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61089A - 可变带供给器 - Google Patents

可变带供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61089A
CN101861089A CN201010154455A CN201010154455A CN101861089A CN 101861089 A CN101861089 A CN 101861089A CN 201010154455 A CN201010154455 A CN 201010154455A CN 201010154455 A CN201010154455 A CN 201010154455A CN 101861089 A CN101861089 A CN 101861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transmission path
holding portion
component feeding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4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61089B (zh
Inventor
宋准根
宋一英
张泰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ha Aerospace Co Ltd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Techw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Techw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61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61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5/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该可变带供给器包括在传输路径上具有容纳部分和元件供给部分的框架,所述传输路径传输具有用覆盖带封装的元件的载带。传输路径的宽度调节器、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调节器被分别安装在传输路径、容纳部分和元件供给部分上,以分别根据载带的宽度、容纳部分的宽度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来调节各自的宽度。传输路径的宽度传感器、容纳部分的宽度传感器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传感器分别检测传输路径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调节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调节。控制器响应于由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和容纳部分中的各个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输出响应信号。

Description

可变带供给器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可变带供给器(variable tape feeder),更具体地说,涉及这样一种可变带供给器,所述可变带供给器能够根据沿传输路径传输的载带的宽度来调节在可变带供给器中形成的传输路径的宽度以及设置在传输路径上的容纳部分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
背景技术
通常,带供给器以盒子的形式被安装在称为芯片安装机的元件安装机上,以将预定数量的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并可根据载带的宽度被不同地分为8mm、12mm、16mm、24mm、32mm、44mm、56mm和88mm的带供给器。
带供给器包括组合带供给器,在所述组合带供给器中,具有不同的宽度的两个载带彼此兼容。例如,可将12mm载带供给到16mm的带供给器。类似地,可分别将24mm、44mm、和72mm载带供给到32mm、56mm和88mm的带供给器。换句话说,组合带供给器被设计为能够使用具有邻近的宽度的两个载带。
此外,元件安装机是一种机器,所述机器将由带供给器供给的半导体芯片自动地安装到印刷电路板(PCB)的预设位置,并使用由机器人操作的吸嘴将以各种方法供给的各种元件安装到PCB上。这里,带供给器用于将封装在载带中的相对小的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
通过带供给器供给元件的载带包括:基带,相对小的元件以规则的间隔被封装在基带中;覆盖带,覆盖基带以保护元件,所述载带缠绕在卷轴上。在从缠绕在卷轴上的载带的基带移除覆盖带的同时,带供给器将以规则的间距封装的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
元件安装机通过使用机器人操作的吸嘴吸取或拾取元件然后将元件传输到PCB来将元件安装在PCB上,所述元件被承载在带有将被移除的覆盖带的载带的基带中。
第2007-039322号韩国专利公开公开了这样的带供给器。所述公开的带供给器包括具有传输路径的框架,载带沿所述传输路径传输。框架与棘轮(ratchet gear)和链轮(sprocket)结合,所述棘轮和链轮同轴地结合到彼此。棘轮与可枢转的推杆同轴结合。推杆由多个链接件(link)和驱动汽缸来操作。
推杆通过扭转弹簧与推动棘爪(push pawl)结合。当推动棘爪被链接件中的一个链接件向前移动时,推动棘爪与棘轮中的任意齿分开,当推动棘爪被链接件中的一个链接件向后移动时,推动棘爪与棘轮的齿啮合,从而以预定角度转动棘轮。停止棘爪被可枢纽地安装在框架上,以使得棘轮可在由推动棘爪转动棘轮的位置处停止转动。停止棘爪与提供弹性的拉伸弹簧结合,以能够与棘轮的齿啮合。
因此,链接件的向前运动和向后运动引起推动棘爪以预定的角度来转动棘轮,使得停止棘爪与棘轮的齿分开,然后与棘轮的下一个齿啮合。
当棘轮转动时,链轮也被转动。因此,载带一节一节地前进,其覆盖带被移除并向后排出。然后,将承载在载带的基带中的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
为了向后排出覆盖带,设置第一转动体和与第一转动体啮合的第二转动体。覆盖带介于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因此,使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转动以将覆盖带排放到具有预定空间的容纳部分。这里,可将带供给器构造为使用驱动电机而非各个驱动汽缸来驱动链轮、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
这里,当传输载带时,设计为仅供给单个宽度的载带的带供给器不会导致故障。然而,设计为能够使用至少两个宽度的载带的带供给器具有沿传输路径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受到载带的偏移的影响。
由于这样的原因,载带没有被沿带供给器的传输路径平滑地传输,并且元件没有被精确地供给到元件供给部分的头部。换句话说,元件的吸取位置改变导致了拾取错误。此外,覆盖带被卷入排放覆盖带的容纳部分中,从而不能被向门引导。
此外,在覆盖带被缠在通向门的路径上的情况下,用于排放覆盖带的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被加载。在最坏的情况下,覆盖带没有被排放并会导致生产上的阻碍。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该可变带供给器能够根据沿传输路径传输的载带的宽度调节形成在其中的传输路径、设置在传输路径上的元件供给部分和容纳部分的宽度,检测这样的调节以确定所述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显示确定的结果,从而提高宽度调节的方便性和生产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框架,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安装在传输路径上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控制器,接收来自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可以是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的位置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可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此外,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可包括沿垂直于传输方向的传输路径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突起。框架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突起沿宽度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孔中。
此外,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可包括根据宽度调节来确定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位置的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第一位置确定构件可相对于框架可枢转,并且第一位置确定构件包括:第一定位突起,沿传输方向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的一侧上延伸并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接触;提供弹性的第一弹性构件,设置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的另一侧上以保持定位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
此外,框架可包括由在传输路径上的凹入限定的第一安装部分,并且第一位置确定构件和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被与传输路径相邻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分中。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的框架以及容纳部分;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容纳部分中以根据覆盖带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控制器,接收来自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可以是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的位置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可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此外,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可包括沿垂直于传输方向的容纳部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突起。框架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突起沿宽度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孔中。
此外,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可包括根据宽度调节来确定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第二位置确定构件可以相对于框架可枢转,并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包括:第二定位突起,沿传输方向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的一侧上延伸并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接触;提供弹性的第二弹性构件,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的另一侧上以保持定位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
此外,框架可包括由在容纳部分中的凹入限定的第二安装部分,并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和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被与容纳部分相邻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分中。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的框架以及元件供给部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中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控制器,接收来自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可以是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位置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可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此外,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可与元件供给部分的侧壁接触。可以基于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厚度来确定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调节。
框架可包括由在传输路径上的凹入限定的第三安装部分,其中,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被安装在第三安装部分中。
此外,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可包括具有平坦底表面的固定部分。框架可包括至与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固定部分接合的少一个锁构件以防止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脱离。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固定部分可包括锁凹入,锁构件置于所述锁凹入中。
此外,锁构件可包括钩和将预定弹力提供到锁构件的锁弹性构件。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带供给器,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框架,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容纳在供给元件之前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的容纳部分和将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部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安装在传输路径上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容纳部分中以根据覆盖带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中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控制器,接收来自元件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的指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的信号、来自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容纳部分宽度调节的信号和来自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
控制器可响应于分别由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确定传输路径的宽度、容纳部分的宽度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各自的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且输出确定结果。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加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侧视图;
图3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和传输路径的容纳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至图6是示出安装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上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7至图9是示出安装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的容纳部分中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0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的元件供给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的元件供给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图10的元件供给部分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紧固状态的后视图;
图14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检测状态的后视图;
图15是示出控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过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根据发明构思的可变带供给器。应该理解,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附图的各种方面。
应该注意的是,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与发明构思有关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普通和习惯含义或字典定义。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侧视图。图3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和传输路径的容纳部分的放大视图。图4至图6是示出安装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上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7至图9是示出安装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的容纳部分中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0是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传输路径的元件供给部分的透视图。图11和图12是图10的分解透视图和俯视图。图13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紧固状态的后视图。图14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检测状态的后视图。
图15是示出控制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的过程的框图。
如图1至图6和图12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100包括框架10,传输路径20形成在框架10中以能够传输载带(未示出)。传输路径20在框架10的一个侧面中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和预定深度的通道。框架10设置有能够覆盖传输路径20的开口侧的盖子(未示出)。
框架10在其前下部(图2左侧)与卷轴结合,在所述卷轴上缠绕有载带。可以以预定速度或预定时间间隔来传输缠绕在卷轴上的载带。
因此,传输路径20包括:载带入口部分21,在框架10的前下部处(图2的左侧);元件供给部分23,在框架10的后上部处(图1的右侧)以能够供给通过载带入口部分21引导的载带的元件;容纳部分22,在传输路径20的覆盖带排放侧,容纳部分22中容纳有在元件供给部分23处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
通过安装在框架10的中上部的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未示出)将在元件供给部分23处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向上引导并容纳到容纳部分22中。在载带的元件在元件供给部分23处被供给之后,经框架10的右手上端将载带向下引导以将载带切断或容纳以将其处理掉。
在传输路径20上安装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以将传输路径20的宽度调节为载带的宽度。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相邻地安装用于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的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
在图1至图7中,虽然示出了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安装在载带入口部分21中,但是不限于这个位置。因此,可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安装在传输路径20上,更具体地说,在元件供给部分23或容纳覆盖带的容纳部分22上。此外,可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23之前或之后或安装在载带入口部分21和元件供给部分23之间。
如图1和图4至图6所示,可以以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的形式与传输路径20平行地安装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并且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在其位置处调节传输路径20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并确定所形成的传输路径的当前宽度。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与框架10的一侧结合,在框架10的该侧传输路径20是开放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具有与传输路径20的侧面(profile)对应的或相似的形状,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安装在传输路径20的该侧面上。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设置有具有预定倾斜度的第一引导部分32,使得可将载带引导到载带入口部分21中(即,传输路径的上游部分)。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具有比将被调节的可变宽度更小的厚度。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设置有沿垂直于带的传输方向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突起31,并相对于框架10沿宽度方向可移动。第一引导突起31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或诸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横截面的多边形横截面的销或轴,但是横截面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图3所示,框架10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孔11,从而可将第一引导突起31插入到第一引导孔11中。将第一引导突起31可滑动地插入到第一引导孔11中,使得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在框架10中沿宽度方向可移动。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引导孔11和第一引导突起31,以防止当第一引导突起31滑动时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枢转。图1至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两个第一引导孔11和两个第一引导突起31。
如图2至图5所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与用于布置横向位置的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配合,从而当滑动时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可被固定在预定位置。这里,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呈具有预定长度的杆的形状,并铰接到框架10以在限定的角度内枢转。
如在图5中所最好示出的,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在其顶表面上在其铰链轴之前设置有平行于传输路径20的第一定位突起41,使得沿宽度方向滑动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可被接触或停止在预定的位置处。第一定位突起41形成为与传输路径20的可变化的宽度对应。
如图4所示,当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位于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第一定位突起41的左侧上时,传输路径20具有窄的宽度以能够与窄的载带对应。相反,如图6所示,当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位于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第一定位突起41的右侧上时,传输路径20具有宽的宽度以能够与宽的载带对应。这里,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第一定位突起41的厚度和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厚度之和小于传输路径20的可变的宽度。
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在其顶表面上在其铰链轴之后设置有提供弹性的第一弹性构件42,第一弹性构件42以预定的弹性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接触。因此,当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克服第一弹性构件42的弹力而将第一定位突起41和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分离时,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可以沿宽度方向移动。
尽管已经将第一弹性构件42描述为安装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顶表面上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铰链轴之后,但不限于这样的构造。因此,可将第一弹性构件42安装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底表面上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铰链轴之前。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包括具有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铰链轴之前或之后的凹入或突起的形状且围绕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铰链轴枢转的第一柄43,如图3至图6所示。
因此,如图5所示,当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被向下按压以围绕它的铰链轴枢转时,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与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分离,从而通过沿如图6所示的将被调节的方向滑动插入到第一引导孔11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来调节传输路径20的宽度。当在将被调节的位置释放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时,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向上枢转以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接触。
可选地,一旦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结合到传输路径20,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就可调节传输路径20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可以按照与将被调节的可变的宽度相同的厚度结合到传输路径20的侧壁,从而传输路径20的剩余宽度可被自动调节为与载带的宽度对应。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与覆盖传输路径20的盖子(未示出)一体地形成,从而可通过分离盖子来调节传输路径20的宽度。
如图1至图3所示,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被安装在框架10上,并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这里,由于具有不同宽度的两个载带与相同的带供给器兼容,所以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所述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根据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第一定位突起来定位。
为了容易地检测相对于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可移动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根据需要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可设置有向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突出的探头。
如图3所示,框架10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分12,在该第一安装部分12中,可安装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和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第一安装部分12具有预定的空间以连接到框架10的传输路径20。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放置成横跨(across)传输路径20和第一安装部分12,并且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位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之下。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之下设置用于枢转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的预定空间。
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第一引导突起31安装到第一安装部分12中。类似地,第一引导突起31插入到其中的第一引导孔11也形成在第一安装部分12中。第一安装部分12可分隔成位置确定构件安装部分和传感器安装部分,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和第一位置确定构件40位于所述位置确定构件安装部分中,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分中。
控制器130接收由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检测的信号,并根据它们的检测在可被工作人员检查的位置处(即,框架10之前)的显示单元131上显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的位置和载带的当前宽度。控制器130也可输出警报。
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包括安装在容纳部分22中以调节在传输路径20上的容纳部分22的宽度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容纳在容纳部分22中。这样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被构造为与安装在载带入口部分21中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30相似。
框架10的容纳部分22具有预定的空间,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被引导并容纳在所述预定空间中。在覆盖带排放侧设置有用于排放覆盖带的门。
如图1至图3和图7至图9所示,容纳部分22设置有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该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根据覆盖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20的容纳部分22的宽度,从而防止在覆盖带被缠绕和/或不能被平滑地向门排放的情况下将过多的负载施加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相邻地安装用于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调节的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
如在图7至图9所最好示出的,可以以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的形式与传输路径20平行地安装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在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位置处调节容纳部分22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位置。
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与框架10的一侧结合,在框架10的该侧,容纳部分22是开放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具有与容纳部分22的侧面对应的或相似的形状。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设置有具有预定倾斜度的第二引导部分62,从而可将覆盖带引导到容纳部分22中(即,覆盖带的传输方向的上游部分)。
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具有比将被调节的可变宽度小的厚度。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设置有沿垂直于带的传输方向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突起61,并相对于框架10的宽度方向可移动。第二引导突起61使用具有圆形横截面或诸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横截面的多边形横截面的销或轴,但是横截面的形状不限于此。
如图3所示,框架10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引导孔13,从而可将第二引导突起61插入到第二引导孔13中。因此,将第二引导突起61可滑动地插入到第一引导孔11中,使得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在框架10中沿宽度方向可移动。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引导孔13和第二引导突起61,以防止当第二引导突起61滑动时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枢转。图7至图9的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两个第二引导孔13和两个第二引导突起61。
如图7至图9所示,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与用于布置横向位置的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配合,从而当滑动时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可被固定在预定的位置。这里,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呈具有预定长度的杆的形状,并铰接到框架10以在限定的角度内枢转。
如在图8中所最好示出的,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在其顶表面上在其铰链轴之前设置有平行于传输路径20的第二定位突起71,使得沿宽度方向滑动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可被接触并停止在预定的位置处。这里,第二定位突起71形成为与容纳部分22的可变化的宽度对应。
如图7所示,当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位于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第二定位突起71的左侧上时,容纳部分22具有窄的宽度以能够与窄的覆盖带对应。相反,如图9所示,当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位于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第二定位突起71的右侧上时,容纳部分22具有宽的宽度以能够与宽的覆盖带对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第二定位突起71的厚度和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厚度之和小于可变的宽度。
如图2和图7至图9所示,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在其顶表面上在其铰链轴之后设置有提供弹性的第二弹性构件72,以用预定的弹力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接触。因此,当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克服第二弹性构件72的弹力而将第二定位突起71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分离时,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可以沿宽度方向移动。
尽管已经将第二弹性构件72描述为安装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70的顶表面上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铰链轴之后,但不限于这样的构造。因此,可将第二弹性构件72安装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底表面上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铰链轴之前。如图7至图9所示,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包括具有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铰链轴之前或之后的凹入或突起的形状且围绕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铰链轴枢转的第二柄73。
此外,如图2所示,操作凹入15形成在框架10的侧面以枢转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并移动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工作人员的手指或工具可插入到所述操作凹入15中。操作凹入15将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和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部分地暴露。操作凹入15也可将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第二柄73暴露。
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当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被向下按压以围绕它的铰链轴枢转时(如图8所示),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与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分离,从而通过沿第二引导孔13滑动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第二定位突起71以沿可被调节的方向(即,垂直于带的传输方向的方向)移动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来调节容纳部分22的宽度。当在将被调节的位置释放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时,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通过第二弹性构件72向上枢转以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接触。
可选地,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可被构造为一旦其结合到容纳部分22就调节容纳部分22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可以按照与将被调节的可变的宽度相同的厚度结合到容纳部分22的侧壁,从而容纳部分22的剩余宽度可被自动调节为与覆盖带的宽度对应。
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被安装在框架10上,并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位置。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位置,所述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根据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第二定位突起71来定位。为了容易地检测相对于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可移动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可设置有向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突出的探头。
框架10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分14,在该第二安装部分14中,可安装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和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第二安装部分14具有预定的空间以连接到框架10的容纳部分22。因此,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被放置成横跨容纳部分22和第二安装部分14,并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位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之下。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之下设置用于枢转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的预定空间。
因此,将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的第二引导突起61安装到第二安装部分14中。类似地,第二引导突起61插入到其中的第二引导孔13也形成在第二安装部分14中。第二安装部分14可分隔(未示出)成位置确定构件安装部分和传感器安装部分,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60和第二位置确定构件70位于所述定位构件安装部分中,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分中。
如图15所示,控制器130被设置为接收由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检测并发送到控制器130的信号。控制器130根据每种检测在可被工作人员检查的位置处(例如,框架10之前)的显示单元131上显示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80的位置和覆盖带的当前宽度。控制器130也可输出警报。
控制器130响应于由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和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检测的信号来确定传输路径20和容纳部分22的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可将确定的结果一起显示。
如图10至图15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包括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23中以调节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所述元件供给部分23供给承载在移除覆盖带的载带中的元件。如图1所示,框架10包括传输路径20的元件供给部分23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所述元件供给部分23可在从被引导到传输路径的下游的载带移除覆盖带之后供给由元件安装机(未示出)供给的元件,所述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20的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与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相邻地安装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的调节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如图1、图2和图10至图15所示。
如在图11和图12中所最好示出的,以具有预定厚度的板的形式与传输路径20平行地安装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在其位置处调节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的位置。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安装在框架10的元件供给部分23中,并且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设置有固定部分91,所述固定部分91的底表面平坦并被固定到元件供给部分23。
图13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紧固状态的后视图。图14是示出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变带供给器中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检测状态的后视图。
元件供给部分23设置有锁构件110,所述锁构件110固定与元件供给部分23的底表面紧密接触的固定部分91。锁构件110被构造为将力施加到固定部分91的一侧,其中,固定部分91的另一侧与元件供给部分23的表面紧密接触。锁构件110与提供弹性的锁弹性构件111结合,以用预定的弹力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的固定部分91锁住。锁构件110可枢转地铰接到框架10。
锁构件110具有钩的形式,其中,固定部分91的一端可被引导到锁构件110,被插入到锁构件110中并被钩到锁构件110上。为此,固定部分91设置有用来插入锁构件110的锁凹入。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具有等于或小于将被调节的可变化的宽度的厚度。因此,当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将被改变时,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被简单地安装以将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变窄以与窄的载带对应。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移开以将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变宽以与宽的载带对应。
如图11、图13和图14所示,元件供给部分23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具有向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突出的检测旋钮92。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之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通过检测旋钮92来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如图10和图11所示。
如图11所示,框架10设置有第三安装部分16,在该第三安装部分16中,可安装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第三安装部分16具有预定的空间以被连接到框架10的元件供给部分23。可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的检测旋钮92插入到第三安装部分16中。
如图15所示,控制器130在显示单元131上显示基于检测信号确定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90的位置和载带的当前宽度,由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检测的信号被传输到控制器130。控制器130也可输出警报。
控制器130响应于由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50、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80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120检测的信号来确定传输路径20的宽度、容纳部分22的宽度和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且当它们中的一个不同于其它的时输出错误。
尽管已经结合附图描述了可变带供给器的主要技术,但是应该清楚这些只是示出性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而并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可变带供给器可调节形成在其中的传输路径20的宽度、设置在传输路径20上的元件供给部分23的宽度和容纳部分22的宽度,从而可使用具有不同宽度的各种载带以提高兼容性。
此外,可变带供给器可检测调节的宽度以确定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输出确定的结果,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容易地发现调节中的错误。
此外,当调节宽度时,可变带供给器允许位置确定构件从锁构件容易地分离,以提高宽度调节的方便性。
尽管出于示出性的目的已经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21)

1.一种可变带供给器,用于供给包括载带、封装在载带上的多个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元件上的覆盖带的带,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
框架,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安装在传输路径上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
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
控制器,接收来自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的位置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包括沿垂直于传输方向的传输路径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突起,框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突起沿宽度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引导孔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包括根据宽度调节来确定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位置的第一位置确定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相对于框架可枢转,并且第一位置确定构件包括:
第一定位突起,沿传输方向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的一侧上延伸并与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接触;
提供弹性的第一弹性构件,设置在第一位置确定构件的另一侧上以保持定位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框架包括由在传输路径上的凹入限定的第一安装部分,并且第一位置确定构件和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被与传输路径相邻地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分中。
7.一种可变带供给器,用于供给包括载带、封装在载带上的多个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元件上的覆盖带的带,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
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的框架以及容纳部分;
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容纳部分中以根据覆盖带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
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
控制器,接收来自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的位置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包括沿垂直于传输方向的容纳部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突起,框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突起沿宽度方向可滑动地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引导孔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包括根据宽度调节来确定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的第二位置确定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相对于框架可枢转,并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包括:
第二定位突起,沿传输方向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的一侧上延伸并与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接触;
提供弹性的第二弹性构件,在第二位置确定构件的另一侧上以保持定位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框架包括由在容纳部分中的凹入限定的第二安装部分,并且第二位置确定构件和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被与容纳部分相邻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部分中。
13.一种可变带供给器,用于供给包括载带、封装在载带上的多个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元件上的覆盖带的带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
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的框架以及元件供给部分;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中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宽度调节;
控制器,接收来自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检测的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宽度调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板并且根据固定的位置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位置以检测宽度调节。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与元件供给部分的侧壁接触,基于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厚度确定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调节。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框架包括由在传输路径上的凹入限定的第三安装部分,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安装在第三安装部分中。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包括具有平坦底表面的固定部分,框架包括与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固定部分接合的至少一个锁构件以防止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脱离。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固定部分包括锁凹入,锁构件置于所述锁凹入中。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锁构件包括钩和将预定弹力提供到锁构件的锁弹性构件。
20.一种可变带供给器,用于供给包括载带、封装在载带上的多个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元件上的覆盖带的带,所述可变带供给器包括:
框架,包括沿传输方向传输载带的传输路径、容纳在供给元件之前从载带移除的覆盖带的容纳部分和将元件供给到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部分;
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安装在传输路径上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传输路径的宽度;
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检测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器的传输路径宽度调节;
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容纳部分中以根据覆盖带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的宽度;
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容纳部分宽度调节;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安装在元件供给部分中以根据载带的宽度调节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
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器的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
控制器,接收来自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的指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的信号、来自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容纳部分宽度调节的信号和来自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的指示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的信号,并响应于所述信号输出传输路径宽度调节、容纳部分宽度调节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调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变带供给器,其中,控制器响应于分别由传输路径宽度传感器、容纳部分宽度传感器和元件供给部分宽度传感器检测的信号来确定传输路径的宽度、容纳部分的宽度和元件供给部分的宽度是否彼此相等,并且输出确定结果。
CN2010101544550A 2009-04-01 2010-03-31 可变带供给器 Active CN101861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28070 2009-04-01
KR1020090028070A KR101575283B1 (ko) 2009-04-01 2009-04-01 가변식 테이프 피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61089A true CN101861089A (zh) 2010-10-13
CN101861089B CN101861089B (zh) 2012-11-14

Family

ID=4282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44550A Active CN101861089B (zh) 2009-04-01 2010-03-31 可变带供给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89220B2 (zh)
KR (1) KR101575283B1 (zh)
CN (1) CN10186108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4972A (zh) * 2016-12-01 2017-02-15 深圳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供料器
CN110024504A (zh) * 2016-10-14 2019-07-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应装置
CN111512711A (zh) * 2017-12-21 2020-08-07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269367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供料装置
CN113120409A (zh) * 2020-01-14 2021-07-16 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被动元件输出驱动器的元件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0640B1 (ko) * 2013-08-26 2013-10-23 조항일 전자부품을 연속적으로 포장할 수 있는 듀얼 포장장치
JP6523332B2 (ja) * 2014-12-18 2019-05-29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
JP6492289B2 (ja) * 2015-10-14 2019-04-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US10667447B2 (en) * 2016-03-30 2020-05-2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omponents feeder
JP6661460B2 (ja) * 2016-04-28 2020-03-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JP6974477B2 (ja) * 2017-08-25 2021-12-01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の制御システム
WO2019229995A1 (ja) * 2018-06-01 2019-12-05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供給装置
JP1679706S (zh) * 2020-05-26 2021-02-22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280A (zh) * 2005-10-07 2007-04-11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器件安装机的带式送料器和用器件安装机安装器件的方法
US20080029715A1 (en) * 2006-08-02 2008-02-07 Disco Corporation Alignment method of a laser beam process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4255U (zh) * 1986-02-28 1987-09-11
JPH0629691A (ja) 1992-07-10 1994-02-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部品自動供給装置
JP3467079B2 (ja) 1994-07-07 2003-11-1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カートリッジ
JP3023868B2 (ja) * 1994-11-18 2000-03-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結合式コネクタ
JP3660498B2 (ja) 1998-03-27 2005-06-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部品供給装置
JP4117859B2 (ja) 1998-06-24 2008-07-1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JP3642217B2 (ja) 1999-03-16 2005-04-2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US6244429B1 (en) * 1999-05-04 2001-06-12 Kalish Canada Inc. Automatic adjustable guide rails
KR100397976B1 (ko) * 2000-12-19 2003-09-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블랭크 가이드 롤러의 자동 위치 제어장치
US7024257B2 (en) * 2001-02-09 2006-04-04 Motion Engineering, Inc. System for motion control, method of using the system for motion control, and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for use with the system for motion control
JP2002314290A (ja) * 2001-04-18 2002-10-25 Tojo Chin 輸送幅が調整可能なパーツフィーダー
US7472737B1 (en) * 2003-01-15 2009-01-06 Leannoux Properties Ag L.L.C. Adjustable micro device feeder
JP4307194B2 (ja) 2003-09-17 2009-08-0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4029825B2 (ja) * 2003-11-04 2008-01-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KR101028324B1 (ko) 2004-02-28 2011-04-12 가부시끼가이샤 히다찌 하이테크 인스트루먼츠 전자 부품 공급 장치 및 전자 부품 공급 장치를 구비한전자 부품 장착 장치
US20050216109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Radigan Thomas J Integrated precision machine design system and method
KR101091891B1 (ko) 2004-06-18 2011-12-12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캐리어테이프 피이더용 프레임 구조
JP4349488B2 (ja) 2004-06-25 2009-10-21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用フィルムキャリアテープの搬送装置
US7380581B2 (en) * 2005-01-26 2008-06-03 Samsung Techwin Co., Ltd. Tape feeder and tape feeding and recovering modules therefor
US20070124618A1 (en) * 2005-11-29 2007-05-31 Aguilar Maximino Jr Optimizing power and performance using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ermal profiles
DE102006019233A1 (de) * 2006-04-26 2007-10-31 Kolbu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Wenden von kontinuierlich geförderten, flachliegenden Druckprodukten
US7753353B2 (en) * 2007-03-14 2010-07-13 Xerox Corporation Vertical sheet compi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vertically compiling sheets
JP4291866B2 (ja) 2008-02-25 2009-07-0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6280A (zh) * 2005-10-07 2007-04-11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器件安装机的带式送料器和用器件安装机安装器件的方法
US20080029715A1 (en) * 2006-08-02 2008-02-07 Disco Corporation Alignment method of a laser beam processing machin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4504A (zh) * 2016-10-14 2019-07-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应装置
CN106394972A (zh) * 2016-12-01 2017-02-15 深圳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供料器
CN111512711A (zh) * 2017-12-21 2020-08-07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1512711B (zh) * 2017-12-21 2021-09-07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269367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供料装置
CN113120409A (zh) * 2020-01-14 2021-07-16 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被动元件输出驱动器的元件盒
CN113120409B (zh) * 2020-01-14 2022-11-15 先进装配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具有被动元件输出驱动器的元件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09687A (ko) 2010-10-11
US8489220B2 (en) 2013-07-16
CN101861089B (zh) 2012-11-14
US20100256819A1 (en) 2010-10-07
KR101575283B1 (ko) 2015-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1089B (zh) 可变带供给器
US8689433B1 (en) Automatic gravity vacuum screw feeding
CN107615905B (zh)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的供给方法
JP5384398B2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フィーダ及び電子部品装着方法
WO2014002911A1 (ja) フィーダ及びフィーダ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EP2273864A1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CN102958342A (zh)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EP2699072A2 (en) Cassette tape feeder for positioning SMD electronic elements
US11570940B2 (en)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with feeder control device
US9296568B2 (en) Accuracy of fertilizer dispensed through a fixed opening
US20020108984A1 (en) Multiple-pitch tape feeder with multiple peel positions
JP5538123B2 (ja) フィーダ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WO2001030124A1 (en) Feeder/programming/buffer operating system
JP2007173701A (ja)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H10209672A (ja) 部品のテーピング方法と装置
CN105325069B (zh) 供料器控制装置
KR20100131167A (ko) 커터 모니터링 부를 갖는 칩 마운터용 테이프 커팅 장치
JP469022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650737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ならびに部品検出センサ
CN111247881B (zh) 通知装置及通知方法
CN114391308B (zh) 供料器及元件安装机
EP1777034A1 (en) Detachable indicator device for feeding machine
JP7041659B2 (ja) 部品実装装置
JPH04269966A (ja) 調剤装置
US20210400911A1 (en) Drop feed line device with planar circuit boards having emitters and recei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WHA TECHWI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Techwi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WHA AEROSPACE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NWHA TECHWI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3

Address after: Gyeongnam Changwon City,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wha Precisio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nam,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HANWHA AEROSPA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