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06140B -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 Google Patents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06140B
CN107006140B CN201480083407.3A CN201480083407A CN107006140B CN 107006140 B CN107006140 B CN 107006140B CN 201480083407 A CN201480083407 A CN 201480083407A CN 107006140 B CN107006140 B CN 107006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feeder
loader
reel
main body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83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06140A (zh
Inventor
田中启太
饭阪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06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061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在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中,装填带盘(13)的卷盘保持架(14)被连杆机构(15)保持为能够沿该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由此,能够使载置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41)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的位置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的卷盘宽度相对应地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能够有效地利用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间的空的空间来配置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由此,能够增加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41)的带式供料器(11)的台数,能够减少构成元件安装线的元件安装机的台数,能够实现元件安装线的低成本化、省空间化。

Description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改善了带盘的保持构造的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的发明。
背景技术
以往的通常的带式供料器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851公报)所记载的那样,构成为在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形成用于安设多台带式供料器的多个槽,并能够在该供料器安设台的各槽中分别安设带式供料器。
另外,如专利文献2(WO2014/097389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卷盘宽度因供给的元件的尺寸(元件供给带的宽度)而不同,供料器宽度因卷盘宽度而不同,除了供料器宽度在1个槽间距以内的窄幅的供料器以外,还存在有供料器宽度大于1个槽间距的宽幅的供料器,因此在将供料器宽度不同的多台带式供料器并排安设于槽中的情况下,该多台带式供料器所占有的槽数因供料器宽度而不同,能够安设于供料器安设台上的带式供料器的台数不同。
例如,如图10(b)所示,在将供料器宽度(卷盘宽度)为槽间距以下的窄幅的带式供料器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的情况下,能够载置与供料器安设台的槽数相同数量的带式供料器,但是如图10(a)所示,在将供料器宽度(卷盘宽度)为超出槽间距的宽幅的带式供料器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的情况下,供料器宽度比槽间距稍大,只能载置槽数的一半数量的带式供料器,在供料器安设台上无用的空间变多。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使用使槽间距与宽幅的带式供料器的供料器宽度相符而形成的供料器安设台的情况下,即使是窄幅的带式供料器,也只能载置与宽幅的带式供料器相同数量的带式供料器,在供料器安设台上无用的空间还是会变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851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4/0973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78413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通常,由于元件安装线构成为沿电路基板的传送路线排列多台元件安装机,因此只要能够增加载置于各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上的带式供料器的台数,就能够减少构成元件安装线的元件安装机的台数,能够实现元件安装线的低成本化、省空间化。
但是,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通常结构中,在供料器安设台上,无用的空间因供料器宽度而变多,无法满足低成本化、省空间化的要求。
此外,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78413公报)所记载的元件安装机中,通过交替地沿前后方向(带式供料器的装卸方向)错开地配置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上的多台带式供料器的带盘的位置,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带盘互不干扰(不重叠),即使是装填了宽幅的带盘的带式供料器,也能够在供料器安设台上安设与装填了窄幅的带盘的带式供料器相同的台数。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由于交替地沿前后方向错开地配置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上的多台带式供料器的带盘的位置,因此包括带盘在内的带式供料器整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幅大型化,无法满足省空间化的要求。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低成本化与省空间化这两方面的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为一种带式供料器,将卷绕有元件供给带的带盘安设于供料器主体,所述带式供料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料器主体设置有卷盘位移机构,所述卷盘位移机构将所述带盘保持为能够沿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在该结构中,通过使载置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的带式供料器的带盘的位置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带盘的卷盘宽度相对应地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位移,能够有效地利用相邻的带式供料器间的空的空间来配置各带式供料器的带盘。由此,能够在不使带式供料器整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型化的情况下增加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的带式供料器的台数,能够减少构成元件安装线的元件安装机的台数,能够实现元件安装线的低成本化、省空间化。
本发明也可以是,通过马达、工作缸等驱动源驱动使带盘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但是在该结构中,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复杂化而导致成本上升。
于是,也可以是,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通过外力使带盘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如此一来,由于无需卷盘位移机构的驱动源,因此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变得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带式供料器也可以构成为,在供料器主体安设卷盘宽度比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大的带盘,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使该带盘沿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带盘的两侧的侧面部分中的仅一方的侧面部分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与所述带盘的两侧的侧面部分中的仅另一方的侧面部分从该供料器主体的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之间进行位移。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将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上的各带式供料器的两侧旁边的空的空间用作带盘的配置空间。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将卷盘保持架保持为能够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所述卷盘保持架将带盘保持为能够旋转,该带式供料器插入到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的多个槽中的任一槽而被安装,并且在所述卷盘保持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边缘部分形成有滑动锥形部,在向与插入到所述供料器安设台的槽中的带式供料器相邻的槽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时,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前端部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后侧的滑动锥形部抵接而将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之后,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前侧的滑动锥形部与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后端部抵接而将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如此一来,当作业者将带式供料器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的槽中时,无需预先进行使带盘的位置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作业,带式供料器的安装作业较为容易。
另外,也可以是,卷盘位移机构使用连杆机构而构成。如此一来,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简单,且能够通过外力顺畅地进行位移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带式供料器的供料器主体的宽度被设定为比供料器安设台的槽的间距窄,所述带盘的卷盘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槽的间距宽且为该槽的间距的1.5倍以内的宽度,在将所述带式供料器向所述槽插入时,将所述带式供料器以每次两台的方式插入到相邻的两个槽,并且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槽的两侧旁边的槽设为空槽,使插入到所述相邻的两个槽的两台带式供料器的带盘分别向旁边的空槽突出。如此一来,能够以供料器安设台的3个槽间距搭载装填了宽幅的带盘的两台带式供料器。因此,例如,能够在30个槽的供料器安设台搭载装填了宽幅的带盘的20台带式供料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带式供料器取下带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a)是带式供料器的俯视图,图3(b)是带式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4(a)~图4(c)是说明带盘的位置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使带盘沿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连杆机构的动作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近前侧(取下方向侧)的连杆机构的上部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表示里侧(安装方向侧)的连杆机构的上部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卷盘盖卡合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表示通过锁定机构将卷盘盖卡合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0(a)、图10(b)是说明以往例(其一)中的供料器安设台的槽间距与带式供料器的宽度的关系的图。
图11(a)、图11(b)是说明以往例(其二)中的供料器安设台的槽间距与带式供料器的宽度的关系的图。
图12(a)、图12(b)是说明实施例1中的供料器安设台的槽间距与带盘的宽度的关系的图。
图13是说明实施例1中的带式供料器朝向供料器安设台的搭载作业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的立体图。
图15(a)是实施例2的带式供料器的俯视图,图15(b)是带式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16是说明实施例2中的带式供料器朝向供料器安设台的搭载作业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化了的两个实施例1、2。
实施例1
使用图1~图9以及图12~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首先,说明带式供料器11的结构。
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形成为偏平的盒状。在供料器主体12中,将卷绕有元件供给带的带盘13保持为能够旋转的卷盘保持架14被设为能够通过后述的连杆机构15(卷盘位移机构)沿该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X方向)进行位移。
如图2所示,在设于卷盘保持架14的中心部的卷盘保持轴16,带盘13的中心孔17被插通支撑为能够旋转。卷盘保持轴16的长度较短,能够通过稍微倾斜带盘13而将该带盘13的中心孔17相对于该卷盘保持轴16进行装卸。在卷盘保持架14设有覆盖装配于卷盘保持轴16的带盘13的下部的下部盖18和覆盖该带盘13的上部的上部盖19。下部盖18被螺钉20等固定于卷盘保持架14,上部盖19经由轴21被卷盘保持架14支撑为能够开闭转动,若在装卸带盘13时将该上部盖19形成为开放的状态,则能够通过稍微倾斜带盘13而将该带盘13的中心孔17相对于卷盘保持轴16进行装卸。
在卷盘保持架14设有在关闭上部盖19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机构25。该锁定机构25的具体的结构如图8以及图9所示,锁定杆26的上端部经由轴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卷盘保持架14侧,该锁定杆26被弹簧28的弹力向近前侧推压,当开放上部盖19时(锁定解除时),该锁定杆26被弹簧28的弹力保持在图8所示的锁定解除位置。在锁定杆26,直角三角形状的卡定突起部29与锁定解除操作部30形成为以上下的位置关系向近前侧突出。在上部盖19的端部形成有嵌合于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的卡定孔31。
当作业者将上部盖19朝向关闭位置(锁定位置)转动时,在关闭位置的近前处,上部盖19的卡定孔31的周边部分与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的倾斜面抵接而以克服弹簧28的弹力的方式压入到该锁定杆26,同时将该上部盖19转动至关闭位置,此时,在该关闭位置,上部盖19的卡定孔31与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相对应,该锁定杆26被弹簧28的弹力向近前侧推出,该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嵌入到该上部盖19的卡定孔31,该上部盖19形成为在关闭位置被锁定的状态。
在锁定杆26的旁边,能够上下移动地设有辅助上部盖19的锁定解除动作的盖按压件32,该盖按压件32被弹簧33的弹力向上方推压。当关闭上部盖19时(锁定时),通过弹簧33的弹力使盖按压件32与上部盖19的端部下边缘抵接而将该上部盖19的卡定孔31的下边缘保持为与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的下边缘抵接的状态。在打开上部盖19的情况下,当作业者通过指尖对锁定杆26的锁定解除操作部30进行推压操作而克服弹簧28的弹力压入该锁定杆26时,该锁定杆26的卡定突起部29被从该上部盖19的卡定孔31拔出,该上部盖19的锁定形成为被解除的状态,在该时刻下,该上部盖19通过弹簧33的弹力而被盖按压件32顶起,从而被维持在锁定解除状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供料器主体12设有将被从带盘13拉出的元件供给带朝向元件吸附位置输送的带输送机构35和在元件吸附位置的近前处从元件供给带剥离顶膜(盖膜)而使该元件供给带内的元件露出的顶膜剥离机构(未图示)等。元件吸附位置位于供料器主体12的上表面的带输送方向侧的端部附近。
带输送机构35由设于元件吸附位置的下方附近的链轮36和驱动该链轮36旋转的马达(未图示)等构成,通过使链轮36的齿与以预定间距形成于元件供给带的一侧的侧边缘的链轮孔啮合而使该链轮36旋转,而按间距将元件供给带朝向元件吸附位置输送。
在供料器主体12中的带输送方向侧的端边缘部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设有将通过元件吸附位置而取出了元件的废弃带(顶膜被剥离后的载带)向下方引导并排出的废弃带排出通路37。在供料器主体12设有控制带输送机构35的马达、顶膜剥离机构的马达的控制基板38。
在供料器主体12的前端面(带输送方向的端面)设有用于将该供料器主体12的信号线、电源线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41的连接器42(参照图14)连接的连接器43和两根定位销44、45,通过将两根定位销44、45插入到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41的定位孔46、47(参照图14)而在供料器安设台41上对供料器主体12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将供料器主体12的连接器42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连接器42并连接。
如图14所示,在供料器安设台41的上表面设有用于纵置地支撑带式供料器11的剖面倒T字槽形的槽48,通过将设于供料器主体12的下表面侧的剖面倒T字形的导轨(未图示)从近前侧插入到槽48中而在供料器安设台41上将带式供料器11支撑为纵置状态,并且将设于该供料器主体12的下部的夹持部件49(参照图1以及图2)嵌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夹持槽50而将该供料器主体12朝向前方(供料器安设台41的连接器42侧)按压并夹持,从而将该供料器主体12在前后方向上定位并能够装卸地安装于供料器安设台41上。在供料器安设台41,在与供料器主体12的废弃带排出通路37的出口37a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废弃带排出口51,通过了废弃带排出通路37的废弃带被从废弃带排出口51向下方排出。
接下来,使用图3~图7,说明将卷盘保持架14保持为能够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连杆机构15(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在图3~图5中,各图的从左到右方向形成为带式供料器11的安装方向(朝向槽48的插入方向),各图的从右到左方向形成为带式供料器11的取下方向(与朝向槽48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
连杆机构15使用保持卷盘保持架14的前后方向(带式供料器11的装卸方向)的两端部的上下两侧的合计4根连杆61~64而构成,各连杆61~64分别通过两根轴65、66与供料器主体12和卷盘保持架14连结。各连杆61~64各自取下方向侧(图3~图5的左侧)的轴65固定于供料器主体12侧,安装方向侧(图3~图5的右侧)的轴66固定于卷盘保持架14侧。由此,如图4以及图5所示,各连杆61~64能够以各自取下方向侧的轴65为支点向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转动位移,卷盘保持架14能够通过各连杆61~64的转动位移而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因此,装填在卷盘保持架14内的带盘13能够通过各连杆61~64的转动位移与卷盘保持架14一体地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
如图3、图4、图12、图13所示,在卷盘保持架14的前后方向(带式供料器11的装卸方向)上的两端边缘部分形成有横剖面大致三角形状的滑动锥形部69、70。由此,例如,如图13所示,当在与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中的带式供料器11的右侧相邻的槽48中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11时,如图13(a)所示,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前端部与左边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的后侧的滑动锥形部69抵接,将该左边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向左方向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能够插入的位置。此后,如图13(b)所示,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的前侧的滑动锥形部70与该左边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后端部抵接,将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向右方向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能够插入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带盘13的卷盘宽度比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宽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13(c)所示,在与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中的带式供料器11相邻的槽48中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11。
在本实施例1中,如图12(a)所示,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被设定为比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的间距窄,带盘13的卷盘宽度被设定为比槽48的间距宽,且为该槽的间距的1.5倍以内的宽度。由此,当将带式供料器11向槽48插入时,将带式供料器11以每次两台的方式插入到相邻的两个槽48,且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槽48的两侧旁边的槽48设为空槽,使插入到所述相邻的两个槽48的两台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分别朝向相邻的空槽48突出。如此一来,能够以供料器安设台41的3个槽间距来搭载装填了宽幅的带盘13的两台带式供料器11。因此,例如,能够在30个槽的供料器安设台41搭载装填了宽幅的带盘13的20台带式供料器11。
此外,如图12(b)所示,在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与带盘13的卷盘宽度均比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的间距窄的情况下,能够在供料器安设台41搭载与槽48相同数量的带式供料器11。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1,由于在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中,装填带盘13的卷盘保持架14被连杆机构15保持为能够沿该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因此通过使搭载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41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的位置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的卷盘宽度相对应地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能够有效地利用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间的空的空间来配置各带式供料器11的带盘13。由此,能够在不使带式供料器11整体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型化的情况下增加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41的带式供料器11的台数,能够减少构成元件安装线的元件安装机的台数,能够实现元件安装线的低成本化、省空间化。
另外,也可以通过马达、工作缸等驱动源来驱动使带盘13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连杆机构15(卷盘位移机构),但是在该结构中,结构复杂化而导致成本上升。
于是,在本实施例1中构成为,通过外力使装填带盘13的卷盘保持架14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在该结构中,无需使带盘13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的驱动源,相应地,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变得简单,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构成为,在带式供料器11的供料器主体12安设卷盘宽度比该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大的带盘13,使该带盘13沿该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在带盘13的两侧的侧面部分中的仅一方的侧面部分从供料器主体12的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与仅另一方的侧面部分从该供料器主体12的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之间进行位移,因此能够有效地将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41上的各带式供料器11的两侧的空的空间用作带盘13的配置空间。
进而,在本实施例1中构成为,在卷盘保持架14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边缘部分形成横剖面大致三角形状的滑动锥形部69、70,当在与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中的带式供料器11相邻的槽48中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11时,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前端部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的后侧的滑动锥形部69抵接而将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能够插入的位置,并且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的前侧的滑动锥形部70与该旁边的带式供料器11的后端部抵接而将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的卷盘保持架14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11能够插入的位置,因此当作业者将带式供料器11插入到供料器安设台41的槽48时,无需预先进行使带盘13的位置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作业,带式供料器11的安装作业较为容易。
另外,由于使用连杆机构15构成使卷盘保持架14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因此具有卷盘位移机构的结构简单且能够通过外力顺畅地进行位移动作的优点。
实施例2
接下来,使用图15以及图1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其中,对于实际上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者简化说明,主要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所述实施例1中,使用连杆机构15构成使卷盘保持架14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但是在图15以及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如下所述地构成使卷盘保持架14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71。
在卷盘保持架14的前后方向(带式供料器11的装卸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下端部,分别以在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滑动槽72,并且在供料器主体12中的与上述滑动槽72相对应的位置,以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滑动引导凸部73,通过使卷盘保持架14的各滑动槽72能够滑动地嵌入到供料器主体12的各滑动引导凸部73而将卷盘保持架14保持为能够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
即使是以上说明的本实施例2,也能够获得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1、2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当将带式供料器11载置于供料器安设台41上时,作业者预先通过手使带盘13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或者通过马达、工作缸等驱动源驱动使带盘13沿供料器主体12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的卷盘位移机构等,不言而喻地,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各种变更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11…带式供料器
12…供料器主体
13…带盘
14…卷盘保持架
15…连杆机构(卷盘位移机构)
16…卷盘保持轴
17…中心孔
19…上部盖
25…锁定机构
35…带输送机构
36…链轮
37…废弃带排出通路
41…供料器安设台
42、43…连接器
44、45…定位销
48…槽
51…废弃带排出口
61~64…连杆
65、66…轴
69、70…滑动锥形部
71…卷盘位移机构
72…滑动槽
73…滑动引导凸部

Claims (6)

1.一种带式供料器,将卷绕有元件供给带的带盘安设于供料器主体,所述带式供料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供料器主体设置有卷盘位移机构,所述卷盘位移机构将所述带盘保持为能够沿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
在所述供料器主体安设卷盘宽度比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大的带盘,
所述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使该带盘沿该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在所述带盘的两侧的侧面部分中的仅一方的侧面部分从所述供料器主体的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与所述带盘的两侧的侧面部分中的仅另一方的侧面部分从该供料器主体的另一方的侧面突出的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通过外力使所述带盘沿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将卷盘保持架保持为能够沿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所述卷盘保持架将所述带盘保持为能够旋转,
该带式供料器插入到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的多个槽中的任一槽而被安装,
在所述卷盘保持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边缘部分形成有滑动锥形部,
在向与插入到所述供料器安设台的槽中的带式供料器相邻的槽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时,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前端部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后侧的滑动锥形部抵接而将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之后,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前侧的滑动锥形部与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后端部抵接而将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盘位移机构构成为,将卷盘保持架保持为能够沿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宽度方向进行位移,所述卷盘保持架将所述带盘保持为能够旋转,
该带式供料器插入到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安设台的多个槽中的任一槽而被安装,
在所述卷盘保持架的前后方向的两端边缘部分形成有滑动锥形部,
在向与插入到所述供料器安设台的槽中的带式供料器相邻的槽插入其他带式供料器时,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前端部与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后侧的滑动锥形部抵接而将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之后,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的前侧的滑动锥形部与该相邻的带式供料器的后端部抵接而将该其他带式供料器的卷盘保持架压入至该其他带式供料器能够插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盘位移机构使用连杆机构而构成。
6.一种元件安装机,具备以预定的间距形成有供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插入的多个槽的供料器安设台,将由插入到所述槽的所述带式供料器供给的元件安装于电路基板,所述元件安装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供料器的供料器主体的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槽的间距窄,
所述带盘的卷盘宽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槽的间距宽且为该槽的间距的1.5倍以内的宽度,
在将所述带式供料器向所述槽插入时,将所述带式供料器以每次两台的方式插入到相邻的两个槽,并且将所述相邻的两个槽的两侧旁边的槽设为空槽,使插入到所述相邻的两个槽的两台带式供料器的带盘分别向旁边的空槽突出。
CN201480083407.3A 2014-11-17 2014-11-17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Active CN107006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80349 WO2016079785A1 (ja) 2014-11-17 2014-11-17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140A CN107006140A (zh) 2017-08-01
CN107006140B true CN107006140B (zh) 2019-07-26

Family

ID=5601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3407.3A Active CN107006140B (zh) 2014-11-17 2014-11-17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3446B2 (zh)
EP (1) EP3223593B1 (zh)
JP (1) JP6437010B2 (zh)
CN (1) CN107006140B (zh)
WO (1) WO20160797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67780B1 (en) * 2015-03-06 2021-10-27 FUJI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arrangement of part types, and device for optimizing arrangement of part types
JP6590370B2 (ja) * 2016-04-14 2019-10-16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機
WO2018008131A1 (ja) * 2016-07-07 2018-01-1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装置
JP6684017B2 (ja) * 2016-07-15 2020-04-22 株式会社Fuji 実装管理装置
CN112136375B (zh) * 2018-05-28 2021-11-02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2166658B (zh) * 2018-05-30 2022-02-01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12075134B (zh) * 2018-06-05 2022-04-01 株式会社富士 带式供料器
CN108712856B (zh) * 2018-06-15 2024-02-06 深圳市博达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smt在线智能上料器及smt设备
CN112470557B (zh) * 2018-09-20 2023-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作业装置
WO2020065752A1 (ja) * 2018-09-26 2020-04-02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セット作業装置
JP6867365B2 (ja) * 2018-12-26 2021-04-2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に配置されるリール保持装置およびリール保持装置を備える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JP7396890B2 (ja) * 2019-12-26 2023-12-12 Juki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7462216B2 (ja) * 2020-04-27 2024-04-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リール保持装置
CN113784538B (zh) * 2021-02-26 2023-12-05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贴片机、料盘更换装置及其料盘更换方法
WO2023152958A1 (ja) * 2022-02-14 2023-08-17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部品実装機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0893A (ja) * 1995-03-07 1996-09-27 Sony Corp リール支持装置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US6189206B1 (en) * 1997-05-12 2001-02-20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Rotary-type circuit-component supplying apparatus
CN102342196A (zh) * 2010-01-19 2012-0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法
JP2012248784A (ja) * 2011-05-31 2012-12-13 Juki Corp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2014082249A (ja) * 2012-10-15 2014-05-08 Panasonic Corp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04025731A (zh) * 2011-11-01 2014-09-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3691A (en) * 1995-05-11 1999-02-23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Electronic-component supplying system
JP3969808B2 (ja) * 1997-10-29 2007-09-0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電気部品装着装置
US20020003994A1 (en) * 2000-07-07 2002-01-10 Peter Davis Component source interchange gantry
US7836931B2 (en) * 2004-06-22 2010-11-23 Slyne William J Tape la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TFI20050232A1 (it) * 2005-11-14 2007-05-15 Lcm S R L Caricatore multiplo lineare per macchine di posizionamento automatico di componenti elettronici smd
JP4804296B2 (ja) * 2006-09-21 2011-11-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JP4911696B2 (ja) 2006-11-21 2012-04-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の作業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WO2014097389A1 (ja) 2012-12-18 2014-06-2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0893A (ja) * 1995-03-07 1996-09-27 Sony Corp リール支持装置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US6189206B1 (en) * 1997-05-12 2001-02-20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Rotary-type circuit-component supplying apparatus
CN102342196A (zh) * 2010-01-19 2012-0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以及使用该带式供料器的载带送出方法
JP2012248784A (ja) * 2011-05-31 2012-12-13 Juki Corp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CN104025731A (zh) * 2011-11-01 2014-09-0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带式供料器
JP2014082249A (ja) * 2012-10-15 2014-05-08 Panasonic Corp テープフィー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06140A (zh) 2017-08-01
EP3223593B1 (en) 2020-07-22
US10743446B2 (en) 2020-08-11
US20170339807A1 (en) 2017-11-23
WO2016079785A1 (ja) 2016-05-26
JPWO2016079785A1 (ja) 2017-08-31
JP6437010B2 (ja) 2018-12-12
EP3223593A1 (en) 2017-09-27
EP3223593A4 (en) 2018-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06140B (zh) 带式供料器以及元件安装机
US10772247B2 (en) Tape cutt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JP6331122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2008091672A (ja) 部品供給装置、並びに表面実装機
CN102811599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JP6641444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09071207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US10375868B2 (en) Tape feeder
JP2014086502A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US20110107591A1 (en) Medicine packaging device and cart for changing packaging unit
US8220141B2 (en) Component supply apparatus and surface mounter
CN102026538A (zh)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CN107615906A (zh) 元件供给用工具保持装置
CN112136375B (zh) 带式供料器
CN111886941B (zh) 带式供料器
CN112166658B (zh) 带式供料器
JP6782468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KR101747222B1 (ko) 테이프 끝단 처리 장치
JP2020155791A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10050522B (zh) 带式供料器
KR20230031269A (ko) 캐리어 테이프용 피더
WO2019229995A1 (ja) テープ供給装置
JP2001094289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17135206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2010073552A (ja) 端子挿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Japan vertical city

Applicant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