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8981A - 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8981A
CN101778981A CN200880025574A CN200880025574A CN101778981A CN 101778981 A CN101778981 A CN 101778981A CN 200880025574 A CN200880025574 A CN 200880025574A CN 200880025574 A CN200880025574 A CN 200880025574A CN 101778981 A CN101778981 A CN 101778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and
housing
door handle
electrod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5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8981B (zh
Inventor
家田清一
虫明荣司
立石将司
挂川智央
舟山友幸
西山茂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78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8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8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89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8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as part of a hands-free locking or unlocking oper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34Protection against weather or dirt, e.g. against water ingres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64Monitoring or sensing, e.g. by using switches or sensors
    • E05B81/76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 E05B81/77Detection of handle operation; Detection of a user approaching a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actions performed by door handles comprising sensors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the hand of a us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门把手装置。门把手装置具备支承部件(21)、门把手(10)、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及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门把手(10)具有第一端部(12b)、第二端部(12d)、转动部(12a)、操作部(12c)。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根据外面板(20)与锁定检测用电极(31)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发出了门锁定指令。门把手(10)具有第一把手壳体(11)和覆盖第一把手壳体(11)的第二把手壳体(12)。锁定检测用电极(31)接近并对置第二把手壳体(12)的上壁(12e)和下壁(12f)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锁定检测用电极(31)由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50)围绕。

Description

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检测车门的锁定指令等功能的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有搭载所谓的智能钥匙系统(smart entry system)(注册商标)的门把手装置。所述智能钥匙系统例如通过车辆使用者携带的携带机与车辆的发送接收机之间的通信认识到车辆使用者的接近和下车,并检测由车辆使用者发出的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从而自动执行车门的锁定和解锁。以往,作为这种门把手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图5中示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把手装置的正面构造。图6中示出沿着图5的6-6线的截面构造。
如图5和图6所示,门把手装置的门把手100包含把持部110,该把持部110与车门的外面板200一起形成车辆使用者的手能够插入的部位。在该把持部110上设有用于检测由车辆使用者发出的解锁指令的解锁传感器SULK。用于对车门的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从上述门把手100的一方的端部120贯通外面板200延伸到门的内部。在该端部120上设有用于检测由车辆使用者发出的锁定指令的锁定传感器SLK。锁定传感器SLK和解锁传感器SULK均是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并且包含检测用电极。传感器SLK、SULK分别检测由于车辆使用者的手接近对应的检测用电极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从而判断是发出了锁定指令还是解锁指令。例如,在设车门的外面板200与锁定传感器SLK的检测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基准值为CPANEL的情况下,在由该锁定传感器SLK检测到的静电电容的值与基准值CPANEL没有太大差别的情况下判断为并未发出锁定指令。在车辆使用者的手接近该检测用电极的情况下,在该检测用电极与车辆使用者的手之间形成有与上述静电电容CPANEL电并联的新的静电电容CT(合成静电电容CPANEL+CT)。因此,合成静电电容的值比基准值CPANEL超出与静电电容CT相当的量,据此判断为发出了锁定指令。该检测原理在解锁传感器SULK中也同样。在专利文献1的门把手装置中,锁定传感器SLK和解锁传感器SULK设在门把手100的不同部位。因此,能够通过车辆使用者接触门把手100的这些不同部位进行锁定指令和解锁指令的识别。
在专利文献1的门把手装置中,如图6所示,在把持部110端部的靠外表面的部位(与外面板200相反侧的部位)配设有锁定检测用电极(锁定传感器SLK)。因此,当车辆的使用者为了进行解锁操作而将手插入把持部110与外面板200之间,且为了打开车门而进行拉拽门把手100的操作时,手容易进入锁定传感器SLK的检测范围。在该情况下,同时进行基于解锁传感器SULK的解锁指令的检测和基于锁定传感器SLK的锁定指令的检测,存在无法进行准确的检测的可能性。并且,当门打开时,由于车辆使用者的手进入锁定传感器SLK的检测范围而进行锁定动作等,存在引发车辆使用者不期望的动作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028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车辆使用者进行车辆的锁定时能够避免引发误操作的门把手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该门把手装置设在车门上,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该门把手装置具备支承部件、门把手、锁定检测用电极、以及静电电容式传感器。上述支承部件设于上述门的外面板的内侧。上述门把手设于上述外面板的外侧,并且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转动部、以及操作部。上述转动部从上述第一端部贯通上述外面板延伸,以便由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上述操作部以能够对所述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方式从上述第二端部贯通所述外面板而延伸。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以与上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的方式设于上述门把手。上述静电电容式传感器与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连接,并根据上述外面板与锁定检测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发出了门锁定指令。上述门把手具有第一把手壳体和第二把手壳体。上述第一把手壳体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与上述外面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设置。上述第二把手壳体覆盖上述第一把手壳体,以形成上述门把手的外侧部。上述第二把手壳体具有相互对置的上壁和下壁。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被设置为接近上述上壁和上述下壁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并与之对置。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由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围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中提供一种门把手装置,该门把手装置设在车门上,以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该门把手装置包含第一把手壳体、第二把手壳体、锁定检测用电极、以及弹性体。上述第一把手壳体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与上述外面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设置。上述第二把手壳体以覆盖上述第一把手壳体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把手壳体。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设在上述第一把手壳体与上述第二把手壳体之间,且以能够根据与上述外面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门锁定指令的方式与上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上述锁定检测用电极具有与上述外面板对置的电极端部。上述弹性体覆盖上述电极端部且具有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把手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门把手装置的从第一端部到把持部的部分的分解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主要示出图1的门把手装置的门锁定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沿着图1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以往的门把手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沿着图5的6-6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4对搭载有智能钥匙系统(注册商标)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把手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门把手装置具备门把手10,该门把手10包含由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构成的壳体。上述第一把手壳体11具有由车辆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11a。该把持部11a在与车门的外面板20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GP。上述第二把手壳体12通过螺钉等紧固于上述第一把手壳体11,以覆盖上述第一把手壳体11,从而形成上述门把手10的外侧部。如上所述,门把手10的壳体由两个分割体(11、12)构成。因此,门把手10具有设计和制造上的高自由度和高便利性。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都由具有高刚性的树脂材料形成。
在上述外面板20的内部设有支承部件21和上述门开闭机构的杆22。上述第二把手壳体12具有:作为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12b;以及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12d,其从该第一端部12b夹着上述把持部11a位于相反侧。转动部12a从第一端部12b贯通上述外面板20延伸到外面板20的内部并由上述支承部件21支承为能够转动。对上述杆22进行操作的操作部12c从上述第二端部12d贯通上述外面板20延伸到外面板20的内部。当车辆使用者在把持把持部11a的状态下以拉拽门把手10的方式进行操作时,门把手10以第一端部12b作为转动中心朝第二端部12d被拉出的方向转动。此时,如果车门不是锁定状态,就能够通过操作部12c对杆22进行操作从而使车门敞开。
在第一把手壳体11中,在把持部11a和第一端部12b之间搭载有电路基板30,在该电路基板30上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如图4所示,在把手壳体11内填充有柔软的树脂(例如聚氨酯、硅胶等)90,电路基板30通过上述树脂90被固定于壳体11且被防水。另外,该树脂90仅在图4中示出。在电路基板30上安装有一对锁定检测用电极31。该锁定检测用电极31与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连接,该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发出了车门的门锁定指令的情况。如图2和图4所示,各锁定检测用电极31与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表面、更详细地说是第二把手壳体12的上下壁12e、12f的各自的内侧面对置,并且配置于把持部11a与第一端部12b之间。此处,图4中的上下与车辆的上下方向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检测用电极31接近上下壁12e、12f的各自的内侧面,具体而言为接触。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2的解锁检测用电极32与设于电路基板30的作为传感器输入端子的特定电极电连接。该解锁检测用电极32根据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发出了车门的门解锁指令的情况。该解锁检测用电极32设在把持部11a的内部。在把持部11a的内部设有天线33。在天线33与车辆使用者所携带的携带机(未图示)之间发送接收包含使用者认证等的必要信息。天线33与设在电路基板30上的作为供电端子的特定电极电连接。在电路基板30上安装有包含上述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42的传感器IC 40。对传感器IC 40以及天线33等的供电、以及门控制部60(参照图3)对包含来自该传感器IC 40的输出信号的各种必要信息的取得都经由设在电路基板30的背面的连接器34进行。
上述两个锁定检测用电极31由橡胶或弹性材料等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50围绕。弹性体50嵌装于上述第一把手壳体11的外侧面或者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侧面。图2中示出弹性体50及其周边部分的具体构造。
如图2所示,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关于在上下壁12e、12f之间的中央从上述第一端部12b朝向第二端部12d沿着门把手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m对称的方式设置。上述弹性体50沿着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外形设置。具体而言,上述弹性体50具有:第一部分51,其配设于电路基板30与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表面之间;以及一对第二部分52,其从第一部分51开始在第一和第二把手壳体11、12之间以沿着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外形的方式延伸。弹性体50形成为关于上述中心线m对称的形状。在第一部分51和各第二部分52之间形成有开口部53。当组装所述弹性体50时,各锁定检测用电极31插入于各个开口部53。由此,各锁定检测用电极31由第一部分51的外侧壁51a和第二部分52的内侧壁52a围绕。第一部分51包含外缘部分51b和内缘部分51c。在组装门把手10后的状态下,图2中的弹性体50的上表面与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表面抵接,并且,各第二部分52由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的相互对置的面夹持(参照图4)。锁定检测用电极31具有电极端部31a,该电极端部31a以与上述外面板20对置的方式位于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部分52在该电极端部31a与外面板20之间堵塞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优选第二部分52的外面板侧端部52b形成为与第一把手壳体11的外面板侧端部11b或者第二把手壳体12的外面板侧端部12g共面。这样,上述弹性体50在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堵塞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
图3主要以框图示出门把手装置中的门锁定系统的等价电路。以下,参照图3对门锁定所涉及的检测原理以及动作概要进行说明。
在图3中,以接地GND1表示外面板20。如该图3所示,外面板20和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在二者之间具有静电电容CPANEL的方式静电电容耦合。静电电容CPANEL的值经由锁定检测用电极31被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取得。此处,假定车辆使用者的手接触第二把手壳体12的与锁定检测用电极31对置的部分。在图3中,以接地GND 2表示车辆使用者。此时,车辆使用者和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在二者之间具有静电电容CT的方式静电电容耦合。该静电电容CT与上述静电电容CPANEL处于存在电并联的关系。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中取得表示合成静电电容(CPANEL+CT)的值。根据该合成静电电容的值比静电电容CPANEL超出与静电电容CT相当的值,据此,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检测到发出了门锁定指令。由此,门控制部60根据来自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的检测信号判断为车辆使用者发出了门锁定指令。进而,门控制部60经由驱动电路70驱动设于锁定机构80的锁定用致动器81从而锁定车门。上述检测原理和动作概要在通过解锁检测用电极32和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2的协作对车门进行解锁的解锁系统中也同样。如上所述,各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与第二把手壳体12的上下壁12e、12f的各自的内侧面对置的方式设置。因此,消除了因车辆使用者的通常对门把手把持操作而发出门锁定指令的担忧。即,避免了引发车辆使用者进行的与门锁定相关的误操作。
下面,对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门把手装置中设置弹性体50的意义进行说明。即,如图4所示,由于与第一端部12b和把持部11a之间对应的部分相当于门把手10中的转动基端,因此该部分与外面板20之间的间隙狭窄。当下雨等时雨滴W容易被导入至第一和第二把手壳体11、12与外面板之间并滞留。并且,由于门把手10的壳体由分割的两个把手壳体11、12构成,因此存在该被导入的雨滴W浸入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侧面,且浸入的雨滴W接近锁定检测用电极31或者与其接触的担忧。进而,当浸入的雨滴W接近锁定检测用电极31或者与其接触时,在静电电容耦合的该检测用电极31与外面板20的对置部中、特别是二者的间隔最短的最短对置部中,伴随着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增大,静电电容增大与CPANEL(W)相当的量。由此,增大的静电电容CPANEL(W)会对检测用电极31与外面板20之间的静电电容CPANEL造成的影响变大。因此,就像发出上述门锁定指令那样,有可能引起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的误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把手装置中,锁定检测用电极31由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50围绕。因此,如图4所示,可靠地遮断了雨滴W相对于第二把手壳体12内侧面的浸入。由此,抑制了锁定检测用电极31与外面板20之间的最短对置部处的介电常数的增大,进而抑制了该静电电容CPANEL(W)的增大。因此,恰当地抑制了由雨滴W的浸入等引起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42的误动作等。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在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弹性体50堵塞第一把手壳体11与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因此,避免了雨滴W相对于锁定检测用电极31周围的浸入和滞留,因此更加可靠地抑制了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的误动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把手装置能够得到以下的优点。
(1)将锁定检测用电极31设于第二把手壳体12的上下壁12e、12f的各自的内侧面。由此,消除了根据车辆使用者的通常的门把手把持操作发出门锁定指令等担忧。进一步,利用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围绕锁定检测用电极31。由此,能够避免雨滴W浸入第二把手壳体12的内侧面、以及浸入的雨滴W接近锁定检测用电极31或者与锁定检测用电极31接触等。因此,抑制了由于雨滴W的浸入等引起的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31与外面板20之间的最短对置部处的介电常数的增大,进而抑制了静电电容成分CPANEL(W)的增大。其结果是,恰当地抑制了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的误动作等。
(2)围绕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弹性体50的部位夹持在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由此,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在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被密闭,因此避免了雨滴W浸入锁定检测用电极31周围的情况。因此,抑制了由于雨滴的浸入引起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动作。(1)和(2)的优点并不限于由降雨引起的雨滴W,例如对于通过洗车等附着的水滴等也同样起作用。
(3)一对锁定检测用电极31关于从第一端部12b朝第二端部12d延伸的中心线m对称,围绕这些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弹性体50也关于上述中心线m对称。即,在门把手被安装于车门的状态下,两个锁定检测用电极31以上下对称的方式设置。因此,该门把手装置被标准化,能够通用地使用。具体而言,对车辆的右侧的门、左侧的门、或者车辆后部的门等任一个门都能够通用地使用基本为同一构造的门把手装置。
(4)作为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50采用作为密封材料通用地使用的橡胶或者弹性材料。因此,容易实现上述的防水构造。
(5)将车门的解锁检测用电极32设于门把手的把持部11a的内部。因此,根据车辆使用者为了敞开车门而对门把手进行把持操作的情况发出门解锁指令。因此,能够恰当地区分门锁定指令和门解锁指令。即,能够通过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41、42更加准确地检测车辆使用者的与车门的锁定/解锁相关的意思。
(6)另外,优选第二部分52的外面板侧端部52b与第一把手壳体11的外面板侧端部11b或者第二把手壳体12的外面板侧端部12g共面。由此,在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利用弹性体50堵塞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以适当变更后的以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体50采用橡胶或弹性材料,但是,只要是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即可,也可以适当采用其他的树脂材料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至少在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利用弹性体50堵塞第一把手壳体11和第二把手壳体12之间的间隙。但是,例如对于具有雨滴等难以滞留的构造的门把手,仅利用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围绕该锁定检测用电极31的周围,即可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优点。
锁定检测用电极31并非必须以上下对称的方式设置。例如在锁定检测用电极为单一的电极的情况下,只要设在门把手的把持部与第一端部之间即可,在门把手安装于车辆的状态中,锁定检测用电极可以设在与门把手的上壁和下壁中的任一个的内侧面对置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12b和第二端部12d设于第二把手壳体12,但是,第一端部12b和第二端部12d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设于第一把手壳体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弹性体50也可以通过粘接安装于上述第一把手壳体11或者上述第二把手壳体12。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门把手装置,其设在车门上,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所述门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把手壳体,其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与车门的外面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设置;
第二把手壳体,其以覆盖所述第一把手壳体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
锁定检测用电极,其设在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之间,且以能够根据与所述外面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门锁定指令的方式与所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该锁定检测用电极具有与所述外面板对置的电极端部;
电路基板,其设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以及
弹性体,其覆盖所述电极端部且具有防水性,
所述弹性体具有:第一部分,其配设于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第二部分,其从第一部分开始以沿着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的外形的方式延伸,并且,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具有开口部,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配置于该开口部。
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电极端部和所述外面板之间以堵塞所述间隙的方式设置。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嵌装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或者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粘接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或者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或者弹性材料形成。
6.(删除)
7.(删除)
8.(删除)
9.(删除)
10.(删除)
11.(删除)
12.(删除)
13.(删除)
14.(删除)
15.(删除)

Claims (15)

1.一种门把手装置,其设在车门上,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所述门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部件,其设于所述门的外面板的内侧;
设在所述外面板的外侧的门把手,该门把手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转动部,其以被所述支承部件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方式从所述第一端部贯通所述外面板而延伸;以及操作部,其以能够对所述开闭机构进行操作的方式从所述第二端部贯通所述外面板而延伸;
锁定检测用电极,其以与所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的方式设于所述门把手;以及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其与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连接,根据所述外面板与锁定检测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发出了门锁定指令的情况,
所述门把手具有:第一把手壳体,其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与所述外面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把手壳体,其覆盖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以形成所述门把手的外侧部,所述第二把手壳体具有相互对置的上壁和下壁,
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被设置为接近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至少一方的内侧面并与之对置,
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由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围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设在所述把持部和所述第一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在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的周围以由所述第一把手壳体和所述第二把手壳体夹持的方式设置。
4.根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的外面板侧端部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或者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所述外面板侧端部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包含一对电极,所述一对电极被设置为关于从所述第一端部沿所述上壁和下壁之间的中央朝第二端部延伸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弹性体关于所述中心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由橡胶和弹性材料中的任一种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装置还具备:
解锁检测用电极,其以与所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的方式设在所述把持部;以及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其与所述解锁检测用电极连接,根据所述外面板与解锁检测用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发出了解锁指令的情况。
8.一种门把手装置,其设在车门上,能够对车辆的门开闭机构进行操作,所述门把手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把手壳体,其具有把持部,该把持部以与车门的外面板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隙的方式设置;
第二把手壳体,其以覆盖所述第一把手壳体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把手壳体;
锁定检测用电极,其设在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之间,且以能够根据与所述外面板之间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门锁定指令的方式与所述外面板静电电容耦合,该锁定检测用电极具有与所述外面板对置的电极端部;以及
覆盖所述电极端部且具有防水性的弹性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端部位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之间的间隙,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电极端部和所述外面板之间以堵塞所述间隙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沿着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的外形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把手装置还具备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设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
所述弹性体具有:第一部分,其配设于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第二把手壳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及第二部分,其从第一部分开始以沿着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的外形的方式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具有开口部,所述锁定检测用电极配置于该开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嵌装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或者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14.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粘接于所述第一把手壳体或者所述第二把手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由橡胶或者弹性材料形成。
CN2008800255747A 2007-07-27 2008-07-25 门把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89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6119A JP4751860B2 (ja) 2007-07-27 2007-07-27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196119/2007 2007-07-27
PCT/JP2008/063388 WO2009017048A1 (ja) 2007-07-27 2008-07-25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8981A true CN101778981A (zh) 2010-07-14
CN101778981B CN101778981B (zh) 2012-11-28

Family

ID=4030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55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78981B (zh) 2007-07-27 2008-07-25 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87838A1 (zh)
EP (1) EP2172605B1 (zh)
JP (1) JP4751860B2 (zh)
CN (1) CN101778981B (zh)
WO (1) WO200901704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7817A (zh) * 2010-11-26 2012-05-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门把手设备
CN103080451A (zh) * 2010-09-22 2013-05-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4238644A (zh) * 2013-06-19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09702A (zh) * 2012-10-04 2015-12-30 Adac塑模公司 具有惯性阻挡构件的释放把手组件
CN106050019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结构
CN106193835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方法
CN111051629A (zh) * 2017-09-05 2020-04-21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检测使用者锁定或解锁机动车辆车门的意图的设备和相关联的门把手
CN115419334A (zh) * 2017-12-05 2022-12-02 Adac塑模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手柄组件
CN115552090A (zh) * 2020-06-24 2022-12-3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门把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8580B2 (ja) 2007-07-27 2012-05-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751860B2 (ja) * 2007-07-27 2011-08-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751861B2 (ja) * 2007-07-27 2011-08-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131472B2 (ja) 2008-07-24 2013-01-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IT1396932B1 (it) * 2009-11-20 2012-12-20 Valeo Spa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i sblocco di maniglia di veicolo munita di un organo di comando esterno.
JP5022483B2 (ja) 2010-07-26 2012-09-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11002105A1 (de) * 2011-04-15 2012-10-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Kraftfahrzeugtürgriff
US8701353B2 (en) 2012-06-29 2014-04-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eployable door handle for vehicles
US9957737B2 (en) * 2012-06-29 2018-05-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ush-mounted door handle for vehicles
JP6064806B2 (ja) * 2013-06-21 2017-01-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
JP5958939B2 (ja) * 2013-07-25 2016-08-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ハンドル装置
JP6651710B2 (ja) * 2015-05-08 2020-02-19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05059242A (zh) * 2015-08-06 2015-11-18 黄进平 一种汽车窗门防撬盗装置
JP6698160B2 (ja) * 2016-07-08 2020-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構造
DE102016116885A1 (de) * 2016-09-08 2018-03-0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griff eines Fahrzeuges
US10907388B2 (en) * 2017-08-31 2021-02-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US10962496B2 (en) * 2019-05-30 2021-03-30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ater detection using a capacitive sen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7038C2 (de) * 1996-04-27 2000-11-30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Schließsystem,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IT1305154B1 (it) * 1998-11-03 2001-04-10 Valeo Sicurezza Abitacolo Spa Maniglia per una porta di un veicolo.
JP3648396B2 (ja) * 1998-12-02 2005-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
ES2244453T3 (es) * 1999-07-27 2005-12-16 HUF HULSBECK & FURST GMBH & CO. KG Manilla exterior de puerta, especialmente para vehiculos.
DE10015887C1 (de) * 2000-03-30 2002-01-17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Zugangs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JP2002057564A (ja) * 2000-08-11 2002-02-22 Aisin Seiki Co Ltd 人体検出器
FR2813630B1 (fr) * 2000-09-05 2003-08-01 Valeo Electronique Procede pour verrouiller automatiquement un ouvrant de vehicule a l'aide d'un systeme d'acces mains libres et d'un capteur d'approche
DE10051055A1 (de) * 2000-10-14 2002-05-02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Einleiten eines Öffnungs- und Verriegelungsvorgangs eines Kraftfahrzeugs
JP3502848B2 (ja) * 2001-03-28 2004-03-02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施・解錠意思確認装置
DE10132925A1 (de) * 2001-06-12 2003-01-02 Bosch Gmbh Robert Türaussengriffanordnung
JP3566943B2 (ja) * 2001-07-02 2004-09-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WO2003029049A2 (en) * 2001-10-01 2003-04-10 Donnelly Corporation Vehicle handle assembly with antenna
JP3619505B2 (ja) * 2001-11-20 2005-02-09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ハンドル装置
JP4003453B2 (ja) * 2001-12-26 2007-11-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人体検出装置
US20030216817A1 (en) * 2002-05-16 2003-11-20 Richard Pudney Vehicle access system with sensor
JP3770218B2 (ja) * 2002-08-29 2006-04-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扉用人体検出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4161664B2 (ja) * 2002-09-27 2008-10-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084640B2 (ja) * 2002-11-20 2008-04-30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DE10255439B4 (de) * 2002-11-28 2008-07-17 Daimler Ag Griffanordnung für eine Fahrzeugtür
US7057124B2 (en) * 2003-04-22 2006-06-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Push switch apparatus
DE112004001103T5 (de) * 2003-06-20 2006-05-24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Fahrzeugtür-Außengriffsystem
WO2005031092A1 (ja) * 2003-09-26 200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
DE10348719A1 (de) * 2003-10-16 2005-05-12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Türaußengriff,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JP4098215B2 (ja) * 2003-10-29 2008-06-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人体検出装置
JP4446769B2 (ja) * 2004-03-12 2010-04-07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ドアの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EP1582670B1 (en) * 2004-03-30 2010-06-16 Kabushiki Kaisha Honda Lock Vehicle door handle device
JP4052277B2 (ja) * 2004-04-19 2008-02-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04026442A1 (de) * 2004-05-29 2005-12-22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r elektrischen oder mechanischen Schließeinrichtung an einer Tür und/oder einer Klappe eines Fahrzeugs
JP4443307B2 (ja) * 2004-05-31 2010-03-3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240307B2 (ja) * 2004-06-22 2009-03-1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EP1760228B1 (en) * 2004-06-23 2015-04-22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andle
DE102004038569B3 (de) * 2004-08-06 2005-10-20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Kraftfahrzeugtürgriff
WO2006035623A1 (ja) * 2004-09-28 2006-04-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502005004405D1 (de) * 2005-06-29 2008-07-24 Huf Huelsbeck & Fuerst Gmbh Schliesssystem
JP2007138565A (ja) * 2005-11-18 2007-06-07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ドア開閉装置
JP4639141B2 (ja) * 2005-11-18 2011-02-23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アンテナ内蔵装置
JP4600323B2 (ja) * 2006-03-15 2010-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のドアハンドル
EP1862621B1 (en) * 2006-03-16 2009-04-2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JP4947348B2 (ja) * 2006-09-13 2012-06-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078408B2 (ja) * 2007-03-30 2012-11-21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車両用アウトハンドル装置
JP4751860B2 (ja) * 2007-07-27 2011-08-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938580B2 (ja) * 2007-07-27 2012-05-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4751861B2 (ja) * 2007-07-27 2011-08-1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JP5324816B2 (ja) * 2008-05-08 2013-10-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US8269615B2 (en) * 2008-05-16 2012-09-1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Door handle and locking system
JP5131472B2 (ja) * 2008-07-24 2013-01-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0451A (zh) * 2010-09-22 2013-05-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门把手装置
CN102477817A (zh) * 2010-11-26 2012-05-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门把手设备
CN105209702A (zh) * 2012-10-04 2015-12-30 Adac塑模公司 具有惯性阻挡构件的释放把手组件
CN104238644A (zh) * 2013-06-19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解锁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050019A (zh) * 2016-07-29 2016-10-2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结构
CN106193835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方法
CN106050019B (zh) * 2016-07-29 2018-02-16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外把手安装结构
CN111051629A (zh) * 2017-09-05 2020-04-21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检测使用者锁定或解锁机动车辆车门的意图的设备和相关联的门把手
CN111051629B (zh) * 2017-09-05 2021-06-29 法国大陆汽车公司 用于检测使用者锁定或解锁机动车辆车门的意图的设备和相关联的门把手
CN115419334A (zh) * 2017-12-05 2022-12-02 Adac塑模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手柄组件
CN115419334B (zh) * 2017-12-05 2024-03-26 Adac塑模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手柄组件
CN115552090A (zh) * 2020-06-24 2022-12-30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门把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51860B2 (ja) 2011-08-17
EP2172605B1 (en) 2014-01-08
EP2172605A1 (en) 2010-04-07
EP2172605A4 (en) 2012-11-28
US20100187838A1 (en) 2010-07-29
CN101778981B (zh) 2012-11-28
JP2009030358A (ja) 2009-02-12
WO2009017048A1 (ja)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8981B (zh) 门把手装置
CN101778982B (zh) 门把手装置
CN101778983B (zh) 门把手装置
EP2148025B1 (en) Door handle apparatus
EP1678685B1 (en) Human body detec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US7283034B2 (en) Object sensor and controller
US7375299B1 (en) Door handle
US8305090B2 (en) Capacitance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door locking device
US6933831B2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US8454062B2 (en) Handle device
US8248205B2 (en) External door handle,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s
US20030216817A1 (en) Vehicle access system with sensor
US10385594B2 (en) Power locking door handle with capacitive sensing
US7064960B2 (en) Arrangement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 transmitter and a control unit
KR0147188B1 (ko) 자동차의 티켓 보관함
JPH03136953A (ja) ワイ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5