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2711B - 带式供料器 - Google Patents

带式供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2711B
CN111512711B CN201780097726.3A CN201780097726A CN111512711B CN 111512711 B CN111512711 B CN 111512711B CN 201780097726 A CN201780097726 A CN 201780097726A CN 111512711 B CN111512711 B CN 1115127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tape
feeder
path
conveying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7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2711A (zh
Inventor
樱山岳史
铃木大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12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2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2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带式供料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2),具有对收容有电子元件(P)的带(4)进行搬运的搬运路径(A),该搬运路径(A)具有宽度比带(4)宽的基宽部(A1)和宽度比基宽部(A1)窄的窄宽部(A2);以及宽度限制部(3),从搬运路径(A)的路径宽度方向与在搬运路径(A)上搬运的带(4)抵接,在搬运路径(A)中设定窄宽部(A2)。

Description

带式供料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电子元件的带式供料器。
背景技术
带式供料器具备用于传送放有电子元件的带的搬运路径。带通过带齿卷盘而在搬运路径上搬运。在搬运路径的下游端设定电子元件的取出位置。电子元件安装机的吸嘴将取出位置的电子元件搬运至基板的预定的坐标。在带在路径宽度方向上偏移时,实际的电子元件的位置相对于取出位置在路径宽度方向上偏移。因此,吸嘴相对于电子元件的吸附位置偏移。因此,相对于基板的电子元件的位置精度下降。
在这点上,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带保持部件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带保持部件呈板簧状。带保持部件与带的路径宽度方向侧面弹性接触。带通过带保持部件而在路径宽度方向上偏置。因此,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能够抑制带的路径宽度方向的偏移。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408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子元件供给装置,使带的搬运路径整体在路径宽度方向上偏置。因此,搬运路径的路径宽度本身在搬运路径的全长上不变。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局部地调整搬运路径的路径宽度的带式供料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带式供料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供料器主体,具有对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带进行搬运的搬运路径,该搬运路径具有宽度比所述带宽的基宽部和宽度比所述基宽部窄的窄宽部;以及宽度限制部,从所述搬运路径的路径宽度方向与在所述搬运路径上搬运的所述带抵接,在所述搬运路径中设定所述窄宽部。在此,“路径宽度方向”是指与搬运路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
发明效果
带式供料器的搬运路径具有基宽部和窄宽部。基宽部的宽度比带宽。因此,能够顺利地搬运带。窄宽部的宽度比基宽部窄。因此,能够抑制带的路径宽度方向的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俯视图。
图2是该带式供料器的透视右视图。
图3是图1的框III的放大图。
图4是框III的立体图。
图5是框III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一)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
图7是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二)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
图8是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三)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较宽的带搬运时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
图9是该带式供料器的宽度较窄的带搬运时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带式供料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后的图中,前后方向与本公开的“路径长度方向”对应,左右方向与本公开的“路径宽度方向”对应。
<带式供料器的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俯视图。图2中示出该带式供料器的透视右视图。图3中示出图1的框III的放大图。图4中示出框III的立体图。图5中示出框III的分解立体图。
带式供料器1以能够更换的方式配置于电子元件安装机(省略图示)。带式供料器1具备供料器主体2、宽度限制块3、带4、带盘5、带盘支架6和带齿卷盘7。
供料器主体2呈在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细箱状。供料器主体2具备搬运路径A、引导壁20和凹部21。搬运路径A、引导壁20、凹部21配置于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
引导壁20沿着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的右边缘配置。引导壁20沿前后方向延伸。引导壁20的左表面(路径宽度方向内表面)为引导部200。引导部200呈在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上展开的平面状。
凹部21在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的左边缘附近凹陷设置。宽度限制块3具备基部30和限制部31。基部30呈圆柱状。基部30收容于凹部21。限制部31与基部30的上侧相连。限制部31呈半圆柱状。限制部31从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突出。限制部31具备抵接部310。抵接部310呈在前后方向且上下方向上展开的平面状。
搬运路径A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搬运路径A的后端(电子元件安装机侧的一端)附近设定取出位置B。在取出位置B处,电子元件P通过电子元件安装机的吸嘴(省略图示)而从后述的带4的元件收容部400取出。取出的电子元件P装配于基板(省略图示)的预定的装配坐标。凹部21配置于取出位置B的前侧。凹部21和取出位置B在前后方向上相邻地配置。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凹部21和取出位置B分离了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一对元件收容部400(详细而言为元件收容部400的前后方向中心)之间的间隔C。
搬运路径A具备基宽部A1和窄宽部A2。窄宽部A2配置于左侧的宽度限制块3与右侧的引导壁20之间。窄宽部A2的左边缘由抵接部310划定。窄宽部A2的右边缘由引导部200划定。基宽部A1设定于搬运路径A中的除窄宽部A2以外的部分。基宽部A1的左边缘由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的左边缘划定。基宽部A1的右边缘由引导部200划定。将基宽部A1的左右方向宽度设为D1,将窄宽部A2的左右方向宽度设为D2,将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设为D3时,D1>D2=D3的关系成立。
带齿卷盘7收容于供料器主体2的内部。带齿卷盘7通过电动机(省略图示)而能够间歇地旋转。在带齿卷盘7的外周缘配置许多齿70。带盘支架6配置于供料器主体2的后侧。带盘5以能够取出的方式收容于带盘支架6。
带4卷装于带盘5的轴部50。带4从带盘5的上部向后侧拉出。拉出的带4沿着搬运路径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带4具备载带40和盖带41。
载带40具备许多元件收容部400和许多传送孔401。许多元件收容部400分别在载带40的上表面凹陷设置。许多元件收容部400每隔预定间隔分离,在前后方向(载带40的长度方向)上排列配置。在许多元件收容部400中分别收容电子元件P。许多传送孔401分别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载带40。许多传送孔401每隔预定间隔分离,在前后方向上排列配置。许多传送孔401配置于许多元件收容部400的右侧(载带40的宽度方向单侧)。
盖带41层叠于载带40的上侧(在卷装于带盘5的状态下为径向外侧)。盖带41从上侧将许多元件收容部400封闭。
<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带4的搬运(传送)通过带齿卷盘7来进行。在带齿卷盘7旋转时,齿70从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突出。突出的齿70与带4的传送孔401啮合。接着,齿70从前侧朝向后侧转动。此时,齿70将传送孔401即带4从前侧朝向后侧搬运。如此,带4在搬运路径A上被搬运。在此,搬运路径A具有基宽部A1和窄宽部A2。基宽部A1的左右方向宽度D1比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D3宽。因此,在基宽部A1处,能够顺利地搬运带4。
并且,窄宽部A2的左右方向宽度D2比基宽部A1的左右方向宽度D1窄。因此,在窄宽部A2处,能够抑制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例如蜿蜒、弯曲等)。在抑制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时,能够抑制相对于取出位置B的实际的电子元件P的位置的左右方向的偏移。因此,能够抑制相对于电子元件P的吸嘴的吸附位置的左右方向的偏移。具体而言,能够抑制电子元件P的被吸附面的重心与吸嘴的嘴前端的重心之间的左右方向偏移。因此,能够使基板中的电子元件P的位置精度提高。
并且,在窄宽部A2处,载带40的左边缘与宽度限制块3的抵接部310滑动接触。在假设抵接部310为弹性体(例如橡胶海绵等)制的情况(当然抵接部310为弹性体制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下,由于与载带40的滑动接触,有时抵接部310会磨损。在这点上,宽度限制块3即抵接部310为刚体(例如金属、树脂等)制。因此,难以因与载带40的滑动接触而抵接部310磨损。因此,能够长期地抑制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
并且,宽度限制块3能够相对于供料器主体2的凹部21进行拆装。因此,仅通过在现有的带式供料器中追加配置宽度限制块3,就能够在该带式供料器中追加“带偏移抑制功能”。并且,通过每隔预定的运转时间(或者每隔预定的带搬运距离)更换宽度限制块3,能够抑制由磨损引起的抵接部310的劣化(带偏移抑制功能的下降)。
并且,宽度限制块3配置于取出位置B附近。宽度限制块3和取出位置B分离间隔C并相邻地配置。因此,能够抑制取出位置B处的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
并且,假想图2所示的带传送区间(带齿卷盘7的齿70插入于传送孔401的区间)E和宽度限制块3配置于前后方向相同的位置的情况、换言之带传送区间E和窄宽部A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情况(当然带传送区间E和窄宽部A2在左右方向上排列配置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在该情况下,在带齿卷盘7的齿70向传送孔401进入时,带4难以在左右方向上移位。因此,带齿卷盘7的齿70难以进入传送孔401。在这点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式供料器1,带传送区间E和宽度限制块3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配置。因此,在带齿卷盘7的齿70向传送孔401进入时,对应于齿70的插入位置而带4容易在左右方向上移位。因此,带齿卷盘7的齿70容易进入传送孔401。
<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公开的带式供料器的实施方式。然而,实施方式并未特别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变形的方式、改良的方式来实施。
图6中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一)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图7中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二)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图3对应的部位,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6所示,在对与图3相比较而左右方向宽度D3较宽的带4进行搬运的情况下,只要使用抵接部310靠左(路径宽度方向靠外)配置的宽度限制块3即可。如图7所示,在对与图3相比较而左右方向宽度D3较窄的带4进行搬运的情况下,只要使用抵接部310靠右(路径宽度方向靠内)配置的宽度限制块3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抵接部310与带4线接触。
如此,在彼此宽度不同的多种带4之间共用带式供料器1的情况下,只要准备与各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D3对应的多个宽度限制块3即可。这样的话,通过根据带4的种类来更换宽度限制块3,不管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D3如何,都能够抑制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
图8中示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其三)的带式供料器的宽度较宽的带搬运时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图9中示出该带式供料器的宽度较窄的带搬运时的宽度限制块附近的俯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图3对应的部位,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8、图9所示,限制部31具备第一部件31a和第二部件31b。第一部件31a与基部30(参照图5)相连。第一部件31a具有沿斜方向(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引导面310a。第二部件31b具有沿斜方向延伸的被引导面310b和抵接部310。被引导面310b即第二部件31b相对于引导面310a即第一部件31a能够沿斜方向滑动。
如图8所示,在对与图9相比较而左右方向宽度D3较宽的带4进行搬运的情况下,只要以限制部31的左右方向宽度D4变窄的方式沿着引导面310a使被引导面310b向左前方向(斜方向一侧)滑动即可。如图9所示,在对与图8相比较而左右方向宽度D3较窄的带4进行搬运的情况下,只要以限制部31的左右方向宽度D4变宽的方式沿着引导面310a使被引导面310b向右后方向(斜方向另一侧)滑动即可。
如此,在彼此宽度不同的多种带4之间共用带式供料器1的情况下,只要准备能够改变限制部31的左右方向宽度D4(抵接部310的左右方向位置)的宽度限制块3即可。这样的话,在彼此宽度不同的多种带4之间,能够使宽度限制块3共用化。
并且,在彼此宽度不同的多种带4之间共用带式供料器1的情况下,仅在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单侧配置引导壁20的情况较好。这样的话,与在供料器主体2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两侧配置引导壁20的情况相比较,更容易搬运宽度较宽的带4。并且,窄宽部A2的左右方向宽度D2也可以比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D3宽。即,D1>D2>D3的关系也可以成立。并且,窄宽部A2的左右方向宽度D2也可以为带4的左右方向宽度D3以下。即,D1>D3≥D2的关系也可以成立。
宽度限制块3的抵接部310也可以为弹性体制。例如,也可以为橡胶制、海绵制、板簧制。并且,抵接部310也可以为低摩擦材料制。例如,也可以为氟树脂制、聚酰胺制、聚缩醛制。并且,也可以在刚体制的宽度限制块3中组合配置抵接部310用的弹性体(板簧等)、低摩擦材料(被膜)。限制部31也可以相对于基部30能够绕着上下方向轴旋转。这样的话,能够根据带4的移动而使限制部31旋转。因此,抵接部310难以磨损。因此,能够长期地抑制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
基部30、限制部31的形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为柱状(圆柱状、多边形柱状(三边柱状、四边柱状)、将这些形状的一部分除去的柱状(局部圆柱状等)等)、筒状(圆筒状、多边形筒状(三边筒状、四边筒状)、将这些形状的一部分除去的筒状(局部圆筒状等)等)。如图8、图9所示,在限制部31具有宽度可变功能的情况下,限制部31的宽度可变机构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第一部件31a和第二部件31b在左右方向上并列,利用宽度调整部件(垫片等)来调整第一部件31a与第二部件31b之间的间隙宽度,由此对限制部31的左右方向宽度D4进行调整。相对于单一的搬运路径A,也可以配置多个宽度限制块3。并且,单一的宽度限制块3也可以具备多个抵接部310。抵接部310的形状并未特别限定。也可以为平面状、曲面状等。抵接部310只要与带4以点接触、线接触以及面接触中的至少一个方式接触即可。
相对于取出位置B的宽度限制块3的位置(抵接部310的位置)并未特别限定。例如如图3所示,只要处于包括取出位置B在内的从取出位置B向前侧(间隔C×2)以内且向后侧(间隔C×4)以内的范围即可。即,抵接部310也可以在图3所示的区域的前后方向全长上延伸。优选的是,只要处于包括取出位置B在内的从取出位置B向前后方向分别(间隔C×2)以内的范围即可。这样的话,能够抑制取出位置B处的带4的左右方向的偏移。相对于供料器主体2的宽度限制块3的安装方法并未特别限定。也可以通过凹凸嵌合、螺纹固定、磁吸附、粘接等方法来将宽度限制块3安装于供料器主体2。
也可以取代宽度限制块3而配置与供料器主体2一体的宽度限制部。并且,供料器主体2也可以不具备引导壁20。并且,供料器主体2也可以具备左右一对引导壁20。引导壁20也可以相对于搬运路径A的全长而局部地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带式供料器、2:供料器主体、3:宽度限制块、4:带、5:带盘、6:带盘支架、7:带齿卷盘、20:引导壁、21:凹部、30:基部、31:限制部、31a:第一部件、31b:第二部件、40:载带、41:盖带、50:轴部、70:齿、200:引导部、310:抵接部、310a:引导面、310b:被引导面、400:元件收容部、401:传送孔、A:搬运路径、A1:基宽部、A2:窄宽部、B:取出位置、C:间隔、E:带传送区间、P:电子元件。

Claims (3)

1.一种带式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在上表面配置有:引导壁,所述引导壁沿着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一侧的边缘而沿前后方向延伸地配置;对收容有电子元件的带进行搬运的搬运路径,所述搬运路径具有宽度比所述带宽的基宽部和宽度比所述基宽部窄的窄宽部;以及
宽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与所述引导壁相反一侧的边缘,从所述搬运路径的路径宽度方向与在所述搬运路径上搬运的所述带的侧边缘抵接,通过所述宽度限制部从所述搬运路径的路径宽度方向与所述带的侧边缘抵接,在所述搬运路径中在所述引导壁与所述宽度限制部之间形成所述窄宽部,所述窄宽部的两侧边缘由所述宽度限制部的抵接部和所述引导壁的引导部划定,
所述基宽部为所述搬运路径中的除所述窄宽部以外的部分,所述基宽部的两侧边缘由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上表面的侧边缘和所述引导壁的所述引导部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宽度限制部是能够相对于所述供料器主体进行拆装的宽度限制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搬运路径具有所述电子元件从所述带被取出的取出位置,
所述宽度限制部配置于所述取出位置附近。
CN201780097726.3A 2017-12-21 2017-12-21 带式供料器 Active CN111512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6031 WO2019123621A1 (ja) 2017-12-21 2017-12-21 テープフィー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2711A CN111512711A (zh) 2020-08-07
CN111512711B true CN111512711B (zh) 2021-09-07

Family

ID=6699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7726.3A Active CN111512711B (zh) 2017-12-21 2017-12-21 带式供料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31616A4 (zh)
JP (1) JP6917473B2 (zh)
CN (1) CN111512711B (zh)
WO (1) WO2019123621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999A (ja) * 1988-07-19 1990-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部品供給装置
US5588614A (en) * 1994-07-07 1996-12-3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Electronic-component supplying cartridge
US6139246A (en) * 1996-06-12 2000-10-31 Tempo G Interchangeable electronic carrier tape feeder adaptable to various surface mount assembly machines
KR20090100935A (ko) * 2008-03-21 2009-09-2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폭 조절 유니트 및 테이프 피더
CN101861089A (zh) * 2009-04-01 2010-10-1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可变带供给器
CN106604627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82914B2 (ja) 1998-07-22 2007-09-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供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8999A (ja) * 1988-07-19 1990-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部品供給装置
US5588614A (en) * 1994-07-07 1996-12-3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Electronic-component supplying cartridge
US6139246A (en) * 1996-06-12 2000-10-31 Tempo G Interchangeable electronic carrier tape feeder adaptable to various surface mount assembly machines
KR20090100935A (ko) * 2008-03-21 2009-09-2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폭 조절 유니트 및 테이프 피더
CN101861089A (zh) * 2009-04-01 2010-10-13 三星Techwin株式会社 可变带供给器
CN106604627A (zh) * 2015-10-14 2017-04-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7473B2 (ja) 2021-08-11
CN111512711A (zh) 2020-08-07
JPWO2019123621A1 (ja) 2020-10-22
EP3731616A1 (en) 2020-10-28
WO2019123621A1 (ja) 2019-06-27
EP3731616A4 (en)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6140B (zh)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KR20120056245A (ko) 부품 공급 장치
JP6094835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2015053320A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品実装装置
JP5779067B2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2011222569A (ja)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CN111512711B (zh) 带式供料器
JP6600185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15034066A (ja) 搬送装置
CN107179669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5458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517374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heet cassette having improved inserting and removing workability
JP2007050953A (ja) ベルトコンベア
CN107529333B (zh) 部件安装装置以及连接件
JP2013180468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71618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22635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6301731B2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WO2018173171A1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20109797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WO2023228345A1 (ja) フィーダ
JPWO2020026423A1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13597828B (zh) 带引导部件以及具备该带引导部件的带式供料器
JP7488159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JPWO2018008131A1 (ja) フィー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