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2957B - 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92957B CN101992957B CN201010248481.XA CN201010248481A CN101992957B CN 101992957 B CN101992957 B CN 101992957B CN 201010248481 A CN201010248481 A CN 201010248481A CN 101992957 B CN101992957 B CN 1019929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ntroducing
- feeding cassette
- paper feeding
-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26—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auxiliary supports to facilitate introduction or renewal of the pile
- B65H1/266—Support fully or partially removable from the handling machine, e.g. cassette, draw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2—Means for discharging uncollated sheet copy material, e.g. discharging rollers, exit tr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20—Force systems, e.g. composition of for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4—Housings
- B65H2402/441—Housings movable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rea inside the housing, e.g. pivoting or sli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3—Guidew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4—Springs, e.g. helical or leaf spr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60—Coupling, adapter or lock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2—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 B65H2405/324—Supports for sheets partially insertable - extractable, e.g. upon sliding movement, drawer between operative position and non operative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设有产生赋能方向互不相同的赋能力的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所述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与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卡合,且能绕回转支点回转,串列连接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从第一弹簧(704)以及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生成引入力。提供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将供纸盒引入本体装置的引入手段的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图像形成装置设有读取载置在稿台玻璃上的原稿图像的读取部,将由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向图像形成部供给记录纸的供纸部,通过具有图像形成部的光写入装置对感光体表面照射光形成静电潜像,向感光体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由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各色成份构成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像,成为可视像,通过将上述各色成份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转印材上,形成彩色图像。
又,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本体装置设有作为单元的供纸盒,设置为能拉出,叠合收纳多张记录纸。该图像形成装置将叠层在供纸盒的记录纸由拾取机构的拾取辊等从最上面纸顺序输出,送向图像形成部,在图像形成部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若供纸盒在拉出方向没有定位,则有时会发生图像没有形成在记录纸的宽度方向中央、偏向某一方的不良状况。
作为解决该不良状况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定位装置,其设有将供纸盒朝着拉出方向赋能的赋能装置,以及限动机构,所述限动机构由限动件和与限动件相接的阻止部件构成,限制供纸盒拉出以及解除限制,由赋能装置对供纸盒赋能,使得限动件与阻止部件相接,进行供纸盒的拉出方向定位,上述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由此,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定位装置使得供纸盒相对本体装置定位,将图像形成在记录纸的宽度方向中央,同时,通过限动机构限制拉出供纸盒,能防止在运送装置时等场合供纸盒从本体装置跳出。
又,一般,当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没有,或变更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时,从本体装置拉出供纸盒,将记录纸载置到供纸盒之后,将供纸盒推入安装到本体装置。但是,在补给完记录纸状态的供纸盒很重,将供纸盒推入到本体装置时,给与用户很大负担。又,若因供纸盒重,用户赋予过大操作力,则有时供纸盒势头猛安装到供纸部。这种场合,因安装供纸盒时的冲击,有时会发生收纳在供纸盒的记录纸位置偏移,或供纸盒破损等不良状况。
作为解决该不良状况的技术,提出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若将供纸盒沿着安装方向推入到某种程度,则设在供纸盒的被嵌合部与设在引入装置的嵌合部嵌合,引入装置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同时,当引入装置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时抑制供纸盒的势头,上述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4)。
由此,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引入装置将供纸盒自动引入到安装位置,因此,即使供纸盒重时,也能减轻用户负担,能抑制安装时产生冲击,因此,能抑制载置的记录纸位置偏移或供纸盒破损。
但是,在专利文献2,3,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相对能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的距离,引入装置尺寸大,因此,存在安装引入装置的本体装置也尺寸大的问题。
又,在专利文献2,3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若设在供纸盒的被嵌合部与设在引入装置的嵌合部嵌合,在完成将供纸盒引入到安装位置前,引入装置发挥大致相同的抑制力,抑制安装供纸盒时的冲击,因此,为了使得供纸盒的安装速度充分衰减,需要很大的制动转矩,用于引入的朝着引入方向的赋能力也必须增大到与制动转矩相当的程度,其结果,存在拉出供纸盒时用户负担增大的问题。
又,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引入装置中,抑制力发挥直到供纸盒安装结束位置附近,但是,存在在供纸盒安装结束位置不能发挥抑制力、不能抑制冲击的问题。
又,专利文献1-4记载的引入装置,在尽管引入装置处于引入状态,但被嵌合部与嵌合部不嵌合的异常状态场合,存在在供纸盒通常动作下不能回复到正常状态的问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27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516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7006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7-2600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显影剂体积随时间发生变化也能将稳定量的显影剂供给显影剂载置体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引入装置,设有引入力产生装置,其包括:
嵌合部件,设在本体装置以及相对上述本体装置可装卸地设置的单元之中某一方;以及
被嵌合部件,设在上述本体装置以及上述单元之中另一方;
若上述嵌合部件和上述被嵌合部件在上述单元的引入开始位置嵌合,则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产生将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的引入力;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包括:
多个赋能部件,产生赋能方向互不相同的赋能力;以及
多个回转部件,与赋能部件卡合,且能绕回转支点回转,将上述多个赋能部件串列连接,从上述多个赋能部件的赋能力生成上述引入力。
由于该结构,通过可回转的回转部件串列连接赋能方向互相不同的多个赋能部件,得到引入力,与用单一的大的赋能部件产生引入力场合相比,能减小赋能部件的占有空间。
因此,不会增大装置尺寸,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抑制部件,与回转部件通过齿轮连接,能相对回转部件传递动力,通过上述赋能部件产生的赋能力,上述单元被引入上述本体装置内方,当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从上述引入开始位置到上述引入结束位置全部区域,产生与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速度相对应的负荷,抑制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
(3)在上述技术方案(2)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产生以相对高速引入上述单元的第一引入力,以及以相对低速引入上述单元的比上述第一引入力小的第二引入力中之中某一方。
由于该结构,当单元和本体装置的滑动阻力小,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快场合,抑制部件的负荷变大,能使得单元移动强力减速。由此,能抑制单元势头猛地安装到安装位置。又,当单元和本体装置的滑动阻力大,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慢场合,抑制部件的负荷小,能防止不能引入单元。
(4)在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产生上述第二引入力,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以外产生上述第一引入力。
由于该结构,通过减小刚开始引入后的引入力,当引入单元时,抑制部件产生的负荷成为相对单元的引入方向的大的制动力,能对单元移动施加强力减速。
(5)在上述技术方案(2)-(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引入力在上述第一引入力和上述第二引入力之间平滑地变化。
由于该结构,在第一引入力和第二引入力之间,引入力平滑地变化,因此,能平滑地实行单元的引入及拉出。
(6)在上述技术方案(2)-(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隔断部件,当上述单元被拉出到上述本体装置外方,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隔断从上述抑制部件向上述回转部件的负荷传递。
由于该结构,当使得单元朝着拉出方向移动时,抑制部件的负荷不作用在单元上,因此,拉出单元时,用户不会感到阻力,能平滑地拉出单元,能提高操作性。
(7)在上述技术方案(1)-(6)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设有嵌合限制部件,其包括:
第一槽,与设在上述单元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另一方嵌合;
第二槽,在上述单元在上述安装结束位置不嵌合,仅仅当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位于上述安装结束位置时,上述第二槽与设在上述单元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另一方嵌合;以及
锁定爪,当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位于上述引入开始位置时,限制上述回转部件回转;
上述第一槽、第二槽以及锁定爪形成为一体。
由于该结构,单元处于引入状态,尽管嵌合部件和被嵌合部件没有嵌合,回转部件处于引入结束状态即嵌合异常场合,与通常相同动作,使得单元相对引入装置插入场合,单元的嵌合部件强制插入第二槽,因此,若在该状态下拉出单元,则通过爪锁定部能限制回转部件。
因此,能在拉出单元的通常动作中,从嵌合异常回复。
(8)在上述技术方案(1)-(7)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赋能部件的赋能力的大小互相不同。
由于该结构,通过合适地设定各赋能部件的赋能力,能将引入单元的引入力大小或变化式样设定为最佳状态。
(9)在上述技术方案(1)-(8)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赋能部件为弹簧。
由于该结构,通过将赋能部件设为弹簧,能以廉价结构得到引入力。
(10)在上述技术方案(1)-(9)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元是载置收纳多张记录纸的供纸盒。
由于该结构,引入装置引入作为单元的供纸盒,能提高供纸盒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供纸盒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11)在上述技术方案(1)-(10)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
由于该结构,能提高单元向图像形成装置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单元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纸盒,可拉出地设置在本体装置,载置多张记录纸;
供纸部,供给叠层在上述供纸盒的记录纸;
图像形成部,在由上述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记载在上述技术方案(1)-(11)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将上述供纸盒作为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
由于该结构,能提高单元向图像形成装置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单元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提供不会导致装置尺寸大、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打印机的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打印机的黄色用成像部的构成图。
图3是从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打印机开放侧方框架状态的框架附近构成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打印机的供纸盒构成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供纸盒把手部附近构成的立体图。
图6A、6B是说明限动机构动作的模式图,其中,图6A表示供纸盒安装结束前后的限动部和阻止部件的位置关系,图6B表示供纸盒安装中途会发生的限动部和阻止部件的位置关系。
图7是表示供纸盒安装在供纸装置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赋能装置和阻止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面图。
图9是表示引入装置上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引入装置下侧的立体图。
图11是开放引入装置下侧的立体图。
图12是开放引入装置下侧的立体图。
图13是详细表示引入装置的第二齿轮的立体图。
图14是引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15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引入开始时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引入开始时状态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引入中状态的平面图。
图18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引入结束时状态的平面图。
图19是详细表示引入装置的爪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回复动作的平面图。
图21是表示引入装置的回复动作的平面图。
图22表示引入力和制动力的相关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先说明构成。下面说明将本发明的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适用于并行配设多个感光体的串列型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下简记为“打印机”)的例子。
如图1所示,打印机500设有图像形成部200以及向该图像形成部200供给转印纸S的供纸部300。图像形成部200设有用于分别形成黄色(以下简记为“Y”)、青色(以下简记为“C”)、品红色(以下简记为“M”)、黑色(以下简记为“Bk”)各色图像的四个成像部1Y、1C、1M、1Bk。成像部1Y、1C、1M、1Bk分别设有鼓状感光体2Y、2C、2M、2Bk。四个感光体2Y、2C、2M、2Bk沿着图像形成部200内的图示左右方向等间隔离开并列配置。各感光体2Y、2C、2M、2Bk在打印机500动作时,从没有图示的驱动源传递驱动,朝着箭头所示方向(顺时钟方向)回转。又,各成像部1Y、1C、1M、1Bk在各感光体2Y、2C、2M、2Bk周围设有对于电子照相方式成像必要的显影装置等部件。在本实施形态中,为方便说明起见,在表示各成像部1Y、1C、1M、1Bk的构成部件的符号之后,添加表示其颜色的Y、C、M、Bk,以便与成像图像的调色剂的颜色对应。在一般说明中,有时也省略该添加符号。各成像部1Y、1C、1M、1Bk除了所用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之外,其他构成相同。以下详细说明黄色用成像部1Y。
如图2所示,在黄色用成像部1Y中,在感光体2Y周围,按照静电照相处理顺序,沿着顺时钟方向,作为成像部件,顺序配设充电装置4Y,显影装置5Y,清洁装置3Y。充电装置4Y根据形成图像使得感光体2Y带电,设有与感光体2Y对向的充电辊4aY。显影装置5Y将调色剂赋与带电的感光体2Y,设有显影辊5aY,显影刮板5bY,螺旋5cY。又,清洁装置3Y从感光体2Y除去调色剂,设有清洁刷3aY,清洁刮板3bY,回收螺旋3cY。
感光体2Y具有例如将铝形成为直径30-120mm左右的圆筒形状,在其表面上设置光导电性物质构成的有机半导体层的结构。感光体2Y并不限定于圆筒形状,也可以是例如带状。
如图1所示,在感光体2Y、2C、2M、2Bk的下方,设有作为潜像形成手段的曝光装置80,用于将与各色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8对通过各充电装置4均一带电的各感光体2Y、2C、2M、2Bk的表面进行扫描,形成静电潜像。在各充电装置4和各显影装置5之间,沿着感光体2的回转轴方向确保细长空间,以便通过该曝光装置80照射的激光8向着感光体2Y、2C、2M、2Bk射入。
如图1所示的曝光装置80具有设有没有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多面镜等的激光扫描方式构成,从没有图示的四个半导体激光光源发出根据需要形成的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8Y、8C、8M、8Bk。曝光装置80具有在金属或树脂制的框体内部收纳光学部件、控制用部件的结构,在上面射出口设有透光性的防尘部件。如图1所示的打印机500设有一个曝光装置80,但也可以在各成像部1Y、1C、1M、1Bk个别设置曝光装置,即设有多个曝光装置80。又,作为曝光装置80,除了采用半导体激光光源之外,也可以使用公知的LED(发光二极管)阵列和成像手段(例如聚光透镜)的组合。这种场合,将经微细加工的LED几千至几万个排列在直线上,用与感光体2上潜像的各点对应的LED进行感光写入,光学系统仅仅单纯的聚光透镜就行,不需要多面镜等机械驱动系统,能提高可靠行,降低成本,实现小型化。
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Bk)各色调色剂若在处理各色的显影装置5Y、5C、5M、5Bk被消耗,通过没有图示的调色剂检测手段检测。接着,各色调色剂从设在打印机500上部的收纳各色调色剂的四个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通过没有图示的调色剂补给手段供给各显影装置5。各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的外壳构成为由树脂或纸等形成的容器,在局部设有没有图示的排出口,使得能容易地相对打印机500的安装部400装卸。当将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安装到安装部时,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的排出口与设在打印机500本体的调色剂补给手段结合。又,在打印机500中,设有例如使得安装部400和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的形状成对等的误安装防止手段,以便防止各色调色剂卡盒40Y、40C、40M、40Bk误安装向处理其他色的显影装置补给调色剂。
显影装置5设有搅拌调色剂及载体并进行运送的两螺旋5c。当显影装置5安装到打印机500中时,上述调色剂补给手段一端与图2所示左侧的螺旋5c的上部连接。调色剂通过螺旋5c供给朝着箭头方向(逆时钟方向)回转的显影辊5a,通过显影刮板5b将显影辊5a表面的调色剂层厚度限制为所定厚度。显影辊5a系将不锈钢或铝形成为圆筒形状构成,可回转地支承在显影装置5的没有图示的框架上,确保与感光体2的距离为标准间隔,内部设有磁铁产生所定的磁力线。通过处理所定色的调色剂对由激光8形成在各感光体2Y、2C、2M、2Bk表面的各色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形成显像。
在感光体2Y、2C、2M、2Bk的上部设有中间转印单元6。中间转印单元6设有由二次转印对向辊6b、辊6c、6d、以及清洁对向辊6e支承并架设的作为像载置体的中间转印带6a。从没有图示的驱动源传递驱动使得辊6b回转,驱动中间转印带6a朝着箭头方向(逆时钟方向)移动。中间转印带6a由环状带构成,架设及配置为使得通过与显影装置5对向部之后的各感光体2Y、2C、2M、2Bk的表面和中间转印带6a接触。在中间转印带6a的内周部设有与各感光体2Y、2C、2M、2Bk对向的四个一次转印辊7Y、7C、7M、7Bk。
在中间转印带6a的外周部,在与清洁对向辊6e对向的位置,设有带清洁装置6h。该带清洁装置6h清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a表面的不要的调色剂或纸粉等异物。与该带清洁装置6h对向的清洁对向辊6e设有给与中间转印带6a张力的机构。给与中间转印带6a总能以合适的张力移动。又,带清洁装置6h也与清洁对向辊6e连动移动。
中间转印带6a是例如以厚度为50-600μm的树脂薄膜或橡胶作为基体的带,具有通过施加在各一次转印辊7Y、7C、7M、7Bk的偏压能将各感光体2Y、2C、2M、2Bk载置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在中间转印带6a表面的电阻值。与中间转印带6a关联的各部件和中间转印带6a支承为一体,构成作为中间转印单元6,能相对打印机500装卸。中间转印带6a由例如将碳分散在聚酰胺中构成,将其体积电阻值调整到106-1012Ωcm左右构成。又,中间转印带6a在其宽度方向端部至少一方设有用于使其移动稳定的没有图示的带偏靠止动棱。
一次转印辊7Y、7C、7M、7Bk由例如用导电性橡胶材料包覆作为金属芯的金属辊表面构成,从没有图示的电源对金属辊施加偏压。导电性橡胶材料由例如将碳分散在聚氨酯橡胶中,将其体积电阻值调整到105Ωcm左右构成。作为一次转印辊7Y、7C、7M、7Bk,也可以使用表面不设有导电性橡胶材料层的金属辊。
在中间转印带6a外周,在作为支承辊的二次转对向辊6b夹着中间转印带6a的对向位置,设有二次转印辊14a。二次转印辊14a由例如用导电性橡胶材料包覆作为金属芯的金属辊表面构成,从电源14b对金属辊施加偏压。可以例如将碳分散在导电性橡胶材料中,导电性橡胶材料的体积电阻值调整到107Ωcm左右。二次转印辊14a在与二次转印对向辊6b对向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6a相接,形成作为二次转印部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在该二次转印夹持部,即二次转印辊14a和中间转印带6a的相接部,使得作为记录纸的转印纸S一边通过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转印辊14a之间,一边施加偏压,将中间转印带6a载置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转印纸S上。
在曝光装置80下方的供纸部300设有可拉出的多段例如二段的供纸盒9A,9B。通过使得对应的供纸辊10A,10B回转,选择地送出收纳在上述供纸盒9A,9B内的转印纸S,通过分离辊11A,11B以及运送辊对12A,12B送向供纸运送通道P1。
在供纸运送通道P1上,为了取得向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转印纸S的供给时间,设有由一对辊构成的定位辊对13。转印纸S从定位辊对13向由中间转印带6a和二次转印辊14a构成的二次转印夹持部运送。
打印机500在图1所示右侧设有作为手工供纸部的手工供纸盘25,该手工供纸盘25当不使用时能使其回转收纳在作为打印机500本体一部分的侧方框架F中。载置在手工供纸盘25的最上面的转印纸S由手工供纸辊26供纸后,在作为分离手段的分离辊27分离,可靠地仅仅运送一张,通过反转辊22及辊24经供纸运送通道P1送向定位辊对13。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上方,设有包括加热手段的定影装置15。定影装置15设有内藏加热器的定影辊15a,以及一边相对该定影辊15a加压一边相接的加压辊15b。作为定影装置15,可以适当选择,例如采用带式,或采用IH(感应加热)的加热方式等。结束定影的转印纸S如图1所示,通过将可回转的切换导向件63切换为排纸辊62方向,通过形成排纸通道的导向部件61a被导向,因排纸辊62回转按图示箭头所示方向排纸,载置在打印机500上部的排纸盘上。
打印机500包括设有用于使得转印纸S翻转并再供纸的再供纸通道和辊的双面单元,能在转印纸S两面形成图像。
具体地说,在侧方框架F内部设有转向运送通道P5以及再供纸运送通道P6,同时,设有切换导向件63,第二切换导向件G2和第三切换导向件G3。又,设有与没有图示的驱动源连接、通过控制驱动源可反转的反转辊18a以及反转辊22等。反转辊18a、18b构成反转辊对18。辊23和辊24与反转辊22相接,当该反转辊22朝顺时钟方向回转时,通过反转辊22和辊24协同,进行来自手工送纸盘25的转印纸S的运送,当该反转辊22朝逆时钟方向回转时,通过反转辊22和辊23协同,将再供纸运送通道P6内的转印纸S朝着定位辊对13方向再供纸。
若切换导向件63从图1状态朝着顺时钟方向回转,则结束定影的转印纸S由辊对17导向到反转运送通道P4,经第二切换导向件G2,向反转辊对18运送,暂时送到转向运送通道P5。转印纸S送到转向运送通道P5后,反转辊对18的反转辊18a朝着逆时钟方向回转,且第二切换导向件G2朝着逆时钟方向回转,转印纸S从转向运送通道P5送向再供纸运送通道P6。运送到再供纸运送通道P6的转印纸S由辊15c、20以及辊14c、21运送后,由反转辊22和辊23进一步运送,到达定位辊对13。
打印机500在供纸部300下部设有作为追加供纸部的供纸装置50。图1所示供纸装置50设有二个供纸盒9C,9D,也可以进一步增加供纸盒数量,使得转印纸S的合计收纳张数多,或增大各供纸盒9C,9D的容量,使得转印纸S的合计收纳张数增多。
打印机500设有第三切换导向件G3,其位于定影装置15上方,配置在辊对17的运送方向下游,从图1所示状态朝逆时钟方向回转,对定影后的转印纸S进行导向,同时,通过将转印纸S运送到排纸通道P8,能将转印纸S排出到没有图示的另一排纸装置。作为另一排纸装置,可以是例如具有数段排纸盘的分页架盘。
在此,说明在转印纸S单面形成图像的单面印刷时的动作。
首先,通过曝光装置80动作,从没有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光源射出与黄色用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8Y,通过将该激光8Y照射在因充电辊4aY充电而均一带电的感光体2Y表面上,在感光体2Y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受到显影辊5aY的显影处理,用黄色调色剂显影,成为可视像。用黄色调色剂显影的可视像受到一次转印辊7Y的转印作用,一次转印在与感光体2Y同步移动的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上。这种形成潜像、显影、一次转印动作在其他感光体2C、2M、2Bk也按时间顺序同样进行。
其结果,在中间转印带6a表面上,顺序叠合黄色Y、青色C、品红色M、黑色Bk的各色调色剂像,作为四色调色剂图像载置,该四色调色剂图像与沿着箭头方向(逆时钟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6a一起运送。另一方面,在夹着中间转印带6a、通过与一次转印辊7对向位置的感光体2表面上残存的调色剂或异物由清洁装置3清洁。
形成在中间转印带6a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受到二次转印辊14a的转印作用,转印在与中间转印带6a同步运送的转印纸S上。接着,中间转印带6a表面由带清洁装置6h清洁,准备在下一次成像工序及转印工序中使用。
转印有图像的转印纸S受到定影装置15的定影作用后,通过排纸辊62以图像面朝下(面朝下)状态排出到排纸盘60上。
下面,说明在转印纸S两面上形成图像的双面印刷时动作。
通过与上述单面印刷时相同的作用,从中间转印带6a转印图像的转印纸S通过定影装置15受到定影作用后,由切换导向件63向着辊对17被导向。向着辊对17被导向的转印纸S经设在辊对17的沿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三切换导向件G3以及反转运送通道P4,前进到配置在图1所示回转位置的第二切换导向件G2的上方,由反转辊对18运向转向运送通道P5。此时,驱动反转辊18a朝着顺时钟方向回转。转向运送通道P5内的可正逆转的辊对19通过正转将转印纸S暂时完全收纳在转向运送通道P5之后逆转,逆运送转印纸S。当使得辊对19及反转辊对18的回转方向逆转时,第二切换导向件G2从图1所示姿势朝着逆时钟方向回转。接着,将转印纸S进入转向运送通道P5的后端端部作为前端,通过辊15c、20以及辊14c、21将再供纸运送通道P6内的转印纸S朝着供纸运送通道P1运送,到达定位辊对13。此后,在定位辊对13取时间,将单面形成有图像的转印纸S朝着二次转印辊14a和中间转印带6a对向的二次转印夹持部再次运送,将中间转印带6a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转印纸S的另一面侧。
应该形成在转印纸S第二面的图像,在转印纸S运送到所定位置前开始成像工序,顺序形成,该场合的成像工序也与上述单面印刷时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相同,使得该彩色调色剂图像载置在中间转印带6a上。但是,转印纸S前后反转,因此,相对最初成像时,从曝光装置80射出的图像数据制作控制为沿着纸运送方向按逆向成像。
这样在两面转印彩色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S再次经过定影装置15的定影处理,通过排纸辊62排出到排纸盘60上。
在打印机500中,为了提高双面印刷的时间效率,可以控制转印纸S运送,使得同时几张转印纸S在运送通道内运送。又,通过没有图示的控制手段控制在转印纸S的表面及背面形成图像。
又,在打印机500中,形成在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像的极性为负,通过对一次转印辊7给与正电荷,感光体2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6a的表面上。
又,通过对二次转印辊14a给与正电荷,中间转印带6a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在转印纸S上。
关于上述单面印刷及双面印刷动作,说明实行彩色印刷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在实行黑色Bk单色印刷时,不使用与黄色Y、青色C、品红色M对应的感光体2Y、2C、2M。为此,打印机500设有机构,当实行黑色Bk单色印刷时,不仅不使得感光体2Y、2C、2M以及显影装置5Y、5C、5M运行,而且,使得感光体2Y、2C、2M和中间转印带6a保持非接触。即,在打印机500中,内部框架6f支承辊6d及一次转印辊7Y、7C、7M,支承内部框架6f,使其能以框架轴6g为中心回转,当单色印刷时,使得内部框架6f朝着离开感光体2Y、2C、2M远的方向(在图1中为顺时钟方向)回转,在仅仅感光体2Bk与中间转印带6a接触状态下,实行成像工序,作成由黑色调色剂形成的单色图像。这样,当单色印刷时,使得不使用的成像部1Y、1C、1M的感光体2Y、2C、2M离开中间转印带6a,同时,使得感光体2Y、2C、2M及显影装置5Y、5C、5M停止,能提高成像部1Y、1C、1M的寿命。
在打印机500中,开放没有图示的外盖等进行零部件更换等的维修保养。将图2所示成像部1的各部件支承为一体单元化构成处理卡盒,当维修保养时,若更换该处理卡盒,能提高维修保养操作性。
又,将图2所示成像部1作为处理卡盒构成时,通过在该处理卡盒上设有向打印机500安装用的导向部或把手,能容易地实行向打印机500装卸处理卡盒。又,通过在该处理卡盒上设有存储处理卡盒特性或运行状况的存储装置(例如IC标记物)等,能提高处理卡盒维修保养管理上的便利性。
再有,若构成为在使得中间转印带6a和各感光体2离开状态下,从打印机500本体拉出中间转印单元6,则能提高中间转印单元6的维修保养操作性。
如图3所示,双面单元30及二次转印单元14设在能以回转轴Fa为回转中心,相对打印机500回转的侧方框架F。通过将侧方框架F从图1所示状态按顺时钟方向回转,双面单元30及二次转印单元14如图3所示,能使得上方开放。侧方框架F设有止动部件31,通过没有图示的锁杆操作,该止动部件31回转,脱离设在打印机500侧的阻止部件32,成为可回转状态。这样,通过开放侧方框架F,能开放多条运送通道P1,P2,P6,能很容易实行在上述运送通道P1,P2,P6中发生堵塞(纸堵塞)时除去转印纸S等的处理。
又,在侧方框架F的上面,设有作为被嵌合部件的嵌合突起71,当为了将双面单元30及二次转印单元14安装在打印机500中,将侧方框架F朝着关闭方向移动时,该嵌合突起71与设在作为本体装置的打印机500侧的引入装置72的没有图示的嵌合部嵌合。也可以将嵌合突起71设为嵌合部件,引入装置72的嵌合部设为被嵌合部。若嵌合突起71与引入装置72的嵌合部嵌合,则引入装置72将侧方框架F引入打印机500侧。若引入装置72引入侧方框架F,则止动部件31的导向部31a与阻止部件32相接,因引入装置72的引入力,止动部件31回转,越过阻止部件32,关闭侧方框架F,双面单元30及二次转印单元14安装到安装位置。
二次转印单元14设置在转印后运送通道P2和转向运送通道P5之间。二次转印单元14设有二次转印辊14a,以辊23作为回转中心回转。当如图3所示开放侧方框架F时,二次转印辊14a离开中间转印带6a。又,对二次转印单元14赋与回转惯性,使得辊14c与辊21分离。二次转印单元14内部设有电源14b,外部具有二次转印辊14a及辊14c、辊23等的转印纸S的运送功能。
定影装置15具有运送用的辊15c以及运送用的导向面,右侧侧面构成再供纸运送通道P6。该定影装置15在图3状态下,支承为可朝着图示右方向拉出。因此,能很容易实行在定影装置15内部发生堵塞(纸堵塞)时除去转印纸S等的处理。
运送用的辊15c由没有图示的弹簧朝辊20侧赋能,辊14c由没有图示的弹簧朝辊21侧赋能。又,运送辊对12A、12B的打印机500侧的辊12Ab、12Bb由没有图示的弹簧朝运送辊对12A、12B的侧方框架F侧的辊12Aa、12Ba侧赋能。
因此,侧方框架F位于图1所示关闭位置时,侧方框架F由没有图示的弹簧通过辊15c、14c、运送辊对12A、12B的打印机500侧的辊12Ab、12Bb朝着打开方向赋能。其结果,止动部件31的止动面31b和阻止部件32相接,侧方框架F得到定位。即,当通过侧方框架F侧的止动部件31和打印机500本体侧的阻止部件32将侧方框架F定位在打印机500时,辊15c、14c、运送辊对12A、12B的打印机500侧的辊12Ab、12Bb起着作为赋能装置的功能。
下面,说明供纸盒9A、9B、9C、9D之中的供纸盒9C。供纸盒9A、9B、9D与供纸盒9C构成相同。
如图4所示,在供纸盒9C的两侧侧面,突出设置凸部92a,92b。在打印机500的供纸装置50(参照图1)侧分别设有支承凸部92a,92b导向导轨93a,93b。供纸盒9C的凸部92a,92b分别支承在导向导轨93a,93b,能朝打印机500(具体地说为供纸装置50)的外方,即与转印纸S的运送方向垂直相交方向的前侧(本体装置的前面侧)拉出,同时,能引入及收纳在打印机500内方。供纸盒9C以及与供纸盒9C相同构成的供纸盒9A、9B、9D设置为能相对作为本体装置的打印机500装卸,构成本发明的单元。
在供纸盒9C内部设有用于往上推压所收纳的转印纸S的可摆动的底板99,对转印纸S后端进行导向的侧挡片91,对转印纸S宽度方向两端进行导向的一对侧导向件94L,94R。
在供纸盒9C的前面中央部设有把手支承部96,把手120安装在把手支承部96。支承把手120使其能沿着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及收纳方向移动,同时,由把手支承部96限制宽度方向(供纸方向前后)及上方向的移动。
将供纸盒9C引入打印机500内安装时,通过后述的引入装置70(参照图5)沿着供纸装置50的安装方向引入,推压在碰接部750(参照图5)。这样,进行供纸盒9C的前后方向定位,同时,供纸盒9C保持为安装状态。
并且,从供纸盒9C设置在打印机500的状态,通过将把手120拉向前方,供纸盒9C朝前方移动,从打印机500拉出。
如图5所示,把手120具有基部120a及握持部120b,空间部120c形成在基部120a及握持部120b之间。在图中,在把手120的基部120a下配置盖部件97,在盖部件97的上面突出设有两个凸台部97a。在凸台部97a设有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没有图示)。又,在把手120的基部120a设有两个长孔121,盖部件97的两个凸台部97a分别插入该两个长孔121中。把手120的长孔121的宽度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凸台部97a的外径大若干,能不会发出咯哒地滑动的程度,把手120的长孔121的长度方向长度形成为比凸台部97a的外径大所定量,图5表示将供纸盒9C设置在打印机500本体时的状态。
并且,从下方将螺钉98分别插入凸台部97a的贯通孔中,用螺钉98将盖部件97螺钉固定在位于把手120的基部120a上方的把手支承部96,在通过把手支承部96和盖部件97从上下夹持把手120的基部120a的状态下,把手120安装并支承在供纸盒9C本体上。
通过这种构成,把手120能仅仅在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及收纳方向(图示双向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又,仅仅在由长孔121和盖部件97的凸台部97a确定的范围内,使得把手120移动。
在供纸盒9C前面,轴125支承为能绕该轴125的轴线回转。在轴125的把手120侧的端部,固定杆124。在杆124的前端部的侧面形成突出部124a,该突出部124a与形成在把手120侧面的嵌合凹部120d嵌合。又,在杆124的根部侧突出设有钩部124b,该钩部124b和设在盖部件97的钩部97b之间,架设拉伸弹簧123。通过拉伸弹簧123的弹性力,杆124朝着图示B方向被赋能,突出部124a的里侧侧面推压嵌合凹部120d的里侧侧面,把手120朝着盒收纳方向(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里侧)被赋能。并且,若反抗拉伸弹簧123的赋能力,将把手120拉向前方(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则嵌合凹部120d的里侧侧面推压突出部124a的里侧侧面,使得杆124(以及轴125)朝着图示A方向回转。
又,在与轴125的把手120侧相反侧的端部,固定外杆126。在外杆126的前端设有朝着供纸盒9C侧面突出的止动部126a。杆124和外杆126绕轴125轴线以互相错开所定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状态下,分别安装在轴125的端部,例如,杆124朝着下方时,外杆126朝着供纸盒9C的里侧。供纸盒9C安装在打印机500中时,如图5所示,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与立起设在阻止部件95的里侧上部的阻止面95a相接。
当供纸盒9C安装在打印机500中时,通过后述的赋能装置,朝着打印机500的前面方向(拉出方向)推压供纸盒9C,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与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相接。由此,供纸盒9C的前后方向位置得到定位,供纸盒9C保持安装在打印机500内的状态。
接着,若从供纸盒9C载置在打印机500中的状态,通过将把手120拉向前方,杆124、轴125、以及外杆126从图5所示状态朝着图示A方向回转,伴随上述回转,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一边回转,一边朝下方移动,脱离阻止面95a,解除止动功能。由此,能将供纸盒9C朝着前方向拉出。再有,通过将把手120拉向前方,设在把手120的长孔121的里侧壁部与盖部件97的凸台部97a相接而推压,供纸盒9C移动而被拉出。
另一方面,当将供纸盒9C安装在打印机500中时,如图6A所示,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与阻止部件95的导向面95b相接。若进一步插入供纸盒9C,止动部126a受导向面95b推压,止动部126a朝下方移动(外杆126在图5中朝着A方向回转)。即,插入供纸盒9C同时,止动部126a受导向面95b导向而移动。若止动部126a越过导向面95b的下端部(拐角部),则因上述弹簧123的赋能力,外杆126在图5中朝着B方向回转,止动部126a进入阻止面95a侧,起着作为止动机构的功能。
如图7所示,打印机500的供纸装置50包括升降电机51,从升降电机51向供纸盒传递驱动力的联轴器部件53,卷装在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51a上朝着供纸盒9C对联轴器部件53赋能的弹簧52。升降电机51输出时,能沿轴向进退,由此,安装在输出轴51a前端的联轴器部件53能沿着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供纸盒9C侧,配置回转轴101,在回转轴101的里侧(图示上侧)的端部,设有与联轴器部件53嵌合的嵌合突起101a。又,在回转轴101的相反侧(图示下侧)的端部,固定推压部件102,推压部件102往上推压底板99,通过将转印纸推压到供纸辊10c(参照图1),能供给转印纸。
又,打印机500的供纸装置50设有用于检测是否设置供纸盒9C的设置检测手段54。再有,供纸装置50设有由电磁元件131和压缩弹簧132构成的赋能装置130。电磁元件131如图8所示,具有能朝着供纸盒9C装卸方向进退的臂131a,在臂131a的前端安装压缩弹簧132。由电磁元件131和压缩弹簧132构成的赋能装置130发挥使得供纸盒9C朝着拉出方向移动的赋能力,电磁元件131根据通电接通或断开,朝着供纸盒9C方向突出,或朝着供纸盒9C的相反方向后退。该赋能装置130的赋能方向是使得止动部126a与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相接的方向(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
当供纸盒9C向打印机500插入时,若由设置检测手段54检测到供纸盒9C安装到打印机500中,则电磁元件131接通通电,臂131a前进,压缩弹簧132与供纸盒9C的里侧壁面相接,推压供纸盒9C,使得供纸盒9C朝着拉出方向移动(将供纸盒9C朝着本体前面推回)。此时,如图6A所示,通过安装供纸盒9C,进入阻止面95a内侧的止动面126a(用双点划线表示),因电磁元件131推回供纸盒9C,止动面126a与阻止面95a相接。由此,供纸盒9C在装卸方向(打印机前后方向=与供纸方向垂直方向),得到定位。在此,由电磁元件131引起的赋能力设定为能使得满载转印纸的供纸盒9C移动到止动位置(止动面126a与阻止面95a相接的位置)的力以上。
相反,若当拉出供纸盒9C时,由设置检测手段54检测到供纸盒9C从打印机500拉出,则电磁元件131断开(通电断路),臂131a退避,压缩弹簧132也退避到退避位置(供纸盒9C安装时压缩弹簧132的前端不与供纸盒9C接触的位置)。这样,在供纸盒9C拉出状态下,使得压缩弹簧132位于退避位置,当插入供纸盒9C时,能防止压缩弹簧132成为插入阻力。
电磁元件131具有臂保持功能场合,即,在使得臂131a前进后,即使截断向电磁元件131供给电力,电磁元件131也能保持在前进状态场合,安装供纸盒9C时,使得供纸盒9C移动到止动位置后,可以使得电磁元件131断路。这种场合,当拉出供纸盒9C时,由设置检测手段54检测到供纸盒9C从打印机500拉出场合,可以暂时接通电磁元件131,使得臂131a退避后,再断开电磁元件131。
作为设置检测手段54,可以采用例如推压开关等机械检测手段或光敏传感器等光学检测器等。又,作为使得供纸盒9C移动到止动位置的赋能手段,并不局限于电磁元件131,也可以采用例如使用电机等的结构。设置检测手段54以及作为赋能手段的电磁元件131等也可以不是在打印机500侧,而搭载在供纸盒9C侧,在这种场合,需要构成为能向搭载在供纸盒9C侧的检测手段54或电磁元件131供给电源。
又,可以仅仅以弹簧等弹性部件构成用于定位供纸盒9C的,即用于将止动部126a推压到阻止面95a的赋能装置130。这种场合,可以不需要设置检测手段54,能实现廉价。
说明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和阻止部件95的作用。
如图6A所示,若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与阻止部件95的导向面95b相接,则外杆126回转,沿着导向面95b逐渐被导向,若超过顶点(拐点部),外杆126的回转返回,回到原高度。供纸盒9C的超行程部分(超过所定位置直到里侧移动超过部分)因电磁元件131返回,止动部126a与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相接,得到定位。
说明电磁元件131和阻止部件95的位置关系。
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传递电磁元件131的力的压缩弹簧132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配置为,在装置宽度方向(图7所示左右方向)中,压缩弹簧132和阻止面95a大致成为相同位置(图7),在垂直方向,压缩弹簧132阻止面95a大致成为相同高度(图8)。即,配置用于传递电磁元件131的力的压缩弹簧132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使得电磁元件131的赋能力的作用点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在供纸盒9C的装卸方向(图7的上下方向)的投影面,成为大致相同位置。也可以通过在供纸盒9C安装没有图示的托架等,使得电磁元件131的赋能力的作用点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在供纸盒9C的装卸方向的投影面一致。
为此,通过配置用于传递电磁元件131的力的压缩弹簧132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使得电磁元件131的赋能力的作用点和阻止部件95的阻止面95a在供纸盒9C的装卸方向(图7的上下方向)的投影面,成为大致相同位置,电磁元件131的赋能力朝着阻止面95a,且电磁元件131的赋能力的方向为供纸盒9C的可动方向,因此,在供纸盒9C几乎不会发生因压缩弹簧132的赋能力使得供纸盒9C姿势变更的转矩。因此,安装供纸盒9C时不会发生供纸盒9C倾斜,不会损害定位性。
但是,当因组装误差等原因,电磁元件131只有作用到阻止面95a的赋能力场合,有时会发生问题。即,当因组装误差等原因,电磁元件131只有作用到阻止面95a的赋能力场合,若慢慢地安装供纸盒9C,则有时在外杆126的止动部126a如图6B所示在阻止部件95的顶点停止状态下,用户的朝着供纸盒9C安装方向的力,与因电磁元件131及压缩弹簧132引起的沿着供纸盒9C的拉出方向的力平衡。在图6B状态下,若设置检测手段54检测到供纸盒9C的设置,则不能判断供纸盒9C是否是设置结束状态,若在这种状态下使得装置动作,则动作中会发生供纸盒9C脱落这样的不良状况。
又,不使用电磁元件131等,仅仅以弹簧等弹性部件构成用于定位供纸盒9C即用于将止动部126a推压到阻止面95a的赋能装置130,可以不需要设置电磁元件131及设置检测手段54,实现廉价。但是,在这种构成中,不能如使用电磁元件131场合那样,能切换赋能力的接通/断开或变更大小,安装供纸盒9C时,必须反抗弹性部件的赋能力(朝着拉出满载转印纸S的供纸盒9C方向推回的力)将供纸盒9C安装在打印机500本体中。因此,用于定位供纸盒9C的赋能力成为安装供纸盒9C时的阻力,产生安装供纸盒9C时用户操作性差的不良状况。
于是,打印机500如图1所示,设有将供纸盒9C引入到安装位置的引入装置70,以便不产生如图6B所示那样的供纸盒9C的半设置状态(不完全设置状态),或操作性低下。
下面,详细说明引入装置70。在以下说明中,详细说明引入相对作为本体装置的打印机500可拉出单元的供纸盒9C的引入装置70,但是,引入相对作为本体装置的打印机500可开闭单元的侧方框架F的引入装置72,也与引入装置70相同构成。
如图9及图10所示,引入装置70包括作为引入装置70框体的基体部件702,作为导向部件的导向槽701,以及导向槽入口701A。所述基体部件702由上侧基体部件702a和下侧基体部件702b构成,嵌合突起59设在图1所示供纸盒9C的外部下面,该嵌合突起59插入引入装置70与其嵌合,该导向槽701对嵌合突起59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槽入口701A形成在导向槽701的端部,接受嵌合突起59。所述基体部件702安装在打印机500本体中。
说明引入装置70的内部构成。图11及图12表示卸下引入装置70的下侧基体部件702b的状态,图12表示卸下图11的一部分部件的状态。
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杆707及第一齿轮712构成为互相同步回转,以回转轴为中心回转自如。第一齿轮712的外周部与第二齿轮709的外周部啮合。
如图13所示,在第二齿轮709的中心部设有闩锁件709A,该闩锁件709A与设在第三齿轮708的中心部的没有图示的闩锁件仅仅单向啮合,在第二齿轮709和第三齿轮708之间仅仅单向传递回转,第二齿轮709和第三齿轮708同步回转。当供纸盒9C被引入打印机500时,仅仅第二齿轮709回转方向场合,在第二齿轮709和第三齿轮708之间通过闩锁件709A传递回转。
引入装置70设有在外周部与第三齿轮708啮合的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当回转速度大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产生大的负荷(衰减力),当回转速度小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产生小的负荷,将该负荷作为制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708。又,当供纸盒9C从打印机500拉出时,通过闩锁件709A隔断第二齿轮709和第三齿轮708之间的回转传递,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产生的负荷不会从第三齿轮708传递到第二齿轮709。
如图14及图15所示,引入装置70具有配置在第一杆707上的回转支点710B,具有以该回转支点710B为中心、相对第一杆707能自由回转的爪710。第一杆707通过在嵌合孔707A与第一弹簧704端部嵌合,受到第一弹簧704赋能,第一弹簧704的端部704B与回转自如地构成的第二杆705的嵌合孔705B嵌合,第二弹簧703的端部703B与第二杆705端部的嵌合部705A嵌合,第二弹簧703的端部703A与下侧基体部件702b的嵌合部702A(参照图10)嵌合。
如图19所示,爪710由第一槽710C,第二槽710D,以及爪锁定部710A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槽710C在通常引入动作时使用,所述第二槽710D在引入装置70和供纸盒9C的嵌合部不嵌合、引入装置70成为引入结束状态时的回复动作时使用,所述爪锁定部710A和缓冲器支架的爪部714A嵌合,通过爪部714A限制爪710的移动,限制第一杆707的回转。
设在供纸盒9C下面的嵌合突起59因供纸盒9C的用户的操作力,从导向槽入口701A插入导向槽701,推压爪710的第一槽710C,和缓冲器支架714卡合的爪710以回转支点710B为中心回转,解除上述卡合。若解除卡合,如图16所示,因第一弹簧704的赋能力,在第一杆707上设有回转支点710B的爪710开始引入嵌合突起59。引入方向在图16-图18中为右方向。若爪710继续引入嵌合突起59,则嵌合突起59经图17所示位置,移动到如图18所示的供纸盒9C的向装置本体的引入结束位置。
因第一弹簧704赋能的第一杆707引入嵌合突起59的引入力,与第二弹簧703取得平衡,所述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与第一弹簧704不同。即,从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双方对第二杆705施加赋能力,第一杆707从图16所示引入开始位置移动到图17所示引入中途位置,第一弹簧704处于拉伸状态,因此,通过第二弹簧703使得第二杆705朝着图16-图18所示逆时钟方向回转的转矩比通过第一弹簧704使得第二杆705朝着图16-图18所示顺时钟方向回转的转矩小,因此,第二杆705不移动。
若第一杆707超过图17所示引入中途位置,进一步移动,则第一弹簧704收缩,通过第二弹簧703使得第二杆705朝着图16-图18所示逆时钟方向回转的转矩比通过第一弹簧704使得第二杆705朝着图16-图18所示顺时钟方向回转的转矩大,因此,第二杆705按顺时钟方向回转,移动到图18所示位置,由第二杆705通过第一弹簧704,第一杆707回转。因此,在引入结束前能使得嵌合突起59的引入力维持在强的状态,良好地进行供纸盒9C引入,且能使得引入装置70小型化。即,不是使用单一弹簧,而是使用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两个弹簧,通过可回转的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一边改变方向,一边串列连接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的各赋能力,生成引入供纸盒9C的引入力,因此,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的占有空间小,其结果,能使得引入装置70小型化。
关于嵌合突起59的引入力,使得第一弹簧704的赋能力、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第一杆707的嵌合部704A、第二杆705的嵌合孔705A、705B、基体部件702的嵌合部702A的位置最优化,如图22所示,使得刚开始引入后的第二引入力比引入中途及引入结束时的第一引入力小。这样,通过使得刚开始引入后的引入力小,当引入嵌合突起59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产生的负荷(衰减力)成为相对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的大的制动力。
如图20所示,引入装置70处于引入状态,尽管嵌合突起59和爪710没有嵌合,第一杆707处于引入结束位置场合,与通常相同动作,使得供纸盒9C的嵌合突起59相对引入装置70插入场合,通过嵌合突起59,爪710朝图20所示顺时钟方向回转,嵌合突起59强制插入爪710的第二槽710D。此时,嵌合突起59处于与爪710的第二槽710D嵌合状态。若在该状态下拉出供纸盒9C,则如图21所示,爪锁定部710A与缓冲器支架714的爪部714A嵌合,能限制第一杆707回转。爪部714A和爪锁定部710A的嵌合量比爪710的第一槽710C和嵌合突起59的嵌合量小,爪部714A和爪锁定部710A的嵌合部具有能限制第一杆707回转的充分的嵌合力(锁定力)。
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赋能部件使用拉伸弹簧即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但是,也可以使用压缩弹簧或使用板簧、橡胶、树脂等弹性部件作为赋能部件。
又,在上述说明中,说明对于供纸盒9C引入设置引入装置7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通过开放外盖等朝前侧拉出处理卡盒,从装置本体取出,将新的处理卡盒从前侧滑向里侧安装在装置本体中,对于该处理卡盒向装置本体安装,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引入装置70。又,调色剂罐40Y-40Bk相对装置本体滑动更换场合,对于该调色剂罐40Y-40Bk向装置本体安装,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引入装置。
又,通过引入装置72引入作为可开闭的单元的侧方框架F,若侧方框架F被引入到安装位置,则解除手段解除将侧方框架F沿着安装方向引入的引入力。由此,通过用于对设在双面单元30等的辊赋能的赋能部件的赋能力,侧方框架F朝着打开方向移动,止动部件31的止动面31b和阻止部件32相接,能对侧方框架F进行定位。由此,能合适地保持通过侧方框架F闭塞接触的辊对的夹持压力,能得到良好的运送性。
又,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设有作为回转缓冲器的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根据引入速度及大小,增加或减少用于使得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移动速度减速的负荷。由此,当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滑动阻力小,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快场合,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变大,能使得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移动强力减速。由此,能抑制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势头猛地安装到安装位置。又,当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滑动阻力大,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慢场合,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小,能抑制不能引入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
又,当使得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朝着拉出方向或打开方向移动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不作用在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上,拉出供纸盒9C或打开侧方框架F时,用户不会感到阻力,能平滑地拉出供纸盒9C或打开侧方框架F,能提高操作性。
又,通过将赋能部件设为弹簧,能以廉价结构得到引入力。
又,通过对于供纸盒9C的引入使用本实施形态的引入装置70,能提高供纸盒9C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能良好地使得供纸盒9C在拉出方向得到定位。
又,通过对于支承双面单元30的侧方框架F的引入使用本实施形态的引入装置,能提高双面单元30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能良好地使得双面单元30在打开方向得到定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设有第一弹簧704,第二弹簧703,第一杆707,第二杆705。所述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产生赋能方向互相不同的赋能力,所述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卡合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可绕回转支点回转,串列连接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从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生成引入力。
因此,通过可回转的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串列连接赋能方向互相不同的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得到引入力,与用单一的大弹簧产生引入力场合相比,能减小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的占有空间。
因此,不会增大装置尺寸,能将供纸盒9C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卡合位置,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相对位置,产生以相对高速引入供纸盒9C的第一引入力,以及以相对低速引入供纸盒9C的第二引入力中某一方,设有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能相对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传递动力,通过第一弹簧704及第二弹簧703产生的赋能力,供纸盒9C被引入打印机500内方,当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回转时,从引入开始位置到引入结束位置全部区域,产生与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的回转速度相对应的负荷,抑制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的回转。
因此,当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滑动阻力小,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快场合,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变大,能使得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移动强力减速。由此,能对用户发出对于强力操作的警告,能抑制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势头猛地安装到安装位置。又,当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的滑动阻力大,引入力引起的移动速度慢场合,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小,能防止不能引入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卡合位置,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相对位置,在引入开始位置产生第二引入力,在引入开始位置以外,产生比该第二引入力大的第一引入力。
因此,通过减小刚开始引入后的引入力,当引入嵌合突起59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产生的负荷(衰减力)成为相对供纸盒9C的安装方向(引入方向)的大的制动力,能对供纸盒9C移动施加强力减速。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设定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卡合位置,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以及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引入力和第二引入力之间,引入力平滑地变化。
由此,在第一引入力和第二引入力之间,引入力平滑地变化,因此,能平滑地实行供纸盒9C的引入及拉出。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设有闩锁件709A,当供纸盒9C被拉出到打印机500外方,第一杆707和第二杆705回转时,该闩锁件709A隔断从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向第一杆707及第二杆705传递负荷。
因此,当使得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朝着拉出方向或打开方向移动时,速度依存性缓冲器711的负荷不作用在供纸盒9C或侧方框架F上,因此,拉出供纸盒9C或打开侧方框架F时,用户不会感到阻力,能平滑地拉出供纸盒9C或打开侧方框架F,能提高操作性。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第一杆707设有爪710,其由第一槽710C,第二槽710D,以及爪锁定部710A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槽710C与设在供纸盒9C的嵌合突起59嵌合,所述第二槽710D在供纸盒9C处于安装结束位置不嵌合,且仅在第一杆707处于安装结束位置时与嵌合突起59嵌合,当第一杆707处于引入开始位置时,所述爪锁定部710A限制第一杆707的回转。
因此,引入装置70处于引入状态,尽管嵌合突起59和爪710没有嵌合,第一杆707处于引入结束状态即嵌合异常场合,与通常相同动作,使得供纸盒9C的嵌合突起59相对引入装置70插入场合,嵌合突起59强制插入爪710的第二槽710D,因此,若在该状态下拉出供纸盒9C,则通过爪锁定部710A能限制第一杆707回转。
因此,能在拉出供纸盒9C的通常动作中,从嵌合异常回复。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大小互不相同。
因此,通过合适地设定第一弹簧704的赋能力和第二弹簧703的赋能力,能将引入供纸盒9C的引入力大小或变化式样设定为最佳状态。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其特征在于,使用第一弹簧704和第二弹簧703作为赋能部件。
因此,通过将赋能部件设为弹簧,能以廉价结构得到引入力。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将载置收纳多张转印纸S的供纸盒9C设为引入对象的单元。
因此,引入装置70引入供纸盒9C,能提高供纸盒9C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供纸盒9C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又,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70中,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500设为引入供纸盒9C的本体装置。
因此,能提高供纸盒9C向打印机500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供纸盒9C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又,本实施形态涉及的打印机500的特征在于,包括:
供纸盒9C,可拉出地设在打印机500本体,载置多张转印纸S;
供纸辊10C,对载置在供纸盒9C的转印纸S进行供纸;
图像形成部200,在由供纸辊10C供给的转印纸S上形成图像;
引入装置70,将供纸盒9C设为单元,将其引入到打印机500本体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
因此,能提高供纸盒9C向打印机500安装时的操作性,同时,在拉出供纸盒9C方向能良好地进行定位。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不增大装置尺寸、能将单元良好地引入到安装位置的效果,作为设有将供纸盒引入到本体装置的引入手段的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非常有用。
上面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追加、变更、删除等,不管什么样的形态,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作用/效果,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引入装置,设有引入力产生装置,其包括:
嵌合部件,设在本体装置以及相对上述本体装置可装卸地设置的单元之中某一方;以及
被嵌合部件,设在上述本体装置以及上述单元之中另一方;
若上述嵌合部件和上述被嵌合部件在上述单元的引入开始位置嵌合,则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产生将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的引入力;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入力产生装置包括:
第一回转部件,设有上述嵌合部件,可回转地设在上述本体装置或上述单元;
第二回转部件,可回转地设在上述本体装置或上述单元;
第一赋能部件,连接上述第一回转部件的一端部和上述第二回转部件的一端部;以及
第二赋能部件,连接上述第二回转部件的另一端部和上述本体装置或上述单元;
上述第一及第二回转部件,和上述第一及第二赋能部件串联连接,上述第一赋能部件使得上述第二回转部件回转的方向与上述第二赋能部件使得上述第二回转部件回转的方向为逆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抑制部件,与回转部件通过齿轮连接,能相对回转部件传递动力,通过上述赋能部件产生的赋能力,上述单元被引入上述本体装置内方,当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从上述引入开始位置到上述引入结束位置全部区域,产生与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速度相对应的负荷,抑制上述回转部件的回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产生以相对高速引入上述单元的第一引入力,以及以相对低速引入上述单元的比上述第一引入力小的第二引入力中之中某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产生上述第二引入力,在上述引入开始位置以外产生上述第一引入力。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卡合位置,上述赋能部件和上述回转部件的相对位置,使得引入力在上述第一引入力和上述第二引入力之间平滑地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隔断部件,当上述单元被拉出到上述本体装置外方,上述回转部件回转时,隔断从上述抑制部件向上述回转部件的负荷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设有嵌合限制部件,其包括:
第一槽,与设在上述单元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另一方嵌合;
第二槽,在上述单元在上述安装结束位置不嵌合,仅仅当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位于上述安装结束位置时,上述第二槽与设在上述单元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另一方嵌合;以及
锁定爪,当设在上述本体装置的上述嵌合部件及上述被嵌合部件之中某一方位于上述引入开始位置时,限制上述回转部件回转;
上述第一槽、第二槽以及锁定爪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赋能部件的赋能力的大小互相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赋能部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单元是载置收纳多张记录纸的供纸盒。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纸盒,可拉出地设置在本体装置,载置多张记录纸;
供纸部,供给叠层在上述供纸盒的记录纸;
图像形成部,在由上述供纸部供给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记载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个所述的引入装置,将上述供纸盒作为上述单元,引入到上述本体装置内方的引入结束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84294A JP5343754B2 (ja) | 2009-08-07 | 2009-08-07 |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184294 | 2009-08-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2957A CN101992957A (zh) | 2011-03-30 |
CN101992957B true CN101992957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4323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8481.XA Active CN101992957B (zh) | 2009-08-07 | 2010-08-05 | 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08535B2 (zh) |
EP (1) | EP2281764B1 (zh) |
JP (1) | JP5343754B2 (zh) |
CN (1) | CN1019929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31164B2 (en) * | 2011-05-31 | 2015-01-13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inting method with pivotable duplexing unit |
JP5902654B2 (ja) * | 2013-09-06 | 2016-04-13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348300B2 (en) | 2013-12-26 | 2016-05-24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Unit retrac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JP6043711B2 (ja) * | 2013-12-26 | 2016-12-1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ユニット引き込み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6253611B2 (ja) | 2014-04-23 | 2017-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2966015A1 (en) * | 2014-07-11 | 2016-01-13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Self-clo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031186B2 (ja) * | 2017-09-19 | 2022-03-08 |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引き込み装置、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066482B2 (ja) * | 2018-03-29 | 2022-05-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277167B2 (ja) * | 2019-02-19 | 2023-05-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引き込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シート収納装置 |
JP7448371B2 (ja) * | 2020-02-14 | 2024-03-12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US11400738B2 (en) * | 2020-03-24 | 2022-08-02 |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2022163913A (ja) * | 2021-04-15 | 2022-10-27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カセット引き込み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3525A (en) * | 1995-07-21 | 1998-10-20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adjustably feeding image-carrying media of various sizes |
CN1534394A (zh) * | 2003-03-31 | 2004-10-06 | ������������ʽ���� |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7469892B2 (en) * | 2004-10-28 | 2008-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73644A (ja) | 1982-10-15 | 1984-04-25 | Sanden Corp | 熱ガス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
JPH0561830A (ja) | 1991-09-03 | 1993-03-12 | Nippon Denki Joho Service Kk | 到着データの処理開始判断システム |
US6820872B2 (en) * | 2001-09-12 | 2004-11-23 | Lg N-Sys Inc. | Media cassette and media dispensing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
JP4575238B2 (ja) * | 2005-05-18 | 2010-11-04 | トックベ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引き込みユニット |
JP2007070068A (ja) * | 2005-09-07 | 2007-03-22 | Seiko Epson Corp | 給紙カセット誘導機構 |
JP2007132605A (ja) | 2005-11-11 | 2007-05-31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冷蔵庫及び扉閉鎖装置 |
JP4162006B2 (ja) * | 2006-01-24 | 2008-10-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JP4969125B2 (ja) * | 2006-03-28 | 2012-07-04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可動体の自動スライド装置 |
JP4729471B2 (ja) * | 2006-11-16 | 2011-07-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ユニット位置決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73983B2 (ja) * | 2007-01-26 | 2011-09-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254841A (ja) * | 2007-04-02 | 2008-10-2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9073572A (ja) * | 2007-09-18 | 2009-04-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用紙トレイ駆動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68647B2 (ja) * | 2008-07-11 | 2013-03-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引き込み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9
- 2009-08-07 JP JP2009184294A patent/JP534375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8-05 EP EP10171946.6A patent/EP2281764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8-05 CN CN201010248481.XA patent/CN101992957B/zh active Active
- 2010-08-06 US US12/805,581 patent/US840853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23525A (en) * | 1995-07-21 | 1998-10-20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s of and systems for adjustably feeding image-carrying media of various sizes |
CN1534394A (zh) * | 2003-03-31 | 2004-10-06 | ������������ʽ���� |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US7469892B2 (en) * | 2004-10-28 | 2008-12-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92957A (zh) | 2011-03-30 |
EP2281764A2 (en) | 2011-02-09 |
US8408535B2 (en) | 2013-04-02 |
US20110031681A1 (en) | 2011-02-10 |
JP5343754B2 (ja) | 2013-11-13 |
JP2011037540A (ja) | 2011-02-24 |
EP2281764A3 (en) | 2013-05-15 |
EP2281764B1 (en) | 2015-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2957B (zh) | 引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625533B (zh) | 辅助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2944987B (zh) | 显影盒 | |
EP1865383B1 (en) |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heet feed apparatus having enhanced functionality | |
CN102001533B (zh) | 薄片输送装置、自动原稿传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515916B2 (ja) | 引き込み装置、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0590046C (zh) | 供纸装置和成像装置 | |
CN101551634B (zh) | 成像设备 | |
EP0573061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0367754C (zh) | 文件读取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3569728B (zh) | 薄片体排出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US786973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6049346A (en) | Second cassette feed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static image-forming system | |
CN101070128B (zh) | 排纸结构和使用排纸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5388741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20060133875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per sheet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paper sheet feeding device | |
JP5954618B2 (ja) | 電装基板の取り付け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107797B (zh) | 薄片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476602C (zh) | 扩展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4980856B2 (ja) | 記録媒体搬送経路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503144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74838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紙処理装置 | |
US20240317529A1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1515154A (zh) | 成像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265083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