,并且可以防止由于倾斜导致的图像恶化。而且,不仅消除松配合,而且也可消除对作为驱动装置的线圈和永磁体之间的磁场的影响。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作为推动磁体的三个永磁体可设置在第一至第三导向件上对应于导向轴的位置处。在此情况下,在其定位方面,可准确设置推动磁体和导向轴之间的距离。于是,在推动力不变化太多的情况下,可进行松配合的稳定消除。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一方面,作为推动磁体的两个永磁体可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导向件之间的中间位置上以及第三导向件上。在此情况下,即使减少推动磁体的数量,也可确定地消除导向件和导向轴之间的松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CCD镜台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永磁体、轭(yoke)和推动磁体(urging magnet)的设置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示出从光轴方向观察时永磁体和推动磁体的设置的视图。
图5A是一示意图,示出了作用在作为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永磁件与推动磁体的其中一个永磁体之间的力。
图5B是一示意图,示出了作用在作为驱动机构的一部分的永磁件与推动磁体的另一永磁体之间的力。
图6是一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改进实施例的构造。
图7是一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改进实施例的构造。
图8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的说明性视图,在其下部中示出了从X方向观察时CCD镜台中的安装镜台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还在其上部中示出了,安装镜台中的相应导向件、设置在其上的相应推动磁体与Y方向镜台中两个导向轴之间的关系。
图10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的说明性视图,示出了Y方向镜台中相应导向件、设置在其上的相应推动磁体和X方向镜台中两个导向轴之间的关系。
图11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改进实施例的CCD镜台的说明性视图,在其下部中示出了从X方向观察时CCD镜台中安装镜台的示意性侧视图,并且还在其上部中示出了安装镜台中相应导向件、设置在其上的相应推动磁体和Y方向镜台中两个导向轴之间的关系。
图12是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改进实施例的CCD镜台的说明性视图,示出了Y方向镜台中相应导向件、设置在其上的相应推动磁体和X方向镜台中两个导向轴之间的关系。
图13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正视图。
图14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图15是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顶视图。
图16A-16D是一电路图,示意性示出了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内部系统的构造。
图17是用于解释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整体操作的流程图。
图18A是用于解释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相机抖动校正的原理的视图。
图18B是用于解释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数码相机的相机抖动校正的原理的视图,并且还是部分放大视图,示出了该数码相机的拍摄透镜和CCD的成像表面之间的关系。
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的镜筒的固定管的正视图。
图20是沿着图19中的线I-I的固定管的垂直剖视图。
图21A是图19中所示固定管的后视图,示出柔性电路板未安装的状态。
图21B是图19中所示固定管的后视图,示出柔性电路板安装的状态。
图22是沿着图21B中的线II-II截取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3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origin position forced retention mechanism)的主要部分,并且还是透视图,示出了CCD镜台、步进电机和转换机构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23B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的主要部分,并且还是转换机构的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24A是示出转动传递齿轮的凸轮凹槽的示意性视图,并且还是该转动传递齿轮的底视图。
图24B是示出该转动传递齿轮的凸轮凹槽的示意性视图,并且还示出了沿着图24A中所示环形虚线V获得的剖视图。
图24C是一示意图,示出了该转动传递齿轮的凸轮凹槽,并且还示出了凸轮销在凸轮凹槽的倾斜表面部分上滑动和转动传递齿轮被朝向基体构件向上推的状态。
图24D是一示意图,示出了该转动传递齿轮的凸轮凹槽,并且还示出了该凸轮销接触凸轮凹槽的平顶部分以及该转动传递齿轮被一直向上推的状态。
图24E是一示意图,示出了该转动传递齿轮的凸轮凹槽,并且还示出了该凸轮销在通过陡峭垂直面之后接触平谷底板部分并且该转动传递齿轮被一直向下推的状态。
图25A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了图23A中所示保持销和凹口之间的安装状态,并且还是示出该保持销和凹口周壁之间紧密接触状态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5B是说明性视图,示出了图23A中所示保持销和凹口之间的安装状态,并且还是部分放大剖视图,示出了该保持销和凹口周壁之间的分离状态。
图26是示出了当从前侧观察时折叠之前的柔性电路板的视图。
图27是示出了折叠之前的该柔性电路板连接在CCD镜台上的状态的视图。
图28是示出了电路板中连接延伸部分的重叠状态的视图。
图29A是示意性地示出了该CCD镜台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设置关系的透视图。
图29B是从不同于图29A中的方向观察时的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CCD镜台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设置关系。
图29C是从不同于图29A和29B的方向观察时的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CCD镜台和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设置关系。
图3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相机抖动校正机构中该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的控制过程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相机抖动探测电路的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相机抖动校正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图34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改变校正设置过程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5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相机抖动校正控制电路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图31中所示反馈电路的改进实施例的电路方框图。
图3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中相机抖动校正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的流程图。
图38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中全按下的情况中相机抖动校正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39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的相机抖动校正过程的释放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40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成像设备中一次拍摄中全按下的情况中相机抖动校正过程的一个实施例的时序图。
图41是一垂直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镜筒的主要结构。
图42是一分解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镜筒的具体结构。
附附图标记描述
101(作为成像元件的)CCD
1241相机抖动探测传感器
1251CCD镜台
1252位置探测元件
1252a X位置传感器
1252b Y位置传感器
1263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
13(作为固定框架的)X方向镜台
13a,13b(X方向)导向轴
14Y(作为X可移动框架的)方向镜台
14a,14b(Y方向)导向轴
15(作为Y可移动框架的)安装镜台
15a,15b,15c,15d线圈连接板部分
15g,15g′,15h(Y方向)导向件
15e,15f推动磁体
15mg,15mg′,15mh推动磁体(Y方向移动)
15i推动磁体保持部分
16a,16b,16b′,16c,16d,16i,16j(用于驱动的)永磁体
16a1,16a2永磁件
16e,16f,16g,16h,16m,16n轭部分
16e1,16f1,16f1′轭部分
16e2,16f2,16f2′延伸部分
17a,17a′,17b,17b′,17b”(X方向)导向件
17c推动磁体保持部分
17ma,17ma′,17mb”,17mc(X方向)导向件
19保护板
19a凹口
COL1,COL1′,COL2,COL2′(用于驱动的)线圈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描述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和设置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下述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一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部分;具有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导向部分接触来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来驱动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并且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磁性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具体地,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可移动框架。更特别地,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是一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第一可移动框架,该第一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第一方向导向部分;具有第二方向导向部分和第一方向导向支承部分的第二可移动框架,该第一方向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第一方向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第一可移动框架;具有第二方向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第二方向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第二方向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第二可移动框架;以及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中的至少一个,驱动第一和第二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并且第一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性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具体地,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第一方向导向部分和第一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第一可移动框架,并从而在第二方向导向部分和第二方向导向支承部分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第二可移动框架。
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CCD镜台1251的构造示例。此处,图1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设置有作为成像元件的CCD(电荷耦合装置)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在图1中,将在后面描述的成像设备(相机)中光轴方向设置成Z方向,并且在以Z轴作为法线的平面上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设置成X方向和Y方向。
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CCD镜台1251包括安装镜台15、Y方向镜台14和X方向镜台13。安装镜台15是Y可移动框架(第一可移动框架),它上面安装有CCD101并在Y方向上可移动。该Y方向镜台14是X可移动框架(第二可移动框架),它在X方向上移动,并且是用于在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镜台。该X方向镜台13是固定框架,它固定在成像设备中镜筒主体上,并且是用于在X方向移动Y方向镜台14的镜台。
该X方向镜台13是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具有孔,该孔在Z方向上通过该环形框架的中央区域,且该环形框架固定到将在后面描述的相机的基体构件11上。在该X方向镜台13中,作为第二方向(X轴方向)导向支承部分,提供了在X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导向轴13a和13b,且在它们之间在Y方向上具有空间。在X方向镜台13中,四个长方体永磁体16a至16d设置为驱动磁体。该四个永磁体16a至16d成对设置。作为其中一对的该永磁体16a至16b在X-Y平面内彼此平行设置,且在Y方向上在它们之间有空间。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该对导向轴13a和13b穿过这对永磁体16a和16b的构造。然而,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这对永磁体16a和16b可以平行于这对导向轴13a和13b设置。然而,作为另一对的永磁体16c和16d在X-Y平面内彼此平行设置,在X方向上在它们之间有空间。
此外,在X方向镜台13的底部,用软磁性金属构件制成的板状轭16e至16h设置成分别对应于永磁体16a至16d。该轭16e至16h可以分别设置在在永磁体16a至16d上的预定位置处。然而,该轭16e至16h可以分别直接固定到永磁体16a至16d上,或者可以固定到例如永磁体16a至16d之外的基体构件11上。
此外,轭16g和16h用具有和永磁体16c和16d的底面相同尺寸和形状的矩形板制成。同时,轭16e和16f用板制成,由轭部分(参见图2中的附图标记16e1和16f1)和延伸部分(参见图2中的附图标记16e2和16f2)组成。轭部分(参见图2中的附图标记16e1和16f1)形成为具有和永磁体16a和16h的底面相同的尺寸和形状。该延伸部分(参见图2中的附图标记16e2和16f2)从轭部分延伸并形成为分别从永磁体16a和16b的底面突出到X方向镜台13的中央区域。此外,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的位置处。
Y方向镜台14是矩形框架,具有在Z方向上通过其中央区域的孔。在Y方向镜台14中,作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导向支承部分,提供了在Y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导向轴14a和14b,在X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具有空间。在Y方向镜台14中,导向件17a,17a′,17b和17b′设置为第二方向(X轴方向)导向部分。导向件17a,17a′,17b和17b′形成具有轴承形状(bearing shape)并成对设置((17a和17a′)和(17b和17b′)),每一对都具有彼此面对的导向件,且在X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具有空间。两对导向件(17a和17a′)和(17b和17b′)在Y方向上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空间。相应成对的导向件(17a和17a′)和(17b和17b′)由X方向镜台13中的成对的导向轴13a和13b可移动地支承成与之接触的状态。于是,Y方向镜台14可以在X方向上移动。
安装镜台15具有在X方向上突出的一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a和15b,以及在Y方向上突出的一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c和15d。该CCD101固定在安装镜台15的中央上。在安装镜台15中,导向件(未示出)在与CCD101的成像表面相同侧上设置为第一方向(Y轴方向)导向部分。未图示的导向件形成具有轴承形状,并成对设置,每一对都具有彼此面对的导向件,在Y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具有空间。此外,各对导向件都在X方向上在它们之间设置有空间。相应对的导向件由Y方向镜台14中的成对导向轴14a和14b可移动地支承成与之接触的状态。于是,安装镜台15可以在X和Y方向上整体移动。因此,X方向镜台13和Y方向镜台14起到导向镜台的作用,该导向镜台保持安装镜台15使之可沿着X-Y平面移动。然而,由于X方向镜台13设置在固定镜筒10中的基体构件11中,所以镜台相对于主体壳体中的拍摄光轴固定。注意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设置为Y轴方向,并且第二方向设置为X轴方向。然而,第一和第二方向并不局限于第一实施方式中那样,而是可以是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面内倾斜的任意两个方向。
此外,在安装镜台15的框架底部,设置推动磁体15e和15f。推动磁体15e和15f设置在沿Z方向面对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的位置处,换句话说,设置在紧邻延伸部分上方位置处。特别地,推动磁体15e和轭16e的延伸部分的组合以及推动磁体15f和轭16f的延伸部分的组合形成一对,使得CCD101沿着Y轴方向设置在它们之间。此外,推动磁体15e和轭16e的延伸部分的组合,以及推动磁体15f和轭16f的延伸部分的组合设置成相对于包括连接相应线圈本体COL1和COL1′的中心线的X-Z平面,并相对于包括连接相应线圈本体COL2和COL2′的中心线的Y-Z平面对称。
此外,保护板19连接到CCD101的表面上,该表面与成像表面相对。该保护板19在其中央形成有锥形凹口19a。将在后面描述该凹口19a的功能。
平的和螺旋的线圈本体COL1和COL1′分别连接到一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a和15b上。线圈本体COL1和COL1′串行连接。平的和螺旋的线圈本体COL2和COL2′分别连接到一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c和15d上。线圈本体COL2和COL2′也以与线圈本体COL1和COL1′相同的方式串行连接。
线圈本体COL1面对永磁体16c,并且线圈本体COL1′面对永磁体16d。此外,线圈本体COL2面对永磁体16a,并且线圈本体COL2’面对永磁体16b。这对线圈本体COL1和COL1′用于在X方向上移动CCD101(安装镜台15)。此外,这对线圈本体COL2和COL2′用于在Y方向上移动CCD101(安装镜台15)。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这对线圈本体COL1and COL1′起到第一线圈的作用,并且每个永磁体16a和16b起到第一永磁体的作用。此外,这对线圈本体COL2和COL2′起到第二线圈的作用,并且每个永磁体16a和16b起到第二永磁体的作用。
特别地,轭16e的轭部分(16e1)、永磁体16a和线圈本体COL2的组合,以及轭16f的轭部分(16f2)、永磁体16b和线圈本体COL2′的组合起到用于在Y方向上驱动安装镜台15的装置的作用,换句话说,起到Y方向上驱动机构的作用。而且,轭16g、永磁体16c和线圈本体COL1的组合,以及轭16h、永磁体16d和线圈本体COL1′的组合起到用于在X方向上驱动安装镜台15的装置的作用,换句话说起到X方向上驱动机构的作用。因此,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驱动装置)是包括线圈和永磁体的电机(使用电力导致平移移动的音圈电机)。
而且,在作为成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a和15b的其中之一的线圈连接板部分15b中,设置位置探测元件1252a。类似地,在作为成对线圈连接板部分15c和15d的其中之一的线圈连接板部分15d中,设置位置探测元件1252b。该位置探测元件1252a是用于探测X方向上安装镜台15(CCD101)的位置的X位置传感器。该位置探测元件1252b是用于探测Y方向上安装镜台15(CCD101)的位置的Y位置传感器。作为位置探测元件1252a和1252b,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霍尔元件。
此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未图示的模糊探测装置设置在所安装的相机的侧面上。在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X方向上安装镜台15的位置由霍尔元件1252a探测,并且Y方向上安装镜台15的位置由霍尔元件1252b探测。而且,CCD101的位置由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控制成移动到预定位置,从而消除CCD101上由于相机抖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
图2是一剖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在X方向上中央位置处沿着Y方向剖开的。为了使CCD101、线圈本体COL2和COL2′、推动磁体15e和15f、永磁体16a和16b以及轭16e和16f之间的位置关系清晰,省略了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其它部件。
图2示出了X方向镜台13、Y方向镜台14和安装镜台15从底部依次正确设置的状态。此处,轭16e和16f分别固定到永磁体16a和16b的表面上,该表面与面对线圈本体COL2and COL2′的表面相对。而且,轭16e和16f分别包括轭部分16e1和16f1以及延伸部分16e2and 16f2。轭部分16e1和16f1设置成具有和永磁体16a和16b的底面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延伸部分16e2和16f2分别从轭部分16e1和16f延伸,并形成从永磁体16a和16b的底面突出到X方向镜台13的中央区域。此外,在安装镜台15的框架底部,设置推动磁体15e和为15f。推动磁体15e和15f可以具有能够施加推动力的尺寸,该推动力能够使安装镜台15中的导向件(未示出)与导向轴14a和14b之间以及导向件17a,17a′,17b和17b′与导向轴13a和13b之间的间隙消除。此处,间隙的消除的意义如下。特别地,为了安装镜台15在Y方向上相对于Y方向镜台14的平顺移动,在安装镜台15中的导向件(未示出)和Y方向镜台14中的导向轴14a和14b之间设置给定空间(间隙)。当安装镜台15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Y方向镜台14移动时,该给定空间可导致Z轴方向上的位移,所谓的松配合。而且,为了Y方向镜台14在X方向上相对于X方向镜台13的平顺移动,在Y方向镜台14中导向件17a,17a′,17b和17b′与X方向镜台13中的导向轴13a和13b之间也提供给定空间(间隙)。因此,Y方向镜台14和X方向镜台13之间的给定空间也可导致松配合。为了处理该松配合,朝X方向镜台13推动安装镜台15。该推动允许导向轴14a和14b接触安装镜台15中的导向件(未示出)的上表面(从上方保持导向轴14a和14b的表面)。而且,这种上推动也允许导向轴13a和13b接触Y方向镜台14中导向件17a,17a′,17b和17b′的上表面(从上方保持导向轴14a和14b的表面)。通过允许导向轴和导向件的表面如上所述那样彼此接触,在不妨碍其平顺移动的情况下,在安装镜台15和Y方向镜台14之间以及Y方向镜台14和X方向镜台13之间防止了由于给定空间间隙而发生Z轴方向上的位移,所谓的松配合。松配合的发生的这种防止称为间隙的消除。而且,优选是每个延伸部分16e2和16f2都至少具有一区域,该区域覆盖推动磁体15e和15f中的每一个与安装镜台15的移动一起移动的范围。
如上所述,在CCD镜台1251中,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16e2和16f2分别延伸到在Z方向上面对推动磁体15e和15f的位置。于是,在推动磁体15e和15f与延伸部分16e2和16f2之间作用的吸引力起作用,从而在图2中向下推动安装镜台15。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进行安装镜台15的移动中安装镜台15中的导向件和导向轴14a和14b之间的间隙的消除,以及Y方向镜台14的移动中导向件17a,17a′,17b和17b′与导向轴13a和13b之间间隙的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当从Y方向观察时,推动磁体15e和15f以及延伸部分16e2和16f2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从而夹住CCD101。因此,在CCD镜台1251中,在安装镜台15中的导向件与导向轴14a和14b之间以及导向件17a,17a′,17b和17b′与导向轴13a和13b之间,不存在偏压。于是,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e和轭16e的延伸部分16e2的组合与推动磁体15f和轭16f的延伸部分16f2的组合设置成,相对于包括连接相应线圈本体COL1和COL1′的中心线的X-Z平面,并相对于包括连接相应线圈本体COL2和COL2′的中心线的Y-Z平面对称。因此,在CCD镜台1251中,在施加到安装镜台15上的向下推动力中不存在偏压。于是,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
同时,在CCD镜台1251中,对于推动磁体15e和轭16e的延伸部分16e2的组合与推动磁体15f和轭16f的延伸部分16f2的组合中的每一个,在不具有其他构件、尤其是在它们之间的磁性物质设置情况下,磁体和延伸部分设置的彼此靠近。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以微弱的磁性力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CCD101)的驱动机构上,该驱动机构是包括线圈和永磁体的电机。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可能抑制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限制。
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e和轭16e的延伸部分16e2的组合设置在在永磁体16a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b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c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以及永磁体16d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不交叉的位置处,它们都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驱动机构。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f和轭16f的延伸部分16f2的组合也设置在永磁体16a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b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c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以及永磁体16d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不交叉的位置处,它们都设置成彼此面对的驱动机构。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上。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可能抑制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限制。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从Y方向观察时,推动磁体15e和15f和延伸部分16e2和16f2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但是当从X方向观察时,该磁体和延伸部分也可以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
图3是放大透视图,示出了永磁体16a、轭16e和推动磁体15e。而且,图4是一视图,示出了当从光轴方向观察时永磁体16a和推动磁体15e之间的设置关系。推动磁体15e包括两个永磁体15e1和15e2。这两个永磁体15e1和15e2在朝向永磁体16a的水平方向上彼此平行设置,换句话说,在永磁体16a的延伸方向(X轴方向)上平行设置。这两个永磁体15e1和15e2相邻设置,同时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磁性方向。此处,永磁体15e1使其S极面对轭16e的延伸部分16e2,并使其N极与之相反。而且,相反,永磁体15e2使其N极面对延伸部分16e2,并使其S极与之相反。注意到,永磁体16a包括设置在Y轴方向上的永磁件16a1和16a2。特别地,该永磁件16a1使其S极面对轭16e,并使其N极与之相反,并且永磁件16a2使其N极面对轭16e,并使其S极与之相反。该永磁件16a1设置在推动磁体15e一侧上。
图5A和5B示出了在永磁件16a1和永磁体15e1和15e2之间工作(作用)的力。如图5A中所示,永磁件16a1靠近永磁体16a的推动磁体15e的磁性方向与永磁体15e1的磁性方向相同。因此,排斥力作用在永磁件16a1和永磁体15e1之间。同时,如图5B中所示,永磁件16a1的磁性方向与永磁体15e2的磁性方向相反。因此,吸引力作用在永磁件16a1和永磁体15e2之间。此处,当只设置永磁体15e1和15e2中的一个时,只有相对于永磁体16a的吸引力和排斥力中的一个作用在其上安装有CCD101的安装镜台15上。于是,如上所述的吸引力或排斥力不需要地添加到由永磁体16a和与之相对设置的线圈本体COL2所产生的图像模糊校正所需要的力上。因此,校正控制性能下降,或者线圈的能量消耗增大。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推动磁体15e由具有彼此相对磁性方向的两个相邻永磁体15e1和15e2形成。于是,抵消了作用在永磁体16a上的两个永磁体15e1和15e2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结果,可以防止推动磁体15e产生上述不需要的力。而且,优选是如果使用相同材料,则永磁体15e1和15e2具有相同尺寸。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一个构造实例,但是也可以添加作为驱动磁体和轭的永磁体或者也可以改变设置位置。图6和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和第二改进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实例。
图6示出了该第一改进实施例,其中作为驱动磁体和轭的永磁体添加到图2中所示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中。此处,永磁体16i和17j与轭16m和16n设置成在与永磁体16a和16b所设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面上面对线圈本体COL2和COL2’,所述永磁体16a和16b与线圈本体COL2和COL2’成对。该永磁体16i和16j与轭16m和16n可以随意设置在将在后面描述的基体构件11等中(参见图19)。当通过如上所述设置永磁体,使其夹住线圈本体COL2和COL2’,将每单位体积的磁性力设置成相等时,与图2中所示构造中相比,可以减小永磁体16a,16b,16i和16j的体积。结果,可以减小其厚度。
图7示出了该第二改进实施例,其中作为驱动磁体和轭的永磁体的设置位置在图2中所示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中进行了改变。此处,改变了图2中永磁体16b和轭16f的轭部分16f1的设置位置。特别地,永磁体16b’和轭16f的轭部分16fT设置成面对线圈本体COL2’的相对侧上的线圈本体COL2’(图7中线圈本体COL2’上方)。在此情况下,轭部分16f1’和延伸部分16f1可以通过连接部分彼此连接,该连接部分环绕其中设置有线圈本体COL2’的线圈连接板部分15d延伸并由双虚线表示。于是,可以提高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设计自由度。
参照图8至12,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此处,将对可移动框架上安装有CCD101的例子进行描述。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是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它包括:可移动框架,它设置有透镜或成像元件并具有导向件;具有导向轴的固定框架,该导向轴通过与导向件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该驱动机构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在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中,该导向轴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且永磁体设置在可移动框架中导向轴上方。特别地,该永磁体使用磁体和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件和导向轴彼此形成接触的方向上推动该可移动框架。
图8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1251’。该CCD镜台1251’具有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CCD镜台1251相同的基本构造。与使用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功能的部分,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第一实施方式中CCD镜台1251的情况中那样,作为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1251’包括安装镜台15’,该安装镜台是第一可移动框架并且也是Y可移动框架,它上面安装有CCD101;Y方向镜台14’,它是第二可移动框架并且也是X可移动框架,以及作为固定框架的X方向镜台13’。
在Y方向镜台14’中,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4a’和14b’彼此平行固定,它们是第一方向(Y轴方向)导向轴并用磁性材料制成。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镜台15不同,安装镜台15’中不设置推动磁体15e和15f。在安装镜台15’中,设置的是第一和第二导向件15g和15g’(参见图9),它们具有孔,第一导向轴14a’插入该孔中;以及第三导向件15h(参见图9),该第三导向件具有U形凹槽,第二导向轴14b’插入其中。于是,第一导向件15g、第二导向件15g’和第三导向件15h起到第一方向(Y轴方向)导向件的作用。相应的导向件15g,15g′和15h将安装镜台15’可移动地保持在三个点处,同时与Y方向镜台14’中的相应导向轴14a’和14b’接触。于是,安装镜台15’可以在导向轴14a’和14b’的延伸方向上,换句话说,在作为第一方向导向件的导向方向的Y方向上移动,同时保持其姿势。
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中X方向镜台13不同,在X方向镜台13’中不设置轭16e至16h。在X方向镜台13’中,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3a’和13b’彼此平行固定,它们是第二方向(X轴方向)导向轴并用磁性材料制成。在Y方向镜台14’中,设置的是具有第一导向轴13a’插入其中的孔的第一和第二导向件17a和17a’;及具有U形凹槽的第三导向件17b”,该第二导向轴13b’插入到该凹槽中。于是,第一导向件17a、第二导向件17a’和第三导向件17b”起到第二方向(X轴方向)导向件的作用。相应导向件17a,17a′和17b″可移动地将Y方向镜台14’保持在三个点处,同时与X方向镜台13’中的导向轴13a’和13b’接触。于是,该Y方向镜台14’可以在导向轴13a’和13b’的延伸方向上,换句话说,在作为第二方向导向件的导向方向的X方向上移动,同时保持其姿势。于是,安装在安装镜台15’上的CCD101可在X-Y平面上的随意方向上移动。
图9在其下部示出了从X方向观察时第二实施方式的CCD镜台1251’中安装镜台15’的示意性侧视图。而且,图9在其上部中还示出了安装镜台15’中相应导向件15g、15g′和15h、设置在其上的相应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以及Y方向镜台14’中的两个导向轴14a’和14b’之间的关系。
此处,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5mg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5g上。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5mg’设置在第二导向件15g’上。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5mh设置在第三导向件15h上。相应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设置成在Z轴方向上面对两个导向轴14a’和14b’。相应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推动与之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4a′和14b′,从而通过吸引导向轴,将两个导向轴14a和14b朝每个导向件15g、15g′和15h中的一个侧面吸引。于是,以上述方式进行间隙的消除。
如上所述,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连接到导向件15g、15g′和15h上。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在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与作为磁体的导向轴14a’和14b’之间在其定位方面实现良好的距离精度。而且,推动力也几乎没有变化。于是,可以实现间隙的稳定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与导向轴14a’和14b’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从而夹住CCD101。因此,在CCD镜台1251’中,当导向轴14a和14b朝每个导向件15g、15g和15h中的一侧吸引时,作用在安装镜台15上的推动力中没有偏压。于是,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连接到导向件15g、15g和15h上。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与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4a’和14b’可设置的彼此靠近,该推动磁体与第一和第二导向轴受到推动,从而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吸引。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用微弱的磁性力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上。而且,有可能抑制在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方面的阻碍。
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和两个导向轴14a’和14b’的组合设置在永磁体16a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b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c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以及永磁体16d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不交叉的位置处,它们都设置成彼此面对,从而起到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的作用。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上。而且,可能抑制在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方面的阻碍。
而且,图10示出了Y方向镜台14’中的相应导向件17a、17a′和17b”、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与CCD镜台1251’中X方向镜台13’中两个导向轴13a’和13b’之间的关系。
在Y方向镜台14’中,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7ma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7a上。而且,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7ma’设置在第二导向件17a’上。而且,用永磁体制成的推动磁体17mb”设置在第三导向件17b”上。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设置成在Z方向上面对导向轴13a’和13b’。相应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推动与之面对的X方向镜台13’中的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3a’和13b’,以便通过吸引导向轴二朝向两个导向件17a、17a′和17b”的一侧吸引两个导向轴13a’和13b’。于是,以上述方式进行间隙的消除。
如上所述,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连接到Y方向镜台14中的相应导向件17a、17a′和17b”上。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在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与作为磁体的导向轴13a’和13b’之间在其定位方面实现良好的距离精度。而且,推动力也几乎没有变化。于是,可以进行间隙的稳定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和两个导向轴13a’和13b’的组合设置在CCD101的两侧上,从而夹住该CCD101。因此,在CCD镜台1251’中,通过将两个导向轴13a’和13b’朝导向件17a、17a′和17b”中每一个的一侧吸引,在作用在Y方向镜台14上的推动力中不发生偏压。于是,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
而且,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连接到导向件17a、17a′和17b’‘上。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与第一和第二导向轴13a’和13b’可以设置的彼此靠近,该推动磁体与第一和第二导向轴受到推动,从而通过磁体的吸引力吸引。于是,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以微弱的磁性力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结果,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上,该驱动机构是由线圈和永磁体组成的电机。而且,可能抑制在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方面受到限制。
在CCD镜台1251’中,推动磁体17ma、17ma’和17mb”与两个导向轴13a’和13b’的组合设置在永磁体16a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b和线圈本体COL2’之间、永磁体16c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以及永磁体16d和线圈本体COL1’之间不交叉的位置处,它们都设置成彼此面对,从而起到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的作用。结果,在CCD镜台1251’中,可以防止不需要的磁性力作用在用于在X和Y方向上移动安装镜台15’的驱动机构上。而且,可能抑制在驱动机构对安装镜台15’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的控制方面受到的限制。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即使图8中所示构造中导向件的位置与导向件的位置交换,也可以获得相同效果。特别地,在Y方向镜台14’中,设置有:第一导向件(15g)和第二导向件(15g’),它们都具有第一导向轴(14a’)插入其中的孔;以及具有U形凹槽的第三导向件(15h),第二导向轴(14b’)插入到该U形凹槽中。而且,在安装镜台15’中,第一导向轴(14a’)和第二导向轴(14b’)彼此平行固定。通过如上所述在三个点处支承其上安装有CCD101的安装镜台15’,安装镜台15’在导向轴(14a’和14b’)的延伸方向上受到可移动地支承,同时保持其姿势。作为永磁体的三个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分别设置在三个导向件(15g、15g′和15h)上在Z轴方向上面对导向轴的位置处。通过使用磁体和导向轴(14a’和14b’)之间的吸引力,三个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可以确定地消除在安装镜台15’的移动中导向件(15g、15g′和15h)和导向轴(14a′和14b′)之间的间隙。特别地,由于推动磁体连接到导向件上,所以在推动磁体(15mg、15mg′和15mh)与作为磁体的导向轴(14a’和14b’)之间在其定位方面实现良好的距离精度。而且,而且,推动力也几乎没有变化。于是,可以实现间隙的稳定消除。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推动磁体17mb”设置在其上的导向件17b”保持Y方向镜台14’中导向轴13b’的一端的构造。此外,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能采用永磁体16b设置成在导向轴13b’的两端上分开,同时导向轴13b’保持在它们之间的构造。在此情况下,当通过使用作用在推动磁体和两个导向轴之间的吸引力进行间隙消除时,Y方向镜台14’和X方向镜台13’可以稳定地彼此吸引。于是,可以确定地进行间隙的消除。
参照图11,将描述本发明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例。
图11是X方向上的剖视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例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CCD镜台1251’-1中的安装镜台15’-1。
在安装镜台15’-1中,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5i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5g和第二导向件15g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在安装镜台15’-1中,推动磁体15mi设置在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5i上,而不是第一导向件15g上的推动磁体15mg和第二导向件15g’上的推动磁体15mg’上。
在CCD镜台1251’-1中,设置在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5i上的推动磁体15mi在Z轴方向上在安装镜台15’-1和Y方向镜台14’之间面对第一导向轴14a’。而且,在CCD镜台1251’-1中,设置在第三导向件15h上的推动磁体15mh在Z轴方向上面对第二导向轴14b’。于是,在CCD镜台1251’-1中,通过两个推动磁体15mh和15mi与两个导向轴14a和14b之间的吸引力,可以确定地消除两个导向轴14a′和14b′与相应导向件15g、15g′和15h之间的间隙。而且,可以减少推动磁体的数量。注意到,除了上述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5i和设置在其上的推动磁体15mi,以及不设置推动磁体15mg和15mg’之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例所述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
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例所述CCD镜台1251’-1中,Y方向镜台14′-1和X方向镜台13′-1之间的支承关系中,可以采用图11中所示的构造。特别地,如图12中所示,在Y方向镜台14′-1中,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7c设置在第一导向件17a和第二导向件17a’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在Y方向镜台14′-1中,推动磁体17mc设置在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7c上,而不是第一导向件17a上的推动磁体17ma和第二导向件17a’上的推动磁体17ma’。
在CCD镜台1251’-1中,设置在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7c上的推动磁体17ci在Z轴方向上在Y方向镜台14′-1和X方向镜台13′-1之间面对第一导向轴13a’。而且,在CCD镜台1251’-1中,设置在第三导向件17b”上的推动磁体17mb”在Z轴方向上面对第二导向轴13b’。于是,在CCD镜台1251’-1中,通过两个推动磁体17mb和17mc与两个导向轴13a’和13b’之间的吸引力,可以确定地消除两个导向轴13a和13b与相应导向件17a、17a’和17b之间的间隙。而且,可以减少推动磁体的数量。注意到,除了上述推动磁体保持构件17c和设置在其上的推动磁体17mc,以及不设置推动磁体17ma和17ma’之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改进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构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
接下来,将描述作为本发明所述的成像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相机。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图1至12中所示的那些中的任意一个)。而且,本发明中的图像模糊校正表示相机抖动校正、物体移动校正等。此处,将描述相机抖动校正。
(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
图13是一正视图,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所述成像设备的数码照相机(下文中也称为相机)的示例。图14是该相机的后视图。图15是该相机的顶视图。图16是一电路方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该数码照相机的内部系统的构造。
在图13中,在相机主体(主体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图15中所示的释放开关(释放快门)SW1、模式拨盘SW2和子液晶显示器(也称为子LCD)1。
在相机主体的前表面上,设置包括拍摄透镜的镜筒单元7、光学取景器4、闪光灯发射部分3、测距单元5和遥控光接收部分6。
如图14中所示,在相机的后表面上,设置电源开关SW13、LCD监视器18、AF LED8、闪光灯LED9、光学取景器4、广角变焦开关SW3、光学变焦开关SW4、自定时器设置/复位开关SW5、菜单开关SW6、向上移动/频闪设置开关SW7、向右移动开关SW8、显示开关SW9、向下移动/微距(macro)开关SW1O、向左移动/图像确认开关SW11、OK开关SW12和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在相机主体的侧面上,设置用于存储卡/电池装载槽的盖子2。
由于上述相应构件的功能和操作已经已知,所以省略其描述。接下来,将描述相机的内部系统的构造。
在图16中,附图标记104表示数码照相机处理器(下文中也称为处理器)。
该处理器104具有A/D转换器10411、CCD1信号处理模块1041、CCD2信号处理模块1042、CPU模块1043、本地SRAM1044、USB模块1045、串行模块1046、JPEG CODEC模块1047(它进行JPEG压缩和解压缩)、RESIZE模块1048(它通过插值增大和减小图像数据的尺寸)、TV信号显示模块1049(它将图像数据转换成视频信号,从而将该图像数据显示在如液晶监视器和TV之类的外部显示装置上)以及存储卡控制器模块10410(它进行存储所拍摄图像数据的存储卡的控制)。上述相应各模块通过总线彼此连接。
在处理器104的外侧上,设置SDRAM103。该SDRAM103经存储器控制器(未示出)和总线连接到处理器104上。该SDRAM103存储RAW-RGB图像数据(经过白平衡设置和γ设置的图像数据)、YUV图像数据(经过亮度数据和色差数据转换的图像数据)及JPEG图像数据(经过JPEG压缩的图像数据)。
在处理器104外侧上,还设置有RAM107、内置存储器120(用于在即使没有存储卡装载在存储卡槽中的情况下存储所拍摄图像数据的存储器),及存储控制程序、参数等的ROM108,所有这些也经总线连接到处理器104上。
当相机的电源开关SW13打开时,控制程序装载到处理器104的主存储器(未示出)中。处理器104根据控制程序控制相应部分的操作,并且也临时将控制数据、参数等存储在RAM107等中。
镜筒单元7包括镜筒,该镜筒包括具有变焦透镜71a的变焦光学系统71、具有聚焦透镜72a的聚焦光学系统72、具有光圈73a的光圈单元73和具有机械快门74a的机械快门单元74。
该变焦光学系统71由变焦电机71b驱动,并且聚焦光学系统72由聚焦电机72b驱动。而且,光圈单元73由光圈电机73b驱动,并且机械快门单元74由机械快门电机74b驱动。
相应电机由电机驱动器75驱动,该电机驱动器由处理器104的CPU模块1043控制。
物体图像通过镜筒单元7的每个透镜系统形成在CCD101上。该CCD101将物体图像转换成图像信号,并将该图像信号输出到F/E-IC 102。该F/E-IC 102包括进行相关双采样以消除图像噪声的CDS 1021、用于增益调节的AGC1022和进行模数转换的A/D转换器1023。特别地,该F/E-IC 102对图像信号进行预定处理,以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输出到处理器104的CCD1信号处理模块1041。
这些信号控制处理根据从处理器104的CCD1信号处理模块1041输出的垂直同步信号VD和水平同步信号HD经TG1024进行。该TG1024根据垂直同步信号VD和水平同步信号HD产生驱动时钟信号。
处理器104的CPU模块1043构造成通过声音记录电路1151控制声音记录操作。声音由麦克风1153转换成声音记录信号,并且该信号由麦克风放大器1152放大。该声音记录电路1151根据命令记录放大的信号。CPU模块1043也控制声音再现电路1161的操作。该声音再现电路1161通过命令再现适当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输出到音频放大器1162,从而从扬声器1163输出声音。
而且,该CPU模块1043控制闪光灯电路114,从而从闪光灯发射部分3发射照明光。另外,该CPU模块1043还控制测距单元5。
该CPU模块1043连接到处理器104的子-CPU109上,并且该子-CPU109经LCD驱动器111控制子-LCD1上的显示。该子-CPU109还连接到AF LED8、闪光灯LED9、遥控光接收部分6、具有操作开关SW1至SW14的操作键单元,和蜂鸣器113。
该USB模块1045连接到USB连接器122上,并且串行模块1046通过串行驱动器电路1231连接到RS-232C连接器1232上。该TV信号显示模块1049经LCD驱动器117连接到LCD监视器18上,并且还经视频放大器118连接到视频插孔119(用于将相机连接到如TV之类的外部显示装置上)上。该视频放大器118是用于将视频插孔119的输出阻抗和与之连接的连接端子的输入阻抗进行匹配的放大器。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视频放大器118将视频插孔119的输出阻抗设置为75Q,从而符合连接端子中的输入阻抗标准设置。存储卡控制器模块10410连接到设置在存储卡槽121中的触点上,以成为与插入到存储卡槽121中的存储卡(未示出)的卡触点连接的电连接点。
该LCD驱动器117驱动LCD监视器118,并且也将从TV信号显示模块1049输出的视频信号转换成将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的信号。该LCD监视器18用于监视拍摄之前物体的状态、确认所拍摄的图像和显示记录在存储卡或内置存储器120中的图像数据。
在相机的主体中,固定管(将在后面描述)构成了镜筒单元7的一部分。在该固定管中,CCD镜台1251设置成可在X和Y方向上移动。该CCD101安装在构成相机抖动校正机构的一部分的CCD镜台1251上。该CCD镜台1251的具体机械结构已经如上所述。
该CCD镜台1251由致动器1255驱动。该致动器1255由驱动器1254控制。该驱动器1254包括线圈驱动器MD1和MD2。该驱动器1254连接到模-数转换器IC1上。该模-数转换器IC1连接到ROM108上,并从ROM108接收控制数据。
在固定管中,设置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当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关闭或者电源开关SW13关闭时,该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将CCD镜台1251保持在中央位置。该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由作为致动器的步进电机STM1控制。该步进电机STM1由驱动器1261驱动,控制数据从ROM108输入到该驱动器。
位置探测元件1252连接到CCD镜台1251上。位置探测元件1252的探测输出输入到放大器1253。放大器1253将位置探测元件1252的接收到的探测输出值放大,并将该放大的输出值输出到A/D转换器10411。陀螺传感器1251设置在相机的主体中,以探测X和Y方向上的转动(绕着X和Y轴的转动)。该陀螺传感器1251的探测输出值经也起到低通滤波器作用的放大器1242输出到A/D转换器10411。
接下来,将示意性地描述本实施方式所述相机的基本操作。
如果模式拨盘SW2设置成拍摄模式,则相机以拍摄模式开始工作。同时,如果该模式拨盘SW2设置成重放模式,则相机以重放模式开始工作。处理器104判断模式拨盘SW2的开关状态处于拍摄模式还是重放模式(图17中的S1)。
而且,处理器104控制电机驱动器75将镜筒单元7的镜筒移动到可拍摄位置。而且,处理器104将如CCD101、F/E-IC 102和LCD监视器18之类的相应电路通电,以开始工作。当相应电路通电时,取景器模式下的操作开始。
在取景器模式下,通过每个透镜系统在成像元件(CCD101)上形成入射的光被光电转换成将送到CDS电路1021和A/D转换器1023的R、G和B的模拟信号。该A/D转换器1023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随后,数字信号通过设置在数字信号处理器IC(SDRAM103)中的YUV转换器转换成YUV数据,并通过存储器控制器(未示出)写入到帧存储器中。
该YUV信号由存储器控制器读取并通过TV信号显示模块1049送到TV(未示出)或LCD监视器18。于是,所拍摄图像显示在TV(未示出)或LCD监视器18上。该处理以1/30秒的间隔进行。于是,取景器模式下TV(未示出)或LCD监视器18上的显示以每1/30秒刷新。更特别地,进行监视处理(图17中的S.2)。接下来,处理器104判断模式拨盘SW2的设置是否已经改变(图17中的S.3)。如果模式拨盘SW2的设置保持在拍摄模式下,则通过操作释放开关SW1进行拍摄处理。
在再现模式下,处理器104将所拍摄图像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图17中S.5)。接下来,处理器104判断模式拨盘SW2的设置是否已经改变(图17中的S.6)。如果模式拨盘SW2的设置已经改变,则处理移动到S.1。如果模式拨盘SW2的设置尚未改变,则重复S.5的处理。
(相机抖动校正的原理)
图18A是用于解释相机抖动校正的原理的视图。图18A示出了数码相机不存在相机抖动的情况的状态,如实线所示,以及由虚线所示的其倾斜状态。而且,图18B是用于解释相机抖动校正的原理的视图,并且也是部分放大视图,示出了相机主体的拍摄透镜和CCD101的成像表面之间的关系。
当不存在相机抖动并且CCD101的成像表面处于P1位置,换句话说,处于其移动范围的中央位置时,物体图像呈现出被投射在原点O。此处,如果相机由于相机抖动而在θ(θx,θy)方向上倾斜,则成像表面移动到位置P2并且物体图像移动到O’。在此情况下,成像表面在X方向上平行移动dx并在Y方向上平行移动dy,从而成像表面的位置设置为P1。于是,物体图像返回原点O。
(图像模糊校正机构的机械构造)
图19是该固定管的正视图。图20是该固定管的垂直剖视图。图21是该固定管的后视图。在图19至21中,附图标记10表示该固定管。该固定管10具有盒形,并且其内侧用作用于保持镜筒的存储空间。该固定管19设置在主体壳体(相机主体)中相对于拍摄光轴的限定位置处。整体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基体构件11连接到该固定管10的后表面上。螺旋面12形成在该固定管10的内周壁处,用于延伸或折叠镜筒。该固定管10具有至少两个带切口的拐角部分。其中一个拐角部分10a用作将在后面描述的步进电机STM的安装部分,并且另一拐角部分10b用作将在后面描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弯曲部分。
CCD镜台1251设置在该基体构件11中。该CCD镜台125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并且可采用图1至12中所示的任意一个。下文中,将对采用图1至5中所示CCD镜台1251的情况进行描述。
CCD镜台1251上的CCD101经该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到F/E IC 102上(参见图22)。设置在该CCD镜台1251中的霍尔元件1252a和1252b经该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到运算放大器1253上。而且,设置在CCD镜台1251中的相应线圈本体COL1、COL1’、COL2和COL2’经该柔性电路板20电连接到线圈驱动器1254上。
(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的机械构造)
如图22和23的放大视图中所示,该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具有步进电机STM1。将首先描述该元件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机械构造,并且将在下面描述该步进电机STM1的驱动和控制。
如图19和22中所示,该步进电机STM1设置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a处。输出齿轮21设置在该步进电机STM1的输出轴30上。将转动移动转换成线性移动的转换机构22设置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a处。
该转换机构22大致包括转动传递齿轮23、往复轴24、线圈偏压弹簧25、强制保持器板26和弹簧承载构件27。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a处,一对支撑部分28和29在Z轴方向上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空间。该支撑部分28由电机连接板形成。通过将电机连接板28和支撑部分29交叉支撑往复轴24。转动传递齿轮23定位在这对支撑部分28和29之间,以由往复轴24可转动地支撑并与输出齿轮21啮合。
该往复轴24的一个末端部分穿透支撑部分29,并面对基体构件11的后表面。线圈偏压弹簧25设置在弹簧承载构件27和支撑部分29之间。往复轴24由线圈偏压弹簧25朝支撑部分28偏压。该往复轴24包括将与转动传递齿轮23的轴孔的端面啮合的台阶部分24a。
如图24A至24E中所示,凸轮凹槽31形成在该转动传递齿轮23的一个末端部分处。该凸轮凹槽31在转动传递齿轮23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并包括平谷底板部分31a、平峰部分31b,以及从该平谷底板部分31a朝平峰部分31b连续倾斜的倾斜表面部分31c。在该平谷底板部分31a和平峰部分31b之间,陡峭的断面31d形成为将在后面描述的凸轮销从转动方向与之接触的接触壁。
凸轮销32固定到支撑部分28上,并且该凸轮销32的顶端可滑动地与凸轮凹槽31接触。平谷底板部分31a的转动方向上的长度,换句话说,从陡峭断面31d到倾斜表面部分31c的倾斜开始位置31e的长度相当于步进电机STM1的转动控制信号的两个脉冲。
倾斜表面31c的转动方向上的长度,换句话说,转动方向上从倾斜开始位置31e到通向平峰部分31b的倾斜终止位置31f长度相当于步进电机STM1的转动控制信号的30个脉冲。
平峰部分31b的转动方向上的长度,换句话说,转动方向上从倾斜终止位置31f到陡峭断面31d的长度相当于步进电机STM1的转动控制信号的3个脉冲。这样,步进电极STM1的35个脉冲对应于转动传递齿轮23的一圈。通过该转动传递齿轮23的一圈,往复轴24完成Z轴方向上的一次往复。
强制保持器板26设置在基体构件11的后表面上。该强制保持器板26朝CCD101的中央延伸,如图21A和21B中所示。该强制保持器板26使其底端部分26a固定到往复轴24的一端上,并且还具有锥形保持销33固定到其上的自由末端部分26b。而且,导向轴26c形成为在强制保持器板26的延伸方向的中央突出。
在基体构件11中,设置定位突起11a和11b、线圈连接突起11e和接合突起11d。线圈连接突起11c具有连接到其上的扭转盘簧34的卷绕部分34a。该扭转盘簧34使其一个末端部分34b与接合突起11d接合,并且另一末端部分34c与导向轴26c接合。在基体构件11中,形成对导向轴26c进行导向的导向孔(未示出)。
在通过扭转盘簧34与定位突起11a接触的同时,强制保持器板26在与基体构件11分离或接近的方向(Z轴方向)上随着往复轴24的往复而往复运动。该导向轴26c起到稳定强制保持器板26的往复的作用。
保持销(安装突起)33构造成安装到凹口(安装孔)19a中,从而实现将安装镜台15保持在原点位置O上的功能。如图25A的放大视图中所示,保持销33的周壁33a紧密安装到保护板19的凹陷周壁19b上的状态对应于凸轮销32的保持等待位置。如图25B的放大视图所示,保持销33的周壁33a以最大间隔与保护板19的凹陷周壁19b分离的状态对应于凸轮销32的释放等待位置。该凸轮销32的保持等待位置也是安装镜台15的强制原点位置。
(如何折叠电路板)
柔性印刷电路板20(下文中也称为印刷电路板20)包括CCD连接部分201、线圈连接部分202、位置探测元件连接部分203、模块电路连接部分204和连接延伸部分205。图26是从CCD连接部分201的前侧观察的电路板20的展开图。图27是从CCD连接部分201的后侧观察的电路板20的展开图,示出了电路板连接在CCD镜台1251上的状态。
如图26中所示,该CCD连接部分201具有对应于CCD101的连接销的连接图案部分201a,和对应于保护板19的凹口19a的通孔201b。而且,尽管未在图26中示出,但是该线圈连接部分202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连接图案部分,该连接图案部分可电连接到每个线圈本体COL1、COL1′、COL2和COL2′(下文中也称为每个线圈本体COL)上。而且,位置探测元件连接部分203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连接图案部分,该连接图案部分电连接到位置探测元件1252上。模块电路连接部分204具有连接图案部分204a,该连接图案部分电连接到如F/E-IC 102、运算放大器1253和线圈驱动器1254之类的系统模块电路上。于是,该系统模块电路通过连接延伸部分205电连接到CCD连接部分201、线圈连接部分202和位置探测元件连接部分203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延伸部分205分支成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和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当该连接延伸部分205沿着直线a和b折叠时,该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形成与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重叠。当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的前后侧颠倒时,该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具有和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相同的结构。于是,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该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具有第一平直部分208、第一弯曲部分209、第二平直部分210、第二弯曲部分211和第三平直部分212。第一平直部分208从CCD连接部分201沿着相对于Y轴方向和X轴方向以大约45度倾斜的方向(朝拐角部分10b的方向)延伸,该CCD连接部分在组装中设置在CCD101的后表面上(参见图27)。该第一弯曲部分209整体具有扇形,并具有大约45度的顶角。而且,第一弯曲部分209在不改变它们宽度尺寸的情况下连接第一平直部分208和第二平直部分210。该第二平直部分210沿着X轴方向延伸。第二弯曲部分211整体具有扇形,并具有大约90度的顶角。而且,第二弯曲部分211在不改变它们宽度尺寸的情况下连接第二平直部分210和第三平直部分212。该第三平直部分212形成具有和第二平直部分210相同的长度,并沿着垂直于第二平直部分210的方向,换句话说,Y轴方向延伸。
接下来,将描述如何安装电路板20。
如图27中所示,在CCD连接部分201的连接图案部分201a与CCD101的连接销相配并且通孔201b与凹口19a相配的状态下,该电路板20从保护板19侧安装到CCD镜台1251上。
FPC辅助板213安装在电路板20上。该FPC辅助板213是一板构件,并且其形状与CCD连接部分201的一部分以及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的第一平直部分208和第一弯曲部分209的形状相匹配。在该FPC辅助板213中,将在后面描述的沿着直线a的第一侧部分213a、沿着第一弯曲部分209和第二平直部分210之间的边界线的第二侧部分213b以及沿着线d的第三侧部分213c设置用于支撑电路板20的折叠。
电路板20以作为折叠线的直线a和b折叠,从而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与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重叠,以将FPC辅助板213夹在之间(参见图28)。
电路板20以作为折叠线的直线c折叠,从而位置探测元件连接部分203与CCD连接部分201重叠,以将位置探测元件连接部分203电连接到位置探测元件1252上(参见图28)。
该电路板20以作为折叠线的直线d折叠,从而线圈连接部分202与CCD连接部分201重叠,以将线圈连接部分202电连接到每个线圈本体COL上(参见图28)。根据上述步骤,电路板20连接到CCD镜台1251上,从而定位在基体构件11上的X-Y平面内,如图28中所示。
接下来,如图21B、22、29A和29B中所示,电路板20的连接延伸部分205沿着折叠线e大致以直角折叠,从而第二平直部分210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b处沿着Y-Z平面延伸。
而且,电路板20的连接延伸部分205沿着折叠线f大致以直角折叠,从而与第二平直部分210相比,第二弯曲部分211在从基体构件11沿着Z轴方向向镜筒侧偏移的X-Y平面内延伸,并且也朝固定管10延伸。
接下来,电路板20的连接延伸部分205沿着折叠线g大致以直角折叠,从而第三平直部分212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b处沿着X-Z平面延伸。
电路板20的连接延伸部分205沿着折叠线h大致以直角折叠,从而模块电路连接部分204在固定管10的外侧上沿着X-Y平面延伸。通过沿着直线h折叠,形成折叠部分214,该折叠部分沿着X-Z平面。模块电路连接部分204通过该折叠部分214连接到基体构件11上(参见图19和21B)。
当进行相机抖动校正时,安装镜台15在基体构件11上在X-Y平面内移动。于是,固定到安装镜台15上的安装镜台连接侧和固定到基体构件11上的模块电路连接侧之间的相对距离在电路板20中改变。为了防止它们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导致的力干扰安装镜台15的移动,电路板20具有存在于Y-Z平面内的第二平直部分210和存在于X-Z平面内的第三平直部分212。该第二和第三平直部分210和212彼此垂直定位。由于电路板20很容易在其厚度方向变形,所以通过弯曲第二平直部分210的变形吸收X轴方向上的力。而且,通过弯曲第三平直部分212的变形,吸收Y轴方向上的力。结果,可以吸收X-Y平面内的距离的变化导致的力。
而且,电路板20具有第二弯曲部分211,该第二弯曲部分存在于由第二平直部分210、第三平直部分212和固定管10环绕的X-Y平面内。因此,在电路板20中,当力通过安装镜台15的移动施加到安装镜台连接侧和第二平直部分210之间的折叠部分(直线e)上时,第二平直部分210弯曲成只在一个方向上展开的C形。结果,可以减小扭曲应力。于是,在电路板20中,可以减小排斥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吸收安装镜台15的移动所导致的力。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弯曲部分211存在于由第二平直部分210、第三平直部分212和固定管10环绕的空间的外侧上的X-Y平面内,则通过施加到折叠部分(直线e)上的力,第二平直部分210弯曲成在两个相对方向上展开的S形。结果,扭曲应力相对增大。因此,增大了排斥力,并且减小了安装镜台15的移动导致的力的吸收量。这同样发生在吸收Y轴方向上的力的第三平直部分212上。因此,当进行相机抖动校正时,电路板20不干扰X-Y平面内安装镜台15的移动。
该电路板20使其折叠部分沿着Z轴方向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b处形成。于是,环绕镜筒的空间基本形成具有圆形,换句话说,可以有效地使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b。结果,可能防止通过提供折叠部分而导致的相机尺寸增大。
该电路板20使连接延伸部分205分支成能彼此重叠的第一连接延伸部分206和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于是,在不增大连接延伸部分205的宽度的情况下,增加动力传递路径的数量。而且,可能在固定管10的拐角部分10b的有限空间内提供折叠部分。因此,如果不提供太多动力传递路径,则不需要提供第二连接延伸部分207。
电路板20具有连接到其上的FPC辅助板213。于是,电路板20在从电路板20的CCD连接部分201经第一平直部分208到第一弯曲部分209的部分中不弯曲。而且,安装镜台15的移动所导致的力可施加到第三平直部分212上。结果,该力可确定地在折叠部分中吸收。
(相机抖动校正机构的保持控制电路)
该步进电机STM1由图30中所示的保持控制电路控制。该步进电机STM1具有两相控制结构并包括第一线圈STMC和第二线圈STMC’,该第一线圈具有通过输出线40a和40a’连接到电机驱动器MD3上的端子,该第二线圈具有通过输出线40b和40b’连接到电机驱动器MD3上的端子。该输出线40a具有用于限制其中提供的电流的电阻器R18,并且输出线40b具有用于限制其中提供的电流的电阻器R19。电容器C7设置在该输出线40a和40a’之间,并且电容器C8设置在该输出线40b和40b’之间。
保持控制信号从处理器104的端口IN1和IN2输入到电机驱动器MD3。另外,启动信号(enable signal)输入到处理器104的端口ENA。该电机驱动器MD3根据该保持控制信号和启动信号来控制步进电机STM1的电力分配。
图31是用于解释图30中所示保持控制电路的操作的流程图。该操作包括如复位过程、释放过程和保持过程之类的三个步骤。
当打开数码相机的电源开关SW13时,首先根据处理器104的控制执行该复位过程(S.1)。在该复位过程中,步进电机STM1通过处理器104的控制在逆时针方向上以200pps(脉冲/每秒)的较慢速度可转动驱动2个脉冲。接下来,该步进电机STM1在逆时针方向上以1000pps(脉冲/每秒)的较快速度可转动地驱动33个脉冲。最后,该步进电机STM1在顺时针方向上以200pps(脉冲/每秒)的较慢速度可转动地驱动2个脉冲。
无论凸轮销32处于凸轮凹槽31的转动方向上的任何位置,通过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步进电机STM1大约35个脉冲,该凸轮销32都与凸轮凹槽31的陡峭断面31d物理接触。
当该步进电机STM1在顺时针方向上从与凸轮销32的陡峭断面31d接触的位置受到驱动2个脉冲时,该凸轮销32设置在凸轮凹槽31的倾斜开始位置31e(参见图24E)。凸轮销设置在凸轮凹槽31的倾斜开始位置31e中的状态是凸轮销32的复位位置,它对应于CCD101强制保持在原点位置O的状态。该原点位置O也是按状镜台15可移动的范围内的中央位置。从电源打开到复位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为大约53mese(毫秒)。
在该相机抖动校正机构中,通过打开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执行相机抖动校正,并且当关闭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或者完成拍摄时,释放相机抖动校正。
如果打开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则通过控制处理器104执行释放过程(S.2)。在该释放过程中,步进电机STM1首先在顺时针方向上以200pps(脉冲/每秒)的较慢速度可转动地驱动2个脉冲。接下来,步进电机STM1在顺时针方向上以1000pps(脉冲/每秒)的较快速度可转动地驱动28个脉冲。随后,分配到该步进电机STM1的电力保持5msec(毫秒)。接下来,通过电机驱动器MD1停止分配到步进电机STM1的电力。
通过上述释放过程,凸轮销32定位在凸轮凹槽31的倾斜终止位置31f(参见图24D)。从倾斜开始位置31e到倾斜终止位置31f所需的时间为大约43msec(毫秒)。更特别地,凸轮销32从保持等待位置移动到释放等待位置所需的时间为大约43msec(毫秒)。相机抖动校正控制在该释放等待位置进行。
接下来,当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关闭或者拍摄进行时,处理器104执行保持过程(S.3)。在该保持过程中,通过处理器104的控制,步进电机STM1在顺时针方向上以200pps(脉冲/每秒)的较慢速度可转动地驱动2个脉冲。此后,步进电机STM1在顺时针方向上以1000pps(脉冲/每秒)的较快速度可转动地驱动3个脉冲。于是,凸轮销32通过凸轮凹槽31的平峰部分31b,而下降到平谷底板部分31a,与该平谷底板部分31a接触。随后,分配到该步进电机STM1的电力保持5msec(毫秒)。
接下来,电机驱动器MD1停止对步进电机STM1的电力分配。于是,凸轮销32设置在凸轮凹槽31的倾斜开始位置31e,并且CCD101保持在中央位置。尽管供给电力,但是如果一旦进行复位过程,则进行这些释放过程和保持等待过程。注意到,从释放等待位置移动到保持等待位置所需的时间为大约18msec(毫秒)。
该相机抖动校正机构具有形成在强制保持器板26中的保持销33将CCD101的安装镜台15强制保持在中央位置的构造。于是,不需要控制用于将安装镜台15保持在原点位置O的电力分配。结果,即使相机抖动校正机构工作时,可以减小功耗。
(相机抖动探测电路的电路构造)
图32是示出相机抖动探测电路的电路构造的视图。该相机抖动探测电路包括探测X方向上的转动的X方向转动探测部分,和探测Y方向上的转动的Y方向转动探测部分。
该X方向转动探测部分具有例如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1B。该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1B具有:经电容器C13J接地的第一端子、经设置在连接线42’的中央的电容器C10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3的正端子上的第二端子;以及经设置在连接线43的中央的电阻器R2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3的负端子上的第三端子。
而且,该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1B的第四端子接地,并且也经电容器C11连接到连接线43上。该运算放大器OP3具有经电阻器R20连接到连接线43上的正端子。包括电阻器R21和转换开关ASW1的串行本体平行于电阻器R20连接在连接线42和43之间。
该运算放大器OP3具有经电容器C1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3的负端子上的输出端子。电阻器R22与之平行地连接到电容器C12上。该电容器C1O和电阻器R20组成高通滤波器HPF1,并且电容器C12和电阻器R22组成低通滤波器LPF1。该运算放大器OP3将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1B的输出放大,并从运算放大器OP3的输出端子输出X方向探测信号OUT1。
该Y方向转动探测部分具有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2A。该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2A具有:经电容器C17接地的第一端子;经设置在连接线44的中央的电容器C14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正端子上的第二端子;经设置在连接线45的中央的电阻器R26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端子上的第三端子,和接地并且还经电容器C15连接到连接线45上的第四端子。
该运算放大器OP4具有经电阻器R24连接到连接线45上的正端子。包括电阻器R25和转换开关ASW2的串行本体与电阻器R24平行地连接在连接线44和45之间。该运算放大器OP4具有经电容器C16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4的负端子上的输出端子。该电容器C14和电阻器R24组成高通滤波器HPF2,并且电容器C16和电阻器R27组成低通滤波器LPF2。该运算放大器OP4将压电振动陀螺传感器S2A的输出放大,并从运算放大器OP4的输出端子输出X方向探测信号OUT2。
转换控制信号SWC1经信号线46输入到转换开关ASW1和ASW2。每个转换开关ASW1和ASW2都具有用于加速电容器C11和C15的每一个的充电的功能,从而提高高通滤波器HPF1和HPF2的每一个的响应速度。处理器104在打开电源之后将转换控制信号SWC1输出到转换开关ASW1和ASW2预定时间。于是,转换开关ASW1和ASW2打开预定时间。每T秒,将陀螺传感器S1B和S2A的探测输出OUT1和OUT2读入到A/D转换器10411。
其中
ωyaw(t)...YAW方向的瞬时角速度
ωpitch(t)...PITCH方向的瞬时角速度
θyaw(t)...YAW方向的角变化
θpitch(t)...PITCH方向的角变化
Dyaw(t)...与YAW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在X方向的移动量
Dpitch(t)...与PITCH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在Y方向的移动量
θyaw(t)和θpitch(t)通过如下关系表达式获得
θyaw(t)=∑ωyaw(i)T
θpitch(t)=∑ωpitch(i)T
而且,从变焦点zp到焦点fp确定焦距f。下述等式建立在与YAW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的移动量Dyaw(t)、与PITCH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的移动量Dpitch(t)、YAW方向的角变化θyaw(t)和PITCH方向的角变化θpitch(t)之间。
Dyaw(t)=f*tan(θyaw(t))...(I)
Dpitch(t)=f*tan(θpitch(t))...(ii)
特别地,与YAW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的移动量Dyaw(t)和与PITCH方向转动相对应的图像的移动量Dpitch(t)与CCD101应该在X-Y方向上移动的量相对应。
如果相机抖动导致YAW方向和PITCH方向上的可转动位移,则通过上述方程(i)and(ii)计算CCD的目标位置。而且,驱动安装镜台15使得,消除目标值和由位置探测元件1252探测的X-Y方向上CCD101的实际位置之间的差。每T秒进行该控制。
注意,当陀螺传感器S 1B和S2A的探测输出值为“0”时,控制安装镜台15,从而CCD101通过随着移动相机主体的平移移动位移Xd而平移运动。
(相机抖动校正控制电路)
图33是示出相机抖动校正控制电路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该相机抖动校正控制电路大致包括反馈电路50和位置对应电压设置电路51。
霍尔元件H1和H2(图1中所示的霍尔元件1252a和1252b)构成该位置对应电压设置电路51的一部分。预定电压Vh1施加到霍尔元件(1252a)H1上。该霍尔元件H1具有经电阻器R2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1的负端子上的一个端子,和经电阻器R3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端子上的另一端子。
该运算放大器OP1具有一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经电阻器R5连接到处理器104的输入端口L1上,并且也经电阻器R1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1的负端子上。另外,电阻器R5和输入端口L1之间的连接点经电容器C1接地。
预定电压Vh2-施加到霍尔元件(1252b)H2上。该霍尔元件H2具有经电阻器R7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负端子上的一个端子,和经电阻器R8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正端子上的另一端子。
该运算放大器OP2具有一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经电阻器R9连接到处理器104的输入端口L2上,并且还经电阻器R6连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负端子上。另外,电阻器R9和输入端口L2之间的连接点经电容器C2接地。
处理器104具有:输出端口L3,该输出端口连接到构成位置对应电压设置电路51的一部分的D/A转换电路IC2上;连接到D/A转换电路IC2和D/A转换电路IC1上的输出端口L4和L6,及连接到D/A转换电路IC1上的输出端口L5。
两根输出线61和62连接到D/A转换电路IC2上。其中一根输出线61经电阻器R4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1的正端子,并且另一根输出线62经电阻器R10输入到运算放大器OP2的正端子。
来自输出端口L3的芯片选择器信号D1、来自输出端口L4的时钟信号SCLK和来自输出端口L6的校正数字数据DIN输入到D/A转换电路IC2。该D/A转换电路IC2具有执行校正数字数据的数字/模拟转换的功能。
该D/A转换电路IC1构成反馈电路50的一部分。公共线63和两根输出线64和65连接到D/A转换电路IC1上。该公共线63连接到线圈驱动电路MD1和MD2上。输出线64经电阻器R14连接到线圈驱动电路MD1的输入端子L7上。输出线65经电阻器R15连接到线圈驱动电路MD2的输入端子L8上。
电阻器R14和输入端子L7之间的连接点经电容器C3连接到线圈驱动电路MD1的接地端子ER1上。电阻器R16和输入端子L8之间的连接点经电容器C4连接到线圈驱动电路MD2的接地端子ER2上。公共线63经电阻器R12和R11连接到电源Vcc上。它们之间的连接点经电阻器R13接地。
来自处理器104的控制信号CONT1输入到两个线圈驱动电路MD1和MD2。该线圈驱动电路MD1具有一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经电阻器R16连接到线圈COL1”(线圈本体COL1和COL1’的串联本体)上。电容器C5平行于电阻器R16和线圈COL1”的串联本体连接。线圈驱动电路MD2具有一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经电阻器R17连接到线圈COL2”(线圈本体COL2和COL2’的串联本体)上。电容器C6平行于电阻器R17和线圈COL2”的串联本体连接。线圈COL1”用于在X方向上驱动安装镜台15,并且线圈COL2”用于在Y方向上驱动安装镜台15。
此处,在预定电压Vh1-施加到霍尔元件H1上及预定电压Vh2-施加到霍尔元件H2上的状态下,当陀螺传感器S 1B和S2A的探测输出值为0(参见图32)时,霍尔元件H1和H2的探测输出电压值设置为Vh1和Vh2,并且CCD101也存在于可移动区域的中央位置(原点O)。在此情况下,处理器104的相应输入端口L1和L2的模拟输出电压值设置为VlADin和V2ADin。这些输出电压值V1ADin和V2ADin实际测量。
根据关于磁体(永磁体)16a至16d与霍尔元件H1和H2之间的机械位置关系的组装误差因素、霍尔元件H1和H2相对于安装镜台15的安装位置与线圈COL1”和COL2”相对于安装镜台15的安装位置之间的组装误差因素等,该输出电压值(实际测量值)V1ADin和V2ADin变化。此外,根据霍尔元件H1和H2的特性,输出电压值(实际测量值)V1ADin和V2ADin也会变化。
因此,如果不进行校正,则对应于原点位置O的霍尔元件H1和H2的探测值对于每个相机都不同。于是,无法进行实际相机抖动校正。
为了解决该问题,设置校正电压Vr1′和Vr2′使得,校正之前的输出电压值V1Adin和V2Adin设置成恒定电压值(设置参照电压值),该校正电压从模拟/数字转换器IC2输入到相应运算放大器OP1和OP2。更特别地,该校正电压Vr1′和Vr2′设置使得,当CCD101存在于原点位置O并且未控制CCD101时(当不给线圈COL1”和COL2”供电时),校正输出电压值(探测值)V1Adin和V2Adin的变化。
此处,为了将校正电压Vr1′和Vr2′设置成设置参照电压值,例如1.7伏,处理器104进行如下计算,该设置参照电压值基本是运算放大器OP1和OP2的可移动范围电压的中央值。
此处,为了描述方便,电阻器设置成R2=R3=R7=R8并且R1=R4=R10=R6。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R2=R3=R7=R8并且R1=R4=R10=R6的情况下,建立下述关系表达式。
V1ADin=R1/R2*((Vh1+)-(Vh1-))+Vr1’
V2ADin=R1/R2*((Vh2+)-(Vh2-))+Vr2’
处理器104构造成根据上述表达式通过计算获取校正电压Vr1′和Vr2′。结果,即使根据关于磁体(永磁体)16a-16d与霍尔元件H1和H2之间的机械位置关系的组装误差因素、霍尔元件H1和H2与线圈COL1”和COL2”的相对于安装镜台15连接位置之间的组装误差因素等,处于CCD101的参照位置或原点O的霍尔元件H1、H2的探测值变化,也可根据陀螺传感器探测的校正量来移动CCD101。
该处理器104与D/A转换电路IC2一起包括变化校正电路的一部分,无论霍尔元件H1和H2的探测值如何变化,该变化校正电路都输出用于将探测值设置为设置参照电压值的校正值。而且,处理器104还起到用于通过计算获得设置参照电压值的校正值计算装置的功能。
在用于组装相机的工厂中的最后检查的发货之前,设置该初始设置,如图34的流程图中所示(参见S.1至S.3)。
如图35的流程图中所示,在实际控制中,处理器104首先读取根据相机抖动探测电路(S.11)的探测输出值OUT1和OUT2通过计算获得的控制目标值。接下来,处理器104读取霍尔元件H1和H2获得的实际位置对应电压值V1ADin和V2ADin(S.12)。于是,处理器104计算控制目标值和位置对应电压值V1ADin和V2ADin之间的差。
该处理器104根据该差的输出值将控制数据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IC1。该数字/模拟转换电路IC1输出对应于控制数据的控制电压Vdac1和Vdac2(S.14)。该控制电压Vdac1和Vdac2输入到线圈驱动电路MD1和MD2。该线圈驱动电路MD1和MD2将驱动电压Vout1和Vout2输出到相应线圈COL1”和COL2”。
假设Vr是分电压,则根据下述等式设置驱动电压Vout1和Vout2:
Vout1=(Vdac1-Vr)*K
Vout2=(Vdac2-Vr)*K
此处,参数K是基于分电压Vr的比例常数。
CCD101受到磁体16a至16d和线圈COL1”和COL2”的磁场吸引和排斥,以在由驱动电压Vout1和Vout2中的每一个为“正电压”还是“负电压”所控制的方向上移动。于是,改变了霍尔元件H1和H2的探测值。位置对应电压值V1ADin和V2ADin对应于探测值的改变而改变。该位置对应电压值反馈到处理器104。于是,即使相机抖动探测电路的探测输出值将控制目标值改变,也可允许CCD101平顺跟随目标位置(S.15)。当完成拍摄时,终止控制(S.16)。
(改进实施例)
图36是示出反馈电路50的改进实施例的电路图。此处,处理器104利用PWM控制来控制线圈驱动器MD4的驱动,从而控制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
更特别地,法向信号CON1和反向信号CON2输入到线圈控制器MD4,并且脉冲电压Vin1和Vin2也输入到线圈驱动器。随着脉冲信号的高水平持续时间变长,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电压增大。
(通过打开相机抖动校正机构进行拍摄的细节)
如图37中所示,当打开相机抖动校正开关SW14(S.1)时,陀螺传感器S1B和S2A通电(S.2)。当按下释放开关SW1,以完成半按下(S.3)时,开始自动对焦操作(对焦操作)(S.4)。与自动对焦操作的开始同时,释放安装镜台15的机械强制固定,并且通过对线圈COL1”和COL2”进行电力分配,开始CCD中央保持控制。
接下来,开始相机抖动的监视过程。处理器104判断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是否继续(S.6)。如果该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释放,则流程返回步骤S.3。期间,如果该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继续,则处理器104确定是否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全按下(S.7)。如果不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全按下,则流程返回步骤S.6。
如果完成释放开关SW1的全按下,则CCD101在图像移动方向上的随动开始(S.8)。接下来,进行曝光(S.9)。当完成曝光时(S.10),CCD101的随动停止。(S.11)。因此,通过处理器104控制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S.11),安装镜台15返回原点位置O。处理器104判断安装镜台15是否返回原点位置O(S.12)。如果安装镜台15返回,则处理器104以机械方式(通过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机械地强制保持在原点位置O)将安装镜台15(CCD101)强制固定到原点位置O(S.13)。
存在方便释放开关SW1的操作定时的两种模式。
图38是在释放开关SW1的完全按下的情况下相机抖动校正处理的时序图。此处,完全按下意味着从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到释放开关SW1的完全按下操作具有不连续性的释放操作。例如,完全按下意味着用户进行拍摄操作,该用户执行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然后通过适时执行释放开关SW1的完全按下而过渡到曝光开始操作。
如果半按下释放开关SW1,则开始数码相机的对焦操作。在此状态下,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尚未释放安装镜台15的强制保持。不对线圈COL1”和COL2”供电。而且,安装镜台15机械地固定到中央位置,并且物体图像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
当完成对焦操作时,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1进行电力分配。于是,释放安装镜台15的机械强制保持。与强制保持的释放同时,处理器104开始对线圈COL1”和COL2”供电。通过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上述控制,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释放1)期间相机抖动校正过程。当释放开关SW1完全按下(释放2)时,通过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控制,安装镜台15一次返回中央位置。随后,LCD监视器18一段时间之后关闭,并设置成不显示物体图像的状态。
接下来,当开始静止图像曝光时,根据相机抖动,控制安装镜台15,使之跟随图像移动。当完成静止图像曝光时,根据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控制,安装镜台15返回中央位置。接下来,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1进行电力分配。于是,进行安装镜台15的机械强制固定。随后,停止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
如上所述,即使相机抖动,用户也能够可视地辨识LCD监视器18,以监视释放1期间物体图像,而不会具有相机抖动。
而且,当安装镜台15在释放2期间一旦返回中央位置时,释放2期间的构图相对于释放1期间物体图像的构图移位。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由于在安装镜台15一旦返回中央位置的状态下,刚好在拍摄之前的物体图像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所以用户能够确认物体图像在接近拍摄时的构图(接近曝光)。
图39示出了在半按下释放开关SW1,然后不进行完全按下操作,释放该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的情况下,相机抖动校正处理的时序图。
在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的同时,开始对焦操作。当完成对焦操作时,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1进行电力分配。于是,释放安装镜台15的机械强制保持。在强制保持的释放的同时,开始对线圈COL1”和COL2”进行电力分配。通过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控制,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期间(释放1)的相机抖动校正过程。
如果在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期间,释放该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则安装镜台15根据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控制返回中央位置。接下来,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1进行电力分配。于是,进行安装镜台15的机械固定和保持。接下来,停止对线圈COL1”和COL2”进行电力分配。
图40是当释放开关SW1在一次拍摄中完全按下时,相机抖动校正过程的时序图。此处,一次拍摄中完全按下意味着从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释放1)到其完全按下操作(释放2)具有连续性的释放操作。例如,一次拍摄中完全按下意味着由用户进行的拍摄操作,该用户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然后通过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完全按下,马上过渡到曝光开始操作。
如果半按下释放开关SW1,则开始数码相机的对焦操作。物体图像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而且,在释放开关SW1的半按下操作之后马上进行释放开关SW1的完全按下操作。同时,LCD监视器18关闭,并设置在不显示物体图像的状态下。
当完成对焦操作时,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进行电力分配。于是,释放安装镜台15的机械保持。在保持的释放的同时,开始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通过控制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安装镜台15保持在中央位置处。于是,进行相机抖动校正过程。
通过对线圈COL1”和COL2”进行电力分配,安装镜台15保持在中央位置处。于是,开始静止图像曝光,并且根据相机抖动,安装镜台15受到控制,以跟随图像移动。当完成静止图像曝光时,根据对线圈COL1”和COL2”的电力分配的控制,安装镜台15返回中央位置。接下来,处理器104开始对原点位置强制保持机构1263的步进电机STM进行电力分配。于是,进行安装镜台15的机械固定和保持。接下来,停止对线圈COL1”和COL2”进行电力分配。
在一次拍摄中这种完全按下的情况下,考虑到在释放1的操作期间用户完成了构图的确认,并且不需要释放2期间构图的确认。因此,考虑在一次拍摄中完全按下的情况下,即使安装镜台15在释放2期间一旦返回中央位置,也不需要构图的重新确认。于是,由于不需要将释放2期间的构图显示在LCD监视器18上,所以可以简化相机抖动校正控制过程。
而且,由于在对焦操作期间关闭LCD监视器18,所以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池消耗。
此外,当安装镜台15以机械方式强制保持在原点位置O时,保持销33的周壁33a按压保护板19的凹陷周壁19b。因此,作为Y可移动框架的安装镜台在Z轴方向上被压向物体。于是抑制了安装镜台15在Z轴方向上的松配合。而且,当安装镜台15不以机械方式强制保持在原点位置O时,通过推动磁体15e和15f与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16e2和16f2之间的吸引力,作为Y可移动框架的安装镜台15在Z轴方向上被压向物体。于是,抑制了安装镜台15在Z轴方向上的松配合。如上所述,通过将保持销33的按压方向设置成与推动磁体15e和15f与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16e2和16f2之间的吸引力按压安装镜台15的方向相同,CCD101在进行相机抖动校正操作时刻与进行强制保持并且不进行相机抖动校正的时刻之间,不在光轴方向(Z轴方向)上移动。于是,焦点位置保持恒定。
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推动磁体15e和15f沿Z轴方向被朝向与之相对应的轭16e和16f的延伸部分16e2和16f2吸引。于是,在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安装镜台15可被吸引向Y方向镜台14和X方向镜台13组成的导向镜台,换句话说,可被吸引向X方向镜台13。因此,从Z轴方向观察时安装镜台15的位置可设置成接触该导向镜台的位置(在Y方向镜台14设置在之间的情况下,与X方向镜台13形成接触的位置)。于是,在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可防止安装在安装镜台15上的CCD101在Z轴方向(拍摄光轴方向)上的松配合。而且,CCD101能够在适当焦距处接收光。应注意到延伸部分16e2和16f2至少设置在推动磁体15e和15f在其中移动的区域中。于是,即使推动磁体15e和15f与用于图像模糊校正的Y方向镜台14的移动一起在Y方向上移动,也可允许吸引力作用在推动磁体15e和15f与延伸部分16e2和16f2之间。
在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相应线圈本体COL1、COL1’、COL2和COL2’设置在安装镜台15中,并且相应永磁体16a至16d设置在包括在导向镜台中的X方向镜台13中。此外,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应用到相应永磁体16a至16d设置在安装镜台15中并且相应线圈本体COL1、COL1’、COL2和COL2’设置在X方向镜台13中的情况。
在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X和Y方向上的转动由陀螺传感器1241探测,以探测相机主体(主体壳体)中导致的相机抖动。此外,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应用于例如处理监视图像以探测相机抖动的情况。
在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相机抖动校正装置中,导向镜台包括支承安装镜台15从而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Y方向镜台14,和支承该Y方向镜台14从而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的X方向镜台13。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安装镜台15被沿着X-Y平面可移动地保持且被固定到主体壳体中拍摄光轴上即可。
应注意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描述了这样的示例,即:其中在相机中采用了通过相对于相机的倾斜(抖动)移动作为成像元件的CCD101来校正图像模糊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此外,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这样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该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具有安装在其中的透镜,而不是CCD101,并通过相对于相机的倾斜(抖动)移动该透镜来校正图像模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镜筒中的适当透镜框架用作可移动框架,可以构造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
例如,图41和42示出了一镜筒的构造,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构造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可应用到该镜筒上。图41是一垂直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镜筒的主要结构。图42是一分解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该镜筒的详细结构。
图41和42中所示镜筒包括第一组光学系统L1、第二组光学系统L2、第三组光学系统L3、固定管L4、凸轮管L5、第一组驱动销L6、直流电机L7、齿轮组L8、光圈L9、弹簧L10、导螺杆L11、主轴L12、副轴L13、脉冲电机L14、光斩波器(photointerruptors)L15和L16、第二组驱动销L17和基座L18。
在上述镜筒中,可以将其上安装有透镜的本发明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设置为例如用于聚焦的第三组光学系统L3,该第三组光学系统可以在X和Y方向上移动。
尽管已经相对于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应当认识到的是,在不脱离由下述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改变。

Claims (6)

1.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
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和成像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并具有导向部分;
有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来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
其中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
其中该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动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所述可移动框架,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为音圈电机,该音圈电机包括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轭、固定到轭上的永磁体及线圈,以及
其中所述磁性本体通过延伸所述轭而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其中推动磁体和磁性本体的组合设置在横过拍摄光轴布置的成像元件和透镜中任意一个的拍摄光轴的两侧上。
3.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成像设备。
4.一种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包括:
可移动框架,该可移动框架设置有透镜和成像元件中的任意一个并具有导向部分;
有导向支承部分的固定框架,该导向支承部分通过与导向部分接触可移动地支承该可移动框架;及
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过相对于固定框架移动该可移动框架,来驱动该可移动框架,用于校正图像模糊,
其中该固定框架具有磁性本体,
其中该可移动框架在对应于该磁动本体的位置处具有推动磁体,该推动磁体使用磁体和磁性本体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在导向部分和导向支承部分彼此接触的方向上推动所述可移动框架,
其中该驱动机构为音圈电机,该音圈电机包括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轭、固定到轭上的永磁体、以及线圈,以及
其中推动磁体为多个永磁体,所述多个永磁体具有不同磁性方向并且与驱动机构中的永磁体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其中推动磁体和磁性本体的组合设置在横过拍摄光轴布置的成像元件和透镜中任意一个的拍摄光轴的两侧上。
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模糊校正装置的成像设备。
CN2010102943454A 2006-08-23 2007-08-21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Active CN101976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26290A JP5038664B2 (ja) 2006-08-23 2006-08-23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26290/06 2006-08-23
JP2006226291 2006-08-23
JP226291/06 2006-08-2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94088A Division CN101542386B (zh) 2006-08-23 2007-08-21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6010A true CN101976010A (zh) 2011-02-16
CN101976010B CN101976010B (zh) 2013-03-13

Family

ID=3910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43454A Active CN101976010B (zh) 2006-08-23 2007-08-21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929849B2 (zh)
EP (1) EP2054766B1 (zh)
KR (1) KR101082615B1 (zh)
CN (1) CN101976010B (zh)
WO (1) WO200802381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633A (zh) * 2015-01-22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WO2021081932A1 (en) * 2019-10-31 2021-05-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ens actuators
CN113055554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4690509A (zh) * 2020-12-11 2022-07-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相机的致动器和包括该致动器的相机模块
US12003844B2 (en) 2019-12-26 2024-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6251A1 (en) * 2004-08-09 2006-02-16 Reiley Mark 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fixation or fusion of bone
US7929849B2 (en) * 2006-08-23 2011-04-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blur correction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JP2009204629A (ja) * 2008-01-28 2009-09-10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
JP4991591B2 (ja) 2008-02-18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CN102016708B (zh) * 2008-04-30 2013-07-3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TWI377370B (en) * 2008-06-03 2012-11-21 Asia Optical Co Inc Image blur correction device
JP4666239B2 (ja) * 2009-03-04 2011-04-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5090410B2 (ja) 2009-03-04 2012-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像振れ補正装置、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
CN101931305B (zh) * 2009-06-25 2013-02-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组合
KR101123732B1 (ko) 2009-09-04 2012-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떨림 보정장치
KR101074034B1 (ko) * 2009-10-26 2011-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장치
JP5487911B2 (ja) 2009-11-27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JP5580684B2 (ja) * 2010-07-29 2014-08-27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12058631A (ja) 2010-09-13 2012-03-22 Ricoh Co Ltd レンズ鏡胴
JP5707864B2 (ja) 2010-10-29 2015-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ンズ鏡胴
JP2013061513A (ja) 2011-09-14 2013-04-04 Ricoh Co Ltd レンズ鏡胴
US9933628B2 (en) * 2012-02-14 2018-04-0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JP2013250468A (ja) 2012-06-01 2013-12-12 Ricoh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207303B2 (ja) * 2012-09-10 2017-10-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を備えるアクチュエータ、画像振れ補正装置、交換用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自動ステージ
JP6108801B2 (ja) * 2012-12-06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正光学装置、画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2151763B1 (ko) * 2013-06-03 2020-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손떨림 보정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지털 촬영장치
US9304325B2 (en) * 2013-06-17 2016-04-05 Tdk Taiwan Corp. Lens driving device with an improved OIS coil structure
JP5770321B2 (ja) * 2014-02-04 2015-08-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ファンモータ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WO2016003472A1 (en) * 2014-07-03 2016-01-07 Newport Corporation Multi-axis positioning device
USD783077S1 (en) * 2015-03-16 2017-04-04 Lg Electronics Inc. Vibration arrestor for compact camera
CN112954176B (zh) 2017-03-22 2023-04-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及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JP7049482B2 (ja) 2018-11-21 2022-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レンズ装置、撮像装置
KR102230962B1 (ko) * 2020-01-09 2021-03-23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액츄에이터
CN113395425B (zh) * 2021-06-16 2022-08-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597170B1 (ko) * 2021-11-15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센서 시프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97169B1 (ko) * 2021-11-15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센서 시프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97175B1 (ko) * 2021-11-15 2023-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센서 시프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0739A (ja) 1990-11-05 1992-06-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磁気ドライブ装置
JP3278014B2 (ja) 1993-12-27 2002-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軸補正用レンズの駆動機構
JPH07294975A (ja) 1994-04-26 1995-11-10 Nikon Corp 振れ防止装置
DE29515073U1 (de) * 1995-09-20 1995-12-07 Maas Uwe Vorrichtung zum Darstellen sich bewegender Bilder im Hintergrund einer Bühne
JPH10254012A (ja) * 1997-03-11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防振レンズ装置
JPH11183953A (ja) 1997-12-25 1999-07-09 Minolta Co Ltd 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それに適する駆動装置
JP3728094B2 (ja) * 1998-04-20 2005-1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光学機器、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影装置
JP2000187260A (ja) 1998-12-24 2000-07-04 Canon Inc 像ぶれ補正装置及び像ぶれ補正装置が搭載される光学機器
CA2377687A1 (en) 1999-06-25 2001-01-04 Ea Entertainment Gmbh Device for displacing 3-dimensional objects in the projection area of a projection system
JP4500384B2 (ja) 1999-09-30 2010-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
JP4006178B2 (ja) * 2000-12-25 2007-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撮影装置および観察装置
JP4170739B2 (ja) 2001-11-29 2008-10-22 株式会社ミクニ 燃料噴射ポンプの駆動方法及び駆動装置
JP4143318B2 (ja) * 2002-03-29 2008-09-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4274242A (ja) 2003-03-06 2004-09-30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450832B2 (en) 2004-12-01 2008-11-11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having an optical image stabilizer
JP2006178154A (ja) 2004-12-22 2006-07-06 Pentax Corp 撮像装置
JP4647982B2 (ja) * 2004-12-01 2011-03-09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728086B2 (ja) 2005-10-20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4751695B2 (ja) * 2005-10-20 2011-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2007156351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212876A (ja) * 2006-02-10 2007-08-23 Sony Corp 像ぶれ補正装置、レン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KR101255207B1 (ko) * 2006-06-19 2013-04-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용 손떨림 보정 모듈
US7929849B2 (en) * 2006-08-23 2011-04-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blur correction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equipped therewit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633A (zh) * 2015-01-22 2015-05-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所述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
CN110998430A (zh) * 2017-08-10 2020-04-10 索尼公司 相机抖动校正装置
US11212445B2 (en) 2017-08-10 2021-12-28 Sony Corporation Camera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WO2021081932A1 (en) * 2019-10-31 2021-05-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ens actuators
CN113055554A (zh) * 2019-12-26 202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129652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3055554B (zh) * 2019-12-26 2023-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JP2023508664A (ja) * 2019-12-26 2023-03-0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カメラ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US12003844B2 (en) 2019-12-26 2024-06-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90509A (zh) * 2020-12-11 2022-07-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相机的致动器和包括该致动器的相机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4766A1 (en) 2009-05-06
US20100178044A1 (en) 2010-07-15
EP2054766B1 (en) 2015-03-25
WO2008023815A1 (en) 2008-02-28
CN101976010B (zh) 2013-03-13
KR20090043585A (ko) 2009-05-06
US8200077B2 (en) 2012-06-12
KR101082615B1 (ko) 2011-11-10
US20110188841A1 (en) 2011-08-04
EP2054766A4 (en) 2010-01-13
US7929849B2 (en) 2011-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6010B (zh)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1542386B (zh) 图像模糊校正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成像设备
CN101578853B (zh) 成像设备和电子装置
CN102447825B (zh) 柔性电路板、摄像装置、摄影光学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JP4751695B2 (ja)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US769703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blur suppression function
CN100489589C (zh) 成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JP4755477B2 (ja)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KR101068181B1 (ko) 촬상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JP4728086B2 (ja) 手ぶれ補正機能付き撮像装置
JP482718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875971B2 (ja)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EP1750435A2 (en) Camera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8077047A (ja) 像振れ補正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9089371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1158553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