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55074B -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55074B
CN101955074B CN2010102314289A CN201010231428A CN101955074B CN 101955074 B CN101955074 B CN 101955074B CN 2010102314289 A CN2010102314289 A CN 2010102314289A CN 201010231428 A CN201010231428 A CN 201010231428A CN 101955074 B CN101955074 B CN 101955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roducing
assembly
latch
printed circuit
body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14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55074A (zh
Inventor
久住正
三木克彦
石川喜邦
梶山博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55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55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55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02Supply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Cassettes therefor
    • G03G15/6514Manual suppl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07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cooperating with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parating the pile from roller or rotary separator after a separation st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4Side, i.e. portion parallel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2Parts to be handled by user
    • B65H2405/121Lock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379Copy medium holder
    • G03G2215/00392Manual input tr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32Articulated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32Articulated members
    • Y10T403/32606Pivo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能够良好地确定组件的位置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向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被配置在以作用于供纸盒(9C)的多个抵抗力b、c、d、e之中所选择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

Description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包括将供纸盒引入到本体装置里的引入机构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包括,对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的图像进行读取的读取部,和将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纸里的图像形成部,和将记录纸供纸到图像形成部里的供纸部,通过图像形成部所具有的光写入装置在感光体表面进行光照射后来形成静电潜像,并将由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等各色成分组成的调色剂供给到形成在感光体表面里的静电潜像中,使其作为调色剂像来可视像化,然后,通过将这些各色成分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转印材料里,来形成彩色图像。
另外,上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可以抽出地设置在本体装置里,作为对复数页记录纸进行重叠收容的组件的供纸盒。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层叠在供纸盒里的记录纸,通过捡拾机构的捡拾辊等,从最上面开始依次分出后搬送去图像形成部,并在图像形成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里。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供纸盒如果在抽出方向里的位置得不到确定,就会发生图像没有形成在用纸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里,而偏向某一方的问题。
另外,当供纸盒里收容的记录纸用完,或者对收容在供纸盒里的记录纸进行变更时,就将供纸盒从本体装置拉出后将记录纸补充到供纸盒里,然后将供纸盒推入本体装置后装好。但是,因为补充有记录纸的状态时的供纸盒要重,在将供纸盒推入到本体装置里时就会给用户造成较大的负担。还有,因为供纸盒较重,当用户施加了过大的推送力时,就有可能使得供纸盒是冲入供纸部来被装入的。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供纸盒装入时的冲击,就有可能导致收容在供纸盒里的记录纸的位置偏离,或供纸盒的破损。
以往,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包括有,设置在供纸盒里的卡止销,在将卡止销卡止的状态下摇动至规定的摇动位置时,通过肘式(toggle)弹簧介由卡止销来将供纸盒引入到本体装置里的引入装置,以及具有由平行于供纸盒的安装方向的直线部和向引入装置的摇动支点的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构成的卡止销的导向槽的导向部(参照专利文献1)。
由此,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因为供纸盒介由卡止销被引导去导向部,引入装置在对卡止销进行卡止的状态下摇动到规定的摇动位置时,利用肘式弹簧施加的力来引入供纸盒,所以就能够减轻用户的负担。另外,在上述导向部里,因为具有向引入装置的摇动支点的方向里弯曲的弯曲部,当卡止销被引导至弯曲部里时,引入装置因为肘式弹簧的施力而变得容易摇动,从而不增加肘式弹簧的常数就能够将供纸盒切实地引入。
另外,对应于通过上述肘式弹簧的施力而被引入的供纸盒的移动速度的大小,一般地还设置有对供纸盒的移动速度减速的负荷进行增减的依据于速度的阻尼组件(参照专利文献2)。
由此,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因为对应于供纸盒的移动速度的大小,而通过依据于速度的阻尼组件来减速,无论供纸盒中的记录纸的收容量是否有增减,也能够抑制供纸盒的移动速度的不均。因此,在防止因供纸盒安装时的冲击而导致层叠在供纸盒内的记录纸的纷乱的同时,还能够防止供纸盒的破损。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装入供纸盒时会发生各种阻力,为了抵抗该阻力或阻尼的衰减,在引入供纸盒时就需要超过阻力以上的引入力,反过来说,就需要增大拉出供纸盒时的操作力。作为装入供纸盒时的阻力可以例举有:因载置的记录纸的重量而产生的滑动阻力,位置确定时的摩擦阻力,和相对于供纸盒来进行供纸机构的接触分离时的阻力等。
近年来,出于对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考虑,无障碍(Barrier free)等的想法逐渐流行,2000年12月,美国政府发表了康复法(rehabilitation)508条中的“可利用标准(Accessibility Standard)”。在该“可利用标准”中明确记载了“使装置或键动作的力不得超过5磅(22.2N)重”。
因此,供纸盒的引入力的增大也是有限度的,而如何降低引入时的阻力,提高引入的效率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技术课题。
另外,上述问题不仅限于相对于本体装置为可以拉出的供纸盒等组件,例如,在相对于本体装置为可以开关地被设置,用于对记录纸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的两面组件等的组件里设置了上述的引入装置时,也同样有着该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16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70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对组件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通过该构成,在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组件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在以作用在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最大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卡止后使得组件被引入。由此,因为组件安装方向投影面上的抵抗力和引入力的位置的差而发生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能够对组件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由此,就能够减轻用户在将组件安装到本体装置里时的负担。
另外,因为抑制了因转矩的发生而造成的组件的倾斜或钩挂,就能够抑制用户在操作时用力过大地将组件带着冲势安装到安装位置里。更进一步地,因为通过抑制组件的倾斜或钩挂,使得组件缓慢平滑地被引入到安装位置里,就能够抑制组件安装时的冲击,从而能够抑制组件的内含物的位置偏离,或组件的破损,以提高坚固牢靠性。
因此,在能够对组件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中,特征是,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占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通过该构成,在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组件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时,在以占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c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卡止后使得组件被引入。由此,因为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上的抵抗力和引入力的位置的差而发生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能够对组件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中,相对于垂直方向的高度,所述组件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形成长的形状,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被配置在所述组件在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里。
通过该构成,组件如同一般的供纸盒那样,只要相对于垂直方向,其水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长的形状,组件的垂直方向的位移就得到限制,将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配置在组件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里后,即使组件在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和引入力在垂直方向里有偏离,也不容易发生垂直方向的转矩。因此,通过将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配置在组件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里,引入装置可以非常容易地配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包括: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本体装置,以及相对于所述本体装置是可以装入和脱离地配置的组件,的某一方里;被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本体装置以及所述组件的另一方里;引入机构,其当所述组件被配置在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开始位置里,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卡止时引入所述组件,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通过该构成,在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组件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在与作用在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大致同一的位置里,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卡止后使得组件被引入。由此,因为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和引入力的位置的差而引起的转矩得到抑制,组件可以有效地被引入,用于对抗抵抗力或阻尼器衰减来进行组件的位置确定的引入力被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组件在引出时的操作力的增大也得到抑制。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最大的抵抗力的作用点大致同一的位置里。
通过该构成,在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组件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在与作用在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最大抵抗力的作用点大致同一的位置里,卡止部件和被卡止部件卡止后使得组件被引入。由此,组件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和引入力的位置的差而引起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良好地对组件进行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引入机构包括产生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力的弹性部件,和降低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速度的速度依存型阻尼器。
通过该构成,因为通过速度依存型阻尼器来使组件缓慢平滑地被引入到安装位置里,就能够抑制组件安装时的冲击了。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是,所述组件是载置收容多页记录纸的供纸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在由所述组件供纸来的记录纸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该构成,组件是载置收容多页记录纸的供纸盒时,在能够提高供纸盒的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供纸盒内的记录纸的位置偏离、紊乱、角部破损等。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是,所述组件是将用于造像的构成部件一体地支持以组件化后的处理卡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将通过所述处理卡盒造像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该构成,当组件是组件是将用于造像的构成部件一体地支持以组件化后的处理卡盒时,在能够提高处理卡盒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处理卡盒的破损等。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的特征是,所述组件是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卡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将所述调色剂卡盒供给来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通过该构成,当组件是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卡盒时,在能够提高调色剂卡盒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调色剂卡盒的破损等。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供纸装置的特征是,包括所述引入装置,和将载置收容在所述供纸盒里的多页记录纸供纸到所述本体装置里的供纸机构。
通过该构成,在包括所述引入装置,和将载置收容在所述供纸盒里的多页记录纸供纸到所述本体装置里的供纸机构的供纸装置中,在能够提高供纸盒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对供纸盒在抽出方向里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因而就能够抑制供纸盒内的记录纸通过供纸机构被供纸时的对位不良、堵纸、折角等的搬送不良。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是,包括所述供纸装置,和在通过所述供纸机构由所述供纸盒供纸来的记录纸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
通过该构成,在包括所述供纸装置,和在通过供纸机构由供纸盒供纸来的记录纸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能够提高供纸盒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对供纸盒在抽出方向里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因而就能够抑制在记录纸里形成的图像的位置偏离等的印刷不良。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在良好地对组件进行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黄色用造像部的构成图。
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从打印机打开侧面框时的框附近的构成图。
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供纸盒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5(A)所示是供纸装置被安装时的供纸盒的俯视图,图5(B)所示是包括小齿轮和回转式阻尼器时的供纸盒的俯视图,图5(C)是图5(B)所示小齿轮和回转式阻尼器的放大图。
图6所示是抵抗力的比例为第1组合时的供纸盒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图。
图7所示是抵抗力的比例为第2组合时的供纸盒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图。
图8所示是抵抗力的比例为第1组合时,卡止部和被卡止部的垂直方向的卡止位置为任意时的供纸盒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图。
图9所示是供纸装置被安装时的供纸盒的俯视图。
图10所示是使得卡止部和被卡止部的卡止位置与抵抗力的合力作用位置大致同一时的供纸盒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图。
【符号说明】
9A、9B、9C、9D    供纸盒(组件)
10C    供纸辊(供纸机构)
50     供纸装置(本体装置)
70     引入装置
200    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机构)
500    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置)
710    引入臂(被卡止部件)
710a   槽
720    固定端
730    肘式弹簧(引入机构)
740    卡止销(卡止部件)
750    挡块部
800    卡止部
901、902、903    领域
a    引入力
b、c、d、e    抵抗力
A、B、C、D、E、F    作用点
S    转印纸(记录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构成进行说明。以下是将本发明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适用在多个感光体被并列设置的串列型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下简称打印机)里为例来进行说明的。
如图1所示,打印机500包括了图像形成部200,和将转印纸S供给到该图像形成部200里的供纸部300。图像形成部200包括分别形成黄色(Y)、洋红色(M)、青色(C)、黑色(Bk)等各色的图像的四个造像部1(Y、M、C、Bk)。造像部1(Y、M、C、Bk)包括各自为鼓状的感光体2(Y、M、C、Bk),四个感光体2(Y、M、C、Bk)在图像形成部200内的图中左右方向里,以等间距隔开后被并列配设。各感光体2(Y、M、C、Bk)通过打印机500运行时由未图示的驱动源传递来的驱动而沿着箭头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另外,各造像部1(Y、M、C、Bk)还包括设置在各感光体2(Y、M、C、Bk)的周围,在电子照相方式的造像时所必要的显影装置等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起见,在表示各造像部1的构成部件的序号的后面附加了表示其颜色的Y(黄色)、M(洋红色)、C(青色)、Bk(黑色),以对应造像的图像的调色剂颜色。另外,在一般的说明中,有时会省略这些添加字。各造像部1(Y、M、C、Bk)除了所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之外,其他的构成都相同。以下,对于黄色用的造像部1Y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黄色用的造像部1Y中,在感光体2Y的周围里,按照静电照相工序的顺序,沿着顺时针方向依次配设了作为造像部件的带电装置4Y、显影装置5Y、清洁装置3Y等。带电装置4Y对应于所形成的图像来使感光体2Y带电,其包括与感光体2Y相向而对的带电辊4aY。显影装置5Y用于将调色剂赋予到带电的感光体2Y里,其包括显影辊5aY、显影刮刀5bY、螺杆5cY等。清洁装置3Y用于从感光体2Y来除去调色剂,其包括清洁刷3aY、清洁刮刀3bY、回收螺杆3cY等。
感光体2Y可以是在直径为30至120mm左右的铝制圆筒形状所形成的表面里设置光导电性物质的有机半导体层的层构造。另外,感光体2Y也不局限于圆筒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带状的。
如图1所示地,在感光体2(Y、M、C、Bk)的下方里设置有曝光装置80,其将对应于每一种颜色的图像数据的激光8扫描到通过2带电装置4而被均匀带电的各感光体2的表面里,并作为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潜像形成机构。在各带电装置4和各显影装置5之间,朝着感光体2的转动轴的方向里被确保有细长的空间,以使得由曝光装置80照射来的激光8能够朝向感光体2而进入。
图1所示曝光装置80具有包括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多面镜等的激光扫描方式的构成,从未图示的4个半导体激光光源来发射对应于所要形成的图像数据的调制激光8(Y、M、C、Bk)。曝光装置80具有在金属或树脂制成的框体内部里收容光学部件、控制用部件后的构成,在上面的射出口里设置有透光性的防尘部件。图1所示的打印机500虽然只设置了一个曝光装置80,但也可以是将多个曝光装置个别地设置在各造像部里。另外,作为曝光装置80,除了采用半导体激光光源以外,也可以采用公知的LED(发光二极管)阵列和成像机构(如聚光透镜)的组合装置。这时,因为将几千至几万个微细加工后的LED排列在直线上,就可以用对应于感光体2上的潜像的各点(dot)的LED来进行感光写入,光学系统仅有单纯的聚光透镜即可,所以就不需要多面镜等的机械驱动系统,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小型化。
当黄色(Y)、洋红色(M)、青色(C)、黑色(Bk)等各色调色剂在使用各色的显影装置5(Y、M、C、Bk)里被消耗时,是通过未图示的调色剂检测机构来检测的。然后,各色调色剂从设置在打印机500上部里,收纳有各色调色剂的4个调色剂卡盒40(Y、M、C、Bk),通过未图示的调色剂补充机构被供给到各显影装置5里。各调色剂卡盒40的外壳是由树脂或纸等构成的容器,在一部分里设置有未图示的排出口,能够容易地装卸到打印机500的安装部400里。调色剂卡盒40的排出口在将调色剂卡盒40安装到安装部400里时,可以与设置在打印机500本体里的调色剂补充机构相结合。另外,在打印机500中,为了在各色的调色剂卡盒40被误安装时,调色剂不被补充到使用其他颜色的显影装置里,而设置了使得安装部400和调色剂卡盒40的形状成对等的误安装防止机构。
显影装置5包括对调色剂和载体进行搅拌以及搬送的两根螺杆5c。当显影装置5安装在打印机500里时,上述调色剂补充机构的一端就被连接到图2中左侧的螺杆5c的上部里。调色剂虽然通过螺杆5c被供给到沿箭头方向(反时针旋转)转动的显影辊5a里,但是,显影辊5a表面的调色剂层的厚度是通过显影刮刀5b而被限制在规定的厚度里的。显影辊5a是将不锈钢或铝等形成圆筒形状后来构成的,可以转动地被支持在显影装置5的未图示的框架里以使得其与感光体2之间的距离被标准地确保,在其内部还设置有构成规定的磁力线的磁铁。通过激光8而在各感光体2表面里形成的每一种颜色的静电潜像,由使用规定颜色的调色剂的显影装置5显影后成为显像。
在感光体2(Y、M、C、Bk)的上部里设置有中间转印组件6。中间转印组件6包括二次转印相对辊6b,辊6c、6d,以及由清洁相对辊6e支持及张架的,作为像载置体的中间转印带6a。中间转印带6a通过辊6b的转动而在箭头方向(反时针旋转)里移动,辊6b的驱动由未图示的驱动源传递而来。中间转印带6a由环状带构成,并被张架及配置为与通过和显影装置5的相对部后的各感光体2的表面接触。在中间转印带6a的内周部里设置了与各感光体2相对的四个一次转印辊7(Y、M、C、Bk)。
在中间转印带6a的外周部里,在与清洁相对辊6e相对的位置里设置了带清洁装置6h。该带清洁装置6h用于除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a表面里的不要的调色剂或纸粉等异物。与该带清洁装置6h相对的清洁相对辊6e包括将张紧力赋予到中间转印带6a里的机构,其构成为可以移动地来将适当的带张紧力时常赋予到中间转印带6a里。另外,带清洁装置6h也与清洁相对辊6e连动后移动。
中间转印带6a可以是以厚度为50-600μm的树脂片材或橡胶为基体的轮带,其具有阻抗,能够将各感光体2载置的调色剂像,通过施加到各一次转印辊7里的偏压,来静电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里。另外,与中间转印带6a关连的各部件和中间转印带6a一体地被支持而构成中间转印组件6,并且相对于打印机500是可以装卸的。中间转印带6a可以采用将碳粉分散到聚酰胺里的构成,并将其体积阻抗调整在106-1012Ωcm左右。另外,中间转印带6a将用于使移动安定的未图示的轮带偏靠防止筋条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a宽度方向端部的至少一方里。
一次转印辊7可以采用将导电性橡胶材料包覆在作为芯棒的金属辊的表面里的构成,在金属辊里,施加有来自于未图示的电源的偏压。导电性橡胶材料可以采用将碳粉分散到聚氨酯里的构成,并将其体积阻抗调整在105Ωcm左右。还有,作为一次转印辊7,也可以采用表面里没有导电性橡胶材料层的金属辊。
在中间转印带6a的外周,夹着中间转印带6a和作为支持辊的二次转印相对辊6b相向而对的位置里设置了二次转印辊14a。二次转印辊14a采用的是将导电性橡胶材料包覆在作为芯棒的金属辊的表面里的构成,在金属辊里,施加有来自于电源14的偏压。导电性橡胶材料里分散有碳粉,导电性橡胶材料的体积阻抗被调整在107Ωcm左右。二次转印辊14a在与二次转印相对辊6b相向而对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6a抵接,并形成作为二次转印辊的二次转印夹持。该二次转印夹持,即在二次转印辊14a和中间转印带6a的抵接部处,通过将作为记录纸的转印纸S在通过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转印辊14a之间的同时施加偏压,中间转印带6a所载置的调色剂图像就被静电转印到了转印纸S里。
在曝光装置80下方的供纸部300里,设置了可以抽出的多段(例如两段)的供纸盒9A、9B。收纳在这些供纸盒9A、9B内的转印纸S,通过对应的供纸辊10A、10B的转动来被选择送出,然后通过分离辊11A、11B和搬送辊对12A、12B来被搬送到供纸搬送路径P1里。
在供纸搬送路径P1里,为了控制将转印纸S向二次转印夹持送出的供送时机,而设置了由一对辊构成的对位辊对13。转印纸S就是从对位辊对13开始,被搬送去由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转印辊14a构成的二次转印夹持。
打印机500还包括有图1中右侧里作为手动供纸部的手动盘25,该手动盘25在不使用的时候,经转动可以收纳在打印机500本体的一部分的侧面框体F里。被载置在手动盘25里的最上面的转印纸S通过手动供纸辊26被供纸后,经过分离机构的反转(reverse)辊27被切实地分离为仅有一页被搬送,然后通过反转辊22和辊24,经过供纸搬送路径P1被送到对位辊对13里。
在二次转印夹持的上方里,设置了具有加热机构的定影装置15。定影装置15包括内藏有加热器的定影辊15a和对该定影辊15a加压的同时抵接的加压辊15b。另外,作为定影装置15可以是适当地采用轮带式的通过IH(感应加热)加热方式的装置。通过将设置成可以转动的切换导向63的朝向切换到图1所示排纸辊62的方向里,定影结束后的转印纸S就由形成排纸路径的导向部件61a引导后,通过排纸辊62的转动,如图1箭头D所示地被排纸后,载置到打印机500的上部的排纸盘60上。
打印机500设置了具有用于转印纸S的反转和再供纸的再供纸路径或辊的两面组件,以能够在转印纸S的两面里形成图像。
具体来说是,在侧面框体F的内部里设置有转向搬送路径P5和再供纸搬送路径P6,同时还设置了切换导向63、第二切换导向G2以及第三切换导向G3,以将完成单面图像形成的转印纸S搬送到供纸搬送路径P1里。另外,还包括有连接在未图示的驱动源里,通过控制驱动源就可以反转的反转辊18a以及反转辊22等。反转辊18a和反转辊18b构成一对反转辊对18。在反转辊22里抵接有辊23和辊24,该反转辊22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反转辊22和辊24的联动,来自于手动盘25的转印纸S的搬送得到执行,当反转辊22反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反转辊22和辊23的联动后,再供纸搬送路径P6内的转印纸S向着对位辊对13的方向里被再供送。
切换导向63从图1所示状态向顺时针方向里转动时,定影结束后的转印纸S通过辊对17被引导到反转搬送路径P4里,经过第二切换导向G2后被搬送去反转辊对18,然后被送到转向搬送路径P5里。转印纸S被送到转向搬送路径P5里之后,通过反转辊对18的反转辊18a的反时针方向转动以及第二切换导向G2的反时针方向转动,转印纸S就从转向搬送路径P5被送去再供纸搬送路径P6了。被搬送到再供纸搬送路径P6里的转印纸S被辊15c、20以及辊14c、21搬送后再经反转辊22和辊23搬送,就到达了对位辊对13里。
打印机500还包括在供纸部300的下部里追加的作为供纸部的供纸装置50。图1所示供纸装置50虽然包括两个供纸盒9C、9D,但也可以通过再添加个数以增加转印纸S的收纳页数总数,或者是通过增加各供纸盒9C、9D的容量,来增加转印纸S的收纳页数总数。
打印机500中位于定影装置15的上方被配置在辊对17的搬送方向下游侧里的第三切换导向G3,在从图1所示状态向反时针方向转动以对定影后的转印纸S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将转印纸S搬送到排纸路径P8里,就能够将转印纸S排出到未图示的其他排纸装置里。这里所述的其他排纸装置可以是具有几段排纸盘的分页架盘。
下面,对在转印纸S的单面里形成图像的单面印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根据曝光装置80的动作而从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射出的,对应于黄色用的图像数据的激光8Y,照射到由带电辊4aY均匀带电的感光体2Y的表面里,从而在感光体2Y的表面里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5aY的显影处理后由黄色调色剂显影并成为可视像。由黄色调色剂显影后的可视像通过一次转印辊7Y的转印作用而被一次转印到与感光体2Y同步移动的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里。这样的潜像形成、显影、一次转印动作在其他感光体2(C、M、Bk)里也以相应的时机同样依次执行。
其结果是,在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上,黄色Y、青色C、洋红色M以及黑色Bk的各色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后作为4色调色剂图像被载置,该4色调色剂图像与箭头方向(反时针转动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6a一起被搬送。另一方面,在通过夹着中间转印带6a与一次转印辊7相对的位置的感光体2的表面里残存的调色剂或异物由清洁装置3来清洁。
形成在中间转印带6a上的4色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14a的转印作用而被转印到与中间转印带6a同步搬送来的转印纸S上。然后,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通过带清洁装置6h被清洁后去准备下一次造像工序及转印工序。
转印有图像的转印纸S在接受定影装置15的定影作用之后,通过排纸辊62以图像面向下的状态被排纸到排纸盘60里。
接下来,对在转印纸S的两面里形成图像的两面印刷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与上述单面印刷时的同样的动作而在其单面里转印有来自于中间转印带6a的图像的转印纸S在通过定影装置15时接受了定影作用之后,通过切换导向63被引导去辊对17。朝向辊对17被引导的转印纸S经过设置在辊对17的搬送方向下游侧里的第三切换导向G3和反转搬送路径P4后,进入到配置在图1所示转动位置里的第二切换导向G2的上方后,通过反转辊对18被搬送到转向搬送路径P5里。这时,反转辊18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转向搬送路径P5内的可以正反向转动的辊对19通过正转,当转印纸S全部进入到转向搬送路径P5里后即反转,并将转印纸S反向传送。在将辊对19以及反转辊对18的转动方向反转时,第二切换导向G2从图1所示姿势开始向反时针方向里转动。然后,将转印纸S进入转向搬送路径P5时的后端一侧的端部作为先端,将转印纸S通过辊15c、20以及辊14c、21从再供纸搬送路径P6内向供纸搬送路径P1里搬送,并到达对位辊对13。之后,在对位辊对13处选择时机后将单面印有图像的转印纸S再次搬送去二次转印辊14a和中间转印带6a相向而对的二次转印夹持里,并将中间转印带6a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S的另一面里。
应该在转印纸S的第二面里形成的图像通过转印纸S被搬送到规定位置里时开始的造像工序来依次形成。此时的造像工序也和上述单面印刷时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相同地,将该全彩色调色剂图像载置到中间转印带6a上。但是,因为转印纸S是前后反转的,相对于最初的造像,由曝光装置80射出的图像数据的作成被控制为在用纸搬送方向上从反向开始造像。
如此,在两面里转印有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S再次经过定影装置15的定影处理后,通过排纸辊62被排纸到排纸盘60上。
还有,在打印机500中,为了提高两面印刷的时间效率,转印纸S的搬送被控制为同时有多张转印纸S在搬送路径内被搬送。另外,在转印纸S的正反面里形成图像的时机是通过未图示的控制机构来控制的。
还有,在打印机500中,感光体2上所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极性是负的,通过将正的电荷施加到一次转印辊7里,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像就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里了。
另外,通过将正的电荷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4a里,中间转印带6a表面的调色剂像就被转印到转印纸S里。
还有,关于这些单面印刷及两面印刷虽然是以执行全彩色印刷为例来说明的,但在由黑色Bk进行黑白印刷的时候,对应于黄色Y、青色C、洋红色M的感光体2(Y、M、C)不被使用。因此,在通过黑色Bk进行黑白印刷时,不仅是不启动没有被使用的感光体2(Y、M、C)及显影装置5(Y、M、C),而且打印机500还设置了用于将这些没有被使用的感光体2(Y、M、C)和中间转印带6a保持非接触的机构。即,在打印机500中,将支持辊6d和一次转印辊7Y、7C以及7M的内部框6f支持为可以以框轴6g为中心转动,在黑白印刷时,通过将内部框6f向远离感光体2(Y、M、C)的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里转动而在仅有感光体2Bk与中间转印带6a接触的状态下来进行造像工序,由此通过黑色调色剂来作成黑白图像。如此,在黑白印刷时,在使不使用的造像部1(Y、M、C)的感光体2(Y、M、C)离开中间转印带6a的同时,通过停止感光体2(Y、M、C)及显影装置5(Y、M、C),就能够提高造像部1(Y、M、C)的寿命。
在打印机500中,是打开未图示的外装盖来进行部件交换等的维修的。将图2所示造像部1的各部件一体地支持后构成组件化的处理卡盒,并在维修时通过交换该处理卡盒以提高维修时的操作性。
另外,在将图2所示造像部1作为处理卡盒来构成时,通过在该处理卡盒里设置用于安装到打印机500里的导向部或把手,就能够容易地对打印机500进行处理卡盒的装卸了。还有,通过在处理卡盒里设置对处理卡盒的热性或运行状况进行记忆的记忆装置(如IC标签)等,就能够提高处理卡盒的维护管理上的便利性。
更进一步地,采用在使中间转印带6a和各感光体2分离的状态下从打印机500来抽出中间转印组件6的构成,就能够提高中间转印组件6的维修维护时的操作性。
如图3所示,两面组件30和二次转印组件14设置在以转动轴Fa为中心相对于打印机500可以转动的侧面框F里。两面组件30和二次转印组件14通过将侧面框F从图1的状态开始向顺时针方向里转动,就能够如图3所示地将上方开放了。侧面框F包括阻挡部件31,该阻挡部件31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杆的操作而被转动后,就从设置在打印机500一侧里的阻止部件32脱开,由此进入可以转动的状态。如此,通过打开侧面框F,就能够开放多个搬送路径(P1、P2、P6),从而可以方便地对这些搬送路径(P1、P2、P6)中堵纸发生时的转印纸S的除去等处理。
在转印后搬送路径P2和转向搬送路径P5之间设置有二次转印组件14。二次转印组件14包括二次转印辊14a,并以辊23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在将侧面框F如图3所示地打开时,二次转印辊14a就会离开中间转印带6a。还有,在二次转印组件14里,辊14与辊21分开地被赋予了转动习性。二次转印组件14的内部设置有电源14b,外部具有二次转印辊14a以及辊14c、23等对转印纸S的搬送功能。
定影装置15具有搬送用的辊15c和搬送用的导向面,其右侧侧面构成再供纸搬送路径P6。该定影装置15在图3所示的状态时,被支持为可以向图的右方向里抽出。因此,可以方便地对定影装置15内部堵纸发生时的转印纸S的除去等处理。
搬送用的辊15c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施力朝向辊20一侧里,辊14c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施力朝向辊21一侧里。另外,搬送辊对12A、12B的靠打印机500一侧的辊12Ab、12Bb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施力朝向搬送辊对12A、12B的靠侧面框F一侧的的辊12Aa、12Ba一侧里。
由此,当侧面框F位于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里时,侧面框F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施力朝向由辊15c、14c、搬送辊对12A、12B的靠打印机500一侧的辊12Ab、12Bb打开的方向里。其结果是,阻挡部件31的阻挡面31b和阻止部件32抵接后使得侧面框F的位置被确定。即,辊15c、14c、搬送辊对12A、12B的靠打印机500一侧的辊12Ab、12Bb在通过侧面框F一侧的阻挡部件31和打印机500本体一侧的阻止部件32将侧面框F定位到打印机500里时,起到了施力装置的作用。
下面,对供纸盒9A、9B、9C、9D中的供纸盒9C进行说明。另外,供纸盒9A、9B、9D的构成也与供纸盒9C相同。
如图4所示,在供纸盒9C的两侧侧面里突出设置了凸部92a、92b。在作为本体装置的供纸装置50(参照图1)一侧里设置了分别对凸部92a、92b进行支持的导向轨93a、93b。通过凸部92a、92b分别由导向轨93a、93b来支持,供纸盒9C相对于供纸装置50,既可以在垂直于转印纸S的搬送方向的方向里向跟前侧(本体装置的前面侧)抽出,也可以收纳在供纸装置50里。供纸盒9C和与供纸盒9C具有同样构成的供纸盒9A、9B、9D,相对于本体装置的供纸装置50被设置为可以装卸,并构成本发明中的组件。
在供纸盒9C的内部里,设置有用于将所收纳的转印纸S向上推的可以摇动的底板99,对转印纸S的后端进行导向的底端挡板91,以及对转印纸S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进行导向的一对侧面挡板94L、94R。
在供纸盒9C的前面中央部里设置有把手支持部96,在把手支持部96里安装有把手120。把手120被支持为可以在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及收纳方向里移动,同时通过把手支持部96,在宽度方向(供纸方向的前后)以及向上方向里的移动得到限制。
供纸盒9C安装在供纸装置50里时,通过后述的引入装置70(参照图5)在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里被引入后按压到挡块部750(参照图5)。由此,供纸盒9C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被确定的同时,被保持在安装状态里了。
然后,从供纸盒9C被安置在供纸装置50里的状态开始,通过将把手120拉向跟前侧,供纸盒9C就向跟前侧移动后从供纸装置50被拉出了。
如图5(A)所示,在供纸装置50里设置有升降马达51,将驱动力从升降马达51传递到供纸盒9C一侧里的联轴器部件53,以及卷装在升降马达51的输出轴51a里对联轴器部件53向供纸盒9C方向里施力的施力弹簧52等。
升降马达51的输出轴51a在轴线方向是可以进退的,由此,安装在输出轴51a先端里的联轴器部件53就可以在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里移动了。
与此相对应地,在供纸盒9C一侧里配置有转动轴101,在转动轴101的里侧(图中上方向)的端部里设置有与联轴器部件53进行卡止的卡止突起101a。
在转动轴101的反对侧(图中下方向)的端部里固定有按压部件102,通过按压部件102,转印纸S就能够将底板99升至由供纸辊10C(参照图1)能够供纸的位置。
在将供纸盒9C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转动轴101的卡止突起101a将联轴器部件53推入到输出轴51a的方向(安装方向)里,通过升降马达51的转动,联轴器部件53的卡止槽53a和转动轴101的卡止突起101a的位置切合时,联轴器部件53就被施力弹簧52按压,联轴器部件53的卡止槽53a和转动轴101的卡止突起101a啮合后,驱动力就从联轴器部件53传递到转动轴101里了。
供纸盒9C在当供纸盒9C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通过安装时的联轴器部件53的推压,而受到来自于施力弹簧52的反力的抵抗力c。
另外,在供纸装置50里,设置有位置确定孔600,同时,在供纸盒9C里设置有位置确定凸起601,在将供纸盒9C按照到供纸装置50里时,通过将位置确定凸起601嵌合到位置确定孔600里,供纸盒9C相对于供纸装置50的位置就被确定了。
供纸盒9C在当供纸盒9C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受到因位置确定孔600和位置确定凸起601的摩擦而发生的抵抗力b。
另外,供纸盒9C在当供纸盒9C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受到因两侧的侧面凸部92a、92b和设置在供纸装置50一侧里的导向轨93a、93b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的抵抗力d、e。
供纸装置50具有抵抗这些抵抗力b、c、d、e而将供纸盒9C引入到安装位置为止的引入装置70。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入装置70包括被固定轴轴支撑为可以自由转动的引入臂710,和将作为引入机构的肘式弹簧730悬架在固定端720里的肘式机构。还有,固定轴700、引入臂710、固定端720以及肘式弹簧730被设置在作为本体装置的供纸装置50一侧里。另外,引入装置70中与引入臂710卡止的作为卡止部件的卡止销740设置在供纸盒9C一侧里。
当供纸盒9C被安装在供纸装置50里时,设置在供纸盒9C里作为卡止部件的卡止销740被推入到引入装置70的作为被卡止部件的引入臂710先端的夹槽710a里,引入臂710转动并通过肘式弹簧730的作用而在引入臂710里发生转动转矩。
由此,供纸盒9C的卡止销740通过引入臂710先端的夹槽710a,以引入力a向引入方向(图中上方向)被引入,供纸盒9C压接到供纸装置50的挡块部750里后,该供纸盒9C的前后方面(图中上下方向)的位置就得到确定。另外,引入臂710通过速度依存型阻尼器进行缓慢的转动。阻尼器735一般是在其内部封入有流体,当以较快速度来引入时,因阻抗较大而使速度减慢。当采用在拉出方向里没有衰减力的单方向阻尼器时,就可以降低拉出时的操作力。在支点700里也可以考虑介由回转式阻尼器的构成。图5(B)、图5(C)所示是速度依存型阻尼器以外的包括小齿轮和回转式阻尼器的引入装置70。小齿轮736与引入臂710同轴设置后,与设置在回转式阻尼器737的转动轴里的齿轮啮合,并对引入臂710发挥阻尼的功能。的还有,引入装置70只要是框体侧和供纸盒9C侧卡止的构造,也可以采用肘式方式以外的构造。
这里,在各抵抗力b、c、d、e之和的总抵抗力中,将各抵抗力b、c、d、e所占的比例分为第1组合:b为50%、c为30%、d为10%、e为10%,和第2组合:b为72%、c为0%、d为14%、e为14%来分别讨论。
在第1组合时,位置确定孔600和位置确定凸起601之间的摩擦力的抵抗力b,和联轴器部件53被推入时的施力弹簧52的反力的抵抗力c的值对抗,并且该两个抵抗力b、c站全部总抵抗力的70%以上。
此时,引入装置70的引入力a的作用点A的卡止部800的位置,亦即卡止销740的位置,以配置在图6所示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斜线所示的领域901的内侧里为好。这里,以斜线所示的领域901是在供纸盒9C引入时所发生的多个抵抗力b、c、d、e之中占总抵抗力70%以上,由抵抗力b的作用点B以及抵抗力c的作用点C所形成的。
如此,通过将引入装置70的卡止部800配置在斜线的领域901的内侧,就可以使引入力a发生在由占总抵抗力比例大的多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所形成的领域901的内部,因而使得总抵抗力的合力点和作用有引入力a的卡止部800之间的距离接近,从而可以抑制因抵抗力b、c、d、e及引入力a而使得供纸盒9C转动的转矩的发生。
另外,如特开2007-008720号公报的记载,在拉出供纸盒9C时对联轴器部件53的转动位置进行控制,使得供纸盒9C侧的转动轴101的卡止突起101a在插入时进入联轴器部件53的卡止槽53a里,从而使得供纸盒9C在插入时不受抵抗力c的作用,这种情况相当于上述的第2组合,由于一个抵抗力b就在总抵抗力的70%以上,所以不能形成像第1组合那样的由占70%以上的多个抵抗力b、c构成的领域901。
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地,以最大抵抗点(抵抗力b、c、d、e中值最大的力的作用点)和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大致同一位置处,使得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卡止后被引入地来配置卡止销740为好。这里,大致同一位置是指从最大抵抗点开始的距离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中,是在供纸盒9C的最大宽度X的10%以内所形成的领域902的内侧。
另外,一般地,因为供纸盒9C在水平方向呈开阔状,在上下方向里没有被限制,相对于抵抗力b、c、d、e的各作用点B、C、D、E,引入力a的作用点即使在高度方向里偏差,也不容易发生垂直方向的转矩。这里,如图8所示,卡止部800的位置,也就是引入力a所作用的作用点A在卡止销740的上下方向里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即,图8里斜线所示领域903在水平方向中虽然和图6同样地,是由占总抵抗力70%以上的抵抗力b的作用点B以及抵抗力c的作用点C所形成的,但在垂直方向里是没有边界的。
这样,通过将引入装置70的卡止部800配置在垂直方向里没有边界的领域903的内侧,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就被配置在供纸盒9C的供纸装置50在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里的任意位置里了。由此,因为引入装置70不是如图5(A)所示地被配置在供纸盒9C的后方里,而是如图9(省略显示速度依存性阻尼器)所示地配置在供纸盒9C的正下面,即,控制部800的位置能够配置在图6的领域901的下方里,供纸盒9C和引入装置70的位置关系(布置)的自由度提高,从而可以实现供纸装置50的节约空间化。
还有,上面虽然是对引入装置70在引入供纸盒9C时的卡止销740的配置做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将图2所示的造像部1的各部件一体地支持后组件化,以作为处理卡盒来构成的同时,在该处理卡盒里设置安装到打印机500里时用的导向部或把手,通过打开外装盖向跟前侧拉出以从本体装置的打印机500里取出处理卡盒,并将新品的处理卡盒从跟前侧向里侧滑动后安装到本体装置里,由此就能够方便地将处理卡盒装卸到打印机500里,从而提高维修时的操作性,而作为将该处理卡盒安装到本体装置里时的引入装置,也可以采用与引入装置70相同的构成。
另外,调色剂卡盒40Y-40Bk虽然相对于本体装置滑动后能够方便地装卸到安装部400里,但作为将调色剂卡盒40Y-40Bk安装到安装部400里时的引入装置,也可以采用与引入装置70相同的构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因供纸盒9C的引入力和抵抗力b、c、d、e的不平衡而发生去供纸盒9C的转动转矩,以及因转动转矩的发生而造成的抵抗的增大。因此,为了消除供纸盒9C的转动转矩的发生,优选的是如图10所示地,将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向供纸盒9C的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配置在与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到引入结束位置里移动时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的合力的作用点F大致同一的位置里。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将卡止部800配置在抵抗力b、c、d、e的合力的作用线上,就可以消除供纸盒9C的转动转矩的发生。
这里,供纸盒9C的引入开始位置是指在将供纸盒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卡止后供纸盒9C开始被引入的位置。供纸盒9C的引入结束位置是指,供纸盒9C的引入结束后,供纸盒9C在供纸装置50的里侧的规定位置里被完全安装了的位置。
另外,图6所示是总抵抗力之中最大的两个抵抗力b、c占全体的70%以上时优选的卡止部800的位置的一个例示图,但是并不一定要限定在70%以上,也可以根据抵抗力的发生部位的数量、各抵抗力的大小、各抵抗力的分散等情况,来增加或减小70%这个阈值。即,只要将卡止部800配置在以多个抵抗力b、c、d、e中最大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即可。
另外,图7所示是只有一个抵抗力b占总抵抗力的70%以上,该抵抗力b为最大抵抗力时优选的卡止部800的位置的一个例示图,但是并不一定要限定在70%以上,也可以根据抵抗力的发生部位的数量、各抵抗力的大小、各抵抗力的分散等情况,来增加或减小70%这个阈值。即,只要将卡止部800配置在与多个抵抗力b、c、d、e中最大的抵抗力b的作用点B大致同一的位置里即可。在图7中,作为与最大的抵抗力b的作用点B大致同一的位置,虽然例示了从最大抵抗点开始的距离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中,位于供纸盒9C的最大宽度X的10%以内所形成的领域902的内侧,但是并不一定要限定在10%里。
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抗力b、c、d、e的各作用点B、C、D、E不是指这些抵抗力b、c、d、e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空间上的位置,而是指各抵抗力b、c、d、e在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上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到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
因此,在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时,在以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中最大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卡止销740与引入臂710卡止后使得供纸盒9C被引入。由此,通过供纸盒9C安装方向投影面上的抵抗力b、c、d、e和引入力a的位置的差而发生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能够对供纸盒9C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供纸盒9C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由此,就能够减轻用户在将供纸盒9C安装到供纸装置50里时的负担。
另外,因为抑制了因转矩的发生而造成的供纸盒9C的倾斜或钩挂,从而提高了操作性,就能够抑制用户在操作时用力过大地将供纸盒9C带着冲势安装到安装位置里。更进一步地,因为通过抑制供纸盒9C的倾斜或钩挂,使得供纸盒9C缓慢平滑地被引入到安装位置里,就能够抑制供纸盒9C安装时的冲击,从而能够抑制供纸盒9C内的转印纸S的位置偏离,或供纸盒9C的破损,以提高坚固牢靠性。
因此,就能够在对供纸盒9C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将供纸盒9C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到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在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时,是被配置在以占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
因此,在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时,在以占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b、c的作用点B、C为对角的领域901的内侧里,卡止销740与引入臂710卡止后使得供纸盒9C被引入的。由此,通过供纸盒9C安装方向投影面上的抵抗力b、c、d、e和引入力a的位置的差而发生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能够对供纸盒9C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供纸盒9C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相对于垂直方向的高度,供纸盒9C在水平方向的宽度形成长的形状,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向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里,被配置在任意的位置里。
因此,对于一般的供纸盒9C,只要相对于垂直方向,其水平方向的宽度形成为长的形状,供纸盒9C的垂直方向的位移就得到限制,将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配置在供纸盒9C到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里后,即使供纸盒9C在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b、c、d、e和引入力a在垂直方向里有偏离,也不容易发生垂直方向的转矩。因此,通过将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配置在供纸盒9C到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的垂直方向的任意位置里,引入装置70可以非常容易地配置,从而可以节约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向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被配置为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与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的合力的作用点F大致同一的位置里。
因此,在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在与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的合力的作用点F大致同一的位置里,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卡止后使得供纸盒9C被引入。由此,因为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b、c、d、e和引入力a的位置的差而引起的转矩得到抑制,供纸盒9C可以有效地被引入,用于对抗抵抗力b、c、d、e或阻尼器衰减来进行供纸盒9C的位置确定的引入力a被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供纸盒9C在引出时的操作力的增大也得到抑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的卡止部800在供纸盒9C向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被配置为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与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中最大抵抗力b的作用点B大致同一的位置里。
因此,在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供纸盒9C从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在与作用在供纸盒9C里的多个抵抗力b、c、d、e中最大抵抗力b的作用点B大致同一的位置里,卡止销740和引入臂710卡止后使得供纸盒9C被引入。由此,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投影面处的抵抗力b、c、d、e和引入力a的位置的差而引起的转矩得到抑制,在良好地对供纸盒9C进行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将供纸盒9C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包括产生将供纸盒9C移动到供纸装置50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力的弹性部件的肘式弹簧730,和降低将供纸盒9C移动到供纸装置50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速度的速度依存型阻尼器。
由此,因为通过速度依存型阻尼器来使供纸盒9C缓慢平滑地被引入到安装位置里,就能够抑制供纸盒9C安装时的冲击了。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是以载置收容多页转印纸S的供纸盒9C为引入对象的组件的。
因此,在能够提高载置收容多页转印纸S的供纸盒9C的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供纸盒9C内的转印纸S的位置偏离、紊乱、角部破损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是以将用于造像的构成部件一体地支持后组件化了的造像部1为引入对象的组件的。
因此,在能够提高造像部1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造像部1的破损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入装置70是以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卡盒40为引入对象的组件的。
因此,在能够提高调色剂卡盒40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调色剂卡盒40的破损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供纸装置50包括上述的引入装置70,和将载置收容在供纸盒9C里的多页转印纸S供纸到打印机500里的供纸辊10C。
由此,在包括引入装置70,和将载置收容在供纸盒9C里的多页转印纸S供纸到打印机500里的供纸辊10C的供纸装置50中,在能够提高供纸盒9C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对供纸盒9C在抽出方向里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因而就能够抑制供纸盒9C内的转印纸S通过供纸辊10C被供纸时的对位不良、堵纸、折角等的搬送不良。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500包括供纸装置50,和在通过供纸辊10C由供纸盒供纸来的转印纸S里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200。
由此,在包括供纸装置50,和在通过供纸辊10C由供纸盒供纸来的转印纸S里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200的打印机500中,在能够提高供纸盒9C安装时的操作性的同时,还能够对供纸盒9C在抽出方向里进行良好的位置确定,因而就能够抑制在转印纸S里形成的图像的位置偏离等的印刷不良。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在良好地对组件进行位置确定的同时,还能够将组件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里,其可以应用于包括有将供纸盒引入本体装置里的引入机构的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9年7月16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9-167733,2010年3月19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064242,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17)

1.一种引入装置,其包括:
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本体装置和相对于所述本体装置可装入和脱离地配置的组件中的一个中;
被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本体装置和所述组件的另一个中;
引入机构,其当所述组件被配置在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开始位置里,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卡止时引入所述组件,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占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之中占总抵抗力70%以上的抵抗力的作用点所形成的领域内侧的位置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最大的抵抗力的作用点大致同一的位置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动部件,其用于卡止所述引入机构中的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
弹性部件,其产生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降低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速度的速度依存型阻尼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是载置收容多页记录纸的供纸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在由所述组件供纸来的记录纸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是将用于造像的构成部件一体地支持以组件化后的处理卡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将通过所述处理卡盒造像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是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卡盒,所述本体装置是将所述调色剂卡盒供给来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到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供纸机构里。
11.一种引入装置,其包括:
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本体装置和相对于所述本体装置可装入和脱离地配置的组件中的一个中;
被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本体装置和所述组件的另一个中;
引入机构,其当所述组件被配置在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开始位置里,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卡止时引入所述组件,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大于垂直方向的高度,以使所述组件被形成为长的形状,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所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下方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占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的总抵抗力的70%以上的最大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下方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之中占总抵抗力70%以上的抵抗力的作用点所形成的领域内侧的位置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最大的抵抗力的作用点大致同一的位置里。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摇动部件,其用于卡止所述引入机构中的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
弹性部件,其产生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降低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的引入速度的速度依存型阻尼器。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机构,其在记录纸里形成图像;
引入装置,其包括:
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本体装置和相对于所述本体装置可装入和脱离地配置的组件中的一个中;
被卡止部件,其被设置在所述本体装置和所述组件的另一个中;
引入机构,其当所述组件被配置在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开始位置里,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卡止时引入所述组件,使所述组件移动到所述本体装置的引入结束位置里,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和所述被卡止部件的卡止部在所述组件向所述本体装置的安装方向投影面中,当所述组件从所述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引入结束位置里时,是被配置在以从作用在所述组件里的多个抵抗力中选择的两个抵抗力的作用点为对角的矩形领域的内侧里。
CN2010102314289A 2009-07-16 2010-07-16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955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67733 2009-07-16
JP2009-167733 2009-07-16
JP2010-064242 2010-03-19
JP2010064242A JP5515916B2 (ja) 2009-07-16 2010-03-19 引き込み装置、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55074A CN101955074A (zh) 2011-01-26
CN101955074B true CN101955074B (zh) 2013-06-19

Family

ID=4346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314289A Active CN101955074B (zh) 2009-07-16 2010-07-16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32557B2 (zh)
JP (1) JP5515916B2 (zh)
CN (1) CN101955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8421B2 (ja) 2010-11-09 2015-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移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931164B2 (en) * 2011-05-31 2015-01-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inting method with pivotable duplexing unit
JP2013035643A (ja) * 2011-08-05 2013-02-21 Canon Inc 引き込み装置
JP6103973B2 (ja) * 2013-02-15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5482B2 (ja) * 2013-02-18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5868365B2 (ja) 2013-09-18 2016-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53611B2 (ja) * 2014-04-23 2017-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68740B2 (ja) * 2014-07-07 2019-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像形成装置
JP2016030654A (ja) * 2014-07-25 2016-03-0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532238B2 (ja) * 2015-01-30 2019-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移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9215B2 (ja) * 2015-10-26 2016-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58154B1 (en) 2018-07-27 2020-02-1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pressing device
JP7277167B2 (ja) * 2019-02-19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引き込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収納装置
JP2022047277A (ja) * 2020-09-11 2022-03-24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718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76241A (ja) * 2004-12-21 2006-07-06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0068A (ja) * 2005-09-07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給紙カセット誘導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223544U1 (de) * 1982-08-20 1983-02-03 Develop Dr. Eisbein Gmbh & Co, 7016 Gerlingen Kopiergeraet mit einer fuehrung fuer eine kassette
JPH04115381A (ja) 1990-09-05 1992-04-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アナログ・デジタルコンバータ
JP3375027B2 (ja) * 1995-07-21 2003-0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給紙装置
JPH0967028A (ja) * 1995-09-01 1997-03-11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3514404B2 (ja) * 1996-06-21 2004-03-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
JP3520169B2 (ja) * 1997-03-04 2004-04-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5943667A (en) * 1997-06-03 1999-08-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iminating redundancy in generation of association rules for on-line mining
JP2004117395A (ja) 2002-09-20 2004-04-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203375B2 (ja) * 2003-08-07 2008-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15381B2 (ja) 2003-12-16 2008-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給送方法
JP4612883B2 (ja) * 2004-10-28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29471B2 (ja) * 2006-11-16 2011-07-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ユニット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4841A (ja) 2007-04-02 2008-10-2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414171B2 (ja) * 2007-11-21 2014-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35241B2 (ja) 2008-03-12 2010-03-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ート給送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168647B2 (ja) * 2008-07-11 2013-03-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718A (zh) * 2004-10-28 2006-05-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176241A (ja) * 2004-12-21 2006-07-06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0068A (ja) * 2005-09-07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給紙カセット誘導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32557B2 (en) 2013-09-10
JP2011037629A (ja) 2011-02-24
JP5515916B2 (ja) 2014-06-11
CN101955074A (zh) 2011-01-26
US20110013973A1 (en)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5074B (zh) 引入装置、供纸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168647B2 (ja)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92957B (zh) 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90046C (zh) 供纸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06029187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uplex printing capability and paper discharging method thereof
CN100498562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装置的安装方法
US20040145112A1 (en)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569728B (zh)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272636B2 (en) Paper feed device, and paper feed cassette, manual paper feed tra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20060087072A1 (en) Paper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6549741B2 (en) Carr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110365B2 (ja) 画像記録媒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221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5915157A (en) Sheet transport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with crossing sheet transport paths
US6131902A (en) Sheet feeding paths for apparatus with feed paths selectable to correspond to desired function of apparatus
KR100561351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의 용지이송장치
CN190476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735473B2 (ja) シート給送部材および該シート給送部材を有するシート給送装置
CN100527004C (zh) 成像设备
US8843051B2 (en) Medium containing cassette, medium feeding unit, optional medium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4524C (zh) 具有能打开的上下壳体的电摄影成像设备
US20080240822A1 (en) Duplex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03007B1 (en) Paper discharg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91927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89738A (ja) 開閉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